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行会计等式理论缺陷的思考[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00:37: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现行会计等式理论缺陷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现行会计等式理论缺陷的思考》。

第一篇:对现行会计等式理论缺陷的思考

“对现行会计等式理论缺陷的思考”

会计恒等式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其过程,是会计核算的理论依据。由于现行会计等式是静态的,而企业经营活动是动态的,显然用一个静态等式反映企业动态的经营活动与客观现实产生矛盾,并且也缺乏科学性、逻辑性,因此最终使计量结果失去意义。那么,会计等式将如何变革?变革方向又在那里?我们还得从会计等式形成的历史源头及形成过程说起。

一、会计等式行成的渊源

会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纵观会计发展史,也就是会计等式不断演变、进步的历程。会计等式产生于15世纪末,由意大利数学家、近代会计奠基人“卢卡.巴其阿勒”首先提出,即“一个人所有的财产=其人所有权的总值”,这个公式被西方会计学者奉为会计的基本记账原则。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公司的组织形式,商业信用大大发展,资本筹措的方式日益多样化,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会计学者佩顿和凯恩斯根据“有财产存在必有财产来源”的基本思想,首次提出了“资产之形态=资产之来源”的会计等式。随后佩顿根据资产来源即资产支配权的理论,又提出了“资产、权益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凯恩斯又把支配权明确划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大类,提出了“资产=负债+ 资本”的会计等式理论。20世纪30年代,会计等式及理论基本成熟定性,该等式成为西方国家借贷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在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因此,我国将会计基本等式表述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历史成本形成的会计等式理论建立在以历史成本法计量属性的基础之上,其会计报表反映的是以历史成本将不同时点的不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累加,从而产生相应的会计恒等式。在币值稳定,社会平均生产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上述会计等式永远保持平衡所以称“会计恒等式”,因此,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信息是可靠的、有用的。

二、现行会计等式的理论缺陷

从会计等式产生到21世纪的今天,会计等式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此期间世界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财务会计确认范围也不断扩大,“纯粹”的历史成本模式已无法客观、公允地反映出被计量对象的现行价值。从历史成本发展到公允价值计量,当然是会计发展的进步,由于公允价值更强调现实价值,因而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比历史成本更可靠、更相关。但是开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也不是完美的,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充分暴露出公允价值的的致命缺陷,表现为顺周期性,其根源在于公允价值会计仍然沿用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等式,从而造成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失真和计量缺陷。现行会计等式的理论缺陷表现在:

1、依据的前提已经发生变化。现行的会计恒等式产生于15世纪末,成熟于20世纪30年代,其理论基础建立在以成本计量属性的基础之上,其会计报表反映的是以历史成本将不同时点上的不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累加,从而产生相应的会计恒等式。而历史成本法建立的基础的条件,一是币值稳定假设,二是社会平均生产率不变假设,二者共同构成历史成本原则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因此,资产的计价结果,是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格保持一致,即某项资产要求按其取得或者交换时的实际计价入账,入账后的账面价值在该资产存续期间一般不做调整。换而言之,历史成本法体现资产的属性就是过去形成资产投入的成本或者费用作为资产的价值。在资本主义初期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经贸繁荣,采用金本位货币结算体系下,名义货币稳定,生产率保持不变,采用历史成本法计量企业的经营活动,形成的会计恒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是可靠的、有效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名义货币发生变化,从根本上动摇了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基础,由此以历史成本法基础上建立的会计恒等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净资产及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内涵不同。现行会计理论将净资产等同于所有者权益,并将所有者权益定义为资产扣除负债后有所有者应拥的剩余权益。但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在会计理论上应当不是同一概念,净资产是指企业全部的资产减去全部的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过去形成并已实现的应该由所有者享有的经济利益,说得更通俗一点,它包括企业过去形成自创的无形资产、所有者投入成本以及相应的机会成本。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净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因而净资产不等于所有者权益。事实上随着证券市场的出现,企业净资产从来就没等于所有者权益,这一点上在上市公司表现更为突出。从资本市场来看,几乎没有一家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等于股价,因此,我们不得不怀疑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的真实性、可靠性。如果净资产不等于所有者权益的话,那么这种会计计量还有什么意义?相应的会计信息还真的可靠、相关吗?

