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改革拓展对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探究

时间:2019-05-12 01:27: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体育课程改革拓展对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探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体育课程改革拓展对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探究》。

第一篇:体育课程改革拓展对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探究

体育课程改革拓展对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探究

摘 要:目前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缺乏整体性,体育教学资源配置不平衡,依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提出探究学校体育教师拓展专业素质应具备以下理念即,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课程决策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等,为进一步提高学校体育教师素质结构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改革 体育教师 专业素质能力

一、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化时代”和“学习化时代”,而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习者固定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自由人格。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劳作,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生活以及学会如何生存。人们对以运动为中心的体育思想提出了异议,开始向着以人为中心的方向转化。学生对以竞技运动为中心、以传授技术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提不起兴趣,出现了厌学情绪。[1]

思想和观念是人的高层次的心理需要的反映,能产生强大的内驱力,激励教师全身心的投入自己的教学追求。21世纪的学校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有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有终身教育的思想和全新的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2]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评价等几个方面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学校体育教师要具有适应时代发展,与课程改革相符的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首先,体育教师必须转变以往体育教学中传授者、管理者、监督者的角色,在实施新体育课程过程中成为体育课程的决策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促进者,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者,体育教育的研究者。其次,体育教师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为基本任务。再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保持与学生平等、协作的融洽关系。最后,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二、课程决策能力

按照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新《纲要》规定了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同时确定了依据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各地、各校和教师在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时,可以依据课程的目标,从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选用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为了切实贯彻新《纲要》三级管理的要求,学校体育教师具备课程决策能力就显的格外重要。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纬跨度广,各地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教育基础和学生身心特点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新《纲要》在内容选择上给出了很大的灵活性,这样的变化非常适合我国的国情。因此,学校体育教师是否具备了选择适合课程内容的能力就成了关键。所以说,学校体育教师的课程决策能力是适应新课程必须拓展的素质内容。拓展体育课程决策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对本地区的自然及社会环境、经济政治背景、教育基础条件、风土人情特征等方面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其次,要掌握本学校场地器材等客观因素和学生体育兴趣、需求等主观因素的实际情况。最后,要熟练掌握各项教材内容的意义、价值、作用、特点、练习方法、教学手段等以及各项教材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三、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第一,人力资源开发。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天性和生活经验,让学生自己创造新的安全的健康的有趣的项目和游戏,自己改造喜欢的“竞技项目”。

第二,体育设施资源开发。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开发现有体育场地、器材的多种用途,还可以制作简易器材,合理改造场地、器材布局,使其更能?M足学生的兴趣、需要,更适合学生的使用。

第三,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对现有运动项目进行改造,简化项目规则、技战术,相应调整项目的内容,降低动作难度要求。引进适合的新兴运动项目如攀岩、现代舞等。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利用,做适当改动以适合学生。

第四,课外体育资源开发。重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广泛开展院系间、年级间、班级间、班内的友谊比赛,组织趣味体育游戏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四、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过程的系统方法,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教学设计以教学过程为其研究对象,用系统方法分析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尤其着重分析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特征等方面的内容。教学设计用最优化的思想和观点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尤其着重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评价等方面内容。

学校体育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应主要按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分析。对学习需要的分析,分析学生现有水平与体育教学目标的差距,通过体育教学学生能否达到目标要求。对学习内容的分析,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深度,明确体育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包括身体、心理等方面,还有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风格等情况。第二阶段,设计。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既学生通过学习能达到何种水平状态,并将学生达到的水平状态用具体的、明确的和能够操作的目标表述出来。对教学策略的设计,主要研究教学顺序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组织形式的选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等一些具体问题。对教学媒体的设计,了解各种教学媒体的特征、作用及其使用,选择适合的教学媒体以提高教学效果。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把体现教学的流程通过某种方式表示出来,具体描述出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以及各个部分、各部分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设计出直观而具有交流价值的教学设计方案,一般的形式是教案。第三阶段,评价。教学评价的设计就是对教学活动中评价方案的设计。体育新课程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作用,评价重心从终结性评价逐渐转向更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体育教学设计应把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作为重要的设计内容,从而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有效地把握评价环节,及时反馈学生的进步,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并对改进教学活动及时提供有效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赵顺来,车锦华.体育教师学[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2] 周志华.浅谈提高学校体育教师素质的措施与途径[J].体育科学研究,2002,6(2):55-57.

