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村乡关于基层党组织与党员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情况汇报总结版
创新方法 多管齐下
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与党员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湖村乡党委书记:赵国水
背景
湖村乡地处上饶县西北部,原为湖村乡和茗洋乡合并而成,全乡共有十五个行政村,人口5万余人,目前全乡共有基层支部24个,党员人数1200余人,湖村乡由于是合并乡镇,乡域内人口众多,面临着比一般乡镇更为复杂的社会情况,在当前湖村乡在社会管理方面面临着三大困难:第一是社会状态更加活跃,开放性、流动性问题增多,据统计我乡每年外出务工人口达到2万人次左右,经常性外出务工人数也有6000人左右,这些流动人口大都集中在沿海一带省份,所接触的信息量都很大,个人的认识及视野更加开阔,但是由于长期脱离家乡,对家乡很多事又不太了解,往往听风就是雨,一些小事情,经过恶意传播就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大事件,对他们的管理现在成了一个很大的挑战;第二社会诉求不断提升,维权意识更加强烈,这些年来,湖村包括上饶县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很快,跨越了温饱,逐步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前进,但是,在老百姓吃饱穿暖的同时,对政府的意见也不断增多,群众与干部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凸显出来了。由于社会诉求在提高,群众愿望在升级,我们当中的党员干部
在实现群众经济小康方面成就很巨大,但让群众精神小康方面准备不足,从而因为准备不足,群众就会聚集起来和你要、和你闹,什么事情现在仿佛都和政府有关,尤其是随着社会公众权利意识不断增强,但是法制意识仍然淡薄的现在,过去不是问题的问题今天成为了大问题,过去理所当然的事情今天越来越理不直气不壮了,过去坚不可摧的合法性基础今天越来越有些靠不住了;第三转型社会价值真空,社会失范引发风险,这不单单是湖村乡或者是上饶县所面对的情况,全社会都共同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情况,因为社会发展可以突变,社会价值观的培育却不能一蹴而就。中国社会用30余年走过了西方社会数百年的历程,既有价值观已经失去了共识,新的价值观又没有真正形成。而一个社会只有存在共同的价值观才可能产生一致的行动。当出现价值真空的时候,一切行为都将自以为是,都将无所顾忌,都将不可预期。
措施和意见
一、强化队伍建设,转变干部作风,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基础
首先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加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是建立服务和推进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建设学习型干部队伍,紧紧围绕打造坚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这一目标,把学习作为提高乡村党员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换届以来我们要求乡党政班子每周都要集中一晚上时间集体学习,每周不少于两个晚上的自主学习时间,为的就是要求每名班子成员能够
迅速的融入新的工作岗位,切实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其次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要切实转变党员干部作风,要把以前的群众上访变成现在的党员干部下访,把以前党员干部“等问题”变成现在党员干部主动“找问题”;最后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就要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和战斗力,一切工作的成效与否,关键看执行力,为此我们要不断践行落实之风,提高执行力。坚持“三先三不论”即: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对有利于湖村经济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利益的事,就要大力扶持,努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工作氛围,切实加强乡村党组织队伍的建设,打造最强的基层战斗堡垒。
二、强化载体建设,密切联系群众,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
首先我们以县委县政府开展“大联系、大台帐、大帮扶”主题活动为载体,通过不断深化联系基层制度,我们建立了三个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党员干部包片入户工作机制,乡党委对每个党员干部的包片范围都作出明确规定,并要求每名包片党员干部每周下农户家中不少于一天,对所在包干区老百姓所反映的问题都要认真记录,能够及时解决的要立刻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要明确解决时间,个别很难解决的问题汇集提交到乡党委扩大会议上一起研究解决;其次建立疑难案子包案责任制,我们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原则,建立重点案件、重点对象包案责任制,每个案子明确一名包干领导,负责包干解决,一包到底,直到解决为止;
第三是建立帮扶发展机制,通过党员干部联系发展户和困难户,要求每名党员干部对自己联系的发展户和困难户明确帮扶责任,根据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明确帮扶目标,制定帮户措施,全乡目前共建立60余对发展帮扶对象,为他们提供了特色养殖,种植、农家休闲等帮扶措施,帮助他们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
三、强化制度建设,创建长效机制,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
建立完善的制度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换届以来,湖村乡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有效监督和管理,第一是建立乡村干部管理三项制度。一是建立了乡村财务制度,明确了收支两条线,针对有些村以前账目不清,管理混乱等情况,乡里组织了乡村级财务清理小组,帮助各村完善财务制度;二是建立乡村干部工作监督制度,重点加强了对乡村干部的工作作风的监督,为此乡党委专门成立了纠风办,不定期开展对干部作风进行监督考评,并将结果上报到乡党委,作为以后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乡村干部工作目标考核制度,整合人力资源泉,明确工作责任,强化考核管理,营造合心谋事、合作共事、合力办事的良好氛围。形成了“一岗多责、齐抓共管”得新局面。这些制度建设有效地强化了对乡村党员干部的监督和管理。第二是建立长效机制,下一步湖村乡将及时总结、提升和推广自己和其他兄弟乡镇在服务和推进社会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努力上升为制度规范、转化为政策措施,形成长效机制。
第二篇: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黄梦其
