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德育工作之“六育人”
中小学德育工作“六育人”要求
课程育人要重“融入”,认真使用好三科统编教材,切实上好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课程,并充分挖掘其他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
文化育人要重“熏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时代精神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活动育人要重“导向”,利用好重大节庆日、纪念日,集中开展主题教育、团队活动,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学生;
实践育人要重“体验”,要认真落实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纲,充分利用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校外活动中心、研学旅行基地等多种实践资源,开展好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增强中小学生对国家、对民族、对家乡的热爱;
管理育人要重“规范”,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 年修订)》,强化校风校纪校规建设,教育引导学生熟知学习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践行每一项要求;
协同育人要重“联动”,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育人工作,助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篇:中小学德育工作
【中小学德育工作②】
□杭州市扎实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宁波市“四个力求”贯彻落实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精神 □杭州西湖区以“育人八法”为载体打造青少年德育品牌 □衢州柯城区“三个引领”扎实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 □衢州二中创新育人工作争创德育新标杆
杭州市扎实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杭州市认真抓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全省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积极采取有力举措,努力改进薄弱环节,扎实推进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
一、迅速开展专题学习,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卫军、副市长陈红英就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会议精神和葛慧君部长重要讲话精神提出明确要求、进行具体部署。市委宣传部召开部务会议,专题进行学习贯彻。市教育局召开全市德育指导小组会议。市教育系统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专题学习、传达、解读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求全市各级教育部门、中小学校牢固树立“立德树人”观念,紧紧抓住“价值观育人、课堂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等德育工作的4个基本环节,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教育方法改革创新、考核评价改革创新”等3项德育教育改革创新任务,扎实推进中小学育人工作。
二、迅速开展专题调研,谋划德育工作新蓝图。启动实施德育工作专题调研活动,深入查找全市德育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短板,强化督促检查力度,研究落实相应对策举措为制定出台杭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十三五规划夯实基础。同时为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杭州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杭州市全面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从十个方面分30条提出贯彻落实全省德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
三、推出迅速开展德育行动,深化德育生动实践。2016年杭州市谋划“核心价值观培育行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行动、美丽学校建设行动、峰会服务保障行动、教育法治宣传行动、第二课堂提升行动、最美精神弘扬行动等德育十大行动,结合杭州实际,全面落实全省德育工作会议的目标任务。通过学校县(市、区)和市级层面层层推选全市未成年人先进典型,发挥好引导带动作用。开展童谣全球汇——“我们靓杭州靓”杭州市第六届中小学生新童谣大赛活动。以“畅响G20”为主题,通过歌唱活动讲述中国故事浙江故事杭州故事,推动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和国际化境界建立,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市“四个力求”贯彻落实 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精神
宁波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进中小学德育教育,力求在思想认识、教育改革、阵地建设、队伍引领上有突破。
一、在思想认识上力求突破。由市文明办牵头成立由12个重点部门组成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协调领导小组,将中小学德育作为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开展德育专题调研、研讨活动,出台社会实践大课堂学分认定办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的实践研究等理论报告与实践有机结合。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教育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会,制定下发《宁波市教育系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工作行动计划(2015—2018)》,指导规范各地中小学德育工作。
