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践职业道德
实践职业道德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劳教人员了解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知识,懂得职业道德,是公民道德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和实践职业道德规范,做一名守法的公民。
■教学要求: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及时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主要内容:职业道德的内涵;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养成和训练。
■教学方法:集中授课与各班讨论相结合。
■教学课时:5课时。
一、职业道德的内涵
1、职业—是人们从事某项专门以取得生活主要来源和报效社会的社会活动。如古代的“三百六十行”有制伞、轿夫、修脚、石匠、剃头匠、木偶戏、相声、卖茶叶蛋等等。现在的医生、教师、警察、商人、农民、演员等等。
2、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和准则。社会上有多少种职业就有多少种职业道德。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1、爱岗敬业
爱岗— 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敬业— 就是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爱岗敬业— 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最起码、最普通的要求。但要真正做到不是很容易,尤其是工作环境不好、工作艰苦、收入不高、又远离城市的工作岗位更不容易,如沙漠边陲的解放军指战员、高山峻岭的油矿工、城市里的环卫工、边远地区的监所警察
2、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就是要表里如
一、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忠实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
当前存在一些不诚实守信的行为,如弄虚作假、单方毁约、违反合同、欠债不还、偷工减料、制假售假等行为。
3、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行使职业权力时,能公正、公平、合理的做事和处理问题。是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应有的道德规范,对服务和工作 的对象一视同仁,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年龄、职业高低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对劳教人员的奖惩根据应给予奖惩的事实,经集体评审,给予公平、公正、公开的处理。
4、服务群众
服务群众—就是为人民服务。在社会生活中。人人又是服务对象,人人又都为他人服务。在接受社会和其他人提供的服务的同时,也总是在自己的岗位上通过自己具体的工作、劳动,为其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典型如孔繁森、任长霞、牛玉儒等等
5、奉献社会
奉献社会—就是要求从业人员立足于本职岗位,辛勤劳动,不计较个人得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奉献。
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高的、特有的规范。
要求从事各行各业各种职业的从业人员,要努力为社会作贡献,为社会整体的长远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养成和训练
1、树立职业理想
2、履行职业责任
3、提高职业技能
4、遵守职业纪律
5、作为劳教人员要如何做呢?
(1)、面对劳教现实,遵规守纪,积极改造自己,努力争取早日解教,回归社会
(2)、接受社会现实,遵纪守法,不得再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3)、发挥自己特长,敢于面对困难,吃苦耐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作业题:
1、什么是职业道德?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有哪些? •
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应如何养成和训练?
第二篇:实践职业道德 爱心奉献教坛
学三平精神 做三平教师
师
德
征
文
执着的追求 竭诚的奉献
——师德的核心“爱”
单
位:方城县独树镇第五初级中学 姓
名:
余永新 职
务:教师
通讯地址:方城县独树镇第五初级中学 邮
箱:yuyongxin1@163.com 电
话:***
执着的追求 竭诚的奉献
——师德的核心“爱”
方城县独树镇第五初级中学
余永新
十几年的从教经历,我从多种教学经验中体会出两个字的重要性,那就是“爱心”。爱是最美的语言,也是教师首选的词汇,作为一名教师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要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否高尚,就是以是否有“爱心”来衡量。师爱是宽容,但不是无原则的宽容。宽容是要求我们将心比心的包容,去谅解,去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师爱是关心,学生在成长,他们的理解能力,辨别能力正逐步形成,他们会在成长中遇到各种问题而苦恼。教师有着更多的生活经历和经验,有着更强的理解能力和辨析能力,就应更多观察,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困扰,指导他们学会自立、自强。师爱是尊重和理解,学生有自已的人格,他们也渴望得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许和肯定。教师应该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予以肯定,使他们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和爱护。师爱是严格要求,“教不严,师之惰”严是爱,松是害。教师的爱,不是对学生的纵容,而是严格要求。体现在对学思品质、行为规范、组织纪律的正确的引导上,体现在教会学生为人处事,培养创新精神的真诚付出上。
一、爱心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对学生的教育,是出于对学生的爱和责任。爱心是母亲的天性,其实也是教师的天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小学特级教师陶淑范曾这样说:“我把一生献给孩子,我深感其乐无穷,很有价值。”著名作家冰心说:“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任何教育的结果,都是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今天的学生需要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所说的“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因为在“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中,由于师生之间注意协商、沟通,关系和谐,学生的情绪就会轻松愉快,有一个好的学习心境,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学习的情绪,就会高涨;反之教师对学生冷漠,师生关系是“专制型”的,则会带来学生情绪的反感和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有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习效果也不会太好。
对情感人,以理服人,我在平时,一是当好学生的知心朋友,跟学生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友好师生关系。学生有困难,我主动帮助解决,让学生在学校感到处处有爱心,处处有温暖。
