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第11讲对应文字

时间:2019-05-14 08:22: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入行论》第11讲对应文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入行论》第11讲对应文字》。

第一篇:《入行论》第11讲对应文字

《入菩萨行论释〃善说海》

著:无著菩萨 译讲:堪布索达吉

第十一讲

祈祷本师释迦牟尼佛偈颂: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祈祷全知麦彭仁波切偈颂:

玛威桑给钦饶酿拉夏 心显文殊师利智 根德桑布门蓝纳巴央 勤学普贤行愿义 这吉加威春蕾怎匝巴 持佛佛子事业者 将央拉弥雅拉所瓦德 祈祷文殊上师足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现在我们正学习的是《入菩萨行论》第一品中,宣讲菩提心特殊功德的内容,此中分发心的分类、本体、功德之差别三个方面。今天我们首先学习发心的差别。颂词说:

如人尽了知,欲行正行别,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别。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叫愿菩提心,什么叫行菩提心,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大家必须要搞清楚。什么叫愿菩提心呢?我们昨天也说了,愿菩提心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以大悲心来缘众生,第二个条件是以智慧来缘众生获得佛果,必须要具足这两种条件,在具足这两种条件的前提下,我们要发愿,“从现在开始我要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愿菩提心,这是仅在心里面的一种发愿;什么叫行菩提心呢?就是在发愿的基础上去做这件事情。这时,它就不仅是一种发愿,而是在实际上行动中不离此愿而行持六度万行,这叫行菩提心。这二者之间的具体差别,就如颂中所讲:

行有两种:一种叫欲行,另一种叫正行。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从这里到印度金刚座或是拉萨,首先,在还没有去的时候,我心里必须有一种“我想要去”的发愿,这就相当于是愿菩提心(因为愿菩提心就是在心里立下“我要度化众生”的坚 1 定誓言,但实际行动中还没有进行具体操作)。然后,在这个“我想要去”的基础上,准备好自己的路费、衣服行李等,真正起程前往印度金刚座或拉萨,这个正在起程的过程中,就相当于是正行,是真实地前往那里。那么,“真实前往那里” 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不但要发愿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而且要在实际行动中去度化,是发愿后的行为。比如说我要以法布施的话,首先我得发愿,发愿后我正如此以法而布施的行为就叫行菩提心。

因此,所谓的菩提心是在心上安立的。如果仅仅是行为,这算不算行菩提心呢?应该说还不能叫行菩提心,因为没有以愿菩提心来摄持。比如刚才的例子,在前往印度的路途中,是不能舍弃自己刚开始所发的愿的,如果舍弃了刚开始的发愿,很有可能在路途中半途而废,或干脆返回不去了。以前萨加派的全知果仁巴大师也说过:我们在行菩萨道的过程中千万不能离开愿菩提心,一旦离开愿菩提心,很有可能导致行菩提心不能成功。因此,行菩提心一定要在愿菩提心的基础上进行。

通过以上的比喻,我们说明了欲行和正行的差别。具有智慧的人通过这种比喻,就能完全精通菩提心的目的、本体和分类,能了知什么叫行菩提心、什么叫愿菩提心,以及领悟它们之间的次第差别。比如我们首先一定要有愿菩提心,如果没有愿菩提心的基础,就根本没办法行菩提心,所以愿和行这两个菩提心都一定要安立在一种心态上。

在菩提心心态的这个问题上,印度和藏地的高僧大德们也有各种观点。比如,以前印度解脱部的狮子贤论师认为:菩提心实际上是一种心王;印度的世亲论师在《菩萨地论》里面说:菩提心是一种欲求,实际上是一种心所;印度的无著菩萨也讲:所谓的菩提心实际也是一种思维,因此包括在心所中;藏地的无垢光尊者认为:只要是产生这种菩提心,就是心王,有心王时,心所自然而然会来,就像有太阳的时候,它的光芒也会自然而然出现一样。

关于菩提心到底是心还是心所的问题,高僧大德们都有这样那样不同的说法,但不管它是心也好、心所也好,在座的各位必须要明确一点的就是:我们今天一定要发这个菩提心的愿。过一段时间我们要真正受持菩萨戒,所以在这之前,大家心中应该有所准备,要明白什么叫愿菩提心、什么叫行菩提心。当然,表面看来这二者好像很容易懂,一个是“想度化众生”,一个是“真正度化众生过程中的心态”,但实际上,他们的作用、功德、仪轨以及戒体这方面的分类还是比较难懂。

这次能够学习《入菩萨行论》的所有佛友、学员,大家应该被称为是大乘佛子,如果是大乘佛子,那我们的相续中应该受了菩萨戒,如果受了菩萨戒,那么 对于菩萨戒的学处等等,大家应该要搞清楚。比如,在利根者面前,佛在《宝积经》中宣说了十八条或二十条菩萨的学处;如果是中根者,就像《学集论》中所讲的那样,佛宣讲了四条戒律;在钝根者面前,如同《教王经》里面所讲,只有一条学处,就是不舍弃愿菩提心。因此,对我们在座的人而言,最起码也要发一个基本的誓言,就是“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违缘,我都不舍弃菩提心”。

一方面,我们这几天都讲了很多菩提心功德相当大的道理,但反过来,如果我们不想度化众生而舍弃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话,这个过失也相当大(舍弃菩提心的过失,在《般若摄颂》中讲得比较广)。

因此,我们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学习菩提心的分类、本体这些内容。对从来没有受过正统佛教教育的在家人而言,这些内容恐怕有点难懂。一方面是内容比较难懂,一方面他们也不一定有信心,因为现在很多人特别喜欢讲一些比较浅显易懂的故事,比如家庭、工作、结婚、离婚等这样的话题,而且大家都很喜欢听。但我想,我们这次学的是《入菩萨行论》而不是世间法,在家人,尤其是外面大城市里面的人都已经很精通世间的各种名词、概念,世间的各种行为了,没有必要由出家人来宣讲这些内容。

那我们这次需要学习的是什么呢?是大乘佛法的各种教义、修法、观想和功德,这方面的内容是很多人都比较欠缺的。因此,很多佛友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比较难懂佛教的有些名词、或有些道理,但希望大家不要放弃信心,一定要认认真真地看法本。

下面,论中说:就像想要去往某地一样,为了他利而想获得菩提的意乐即是愿菩提心。什么叫愿菩提心呢?就是如同“我想要前往印度或拉萨”的这种心态一样,“我要度化众生、利益众生”的这种发愿,就是愿菩提心。我们已再三再四地讲了这个内容,大家一定要记在心间。

如同正式启程前往该地一般,踏上能获得佛果的正道并且渴望修持此道就是行菩提心。就如正式启程前往印度或拉萨一样,这个行菩提心,就是以布施、持戒、安忍、禅定、精进、智慧波罗蜜多等六度四摄的大乘善巧方便方法来度化众生过程中的心态。

希望成办自他二利的智者通过了知这两种比喻的差别同时就会明白愿行两种菩提心意义的不同顺序。所以,具有智慧的人才会懂得、通达讲解愿、行菩提心差别时所运用的比喻以及两种菩提心的意义和不同次第顺序。没有智慧的话,恐怕口头上能说愿菩提心、行菩提心,但实际上不一定能完全明白。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是一个本体,只是反体上有所不同。以前宗喀巴大师、贾曹杰等很多论师也认为这二者是一个本体不同反体。比如菩萨戒,我们有时说菩萨戒就是菩提心,有时说菩萨戒就是摄持善法戒、禁止恶行戒、饶益有情戒这三种戒律,那这到底是怎样区分的呢?实际就是我刚才所讲的那样,它们是一个本体,只是不同层面的不同反体。就像一个如意宝,它能遣除黑暗,又能遣除别人的疾病,同时也能赐给人们一切所欲,虽然是一个如意宝,但它有不同的作用。同样的道理,在受持菩提心的过程中,我们行持一切善法,因此这可以叫摄持善法戒;在修菩提心的过程中,我们帮助无量无边的众生,也可以叫饶益有情戒;然后,在行持菩提心的过程中,我们禁止自己身口意的恶行,所以也叫禁止恶行戒。这就是用不同的反体来说明菩提心,我们也应该这样从不同的反体来了解菩提心。

当然,不管印度还是藏地,到底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是在凡夫阶段、还是圣者阶段的相续中存在的问题,不同论师也有不同的说法。比如,以前印度的智足论师认为:愿菩提心应该在资粮道和加行道时存在,行菩提心从一地菩萨开始才会存在;印度大论师无畏论师、智成论师认为:愿菩提心在资粮道时存在,行菩提心从加行道到佛地之间存在;然后,印度有一位比较出名的布达论师,在他的《入菩萨行论》讲义中讲:愿菩提心实际上是不依靠仪轨而获得的一种戒,而行菩提心是依靠仪轨而获得的一种戒律(宝源论师、海云论师等也这样认为);还有以前印度非常出名的慧源论师,在他的《入菩萨行论大疏》(学《入菩萨行论》时,在印度论师的八大讲义中,常以慧源论师的这部《入菩萨行论大疏》讲义为主)中讲:没有以菩萨行为来摄持的菩提心称为愿菩提心,而以菩萨行为来摄持的就叫行菩提心(藏地萨加派的荣敦大师也这样承许);阿底峡尊者认为:缘果方面的发心叫愿菩提心,比如“我想要获得佛果”,而缘因方面的发心叫行菩提心(无垢光尊者的观点与此基本相同)。

因此,通过以上这个简单的介绍,大家也可看出,印、藏两地论师对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概念都有不同观点。希望每个人都能思维一下,看到底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是不是像刚才有些论师所说的那样。但按无垢光尊者、智悲光尊者、宗喀巴大师等很多藏传佛教大论师们的观点,他们认为,胜义菩提心的确是在第一地菩萨以上才能获得。

世俗菩提心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行菩提心在我们凡夫的行为中应该是存在的。比如,如果我今天早上起来就开始发誓言,然后中午就开始尽量帮助众生,这个就是行菩提心。因此,在我们凡夫位的时候,应该是既具足愿菩提心,又具足行菩提心。

下面我们讲菩提心功德之差别,因为我们前面宣说的是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的共同功德,此处讲这二者的特殊功德。首先我们讲愿菩提心的功德:

愿心于生死,虽生广大果,犹不如行心,相续增福德。

论中说:愿菩提心在我们身处生死轮回期间可以产生广大的果报。意思是说,愿菩提心是获得圆满无上菩提的一种发心,正因为它是获得佛果的唯一因,所以它的功德也跟前面所讲的那样,是无量无边的。当然,在最后获得佛果时,它的功德自不必说,即便暂时来讲,当我们在生死轮回中时,愿菩提心也能产生极大的果报。比如依愿菩提心的功德,当转生天界的时候,你可以转成梵天、帝释天等具有威望名声的天王;当转生人间时,你可以成为转轮王、或是大施主、大长者等。现在世间有些万贯家产、或是地位显赫的企业家、世间名人等所享的世间福报,实际也是愿菩提心功德的果报。因此说,当一个人还没有解脱而仍在人间时,有愿菩提心功德的人跟一般人是完全不同的,不管从他的财力、势力还是相貌端严等各方面来讲,这个人都会具有一定的福德威望,这就是愿菩提心的果报。也就是说,愿菩提心具有这样的功德。

但愿菩提心不像行菩提心那样能让相续福德增上。那么,愿菩提心跟行菩提心不同的地方是什么呢?就如下面所讲那样:当行菩提心从自相续中生起以后,它的功德是刹那刹那不断地向上增长;愿菩提心虽然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但它不像行菩提心那样能令功德增长得特别高。

有些人可能会这样问:如果愿菩提心的发心功德不像行菩提心那样不间断或刹那刹那地增长,那是不是就像前文所讲的芭蕉树那样,功德一旦成熟后就灭尽了?或者是同一般的树一样,它的功德成熟一次后就耗尽了,会不会这样?并不是这样的,这二者之间还是有一定差别。愿菩提心实际跟上文所讲的如意树一样,它也有不断的功德,但跟行菩提心相比,它的增长率并不那么高。这就像是我们银行里面定期存折上的钱,在没有取这笔钱之前,也就是在这个定期的时间没有到之前,这笔钱就一直放在那里,一直用之不尽。同样,一旦有愿菩提心摄持,这个功德是乃至佛果之间也永世用之不尽、一直保留着的,但像行菩提心那样,不管你睡眠、昏厥、散乱或是任何时候,它的功德都越来越增上的这种情况是没有的。在这个问题上,可能有些讲义里面讲得不是很明显,希望大家思考一下。

《教王经》将愿菩提心的功德说得非常清楚。当时,释迦牟尼佛给国王这样的教诫,他说:作为国王,你的事情非常多,工作也非常繁忙,你无法像菩萨那样不管白天晚上一直连续不断行持从布施到智慧般罗蜜多之间的六度万行,但如果你能发起、行持“愿一切众生获得圆满菩提果、圆满正等觉” 的这种愿望和意 乐,并具有这种发心信心的话,那么,即便是你在睡眠、行住坐卧或散乱的时候,你菩提心的功德实际也是越来越增长的。从这个教证我们可以看出:愿菩提心决定具有我们前面所讲的如同如意树、妙宝瓶那样的功德。同时,《华严经》中也有这样的记载:

《华严经》中云:“善男子,譬如金刚宝纵然坏损,亦胜过所有上等金饰。以前,在所有的珍宝中有一种金刚宝(现在有些论师认为这是金刚钻石,不管怎样,金刚钻石的价值实际也极为昂贵),即使依靠其他的外缘将它损坏、破坏了,但因为它的质量相当好,因此即便残片的质量也完全胜过所有金子做的耳环、这样那样金子的装饰品,也不会失毁金刚宝的名称。就像有些很值钱的珊瑚念珠,一般来讲,当它被毁坏后,还可以拿它来镶嵌其他的装饰品。金刚宝的价值就是如此珍贵。

《华严经》中继续说,“善男子,同理,发菩提心之金刚宝纵然离开勤奋亦胜过一切声闻缘觉功德之金饰”,此处很明确地说了,发菩提心就相当于金刚宝一样,虽然已经离开了勤奋(离开勤奋指的是行菩提心),还没有开始行菩提心的行为,也就是说,我已经发了愿,但还没有以行菩提心来摄持,真正行为上的勤奋还没有,但这也胜过了一切声闻缘觉的功德。

虽然声闻缘觉已具备很大的证悟人无我空性(部分法无我)的功德,但在真正度化众生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因为声闻缘觉的发心是自我解脱的寂灭涅槃果位,并没有缘众生解脱的广大发心)。因此,虽然声闻缘觉的这种功德如同以金子而做的装饰品般庄严,但发菩提心的这种智慧和利他的心,完全都已经胜过了他们的功德。这种金子的饰品,你们以后不要将它解释为:“啊,菩提心已经胜过了声闻阿罗汉在身上戴着金子的装饰品、缘觉身上戴的金子的饰品。” 不要这样解释,此处完全是一种比喻,以金子和金刚宝来比喻菩提心的功德,此功德能完全压服声闻缘觉功德的意思。

《华严经》还说:“亦不失菩萨之名,复能遣除轮回之一切贫困。”然而,它并不是像行菩提心那样接连不断产生福德。”从这个角度也可看出,愿菩提心能遣除轮回的根本、轮回中的各种贫困包括精神的贫困、物质的贫困,也就是说轮回的所有无明都能被全部遣除。此处单独讲了愿菩提心的功德。

下面讲行菩提心的功德:

何时为度尽,无边众有情,立志不退转,受持此行心,即自彼时起,纵眠或放逸,福德相续生,量多等虚空。

颂词中说:虽然愿菩提心的功德很大,但比较起来,行菩提心的功德确实更 大。什么时候我们相续中生起了“我要度化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这种愿,并且这种发愿一直不退,有些注疏里面说是“即使遇到生命危险,我也不退转”的这种发愿时,就是所谓的行菩提心。

关于行菩提心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前文说的发菩提心后用行为来摄持(愿菩提心只是心里发愿“我要度化一切众生”);一种是发了菩提心后,你再三地思惟,比如“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的菩提心的信心是不会退转的”、“哪怕我的身体粉身碎骨,我今天发的菩提心的誓言也永远不会变,我一定要受持这样的菩提心。” 这就如同我们世间所说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吧,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自己所说的语言永远也不会变”,不会今天我发了这种誓言,明天就出尔反尔,而是自己心里面真正说了这一句话后,从此再不会失毁。所以,行菩提心时,是有“我一定要受持菩提心”的这种立志不退的决心。

什么时候我们的相续中生起这样的心时,从那个时候开始,你在行持善法过程中的功德,就是不可思议的。这个时候,即使你的行为有点散乱,比如在晚上睡眠的过程中、或是在唱歌跳舞等放逸的行为中而不是如理如法地安住着、甚至在昏厥的过程中、在平时行住坐卧等各种威仪中,因为你有“缘一切众生”的这种菩提心,所以你相续中的功德、福德是永远也不会耗尽的。不仅不会耗尽,相反会刹那刹那逐渐增多,变成无边无际如虚空一样的广大。

所以,大家的相续中也应该有行菩提心的这种发心,这相当重要。如果没有生起,那我们今天做一件善事,也就只是一件善事,当这个善事的功德用完以后,就再不会有。但如果我们真正是以菩提心来摄持的话,那这件善事的功德是相当大的。以前上师如意宝也这样讲过,他说:行菩提心,比如你相续中已经生起“死也不会退转”的行菩提心时,以此心摄持来念观音心咒“嗡吗呢叭咪吽”,哪怕只是念一遍的功德,到你成佛之前,这个功德也会一直越来越增长;如果你没有以菩提心来摄持,那不管你念了多少咒语、做了多少善事、发了什么样布施等这样那样的心,但实际上,这个功德的量是有限度的,到一定的时候,这个功德就会被用完的。

因此,在平时的行为中,我们应该观察自己的这种发心到底是怎么样的?观察自己的心相续中有没有真正产生过这样的行菩提心的发愿?

论中说:从什么时候起,为了能使无边无际所有众生界从业惑的束缚与轮回的牢狱中解脱出来,在生死轮回没有空无之前,怀着义无反顾的利他心真实受持行菩提心,自此以后如果没有失毁这一行菩提心,那么即便处在睡眠或陶醉等放放逸的状态中,齐天洪福也会连续不断屡屡产生。这个意思是说,什么时候你的 相续中真正生起了“从现在开始,我要度化所有轮回中的可怜众生” 的菩提心,并且在生死轮回未空之前真实受持,那么从这个时候开始,即便你是在喝酒的陶醉中、昏厥中、或是在放逸的状态中等等,你相续中的功德也是一直不断地在增长,齐天洪福也会连续不断屡屡产生。

当我们真正发了菩提心以后,就像你已经坐上了火车卧铺而不需自己步行一样,即便是你睡着了,也自然而然会很快从成都到达北京。但如果我们没有踏上菩提心的这趟列车,那不管你走多少步路,也只有你能走的这么一段路程。藏传佛教中有些人特别能持苦行,有时候他们这种苦行的精神真是非常值得我们佩服和赞叹。比如,有人从康巴地区一直磕大头前往拉萨,这中间的路有几千公里,他每天都是三步一拜而行,这样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到达,一般人确实是受不了这种苦行。从行为上讲,这个苦行相当大,但如果自相续中没有菩提心,这个苦行的功德也不一定非常大。若一个人具有菩提心,他以菩提心摄持在这里磕一天的大头,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两种功德,是哪一个人的功德大呢?应该是在这里依菩提心这个方便方法来摄持而修的人的功德大。

所以,在行持各种善法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以菩提心来摄持,这个重要性大家一定要清楚。而且,修行也需要智慧,如果没有智慧,要修行有成也确实是很困难的。比如现在汉传佛教中有些修行人也非常苦行、也很精进,早上四点多就开始起来念佛,一直念到晚上八、九点钟,虽然一直不断地在这样念,但如果相续中没有以菩提心来摄持,那这个功德大不大?对这一点,大家也应该非常清楚。

因此,我们以后行、住、坐、卧或是做任何一个善事,首先要以菩提心来摄持。如果有了菩提心的摄持,则就如刚才论典中所讲,什么时候你的相续中生起菩提心时,在没有产生“我从此以后再也不发心度众生”这种恶念之前,你相续中的功德都会一直增上。所以,我们在这里一定要看清楚,究竟什么样的功德才最大?这个问题很最要。

如果有了菩提心,广大无边的功德就会在他的相续中不断地产生,而且,对具有这样菩提心的人来讲,即使表面看来他好像造了一些恶业,但实际上,这些也变成了积累资粮的因。

在说明这个问题时,无垢光尊者常引用我们学过的《大明善巧方便经》中的公案,其中一个是说大悲商主(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的一世曾为大悲商主)因发悲心救五百商人而杀了短矛黑人,表面上看,一位菩萨商主杀了一个人,他就应该失毁了自己的菩萨戒,但实际上,因为特别清净的利他发心(救五百商人),他以此而圆满了 十万劫的资粮。还有一个公案,是说星宿婆罗门以善心与商主之女行不净行而圆满了二万劫的资粮。这两个公案中,一个是杀人,一个是行不净行,从表面来看应该都是有过失的,但在具有菩提心的人的相续中,这种即便看来不如法的行为,也反而变成了功德。当然,这种境界并不是一般凡夫可为的,如果一般的凡夫人以利他的心为借口而行各种各样的非法行为,这恐怕也是不如法的。