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与客观现实不符。财务会计对资产、负债计量的结果,最终归结为所有者权益的价值计量。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由于不考虑时间因素对会计计量的影响,形成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采用现行市价计量,由于其反应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现时真实价值,企业所有者权益来自资本市场交易的结果,其中供求关系是影响股价的决定性因素,其他因素影响股价也是通过供求关系发生作用,因此在现行市价计量下,企业的资产及负债不能决定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在现值计量下,企业所有者权益价值来源于未来的盈利水平,而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投入成本、现行市价、现行成本无关,因此,也得不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结论。

4、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会计等式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使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格严重背离,因此,凸显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优越性、必要性。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下,由于资产、负债是按照同一时点市场价格或者现值计量的,已经考虑到资产、负债计量的时点性,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市价存在的差异。与历史成本计量方法最大的不同是:公允价值将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动视为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并形成公允价值的会计等式,也就是现行的会计等式:资产公允价值=负债公允价值+所有者权益。其缺陷在于:公允价值计量的所有者权益并非是该时点现行的市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所有者权益,对上市公司而言,该时点的所有者权益为股权价值即股权市价,对非上市公司而言,要采用技术评估法,确认所有者权益的真实价格,因此现行的公允价值计量反映的所有者权益价值可能与客观实际不符,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并不真实、有用。价值属性不清晰。公允价值到底是独立的计量方法,还是混合的计量方法,理论界尚未统一认识。根据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应是一种混合的计量方法,即采用多种计量方法计量资产、负债价值,包括历史成本、现行市价、现行成本、现值、可变现净值,因此其反应的所有者权益价值属性不清晰,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采用多种计量方法结果,必然导致资产价值属性上逻辑混乱和矛盾。现行会计计量所有者权益价值毫无意义。在生产率不断提高、名义货币发生变化的今天,历史成本计量条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失去理论基础,也与客观实际不符。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目的,是为了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更可靠、有用的的会计信息,以供决策服务。在公允价值计量下,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者各自发生变化,因此影响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因素也并非由资产和负债决定,因此,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仍然沿用历史成本计量形成的会计等式,并不是妥当的、科学的。事实上,上市公司的净资产从来不等于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价值变动也不是所有者权益自身的变动,那么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等式就没有依据了。

纵观科学发展史表明,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的,会计等式也应在不同条件下发生不同的变化,在历史成本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也应该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随着社会经济和财务会计学的发展,会计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现行会计恒等式也将发生变革。考虑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特点,会计等式应变革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价值变动,变革后的等式既符合客观实际,也体现科学逻辑,可以提供更为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便于投资决策,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绥芬河海融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彭东丽 张所利

第二篇:浅论我国现行劳动法缺陷

浅论我国现行《劳动法》的缺陷

内容摘要: 本文从我国现在社会经济中比较突出的劳动争议问题为切入点,引出现行 《劳动法》中存在的缺陷问题。文章先从《劳动法》产生的背景说明了劳动法已不适应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而后分别从《劳动法》的法律冲突、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不完善、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不够和其他一些法律需要补充的地方来分析现行《劳动法》中存在的缺陷。最后文章提出了针对缺陷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劳动法》、缺陷、法律冲突、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涉外劳动关系 序言: 去年年底,温家宝总理帮农民工讨薪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一方面我们为总理关心百姓疾苦而感动,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当前因为劳动关系引发的争端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热点问题,媒体不时可以看到相关的报道。在当前大力提倡依法治国的环境下,我们不禁要问,我国不是有《劳动法》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吗,为什么类似问题要通过政府以各种规定或命令的政治手段去解决矛盾,而《劳动法》这个本来的主角却会缺席呢?本文正是针对这一社会现象从法律的角度分析现行《劳动法》的缺陷,并提出个人的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现行 《劳动法》的立法背景

说起我国现行《劳动法》的缺陷要从它产生的背景说起(注释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关心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出台了多项相关的的法律和规定。其中,1986年10月《国务院关于发布改革劳动制度四个规定的通知》明确规定改革用工制度,扩大企业用工自主权,作为国营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劳动用工方面将传统的固定工制度向劳动合同制度转变。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诞生,从此广大劳动者有了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切身权益,也为社

