第一篇:【提分网分享】高三家长课堂:高考状元的家长是怎样做的
高三家长课堂:高考状元的家长是怎样做的
高考状元为什么会取得好的成绩?除了状元本身的天赋、勤奋,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那就是家长的力量。特此提分君分享高考状元家长的经验给高三家长,帮助家长们理清思路。
成功法则之一:有温暖、理解和民主的家庭氛围。
曾是陕西理科状元的史方舟,高三重新划分重点班的时候,他是惟一一位从普通班考进重点班的学生,但他在重点班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激烈的竞争,紧张的同学关系,众人关注的目光都让他觉得与自己的性格格格不入。他向父母提出了退出重点班的想法,父母充分尊重了他的意见。
一模二模后,史方舟说什么也不愿意参加三模四模,父母又一次尊重了他的意见,不但没有硬逼着他参加模拟考试,还在高考前带他出去玩了几天。家长的充分理解,给史方舟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家庭氛围,终于成就了一位状元。
成功法则之二:相信孩子,让孩子独立思考和做事。
高考状元的生活自理能力一般都很强,从小父母就不娇惯他们,而是能自理的事都让他们自己做,遇到问题也是在引导的基础上让他们独立思考,而不是马上帮他们解决,逐渐锻炼了他们独立做事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成功法则之三:重视做人的教育。
孩子人格的好坏,直接受父母的影响。高考状元中许多人坦言,高考的成功来源于良好的家庭环境带来的精神力量。家长对他们的教育基本都是:物质条件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有一种人生的信念。
成功法则之四:孩子犯错时,指导和鼓励而不是呵斥和暴力。
高考状元的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几乎都是帮孩子分析问题,当孩子学习出现困难时,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并给孩子一定的帮助、指导,而不是训斥和打骂孩子。
成功法则之五:让兴趣成为孩子的老师。
高考状元无一例外,学习都是自己学的,不是家长硬逼的。家长从小就注意对他们培养学习的兴趣,从不像有些父母非让孩子画画、弹琴等,按照家长的意愿去学,而是让孩子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学,对学习始终保持一种热爱心理,同时注意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有意引导孩子进行相关学习。
成功法则之六:给孩子灌输一个理念--对自己负责。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了,尽心了,不管结果如何,都应该问心无愧。不能存有为家长、为老师读书的想法,应该让孩子明白,一个人只有对自己负责了,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成功法则之七:家长对孩子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不能给孩子提出在能力范围之外的要求。因为孩子一旦意识到自己再努力也无法达到这个要求,就会放弃自己,其效果是适得其反的。相同的,也不能轻视孩子的潜力,过早地给孩子定性,更不能对孩子说伤害他自尊心的话。
成功法则之八: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大于分数,习惯重于分数,习惯高于分数。如:从小就要注意培养孩子做事专注的习惯,有意识地让他养成在某一段时间内做一件事的能力。一开始,训练时间可以比较短,也就是两三分钟,然后逐渐延长到了5分钟、10分钟;给孩子玩玩具时,只给他一件;给他看画报时,只给他一本,给孩子创造养成专 注习惯的氛围。再如,让孩子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第二篇:怎样做一名合格高三家长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高三家长
伴随着2014年高考进入最后30天的倒计时,属于我们孩子的高考就只剩下395天了,所有的学生都将迎来自己崭新的、充实而紧张的高三生活。绝大多数的家长都是首次成为高三家长,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高三家长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知识储备,只是焦急、迷茫、困惑地看着孩子忙碌而紧张地备考,她们在干着急、瞎帮忙、帮倒忙。
其实高三一年中家长的一举一动对孩子的高三备考是至关重要的,高考不再是孩子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家庭集体合作的综合工程,孩子高考的成功绝对有家长一半的功劳!学会做一名合格的高三家长就是为孩子的高考加分,有一位了解高考内涵、熟悉孩子心态的家长对于孩子来说是备考之路的重要伙伴。
一、调整焦急心态,从容应对挑战
高三一年家长的心态往往影响着孩子的心态,家长心态平和有自信,孩子也表现出轻松而乐观,家长急躁不安紧张,孩子更是焦急和忧虑,因此家长更需要以平常心看待高考,哪怕高考对于你们家庭非常非常重要。家长要把高考看成是孩子成长必经之路,是孩子心理素质提升、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的一个难得的机会,通过高三一年的应考准备,高考的检验,都是锻炼孩子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机会。如果家长能这样看待和处理,你就站得高,看得远,你就会心平气和地看待孩子的高考。
家长需要高度重视自己心态的调整,在孩子高考前和高考中,工作上遇到再大的挫折和压力,依然要保持心情放松,回到家里沉得住气,对孩子才没有负面影响。
二、储备必要知识,解读高考政策
对于高考基本知识的掌握是应届高三家长必须熟悉的必修课程之一,比如高招政策、招生计划、招生章程、考生数量、近年录取率、目标院校情况、专业情况及选择、学校投档线、学校录取线、孩子的大概名次位置、志愿填报、考试时间、录取时间等等。尤其,在帮助孩子填报志愿时,家长一定要细细研读高校的《招生章程》,提前做好志愿填报准备,这是家长最能帮到孩子的地方之一!
