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时间:2019-05-12 01:28: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职心理健康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职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第一篇:中职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心 理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心理和谐的教育理念,对学 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帮 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 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理解中职生心理健康蕴含的成长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情感态度观念:关注自己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追求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

运用:能主动进行心理调适,做积极、乐观、勇于面对现实的人。

教学内容

1.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1)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了解心理健康对于成长的意义。

(2)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勇于面对自我、面对现实。

2.中职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

(1)了解中职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逐步培养自己成熟、理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2)体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开发心理潜能。

3.中职生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1)了解引起心理困扰的原因,掌握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2)运用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养成积极自我心理调适的习惯。

(二)悦纳自我,健康成长。

教学目标

使学生懂得悦纳自我对于健康成长的价值,了解悦纳自我、直面人生挫折和困难的方法。培养积极、乐观、勇敢、坚强等心理品质,具有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和成长规律。

情感态度观念:积极接纳自我,学会欣赏自我,敢于接受生活的挑战,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运用:直面成长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做自信快乐的人。

教学内容

1.成长中的我

(1)懂得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我发展目标。

(2)学会从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中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接纳自己。

2.直面困难和挫折

(1)正确认识自我发展中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

(2)懂得挫折和困难的积极作用,增强抗挫能力,培养自信、自强、自尊的心理品质。

3.青春期性话题

(1)了解成长中性心理的发展特点,知道由性意识觉醒引起的情绪和行为变化,掌握青春期的性心理科学知识。

(2)掌握调节性冲动的方法,形成健康向上的性心理和行为习惯。

4.情绪的调适

(1)了解情绪的基本特征和成因,学会合理地表达情绪。

(2)认识常见的情绪问题,懂得情绪与健康成长的关系。

(3)掌握合理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情绪调适能力。

(三)和谐关系,快乐生活。

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中面临的心理困扰和心理行为问题,拒绝不良诱惑。掌握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方法,积极地适应社会生活,提升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障碍的成因,理解和谐人际关系、快乐生活的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热爱生活,崇尚人际交往中的尊重、平等、谦让、友善和宽容,反对自我中心、霸道和恶意报复,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运用:运用积极的应对方式适应生活,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教学内容

1.同伴交往助成长

(1)了解同伴交往障碍的原因,学会与同学或同伴和谐相处,增强信任感、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2)区分友情和爱情的界限。掌握适度异性交往的原则和方法。

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1)了解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主要冲突和表现,知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个人学习、成长的作用。

(2)学会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往,促进师生相互理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抵制校园暴力,拒绝不良诱惑

(1)正确辨别校园暴力和各种不良诱惑,知道其对健康生活的消极影响。

(2)掌握应对校园暴力、预防艾滋病、拒绝毒品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1)尊重父母长辈,学会积极主动的沟通,知道亲情对健康成长的作用。

(2)体会感恩的态度和行为带来的变化,培养感恩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四)学会有效学习。

教学目标

了解学习动机、兴趣和信心对学习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应对考试焦虑。正确认识学习中的压力和挫折,在实践中树立有效学习、终生学习的意识。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方法,理解学习概念的新内涵。

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习信心和兴趣,体验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感受,树立终生学习和在实践中学习的理念。

运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能力,克服考试焦虑。

教学内容

1.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

(1)了解常见的学习障碍和表现,知道学习兴趣和信心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2)掌握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增强学习自信心和胜任力。

2.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1)了解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理解学习方法对学习能力的积极意义。

(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3.积极应对学习压力

(1)了解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的原因,知道压力和焦虑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2)掌握应对学习压力和焦虑的方法,端正学习和考试态度,自觉调节学习压力和焦虑。

4.终身学习和实践学习

(1)了解新时期学习内涵的新变化,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

(2)理解学习和实践的关系,在实践中体会知识的作用,养成在实践中学习的习惯。

(五)提升职业心理素质。

教学目标

了解职业与生活、成长和学习的关系,懂得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正确对待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提高职业适应能力,为成功的求职就业与创业奠定心理基础。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求职就业与创业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

情感态度观念:勇于面对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认同职业角色规范,不懈追求创业和创新。

运用:掌握提高职业适应能力的方法,在体验和实践中提高职业心理素质。

教学内容

1.认识职业

(1)了解心理素质与个人成长发展的关系,掌握正确的职业选择方法。

(2)了解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意义,形成符合自身心理特点的职业目标。

2.职业角色

(1)了解职业角色的涵义,掌握调适职业角色冲突的方法。

(2)了解职业角色规范和行为模式,正确履行自己的职业角色。

3.职业压力

(1)了解职业压力与压力的来源,掌握调适职业压力的方法。

(2)分析影响职业压力的因素,提高职业角色的实践能力。

4.职业倦怠

(1)了解职业倦怠的内涵,掌握应对职业倦怠的方法。

(2)知道职业倦怠的危害,培养正确的职业理想与价值观。

5.职业适应

(1)了解职业适应中需注意的问题,掌握应对求职就业中心理冲突的方法。

(2)做好求职就业前的心理准备,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

6.创业与创新

(1)知道创业成功或失败的心理原因,明确创业所需要的心理素质。

(2)正确认识创业与创新的关系,培养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

1.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重在体验和调适。本课程要依据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强调科学性;同时,要重视实践性,加强活动和体验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提高学生自我调适能力。

