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创建和谐校园文化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创建和谐校园文化
三河市燕郊中学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总和,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系统工程。在这项工程的建设中,物质文化建设是基础,精神文化建设是核心,制度文化建设是保障,形成高尚的行为文化是目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特色发展,注重实效。未来学校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通过营造以人为本的和谐物质文化环境、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等途径,丰富的师生文化生活、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使师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
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战略主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变千校一面的局面,突出选择性、多样化、个性化地办好每一所学校。特色学校建设是办好每一所学校的有效举措。
近年来,我校注重学校文化的建设,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坚持走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贯彻“一校一品”的办学精神,已走出“文化积淀薄弱、生态环境孤独、社会信任度不高”的尴尬境地。自2004年始我校就在反思总结中确立了“创办特色、引领全局、推进心理教育、培育健康人格”办学理念,并为此开展了全方位的特色创办活动。先后有廊坊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河北省教科所来校考察观摩,并得到一致好评。
一、发挥优势确定特色、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我校是一所规模较大的重点中学,在校教师150余名,在校生2000余名,三十六个教学班,如此规模使得学生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有着巨大的差异,使得学生心理也存在着动荡不定,给学生的管理和学校的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阻力。我校教师们意识到心理知识的匮乏和心理教育的重要。于是就自觉的学习心理知识辅助学校的管理。学校给予了教师们的学习以鼎力支持。截至目前,我校已经建立了一支优秀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其中有两名教师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另有三名教师取得”中科院心理所”研究生结业证书,五名教师取得“天津师大发展心理学研究生”结业证书。我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等心理健康教育设施。为全市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我们的团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引领,坚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基础,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铺设平台”,全面落实我校提出的十六字培养目标。让心理健康教育从课外走向课内,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从点到面立体化发展。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制定纲要和意见,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制度化、规范化。我校目前有专职心理教师一名,兼职教师一名,心理辅导老师一名,开展心理课和心理辅导工作。学校为特色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切必要的物质保证和人力保障。
二、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积极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1、心理健康学科
本学科从“中学生常见心理行为”、“中学生心理咨询”、“中学生心理诊治”、“中学生心理障碍清除”四个方面,对本校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进行广泛深入地探索与研究。在操作层面上,将主要通过“学生积极心理的诱导、学生行为偏差的矫正、学生行为危机的干预”去完成研究任务。其具体研究途径和方式方法是:(1)按国家规定精心安排课堂教学课时;(2)发动组织学生通过心理信箱向心理教师陈述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和个人追求;(3)校内开设规范标准的心理咨询室(校内称之为“学生阳光家园”),由心理教师负责热情接待,每周至少四小时。(4)心理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小规模座谈,通过自由交流达到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目的。我校整理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
2、青春期卫生健康教育和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本课程实施的主要对象为初二年级以上学生。其中“培养健康的性心理,树立健康的恋爱观、婚姻观,自觉防范性侵犯”教育又主要在初三年级设置。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是以“上大课”的方法开展系列讲座,时间安排为每月一次(每次1——1.5小时)。该课程实施的目标,一是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创造安定良好的环境秩序,二是为今后我校开展青春期教育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
3、校本课程成果
我校从事校本课程开发的起步较早,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从2005年开始,我校心理健康学科的教学改革迅速走向规范、健康的轨道、先后成为三河、廊坊开展学科实践活动的引领者和排头兵。目前,该学科已开发出校本课程读本《心语》第一期,第二期,以供教学。
(二)积极拓展学生心理辅导的领域
1、学校安排专职心理教师辅导授课,通过专业辅导课、专题辅导课、心理咨询室、心理信箱、心理热线、网络聊天、校报等途径积极解决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心理疾患、难题,通过多种途径采集信息、拓展学生表达途径。
2、学校通过“心理渗透课”评比,整合学科与心理教育,使教师有意识的在学科教学中贯彻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普及和推广,教学工作也得到较大促进,实现双赢。
