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要点总结
201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要点总结 历史必修(Ⅰ)政 治 文 明 历程
第一讲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课标要求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商周
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①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
②神权色彩。
3、西周:
①分封制
1、目的:巩固西周统治
2、范围: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3、内容:周王封土地和人民;诸侯尽义务;诸侯继续分封
4、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②宗法制
1、定义:是与分封制紧紧结合在一起,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小宗体系)
3、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4、维护的工具:礼乐制度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西周的政治主体。
三代特点:三代的政治制度是由松散的内外服联盟制,逐渐向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封邦建国、天下共主制发展的。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含义:
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的决策方式而言的,具体说就是皇权至高无上;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基本内容:
A皇帝制;B中央行政制度: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C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封国制、行省制度、刺史制度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
基本特征:皇权至高无上
三大基础:经济:封建小农经济;政治:地主阶级统治确立;理论:法家思想
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1)七国之乱:刘邦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王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景帝采纳晁错建议,削夺诸侯王封地;吴王联合六国诸侯,发动“七国之乱”。
(2)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①中央置中朝(内朝):汉承秦制,西汉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起用布衣为相,并任用身边作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职,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成为“外朝”。东汉光武帝进一步扩大尚书的权力,使之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尚书台。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②设刺史:汉武帝后期,设州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期,刺史逐步增添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州逐渐演变为地方行政区,郡县两级变为州郡县三级。
③推恩令:汉景帝开始削藩,至汉武帝时,实行推恩令,逐步削弱王国势力,诸侯王被解除军政大权,只衣食租税。
(3)影响: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当皇帝幼小昏弱时,外戚与宦官互相倾轧,导致政局长期动荡。
2、唐三省六部制
(1)三省六部制: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三省体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隋唐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作用: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3、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1)目的:鉴于唐朝中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2)宋太祖的集权措施:①收精兵②削实权③制钱谷
中央实行“二府三司”制:①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权;②枢密院为最高军政机构,长官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③增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④设三司使(度支、盐铁、户部),又称“计相”,分割宰相财权。
地方任用文官与路州县三级制:为了防止武人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削减地方节度使权力,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在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监督地方官。在地方政权州县两级的基础上,又将唐朝的道改为路,在州县之上,形成路州县三级制。
(3)宋初中央集权强化的作用及影响: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皇帝的权力,改变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但是却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的后患。
4、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
(1)中央实行一省制: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2)影响: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明朝
(1)明太祖废中书省、丞相制,皇帝亲自掌管六部:原因: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明丞相胡惟庸擅权,威胁皇权。结果: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了,专制皇权发展到新的高度。
(2)确立内阁制: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侍从顾问,不参与决策;明成祖正式在文渊阁设立内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3)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即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司,分掌行政、军政和监察,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加强中央集权。
2、清朝
(1)清初中央机构:仿照明制,设立内阁,处理日常事务;但重要军国大事则由传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康熙帝时,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2)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原因: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加强皇权。职权、特点:商议军国大事,跪受笔录,传达谕旨。这样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一人裁决。
作用与影响: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顶峰。
3、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①中央政权中,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②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地方服从中央,不允许有独立行政体系存在。③中枢决策权由外朝向内廷转移。④分权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⑤地方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以实施有效治理。
4、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积极:秦朝以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封建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2)消极:①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②这种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③绝对君主专制必然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④到了明清时期,它已与当时世界潮流背道而驰,极大妨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五、选官制度
秦朝:皇帝任命,基本上沿袭战国时期的军功授爵制度 汉朝:实行察举制、征辟制度 内容、影响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度
隋唐:隋文帝——隋炀帝——唐 影响 3
六、监察谏议制度 秦:御史大夫 汉:刺史 唐朝:门下省 宋代:谏院
明朝:中央:科道 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 地方:按察使司
第二讲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抗争
课标要求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直接原因: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输出鸦片,中国开展禁烟运动。
2、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需要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3、结果:清朝战败,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之后又与法美相继签订《黄埔条约》和《望厦条约》。
4、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步入近代社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根本原因: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中国政府拒绝英法“修约”的要求。
3、发动国:英法联军。
4、结果:清朝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国丧失更多的主权和领土。
5、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部分官绅开始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
三、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
1、根本原因:日本为满足资本主义的发展,制定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2、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3、结果:清朝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拉开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
4、影响:中华民族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面对危机,清政府首先进行军事改革;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也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根本原因: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维护和扩大侵华权益
2、直接原因:义和团的反洋教斗争的发展。
3、结果:清朝战败,签订《辛丑条约》。(战后的巨额赔款,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便于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五、抗日战争(1937—1945年)
1、爆发: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开始
2、主要经过:
(1)国民党正面战场四次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2)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3)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3、日军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等
4、结果: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5、意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第三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课标要求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农民阶级的抗争
(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1、爆发原因:列强加紧侵略;阶级矛盾尖锐;自然灾害。
2、斗争过程: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1856年,通过北伐和西征达到军事上的全盛;1864年,失败。
3、重要文件:前期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后期洪仁玕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纲领《资政新篇》。
4、失败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5、时代特征:利用西方宗教;反封建反侵略;主张学习西方;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1900年)
1、爆发背景:反洋教斗争发展,民族矛盾激化。
2、口号:扶清灭洋。
3、结果: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而失败。
4、作用:反映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二、地主官僚阶层的变化
(1)背景:两次鸦片战争的刺激,使一部分官绅开始认识到中国的新变局。
(2)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
(3)性质:封建地主官僚发起的旨在挽救清王朝的一场自救运动
(4)概况:在外交、经济、军事、教育方面改革。
(5)后果:最终失败,但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2、清政府“新政”(20世纪初)
迫于内外压力,宣布君主立宪,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其统治危机。最后成立“皇族内阁”。
三、民族资产阶级的探索
1、维新变法运动(1895年—1898年)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结果:变法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地主顽固派的镇压而失败。
2、辛亥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一)背景和条件:
社会根源:民族危机的加重与满清政府变革的局限
组织准备:中国同盟会(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成立
政治纲领: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思想舆论: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民主思想的传播
起义锻炼:革命党人发动皖浙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
(二)武昌起义的初步成果
起义爆发并胜利:1911年10月10日
成立革命政府: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旧官僚)
重大影响:在一个多月内有10多个省区宣布独立
(三)辛亥革命的两大成果与最终结局
1、两大革命成果:
①成立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首都:南京;国旗:五色旗;改用公历
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临时大法
2、最终结局:
①清帝退位:1912年(1644年—1912年)
②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
3、革命意义:
①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②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③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四、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抗争---五四运动(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性质: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
4、经过:运动前期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后期中心在上海,主力为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5、意义: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工人运动与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
1.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
(1)背景:中共以开展工运为中心任务,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921)。
(2)概况(1922~1923):起点——香港海员罢工;终点——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3)教训:必须建立统一战线。
2.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1)条件:中共的推动:发表《主张》(1922);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方针(1922年“二大”);孙中山的转变(同意联合工农);共产国际的推动。
(2)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1924.1.)