(2)心理素质培养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结合。心理素质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本课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在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体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3)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身心协调发展。

(4)发展与预防、矫治相结合,立足于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主动预防和矫治学生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最大发挥。

(5)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家长的配合相结合。教师要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同时,调动家长的热情和积极性,发挥家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2.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环境、知识水平和专业特点、具体教学内容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的运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活动和案例教学方法,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和调适。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3)教学方法的评价。评价教学方法要以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出发,适应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3.教学活动建议。

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校内外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等活动,同时,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实践活动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要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确保安全、追求实 效。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要对学生活动给予及时引导。要通过讨论、总结和撰写活动报告等方式,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展示教学效果。

4.教学资源。

(1)教学用具。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所提供的资源开展教学活动,适当运用图片、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多媒体教学软件等辅助教学,重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2)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参考书、教学图片、音像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料、案例选编等文本教学资源;包括典型成长个案、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等社会教学资源。

各地教学研究部门、学校、教师和有关出版单位,要积极开发与本课程相关、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多种教学资源。文本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重质量,做到科学、准确、实用;社会教学资源的开发要从实际出发,精心选择,有效利用。

5.课时计划及分配建议。

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每周2学时。教学时间为30学时,综合评价2学时,机动2学时。

课程介绍 2

(一)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4

(二)悦纳自我,健康成长 6

(三)和谐关系,快乐生活 6

(四)学会学习,有效学习6

(五)提升职业心理素质 6

综合评价——作业或报告形式 2

机动 2

合计 34

五、教学评价和考核

1.评价目的。

通过教学评价,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帮助学生体验和领悟自己的成长,教学效果良好。防止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局限于少数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

2.评价原则。

评 价要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要求,从现实生活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中心,以学生的情意活动为主要内容,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学科教学、局限于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要对学生认知、情感态度观念和运用能力予以评价,特别重视评价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解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心理行为问题的能 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评价方式。

本 课程不允许进行知识性考试。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通过在教学过程的自然状态下,对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状况的观察;通过对学生心理品质的语言描述;通过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观察学生反应的情境测验。另外,还有学生自评,同伴、教师及家长参与的多主体评价等。要重视学生自我反思、体验、感悟、收获和成长记录等评价方式。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包括学生的反馈、教师自我反思、专家和同行评定等方式。

4.评价内容。

本 课程的教学评价要以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他们在成长、生活、学习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不能简单的以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程度作为衡量标准。首先,评估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影响下发生的变化以及利用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从整个班级的心理气氛和心 理环境的变化来考察教学是否达到了目标;第三,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实际、有效。第四,评价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1]

第二篇:教育部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教育部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09/05/30 点击数:4754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心理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心理和谐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理解中职生心理健康蕴含的成长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情感态度观念:关注自己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追求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运用:能主动进行心理调适,做积极、乐观、勇于面对现实的人。教学内容 1.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1)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了解心理健康对于成长的意义。

(2)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勇于面对自我、面对现实。2.中职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

(1)了解中职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逐步培养自己成熟、理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2)体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开发心理潜能。3.中职生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1)了解引起心理困扰的原因,掌握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2)运用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养成积极自我心理调适的习惯。

(二)悦纳自我,健康成长。教学目标

使学生懂得悦纳自我对于健康成长的价值,了解悦纳自我、直面人生挫折和困难的方法。培养积极、乐观、勇敢、坚强等心理品质,具有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和成长规律。

情感态度观念:积极接纳自我,学会欣赏自我,敢于接受生活的挑战,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运用:直面成长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做自信快乐的人。教学内容 1.成长中的我

(1)懂得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我发展目标。(2)学会从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中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接纳自己。2.直面困难和挫折

(1)正确认识自我发展中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

(2)懂得挫折和困难的积极作用,增强抗挫能力,培养自信、自强、自尊的心理品质。3.青春期性话题

(1)了解成长中性心理的发展特点,知道由性意识觉醒引起的情绪和行为变化,掌握青春期的性心理科学知识。

(2)掌握调节性冲动的方法,形成健康向上的性心理和行为习惯。4.情绪的调适

(1)了解情绪的基本特征和成因,学会合理地表达情绪。(2)认识常见的情绪问题,懂得情绪与健康成长的关系。(3)掌握合理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情绪调适能力。

(三)和谐关系,快乐生活。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中面临的心理困扰和心理行为问题,拒绝不良诱惑。掌握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方法,积极地适应社会生活,提升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障碍的成因,理解和谐人际关系、快乐生活的意义。情感态度观念:热爱生活,崇尚人际交往中的尊重、平等、谦让、友善和宽容,反对自我中心、霸道和恶意报复,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运用:运用积极的应对方式适应生活,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教学内容

1.同伴交往助成长

(1)了解同伴交往障碍的原因,学会与同学或同伴和谐相处,增强信任感、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2)区分友情和爱情的界限。掌握适度异性交往的原则和方法。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1)了解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主要冲突和表现,知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个人学习、成长的作用。