3、心理咨询室建有学生心理档案,通过测评掌握每个学生心理发展动向。
(三)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辅助教育教学
1、校园心理情景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校园情景剧,虽然从舞台设计到学生表演都还很不成熟,但毕竟做到把心理问题从隐性转化成显性,在活动中得到纠正。
2、成立校园之“蝠”活动小组:小组成员特点是性格内向、孤僻及部分单亲家庭子女。通过每周一次群体活动,纠正他们的心理偏差,目的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造福自己,造福学校,造福社会。
3、学校晨会变成了学生的“练功台”——晨会从一言堂变成多言堂。各班级轮流主持晨会,在学校确定主题内,学生充分发挥,形成了特色,锻炼了学生,丰富了教育手段。
4、定期以展板、广播的形式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
5、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班班建有“心理健康角”。人人做心理健康手抄报,每个班主任都是心理咨询员,通过齐抓共管,学生充满朝气,自信、知书达理。
三、打造专业的心理咨询室
心理辅导在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我及社会,充分发挥潜能,有效适应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心理咨询室在个别心理辅导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巨大的成效:
1、坚持实行了辅导员工作制度,心理辅导员值班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9:00——9:30,下午5:30后为面对面咨询时间,平时为热线电话时间。
2、增加了心理咨询的方式,不仅有个别面询、还可通过心理信箱、网上咨询。通过宣传和拓宽心理咨询渠道,近几年前来咨询的学生与以往相比有上升的趋势:来咨询的问题主要是学习问题、情感问题、人际交际问题。这也说明了我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对心理问题的回避转变为能积极主动寻求心理上的帮助。
3、心理咨询对象范围在逐步扩大,随着心理咨询工作的日臻成熟,咨询效果日日明显,我校的心理咨询对象不仅仅是本校学生,还经常有家长、教师光顾心理咨询室。从单纯的学生问题拓展到家教、婚恋问题。
4、学校在做好个别辅导的同时,还进行了团体辅导。针对初三学生学习压力大,心理负担重的实际,我校每年在中考前给初三学生举办“如何复习迎中考”为内容的团体心理辅导,及以疏导压力为目的主题班会给初三学生把好学习考试心理关,使学生能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考试、面对初三。在加强对学校老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宣传的同时,学校开展了“学会和异性同学交往”、“学会学习”、“学会自信”等丰富多彩的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内容的主题班会活动,还举办了心理健康教育板报比赛。这些活动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全校的影响力。
5、心理咨询室工作组织由教师拓展到学生组织,在心理咨询保密原则的指导下,学校成立了学生自己的组织——学校心理协会,配合心理咨询室工作。由学生帮助学生,学生之间的交流,融洽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仅是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问题,也成了全体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全体教师、学生齐心协力,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了我校特色。为学校的德育管理、教育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校风向上、学风纯正处处彰显着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光辉。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精神生活的意义就在于,要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唤起他个人的人格独特性。” 校园文化正是一种教育精神,这种精神拓宽着教育内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校园文化还是一种教育激情,让每一个学生都怀揣着美好的理想走人生的路。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我校坚持全面育人,准确切入的原则,发扬传统,为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在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道路上,我们坚信心理健康教育将为我们的学校、教师、学生健康快乐的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实现我校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2011年9月
第二篇: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
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
我校属于农村高完中,学生多为留守儿童,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学校面临的压力巨大、肩上的责任非常沉重。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变得尤为重要。工作中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在胡校长的带领下,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将其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全过程,渗透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兼职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心理咨询平台逐步规范,学校、家庭、社会互助式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逐步完善。我校坚持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为目标,培养“人格健全、品质优良”的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一、构建组织机构
1.制定学校规划
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之中,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每个学期或学年均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2.健全工作机制、成立工作机构
