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国学

时间:2019-05-12 01:14: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年级国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国学》。

第一篇:二年级国学

二年级第一课 学习目标

①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②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 的感情。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 山的古诗。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① 同学们以前已经学了不少古诗,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给 大家听呢?学生自由背,教师充分肯定。

②揭示课题: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两首描写祖国壮美河 山的诗。

二、共同学习《望天门山》

三、①学生初读《望天门山》。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困难向 老师同学请教。

② 说说通过朗读体会到了什么。③ 自由练读,读出诗的韵味。④ 诵读展示。比一比谁读得最好。⑤

⑤练习背诵。

二年级第二课

别董大

教学目标:

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 情,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

培养学生对祖国是个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诵读诗歌的 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 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教师:名曲《送别》 学生:预习,搜集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历过和亲朋好友分别的事?谁想说给大家 听。那么你知道古人分别时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么?我请大家搜集了一 些送别古诗,你愿意给大家朗诵一下么?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送别诗,体会一下诗人的情感。指名读诗题,评价,谁读的最像和好友分别。齐读课题。释题 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呢?(介绍时代背景)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要求:读通读准 指名读,齐读。自学古诗,想象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汇报 提出小组学习无法理解的疑问,一齐解决。交流自渎的初步理解。探究诗意,感悟诗境

理解文路: 哪句是写景的,哪句是作者的劝勉,指名读。学习写景的句子。读诗句,看插图,仔细观察,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途中哪些地方与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不相符合,请大家修改这幅图。(天、雁、雪)随机知道学生读好相关的语句。教师评:同学们修改的真不错,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 面呢? 如果你来到这样的情景中送别你的好友,你会不由得产生怎样的 情感呢?(凄凉、悲苦)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读第 1、2 句。是否这首诗就是带着这样悲情呢?往下看,谁来做高适,劝勉一 下董大?(指名读)评读。说说高适

所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你也能带着这样的情感来安慰一下董大么?用自己的话语说说。(补充介绍背景,其实年轻的高适正处于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 境地,这一局不仅仅是对朋友的鼓励,其实也是一种自勉)虽然董大的才能暂时不被世人所喜欢,但有才华的人不愁找不到知己、伯乐。作者的劝勉充满了亲情,让我们一齐来读读这句。(板书:豪情满怀)

练习背诵

二年级第三课 绝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 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会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 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教学过程: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朗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2、自读诗歌,要求学生找出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黄鹂 翠柳 白鹭 青天 千秋雪 万里船

3、理解上述词语的意思,逐句诗句的内容。

黄鹂也叫黄莺,一种益鸟。身体呈黄色,嘴淡红,在春 天经常啼唱,声音很好听。翠柳翠,就是新绿。翠柳就是指处春时节刚抽出嫩芽的 柳枝。白鹭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青天蔚蓝色的天空。鸣鸣叫。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这样相称。千秋就是千年。万里船万里指遥远。万里船指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船。含包含。泊停泊。重点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意境。句意:从窗口可以看见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船只。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4、理解诗句的意思时同时用简笔画的形式加以表现,使学生 有更直观的了解和体会。

5、川联诗句内容,要求学生独立说出译文。

6、结合图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近景 两个黄鹂鸣翠柳,远景 一行白鹭上青天。数量 远景 窗含西岭千秋雪,色彩近景 门泊东吴万里船。

7、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知道朗读,背诵。

8、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

2)解诗题

3)明诗意

4)悟诗情

9、“知诗人”唐朝诗人杜甫。

10、“解诗题”绝句: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补充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境。

11、学生自由为作者加诗题。进一步体会“绝句”为题的好处,体会诗人创作时的激情。

12、“悟诗情” 在体会背景和诗题的情况下,自然领悟 到诗人是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二年级第四课 绝句(迟日江山丽)教学要求: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了解这首诗的内容,感受春天的美丽。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泥融飞燕子”。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春光美情境:你们喜欢春天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 春天,去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课件:几幅春天美景图,配上音 乐,让学生形象感知美)。

二.初读感知:

1.你们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你们知道是谁写的吗?这就是唐 朝大诗人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绝句杜甫

2.介绍杜甫:你们了解杜甫吗?想知道更多吗?这里有,你们谁 愿意到前面来点击小太阳,向大家介绍杜甫呀?

3.指读:读诗还 要注意节奏,谁能像古人吟诗那样读哇?