(3)意义: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的开始
3.北伐战争
(1)背景:革命形势的高涨(统一战线的建立)
(2)概况:组织者:广州国民政府时间:1926.7.~1927.7.(3)结果:“四一二”(蒋)政变、“七一五”(汪)政变,大革命失败。
(4)教训:中共没有坚持领导权,没有独立的武装。
(三)国共十年对峙
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立军队的开始;
2、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秋收起义(毛泽东):文家市决策——由城市转向农村;
井冈山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这是一条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4、红军长征
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
经过:遵义会议(1935年):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革命转危为安。标志着中共由幼稚开始走向成熟;
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结果:长征结束,建立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5、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背景: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全民族抗日活动高涨。
和平解决的原因:民族危机严重;中共的努力;国民党内部分化
和平解决的意义: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6、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
(1)七•七事变---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开始
(2)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标志:国民党发布《合作宣言》及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共合法地位(1937年9月)
(3)国共联合抗战
①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三会战一大捷;共产党敌后战场:一大捷一根据地。
②相持阶段(1938年10月):
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主战场:中共粉碎日寇“扫荡”;击退国民党反共高潮。
国民党政策重心的转移: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制造皖南事变。
(4)抗战的胜利(1945年)
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7、解放战争(1946—1949)
背景:两种命运的较量(抗战胜利初期):
(1)中共七大提出和平民主的建国方针;
(2)国民党六大提出独裁内战的方针;
(3)重庆谈判
原因:蒋介石为准备内战需要时间;毛泽东为揭穿国民党假和平的阴谋,争取和平建国;
结果:签定《双十协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主要经过:
内战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
重点进攻:蒋介石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战略反攻:“三军配合,两翼牵制”;
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解放军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结果:解放战争胜利: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开始,23 日解放南京。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3.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树立了榜样。
4.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
第四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课标要求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一、开国大典
1.新政协第一次会议召开
1949.9.21.北平共商建国大计通过《共同纲领》作为施政方针
2.开国大典---标志新中国成立(1949.10.1)
(1)新政权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团结建国
(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二、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的颁布
时间:1954年
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意义: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三、政治建构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确立:根据一届人大制定的宪法(1954年);
地位: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代表产生及组成:由选民普选产生,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组成;
意义:奠定了政治建设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关系、昭示了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政治生活民主化的标志。
(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历史渊源: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是其合作的基础;这是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治体系。
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政治协商
指导思想: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982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性质职能:政协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实行原因:基于国情决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2.基本内容:国家统一领导;民族平等、团结;少数民族区域自治
3.法律依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五大自治区的成立:蒙、新、桂、宁、藏
5.意义影响: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调动了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积极性。
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①错误的根源:党内“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及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和助长毛泽东的错误所导致。
②结果:“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空前的践踏和严重的破坏。
2、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①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②逐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③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
3、基层民主选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
(1)城市:①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②职能:由“管理和监督”转变为“指导和服务”。
(2)农村:①1987年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正式颁布。
②村民自治的核心: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五、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1、“一国两制”的理论
含义:大陆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
(1)最初提出:针对台湾问题
(2)酝酿:叶剑英“九条方针”
(3)形成: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
(4)宪法保证:1982年宪法(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5)确立方针: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
(6)成功运用:香港、澳门回归。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
2、海峡两岸关系:
①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②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两岸停火(1979年)
2.提出实现“三通”(80年代)
3.民间团体对话(“汪辜会谈”)
4.“九二共识(一个中国)
5.“江八条”(1995)——纲领性文件
③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针对“台独”,决不承诺不使用武力”,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④台湾回归的意义:
将大大加快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第五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课标要求: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50年代)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内容:“另起炉灶”---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
•“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最大成就:中苏建交,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2)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的时候,第一次提出。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成为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1954年,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作为五大国之一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2)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大力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大力提倡“求同存异”方针。
二、打开外交新局面
1、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背景: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亚非拉国家在联合国作用的增大;中国内政外交取得的成就。
(2)实现: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议案。
(3)意义: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外交政策的胜利。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美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2)过程:1971年“乒乓球外交”;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上海联合公报》;1979年正式建交。
(3)意义:成为70年代中国外交局势改变的关键。在国际上出现一个和中国建交的热潮。
3、中日关系的改善: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交流合作四原则:“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
2、表现:(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
•(3)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4)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5)与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6)维护联合国的权威。
3、标志:80年代开始,中国走向了全方位外交时代。
4、意义:中国在国际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六讲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一、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1、爱琴文明(前2000年—前12世纪):
•中心: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
2、荷马时代:前11—前9世纪。
3、城邦时代(时间:前8—前6世纪):
(1)含义: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
(2)代表:斯巴达和雅典是最大的城邦。
(3)地理环境:多山、多港、多岛的地理环境促成了希腊向海外殖民扩张。
4、古希腊城邦政体:
(1)主要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
(2)主要政体: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最流行的政体:贵族制、民主制。
•其划分的依据:根据各邦国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来划分。
二、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
1、民主政治演变过程:
(1)历程: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2)贵族制与君主制、民主制的比较:
•君主制:骄奢淫逸,暴虐无道;终身制、世袭制;是人治。
•贵族制的特点:贵族元老共同制定国家方针;少数人掌握国家权利;实行任期制和选举制。贵族制则由人治向法治转化,但由贵族垄断官职。
•民主制:平民在公民大会上充分享受民主;一切平民都可以参加国家行政、司法;一切享有公民权的自由人掌握国家权利。
(3)民主制的确立:
•①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②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民主制(陶片放逐法)。
•③伯利克里统治时期,进入黄金时期。
2、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3、权力机构:
公民大会:①最高权力机关,审议并决定国家大事;
•②最重要的程序——就某项事务展开辩论
五百人议事会:①公民大会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
•②两次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议事会是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民众法庭:①日常司法机关;②最大限度保持公正。
4、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1)得:创造了一系列民主运作的方式,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才智,推动了雅典社会进步,为人类提供民主模式。
(2)失:外邦移民、奴隶、他国公民和妇女没有享受到民主权利;限制、窒息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三、古罗马的政治和法律
1、政治体制的演变:
(1)历程: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帝制;(元首制——帝制);
(2)罗马共和国:
①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组成;三权分立,相互制衡,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古代渊源
②平民维护自身利益的机构——保民官
(3)帝制的确立:
①屋大维建立元首制(披着共和制外衣的君主专制)。
②戴克里先实行公开君主制。
2、罗马法的形成:
(1)《十二铜表法》
①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②内容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③是罗马法的渊源。
(2)《查士丁尼法典》:
①查士丁尼鉴于西罗马灭亡而编;②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3)《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
3、罗马法的评价与影响:
评价: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影响:(1)国内:维系稳定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奴隶制度。
•(2)国际: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利武器。
第七讲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课标要求: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一、渐进的制度创新---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必要性: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
•①13世纪,《大宪章》开始给王权设定限制---为《权利法案》的颁布奠定了基础;
•②13世纪,议会制度的雏形创立:国王、上议院(贵族院)、下议院(平民院)。
•③“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政权;
•④《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初步形成。
•《权利法案》限制国王在立法司法、税收、军事、选举等方面的权力,表明英国统治方式由人治转向法治。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形成:光荣革命后摆脱王室,独立行事,首相是政府行政首脑(1721年第一任内阁首相是沃波尔)
•(2)机制:
•①内阁专对议会负责。
•②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③十九世纪两党制形成,首相与内阁从多数党中选出。
•④两党轮番执政。
•特点:
•①最高决策权与行政权:在首相而不在国王。
•②内阁负责对象:是议会而不是国王。
•③首相和内阁的产生:由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出任,而不是国王任命。
•④政治制度的基础:是代议制民主而不是专制和独裁。
3、代议制下的民主化趋势
•代议制的含义: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利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1)议会改革的背景:
•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工商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
•(2)英国民主化的进程:
•1832年,议会选举制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特点:连续性;渐进性;创新性
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一)联邦宪法的制定
1.背景:
邦联制的局限:(1)无法统一保护关税;
(2)无法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利益与主权。2、1787年宪法—世界上第一部三权分立的共和制宪法
(1)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确定美国是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
(2)1787年宪法体现的三大原则:
①中央集权原则:联邦政府具有超出各州之上的最高权力。最高行政权属总统,联邦财政、立法权归议会,司法权属最高法院。
②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3)评价:
①利用这些原则,美国很好地解决了既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维护民主共和的问题。
②1787年宪法以三权分立为突出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美国的联邦政府。从而以法律的形式将独立战争的成果固定下来,并影响到欧美甚至亚、非、拉等国。
