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波士顿大开挖与清溪川改造的感想
关于波士顿大开挖与清溪川改造的感想
清溪川的历史概括
清溪川是韩国首尔市中心的一条河流,全长5.8km,自西向东,流往汉江。在长达60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的建设和改造。朝鲜战争后,韩国政府于1958年开始对清溪川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历经20年时间,将河流覆盖成道路,并建成了2座高架桥,成为首尔一条重要的交通干线。进入21世纪后,清溪川地区已经成为首尔发展的一个障碍,这是因为城市的快速发展,建设在清溪川的高架桥非常繁忙,2/3的车辆为穿城交通,排放了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了城市环境,另外,高架桥已经历了近40年的运行,多处混凝土老化,部分钢筋裸露,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如要进行全面维修,则需要巨大的投资;首尔的南部(汉江以南)借1988年主办奥运会的契机,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建成了一个具有现代化设施的新的商业和商务中心,而清溪川两侧多为小商品店铺,相比之下,存在巨大的南北差异,需要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契机;历史上几次对清溪川覆盖,将广通古桥埋
于地下,许多历史文化已逐渐被遗忘,需要进行挖掘,以教育后代。基于以上原因,2003年在首尔市政府的推动下进行了对清溪川重新修复工程。波士顿“大开挖”
“大开挖(Big Dig)”工程是一个地下通道项目。波士顿大开挖工程启动于1991年9月,据称是美国历史上最大、最复杂和最具技术挑战的项目。该工程拆掉了波士顿滨海地带的一条长约13公里的老高架路,将交通引入十车道的地下隧道,并修建跨越查尔斯河的大桥,同时扩建高速路,使其通过地下隧道与机场贯通。感想:
清溪川改造和波士顿“大开挖”让我深切的体会到了城市的环境,经济与交通三者之间的关系。让我看到了一个在三者交缠的城市发展历程。
最初,最原始的一群人为了生存,他们依山傍水而建立部落,他们什么都没有,所以他只能依赖于大自然的赐予。居住于遮风挡雨的洞穴或裸露于室外。果腹于禽畜渔或者山林野果。那时环境就是他们的一切。
然后,部落里的人们通过创造,渔网,茅箭,火焰等等,人们果腹生存的同时手里面有了剩余物品,聪明的人类没有看着他们生生的烂在手里,于是产生了交易,接着就有了经济。
后来,部落里来了一群同样长者两条腿的动物,穿着奇异的衣服,戴着陌生的饰品,带来了新奇的玩意,同样也带来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穿着他们的土特产,带着他们的土特产,去其他部落做新奇的人。于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交通。
就这样三种因素在城市里发生了纠缠不清的关系。良好的环境是城市存在的必要标准,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而交通则是城市的骨骼,协调着城市的功能,促进了城市的经济。现在城市大都是第一考虑经济莫求发展而忽略了交通和环境,后来城市混乱了,交通堵塞,于是产生了环路,然后一张张城市大饼摊在了世界地图。再后来污染也来了,白色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光污染......直至污染也多到了变成了一门学问,直至为地球去了色。这就是不统筹三者关系的巨大后果。
城市的发展就是不断地在环境,经济和交通之间谋取最大的利益,孤注一掷的谋取经济发展,到头来的后果是惨痛的,弥补的代价是得不偿失的。
第二篇:清溪监狱警示教育感想
清溪监狱警示教育感想
最近,学院组织学团办干部到涪陵区清溪监狱接受警示教育,一幅幅发人深省的图片,一双双浸透悔恨的泪眼,一个个罪犯的现身说法发人深思,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憾。
第一次看见所谓的“高墙”,不是想象的高度,只有静默的高压线在午后惨烈阳光下发出苍白光芒的威慑;第一次看见服刑的犯人,不是营养不良的,只是见不到眼神,没有光芒的眸子永远是盯着地面,带着佝偻着的腰;第一次亲耳听见他们的忏悔,不是歇斯底里的,没有泪水,甚至声音都是不带多少感情色彩的。但是你看见了他们低到尘埃处的灵魂,他们是有罪的人,虽然他们的罪各不相同,但都是因为犯了法。