主义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劳动法》制定颁布时,我国刚进入市场经济初期,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积极的就业政策尚在探索之中,劳动关系调整方式正由行政管理向依法调整转变。《劳动法》的立法依据还是计划经济下的劳动关系调整准则,对市场经济下将出现 的问题缺乏处理经验。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劳动法》对社会保障、促进就

业、企业工资宏观调控的规定比较原则、简略,对劳动关系的规范比较单一,对法律责任设定较轻。10年后的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深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正在进行;城乡协调发展已经提上日程,农民进城就业规模越来越大。由此影响到经济成份、就业方式、用工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劳动关系远比10年前复杂,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任务远比10年前艰巨。由于我国劳动关系发生巨变,变得

复杂化、法律化;非公有制劳动关系不断加重,出现性质多元化的局面;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相比更处弱势。因此,《劳动法》存在薄弱环节,其中的 一些现行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无法调整或难以有效调整的尴尬局面,迫切要求尽快进行修改和完善。再加上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处于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过程中,各种过去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随着改革深化出现的新问题交织在一起,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劳动保障工作,使《劳动法》的贯彻实施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现行 《劳动法》的主要缺陷

(一)法律冲突问题

我国《劳动法》和现行的其他法律法规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使得《劳动法》在执行中援引法律存在困惑。

1、在司法实践中《劳动法》和我国制定的其他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比如,2004年北京首例工会主席被炒案引发了许多的社会争论。大致情况是:2004年8月30日,北京市三环相模新技术有限公司以“工作严重失职”为由解除了公司工会主席唐晓东的劳动合同,而唐晓东则认为这是公司借机报复自己为工人争取合法权益的行为,他以“公司违反《工会法》及不支付工会经费”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目前二审终审,法院均裁定驳回“违反《工会法》”的起诉,口 头通知不受理“不支付工会经费”的起诉。在此案中,三环相模新技术有限公司正是依据《劳动法》第25条第3款的规定,认为唐晓东工作严重失误,据此解除唐晓东的劳动合同。然而,根据2001年修改的《劳动法》第17条规定除非在任的工会干部在工作中出现重大过失或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公司不能解除工会干部的劳动合同。在企业解除与工会干部的劳动合同问题上,《劳动法》与《工会法》出现了交叉,在究竟应该依据哪一门法律出现了争议。(注释二)类似的情况还存在于多项其他法律中。

2、我国除了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外,各省还制定了地方性的劳动法规和劳动规章。从法律效力上说,《劳动法》是由国家立法机关依据宪法制定的调整劳动关系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而高于其他法规。但是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由于存在《劳动法》和地方性劳动法规的冲突,使得《劳动法》在执行中援引法律存在困惑,也使得有些法官在司法判决时无所适从。例如: 2001年12月24日,北京市政府以第91号令发布了《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根据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如果劳动合同期限届满,而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没有续延劳动合同,应按原来的条件履行,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法院应予以支持。而北京的规定却明确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关系。二者存在着冲突。(注释三)

(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不完善

现行的劳动争议制度已不能适应目前日趋复杂的劳动关系,主要是“仲裁前置程序”的不合理性、劳动争议处理时间过长、仲裁水平有待提高、劳动争议仲裁缺乏有效监督等一系列问题。

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目前的劳动争议处理是采取“一调一裁二审”的单轨体制。仔细考虑,发现在实践中此体制存在如下的弊端(注释四):

1、“仲裁前置程序”的不合理性。

它妨碍了劳动争议当事人行使解决劳动争议权利的自由,不利于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其享有法律赋予的不可剥夺、不可让予的请求中立的司法机关给予公正裁判的权利。而我国的“仲裁前置程序”却妨碍了劳动争议当事人行使解决劳动争议权利的自由。

2、劳动争议处理时间过长,“一调一裁二审”的处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使劳动者“有冤有处申”,但事实上,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从调解,到仲裁,再到人民法院的两级审理,此程序的完成,正常情况下所需时间为一年左右。从实践来看,这一处理机制程序过多,时间过长,不利于案件及时了结。