三、改善营养饮食,调整起居作息
高三学生持续用脑,大脑容易疲劳,因此在饮食起居上要注重营养饮食,做到均衡饮食,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脑神经的灵活敏锐程度;维生素A能够提高智力;维生素E可以减轻脑疲劳。少喝饮料多喝开水,充足的水分可确保血液循环顺畅,这样大脑工作所需的氧才能得到及时供应。同时,需要提醒孩子不要因为学习任务重而放弃身体锻炼,而是要注意锻炼计划、方式、节奏和安全。此外,保持充足睡眠,调节好自己的“生物钟”,切莫牺牲睡眠时间去学习。打疲劳战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不明智的。
四、把学校的事儿当“工作”
高三家长,要有两份工作意识。一份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另一份是孩子学校的事,工作再忙,应酬再多也不能轻视学校的事。孩子升入高三后,家长就要马上进入状态,要了解学校高三一年的安排、教学进度,有几次大型的考试,每次考试内容,比如是阶段性考查,还是综合性训练,是校测,还是市里统练。这一切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学校通知。
最后是行动:
1、帮助孩子管理时间:让孩子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制定时间的管理计划,家长只需要提点有科学根据的建议就可以了。
2、了解一些报考招生方面的信息,以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形势。但最好多透露对孩子有利的信息,不要透露那些对孩子不利的信息。因为不利的信息已经存在,透不透露都有影响,这样做能最大程度的减轻它对孩子状态和心理的影响。
3、细心观察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和支持。孩子成绩起伏时不要慌张,跟孩子一起分析,一起面对。
4、帮助孩子锻炼身体。缓解焦虑激发状态的最好方式是锻炼身体。
5、用自己的学习行为来陪伴孩子的学习行为。我发现我们家长有个巨大的误区:自己不学习,整天叫孩子学习。如果家长能加强自身的学习培训,不断提升自己,就很容易让孩子感觉到学习的重要性。总结一句:有生活动力的家长,才能教育出勇敢有激情的孩子。
第三篇:怎样做合格家长
怎样做合格家长
孩子是未来社会的主人,父母就是孩子的奠基人。21世纪是一个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它给我们人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孩子将驾驭时代,怎样培养和教育我们的孩子,做一个21世纪里合格的妈妈,这艰巨而又复杂的问题无疑已摆在了我们面前。孩子,我愿和你做朋友。
孩子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他需要受到尊重。往往我们做父母的总是习惯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附属,忽略他的独立人格,对孩子颐指气使,让他按父母的意愿去行事,这常常是违背了孩子的意愿,久而久之他将与你产生隔阂,甚至是逆反情绪。当我们知道该怎样尊重孩子的人格,用一种平等、民主的朋友式关系来与孩子相处时,竟会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家长无不盼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人。而孩子的成长有赖于父母抚养和教育,家庭经验的质量取决于父母的素质,好的家长才能培养出好孩子。如何才能做个好家长,教育好子女呢?