这里的意思也并不是让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就可以整天都不起床睡懒觉、整天都在昏迷状态中,并不是说即便我们一直处在懒惰之中,功德也能一直不断地增长。就比如有人说:“我的钱已经存在银行里面了,我现在已经变成富翁了,光靠利息我就能活多少多少年。” 有个富翁就对我说很多很多这样的大话,他说,“我现在把钱全部存在银行里面,光是吃利息我这一辈子也够了。” 同样,我们有些人也可能会这样想:“我现在已经发了菩提心,菩提心也没有失坏,所以从此后我不用行持什么善行,不用背书、也不用看书,我天天睡觉就可以了。” 这里所讲的并不是这个意思。

如果我们的相续中真的有了不退转的菩提心,这么做倒是可以,一些真正的大成就者应该是具有这种功德的。以前我们出去外地,到了中午时,上师如意宝有时会睡着一会,这个时候,我们在旁边,心里面真的产生一种信心:上师跟我们是完全不同的,虽然现在睡着,但实际上他老人家相续中菩提心的功德一直是增长的。因为像他老人家那样真正的菩萨,不管我们哪一个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根本不会有任何怀疑“究竟上师老人家是不是菩萨?会不会有菩提心?” 不会这样想的。所以说,真正的一些菩萨不一定整天都是坐禅、念佛或者看书,即使显现上他整天都是游山玩水、或者整天都是看一些杂书,但对一些真正的大成就者而言,虽然他们有些表面看来好像不行持善法,但实际上,他菩提心的功德一直不断地在增长。这种现象也是有的。

但有时候也很难说,修行或证悟的功德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别人不知道你,但自己是明白的,应该看你自己相续中的菩提心到底是什么样的?你发了度众生的愿没有?你发了愿后,还要看当遇到一些违缘时,自己会不会退转?如果有根本不会退转的这样一个心在你相续中生起,那么从此以后,你的功德确实会越来越增上的。如果没有以这颗菩提心来摄持的话,表面上不管做了什么样的事,它的实际功德也不是特别大。

因此,趁这个机会,我也希望大家在修行过程中一定要以菩提心来摄持,这是我再三祈祷大家,也是劝勉大家的一个重点--关于菩提心的重要性。同时,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我们能不能把这么好的佛法介绍给其他很多佛教徒和非佛教 徒?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现在虽然有很多的佛教徒,但他们相续中有真正菩提心的人并不一定非常多。就如我前面所讲,大多数的佛教徒只是求一些人天福报而已,所以,能不能把这些人的发心方向转变过来,让他们变成具有利他发心的佛教徒?这个事情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想的。还有,就是对没有信佛教的这些人,我们能不能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皈依佛教,因为这些众生非常可怜,不要说胜义谛的空性,连世俗谛基本的前世后世、业因果、菩提心的功德他们都不懂,每天都是为了钱、为了生活、为了工作而奔波,因而荒废了自己宝贵的人身。

所以,在学习《入菩萨行论》的这一年左右时间中,能不能每个佛友都影响一个人来学佛,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们菩提学会需要很多人,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如果相续中没有菩提心,那哪怕是有几亿人参加这个学习也没什么用,但如果相续中有了菩提心,那即使是十几个人在学习,这也足够了。弘法利生的事业依靠每一个人,在日常琐碎的生活中,哪怕遇到一个人,如果你也乐意把佛法的精神讲给他听、让他通达佛法教义,这就是真正地度化众生。

各位学习的佛友现在应该是已经发了菩提心吧,如果发了的话,你不能光是想“我现在已经发愿度化无量的众生,但到时候我再去度„,或是我长大后再„”其实不用这么想。虽然我们现在都还没有能真正度化所有众生的能力,但自己身边就有好多亲朋好友,如果我们在这些人面前宣讲佛法的功德、宣讲大乘菩提心的功德,很有可能这些人就会发心。即使他们没有发心,那你也可以再试一次,开头的时候失败一次、两次也不要紧,这不是我们生活中的大失败。在这个过程中,凡夫的种种反应都是正常现象,无始以来他们所重视的就是自己种种迷乱的执著相,因此,即使他不承认、即使他反对我们所宣讲的佛法功德,对我们来讲,这也没有什么可失望的。

因此,在修行过程中,希望大家对自己身边的人能起一点佛法传播的作用,让他们能逐渐学习佛法,让他们能在自相续中真正生起一种利他的心。我前两天也讲了,这种利他的心对家庭非常重要、对社会非常重要、对国家来讲也非常重要,是非常珍贵的一种发心。如果发“利他心”的人越来越多,那整个世间的各种饥荒、战争、灾难等都会逐渐消失。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爱心、有慈悲心、有无私奉献一切的这种心,这种心量的影响力、这种正面心态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大家也应该清楚现在这个社会有多少个人,如果大家都能发起菩提心的话,我觉得这个发心对社会是相当大的一个贡献,从世间法的角度来讲,发菩提心也是对佛法、对弘扬佛法的一个大贡献。

这以上我们讲了菩提心的功德,下面,我们宣讲行菩提心和愿菩提具有如此 功德到底合不合理的问题,此处通过教证和理证两方面来宣说这个合理性,首先宣讲:教证之合理性

为信小乘者,妙臂问经中,如来自宣说,其益极应理。

有些人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怀疑:虽然说菩提心有如此的功德,但这个功德到底合不合理?怎么会有无量无边的功德?

产生这种怀疑的人中,有对佛教不了解的人,也有不信佛教的人,有些即使已经了解了佛教,比如像小乘行人,但他们也仍然无法堪忍佛陀这种漫长时间的苦行、无法接受佛陀布施自己妻子儿女、头目脑髓等行种种难行能行的求道精神,因此,这样的小乘行人也会怀疑菩提心到底会不会具有如此大的功德?

为了解除这些只寻求自我解脱而信仰小乘道行人的疑惑,大慈大悲的佛陀在《妙臂请问经》中专门宣说了菩提心无量功德的合理性,佛说“菩提心有无量的功德是完全合理的”,就像龙猛菩萨所讲那样:“众生就是无边无际的,我们缘无边无际的众生而发这样的菩提大愿,这个功德实际上也是无边无际的,这是极为合理的。”

如同龙猛菩萨所讲,本论在此处也宣说了这个合理性。堪布根霍在他的《入菩萨行论》讲义中也讲了四种不可思议的道理来宣说菩提心功德的合理性,他说:“菩提心所缘的众生是无边无际的,能遣除的痛苦是无边无际的,缘菩提心所得的佛果的功德是无边无际的,菩提心所持久历经的时日也是无边无际的。因此,通过这四种无边无际,也能合理地成立菩提心的功德也是如此无边无边”。

论中说:行菩提心能产生众多福德这一点具有合理性,确凿可靠的依据是《妙臂请问经》。我们这次按无著菩萨的讲义来宣讲《入菩萨行论》,确实是很好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所引用的教证,都是不管哪个教派都能接受、都会承认的大乘经典中的教证。否则,很多人可能会有这种疑问:虽然印度寂天论师所造的《入菩萨行论》有很好的利益,但到底能不能在佛经中找出他所讲的每句话的依据?还是说这个论是他自己随便想象而造的?

从无著菩萨的这个讲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比较大的一些问题上,他基本上都是引用一些大乘经典来予以说明,由此也直接消除了上述的这种疑问。此处引用的是《妙臂请问经》中的教证(《妙臂请问经》可能有几种版本,所以很多藏传佛教的讲义在引用这部论的内容时,会有文字上不太相同的地方)。

论中说:为使信解小乘之所有众生趋入大乘。此处的“所有”是“相当一部分”的意思,为了让相当一部分小乘根机的众生或其他对佛教不太明白的这些人 趋入大乘。

讲到这里,我想提醒一下大家:我们有些人不要认为“我是大乘佛子,我很了不起”并由此而特别小看小乘行人,不能这样的。为什么呢?因为小乘行人的阿罗汉实际上已经通达了人无我空性的境界,这个境界是很高的。如果他们通达了人无我的空性,那他们的智慧肯定是超过我们的,对众生也肯定是有一定悲心的。

有时候,有人心里面会想:“你这个小乘道、你这个小乘根机„”好像很不以为然的样子。但实际上,如果拿凡夫人跟小乘根机中的阿罗汉相比,无论悲心还是智慧,不管哪方面,我们都肯定是不如阿罗汉的,很有可能我们现在的相续中连出离心都还没有。今天我就碰到一个喇嘛,他说:“现在我们学院真是特别舒服,春暖花开,多么舒服啊!”我说:“你不要太特别地这样说,不然你相续中的出离心是一点也不能生起来的。”他就问为什么,我说:“因为你觉得轮回是多么快乐、多么舒服,这样的话,你怎么会想出离这个轮回?你怎么会想超离轮回而获得解脱呢?”虽然是开玩笑,但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的。

有时候,我们有些人就会认为“啊,这是个小乘根机的很可怜的众生!佛陀跟我们的观点一样的。”不能这么想的。我们有时也真是很可怜,虽然自称是大乘佛子,但经常对佛教的真正教义生不起信心,自己的这种我执、法执都特别强烈。所以,此处,佛陀也是说对小乘根机中的一部分行人、对其他不太明白佛教的这些人宣讲菩提心功德的合理性。

佛陀在此经(《妙臂请问经》)中云:“设若我为利乐无边众生而披上盔甲,则利乐一切有情之所缘无边,善根亦无边故,即使放逸或睡眠,然于昼夜心之每刹那善根亦增长、强盛、圆满。” 这个教证将菩提心功德的合理性讲得特别细致,意思是说:众生是无边无际的,如果我为了利乐这些无边众生而披上信心的盔甲,则我菩提心所缘的众生是无边的,所得的功德是无边的,所回向的善根也是无边的,众生所得的快乐也是无边的。此处也有几种无边,将这样的无边结合起来,则菩提心无边的功德也是成立的。如果这样,则即使是在睡眠的状态中,只要行菩提心已经在你的相续中产生而没有退转,菩提心的功德就一直在增长。

因此,我们平时应该多观察自己,看自己的相续中有没有生起菩提心?当然,也不一定每天都是想:“我今天做了一件事,今天我没有发菩提心,今天我发了菩提心„”不用这样来想,最关键的问题是:你先发菩提心的誓言,发誓以后,从此不要出现违品。然后,在平时生活中对此引起注意。比如:早上共修的时候,你心里就应该想:我是已经发了菩提心誓愿的人,从现在乃至佛果之间,我都要 利益众生;如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现在开始我应该一步一步地走向这个目标,因此,在今天这一天中我都不应该害众生。

大家每天早上都应该这样想一下,如果能这样想,那这一天中不管你接触什么人、遇到什么样的违缘,你心里面都会想:早上我已经发过愿了,今天我要尽量地修忍辱,今天我一定要以行持善法来摄持。如果每天我们都能以这种方式来约束自己,以这种方式来对治自己的烦恼,那自相续中的菩提心应该会越来越增上的。这个相当重要。

所以,作为凡夫人,不管走路、吃饭,还是平时的其他行为,都要经常提醒自己:我跟其他人是不同的,我是在诸佛菩萨、所有上师前发了菩提心的人,所以不如法的事我不能做。比如一个出家人,也应该这样想:我是出家人,所以不应该像在家人一样无恶不作,不能做杀生等各种各样的恶行。就好像遥控器能起控制作用一样,同样的道理,我们发了大乘菩提心以后,不管在家人还是出家人,始终都应该有这样的一种自我提醒,这是千万不能忘记的。

如果能这样,比如你是住在城市里的一个在家人,你相续中真实地有了菩提心,那么和一个没有生起菩提心的寺院出家人相比,你们两人同样行持善法的功德,究竟是谁的大呢?我认为,应该是在家人行持善法的功德大。虽然这个出家人在寺院中整天都是念佛、五欲也已全部断除,但因为他相续中并没有生起菩提心,全都是为了自己获得解脱、或是为了自己混日子,而那个在家人平时也没有念佛的时间,也没有做功德的条件,但他有一颗善良的菩提心,依靠这个善良的菩提心,他相续中的所有功德都是增上的,因此这个在家人的功德大过那个出家人的功德。

因此,哪怕你早上起来只是念一句“嗡玛呢巴咪吽”或“南无阿弥陀佛”,如果你以菩提心来摄持,这个功德、或是你这一天无论做任何善事的功德,都是一直不断、乃至佛果之前都一直增长的。而如果是刚才这个寺院的出家人,尽管他每天都是念阿弥陀佛,但因为没有菩提心的摄持,他念诵的功德是不会增长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出家的功德不大,出家的功德当然非常大,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明白的。但发心的功德,并不是以形相、而是以每个人的心态来区分的。所以大家能不能时时刻刻督促、要求自己发菩提心呢?在跟任何人接触、或是对待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能以菩提心对自己有所约束,那你肯定不会是牦牛,而是非常珍贵的一个人,所以你的行为是肯定会有所改为变的,如果有了改变,这就是菩萨的行为!

今天讲到这里,请大家回向功德…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第二篇:生西法师入行论讲记第七课

生西法师入行论讲记第七课

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寂天菩萨造的《入菩萨行论》。《入菩萨行论》主要是让我们趣入菩萨的行为、菩萨的学处。没有发起菩提心、没有修菩萨行,我们的身份、名称都还是一般的凡夫人、世间人。只有在我们的相续中产生菩提心、开始落实菩萨行的时候,才能称之为菩萨。菩萨必须具有某种法相,具足某种条件、标准,才能称之为菩萨。第一必须要发起菩提心,第二必须要修持殊胜的布施、持戒等菩萨行。现在我们要趋入菩萨行,就要跟随寂天菩萨的指引,逐渐让我们的心从庸俗的世间人的心、从追求自私自利的心转变为开始生起菩提心,开始关心众生的利益、关心圣教的利益,关心和自己无关的其他人的福祉等等,像这样我们的心会逐渐调柔,我们也要做利益他人的布施、持戒等等这些行为。只有这样行持之后,我们才能真实的称自己为菩萨。如果还没有真正趋向菩萨行,通过学习《入行论》逐渐让自己有所改变,也是我们学习这部论典的殊胜必要。菩提心的教授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殊胜的佛果、菩萨果,另一方面也能暂时让我们身心愉悦,通过取舍因果的方式,安住在清净的正道中。这就是直接的必要和间接的必要。

学习《入菩萨行论》实际上也是我们前世修来的福报,如果没有这样的福德,则根本没有办法听闻这样殊胜的菩提心的教授。虽然《入菩萨行论》的词句看起来不怎么难,但它所表达的含义(因为是帮助我们从自私自利的心态当中彻底的扭转,趋向于成佛的意乐,趋向于菩萨的行为的缘故)非常深,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多花一点工夫。

首先,要认识我们的心和菩提心之间的差距,再认识我们的行为和菩萨行之间的差距,了知之后让我们的心和行为逐渐趋向殊胜的菩萨道,这是非常有裨益的。

前面的课讲了《入菩萨行论》前面的一些内容,通过四法的宣说,通过其他方式让我们了知顶礼句和立誓句的含义。今天我们从第一品开始学习。第一品是《菩提心利益》,宣讲菩提心的利益是非常关键、重要的。按照华智仁波切的科判,第一品、第二品、第三品是“菩提心胜宝,未生令生起”。如果我们还没有产生菩提心,那么通过学习前三品就可产生、发起菩提心。菩提心从无到有要通过殊胜的方便——学了“菩提心的利益”、“忏悔罪业”和“受持菩提心”这三品,可以帮助我们相续中从无到有产生菩提心。第四、第五、第六品是生起之后不退失。第七、第八、第九品是不退的基础上再再增上。第十品就是回向所有修学菩萨行的善根于众生和成佛道。

第一品《菩提心利益》是通过宣讲菩提心功德、菩提心利益的方式,让我们想要发起菩提心。对菩提心的功德利益必须有清晰的了知,就比如我们在世间做事情,做这个事情之前,我们要了解能够带来什么好处——给我的团队、我的家人带来什么好处。如果做这个事情对我、我的亲朋好友、我的团队等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就很有兴趣去做。如果通过观察,做这个事情没有什么利益反而有很多过患,我们就会放弃这件事情。

我们现在要生起菩提心,就必须要了知菩提心到底有什么功德、利益。第一品宣讲了很多发菩提心的功德利益,通过学习第一品,就知道修菩提心、发菩提心,是能够对自己产生很大利益的。虽然从究竟的角度讲,菩提心的功德侧重于利他,但是在学习菩提心之前,多少还是会考虑学这个法对自己有什么利益。因为我们现在刚刚开始接触菩提心,关心的还是与自己的利益有无关系。如果我们发现菩提心的修法对我们没有利益、没有功德,就不愿意学了。但是我们学习了《菩提心利益》这一品之后,知道它能增长善根、消除罪障,在轮回中能带来很多利益,为得到这些利益,就愿意去发菩提心。虽然究竟来讲菩提心是利他的,现在学菩提心利益这一品,好像又是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二者之间看似有个小小的矛盾,其实我们最初发菩提心的时候,出于自己的利益去了知它的含义和利益也不是不可以。毕竟我们是初学,对于广大无边、非常清净伟大、一心一意利他的菩提心,现在还没有办法站在那么高的位置上去体会。所以最初的时候寂天菩萨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能够发菩提心,我们就能够得到如是的功德、如是的利益,也相合于我们现在的心态,宣讲对我们有利益的法。

随着学习《入菩萨行论》的深入,我们就会发现,寂天菩萨会把我们的心从考虑自己发菩提心能得到什么利益,逐渐转移到利益众生上面。菩提心本身就是圆满的利他之心,这个心远远超越了世间中所谓的爱心。菩提心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利益的对象不只是人,其他所有具有心识的众生都是它所利益的对象,而且最终目的是要把和自己结缘的所有众生全部安置于解脱成佛之地。我们通过观察了知菩提心的本体之后,世间中有哪种爱心能够和菩提心的本体相比?实际上根本就无法相比。菩提心是一心一意利他的,虽然我们最初的时候考虑到它能够利益自己——如果自己发了愿菩提心,能够得到什么功德,多少有点自利心。但是随着学习《入行论》的深入,自利之心通过不断的学习修练,逐渐都会转变成利他之心。这也是“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的一种方便。“先以欲勾牵”就是先告诉你发菩提心有什么好处;“后令入佛智”——学习之后,我们的自私心越来越少,利他心越来越多,逐渐真实趋入于利他的菩萨道。佛陀、菩萨讲法也是通过这个方便,逐渐让我们从当下庸俗、执着的心态中脱离出来,趋向殊胜、伟大、清净的菩提正道。这是在标题上稍微介绍一下本品的内容和含义。

还有一个就是讲菩提心的功德利益,它本来具有这些功德,它的功德利益本来就很大,所以,第一有必要让我们对菩提心的功德利益有所了知,让我们愿意发心;第二告诉我们菩提心的功德利益就是有这么大,如果我们一旦发起了利他心,发起了菩提心,一定能够得到这里所讲的种种功德。

乙二(所入之自性)分三:

一、入者所依补特伽罗;

二、入者之意乐;

三、趋入之方法。

所入的自性从三个方面讲,前面讲了一些内容,现在从所入的本体、自性来进行观察。首先是入者的所依补特伽罗,谁来入这种菩萨行?是某某众生或我们要趋入于菩萨行,即入者补特伽罗种种的身心状态;第二是入者的意乐,就是发心,入者是通过什么样的发心趋入的;第三是讲趋入的方法,通过什么方式趋入的,讲这三个含义。

一、(入者所依补特伽罗)分二:

一、宣说身所依暇满难得;

二、意乐所依福德之心稀罕。

我们要趋入菩萨行,补特伽罗在什么所依上生起菩提心呢?实际上无外乎就是身、心两个方面。第一以什么样的身体作为所依才能生起菩提心,后面讲到暇满难得的人身是最能够生起菩提心的载体、所依,这是很重要的;第二意乐所依福德之心也是很稀罕的。第一是身体的所依——暇满人身很稀罕,第二个是意乐的所依——具有福德的心也很稀罕。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菩提心是非常清净广大、深入的善妙之心,这样一种菩提心,必须要有很深厚的福德基础才能生起来。如果我们的心经常产生邪分别念、邪见,产生很多非福德之心,在这些污秽的心态中产生不了很清净的菩提心。菩提心非常清净,它已经远远超胜了为自己获得解脱的小乘出离心,也超胜了一般的世间人为了自我的利益而谋取福德之心,它完全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这种心非常清净,这种清净的心态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善妙的所依——福德之心,具有福德之心才可以产生清净的菩提心,而这样一种福德之心是很稀罕的,非常稀少。

暇满人身也很难得,具有福德之心也很稀罕。现在我们已经获得了暇满人身,已经有了想要修持福德之心,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获得的。我们现在获得了之后,它可以作为产生菩提心的身所依和心所依,它就是最好的条件、最好的载体。最好的所依就是这个暇满难得的人身和想要修持福德的殊胜善心,这两个科判就是这样的。

一、宣说身所依暇满难得:

暇满人身极难得,既得能办人生利。

倘若今生利未办,后世怎得此圆满。

这个科判和颂词主要是宣讲了身体的所依暇满难得。菩提心是很清净、非常伟大的一种心,这种心在什么身体上面最为圆满、最能够发起呢?佛菩萨告诉我们,暇满难得的人身最能够引发殊胜的菩提心,在这个所依上菩提心最容易产生。为什么这样讲呢?在经论中也有过记述:一些大鹏、腹行的大蛇、旁生、天人,它们听了佛讲解大乘妙道之后,也会心生欢喜发起菩提之心。所以发菩提心的所依不单是人身,其他身体也有发起菩提心的可能性,也能够发起菩提心。但是从能够发起的角度而言,最好的身依是什么呢?佛陀在经典中再再宣讲,最好的身所依无外乎暇满难得的人身。第一是人身,第二是暇满难得的人身,在暇满难得的人身上发起菩提心最容易。现在我们拥有了最好的身体、载体,既然拥有了,就应该好好珍惜暇满的人身,以这个所依修持菩提心、产生能依的菩提心,这个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得到了我们就不能轻易放走。

下面我们开始观察暇满人身的道理。

“暇满人身极难得”:这样的暇满人身是非常难以获得的。在一些注释中,要想获得暇满人身有三个条件,而这三个条件都不太容易具足。

第一个条件是持戒,必须要具足十善业道,或者具足五戒以上的戒律。总而言之,必须修持一种断恶的善法,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要修持布施、安忍等善法;第三还要发清净的愿,发愿自己的善根以后获得暇满人身,这三个条件都不好具足。第一是持戒,有时候看起来持戒很容易。环境对于修行者持戒的影响非常大,现在整个环境很污浊,世人都是在鼓吹拥有妙欲、享受人生等等,这些都是与清净的修道之心或者清净的持戒之心有冲突。我们要守持清净的十善业道比如五戒等,必须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等。所以深入观察的话,只有少部分人能够很乐意、很圆满的持戒,其他的情况就不容乐观了,这是最主要的一个条件,要得到人身就必须持戒。

第二是要行持布施、安忍等善法。得到人身之后,要让人身具足修道的顺缘,就要通过布施来获得财富,通过安忍来获得一个不太难看的相貌。我们要具足各种修道方便,虽然获得人身,但是如果自己不自在:比如财富很短缺,为了养家糊口,必须每天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去打工、去挣钱,试想一下,哪里还有时间去修法呢?所以虽然得到了人身,但是没有通过布施、安忍等等来获得拥有修法的机缘、财富,实际上我们也没有办法圆满修学佛法,这个条件也不太容易具足。

第三是发愿。发愿我的善根要为后世获得暇满人身而回向,基本上很多人都没有这样做。虽然修持了十善、布施、安忍等善法,但是没有发愿获得暇满人身,就无法成就能够真实修持殊胜法义的暇满人身。暇满人身和普通人身是不一样的,暇满里面有闲暇和圆满,具有闲暇和圆满的人身是能够修行佛法的人身;而其他不具足闲暇和圆满的人身,顶多是个普通的人身,就如现在的很多世间人,虽然具足人身,但不是暇满人身,在他们身上不具足修法的机缘。暇满人身一定是能修持佛法的人身,这种人身极其难得,非常稀有。我们现在得到了暇满人身,就要好好珍惜。

“既得能办人生利”,既然已经获得了暇满人身,就要让暇满人身成办最大的利益。成办什么利益呢?人生的大义。人生的大义是什么?利用暇满人身修持出世间道、修持菩萨道、修持殊胜的佛道,这就是我们利用暇满人身成办的最大利益。而不是世间人认为的:利用人身可以挣钱、拥有很多资具、让自已的生活很幸福很圆满。虽然这也是一种利益,但不是人身最大之利。暇满人身能够做其他人身根本做不了的事情。普通人身做不到的事,就是修道之事。暇满人身既能修道,也能做一些普通的事。我们面临这个双选择,如果用这个人身既能够修道,也能够成办其他利益,那是非常圆满的。

利益应分主要和次要。暇满人身和普通人身的功效不一样。普通人身只能成办人身的暂时利益,而暇满人身除了成办暂时利益之外,还能够成办普通人身无法成办的增上生、决定胜、或者菩萨道的功德。“既得”,既然已经获得了暇满人身,就要用暇满人身成办人身的大义,就是要发菩提心,修持菩萨道。这是主要利益。

在《前行》等有关暇满人身的修法中,用了很多的比喻让我们了知:暇满人身第一是难得,第二是珍贵。因为珍贵所以难得,因为难得才珍贵,容易得到就不为珍贵。世间中很难获得的东西,如如意宝,这种东西很珍贵,就是因为它很难具足获得的因缘。如果像土石一样遍地都是,那还有什么难得,也就不珍贵了。真正能够具足暇满人身的因缘非常难,人身确实非常珍贵。为什么珍贵呢?珍贵在哪个地方呢?珍贵之处在于:普通人身、旁生的身体根本做不到的事情,暇满人身就能做到。暇满人身不是一般人身,平时我们如果不好好观察,感觉人身很痛苦,天天找麻烦,又是生病,又是身体不好,又是心情不好,觉得人身没有什么价值。实际上以佛、菩萨的智慧眼光看来,愿意修持佛法的暇满人身的确非常难得,得到之后我们要善用人身,不要用暇满人身做普通人身能做的事情,不要浪费了。

一般人追求妙欲、钱财、家庭幸福,追求过得舒适等等,都是人的本能。作为修道者,当然不能停留在本能的阶段。如果把目标定在本能阶段,这种发心和行为与旁生差不多。我们看过描绘动物世界的一些纪录片,动物对组建家庭、营造房屋,也是非常善巧的。如果我们的人生目标也如此,只满足本能需要,实际上和旁生差不多,已落到旁生的层次。既然生而为人就具有超胜之处,我们能够以暇满人身来追求菩萨行,抉择万法究竟的实相,这一点旁生和一般人根本做不到。既然我们得到人身,应该把人身的利益目标定在菩萨道、定在帮助众生的上面,真正能够成就大涅槃。所以目标要分清主要和次要的利益。

成办利益的次要目标是,作为欲界有家庭的修行者,用此人身还要成办很多世间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把修行目标定得高一点。出世间的主要目标定在修持佛法、修持菩萨行、菩萨道上面。“倘若今生利未办,后世怎得此圆满?”如果我们今生没有以暇满人身成办最大的利益,“后世怎得此圆满?”后世怎么能够再次获得暇满人身?暇满人身不是运气好碰到了,也不是通过权力、权势来获得,得到一个暇满人身必须具足因缘。今生我们获得了暇满人身,是因为前世修持了暇满人身的因缘。如果今生精进修道,成办了人生的大义,在成办人生大义的过程中,也具足了后世再获得暇满人身的资粮,这是个良性循环。今生虽然获得了暇满人身,但是依靠庸俗的心念执著世间的快乐,没有用暇满人身去修持应行的善法,就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浪费了暇满人身,第二因为浪费了暇满人身的缘故,没有进一步修持后世继续获得暇满人身的因缘,所以后世就没办法获得暇满。未获得暇满人身,就很有可能堕入到恶趣中,堕到庸俗人身中,就没办法再有圆满的机会修持佛道。

最好的修持佛道的时机就是现在:我们正在听法,我们正在修道,我们正在遇到殊胜的教法,我们现在也有一种想要修道的心。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怎样让这个修道的心保持下去,逐渐增上并达到圆满。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生起了它的违品、障碍,就要通过各种方式把负面心态完全遣除,让自己的心永远保持在追求菩萨道、追求佛道的境界的殊胜意乐中。

下面讲颂词的含义。〖如云:“地狱饿鬼与旁生,边鄙以及长寿天,邪见佛陀不出世,喑哑此等八无暇。”断除了其中所说的八种无暇,因而称为闲暇。〗暇满人身是具足暇满的,既然具足暇满,什么是暇?什么是满?暇是指闲暇,以什么标准作为闲暇呢?远离了八种无暇的状态称之为闲暇。八种无暇有四种是属于非人类,四种属于人类。

首先说四种非人类:“地狱饿鬼旁生长寿天”。地狱众生的痛苦过于激烈,无论寒地狱还是热地狱,一旦堕入地狱中,极其痛苦,根本没有闲暇、没有机会来修持佛法,堕地狱是根本没办法修法的。

第二个是饿鬼界。饿鬼界的饥饿感非常强烈,每天为了寻求饮食,在不满足的饥渴中到处游走,这种状态也是没办法修法的。比如我们有一两餐没有吃饭,就感觉非常饥饿,内心被饥渴的感觉占据了,这时让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没兴趣。肚子吃饱了,心中不慌了,这时听法、做其他事情才容易。饿鬼不是一两餐不吃饭,而是恒常性的得不到饮食,这种状态也是没办法修法的。

旁生虽不像地狱受严重的寒热痛苦,也不像饿鬼永远找不到东西吃,主要是处于一种呆笨的状态。没有智慧的缘故,没有办法念咒修法,极大多数的旁生无法修行,虽然也有具足特殊因缘的旁生在佛菩萨面前听闻佛法获得解脱的情况,但是非常稀少。旁生百分之九十九点九没办法听闻佛法获得解脱,愚痴呆笨的缘故没办法修法。

第四是长寿天。长寿天是一种天人,他在人间时修持无想定,修持无想定的缘故,死了之后投生在长寿天中。刚开始入定时有一个想法,最后出定时有一个想法,中间很长的时间都是不起一念分别,不起一念分别,也就根本没有造任何善法。这种长寿天,不能听闻佛法,不能思维佛法,不能修持佛法,总之称之为无暇,没有空闲修习佛法。属于人道的四种无暇之处:

第一就是边鄙地,边鄙地就是边地。边地有时指很偏僻的地方,也指虽然很繁华,但是没有佛陀四众弟子游行之处,也称为边鄙地。这些地方都是没有佛法的,生在边鄙地的众生称之为无暇。

第二是邪见。虽然出生在佛法兴盛的地方,但相续中有严重的邪见,对佛法、对修佛法的人有严重的邪见。有严重邪见的人,是不能修持佛法的,断绝了修佛法的因缘。第三是佛陀不出世,叫暗劫。如果佛陀不出世,整个世间都没有三宝名称,连三宝名称都听不到,何来修法?这也是一种无暇之处。

第四是喑哑。喑哑就是六根不具。看不见法本,听不到声音,对学法、修法造成障碍,也是一种无暇。但有一些眼睛看不到的人,通过别人的帮助,也能念佛号,也能发愿。有的眼睛不好但耳根还算好,可听别人讲法,也知道修持念咒的方式,这个还可以。如果眼睛看得到,耳根听不到,也可以做一些顶礼转绕的事,还算好一些。绝大多数眼睛看不到、耳根听不到的人,都算是无暇。

断除了这八种无暇,称之为闲暇。我们看看自已,没有生在地狱饿鬼旁生,没有生在长寿天,没有生在边鄙地,没有生邪见,也没有生在暗劫,也没有生于喑哑之处,如此就称之为闲暇。

下面我们讲十圆满。暇满的暇是闲暇的意思,暇满的满,就是指圆满,圆满是指能有修法机缘。〖如云:“为人根具生中土,业际无倒信佛法,佛出世间与说法,法住入教有施主。”〗前两句是指五种自圆满,后两句是指五种他圆满。注释中首先介绍五种自圆满:

第一〖身为具足男根或女根的人。〗颂词中讲“为人”,这是指比较正常的人。有些特殊业力的人,同时具男根女根,或者男根女根都不具足,如天生的黄门,都不堪为修道所依。此处所指是具足男根、女根的人。

第二〖转生于地界中土。〗中土有两种:一个叫地界中土;一个叫佛法中土。佛法中土指佛法兴盛的地方,哪个地方佛法兴盛,这个地方就叫佛法中土;还有一个是地界中土,比如印度金刚座为中心的城市,叫地界中土。转生于佛法兴盛的地界,叫转生中土。第三〖眼等诸根完整无缺。〗颂词中讲“根具”,“根具”就是眼根、耳根等诸根都完整无缺。可用眼根看佛像、看经书,可用耳根来听法,可用舌根和其他人讨论法义、提问或者传道。除眼、耳、舌等身根,还有一个意根。意根就是头脑很清醒,可以思维问题,这是主要的根。

第四〖断除五无间罪因而使业际无有颠倒。〗业际无倒是指自己没有造五无间罪,没有以五无间罪为因,而让自已业际颠倒,这是比较重的业际颠倒。还有一些五无间罪以外的,如经常杀生、偷盗、做一些非法行,如此业际已经颠倒。应做的没做,不该做的做了,善恶因果互成颠倒,就成了业际颠倒。断除了五无间罪为首的很多恶业,称之为业际无倒。第五信佛法。〖对如来的律法有信心因而称为信佛法,〗这方面是指以律法为主。佛陀的教法有经律论三藏,这里指对佛教的律藏产生信心。律法是能够调伏自心的殊胜方便,能够让自已修持善法、断除恶业。对律法有信心、对佛陀的经藏、论藏都有信心,这个称之为信佛法。

〖这以上是五种自圆满。〗“自”的意思就是在自身上需要具足的因缘。“圆满”就是修法的机缘在自身方面具足,这个称之为五种自圆满。

下面讲五种他圆满:观待他方所具备的修法机缘称之为他圆满,共有五种。前面颂词说过“佛出世间与说法,法住入教有施主”,就是指五种他圆满。第一〖佛陀现身于世〗。佛陀出世,给世间带来了光明。有了佛陀出世,才出现了三宝、佛法;佛出世了,我们才具足修法的因缘。如果佛不出世,我们不可能有修法的因缘,这是观待他相续而具足的第一个圆满——佛陀现于世。第二〖宣说佛法〗。如果佛陀已出现于世,但是未宣说佛法,对众生也没有利益。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灵鹫山二转法轮,广严城等处三转法轮,现在才有三转法轮的教典住于世间,宣说佛法、讲解佛法。

第三是圣教住世。〖因为有见谛的补特伽罗而使佛法得以住世〗,即是有见到诸法自性的、见谛的这些圣者,让佛法得以住世,这是比较严格的标准。从不太严格的角度,可指有修学佛法的方法住于世间,如世间有可以修学的经典、论典等,也可称为佛法住世,还没有隐没,称为教法住世。四是入教。〖根据圣者的证悟而开示教言令有缘者趋入佛门〗,叫“入教”。自己趋入佛门是依靠圣者证悟的语言,是观待了圣者证悟之后的教言令我们趋入佛门,所以称为他圆满。

第五是指〖有提供资具的施主,这是指为利他众的慈悲〗。有施主意为:对出家人来讲,要顺利修行下去,自己一心一意修持的缘故,不去从事农工商等事情,要靠施主们提供资具,才可以顺利修行。这是指为利他众的慈悲心,〖这五种是他圆满〗。这五个他圆满要观待他方才具有修法机缘,所以称为他圆满。

五种自圆满和五种他圆满,即十种圆满,加上前面讲过的八种闲暇之处,一共有十八个方面,称为十八暇满。〖具足十八种功德的人身实在是极为难得。〗因为拥有这样的人身才有修法机缘,若不具备这样的人身,修法不可能圆满,也无法顺利修行佛法。

〖《华严经·佛暖处传》中云:“遣除八种无暇亦难得,清净圆满闲暇亦难得。”〗遣除八无暇是很难得的,因为要远离八种无暇,必须要具足很多因缘。要离开地狱,就不能造粗重的业;要离开旁生,离开饿鬼,都不能造相应的业,这是很难的。“清净圆满闲暇亦难得”:遣除八无暇之后,获得清净、暇满的人身非常难。有人说:我已经得到了,有什么难得的?从实际意义上分析,才知道人身是非常难得的。知道难得,就应该把它当成最珍贵的物品使用,用在最应该用的地方。什么是最应该用的地方?前面我们分析过,修行佛法是最应该使用的地方。其他的世间劳作之事,一般的人身都能做,一些旁生也会做,所以不是该用之处。最该用的地方就是修持菩提心、修持利他心、修行菩萨道,这是最应使用之处。〖这般暇满的士夫具有成办增上生与决定胜的能力。〗这样的人身暂时可以获得人天快乐,转为人或天人,在天界中辗转增上快乐,比如从三十三天到夜摩天等辗转增上;决定胜是指涅槃或者解脱,具有这样的能力。获得暇满人身修持善法,第一能得到增上生的快乐,第二能得到决定胜的安乐,都是依靠暇满人身得到的。

〖在已经获得了暇满人身的此时此刻我们务必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奉行善法。〗这是在教授我们要珍惜暇满人身。暇满人身这么难得,这么宝贵,居然被我获得了,就好像是乞丐在垃圾桶里捡到一个如意宝一般,他会想:我这样的身份居然会捡到如意宝,是不是在做梦?是不是假的?同样我们也要想:这么难得的暇满人身,具足这么多功德,现在居然被我获得了,我居然获得了修行正法的能力,应该非常高兴、欢喜。有时候想:我是不是在做梦?因为虽然非常难得,而现在我们确实获得了。

既然获得了,我们要利用这个暇满人身,时刻精进,兢兢业业奉行善法;我们要利用这个暇满人身,获得增上生和决定胜的快乐。

〖假设在这个时候没有修持有利于自他的善法,那么后世怎么能再度得到这样清净圆满的人身?〗如果此时我们没有了知它的利益重大,也许会热衷于其他非法的事情,用宝贵人身做非法的事情,没有修行有利于自他的善法,浪费了暇满人身。后世怎么可能再度得到清净圆满的人身呢? 〖绝对不会得到,〗因为因缘不具足了,因缘不具足的缘故不可能再得到。

〖因此,作者教诫我们,万万不可白白浪费、虚度人生。〗寂天菩萨也同样教诫我们说,千万不要白白浪费人身,不要虚度,要依人身好好取舍,好好修持菩提心。

〖如经中说:“莫令如此闲暇无意义。”〗佛经中也是说,千万不要让这样的人身无意义地空耗。

〖《致弟子书》中也说:“何者得已越至生海岸,播下殊胜菩提善种子,功德亦胜如意之宝珠,如是人身谁令空无果?”〗《致弟子书》是月观论师写的一部论,他曾经在那烂陀寺和月称论师辩论了七年自空他空的中观,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大证悟者,他给弟子们写了《致弟子书》,就如龙树菩萨给挚友乐行王写了《亲友书》。这是月观论师给他的弟子写的教言:“何者得已越至生海岸,播下殊胜菩提善种子,”说任何一个人得到暇满人身后,都可以借助暇满人身趋至于涅槃彼岸,完全可以超越生死大海,播下成佛的种子。“功德亦胜如意之宝珠,如是人身谁令空无果?”实际上暇满人身的功德远远超胜了如意宝的功德,因为如意宝珠只能满足吃穿,满足世间的种种所求如意,满足无病、照亮等利益,只能满足今生的利益,而暇满人身不仅能满足今生的各种利益,而且可以成办来世的利益,所以功德远远超胜如意宝,这样的人身谁会虚耗呢?有智慧的人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以上讲了第一个科判。下面讲第二个科判: 丁

二、意乐所依福德之心稀罕:

上面讲的是身所依,现在讲的是心所依。就是以心做为所依,在这方面产生菩提心,这种福德之心也是非常罕见的,很难以具足的。一旦我们具足这样的心,也应该珍惜,让我们获得菩提心的修法。

犹如乌云暗夜中,刹那闪电极明亮,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暂萌修福意。

首先打个比喻,好像是在乌云暗夜中,尤其月底二十八、九的时候,看不见月亮,非常黑暗,再加上有乌云盘据在空中,这样的暗夜是什么都见不到的。“刹那闪电极明亮”,这个时候如果突然出现闪电,这个闪电会照亮整个大地,显得非常明亮。同样的道理:“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暂萌修福意。”世人的心就好像乌云暗夜什么都看不见,因为世人的心具足很多无明烦恼、罪障等,非常愚痴、黑暗。佛威德力就比喻成前面的闪电,然后因佛威德力,如闪电一下子把整个大地照亮一样,让世人突然萌生了想要修福德的一种想法,这不是很稀有吗?非常稀有。这样的黑夜中,出现这样的一种闪电,照亮了整个大地,就如在我们的心中,突然产生了想要修福德的想法,这是非常稀有的。既然我们萌生了想要修福德的意愿,就应该以此为突破口、契机,加入到修行广大福德善根的行列中。注释讲:

〖例如:在乌云密布的漆黑夜晚,偶尔依靠闪电的外缘一瞬间能使色法昭彰显著,现得极为明显。〗和颂词的意思是一样的,在这样乌云密布的漆黑夜晚,偶然出现的闪电会让色法显现得很清楚,虽然短暂,但是非常明显。

〖同样,借助佛陀的威德力,有时也能使由罪业所感处在痛苦黑暗中的所有世人偶尔萌生行善修福的智慧。〗借助佛陀的威德之力,自己相续中也有某种善根,加上外在佛陀的加持,使处在黑暗中的世人,偶而也能产生修持善法的念头。〖而这种心态不会屡屡持久不断生起,因而我们一定要努力生起、增上奉行善法的心念。〗实际上这种善心不会屡屡产生,有的人短暂生起就失去了。我们既然已经产生了,就应令其不断增长;就因不易产生,更要努力生起并增上。这对修道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入行论》也是不断增长我们的善心,学习教言也是天天修持我们的善心,最后当我们修行非常纯熟的时候,我们的起心动念就会自然变成一种利他心,显现一种菩提之心,这是通过训练,通过不断努力才可以增上的。如果只是由其发展,偶尔产生一种想要修善、想要利他的心,没有刻意去保护和发展,这样的善心终有一天会淹没在自己满是罪业无明的相续中,没办法通过自然的方式让它再再增长,所以我们要刻意发展这种善念,保持这样的善念。

