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容教学法总结
Summary of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I.Introduction of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refers to an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in which teaching is organized around the content or information that students will acquire, rather than around a linguistic or other type of syllabus.It i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two central principles: a.People learn a second language more successfully when they use the language as a means of acquiring information, rather than as an end in itself.b.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better reflects learners’ needs for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II.Characteristics of CBI 1)Learners are exposed to language while learning about other content areas.2)Content areas are relevant to learners' academic and/or professional needs.3)Langue is contextualized through these relevant content area, and thus, is also relevant to learners’ needs.4)A focus is placed on developing academic and/or professional language proficiency.5)Authentic materials are used to present content matter.6)The use of authentic materials lends itself to the integration of skills, to increased motivation, and to increased cognitive and linguistic complexity.III.The advantages of CBI 1)CBI makes students feel that learning a language is interesting and motivation.2)CBI also helps students develop a much wider knowledge of the world.3)CBI helps students to develop valuable study skills such as note taking, summarizing and extracting key information from texts, which is quite useful for their future study.4)CBI emphasizes the communicative function of language.5)The inclusion of a group work element within the framework given above can also help students to develop their collaborative skills and team work spirits, which can have great social value.IV.The disadvantages of CBI
1)For teachers, because they have no experience about CBI, they are not sure whether they can apply it successfully.Most models of CBI need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language teacher and the subject matter teachers.It is difficult for them to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and get a balance between content and language.Language proficiency of the subject matter teacher and the language teacher also hinders them in applying CBI.How to assess subject matter and language skills within the educational system is also a problem.2)For students, some students may feel confused or may even feel that they aren’t improving their language skills, as CBI isn't explicitly focused on language learning.The sharing of informa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may also cause great difficulties.Some students with inadequate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weak vocabulary may get discouraged in CBI class.3)CBI is too teacher-driven.ESL teachers adjust teaching materials to make them accessible to their students rather than teaching their students the skills of learning on their own.It does not create independent learners.
第二篇:翻转课堂教学法-内容总结复习(模版)
根据中国大学MOOC 《翻转课堂教学发》-汪琼老师团队授课整理
翻 转 课堂教学法
内容总结复习
————————————————
课件中记分评论、作业:我学了什么?学到什么?还想学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讲 什么是翻转课堂教学法?
(1)我学习了: 美国林地高中、北京大学老师应用翻转课堂的案例;
昌乐一中翻转课堂专题介绍和报道;
一线老师介绍翻转课堂的好处;
青岛孔老师分享翻转课堂中的小经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转课堂究竟是什么?不是什么?
TED演讲:视频重塑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掌握学习教学法;
成功教学的秘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体化教学设计;
开始翻转课堂的5个步骤;
如何判断学生适合什么样的翻转。
(2)我学到了:
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的区别;
翻转课堂常见的一些误解;
掌握学习教学法的原则;
成功教学的一些经验;
整体化教学设计需要考虑学生活动;
判断了我的学生属于依赖型。
(3)我还想学: 想看到更多的成功的翻转教学的案例!
第二讲 如何布置课前自主学习任务?
1/ 4
根据中国大学MOOC 《翻转课堂教学发》-汪琼老师团队授课整理
(1)我学习了: 课前任务和传统预习的区别;
学习5个案例,看了别的老师如何设计课前任务;
课前任务设计的要点(❤个人认为是重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布鲁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模型;
态度类教育目标分类模型;
心智运动技能类分类教学策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个案例,学习别的老师如何设计课前任务;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ARCS模型;
TED演讲:数学课堂需要大改变和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重要);
2个案例(洋葱数学很好玩,大家可以自己网络搜索一下);
自主学习的一些理论知识和策略。
(2)我学到了:
课前任务和预习的区别;
布鲁姆认知模型;
心智运动类教学策略;
ARCS模型;
课前任务单的设计。
(3)我还想学:
ARCS更多具体应用,如,如何激发信心等。
第三讲 如何制作优质教学视频?
(1)我学习了: 各种教学视屏的形式;
美国老师怎么做视频的;
边说边画,剪纸片两种视屏形式(个人觉得剪纸片形式对于不会绘画的老师很适用,有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功录制教学视频的要点和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录制教学视频经验分享(全面!有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完成翻转课堂教学;
如何确定视频形式与风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
根据中国大学MOOC 《翻转课堂教学发》-汪琼老师团队授课整理
一段画中画教学视频制作的全过程。
(2)我学到了:
有趣的剪纸片的教学视频形式;
录制视频的原则;
有用的经验!
翻转课堂教学的步骤(不只是发布制作视频);
录屏软件的应用。
(3)我还想学:
怎么给视频配字幕!