抬眼处,会场左右两边各有一大幅字牌,“认罪、悔罪、赎罪,争当改造积极分子”,“学法、知法、懂法、力做爱国守法公民”。看着那一幅幅发人深省的图片,一双双浸透悔恨的泪眼,我渐渐明白,由于一时被贪欲蒙蔽了双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成为人民和社会的罪人。终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受到法律的严惩,悔恨莫及。有时“天堂”到“地狱”往往只有一念之差、一步之遥、一墙之隔。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一个人一旦自我放纵,心存侥幸,就会从追求小满足发展到大贪婪,跌入犯罪的深渊。我们必须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珍惜自由,珍惜生命,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法”指广义上的法律,即指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但是“法”也是对人行为的规范,那是一种类似于“玻璃门”的事物,你没撞上它以前你没察觉到它的真实存在,轻轻一击,那“玻璃门”就碎了,你就成了“罪人”,没有任何补救的可能,这就是“以身试法”。不要侥幸,不要对“法律”视而不见,不要撞法律的“红灯”。要做到“勿以小恶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个现身说法的罪犯并非偶然,主要是他们没有明白什么事情是应该干的,什么事情是不应该做的,该做的事一定要把它做好,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我不禁想起美国的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的一句话,“我会从小教育我们的孩子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应该做的事不会因为没人支持就可以不做,不可以做的事绝不会因为众多的人做了没事你就可以做,这就是原则,生活最基本的原则。”我们在工作生活学习中一定要守住法律法规的底线,守住做人的底线,守住道德的底线。时时要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能有哥们义气,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不能轻信他人的承诺。否则,一旦犯罪了,进了监狱,就会失去自由,失去工作,失去家庭,到时就悔之晚矣。
由于平时对这些罪犯的犯罪过程已有所了解,对于他们的自我剖析印象不是太深刻,倒是他们的监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窄窄的几个平方里放了10来张格子铺,不能出去的大部分进间他们就挨个坐在位置上,平时拥有的任何一切你都不能有,那是什么?那就是自由。人只有在失去自由的时候才知道它的宝贵,这时愿意拿一切来换取自由,哪怕生命,只可惜那已是不可能了。对一个人最大的惩罚就是让其失去自由。从这点来看,到监狱的警示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什么叫失去自由?在这里就能深刻体会。对一个人的尊重是让其得到足够的自由,但任何的自由都是相对的,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自由,有一些人以为走上了领导岗位,得到了某种权利,就得到了更大的自由,这时,他已不经意间突破了法律的界限,成了人民的罪人。同学们,让我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吧,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在高校这样一个宽松的、需要更多自我管理的生活环境里,做一个有理智、有头脑的人;要懂得用法律去约束自己的行为,明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多珍惜自己的生命与自由,平安、健康的度过三年的大学生活吧!让犯罪永离我们!
第三篇:建川博物馆感想