4.同桌互读:比比谁读得好。

三.细读感悟诗意:

1.默读这首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打个小问 号。

2.同桌交流:把读懂的跟小伙伴说说,听听对方的意见;没有读 懂的也可以虚心向你的小伙伴请教;如果小伙伴也帮不了你,那 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

3.全班交流,老师点拨引导,并指导朗读。师:你都读懂了什么?请你跟大家谈谈(由学生决定顺序)。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学生汇报。师:有不懂的吗?(江山:河流和大山,泛指祖国)

2)质疑:“迟日”指的是什么?(或学生问:我不懂“迟日”指什么?)

引导学生探究:谁知道?那我们一起来问问小博士吧。(课 件:小博士图。指导口语交际:我们应该怎么向小博士请教,小 博士才愿意告诉我们呀?学生问小博士答: 《诗经》中有“春日迟 迟”的诗句,所以后人以“迟日”指春天的太阳。)师:现在你们知道“迟日”指什么了吗?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诗: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3)观察 课件插图:这两句诗都描写了哪些景象呀?(太阳、大山、河流、花草、春风:你从哪看出风来了?)师小结:温暖的太阳、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五颜六色的野花、绿油油的小草、柔柔的春风,多美呀!师导:春风花草香,你能从画中感受到柔柔的春风吗?(花草弯 腰)花草散发出阵阵芳香,看不见也摸不着,怎么才能让看画的 人感受到呢?(蝴蝶、蜜蜂)

4)课件欣赏:多美的春天呀!想不想亲眼去看看?(放课件: 师叙述,温暖的太阳照着大地,春风轻轻地吹着,花草散发着芳 香,勤劳的小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美丽的小蝴蝶在花丛中跳 起了优美的舞蹈。祖国的山河多美丽呀!)

5)指导朗读:面对这么美丽的景色,我禁不住要高声赞美春天 了。范读请你也高声赞美吧!自由读、评读 师导:你们还读懂什么了?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学生汇报。师:有不懂的吗?

2)“融”什么意思? 小燕子来回地飞着,在干什么呢?(玩、报告春天、啄春泥)师:也有的小燕子在衔融化的泥土筑巢呢。想看看吗?

3)欣赏课件:冰冻的河泥早已融化了,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一对对美丽的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睡着了。

4)指导朗读:该怎么读哇?自己练练,可以加上动作。评读

4.把整首诗练习读读,试着背背,练好了,老师还给你配上动听 的音乐和优美的画面呢。练好了,谁先来,要像古人吟诗那样抑扬顿挫(课件)?指读、背诵。

5.改写: 杜甫用这首诗来赞美美丽的春天,你也能用你自己的话来赞美诗 中所描绘的这种美景吗?(自己说、指名说)老师总结,课件出示:春天到了,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祖国的 山河多么美丽啊!春风轻轻地吹着,花草散发着芳香。冰冻的河 泥早已融化了,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一对鸳鸯 在温暖的沙滩上安静地睡觉。(自由读指读)

6.让我们再来吟诵一遍这首诗吧。

7.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甜甜地睡着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书合上,千万不要打扰它,就让它在甜甜的梦中去感受美丽的春天吧。

二年级第五课 江畔独步寻花 教学目标:

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能够想象的出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能够想象的出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体会出作 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江畔独步寻花,齐读课题,教师板 演。写完之后,再来齐读。

二、学习古诗 第一步:初读

1、指名读古诗。

2、指导朗读,读古诗一定要读出它的韵味来,古诗是非常讲 究格律的,你看第二行的蹊,和第四行的啼是非常押韵的,所以 我们在初读时,要把古诗的那个韵味感读出来。

3、分两种情况作处理:

1)指两名学生读,如果学生读的不太好,师进行范读,并 提问:你和老师读的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呢?估计学生说:有语 气,要停顿。师接着说:“对了,读古诗时,一定要有停顿,出示 课件,指导朗读。

2)当学生读得很好的时候,教师做及时的评价,如:你读 得很准确,你读得很有古诗的味道,那么怎样才能像他们这样读 出古诗的味道来呢?出示课件,指导朗读。第二步:理解读

(一)解决重点词语

1、在这首古诗中,你觉得有哪些词语理解起来有困难,把它 提出来。生自由提。

2、提问:这些问题,你们有什么解决的好方法?(估计:问 老师,查字典,看注释等)。

3、看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是个简单的好办法。以小组为单 位,自己试着学一学。

4、那好,我来检查一下你们刚才学习的效果。多么美的春色图呀,繁花盛开,戏蝶起舞,娇莺歌唱,有 声有色,有歌有舞,有鸟语有花香,这不仅仅是黄四娘家的春色 图,更是一幅无边的春色图,让我们拿起书来,一起再去回味一 下那美丽的春景吧!