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争取外出培训学习机会,增加外派心理教育培训次数,提高心理咨询工作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让所有班主任做兼职心理老师。每学期对班主任、年级组长、宿舍管理员举行校级心理咨询培训,做到分工合理,各司其职,目标明确,任务清晰。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找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捷径,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3.学校建立心理辅导场所
学校设立团体辅导室、等设备设施,能满足学校学生的基本心理辅导的需要。心理辅导室里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类的报刊、图书。通过心理游戏、等载体,表达自我,释放自我,传达“乐活”理念、塑造美丽心情。充分利用现代工具进行咨询。
二、校园环境:
为了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得以正常发展,在学校日常工作中,重视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宽松的心理环境。学校注重校容校貌的建设,使学校环境实现绿化、美化、净化。
三、具体措施
1.重视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班级文化、校园文化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橱窗、黑板报等校园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让师生们共同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去。
2.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跟踪学生心理发展。心理档案包括三方面内容:个人情况[包括自我评价、生活习惯、读书习惯、爱好与娱乐、心理困惑]、测试情况、家庭情况[与家人关系、家庭环境、家庭生活习惯]等。其中个人情况与家庭情况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写,不清楚的部分询问家长。
3.关注特殊学生,开展个别咨询。一是关注由班主任发现的一些心理异常的学生;二是关注由学生或科任教师发现的一些心理异常的学生;学校要求班主任,科任老师多关注这些极少数学生,采用积极引导,个别咨询,使这些孩子的心理能够得到矫正,重新扬起前进的风帆。
4.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促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德育与心理咨询是即有联系又有区别,但二者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具有互补功能的,真正有效的德育与心育是在二者间的紧密结合中进行的,二者结合得越融洽,其效果愈佳。学校通过大课间、运动会等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5.开展多样化的心理辅导。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或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对于极少数有严重心理疾患的学生,能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门机构和医疗部门。根据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开展心理辅导活动中应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团体辅导。团体心理辅导通常是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所开展的心理辅导活动,以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为目标,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纠正学生不良的行为。(2)个体咨询。个体咨询一般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心理问题所开展的心理辅导活动,其目标是在学校心理咨询能力范围内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节,重新树立健康的心理。
6.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阵地。通过坚持经常的、形式灵活多样的校本研训活动,使任课教师达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共识。在备课时,要着力挖掘“心育”的因素;在课堂上,适时渗透“心育”的内容;在方法上,积极采用激励性评价机制,竭力帮助学生达成或接近“心育”的目标。从而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体验成功感、喜悦感,不断增强学习欲望和学习信心。
7.密切联系家长,搭建家校桥梁,建立家校共育的育人环境,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班主任及时与家长沟通,利用班级QQ群或家长微信群传递信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加强亲子沟通,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
总之,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还有许多不足:如心理健康教育课还需要加强、改进,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还要进一步转变,我们仍然有部分班主任、集备组长、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与重视还很不够。今后要更加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工作。
泰和中学
第三篇: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共识,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切实、深入、全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们在北京市七城区20余所小学校开展了“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工程”的研究与探索,主要从学校管理、教师培训、家校协同和学生发展以及社会参与等不同的层面,全方位地、立体地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许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并得到了广大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认可与好评。根据几年来我们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下面我们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谈几点建议:
1、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只有掌握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如,一位平时表现还不错的、身心都很健康的学生,由于一时的冲动偷拿了同学的钱,事后良心的自责使他找到老师并承认了错误。但由于教师处理不当,他从此被戴上了小偷的帽子,父母的责骂、教师的不屑和同学的疏远,使他心理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从此郁郁寡欢、自暴自弃,不但学习成绩下降,而且变得怕和人打交道,甚至出现幻听、幻视,总怀疑别人在背后议论他又在偷东西,最终发展到再也无法上学,陷
入心理危机。而有同样经历的另一位学生,在承认错误的时候得到了老师的谅解,老师不但没有将事态扩大,而且还把信任和改正的机会给他,把管理班费的任务教给了他。在老师的不断鼓励和积极支持下,这位学生终于摆脱了上次错误在心灵上留下的阴影,能抬起头走路、堂堂正正地坦然处理关于钱的问题,其它方面的发展不但没受到消极影响,反而因老师的谅解和信任所带来的自尊、自信的增强而得到促进。
可见,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很难想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的教师,可以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2、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目前,不少的学校虽然也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却机械、简单地将之理解为课程教育或开展
一、两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孰不知,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的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教师每天大量而
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实践证明,只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开动脑筋、注意积累、重视交流,完全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其教育效果也将非常显著,同时会对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巨大的促进。
3、注重实践,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
研究与实践证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为此,我们倡导注重实践,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实现方式就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不仅在活动中蕴涵、传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还注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随时抓住问题作为教育契机开展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注重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去实践、体验所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等。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真正落在实处。
4、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除了学校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其它社会因素的制约。其
中,家长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这在一些学校组织的意在锻炼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手拉手夏令营或者少年军校的活动被塞满高级食物的书包和每隔三两天一次的探望搞得变了味道的教育现状中得到充分体现。除此之外,各种社会现象、社会舆论、影视文化与传媒等其它社会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开展。也就是说,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重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和认可,首先应获得来自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因此,我们提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各种活动与宣传,打破家长那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得好的旧观念、旧框框,帮助家长建立现代的、科学的人才观,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同,鼓励家长参与,创设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第四篇:构建校园文化 创建和谐校园
构建校园文化 创建和谐校园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大办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夯实学校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基础。根据全国、省市职教大会精神,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局,充分体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及“为学生职业发展服务”的思想,结合学校发展规划的目标和要求,继续积极主动地抢抓教育发展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进一步做优做强惠山职教品牌,开创惠山职教工作新局面,不断提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为此,全校工作的总体目标定位在:“坚持以协调发展为重点,继续抓住内涵建设不放松;努力构建职教校园文化,创建和谐校园;加快学校发展自主创新改进的步伐,推进学校与企业、教学训练和产品研发的共同和谐发展”。
一、注重和谐校园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已日渐成为教育领域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注重和谐校园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塑造学校的品牌形象,打造学校文化力,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并逐渐形成核心竞争力,走特色办学之路,这将是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1、学校上下充分认识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育以人的生命为本,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作为最高目的。人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人与人在同一单位相处,是一种缘份,需要合作,需要和谐,这是生命的体现。在学校工作的这段时期,是教师的一段重要生命经历,是教师生命最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教师生活的主旋律,也是教师职业生涯的主阵地。