“加强社会管理,就要做好群众工作,而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具体地讲,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职责功能,在增强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效率、能力的基础上,主抓四点:
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实力。各基层党组织一定要站在统筹推进基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高度,在反复调查论证、大胆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科学制订并组织实施符合本地本单位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及近期目标。一方面,注重创新集体产权制度以及集体“三资”(资产、资源、资金)管理制度,大力发展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民专业合作形式,着重解决土地征用难、资金筹集难、技术提高难等问题;另一方面,必须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传统发展习惯,不断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和多元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做到一地一策、一村一品。同时十分注重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壮大基层集体经济,并始终注意把重点放在项目建设和产业开发上,大力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不断壮大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为民办事的实力和能力,进而真正担负起其相应的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
整合组织资源,完善丰富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内容。各基层党组织必须自觉地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和新任务新要求,切实转变工作理念,努力整合组织资源,以完善丰富群众工作内容,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式。始终坚持在党组织的牵头领导下,充分发挥协会、共青团、工会、妇联等各类社会组织联系群众、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帮助群众的优势,在继续做好走访慰问、扶贫济困、助残帮弱、排忧解难以及为基层为群众办具体实事、好事等一般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向提供法律法规政策咨询解答服务、实用技术技能培训指导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等方面延伸,使服务的内容服从于基层和群众的合理需求,社会管理因此亦由传统的单一治理向多元化综合服务转变。
健全设施体系,精心打造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平台。始终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通盘考虑、统筹构建基层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设施体系和工作体系。一方面,在积极创造条件、继续加大投入、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的同时,特别注重在农村、社区、学校、医院、“两新”组织中普遍建立党员服务站、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中心,等等,积极搭建为民服务平台,力求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另一方面,十分注重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重点完善实施“一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制度,坚持严格执行基层党员干部值班考勤制、首问责任制、办事公开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跟踪督查制、功过奖惩制、绩效挂钩制,等等,始终注意以过硬的措施和完善的制度管人、管事,以达到党员明白“自己应该干什么 ”、群众明白“党员将干什么”、社会明白“党员究竟干了什么”的效果。
创新活动载体,努力拓宽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渠道。各基层党组织应根据不同情况,结合巩固和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以及全面深化现在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在积极探索和总结推广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以及党员公开承诺制、设岗定责、结对帮扶、走访慰问和党员示范户等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好做法、好经验的同时,注重创新活动载体,改进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确保活动效果。科学设计并精心组织开展以“察民情、听民意,排民忧、解民难,惠民生、谋民利,兴民业、帮民富”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主题实践活动,以进一步拓宽基层党员干部了解民意、体察民情,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途径和渠道,全力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第三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如何加强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发言稿
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如何加强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我是来自社区的??,今天很高兴能有幸参加这个会议,社会管理创新,事关社区和谐稳定,事关居民的切身利益,对于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我根据平时在社会管理工作中遇到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谈一些肤浅的看法,说的不到的地方,请各位批评指正。
1、建立以支部书记为领头雁的四级网络矛盾化解排查机制。矛盾纠纷化解是我们维稳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我们社区,支部书记、居民小组长、楼院长、党员都是在居民当中有一定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人,大部分纠纷通过他们的劝说和调解,往往能化解在基层,所以建议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编织好“支部书记——居民小组长——楼院长——党员”四级网络组织。