3、仲裁水平有待提高,仲裁员的素质普遍偏低,与法律职业共同体目标之建立相背

4、劳动争议仲裁缺乏有效监督。虽然我国《劳动法》和《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了劳动争议仲裁的基本制度,但对劳动争议仲裁如何监督却缺乏必要的和有效的机制。

(三)现行《劳动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不够

对于在劳动关系双方中明显处于劣势的劳动者一方来说,劳动法律提供的保护不够。由于劳资双方在经济地位、信息获取、供求关系等方面的不平等,从而使得劳动者一方处于明显的弱势,这在农民工、私营企业工人、低收入阶层表现尤为明显。现行的《劳动法》规定过于笼统,劳动监察力度也不够,从而未能给劳动者提供的有力的法律保护。主要表现在:

1、劳动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的不平等地位。由于在就业市场上资方处于有利的地位,就在劳动合同上大做手脚,主要表现在:拒绝或拖延签订劳动合同、在合同中任意延长试用期限、对工资标准制定模糊等。尤其是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更是极少有签订用工合同的,这使得在劳动纠纷中劳动者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2、任意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主要表现在:任意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不按照国家正常假期休假、工作环境不达标、不按照国家规定为劳动者交纳保险金、强迫劳动者抵押现金或证件等。

3、正因为劳动争议被当做民事案件审理,举证责任也要按照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来分配,这对劳动者来说,显然是勉为其难。在劳动诉讼中,因物证一般为用人单位或雇主掌握(如考勤记录、加班加点手续、工资发放凭证等),劳动者不能举证。在诉讼费用方面,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诉讼过程中的优劣态势则显而易见。因此,多数国家设立专门的劳动法院或者劳动法庭来审

理劳动案件,在举证责任和诉讼费用上都明显体现出保护劳动者的倾向。

(四)其他一些法律需要补充的地方

1、涉外劳动关系的法律适用空白。非常遗憾的,《劳动法》作为一个基本法律,未设立涉外劳动关系的法律适用一章。

涉外劳动关系的适用是指劳动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具有涉外因素时对于法律的选择,是冲突法律规范。近年来,涉外劳动关系的问题日显突出,尤其是外国人到中国工作和中国人到外国工作的数量增多。《劳动法》要确定准据法,还要考虑不同劳动法律规范对于劳动者权利的影响。

2、对于企业违反劳动合同的处罚不够严厉。在现行的《劳动法》中,对于企业违反劳动合同的处罚规定比较笼统或处罚过轻,比如现行《劳动法》 第十二章第八十九条和第九十条规定明显规定过于笼统,对企业的违法行为的认定和赔偿责任没有细化。我国《劳动法》对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中,用人单位出现违反规定情况时,绝大数情况下就是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只有在延长劳动时间、使用童工、暴力侵害劳动者人身三种情况下可能被处以罚款或吊销营业执照。吊销营业执照后用人单位完全可以重新注册继续经营;罚款和赔偿等后果出现的前提是被裁判或被查处,而劳动者由于在劳动关系中的弱势地位,大多会忍气吞声,并且由于劳动监察不到位等原因,使得这些后果的出现概率少之又少。这样用工单位违法成本实在是很低,这样就造成了一些企业的侥幸心理,从而造成更多的对劳动者的侵权行为。(注释五)、另外《劳动法》中一些法律条文规定比较含糊。比如《劳动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这一条的规定就比较含糊了,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可以各取所需、任意解释。劳动者可以理解为:我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十年了,就有权力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却认为,前提是“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我根本不同意和你续延劳动合同,连短期合同都不和你签,哪里谈得上无固定期限的合同?我马上就要解除你的劳动合同,你又能怎么样?这样就会造成理解上和法律执行中的困惑。(注释六)

三、针对现行《劳动法》缺陷的一些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已不能适应我国新形势下复杂的劳动关系特点了,建议的解决对策包括:

(一)统一法律规定,对于现行《劳动法》和现行的其他法律法规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的进行统一规定,确定在现行《劳动法》和其他现行的法律法规关于劳动争议有冲突的地方,建议以现行《劳动法》为依据;地方的劳动法律法规在具体条款上和现行《劳动法》有不一致的地方,遵从地方服从中央的原则,尊重《劳动法》的在调整劳动关系方面的权威性,对于一些地区为了在劳动制度上的进行新的探索,出台的更加严格的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地方法律法规,如果确有冲突的可以考虑以地方的法律法规优先考虑,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行《劳动法》的缺憾。