2、进一步明确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质和要义。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它产生于学校自身,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同和维护,并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日益强化,最终成为学校的精神源泉。构建和谐校园,需要确立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学校的每一位员工都要知道学校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同在一所学校工作学习,每一位成员能得到家的感受和家人的情谊,带着强烈的情感归属感,在合作和反思的环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体会事业的进步和成功,这将使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成为高质量的职业生活。
3、不断丰富和谐校园建设的内容,完善学校的行为系统。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全校每一位成员进一步体现互敬、互爱、互助、互让的精神。作为教育工作者,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教学和科研活动为载体,培养相互之间的团队精神,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爱,以诚意善待他人,努力构建文明、诚信、祥和向上的人际关系。积极倡导和谐的师生关系,强化服务意识,在精心塑造学生心灵、努力培养实践能力、用心挖掘成长潜力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引路人、帮助者、可信赖的良师益友形象。把校园建成师生员工生活的家园,工作学习的乐园。
4、加强组织队伍建设,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学校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地方,也是教师满足其个体生存需求、提升其学养水平、实现其生命价值之所在。学校是全体师生员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共同家园,是属于大家的。这个“大家”,一方面,它是指大家庭(Big family),另一方面它又是指每一位成员(Every one)。面对学校规模的急剧扩大,学校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队伍建设,党政工团及学生会各级组织共同来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让学校的每一位师生员工都能受到充分的尊重和公正的对待,学校的每一位成员都能自主、平等地参与学校管理,真正实现和谐校园的建设。
二、继续优化“三风”建设,以人为本,优化三支队伍建设。
学校围绕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及可持续发展要求,不断优化“三风”建设,几年来,初步取得了成效,为学校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新的一年,职教中心继续加强内部管理,优化学风、教风和领导作风,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优化“教职工、学生干部、行政干部”三支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运行质量,尽量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对优质职教资源的向往和需要。
1、继续优化“三风”,推进学校宗旨的落实。
随着学校事业规模的扩大,对照国家级重点,学校在管理体制、运作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都在进行着改革,充分体现了职校特点,逐步形成新的管理文化,推进了学校全面科学发展。学校的教风、学风、领导作风,共同构成了“校风”,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中,优化“三风”建设,必将推进学校宗旨的落实。在“三风”中,领导作风尤其显得重要。和谐校园的建设,需要打造和谐的干部队伍。全校领导干部将进一步团结协作,依法治校,以德治教。以真诚管校,用真诚兴教,拿真诚助师。不虚情假意,待人诚恳,对事公平,遇事不推诿。不因人论事,努力创设科学、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管理人员身体力行,廉洁自律,率先垂范,带头讲学习,讲正气,讲奉献,为师生办实事,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体现服务意识。
2、牢记办学宗旨,积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高技能专门人才。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学校继续倡导“三风”建设,其落脚点就是要培养既有较高素养,又有过硬技能的大批高技能专门人才。为此,学校将进一步优化教育科研,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培育技能过硬,学有专长的创业型学生,养成职业学校学生和谐发展的良好风气。
3、完善职校管理发展机制,探索“三风”建设最佳途径。
职教中心作为一个集多层次人才培养、产教研结合及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历来重视制度的创新,管理的创新。在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及财物管理制度的同时,还进一步以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为目标,继续优化两级管理机制,各条线部门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检查,单元块面积极务实,努力创新。条块结合,关系和谐,责权利明晰,构建科学、高效、规范的现代化服务型管理体系。
新春新气象,新年新作为,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春风吹绿了五彩缤纷的育人沃土,我国的职教事业正日益步入到科学化和现代化的轨道上来,正朝着人性化和社会化的方向迈进。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家对优质职教资源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强烈。面对形势喜人的大好环境,惠山职教中心校将站在新的历史高度,进一步审视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历程,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校园,凝炼职教办学特色,开创一个百花齐放,欣欣向荣、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局面。