〖如云:“具备闲暇圆满之双翼,亦具现见善恶功过目,然被贪图名利网所擒,岂非已入罪业之笼中?”〗颂词中这样讲:现在我们已经具足了闲暇和圆满的一双翅膀。闲暇是一只翅膀,圆满是另一只翅膀,就如大雁或老鹰一样,已经具足闲暇和圆满的双翼;也具足能现见善恶功过的眼睛,这个眼目也很重要,现在我们已经能够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功德,什么是过失,能够区分这些的智慧眼目已经具足了。在这样的基础上,在这样的条件下,“然被贪图名利网所擒”还是被今生的名闻利养的网罟所束缚,“岂非已入罪业之笼中?”难道不是最后已经进入了充满罪业的樊笼之中吗?意思是说我们已经具有了闲暇圆满的翅膀,也有了能够善见功过的眼目,应该努力去修持如此殊胜的善法,应该翱翔在大菩提心的虚空中,不能被眼前一点点名闻小利所引诱,入于密林,被猎人的网罟所擒获,这是不幸的。老鹰就应该翱翔在虚空中,远离一切障碍;菩萨也具有闲暇、圆满的双翼,也有能够现见善恶功过的眼睛,也应翱翔在殊胜菩提心的虚空中,不要去贪图名闻利养,最后被名利网所擒。这样最后我们也会如一般的世间人一样,让已经具足的功德无法发挥其用处。这方面是修持菩提心、修持菩萨道的人应非常注意之处。这里是讲了“意乐所依福德之心”。菩提心是依靠强大的福德之心作为依靠的,如果没有福德之心,菩提心很难产生。这种福德之心,在颂词中也讲很稀有、很稀罕,所以当我们产生这样的善念时,应该刻意地去保护,让它数数地增长,在这种心态下产生菩提心。

第三篇:生西法师入行论讲记93课

生西法师入行论讲记93课

下面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宣讲菩提心的专著——《入菩萨行论》。

本论分十品,内容分别是菩提心“未生者令生”、“已生者不退”、“不退而增上”。通过学习,使我们的菩提心从无到有,渐渐地趋至圆满。其实最究竟的菩提心,每一个众生相续当中都是圆满具足的,只不过需要让原本具足的菩提心,慢慢地显露出它殊胜的功德。

现在学习到了第六品——安忍品,本品是生起菩提心之后不退失的殊胜窍诀。它主要是对治嗔恚,因为嗔恚和菩提心直接相违,菩提心是以利他为中心的,而嗔恚心则是排斥众生的。我们嗔恨某个人,自然而然有一种排斥——不高兴、不想见、不想利益。嗔恚的本质是排斥,表现在行为上面,就是对众生的辱骂、伤害、杀害等等。而菩提心是利他的,必须要接近众生,如果没有了亲近感,我们就没有办法走近众生、利益众生。菩提心是要走近众生的,而嗔恚心的本体是自私自利的作意,是远离众生、排斥众生、不帮助众生的。所以,大乘最不共的怨敌并不是贪欲心等其他烦恼,而是嗔恚。在修菩萨道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想方设法地修持安忍,止息嗔恨。

第六品有很多修安忍的殊胜窍诀。现在讲到要恭敬众生,前面提到如果我们对众生恭敬,就不会对他产生嗔恚;嗔恚的时候是不可能恭敬的。所以,我们要找到应该恭敬众生的各方面根据,安住在恭敬的状态,从而止息嗔恚。

现在讲到了科判“信仰佛陀故当恭敬”。我们作为佛陀的追随者,信仰佛陀的缘故当恭敬众生,为什么呢?因为佛陀将众生作为我和我所,我们恭敬佛陀,那也要恭敬众生。佛陀在因地的时候对众生是很恭敬的,在果位的时候,也是以利益众生作为自己的事业。我们信仰佛陀,而佛陀对众生是这样的态度,所以我们也应该恭敬众生。

科判“佛将众生作为我所”下的“当恭敬之理由”已经讲完了,下面讲第二个科判。卯

二、忏悔不敬之过:

以前对众生不恭敬,伤害了众生,令佛不欢喜,我们要对这种不恭敬众生的过失进行忏悔。

科判的两个颂词可以包括在忏悔当中。忏悔就是忏前戒后,忏前就是对于以前做得不对的地方,我们要忏悔;戒后则是对于罪业、不好的行为,以后不再做了。第一个颂词是忏前的内容,第二个颂词则是戒后的内容。了知之后,我们对“忏悔不敬之过”这个科判就有一个比较深入、全面地认知了。因昔害众生,令佛伤心怀,众罪我今悔,祈佛尽宽恕。

颂词的内容是属于忏前,对以前造过的罪业,进行忏悔。“因昔害众生”,“昔”是以前的意思,以前我伤害了众生,让佛很伤心,“众罪我今悔”,以前所造的这些罪业,现今我在佛面前一一忏悔,请佛宽恕我的罪过。这是颂词字面上的意思。再看它深入的意思,“因昔害众生”,我们学习大乘佛法之前,对众生做过很多伤害,无始轮回当中,我们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伤害了众生,有时是通过肢体、语言,有时是发伤害众生的心,随喜众生受苦。这样直接或间接地做了很多伤害,我们也因为伤害众生的缘故感受了果报。

当然,这里不是分析感受果报,主要是讲以前我伤害众生,而佛陀一心一意地利益众生。佛看到众生自相残杀,互相伤害,显现上不欢喜,因为佛是乐于见到众生快乐,乐于见到众生解脱的。我们学大乘佛法之前,曾经伤害了众生,那时还不是佛弟子,这里偏重讲那时众生自相残杀,相互伤害的情况。

“昔”也可以理解成什么呢?和“令佛伤心怀”结合起来,是讲我们进入大乘佛道之后,在上师面前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但恶习没有调伏的缘故,也做了很多违背大乘佛理、伤害众生的事。佛看到自己的弟子,虽然发了菩提心,但还是在做伤害众生的事情,所以佛很伤心。“因昔害众生,令佛伤心怀,”也可以这样理解。

学习这个颂词的时候,我们知道颂词讲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虽然做过这些事情,但因为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没有观察过伤害众生好不好。

大乘佛法是从更高的层次来看问题,并没有停留在世间的眼光。大家都没有认为杀生、杀鱼、杀苍蝇等是罪业,所以我在做这个伤害众生的事情的时候,我也没有认为这是罪业。我也认为这不是罪业。但大乘佛法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视一切众生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我们没有学习大乘佛法之前,做了很多这样的事情。

而现在,我们学习了《入菩萨行论》这个颂词,通过寂天菩萨的智慧,使我们知道了佛对于这个问题是怎么看待的。我们出生在这个时代,而佛早已涅槃很长时间了。虽然佛在法界中常时安住,很多刹土也都有佛安住,但按照凡夫境界来讲,我们是没有能力见佛的。所以,我们对于佛的真实想法没办法了知。我们通过佛陀宣讲的经典,或者上师给我们传授经典,了知了佛其实很在乎众生的苦乐。也可以依靠寂天菩萨的智慧,因为寂天菩萨是圣者,能够经常见佛,完全了知佛在经典当中的究竟意趣。寂天菩萨通过宣讲《入行论》这部论典,告诉我们佛最真实的想法,佛希望我们做什么,不希望我们做什么。通过学习,我们了知了伤害众生是很不好的行为。为什么佛会不悦意呢?就是因为佛陀为了众生而发菩提心,为了利益众生而修道的。既然我们已经入了佛门,发誓要跟随佛陀修菩萨道,也要明白佛陀在因地的时候做了什么,希望我们做什么,了知之后就会知道佛陀很关心众生的福祉。

而现在,我们做了伤害众生的事情,令佛不悦意。从佛的境界来讲,佛已经泯灭了凡夫人高兴与否的心态。在这里,论典不是说佛到底有没有高兴或者伤心的感情,而是说众生,尤其作为佛弟子的这些修学者,他们的行为是否符合于佛道,也叫做佛欢喜之道。能够发利他心,是佛欢喜之道;能够安住实相,也是佛欢喜之道。因为众生和弟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和佛道相应。而现在,不管我也好,其他人也好,在做伤害众生、不恭敬众生的行为,这种行为和发心本身和大乘佛道并不相应。佛看到这个就知道,我们并没有真正按照大乘道去实践,还离大乘菩萨道的相续相差甚远。所以,佛不认同这种修道,不悦意。

佛欢喜或者佛授记,其实是对于修道者修行方法和修行心态的认可。那么,佛不高兴和不悦意其实是不认可我们的这种行为,所以这里就出现了“令佛伤心怀”的词句。在名言当中,我们可以这样观察和理解。

我们了解了这个罪业之后,就知道这个行为是让佛不欢喜的,说明离大乘道还相差甚远,没有相应大乘道。所以,我要通过忏悔的方式,让自己回到大乘道上来。通过“众罪我今悔,祈佛尽宽恕”,祈祷佛陀以智慧观照我、大悲心原谅我,在佛面前忏悔以前不对的地方。

但是,首先我们要了知为什么要在佛面前忏悔。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令佛伤心怀”。科判讲的很清楚,“信仰佛陀故”,我们是佛陀的皈依弟子,是佛道的追随者,信仰佛陀的发心和事业。但是,我们现在的行为跟佛祖的要求和期望,实际上已经背道而驰。作为一个信仰者来讲,我们还是很在意佛高不高兴的。佛很在乎众生的苦乐,我作为皈依者,也很在乎佛陀对我的行为是否悦意,是否认可。颂词是抓住这点来讲的。我们令佛伤心,佛不高兴我的这种行为,我就要忏悔。

那么,事情根源来自于哪里呢?并不是我打碎了佛陀房间里的茶杯,或者把佛陀房里的一个花瓶撞碎了,佛不高兴。没有一点儿这方面的原因。最关键的是,佛对于众生的苦乐很在意。我现在伤害了众生,这个源头导致佛不悦意。我作为皈依者和佛陀的信仰者来讲,很在意佛陀的态度。从这种行为让佛不高兴这一点,我知道伤害众生是不对的,我要恭敬众生。颂词讲的是这个道理。

由于各个地方、各个层次的道理都不一样,此处就抓住我们信仰佛陀这一点,通过迂回的方式,间接让我们知道伤害众生是不对的,使我们恭敬众生,不能害众生。如果不经这条路,此类根基的部分众生,就没办法了知伤害众生到底哪不对。通过佛陀不欢喜这一点,去观察为什么佛会不高兴,一层层剖析下来,就知道我不应该伤害众生,应该恭敬众生。佛不高兴,是因为见到弟子没有追随佛陀之道而行,此处是从这方面来讲的。

当然,我们伤害众生本身也有过失,因为我们要受报,佛陀也不愿意见到这个。佛不愿意见到已经踏入大乘道的修行者,因为发心和行为的错误,而没办法如理如法地在大乘道中修持。佛为了纠正我们的过失,就显现得不高兴,就像当年佛陀在印度的时候,对于弟子的一些非法行为就要呵斥,并制定戒律,在戒律中有很多例子。佛陀本身完全证悟了空性,他没有丝毫悦意或者不悦意的心态,但他是通过悦意不悦意的这种方式,来表达弟子的行为是不是如理如法、符合因果,是不是契合殊胜的大道。

通过这个途径,我们知道了伤害众生的确不对,我要忏悔不敬众生之过。“祈佛尽宽恕”,表面上我们祈佛宽恕,在佛面前忏悔,让佛欢喜,但根本还在于我们要恭敬众生,因为是我不恭敬众生的缘故让佛不高兴的。以上是忏前,第二个颂词是戒后: 为令如来喜,止害利世间,任他践吾顶,宁死悦世主。

忏悔完以前的罪业,我们就要戒后。戒后其实就是保证或者发誓,就像我们犯了错之后,要在老师、家长或者领导面前,写一个保证书。这个颂词就相当于,我们在佛面前写一个保证书,发誓以后不再伤害众生。字面的意思是讲,从今以后,为了让佛陀欢喜,我要止害——制止对众生的伤害,尽一切力量利益众生。“任他践吾顶”,就算众生的脚踩在我的头顶上,我宁死也不反抗,“为令如来喜”,要让世间的怙主佛陀欢喜。这是字面上的意思。

前面我们分析了要利益众生,在受到众生伤害的时候,要能够安住在世间的实相或胜义的实相中如如不动,止嗔和修持安忍。如如不动的缘故,让佛陀欢喜。“止害利世间”,我发誓要止害,因为以前我让佛不高兴,当我受到众生伤害的时候,没有止息伤害众生的想法和行为,导致不恭敬众生,对众生产生嗔恨。以后,为了让佛欢喜,我一定要制止伤害众生的发心和行为,并尽自己的一切力量去利益世间。看起来好像是为了让佛欢喜我才去止害利世间,但这里其实和前面颂词的思路是一致的。表面上看是在让佛高兴,实际上是通过这种方法使我们和菩提道相应。第一,我让佛陀高兴;第二,我好像不是受惠者,止害利世间,对其他众生不再伤害了,并去利益整个世间,好像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自己不是受惠者。但实际上,我们让佛高兴,说明我们已经步入了殊胜的正道,因为佛就是通过这个正道而成佛的。佛乐于见到他的弟子也行持这条成佛之道,我们令佛欢喜,其实说明,我们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了,对于自己来讲,没有比这有更大的利益的了。

再分析“止害利世间”。如果我们伤害众生,表面上看是伤害了众生,但真正来讲,是伤害了自己。所以,“止害”也是避免我们去造恶业。而“利世间”,看起来是在利益世间,但其实在这过程中,逐渐打破了自私自利,让自己的修法和行为都安住在善法的意乐和加行当中,我们在利世间,而心也逐渐得到解脱和觉悟。所以,我们在这过程当中,也是得到很大利益的。我们不仔细观察,好像只是别人得到了很大的利益,而自己一点利益都没有。但分析下来,就知道佛陀为什么这样讲,寂天菩萨为什么这样讲,正是为了让修行人能够和大乘道相应,自利利他,通过这个方式来行持佛法、弘扬佛法。这就是“为令如来喜,止害利世间”的含意。“任他践吾顶”,这讲到了我们可以忍受的极限。一般来讲,我们认为头顶是最尊贵的,因为它处于我们身体的最顶端。一方面,我们对某个人恭敬,那么我们可以把头低下来,或者弯腰、下跪,在世间当中都认为对某个人很折服,或者为了委曲求全,才会这样做。因为我们认为头顶是很尊贵的,如果我们尊贵的头顶被其他众生最低贱的脚踩在下面,一般来讲,这也就是能够伤害的极限。

那么,我们现在发誓愿,就算是众生踩在我的头顶上面,哪怕张三踩,李四踩,比我高的人踩,和我竞争的对手也踩,比我低下的乞丐也踩,像这样,即便他们踩在我的头顶上,有这种极端的情况出现,也不反抗。菩萨道就是这样的。按照一些世间的观念和行为来讲,如果权力比我高,势力比我大,或者功德比我齐全的人面前,才会出现这种行为。比如,在佛教以及古印度的世间,行礼的时候也有用自己的头去顶对方脚的行为。这种情况对于一般人来讲,比较容易接受。因为他的种种行为权力等等,我不得不臣服,所以进行顶礼。

但在一般情况下,尤其是我和对方在竞争较劲的时候,要用我的头去顶他的脚,或者他的脚踩在我的头顶上,这对一般人来讲是很难忍受的。还有更极端的情况,当我们高高在上的时候,面对显现上不如我们的人,比如乞丐或者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如果他们的脚踩在我头顶上,一般来讲根本接受不了。

在大乘佛法当中,“任他践吾顶”,“他”字是怎么理解呢?就是一切种类的众生,比自己高的众生,和自己平等的众生,比自己低的众生。即便他的脚踩在我的头顶上,“宁死悦世主”,这是我们的发愿和态度,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去反抗,也要让世间的怙主佛陀欢喜。当然,这也是一个极端,因为死亡对于众生来讲,是最极端的事情。既然我们发愿都可以用死亡来让佛陀欢喜,那么,其他的像扇耳光、辱骂或者让自己颜面扫地等等,这方面的事情就更加可以忍受了。这就是佛法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调伏自心。

当然,从世间的眼光来看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几乎没有人愿意放下自己的尊严或脸面。把这件事情放在世间的眼光来看,很多人绝对接受不了,也不愿这样去做。为什么我一个学佛的人就必须要这样去做呢?世间的人也会认为,这些学佛法的人好欺负,没骨气,没有尊严等等。但从佛法的角度来讲,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调伏自己的我慢和我执。在实相当中,我是不存在的,无我就是诸法的究竟实相。如果我们在修法的过程当中,还抱持着我要怎样、我的脸面、我的利益等等这些想法,这些对我们证悟实相就是一种障碍。

如果我们内心当中,还有一点点傲慢,我们就很难对一切众生都产生平等的利益之心,也很难在一切情况下都修持安忍。只有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别人用脚踩在我的头顶上,即便我付出死亡的代价,都能够忍受,这时才可以说我们调伏自心就达到了标准。

所以我们修法,要让心柔软到即便别人用脚踩在我的头顶上,即便要死亡了,我也没有对对方产生一点点的嗔恨心,伤害的心,报复的心,我要通过这个方式来止害利益世间。只有我们的心调到了这个程度,我们才可以真正地、不计回报地、完完全全把自己的心放在利益众生上。菩萨道的这个标准,应该是非常的高,不修习佛法的人,可能一看就吓住了。但是也说明了,菩萨道之所以殊胜和清净,是因为菩萨的心清净到这个程度。即便是众生对他做任何事情,他都没有丝毫嗔恨和报复的心,而且还发起利益对方的心,做利益众生的行为。佛道的确是非常清净的,也只有通过这个方式才能成就三界景仰的佛陀果位。佛陀能受到一切众生的尊敬,并不是很偶然的,或者运气好,得到佛果。佛果是通过逐渐地修炼和苦行才获得的。

安忍的确是苦行。通过这个颂词,我们就可以知道安忍确实很难做,因为它和我们平常的习气和想法,完全背道而驰。我们讲我要学佛,但是又想在学佛过程当中,我也要得到自己应该有的东西,所以这个法义有时做,有时不做,或者接受不了,或者虽然接受了但是暂时还做不到就不做……当然有很多的情况,不管怎么样,我们首先要把目标搞清楚,至于现在做不到的,佛陀也没有要求我们强制性去做,但我们要发愿,把安忍定为我们的目标,然后慢慢调伏我们的心,心调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能够接受这个理念,并能逐渐达到这个理念。

实际上,十方三世的佛菩萨,都是经过了修行之后,心很自在、很调伏,不管众生对他做何种伤害,他不会产生嗔恨。比如佛陀因地的时候,就算受到再多违缘,再多的人伤害,都不产生丝毫的嗔恨,还一心一意只是想到对方的利益。这是我们作为后学弟子应该了知的,也是我们修学应该达到的目标。

所以,在佛面前发誓,为了让佛陀欢喜,我要制止对众生的伤害。大的伤害首先不要做,比如说不要杀人、不要杀生;然后小的方面,比如说语言不要骂人,不要刺伤别人;最后,我的心也不要发起伤害对方的心。因为身体的行为最粗大,所以身体方面的恶业首先要制止;然后是语言方面的,比如杀人,大家都觉得这是很大的过失,如果你不杀人,只是骂了对方,世间人就觉得只是骂了众生,比较容易接受;如果他没有杀人没有打人,也没有骂众生,只是心中有点恨,基本上很多人都可以忍受,一个起心动念是没有什么。这个分析主要是说明,身体的伤害是最大的,语言方面是中等的,内心的起心动念是最细的。所以,我们止害的时候,首先在行为上面,不要打杀众生,然后语言方面逐渐不要辱骂、挖苦众生,然后心逐渐调伏,不生伤害众生的心,让自己逐渐生起利益众生的想法,并用语言和身体利益众生。我们要“止害利世间”。“任他践吾顶”,即便这个情况发生了,我也要让世间怙主欢喜,让自己的身语意符合于令佛欢喜的殊胜菩萨正道,“宁死悦世主”。这就是发愿,以后我尽量不再做这些事情。

这两个颂词再归纳一下,就是忏悔的内容,忏悔不敬之过。第一个颂词是忏前,以前我做过的不好的事情,我要忏悔。第二个颂词是戒后,发誓以后我尽量这样做。当然,很难做得到,但我们要发誓总有一天要做到。在这个过程中,尽量减少对众生的伤害,尽量去利益众生,尽量忍受众生的从小到大的伤害。这里修的主要是恭敬,通过这一番刻意地修炼,就可以让我们对众生的恭敬心慢慢增上,以前完全没办法接受恭敬众生,现在我们就逐渐可以恭敬众生了。

其实,恭敬众生对自己来讲也没有丝毫的损失。世间当中也是这样,如果我们恭敬众生,那么别人反过来对我们也会很恭敬。

科判“忏悔不敬之过”我们分析完了。寅

二、佛将众生作为我:

前面科判是“我所”,我所就是我所有的。“我”和“我所”还有一点差别,比如说这个杯子不是我,但它是我的杯子——我所。该科判将众生作为我,并不是我所了。一般来讲,我有的东西和我本身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在关系的亲疏上还是有一点疏远,毕竟只是我的东西、我的眷属、我的众生等等。而这个科判中这个距离就没有了,直接把众生作为我了,是我的整体的范围,比如说众生将五蕴的整体作为我,这里并不是把众生作为我所,而是作为我。这个关系大家想想就可以很清楚。

既然佛把众生作为我了,而我作为信仰佛陀的人,那我要恭敬众生,因为恭敬众生就相当于恭敬佛。并不是相好的佛高高坐在云彩当中,众生和我平起平坐,甚至还比我低下,差距悬殊。没有这个差距,佛将众生作为我,所以佛和众生是一体的,又因为我信仰佛陀,所以我应该恭敬众生。这里是从这个理念来分析为什么要恭敬众生。看颂词:

大悲诸佛尊,视众犹如己,生佛既同体,何不敬众生?