建川博物馆考察报告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于9月22日考察了建川博物馆聚落。建川博物馆聚落占据了四川大邑安仁古镇与斜江大堤之间的 500 亩用地,由 3 组不同主题的博物馆群及其商业街坊混合而成。已建成抗战、“红色年代”、地震民俗四大系列的23座博物馆,聚落规划强调博物馆的生活性、商业性,而不仅是纪念性、文化性和教育性。“建川博物馆群落”刚听到这个名字时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博物馆后面要加一个群落。看完博物馆后,觉得这个聚落加的十分贴切,它是目前国内民间投资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一个博物馆。按照主题将博物馆分为四个大单元,一个抗战馆分出8个馆来,按照这个思路整个博物馆聚落裂变出23个馆,将这些博物馆构建成一个群落,让每件展品讲述背后的故事。
走进建川博物馆,入口有伫立着一个抗日战士举枪站在日军碉堡上的雕塑,再沿路往前就看见博物馆的正门,上面有用铁铸造的馆训,无论是铁牌楼,还是馆训,都与一般博物馆不同,有一种强悍的感觉。进入馆区我明显感觉到这个博物馆的的体量非常的大,现代的博物馆,大片的绿地和水域,设施完善的休闲区,很有公园的感觉。建川博物馆聚落已有的建筑都不大,但都极富个性。
从平面图中可以看出聚落的第一个部分是抗战馆。抗战博物馆由一馆分出8个馆,包括中流砥柱馆、正面战场馆、飞虎奇兵馆、不屈战俘馆、川军抗战馆、红色广场、中国壮士群雕广场以及中国老兵手印广场。每个分馆都有相应的主题,而这八大主题的聚合便构成了抗战博物馆系列。其中令我影响深刻的有规模最大的中流砥柱馆和给我最为震撼的不屈战俘馆以及最有川西建筑风格的川军抗战馆。
在主道路最前方的是中流砥柱馆,灰色的花岗岩外墙,饰以红色长城浮雕,它以历史照片、资料、实物、文献以及地道战等实景复原的方式陈列通过三个单元“民族的脊梁”“敌后之岁月”“根据地建设”来展示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历史。该建筑由两个敦实的体块咬合而成,建筑上伫立着一根巨大的柱子,象征着中共是抗日的中流砥柱。展示了抗战8年中中共的重要作用。
不屈战俘馆,这是一个特殊题材的展馆,如果说中流砥柱馆和正面战场馆能让人了解历史,那么“不屈战俘馆”则会重重的撞击人的心灵,良知。它处在博物馆群落的角落里,钢筋水泥建筑不带丝毫装饰,生锈的钢筋露在外面,用钢板来铺地面,将建筑墙面变形,产生皱褶、绽裂,运用压抑的色彩和厚重的材质,同时又让建筑展现出锐利的形态。安排了窄巷、牢笼、放风院,将展览空间扭曲。通过历史文物和照片展示出因弹尽粮绝而被俘虏的抗日战士悲惨遭遇,设计打破传统用高窗、采光孔、小天井所营造出的光环境都让我感到悲怆、沉重,让我感受到了战士的压抑和所经受的折磨。而战俘在日军的威胁侮辱下的淡定自若,大义凝然又让我感动。整个空间由平静的水面结束,让人又可以静下来思考,缅怀。
川军馆位于整个聚落用地的西南角,设计者非常重视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特别是体现地域建筑文化的民居建筑。平面方案借用了安仁古镇庄园建筑的多进院落的空间形态,采用虚实相间的排列方式,以一组院落作为建筑的基本空间元素,形成用天井所串联的单元重复排列的平面形式。这种竹节式的组合方式,非常适合所处的狭长地块。院落布局不是传统四合院式建筑的简单重复,而是将结构模型与空间形式结合起来。一层以剪力墙作为结构支撑体系,二层则将墙两侧各出挑成为展厅,而剪力墙的围合自然而然地形成天井,成为多进院落的传统格局。川军馆采用了底层架空的方式,展厅布置在二层,使他超过河堤高度。而形成二层展厅空间的办法是用墙所围合的天井前后悬挑形成结构单元体,单元体之间用楼板连接成平台,在平台上放置木结构的坡顶构架。这种特殊的建造方式似乎是把作装置的手法用在了建筑上,形成了现代和传统建筑形象的排列和重叠,并且使现代结构形式和传统空间形态之间有紧密的关联。设计者在建筑材料上采用当地庄园建筑用得很多的青砖清水空斗墙。坡顶部分采用纯木结构、穿斗构造。屋面为灰色平板瓦,取其简洁。门窗为木质。这样的材料选择不仅在形象上体现了建筑材料的表现力,强化了地域精神。
除此之外,飞虎奇兵馆、正面战场馆、抗战老兵手印广场等分馆各具特色。他们用一张张老照片、一封封战地书信、一枚枚奖章、大刀步枪将那段波澜壮阔、刻骨铭心的峥嵘岁月凝固在了展馆里。那些泣血的故事和触目惊心的场景让我深感震撼。