第二篇: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拓展文献综述

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拓展综述

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是胜任本职工作的基础, 教师专业素质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作为一名高校体育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地根据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努力拓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满足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实现高校体育课程的目标。关键词:专业素质、体育教学、能力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按照工作岗位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训练,获得学科专业知识与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取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体育教学的质量不仅同体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有关,更重要的是同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紧密相关,而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中国期刊网的优秀文献进行概括总结,为体育教师对专业素质的认识和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提供更好的参考。

1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罗树华提到,21世纪是一个“知识化时代”和“学习化时代”, 而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习者固定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自由人格。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劳作,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生活以及学会如何生存。人们对以运动为中心的体育思想提出了异议,开始向着以人为中心的方向转化。

赵顺来,车锦华提出,学生对以竞技运动为中心、以传授技术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提不起兴趣,出现了厌学情绪。思想和观念是人的高层次的心理需要的反映,能产生强大的内驱力,激励教师全身心的投入自己的教学追求。

2课程决策能力

按照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新《纲要》规定了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同时确定了依据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各地、各校和教师在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时,可以依据课程的目标,从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选用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体育教师在此基础之上,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选择赋有本地、本校特点,适合学生学习,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能够使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教材内容。3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新《纲要》不仅加大了课程内容的选择性,而且还鼓励各地、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开发一些新的教材内容来补充、丰富体育课程体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处在体育教学第一线上的体育教师正是担负此任务的主力军,因此,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是高校体育教师实施新课程急需要拓展的素质内容。

4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过程的系统方法,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教学设计以教学过程为其研究对象,用系统方法分析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尤其着重分析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特征等方面的内容。教学设计用最优化的思想和观点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尤其着重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评价等方面内容。目前,我国的体育教师绝大多数都是在传统体育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教方法已逐渐地落后于素质教育时代的要求,体育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素质结构中非常薄弱的环节新体育课程鼓励体育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所以,体育教师必要有意识地培养自我教学设计的能力。

5教学监控能力

体育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是实现体育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所谓教师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成功,达到预期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

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把握体育课程的中心思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主动性得以发挥的基础上,指导、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对教学过程中每一环节的内容、结构、顺序的控制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课堂上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使其学习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相互监督与合作能力,加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我组织管理与自我及相互监督的比重,让他们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在集体中有自己的平等地位,既能为集体做出自己的贡献,又可以从集体中汲取力量、感受温暖、学会协作。

6培养学生心理健康能力

体育教师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能力是完成新体育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基础。现代社会各个领域充满了竞争,而竞争除以实力为基础外,还必须要有竞争的意识,也就是说要敢于挑战,勇于尝试。因此,体育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竞争的氛围,创设竞争情境,鼓励公平竞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7构建多层次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体系

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理论与实践培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搭建继续教育平台。采取派骨干教师去专业院校学习专业技能;派教师去兄弟院校听课学习;鼓励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学习;购置相关专业光盘等继续教育途径。力求让教师把“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统一起来。以开放的姿态接纳一切新事物,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8提高体育教师的语言表达、沟通、示范能力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胜于百万之师。课堂教学的艺术就是运用语言的艺术。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基本功之一。体育教师的语言要求“通、活、准、趣、美、引”。通,把话说“通”,就是要教师做到把教学语言说得通俗易懂,简洁流畅,运用精炼的语言,表达技术动作要领。教师的一个标准的示范动作,再加上体育教师运用美的语言所要表达的这种生命之美,会极大地增加教学内容的感染力,达到陶冶学生心灵,培养积极健康的思想,唤起对美的体验和追求,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涵养,不断追求更好、更美。“引”,教师的语言表达要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运用“高声私语”、“短暂沉默”、“轻声细语”、“肢体语言”以引起学生注意力。在总结时,多注意培养语言分析概括能力。