第四讲 如何组织课堂学习活动?
(1)我学习了: 翻转课堂的黄金法则;
同班教学法的理念;
大班如何组织翻转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策略的集锦;
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有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设计一个好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设计有效的小组活动;
合作发生的五大条件;
提高小组活动效果——制定参与规则;
合作性评价表--模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教学的一些辅助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中学老师介绍经验。
(2)我学到了:
翻转课堂黄金法则;
小组学习活动的一些原则和组织形式;(重要)
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些有效策略。
(3)我还想学:
对于如何设计一个好问题,好像不是特别清楚。。
第五讲 如何实施翻转课堂教学?
(1)我学习了: 3/ 4
根据中国大学MOOC 《翻转课堂教学发》-汪琼老师团队授课整理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翻转课堂实施的保障需要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四方面;
开展翻转课堂研究的几个案例;
(2)我学到了:
如何形成性评价,其重要性;
(3)我还想学:
关于教师角色转变的更多学习内容~
-END-
4/ 4
Rachel D.2015.08.27
第三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内容及原理
奥尔夫教学法是当代世界着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其培养全人格发展和创造性能力的宗旨,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得到世界各国同行的高度赞誉和喜爱,更深得儿童的欢迎,因而在世界广泛流传。自八十年代初,卡尔·奥尔夫学校音乐教育体系被介绍进我国,使我们在音乐教育改革之初,就迅速与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接轨,起点高、发展迅速,对促进我过音乐教育改革起了巨大的作用。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
1、听力训练。
2、节奏训练:打击乐器奏法及应用。
3、律动训练:声势、形体、游戏等训练及应用。
4、语言学习:作为音乐语言教学训练及应用。
5、创造性能力培养。
6、奥尔夫器乐的练习:节奏、音条乐器、竖笛、键盘训练。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原理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综合性;
2、即兴性;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4、从本土文化出发;
5、适于开端;
6、为所有人。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方法与成果
通过说、唱、跳、奏、戏剧表演、绘画等音乐舞蹈艺术形式;专心于音乐或戏剧,表演的进程,正确地担当自已的角色,养成专心致志的良好品格;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快乐教学形式;让学生发现自我,培养人的创造力、自信心、专注性、合作精神、反应能力及全人格发展。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学习,内向的宝宝开朗了;胆怯的宝宝勇敢了;孤僻的宝宝合群了;腼腆的宝宝大方了;当他们听到音乐时,那怕是在陌生人面前,也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而且是那样地合拍;当他们听完歌曲前奏时,会准确无误地唱起这首学过的儿歌,并且伴有即兴歌表演;当他们听到不同节奏的鼓点时,会合着从来没有听过的音乐进行演奏,并且是那么的和谐;当他们听到不同风格的音乐时,会随着音乐的节奏扭秧歌或跳迪斯科;他们能很顺利地融合到集体生活中,而且是班上学习进步最快的孩子;有些宝宝开始学习钢琴和电子琴等乐器,专业老师对他们良好的节奏感、音乐感和接受能力表示惊奇;有些宝宝加入了各级幼儿艺术团,其音乐感受能力、情感表现能力、集体协作能力、完成排演能力都比较突出。
第四篇:《对外汉语教学法》授课内容(修订版)
《对外汉语教学法》授课内容(修订版)
1.课程要求及第二语言教学法概说
2.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要求
3.汉语作为外语教学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4.现代教育技术及微课制作技术 5.课堂教学管理 6.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 7.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技巧 8.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学 9.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学技巧 10.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 11.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技巧 12.对外汉语阅读课教学 13.对外汉语阅读课教学技巧 14.课堂教学设计 15.对外汉语教学说课
2015年9月16日
第五篇:尝试教学法总结
密山市知一镇中学“尝试教学”工作阶段总结
传统的教学法统治着课堂,学生参与意识差,课堂教学效率低,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面对如此困境,出路在哪里?我们一直在苦苦思索。尝试教学法,其“先练后讲,先试后导”的教学观念与策略,目标明确,容易操作。上学期我市正式开展“尝试教学“实验研究,我校也被密山市教育局确定为实验试点学校,开始了尝试教学法的推广与实验。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指导思想明确
1、成立“尝试教学”领导小组 组长:杨光辉 副组长:程炳辉
组员:杨晓露
高春菊
刘学成张冬梅
张祖梅
林立
王莹莹
2、领导小组召开了有关实验研究的组织筹备会,对研究的各项工作作了统一的安排布置,协调各部门,一切为课改服务,学校文化班级布置增添“尝试教育”内容,为课改营造氛围。使实验活动开展有序、顺利。
二、全面动员,认真组织,扎实实施。
学校根据活动方案,认真组织、扎实实施、开展了各项动员学习活动。为了方便教师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学校提前准备好了学习材料,人手一份,学习时采用讲座互动、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保证让每位教师都参与其中,积极思考,反思体会。学习结束后要求每位教师将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别写一篇学习反思心得体会,相互听课、按尝试教学法标准评课。把学习尝试教学法的收获切实落到实处。