二是尊重爱护学生,教育教学时,尊重学生人格,对优秀生看到他们的弱点、缺点,严格要求;对后进生,善于发现他们的积极因素,循循善诱。就拿班级中的马豪来说吧,他是我们班中最调皮的一个学生,个高,力气大,打架骂人经常发生在他的身上,同学们都有点瞧不起他,都不愿理他。我对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他最爱劳动,平时开窗、关窗、打水、扫地都很积极,抓住这一闪光点,在班里一次又一次的表扬他,有时我暗示他做一些好人好事,并要在班中求同学们向他学习,做他的好朋友,课堂上找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增强他的自信心。课余时间,我又常把他中到身边,谈天说地。这样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师生关系拉近了,学习积极了,纪律也上去了,成为我们班的一个所有认课教师喜欢的好学生。
三是信任和支持学生,给学生提供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记得在一次主题班会中,班会主题是“在生活中讲礼貌”,学生各抒己见,讲了许多在生活中如何讲礼貌和遇到不礼貌的事例,其中就有一位学生说了这样一个事例:“我早上在学校里和王老师打招呼,王老师不回应,同学们还笑话我,我觉得伤心,王老师这样有礼貌吗?”这个事例说明,学生把“打招呼”已经看成一种礼貌行为,而我们教师却视而不见,这显然是不对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礼貌待人的基础上,我们要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打招呼”这一生活细节能够拉近师生的距离,也是学校文明非常重要的一个表现,回应学生打招呼和主动与学生打招呼,不仅仅是民主,平等的一种表现,而且也是一种促进良好积极心态的媒介,更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四是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在思想上引导鼓励学生;在生活上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在学习上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找原因,改进方法,增强信心。这样,我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健康成长。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会产生各种矛盾,倘若教师不尊重学生,不关心和热爱学生,即没有与学生沟通的法宝“博爱之心”,不把学生看成亲人,视为朋友,使学生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和保护,要真正化解这些矛盾是不可能的。有时由于学生偏见或教师有“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观念和行为,学生可能会对教师的“好心”产生误解。但是教师只要走出这种爱的误区,注意以正确的方式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就能为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很好地化解矛盾。因此说爱心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之上的。
二、爱心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其它动物和植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爱心。“爱乌及乌”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转移到教师所教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爱心奉献学生,就能对学生严格要求,否则就无法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出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心态。而这一切的有利于都与教师爱心奉献相照应的,都是做好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因素。
“没有爱就没有的教育”,教师只有具备真诚的爱,无私的爱,广泛的爱,一视同仁的爱才能与学生心灵相通,产生感情的共鸣,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班级工作就容易做,班级的凝聚力就会增强,就会形成良好的班风、浓郁的学风,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爱要注重思想教育,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何培养一个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至关重要,培养学生就是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否则就失去教育的意义。爱就是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进步,做家长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学有所成,成龙成凤;当老师的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品德好,学习好,有长进。可有些学生竟成了父母的包袱,老师的心病。我通过调查研究和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一些家长和教师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态,用成年人的标准要求孩子,不顾青少年的发展特点,稍不如意,就暴风骤雨式批评一通;有些家长甚至棍棒相加,久而久之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再积极主动学习,甚至厌学逃学,破罐子破摔,导至学困生的出现。因此,我对学生采用的方法是对学生进行激励,赏识教育;用爱与学生真诚沟通,激励每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个学生获得成功。
当然,对学生的爱不是盲目的,冲动的,而应是理智的。盲目的爱缺乏是非感,无明确的目的性,不能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能有利于抑制和消灭学生自身的不良因素。在教育中,我对学生的爱是正直,是坦荡无病的,不是偏俨,庸俗的。如果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有热爱美好的事物,憎恶丑恶等行为的真正公民,我们就应真诚对待他。
我在教学教育中坚持“三不”。
1、不挖苦学生,学生做错了事,我耐心开导,不训斥,不恐吓。
2、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如有的学生作业没有及时完成,我不罚学生多写重写。而单独找他谈话,帮他找出原因,鼓励他改正错误。
3、不心罚。“心罚”即对学生内在心理的惩罚。它是与体罚相对而言的。比如,有的教师训斥学生“根本不是读书的料”、“榆木疙瘩脑袋”„„这种心罚侮辱了学生的人格,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伤害他们的感情,损伤了他们为人的尊严。我们可以想象,受训的学生心里会有多么难过。
严爱结合。现实中,大部分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爱好学生易,爱差生难。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爱“小天鹅”,还要爱“丑小鸭”。采取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对待学生,即严爱结合。首先,我基于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其次,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友爱,并积极创设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并且做到爱的得体,严而有理,有度有恒。
三、爱心是检验教师师德的试金石