(二)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这是现行《劳动法》改革的重点。鉴于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越来越不适应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要求,对其进行修改就显的比较迫切。我国应借鉴国外的做法,实行“裁审分离,各自终局”的新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即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在未能和解,而又不愿或调解机构调解不成时,对于仲裁和诉讼只能选其一适用,对首次裁决(判决)结果不服的,可在规定的期限内申请上一级仲裁机构(法院)重新审理,第二次裁决(判决)是最终结果,发生法律效力。

另外建议建立劳动基层法院,将劳动争议案件集中由其管辖,并规定全部适用简易程序,取消劳动争议仲裁,其理由如下:

1、有利于及时、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利益,节省诉讼资源。

出现了劳动争议,当事人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减少仲裁的环节。而且法院可以适时地采用查封、扣押和先于执行财产等措施,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业内部规章制度以及各种保险费用交纳、财务等情况都由用人单位掌握,一旦发生争议,劳动者在证据取得与占有上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设立劳动法院后,人民法庭可以依当事人的申请进行调查取证,以弥补劳动者举证能力较差的欠缺。

3、有利于当事人诉权的保护。

根据《劳动法》规定,当事人必须在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的60日内向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超过60日的,不予受理。根据2001年3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60日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那么如果当事人超过60日才提起仲裁申请的,将永远不能获得司法保护。相反,如果设立了劳动法院,在处理劳动案件时则可依民法通则的规定为两年的诉讼时效,从一定程度上讲,更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利益。

(三)强化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针对劳动关系双方的特点和我国的现阶段现实情况,《劳动法》除了要发挥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的基本作用外,应体现向弱势群体倾斜的原则,这在国外的立法实践中也是广为采取的。具体来讲,主要是加强《劳动法》的普及和监查工作,使得弱势群体懂得用《劳动法》这个最有力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在相关的法律规定中加强对弱势群体利益维护的条款,并加以细化。在国外的劳动法律中,对于劳动者的权益进行了非常详尽的描述,比如关于劳动者在性别、宗教、政治派别等方面不得进行歧视,劳动者工伤标准的确定十分的详细,关于劳动者尤其是从事危险职业的劳动者在职业保护方面的规定很严格等等。这些都很值得我们借鉴。

(四)对法律中其他不完善的地方进行补充和修改。比如:对涉外劳动关系进行专门的规定,这也与我国入世后涉外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的背景有关;对于企业违劳动合同的处罚更加严厉一些,规定更为详细,加大监查力度。对于《劳动法》中条文规定比较含糊的地方进行细化。

第三篇:现行会计管理机构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思路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现行会计管理机构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思路 作者:宫相荣

来源:《财会通讯》2005年第05期

第四篇:会计等式 教案

郑州市经济贸易学校

试讲教案

会计等式

主讲: 严 超

重点:会计等式的表达式 难点: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一、会计基本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概念:是指会计核算中反映各个会计要素数量关系的等式,又称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

会计等式是对会计要素的性质及相互之间的内在经济关系所作的概括和科学的表达,是正确地设置账户、复式记账、试算平衡、编制会计报表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会计基本等式:

概念:是指企业的资产与权益之间所存在的总额上必然相等的一种关系式,又叫会计恒等式。公式:资产=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原理: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必须拥有一定的经营资金,它的来源渠道有两个:一个是企业的所有者投入的,叫所有者权益;另一个是由企业的债权人提供的,叫负债;二者合称为权益。而经营资金的运用形态则表现为五类资产。而同一部分经营资金的来源与运用,其总额肯定相等,所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此处可补充企业创建必须获得法定资本金,才能够成立为企业,因而必须得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

作用:该等式反映的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基本数量关系,是企业财务状况的表达式,是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二、会计基本等式的扩展:

(思路:此处引导学生思考,会计要素有六项,刚才介绍了三项要素之间的关系,那剩余的三项要素之间是否也存在一定的等式关系呢?通过提示“利润”这一会计要素的含义即可得出如下内容)

收入 — 费用 = 利润

(再次分析收入与费用的特性,得出)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利润(—亏损)郑州市经济贸易学校