一:身教重于言教,提高自身素质,作孩子的榜样
有人说:家庭教育中“不教而教”。这一说法不够准确,但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家庭教育主要不是*言教,而是*身教。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潜移默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孩子,特别是幼儿,他们的思维具有形象化特点,模仿性强,模仿是他们学习做人的主要途径,而家庭教育中,家长就成为他们模仿的主要目标。家长的行为习惯、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多方面都在影响着孩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要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方面首先应是那样的人。诚实的家长才能培养出诚实的孩子,出口就是脏话的家长,不可能培养出文明的孩子,自私自利的家长培养不出大公无私的孩子。因而说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作孩子的榜样。可以说,身教重于言教.。
现在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但由于缺乏家庭教育的正确观念,方法不当,从而在教育孩子上效果不好,甚至造成了令人痛心的悲剧。
增强教育孩子的责任感。有些家长认为,家庭只管孩子的上,教育是学校的事。他们没有意识到,教育孩子首先是父母的责任,有些家长对孩子百般宠爱,放松教育,这也是没有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还有少数家长只管抓“钱”,根本不抓孩子的教育,完全放弃了家长应尽的责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一出生就接触父母,父母不良的习惯和嗜好,如随地吐啖、随地掉垃圾、没礼貌、抽烟喝酒、讲脏语、爱打人骂人等,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表现在行动上。在调查中,我园中、大班有很多孩子都能说出自己父母有不良的习惯。
★新时期的家长最好做到“三明”。
1、要文明。事实上在家庭中大多数家长是专制的,好象孩子什么都不动,家长不文明常常表现为:●暴力型。孩子有过错就打、骂,对孩子言语粗鲁。●情绪型。家长一不高兴就拿孩子出气,把孩子当作出气桶。●影响型。家长言行举止不文明,粗话、脏话随口而出,不能起表率作用。这就要求家长要正视自己的孩子,孩子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有思想、有自己的个性,家长不能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
2、家长要开明。社会在进步,观念在更新,新的思想在快速传递给孩子。家长要懂得新的教育形势,掌握新的教育方式,树立新的教育观。教育是尊重、平等。家长要放下架子,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用自己对孩子的尊重,教育孩子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让尊重、平等成为实施教育的桥梁,让孩子和自己建立平等的关系,相信你,“信其师,则听其言”。这样教育才有效果。还有家长要转变角色,做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参与者、促进者,参与孩子学习、生活中去,在过程中教育、感染孩子。做到重过程、轻结果。要多用赞赏的眼光看待孩子。这眼光就是阳光,阳光下的孩子就上灿烂。
3、家长要聪明。“老师,我真的很忙,没时间管孩子。”“我常常外出跑生意,没时间。”“我忙里忙外,不都为了他。”这是家长对老师诉说的“苦衷”。确实,家长都有自己的工作,有的很忙,没有时间。做为一个聪明的家长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投资”,这种投资往往比为孩子积累大量的物资财富还划算,要知道人的一辈子是有很多机会和时间工作,而教育孩子,主要就在孩子未成年的十几年,教育孩子耽搁不起,不能重新再来,要明白重轻。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教育方法,对孩子的自尊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方面多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掌握正确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将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
二:创设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身心健康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家长要重视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1、让孩子拥有一个温馨的家。这就要求家长,首先,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夫妻之间要互相尊敬,和睦相处,对长辈要有礼,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自然会感到温馨和幸福。如果夫妻不和,家庭中经常吵吵闹闹,孩子的心理就会感到很不安全,压抑和焦急,孩子就会产生不健康的因素,主要由于缺少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和父母不良的教养态度。其次,家长要设法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气氛,使家庭中经常充满欢笑和健康,美好情趣,如何利用双休日开展家庭娱乐活动,利用双休日全家人到大自然中去游玩等等。孩子生活充满欢乐。