爱是师德之源,爱是教育的灵魂和桥梁。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奉行“爱满天下”的宗旨,在他看来,爱是一种力量,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盗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身受盲聋哑三重障碍的大作家海伦·凯勒,在她的教师安·沙利文的教育下,由一个无知、粗鲁、暴躁的人变成了一个勇敢、博爱的大作家。试想,如果不是爱心怎能有如此巨大的奇迹,如果不是爱心,怎能在黑暗的心中灌注光明。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暂时发展不理想的学生,就更要求老师直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冷漠,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中体验并接受教育,让他们在爱心的哺育下张开理想的翅膀。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如亲子之爱,超越友情之爱,因为他包蕴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师肩负民族的使命,人民的希望,历史的重担,更需要教师满腔热情地工作,全力以赴的的奉献,慷慨无私的付出。为此,我时常提醒自己,要挚爱自己的学生,忠实自己的事业,要像灼灼燃烧的蜡烛点燃学生心灵之火,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我毫不倦怠,执着追求,顺境不自傲,逆境而坚韧,无论何时,都有使不完的干劲,用不完的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教师的职业,其职业特点也要求教师是具备奉献精神。教师的奉献不仅仅是知识,经验,还有爱心和感情。一个合格的教师正如人们常说的: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付出的是精力,花费的是心血,奉献的是力量,无穷的爱心在人生的长河中永存。
爱是一种责任,爱是一种奉献,爱是师生沟通的桥梁,爱心更是检验教师师德的试金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爱我的教育事业,我深爱我的学生,我要在教学中成长,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倾注我所有的爱心,换取明天的桃李芬芳。
第三篇:会计职业道德实践报告总结
会计职业道德实践报告总结
关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会计是社会性极强的行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工作质量和形象。从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和内容入手,指出当前会计领域仍存在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责任心差、谋求私利、监守自盗、违背审计原则等现象。通过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相应地从制度规范、教育体系、监督评价体制、宣传教育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由于市场经济过于注重经济效益、生产力的进步、又过于突出个人利益、个人价值和自由竞争,其结果引导人们只顾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精神文明的建设,使市场经济中的一些消极、落后的东西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中来。在会计界,近年来暴露的一系列会计舞弊欺诈案件使会计业的公信力受到严峻挑战,对会计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从大量舞弊案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底下,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是影响会计核算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那如何才能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呢?
早在20世纪80年代,财政部颁布的《会计人员工作准则》,90年代,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1999年10月,重新修订的《会计法》将“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作为一项法律要求确定下来;XX年财政部颁布、XX年重新修订实施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将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作为取得会计从业资格、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条件。这些都是我国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肯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成绩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在市场经济下,一些会计人员经受不住物质利益诱惑,贪图享乐,为了满足日益膨胀的物质要求,一些人不顾道德约束、伪造、变造、隐秘、损毁会计资料,甚至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化公为私,出卖集体和国家的商业机密,以身试法,走上犯罪的道路,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中国证券市场上连续不断的发生深原野、琼民源、鄂猴王、郑百文、银广夏、黎明股份、麦科特等事件,以及美国安然公司会计假账案、世界通讯公司最大破产案、施乐公司财务欺诈案、安达信审计丑闻案等,给资本市场和投资者造成巨大伤害,也为会计行业及会计人员本身带来巨大是灾难。
一些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没有严格执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客观上认同了会计做假行为,充当了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保护伞。有的注册会计师明知委托人的会计报表有重大错误和故意伪造的行为,却不予指明,并加以虚假的陈述,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有的注册会计师没有遵循独立审计准则或没有严格按独立审计准则进行审计程序,丧失了应有的职业谨慎,未能发现委托人会计报表的重大错报、漏报,往往造成重大过失。
在目前经济社会中,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的工作拥有绝对的领导权和管理权,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在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也就不可避免的与企业负责人道德水准密切相关。一些企业负责人为了个人利益往往向会计人员施加压力,而一些会计人员为了迎合领导只能违背职业道德而造假。如国内闻名的银广厦案、蓝天股份案等,都是由于负责人指使会计人员造假造成的。
(三)市场经济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冲击。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意识抬头,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所削弱,致使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频频出现,社会风气受到污染。同时会计执业的客观环境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有些领导的职业道德并不见得高,为了自己的政绩授意指使甚至强令会计人员编制虚假的会计信息,一旦违背他的旨意,会计人员就面临下岗、炒鱿鱼的困境。因而,有些会计人员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滞后。