3、宪法的发展
1789年,制定出宪法的前10条修正案,规定了公民的若干自由权。迄今为止,共有27条宪法修正案。通过对宪法的不断修正,美国人民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民主权利。
(二)两党制——美国政治民主、分权制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两党制的形成
•两党制在联邦成立之初就已经萌芽。经过演变,民主党于1828年正式成立,共和党于1854年成立。
2、两党制的特点
•两党制是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总统选举、参众议员选举、州长选举、市长选举,都受两党操纵。
3、作用:
•民主执政,法律监督。当选者入主白宫执掌行政大权;下野者不甘寂寞,监督抨击,双方互相监督。当政者唯恐疮疤被揭而兢兢业业;在野者竭力在民众面前重塑良好形象,以待下届。
三、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立法权属参、众两院,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方式选出。
2.行政权属总统和内阁。总统由两院组成国民议会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3.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创议法律权;经参议院同意可解散众议院;任命内阁部长。
4.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总统命令须经各部长副署。
四、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
1、完成统一:
①原因:分裂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完成统一过程:三次王朝战争:普奥对丹麦;普奥战争;普法战争。
2、德意志帝国统治:
①时间:1871年建立,颁布宪法;
②特点:建立君主立宪,但留有大量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残余。
德意志帝国的宪法
1.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
2.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3.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联邦议会由加入帝国的各邦代表组成。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惟一对政府起压力作用的就是批准预算。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评价:
①进步性:
相对民主性;选举代表;议会多数原则;议员的立法知识、能力、素质、经验;政党政治。
②局限性:
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政党斗争;毕竟仍然是一定的利益集团的代表。
第八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课标要求: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4)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空想社会主义
①出现的背景:工业革命后,现实生活的悲惨,产生了对资本主义质疑。
②代表人物:
法国:圣西门:主张社会实行实业制度,是“工业社会”的预言家
傅立叶:提出和谐制度,主张阶级调和与合作,组织“法郎吉”协作社
英国:欧文:“新和谐公社”;进行社会主义实验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年)
①思想基础: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②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③《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1.肯定了资本主义的作用。
•2.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取代的规律。
•3.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4.说明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每个人自由发展。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工人运动在其指导下蓬勃发展,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3、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巴黎公社
①巴黎公社革命的直接原因:普法战争;临时政府企图偷袭国民自卫军的阵地
②“公社”的性质、特色: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人民性;暴力性;突发性;局部性。
③公社的革命措施: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实行的改革;
④公社的意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暴力斗争有启发意义;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⑤公社的经验教训
客观原因:巴黎公社寡不敌众。
根本原因: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主观原因: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革命的背景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结果:政治上保留了沙皇制度;经济上仍非常落后。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战争加重了人民痛苦,充分暴露了俄国的落后与腐朽。
③二月革命的结果:推翻了沙皇政权,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④《四月提纲》的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土地改革,退出战争。
2、十月革命
①1917年7月“流血事件”:布尔什维克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
②1917年11月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领导起义取得胜利。
3、结果、意义及影响
①结果: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政府:人民委员会;
文件:《土地法令》《和平法令》;1918年,定名苏俄;1922年,苏联成立。
②意义及影响
(1)国内:消灭了剥削制度,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2)国际:为各国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展示了新的解放道路。
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1949—1952年)
1、背景:新中国建立初期经济凋敝,百废待兴
2、内容:农村:完成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剥削
•城市: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资产,组建国营经济;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3、意义: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1953~1957年)
1、背景
(1)国民经济恢复完成,形势基本好转。
(2)工业基础差,工业化建设提上日程。
2、工业化决策
(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核心:一化三改)
(2)“一五计划”——1953~1957年
3、效果
(1)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2)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3)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
(三)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改造的原因
(1)适应工业化的需要—分散经营不利于大规模快速经济建设
(2)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经过
(1)农业:合作社
(2)手工业: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3.实质: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意义:(1)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2)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第九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课标要求: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什么叫“冷战”?
“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1、冷战的背景
⑴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⑵苏联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⑶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⑷美国将苏联视为称霸的最大障碍。
2、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947年)
⑴内容: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同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⑵影响: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是“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3、两极格局对峙的表现
(1)美国:政治上:提出杜鲁门主义;
•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援助西欧恢复经济);
•军事上:建立北约组织(1949年)。
(2)苏联:政治上:建立情报局;
•经济上:组织经互会(使欧洲的社会主义国家自成一个经济体系;)
•军事上:成立华约组织(1955年,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4、两极格局对峙的影响:①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②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下;
•③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核恐怖平衡);
•④破坏世界和平,爆发了局部“热战”——朝鲜和越南战争.认识:美国同苏联全球争霸,重点放在欧洲,但不放松对亚洲的控制:单独占领日本;扶蒋反共;发动侵朝战争;发动侵越战争。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
1、欧共体的形成:
①形成背景:随着50年代生产力发展,要求走出美国的阴影。
②过程:50年代形成三个共同体(煤钢、经济、原子能),1967年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确立四方面的合作(关税、农业、货币、科技);
③影响:经济上加强竞争;政治上力图独立;美国被迫调整对欧政策。
2、日本的崛起
(1)原因:①美国扶植;
•②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残存的封建因素;
•③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④重视科技、教育;
•⑤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概况:1956-1972年,呈现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二位。
(3)影响:①经济上:三足鼎立,挑战霸权,冲击两极格局;
•②政治上:全方位外交。
3、不结盟运动兴起:
(1)原因:“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新独立的国家,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
(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
(3)影响: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了恢复)
三、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1、苏联解体
(1)原因: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僵化;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指导思想的错误;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影响。
(2)经过:1991年,发生“8•19事件”;年底,苏联解体,成立“独联体”。
(3)影响:东欧发生剧变,向西方靠拢;苏联在欧洲的所有体系全部崩溃;两极格局最终瓦解;世界形势趋于缓和,和平成为时代主流;出现新的不稳定因素。
2、当前世界形势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1)特点: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但和平与动荡局面并存。
(2)原因:大国军事对抗和竞赛减弱,所以和平是主流。但两极格局的结束使国际力量对比失去均衡,使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宗教、领土争端等矛盾暴露出来;美国试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恐怖主义危害世界,所以世界并不太平。
3、当前世界格局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1)特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
(2)形成原因:
苏联解体后,美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上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3)影响:
•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第二篇:201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要点总结
201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要点总结 历史必修(Ⅰ)政 治 文 明 历程
第一讲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课标要求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商周
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①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
②神权色彩。
3、西周:
①分封制
1、目的:巩固西周统治
2、范围: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3、内容:周王封土地和人民;诸侯尽义务;诸侯继续分封
4、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②宗法制
1、定义:是与分封制紧紧结合在一起,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小宗体系)
3、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4、维护的工具:礼乐制度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西周的政治主体。
三代特点:三代的政治制度是由松散的内外服联盟制,逐渐向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封邦建国、天下共主制发展的。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含义:
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的决策方式而言的,具体说就是皇权至高无上;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基本内容:
A皇帝制;B中央行政制度:三公九卿制、刺史制度、三省六部制;C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封国制、行省制度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
基本特征:皇权至高无上
三大基础:经济:封建小农经济;政治:地主阶级统治确立;理论:法家思想
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1)七国之乱:刘邦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王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景帝采纳晁错建议,削夺诸侯王封地;吴王联合六国诸侯,发动“七国之乱”。
(2)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①中央置中朝(内朝):汉承秦制,西汉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起用布衣为相,并任用身边作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职,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成为“外朝”。东汉光武帝进一步扩大尚书的权力,使之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尚书台。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②设刺史:汉武帝后期,设州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期,刺史逐步增添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州逐渐演变为地方行政区,郡县两级变为州郡县三级。
③推恩令:汉景帝开始削藩,至汉武帝时,实行推恩令,逐步削弱王国势力,诸侯王被解除军政大权,只衣食租税。
(3)影响: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当皇帝幼小昏弱时,外戚与宦官互相倾轧,导致政局长期动荡。
2、唐三省六部制
(1)三省六部制: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三省体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隋唐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作用: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3、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1)目的:鉴于唐朝中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2)宋太祖的集权措施:①收精兵②削实权③制钱谷
中央实行“二府三司”制:①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权;②枢密院为最高军政机构,长官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③增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④设三司使(度支、盐铁、户部),又称“计相”,分割宰相财权。
地方任用文官与路州县三级制:为了防止武人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削减地方节度使权力,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在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监督地方官。在地方政权州县两级的基础上,又将唐朝的道改为路,在州县之上,形成路州县三级制。
(3)宋初中央集权强化的作用及影响: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皇帝的权力,改变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但是却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的后患。
4、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
(1)中央实行一省制: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2)影响: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明朝
(1)明太祖废中书省、丞相制,皇帝亲自掌管六部:原因: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明丞相胡惟庸擅权,威胁皇权。结果: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了,专制皇权发展到新的高度。