建川博物馆聚落,除了抗战文物系列陈列馆外,还有红色年代系列馆,包括红色年代瓷器馆,生活用品馆、红色年代章钟印馆,镜面馆、知青生活馆和邓公祠。这些馆主要展示了在红色年代里人们的生活场景,历史记忆、和一些相应的文物,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生产生活。
博物馆的第三个聚落则是地震系列的博物馆。它包括5.12抗争纪念馆、震撼日记5.12—6.12馆、地震美术作品馆和胡慧珊纪念馆。而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5.12抗争救灾纪念馆。该馆展示和体验历史上发生的“人祸”和“天灾”两大悲剧,给予后人鉴戒和警示。建筑外部平和而宁静,却混合收藏着内部的虚像狂乱和现实震荡,给予当代人对过往历史和灾难的即时体验与纪念,加上其曲折、多变、富于现实感和戏剧性的设计建造历程,可称得上是这个时代的“镜鉴”之馆。
5.12纪念馆使用的主要外墙材料是清水混凝土和红、青两色页岩砖, 不同的室内功能对应不同通透程度的花墙,以满足不同的采光、通风、景观和私密性等要求。为此还专门设计发明透明“钢板玻璃砖”,造价低廉并易于加工,用于花墙上对应室内空间的砌空部分。,镜鉴馆室内空间通体全部采用白色喷漆花纹钢板,纯净、抽象、虚幻, 让人体验极端的狂热而失序;地震馆则保留原始的混凝土墙浇注和砖墙砌筑痕迹,仅局部简单刷白,粗砺、具体、真实,使人感受痛切的悲惨和震撼。两者以各自的方式纪念、展现和体验着历史上发生的“人祸”和“天灾” 两大人间悲剧,给予后人鉴戒、警示和启迪。
建川博物馆的最后一个主题为民俗系列,其中包含航空三线馆、三寸金莲馆、国防兵器馆、老公馆家居馆、长江漂流纪念馆。民俗是民族的一部分,为了族魂,收藏传统。
中航工业三线博物馆,它是为了纪念中国航空工业诞辰60周年所建造的。博物馆主要用于展示和记录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文物及事件,室外展示了实体的飞机。三线博物馆是4座不同材质的建筑与院落空间组成,每座建筑都有不同的寓意,分别象征着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它以时间为线索进入不同的展览空间最终进入室外展场。
第一座建筑以圆拱形的形式和粗狂的表面质感来表现初期的艰辛,屋顶上的条状天窗引导着空间的参观路径。
第二,三座建筑则形体稳重平实,大面积的实体墙采用“平涂”
以及“砖”的质感,通过变化材料体现出三线建筑不同时期的特征。
第四座建筑利用钢结构,玻璃幕墙等材料表达出时代性的跨越站在玻璃幕墙的窗边透过斜视看外景,仿佛起飞瞬间的真实体验。博物馆以迂回、交错的空间形态以及流线表达出三线时期的时代特征。四座单体建筑相互并置,通过连廊联结。每座建筑看完时都需要经过一次回转进入下一展示空间,路径迂回但又连续,我想应该是想要表达时代过程的曲折。看完建川博物馆,可谓感触良多,作为安仁古镇的点睛之笔,建川博物馆有着厚重的历史沉淀、丰富的历史遗存。他的聚落设计更是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有很多设计的构思让我大开眼界。
第四篇:韩国汉城清溪川水景观考察观感
韩国汉城清溪川水景观考察观感——参加第31届国际水利学与工程协
会大会随访记
考察“决策”
在这里用到“决策”二字,显得有些夸张,但的确是这样。一般国际会议除了有许多专题报告、学术交流、各种研讨会以及技术培训等非常专业的技术交流外,还通常安排各种技术参观和考察。主办者通常都将精心挑选和准备的本国最好的工程实例展现在专家和代表们面前,由于时间有限,代表们常常在选择参观考察路线时难舍难取。这次在韩国汉城参加第31届国际水利学与工程大会(IAHR),我又面临这样的“决策”。会议安排了两条参观路线,一是参观“湿地”,另一个是参观“清溪川”河道重建工程。2004年5月我在汉城参加第72届国际大坝委员会年会期间曾参观过“清溪川”河道重建工程,但该工程当时正处于施工阶段,对它的了解更多来自于资料和图片,因此经过综合考虑,决定选择去考察清溪川和汉城河道重建工程,用自己的眼睛和相机去记录和感受汉城城市河道的改造。
考察小插曲——乘地铁
清溪川在汉江的北侧,我们住的饭店在江南。汉城的地铁和地面交通的拥堵都是世界闻名,因此,进城最好的选择是乘地铁。