目前各类设有会计专业的学校,没有单独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师
在讲解有关职业道德内容时,通常也是一带而过,没有涉及实质性内容;在会计人员、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中也没有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由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弱化,致使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薄弱,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以抵抗各种诱惑,不能够坚持原则,更不能依法办事。
会计人员的工作不仅在会计领域,更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有些单位在招聘时,往往要求应聘人员“熟悉各种税法和服务技巧,能够为企业谋取最大的利益”;还有一些领导为了自己的政绩指使甚至强令会计人员编制虚假会计信息,一旦违背他的旨意,会计人员
就面临下岗的困境;同时维护会计人员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救济制度又不健全,会计人员没有良好的从业环境,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素质。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和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一位会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也需要一个完善的修养、环境与建设过程。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是重要的条件,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途径主要包括积极组织教育、完善职业保障,加强职业道德检查与奖惩。
1、一般原则,包括真实性、公正性、忠诚性和正义感。真实性,即要求会计人员如实记录、反映经济业务,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资料。推倒真实性,也就失去了会计存在的基础。公正性,即会计程序对一切利害关系方面必须公正对待;财务报告毫不偏离地作真实和正当的陈报;会计数据应该是公正无偏见和不偏不倚的,而非为特定方面服务。忠诚性,作为委托人和代理人中介的会计人员一方面要对管理当局忠诚,完成管理当局所委托的责任,如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同时要对外部委托人忠诚,客观反映管理当局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其决策提供相关信息。正义感,会计人员应以企业根本利益为重,对管理当局为自身利益故意操纵利润,甚至违规行为,不能视而不见,更不可参与作假牟利,应有正义感,不畏强权,勇于直言,披露真实会计信息。
2、专业技术能力,包括搞好服务、熟悉法规和职业判断力。搞好服务,会计人员应发挥职业优势,积极做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与决策,为单位提供相关政策咨询,为单位内部管理和投资决策服务。熟悉法规,会计人员应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并结合本职作好宣传。当前特别要掌握加入WTO后的新会计标准和业务。职业判断力,随着加入WTO后我国会计理论与国际接轨和国际交往的加强,会计行使职业判断的空间日益增大,要求会计人员运用其知
识按基本会计原则做恰当的职业判断,以客观公正态度,选择委托人和代理人及个人利益均可接受的会计政策方法,提供有关各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3、职业责任,包括保守秘密与开拓创新。会计人员应当保守商业秘密,维护国家、单位利益是其应尽的义务。泄密,不仅仅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是会计职业的大忌。我国的《枯寂基础工作规范》有相关的规定: “会计人员应保守本单位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领导人同意外,不得私自向外界提供或泄露单位会计信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会计人员要适应新形势变化,始终保持知识储备的新鲜度,不断改进其工作思路和方法。
1、广泛深入开展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会计人员内在品质和行为的有效途径。要按朱镕基“不做假账”指示精神,广泛开展会计诚信教育,强化市场参与主体的诚信经营责任,倡导诚信经营理念,将诚信作为行为准则,真正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同时要在会计后续教育、资格考试和大学会计教育等环节增加会计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教育内容。强化道德教育也必须以单位负责人为切入点,使其以身作则,以其良好形象、典范行为带动员工,从而提高全体会计人员道德水准。此外,要加强正反面典型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形成诚信风尚。
2、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与监督机制。会计职业道德评价要以会计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为准绳,对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进行理性地善恶褒贬,以增强其责任感,其评价方法有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在实施评价时,应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情况,采用社会舆论、量化考核、榜样示范等客观评价方法和内心信念的主体评价方法相结合,以此扬善抑恶,形成社会舆论和道德良心的相互呼应,进而实现道德恒昌,会计安宁。建立可量化、具有可操作性的会计信用评级制度,要通过严格执法,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诚信档案等手段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开展。
法律规范是准绳,也是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通过法律形式来对职业道德建设做出规范。在很多情况下,会计职业道德如果只依赖“良心”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在利益的诱惑面前,支配人们行为的主要因素往往是欲望,而不是道德。所以,在条件成熟时,及时将某些职业道德的内容通过“制度规范”的形式来加以明确是非常必要的。
与会计管理体制相适应,从机制上,制度上加强建设,建立完整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开放的系统工程。主要由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专业道德修养、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和惩戒构成。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会计职业活动中的一种行为准则和标准,是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爱岗敬业、廉洁自律、诚实守信、坚持原则、客观公正、提高技能和奉献社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必须从 自律抓起,会计人员要不断自我对照和 自我调整,提高觉悟和 自身修养水平。但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不可能自我形成,还要求有他律起作用。
第四篇:教师职业道德实践活动(最终版)