(2)确立内阁制: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侍从顾问,不参与决策;明成祖正式在文渊阁设立内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3)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即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司,分掌行政、军政和监察,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加强中央集权。
2、清朝
(1)清初中央机构:仿照明制,设立内阁,处理日常事务;但重要军国大事则由传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康熙帝时,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2)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原因: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加强皇权。职权、特点:商议军国大事,跪受笔录,传达谕旨。这样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一人裁决。
作用与影响: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顶峰。
3、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①中央政权中,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②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地方服从中央,不允许有独立行政体系存在。③中枢决策权由外朝向内廷转移。④分权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⑤地方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以实施有效治理。
4、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积极:秦朝以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封建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2)消极:①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②这种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③绝对君主专制必然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④到了明清时期,它已与当时世界潮流背道而驰,极大妨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第二讲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抗争
课标要求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直接原因: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输出鸦片,中国开展禁烟运动。
2、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需要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3、结果:清朝战败,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之后又与法美相继签订《黄埔条约》和《望厦条约》。
4、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步入近代社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根本原因: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中国政府拒绝英法“修约”的要求。
3、发动国:英法联军。
4、结果:清朝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国丧失更多的主权和领土。
5、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部分官绅开始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
三、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
1、根本原因:日本为满足资本主义的发展,制定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2、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3、结果:清朝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拉开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
4、影响:中华民族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面对危机,清政府首先进行军事改革;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也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根本原因: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维护和扩大侵华权益
2、直接原因:义和团的反洋教斗争的发展。
3、结果:清朝战败,签订《辛丑条约》。(战后的巨额赔款,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便于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五、抗日战争(1937—1945年)
1、爆发: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开始
2、主要经过:
(1)国民党正面战场四次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2)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3)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3、日军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等
4、结果: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5、意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第三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课标要求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农民阶级的抗争
(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1、爆发原因:列强加紧侵略;阶级矛盾尖锐;自然灾害。
2、斗争过程: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1856年,通过北伐和西征达到军事上的全盛;1864年,失败。
3、重要文件:前期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后期洪仁玕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纲领《资政新篇》。
4、失败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5、时代特征:利用西方宗教;反封建反侵略;主张学习西方;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1900年)
1、爆发背景:反洋教斗争发展,民族矛盾激化。
2、口号:扶清灭洋。
3、结果: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而失败。
4、作用:反映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二、地主官僚阶层的变化
(1)背景:两次鸦片战争的刺激,使一部分官绅开始认识到中国的新变局。
(2)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
(3)性质:封建地主官僚发起的旨在挽救清王朝的一场自救运动
(4)概况:在外交、经济、军事、教育方面改革。
(5)后果:最终失败,但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2、清政府“新政”(20世纪初)
迫于内外压力,宣布君主立宪,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其统治危机。最后成立“皇族内阁”。
三、民族资产阶级的探索
1、维新变法运动(1895年—1898年)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结果:变法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地主顽固派的镇压而失败。
2、辛亥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一)背景和条件:
社会根源:民族危机的加重与满清政府变革的局限
组织准备:中国同盟会(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成立
政治纲领: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思想舆论: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民主思想的传播
起义锻炼:革命党人发动皖浙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
(二)武昌起义的初步成果
起义爆发并胜利:1911年10月10日
成立革命政府: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旧官僚)
重大影响:在一个多月内有10多个省区宣布独立
(三)辛亥革命的两大成果与最终结局
1、两大革命成果:
①成立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首都:南京;国旗:五色旗;改用公历
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临时大法
2、最终结局:
①清帝退位:1912年(1644年—1912年)
②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
3、革命意义:
①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②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③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四、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抗争---五四运动(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性质: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
4、经过:运动前期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后期中心在上海,主力为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5、意义: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工人运动与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
1.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
(1)背景:中共以开展工运为中心任务,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921)。
(2)概况(1922~1923):起点——香港海员罢工;终点——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3)教训:必须建立统一战线。
2.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1)条件:中共的推动:发表《主张》(1922);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方针(1922年“二大”);孙中山的转变(同意联合工农);共产国际的推动。
(2)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1924.1.)
(3)意义: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的开始
3.北伐战争
(1)背景:革命形势的高涨(统一战线的建立)
(2)概况:组织者:广州国民政府时间:1926.7.~1927.7.(3)结果:“四一二”(蒋)政变、“七一五”(汪)政变,大革命失败。
(4)教训:中共没有坚持领导权,没有独立的武装。
(三)国共十年对峙
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立军队的开始;
2、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秋收起义(毛泽东):文家市决策——由城市转向农村;
井冈山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这是一条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4、红军长征
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
经过:遵义会议(1935年):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革命转危为安。标志着中共由幼稚开始走向成熟;
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结果:长征结束,建立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5、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背景: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全民族抗日活动高涨。
和平解决的原因:民族危机严重;中共的努力;国民党内部分化
和平解决的意义: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6、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
(1)七•七事变---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开始
(2)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标志:国民党发布《合作宣言》及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共合法地位(1937年9月)
(3)国共联合抗战
①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三会战一大捷;共产党敌后战场:一大捷一根据地。
②相持阶段(1938年10月):
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主战场:中共粉碎日寇“扫荡”;击退国民党反共高潮。
国民党政策重心的转移: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制造皖南事变。
(4)抗战的胜利(1945年)
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7、解放战争(1946—1949)
背景:两种命运的较量(抗战胜利初期):
(1)中共七大提出和平民主的建国方针;
(2)国民党六大提出独裁内战的方针;
(3)重庆谈判
原因:蒋介石为准备内战需要时间;毛泽东为揭穿国民党假和平的阴谋,争取和平建国;
结果:签定《双十协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主要经过:
内战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
重点进攻:蒋介石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战略反攻:“三军配合,两翼牵制”;
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解放军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结果:解放战争胜利: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开始,23 日解放南京。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3.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树立了榜样。
4.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第四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课标要求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一、开国大典
1.新政协第一次会议召开
1949.9.21.北平共商建国大计通过《共同纲领》作为施政方针
2.开国大典---标志新中国成立(1949.10.1)
(1)新政权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团结建国
(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二、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的颁布
时间:1954年
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意义: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三、政治建构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确立:根据一届人大制定的宪法(1954年);
地位: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代表产生及组成:由选民普选产生,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组成;
意义:奠定了政治建设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关系、昭示了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政治生活民主化的标志。
(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历史渊源: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是其合作的基础;这是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治体系。
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政治协商
指导思想: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982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性质职能:政协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实行原因:基于国情决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2.基本内容:国家统一领导;民族平等、团结;少数民族区域自治
3.法律依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五大自治区的成立:蒙、新、桂、宁、藏
5.意义影响: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调动了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积极性。
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①错误的根源:党内“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及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和助长毛泽东的错误所导致。
②结果:“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空前的践踏和严重的破坏。
2、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①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②逐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③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
3、基层民主选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
(1)城市:①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②职能:由“管理和监督”转变为“指导和服务”。
(2)农村:①1987年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正式颁布。
②村民自治的核心: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五、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1、“一国两制”的理论
含义:大陆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
(1)最初提出:针对台湾问题
(2)酝酿:叶剑英“九条方针”
(3)形成: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
(4)宪法保证:1982年宪法(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5)确立方针: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