5、齐读。

二年级第六课

游子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诗意,能说诗句的意思,2、根据画面,发挥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3、感情朗诵,背诵古诗,感受伟大的母爱。重点:理解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的意思。难点:体会作者对母爱的颂扬,并结合生活实际谈母爱。【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妈妈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妈妈是我们的整个世界,她为我们 付出了许多爱,我们都在母爱中成长。

二、揭示课题,了解题意。

师过渡:母爱是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无论我们走出多远,飞出多高,母亲的目光都在我们的背后,我们永远是他们心中最牵挂 的孩子。而那些离家远行的游子,更是怀着一份对母亲深深的眷 恋。唐朝有一位诗人,名叫孟郊,他也有一位关心他的母亲,他 写下了一首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歌 《游子吟》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这首古诗。

1、幻灯片出示古诗及插图,学生通过寻找资料,介绍孟郊的出生 朝代,生平。

2、解题:

1)、“游子”是出门远游的人。“吟”是一种诗体的名称

2)“游子吟”是什么意思?(出门远游的人吟咏。)

三、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师:请大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诵读这首诗,注意古诗的韵味,读 得舒缓些,注意生字的读音。边读边思考:从这首诗中你读懂了 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

1、学生自主学习。

2、交流对古诗的理解。(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质疑交流。)“意恐”??心里担心,害怕。“寸草心”??小草,比喻儿女的心意。“三春晖”??三月里

春天温暖的阳光。

四、发挥想象,体悟诗境。

1、认真读古诗,诗中哪些句子是描写游子离家时母亲对儿子的关 爱? 出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2、想象绘图一:是啊,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年迈体弱,眼睛昏 花,动作迟缓,但她仍然坚持一针一线地为儿子缝制衣服。

五、背诵古诗

二年级第七课 江雪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继续练习把诗句补充完整。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 的分析能力。教学过程:

一、观看电脑画面,初步感受画面的意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一说感受)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江雪》

二、学习

1、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2、学生自学 用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4)学生结合课外资料介绍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后世称他为 “柳河东” 他是中唐时期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也是著名 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理解字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 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6)结合注释和投影中的解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 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鸟儿已经飞绝,万径人踪灭。条条小路不见一个行人。孤舟蓑笠翁,只有一叶小舟,上面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 的老人。独钓寒江雪。迎着风雪,在独自垂钓。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 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7)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 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4、指导朗读

1)结合电脑欣赏当时的意境,听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 自己的体会。)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朗读提示: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小结:应用那种不怕困难,敢 于同困难做斗争的语气读)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 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竞赛,而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二年级第八课 寻隐者不遇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

1、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的诗人,有谁说说看我 们学习过哪些唐代诗人的诗。(学生答)

2、你们说的都很好,今天我们在认识一位唐代诗人,他的名字叫 贾岛。我们先来看一个短片。(寻的动画片)

3、今天我们就学习这首古诗,跟我齐读题目,寻隐者不遇,再读 一遍(两遍)

二、学习古诗 通过刚才那个短片,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这首古诗的意思,现 在大家根据古诗上的拼音自己读三边,读好后坐正举手。

2、好,大家读好了是不是,现在跟着老是一起吧古诗读一遍,寻 隐者不遇(学生)注意“隐”是前鼻音,“隐者“是隐居山林的人,有谁可以告诉我这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学生)题目的意思是作 者寻找一位隐居山林的人没有遇到。大家再把题目读一遍(生读)第一句:(读)“松下问童子”“童”是一个生字,有谁能用这个,字组一个词。(生)翻译:松树下询问一位童子。(齐读第一句)第二句:(读两遍)谁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翻译:我的 师父上山采药去了。第三四句:(读)“此”是平舌音,注意,读。那你们说说“深” 的反义词是什么?(浅)这两句的意思是,只知道师父就在这座 山中采药,可是山高云深的我不知道他在那里。

3、大家齐声把这首古诗读一遍(生)

4、大家读的真好,有谁愿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3?4 人)

5、他们读的好不好,大家把这首古诗再读一遍。(生)

6、读了这么多遍,有谁会背了吗?会背的的举手,好现在同桌之 间互相背,左边的先背给右边的听,然后右边的再背给左边的听(自由背)

7、有谁愿意背给大家听听。(指名背)

8、大家齐背(生)

9、古诗就学到这。大家把书韵流香拿出来,把古诗抄下来

二年级第九课 枫桥夜泊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 的感情。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 感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请学生背诵学过的描绘秋天的古诗,看谁记得多。

