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评价论美学概论第8讲
评价论美学概论第八讲: 审美活动的规律论
(一)——感受(感知与情感)活动的选择性、阈限性和适应性
1、感受的选择性:人的感受能力只对合职能或合需要的刺激起反应,而对其余的刺激不起反应。
前一种感受的选择性如:
眼——光、电、压力;耳——机械振动;
后一种感受的选择性如:
不同性别、年龄、性格、爱好、需要的人进入同一场所(如百货商店),会对其中的不同事物起具有选择性的感受反应:
小孩——玩具;女性——服装、化妆品; 成年男性——电器等 再如:做母亲的人在睡觉时极易对幼儿的情况起反应,而对其余刺激(如丈夫打鼾)则不易起反应。
感受的选择性对审美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主体的需要对感受的选择性的影响。例如:不同性别、年龄、性格、爱好、需要的人面对同一文艺作品时,会对作品的不同方面发生有选择性的感受。以现代小说《林海雪原》的阅读情况为例,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书中内容的兴趣所在一般是:
儿童——战争情节; 青年——爱情情节; 老年——?
人会对什么样的事物起情感反应同样取决于事物是否直接或间接、现实或虚拟地与自己的需要有关。对于在任何情况下都与人的需要无关的事物,人是不会起情感反应的。
感受的选择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或解 释:为什么对于同一事物,某些人感到美,而另一些人却可能无动于衷,那是因为:不同的人是可能抱着不同的需要来看待同一事物的,当前事物与主体的当前需要合乎与否的关系就决定了他当前是否会对这一事物起情感反应。换而言之,主体是否并会在哪方面对事物产生美感会受由自身需要决定的感受的选择性的影响。
2、感受的阈限性:人的感受能力只对一定强度范围内的刺激起反应,而对于在强度上处于上下阈限之外的刺激则不起反应或不能起正常反应。
如:视觉——光线太暗或太强均不能正常反应;听觉——音量过小或过大均不能正常反应。
情感——对价值量过小(如地上的一分或一角钱)的事物不起反应,对价值量过大的事物(如老年范进对中举之事)也不能起正常反应。
感受的阈限性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眼界高(感受阈限之下限值高)的人不容易对事物发生(狭义或正面的)审美活动,反之,眼界低(感受阈限之下限值低)的人则容易对事物发生审美活动。前一种情况,如:沈阳某街头征婚者对其行为之原因的解释;再如:大艺术家或大批评家通常都不会对未具超常艺术水平的人工/符号作品发生审美活动。后一种情况,如:儿童或其他生活经验贫乏(因而视野窄、眼界低)的人则容易对事物发生审美活动。如某些对外貌完善的异性见识得少的人对于异性的审美。再如某个从平均师资水平较低的大学考上一所平均师资水平相当高的大学的研究生的人会对于后一所大学的教师的学术能力产生审美活动,而从本科到研究生一直在同一所大学读书的人则不容易发生这种审美。
3、感受的适应性:人的感受能力(1)在单调或惯常刺激的持续作用下会发生感受性下降乃至消失的特性或者(2)在刺激发生强弱变化的情况下人的感受性会发生相应的降升变化的特性。第一种感受的适应性,如:成语所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进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有必要说明的是:第一种感受的适应性其实是感受能力能对新异刺激起正常反应的需要,是感受能力的一种自我调节和自我保护机制。感受活动的这一特性使人的感受能力具有一种选择感受新异刺激的自发倾向也即“喜新厌旧”倾向。
感受的适用性对审美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在(没有理性的价值比较活动参与其中,因而)感受的适应性规律自然起作用的情况下,(事物能让人感到)美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必须具备新异性。例如:对于人体图片、人体彩绘等,我们看多了就会不那么敏感、甚至于麻木。再如:对于模式化的爱情小说或戏剧,看多了我们也就会感到厌烦(甚至理性活动也同样如此,如本人对长期持续不断的理性思维活动的体验)。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不断向人复述儿子被狼吃了的故事,这个故事本来很容易博取 人的同情,但同一个人听多了同一个故事,自然也就会麻木乃至生厌。又如:台湾著名作家柏杨曾在其散文中复述的《聊斋》中的一个官员喜新厌旧的故事。
(相关的恋爱心理:初恋与贞操。)第二种感受的适应性,如在嘈杂的环境中人对声音(机械震动波)的感受性会下降;反之则会上升。再如:在阴暗的环境中,人对光(电磁波)的感受性会上升。又如:在人的生存条件由优裕转向困难的情况下,人对客观上较小的事物的价值也会给予较高的主观评估,从而容易对之产生情感反应;反之,则会发生相反的变化【如本人在收入水平发生较大变化时对于金钱之价值的心理评估】。同样应该说明的是:第二种感受的适应性是感受能力对强弱刺激保持适当强度的反应的需要,同样是具有合目的性的。(有必要说明的是:人对于利害刺激的适应速度是不同的:对于有利刺激,适应慢; 如对饮食、游戏的适应性;对于有害刺激,适应快;如经常打针者在打针所引起的痛感方面的适应性。)
感受的适应性与感受的阈限性的关系: 感受的适应性会引起感受的阈限性的升降变化。
(相关的恋爱心理:宁缺无滥与有比无好。一辈子不结婚的美女俊男与经常换异性朋友的人。)综上所述,感受的适应性对审美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主体是否并会在何种程度上对事物产生美感与自身的感受能力是否并已在多大程度上对事物产生了适应性有关。由于感受的适应性,同一个体对于同一事物的审美感受总是在变化的。感受的适应性还会引起感受的阈限性的升降变化,从而经由感受的阈限性间接地影响主体对于事物的审美感受。
由于感受的适应性是审美活动中普遍而又重要的现象,我们可以将这种现象专门 列为审美活动的重要规律之一,即:感受的适应性规律(这也就是所谓的“审美疲劳”现象,因而,也可称之为“审美疲劳规律”)。
4、感受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感受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是指:主体对于事物的感受会受主体的身心状态、以往经验及价值观念的影响;由此,在身心状态、已往经验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具有共同性或差异性的不同主体或不同时期的同一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的感受也会具有相应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1)感受的差异性:
如:对于辣味,适应者感受为美味,不适应者则反之。(本人在适应前后对川菜的感受)再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对于肤色美的看法。不同观念的人对于男性的肤色美的看法。对鼻子的形式美的看法同样如此。价值观念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如:对于具有比富性质的打扮(如比首饰的多少与贵贱),看重物质价值的人会以为美,认为物质价值是低级价值的人则会以为俗。(例如:本人曾在湖滨公园见到的一双戴着八个戒指——除两个拇指外,其余手指每指一个——的手。)女子的体形美:苗条美?粗壮美(若从事体力劳动)?曲线美?平直美?也会受主体(的生活经验及)所持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女子的性格美:温柔美、粗犷美?受习俗的影响(参见(美)米德《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2)感受的共同性:由于人们在生理与心理因素及所接受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方面所具有的共同性,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的感受还是具有一定共同性的。正如孟子所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见:《孟子·告子上·降才章》)某些理论家认为:美感应是全人类共同 的情感——共同(通)感。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在规定某些特定的美(如康德所说的纯粹美)的理想状态,而不是对于各种美的存在状况的如实反映。
综上所述,感受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对于审美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对于事物的审美感受受自身(的身心状态、以往经验及价值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人们对于事物的审美感受与判断总是共同性与差异性并存的。
(感受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感受活动的这一特性与审美活动关系不大,故从略。)
第二篇:美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 美
它是美学研究的中心范畴,能引起人美感的客观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是内容与形式,真与善,规律性与目的性,形象性,感染性,社会性,主观性,客观性,新颖性等属性的统一。A.美有主观性B.美有客观性C.美有社会性D.美有实践性 8.“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反映了诗人的()情绪。
A.兴奋欢乐B.追忆C.思恋D.通感 9.人类的审美意识最早出现于
2.美学
它是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产生于人类社会实
践中,是人类对现实生活美,自然美,特别是对艺术美进行审创造和审美欣赏的经验总结。它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和欣赏美。3.美感
它是人们在接触到客观的审美对象时,所引起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审美感受,是一种赏心悦目和怡情的心理状态,是一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独特思维方式。4.审美素质
关于美的创造,欣赏,评价等方面的素质,也是人必须的一种文化素质,人们将它渗透到创造主体的心智中去,使之变成一种改造客观世界和完善自身的价值取向 5.审美能力
是人们在创造与欣赏活动中,发现美,感受美,认识美,欣赏美,理解美,评价没,表现美,创造美等方面的能力。二〃单项选择
1.在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首先提出并加研
究的是:
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康德
2.提出“美是理念感性显现”的美学家是A.柏拉图B.黑格尔C.休谟D.博克 3.“美不常珍,恶不终弃”说明美的A.客观性B.相对性C.绝对性D.社会性 4.弗洛伊德认为,自然风景之所以美,是人们把他当成了()的代替品
A.母亲B.情人C.父亲D.自身 5.美感是下列何者的产物
A.社会实践B.主观愿望C.主观意志D.生物本能
6.马克思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说明
A.耳朵很重要 B.感官的重要性C把握音律很重要D.个体美感的获得,是通过感官去感知,通过心灵去领悟
7.美学家狄德罗说过:卢浮宫的没,不论是有人或无人,都同样存在。这说明()A.中古时代B.近古时代C.奴隶时代D.远古时代 10.“美是比例与和谐“的美学理论的提出者是A.柏拉图B.苏格拉底C.毕达哥拉斯学派D.亚里士多德 11.《欧米哀尔》的作者是
A.罗素B.达芬奇C.罗丹D.米洛 12.“移情说”,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A.费希特B.丹纳C.克罗齐D.立普斯 13.《淮南子》中说“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悦于目”它说明美具有
A.多样性B.客观性C.社会性D.相对性 14.某些原始人把上门牙敲掉而以为美,于是整个部落的人都将上门牙敲掉,这种现象说明原始人的审美活动具有
A.愚昧性B.重复性和雷同性C.落后性D.跟风性
15.黄山一堆乱石头,在()的作用下,变成了“猴子观海”“猪八戒吃西瓜”4
A.直觉与感受B.想象与联想C.鬼斧神工D.冰川作用
16.风景画最早诞生于
A.荷兰B.法国C.西班牙D.英国 1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A.以意境为主,意象辅之B.以意象为主,意境辅之C.意境意象并举,无主次D.意境意象都不突出
18.“曲高和寡”“知音难求”反映了接受主体与作品之间的A.矛盾B.鸿沟C.不一致D.不协调 19.“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这就是A.观B.悟C.品D.体 2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A.形象性B.愉悦性C.独创性D.逻辑性 三.多项选择题
1.以下给人以优美感受的自然景观是
A.荷塘月色B.电闪雷鸣C.瀑布飞流D.春暖花开E.波涛汹涌
2.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我们的身心,使之
A.净化B.升华C.提高D.纯化E.美化 3.以下作品是从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的是