第五篇:创建和谐校园文化 营造平安师生乐园
创建和谐校园文化 营造平安师生乐园
郧县青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易伯坡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体系,是学校精神风尚的物质反映,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能给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构建学生健康的人格,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谐,也就是适合事物发展的最佳状态。和谐的校园,也就是适合校园里各要素健康成长的最好环境。要建设和谐校园,就是要创造一切条件,使校园里的人得到和谐发展,并使环境与人的发展相和谐。和谐校园就是要人和人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和谐的校园文化就是创建优质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依托地方特色和学校优质资源,发挥全体师生创造力和参与性,从而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使校园文化注入丰富的智力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每位师生感受到校园的神圣、魅力与诗情画意。平安是和谐的重要标志之一,“安全卫生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共同营造平安和谐校园,享受优质的校园文化的熏陶,把校园建成师生的乐园。
一、建设平安和谐的校园物质文化
让校园的一切充满生命的律动和活力,让学校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会说话,都能育人。事事处处皆文化,时时处处寓教育。
1、硬件文化建设。硬件建设具有长久性,应根据学校的财力,因地制宜的逐步实施。如:校牌的设置;大门顶或门口可建造寓意深远的雕塑、门口应有对外展示办学效果等的璧挂、《家庭教育栏》等;楼顶或宽敞的净面高墙上可镶嵌教育方针、三个面向、办学理念、校训等;校园适当的位置竟建造景点;文化长廊要安排适当的版面镶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八荣八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2、环境文化建设。优化校园教育环境,促进教育育人功能,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全校师生要上下一心,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教育环境的优化,要整体规划环境,逐步加强常规管理。在“净化”、“绿化”、“美化”上大做文章。在“净化”方面,要尽可能地硬化路面,植树种花,消灭尘土飞扬的现象,及时认真地打扫校园,并教育学生消灭纸屑杂物,养成校园内见纸屑就拾的风气;在“绿化”方面,校园造花圃,使校园常年花红草绿,我们就教育学生爱护绿化,爱护花草,增强学生爱校意识与环保意识;“美化”方面,学校鼓励学生发挥自己小主人翁的精神,为教室、为校园花一份心、献一份爱、添一分美。学校还要培育校园精神,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3、阵地文化建设。把校园文化分解成十个子文化:橱窗文化、墙壁板报文化、道路文化、楼道文化、园地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寝室及运动场文化、食堂文化、厕所文化等。以“创优美环境、建校园文化、做文明师生、办特色学校”的校园文化为总目标,采取措施,分阶段逐步落实,分职责确保内容丰富。如: 墙壁文化“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开发潜能、体验成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学、自理、自律、自护;“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智能并举有个性,全面发展有特长”;“我们热爱美的生活、我们创造美的环境、我们拥有美的心灵我们追求美的人格”等。寝室文化、教室文化突出师生的创造性,每班的班名、班规、班训、成功激励栏、作品展示栏、值日表、《寝室制度》、《文明寝室公约》等,在学校的知道下,都由师生设计。办公室文化突出教师岗位职责和教师职业道德文化。食堂文化由生活教师和学生设计制作,体现学生的童趣和生活。着重让学生认识各种食物,懂得爱惜粮食,节约用水。厕所文化:写上“厕所不留味,心情自然好。”的宣传语等。
4、拟人文化的开发达到人与环境高度和谐的境界。“依托底色、创出物色”,校园虽小,但“小场地要做大文章”,要“校园处处都会说话”。你看,校园里处处是亲切的“提醒”:花草、果树对你说“你要对我好,我就冲你笑。”水龙头对你说“关紧我,别让我流泪。”厕所对你说“我干净你也高兴”,“来时匆匆,去时冲冲”……想象得出,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的孩子是多么幸福和欢乐!他们肯定也会爱惜身边的一草一木,也会珍惜身边的小伙伴,更会热爱所拥有的幸福的学习生活,并形成一种良好的审美观、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培养祥和向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状态平和,心情好了,思想觉悟又提高了,肯定更能静下心来学习和生活了,学习和生活肯定能事半功倍。
5、媒体文化建设。一是要建好校园广播站,播送新闻、校园生活、学生作品等;二是要建好校园网,在教师的指导下健康上网,以尽情享受信息技术给师生带来的精神文化食粮。
二、以人为本,建设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1、建立健全对教师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建立制度要体现激励性原则,要让每一个教师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要民主科学,任何一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修订都要根椐学校的实际,反复讨论,并由校委会、教代会通过再开始实行。
2、制定学生行为规范。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出“十有”“十无”规范。“十有”是:指导行为的标识,室内布置有格调,垃圾处理有规定,上学离校有秩序,集合进餐有队列,按时作息有规律,待人处事有礼貌,团结互助有爱心,课间娱乐有情趣,影视书报有选择。“十无”是:升降国旗无轻慢,尊师爱生无失礼,团结互助无打骂,遵守纪律无迟到,完成作业无抄袭,积极锻炼无散漫,清洁卫生无死角,公共设施无损坏,衣着大方无怪装,诚实谦虚心无谎话;把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进行系列设计,从时间、空间、仪表、礼貌行为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编写成校本课程教材进入课堂;
3、班团活动制度化。坚持每周开一次主题班会;团委、学生会要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在校健康成长的快乐。