汉城地铁并不豪华,但很方便。一般每两个大街区就有地铁站,市内有9条线,几乎2分钟就来一趟,也不拥挤(我在非上班高峰时乘车)。它有几个非常突出的优点。第一,各条地铁线用不同的颜色区分,2#地铁为草绿色,7#地铁为黄绿,5#地铁为紫色等。特别在几条线交叉换乘时,只要注意自己下一次要乘的地铁的颜色标示,跟着颜色走,就不会找不着“北”。第二,各站除了有站名,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所有的地铁站都编了号,我乘坐的2#地铁站站名为“三成”,编号为“219”,“2”代表2#地铁线(环线),“19”为从起始站顺时针方向数第19站,如果你难以记住站名,找不着方向时,只要看前进方向的站编号,就不会乘错方向。第三,相对汉城的其它消费而言,票价便宜,去年乘一趟单程地铁,票价为700韩元(合0.6美元),今年为900韩元(近1美元)。第四,地铁除用韩、英表示外,还有中文,因此感觉很亲切,也很方便辨识站名。第五,地铁站里有厕所,在欧洲这样的国家,很难在大街上找到厕所,而到汉城乘地铁,还没有走到买票的窗口,就发现很明显的“厕所”标志,而且离地铁进口很近,里面干净整洁,这不仅为乘客提供方便,更为路人提供了方便。
两天下来,照着地图,基本不用问路(多数韩国人不能说英文),也没有乘错线。但有一点是要说明的,汉城地铁进出站口同时也是穿越马路的过街通道,因为主要马路路面上没有供行人通过的“斑马线”,因此在主要大街上的地铁出站口有时多打8个,对初来汉城的外国人也是一个小小的烦恼,搞不好要绕圈子。
考察见闻
清溪川(Cheonggyecheon)是一条自东向西穿越韩国汉城市中心的古老河道。自朝鲜王朝(1392—1910年)1394年由开城迁都汉城起,伴随着该城市600余年的发展,这条古老的河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过欢乐、繁荣与发展,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过辛酸与痛苦。
清溪川改造工程全长约5.8km,工程的详细情况在2004年第16期的《中国水利》有专门介绍。在去年对该工程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此次定位在考察工程完工的全貌。在“正式”考察前,将该改造段从上游向下游基本走了一遍,“正式”的考察从下游端开始,通过考察了解整个改造工程的设计思路、与周遍商业活动和历史文化的结合,其景观重点看桥、河岸的保护方式、植被、景观设计、文化墙等。
清溪川的桥
桥在清溪川的重建工程中有着极其重要地位。历史上曾建有各类桥9座,至今只保留下来了2座,其中水标桥在20世纪50年代在对清溪川覆盖前就已迁移到奖庆公园,后又迁到世宗纪念馆。水标桥前设立的水标还是韩国历史上最早用于测量水位的水尺,代表了韩国历史上的水利科技技术。广通古桥在历史上曾是皇家和达观贵人过河的重要通道,包括皇家出城、外国使节来访都要走广通桥。在朝鲜时代,清溪川的桥是河道两岸的经济发展、政治活动和人民生活的中心。人们习惯在正月十五来到清溪川做“踏桥”活动,象征新的一年不得脚病;桥还是人们放风筝的主要场所。
清溪川的兴衰
历史上为了解决洪水行洪问题、保护两岸百姓,曾在15世纪对清溪川进行了多次疏浚、扩宽、用石块护岸、修建桥梁等工程,为百姓带来过益处。清溪川两岸为汉城最早的商业活动中心,并一直延续到近代。现在的清溪川两岸多为小商品店铺,销售工具、照明、鞋帽衣服等物品,仍为市民和外国游客最喜爱光顾的地区之一。笔者在考察时,还曾在地下通道的小商品店铺买了几个手机挂件,作为纪念品回来送给同事,价格比起其它地方还是便宜许多。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溪川逐渐成为穷苦人居住的地方,沿河搭满了破旧的木板房,也成为犯罪和抢劫的主要地方。在日本人侵略时期,就开始对清溪川进行覆盖。广通桥也从此开始遭到破坏。在多次的清溪川覆盖工程中,广通古
桥最终被埋藏于地下,成为污水通道,人们也似乎把它遗忘了。除了水标桥外,其它桥早已不复存在。
大规模的覆盖工程始于20世纪50年代,花了近20年的时间,建起了双向四通道的高架桥,一时间成为汉城的重要交通干线。
清溪川命运的转折点
经过了近40年的运行,高架桥受到了严重的破损,混凝土剥落、钢筋外漏锈蚀,安全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当局曾作过安全加固方案的研究,其结论是要花费相当大的代价。
市政府也曾对清溪川进行过研究,发现通过高架桥约67%的车辆为进出城,车辆通过时排放了大量有害气体,造成了空气污染并带来噪音。两边的商业街长期停留于小商品和服装鞋帽的销售,与城市其它商业中心,特别是汉江南岸的现代化商业活动中心相比差距太大,因此市政府做出了一个重大举措,即重建清溪川,恢复其原有面貌、改善周边环境、错小南北差距、再现历史文化、为清溪川的繁荣和发展创造机会。这也成为清溪川重建工程的核心思想和理念。
清溪川重建工程的面貌