(2)学会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往,促进师生相互理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3.抵制校园暴力,拒绝不良诱惑

(1)正确辨别校园暴力和各种不良诱惑,知道其对健康生活的消极影响。

(2)掌握应对校园暴力、预防艾滋病、拒绝毒品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1)尊重父母长辈,学会积极主动的沟通,知道亲情对健康成长的作用。

(2)体会感恩的态度和行为带来的变化,培养感恩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四)学会有效学习。教学目标

了解学习动机、兴趣和信心对学习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应对考试焦虑。正确认识学习中的压力和挫折,在实践中树立有效学习、终生学习的意识。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方法,理解学习概念的新内涵。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习信心和兴趣,体验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感受,树立终生学习和在实践中学习的理念。

运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能力,克服考试焦虑。教学内容

1.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

(1)了解常见的学习障碍和表现,知道学习兴趣和信心对学习效果的影响。(2)掌握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增强学习自信心和胜任力。2.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1)了解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理解学习方法对学习能力的积极意义。(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3.积极应对学习压力

(1)了解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的原因,知道压力和焦虑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2)掌握应对学习压力和焦虑的方法,端正学习和考试态度,自觉调节学习压力和焦虑。4.终身学习和实践学习

(1)了解新时期学习内涵的新变化,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

(2)理解学习和实践的关系,在实践中体会知识的作用,养成在实践中学习的习惯。

(五)提升职业心理素质。教学目标

了解职业与生活、成长和学习的关系,懂得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正确对待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提高职业适应能力,为成功的求职就业与创业奠定心理基础。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求职就业与创业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情感态度观念:勇于面对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认同职业角色规范,不懈追求创业和创新。运用:掌握提高职业适应能力的方法,在体验和实践中提高职业心理素质。教学内容 1.认识职业

(1)了解心理素质与个人成长发展的关系,掌握正确的职业选择方法。(2)了解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意义,形成符合自身心理特点的职业目标。2.职业角色

(1)了解职业角色的涵义,掌握调适职业角色冲突的方法。(2)了解职业角色规范和行为模式,正确履行自己的职业角色。3.职业压力

(1)了解职业压力与压力的来源,掌握调适职业压力的方法。(2)分析影响职业压力的因素,提高职业角色的实践能力。4.职业倦怠

(1)了解职业倦怠的内涵,掌握应对职业倦怠的方法。(2)知道职业倦怠的危害,培养正确的职业理想与价值观。5.职业适应

(1)了解职业适应中需注意的问题,掌握应对求职就业中心理冲突的方法。(2)做好求职就业前的心理准备,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6.创业与创新

(1)知道创业成功或失败的心理原因,明确创业所需要的心理素质。(2)正确认识创业与创新的关系,培养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 1.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重在体验和调适。本课程要依据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强调科学性;同时,要重视实践性,加强活动和体验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提高学生自我调适能力。

(2)心理素质培养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结合。心理素质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本课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在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体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3)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身心协调发展。

(4)发展与预防、矫治相结合,立足于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主动预防和矫治学生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最大发挥。

(5)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家长的配合相结合。教师要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同时,调动家长的热情和积极性,发挥家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2.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环境、知识水平和专业特点、具体教学内容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的运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活动和案例教学方法,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和调适。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3)教学方法的评价。评价教学方法要以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出发,适应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3.教学活动建议。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校内外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等活动,同时,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实践活动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要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确保安全、追求实效。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要对学生活动给予及时引导。要通过讨论、总结和撰写活动报告等方式,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展示教学效果。4.教学资源。

(1)教学用具。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所提供的资源开展教学活动,适当运用图片、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多媒体教学软件等辅助教学,重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2)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参考书、教学图片、音像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料、案例选编等文本教学资源;包括典型成长个案、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等社会教学资源。

各地教学研究部门、学校、教师和有关出版单位,要积极开发与本课程相关、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多种教学资源。文本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重质量,做到科学、准确、实用;社会教学资源的开发要从实际出发,精心选择,有效利用。5.课时计划及分配建议。

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每周2学时。教学时间为30学时,综合评价2学时,机动2学时。1.评价目的。

通过教学评价,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帮助学生体验和领悟自己的成长,教学效果良好。防止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局限于少数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2.评价原则。

评价要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要求,从现实生活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中心,以学生的情意活动为主要内容,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学科教学、局限于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要对学生认知、情感态度观念和运用能力予以评价,特别重视评价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解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评价方式。

本课程不允许进行知识性考试。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通过在教学过程的自然状态下,对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状况的观察;通过对学生心理品质的语言描述;通过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观察学生反应的情境测验。另外,还有学生自评,同伴、教师及家长参与的多主体评价等。要重视学生自我反思、体验、感悟、收获和成长记录等评价方式。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包括学生的反馈、教师自我反思、专家和同行评定等方式。4.评价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评价要以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他们在成长、生活、学习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不能简单的以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程度作为衡量标准。首先,评估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影响下发生的变化以及利用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从整个班级的心理气氛和心理环境的变化来考察教学是否达到了目标;第三,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实际、有效。第四,评价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第三篇: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心理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心理和谐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理解中职生心理健康蕴含的成长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情感态度观念:关注自己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追求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