A.果戈里的《死灵魂》B.罗丹的《老妓》C.米勒的《扶锄的农民》D.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联系:意境和意象都是主体与无相碰撞时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都具有主客一体,E.徐悲鸿的《奔马》
4.下列诗句所包含的意境为无我之境的有 A.“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B.“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寒波澹澹起,百鸟悠悠下”E“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审美教育的任务就是鼓舞人们去
A享受美B爱美C欣赏美D追求美E创造美 6.在书法创作的过程中书法家运笔必须注意的三个方面是
A笔骨B.笔法C.笔锋D.笔势E.笔力 7.下列作品表现意象感性特征的名画是
A.八大山人的《猫》B.《向日葵》C.《思想者》D.《巴尔扎克》E.《文心雕龙》 8.以下给人优美感受的作品是
A.《蒙娜丽莎》B.《命运交响曲》C.《春
江花月夜》D.《蓝色多瑙河》E.《欧米哀尔》
9.下列说法中说明美的多样性的是A.“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毫
无感觉” B.“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C.“佳人不同体,那不同眠,而皆悦于目”D.“西施,王嫱状貌不同,世称其美好钧也”E.“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10.不可能出现在原始人所画的洞穴壁画中的是
A.山川树木B.晨雾晚霞C.野牛D.绿草如茵E.野马 四.简答题
1.简述美感与美的关系 2.谈谈丑的审美意义 五.论述题
意象的孕育是意象生成的第一阶段,意象的孕育指艺术意象在艺术家头脑里的构思过程。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意象的孕育与产生,2)意象的孕育:起源于主体与客体的感性相遇,客体(客观事物)在这种相遇中,与主体情意结合形成头脑中的形象(意象),3)意象的产生,艺术家头脑中的意象得到物化(物态化)内在的情意转化成外在的形象(意象)
是以王维《鹿柴》为例,分析意境和意向的关系
物我合一的特征。
区别:1.意象主要是指审美的广度,意境主要指审美的深度。意境深邃,意象广阔。2.意象具有形而下的特征,以个别,特殊为表现形态,意境具有形而上的特征,指向一般性,普遍性。意境不能离开意象而独立存在,但又必须超越意象方能达到;意象以个别、特殊为特征形态,意境则通向一般,有普遍性。3.意象主要属于艺术范畴,意境主要属于哲学范畴
而意境则指的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广阔无涯,与中国人的整个哲学意识相联系。所以,境界有审美的,亦有非审美的,如道德、宗教、学术等境界。这是意象所不及的。
简答题
美和美感的关系是,同时诞生,同时存在,美是客观的,美感是主观的。作为同一活动中的主客两方,美和美感就必须相互依存,同生同在,但是他们也不是绝对的主观和绝对的客观,而是相对来说,美是客观的,美感是主观的。此外,美感的形成是社会实践和自然界人化的结果,并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而不断丰富,也是历史传承的结果,所以我们的审美实践中的美感无意中都带有了前人的审美经验的总结,受到了前人的影响。历史传承的文明是客观世界中的存在,它的影响使我们的主观的美感中掺杂了客观的经验总结;人化的审美对象,相对的客观审美对象也相应产生了相对主观的美感。所以美感也是相对主观的。
11、理解丑的美学意义?
答:丑是美的对立面,从而能以丑衬美。它和美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又相互转化。没有丑,就不可能有美。其次,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恶和丑是刺激人们前进的一种重要动力。再次,审丑历来都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的文学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最后,现实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心灵点化,转化成艺术中的美,即“花丑为美”,进而成为抨击丑的巨大的艺术力量。
第一,丑的现实表现是实在的,可以说是广泛的表现。有时候,这么丑文化的美是对比的美,但却不能说美是对比的,才诞生丑。我们只能承认丑是根据需要和对比产生的。2.其次,丑的社会性是有辩论的色彩性,我们生活里没有丑的事物,也绝对没有漂亮的眼睛3.再则,我们已经被现行的理论给搞糊涂了。我们认为。丑对美学的最大意义不在于它的对比性,而在于它最忠实的现实表现。我们认为一个文艺作品中的丑,不是对作品的解释,而且对事物的内容作出的解释。4.丑的美学意义非凡,也是在于它能够比视觉的美,触觉的神经,以及听觉的有序,更容易变化。
第三篇:美学概论
美学概论
期中作业
姓名: 杨瑾 班级: 13税收一班
学号: ***7
2014年11月3日
1..你喜欢花吗?花是大自然的象征吗?你再什么情况下会送花给朋友?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接受别人送花?
答:作为一个女孩子,我十分喜欢花。我曾经无数次幻想我走向礼堂的那瞬间,无论我怎么幻想我的手中一定会有一束鲜花,鲜艳欲滴。古诗有云:“春城无处不飞花”,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花,它们无时无刻地在每一个角落散发着各自的芳香。
我认为花是大自然的象征,是大自然的精灵,更是美的化身。五颜六色、香气四溢的鲜花,让人们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花让人具体的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花也成为人们联络感情、交流思想的使者。人们根据花卉各自的特征,赋予其一种象征意义,进而用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语言,通过赠送鲜花传情达意。
我会在亲朋好友生日的送花,我会选送百合花、一品红、石榴花等鲜花,表示火红年华和前程似锦。我也在老人寿辰时,选送百合花、长寿花、万年青等鲜花,祝贺老人健康长寿。春节时,我会选择表示吉祥、喜庆、欢乐、富贵寓意的玫瑰、剑兰、红掌、水仙、百合、天堂鸟等鲜花送人。母亲节来临时,我会选择康乃馨或香水百合、玫瑰等鲜花献给母亲。父亲节来临时,我则选择表示威严意味的百合或飞燕草、剑兰等鲜花献给父亲。而且我觉得不仅仅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面可以送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也会在不经意间送好友一束花让彼此有一整天的好心情。