清溪川的重建工程于2003年7月1日正式开工,共计投资3600亿韩元(约合3.6亿美元),历时2年,于2005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实际上该工程是边建设,边投入运行,在2004年5月31日,就有2座桥前期投入运行,2005年的6月1日进行了全线通水试验。工程建设期间很好地解决了当地的交通问题,也没有影响两边的商业活动。笔者在考察中也注意观察到,行人或游人也不时停留下来,走到护栏边观望施工人员作最后的扫尾工作。清溪川重建工作中共建有各种桥14座,多数桥可通行机动车,两边设行人道,这为河两岸的机动车和行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除了恢复广通古桥外,新建了13座桥,这些桥造型各异,有斜拉桥,有拱桥,有的在平面上呈弧形,富有创意。每座桥都有名字,其中部分桥用古代桥梁的名字命名,多数桥还有中文名字,看起来十分亲切。
广通桥的恢复是清溪川重建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成为清溪川的一个重要的亮点。建设者在原址上恢复了该桥,对遗失和损坏的部分进行了修复。为保护桥梁,该桥只为行人用,另外该桥在平常小水时不过流。在桥的南侧专门竖立了一块铜牌,用韩文和英文分别介绍该桥的历史。
广通桥的原址处于繁华的商业金融地段,设计者非常巧妙地利用了该桥作为河道形式的分界点:桥的上游呈现一派现代气息,花岗岩石板铺设的河岸,具有抽象艺术的河岸造型,接上去为黑色大理石砌筑的人工瀑布,末端是美丽的清溪川广场;桥的下游河段以自然河道形式为主,中间段由于河道较窄,岸坡较陡,南岸用大块石衬护,北岸修建成亲水平台,两岸种满了各类水边植物和花草,形成一条绿色的走廊。越往下游走,河道逐渐变宽,设计者将两岸都修建成自然河岸。
考虑到清溪川上游河道底坡偏陡,下游较缓的特点,采用大块石的跌水将水面衔接起来,陡坡地段多设几道跌水,缓坡的地段设1~2道。用作跌水的块石还可作为过河的“桥”。主河槽内的水一般深30cm~40cm,即使孩童在水中玩耍时也不会发生溺水的事故。
在考察中发现,建设者对河岸绿化植物的选择和搭配也花费了一番功夫,未见到有名贵花草,但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水边则以芦苇为主,护岸的植物以根系发育的为主,立墙的绿化则以爬藤植物为主。就连路边的草花沿途也不一样。不管怎样,看起来是那么的自然和谐。
立墙文化也成为一道风景线,通过征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创意画,将其制作成瓷砖镶嵌而成的文化墙。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长卷,描绘了古代皇帝及皇家出行的情况,在其西端有一幅“首善全图”,即古代时期的汉城市中心地图,包括流经城市中心的清溪川,使现代人能够了解到该河的过去。
在会议组织参观的前一天,恰逢汉城下了一天的大雨,该条河也又一次经历了 “考验”,最高水面漫过了河岸的人行道,即全断面过水。现场看到,有一些草在水流的冲刷下倒向顺水方向,在石块筑成的跌水上游有轻微的淤积,在局部地方可以看到少量的干草垃圾挂在绳索或栏杆上。但总的情况看,该河道经受住了一次“考验”,说明该设计是成功的。
参观过程中,建设者还将他们专门印制清溪川设计效果图精美画册送给我们,这些也都作为我们所里的技术资料加以收藏。
考察体会
防洪问题的考虑。虽然该河道流域面积不大,仅51km2,但是韩国方面还是非常认真地加以研究,采用了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总工贾仰文博士在日本留学期间开发的模型进行了精心计算,以确保该河道在遭遇大洪水是能够安全行洪。9月13日的大雨也考验了该河道的防洪能力。
河道建设与基础设施关系。在河道的两边布置有若干大型管道,包括污水管道、电力管道、通讯管道等。在该河道的重建过程中,这些公共基础设施都得到了统筹考虑,一次建成,以保证该地区居民生活和商业活动的各种公共服务需要,同时将污水和河水分开,保证河道水的清洁。
回归大自然。河道的重建追求自然美、亲水,例如河岸的保护方式贴近自然,减少了人工痕迹。多处设有亲水平台,为各年龄段人群提供了方便、安全的休闲亲水条件,另外还照顾了残疾人的需要。
桥文化。在短短的5.8km河道重建工程中,建有14座桥,其造型各异,为两岸居民行人和车辆提供了方便的交通。在清溪川景观设计中,突出地展现了“光通”古桥的历史和文明,为生活在高度现代文明的汉城人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了解自己国家历史文明的教育课堂。这一点可称为清溪川重建工程的精华。