运用:能主动进行心理调适,做积极、乐观、勇于面对现实的人。

教学内容

1.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1)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了解心理健康对于成长的意义。

(2)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勇于面对自我、面对现实。2.中职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

(1)了解中职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逐步培养自己成熟、理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2)体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开发心理潜能。3.中职生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1)了解引起心理困扰的原因,掌握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2)运用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养成积极自我心理调适的习惯。

(二)悦纳自我,健康成长。

教学目标

使学生懂得悦纳自我对于健康成长的价值,了解悦纳自我、直面人生挫折和困难的方法。培养积极、乐观、勇敢、坚强等心理品质,具有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和成长规律。

情感态度观念:积极接纳自我,学会欣赏自我,敢于接受生活的挑战,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运用:直面成长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做自信快乐的人。

教学内容 1.成长中的我

(1)懂得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我发展目标。

(2)学会从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中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接纳自己。2.直面困难和挫折

(1)正确认识自我发展中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2)懂得挫折和困难的积极作用,增强抗挫能力,培养自信、自强、自尊的心理品质。3.青春期性话题

(1)了解成长中性心理的发展特点,知道由性意识觉醒引起的情绪和行为变化,掌握青春期的性心理科学知识。

(2)掌握调节性冲动的方法,形成健康向上的性心理和行为习惯。4.情绪的调适

(1)了解情绪的基本特征和成因,学会合理地表达情绪。

(2)认识常见的情绪问题,懂得情绪与健康成长的关系。

(3)掌握合理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情绪调适能力。

(三)和谐关系,快乐生活。

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中面临的心理困扰和心理行为问题,拒绝不良诱惑。掌握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方法,积极地适应社会生活,提升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障碍的成因,理解和谐人际关系、快乐生活的意义。情感态度观念:热爱生活,崇尚人际交往中的尊重、平等、谦让、友善和宽容,反对自我中心、霸道和恶意报复,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运用:运用积极的应对方式适应生活,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教学内容 1.同伴交往助成长

(1)了解同伴交往障碍的原因,学会与同学或同伴和谐相处,增强信任感、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2)区分友情和爱情的界限。掌握适度异性交往的原则和方法。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1)了解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主要冲突和表现,知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个人学习、成长的作用。

(2)学会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往,促进师生相互理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抵制校园暴力,拒绝不良诱惑

(1)正确辨别校园暴力和各种不良诱惑,知道其对健康生活的消极影响。

(2)掌握应对校园暴力、预防艾滋病、拒绝毒品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1)尊重父母长辈,学会积极主动的沟通,知道亲情对健康成长的作用。

(2)体会感恩的态度和行为带来的变化,培养感恩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四)学会有效学习。

教学目标

了解学习动机、兴趣和信心对学习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应对考试焦虑。正确认识学习中的压力和挫折,在实践中树立有效学习、终生学习的意识。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方法,理解学习概念的新内涵。

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习信心和兴趣,体验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感受,树立终生学习和在实践中学习的理念。

运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能力,克服考试焦虑。

教学内容

1.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

(1)了解常见的学习障碍和表现,知道学习兴趣和信心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2)掌握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增强学习自信心和胜任力。2.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1)了解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理解学习方法对学习能力的积极意义。

(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3.积极应对学习压力

(1)了解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的原因,知道压力和焦虑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2)掌握应对学习压力和焦虑的方法,端正学习和考试态度,自觉调节学习压力和焦虑。

4.终身学习和实践学习

(1)了解新时期学习内涵的新变化,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

(2)理解学习和实践的关系,在实践中体会知识的作用,养成在实践中学习的习惯。

(五)提升职业心理素质。

教学目标

了解职业与生活、成长和学习的关系,懂得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正确对待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提高职业适应能力,为成功的求职就业与创业奠定心理基础。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求职就业与创业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

情感态度观念:勇于面对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认同职业角色规范,不懈追求创业和创新。

运用:掌握提高职业适应能力的方法,在体验和实践中提高职业心理素质。

教学内容 1.认识职业

(1)了解心理素质与个人成长发展的关系,掌握正确的职业选择方法。

(2)了解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意义,形成符合自身心理特点的职业目标。2.职业角色

(1)了解职业角色的涵义,掌握调适职业角色冲突的方法。

(2)了解职业角色规范和行为模式,正确履行自己的职业角色。3.职业压力

(1)了解职业压力与压力的来源,掌握调适职业压力的方法。

(2)分析影响职业压力的因素,提高职业角色的实践能力。4.职业倦怠

(1)了解职业倦怠的内涵,掌握应对职业倦怠的方法。(2)知道职业倦怠的危害,培养正确的职业理想与价值观。5.职业适应

(1)了解职业适应中需注意的问题,掌握应对求职就业中心理冲突的方法。

(2)做好求职就业前的心理准备,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6.创业与创新

(1)知道创业成功或失败的心理原因,明确创业所需要的心理素质。

(2)正确认识创业与创新的关系,培养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 1.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重在体验和调适。本课程要依据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强调科学性;同时,要重视实践性,加强活动和体验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提高学生自我调适能力。