颂词说明了要敬众生,最后一句“何不敬众生”,为什么不敬众生呢?它的根据是“生佛既同体”。颂词的字面意思讲,“大悲诸佛尊,视众犹如己”,大悲的佛陀看待众生犹如看待自己一样,众生和佛既然是同体的,为什么我们不敬众生呢?这是一个反问。

没学这个颂词之前,我们可能会想,我为什么不敬众生呢?因为众生不值得我恭敬。而颂词给我们要恭敬众生的原因是“生佛既同体”,众生和佛是同体的,我们既然尊敬佛陀,那么也应该尊敬众生。只恭敬佛,不恭敬众生,没有道理。所以寂天菩萨反问我们“何不敬众生?”

对这个问题,以前我们没学习,不了知还情有可原,而现在依靠寂天菩萨的指引,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从今以后,我们就要试着学习去恭敬众生。

“大悲诸佛尊,视众犹如己”,具有大悲、悲悯一切众生的诸佛,他把众生完全看作自己一样。通过下面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就会比较容易理解这里面的含义,否则直接从字面上看,就不太好理解为什么诸佛把众生视为如自己一样。下面从三个方面分析和观察。

第一,从法界胜义实相的角度来讲,诸佛和众生没有什么差别,一味一体。在汉传佛教当中也经常说众生和佛是一体的。将实相现相结合来分析观察,怎么样一体呢?众生就是佛,众生是未悟的佛;佛就是众生,佛是已经证悟的众生。从究竟的胜义实相来说,佛和众生这两个概念的差别并不存在。佛所谓的证悟和众生所谓的迷惑,在最究竟的如来藏本体中,完全都没有的。根本没有佛、没有众生,从最圆满的角度来讲,它就是一体。

如果不从最究竟圆满的本体来看,现相上佛证悟了,众生没有证悟。从现相上分析观察,生佛一体,怎么解释呢?众生具有佛性,但是还没有证悟佛性,所以众生是没有证悟的佛;佛就是众生,佛是已经证悟的众生。比如张三证悟成佛后,可以说这尊佛是已经证悟的张三;悉达多太子证悟成佛了,我们说这尊佛是已经证悟的悉达多太子。或者说,张三以前是众生,现在成佛了。所以佛是已悟的众生,众生是没有证悟的佛。从这个角度来讲,生佛一体。

第二,前面是从实相的侧面来分析的,这里从发心修道的侧面来分析。在菩提心的修法中,发菩提心的人和所发心的众生,必须要观成一体,也就是自他平等。平等的修法有很多种,比如我想怎么样,众生也想怎么样,我想离苦得乐,众生也想离苦得乐,所以我要去帮助众生。

再进一步,必须要逐渐泯灭掉我和众生的差别。我们总感觉在利益众生,平时我们如是想,也如是观修。但我们要刻意地泯灭掉所谓自利和他利的差别,我们通常认为成佛是自利,解脱众生是他利,为了把差别泯掉,就观想自利就是他利,他利就是自利,没有单独的自利和他利。我利益众生就是自利,因为众生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我的事情就是众生的事情。当我们内心生起了我与众生是一体的时候,就是一个大我。

在《入行论》后面,有一个相似的比喻,我们的头、手、脚、内脏、皮肤、各个器官,它们不是一体的,头不是手,脚不是皮肤,每一个器官严格来讲,并不是不可分的一体。但是从整体的角度来讲,可以说这些是“我”,很多器官组成一个完整的身体。

同样的道理,我和张

三、李四,乃至一切众生的关系也是这样的。单个来看,张三有张三的相续,李四有李四的相续,我和其他众生的相续是不一样的。但从整体来讲,我可以把众生看成整体的我。就好像手和脚不一样,手痛的时候脚不痛,手和脚各有它自己的一部分,但是,我照样可以把这些分属不同部分的器官肢体当成我,当成一个完整的身体。我们可以做到,而且已经做到了,虽然手、头、脚不一样,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整体。

我和张三李四,看起来各有各的相续,但是我可以把他们当成一体,就像我可以把我的手脚当成一体一样。比如,当我给手涂防晒霜、防冻霜的时候,我没有想到是在给其他人做利益,而是在给我自己做利益;我在吃饭的时候,也没有说只是利益了嘴巴和胃,而是说我在给我自己做利益。所以,真正的利他,并不是说就是纯粹意义上的利他,其实利他就是自利,自利就是利他,这二者之间已经没有了所谓我和你、自和他的概念。在修法过程当中,我们要泯灭掉这个概念,之后我们就不会把自利和他利分得这么清楚,不是说利他就没有自利,自利就没有利他。不是这样的。

一个人的菩提心很纯熟之后,在闻思修念经的时候,就是在做利他;在给予他人利益、为他人讲法的时候,就是在做自利。所谓的自利和他利,他并没有分得那么清楚,他已经不像前期的时候,把利益自己和利益众生分得那么清楚。其实他通过菩提心的修炼,已经泯灭了我和众生的差别。泯灭之后,自己念经就是在利益众生,利益众生也是利益自己。我和众生是一个大我,已经不分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生佛一体。在因地发心的时候,佛已经有了这个修法,把一切众生看成自己。

第三,在果位的时候,我们在因位观修的时候,还是刻意的。但是到了果位,就不是刻意地观修了。证悟法界本性之后,我、众生和佛之间的差别就没有了,在究竟实相当中,这些概念并不存在。到了佛地的时候,已经证悟了法界的本质,泯灭了我和他的概念。为什么我们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我们还有我、他、张

三、李四这些自他分别。自他分别在我们生活学习当中,还是很清晰地存在。成佛之后,因为彻证一切万法空性的缘故,自他的概念就泯灭了,不存在“这个是我的事业,这个是众生的事业,这个是我要发心度化的众生,这个是可怜的众生,我是佛……”这些自他分别见。从这个角度来讲,生佛可以安立为一体。当然究竟来讲,没有他体,也不可能有一体。在讲的时候,因为泯灭了他体的缘故,我们可以这样安立。

以上我们从三个层次,来了知生佛同体。既然如此,我恭敬佛陀,作为和佛同体的众生,为什么不恭敬呢?应该恭敬。在佛的智慧当中,佛就是把众生看成自己,没什么差别。我作为后学者来讲,因为佛把众生当做自己的缘故,那么我在恭敬佛的同时,也要恭敬众生。

这种修法不单单是帮助我们调整对待众生的态度,其实如果能够这样想的话,也是靠近实相的一种观修。我们认同佛和众生在究竟实相上是没有差别的、一体的。通过这个观修,我们和这个修法也结上了缘。随着观修的深入,当我们证悟空性的时候,就会知道同体大悲、胜义菩提心,就是生佛无二无别的状态。说深一点,它是般若空性的修法,也是如来藏的修法。说浅一点,它能泯灭我们的自他分别念,泯灭自私自利的心。

我们通常认为,我在做利他的事业,我很伟大,其实,这里面还是有我在给众生做事情的执著。我们多多少少会有这种傲慢心,当然这种执著在早期的时候,我们是鼓励的。但是,随着修法的深入,所谓的“我给众生做事情,我很了不起”的这种心态,也并不符合深层的菩提心。随着修行的深入,就要刻意地淡化“我在给众生做事情,我在利益众生”的执著。所以,这个修法,也是关系到很多修菩提心的境界和修法。

这个颂词展开来讲,包含了很多殊胜的内容,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展开了。但大概的要义就是这些。

丑三(观察果当恭敬)分三:

一、宣说取悦众生是诸善之因;

二、以此方式教诫勤奋;

三、摄义。

“果”可以理解成后果,观察后果应该恭敬众生。主题还是没有离开恭敬,前面讲恭敬众生就不会生嗔。怎么样恭敬呢?观察果故当恭敬。这里主要的原理就是观察后果而恭敬众生。当然,后果有很多种,比如说不恭敬众生的后果,恭敬众生在今生的后果、没有成佛之前在轮回中的后果、究竟成佛的后果。

“观察果当恭敬”分了三个科判。第一是“宣说取悦众生是诸善之因”,取悦众生和恭敬众生是一个意思,恭敬众生、取悦众生是诸善之因,诸善是果,善果来自于取悦众生。第二是“以此方式教诫勤奋”,“此方式”指思维恭敬众生之因和善果之间的关系,通过思维因果关系的方式,教诫勤奋地恭敬众生。第三是“摄义”,摄世间的果和出世间的果。寅

一、宣说取悦众生是诸善之因: 悦众令佛喜,能成自利益,能除世间苦,故应常安忍。

取悦众生能够令佛欢喜,能够成就自己的利益,能够除去世间的痛苦。所以应该恒常修持安忍。科判中讲取悦众生是诸善之因,悦众是因,诸善为果。“令佛喜”、“能成自利益”以及“能除世间苦”都是善,所以应该安忍。

第一,“令佛喜”是后果,也是善。我们让佛欢喜了,说明修法得到了佛的认可,佛乐于见到我们这样做,所以这个是善法。恭敬众生就能够让佛欢喜。

第二,“能成自利益”,如果我们恭敬众生,能够成就自己的利益。我们可以算下小账,取悦众生到底有什么好处?当然,我们修菩提心到了中后期的时候,对我们有多大利益就不重要了,因为心成熟了,唯一为利益众生而活着,或者为了修法。我们在初期的时候,喜欢算小账,我悦众有什么利益呢?其实我们恭敬众生,对我们自己的利益也有很大的帮助。一部分众生看到这一点,他就愿意去悦众了。所以这是一个引导方便,使我们趋入到真正的修法当中。到底什么自利益呢?比如说积累资粮,清净罪障,和菩提道相应,最终圆满资粮而成佛。这些都是自己的利益。所以,“能成自利益”也是一种善。

第三,“能除世间苦”,能够遣除世间的痛苦。换一个角度来讲,就是利他。利他也是一种善,这个毫无疑问。所以,取悦众生是诸善之因,“能除世间苦”,是利他的善法。此处悦众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单纯地让众生高兴,而是广义的悦众,包含了利益众生,想方设法引导众生等等。它能够给众生带来暂时和究竟的利益。比如,佛陀在因地时恭敬众生、取悦众生,修道时想法设法地遣除世间的痛苦,促使我们修道,让我们趋向于成佛。

总的来说,安忍有三大利益——能够让佛喜,能够成就自利、他利,能除世间苦,所以我们应该安忍,应该恭敬众生。寅

二、以此方式教诫勤奋:

通过思维恭敬众生得果的方式,教诫我们修法要勤奋。我们不能勤奋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不了知因果,我们懒得做;或者了解不够深入,做一段时间之后,缺乏前进的动力,就停止下来。所以,这里通过思维因果,教诫我们应该勤奋。科判有五个颂词,首先讲前两个: 譬如大王臣,虽伤众多人,谋深虑远者,力堪不报复,因敌力非单,王势即彼援,故敌力虽弱,不应轻忽彼。

比如说,大王的臣子在外面伤害了很多人,深谋远虑的人虽然暂时可以报复他,但是却不报复,为什么呢?“因敌力非单”,这个大臣势力并不单薄,“王势即彼援”,强大的国王势力是他的后援。表面上看,怨敌的力量很弱,但是有智慧的人还是不会等闲视之。

大臣出去惹事生非,打伤了民众,他可能只是一个人,或者带了两三个手下,很多人包围了他。表面上看他孤单一人,或者几个人,势力薄弱。如果有人认出他是国王的大臣,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就不能伤害他,好汉不吃眼前亏。因为表面看来他势力很弱,但是他是国王的宠臣,强大的王势是他的后援,今天我伤害了他,后面我们都会受到报复的。这里是从表面的情况和后面隐藏的情况来分析的。表面上是很弱的,但后面有强大的势力作为靠山,有智慧的人能够看到这一点。这个比喻和下面的颂词相对照,会更好理解。这堂课就上到这个地方。

第四篇:入行论参考答案5daan1

第1节课

1我们为何要学习《入菩萨行论》?有什么必要性?

答:1)在印藏的高僧大德都非常重视的这部论典,另外《入行论》涵盖了整个大乘的所有教义、所有经论。并以非常简单的文字表述出来,学习了它,很多人的相续肯定会得到一定的调伏。我们在末法时代短暂的人生中,要将所有的大乘论典全部学习恐怕是不现实的一件事情,但如果认真学习《入行论》,相当于大乘菩提道次的所有次第和教言都已经了解了,这个意义是相当大的。2)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精髓,是解脱的种子,是断除轮回的因,学习入行论可以让我们相续中生起无伪的菩提心,所以我们有必要学习《入行论》

2、《入菩萨行论》属于显宗还是密宗法要?是论典还是经典?在印度、藏地、汉地弘扬的状况如何?

答:1《入菩萨行论》属于显宗法要,是论典。2、1)印度:根据堪布根华的《入菩萨行论注疏》在印度大概有108个《入菩萨行论》的注疏。以前印度的造论规矩相当严格,一般的论典不能公开出版,只有通过所有高僧大德的共同商量、审核,认为这部论典能够真正有利于众生,才有“出版权”,故从108个注疏就能推知,印度对《入菩萨行论》是非常的重视。

2)藏地:翻译成藏语的《入行论》有8本,各大教派一致公认必需要学习的,唯有这部《入菩萨行论》。不仅如此,藏传佛教任何一个教派、任何一个高僧大德,在撰著大乘论典时,几乎都要引用《入菩萨行论》的教证。例如,《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引用过三分之一左右,《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引用了相当一部分,噶举派、萨迦派、觉囊派的诸多论典中,《入菩萨行论》的颂词也随处可见。这所以如此,本论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3)从现在情况来看汉传佛教学习《入行论》还不足够。名词解释:五部大论

答:《戒律》、《俱舍》、<中观》、《因明》、《现观庄严论》。

第2节课

3、有关闻法规律,有哪几种不同的发心?应避免哪些过患?

答:

1、闻法规律有三种发心,具体分为不善的发心;善的发心和无记的发心。善的发心又分为上士道发心,中士道发心,下士道发心。

2、闻法时应避免以下几种过患:

1)三种过失:耳不专注的过失、心不专注的过失、杂烦恼的过失; 2)六种垢染:傲慢、不起信心、没有希求心、外散、内收、疲厌;

3)五种不持:持文不持义、持义不持文、未领会而持、上下错谬而持、颠倒而持。第3节课

4、《入行论释〃善说海》是如何命名的?为什么叫“善说海”? 答:〖入行论释•善说海〗。是以比喻和意义相结合的方式命名的。“善说海”是注释的名称。“善说”指完整无缺地宣讲大乘《入菩萨行论》的甚深意义,“海”指本论所引用的教证、理证相当丰富,犹如大海是一切宝藏的来源,而此处教法证法的来源就是这部论典,以比喻和意义相结合的方式,故取名为“善说海”。相关知识点:

1、取名的方式有:以所说之义:《入行论》《十地经》、《菩提道次第广论》能说之量《中观四百论》《戒律三百颂》《七十空性论》《六十正理论》《事师五十颂》、作用《贤愚经》《大解脱经》、地点《楞伽经》、眷属《龙王请问经》《弥勒请问经》《六祖坛经》《了凡四训》、时间《贤劫经》与比喻《稻杆经》《金刚经》来命名。

2、论名用梵语有什么意义:1在我们相续中播下解脱的种子;2来源清静;3忆念译师们的恩德; 第4课

5、对于本论的内容,善天阿阇黎和那波瓦阿阇黎分别是怎么分判的?

答:阿阇黎善天认为:以初善、中善、后善可以包括整个这部论典的内容。按照顺序,初善即顶礼句,中善是从顶礼句到回向品之前,后善为回向品。

那波瓦阿阇黎则认为:以造论之因、宣讲六度、感念恩德而作礼这三部分可包括此论。也就是说,造论之因是从“暇满人生极难得”开始的前三品,回向品宣说布施度,不放逸品与正知正念品宣说戒律度,其余的内容在颂词中显而易见。相关知识:

1、在律藏方面的经论前应该顶礼一切智智佛陀;在经藏或属于经藏的论典前应顶礼诸佛菩萨;在论藏或对法方面的经论前应顶礼文殊菩萨。第5课

6、“善逝法身佛子伴,及诸应敬我悉礼”:请从“断”“证”的角度解释善逝的涵义;并按《宝性论》的观点解释什么是“法身”。

答:

1、从断的角度:将烦恼障和所知障最细微的习气全部断尽,得到佛陀的果位,称为“究竟”而逝去。从证的角度讲:因为证悟了一切万法的真相,所以叫做善逝。

2、所谓的“法身”,《宝性论》是这样讲的:法身有两种分类,本来清净的法身(证法);另一种为依靠证悟法性而宣说的显宗密宗三藏十二部经,这称为教法法身(教法)。因此,所谓的“法身”分两个方面,一是证法法身,一是教法法身。第6课

7、既然寂天菩萨自言“无利他心、文词不好、又没什么新内容”,为什么还要造这部论呢?有何密意?答:另有密意。寂天菩萨说自己诗韵不善巧和无有利他心,这是谦虚的说法。他的密意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让我们后学者了知,真正的佛法不一定需要华丽的词句来修饰,关键是要有利益众生的教言在里面。

另一方面是让后学者懂得谦虚,摧毁自相续的傲慢,因为傲慢是修学佛法的最大障碍,有了它,就见不到别人的功德和自己的过失,对自己会有满足感,从而失去了增上学问和修行功德的机会。所以,寂天菩萨虽然在智慧、修行境界等方面非常了不起,但仍在众生面前示现谦虚,正如贡塘丹毕准美尊者在《水木格言》中所说:“具诸功德智者,无有慢心调柔,负有累累硕果,妙树垂头而住。无有功德之人,趾高气扬傲慢,无有果实之树,直立乃为规律。” 第7课

8、请分别以比喻说明暇满人身、菩提心所依之心十分难得。

答:佛陀在大乘经典中宣说暇满人身难得时,有时用盲龟值木轭的比喻、有时用昙花难以现世、有时用撒豌豆于墙壁偶尔会停留、有时用沉香木气味比喻其难得的程度。

菩提心所依之心也是十分难得的譬如在乌云密布的漆黑夜晚,此时,如果有一刹那的闪电,也会显得特别明亮,能够照亮一切。同样世人学佛的念头或想利益众生发菩提心的念头,在整个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是非常短暂的一件事,如果黑暗中的闪电一样稍纵即逝,所以在善心生起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不能放过。

名词解释:

1)暇满:没有生于八无暇处而有空闲修持正法,叫做“暇”。具足五种自圆满、五种他圆满,叫做“满”。

2)增上生:轮回中人天善趣的安乐。

3)决定胜 :解脱轮回的声缘、菩萨、佛陀的果位。4)八种无暇之处,包括非人中的四种、人中的四种。非人的四种:地狱、饿鬼、旁生、长寿天;

人中的四种:边地、佛不出世、持邪见者、喑哑。

5)五种自圆满:转生人中、生在佛法殊胜的中土、诸根具足、对佛法有信心、业际无颠倒。第8课

9、愿、行菩提心具有的共同功德有哪些?