2、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指父母和子女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孩子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本身具有明显教育性和巨大的一向力。良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充满亲情的关系,这也需要家长作出努力。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颗童心,即能站在幼儿角度去观察童心的需要,并能怀着童心去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良好的亲子关系应该建立在民主、平等、信任、尊重和爱的基础上,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应该既是教育者又是孩子的朋友,与孩子间能做一些情感交融,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一名成员,不仅受到父母的关怀和爱,而且受到尊重。建立了这样的亲子关系,孩子就有了比较宽松良好的成长环境。一般来说,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孩子情绪就会平和、愉快、有话愿意和父母说,会更懂得道理,管教起来更容易,也更有利孩子生活活泼,主动的得到发展。
三、教育幼儿,要从家长做起。
幼儿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代,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如果开始的好,将来可使孩子们的品德、智力等各个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果在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发展特点,那么,希望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较困难,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了。因此,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应该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系统的学习一些家教方面的知识,科学地帮助孩子克服自身的缺点。
1、孩子过分依赖别人的评价
适当的表扬有利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受愉快教育理论的影响,平时喜欢无原则的表扬孩子,结果导致了孩子缺乏自我意识,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每做一点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扬,否则就拒绝去做。因此,孩子出错时,家长需要有分寸地指出其错误在哪里,从而帮助其吸收教训,改正缺点。
2、孩子固执、任性
有很多家长,尤其是学历层次较高的,把家庭教育中的“民主“管理看得很重,不管大事小事都寄希望于“晓之以理“,结果是理没谈成,孩子却被惯坏了。因为孩子(尤其是年纪较小的孩子)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判断力,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依赖父母的指导,如果对其过于民主,很容易把孩子宠坏,使其变得固执、任性、为所欲为。因此,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以理服人,而对于年纪尚小的孩子,带有强制性的教育管理仍是必不可少的。
3、孩子犯错屡教不改
孩子缺乏是非判断能力,为了帮助其明辨是非,父母应该在平时养成奖惩分明的习惯。有些父母信奉“棒打出秀才“的观念,而另一些父母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只习惯于使用奖励,从来不惩罚孩子,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孩子如果犯了错误,适度的惩罚是应该的。当然,惩罚并不专指打骂、责惩孩子,其方法和形式可多种多样,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了。相反,如果在不适当的场所或时间滥用奖励,也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孩子在墙上乱画画,本来父母只要及时制止和教育就可以了,可有的父母偏要使用奖励的方法,“如果你不往墙上画,明天给你买个新玩具。“显然,这种方法会纵容孩子今后为了得到玩具而明知故犯。
4、孩子不服从管教
由于各种原因,绝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子女问题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分歧。聪明的父母会避开孩子单独商讨,以求在达到意见的统一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然而,也有不少父母缺乏沟通而对教育子女的问题固执己见,甚至在孩子面前公开吵架,这种现象的直接危害是让孩子感到缺乏安全感、不知所措。因此,在孩子面前,父母应注意保持意见的一致,切勿互不相让。因为如果孩子认同了父母某一方说了算,日后当这一方不在场时,另一方将很可能无法说服、管教孩子,从而给正常的家庭教育带来人为的障碍。
5、孩子缺乏自信
有些父母对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揽,像老母鸡护小鸡似的整日将子女庇护在自己的羽翼下,连子女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舍不得让他们做。这种过分的保护,严重干扰了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社交困难、缺少自信、优柔寡断,甚至缺少道德情感和责任心。
四、现代家庭中存在的问题。
1、是包办代替。在对我班幼儿在小、中班时作个调查中发现,有3/4的幼儿在家里,家长对其事无大小均一切包办代替。如早晨起床由父母赶紧给他们穿衣服、穿鞋,又陪上厕所,帮洗脸,上幼儿园代拿书包。这些孩子在懒懒散散的状态下任其摆布,而父母则忙得不亦乐乎。长期如是,孩子们便对父母产生依赖性,许多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不能自己作主,也不去做,非要父母代劳,失去自理机会,严重妨碍了幼儿自主性的发展。许多事实已证明,一个人的自理、自主能力的形成是从小养成的。家庭是培养自理、自主能力的最好环境,家长对孩子的一切事情包办代替,无疑是不利于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
2、是干涉太多。对孩子的事情一切包办代替,固然之对孩子活动的空间干涉得就越多。在我园4岁中班的20个幼儿中,有2/3的孩子从起床、出家门到返回家之后都由家长管着,父母不让孩子与外界接触,不准与邻居的同伴来往,回到家里就只能一个人呆着。当孩子犯错时,有的家长不是耐心引导,而是唠叨没完,甚至打骂。这样,幼儿对自己的错误不但不能有所认识,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从而迁怒于家长,不接受别人意见,养成倔脾气暴躁、孤独,这很不利于孩子良好个性的培养。