我认为只要送花,我都会接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热爱美丽的花,我期待着给我送花。
2.古希腊的美学---古希腊的建筑美学
答:古希腊是美学发展的一个高峰,我认为要是面面俱到的阐述,就要写整整一篇论文了,所以我就简单的说说古希腊的建筑美学。
古希腊,是享誉世界的闻名古国。建筑,是镶嵌在古希腊灿烂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早在2500多年以前,古希腊建筑就以规模宏大、雕刻精致、造型优美而举世闻名。重建于公元前五世纪的雅典卫城,体现了那一时期最辉煌的艺术成就。古希腊建筑美学思想的发端,据记载,是从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开始的。从毕达哥拉斯到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止,这期间,古希腊建筑美学思想开始萌芽。而古希腊的发展时期大致为公元前8~前1世纪,即到希腊被罗马兼并为止。古希腊建筑的结构属梁柱体系,早期主要建筑都用石料。限于材料性能,石梁跨度一般是4~5米,最大不过7~8米。石柱以鼓状砌块垒叠而成,砌块之间有榫卯或金属销子连接。墙体也用石砌块垒成,砌块平整精细,砌缝严密,不用胶结材料。虽然古希腊建筑形式变化较少,内部空间封闭简单,但后世许多流派的建筑师,都从古希腊建筑中得到借鉴。
在此期间的希腊文化,经历了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的过渡。神庙就是希腊最重要的建筑类型,早期是木制的。公元前6世纪,产生了第一批石砌的神庙,出现了多立克柱和爱奥尼柱的萌芽。希腊的雕刻也多附属于建筑,神庙的砌筑,也推动了雕刻艺术的发展。剧场,是希腊另一重要的建筑类型。古希腊的戏剧和音乐,脱胎于祭祀酒神狄奥尼斯的仪式。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取得了希波战争的胜利,在战争中沦为的废墟上重建了雅典卫城。这时希腊的多里克柱和爱奥尼柱已开始趋于成熟,一种匀称、明朗、典雅为主要特征的建筑风格成形。附属于建筑的雕刻艺术也达到了巅峰时刻。通常把这个时期称为“古典时期”。公元前4世纪起,马其顿帝国的建立,使希腊摆脱了小城邦的局限,建筑的主流开始由神庙转向会议室、图书馆、博物馆等世俗建筑。促进希腊文化与埃及、叙利亚文化的融合。华美的科林斯柱,是希腊式审美情趣的表现。
古希腊建筑的思想随着古希腊美学思想的改变而改变,这种改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等思想家主要从感性的角度关注世界,他们把自然本源作为关注焦点,认为美是自然本身的一种本质属性。如毕达哥拉斯学派,将建筑美和宇宙的美的秩序,看作是一种“数”的自然属性。这阶段被称为自然哲学阶段。第二阶段,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这一时期的思想家开始考虑自然、人和社会在内的本体,美便被赋予了社会属性。被称为“人文哲学阶段”。第三阶段发生在希腊化时期,随着马其顿的远征,希腊突破了小城邦的局限,自然科学技术出现了飞跃。亚里士多德则在自然科学技术发达的基础上,让自然科学方法和社会科学方法得到了统一。
古希腊的美学思想对建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建筑也表现出了时代的印记。而古希腊的建筑美学思想,也是在古希腊建筑艺术的实践土壤中酝酿和萌发出来的。在今天看来那些宏伟的古建筑无不在向我们叙说着那个时代的艺术风貌,也让人们看到了古希腊人民的伟大智慧,感受到了自由的思想气息。
3.分析自在之美和自为之美
答:自在与自为是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专门术语。用以表述绝对理念发展的不同阶段。“自在”即潜在之意,“自为”即展开、显露之意。自在之美和自为之美则是苏格拉底提出的,前者是毕达哥拉斯学派代表的美的看法,即“美是事物本身的美”;后者则是苏格拉底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事物适合使用者即美。结合黑格尔的论述,自在之美是事物潜在之美,本身就存在的。而自为之美则是被使用者揭露了的美。
老师在上课讲过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在网上也能找到,故事如下:
苏格拉底与他的弟子亚里斯提普斯的一段关于金盾和粪筐怎样才美的对话: 亚里斯提普斯:粪筐能说是美的吗?
苏格拉底:当然,如果粪筐适用而金盾不适用。
亚里斯提普斯:你是否说,同一事物既是美的又是丑的?
苏格拉底:当然,而且同一事物也可以同时既是善的又是恶的,例如对饥饿的人是好的,对发烧的人却是坏的。因为任何一个东西如果它能很好的实现它共用的方面,它就同时是善并且美的,否则它就同时既是恶的又是丑的。
由此可见,苏格拉底认为”实用决定一切”。一个事物,它算不算的上没,在于它能否给使用主体带来效用以及带来多大的效用。“自为之美”具有主观能动性,而“自在之美”则是客观独立的。比如一朵花,用自在之美来说,它开在那里就是美的,这是这朵花本身的美。按自为之美来说,一个热爱花的人,比如我,对我来说,这朵花是美的。可是对于一个花粉过敏的人来说,花会导致他过敏,因此这朵花是不美的。这是自在之美和自我之美的区别,自在之美是形而上学的,自为之美则是具有实践意义的。
自在之美与自我之美是无法割裂的,自在之美是自为之美的物质基础,自我之美是而自在之美则的进一步升华,是“美”这种物质的最终代表。在审美主体的客观实践之下,自在之美转化为自为之美,形成美的统一,使美得到极大的完善。因此我们要辩证统一的看待自在之美和自为之美。
4.亚里士多德对美的论述有什么特点?
答:我认为亚里士多德对美的论述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美产生于大小和秩序。个部分排列要适当;而是要有一定的体积、大小、规模,强调秩序是亚里士多德一贯的美学思想,他通过事物自身的秩序,对称和确定性来说明美的原因。他指出,自然是一切秩序的原因,秩序和确定性存在于自然、天体、人和社会中。
第二,美产生于一定的尺度。他说:“一个美的事物——一个活东西或一个由某些部分组成之物——不但它的各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因为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一个非常小的东西不能美。”任何事物,不管人造物还是自然物,其形成有四种原因:质料因、形成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四因可以最完满地体现在事物中,从而创造出美和合目的性的有机整体。如果它们在事物中的体现缺少某种尺度,过分或不及,那么,整体就受到损害,从而失去美、艺术性、效用和合目的性。美的范围包括神和人、人的躯体、社会、实物、行为、自然。美就是“整一性”。“秩序、匀称与明确”就是“整一性”。“整一性”是艺术作品的标志:“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分别就在于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统一体。”同时,他还指出,悲剧、史诗等叙事性艺术作品“整一性”的内在根据还是“可然律、必然律”。整一性”是个体中一种统一的运动,它以内在的有机性而使个体具有丰富而又一致的性质和特征。从事物的最高因来说,这种“整一性”的根源来自于最高的善。因此,“整一性”既有感性的形式特征,又具有精神的、理性的根源。这种美,与外在形式相关,也与精神和理念相通。