(2)心理素质培养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结合。心理素质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本课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在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体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3)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身心协调发展。

(4)发展与预防、矫治相结合,立足于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主动预防和矫治学生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最大发挥。

(5)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家长的配合相结合。教师要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同时,调动家长的热情和积极性,发挥家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2.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环境、知识水平和专业特点、具体教学内容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的运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活动和案例教学方法,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和调适。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3)教学方法的评价。评价教学方法要以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出发,适应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3.教学活动建议。

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校内外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等活动,同时,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实践活动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要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确保安全、追求实效。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要对学生活动给予及时引导。要通过讨论、总结和撰写活动报告等方式,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展示教学效果。

4.教学资源。

(1)教学用具。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所提供的资源开展教学活动,适当运用图片、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多媒体教学软件等辅助教学,重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2)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参考书、教学图片、音像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料、案例选编等文本教学资源;包括典型成长个案、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等社会教学资源。各地教学研究部门、学校、教师和有关出版单位,要积极开发与本课程相关、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多种教学资源。文本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重质量,做到科学、准确、实用;社会教学资源的开发要从实际出发,精心选择,有效利用。5.课时计划及分配建议。

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每周2学时。教学时间为30学时,综合评价2学时,机动2学时。

序号课程内容 学时

课程介绍 2

(一)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4

(二)悦纳自我,健康成长 6

(三)和谐关系,快乐生活 6

(四)学会学习,有效学习6

(五)提升职业心理素质 6 综合评价——作业或报告形式 2 机动 2 合计 34

五、教学评价和考核 1.评价目的。

通过教学评价,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帮助学生体验和领悟自己的成长,教学效果良好。防止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局限于少数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2.评价原则。

评价要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要求,从现实生活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中心,以学生的情意活动为主要内容,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学科教学、局限于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要对学生认知、情感态度观念和运用能力予以评价,特别重视评价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解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评价方式。

本课程不允许进行知识性考试。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通过在教学过程的自然状态下,对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状况的观察;通过对学生心理品质的语言描述;通过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观察学生反应的情境测验。另外,还有学生自评,同伴、教师及家长参与的多主体评价等。要重视学生自我反思、体验、感悟、收获和成长记录等评价方式。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包括学生的反馈、教师自我反思、专家和同行评定等方式。4.评价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评价要以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他们在成长、生活、学习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不能简单的以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程度作为衡量标准。首先,评估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影响下发生的变化以及利用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从整个班级的心理气氛和心理环境的变化来考察教学是否达到了目标;第三,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实际、有效。第四,评价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第四篇: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玉林市教科所 点

【字体:小

击数: 29 更新时间:2010/4/16 ★★★

大】

8:16:47

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心理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心理和谐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理解中职生心理健康蕴含的成长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情感态度观念:关注自己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追求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

运用:能主动进行心理调适,做积极、乐观、勇于面对现实的人。

教学内容

1.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1)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了解心理健康对于成长的意义。

(2)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勇于面对自我、面对现实。

2.中职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

(1)了解中职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逐步培养自己成熟、理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2)体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开发心理潜能。3.中职生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1)了解引起心理困扰的原因,掌握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2)运用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养成积极自我心理调适的习惯。

(二)悦纳自我,健康成长。教学目标

使学生懂得悦纳自我对于健康成长的价值,了解悦纳自我、直面人生挫折和困难的方法。培养积极、乐观、勇敢、坚强等心理品质,具有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和成长规律。

情感态度观念:积极接纳自我,学会欣赏自我,敢于接受生活的挑战,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运用:直面成长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做自信快乐的人。教学内容 1.成长中的我

(1)懂得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我发展目标。

(2)学会从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中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接纳自己。2.直面困难和挫折

(1)正确认识自我发展中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2)懂得挫折和困难的积极作用,增强抗挫能力,培养自信、自强、自尊的心理品质。

3.青春期性话题

(1)了解成长中性心理的发展特点,知道由性意识觉醒引起的情绪和行为变化,掌握青春期的性心理科学知识。

(2)掌握调节性冲动的方法,形成健康向上的性心理和行为习惯。4.情绪的调适

(1)了解情绪的基本特征和成因,学会合理地表达情绪。(2)认识常见的情绪问题,懂得情绪与健康成长的关系。(3)掌握合理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情绪调适能力。

(三)和谐关系,快乐生活。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中面临的心理困扰和心理行为问题,拒绝不良诱惑。掌握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方法,积极地适应社会生活,提升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障碍的成因,理解和谐人际关系、快乐生活的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热爱生活,崇尚人际交往中的尊重、平等、谦让、友善和宽容,反对自我中心、霸道和恶意报复,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运用:运用积极的应对方式适应生活,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教学内容

1.同伴交往助成长

(1)了解同伴交往障碍的原因,学会与同学或同伴和谐相处,增强信任感、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2)区分友情和爱情的界限。掌握适度异性交往的原则和方法。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1)了解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主要冲突和表现,知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个人学习、成长的作用。

(2)学会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往,促进师生相互理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抵制校园暴力,拒绝不良诱惑