2、导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揭题:枫 桥夜泊。

3、简介作者:张继,唐朝诗人,湖北安阳人,早年没做过什 么官,就南下吴越,写下了许多诗篇,《枫桥夜泊》就是其中最著 名的一首。

二、初读课文,请学生自学课文。

三、图文对照,理解诗意

1、理解课题。教师:枫桥在哪里?(教师板画“枫桥”“泊”的)是哪只船呀?(教师板画“客船”)为什么说是“客船”呢?这个 “夜”点明了什么?(贴卡片“泊”)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学习第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相机板 画“月” “霜” “乌”,贴出卡片“霜”和“啼”“霜满天”是什么)

意思?有霜的夜晚使人感到怎么样?(寒冷、孤独)把这句诗的 意思讲一讲。

4、朗读训练。“渔火”)

5、学习第二句:你还看见了什么?(教师板画“江枫” 江边的枫树怎么样?茫茫的江面上点点的渔火给你什么感觉?(孤单、寂寞)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亲人,他忧愁得怎么样?(难以入眠)谁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6、朗读训练,7、学习第三、四句:你还看见了什么?(教师板画“寒山寺” 贴“寺”

“钟”)寺里还传来了什么?听,钟声怎样?(传得很远,传到了客船上诗人的耳朵里)这就是第四句诗??夜半钟声到客 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8、朗读训练

9、齐读全诗

四、总结全诗,体会感悟

五、指导写字

1、请学生说说记住这些生字的方法。

2、指导“愁”“霜”的结构。、3、钢笔描红。

六、背诵课文。

二年级第十课 《渔歌子》 教学目标:

1、认识“箬、笠、蓑”,会写“塞、鹭、笠”,正确读写“箬笠、蓑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

3、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会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体会作者 蕴涵在词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感知形象,释题入情。

1.屏幕出示多幅图片,请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幅用几句话来描写一 下看到的景象。

2.这些画面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词很有关系,出示《渔歌 子》。

3.自由读词,指名读,教师范读(什么地方值得你借鉴?)。指 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好节奏。(字音方面重点指导“箬” ;书写方 面重点指导“箬”和“蓑”的写法;节奏方面重点指导“西塞山 前/白鹭飞”的停顿。)

4.释题。你对“渔歌子”是怎么理解的?(词牌名,这首词内 容刚好与词牌吻合,所以也可算是题目。)

5.简介作者张志和。

二、探究诗意,以知促情。

1.根据你的直觉,你觉得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

2.再读这首词,能不能借助注释理解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 作上记号。

3.释疑。(重点指导“箬笠”“蓑衣”“肥”“归”的意思)、、、。交流读懂了多少。

4.你们读懂的是不是就是这样一幅画面?出示“垂钓图”。用自 己的话描写这幅画并结合自己的想象,说给同桌听一听,教师巡 视指导,指名说。(初春,远山蒙上了一层绿色,白鹭在西塞山前自由地翱翔,桃 花盛开了,粉红色的花瓣漂落在春水碧波之上。淡黄色的鳜鱼时 而跃出水面,显得十分肥美。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 色的蓑衣,停舟在春江之上,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钓着鱼。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5.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理解诗词的意思,我们不要逐字 逐句地去理解,要用自己的语言,还要加上自己的联想。让我们 再回到词中,出示《渔歌子》,在这幅“垂钓图”中,如果仔细地 去品读,还会发现里面的色彩非常丰富,轻轻地读读这首词,找 一找有哪些色彩藏在里面?(显性的:白、青、绿;隐性的:西 塞山青绿色、桃花粉红„„)背诵这首词。

二年级第十一课 塞下曲 教学目标: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由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教学重难点:

古诗在内容和情感上都有难点,教学时要抓住前后诗句的内在联系。应从理解内容入手,进一步体会诗人情怀,并指导朗读和背诵。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说过飞将军李广的故事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 篇关于李广的诗篇《塞下曲》。诗中的李广是一位武艺高超,力大 无比的将军。这首诗通过对飞将军李广高超武艺的描写,赞美了 这支卫国部队,使人感觉到这支队伍有着充分的信心和力量击败 敌人。

二、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懂字音,注意停顿。)

2.老师范读,学生再练习。

3.指名读。

三、学习《塞下曲》。

1.解题,介绍作者: 《塞下曲》“塞”为边界的意思。: 《塞下曲》是边界上的歌曲。是 唐代的一种歌曲名称,内容大都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卢纶:曾经参过军,它写的描写军队生活的诗,内容充实,富有 生气。卢纶的《塞下曲》组诗六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2.逐句讲解:学生讲解诗句的意思,老师纠正。

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夜晚的森林里,光线暗淡,辨不清楚,一阵风吹过,草丛突然动 起来,就以为有野兽在活动。那天夜里,飞将军李广听到草间有 响声和动静,马上拉弓射箭。