2、加大县直单位帮扶工作机制的力度。目前社区所服务于的社会事务中都是关乎居民的民生事情,例如:城市低保、大病救助、廉租住房调查与申报、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计划生育等等,工作量大,鉴于目前社区的实际情况,是否可以建立“二至三个辖区内单位帮扶社区”制度,实行社区与共建单位联动共管。
3、建立从社区干部中优先考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制度。目前社区的干部均呈现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到目前为止,社区工作人员中取得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的有7人,全国中级社会工作师1人,工作人员中是党员的比例在93%以上,所以是否可以参照“村官和三支一扶”人员制度,给社区干部优先考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机会,这样将更加提高社区干部干事的热情,更加激励年轻人不断前行,从而加强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4、建立党员民情服务机制。在社区党员中,挂起民情服务箱,建立民情收集服务队,设立民情服务热线和电子邮箱,主动去收集居民的意见和答疑,以“社区民情日记、社区恳谈会、社区微博”为平台,问居民所想所盼,看需要帮扶什么、问所诉所怨,看需要解决什么、问干部作风,看需要转变什么;党员与困难居民、空巢孤寡老人结对子,送温暖上门,送关爱回巢;干部帮扶下岗党员再就业,党员带领居民创业,使居民上岗成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2011年7月26日
第四篇:关于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意见
中共嘉兴市秀洲区委组织部文件
秀洲组〔2011〕57号
★
中共嘉兴市秀洲区委组织部
关于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意见
各镇、街道党委(党工委),区级机关有关部门党委: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区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根据《中共嘉兴市秀洲区委员会关于深化社会管理创新的实施意见》(秀洲委„2011‟14号)文件精神,提出如下意见:
一、把握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区“十二五”发展大局,引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增强社会管理功能、完善社会管理体系上创先进、争优秀,在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难点热点问题上创先进、争优秀,在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上创先进、争优秀,努力把党组织政治优势转化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优势,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基本原则
1、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发展。突出科学发展这条主线,牢牢把握“十二五”发展大局,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融入到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实践当中,着力解决制约和影响社会管理工作突出问题,为推动我区科学发展提供稳定社会环境。
2、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把群众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依法保护群众合法权益,着力解决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3、始终坚持统筹兼顾、整合资源。重视形成合力,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各类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增强各类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健全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统筹协调利益群体各种关系,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4、始终坚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总结基层党组织带动社会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搭建基层党组 织和广大党员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平台,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大胆探索创新加强社会管理的办法和措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主要目标
坚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贯穿党的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始终,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立基层党组织服务和推进社会管理的有效工作体系,在全区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层面培育一批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在此基础上,创建一批社会管理服务成效明显、广大群众公认的区级示范点,在全区形成一批体现时代要求、社会管理服务特色鲜明的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群。
1、完善职能,增强社会管理能力。科学推动基层党组织功能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社会管理和为民办事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促进和谐、推动发展的素质才干。
2、丰富手段,拓展社会管理途径。充分发挥核心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道德、科技等多种手段,探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提高社会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整合基层党建资源,以党内带党外、党员带群众,形成党组织引领全社会加强社会管理的生动格局。
3、健全机制,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纳入基层党建责任制重要内容,基层党组织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协调各方利益、调处群众矛盾、协调各方关系的体制进一步健全,形成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有效服务社会管理的运行机制。