(1)正确辨别校园暴力和各种不良诱惑,知道其对健康生活的消极影响。(2)掌握应对校园暴力、预防艾滋病、拒绝毒品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1)尊重父母长辈,学会积极主动的沟通,知道亲情对健康成长的作用。(2)体会感恩的态度和行为带来的变化,培养感恩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四)学会有效学习。教学目标

了解学习动机、兴趣和信心对学习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应对考试焦虑。正确认识学习中的压力和挫折,在实践中树立有效学习、终生学习的意识。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方法,理解学习概念的新内涵。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习信心和兴趣,体验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感受,树立终生学习和在实践中学习的理念。运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能力,克服考试焦虑。教学内容

1.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

(1)了解常见的学习障碍和表现,知道学习兴趣和信心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2)掌握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增强学习自信心和胜任力。2.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1)了解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理解学习方法对学习能力的积极意义。(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3.积极应对学习压力

(1)了解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的原因,知道压力和焦虑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2)掌握应对学习压力和焦虑的方法,端正学习和考试态度,自觉调节学习压力和焦虑。

4.终身学习和实践学习

(1)了解新时期学习内涵的新变化,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

(2)理解学习和实践的关系,在实践中体会知识的作用,养成在实践中学习的习惯。

(五)提升职业心理素质。教学目标

了解职业与生活、成长和学习的关系,懂得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正确对待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提高职业适应能力,为成功的求职就业与创业奠定心理基础。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求职就业与创业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情感态度观念:勇于面对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认同职业角色规范,不懈追求创业和创新。

运用:掌握提高职业适应能力的方法,在体验和实践中提高职业心理素质。

教学内容 1.认识职业

(1)了解心理素质与个人成长发展的关系,掌握正确的职业选择方法。(2)了解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意义,形成符合自身心理特点的职业目标。2.职业角色

(1)了解职业角色的涵义,掌握调适职业角色冲突的方法。(2)了解职业角色规范和行为模式,正确履行自己的职业角色。3.职业压力

(1)了解职业压力与压力的来源,掌握调适职业压力的方法。(2)分析影响职业压力的因素,提高职业角色的实践能力。4.职业倦怠

(1)了解职业倦怠的内涵,掌握应对职业倦怠的方法。(2)知道职业倦怠的危害,培养正确的职业理想与价值观。5.职业适应

(1)了解职业适应中需注意的问题,掌握应对求职就业中心理冲突的方法。

(2)做好求职就业前的心理准备,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6.创业与创新

(1)知道创业成功或失败的心理原因,明确创业所需要的心理素质。(2)正确认识创业与创新的关系,培养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 1.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重在体验和调适。本课程要依据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强调科学性;同时,要重视实践性,加强活动和体验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提高学生自我调适能力。

(2)心理素质培养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结合。心理素质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本课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在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体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3)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身心协调发展。

(4)发展与预防、矫治相结合,立足于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主动预防和矫治学生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最大发挥。

(5)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家长的配合相结合。教师要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同时,调动家长的热情和积极性,发挥家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2.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环境、知识水平和专业特点、具体教学内容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的运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活动和案例教学方法,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和调适。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3)教学方法的评价。评价教学方法要以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出发,适应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3.教学活动建议。

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校内外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等活动,同时,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实践活动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要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确保安全、追求实效。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要对学生活动给予及时引导。要通过讨论、总结和撰写活动报告等方式,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展示教学效果。

4.教学资源。

(1)教学用具。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所提供的资源开展教学活动,适当运用图片、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多媒体教学软件等辅助教学,重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2)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参考书、教学图片、音像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料、案例选编等文本教学资源;包括典型成长个案、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等社会教学资源。

各地教学研究部门、学校、教师和有关出版单位,要积极开发与本课程相关、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多种教学资源。文本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重质量,做到科学、准确、实用;社会教学资源的开发要从实际出发,精心选择,有效利用。

5.课时计划及分配建议。

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每周2学时。教学时间为30学时,综合评价2学时,机动2学时。

第五篇:中职语文教学大纲

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深圳分校

科目名称:授课教师: 编撰时间:

教 学 大 纲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2015-9-1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名称: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二. 课程编号:978-7-5612-2675-9 三. 教学总课时: 34 讲课学时: 34 实训课时: 四. 使用教材:《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练习册》 五. 课程属性:中职生文化基础课程 六. 教学对象:中职一年级学生 七.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八.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九.教学要求:

1.阅读与欣赏

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区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和领会,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能辨识常见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丰富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能了解散文、诗歌、小说等文学形式的特点。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就作品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感悟。诵读教材中的古代诗文,大体理解内容,背诵或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激发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2.表达与交流(1)口语交际

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相应等级的要求。听话时做到耐心专注,能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观点和意图;说话时有礼貌,表达清楚、连贯、得体。学会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发言、应聘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能够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工作的目的和情景进行恰当的表达和交流。

(2)写作

语段写作,能围绕中心,条理清楚,正确地遣词造句。篇章写作,做到符合题意,中心

明确,思想健康;选材得当,结构完整,语句通顺;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通过搜集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

十.教学内容:

本课程由以下内容组成:全册分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1.阅读与欣赏4篇课文;2.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写作);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提醒幸福》(1)学时

