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6 酸奶的秘密》教案
《6 酸奶的秘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细菌的形态。2.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
3.认识细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4.了解病毒也是生物中的一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细菌形态的观察,进行科学的比较与描述。
2.通过制作酸奶的活动,培养提出问题、猜测和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科学是不断地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学习。2.学习利用互联网搜集信息,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酸奶制作过程,知道乳酸菌的作用。
教学难点:根据现象推理判断,设计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实验理解酸奶的秘密是细菌(乳酸菌)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
1、鲜奶,酸奶,清洁的容器、温度计、时钟、保温瓶、糖、锅及汤匙、(学生自己准备)。
2、细菌、病毒的图文资料。
四、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讲述故事情景(一天,波波和琪琪来到妍妍家坐客。)妍妍从冰箱里取出了酸奶来招待同学。她告诉同学,这些酸奶是她自己制作的。问题 大家是否知道,酸奶是怎样制成的呢? 目的 创设活动情景,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新课讲解:
活动一:动手制酸奶(回家做)导入 出示酸奶的制作材料。问题 酸奶是怎样做的呢?
演示 向学生讲述酸奶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制作过程。媒体 出示课本图。
观察 注意观察鲜奶与酸奶在颜色、状态、气味、味道方面的不同。
讨论 酸奶是用鲜奶制成的。鲜奶是如何变成酸奶的呢?在制作过程中,你认为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是什么?
猜测 把自已的猜测写下来,并汇报交流。
小结 酸奶中有一种微生物,在合适的条件下,这种微生物会使鲜奶变成酸奶。交流 各小组互相品尝课间餐的酸奶,说说酸奶的味道。
讨论 是哪些条件影响了酸奶的味道呢?(鲜牛奶温度,加入酸奶的量,保温时间,其他添加物等。)
设计 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表,课后研究每个条件对酸奶味道的影响。交流 针对课后对比实验结果,交流心得。
目的 通过初步实验了解牛奶变成酸奶的过程,探究酸奶的成因。再次通过设计对比实验,认识到酸奶制作过程(乳酸菌繁殖)需要适宜的条件。
拓展:细菌的模样 媒体 出示细菌示意图。
指导 细菌广泛分布在土壤里、水中、空气中、家里、食物中。介绍 简要介绍细菌的特点。
(如分布广泛,体积微小,身体结构简单,但繁殖很快。对人类来说有些细菌是有益的,有些细菌是有害的。)
目的 了解细菌的特点。活动二:观察细菌的外形
媒体 出示乳酸菌等多幅典型细菌 一 二 三 的图片。
指导 小小的细菌用肉眼是看不到的,但是到了电子显微镜下,它们的样子就能清晰地看到了。
观察 引导学生边观察边用自已的语言描述每种细菌的形态。讨论 从形态上看,可以把这些细菌进行分类吗? 交流 小组汇报自已如何分类,说明分类的理由。归纳 按基本形态分,细菌大致分为杆菌、螺旋菌和球菌3种。媒体 播放“细菌和病毒” 视频。讨论 细菌的样子与动植物有什么不同?
第二篇:《6 酸奶的秘密》习题2
《6 酸奶的秘密》习题
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所有的细菌对人体都有害。
()
2、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利用细菌可以生产新的食物。()
3、自制酸奶在冰箱里可以长久存放。
4、吃变质酸奶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
5、细菌太小,不需要吃食物。
6、捂住鼻子打喷嚏能减少致病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二、简答题
7、细菌有哪些特点?
8、利用细菌可以做什么?