答:依靠菩提心能断除罪业、成办自他一切利乐、满足众生的一切愿望,以及获得菩提心时自己的名称及意义都会改变。第9课

10、请以点金剂、妙树、末劫火等比喻来赞颂菩提心的功德。

1、以点金剂之喻说明由劣变胜:印度有种点金剂,只需要少量,可以将非常普通的金属变成无价之宝或昂贵的黄金,同样,相续中一旦生起了菩提心,我们这个依父母不净种子而产生的身体,马上就能转成无垢的清净佛身。

2、以妙树之喻说明果不穷尽而增上:菩提心的善根就像如意树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获得佛果之前,善根永远不会耗尽并不断增上。

3、以火之喻说明彻底摧毁罪业:菩提心如末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末劫时有一种特别炽热的火,能在刹那间摧毁整个器世界,同样,菩提心犹如末劫火一样,能在生起的一刹那,摧毁无始以来所造的一切罪业。依靠菩提心,一刹那间必定能从根本上焚毁五无间罪等一切深重罪业,所以,菩提心的功德的确相当大。

相关知识:

菩提心分为: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劫末火:按照《俱舍论》中的观点,器世界有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在最后毁灭的时候,会出现一种劫末火,热度相当于七个太阳加在一起,刹那间能将一禅天以下全部摧毁无余。

定业:异熟果报确定无疑要感受的业。

不定业:由于力量微弱而不一定感受异熟果报的业。第10课

11、“护送者”和“末劫火”的比喻有什么不同?(209页)华智仁波切和无著菩萨分别如何解释的?答“护送者”的比喻侧重说明了相续中真正生起了菩提心定罪能被压服。前者是从压制罪业的角度而言,说明菩提心能压制罪业,包括五无间罪,但并不能根除;而“末劫火”的比喻的则侧重于不定罪能从根本上遣除,这里是指菩提心能完全根除、摧毁罪业,有定业和不定业方面的差别。华智仁波切认为罪业分为定业和不定业,菩提心真正生起时可以压制定业,但不能根除定业,而不定业则可以完全根除。无著菩萨认为,如果菩提心对治力特别强的话,五无间罪也可以被根除,如果菩提心的对治力不强,那么菩提心只能压制罪业。此处是有依菩提心对治力强弱方面的差别。第11课

12、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本体、功德有何差别?请以教证、理证成立菩提心功德的合理性。答:二者本体的差别就像欲行和正行。一个是“想要度化众生”,一个是“真正度化众生过程中的心态。功德的的差别愿菩提心可以获得佛果的唯一因,也可令我们在生死轮回中产生极大的果报。但不能令功德增长,而行菩提心它的功德是刹那不断增长的。乃至佛果之间用之不尽一直保留着。2)教证合理性:《妙臂请问经》中专门宣讲了菩提心的无量功德:“众生无边无际,缘无边无际的众生而发这样的愿,功德也无边无际,所以菩提心具有无量的功德极为合理”。堪布根华在《入菩萨行义》中也以四种不可思议宣说了菩提心功德的合理性,他说:“所缘的众生是无边无际的,能遣除的痛苦是无边无际的,所获佛果的功德是无边无际的,历经的时日是无边无际的,通过这四种无边无际,完全能成立菩提心的功德也是无边无际的。”

3)理证合理性:某人怀着慈悲心肠,仅用一些药物来治愈少数众生的头痛脑热,以此善良饶益之心,所获得的功德是无量无边、无法穷尽的,如果我们发一个菩提心:“愿天下众生身苦、意苦全 部消失,暂时获得人天安乐,究竟圆满无上佛果”,其功德之大就更不用说了。为什么呢?因为仅仅想遣除几个众生的头痛,这种发心的功德也不可思议,现在我们所缘的对境不是几个众生,而是无量无边的众生:时间不是一天两天,而是生生世世乃至佛果;愿众生得到的不是一般的世间快乐,而是无上圆满正等觉的佛果;消除的痛苦不是一个头痛脑热,而是众生的所有痛苦。这种功德决定无量无边没有什么可疑问的。第12课

13、为什么菩提心的意乐所缘广大?答:因为仅仅想遣除几个众生的头痛,这种发心的功德也不可思议,现在我们所缘的对境不是几个众生,而是无量无边的众生:时间不是一天两天,而是生生世世乃至佛果;愿众生得到的不是一般的世间快乐,而是无上圆满正等觉的佛果;消除的痛苦不是一个头痛脑热,而是众生的所有痛苦。这种功德决定无量无边没有什么可疑问的。

名词解释:

1)教证:对佛法中的甚深道理,我们无法凭自己的智慧、六根识推断,必须要依靠佛陀的圣教言或大成就者、大智者们的论典来进行说明,依靠佛经和论典为依据来判断就叫做教证。

2)理证:对那些不是特别深奥的问题,不一定要引用佛经来证实,通过自己的智慧分析就可得出合理的结论,这叫做理证。

第13课

14、为什么菩提心的加行所缘广大?

答: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何况勤精进,利乐诸有情。我仅仅思维利益众生,发了这样一个愿菩提心,功德也超过了供养一切诸佛的功德。那么实际行动中真正去以六度来行持愿菩提心那这个功德肯定更大,这一点无庸臵疑。《勇施请问经》里面也有:“于恒河沙数诸佛圣者面前,以无量无边的供品合掌而供养,与瞬间修菩提心的功德比起来,修菩提心的功德更大”。所以说菩提心的加行所缘更加广大。第14课 15、1)解释颂词:“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佛言彼堕狱,长如心数劫。若人生净信,得果较前胜”;答:广大布施利济众生之菩萨,如果有人对他生起嗔心,佛说这种人一定会堕在地狱中,他所生恶心有多少个刹那,在地狱中就要受多少个劫恶报。如果有人对菩萨生起清净的信心,所得善报之长久广大程度远胜前者;

2)为什么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是真正的殊胜福田?答:如果我们对他供养、恭敬、起信,功德是相当大的。反过来说,如果对他生嗔恨心、毁谤,或是骂他,打他,过失也是非常大的。所以说,他是一个殊胜的对境,也是特别严厉的对境。第15课

16、菩提心的本体是什么?从意乐加行的角度有哪些分类?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在相续中生起菩提心?

1、答:广大意乐菩提心之本体,如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中曰:“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从意乐加行的角度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两类。自己要具备悲心、信心、想受戒这三种条件的有情相续中必定能生起菩提心。《入行论讲记》第二册 第16课

17、若问“发了菩提心,是否等于已经受了菩萨戒”及“受过菩萨戒,算不算已经发了菩提心”,对此如何回答?答:按照那波瓦尊者的观点,仅仅发一个愿菩提心,不算受了菩萨戒,但受持行菩提心的话,那就真正守持了菩萨戒。慧源尊者等也认为:愿菩提心是发心,行菩提心是菩萨戒。

第17课

18、失坏了菩萨戒之后,应当如何恢复、还净?无著菩萨和龙猛菩萨的观点有什么差别?

1答:按照龙猛菩萨的观点失坏了菩萨戒这后,应当重受可以每天受持,一旦损毁,通过忏悔能立 己恢复。

2答:无著菩萨要求一定要在人的面前忏悔还净,龙猛菩萨认为只要以佛像等三宝所依为对境即可忏悔还净。

第18课

19、解释颂词:福薄我贫穷,无余堪供财,祈求慈怙主,利我受此供。并说明我们为何要供养无主物?答:我福德微薄,十分贫穷,没有其余堪可供养的财物,祈求慈悲的怙主圣众,为利益我而纳受这份供养吧!这种供养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极方便、极广大的供养,因为像我们这种凡夫,多生累劫未积福报,所以在现在贫穷困乏,无有堪作供养之物,即使有少分财物,亦不堪供如海圣众。因此在诸多经论中,世尊开示殊胜方便的积资忏罪方法,以无主物供养诸佛,有无量功德。第19课

20、为什么我们应将身体供养十方诸佛菩萨?供养身体的方式有几种?

答:因为每个人都有我执,这种我执一定要彻底断除,如果没有断除的话,始终都会依靠“自己身体”而造业。向殊胜的对境供养身体,能够减少我们相续中的我执,我执少了,利益众生、发菩提心等做任何一件善事都是很容易的。燃指供佛;燃烧身体、戒巴在诸佛菩萨或者上师面前,诚心诚意将身口意全部供养;在心中发愿“我依靠这个不净躯体,从今以后乃至生生世世,都为佛教做事情。”

第20课

21、请以教证说明:即使以散乱心供养诸佛也有无量的功德。

答:《妙法莲华经》中说:“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量佛。”这个教证讲的非常清楚:是以散乱心供养,没有要求安住在生圆次第或者禅定的境界中供养;是在墙壁的画像、唐卡或者佛像前供养,不是亲自在佛面前供养;是供养一朵花,不是供养许多花,以这样的供养也能逐渐见到无量的佛。再退一步讲,即便对佛没有信心,只是以某种偶然的因缘对佛作供养,这也必定有功德,第21课

22、名词解释:意幻供养,发愿供养,无上供养,赞叹供养。答:意幻供养是以心意幻化、观想无量无边的供品作供养。所谓“发愿供养”,并不需要买什么东西,也不是幻化一个供品,而是在心里面发愿。无上供养: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观世音菩萨等以八大菩萨为主的所有菩萨,以及缘觉等圣者,他们如何对佛陀供养,我也如是在诸佛菩萨面前供养,这就是无上供养。赞叹供养:赞叹具有无量无边功德的诸佛菩萨既是赞叹供养。

23、皈依的本体、分类及各自的自性分别是什么?

所谓的归依,就是为了遣除一切恐怖而依止依处,这样的一种方法就是归依。

分类:归依分为世间归依与出世间归依,出世间归依又分为大乘归依与小乘归依两种。各自之自性 世间归依:为了摆脱世间上暂时的恐惧、避免某些痛苦,而归依天神、树林或者世间上的一些人。归依时间没有限定的。小乘归依:是指自己特别害怕轮回的痛苦,为了从中获得解脱而在有生之年归依三宝,这种归依一定要具足出离心。是有生之年的归依。大乘归依是指为了救度无边无际的可怜众生,自己发愿要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的佛果,这种乃至菩提果之间的归依就是大乘归依

第23课

24、怎样思维疾速死亡而生起皈依之心?答:死主阎罗是不可信赖的,不管你的罪业有没有清净,有病也好、没病也好,他随时都会降临。可见人的寿命一点也不可靠,相当的脆弱,做为修行人千 万不能一拖再拖,要思维死亡无常,无常是非常恐怖的,所以大家要有一种紧迫感,“明日死谁知,今日当精进,我们应当抓紧归依诸佛菩萨精进修法,尽早忏悔这样修行才会成功的。第24课

25、为什么思维死亡极其恐怖就可以生起皈依之心?答:人在死亡时,阎罗卒就会现前,由于每个众生的业力不同,有些显现也不太一样,这些牛头马面,或拿着绳索,或拿着铁链把你捆绑起来,强迫你进入中阴的远途,当这种景象显现时,你会非常恐怖,至处寻找救护者,但哪里也找不到,无依无靠的即使有众多亲朋好友围绕在身边也毫无用处。这个时候,世间上的一切东西都没有用处,唯有善法功德才是最有用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可归依处。如果我们一生行持善法皈依三宝,在临死时所有的恐怖现象就会自然而然消于法界,同时阿弥陀佛或自己的根本上师会来迎接。可见唯一修持善法才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除此以外,所以思维死亡极其恐怖就可以生起归依心。

第25课

26、请以比喻说明中阴界的恐怖情形,这个比喻有哪两种解释方法?答:中阴界的恐怖情形譬如一个罪犯被判死刑,当被押至刑场时,从表情上也看得出来,他因恐怖而口干舌燥、双目凸出、面目皆非,形貌与往常简直判若两人。这个比喻有两种解释方法:一种是犯了不是特别严重的罪业的人,被法官判处砍断手脚,只是这样的刑罚,那人也与以往完全不同,以前很英雄、很有勇气,现在的神情大大异于平常,非常害怕;另一种解释就是从判死刑的角度来讲的。当然不管是什么人,如果被判了死刑,一定非常害怕的。第26课

27、“皈依具有愿力的菩萨”,这里的“菩萨”指的是哪几位?各自所具有的不共加持是什么?答这里的菩萨指的是八大菩萨分别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虚空藏菩萨、地藏王菩萨、弥勒菩萨、除盖障菩萨、金刚手菩萨 普贤菩萨将诸佛菩萨之发愿聚会于一体,可以在实现愿望方面得到不共的加持。文殊菩萨代表诸佛菩萨的智慧,观音菩萨代表诸佛菩萨的大悲;祈祷虚空藏菩萨同时祈祷弥勒菩萨、除盖障菩萨可以清净相续中的罪垢;地藏王菩萨能满足众生所愿;金刚手菩萨是大势至菩萨的忿怒相修行遇到违缘时祈祷金刚手菩萨可以遣除违缘; 第27课

28、在讲到现行对治力时,有哪两种比喻教诫我们要精进修行佛菩萨的教言?答在现行对治力中以患者、险处两种比喻教诫我们要精进修行佛菩萨的教言。第28课

29、解释颂词:除忆昔经历,今吾复何余?然因执著彼,屡违上师教。

在轮回中也曾享受过一些受用,但现在除了忆念之外,什么也没有留下来,但由于贪恋这些受用,我屡屡违背过上师与佛陀的言教,这实在不合理,但愿以后不再就犯。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29课 30、什么叫因随喜和果随喜?答:因随喜:欣然随喜获得声闻、缘觉果位之因的一切善法。果随喜:随喜众生真正脱离轮回的痛苦,获得声缘阿罗汉的果位。第30课

31、本课的别回向是什么?请辨析回向和发愿的差别。别回向:一为患病者回向,乃至所有众生的疾病没有完全康复之前,我愿成为治疗他们的医生、包治百病的妙药,以及照顾他们的护士。

二为饥渴者回向遇到饥荒的时候,祈盼诸佛菩萨加持,天上能降下饮食之雨,解除众生的饥渴危难,让他们获得饮食圆满。

三为贫穷者回向,为了赈济一切穷困潦倒的众生,愿我变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就像古代的如意宝或大国王的宝库一样满足众生的所需,使各种各样的资具用品展现在这些贫困有情的面前。答:无垢光尊者说:对以前已做过的善根,以念诵愿文和心愿作印持,称为回向;对没有做过的善根,自己在诸佛菩萨面前立誓要做,这就是发愿。

第31课

32、在接受菩萨戒时,为什么要观想把自己的身体、受用、善根布施给众生?原因有二:1)为了断除自相续中的我执与我所执,从而显露出心的光明本体,也即舍弃此三者,能脱离轮回、获得涅槃。2)“死时既须舍”。死时身体、受用都会舍弃,还不如现在就布施给众生,如此一来,不但能饶益无量无边的众生,自己也可依此迅速积累成佛的资粮,如龙猛菩萨说:“菩萨若能舍一切,功德如同虚空一样无边无际。”

第32课

33、如果别人从行为或意乐上对我做出什么,我应如何发愿回向?不管众生从行为或意乐上对我做出什么,我们都要发愿回向希望他们能得到利益。暂时不堕恶趣,得到人天福报,究竟从轮回中获得解脱。第33课

34、在宣讲菩提心正行之前,为何先讲七支供? 答:因为发菩提心之前我们必须要通过七支供来积资静障。第34课

35、解释颂词:迨至尽空际,有情种种界,殊途悉涅槃,愿成资生因。

答:乃至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以不同的途径全部获得涅槃果位之前,我愿变成四大,依靠四大的种种界性帮助无量众生,成为他们生存的根本。第35课

36、请以桥梁、日月等比喻来赞颂菩提心的功德,并阐述“因成办他利或自利而生欢喜”。答:“复是出苦桥,度众离恶趣”:菩提心是救度众生脱离恶趣的最好妙阶或桥梁。充斥着烦恼喧嚣的轮回苦海难以渡越,若没有像菩提心那样的桥梁,众生永远也到不了解脱的彼岸。“彼是除恼热,东升心明月”:菩提心是驱除众生烦恼障酷热心中升起的皓月。“复是璀璨日,能驱无知霾”:菩提心是遣除众生无明所知障迷雾的璀璨红日。

我们相续中若真的有了菩提心不管你遇到了疾病、魔障,还是修行中的违冤都可以将其转为道用。那痛苦就会烟消动=云散了。由此可见,具有菩提心的修行人实在是非常快乐。如果一个人相续中真的生起了菩提心,那他始终都会想把自己所拥有的财产、善根、身体等全部布施给众生,这样一来,人天等一切有情都会生起极大的欢喜心。因为世界中有了一个菩萨,就会增添一分美好,人和非人自然而然也会消失了们的嗔恨心,众生看到他的样子,听到他的声音,享受他的任意一分,也会获得无上善根,播下解脱的种子。因此一个人的相续中真的生起了菩提心便可以令自他生起欢喜心。第36课

37、什么叫做不放逸? 答:所谓不放逸,就是对三门小心翼翼、谨慎取舍。《学集论》中云:“所谓不放逸,即是无贪、无嗔、无痴而精进行持善法,在内心防护有漏法,它是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福德的根本。” 第37课 38、1)解释颂词:故杂堕罪力,菩提心力者,升沉轮回故,登地久蹉跎;

答:由于具有堕罪与菩提心两种力量轮番交替而起作用,结果在轮回中时起时伏,如此必将拖延很久才能获得一地等。

2)请以教理说明为什么失去菩提心就会失毁利他行为?答:因为如果舍弃了菩提心,产生了我从此以后不再饶益众生,不学大乘佛法了”的恶分别念,势必直接或间接损害饶益有情的行为。第38课

39、如何思维暇满人身的难得而不放逸?

答:的确,获得八暇十圆满的人身是非常珍贵难得的,这个暇满的人身就如同一艘大船,我们依靠它才得以横渡生死轮回的大苦海。为了令自他一切众生都能从轮回大海中解脱出来,所以必须要不分昼夜,恒时不断地精进修行,不懈怠、不放逸。要跟随教导大乘正法的善知识,听闻殊胜的教法,并且深刻地思维教理,建立正确的知见而后付诸实际的行持。这就是佛子菩萨众利用暇满人身所应该实践的。第39课

40、请以教证、理证、比喻说明人身来之不易,以及堕入恶趣非常容易而从中解脱相当困难。答:大慈大悲的佛陀在《杂阿含经》、《花丛经》等大乘经典中,通过比喻进行了宣说:如果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变成一大汪洋,汪洋底下有只双目失明的盲龟,一百年才浮出海面一次,而海面上有一个具有小孔的木轭,木轭被风吹动四处漂荡,没有固定的位臵。假设盲龟浮出海面时,龟颈正好进入木轭孔,这咱机会不能说永远没有,也有可能相遇,那人身比这还要难得。另外有些人认为:“现在的人类这么多,怎么可能难得呢?”其实若与旁生、饿鬼、地狱的众生相比,人类确实是不多的。比如一个蚂蚁窝一个湖泊、一座森林里的众生,若与一个大城市里的人比起来,几百万人实在不算什么。特别是能行持善法的,这种人身就更为难得了。《阿难入胎经》中比喻道:如以芥子撒向一根针,能穿过针眼的芥子基本上没有,而人身较此更难得。我们获得人身不珍惜,堕入恶趣也是非常容易的从中解脱相当困难。比如我们活在人间的时候,有意或无意当中造罪并不需要漫长的时间,有时对特别严厉的对境,生起了多少刹那的恶心,就要堕入地狱感受多少大劫的痛苦。然而我们在殊胜的对境起恶念、嗔恨心,邪见等,造这样的罪业不是特别困难,而是相当容易。一旦堕入恶趣想从中解脱则是相当困难的。第40课

41、如何思维“愚笨之果报”而不放逸地修持佛法?答:我们有幸听闻到正法,如果一点也没修持,每天只是耽著世间八法,在没有意义的工作生活中虚度时光,那是非常可惜的!临死时必须要获得一种把握,就会像《正念经》中所讲的“一到临死际,心生极大苦”,没有认真地修学,临死时一定会非常后悔的。而且死后堕入地狱里面,后悔之心还是如影随形的。不仅感受后悔之心另一面不断被内外交加的地狱之苦所折磨,那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简直十分痛苦,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将行持善法一直往后推,作为一个修行人,有因缘的时候还是应该当下精进行持善法的。

42、烦恼的本性是什么?我们能断烦恼的原因是什么?答:不管用显宗还是密宗的智慧来观察,烦恼实际上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没有来去住等等,它的本体就像虚空中的阳焰一样,完全是一种虚伪不实的法。如果用智慧来进行分析,这些怨敌是可以对治的。2)答:因为它既没有抓我打我的手,也没有追我的脚,还没有诽谤我、挖苦我的嘴,更没有能力拿着兵器来摧毁我。大家应该清楚,不管用显宗还是密宗的智慧来进行观察,烦恼实际上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没有来去住等等,它的本体就像虚空中的阳焰一样,完全是一种虚伪不实的法。另外,烦恼随眠与懒惰相应,并不是像英雄好汉那样能摧毁无数的人。它没有崇高的智慧,也没有无碍的辩才,是与无明相应的一种心所。

第42课

43、为什么不能随顺烦恼呢?对治烦恼有什么方法?答:假如一直随顺烦恼,它就会把我们害得越来越惨。所谓的烦恼就像毒蛇一样,越接近它、越依止它,自己的处境就越危险,它没有任何慈悲可言,不管你怎么承侍它,它都会突然咬你一口,让你中毒身亡。对治烦忧恼的方法:

1、《修心八颂》中说:“愿我恒常观自心,烦恼妄念初生时,毁坏自己他众故”立即强行而断除,在烦恼生起时,依靠传承上师的窍诀来降伏它。

2、以无我空性来照迫烦恼的本体。

3、可以祈祷上师本尊来遣除烦恼

第43课

44、为什么烦恼不是我们的所依?答:在生死轮回当中,烦恼长期损害着我们,而且危害的程度相当高,世间上任何一个敌人也不能与它相比,因此对每个修行人来讲,不应该依止和亲近烦恼。无 始以来我们的一切痛苦的根源、一切祸害的根源、一切灾难的根源,全都离不开烦恼,故从危害的严重性来讲我们一定要清楚认识到烦恼并不值得我们所亲近。第44课

45、请以战士的比喻说明对治烦恼应该具有勇敢之心。用战士英勇奋战的比喻来说明在对治烦恼上应该具奋勇之心。世间上的英雄在没有达到目的之前,不畏死伤,决不逃跑,奋勇杀死那些被烦恼缠缚不害也会自然死亡的敌人。更何况我们已经在诸佛菩萨面前发了菩提心,承诺自己要利益众生而修学佛法,并且这些烦恼无始以来给我们带来了生生世世的痛苦,使我们不能脱离轮回之苦因此为了消灭一切痛苦的根源---自然烦恼敌,我们应具有对治烦恼的应勇之心。第45课 46、1)解释颂词:吾应乐修断,怀恨与彼战,似嗔烦恼心,唯能灭烦恼。