第三,美是客观的,美自身就具有价值并给人以愉悦。他认为,同一事物不可能既美好又不美好,因而具有客观性.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应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因而美必须具有的可观性和整体感.可观性指其使人易于观察,与人的视觉或听觉相吻合的东西。体感是亚里士多德对美学的一大贡献.整体不只是指艺术是对一个完整行为的摹仿,更重要的是指艺术作品内部各种成分的协调整合,以至于若是挪动或删减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会使整体松裂和脱节。
第四,他区别了美与善,解脱了把美学判断与道德判断混淆起来的倾向。确认美与善不同,善永远居于实践中,美则是在不运动的东西中。他的意思也许可以这样理解,所有的美都是善,但并不是所有的善都是美,只有既是善的同时又是愉悦的才是美的。因为善本身就是完美,所以事物内在的这种善的动因,实质上也是美的动因。因此,自然事物都有美与善的趋向,它们的生长过程,就是美与善的显现过程。因此,说到底,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是因为它善。整个自然界显得异常和谐、完整,像是一个万能设计者精心设计的艺术品。它的存在,就是美的法则的证明。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
5.学习美学的一点心得体会
美学概论,一听就觉的是一种很概括的一门学问,真的要去说清楚他恐怕很难。老师在上课讲了很多专业的东西,可能因为我的思想水平比较低,我不是很能理解。所以我只能自己说说什么是美了。无庸置疑,“美是什么”这一问题是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我觉得大体可以分为2种感觉,一个就是视觉上的,也就是通常说得饱眼福吧,那样的美应该多了一些表观的感觉;还有一种就是精神上的感觉的美,我想那种美应该裹了一些欣赏在里面。因为感觉在变所以美也就在变。不同的人对美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认为相貌上的美是最重要最直观的美;有的人认为心灵上的美是最可爱最长久的美。无论哪种美,这些想法和个人对美德定义都是不无道理的。人们觉得花儿美,是因为它娇艳欲滴,香气怡人,所以花儿的美是通过视觉和嗅觉的体验得出的;人们觉得歌曲美(排除其他类似演唱者的个人魅力等因素),是因为它声声入耳,愉悦人心,所以歌曲的美是通过听觉的体验而得出的;人们觉得丝绸美,是因为它手感细滑,造型别致,所以丝绸的美是通过触觉和视觉的体验而得出的;人们觉得菜肴美,是因为它色香味俱全,所以菜肴的美是通过视觉,嗅觉,味觉一并体验得到的。由此可见,不同的感官感受到的美是不一样的。我只学了9周的美学课,只是学到了美学的一点点皮毛,美学真的是一门很难得到一个统一说法的学问,就算专家也不能给出完全确定的答案,我认为美学是在我们生活中逐渐发掘的,也就是说,只有渐渐的在生活中慢慢发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关于美的定义。所以要是真的要把“美”完全的弄清楚,是一向很艰巨的工程,但是我不会放弃对于美的发掘,我会在接下来的课里面加强对其的理解,加深对美的定义。
第四篇:美学概论论文
2013-2014学年学术论文
美学概论论文
姓名:安永博
学号:*** 专业:视觉传达设计 指导老师:牟爰西
论现代时尚与美学
——现代时尚与艺术在全球环境下的共存理念
安永博
云南工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学号:***
摘要:时尚在当今世界代表的是最前沿,从外观美学上来说,其代表着最具争议性的一群人和物,西方市民化发展到顶峰的产物。与当代艺术相比,时尚的产生似乎更为容易被市民接受,然而对于时尚的研究与美学却是截然相反的,时尚在人们眼中一直属于肤浅流俗,时尚学似乎与美学一直在挂钩,却又不属于学者们眼中最具科学性和代表性的课题,时尚一直被学者们流放在主流文化研究的边缘。时尚与美学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时尚特有的包容性让它在全球经济化的今天几乎无孔不入,从现今的文化趋势来看美学从根本上影响着时尚的走向的同时,时尚也在悄然刺激着着现代美学拥有更加直观的表现力。
关键词:时尚文化;同性恋亚文化;美学;包容性,引言:
时尚在其发展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化领域,并让这种独特的具有魅力的文化活跃在繁华的世界里。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时尚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在当今社会中的影响日益加大,世界性的时尚潮流一波接一波的不断涌现,时尚的气息与文化几乎充斥着每个领域。解读时尚,宏观美学:
1.1时尚的基本含义:
从字面上来看,时,即是时间;尚,是崇尚,那么我们理解为在一定时间内所崇尚追求的某种东西,时尚是一种极具潮流性的文化现象,在一定的时间限制下,时尚不得不站在流行的最前沿,现代社会的高压力下,时尚像一股清泉,又像浓郁优雅的咖啡一般渗透进社会每一个阶层,时尚是什么,按照英国作家韦尔斯(Herbert GeorgeWells)的论断,时尚是狂野的海洋上泛起的泡沫,是庸俗的繁荣。在诸多的正统学派的研究中都可以发现时尚从来都是凡俗间充满浮华的代表,就像英国作家赫利特(Williarn Hazlitt)所认为的时尚不过是放荡和空虚。但人们对现代时尚的理解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反面经典。[1]那么时尚是什么呢,时尚也是文化,在著名服装史学家莱佛(James Laver)的眼中,时尚和服装是思想的体现,在多个世界级艺术博物馆任职的布兰德(Susan Ferleger Brades)认为艺术与时尚交替进行,共同追求新视觉的新发现。1.2时尚文化的审美
无论学派的学者们怎样认为,英文为Fashion的时尚一词几乎风靡全世界,现代时尚对于时尚的解读庞大而繁杂,让人无从下手,从而形成了模糊的观念,时尚家居,时尚服饰,时尚建筑,时尚领域几乎无所不包,却又并未精准的定位,美国人类学家特德(Ted Polhernus)和南美洲的林恩(Lynn Procter)认为,在当代西方社会,时尚一词的意义已经等同于“装饰”“服饰”和“风格”,而“装饰”这个解释的加入更使得时尚的定义变的广阔且复杂。[2]于是我们会在其中发现流行这个词汇的大量出现,流行出现在不同领域却不等于时尚。日本著名服饰史学家,专栏作家中野香织认为,流行说穿了,不过是在历史中找到源头,在复古中寻找灵感,在混搭中找风格罢了,一点创意,再加一点创意就是属于自己的时尚。他推崇的是”Satisfashion”,意思是“绝不满足于现状的流行时尚“[3],走在最前沿的社会风气,文化的外在表现。社会学家们眼中简单而又狭小的时尚,在专业领域的人看来却是贯穿于整个人类生活的多元领域,尤其在现代社会,我们不难见到纯艺术和实用艺术领域中时尚的身影。1.3美学简述