2)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李广在天刚亮的时候,去寻找他夜晚时射出去的箭,发现自己由 于拉弓时用力过猛,箭射进了石头棱里。

3.思考: 《塞下曲》描写了怎样的一位将军?是从哪些诗句中看 出来的? 练习朗读课文,背、默《塞下曲》。

二年级第十二课

望洞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 《望洞庭》 一诗所描绘的景色。[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 了一回九寨沟,感受颇深,并写了非常优美的文章。今天,想带 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生: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 湖。生: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生: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师:介绍得真不错,咱们一起去看看。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 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生: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

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 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 师: 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 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 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 dòng、潭 tán、螺 luó、磨 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生:我理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多媒体出示)。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师:你理解得真不错。生:我理解“两相和” :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生: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 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生:我理解了“潭面无风镜未磨”(多媒体出示)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

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师: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 生:朦朦胧胧、模模糊糊。生:我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 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湖光/ 秋月/ 两相和,潭面/ 无风/ 镜未磨。

三、总结: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 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二年级第十三课 浪淘沙 教学目标:

1、认识 1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黄 河磅礴的气势和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在多形式的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挖掘积累: 小朋友们谁会背诵古诗?由朗朗背书声,营造学诗氛围,自然过 渡,板书课题。

2、观察描绘: 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图中都画了些什么? 你能把观察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在此基础上引入学诗。看看古代诗人是如何描绘的?

二、初读(借助拼音,自读诗句,达到正确流利,培养识读能力。)

1、出示诗句,让会读的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

2、抓住生字和难点音,强调读准。

3、自由练读,把句子读通,读熟。

三、细读

1、引导学生自读质疑,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读懂?

2、根据学生的质疑师生互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教师 应在充分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二年级第十四课 赋得古原草送别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小草顽强的生 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 生活的情感。有背诵古诗的兴趣。重难点分析: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大家从小到现在一定会背很多古诗吧,现在就请 大家来比一比,看水背的古诗最多,不能重复。

2、教师归纳:今天我们就再学习两首古诗。

二、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结合语言环境 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注意”荣“不要读成 yóng; ”宿“是多音字,在本课读 sù;”疏“要读翘舌音。

4)小组内相互检 查认读情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 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 教大家识记”徐"这个了。

3.组词识字。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如,离-篱、味-未。

二年级第十五课 池上 教学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1.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

2.揭题 : 荷花池塘里。

3.学生齐读题目。

4.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教师小结: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1、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2)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

2、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 理解的词句。

3、借助多媒体,弄懂诗意。

1)欣赏池塘美景,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4、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3、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让学生为 “小娃

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 快乐、无忧、自由。)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 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1 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二年级第十六课 忆江南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视、听、唱、动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意境美,学会背合唱歌曲。引导学生参与以小组为单位的创编活动,使每个同学都积极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

3、从诗、景、歌、乐、舞等几个方面来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水乡风 光的秀美,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愉快地演唱歌曲《忆江南》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编活动。

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准确演唱一字多音处并学会用优美的声音背唱歌曲。

四、教学过程

1、欣赏图片,配放音乐《忆江南》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很美的风景图,请你欣 赏后告诉我,你看到了哪些景物?感觉怎样?那你觉得这些图描 绘的是什么地方? 师: 老师给你们看的是江南的六大古镇 周庄、乌镇、同里、南浔、角直、西塘。江南水乡就像一幅朦胧的水墨画,朴实恬静。小桥,流水,人家,流溢在水墨江南里。

2、教师配乐朗诵诗词《忆江南》 师:江南的水是清秀灵动的,江南的山是秀丽多姿的,古代的文

人墨客都非常眷恋着江南,有一位唐代诗人白居易经担任苏杭州 两地的刺史,秀丽的江南景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晚年回忆 江南美景时欣然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忆江南》。

3、师生 配乐朗诵诗词 师:俗话说,诗画一家。请同学们听朗诵,闭上眼睛在脑子里勾 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好吗?(播放配乐词朗诵,想象江南风光。)师:这么美的词,想读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

4、教师示范表演唱(手拿道具)师:这么美的诗用朗诵还不足以表达它的美的意境,老师想把 它唱出来,请说出你的感觉。

第二篇:二年级国学教学计划

二年级国学教学计划

《三字经》涵盖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及伦理道德,言简意赅,非常方便学生学习,具有传授知识和传播伦理道德观念的双重功能,三字经在中国古代蒙学教材中,是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也因此被称作“蒙学之冠”,全文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字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容易理解,比较适合一年级的新学生,通过学习他们可以认识一些字以及多音字等一些基础知识,若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将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本学期二年级学习《三字经》。《三字经》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北宋被视为狮子教育的重要一环。它不是简单的担子堆积,而是咏物咏事、条理分明、通顺可诵的韵文,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所选千字,大都是常用字,生僻字不多,因而便于识读。《三字经》虽短,字不重复而能做到包罗万象又颇具纹理,难能可贵。