4、改善民生,巩固服务保障基础。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完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困难,使基层党建工作更贴近服务民生,并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满意度。
二、落实工作措施
1、创新组织设置模式,夯实社会管理基础。根据区域集聚、产业布局、就业结构、组织形式和党员流向的发展变化,重点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居民和城乡一体新社区中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按照有利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原则,采取四种模式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服务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一是转型过渡式。根据“两分两换”后农村居民社会成员身份和经济成员身份分离的实际,在城乡一体新社区探索“1+3”(社区党组织+社区管委会、党员议事会、物业公司)组织架构和“四双”(日常管理双向、组织活动双联、形象展示双亮、作用发挥双岗)管理过度期模式,推进农村党建的社区化转型。二是上提下分式。对具备升格条件的党组织及时升格为党委或党总支,并根据党员兴趣爱好、技能特长、从业情况和年龄特征等,在农村和城市社区党组织下分类设置党支部或党小组,为不同类型、各有专长的党员开展 服务搭建平台。三是区域孵化式。以全面推进党组织孵化中心建设为载体,以实施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为基本内容,以产业集聚区、工业功能区、特色街区、商圈楼宇、专业市场等为网格单位,充分依托中心企业、服务管理平台、村(社区)、商会、行业协会等组建孵化中心,不断提高党组织覆盖面,有效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四是链状融合式。适应产业分工和布局、党员流动等发展变化,以产业链为纽带,探索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推广“协会+党组织”、“商会+党组织”、“基地+党组织”等党组织设置模式。
2、深化“一联三会”工作制度,提升社会管理实效。不断深化“一联三会”工作,进一步拓宽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渠道,完善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努力构筑民情沟通之网、为民服务之网、平安建设之网。一是双向互动结成“联系对子”。通过双向互动选择的办法,群众在党员公布结对服务承诺后,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联户党员;党员也可根据对群众的熟悉程度和自身特长,选择5-10户合适的群众进行联户。同时,积极推行“网格+党小组”、“特色网格+特色党小组”模式,使党组织和党员争当群众的民意代表,及时反映群众的多方诉求。二是深入基层收集民情民意。党组织书记定时接待来访群众,听取各类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意见建议,尽量做到矛盾不上交,调解不出村;党组织委员按区域划片,经常性走访了解群众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宣传有关政策法规,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问 题;普通党员结合自身本职工作,定期入户走访,听取群众意见,积极回应联户群众诉求。三是系统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党小组每月召开一次民意收集会,主要对党员收集到的一些民情民意进行梳理汇总;以党支部委员会扩大会议的形式,每两个月召开一次民情分析会,主要对党小组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党员大会主要针对一些重大事项和问题,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召开。在此基础上,系统构建“群众-党员-党小组-党支部”四级“服务链”,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3、创新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大力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引导基层党组织加快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按照“区域化统筹、网格化管理、多元化平台、常态化服务”的思路,以社区、社团、社工和党员志愿服务为重点,着力打造区域化党建网络、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各类党群服务中心、党员志愿者先锋服务队、“明星党员”工作室为主体的党建服务品牌,构建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社会管理功能。一是全面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在充分发挥秀洲党员服务中心的基础上,继续推动有条件的村、社区、企业、产业集聚区、工业功能区、专业市场建立党群服务中心(站、点)。进一步强化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积极开展政策咨询、信息发布、创业培训、解难帮困、心理疏导、项目推介、事务代理等服务,打造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综合性平台。二是广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依托现有的党员志愿者先锋服务队和“明星党员”工作室,通过继续招募等形式不断壮大队伍,吸引更多的党员群众参加志愿者活动,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法律援助、扶贫帮困、创业就业、治安维稳等方面的服务。健全完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章程和规章制度,形成党员志愿者招募培训、活动记录、评价激励等工作机制,使志愿服务成为党员参与社会管理的经常性活动。三是不断完善党内关爱长效机制。深化完善党员创业扶助工程,进一步整合资源,采取党费支持、党组织和党员捐助、社会捐赠等途径,充实党员关爱专项资金,完善管理使用办法,通过经常性走访慰问、创业性帮扶、购买公益项目公益岗位等多种形式,为生活困难党员提供帮助,为有志创业的党员提供支持,构建党群致富联合体。深入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五百”活动,引导城乡基层党组织共谋发展思路、共办为民实事、共强基层党建,整体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坚持党组织班子成员与党员谈心谈话制度,沟通思想,疏导情绪,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队伍的向心力。