然而相对于时尚来说,美学这门在西方国家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从引进中国到今天只过了一个世纪。
每个人都有审美的能力,每个人都是美的代言,什么是美,在两千年前雅典贵族统治的古希腊城邦时代,这一话题就活跃在哲学世界。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为代表的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就是在当时人们对本质属性,及美的争议下诞生的,但这种诞生却是在传统哲学与美学的相互排斥中得到发展,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极端的表示了文艺
与传统哲学相悖的同时也矛盾的表达出美与艺术是理式世界最高的法则。美学发展到当代依然争议不断,各种尖锐的问题将美学一波一波的推向批评家的笔尖。1.4美学强大的包容性
2006年悉尼双年展以策展人查尔斯·梅诺威瑟(Charles Merewether)的《接触的地带》(Zones of Contact)为主题,对准当今世界的焦点:地域冲突和宗教矛盾,从地域性、种族和性别问题入手,试图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及人与城市、土地、家园,日常生活空间的接触等问题,在美学上勾画出一个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乌托邦。“接触地带”的理论代表着新美学的成就,无论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知识在教育分配上如何平均,由于权力的不平等,知识的传播依然是不平等的,法国理论家波瑞奥(Nicholas Bourriaud)认为艺术活动应该与周围世界产生关系,而不仅仅是在现它,艺术作品的功能性应该反映真实存在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美学” 与“接触地带”理论的相互映证,都强调当代艺术的相互作用、即兴创作、开放性和异质混合的重要意义。[4]这场美学盛宴穿插在人种、道德、政治,宗教,人权,文化,艺术,尖锐矛盾,文明传播,群体力量里面。艺术没有边界,这就是美学,艺术将一切矛盾体融合嫁接,促进人类文明繁荣,将一切极端变为融洽,将一切不可能变为可能,不同的艺术家感受不同的世界,创造不同的艺术品,审视属于自己的来自于文明世界的美,还有文明给予自身的美,时尚元素就是在这个异常活跃而纷繁的美的世界展露自己的身子,就像美学一样,时尚挑战自我,更是在挑战那些需要不断革新而却淹没在洪流中的现实,发现逝去和未来即将产生的美,宏观美学,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融合,推出陈新,不断完善自身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现代社会。
2、加强合作,相互影响:
不论时尚与美学在各自领域中具有怎样的影响力,但他们依然是不可分割的,具有共生性。
2.1艺术与时尚共存的新理念
弗龙格在他的著作《穿着的艺术—服装心理揭秘》中指出“时髦的矛盾之处就在于一方面每个人都想与其他人相似,同时每个人又刻意追求不同于别人。”还有人说“不是我跟不上潮流,而是它变幻的太快了”。时尚可以高高在上,为之敬仰的文化理念,亦可以是融入百姓,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或是经过设计者呕心沥血,为之疯狂的艺术瑰宝。伴随着展览、插画设计、时装电影等表现手法的融会贯通,文化艺术与时尚时装的界限日益模糊。将时尚带入传统美学的圣殿,昔日传统美学所塑造出来的东西,开始被时尚所融汇,于是时尚成了大赢家,也成了会展造钱机。世界各地任何时刻至少十几个博物馆提供给主流时尚展示的舞台,而那些昔日只展示艺术作品的画廊,美术馆都开始接纳时尚这一
带给他们巨大审美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新理念。于是时尚无所不在,这一全球性的现象包括Alexander McQueen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上演的“Savage Beauty(野性美)”秀演,且由于大受欢迎延长展览期。在当代博物馆馆长Philippe de Montebello和Vreeland的管理下,1983年对Yves Saint Laurent进行了研究,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为还活着的设计师早博物馆举办的时装秀。[5]时装,时尚展览将传统的博物馆,画廊世界推向另外一座高峰,时尚艺术性在经济和商业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得当代美学从传统的理念中开辟出属于时尚的一片新领域。2.2时尚的艺术化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最高雅的东西是什么,所有人都会毫不犹豫的说艺术,多少人为那些艺术作品痴迷,为了一件艺术品情愿倾家荡产。于是时尚开始被赋予了艺术性,时尚不再是单调的奢侈,不再单调的为商业服务,它在当代艺术领域开始所向披靡,时尚与当代艺术成为亲密无间的邻居,时尚美学被人们用新的目光去审视。2.3时尚对当代艺术家的影响与反省
传统美学即代表了过去艺术家的思想高度,在时尚开始已开放的姿态迎接整个市场的冲击的时候,艺术家本身也开始收到这股浪潮的影响,他们不再像过去一样在自己工作室里专注于创作,他们也越来越关注时尚。艺术本身是无价的,但艺术作品却必须被赋予价值,当代艺术家们更在乎自己的作品能获得怎样的评价,是不是能被更多人收藏,画家曾梵志更常选择出现在时尚杂志封面而不是艺术杂志,然而,在这种浪潮下,我们不得不提起艺术的本质,艺术最有魅力的地方,就是它能够超越时间,而时尚的本质,则是一场又一场的轮回,时尚艺术在他们出现的那一刻就注定不可分割,但是它们的本质是否相悖呢。当代艺术家应该反思自己在漫长道路中应该吸取和借鉴的经验知识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不是一味的去迎合。3.亘古不变的原罪,迎合市场
时尚被赋予艺术性的同时又以浓郁的商业味道和和对市场的原罪,但是这就是时尚的本质,从诞生开始他就与市场共存,时尚也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在设计、创意和对美的追求上,永远是时尚设计师们在领导着潮流,奢侈,华美,精致,赋予了他们独特的艺术魅力。
中国著名艺术家丁乙认为:“艺术家一定要坚持创作的自由度,大品牌与艺术家合作,希望能从艺术家那里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和活力,而一旦品牌方过于强势,艺术家为了时尚而放弃创作的自由,不仅会影响今后的创作,也会影响艺术声誉,自然得不偿失。