3、是唱“对台戏”。这主要是指老一辈与年轻父母之间对孩子教育的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当年轻父母教育孩子时,老人家往往出来袒护,甚至会责怪年轻父母,过度地迁就幼儿。由此,孩子小小年纪就能测出大人们的心理,寻找保护伞,并利用大人之间的矛盾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这样的环境下的幼儿,一般都很刁蛮任性,没有合作精神,而且不忠实,爱说谎话。
4、是体罚后反悔。在家庭教育中,体罚是常见的现象。对我园大班的30名家长的调查中,有这样的怪现象,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后,父母对孩子拳脚相加,或罚跪或不给饭吃,一旦火气平息后,又后悔刚才对孩子的惩罚,有的还抱着孩子伤心地哭了,问孩子疼不疼?抚摸孩子被打的地方,大有“打在儿身,痛在娘心”的悲切,使孩子对家长的这种出尔反尔的教育感到迷惘,失去对家长的尊敬。这样的教育往往使孩子养成二重性格,且学会粗暴对待同伴。
5、是不适当的满足。近年来,孩子的高消费现象居高不下,名牌风也吹进了幼儿园,孩子知道名牌是值钱货,互相攀比。家长则对孩子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只要孩子高兴,一套裙子三、四百块钱不在话下,一个玩具一千几百块照买。过分的满足,使幼儿想获得的东西太容易了,这无疑会滋生孩子意志脆弱、不能吃苦、习惯于享受的作风。
6、是盲目“开小灶”。盲目给孩子“开小灶”,这是家庭教育中一个重大误区。在我园大班有3/4的家庭认为幼儿园没有课外作业不好,没有写不好,不用计数计不好,当孩子回家后硬是要教念唐诗宋词,要做数学题,还有的请家庭教师或出外学画画、学写字、学钢琴、学英语、读汉语拼音等,给孩子施加过高的压力,使孩子过早失去了童心与欢乐。有的家长只重视智力的培养,不重视人格的培养,不懂得因材施教,完全无视孩子的意愿和年龄特征,无视其自身的兴趣和条件,过早地为其选定发展方向,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到头来很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7、缺乏与幼儿园配合教育的意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两者只能密切配合,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然而在部分家长中由于偏见,往往对自己的子女评价过高,对幼儿园老师就其子女存在的不良习惯、不良行为进行教育时,反而责怪老师,并误认为自己的孩子“脆怪”,有“个性”,甚至认为“醒目”。这种盲目的虚荣心和慈爱子女的行为,无视幼儿园的教育,无疑是放纵子女犯错。
实际上,它已向所有的家长及幼儿教育工作者亮起了“红灯”,难怪关心国家前途的人们呼吁;清除家庭教育环境中的污染,要让孩子健康成长。
五、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实施家庭教育原则,才是合格的家长。
1、全面施教原则
全面施教,就是贯彻执行国家教委颁布的《规程》,对孩子的体、智、德、美、劳的发展都要给予关心和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不但要重视智育,更要重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因为孩子各方面都正处在发展时期,各方面都需要受教育;另外,孩子的体、智、德、美、劳的发展是互相促进和制约的,假如忽视对孩子的体、智、德、美、劳的教育,或只抓智育,就会造成孩子思想品德不良,体弱多病,缺乏必要的生活能力,这种人是很难成才,也肯定会被社会淘汰的。
2、严爱结合原则
父母爱子女可以说是一种天性,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且是需要的,无可非议的。一个失去父母之爱和家庭温暖的孩子,不仅生活是不幸的,而且往往会出现情绪低落、性情孤僻,甚至心理失常等障碍,所以父母应该关心爱护孩子。如何爱?这里有是非之分。溺爱就是一种错误的不适当的爱,往往会使孩子养成许多坏习惯。怕孩子累着,将把孩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全部包下来,孩子逐渐就会形成懒惰、依赖性,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我们反对溺爱,提倡有理智的、适度的爱,做到严爱结合。这就要求家长:一是做事要有原则性。对孩子不能完全从感情出发,而应看是否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关心孩子而不是包办一切,而应尽量创造一些机会给孩子去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难题,提高他们的自主和自理能力。二是孩子犯错时要注意进行耐心说服教育,使孩子能知错,懂道理。三是支持孩子参加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鼓励孩子多与同伴或成人进行正常的交往,教会他们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
3、一致性原则
这里首先是指家庭中的教育者对孩子的教育要求要保持一致,使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这才有利于孩子接受教育和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改变看法,要向孩子讲明原因。二是对孩子的教育宽严要一致,不要时严时松。三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要一致,这才有利于家庭与幼儿园相应配合,进行有效的教育.六、现代父母必须具备六要素。
1、关心和爱护孩子。多给他们一些微笑,多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兴趣,对他们任何努力和成功都给予赞扬和鼓励,即使这种努力和成功是微不足道的。当他们学习或练习的时候,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刚开始时也许做得并不好,但不要去指责他们,不要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当他们说“我不行”或“我做不好的”时,要鼓励他们试一试再来一次,千万不要为了节省时间或缺乏耐心而半途而废。否则,一旦他们养成做什么都半途而废不良习惯,那么,他们将永远不会体验到成就感,他们的自尊也会逐渐降低。