(6)成功运用:香港、澳门回归。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
2、海峡两岸关系:
①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②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两岸停火(1979年)
2.提出实现“三通”(80年代)
3.民间团体对话(“汪辜会谈”)
4.“九二共识(一个中国)
5.“江八条”(1995)——纲领性文件
③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针对“台独”,决不承诺不使用武力”,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④台湾回归的意义:
将大大加快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第五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课标要求: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50年代)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内容:“另起炉灶”---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
•“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最大成就:中苏建交,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2)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的时候,第一次提出。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成为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1954年,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作为五大国之一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2)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大力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大力提倡“求同存异”方针。
二、打开外交新局面
1、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背景: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亚非拉国家在联合国作用的增大;中国内政外交取得的成就。
(2)实现: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议案。
(3)意义: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外交政策的胜利。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美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2)过程:1971年“乒乓球外交”;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上海联合公报》;1979年正式建交。
(3)意义:成为70年代中国外交局势改变的关键。在国际上出现一个和中国建交的热潮。
3、中日关系的改善: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交流合作四原则:“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
2、表现:(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
•(3)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4)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5)与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6)维护联合国的权威。
3、标志:80年代开始,中国走向了全方位外交时代。
4、意义:中国在国际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六讲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一、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1、爱琴文明(前2000年—前12世纪):
•中心: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
2、荷马时代:前11—前9世纪。
3、城邦时代(时间:前8—前6世纪):
(1)含义: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
(2)代表:斯巴达和雅典是最大的城邦。
(3)地理环境:多山、多港、多岛的地理环境促成了希腊向海外殖民扩张。
4、古希腊城邦政体:
(1)主要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
(2)主要政体: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最流行的政体:贵族制、民主制。
•其划分的依据:根据各邦国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来划分。
二、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
1、民主政治演变过程:
(1)历程: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2)贵族制与君主制、民主制的比较:
•君主制:骄奢淫逸,暴虐无道;终身制、世袭制;是人治。
•贵族制的特点:贵族元老共同制定国家方针;少数人掌握国家权利;实行任期制和选举制。贵族制则由人治向法治转化,但由贵族垄断官职。
•民主制:平民在公民大会上充分享受民主;一切平民都可以参加国家行政、司法;一切享有公民权的自由人掌握国家权利。
(3)民主制的确立:
•①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②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民主制(陶片放逐法)。
•③伯利克里统治时期,进入黄金时期。
2、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3、权力机构:
公民大会:①最高权力机关,审议并决定国家大事;
•②最重要的程序——就某项事务展开辩论
五百人议事会:①公民大会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
•②两次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议事会是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民众法庭:①日常司法机关;②最大限度保持公正。
4、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1)得:创造了一系列民主运作的方式,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才智,推动了雅典社会进步,为人类提供民主模式。
(2)失:外邦移民、奴隶、他国公民和妇女没有享受到民主权利;限制、窒息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三、古罗马的政治和法律
1、政治体制的演变:
(1)历程: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帝制;(元首制——帝制);
(2)罗马共和国:
①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组成;三权分立,相互制衡,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古代渊源
②平民维护自身利益的机构——保民官
(3)帝制的确立:
①屋大维建立元首制(披着共和制外衣的君主专制)。
②戴克里先实行公开君主制。
2、罗马法的形成:
(1)《十二铜表法》
①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②内容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③是罗马法的渊源。
(2)《查士丁尼法典》:
①查士丁尼鉴于西罗马灭亡而编;②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3)《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
3、罗马法的评价与影响:
评价: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影响:(1)国内:维系稳定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奴隶制度。
•(2)国际: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利武器。第七讲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课标要求: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一、渐进的制度创新---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必要性: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
•①13世纪,《大宪章》开始给王权设定限制---为《权利法案》的颁布奠定了基础;
•②13世纪,议会制度的雏形创立:国王、上议院(贵族院)、下议院(平民院)。
•③“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政权;
•④《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初步形成。
•《权利法案》限制国王在立法司法、税收、军事、选举等方面的权力,表明英国统治方式由人治转向法治。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形成:光荣革命后摆脱王室,独立行事,首相是政府行政首脑(1721年第一任内阁首相是沃波尔)
•(2)机制:
•①内阁专对议会负责。
•②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③十九世纪两党制形成,首相与内阁从多数党中选出。
•④两党轮番执政。
•特点:
•①最高决策权与行政权:在首相而不在国王。
•②内阁负责对象:是议会而不是国王。
•③首相和内阁的产生:由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出任,而不是国王任命。
•④政治制度的基础:是代议制民主而不是专制和独裁。
3、代议制下的民主化趋势
•代议制的含义: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利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1)议会改革的背景:
•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工商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
•(2)英国民主化的进程:
•1832年,议会选举制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特点:连续性;渐进性;创新性
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一)联邦宪法的制定
1.背景:
邦联制的局限:(1)无法统一保护关税;
(2)无法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利益与主权。2、1787年宪法—世界上第一部三权分立的共和制宪法
(1)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确定美国是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
(2)1787年宪法体现的三大原则:
①中央集权原则:联邦政府具有超出各州之上的最高权力。最高行政权属总统,联邦财政、立法权归议会,司法权属最高法院。
②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3)评价:
①利用这些原则,美国很好地解决了既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维护民主共和的问题。
②1787年宪法以三权分立为突出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美国的联邦政府。从而以法律的形式将独立战争的成果固定下来,并影响到欧美甚至亚、非、拉等国。
3、宪法的发展
1789年,制定出宪法的前10条修正案,规定了公民的若干自由权。迄今为止,共有 13 27条宪法修正案。通过对宪法的不断修正,美国人民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民主权利。
(二)两党制——美国政治民主、分权制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两党制的形成
•两党制在联邦成立之初就已经萌芽。经过演变,民主党于1828年正式成立,共和党于1854年成立。
2、两党制的特点
•两党制是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总统选举、参众议员选举、州长选举、市长选举,都受两党操纵。
3、作用:
•民主执政,法律监督。当选者入主白宫执掌行政大权;下野者不甘寂寞,监督抨击,双方互相监督。当政者唯恐疮疤被揭而兢兢业业;在野者竭力在民众面前重塑良好形象,以待下届。
三、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立法权属参、众两院,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方式选出。
2.行政权属总统和内阁。总统由两院组成国民议会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3.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创议法律权;经参议院同意可解散众议院;任命内阁部长。
4.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总统命令须经各部长副署。
四、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
1、完成统一:
①原因:分裂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完成统一过程:三次王朝战争:普奥对丹麦;普奥战争;普法战争。
2、德意志帝国统治:
①时间:1871年建立,颁布宪法;
②特点:建立君主立宪,但留有大量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残余。
德意志帝国的宪法
1.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
2.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3.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联邦议会由加入帝国的各邦代表组成。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惟一对政府起压力作用的就是批准预算。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评价:
①进步性:
相对民主性;选举代表;议会多数原则;议员的立法知识、能力、素质、经验;政党政 14 治。
②局限性:
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政党斗争;毕竟仍然是一定的利益集团的代表。第八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课标要求: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4)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空想社会主义
①出现的背景:工业革命后,现实生活的悲惨,产生了对资本主义质疑。
②代表人物:
法国:圣西门:主张社会实行实业制度,是“工业社会”的预言家
傅立叶:提出和谐制度,主张阶级调和与合作,组织“法郎吉”协作社
英国:欧文:“新和谐公社”;进行社会主义实验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年)
①思想基础: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②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③《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1.肯定了资本主义的作用。
•2.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取代的规律。
•3.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4.说明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每个人自由发展。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工人运动在其指导下蓬勃发展,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3、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巴黎公社
①巴黎公社革命的直接原因:普法战争;临时政府企图偷袭国民自卫军的阵地
②“公社”的性质、特色: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人民性;暴力性;突发性;局部性。
③公社的革命措施: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实行的改革;
④公社的意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暴力斗争有启发意义;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⑤公社的经验教训
客观原因:巴黎公社寡不敌众。
根本原因: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主观原因: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革命的背景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结果:政治上保留了沙皇制度;经济上仍非常落后。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战争加重了人民痛苦,充分暴露了俄国的落后与腐朽。
③二月革命的结果:推翻了沙皇政权,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④《四月提纲》的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土地改革,退出 15 战争。
2、十月革命
①1917年7月“流血事件”:布尔什维克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
②1917年11月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领导起义取得胜利。
3、结果、意义及影响
①结果: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政府:人民委员会;
文件:《土地法令》《和平法令》;1918年,定名苏俄;1922年,苏联成立。
②意义及影响
(1)国内:消灭了剥削制度,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2)国际:为各国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展示了新的解放道路。
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1949—1952年)
1、背景:新中国建立初期经济凋敝,百废待兴
2、内容:农村:完成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剥削
•城市: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资产,组建国营经济;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3、意义: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1953~1957年)
1、背景
(1)国民经济恢复完成,形势基本好转。
(2)工业基础差,工业化建设提上日程。
2、工业化决策
(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核心:一化三改)
(2)“一五计划”——1953~1957年
3、效果
(1)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2)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3)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
(三)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改造的原因
(1)适应工业化的需要—分散经营不利于大规模快速经济建设
(2)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经过
(1)农业:合作社
(2)手工业: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3.实质: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意义:(1)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2)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第九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课标要求: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 16 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什么叫“冷战”?