“当代艺术家应该比过去更加具有审视力度,时刻提醒自己,艺术的本质是创造,而不是迎合。
时尚与艺术,美学在发展中收到的冲击,使得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依然模糊,我们不得不警醒,时尚依然是时尚,艺术依然是艺术,我不认为时尚和艺术会融为一体,尽管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借鉴,相互影响,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更像是合作者。4.时尚与美学同具包容性的同时所带来的尖锐话题 4.1同性恋亚文化对当代时尚和艺术市场的冲击
同性恋文化无论在什么阶层,什么时间段,一旦出现,必然引起轩然大波,然而这一敏感的话题在时尚圈和艺术圈却是风光无限。
范思哲VERSACE自从创始人范思哲老先生被同性恋人枪杀后,风光大减,Donatella也是时尚界的风云人物,可她打理的范思哲之性感就跟以往的风情多少缺了点难以琢磨的味道。中国著名时尚杂志《ILOOK》以中国最好的设计师周翔羽为主编,将中国同性恋群体用视觉的方式惊艳的搬上了杂志,巨量的篇幅,直面中国同性恋群体生存现状。封面标签是“中国真高兴——Gay China”,坦诚的英文名和文艺范的中文名。但是英文名的背后似乎有更多的含义,GAY一词是福科发明来形容同性恋的,从”快乐的“引申而来,在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教授为同性恋群体说话的时代,这是饱含讽刺词语,但是如今呢。在时尚艺术领域同性恋开始以自己的形态创造文化,Dior创始人Dior老先生不仅是优秀的女性服装设计师,还是现代服饰设计的伟大开拓者,更重要的是他是同性恋。【6】有人问现代时尚界与同性恋有什么关系,那么放眼一线时尚设计品牌的设计师有几个是同性恋,十之八九,那么这是什么关系呢,也就是说现代时尚艺术有十之八九十同性恋创造的,身处两性界限外的同志们往往能从异性和同性两个视界来审视女人,女性的优雅与性感也许是他们追求不到的,因此在时尚与艺术共存的今天,在全球一体化的经济体系下,他们创造的东西影响着一个时代,从艺术领域延伸出的特殊的文化现象是否为我们带来新的体验呢,我想在同性恋们大胆放纵的以艺术为焦点释放自己的魅力的时候时尚美学,时尚圈的强大包容性才是真正让他们无所顾忌的源头。
无数学者,为此抛头露面,从可可·香奈儿时代开始,简约奢侈的时尚理念开始巴黎盛行,传统的贵族统治阶级,眼高于顶的上流社会贵妇开始接触这种能够吸引男性眼光的新兴产物,香奈儿女士是现代女装的先锋,当代奢侈品行业的开山鼻祖什么是时尚,这一论题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风靡一时,5.时尚美学和时尚文化对当代青年的价值观的影响
时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以其自身独特的方式影响着青年的思维、行为和成长,时尚的影响是深远的,追求自由,彰显个性,享受生活,勇于挑战,创造激情,不崇拜权威,不循规蹈矩,这些为现代社会所认可的价值观念逐渐在青年的身上体现出来,使得他们在包含创造力的同时又收到观念的约束。但是时尚却未必带来的都是正面影响,由于社会性的特点,时尚文化并未被过滤优化,大量负面信息对当代青年造成了消极影响。在这种文化的大潮流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保持自我,坚持积极向上的原则,吸取接纳新事物的同时不被消极的物务所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后记
当今社会大众和少部分学者对时尚文化依然持有意见,时尚文化长期处于被扭曲的异化状态,而造成这种异化扭曲的原因,又迫于时代原因,这是一个大时代,我们处于过度的最激烈的时期。也有迫于时尚本质的内在性质,时尚的奢华,炫耀性使得人们不能把持自我,时尚的活力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类深层次的暴力倾向,面对现代时尚的张力,有人将美学意义上的性感无限夸大成为色情艺术。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应该认清时尚的本质意义。
当代时尚观念与美学相辅相成的前提下,时尚文化更应该达到自己应有的境界,耀眼,气质,魅力,通过特殊的自我否定心理将自己从一种普罗大众的心理状态摆脱出来。坚定自信,充分尊重自己的个性和人格权利,放开自我成就未来 结论:
这些一系列的研究和案例证明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到时尚与现代美学的共存性,时尚并不是纯粹的艺术,艺术也不是时尚,在全球大环境下两者只有合作包容才会让人们更好地接受事物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保持冷静客观的头脑,由于资料和水平的限制,文章的叙述仍然不够全面,从更深层次的发掘比较困难,在时尚与美学关系上还有模糊的概念,应该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周进.关于时尚理论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3).上海 :200433 [2] 贺南德.透视时装【M】.纽约:柯达莎出版社.1994.[3](日)中野香织 ,赖庭筠译.时尚方程式【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2-1.[4] 邵亦杨.接触的地带还是冲突的地带?——悉尼双年展的当代性[J].2006,9.[5]造梦机或是摇钱树,http://fashion.eladies.sina.com.cn/industry/2013/0117/200836344.shtml,2014-01-02.[6]时尚与同志不解缘,网易女人,2014-01-02.持稿人: 安永博 持稿院校: 学院云南工商学院
持稿院系: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
第五篇:舞蹈美学概论
舞蹈起源
这学期选的选修课是舞蹈美学概论。舞蹈,手舞足蹈也,在我看来便是人的某些肢体动作的集合。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一种以经过提炼、组织、韵律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运用人体动作的姿态、表情和动作流程等构成画面,创造形象,从而表达某种思想情感的艺术。
历来关于舞蹈的起源众说纷纭,具体有以下几种说法:
神话说:我国古代和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说,人类是从天帝那里学来的舞蹈、或是人类受到掌管舞蹈的女神的启发才创造出舞蹈来。我们知道,古代的先民,对神和人的概念的理解,并不像现代的人分得那样清楚。那时的人们往往把一些具有不凡才能的人、超出一般人的智慧和力量的人,或是对于人类作出大较大贡献的人,都看成是神的化身,或是能通神的人。现在,我们知道,各种各样的神都是人根据自己的影象为基础,经过想象而创造出来的。是神创造了舞蹈,归根结底也就是我们人创造了舞蹈。那么,人又是如何创造了舞蹈呢?