教师职业道德实践活动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为了把自己培养成具有新课程理念,具有执行新课程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课程研究和开发能力的高素质教师,确保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顺利、高效实施,课题实验的需要,为使课题研究和继续教育工作更加有序,特制定本个人培训达标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新时期师德修养》为主要内容、结合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为目的,树立以人为本、依法治教、以德治教的新理念,强化师德素养,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促进学校事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二、具体目标
通过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形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崇高师德风尚。以优良的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优化行风,使自己成为公民道德的楷模,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三、培训内容
1、时事政治教育: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将学习、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教书育人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开创教育教学改革新局面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2、政策法规教育:以《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主要学习内容,进一步提高法律素质,懂法、守法、用法,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进程。
3、职业道德教育:以《新时期师德修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主要学习内容,学习优秀教师群体的先进事迹,把爱与责任的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
4、教育理论学习: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础教育新课程通识培训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工作理论知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重点,加强教师新理念、新课程和新技术的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5、加强对《新时期师德修养》《校本研修面对面》《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的学习。
四、培训形式:
以集中培训、校本培训为主,教师自学、反思为辅。采用上课、听报告、观看录像,开展专题讲座、问题研讨、案例剖析、师德论坛、社会实践、写反思体会文章等形式进行。
五、培训时间
师德的养成是教师终身的实践课题。师德培训只是利用部分时间理解师德的本质内涵,认识师德的实践要点。
六、具体措施
1、专题讲座: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专题讲座。通过专题讲座培训,了解国家新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新程体系的主要内容,关心、参与我校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
2、网络培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了解课改信息。坚持把师德师风的整改贯穿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对照《规范》的要求,针对整改中查找出来的问题,制定出相关的整改措施,建立更为细致的师德师风要求,加强新技术的学习。
3、自修反思: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在前期贯彻实施的基础上,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法》、《教师法》和《规范》等要求,认真对照检查,撰写自我剖析材料。
4、校本培训:以学校为主阵地,结合自己教学中的实际,深入研究和解决问题,促进自己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
5、课题研究:在参训过程中,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应用到教学中后要总结摸索经验,注重个案的研究,通过动手写作教学案例,成为真正的反思性实践者。
第五篇:职工职业道德主题实践活动总结
职工职业道德主题实践活动总结
一、培训目标
1.通过培训,使学员自觉地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的建设,以进一步培养学员爱岗敬业的高度职业责任感。
2.使学员养成适应职业要求的行为习惯,激励学员主动提高自身全面素质,并在此基础上自觉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二、培训内容
(一)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
1.职业与专业-
(1)熟悉专业
专业设置的依据。
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2)职业资格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对劳动者的作用:求职就业的必备条件、胜任岗位职责的标志、增强职业竞争能力的手段。
2.职业素质
(1)素质:素质是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
(2)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
(3)职业素质的构成: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3.职业能力
(1)能力:能力是直接影响人们活动效率,保证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2)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在学习活动和职业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直接影响职业活动效率、使职业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3)一般职业能力:一般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不同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共有能力。
(4)非凡职业能力:非凡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非凡的或较强的能力。
4.职业对从业者能力的要求
(1)不同职业需要不同职业能力的原因:各职业的工作性质、社会责任、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服务对象和服务手段不同,决定了它对从业者能力有不同的要求;所学专业相关职业群对职业能力的要求。
(2)职业能力的形成:职业能力是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通过自身努力是可以不断提高的。努力学习文化专业知识、增强科技意识、加强专业技能练习是提高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分析自身一般职业能力和非凡职业能力状况,挖掘潜能、发挥优势,提高职业能力。
5.职业道德
(1)道德:道德是调节个人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界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2)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具有行业性、广泛性、实用性、时代性的特点。