试讲教案

(过渡:刚才我们介绍了会计等式的组成内容,其中有一个等式还称之为会计恒等式,那么会计恒等式为何恒等呢?下面通过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类型,我们来观察恒等式的恒等表现。)

三、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一)经济业务的类型:经济业务:即企业所发生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又叫会计事项。经济业务的类型,一般有以下四大类九小种:

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①资产与负债同增;②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增。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①资产与负债同减;②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减。资产内部一增一减。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资产减少。

权益内部一增一减。①一项负债增加,一项负债减少。②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减少。③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④一项负债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经济业务类型举例:参考教材第17页的华美公司2008年1月份经济业务。

五、总结巩固:会计等式是会计要素之间存在的关系式,而企业的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会计要素的变动,因而了解会计等式,经济业务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是我们学习《基础会计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也是今后学习专业会计知识的基础,必须准确清晰地掌握。

六、布置作业: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有何影响?

七、板书内容:

会计等式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基本等式)

三、六大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A、将两个等式合并:

(一)会计恒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

资金到哪里去=资金从哪里来 用=利润]

B、由于“利润”可增加“所有者权益”, 资产 = 权益

变化为:

资产 = 债权人权益 + 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净收益)

(会计扩展等式)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C、将上面B中的第一个公式移项即成: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

二、收入-费用=利润(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

第五篇:论现行土地管理法的缺陷

论现行土地管理法的缺陷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自1986年制定实施以来,经几次修订,逐步完善,现行版本是2004年版本。几年的实施经验总结,在肯定其对我国土地管理、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和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资源配置与损失补偿的非价值化原则,征收、征用土地补偿的不合理性,集权型、管制型为主要内容的制度规范,监督检查机制与公众反馈机制的缺乏,公共利益界定的不明确,土地产权的不清晰,都是现行土地管理法表现出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制度的不合理,也开始暴露出来了很多隐藏的问题,例如,禁止集体土地入市,唯一进入市场的方式就是通过土地征收,这妨碍了农民集体参与工业化、城市化的机会;征地补偿还是维持计划经济时代的地价制度,补偿费还是由政府来定,而不是市场价,这就从农民身上拿走了巨额的财产,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小产权房的产生,也从侧面反映出现行《土地管理法》存在的严重问题。合理分析现行《土地管理法》的缺陷,提出合理的建议,将会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保护开发土地、合理利用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 土地管理法 缺陷 征地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简介:

1986年6月25日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明确提出制定本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一版的土地管理法包括七章五十七条。之后一直到现在,总共进行了三次修订。1988年12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主要进行了五大方面的修订;1998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进行了第二次修订,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分为八章八十六条,增加了29条,同时增加了监督检查这一章;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为第三次修订,这次修订主要是区分了征收与征用的不同,包括以下几条:第二条第四款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将第四十三条第二款、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第七十八条、第七十九条中的“征用”修改为“征收”。

现行《土地管理法》为2004年版。本法自实施以来,为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同时,随着实施时间的延长,经验的积累,本法也暴露出来了一些明显的缺陷和不足,资源配置与损失补偿的非价值化原则,集权型、管制型为主要内容的制度规范,都成为现行土地管理法面临的问题。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立法环境的不断变化,从一定程度上都要求我们需要有一个适合我国经济、社会现状的土地管理法。本文主要论述现行土地管理法存在的一些缺陷和问题。

一、《土地管理法》中有关征收、征用土地的问题

《土地管理法》第二条第四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也正是这一条关于征收征用土地的规定,暴露除了很多与我国社会情况不相符合的问题,成为近年来一直备受争议的焦点问题。中国征地补偿理论和制度设计有明显的计划经济体制特征,这是与我国现状不符合的,因而必然引发矛盾。具体分析在《土地管理法》法条中体现的不合理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法律规定不完备,对公共利益的界定不明确。第二条强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对土地进行征用,但未对公共利益做出明确的界定,导致征地权运用范围过大,没有充分尊重农民对土地财产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经营性用地也打着公共利益幌子进行征用。《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第四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可以看出,只有国有土地使用权才能上市流转,农村集体的土地不能上市流转,而征用权的行使是集体土地变为国有的唯一途径;这种建设用地统一由国家征用、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土地使用制度,为地方政府“以地生财”创造了条件。政府以“公共利益”为借口可以征收征用集体土地,而不必征求农民的意见,农民对征收征用补偿不能讨价还价,不能行使权利对征收征用予以反对,也不能从政府利用征用的集体的土地通过拍卖赚取土地差价中获得直接报酬。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土地征占越多,政府利益越大的现状。而农民则无缘于土地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价值增值。