祭祀说:人类从对自然的崇拜,而有祭祀这一种仪式的产生。万物的生死枯荣、人类的生老病死、太阳的升起降落、四季的周期变化、天空的电闪雷鸣等等自然现象,在初民那里都被认为是有神秘的力量在背后操纵着,由此产生了万物皆有灵的观念。在这种观念下又同初民的生存需求相符合,在原始初民心里产生对神的崇拜。于是有些植物和动物被初民尊崇为本氏族的图腾神和保护神,还产生了灵魂不死和相应的鬼魂崇拜,祭祀活动由此产生。
原始初民进行十分隆重的祭祀仪式,幻想通过“舞蹈的方式”来乞求获取各种生存利益。仪式的展开伴随着带有自觉意识特征的对各路神灵及有关的多种角色的装扮、模拟、迎送、取悦、求祷等种种舞蹈情节。
现存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中,有不少原始性祭祀舞蹈。蒋述卓的《宗教艺术论》中“原始宗教舞蹈在原始初民那里并不是一种娱乐活动;而是一种与神相联系的的图腾祭祀与祈神行为。有时还带有交感巫术性质”。由此可见,原始的祭祀仪式是舞蹈的起源。
模仿说:有的学者认为,人由模仿的本能,舞蹈是人用有节奏的动作对各种野兽动作和习性的模仿。有些舞蹈还是对一些自然景物动态形象的模仿,如柳枝的摇曳、海浪的翻滚、风的飘荡旋转等等,人们都可以模仿它们进行舞蹈。艺术起源于人对自然的模仿,模仿是人的天性和本能。只是由于模仿的对象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艺术种类。有人用颜色和姿态来制造形象,模仿事物,有的用声音模仿,舞蹈者则是用动态和节奏模仿各种性格感受和行动
性爱说:自然界中有许多的动物常常通过展现自己的美丽来吸引异性,比如孔雀开屏,便是雄孔雀展现自己的羽毛丰盛,进而展现自己的交配繁衍能力。舞蹈也可以发挥这一种作用,表达自己的爱慕,从而吸引异性与自己交配,来繁衍后代。舞蹈者既然是以自我──尤其是其肉体——为表现的对象,那么,那在劳作中被忽视或晦蔽的肉体整体存在就在舞蹈中首次得以绽现,得以充分的炫耀和渲染,在舞蹈中,人既是审美的主体又是审美的客体,他在自己体验那美妙的瞬间之同时也向人们展现了自身的雄健和妩媚。舞蹈,是肉体的自由运动和自我生成。不少学者从原始人为了生存的需要,把繁衍下一代看作是非常重要约事情,而舞蹈是择偶、求婚和进行情爱训练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因此认为舞蹈起源于性爱活动。
其实,在情感方面,舞蹈不仅表现人的情爱,人们的各种激越的情感,人们生活中有重大意义的情感和活动,都会用舞蹈来表观。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的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我国古代乐舞理论中就有:“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也生动地说明了舞蹈是表现人们最激动的情感的产物。
劳动说:在人们集体劳动时,劳累了便通过集体的舞蹈来放松自己,劳作完,一起分享白天的成果,到了丰收的季节,一起跳舞来庆祝丰收的喜悦,往往一起舞蹈。主张舞蹈起源于劳动的理论,因为劳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劳动创造了人自身,是劳动使人
脱离了动物界,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在原始人的舞蹈中,表现狩措和种植以及各种劳动生活的占有最大的比重。原始舞蹈的内容和形式较为简单,是集体性群众活动,即兴抒发表演,歌、舞、诗相结合。原始舞蹈多伴随呼号和强烈节奏感,多以战利品和生活用品为道具。“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其场面的典型描写。原始舞蹈形式随意,简单方便,击石为节,踏地为歌。模拟性是原始舞蹈最大外部特征。基于原始社会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生活前提,原始舞蹈不是个人享用的娱乐品,而是属于全体成员在庆功祭祀时共享的财富。原始舞蹈的全部特征的呈现,都是被其功利实用性质而限制。
我们讲舞蹈是以身体语言为主的艺术形式,舞蹈技巧训练的最终目的不是在舞台之上单纯的从事技巧表演,任何的技术技巧技法皆是为达到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看不到任何技巧痕迹优秀舞蹈作品而服务,换句话说就是将技巧与舞蹈作品本身的情感融为一体,这对于演员来讲是一个重要任务。演员应该具有化解技巧使之完全融入舞蹈作品内涵的能力,也就是说赋予技术技巧内涵。这样技术技巧才能真正变成为舞蹈语汇,它的运用才有价值。同时演员对于表演中技术技巧动作把握的分寸感也很重要,将内在的东西外在化,是需要演员收放自如的,也就是说要有控制,对于情感的拿捏至关重要,要达到内在情绪能够自然的表露。这样动作才不止于“假”,因为内在的不稳定会影响到外在的肢体语言。
演员是舞蹈艺术的表现者,而表现工具就是演员的身体。所以在表演中意识要始终与舞蹈的内涵相一致,在表演之前就要积极思考如何将肢体动作便成为肢体语言,如何通过肢体语言表达艺术思想,以上便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作为意识形态,舞蹈总是鲜明地反映出人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理想和审美要求,它既是供人欣赏和娱乐的艺术形式,也具有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
舞蹈是以肢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舞者可以通过舞蹈来表现自己的审美情感和理想.我们知道,舞蹈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舞蹈内在的生命的核心,无论舞者通过怎样的形式去表达,都是在特定的生活中去表现、去抒发自己的情感,并让欣赏者在欣赏时动情,在思想和情感上得到陶冶和感染。这样一个艺术传达过程,必须达到情景交融,那么以情带舞在舞蹈表演中就是个极其重要的因素。诗人闻一多说过:“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舞蹈将情感孕育在自己的形体语言中,通过形体语音来塑造具体可感的舞蹈形象。用自己训练有素的形体语言将自己的情感去带动舞蹈,在观众中产生共鸣。只有将情感与舞蹈统一起来才以有创造出既有真实感,又有形式美的舞蹈现象,进而引起观众审美兴趣,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完成了艺术传达的任务。
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观的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舞者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就是观众通过舞蹈中所塑造出的舞蹈形象,具体地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舞蹈作者对这种生活现象的审美评价。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往往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激发起记忆中有关的印象、经验。以及一系列的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活动,来丰富和补充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使其更加完整、生动和鲜明。从而能在观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加宽广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含义。
总的来说舞蹈之起源必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多种现象的综合产物,而舞蹈的作用也不是单一的,从而了解舞蹈是十分必要的,选这门选修课也是十分重要的,虽说只有短短的几周,但还是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