二、在教育改革上力求创新。立足全市中小学德育“135”模型,评选十项区域德育教育工作品牌,汇编百例学校德育教育经验案例,推进各地“一地一策、一校一品”德育多样化建设。启动实施中小学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建设,推进省编德育地方教材进学校进课堂,将“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内容及时充实到教材中。围绕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主题开展实践教育,组织开展“网上祭英烈”“争做美德少年”等活动,广泛开展经典诵读、孝悌感恩等特色文化活动。
三、在阵地建设上力求实效。推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项目,建成85家社会实践大课堂资源基地,宁波市(杭州湾)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获教育部批准。规范县(市、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建设运行,推出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提高优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服务的普及率和覆盖面。发挥“假日学校”“四点钟学校”等市级品牌优势,实现乡村学校少年宫“乡镇全覆盖”,“春泥计划”实施率达到82%。
四、在育人队伍上力求发展。搭建班主任专业成长平台,成立班主任专业发展指导中心,启动市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实施班主任队伍提升计划,畅通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通道。发挥先进典型队伍引领。举办“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组织开展“感动高校”十大人物评选、寻找身边“最美教师”、十佳百优班主任评比,培塑学校有示范、教师有典范,学生有榜样的良好氛围。打造社会志愿团队,组织发动全市少先队工作者、大学生志愿者、社会“五老人员”等5万余人的队伍力量参与中小学德育工作,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讲指导团、母亲素养工程家庭教育宣讲团,每年举办家庭教育公益讲座400余场次。〔宁波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西湖区以“育人八法”为载体
打造青少年德育品牌
杭州西湖区创新思维、统筹谋划,总结提炼中小学德育工作“育人八法”,引导青少年扬道德新风,学文明礼仪,行养正之道,做有德之人。
一、联盟发展法。成立“西湖区班主任发展联盟”,形成“新锐班主任、骨干班主任、功勋班主任、首席班主任”四级师资队伍,提升班主任建班育人的能力。产生新锐班主任600名,骨干班主任260名,功勋班主任30名,首席班主任13名,其中6人入选省、市首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6位教师被纳入市级中小学德育专家资源库。
二、品牌培育法。提升“西湖棒伢儿”“流动少年宫”“快乐大篷车”等多项德育品牌影响力,“西湖棒伢儿”活动品牌入选全市中小学十大德育“金名片”。组建“棒伢儿”特色队室、欢乐总团,三年来累计开展“棒伢儿”雷锋节、文化节、诗诵会等特色活动364场,中小学生参加人数超83.7万人次,其中2015年“棒伢儿诗诵会”作为浙江电视台重点节目参评全国奖项。
三、环境熏陶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工程,在全区中小学实现“24字”核心价值观上墙入屏、背诵践行和时政宣传栏两个“全覆盖”。注重校园文化特色挖掘,重点打造杭十三中“现代公民”德育教育工程、育才教育集团“书香德育”工程等“十佳”德育校园文化案例。开展“好人进校园”活动,去年共邀请省市道德模范、“浙江好人”“最美杭州人”等98名身边好人走进66所中小学开展育人讲座交流105场次,受益学生达4.5万人次。
四、典型引领法。实施美丽校园、课堂、班级、教师和学生等“五大美丽”系列德育创新工程,累计创建市、区两级重点培育美丽学校(项目)45所,推选出最美教师和学生120名,其中入榜省、市“十佳”美德少年分别为13名、9名,入选人数均居省、市前列。
五、课程研磨法。制定《西湖区中小学德育“精品工程”评选工作指导意见》,开展“一校一品”校本德育课程建设行动,11所学校成为全区首批“德育精品工程”,开发研磨了学军小学“童心”德育课程、省府路小学“小逗点生态”德育课程、省教研室附小“国学”德育课程等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课程,全区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覆盖率达95%以上。
六、社团促进法。出台《西湖区中小学学生社团建设实施意见》,全区中小学社团总数达3475个,精品社团50个。加大学生社团经费投入,2015年累计投入社团经费2200万,参与学生9万余人次。组织开展全区“社团活动节”,推动社团活动常态化、精品化、国际化,成为全省唯一入选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文一街小学打击乐社团获得全国青少年打击乐比赛金奖等。
七、实践提升法。发挥辖区184家社区青少年俱乐部(春泥计划点)、107个“雷锋驿站”、17家农村文化礼堂以及11家第二课堂活动场馆等阵地资源,排列“我们的节日”活动清单,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文明教养、美德传承、民俗展示等系列主题活动。据统计,2015年累计开展“亮眼睛游西湖”“寻访传统文化”“争做西湖美德少年”等活动400场次,让15万余名青少年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
八、家庭引导法。成立全市首个家庭教育工作室—“午潮山花房子特色家庭教育工作室”,两年来累计提供“点单式”家庭教育公益课程服务40余场次。完善家长委员会、家庭教育指导站、家长学校网络架构,实施“千名教师访家庭,万名家长进校园”“点一盏心灯,照亮每个家庭”家庭教育进乡村、家风家训传承等十大家庭教育重点项目,编印《西湖区好家规家训》,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杭州西湖区委宣传部供稿〕
衢州柯城区“三个引领” 扎实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
衢州柯城区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主线,强化价值引领、文化引领和实践引领,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全过程,全区德育工作呈现“特色显著”“多头并进”的繁荣局面。
一、注重“价值引领”,夯实育人基础。全区学校大门、主墙面、过道、走廊张贴24字价值观,橱窗设置时政专栏,创设核心价值观宣传氛围。将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与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中心工作的宣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师生时事知识竞赛、广泛传唱《大禹纪念歌》等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全市中小学时政教育。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建立家长学校,加强对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现全区各学校均建立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委员会,每学年召开家长会次数约150次,培训家长55000余人次。