9提高体育教师的观察、分析、应变、处理问题的能力

赵玉萍提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面对新的突发的事件,能够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教育机智表现了教师的教育机敏性品质,是教师必须具备条件的基本素质之一,是一种综合性的智能表现。学生面部表情的一个变化、学生眼神的一个闪烁传递、学生身体的一个轻微动作、学生欲言又止的低声询问———教师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发现它们都有着不同的含义。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敏锐的观察,随时掌握学生的反应情况,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和思维,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体育课堂上常常会有偶发事件,如何巧妙化解、因势利导、对症下药?这里面凝聚着教师们的教育思想精髓和教学艺术精华。教师在课堂中处理偶发事件时,切忌简单草率,多尝试采取理性的灵活的方法,逐渐提高自己对各种问题的应变和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沛永.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构成及发展[M].广东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10.6

[3] 方程,李玲.应对体育课程改革拓展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A].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4] 胡沛永.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构成及发展.《教学与管理》.2010.6

[5] 朱宏伟,费淑艳.选项教学形式下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A].2008.6

[6]罗时茂.素质教育探索[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8]赵顺来,车锦华.体育教师学[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9]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0]周志华.浅谈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措施与途径[J].体育科学研究,2002,6(2):55-57.

第三篇:高中体育教学论文 关于体育隐蔽课程对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要求

关于体育隐蔽课程对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要求

论文摘要:随着体育隐蔽课程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认识到了体育隐蔽课程的重要性。体育隐蔽课程教育具有文化性、行为性、依附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体育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敬业精神、较强的业务素质、一定的审美素质和良好的情感素质。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与完善,体育隐蔽课程越来越受到广大体育教师的重视。体育隐蔽课程是指在学校范围内,按照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它是通过学校的体育物质环境、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体育教师的行为方式和在体育教育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等内隐的间接的文化因素来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教师在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相当重要,尤其是对那些非智力因素的学习,更需要具备较高素质的教师,加以积极地引导。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体育隐蔽课程对体育教师素质的要求。

一、隐蔽课程的涵义

隐蔽课程是指非正式学习的各种教育要素,如师生关系、教学风格、课堂规则、按能力分组等,是一种隐蔽的或者是还未得到认可的教师经验,但这些都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可以说,隐蔽课程是文化的反映,是人的生活习俗、文化教养、精神境界以及尊重他人、尊重自我在个体身上的集中表现,并通过教学、教师的行为等方式同正规课程同时起作用。

隐蔽课程教育既取决于教师对体育教育意义的认识和把握程度,又取决于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和内心境界。隐蔽课程的内容选择与设计,主导权在于体育教师,所以弘扬什么精神,发展什么文化传统,提倡什么品质和培养什么能力等等,都是隐蔽课程教育所要涉及的方面。作为体育教师更应对此在思想上、行动上有所认识和体现,真正把能反映一定文化的、身体的、智慧的、情感的、意志的、行为的等正面品质的内涵贯穿于整个隐蔽课程教育之中,进而把学生发展成全面的人。