4、创新矛盾化解机制,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围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的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一是深化党员领导干部和党代表联系基层制度。建立党员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联系点制度,定期开展接访下访、民情恳谈、蹲点调研等活动;结合党代表任期制,完善党代表“一岗双责”联系服务基层制度,搭建党代表为选举单位领办实事的活动平台,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探索开展“党代表工作室、党代表接待日、党代表履职承诺”等活动,在破解基层问题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基层和谐稳定。二是完善基层民情沟通和民主决策机制。积极推广党员干部民情联络员、党员议事会(会客厅)、领导干部接待日、民主恳谈会等制度,切实畅通基层党组织了解民情和党员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反映意见建议。建好社会工作室,积极推广社会公益服务项目,疏导困难人群情绪,搞好社区矫正等,促进社会和谐。三是全面推行基层党务公开制度。以基层党务公开带动村(居)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提高基层社会管理工作透明度。全面推行农村“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五步法”和社区事务恳谈会等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党领导的基层民主自治机制。扩大基层党内民主,保障和落实党员的知情权、选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序推进基层党组织班子“公推直选”。
5、创新教育培养模式,增强领导社会管理能力。围绕打造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加强社会管理教育培训,开展党员干部大轮训活动,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大学生“村 官”、新党员的社会管理教育培训,增强基层干部和广大党员抓社会管理的意识和本领。延伸抓好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妇女组长等培训,给“三小”组长压担子,激励其争当“民意调研员、综治联络员、纪检监察员、政策宣传员、致富领航员”,把社会管理工作延伸到最基层。加强党员干部社会工作能力的培养,把党员干部培养成社会工作的优秀人才,把社会工作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干部。完善社会管理教育机制,采用远程教育、手机报、论坛教育等手段,开展经常性社会管理知识宣教活动。各类党群服务中心、宣传栏要加强社会管理宣传,增强针对性和吸引力。加强村(社区)后备干部选拔培养,扎实推进大学生“村官”培养“帮扶工程”,建立村(社区)后备干部储备库。完善“党务红领”选派制度,加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力度,从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中选派专职党建指导员,建立一支高素质党建指导员队伍,孵化一批党务人才。
6、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形成社会管理合力。完善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一是健全党组织领导体制。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纳入基层党建目标管理,纳入各级领导干部考评体系,把社会管理的责任量化分解到各个部门、岗位和工作人员,确保社会管理上下联动、政令畅通。二是推进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以党员在线管理服务系统、基层党建信息发布系统、党员学习系统为支撑,建立基层党建信息 化工作平台。开展网络党支部、党建QQ群建设,探索推广网上宣传党建知识、受理入党申请、接转组织关系、开展组织生活等做法,进一步拓展基层党建阵地。适应网络迅猛发展实际,大力推动基层党员干部学网用网,增强党员干部应对网络舆情的敏锐性,提高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深化党群共建工作。坚持党群共建,扎实推进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在“两新”组织、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等领域的覆盖,广泛开展“劳动竞赛、五四红旗团、巾帼建功”等活动,形成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的生动格局。
三、实施分类指导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紧密结合基层单位的实际,精心设计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活动载体,找准开展活动的着力点。
1、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深入开展争做“新农村建设先锋”行动,着力在服务“三农”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快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转化工作,推进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整体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2、社区党组织:要深入开展争做“文明和谐先锋”行动,着力在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方面下功夫,积极开展党员示范楼宇、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努力建设文明和谐社区。
3、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要深入开展争做“活力和谐先锋” 行动,着力在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等方面下功夫,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加快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激发企业党员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要深入开展争做“诚信服务先锋”行动,着力在服务发展、服务社会、凝聚人心方面下功夫,使新社会组织党组织成为推动新社会组织健康、规范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使党员成为服务发展、凝聚人心的主心骨。
5、机关党组织:要深入开展争做“廉洁高效先锋”行动,着力在提升服务效能上下功夫,努力把机关部门建设成为理想信念坚定、政策水平高、行政能力强、工作作风实、公仆形象好的为民、务实、清廉机关。
6、科研、文化、卫生、体育、教育等事业单位党组织:要深入开展争做“爱岗敬业先锋”行动,着力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倡导文明廉洁风气上下功夫,努力打造服务型党组织。