9、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
第三篇:做酸奶优质教案
《做酸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制酸奶证明细菌的存在。
2.能够通过收集资料,模拟细菌的繁殖来探索细菌的特点。3.学会一些防止病菌传播的方法。知识与技能
1.认识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2.知道酸奶是有乳酸菌发孝而变成的; 3.学会对有害细菌的预防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所学知识。2.通过搜集资料,能更好的学习知识。3.关心科学和人类相关的社会问题。
4.体验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粉笔灰、黄豆、试验记录纸、纸杯。
学生准备:做好的酸奶、课前收集的各种细菌的资料、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制作酸奶的方法
1.师:你们吃过酸奶吗?酸奶是怎么做成的吗?谁能说? 2.学生交流吃酸奶的感受并猜测酸奶是怎样做成的。
(让学生提出各种可能性,教师不做任何评价;提醒学生回去观察酸奶瓶上的配料表,或许会有所发现)
3.教会学生学习动手做酸奶的方法。(1)介绍做酸奶的方法:
①在锅里放入一些鲜牛奶,再加一些白糖,煮开几分钟。②消毒保温杯和勺子。(可用开水烫一烫)
③待牛奶冷却到35℃—40℃的时候,把鲜牛奶倒入自消过毒的保温杯,并往里面加入适量的酸奶,仔细搅匀,并盖上盖子。④保温8个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4、强调
制作酸奶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一是温度,保持在35℃—40℃左右;二是卫 生,所有的器皿要进行消毒处理。自制的酸奶要放入冰箱冷藏,不要存放太久。
二、布置作业
1.制作酸奶,下次带来和大家一起品尝。
2.为什么鲜奶会变成酸奶呢?回去查找相关的资料,下次交流.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组织学生开展酸奶品尝会
1.师:上节课,同学们回家后亲自做了酸奶(板书课题)。今天,同学们带来了亲自做的酸奶,真了不起!下面我们就举行一个酸奶品尝交流会。
要求:在酸奶品尝交流会上,你可以品尝其他同学做的酸奶,了解他是怎么做成的,并且要选出你认为最好喝的酸奶。2.学生分组进行品尝并交流。3.全班汇报并交流。
4.质疑问难:在做酸奶和品尝酸奶的过程中,你产生了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5.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认识细菌及酸奶形成的原因
1.教师指导并帮助学生确定研究问题:为什么牛奶会变成酸奶? 2.学生针对问题讨论并猜测。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收集有关细菌的资料。6.教师小结:
(1)细菌的基本形态特点及分布;(2)细菌的繁殖;(二分列繁殖)(3)细菌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三、了解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
1.讲述:下面老师再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动物、植物和我们前面所研究过的微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你知道吗?在微生物大家族中,还有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成员,它就是病毒。2.谈话:你听说过“非典”和艾滋病吗?它们都是由病毒引起的。3.学生看教材插图认识形形色色的病毒。
4.提问:你对哪种病毒比较熟悉?不妨向同学介绍介绍。5.学生交流。
6.教师小结:病毒个头很小,有的病毒,几千个拼接起来才有一个细菌那么大。病毒单独存在时,不会生长、繁殖,像一个没有生命的非生命体。然而,一但侵入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就能够生长繁殖,对生物体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麻疹病毒等。病毒比细菌小得多,有的病毒,几千个拼接起来才有一个杆菌那么大,所以,一般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6.谈话:你还知道哪些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
四、认识病菌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1.提问:病菌是通过什么途径侵入人体的呢? 2.学生猜测。
3.模拟病菌通过皮肤接触传染的活动:一位同学用沾粉笔灰的手和第二位同学握手,依次传递下去,粉笔灰就传给了握过手的同学。其实有些病菌的传播也是这个道理。4.讨论:还有什么其他途径会使病菌沾到你的手上?我们应该怎么预防? 5.学生交流。
6.谈话:除了皮肤接触以外,还有哪些途径会使病菌侵入人体? 7.教师补充介绍有关病菌传播途径的资料。
罗
源
第四篇:酸奶观察及制作教案
建中四十中 生物二课堂教案
杨怡
酸奶观察及制作
教学目标:
1.能动手制作酵母菌涂片,能熟练使用显微镜。
2.了解有关酵母菌的知识,通过对照实验制作酸奶,知道酵母菌发酵最适宜温度与时间。教学安排:一课时,六人一组 教学难点与重点:
1.介绍涂片的制作方法,每组同学必须亲手制作酵母菌涂片,并能熟练使用显微镜,能在高倍镜下找到酵母菌并观察记录酵母菌的形态。
2.了解菌种接种最好在无菌条件下操作,通过对照实验知道酸奶制作的最适宜温度、时间。
教学准备: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培养皿、镊子、50ml烧杯、滴管、生理盐水、酸奶、过期酸奶、纯牛奶、保鲜膜、一次性塑料水杯、一次性吸管、标签纸、恒温培养箱。教学过程:
一、制作酵母菌涂片、观察酵母菌形态
问:酸奶味道酸酸甜甜,我们用显微镜来看看酸奶里有什么? 教师:简单介绍显微镜使用方法,强调学生要先用低倍镜看再用高倍镜看。详细介绍酵母菌涂片制作方法:
第一步:先取载玻片一块,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小滴生理盐水。第二步:接着取少量新鲜酸奶均匀涂在生理盐水中,注意量不可过多,酸奶过多在显微镜下不宜观察到酵母菌个体。第三步:最后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有气泡。
学生:在低倍镜下可以看到许多小圆点,并且他们有的在动。教师:你们观察到的小圆点是酵母菌,就是这些酵母菌让酸奶具有酸酸甜甜的味道,新鲜酸奶中酵母菌是活的,所以你们看到酵母菌在动。现在换用高倍镜观察下酵母菌是什么形状。
学生:我们在高倍镜下看到酵母菌是圆形的,许多酵母菌都聚集在一起。
问:过期的酸奶为什么不能喝?我们来看看过期的酸奶里酵母菌是怎样的?