三年级学习《山海经》,《孔子》,《孟子》等。节奏明快,琅琅上口,从中可得语音、修辞的丰富知识,是训练儿童做诗对句、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山海经》,《孔子》,《孟子》,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鳄鱼吃人”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每周每班一节课,每节课上学习10——12句字句,大部分学生达到初步理解、会背诵的目的;五节课中会有一节复习课。

本学期将举行国学朗诵比赛,将以班为单位,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新的学期又来临了,全校迎来了更多的学生,国学教学也面临着挑战,为了使学生喜欢上国学,也为了能更好地有序地开展教学,特制定国学教学计划如下:

《三字经》涵盖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及伦理道德,言简意赅,非常方便学生学习,具有传授知识和传播伦理道德观念的双重功能,三字经在中国古代蒙学教材中,是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也因此被称作“蒙学之冠”,全文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字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容易理解,比较适合一年级的新学生,通过学习他们可以认识一些字以及多音字等一些基础知识,若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将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本学期二年级学习《三字经》。《三字经》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北宋被视为狮子教育的重要一环。它不是简单的担子堆积,而是咏物咏事、条理分明、通顺可诵的韵文,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所选千字,大都是常用字,生僻字不多,因而便于识读。《三字经》虽短,字不重复而能做到包罗万象又颇具纹理,难能可贵。

三年级学习《山海经》,《孔子》,《孟子》等。节奏明快,琅琅上口,从中可得语音、修辞的丰富知识,是训练儿童做诗对句、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山海经》,《孔子》,《孟子》,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鳄鱼吃人”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每周每班一节课,每节课上学习10——12句字句,大部分学生达到初步理解、会背诵的目的;五节课中会有一节复习课。

本学期将举行国学朗诵比赛,将以班为单位,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第三篇:国学经典二年级上册

国学经典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三字经

三字经之学习篇、道德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第二单元

拥抱多彩的夏天

1、闲居初夏午睡起(宋)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2、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3、有 约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4、鄂州南楼书事

(宋)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5、村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第三单元

三字经

三字经之常识篇(一、二)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幼。至缌麻,五服终。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第四单元

倾听秋夜的虫鸣

1、秋月

南宋

朱熹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2、秋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3、寒夜

南宋 杜耒(lěi)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4、霜夜

唐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5、泊秦淮

唐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第五单元

三字经

三字经之常识篇(三、四)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究。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载,国祚废。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古今

史,全在兹。

第六单元

追随诗人的脚步

1、上高侍郎

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南怨未开。

2、客中行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3、花影

谢仿得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4、登山

李涉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5、题壁

无名氏

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争似满炉煨榾柮,漫腾腾地暖烘烘。第七单元

三字经

三字经之典籍篇(一、二)

载治乱,知兴衰。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彼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第八单元

寻找诗人的身影

1、长歌行

《乐府诗集》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5、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第四篇:二年级国学教案

17、清夜吟

一、教学目的

1.理解诗句的思想内容,从中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体会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3.能正确背诵这首古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根据诗句想象《清夜吟》中描绘的美丽景色。2.用自己的话表达诗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导言激趣。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要绚丽的鲜花。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博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古诗。齐读课题。(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出示小黑板,明确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解诗题。

2、解词连句知大意。

3、展开想象悟诗情。

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上述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清夜吟》这首古诗。(三)知诗人,解诗题。

1.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北宋哲学家、易学家邵雍所写。2.解诗题。

清夜吟:古代在乐府类古诗体中,有名为“吟”、“行”或“引”的作品。这都是乐府诗的题名,带有一定的韵律。例如,白头吟、梁父吟等。“清夜吟”在乐府题名中原来是没有的。这是邵雍根据诗的内容仿古歌谣而确定的题目(四)读诗解意。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词语。2.指名读全诗,纠正多音字“少”的读音。3.指导学生认识诗中的生字。4.齐读《舟夜书所见》这首诗。5.解词连句知大意。(1)指名读第一句。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2)让学生从中找出不懂的词语,逐一解释。天心——夜空正中。风——微风。来——拂过。(3)让学生将这些词的解释连起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一轮明月升上夜空正中,一池碧水上有微风拂过。(4)指名读第2句。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5)让学生从中找出不懂的词语,逐一解释。清意味——清幽淡雅的意味。知——领略。