二、注重“文化引领”,实现润德化人。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做到“面面墙壁会说话、一草一木能育人”,形成各具特色的、体现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教室文化、办公文化、寝室文化、餐厅文化、走廊文化等。组织开展“教师志愿者联盟”活动,全面提升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良好社会形象。开展“最美校园人”推选活动,从学生、教职工、家长当中,推选出符合核心价值观的“最美校园人”,以榜样的力量让德育精神深入人心。通过“婺剧进校园”活动使传统婺剧文化有机地融入校园德育体系。其中鹿鸣小学《贵妃醉酒》,在人民大会堂第八届爱我中华〃全国青少年科学与艺术大会上荣获最高奖国星奖。
三、注重“实践引领”,推动知行合一。通过探索、建立、实践学生德育拓展课程,促使学校德育体系逐渐走向成熟,呈现“百花齐放”局面:如新华小学的“四我德育”、鹿鸣小学的“三雅”德育等、新星小学的“印象”德育等。与市青少年宫联合建立“柯城区中小学生劳技教育实践基地”,面向城区学校三至六年级小学生开展免费劳技实践活动。各学校通过组织小导游、小记者、小传人、小作家、小讲解员等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五水共治”“学雷锋志愿服务”“倡导网络文明”等社会实践,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衢州柯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衢州二中创新育人工作争创德育新标杆
衢州二中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育人意识,创新育人载体,做好行为规范养成工作,推动学校育人工作上新台阶。
一、抓认识,坚持树立德育为先的意识。召开全校教工大会第一时间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结合会议精神制定出台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对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发展目标、实施策略等方面对学校中长期育人工作作详细规划部署。落实好校长的领跑人责任、班主任的主力军责任、学校群团组织的生力军责任,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师资队伍。
二、抓载体,落实“六个箱子”创新德育手段。以“六个箱子”为德育抓手,落细、落小、落实校园式核心价值观。以“寻找诚信友善二中人信箱”发动学生好人好事,以“失物招领箱”提供养成诚信意识同时传递正能量,以“诚信自助买药信箱”培养学生诚信自律意识,以“年级组长信箱”接受学生“建言献策”,以“废弃笔芯回收箱”践行低碳生态理念并培养友善意识,以“粉笔灰尘收集箱”宣传环保理念和责任意识。
三、抓常规,注重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广泛开展“百名好人进校园”活动,邀请最美人物、身边好人、优秀校友和学生中的美德少年和优秀学生代表来校做系列讲座和交流,以“凡人故事”传递社会正能量;做好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教育的细化、具体化、校本化;在政教课上设置“时事述评”环节与校内每日更新的时政专栏,增加学生的政治素养;展评选先进寝室、优秀班级等活动,使学生们学有榜样、奋勇争先;通过各学科课堂交叉渗透,营造明理、守时、好学、开放、包容的校园氛围;推行学生自主管理,通过推行朋辈教育、卫生区域学生包干、周末图书馆无人管理、无教师晚自习教室等举措,培养学生自律向善的良好习惯。〔衢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第三篇:中小学德育工作
*****关于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
一、指导思想
我局德育工作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进一步促进中小学德
育工作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班主任的班级管
理水平为突破口,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一步加强
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不断创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
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公
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当前德育工作的新形势,不断改
进工作方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第四篇:六育人汇报
六户地学校创建“六育人”示范校工作汇报
自“六育人”工程提出以来,我校能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围绕育人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育人的关系,在党支部为龙头的带领下,全校师生齐心协力、信心百倍、以饱满的精神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实施“六育人”工程。此次评估验收是对我校创建“六育人”示范校工作的一次全面检查与指导,也必将极大地促进我校整体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给我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现将我校“六育人”工程创建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生341人。教职工32人,专任教师30人,工勤2人,支教实习生4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12人占专任教师的41.4%,专科15人占专任教师的51.7%,中专2人占专任教师的6.9%)。党员教师12人。学校现有县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校级骨干教师6人。