7、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要深入开展争做“夕阳红先锋”行动,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努力成为组织老同志、凝聚老同志、教育老同志的坚强堡垒。
8、党员领导干部:要围绕带头践行科学发展观、做人民满意公仆,率先学习理论、率先解放思想、率先实践探索,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带头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带头领衔攻坚破难,全力争创一流业绩,在党员干部中起模范作用。
9、广大党员:要牢固树立宗旨观念,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服务群众、为民解忧,积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立足本职,刻苦钻研致富技术或岗位业务技能,全力争创优良业绩,积极争做创业致富、创新发展的带头人,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中起示范引领作用。
四、加强组织领导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切实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的组织领导。要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情况列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的内容,作为创先争优活动中领导点评的内容,进一步推动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
2、稳步推进,注重实效。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加强基层党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切实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实现矛盾化解及时、社会稳定有序、群众安居乐业,推出一批社会管理工作成果,彰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当中的先进性。
3、健全机制,强化督查。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深化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上级党组织要对下级党组织社会管理情况开展督查和指导,每年要对社会管理情况进行评议。区创先办要组织开展检查指导,及时指导不足,督促整改。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对消极应付、失职渎职和造成重要不良影响的,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4、营造氛围,示范引导。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作用,大力宣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目的意义、进展情况、经验做法和取得成效,积极营造良好氛围,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社会管理工作。树立和宣传一批社会管理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社会管理的良好氛围。
中共嘉兴市秀洲区委组织部
2011年9月1日
主题词:社会管理 基层组织建设 意见
抄送:市创先办 市委组织部 共印20份
中共嘉兴市秀洲区委组织部 2011年9月1日印发
第五篇:嘉兴出台关于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意见
嘉兴出台关于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
和党员作用的意见
近期,嘉兴出台《中共嘉兴市委组织部关于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意见》。通过调整组织设置、完善工作格局、促进矛盾化解、加强教育培养、创新体制机制等举措,引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上创先争优。
中共嘉兴市委组织部
关于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十二五”发展大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化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增强社会管理功能、完善社会管理体系上创先进、争优秀,在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难点热点问题上创先进、争优秀,在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上创先进、争优秀,努力把党组织政治优势转化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优势,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基本原则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科学发展这条主线,牢牢把握“十二五”发展大局,把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融入到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实践当中,着力解决制约和影响社会管理工作突出问题,为嘉兴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提供稳定社会环境。
2、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依法保护群众合法权益,着力解决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3、统筹兼顾、整合资源。重视形成合力,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各类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增强各类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健全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统筹协调利益群体各种关系,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4、加强探索、开拓创新。总结基层党组织带动社会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搭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平台,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大胆探索创新加强社会管理的办法和措施,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主要目标