答:我们应当执著这种对治之道,怀着仇恨与烦恼作战,这种类似嗔烦恼的心态,只会消灭烦恼,而不会带来痛苦。

2)以理破斥:既然一嗔能摧毁千劫的福德资粮,则对烦恼亦不应生嗔恨心。

答:对治烦恼没有一种嗔恨心,修行是不会成功的,我们对烦恼以嗔恨心作战是合情合理的。就像是以牙还牙一样,经中也有“以楔出楔”的教言,意思就是以烦恼来对治烦恼,这一点在没有获得佛果之前不用遣除。真正的嗔恨心生起以后,会毁坏自相续中的善根,来世堕入恶趣,有不好的果报,而我们对付烦恼的这种嗔心,暂时来讲它不是属于真正的烦恼,所以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一旦自相续中生起了烦恼,对它有不好的态度,这一点不会成为我们解脱的障碍,实际上这种做法也是很好的,说明是在惩罚自己,这样以后应该会有一定的进步。第46课

47、请以理破斥:“烦恼即使现在断除了,以后也会反反复复地产生,故永远也没有脱离烦恼的机会。”答:不会这样的,烦恼跟世间的怨敌不相同,它断完了以后,就一去不复返了。普通的怨敌被驱逐出境后,仍然可以在力量恢复之际卷土从来,再向你挑战报复。可是烦恼的敌人不会这样的,如果有智慧宝剑从根本上断除了它的种子,就像是烧焦的种子再不会产生毒果一样,它不可能再度复返的。

《预科班入行论教材》第三册 第47课 48、1)名词解释:正知,正念;答:正念就是念念不忘善法,正知就是经常用智慧来观察三门行持善法。

2)我们为什么要以正知与正念护持自己的心?请结合狂象的比喻加以阐述。因为一个想要获得解脱的人在学习大乘行为的过程中,必须要守持应守的学处,而想要护持这些菩萨戒,就要一心一意地护持自己的心,护持自心的方法就是要用正知正念来看护身口意三门,无始以来众生生随分别念漂泊于轮回中,心散乱于色声香味等五欲导致了如今这样的轮回痛苦,所以如果能如理如实以正知正念来护持自心,必定会获得暂时或究竟的解脱,相反随便轻贱学处,散乱放逸则会招致不好的结果.世间上未经驯服的狂象,能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一旦这些大象无调伏的愤怒心极度发作,它们就横冲直撞,将面前的房屋、建筑物、人等统统摧毁踩烂。同样我们一定要护持自己的心,如果平时没有以正知正念和不放逸来加以护持,让心随无始以来的串习实执而产生贪心嗔心,以及散乱于外境,这样,就会造下杀生偷盗等各种各样的恶业,因果丝毫不爽,你的来世一定会感受痛苦的。

第48课

49、请以布施度为例,说明六度以心为主的道理。答:布施度是从心上安立的,不是在外境上安立的。虽然从表面上看来,圆满六度须要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但真正的六度,完全是在自己心上圆满的。所谓的布施圆满,是指自己的舍心圆满,而不是要将全世界的贫困者全部遣除。假如布施度 是在外境上安立,那佛陀的布施度是不是没有圆满呢?并不是这样,佛陀的布施度已经圆满了。佛陀当时发愿时候都是要遣除一切众生的贫困,但这样的发愿过后,依靠愿心的推动,他们已经获得了圆满正等觉的果位。因此圆满布施度并不是从外面物质上安立的,而应该是从内心上安立的,佛经中已经明白宣说了,布施度的界限就是什么时候心里产生了圆满的舍心,什么时候就圆满了布施度。其实持戒度、安忍度等六度的圆满,都是在心上面安立,我们为什么经常说“修心修心”其重要性就体现在这里。

第49课 50、有人认为,“持戒波罗蜜多就是使外境断绝一切损害”,这个观点是否正确?请以教证、理证说明什么是真正的持戒波罗蜜多。

答:这个观点不正确。

理证:首先以杀生为例,倘若为了使守戒者不杀生,而将所有的鱼类、龟类等众生全部迁移到别的地方去,这是没办法做到的。同样,为了不造偷盗的罪业,将一切我和我所执的财物全部搬到另一个地方,让我们看不到任何财物……,这样的话,在这个地球上是做不到的。

因此,所谓的持戒波罗蜜多,并不是令所有对境断除损害,而是断除对所有对境的损害之心。教证:经中云:“何为戒律度?断除害他之心。”依靠寂天菩萨对此的解释方式,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什么叫做持戒度,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生起大乘戒体。

第50课

51、什么是静虑?如何理解“虽久习念诵,及余众苦行,然心散它处,佛说彼无益”?

答:所谓的静虑,是指心专注于某所缘境,没有其他执著的心态。

纵然是长期念诵密咒、身体历经百般苦行,但严格来讲,如果心散于他处,被外境所转而没有真实调伏,身体和语言的这些苦行功德不大。

52、(1)解释颂词:“故吾当善持,善护此道心,除此护心戒,何劳戒其余?”(2)既然如此,这是否意味着受持别解脱戒没有用?为什么?

答:(1)具有智慧的人应当以正念(念念不忘善法)善加把握、以正知(经常观察自己的三门)善加守护这颗心。假如没有护心,大乘菩萨戒就无从谈起。

(2)不是。诸高僧大德们说,所有别解脱戒的戒条,都是为了护持这颗利他的菩提心,是护心的一种助缘,例如密咒师的装束是留着头发、披着白披单;出家人则是剃光头,身上披袈裟,这些威仪重不重要呢?从护心的助缘来讲很重要,但若对护心没有一点利益,仅仅是外表的形象,那就不太重要了。

第51课

53、以疮的比喻说明应怎样护持菩提心?

答:比如受伤者身处拥挤混乱的人群中,他会特别留意自己的伤口,生怕被别人碰到而增加痛 苦,因此全神贯注地照顾着伤口,挡开外来的一切伤害。

同样,我们臵身于五浊恶世中,也要以正知正念小心谨慎守护这颗珍贵的菩提心,如果没有好好护持,心随外境而转,一直跟着它造恶业,那生生世世会在三恶趣中受苦,永远都没有解脱的机会。所以,应竭尽全力保护这颗菩提心,千万不要让它受到任何损害。

54、未护正知、正念分别有哪些过患? 答:未护正知:正知在修行中非常重要,不具正知的人,相续中的闻思修智慧,就像装在漏瓶内的水一样不会留存在记忆中,终将忘失无余。纵然广闻博学、信心十足、百般精进,可是因为自相续中不具备正知,以此过患终将染上罪业而堕入恶趣。

未护正念:倘若没有正念的门卫,烦恼盗贼便会乘虚而入,将我们前世今生所积的善法功德一扫而光,摧毁我们获得善趣的命根。使我们卷入恶业的漩涡,后世堕入恶趣之中。

第53课

55、正念生起的内外缘分别是什么?

答:生起正念的外在因缘是上师的摄受,要恒常如法依止具相善知识,听闻正法。内在因缘则是始终要作意。对上师要有畏惧心、惭愧心和恭敬心。由于诸佛菩萨具有无碍照见一切万法的慧眼,会了知我们的一切,想到我们做坏事,上师和诸佛菩萨会知道的若始终不离这种心态,所作所为必定如法,这样自然就会具足正念。

56、护持正念会得到哪两种果?

答:1)护持正念相续中很容易生起随念佛陀的心态。2)正知也自然地随之而来,有时暂时失坏也能回复。

57、正知与正念的关系是什么?

答:如果正念没有了,经常观察三门的正知也会离开;如果有了念念不忘善法的正念,正知也会随时到来。所以,正知和正念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54课

58、佛陀对身体制定了比较严格的威仪戒条,这有什么必要?

答:有必要。因为我们的身体跟心有密切关系,假如身体的行为如法,自然对调心有一定的帮助。从另一方面来讲,通过一个人的身体和语言,也能了解其内在的心理。

第55课

59、“随眠不正知,由是不增盛”,有哪两种解释方式?

答:1).按照无著论师的解释,如果我们次序井然地做事情,由不正知而引起的各种烦恼就不会增长,所有的烦恼也能得以息灭。

2).此颂还可译为“随眠不正知,由是而增长”,意思是说,若不依此智慧按部就班地行事,不但事情办不成,不正知的随眠烦恼也会由此而增上。60、佛陀开许放松之时有哪些?结合公案说明。

答:1所做发心是对众生有利的情况下纵然表面上行为不太如法,讲些无关的语言有时候有一些开许的;2假如你真的遇到生命危险之时开许的;3如果心实在无法专注,在不违背大戒条的情况下,也开许我们的心稍微散乱一下。

4、为供养三宝而举行一些欢庆节日,或为了度化众生、弘扬佛法,原来戒律中不允许的唱歌跳舞,那时候也有一些方便开许。

佛经中说,以前文殊菩萨经常到未生怨王的皇宫里,跟王妃们一起唱歌跳舞。当时文殊菩萨现出家相,这种行为似乎非常不如法,但实际上通过他的这种善巧方便,后来度化了许许多多的众生。

第56课

61、佛陀为什么不允许在毫无意义的情况下挖地?

答:假如毫无意义地挖掘土地、割砍草木,这种放逸行为对众生没有丝毫利益,甚至要伤害小虫子的生命,于无义中违背圣教,积聚罪业。

第57课

62、请解释七种慢;并辨析差别:卑慢与傲慢,骄与慢。

答:1)傲慢:观待下等众生而认为我更胜一筹的自满之心。2)过慢:观待与自己同等的人,认为我已经胜过他们。3)慢过慢:观待功德比自己超胜的人,认为我比他们更优秀。4)我慢:将本来不是我的五蕴执著为我。5)增上慢:自己本来没有阿罗汉、菩萨等圣者的功德及神通神变,但却认为自己已获得。6)卑慢:自己觉得比下面的人高一点,比上面的人差一点,这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满足感,就是卑慢。7)邪慢:本来得到的不是功德而是过患,反而认为获得了功德。

卑慢跟傲慢的差别:傲慢并没有观待上等者,只是对下等者而言自己很了不起。卑慢则对上下都进行了比较。

骄与慢的差别:骄未外露于身语,是在内执己为胜的恶心。慢是观待他相续而生起满足感,并通过外面的身体语言表现出来。

第58课 63、解释颂词:为自及有情,利行不犯罪,更以幻化观,恒常守此意。

答:为了利益自己和一切有情,理应行持无有罪业之事。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所作所为再进一步观如梦如幻,无有傲慢而恒时守护此菩提心。

64、大乘行人应具足的八种善心是什么?

答:1)深信、2)极肯定、3)坚稳、4)恭有礼、5)知惭、6)畏因果、7)寂静 8)勤予乐

第59课

65、请以理证、教证遮破:身体是心的因,因为身体受损时心也有所改变。

答:这种观点不合理。如果认为身体受损时心也有所改变,令心改变故,身体就是心的因。那胆小的人见到鲜血会昏厥,听到老虎声吓得发抖,鲜血、老虎声也能令心改变,那鲜血、老虎声也变成心的因了,这是谁也不会承认的。所以外境的所缘缘可以让心改变,但不一定是心的因。

所以《释量论》中说:“心的近取因是心,身体是心的俱有缘,就像青稞是从青稞种子中产生的,并不是从化肥和地水火风中产生的。”

第60课

66、有人说,既然身体是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我们为什么还要爱护身体呢?对此疑惑请引用教证解答。

答:尽管身体是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但诚如《中观四百论》所说:“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如果利用这个身体守持净戒、行持布施等六度万行、发起殊胜的菩提心,虽然它是非常不清净的东西,但却能依靠它让心得到永恒的解脱、永恒的快乐。鉴于此,我们不能随便糟蹋这个身体,而应依靠它来行持善法帮助众生、利益众生。

第61课

67、作为发了菩提心的人,平时行为为什么应保持寂静?

答:1)从一些细小行为上,能反应出一个人的修行好坏。2)生活在大众中的修行人,行为一定要保持寂静,以防对他人产生干扰。3)如果经常能保持寂静的威仪,对修观自心也有极大帮助。4)行为调柔寂静,不但对自相续有很大帮助,也能感化世上许多不信佛教的人。

第62课

68、请以两种方法解释颂词:宜善劝勉人,未请饶益语,恭敬且顶戴,恒为众人徒。

答:第一种、从三层意思来解释:我们应善巧劝勉别人行善断恶;对未受委托也善意劝诫的饶益语,自己应恭恭敬敬地顶戴接受;作为发菩提心的人,恒常以徒弟的身份去恭敬身边每一个人。

第二种、从两层意思来解释:对于善巧劝勉他人行持善法的人,或者未受委托也心甘情愿利益他众的人,都要恭恭敬敬地顶戴,恒常恭谦地做他们的弟子。

第63课

69、“出言当称意,义明语相关,悦意离贪嗔,柔和调适中”,此颂说明我们应该掌握哪些语言技巧?这样说话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答:我们要掌握精通以下几种语言技巧:出言当称意;义明;语相关;悦意;离贪嗔;柔和;调适中;

我们活在世界上,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若能精通语言的技巧,那度化众生也好,自己修行也好,都是非常方便的。

第64课

70、“善巧具信已,即当常修善,众善己应为,谁亦不仰仗”,此颂中寂天论师所讲的修行方法是什么?

首先,不管修什么法一定要善巧,也就是说,善于精通其中法要。其次,对所修法门应该有信心,还应当恒常地修持。有了这三种条件之后,自己应尽心尽力修持对自他有利的善法,一切事情独立而为,不要依赖其他任何人。

第65课

71、“悲愿未清净,不应施此身”与“今生或他生,利大乃可舍”是否相违,为什么?

答:并不相违。如果对今生来世有重大利益,且不会成为解脱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施身。假如悲愿意乐已经得以清净,布施身体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第66课 72、“于诸利根器,不应与浅法”具体指什么?

答:对具有信心悲心、堪为广大法门的根器者,不应当只传授简单浅显的法。如果别人是大乘空性法门的根基,而我们根据自己的宗派、自己的爱好,给他宣说一些声闻乘的法要;或者别人是无上密法的根基,却只给他讲一些显宗的法要,这些都是不合理的

第67课 73、为什么所有菩萨学处可归纳为“修持净心行”?请以六度为例说明。

答:对于菩萨的所有学处,《华严经》、《妙法莲华经》等经中,宣说了无量无边的分类,但归纳而言,就是要保护我们的心,对治自相续中的烦恼。比如六波罗蜜多中:布施度就是修持将自己一切施予众生而清净悭吝之心;持戒度就是修持不造恶业之心断除对所有对境的损害之心;安忍度就是修持息灭嗔心;精进度就是修持对善法生起欢喜的心态,断除懈怠放逸的心态;静虑度就是修持专注所缘没有其他执著的心态;智慧度也是通过修心断除无明,持通达心的本性。《学集论》说:“菩萨的一切学处,皆可包括于修心中,故修心乃一切万法之根本。

第68课 74、本论中,大乘善知识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对具有法相的善知识,应如何依止?

答:此处说大乘上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善巧大乘义”,即要精通大乘佛法的教义,通达大乘的发心、仪轨、教义,能以完整的大乘佛法来引导弟子,具足摄受弟子的能力。第二、“安住净律仪”。也就是说,他相续中必须具有菩提心,住于菩萨的戒律。如果他连菩提心都没有,那给别人传菩萨戒、讲大乘佛法是没有资格的。

在依止善知识过程中,应依照《华严经》中所说的原则,像善财童子一样,不畏一切苦行,灭 除所有邪见、违缘,如法地修学事师法。不管上师显现为何等形象,都要恭恭敬敬、如理如法地依止,不生邪见也不起恶念。只有这样,最后自己一定会获得证悟的。

第69课

75、解释颂词:再三宜深观,身心诸状态,仅此简言之,即护正知义。

答:我们务必要以取舍的智慧来再三观察身体和心的状态,间接也包括了语言的状态。略而言之,这就是护持正知的法相。

《预科班入行论教材》第四册

第70课

76、论述:

1)什么叫“一嗔”?“一嗔能毁千劫所积之善”要具足哪几个条件?

答:“一嗔”是指一刹那的嗔恨心,这里的刹那指“成事刹那”,即成办某一件事从头到尾的时间,而不是最细微的“时际刹那”。

具足条件:

(一)、所毁的善根,是未以大小乘方便和智慧所摄持的随福德分善。

(二)、能毁的嗔恨心,具备三个条件:(1)对境严厉,如上师或已发心菩萨;(2)嗔恨心十分猛烈;(3)生起后也无有后悔等对治法。

(三)、摧毁方式:嗔心摧毁善根的程度应视情况而定,有些是彻底摧毁,有些只是摧毁一部分。如果嗔恨心非常严重,善根则从根本上断除。

2)《入中论》讲嗔心能摧毁百劫的善根,而《入行论》讲能摧毁千劫的善根,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

答:根据萨迦派果仁巴尊者的观点,两者都是发菩提心的菩萨,如果下地菩萨对上地菩萨生嗔恨心,就能摧毁千劫福德;反之,如果上地菩萨对下地菩萨生嗔恨心,就会摧毁百劫福德。宗喀巴大师也在相关论典中说,发菩提心的人若对发菩提心的人生嗔恨心,就会摧毁千劫福德;若对没有发心的凡夫生嗔恨心,就会摧毁百劫福德。

还有论师说,此二者之差异是因为所引经典不同,《入中论》根据《文殊游舞经》,经中云:“文殊,所谓嗔心,能毁百劫所积之善。”而《入菩萨行论》的依据是《宝积经》,此经中说:一嗔能毁千劫所积之善。

3)按无著菩萨观点,会被摧毁的善根和不会被摧毁的善根分别是哪些? 答:会被摧毁的善根是未以大小乘的方便和智慧所摄持的善根;以大乘无我智慧和缘众生之菩提心所摄持的善根,还有以小乘人无我所摄持的善根一般都不会被摧毁。

第71课 77、论述:

1)嗔恨心依靠什么因缘而产生?

答:嗔恨心依靠两种因产生,一是他人“强行我不欲”: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他人却强行实施;另一种是“或挠吾所欲”:自己非常向往的事物,他人却横加阻挠。2)以比喻说明嗔恨心的因是什么;并以理证成立:应想方设法遣除此因。

答:就是不悦意的食物。此处“食物”是一种比喻,指不快乐的心态犹如食物一样,能养育嗔恨心的敌人,使其身体越来越强壮,一旦嗔恨心的能力大大增强,就能毁灭今生来世的所有善根。

有智慧的人,若要消灭势力强大的敌人,要么通过武力交战,要么将他的粮草断掉,同样,我们要摧毁嗔恨心的敌人,也一定断绝它的食物,把相续中不快乐的心态灭除。78、嗔恨心的对境具体可分为哪几种?主要是依靠哪几个因素而产生?

答:具体而言,不欲境有36种:我自己不乐意的对境有4种——让我痛苦、遭受轻毁、当面说恶语、背后说毁谤的鄙语。同时,我也不希望这4种发生在我的亲友身上。而对我的怨敌则与此相反,让他快乐、获得尊敬、听闻爱语和敬语,是我所不愿意的。这以上共有12种,各自又分过去、现在、未来三种,这样共有36种。

所欲境也是同样有36种:我自己希求的对境有4种:让我快乐、获得尊敬、听闻爱语和敬语。也希望我的亲人得到这4种。而对我的敌人,愿意让他痛苦、遭人轻毁、听受毁谤和恶语。这12种各分过去、现在、未来三种,共有36种所欲境。

这72种生嗔境,要么是依靠我,要么是依靠我的亲友,要么是依靠我的敌人而产生。

第72课 79、在修“忍受痛苦之安忍”中:为何要串习安忍?串习的结果是什么?.做任何一件事情,只要长久地串习,就会变得非常容易,不能成办的绝对没有。同样的道理,若逐渐修习忍受小小的损害,一旦大的危害临头,也就能够安忍了。

大家若不断串习安忍,由安忍小小的损害,到大的灾难也能泰然接受,最终必能获得《父子相会经》中所说的“诸法安乐等持”。那时候即使大象踩着你的身体,别人把你的肉一块块割下来,相续中的念头也都是快乐的,所有的损害侵扰,全部都成为快乐之因,一地菩萨到佛陀之间的境界完全能现前。

第73课

80、痛苦可以产生哪些功德?为什么说“制惑真勇士,余唯弑尸者”?

痛苦可以产生四种功德:生起厌离心,遣除傲慢的心态,对众生萌发大悲心,羞耻作恶而乐于 行善。

因为世间敌人是业和烦恼的聚合体,即使你没有杀他,百年之后他也必定死亡。而烦恼的这种敌军,无始以来一直损害着我们,现在也在不断地加害,倘若没有强有力的对治,它是不可能自然消失的。当然,要对治烦恼,难度也相当大。我们跟世间敌人交战,获得胜利不是特别困难,即使偶尔碰运气,也能战胜对方。但战胜烦恼敌人并不是这样,《亲友书释》中说:眼等六根之对境,恒常动摇不定,若能对此如如不动,这种人与沙场上攻克敌军的人相比,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第74课

81、安忍有那些修行方法?请从“缘起性空”的角度论述。

答:在修安忍时我们可以观因果;观无常;以菩提心进行自他交换;观万法因缘生,观本体空性,忏悔法门等几个方法来修行安忍对治嗔恨烦恼。

从缘起生空来看,万法因缘生,缘起性空,嗔恼豪不例外也皆是因缘聚合的产物,如梦如幻,本体不存在,它本身也是一种假合,找不到真实的本体,如同土片瓦石等材料建造的房屋,只不过是暂时的缘起现象,根本无有实存的主体,嗔恨心从本体、因缘体性上观察,也是了不可得,既然本体都不存在,若了达这个道理,也就不会生各种执着和嗔恼了,总之,自己遇到别人加害时,应想到诸法因缘生,而缘起性空。因缘相遇时会显现,因缘散灭时一切又皆会消失,没有恒常存在的实执。明白这个道理之后,若能在安忍方面不断的努力,修持佛法定可日进千竿

第75课 82、解释颂词:是故一切法,依他非自主,知已不应嗔,如幻如化事。

答:总而言之,世间万物均是依靠缘起力而生,所以,世间上自主的任何事不可能有,认识到这一点以后,我们对任何一个事物,都不应该产生嗔恨心,去嗔怒无实中显现如幻化般的一切事物。

第76课

83、为什么作害者理应是悲悯之对境?以事例说明。

答:九十年代,有位出名的诗人叫顾城,当时在中国小有名气,他后来移民新西兰,有一次也是为了感情问题,先用斧头把妻子砍死,然后用绳子吊死自己。他生前不管是说话也好、做事也好,应该说非常得体,文化素质也不错,成千上万的人为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然而,一旦烦恼起现,甚至连最喜欢的人和自己也杀掉,那么对其他众生作损恼自然无法避免。理解到这点,我们在受到他人损害时,又怎么会不生悲悯呢?