2、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尊重他们的各种需要,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们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遇事多跟他们商量,多听他们意见,允许他们自己做选择和决定,容忍他们有与父母之间不同见解,放手让他们接触社会生活,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受磨练,增长才干,提高社会适宜能力。
3、让孩子感到快乐。给他们提供游戏的时间、场所和玩具,对他们的爱好,给予支持和鼓励,虽然孩子重要主导活动是学习,但游戏仍然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有些方面存在着一种误区,总认为游戏会浪费时间,会耽误孩子的学习,中国也有“玩物丧志”的古训,其实不然,因为游戏不仅可以给孩子带来快乐,而且可以使他们在快乐中增强体能,增长知识,提高自尊。
4、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成就感,或者说成败体验,是影响孩子自尊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孩子经常体验到成功,那么,他的自尊将会提高;相反,如果经常体验失败,那么,他的自尊将会降低,作为孩子,这种成功体验主要来源于学习成绩。但是,对于每个孩子来说,并不都是学习成绩好、考试分数高,就体验到成功,是体验到成功还是失败,还取决于孩子对考试成绩的态度。因此,父母不要随便教训孩子,只要他们认真,有进步就感到满意。
5、给孩子留面子。父母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打孩子或教训孩子,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唠叨孩子曾经说过的话或做过的时,使孩子难堪.6、做孩子的朋友.积极参与孩子的业余爱好活动,给孩子买些他们喜欢的书,要安排他们去参加夏令营和其他社会活动,尽量使孩子的生活有意义和丰富多彩.这些也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毕竟教育孩子是一个难题,在这个问题上谁也不是权威,这是需要我们做父母的不断学习、不断探讨、不断完善的伟大工程。面对崭新的21世纪对我们的要求,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素质,言传身教做好孩子的启蒙老师,帮助孩子铸造一副丰满的羽翼,去搏击新世纪的长空。我坚信,只要我们有辛勤的耕耘,自会有丰富的收获。
第四篇:一年级家长怎样做
一年级家长怎样做
尽管家庭是孩子人生发展的的起点和基础,我们的家长已经为他们的发展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但是从孩子进入一年级,开始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校教育。对于孩子,仍然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新起点,必然引起孩子生活节奏、生活习惯和学习活动的一系列变化并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因此,为了使我们的孩子有更大的发展,也为了我们携手教育好我们的孩子,希望我们的家长支持教师工作,“三忌”:(1)忌过分保护。一根独苗,捧在手中,贴在胸口,含在嘴里,样样事情包办代替(背书包,拿水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能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等,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逐渐减少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顾,逐步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此中要做好老人的工作。(2)忌过分宠爱。现在的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长往往明知无理,但经不住孩子哭闹,只能样样事情依着他,从而导致了孩子以我为中心,在不正常的环境中成长的现象,可是进入学校以后,是有约束和压力的,或许孩子回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和批评,作为家长,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行为要让孩子受一些批评。(3)忌过分期望。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希望孩子样样都争第一名,心愿是好的,但要提醒家长,不与幼儿园比,幼儿园学习负担与一年级决然不同,次次测验得100不可能,孩子努力了就行。
五重视:(1)重视孩子的礼仪教育:在家尊重长辈与父母(来去要打招呼);看见老师、同学养成招呼的习惯。让我们的孩子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学校和老师。(2)重视孩子的合群教育,有时小伙伴之间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如碰撞伤了,孩子之间你打打我,我招招你,拿了自己喜欢的物品等等,家长决不能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发现情况,及时与老师联系。(3)重视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的教育。课间游戏、午间休息做到文明安全;放学后,结伴而行,不随便和陌生人答话,过马路要当心,家长晚来接孩子,要告诉孩子不乱跑,在校门卫等候。(4)重视孩子的集体活动。养成严格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学校开展集体活动要准时守纪,要支持孩子去参与,有些集体活动需要收费的,学校会发告家长书及回执,家长要见条给钱
家长行为四注意:一是注意来校时,衣着整洁;二进校后不抽烟,不乱丢烟蒂;三是不穿背心和拖鞋进校;四是不在背后及校门口随便议论老师,有话面谈。
最后还要说明三个注意事项,(1)一个注意事项是家长接送孩子的要求:为了学生进出校门的安全和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请您尽量让孩子独立上学、放学;如您要接送孩子,请按学校的要求到相应的地方接送孩子:(2)第二个注意事项是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早上7:40早读,所以家长要提前10分钟送孩子到校,中午放学时间是11:20分,回家吃饭的同学家长在指定地点接,下午2:20午练,请提前10—15分钟到校。(3)第三个要说明的是有关收费:部分书费、校服费、红领巾费一般是全要交的。
家长应当从哪里入手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呢?