坚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贯穿党的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始终,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立基层党组织服务和推进社会管理的有效工作体系,在全市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层面培育一批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在此基础上,创建一批社会管理服务成效明显、广大群众公认的市级示范点,在全市形成一批体现时代要求、社会管理服务特色鲜明的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群。
1、增强社会管理能力。科学推动基层党组织功能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社会管理和为民办事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促进和谐、推动发展的素质才干。
2、拓展社会管理途径。充分发挥核心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道德、科技等多种手段,探索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提高社会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整合基层党建资源,以党内带党外、党员带群众,形成党组织引领全社会加强社会管理的生动格局。
3、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纳入基层党建责任制重要内容,基层党组织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协调各方利益、调处群众矛盾、协调各方关系的体制进一步健全,形成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有效服务社会管理的运行机制。
4、服务保障改善民生。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完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困难,使基层党建工作服务民生更贴近、更有效,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广大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四、主要措施
1、创新组织设置模式,夯实社会管理基础。根据区域集聚、产业布局、就业结构、组织形式和党员流向的发展变化,重点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居民和城乡一体新社区中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按照有利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原则,采取四种模式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服务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一是转型过渡式。根据“两分两换”后农村居民社会成员身份和经济成员身份分离的实际,在城乡一体新社区探索“1+3”(社区党组织+社区管委会、党员议事会、物业公司)组织架构和“四双”(日常管理双向、组织活动双联、形象展示双亮、作用发挥双岗)管理过度期模式,推进农村党建的社区化转型。二是统分结合式。根据党员兴趣爱好、技能特长、从业情况和年龄特征等,在农村和城市社区党组织下分类设置党支部或党小组,为不同类型、各有专长的党员开展服务搭建平台。三是区域共建式。深入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在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圈楼宇、专业市场,采取联合建、属地建、依托建等方式建立党组织,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探索网格化党建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示范龙头企业的党组织作用。四是链状融合式。适应产业分工和布局、党员流动等发展变化,以产业链为纽带,探索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推广“协会+党组织”、“商会+党组织”、“基地+党组织”等党组织设置模式。
2、创新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大力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引导基层党组织加快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按照“区域化统筹、网格化管理、多元化平台、常态化服务”的思路,以社区、社团、社工和党员志愿服务为重点,着力打造区域化党建网络、96345党员志愿服务网络、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各类党群服务中心、“三服务”专项行动品牌服务队、党员专业服务工作室为主体的“三网三点”党建服务品牌,构建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社会管理功能。一是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在全面建好县(市、区)、镇(街道)两级党群服务中心的基础上,继续推动有条件的村、社区、企业、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党群服务中心(站、点)。进一步强化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积极开展政策咨询、信息发布、创业培训、解难帮困、心理疏导、项目推介、事务代理等服务,打造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综合性平台。二是广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根据党员工作岗位和个人特点,组建一批数量适当、有一定专业技能、相对稳定的党员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法律援助、扶贫帮困、创业就业、治安维稳等方面的服务。健全完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章程和规章制度,形成党员志愿者招募培训、活动记录、评价激励等工作机制,使志愿服务成为党员参与社会管理的经常性活动。三是完善党内关爱机制。深化完善党群创业扶助工程,进一步整合资源,采取党费支持、党组织和党员捐助、社会捐赠等途径,充实党员关爱专项资金,完善管理使用办法,通过经常性走访慰问、创业性帮扶、购买公益项目公益岗位等多种形式,为生活困难党员提供帮助,为有志创业的党员提供支持,构建党群致富联合体。深入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引导城乡基层党组织共谋发展思路、共办为民实事、共强基层党建,整体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坚持党组织班子成员与党员谈心谈话制度,沟通思想,疏导情绪,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队伍的向心力。