学生:过期酸奶里的酵母不会动哦,都死掉了。
教师:很好,过期酸奶里的酵母菌是死菌,死去的酵母菌不再有生物活性,所以不会起到调节肠道功能的作用。
二、采用对照实验制作酸奶
教师:把刚在的仪器收拾整理干净,请同学们把手洗干净,我们一起来制作酸奶,看看谁能成功!先介绍制作步骤:
第一步:先把纯牛奶水浴加热煮沸后凉至到40度左右温度,把制作酸奶所需工具都煮沸消毒(一次性塑料水杯、一次性吸管),目的是杀死容器中的其他杂菌,保证菌种的无菌接种。
第二步:按照酸奶、纯奶大约1:4的比例加入到塑料水杯中,用吸管搅匀并在杯口封上保鲜膜,以避免菌种培养过程中空气中的杂菌污染酸奶。
第三步:在杯子上贴上自己姓名标签,可以选择26度恒温培养箱、38度恒温培养箱以及14度室温培养8小时左右。学生:酸奶一般在什么温度下保存?
教师:零下4-5度。(该学生选择了室温培养,在所有12个小组成员中:有8个选择38度,3个选择室温,1个选择26度培养)后续:经过8小时的培养,8个选择38度培养的学生成功制作出酸奶,其他选择室温培养及26度培养的学生制作失败。最后告知所有兴趣小组成员酵母菌的最适宜培养温度是30—40度,适宜时间是6—8个小时。鼓励学生可以回家用电饭锅自己制作酸奶给家人品尝,最后可以加入水果调配出自己喜欢的口味。
第五篇:水果酸奶公开课教案
2016-2017学第二学期芜湖市培智学校
公开课教学设计
授课题目:《美味的水果酸奶》授课班级:四授课教师:鞠文霞
2班
活动内容:制作并品尝水果酸奶。活动目标:
1.认识五种水果:香蕉、苹果、猕猴桃、小番茄、橙子,能正确说出水果的名称。
2.能正确说出这五种水果的颜色、形状和味道,初步了解水果的营养价值。
3.尝试自己使用安全刀具切水果。
4.让小朋友通过说一说、想一想、尝一尝、玩一玩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爱吃水果的良好习惯。
5.了解水果酸奶的制作步骤,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水果酸奶,体验品尝自己制作的水果酸奶的快乐。活动准备:
1.水果实物:香蕉、苹果、猕猴桃、小番茄、橙子。酸奶若干。
2.水果图片:香蕉、苹果、猕猴桃、小番茄、橙子的图片。3.安全刀具、砧板、盘子(大、小一次性盘子若干)、勺子若干把。
4.教师事先准备的水果酸奶制作的五个步骤卡片。5.活动前将苹果、猕猴桃、小番茄、橙子四种水果切丁备好。活动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动手操作法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我爱水果”导入,激发兴趣。
师播放音乐《我爱水果》,带领孩子们做律动,让孩子们动起来。
二、认识水果
1.师出示实物水果:你们知道这些水果的名字吗?(生回答)2.认识水果的形状和颜色。
3.谁知道这些水果宝宝是什么味道呢?逐一出示水果:苹果是什么味道?橙子是什么味道?香蕉、猕猴桃和小番茄呢?(鼓励学生发言)
三、初步了解几种常见水果的营养价值。
1.师模拟水果的口吻询问:小朋友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你们为什么喜欢我?
(1)请生说出香蕉的作用:小朋友们喜欢我,我就能帮助你们排大便。
(2)请生说出橙子、苹果的作用:小朋友们喜欢我,我就能帮助你们预防感冒。
(3)请生说出猕猴桃的作用:小朋友们喜欢我,我就能让你们身体更棒棒。
师小结:每种水果都有营养,我们一定要和所有水果做朋友,要是只喜欢一种水果,其他水果就会不高兴了。鼓励学生不挑食。2.师:下面水果“小朋友”要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谁能说出它的好处。(如有学生说:吃了香蕉能帮助排便,学生说:吃苹果能预防感冒等。)
四、制作水果酸奶。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制作水果酸奶,我们一起开始吧。(T让学生尝试剥,然后老师示范)你们刚才很能干,不但说出了水果的好处.而且还会自己剥香蕉、桔子呢!水果们要好好慰问你们,请你们一边尝尝它们的味道,一边想想它们的好处。
2.水果酸奶的制作步骤 ①做好准备工作。
②清洗水果,苹果削皮。
③将水果切丁。邀请学生上来切香蕉。
④水果丁装入盘子,倒入酸奶。
⑤用勺子搅拌,完成。这部分,可以让学生一个个自己操作。
3.品尝水果酸奶
师:在品尝之前,我们一定要先干嘛呢?(把小手洗干净,别让细菌进入小肚子里去)
五、总结
师:小朋友们都吃完了,小朋友们今天开心吗?盘子为小朋友盛好吃的沙拉,他们也很开心,不过,他们现在要回家了,怎么办?(送回家)可是有点脏怎么办?(刷一刷)小朋友们真爱干净,盘子可喜欢小朋友了,盘子说谢谢小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