二、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一)加强党组织建设,狠抓落实,为“六育人”工程深入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进一步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按照“围绕育人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育人”的党建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学校中心组理论学习,领导班子开展了《践行廉政规定,争当廉洁楷模》中心组专题学习,积极开展建设“学习型组织”和创建“科学发展好班子”活动,积极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了三天“新疆精神”大讨论、及县第十一次党代会、州第十次党代会、区第八次党代会的集中学习,学习过程中结合我校实际,把学习贯彻与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持运用各种形式,组织教工进行政治学习,先后组织大家学习了各种教育的法律法规,传达了玛纳斯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了优秀共产党员王贵民、杨善洲先进事迹,进行了学“六史”、学“新疆三史”的系列活动。为打造高效课堂,开展了“与学生同行与时代同行”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交流活动。通过这次活动,使教师们更深刻的认识到教育教学在我校的主导地位。以建党90周年活动为契机,结合教育实际,开展了“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活动,组织全体师生开展“红色经典”——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电影展播活动,组织学校全体党员参观石河子周总理纪念碑、重温入党誓词,支委成员讲党课、党员帮教师徒结对等活动。
进一步完善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建立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考核奖惩等创先争优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承诺台账、履诺、评价机制。扎实开展“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推荐活动,深入开展“三抓、三评、三创”主题活动,带动广大师生共同创先争优,共同营造和谐发展氛围。支部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积极做好党员的教育、培养和发展工作。
今年,在党支部重点培养下,有3名优秀年轻教师向党组织递交了申请书,其中有一名已被批准为预备党员。
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树旗帜。我校党员教师褚成梅在数学教师基本功素养大赛中荣获县级一等奖,同时代表我县参加昌吉州课堂教学观摩大赛,荣获二等奖,她写的论文《如何培养数学课堂语言的完整性与规范性》获县级二等奖。党员教师王传良获县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目前,我校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我校的教学骨干,已成为了学校发展的主力军。切实加强党务公开,积极参与创建县级德育达标校活动。积极加强我校的“四创”工作及党风廉政教育。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创建管理思想,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创建活动。
(二)大力实施立德育人工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我校按照教育局要求,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认真抓好我校全体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真正把德育工作落到了实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革命传统的教育。认真开展第九个道德公民建设月,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开展“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专题教育。重视文明礼仪教育,要求教师结合教材和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和养成教育。使课堂真正成为既教书又育人的场所。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开展少先队员学党史,看红色经典电影等丰富的德育活动。同时抓好学校诚信、感恩、习惯养成主题教育。
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切实把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为培养我校学生关爱他人的良好品德,在“红十字爱心书屋”捐赠活动中不少同学把自己心爱的课外读物积极捐赠,在这次活动中共捐赠各种课外读本267本。今年我校有五位教师的论文在自治区教研室组织的德育论文评选中获得一、二、三等奖。
(三)实施教书育人工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师队伍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今年以来,我校通过大批外派学习培训和学校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经验、优秀教育教学案例、模范的教育教学事迹,全体教职工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形成了全新的知识观、课程观、学生观和发展观。
1、深化教学管理工作,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认真上齐、上足、教好每一门课,杜绝挤占、挪用课程现象,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保证学生在校活动时间。
2、调动教研组的作用,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竭力打造优秀教研组,增强教师团队意识。根据我校实际,教研组负责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同时,通过教研组长对教研组成员的每月一评,增强教研组的凝聚力与工作协同能力。我校数学教研组连续两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研组。语文教研组和综合教研组在今年年终业务工作检查时也得到了县教研室的肯定。
3、加强教研组建设,健全教研组工作制度,开展“听评课”校本教研。在坚持课例研讨活动的同时,以骨干教师的小课题研究为着力点,以点带面,用“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理念引导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今年,我校有很多的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陈玲老师的《批出的点滴收获》获县级一等奖、贾新丽老师的《利用多媒体让孩子学会感恩》获县级二等奖、韩佳丽老师的《浅谈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获县级三等奖。
(四)实施管理育人工程,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1、加强行政管理,我校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中层干部岗位责任制。校长既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又是学校行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工作,对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副校长协助校长分工负责部门工作,对校长负责。