“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1、冷战的背景
⑴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⑵苏联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⑶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⑷美国将苏联视为称霸的最大障碍。
2、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947年)
⑴内容: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同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⑵影响: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是“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3、两极格局对峙的表现
(1)美国:政治上:提出杜鲁门主义;
•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援助西欧恢复经济);
•军事上:建立北约组织(1949年)。
(2)苏联:政治上:建立情报局;
•经济上:组织经互会(使欧洲的社会主义国家自成一个经济体系;)
•军事上:成立华约组织(1955年,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4、两极格局对峙的影响:①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②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下;
•③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核恐怖平衡);
•④破坏世界和平,爆发了局部“热战”——朝鲜和越南战争.认识:美国同苏联全球争霸,重点放在欧洲,但不放松对亚洲的控制:单独占领日本;扶蒋反共;发动侵朝战争;发动侵越战争。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
1、欧共体的形成:
①形成背景:随着50年代生产力发展,要求走出美国的阴影。
②过程:50年代形成三个共同体(煤钢、经济、原子能),1967年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确立四方面的合作(关税、农业、货币、科技);
③影响:经济上加强竞争;政治上力图独立;美国被迫调整对欧政策。
2、日本的崛起
(1)原因:①美国扶植;
•②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残存的封建因素;
•③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④重视科技、教育;
•⑤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概况:1956-1972年,呈现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二位。
(3)影响:①经济上:三足鼎立,挑战霸权,冲击两极格局;
•②政治上:全方位外交。
3、不结盟运动兴起:
(1)原因:“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新独立的国家,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
(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
(3)影响: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了恢复)
三、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1、苏联解体
(1)原因: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僵化;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指导思想的错误;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影响。
(2)经过:1991年,发生“8•19事件”;年底,苏联解体,成立“独联体”。
(3)影响:东欧发生剧变,向西方靠拢;苏联在欧洲的所有体系全部崩溃;两极格局最终瓦解;世界形势趋于缓和,和平成为时代主流;出现新的不稳定因素。
2、当前世界形势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1)特点: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但和平与动荡局面并存。
(2)原因:大国军事对抗和竞赛减弱,所以和平是主流。但两极格局的结束使国际力量对比失去均衡,使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宗教、领土争端等矛盾暴露出来;美国试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恐怖主义危害世界,所以世界并不太平。
3、当前世界格局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1)特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
(2)形成原因:
苏联解体后,美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上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3)影响:
•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第三篇: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2011·黑龙江“五校联谊”期中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建国后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主集中制度
1.B 【解析】 “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说明各民主党派应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作用。故选B。
2.2011·中山期末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论中国式民主政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意识形态方面产生的新思想观念如“以人为本”、人权、法治、公民社会、和谐社会等。新的思想观念引发了政治上的变迁,主要表现为()
①依法治国,并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②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治透明度
③建立服务政府,改善公共服务质量
④实行听证制度和协商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化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2.A 【解析】 分析材料,本题依法治国,并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推行政务公开A项。
3.2011·皖中名校联考2007()
A.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
BC周年
D
3.C 【解析】 2007年”“紫荆”,199710周C。
4.2008年11月4日晚,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宴请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庆祝两会复谈取得新进展。陈云林以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首曲“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来比喻今天两会踏出的这一步,未来将创造两岸和平新局面。对陈云林此用意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两岸关系是内部问题
②两岸关系虽然一波三折,但交流与统一是大势所趋
③两岸双方一直都在积极努力改善关系
④一笑泯恩仇,合作促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B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台湾岛内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存在意图分裂国家的“台独”势力,2000—2007年八年间主张“台独”的民进党领袖陈水扁执政期间,两岸关系空前紧张,具有50年执政经验的国民党在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又开始与大陆改善关系,故应该排除③,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
5.2011·福州三中期中“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转,三通两制促和平。”此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20世纪()
A.50年代末60年代初
B.60年代末70年代初
C.70年代末80年代初
D.80年代末90年代初
5.C 【解析】 本题考查海峡两岸关系的相关内容。从题干中“三通两制促和平”可以看出是对台政策,从“雨霁天晴”可以判断是对台政策的开始改变,而对台政策的开始改变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课标文综9.E1[2011·江苏卷] 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①平等性 ②广泛性 ③继承性 ④深刻性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课标文综9.E1[2011·江苏卷] C 会后的感慨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第一次”说明深刻。
课标文综12.A3、天津卷] 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
材料一(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
(1)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
材料二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等《英国通史》
(2)材料二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一变化历程表现出哪些特点?
材料三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四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
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4)综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
课标文综12.A3、B1、E1[2011·天津卷] 【答案】(1)雅典城邦由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妇女、外邦人、奴隶不享受政治权利。
(2)阶段:1832年选民人数增加;1885年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二战前夕已实现全民普选。
(3)变化: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
背景: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4)【解析】 是男人在城邦政治中的地位,第(2)问,“阶段”根据材料中的时间顺序很容易概括;从100多年的时间,英(3)问,从1953年以到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变化,这一变化事实上体现的是(4)问,解答本问的关键再到
课标文综19.E1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
A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课标文综19.E1[2011·浙江卷] D 【解析】 据费孝通的回忆可知此事发生于“北平”时期。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自即日起北平重新更名为北京,并确定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A项错误,A项指的是1954年召开的一届人大;第一次政协会议从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后就开始筹备,准备比较充分,并不匆忙,B项错误;服装是职业和身份的象征,从材料可知除了穿“工装”的工人外,还有其他社会各阶层,普通工人只是其中一部分,代表具有广泛性,C项错误,D项正确。
第四篇: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2011·黑龙江“五校联谊”期中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建国后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主集中制度
1.B 【解析】 “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说明各民主党派应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作用。故选B。
2.2011·中山期末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论中国式民主政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意识形态方面产生的新思想观念如“以人为本”、人权、法治、公民社会、和谐社会等。新的思想观念引发了政治上的变迁,主要表现为()
①依法治国,并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②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治透明度
③建立服务政府,改善公共服务质量
④实行听证制度和协商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化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2.A 【解析】 分析材料,本题实际考查了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的新成就。依法治国,并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治透明度;建立服务政府,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实行听证制度和协商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化。本题选A项。
3.2011·皖中名校联考2007年,一首《始终有你》的主题曲响彻华夏大地:“明艳紫荆风中争胜,找对了路径,花瓣开得繁荣。”其中“找对了路径”意指()
A.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
B.上海世博会喜迎八方宾朋
C.“一国两制”下喜庆香港回归10周年
D.澳门回归宣告西方殖民统治结束
3.C 【解析】 本题考查祖国统一大业。注意关键信息“2007年”“紫荆”,1997年我国成功运用“一国两制”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题干中《始终有你》是香港回归10周年大庆出现的主题曲,答案为C。
4.2011·湖南师大附中月考2008年11月4日晚,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宴请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庆祝两会复谈取得新进展。陈云林以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首曲“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来比喻今天两会踏出的这一步,未来将创造两岸和平新局面。对陈云林此用意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两岸关系是内部问题
②两岸关系虽然一波三折,但交流与统一是大势所趋
③两岸双方一直都在积极努力改善关系
④一笑泯恩仇,合作促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B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台湾岛内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存在意图分裂国家的“台独”势力,2000—2007年八年间主张“台独”的民进党领袖陈水扁执政期间,两岸关系空前紧张,具有50年执政经验的国民党在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又开始与大陆改善关系,故应该排除③,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
5.2011·福州三中期中“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转,三通两制促和平。”此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20世纪()
A.50年代末60年代初
B.60年代末70年代初
C.70年代末80年代初
D.80年代末90年代初
5.C 【解析】 本题考查海峡两岸关系的相关内容。从题干中“三通两制促和平”可以看出是对台政策,从“雨霁天晴”可以判断是对台政策的开始改变,而对台政策的开始改变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课标文综9.E1[2011·江苏卷]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这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①平等性 ②广泛性 ③继承性 ④深刻性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课标文综9.E1[2011·江苏卷] C 【解析】 本题以费孝通在第一届北平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的感慨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政治和社会变革的把握,以及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会场中人员服饰多样说明群众广泛性,他们共商国是说明了平等性,“第一次”说明深刻。
课标文综12.A3、B1、E1[2011·天津卷] 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
材料二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等《英国通史》
(2)材料二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一变化历程表现出哪些特点?