(二)职业道德行为养成1.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及其作用
(1)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内涵
职业道德行为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的职业道德知识、情感、意志、信念支配下所采取的自觉活动。对这种活动按照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进行有意识的练习和培养,称之为职业道德行为养成。
(2)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作用
提高综合素质。
促进事业发展。实现人生价值。
2.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方法
(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
从小事做起,严格遵守行为规范。
从自我做起,自觉养成良好习惯。
(2)在专业学习中练习
增强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
重视技能练习,提高职业素养。
(3)在社会实践中体验
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职业情感。
学做结合,知行统一。
(4)在职业活动中强化
将职业道德知识内化为信念。
将职业道德信念外化为行为。
(三)职业道德与人自身的发展
1. 人总是要在一定的职业中工作生活
(1)职业是人谋生的手段
(2)从事一定的职业是人的需求
(3)职业活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重要条件
2. 职业道德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1)没有职业道德的人干不好任何工作
(2)职业道德是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人
3. 职业道德是人格的一面镜子
(1)人的职业道德品质反映着人的整体道德素质
(2)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是人格升华的最重要的途径
(四)职业道德与企业的发展
1. 职业道德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手段
企业是具有社会性的经济组织,在企业内部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既有相互协调的一面,也有矛盾冲突的一面,假如解决不好,将会影响企业的凝聚力。这就要求企业所有的员工都应从大局出发,光明磊落、相互谅解、相互宽容、相互信赖、同舟共济,而不能意气用事、互相拆台。总之,要求职工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觉悟。
2. 职业道德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职业道德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2)职业道德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3)职业道德有利于企业摆脱困境,实现企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
(4)职业道德有利于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创造企业闻名品牌
(五)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1.爱岗敬业
乐业: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爱好,逐步形成自身对未来工作部门和工作种类的向往,并且对现行工作职位将来发展到什么水平,布满着憧憬。
勤业:要使从业人员明确职业责任、克尽职守,除了依据一定的职业道德和规范,有目的、有组织地从外部对从业人员施加影响外,还依靠于从业人员有意识地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的修养。
精业:职业技能也称职业能力,是从业人员发展自己和服务企业的基本条件,提高自身职业技能是爱岗敬业的深度表现。因为,从业人员光有服务于企业的熟悉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此基础上,熟练地把握职业技能,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2.文明礼貌
(1)语言规范
a(2)举止得体
(3)待人热情
3.老实守信
(1)老实守信是为人之本
(2)老实守信是从业之要
(3)老实守信的具体要求
忠诚所属企业
维护企业信誉
保守企业机密。
4.办事公道
(1)办事公道是处理各种关系的兴亡准则
(2)办事公道的具体要求:光明磊落、公私分明、坚持真理。
5.服务顾客
讲究质量、信守合同,热情周到、满足需要。
6.团结互助
(1)团结互助促进事业发展:团结互助可以营造人际和谐的氛围,增强企业的内聚力。
(2)团结互助的基本要求
顾全大局
(3)平等待人
(4)互相学习
(5)加强协作
(六)职业道德修养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不断提高的过程,因而也是一个不断修养的过程。所谓修养,就是人们为了在理论、知识、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所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善、自我提高的活动过程。修养是人们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道德品质必不可少的手段。
所谓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人员,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活动中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达到一定的职业道德境界。
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从业人员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的基础和内在因素。一个从业人员只知道什么是职业道德规范而不进行职业道德修养,是不可能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品质的。
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上述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外,概况起来,还有以下几种:
(1)学习职业道德规范、把握职业道德知识
(2)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文化素养
(3)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增强自律性
三、培训指导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科学地讲述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的基本理论,紧密联系实际,贴近社会、贴近职业、贴近学生,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
2.知识传授与行为养成相结合要注重增强学员的职业意识,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提高职业道德熟悉,激发职业道德情感,指导职业道德行为,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提高觉悟、行为练习结合起来,做到知行统一。
四、评估方式
1.评价目的通过学习评价,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教学进度是否适当,选择的教学资料是否适宜,学习方法是否科学,了解教与学的实际效果与质量。
2.评价途径
评价途径包括讲师考核、学员互评、学员自我考核和顾客评价。评价方式包括笔试、口试、行为表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