2、我校根据学校教职工编制总额和教师员工的结构比例,合理设置学科教学岗位,制定好各岗位条件和岗位工作要求,推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实行师德考核评价制度,师德考核评价要广泛听取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群众的意见。建立符合教师和员工工作特点的考勤管理制度,制定工作纪律,落实考核措施。教职工请假要经过审批。
3、我校认真执行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学生入学、转学、休学、复学、毕业(结业)手续完备,登记清楚,并分类归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不实行留级制度,严格控制学生流失,不得迫使学生转学或退学。
4、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在开齐开足课程的同时,我们认真抓好教学常规工作,使教学常规规范化、制度化。一年来,我们组织了四次检查,重点是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作业,以此来监督和促进教师在备课,批改作业两方面的工作。平时,还不定期检查教师的上课,辅导和考查等方面的工作,从而掌握教学状况,起到监督促进作用。通过落实常规,使教师在备课,上课等方面的工作得到了规范和提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校数学教研组被教育局评为优秀教研组,我校褚成梅老师代表我县参加昌吉州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荣获二等奖。董娟老师在全县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上获全能二等奖,并代表我县参加昌吉州美术教师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
5、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安全工作措施和安全应急预案,落实工作责任。并且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
(五)实施服务育人工程,进一步完善学校的保障体系 我校地处偏远,老师们来自五湖四海,大多数家都不在本地,为此,学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学校以前教师住房购买下来,粉刷一新,作为教师的宿舍。学校一直开设教职工食堂,保证老师们的一日三餐。使老师们能安心的在这里兢兢业业的工作。
(六)实施文化育人工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和思想氛围,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可以陶冶情操、催人奋进。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的各种文化元素,充分利于板报、橱窗、墙壁等一切媒介体现教育理念,张贴、悬挂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科学家、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画像和格言。学校的名言警句、各项适度上墙,定期出好宣传橱窗、班级黑板报,并且在每一学期都进行一次教室布置评比大赛,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打造自己的学习阵地,以此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加强了学生爱校如家的意识。建设师生交往互动、平等共进的教师文化,形成人人参与学校文化布置得良好氛围。校园绘制的百米文化艺术墙,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洒满校园、让文明之花开满校园、让法制教育深入校园让廉政文化走进校园。每一个走进六户地学校的人,都会感受到校园每地、每处别具匠心,似乎每景每物都在说话。
(七)实施活动育人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1、开展各种丰富校园文化、活跃校园氛围的各类活动,结合各项重大节日,开展德育、少先队活动,如“清明扫墓”活动,“放飞理想”风筝比赛,庆祝“六一”文艺汇演,庆祝少先队建队62周年,力争做到创新节日活动形式,拓展活动载体,注重活动实效,让师生从中受到感染、得到教育,展现少年儿童热爱祖国、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2、坚持每周一的升国旗制度和国旗下讲话制度。每周一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每一次的国旗下讲话,都有不同的主题来激励学生们好好学习,树立将来报效祖国的信心。从2010年1月2日起,我校开始实行除周一外其他各天在教室里进行升国旗仪式。
3、在全校师生中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成长理念,大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我阳光,我运动,我快乐”阳光体育趣味跳绳、踢毽子活动,切实推动我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学校工会组组织的球类比赛和趣味运动会,在教师中掀起全民健身运动的高潮。
今年我校选送的学生参加教育局组织的校园红歌赛中获得A组第一名、B组第二名的好成绩。在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中,我校被评为“先进集体”。四年级(1)班的杨宏同学创作的《摘果器》获自治区科技创新二等奖,罗建华老师获科技创新辅导二等奖。在教育局组织的航模比赛中,我校共有17人次分别获个人一、二、三等奖,并在此次比赛中获团体一等奖、优秀组织奖的好成绩。黄林成老师获航模比赛优秀辅导员称号。
三、存在的问题
1、党员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的联系缺乏结合点,工作中一直保持在单纯的理论上,缺少实践的创新。
2、在实施开展“六育人”工程时,对如何有效创新活动载体还存在很多的困惑。
四、今后工作打算
一是抓质量,促进学校新崛起。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只有抓好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办让当地政府和老百姓满意的教育。为此,我们将狠抓教学质量,切实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摆在一切工作的中心位置,在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上狠下功夫,切实促进学校新崛起。
二是抓争创,打造学校新品牌。年初,我校计划中明确提出要争创县级德育达标校、教育系统优秀党支部、优秀教育工会、优秀教研组,3年内争取创建成功州级德育达标校、州级绿色学校、教育系统“六育人”示范校,争创县级名校。通过争创活动,进一步提高我校在教育系统的知名度,树立学校新品牌。
第五篇:中小学德育工作之我见
中小学德育工作之我见