材料三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四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
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4)综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
课标文综12.A3、B1、E1[2011·天津卷] 【答案】(1)雅典城邦由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妇女、外邦人、奴隶不享受政治权利。
(2)阶段:1832年选民人数增加;1885年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二战前夕已实现全民普选。
特点:英国实现全民普选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广大民众为此进行了艰难的斗争。
(3)变化: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
背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4)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民素质提高,民主意识增强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外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第(1)问,“男人就是城邦”强调的是男人在城邦政治中的地位,回答时要指出雅典民主在民主范围上的局限性。第(2)问,“阶段”根据材料中的时间顺序很容易概括;从1832年到二战前,经历了100多年的时间,英国才最终实现了普选,所以其特点可根据其时间跨度比较大来思考。第(3)问,从1953年以来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到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变化,可以看出农村地区的代表比例明显增加;这一变化事实上体现的是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而与此相关的时代背景主要是改革开放。第(4)问,解答本问的关键是要对以上几则材料进行对比,从雅典民主的缺陷到英国工业革命之后民主制的逐渐完善,再到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民主制的发展,我们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课标文综19.E1[2011·浙江卷] 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课标文综19.E1[2011·浙江卷] D 【解析】 据费孝通的回忆可知此事发生于“北平”时期。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自即日起北平重新更名为北京,并确定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A项错误,A项指的是1954年召开的一届人大;第一次政协会议从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后就开始筹备,准备比较充分,并不匆忙,B项错误;服装是职业和身份的象征,从材料可知除了穿“工装”的工人外,还有其他社会各阶层,普通工人只是其中一部分,代表具有广泛性,C项错误,D项正确。
第五篇:200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建议
200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建议
一、指导思想
2007年的高考刚刚结出,2008年的高三复习又开始了。高三备考复习采用三轮次复习策略,一轮复习原则上在春节前基本结束,以“导向正确、方法科学、全面扎实、问题中心、主题鲜明、训练高效”为指导,立足基础,着眼能力;立足“纲标”,活用教材;突出重点,强化主干。在重视使学生建立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构建科学、系统的知识结构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目标
通过一轮复习,达到对基础知识的记准、记全、记牢的基本要求,达到对基本能力的史论结合、活用知识、以史为鉴的基本要求,最终实现抓基础、促能力、提分数、保上线的目标,保证历史学科在文综中成绩突出。
三、复习思路
学习科学理论,优化教学理念;依“纲”据“标”,优化教学内容;重视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以问题为中心,优化教学方法;把握适度原则,优化训练过程;倡导合作、和谐,优化资源利用。
四、保证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优化教学理念
用心思考高考方案,在教学中体现出高考要求。要再读课标及其相关解读材料,进一步领悟课标精神,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建构为基础,以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抽象说教为兴趣教学,变机械的死记硬背为教会学生思维方法和记忆方法,变单一知识传授为知识、能力、觉悟全面提高;变注重书本知识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现代社会相联系;变学生被动接受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学习其他版本的教材、教参,在比较中学习相关知识,丰富备课资源。学习相关杂志文章和专业著述,掌握史学主流发展方向,如当前史学界的三大主流观点,即生产力标准、整体史观、现代化理论,以生产力为基本标准,以整体史观为新视角,以现代化理论为主线认识历史。认真研做近几年上海高考试题,思考其命题思路与设计技巧,归纳出指导我们教学的注意事项与方式、方法。
重视反思性教学要求的落实。从教师看,反思的途径一是从自己中来,积累资料;二是从学生中来,发现问题;三是从同行中来,共享资源;四是从理论中来,审视发展。从学生看,反思的途径一是检测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方法是否得当;二是学习中有何感、有何悟;三是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师生间的沟通。要在反思中总结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二)遵循课程标准,依据《考试大纲》,优化教学内容
1、处理教材的基本原则。一是以课标为基准,凡是课标中没有的,包括整节课的内容,可以大胆删除;二是以岳麓版教材为主,参考其他各种版本的教材。岳麓版教材对课标调整很大,对课标前半句解释相对充分,对后半句阐释简单,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史实”描述比较完整,对“特点”则没有表述;又如,“了解希腊自然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教材中只是叙述了希腊城邦的形成与内容,没有对相关规律性内容的解释。因此,要根据其他版本的教材补充相关知识,以全求面、准确理解课标内容。三是对教材部分内容的处理方法。①每册导读:宏观上掌握,理解每个模块的发展线索、基本内容。②单元导读:宏观上了解单元主题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规律。③课文内容:“导言”,掌握本课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和地位。“正文”,课标中有的,要重点掌握;课标中没有的,要以材料题的形式处理,对具体史实不做记忆要求。“实物图片”,一要印证教材中的文字表述,补充历史内容;二要从中得出相关历史信息,看其历史影响。“楷体字(即小字)”,一类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要掌握,如政治模块第4课第14页第一段楷体字,是对上段正文的补充;一类是对正文内容的解释,如第14页第三段楷体字,不做要求。“引用材料”,一类是要掌握的,如第14页的结构图;一类是印证课文内容的,了解即可。“思考题目”,必须处理,加深对教材正文内容的理解于掌握。“课后内容”,“知识链接”不做掌握要求,“解析与探究”“阅读与思考”要与课文中的材料同等对待,“自我测评”融入课堂教学中,不提倡单独处理,“活动建议”做课后处理。
2、准确对待必修、选修。从2007年高考方案看,试卷结构兼顾必修和选修,而且在Ⅰ卷、Ⅱ卷中区别对待。教
学中要明确必修、选修在试卷中的不同地位,明确考查的方向和训练方式。必修部分既要准备选择题,又要训练主观题,选修部分突出训练主观题。考虑到对选做题的灵活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要灵活,根据学校师资情况和学生需求,适当开设选修课。同时要注意,选修部分在教学中要突出本模块知识的联系,不搞跨模块、跨学科的知识联系。要明确教学侧重点,根据必修、选修模块所占分值,突出必修模块的主体地位,以求全面、细致、扎实、灵活地掌握,基本按照已往高考的要求进行;选修模块要突出重点,不在琐碎的知识上下工夫,在重点知识、主干知识等方面有所侧重,强化教学与训练。
3、明确教学的重点方向。课堂教学的重点方向有三个:第一,归纳处理知识。要综合各种资料,取其精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认真对教材进行归纳总结。第二,抓落实。好成绩不是教出来的,是严格要求得来的,成绩好坏,落实最重要。一要落实具体的预习要求,必须严格检查学案,对达不到预习要求的,要有相应的补救措施,给予必要的惩罚。二要落实课堂教学内容,及时了解学生听课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对课堂提问和练习要高标准、严要求,即使口答也不放松,同时加强对课堂笔记的检查。三要落实教材的记忆要求,必须督促学生记全、记准、记牢教材中的所有内容。四要落实各种资料上的相关题目,尤其是主观性题目必须落实到书面上,要加大检查力度,坚决杜绝只在选择题上打对号、主观性题目只看答案不动手不动脑的坏习惯。检查手段也要多样化,普查与抽查相结合,尤其要针对性地检查某些学生,有些板块的知识也根据需要强化检查。第三,点拨方法、拓展能力。不要只是把条理好的知识、总结好的答案传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课上要以知识处理为主,题目剖析为辅,题目要以高考试题为主,其他典型题目为辅。要重视知识的当堂巩固,不过多地寄希望于课下。
(三)突出教学设计,尽显师生作用,优化教学过程
1、教师活动的优化。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只有导向正确、透析教材的目标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其次体现在教学方法的选定上,“教法”主要是教师逐步展示目标,准确把握展示目标的时机,逐步诱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活动;“学法”指导主要是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着意养成史实、史论、史法三位一体的思维技巧。第三,体现在精讲上,精讲并不单单是意味着少讲,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和规律、解题方法与技巧等都要精讲,而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具体的知识点则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学掌握,以目标导之而不必细述。第四,体现在学生活动的组织上,思维活动应围绕重点和难点知识展开,应体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史实材料到观点结论的思维方法。思维活动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启发思维的契机的把握,思维和理解是知识内化的关键。第五,体现在板书设计上,要通过线索清晰、归纳科学、提示精要的板书,诱导学生学习,能让学生窥一斑(板书)而知全豹(教材知识体系和历史规律)。第六,体现在教学小结上,要精心设计,做到语言简练、画龙点睛、形成规律、升华认识,同时应善于捕捉历史与现实的连接点,强化历史与现实相联系的意识,引导学生以古察今、以古知今、以古鉴今。