三、试点尝试,课堂不再枯爆。
我校首先倡导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学习相关理论,《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新论》等著作成为教师的案头必读书。“先练后讲.先试后导”成为教师改变课堂教学行为的实施策略。学校每周安排一天作为尝试教学法专题教研活动时间,采取先集体备课再上课、课后集中评课的程序,开展人人上课、人人说课、人人评课的教研活动。这样扎扎实实抓了一段时间后,我校教学的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均能较熟练地掌握尝试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上起课来得心应手,驾驭课堂的能力明显增强,课堂不再沉闷,学生被推到了学习的前台,他们能自学,而且效果良好。
实践让教师们受益匪浅,纷纷在课堂教学中主动运用尝试教学法,并且加以研究改进。我校举办了两次“尝试教学法讲课赛”,产生了更加积极的效应。大家对“六段式课堂结构、五步尝试教学法”领会很深,认为尝试教学法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综合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优势。
如今,我们学校尝试教学法已经成为了学校一项教学常规工作。教师每学期上一节尝试教学法公开课,做到上公开课前,先由本人写好教案,然后集体备课,上课后集体评课。通过这种“备课——上课——集中评课”的课堂教学研究,大大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
四、推广运用,教学质量明显挺高
尝试教学法在我校各学科的成功运用,证明了它的理念先进,可操作性强,效果明显。因为学生已掌握了相当的基础知识,且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从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角度开展尝试教学,让学生自主尝试,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于是,从本学期开始,尝试教学法在我校进入了推广阶段。在推广应用尝试教学法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反反复复的几个过程。推广初期,由于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更重,对这一教学法的内涵和魅力了解不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同时,学校领导层面重视也不够,只是利用每周业务学习时间对教师提些要求,并未认真抓落实,因此课堂教学变化不明显。
面对这一情况,我校召开了专题研讨会,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尝试教学理论,探讨尝试教学法的现实意义,了解尝试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反思我们的问题,主要是教师在实践中没有掌握其精髓。
开学初我校将骨干教师集中起来成立了“尝试教学法实验研究小组”,采取“试点研究-+形成模式_+推广运用_深化拓展”的工作流程,逐步推广尝试教学法。要求全体教师用尝试教学法设计课堂教学,接着召开现场研讨会,组织学校教师先观摩课堂教学,然后采用自评,再由尝试教学法成员点评,最后集中教师智慧,提炼出各学科尝试教学的一般模式在我校推广。语文学科总结出了“自主预习一+尝试练习_+自学课文_+小组讨论一教师讲解_+课堂练习一评价拓展”七步阅读教学模式,后英语、数学、思品等科也分别总结出了各具特色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中,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又以改进,产生了许多变式。
五、创新发展,助推新课程。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除了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外,也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还要注重学习过程的体验与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思维的能力,‘丰富其精神世界;在学习中,探究知识产生的过程,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育质疑、好问的习惯与创新的精神。
尝试教学理论注重在尝试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强调尝试是创造的前提,尝试是成功的阶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具体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先提出尝试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由于没有现成的答案,没有思维的束缚,学生可以这样试也可以那样试,为他们留下了自我探索和创新的空间;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合作、互动、民主、开放的学习情境,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获取知识、构建自我的知识体系,实现学习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比较,我们认为尝试教学理论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把尝试教学的研究同新课程结合起来,对深入推动新课程的实施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我们高度重视尝试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与发展,始终把推广尝试教学法作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定期组织教学观摩活动,交流教学经验,积极开展“新课程背景下尝试教学研究”课题实验,组织全体教师反复学习尝试教学基本理论包括尝试教学法的理念、思想、特点和结构。要求教师在构建运用学科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超越模式,一法为主,多法配合,兼容并收多种教学理念和模式,使之更加丰富,不断创新和发展。
我们还逐步感悟到,“尝试”的思想不仅适用于学科教学,也适用于学校各项工作,并能很好地服务于当今的课程改革。实践之路让我们更加认清了尝试教学理论的重要意义,它凸显了人本理念,教师群体掌握了它,不仅改变了自身的教学方式,而且走上了终身学习的道路,推进了县域内学习型学校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