我国的教育方针、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都始终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较大的篇幅谈到了德育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已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耳熟能详的用语。但学校的德育却经常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被边缘化。当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似乎总达不到人们预期的效果,有些不恰当的德育工作方法还激化了未成年人的逆反心理,使得德育工作事倍功半、甚至流于形式。认真研究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尤其是中小学生的思想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使中小学德育工作逐步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学校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 马克思说:“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即存在决定意识。也就是说,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时代特点,决定着社会的价值观念,决定着对社会的认识,当然也决定了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现状。我国当前正处在剧烈的社会转型期,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速度加快、国际政治错综复杂、东西方文化相互融合、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完善、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正飞速发展„„一系列的变化对我国社会现有的思想意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各种思想观点、价值观念都涌现出来,这一系列的变化也使得未成年人的思想意识呈现出新的特点:道德价值观取向呈现多元性,思想观念具有兼容性,政治方向上带有模糊性等等。
二、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德育工作边缘化。当前,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文化课考试分数成了衡量学生“好”与“坏”的最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不少学校重智育轻德育。德育处于“战略上重视,战术上忽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尴尬状态。学生只要文化课成绩好,能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至于思想道德品质鉴定,全凭班主任的大笔一挥,要想有多好就能写多好,反正这是一个无法像文化课那样能直接检测出具体分数的弹性范围很大的“弹力球”,可以“一俊遮百丑”。德育工作成了学校文化课教学工作之外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平时所做的德育工作不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就是沦为“不能迟到、不能旷课、上课不能讲私话”的日常纪律观教育。
二是德育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内容设置不当,脱离学生的年龄、心理实际,脱离学生的知识、思维和意识发展水平。用空洞的说教代替德育,教育效果苍白无力。现在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将学生成人化,采取高调宣讲(口号化)、单向灌输的手法等问题,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使德育内容无法有效地为学生所认同,难以激发其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要,往往收效甚微,有时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负效应。
三是德育方式简单机械。当前,大部分学校的德育工作只重视道德理论的讲述,而忽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在评价方式上,也是以考试为主,要求学生能在试卷上写出千篇一律的思想政治观点,而不注重这些理论观点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内化”工作,不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并认可先进的思想道德观念。德育工作成了“言而无行”的纯理论说教,思想品德卷面分数高,就成了品德优秀的学生;思想品德卷面分数低,就成了品德不好的学生,这是极不正确的。因为能经常坚持自觉自愿搞卫生的、遵守纪律的、关心同学的、助人为乐的、尊敬师长的„„并不一定是思想品德课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学生的认识和行为有着很大的反差。
四是学科渗透德育不够。新的课程标准对各学科都制定了德育目标,要求每位教育者每一节课都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部分教师只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忘记了自己同时也是德 1 育工作者的身份和使命。许多中小学教师会竭尽全力去钻研文化课的教学方法,尽一切可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让学生的分数一高再高,但却不会去关注德育工作的方法与效果。他们在日常教学中本着只要分数考得高就可以了观点,强化了学生对德育工作的排斥心理。个别教师不能从国家、人民的利益需要出发对学生进行远大的理想教育,使学生的理想只停留在狭隘的自我层面,这些都对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不利影响。
五是社会不良现象的消极影响。社会大环境对中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有许多负面效应。目前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唯利是图、金钱至上、腐败堕落等不良现象,极大地影响了中小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思想品德课上教师的讲解在现实生活中显得苍白无力,教科书上提倡的道德准则,让学生一度产生疑惑:不久前高扬道德旗帜的专家权威、学者名人,瞬间变成了贪腐对象;让粉丝热捧的公众人物、影视歌星,没几天,又成了吸毒淫乱之徒;让学生敬畏的师长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曝光。网络时代,信息社会,泥沙俱下,玉石纷呈,这些无一不在削弱着中小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效,甚至于还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极坏的误导作用。