(6)让学生将这些词的解释连起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两种相同的清幽淡雅意味,料想很少会人有领略。(7)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五)展开想象,悟诗情。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意境。

2.让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讲的是诗人见到的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学生通过图文对照,从中体会到诗人所看见的景象是:一轮明月与一池碧水相映有趣的神奇画面。

3.让学生讨论:在这首诗描绘的景象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意境。读时注意停顿。(六)指导学生背诵这首诗。教学反思:

18、舟夜书所见

一、教学目的

1.理解诗句的思想内容,从中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体会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3.能正确背诵《舟夜书的见》这首古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根据诗句想象《舟夜书所见》中描绘的美丽景色。2.用自己的话表达诗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导言激趣。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要绚丽的鲜花。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博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古诗。齐读课题。(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出示小黑板,明确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解诗题。

2、解词连句知大意。

3、展开想象悟诗情。

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上述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舟夜书所见》这首古诗。

(三)知诗人,解诗题。

1.介绍作者。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查慎行所见。2.解诗题。(1)逐字理解。

舟:船。书:记。所见:见到的东西。

(2)请学生补上诗的抒情主人公,再说说题目的意思。作者查慎行记夜间在船上所看见的景色。(四)读诗解意。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词语。2.指名读全诗,纠正以下字的读音。

“散作”的“散”读作“sàn”,不要读作“sǎn”。3.指导学生学习诗中的生字。

“孤”字右边是“瓜”,不要写成“爪”。“萤”字是上中下结构,下部分是“虫”,不要写成“火”。4.齐读《舟夜书所见》这首诗。5.解词连句知大意。(1)指名读第一句。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2)让学生从中找出不懂的词语,逐一解释。

月黑——没有月亮,一片漆黑。见——现。渔灯——渔船上的灯火。孤光——孤零零的灯光。萤——萤火虫。

(3)让学生将这些词的解释连起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漆黑的夜无,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洒面上。(4)指名读第2句。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5)让学生从中找出不懂的词语,逐一解释。

簇——聚集、簇拥,这里是吹起的意思。散——散开。作——变作,变成。(6)让学生将这些词的解释连起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一陈微风吹来,河面漾起了层层细浪。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

(7)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五)展开想象,悟诗情。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意境。

2.让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讲的是诗人见到的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学生通过图文对照,从中体会到诗人夜间在船上所看见的景象是:漆黑的夜晚,没有风的时候,河面上孤灯闪烁的美妙景象及微风吹来时,河面上由静变动,渔灯倒影“散作满河星”的神奇画面。

3.让学生讨论:在这首诗描绘的景象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意境。读时注意停顿

(六)指导学生背诵这首诗。教学反思:

19、夜里阶下

一、教学目的

1.理解诗句的思想内容,从中体会繁星闪烁的美丽景色。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体会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3.能正确背诵这首古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根据诗句想象《夜里阶下》中描绘的美丽景色。2.用自己的话表达诗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导言激趣。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要绚丽的鲜花。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博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古诗。齐读课题。(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出示小黑板,明确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解诗题。

2、解词连句知大意。

3、展开想象悟诗情。

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上述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清夜吟》这首古诗。(三)知诗人,解诗题。

1.介绍作者。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2.解诗题。(四)读诗解意。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词语。2.指名读全诗。

3.指导学生认识诗中的生字。4.齐读《夜里阶下》这首诗。5.解词连句知大意。(1)指名读第一句。半明半昧星,三点两点雨。

(2)让学生从中找出不懂的词语,逐一解释。昧——昏暗。

(3)让学生将这些词的解释连起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天上的星星时明时暗,空中偶尔飘落下几点雨滴。(4)指名读第2句。梧桐知秋来,叶叶自相语。

(5)让学生从中找出不懂的词语,逐一解释。知——知道。相——互相。

(6)让学生将这些词的解释连起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梧桐树好像知道秋天要来了,叶子沙沙作响,好像悄悄地互相传递着秋天的信息。(7)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五)展开想象,悟诗情。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意境。

2.让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讲的是诗人见到的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学生通过图文对照,从中体会到诗人所看见的景象是:夜晚繁星闪烁的雨中景象。3.让学生讨论:在这首诗描绘的景象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意境。读时注意停顿。(七)指导学生背诵这首诗。教学反思:

20、三字经

(五)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作中庸”到“存治体”内容。

2、了解《大学》、《中庸》的作者,以及这也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3、了解“六经”、“三易”、“六官”。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作中庸”到“治平治”内容。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理解并背诵以前学过的三字经内容。