2、学生活动的优化。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体现在学生必须有前瞻意识,下一步要学啥、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要心知肚明,不能时时处处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选择权。其次体现在领会教学目标和掌握教学目标的途径上,要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是创造性的消化而不是一味附和教师。第三体现在主动设疑求教上,不满足于“学会”,还要会学,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理解方法、思维方法,在这个基础上主动设计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求进步、长见识。
3、教学结构的优化。从时间分配上,以还时间给学生为原则,但要加强调控,以目标引导学生,坚持目标分解、时间分段的原则,让学生每时每刻都有事可干。从教学内容处理上,教师要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构建,了解知识内容的形成发展过程和思维背景,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精髓。“系统”就是要求对知识内容进行:(1)针对性的选择。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充分发挥每堂课的效能;(2)仔细的加工。弄清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哪些内容该承前联系;哪些内容该同步联系;哪些内容该超前联系,哪些知识该淘汰、哪些知识略讲,哪些知识是新知识,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3)必要的延展。每一堂课都有它的知识体系,在着力寻求新知识和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的同时,要积极扩展、延伸知识,积极诱导学生去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四)以问题为中心,优化教学方法
1、强化学案导学和问题目标教学。提倡根据各校学生实际独立设计学案,每个学案设计要以课时为单位,要切
实保证每课时都有学案。在内容设计上,应尽量丰富、科学,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进一步体现知识结构与知识联系,体现问题目标教学。在题型设计上,各种题型要全面,包括一些探究性题目,努力创设新情境、新立意。在印发时间上,要保证有一定的提前量,给学生课前应用的时间,必须提前设计印发。在使用上,要加强落实,利用课前时间检查学案的落实情况,也要适时收缴检查,对不能完成学案的要严格要求。
2、课堂教学要以落实基础知识为核心。①课堂教学突出基础。以记忆、理解教材和应用知识为目的,达到记准、记全、记牢的基本要求。②强化检查环节。课前,突出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旧知识的检查,防止学生出现打开书会、合上书忘的毛病。课上,当堂知识当堂巩固,突出对重点知识、重点学生的当堂检查。课下,以大批量的以教材基本内容为主的选择题强化对知识的巩固,收缴检查学生的回答情况。③重视单元过关考试。每一单元都要组织单元过关考试,试题要以基础知识为主要考查方向,注意选题的科学性、导向性、基础性和情境的新颖性。
3、突出教学方法研究。注重教学方法研究,坚定不移地落实学案教学和问题目标教学模式,备课要围绕教学设计开展。注重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教学中要把目标分解、时间分段,尽量避免把大块目标、大段时间一次性地完全放给学生。要合理调控时间,保证完成课时教学内容,题目尽量前置,反对把课堂时间生硬地分为讲课和练习两段。加强知识联系教学,要依据课标,结合其它版本教材,重新整合教材;加强同类知识的联系,做好比较分析;尝试以某一时间区域和某一地域为主线,归类总结各必修模块的知识。
4、学法指导要加强。要指导学生记好笔记,不要单纯依靠学案作为笔记的替代品,强化笔记在学习中的作用。明确学生口答问题的基本要求,要以笔答的要求为训练标准,要求语言精炼、要点全面、条理清晰,做到回答问题段落化、层次化、要点化、序号化,坚决杜绝念书回答和死背书回答,答题思路要清晰,逻辑要严密,语言要准确,保证课堂提问按高考实战的要求,把对学生的规范化要求落实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加强知识联系,教会学生如何联系,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联系哪些知识。加强学生的答题技巧指导,对各种题型的基本要求何解题技巧,要结合具体实例讲解,尤其是对探究性和研究性题目的解题指导。
5、合理确定教学起点。方案的试卷难度要求控制在0.60-0.65之间,与3+X模式下的高考相比,难度降低。教学中,要适度降低教学起点,但要明确,降低教学起点并不是降低教学要求,对知识历史、规律总结、认识升华等方面还是应从严要求。训练题目的设计也要从这一难度要求出发,不搞偏难怪题和无意义的死记硬背的试题,既然要避免“无意义的死记硬背”的试题,就可能大规模减少对纯记忆性内容的考查,代之以新材料、新情境的考查方式。但是,不能因此就忽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仍要注意强化基础知识的巩固,夯实能力根基。同时,要保证学生将训练落实到纸面上,严格作业质量,保证训练效果。
6、大胆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参与教学,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不要事事越俎代庖。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要积极为开展此类活动创设条件,发挥教师的引领、导学作用。从教学方式上,无论是结构的构建,还是知识的处理,都要力避越俎代庖,切实以问题目标引导学生独立分析、思考,不要事事不放心,点点要讲到,胆子大一些,放得宽一些,通过落实问题目标强化对知识的落实。从教学侧重点上,重在设计问题目标,创设新情境,设计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方法,围绕课标要求反复进行,不在个别知识点上耗费过多时间。从训练方式上,命题要时刻体现灵活性、开放性,要形成导向,养成习惯。但要注意,灵活与开放要合理适度,有针对性,没有经过精心策划的教学设计,靠临场发挥不可能驾驭好、控制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和进度,不仅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有可能背道而驰。
(五)坚持适时、适度、适中的原则,优化训练过程
1、训练原则。一是适当做题,要有数量,但不能以练习代替复习。同时,所选题目一定要准确、典型,不能见题就做。要总结答题方法,研究以往的高考题,从中得到启示,比多做多少题都有益处。二是分析错因,错题分析的作用不仅仅是使学生弄清一道问题,而是要通过错题分析,总结知识的内在联系、规律,特别是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认识上一个新台阶。三是总结规律和技巧,文综试题的特点是长题不难、难题不后,答案精而不长、全而不多,做题要做到“三个一”(一张卷子一支笔、1—2分写一句话、每一句话保证得分),牢记“三句话”(容易题求全对,一分不浪费;绕过拦路虎,再杀回马枪;人难我难,我不畏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保证卷面“三化”(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
2、精选题目。一轮复习除必要的单元过关考试外,课堂教学中也需要大量的题目,精选、精评至关重要。选题要注意三个方向:一是教材的基本内容,包括三类:一类是纯粹的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比例不易过大;一类是对教材知识的变通,是改头换面后的“新”题,比例可以稍大些;一类是与社会重大现实问题有关联的题目,这三类所涉及的知识都应该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二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方面的内容,包括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尤其是培养创新意识,能从合适的知识点切入设题、选题。三是史学理论应用方面的内容,要从教材运用史学观点评判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中得出规律,学会迁移,由此及彼,以题目的形式加以落实。
3、合理应用。用题方式不拘泥于考试,教学中问题目标可以用,课堂提问可以用,个别辅导可以用,要从方式上用活每一个题,对重点知识可以从不同角度设题,由一题变多题,真正领会掌握历史知识。可适当布置书面作业,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能力发展的层次、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水平等。学生处理题目的过程中不提倡依赖教材。
4、重点讲评。讲题是关键一环。既要讲知识,又要讲方法。从学生答题的情况看,学生在解题方法上存在着很大问题,平时训练后的讲评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可以分门别类地讲,也可以就题论题或借题发挥,达到由一题而多题的练习效果,训练学生答题规范化、知识系统化、思路规律化、知识能力化。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建立错题、疑难题笔记本,以备后来检索使用,杜绝错过的题照旧错的现象发生。
(六)倡导合作、和谐,优化资源利用
1、加强备课。个人备课要备到点子上,要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强化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一是加强对《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的研究,把准考点,理清知识点,找准关键点,寻找突破点,确定复习重点;二是加强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研究,找出规律,指导教学;三是沟通教材各部分的联系,构建结构,引领方向,宏观把握,微观处理;四是整合教材,归类知识,发现规律,用活教材;五是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更新知识。在此基础上,把理解准确、方向对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集体备课要突出重点:一是围绕两纲一题、基础的巩固、结构的构建、难点的突破、能力的提升、学案的设计、课堂的优化、重点问题的选取、题目的编选、学法指导等方面开展研究活动。二是备课组长做好分工和检查,按阶段、分课时将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好主备人,按照要求先周备课,形成具体的复习方案,集体讨论后分头执教。三是确定集体备课时间,备课形式要多样化,坚持“课前一聚”、“课后会诊”的制度,强化课堂教学的过程性研究,及时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2、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一是人力资源,既要重视校内集体备课,又要重视校外的集体研讨交流;二是资料的交流与使用,既要做好本校内上下届高三的资料传承,也要做好学校间资料、试题的交流;三是网络资源,广泛搜集网上信息,搜集各地的资料和模拟试题;四是加强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一是各学校要打破壁垒,加强交流与合作;二是利用各种途径,加强与外地信息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