二是征地补偿标准不合理。《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6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土地在农村不仅仅是收入来源,还有着社会保障的功能。但是,中国农村整体上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建立,即使有的地方建立了社保机制也不完善,国家对农民的土地实行征收是永久的,而农民得多的收益却相对来说非常少。特别是在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贫瘠,3年平均产值少的可怜,即便是最多的30倍补偿,也无法保证农民今后的正常生活,反而断去了农民的生活来源。所以,土地对农民具有重要的社会保障功能与归依功能,相比较农民已有的经济基础和今后的需要,现有的补偿标准难以保证农民原有生活水平的保持,更难以保证农民的后续发展。

二、土地所有权的规定不充分,导致土地产权不明

《土地管理法》第10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该规定反映出的问题是,谁是集体土地真正的产权代表?这就在实际操作中产生了很多的问题。一方面,农民基于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拥有土地的占有、收益权利却缺失处分权。在农村土地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较大的情况下,这种不清晰的产权主体安排,造成了一系列农村土地问题。产权主体不明确必然导致乡(镇)、村(组)、农民个人对自己应享有的权利不清楚。例如在征地补偿问题上,由于所有权主体的不明确,造成土地收益权无法得到体现,难以实现对土地权利人的保护,影响耕地的保护,从而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破坏农村的稳定。另一方面,集体并不拥有对土地的绝对所有权。因为所有权是所有人对于所有物进行支配的最全面、最充分的物权,所有权人有权排除他人对于其所有物的干涉,并且同一物上只能有一个所有权存在,而不能同时并存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有权,它不仅包括对于物的占有、使用、收益,还包括了对于物的最终予以处分的权利。然而,我国集体所有的土地,集体是没有处分的权利的,国家和集体土地是不能转让的。还有,对于土地的国家所有权来讲,土地国家所有权的代表只能是各级人民政府,这就把名义上的国家所有制变成了实际上的各级政府所有制。这也导致了各届政府为了自身政绩和利益都拼命榨取土地收益,各地违规占地、违法占地的现象愈演愈烈,使全国各地房地产价格在地价的推动下疯狂上涨。

三、“占多少,垦多少”原则的不合理性

《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一条规定“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体现出政府可以根据模棱两可的公共利益定义作为对土地任意征收的借口,而且采取的“占多少,垦多少”的占地补救措施,缺乏可持续发展土地的考虑。缴纳的开垦费,并不能满足开垦同等质量的土地的要求,而且这与土地的位置固定性、质量差异性本身是相违背的。因而,国家、企业、个人甚至外商可以通过利用公共利益这一幌子,扩大征收范围,进行各种投资开发建设。

四、政府用计划经济的方式配置土地资源,产生严重问题

我国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总体上是一种政府用指令性计划的手段,这种土地资源的配置方式,逐渐的与我国的国情产生矛盾,因而也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开始制约我国市场经济的有效发展,也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一是城乡有别的土地管理制度,完全关闭了农村集体土地特别是农村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大门,极大地扼制了市场机制在集体建设用地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土地管理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涉及农用土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强制性的征收征用土地和对集体所有土地的限制,与我国正在推进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改革实践极不协调。

二是制度的不完善与利益的驱使导致小产权房的出现。随着统筹城乡建设的改革与发展,县(区)、市(州)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制度管理层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已将土地管理权限于有意无意中默许给了乡镇政府乃至更基层的村社组织。其次,因为基层政府的支持,过去禁止在集体土地上建设商品房的规定实际上已变成一纸空文,加之开发商用于开发的集体土地价格低廉,各方为了更快更多地牟取各自利益,基层政府或组织大批腾挪整合土地,房地产开发商大规模建造房屋。这样就形成了一方面大规模开发“小产权房”,另一方面法律与政策不予合法认可的冲突局面,从而成就了小产权房这样畸形的存在。