第77课

84、如何通过“观察作害者之自性”修安忍?

答:作害者损害他人,是不是他们本性如此呢?如果是的话,那生嗔也没必要,因为他的本性如此,无论接触谁,都具有如是的损害性,并不是只对我个人有如此的伤害;如果不是的话,他本性善良,只是以暂时的因缘害我们,那也不要生嗔恨心,因为这不是他的本性。

第78课 85、如何通过“观察作害者自身的过失”而修安忍? 答:我们之所以受到这样的伤害,完全是以前曾对众生如此加害过。现在别人来同样损害自己,这也是合乎因果规律的事,自己应该毫无怨言地安忍。

另外自己的身体质量很差,自己有又具很强的我执所以感受痛苦是咎由自取。

第79课 86、为什么嗔恨敌人是颠倒的分别念?

答:依靠敌人而修安忍,能使我消除多生累劫的罪业,可是敌人却因加害我们而堕入地狱,长期受苦,所以没有理由对他生嗔恨心。

第80课

87、如果敌人以“轻蔑语粗鄙,口出恶言辞”侮辱毁谤我,我应如何修安忍?

答:如果敌人侮辱毁谤我,说一些恶语、粗语、离间语,也不应该生嗔恨心,为什么呢?因为这样语言对我的身体没有害处,对心也没有害处,除了身体和心以外,我又没有其他的所依,故没有必要生嗔。

88、什么叫邪命养活?有哪几种?

答:所谓的邪命养活,从广义上讲,指凡是通过不正当的非法手段而得来的财富,有些佛经中说,我们的六根识散于外境所带来的财富也叫邪命养活。

分五种邪命:

1、诈现威仪

2、谄媚奉承

3、旁敲侧击

4、巧取讹索

5、赠微博厚

第81课

89、如何以理遮破认为利养有实质之妄念?

答:为谋取利养而造恶业,此举无有任何实义。人生就如一场梦。本来虚幻没有什么是真实可得的,可现在的人不明白此理要依靠邪命活在世间,表面上看来风光无限,自己也认为好像能活百年千年,所以越富越想享受,认为这样活是一种快乐一种成功。然而跟生活简朴的人比起来,邪命养活的人生前造了无数恶业,死后定会堕入恶趣,而后者尽管今生没有多大财富没有任何享受,但他造作恶业的机会也是比前者少的,来世却不一定会堕入恶趣。,这些道理足以说明人活着若造了很多业,肯定没有希望解脱了,其实我们临终时就像梦醒来一样,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什么利养亲友都带不走。所以我们不应追逐如梦如幻的利养。

第82课 90、破嗔于亲友造四罪者:为何怨敌不应该是嗔恨之对境?请分三方面论述。

答:1)、与无情损害相同:怨敌的损害与无情法的损害相同,但我们偏偏对怨敌生嗔恨心,对无情法却不生嗔恨心,这是不合理的。

2)、与嗔者罪业相同:怨敌由于愚昧而作加害,你因为愚痴而生嗔恨心,这两者同等具有过失。3)、害由业生故不应嗔敌:今生你被人摧残殴打、诽谤诋毁,全是前世的恶业所致。

第83课 91、以“屋着火”的比喻说明为何对治嗔恨烦恼要先除贪?

答:比如房屋着火了,如果这间屋子实在保不住,为了防止火势蔓延而燃烧周围的房厦,人们会迅速移开草木等易燃物,即使这些东西再贵重,为了抢救其他的房屋,人们也会忍痛割爱,在很快时间内,把这些东西全部拆除舍弃。

第84课

92、如何破斥“嗔恨赞誉怨敌者”?请从三方面分析。

答:1)倘若对方因称赞你的敌人有功德,因而他获得了赞叹随喜的快乐,那么你为何不同样称赞,而让自己也一起享受快乐呢?

2)如果说赞叹将使敌方获得快乐,而你不希望他们得到快乐,那么你也不该支付酬资使你的仆人快乐,但是这种做法,会使你今生和来世的安乐都失去。

3)当别人称赞你有功德时,你就希望他得到赞叹随喜的快乐,而当别人称赞你的仇敌有功德时,为什么你就感到不乐意呢?

第85课 93、今生得不到利养,为何应对自己生嗔恨心?

答:人家得到利养恭敬,这是他前世恭敬上师三宝、对众生有悲心、持戒清净、闻思修行等功德所感,而你现在没有福报,任何人都不愿意供养,是因为你以往没有积累过这些资粮。既然如此,你非要嗔恨的话,应对自己生嗔心,不应该嫉妒别人。

第86课 94、以渔夫的比喻来说明盼望敌人痛苦的心念有害。

答:这样阴毒的发心,对于别人其实不会起任何作用,别人的遭遇只能由他自己所作的业决定。但是,这种心念对自己却是有很大的危害。这种过患犹如被嗔恨的渔夫投下利养的铁钩所擒,定会陷身于地狱之篓中,被狱卒们丢进油锅里煎炸。

第87课

95、为何说“赞誉无有利乐”?以比喻说明世间人名声遭损时所做的纯粹是幼稚之举。

答:有了名声之后,很多人觉得自己好像有了一切功德,从此对因果等不太重视,最后因为名声而毁坏了身心。因此普通人得到名声之后,很容易毁坏戒律和善根,对自己确实没有利益可言。

譬如孩童在玩耍时,用沙子堆成一些房屋,他们执为真正的房屋,如果沙屋倒塌了,孩童就会伤心哭泣。孩童的这些执著,成年人看来非常可笑,而成年人若为了拼命追求名声而丧失财产、生命,一旦失去就痛苦不已,那跟愚童因沙屋倒塌而哭有何区别?在智者的眼里,这是也一种幼稚可笑的行为。

第88课

96、当有人阻碍我们得到赞誉时,为什么不应嗔恨反应视为有益?

答:有了名声的话,利养、恭敬、财产等世间八法的同品就会产生,令心不断地往外散乱,会毁坏对轮回的厌离心和出离心,如果自己贪执名声,就会为了它嫉贤妒能。摧毁一切圆满的功德资粮。因此,当有人阻碍我们得到赞誉时,依靠他的力量,可使我免于堕入恶趣,所以我不但不能生嗔恨心,反而应把他当作亲人那样来报答恩德。

第89课

97、为何嗔恨是福德之障碍,而怨敌作害是福德之顺缘?以比喻来说明。

答:所有的苦行中,安忍是最难行的,也是功德最大的。既然功德最大,忍受敌人的诽谤,不但于福德无损,且功德越来越增上。倘若自己无法忍受诽谤,对敌人生起嗔恨心,那么就失去了修安忍的机会,这才是障碍了福德的积累。

譬如你有了财富,想将这些布施给可怜众生,若没有乞丐,你的布施善行也不可能成功。因此,布施的人不应对乞丐怀恨在心。

第90课

98、以理遮破“敌无助忍想、敌思为害,故敌非应供”的想法。

答:敌人确实没有想帮你的念头,然而世间上很多法都没有饶益人的分别念,但我们也会对它极力供奉。如三藏十二部、戒定慧三学、佛塔、佛像、舍利等,这些都是没有心识的法,如果以没有利益你的心就不应对其供奉为理由,那对这些都不应去顶礼供奉,甚至连佛陀也不能去供奉了。但这是每一个三宝弟子不会承认的。

第91课 99、论述:请以教证、理证建立“众生与佛同等”。

答:就修行所依的助缘来说,佛和众生同等重要。《华严经》中说:“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如果一个众生都没有,很多法的确没办法修。我们修法就是为了利益众生,从刚开始发心到最后回向之间,众生是不能离开的。同时没有佛陀也不行。因为佛陀宣说正道,给我们开示了取舍的道理,如果没有这些,所有众生都是迷迷糊糊的,依什么引导去证悟佛果呢?因此,从功用上而言,众生与佛是平等的,获得佛果既有佛陀的恩德,也有众生的恩德。

第92课 100、请以教证、理证说明为什么要尊敬供养有情?

答:众生能作为所缘缘,令我们生起佛陀的功德。仅以这一点,就理应供养众生。《华严经》中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依靠众生可圆满六度万行,所以要尊敬供养有情。

第五篇:入行论第一品菩提心讲记思考题

第一品 思考题

《入行论释·善说海》思考题

(第一品)

第1节课

1、名词解释:五部大论

2、这次学习《入菩萨行论》,你有什么样的学习计划和安排?

3、从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入菩萨行论》在印度、藏地颇受重视?

4、了知作者的功德对我们有什么益处?

第2节课

5、名词解释:闻法四想

6、请结合《华严经》的比喻,说明实修的重要性。

7、如果总是把修行计划往后推,会对你有什么影响?

8、闻法时有哪几种不同的发心?我们应具什么样的发心才最有意义?

9、我们听法时,应该远离哪三种过失、六种垢染、五种不持? 第一品 思考题

10、“假如拥有了名声、地位、财富,这种人生就是最有意义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写出理由。

第3节课

11、名词解释:教法

证法

善说海

随福德分善根

随解脱分善根

12、对大乘修行人而言,为什么菩提心如此重要?请从教证、举例、比喻、推理等方面具体阐述。

14、学习佛法和学习世间法,二者有什么异同?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加以说明。

15、“我们修行人为什么而活?为众生而活!”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感想?

16、什么才是真正的佛教?寺院大、居士多、法会开得隆重,是否就意味着佛法非常兴盛?请以理分析。

17、佛陀和上师经常要我们放下自己、利益众生,这种要求合理吗?为什么?

18、佛菩萨的圣号和我们凡夫的名字有什么差别? 第一品 思考题

19、为什么说佛法的精华教义是大乘菩提心?

第4节课

20、经论命名的方式有哪几种?请举例说明。

21、给经论取名有何必要?

22、菩萨以何原因称为“勇识”?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23、论名用梵语的目的是什么?

24、印度传下来的佛教论典为什么比较清净、可靠?

25、为了辨明三藏,国王赤热巴巾在顶礼句方面有什么规定?这样规定的理由是什么?

26、对于整部论的内容,阿阇黎善天与那波瓦尊者是如何归纳的?

第5节课

27、名词解释:善逝

28、按照藏传佛教的传统,怎样学习一部论典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意义?

29、“善逝法身佛子伴”中的“法身”,是佛陀的三身之一吗?请具体解释这里的法身。第一品 思考题

30、依噶当派的教言,修行可分几种?每一种的方式如何?

31、按《宝性论》的观点,出生佛子需要哪四种因?请结合转轮王子的比喻加以说明。

32、对上师顶礼是合理的,但对上师的住房、狗、牦牛顶礼,这种行为是否颠倒?请谈谈你的想法。

33、四大圣地包括哪些?顶礼此处的功德有多大?

第6节课

34、作者写立誓句的原因是什么?

35、作者在颂词中用“依教略宣说”,对我们有何启发?

36、既然《入菩萨行论》的内容在经论中已有,那我们直接学习经论就行了,寂天菩萨造论是否多此一举?为什么?

37、大乘佛子有哪三种学处?每一学处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38、寂天菩萨说:“这部论的内容经论中已有,我的诗韵也不善巧,所以造论的动机不敢说利第一品 思考题

他。”他是真的无利他心,还是另有密意?你是如何理解的?

39、什么是修行?怎样将修行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40、为什么说过于傲慢和过于谦虚都是修道的障碍?

41、请写出本论的必要等四法。

第7节课

42、名词解释:暇满

增上生

决定胜

43、为什么说暇满人身是菩提心的殊胜所依?

44、请写出八种无暇,为什么称这些地方是无暇?请分别说明理由。

45、五种自圆满是指哪些?倘若一个不具足,会对修行有什么影响?

46、五种他圆满包括哪些?为什么决定是五种,四种或六种可以吗?请说出理由。

47、从因、比喻、数目三个角度,请分别说明暇满人身十分难得。

48、有人想:“经中虽说人身难得,但这只是一种说法吧。现在世界上的人这么多,怎么会是第一品 思考题

难得呢?”这种想法正确吗?请以理分析,并说说你对人身难得的认识。

49、“后世怎得此圆满”,是以什么根据说后世得不到今生这样的圆满人身?通达此理后,我们应怎样对待现在的人身?

50、《宝箧经》中讲了哪四种是我们应产生信心的对境?

51、解释颂词:“具备闲暇圆满之双翼,亦具现见善恶功过目,然被贪图名利网所擒,岂非已入罪业之笼中?”

52、请结合比喻说明菩提心所依之心的难得性。

53、为什么说人身的价值已经远远胜过了如意宝?

第8节课

54、从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我们凡夫众生造善业的力量极其微弱,而罪业的力量难以抵挡?对此,你有什么亲身感受?

55、一旦生起了菩提心,为什么就不会转到恶趣中?请以教证、理证分别说明。

56、请结合《华严经》的比喻,说明相续中只第一品 思考题

要有了菩提心,弥天大罪也会被遣除。

57、“无量众生依于此(指菩提心),顺利能获最胜乐(指佛果)。”这恐怕与现实不符吧,因为发了菩提心的人要为众生付出一切,修行过程中还有很多难忍的苦行,这能说明顺利吗?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说说你的看法。

58、佛陀于多劫中思维观察,发现什么法才是对众生最有利的?为什么?

59、为什么三士道都需要菩提心?若是这样的话,小乘阿罗汉岂不是变成大乘菩萨了吗?请阐明你的理由。

60、为什么将生死轮回比喻成监狱?

61、发了菩提心以后,名字已经转变,可以称为菩萨,那一个人既是凡夫又是菩萨,这是否矛盾?请说出你的理由。

62、“倘若生起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此处的菩提心指胜义菩提心,还是世俗菩提心?为什么?

63、论中说:“我们不清净的身体,如果有了菩提心,就会变得跟佛身一样。”若是这样,初发心的人为什么没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请以第一品 思考题

理说明。

第9节课

64、为什么有了菩提心的摄持,我们平时积累的念佛、放生等善根就永不会穷尽?请结合比喻说明。

65、作为一名佛教徒,你对佛教的慈悲观有什么样的认识?谈谈自己的感想。

第10节课

66、名词解释: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

胜义菩提心

劫末火

定业

不定业

67、我们在修持禅定时,会经历哪五个阶段?请以比喻具体解释。

68、“菩提心能根除一切罪”与经中讲“定业不可转”难道不矛盾吗?请以教证、理证分析。69、发菩提心与建寺院、开法会、救济灾民比起来,哪个利益更大?为什么?

70、《华严经》中是怎样赞叹菩提心的?请简单举例说明。

第11节课 第一品 思考题

71、什么叫愿菩提心?什么叫行菩提心?二者有什么区别?

72、如果仅发愿度化众生、利益众生,暂时和究竟会获得什么样的功德? 73、行菩提心有哪两种解释方法?

74、有了坚定的行菩提心后,纵然睡眠、放逸,功德也会不断增上,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请以教证、理证成立菩提心的功德无量无边。75、你的相续中生起菩提心了吗?发心前和发心后相比,你的心念和行为有什么改变? 76、一个人心里发愿让所有的众生获得佛果,另一个人以慈悲心献血救济病人,二人谁的功德大?为什么?

第12节课

77、名词解释:教证

理证

78、利益众生和获得佛果哪个更重要?原因何在?

79、作为大乘修行人,平时怎样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怎样对待周围每一个众生? 80、以大乘佛法度化众生时,哪两个问题不能第一品 思考题

忘记?为什么?

81、最究竟的爱心是什么?是父母的关爱、亲友的体贴,还是其他?请说明原因。82、如果一个人给你一亿美金,另一个人教你发菩提心,你觉得谁对你的恩德大?为什么? 83、经中说“一切功德中,菩提心为最”,对此你能否真正生起诚信?请说明理由。

第13节课

84、解释颂词:“众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

85、有人想:“佛陀具有彻知万法的智慧,若不能衡量菩提心的福德,那就不是一切智智了。”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

86、为什么说即便是乞丐妓女,只要相续中具有菩提心,也值得我们恭敬顶礼?

87、短暂的人生中,我们依靠什么样的方便方法,可以迅速积累资粮?倘若不依这一方便,其他方法能否让我们获得究竟的解脱?为什么?

88、有些高僧大德来到自己所在的城市弘法、第一品 思考题

放生时,作为一名居士,你当如何对待才合理? 89、众生所想与所行是怎样背道而驰的?请举例说明。

90、有些人贪污腐败、杀生吃肉等造了很多恶业,但他的生活仍然逍遥自在、非常快乐,这样的话,是否说明因果不存在?请具体分析。91、为什么说菩提心是最大的善业、最好的亲人?

92、如果没有菩提心,直接修大圆满、大手印,能不能获得成就?为什么?

93、当代的战争、灾难、洪水、沙尘暴,究其根源,到底是什么造成的?

94、请与世间人的知恩报恩对比,说明菩萨更应值得赞叹。

第14节课

95、为什么发菩提心的人才是殊胜施主,世间上的大老板还不算殊胜施主?请从五个方面对比作答。(提示:所施对境、所施物、态度、给予的安乐、时间)

96、请以教证、理证成立发菩提心的人是殊胜第一品 思考题

福田。

97、为什么佛子在遭遇痛苦、逆境时,反而会令善法增上、罪业不生?请举一实例。98、对发心菩萨加害也能结安乐缘,与前面的“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佛言彼堕狱,长如心数劫”不相违吗?为什么?

99、如果世间上发大乘菩提心的人越来越多,对我们国家、社会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请以理建立。

100、社会上有很多慈善机构,他们的善举与大乘菩萨利益众生的行为是否一样?请写出你的根据。

101、释迦牟尼佛因地发了菩提心后,是怎样把自己的愿心付诸实践的?

102、一个善良的人就是发了菩提心的人吗?无论是与否,请列出理由或实例,以证明你观点的合理性。

103、对发了世俗菩提心的人,生一刹那恶念也会一大劫堕地狱,那我们该怎么做才不致于堕落呢?

104、在日常生活中,应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每第一品 思考题

一个众生?这样做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105、平时吃海鲜、杀生时,敢保证这些动物里面没有发过菩提心的菩萨吗?如果有的话,你的罪业有多大?对此今后你有何打算? 106、解释颂词:“不见尽遣二障暗,菩提心宝之日轮,坠于愚痴黑暗中,睁常断眼诚可悲!” 107、通过第一品的学习,你有什么深刻的体会?

第一品 思考题

下载《入行论》第11讲对应文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入行论》第11讲对应文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入行论23课课后答题--20170519

    入行论23课课后答题--20170519 《入行论释·善说海》第二十二课复述顶礼上师三宝!各位师兄好!末学复述的是《入行论》第一册的第二十二课,该课主要讲了皈依支和忏悔支。 在皈......

    评价论美学概论第8讲

    评价论美学概论第八讲: 审美活动的规律论(一) ——感受(感知与情感)活动的选择性、阈限性和适应性 1、感受的选择性:人的感受能力只对合职能或合需要的刺激起反应,而对其余的刺激......

    第10讲、朦胧诗

    第10讲、朦胧诗 教学目的 理解什么是朦胧诗 结合诗歌来分析朦胧诗的产生、写法和特点 教学重点 分析和解读代表诗人诗歌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什么是朦胧诗 所谓"......

    系统安全第6讲

    今天任务:防火墙的认识及基本配置 一、上次任务的回顾 二、防火墙的认识(P66),听我讲,关键是理解; 三、安装ISA服务器;P67~P74 四、配置ISA防火墙客户端,最终实现客户端能以web代理......

    第8讲练习题

    第八讲总体布局·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是。 A.十三届四中全会B.十六大C.十六届四中全会D.十六届六中......

    第讲基础方案

    之宓语的全。在差大的,说清:类论文我们坚决?老地荒天理良心?春风:呼吸僵硬,治疗肝腹水疗效?菠萝菠萝蜜只!旅游云南旅游!买东:游记八个新的喜?子里:念你蓝雨,取长补短, 候其中;我分东南西。......

    第23讲:第三节

    第三节零售商业物业的经营管理内容 在商业物业形态之下,物业服务企业所经营管理的内容主要以商品销售为核心,即围绕商品销售而展开,如满足商场工作人员的现场服务需求,满足消费......

    第27讲 最小公倍数

    第27讲最小公倍数(二)一、专题简析:最小公倍数的应用题,解题方法比较独特。当有些题中所求的数不正好是已知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一部分”或“减少一部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