第一、抓作业.要规定孩子放学后必须做完作业,必须检查.口头作业、复习、预习作业也不容草率.第二、抓态度.要求学习专心、细心,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书写要工整、清洁、准确,不能“虎头蛇尾”或“龙习凤舞”.第三、抓技能.如想问题、做作业时,要求准确面迅速,在质中求快;语言表达务求清楚、生动、手工操作、口头背诵务求熟练.第四、抓能力.主要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与思维力.在课余一切学习中都要注意认真培养上述能力.孩子年纪小,培养的开始应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即具体要求、具体督促、具体检查.有的家长要求一大堆,却不认真检查落实.时间长了,孩子摸透了家长的脾气,进而钻了家长控了.职有对孩子要求具体,检查认直,才能使孩子感觉家长要求的严肃性,进而约束自己把要求化为行动.实践证明,对孩子的学习只要能坚持正确要求,好的学习习惯是一定能够养成的,学习成绩也会迅速地得到提高。
△家长每天应做的事:
一、检查1号本。
二、检查家庭作业(签字)
三、帮孩子整理书包特别是整理明天要交的作业
四、孩子一天的学习情况要过问
另外:有能力的学生要有家长作业(可以书写也可以读书)
月通话制度(最好半个月)
第五篇:高三家长怎样和孩子交流
高三家长怎样和孩子交流
高三了,家长和孩子的沟通非常重要,但很多家长在这方面很苦恼,不知道怎样和孩子沟通,要么说了没效果,要么说了“闹翻”了。
一、现状
一般家长和孩子怎样沟通呢?我把其列为三种模式: 第一种 无效沟通的典型模式: “最近怎么样?” “还好。” “好好学。” “嗯。”
第二种 错误沟通的三种传统模式 背景:“你这次考多少分(名)?” “XX(孩子回答分数或名次)”
1.“我不知道你天天在干什么?在想什么?你现在不学还等到什么时候?” 2.“这分(名次)还不够丢人的。亲戚同事朋友邻居问我,我都没脸说。” 3.“你怎么不争点气呢,你看看隔壁XX每次都考年级前三名,你看看你表哥人家没人问事考上清华了,你看看我们单位老王家孩子考上澳大利亚公费留学生了,你看看我们小区的5号楼那个年轻人,上的学校好,现在住着两百多平米的房子,开着宝马„„(此处省略五千字)”
我们点评一下这三句话:1.没有一句是解决问题的。2.没有一句是尊重平等的。3.我们每一位家长呀,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是伤痕累累。你单单是在斥责孩子羞辱孩子吗?其实你说孩子的时候,你自己内心早已泪流满面。4.他(她)只是个孩子,高三那么辛苦,他有很多时候是无助,尤其是他考试失败以后,你是他(她)最信任最强有力的支柱,他(她)需要你的帮助。第三种 错误沟通的三种升级版模式 背景:(作轻描淡写真诚关怀面带微笑状)“你这次考多少分(名)?”
“XX(孩子回答分数或名次)”
1.“没事的,妈妈(爸爸)相信你,下次努力,你一定会进步的。”
2.“没事的,不要有压力,不要难过,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一次考试吗?考试分数(名次)不重要,尽力了就行了。”
3.”没事的,我们不会责怪你的。其实,只要你健康和快乐我们就很满足了。” 我们再来点评一下这三句话:1.低幼化。把十七八岁的孩子还当成小学生来教育。孩子在成长,家长没有成长。当爹和妈是一件很有科技含量的事,不学习不研究是不行的。2.相信孩子、轻视考试及分数、不会责怪孩子,这三大谎言没几个孩子不明白。孩子会陷入他自己的思考和新的压力中。3.如果你是真诚的,以上三种话都是不需要说出来的,孩子太了解家长了。
二、分析及对策
康德说,人类有两件事情最难:一是如何“统治”他人;另一个是如何“教育”他人。交流是重要的教育方式,家长一定要学会放下身段,真诚交流,与孩子俱进,提高家长“执政”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刻不容缓!