2、教师导入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治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3、多种方式诵读

(一)、静心自渎;

(二)、指名接读;

(三)、齐读;

4、理解含义

(一)、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知道哪一句的含义,给老师和同学们讲讲,指名讲含义。

(二)、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不知道哪一句的含义,提出来一起讨论。重点讲解。

(三)、词语解释

作——写作。中庸——儒家经典,原为《礼记》中的一篇。子思——名伋,子思是他的字,他是孔子的孙子。笔——执笔。不偏——没有偏差。不易——不变。大学——儒家经典,原为《礼记》中的一篇。曾子——孔子的弟子。修——修身养性。齐——这里是“齐家”的意思,即治理家庭。平——平天下,让天下安宁。治——治理国家。

孝经——书名,儒家经典。通——明白。六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乐经》这六部儒家经典。诗——指《诗经》。书——指《尚书》。易——指《周易》。礼——指《礼记》。春秋——书名。讲求——学习,研究。

连山——和下文中的“归藏”“周易”都是书名,祥——详尽。

典——古代文体,用于记载典章制度。谟——古代文体,用于记载君臣之间互相勉励的言论。训——古代文体,用于臣子劝谏君王。诰——古代文体,用于君王发布训诫和命令。誓——古代文体,用于出兵站发布誓词。命——古代文体,用于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

六官——指《周礼》一书中的《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章。治体——政治体制。

(四)、译文

写成《中庸》的,是子思。“中”就是不偏不倚的意思,“庸”就是永恒不变的意思。写成《大学》的是曾子,它从修身养性、整治家庭讲起,到治理国家、平定天下结束。弄明白《孝经》,熟记四书之后,才可以去读像“六经”这样的更为深奥的文化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乐经》被人们称为“六经”,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和研究这些儒家典籍。人们所说的“三易”,具体指《连山》《归藏》《周易》这三种《易经》的版本。《尚书》里的篇章使用了典、谟、训、诰、誓、命等文体,它们的文辞都深奥微妙,不易读懂。周公撰写了《周礼》这部著作。它有六章,记载了周朝六大官职系列和整个政治体制。

5、再读

(一)、接龙读。男生读一句,女生读一句。

(二)、学生赛读。

(三)、师生拍手读。

(四)、再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尝试背诵

1、自由背诵,自己小声背或同桌一起背一背。

2、师生互动,考考你

(一)、老师考学生,老师说上一句,学生接下一句。

(二)、学生考老师,学生说上一句,老师接下一句。

3、全班拍手背

4、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四、扩展升华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反思

第五篇:二年级国学经典诵读

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古诗背诵 1.画鸡

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生平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2.春 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鸢。

6.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7.小池

(南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8.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9.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0.回乡偶书

叶绍翁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1.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3.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4.望庐山瀑布

唐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5.绝

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6.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7.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18.滁州西涧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唐 韦应物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9.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0.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草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二年级上册经典诵读——三字经(节选)

(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二)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三)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二年级下册经典诵读——古诗背诵 1.乌衣巷

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3.剑客

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4.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5.农家 唐 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迎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6.社日 唐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7.三衢道中

宋 曾幾

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8.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9.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1.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1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3.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4.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5.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6.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二年级下册经典诵读——三字经(节选)

(五)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八)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十三)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下载二年级国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国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二年级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马秀英 一、指导思想: 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增强学生民族自尊感和民族凝聚力。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小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接触过国......

    二年级国学启蒙教案

    二年级国学启蒙教案 《增广贤文》(二) 教学内容:课本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

    二年级国学教案(xiexiebang推荐)

    二年级国学教案(上) 第1课 咏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咏风》和《节选之一》。 2、借助课后译文理解文意。 3、背诵古诗《咏风》和《节选之一》。 【教学重难......

    二年级国学经典教案(全)[最终定稿]

    望天门山 学习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②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

    二年级上国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 1.《夏日绝句》 主备人: 使用人: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1、学习李清照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精神。2、在古诗教学中将复杂的......

    二年级国学计划(五篇材料)

    二年级国学《三字经》教学计划 王翠莲 2017.2 二年级国学计划 新的学期又来临了,国学经典正润泽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为了使学生喜欢上国学,也为了能更好地有序地开展教学,特制定......

    二年级下学期国学经典——《三字经》

    二年级下学期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三字经》节选 xià chuán zǐ, 夏传子, tāng fá xià,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zhōuwǔwáng, 周武王, zhōu zhé dōng......

    二年级国学经典《弟子规》诵读实施方案(精选合集)

    二年级国学经典《弟子规》诵读实施方案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