知识要点:

1、疏通文章的思路,理解排比、比喻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2、理解文章的语言含义,体会作者所说的幸福。重点难点:理解文章的语言含义,体会作者所说的幸福。教学方法:讲授、启发,讨论 使用教具:教材,PPT 同步练习

第二课: 《匆匆》

(1)学时 知识要点:1.了解作者生平,分析全文特点。

2.理解文中的夸张、排比、比喻手法的运用。

3.理解文章大意,体会文章主旨。

重点难点:理解文中的夸张、排比、比喻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的,感悟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懂得时间的匆匆流逝,从而珍惜时间。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赏读 使用教具:教材,PPT 同步练习

第三课: 《幼学纪事》(1)学时

知识要点:1.学习本文语言的幽默,语言描写中蕴含的真情实感。

2.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浸透对良师益友的感激、敬仰与怀念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了解作者纪年求学时的艰辛和他对当年良师益友的深切怀念,学习作者执著苦学、热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赏读

使用教具: 教材,PPT,同步练习

第四课: 《老屋窗口》(1)学时

知识要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全文把握其叙事线索,并在此基础上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全文把握其叙事线索,并在此基础上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讨论

使用教具: 教材,PPT,同步练习

第一单元:表达与交流、写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2)学时

知识要点:会讲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会写立意新颖的文章。培养散文写作能力。

重点难点:会写立意新颖的文章。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例题解析,教师精讲 使用教具:教材,PPT,同步练习

第二部分 第二单元

第五课: 《创造宣言》(1)学时

知识要点:整体感知领会文章内容,细读课文,掌握写作特点,品味语言修辞,理解文章主旨,增强创造意识。

重点难点:整体感知领会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增强创造意识。教学方法:讨论法 比较法

使用教具:教材,PPT,同步练习

第六课: 《咬文嚼字》(1)学时

知识要点: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内容,理出作者观点。

2.结合练习,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3.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内容,理出作者观点。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⑴立足课本整体感知 ⑵跳出课本 拓展延伸

⑶品评鉴赏培养能力 ⑷举一反三 迁移应用

使用教具:教材,PPT,同步练习

第七课: 《胡同文化》(1)学时

知识要点:了解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作者的行文脉络,学习作者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方法。

重点难点:理解作者赋予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及其所饱含的感情。教学方法:朗读法 讨论法

使用教具:教材,PPT,同步练习

第八课: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学时

知识要点:

1、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2、通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和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重点难点: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体会生动形象,精练含蓄的语言。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

教学方法:朗读法 讨论法

使用教具:教材,PPT,同步练习

第二单元:表达与交流、写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2)学时

知识要点:用普通话进行自我介绍。会写应用文—条据、启事。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完整地写出来。

重点难点:按格式要求写好条据、启事。教学方法:讲授、启发,例题解析,教师精讲 使用教具:教材,PPT,同步练习

第三部分 第三单元

第九课: 《天山景物记》(1)学时

知识要点:1.学习课文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材料的叙述方法。2.抓住景物特点,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景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循着作者写作思路,把握要点,提炼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朗读法 讨论法

使用教具:教材,PPT,同步练习

第十课: 《雅舍》(1)学时

知识要点:体会文章的幽默诙谐,领味作者所表达的乐观、豁达情怀。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和写作特色。

重点难点:领味作者所表达的乐观、豁达情怀。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和写作特色。教学方法:朗读法 讨论法。

使用教具:教材,PPT,同步练习

第十一课: 《为你自己高兴》(1)学时

知识要点: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文章主旨,体会为自己平凡而充实的、问心无愧的存在而高兴。引导学生突破文章的障碍点(为自己高兴是否等同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理解“平凡而充实的、问心无愧的存在”。

重点难点: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文章主旨,引导学生突破文章的障碍点,理解“平凡而充实的、问心无愧的存在”。

教学方法:讨论法

使用教具:教材,PPT,同步练习

第十二课: 《窗前的树》(1)学时

知识要点:品味文章的优美语言,借鉴文章中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懂文章的主旨。重点难点:品味文章的优美语言,借鉴文章中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懂文章的主旨。教学方法:自主阅读 讨论法。使用教具:教材,PPT,同步练习

第三单元:表达与交流、写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2)学时

知识要点:说话要文明有礼。写好作文《你感受最深的一件事》。优秀图书推介会。

重点难点:写好作文《你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做到表达真情实感。教学方法:讲授、启发,例题解析,教师精讲 使用教具:教材,PPT,同步练习

第四部分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 《永远的蝴蝶》

(1)学时

知识要点:

1、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阅读自得法”,掌握本文结构特点和表达技巧。

2、体会“我”对樱子深深的爱,体会“我”的追悔和遗憾。重点难点:体会“我”对樱子深深的爱,体会“我”的追悔和遗憾。教学方法:自读 讨论

使用教具:教材,PPT 同步练习

第十四课: 《第六枚戒指》

(1)学时

知识要点:1.引导学生从细节描写、伏笔的用法以及表现手法上理解文章主题。2.结合实际说说自己的阅读感想。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从细节描写、伏笔的用法以及表现手法上理解文章主题。教学方法:引导式教学