三、对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对策思考
青少年时期是人们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小学就成了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也是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最重要渠道之一。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是学校必须承担的责任。
(一)发挥学校德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发挥中小学校德育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1.转变学校德育工作观念。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让德育归位,真正实现“德育为首,德、智、体全面发展”。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只有真正全面落实德育为首,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一科学育人观,我们的学校才有希望,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只有观念的转变才能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教育教学中,要实现德育在各学科渗透;在对学生的评价中,不再单以考分高低论英雄,而是以德、智、体等各方面表现为依据来综合评价学生。
2.转变学校德育工作方法。要改变那种强制灌输,以罚代教的粗暴德育方法;也要改变那种只重视道德理论知识和思想政治观点的掌握,而不注重其理解、接受并内化为个体自觉行为的德育方法。我们应该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校德育目标,制定有效的、灵活的、利于操作的德育方法,让德育工作生动起来,让学生在快乐中逐步接受教育。当前,学校的德育工作要紧密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观开展,精心设计、精心组织德育活动,重实践轻说教。设计思想品德考核权重指数,改变以思想品德考试分数衡量学生德育水准高低的老办法,代之以综合全面的考核。
3.转变学校师生关系。德育工作既要突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又要确保教师的主导作用。德育应该研究学生的需要,满足和尊重学生的合理需求,做到以人为本。不要一说到德育工作就是开会,一说到德育活动就是军训和春游。德育要在过程中进行,因此要大胆创新,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用精品的德育活动来升华学生的情感和精神。学生是自身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组织者,外在的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需要只有通过学生自愿(进而是自觉)地实践,取得认同,内化为他自身的道德需要,才能真正起到外化指导道德行为的作用。当然,强调学生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并不能因此否定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必须以自身高尚的人格和行为感染学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尽量避免言行不一的说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亲其师、信其道”,融洽 2 的师生关系是做好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
(二)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要充分利用好学生身边的人和事,通过广泛的参与,实现德育教育所期望的目标。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对其身心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要实现从封闭型德育向开放型德育的转变,说教式德育向互动式德育转变,理论型德育向生活型德育转变,就必须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创设德育教育良好环境,家长要以身作则,并经常与教师沟通交流,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要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做到知识与德育并重,政府部门要强化对社会环境的治理,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良好风气。
(三)借鉴德育工作的成功经验。中华传统文化是最好的基础和养分。比如《弟子规》、《朱子家训》等都是教育后代如何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道德读本,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有独特而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育人思想,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了古人在人格精神美和道德自觉性方面所倡导的修身正心、志当高远、孝亲敬长、谦虚礼让、戒奢节俭、诚实守信等道德规范,对于当前的德育工作富有启迪意义,必须充分发掘整理,古为今用。对于国外的成功德育方法也要进行学习借鉴,洋为中用。
(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强有力的德育队伍是搞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有力保障。要切实加强学校党支部、团委、政教处 少先队队伍建设,发挥好领导作用,更要高度重视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努力培养一支强有力的德育队伍。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德育目标量化考核标准,以便指导教师开展德育工作。在开展德育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德育科研工作,要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总结的经验、受到的启发归纳上升到理论高度,以便再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德育工作。
总之,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关系到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我们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构建德育大网络,全力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