4、建立科学全面的学生评价体系。无论从课堂还是课外,从思想品德还是行为习惯,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评价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欢乐。
三、师生协力,创建和谐的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价值导向、智能发展、身心健康、审美陶冶、特长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它的积极的整体功能就表现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和人格和谐发展,也表现在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产生凝聚力,爱生乐教教方面。
1、建立情感与尊重的校长文化。校长应有正确的办学思想、健全的人格、科学规范的管理、开拓创新意识、强烈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善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以美好的前景鼓舞人,以景动情;尊重爱护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以情动人;奖励、激励、鼓励,以励激情。校长及其领导成员要关心教师的生活、身体和心理健康,要为教师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凡教师能蹬前台的,管理人员都退到幕后;凡教师享受的利益,领导都在最后。
2、建设具有高尚师德师风的教师文化。要建设一支“高尚善导,结构合理,善于激励,精与育人”的教师队伍,要教育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把“教育是为了一切学生的现在和未来的幸福生活”的目标融入每一个教职工的价值体系中,形成共荣。
3、建设具有新型师生关系的师生文化。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师生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教师应以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来帮助、点拨学生,凡学生能蹬上前台的,教师都应该退到幕后,教师要能够“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和谐融洽、充满浓郁感情色彩的关系;新型师生关系应当是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关系。
4、建立自由与合作的学生文化。
(1)、优化公正健康的舆论氛围。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路线、任务。发挥广播、书刊、墙报等舆论载体的功能。每周一“国旗下讲话”、每班的“班报”、学校的广播站等,时时传递着党的声音,帮助师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理想观,价值观;用榜样示范来引导师生,每周评选出助人为乐的“小雷锋”、文明礼貌的“小天使”、成绩优秀的“小名星”等,通过板报橱窗、张贴他们的照片通过广播和集会宣讲他们的事迹;宣传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和日常生活中的好人好事,有的放矢地对校园中的不良现象进行及时的批评。
(2)、拓展兴趣活动项目,满足学生需求。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文艺、体育、科技、学科兴趣小组活动,有利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3)、丰富课余休闲空间,用高雅文化占领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在校除上课、、吃饭、睡觉以外的课余时间(加上星期天),每周长达30多个小时。这些时间如果任其“休闲”,异质文化便会乘虚而入,因此要为学生设计健康有益的活动:正常组织竞赛活动,一周一主题,例电脑打字比赛、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叠衣被比赛等;利用假日组织游览活动,陶冶情操、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学习国防知识、学习军人风范,磨练坚强意志;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学校不仅最大可能发挥校图书室功能,还各班设立图书角,让学生随手能拿到自己想看的书籍;开展各种征集活动,如校旗、校徽、班名、校歌、环保广告词、郊游活动方案、各类活动方案设计等;主动引入适合学生的电影、录象、电视。定期放映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广泛开展影评、视评活动,进行正确的休闲文化导向。
(4)、拓展校园文化,建构“三结合”文化体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结合,开发周边资源,开展献爱心活动;提供劳动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将劳动实践有目的有计划地纳入开放性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使校园中高扬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识,学会自理自立的本领,培养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品质和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美德,(5)、要注意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往,要注意培养学生之间的友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培养他们交往的兴趣,要多鼓励他们在平等的氛围中播种友谊的种子,展示自己自我,发挥个性才能,从而增强他们交往的信心,使他们获得交往的满足与幸福。
四、通力协作,创建安全卫生文化
(1)健全各项安全制度,建全体师生人人明确职责,层层签订责任状;立各项机制,把安全卫生工作落实到全校每一个师生、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时刻。
(2)开设安全卫生教育课,掌握安全知识。要落实课时、确定内容、安排教师、确保效果。
(3)开展各项安全卫生教育活动:办宣传橱窗、板报,贴宣传标语;开展安全知识讲座、竞赛活动等。确保每周一个活动主题。
(4)开展安全卫生警示教育。要在每一个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地方设置警示内容,学校或教师对学生每天要有一个安全警示。
(5)建立安全卫生防范和安全卫生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定期排查,及时处理安全卫生隐患;第一时间汇报,及时处理安全卫生事故。
(6)协调公安、司法、卫生、工商等部门,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综合治理体系,确保校园师生平安。
总之,一个和谐的、具有浓厚人文精神、安全稳定的校园,才是师生共同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