三是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禁止集体土地入市,同时新征建设用地,首先转化为集体所有,补偿费采用固定模式,有政府来定,而不是市场价格,从而从农民身上拿走了巨额利润,损害了农民利益,阻碍了农民集体参与工业化、城市化的机会。此外,农村土地除了被国家征用外,没有其他途径进入市场流转。农地流转特别是农村建设用地的流转实际上处于法律的空白。这也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促使了小产权房的产生。

五、法律监督的不足

《土地管理法》中法律监督的不足,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监督反馈机制的缺失导致公共监督作用不能发挥,一是政府部门自身在监督检查过程中的不足。《土地管理法》第六章中对监督检查的规定,主要是面向政府部门,对政府部门应该履行的监督检查职责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包括对土地监督检查机关和人员的规定,对监督检查措施的规定,以及对有关单位的应尽义务的规定,对行政处分和土地行政处罚的规定等。但是从法条中可以看出,这个监督检查的主体始终是政府部门。也就是说,是政府部门监督法条的实施,检查法条的执行情况,并要求相关单位予以配合。但是由于政府失灵的存在,以及在利益驱动下的部分政府职能的丧失,就要求监督检查的主体决不能仅仅是政府部门。而这是我们《土地管理法》没有提到的。

一方面,公众对政府部门监督的缺乏,对法律实施情况监督的缺乏,以及政府部门反馈机制的欠缺,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又一发阻力。农民向城镇集中,帮助政府集中更多的土地资源,加快城镇化建设,城市扩张带动房地产业的发展,增加地方政府收入,房地产的经营商成为影响政府的重要社会利益集团。在这种种利益诉求的推动下,政府的角色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其权力被不断放大。政府已不再是单一的执法者,成为既是土地的占有者,又是土地的支配者;既是现行土地法律的执法者又是因改革发展而不得不突破现行土地法律规定的违法者的双重角色。加速土地交易,造成土地的无序供应,也加快了农村土地的流失,从而威胁着国家的耕地保护红线。“小产权房”问题正是在政府角色的悄然变化中由地方政府默许和推动,不正常发展起来的。归根结底,是公众监督的缺失。

另一方面,是政府部门自身监督检查机制的不完善。农村改革实践证明,为了更好地实现改革目标,适度的放权给地方政府是必要的,但在关系改革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上,国家必须统筹全局,必须加强监督,绝不能以土地为代价换取发展,也决不能因为自身监督不到位而产生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所以,加强监督检查机制,完善公众反馈机制,是更好的实行土地管理法,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合理的土地管理法,将会真正遵循它的立法宗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下载对现行会计等式理论缺陷的思考[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现行会计等式理论缺陷的思考[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现行减刑制度的思考

    对现行减刑制度的思考目录一、我国现行减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1(一)对减刑权的性质存在模糊认识……………………………………1(二)减刑权的归属不合......

    对现行教师评价方式的几点思考

    对现行教师评价方式的几点思考 铜梁县虎峰中学 罗定伟(联系电话***) 【内容提要】传统的教师评价制度存在诸多弊端,大大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

    论我国现行财务报表缺陷及改进措施

    论我国现行财务报表缺陷及改进措施 摘要 中文摘要:财务报表是以会计账簿为主要依据,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全面、总括地反映会计个体在一定时期内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理财过程的......

    现行的公务员晋升机制缺陷

    现行的公务员晋升机制,虽然较之于传统的干部提拔方式己有了长足性进步,但仍然存在很多缺陷,如制度构建还不够完善,实际运行还不够顺畅等。正如曾庆红同志所说:“干部人事制度,干......

    关于对我校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缺陷与不足的思考与建议[样例5]

    关于对我校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缺陷与不足的思考与建议 河南城建学院是河南省唯一一所以工课为主,以城建为特色,工、管、理、文、法、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高校。近几......

    第02讲_会计理论介绍(2),会计等式与会计要素

    模块二 会计相关知识介绍专题一、会计理论介绍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

    对会计继续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会计继续教育的几点思考 《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应当加强。” 随着会计行业的发展,对继续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其改进

    本文作者:吴爱华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事业单位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是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核心。但是,从现在来看,我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