科普教育。在河道的重建过程中,业主方就在路边修建了一个展览馆,介绍该条河流的过去、几次覆盖的情况,更多的是向市民介绍当前改造的情况,包括如何拆除高架桥、如何做河道的防护、河道重建后的效果等。目前市政府正在建设一座新的展览馆。为了能让后人记住该河道的过去,在下游段还保留了3个高架桥桥墩。
清溪川河道重建工程很值得我国水利工程师们学习和思考。我国在正处在城市河道重建的热潮中,我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如何做到在满足河道防洪和生态环境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满足人民在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条件下对城市水文化和水景观的高要求,提高我国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国际竞争能力?从事城市河道建设的人需要考虑将工程的建设与地域文化和水文化的结合,那么大坝、电站等其它工程的建设中是否也可以融入一点历史文化的痕迹,让我们的工程不仅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同时还更具有一点人性化。
第五篇:读《陈九川录》感想
读《陈九川录》感想
《致良知》通篇都在阐述‚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本篇《陈九川录》主旨阐发了求学、格物和致知,通过阳明先生和其弟子交流的方式讲解了在求学和致知之间的关系,探究内外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学达到知的过程。
1、确立‚身、心、意、知、物是一件‛,阐明‘心斋坐忘’,在求学的过程中达到忘却身体和周边事物的存在,身心一体的去求,才能领略格物致知的真谛。
2、明确动和静的关系,动亦是静,静亦是动。静坐用功,收敛放溺之心。
3、确立求学过程的内外、本体之说,物自有内外,但要内外并着用功,达到功夫不离本体,本体原无内外。
4、讲明格物和致知的关系,只有存善念,去邪恶才能算是真正的致知,即内圣和外王。
5、谈求学交友之道,‚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即所谓的多激励少批评,同时,即使掌握了真理也不要狂妄自大,否则真理得不到推广,也就不是真理了,也是企业管理中的用人之道。
6、通过‚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的辩论,再次阐明格物和致知之间的辩证关系,什么是真格物,作为主政官员,不能因诉讼人员的脾气不好,言语不周而发怒;不能因为其说话圆滑而喜悦;不能因
其粗语正言提醒而惩治;不能因其曲意请求而答应;不能因诸事繁杂而应付;更不能因其网路亲信言辞凿凿而听之任之随意裁决,须精细省察。说明了格物致知的过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尊重事实,不偏不倚。
企业产品定位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市场调查和消费需求分析,不能随意听生产的说这个产品好,营销的说这个产品不错,就研发什么产品,要精细省察,做好调研,才能研发出好的产品,不能脱离了市场的本体作用而空谈产品。
7、通过谈论饮食消化和营养转化的关系,阐明学以致知,学以致用,此消彼长。
8、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说明求学的态度和持续的过程,自然不息。
本篇的学习体会,除了自然的文字流露之外,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学习、格物和致知之间的辩证关系同企业管理的融通之处。企业追求发展亦同格物致知:以社会发展和群众消费提升为本基、以群众的健康为依托、以企业的阶段性发展视为‚立志‛,以市场定位而谋求产品规划、保证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不断降低成本为‚求学‛,以大力健康发展市场为‚格物转化之机‛,以企业荣誉和报效社会服务人民为‚致良知‛。这就是所谓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企业才能永葆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