使用教具:教材,PPT 同步练习

第十五课: 《荷花淀》(1)学时

知识要点:1.分析文章结构。体会战火硝烟中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及纯美的人性和崇高的品格。

2.分析水生嫂的性格特点和文章的写作特点。

重点难点:体会战火硝烟中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及纯美的人性和崇高的品格。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讨论

使用教具: 教材,PPT,同步练习

第十六课: 《一碗清汤荞麦面》

(1)学时

知识要点:1.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以及文中所体现的积极向上的温情。

2.分析讨论母亲这个不行家庭的核心人物形象。理解故事背后隐藏的深刻涵义。

重点难点:分析讨论母亲这个不行家庭的核心人物形象。理解故事背后隐藏的深刻涵义。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讨论

使用教具: 教材,PPT,同步练习

第四单元:表达与交流、写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2)学时

知识要点:演讲。写一篇介绍学校的文章,主义语言的使用和文章的连贯性。“奉献青春”演讲比赛。

重点难点:写一篇介绍学校的文章,主义语言的使用和文章的连贯性。“奉献青春”演讲比赛。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例题解析,教师精讲 使用教具:教材,PPT,同步练习

第五部分 第五单元

第十七课: 《唐宋诗词》

(1)学时

知识要点:

1、了解作者资料和作品背景,背诵诗歌,理解基本思路。

2、分析每首诗的写作特点,介绍诗词的基本常识,简介七律诗的特点,了解宋词婉约派和豪放派的特点。

重点难点:分析每首诗的写作特点,介绍诗词的基本常识,简介七律诗的特点,了解宋词婉约派和豪放派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 诵读 讨论 使用教具:教材,PPT 同步练习

第十八课: 《现代诗歌》

(1)学时 知识要点:1.介绍写作背景,知道朗读,品味诗歌的意境。2.理解诗歌的结构特点,解读诗歌的意象。重点难点:理解诗歌的结构特点,解读诗歌的意象。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赏读 使用教具:教材,PPT 同步练习

第十九课: 《当代诗歌》(1)学时

知识要点:朗读诗歌,领会诗歌的意象及语言特点、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

重点难点:朗读诗歌,领会诗歌的意象及语言特点、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赏读

使用教具: 教材,PPT,同步练习

第二十课: 《外国诗歌》(1)学时

知识要点:了解诗歌背景、作者资料,朗诵诗歌。分析诗歌结构,理解作者写作意

图。分析诗歌特点,理解诗歌意象的作用。

重点难点:分析诗歌结构,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分析诗歌特点,理解诗歌意象的作用。

教学方法:比较阅读法 问题研习法

使用教具: 教材,PPT,同步练习

第五单元:表达与交流、写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2)学时 知识要点:说话要看场合。会写通知、会议记录。诗歌朗诵比赛。

重点难点:会写通知、会议记录。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例题解析,教师精讲 使用教具:教材,PPT,同步练习

第六部分 第六单元

第二十一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

(1)学时 知识要点:

1、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高超的辞令艺术。

2、引导学生辨析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多义词,分析邹忌这个人物以及他说话的艺术。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辨析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多义词,分析邹忌这个人物以及他说话的艺术。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讨论 使用教具:教材,PPT 同步练习

第二十二课: 《谏太宗十思疏》

(1)学时

知识要点:1.介绍文章的相关时代背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掌握文中重要虚实词的用法和重要句式特点。

2.理解正反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手法。

重点难点:掌握文中重要虚实词的用法和重要句式特点。理解正反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手法。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朗读 使用教具:教材,PPT 同步练习

第二十三课: 《劝学》(1)学时

知识要点: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课文基本意思。

2.理解文言文常用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3.分析课文段落,掌握文章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重点难点:理解文言文常用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分析课文段落,掌握文章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赏读

使用教具: 教材,PPT,同步练习

第二十四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

(1)学时

知识要点:1.简介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指导阅读,疏通文义。

2.分析评议动作及神态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归纳“负”、“以”等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简析特殊句式的结构特点。

重点难点:指导阅读,疏通文义分析评议动作及神态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使用教具: 教材,PPT,同步练习

第六单元:表达与交流、写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2)学时 知识要点:拜访与接待。会写一般书信、专用书信。诵读经典古诗。

重点难点:会写一般书信、专用书信。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例题解析,教师精讲 使用教具:教材,PPT,同步练习

下载中职心理健康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职心理健康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职英语教学大纲

    中职英语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之一,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 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

    最新中职英语教学大纲

    中职英语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之一,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 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

    中职《体育》教学大纲

    《体育》教学大纲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职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学校体育的中心环节是体育教学,它是完成学校任务的基本途径。 为了提高我校的体育教学质量,有效......

    中职 电子商务教学大纲

    “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 本大纲适合于计算机应用(高级)专业。《电子商务》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最终定稿)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心理健康 总学时:32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心理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心理健康教学大纲五篇范文

    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心理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心理......

    中职心理健康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方框内。本大题共有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下列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是( ) A......

    中职《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 教学大纲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二〇一二年九月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 一、专业名称 学前教育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