3、创新矛盾化解机制,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围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的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一是深化党员领导干部和党代表联系基层制度。建立党员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联系点制度,定期开展接访下访、民情恳谈、蹲点调研等活动;结合党代表任期制,完善党代表“一岗双责”联系服务基层制度,搭建党代表为选举单位领办实事的活动平台,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探索开展“党代表工作室、党代表接待日、党代表履职承诺”等活动,在破解基层问题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基层和谐稳定。二是完善基层民情沟通和民主决策机制。积极推广党员干部民情联络员、党员议事会(会客厅)、领导干部接待日、民主恳谈会等制度,广泛推行南湖区“六六群众工作制”、嘉善县“民情四站”等有效做法,畅通基层党组织了解民情和党员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反映意见建议。建好社会工作室,积极推广社会公益服务项目,疏导困难人群情绪,搞好社区矫正等,促进社会和谐。三是普遍开展基层党务公开。以基层党务公开带动村(居)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提高基层社会管理工作透明度。全面推行农村“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五步法”和社区事务民主听证会等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党领导的基层民主自治机制。扩大基层党内民主,保障和落实党员的知情权、选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序推进基层党组织班子“公推直选”。
4、创新教育培养模式,增强领导社会管理能力。围绕打造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加强社会管理教育培训,开展党员干部大轮训活动,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大学生“村官”、新党员的社会管理教育培训,增强基层干部和广大党员抓社会管理的意识和本领。延伸抓好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妇女组长等培训,给“三小”组长压担子,激励其争当“民意调研员、综治联络员、纪检监察员、政策宣传员、致富领航员”,把社会管理工作延伸到最基层。加强党员干部社会工作能力的培养,把党员干部培养成社会工作的优秀人才,把社会工作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干部。完善社会管理教育机制,采用远程教育、手机报、论坛教育等手段,开展经常性社会管理知识宣教活动。各类党群服务中心、宣传栏要加强社会管理宣传,增强针对性和吸引力。加强村(社区)后备干部选拔培养,扎实推进大学生“村官”培养“帮扶工程”,建立村(社区)后备干部储备库。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力度,从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中选派专职党建指导员,建立一支高素质党建指导员队伍,孵化一批党务人才。
5、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形成社会管理合力。完善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一是健全党组织领导体制。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纳入基层党建目标管理,纳入各级领导干部考评体系,把社会管理的责任量化分解到各个部门、岗位和工作人员,确保社会管理上下联动、政令畅通。二是推进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以党员在线管理服务系统、基层党建信息发布系统、党员学习系统为支撑,建立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平台。开展网络党支部、党建QQ群建设,探索推广网上宣传党建知识、受理入党申请、接转组织关系、开展组织生活等做法,进一步拓展基层党建阵地。适应网络迅猛发展实际,大力推动基层党员干部学网用网,增强党员干部应对网络舆情的敏锐性,提高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深化党群共建工作。坚持党群共建,扎实推进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在“两新”组织、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等领域的覆盖,广泛开展“劳动竞赛、五四红旗团、巾帼建功”等活动,形成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的生动格局。
五、加强组织领导
1、落实领导责任。组织部门要强化责任,就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进行经常性专题研究,特别是在指导镇党委换届中要作出专门部署、制定办法举措,引导镇党委重视社会工作,抓好社会工作。要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情况列入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的内容,作为创先争优活动中领导点评的内容,进一步推动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要带头参与和落实有关社会管理职责,注重深入基层一线、紧密联系群众。
2、注重工作实效。各级党组织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加强基层党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切实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实现矛盾化解及时、社会稳定有序、群众安居乐业,推出一批社会管理工作成果,彰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当中的先进性。
3、强化检查督促。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深化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上级党组织要对下级党组织社会管理情况开展督查和指导,每年要对社会管理情况进行评议。创先争优活动办要组织开展检查指导,及时指导不足,督促整改。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对消极应付、失职渎职和造成重要不良影响的,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4、加强示范引导。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作用,大力宣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目的意义、进展情况、经验做法和取得成效,积极营造良好氛围,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社会管理工作。树立和宣传一批社会管理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社会管理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