1、关于压力问题
每一个压力大的学生背后都有一组压力大的家长。有的家长不怎么同意这种观点,但实事上,学生的压力在很大程度源于家长:过高的期待、不当的鼓励、邻家或同事家孩子的榜样教育、家长个人的成功观价值观等。所以家长要改变自己价值观,真诚消除自己不正确的期待。这是孩子消除压力的一个前提。
另外,当孩子回家表现出自己的烦躁时(一般表现是夸大自己的心理感受,表达自己对现状的不满和担忧),从心理学上来说,是为了进行“压力测试”。孩子不知道自己现在应该多烦躁,有没有必要,所以要在最亲密的人面前“试压”。这时家长千万要记住:不要接招。很多情况下他自己会解决的,他表现出来时就没打算让你帮他解决,这一点他很清楚。你从门外汉的角度做点你应该做的事,请千万勿从“专业”角度解决。和他聊点别的,比如你自己单位的事、工作上的事,让他认识到人有压力是正常的,连大人也是这样,没必要大惊小怪。然后,在孩子愿意和你分享他的心理感受时,再提出可行性建议。
2、关于励志教育
听说有孩子很厉害,不要急着拿来鼓励孩子,你要想一想,你有没有了解到这个孩子“厉害”的细节和方法。而不要只顾把成功者妖魔化,最后只会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是让孩子认为,那是个奇迹,创造奇迹的人都是不正常的人,我还是做个正常人吧——这倒是一种幸运。还有一种就可怕了,孩子信了,他陷入自己不够努力的深深自责之中,在自己尝试了一下以后,又陷入自己学不来的深深懊恼之中,一段时间以后没有进步甚至还退步之后的深深悲凉之中,压力就来了,有了内伤了,问题就来了,想起考试和高考就恐惧了。如果你不了解更具体的内容,不要把在单位或小区里,谁随口讲的人家的小孩如何突飞猛进的传奇故事讲给孩子听,教育莫奢谈小概率事件,过于相信奇迹、动辄要创造奇迹是我们的民族的悲哀。谁家孩子有谁家孩子的特殊情况,都是不能复制的,渐进和不进都是科学而符合符合规律的,突飞猛进都是有原因的!尊重自己孩子现在的一切的家长,才是合格的家长。如果,你听出来具体的方法和细节了,你可以和孩子交流,如果你只听来一个神奇的结果,那么请你保持缄默,各位苦口婆心、值得理解的家长呀,你有时一定要保持沉默的,成功的家长不在于说了什么,而在于不说什么。总结一下就是:励志故事或案例要少讲,如果要讲,就讲一定细节和方法;否则,励志故事和迷信没什么两样。3、关于考试交流
考完试,家长最喜欢的交流方式是逼问式,总是单刀直入地问“你考多少分(或多少名)”。家长试想一下,假如别人用今年挣了多少钱或今年有没有升职来简单的问你,甚至责怪你“人家怎么挣了这么多,都是干公司的,你怎么就不如别人”或者“别人怎么提拔了,你却没有,一定是你不够努力”,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责怪你的人有问题,而不是你有问题。为什么?因为他问得太简单了。挣钱多少,是否升职,那些细节的复杂的过程,那些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系,单位或市场危机四伏的现况,都是一言难尽的。孩子也一样,学习基础、听课状况、思维品质、试题质量、做题速度、最近心态、身体情况、睡眠质量、学习效率、考试侧重、书写能力、批改情况,作文是否扣了题,理科大题是否算对了结果,选择题的正确率,班里其他同学的努力程度,老师近期的讲课状况,等等,也绝不是一句考第几名能说完的,也不是你一句“怎么考这么差”能使之全面反省的。这问交流方式不只是无效,甚至可能做反作用,因为过于笼统的问法,会让孩子不敢说出真相。我的建议还是从细节入手,比如问一下作文题目是什么,然后再和孩子交流一下自己对这题的看法。当孩子愿意和你说出具体的问题所在,就是家长交流的成功,这时就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里给孩子一些鼓励和建议。第一境界:
家长舍得给孩子花钱,以为钱就是全部爱的表达。
第二境界:家长舍得给孩子花时间,陪在孩子的身边,见证孩子的成长。
第三境界:
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我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一旦目标能够清晰地确定,家长就不容易被人裹挟着,热衷于跟风、盲目地对孩子进行培养。
第四境界:
家长为了教育孩子去学习,他们不再停留在“没有办法”或者“管不了”,而是关注孩子的问题症状及其原因,积极进行干预和矫正。
第五境界:
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因为他们明白,“你是谁”比要求孩子“成为谁”更重要,一切家庭教育,其实都是言传身教的结果。
最高境界:
父母真正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发现“我是谁”比“成为谁”更重要,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挣扎、困难和挑战都是丰富生活不可或缺的,幸福之路并无捷径。但我们对于他人的困难(尤其是对孩子)通常第一个反应就是去帮助他们。
当我们有能力帮助他们的时候,应任凭他们自己去突破挑战。这听起来似乎不合常理,但我们必须抑制那种自然反应,让孩子们保有挣扎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