二、体育隐蔽课程教育的特点

(一)文化性

高校体育课程是从人类社会文化中筛选出来的精品,因此被列入其课程的内容就有可能被继承、发展,尤其是体育文化功能的教育就能得以具体化。体育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和社会规范,也是人的社会化的手段。体育文化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涵,它是一种以人的体育行为特征的社会现象,是由人对体育的需要、思想理论方法等观念形态的内容和外化在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体育活动以及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的规格和设施构成的,包括多种精神和物质因素的复杂整体,而隐蔽课程中的体育文化教育,也是多种精神和物质因素构成的。所以体育课隐蔽课教育也具有陶冶、培养和教化人的作用。随着人们对积累起来的文化价值(含体育文化价值)认识的提高,蕴含在体育课程教育中的文化特性,也越来越强调对学生的陶冶与影响,其中的体育文化特性对学生就有着独特的作用。实质上,体育教育过程也是将学生从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和自我塑造中“唤醒”的过程,即从“自然”到“文化”,从“现实”到“理想”的过程。可以说,体育课中的文化性也是多种精神内涵的整合,它决定了体育课程的构建,而这一构建又反映了社会文化的水平和变迁,反过来制约着体育文化的发展。

(二)行为性

体育课隐蔽课程教育中的行为性,主要是指体育教师的行为影响,包涵着行为的思想情感性、伦理道德性、知识品位性、智慧能力性等,是以其外延的行为来评价的。体育课不同于别的课,它是以操作行为、身心互动和课堂指标为特点的一种社会性活动,要求体育教师把内心的精神境界外化在身体行动上,进而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即“身教”的影响。

用心

爱心

专心

在课堂上,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因素颇多,但教师外延行为乃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因为不同的教师行为会造成不同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以及给学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如行为的动作、表情、举止等。可以说,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和心理环境,正是决定学生行为表现积极性高低的直接而重要的因素。

(三)依附性

体育隐蔽课程的存在需要借助于某种客体才能传递它蕴含的文化,发挥其功能。离开了这些客观的载体,体育隐蔽课程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体等。体育隐蔽课程的教育价值并非完全直接显现于学生身上,它所携带的教育信息只能部分地被学生直接吸收,而相当部分则依附于其他载体间接地传递给学生。具体而言,学校教育化的环境、体育教师的行为、校园文化、各种人际关系都携带着体育隐蔽课程的教育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暗示、学生的模仿、互相感染、彼此认同、榜样学习等方式传递给学生,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接收这些信息,从而受到教育。体育教师的教育意向正是通过这些不同的载体传递给学生,并且不断地沉积下来,产生相应的心理结构。

三、体育隐蔽课程对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要求

(一)体育教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体育教师的职责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用自己高尚的情操来感染学生,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1]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往往是学生模仿的最直接、最具体、最生动的榜样和道德形象。因此,体育教师要作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要求学生遵守的课堂常规,首先自己要遵守。例如不迟到、不早退,体育教学中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以及着装要求等,教师要严格遵守,这样才能树立起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作到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关爱和体贴学生。教师的爱心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巨大磁铁,没有对学生的关爱和体贴,不能真正和蔼平易地对待他们,是不可能从心底里获得学生的喜爱的。

(二)体育教师要具有高尚的敬业精神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具有更高的实践性特点,体育教师往往要冒着寒风顶着烈日进行教学,而且还要承担课外活动和体育训练等繁重任务,因此,体育教师需要付出比一般学科教师更多的心血和劳动。高尚的敬业精神、坚定的奉献信念是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素质。

(三)体育教师要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

体育教师只有具有了较强的业务素质才能有效地影响或改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使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活动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和信服。几分钟精彩的讲解、一个漂亮的示范动作等都会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并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最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较强的业务素质是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

(四)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素质

体育教学中蕴涵着许多美的因素:体育器材的合理摆放美、学生队伍的组织美、练习时的队型设计美、教师的仪表仪态美、教师的语言美、示范动作的形体美等等。这些美的因素不仅可以带给学生美的享受,使他们获得身心的愉悦,得到精神的满足,更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体育教师应注重美学方面的修养,提高自己的审美素质。

(五)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情感素质

体育教师情感素质如何主要体现在师生关系上。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

用心

爱心

专心

系,也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的一种人际关系。美国心理学家LP.索普指出“: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和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合作,这是学生取得更好成绩的主要原因之一。”[2]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得教学信息传输通畅,是推动体育教学整体发展的动力,师生之间的协调和适应会使教学过程处于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而且,师生沟通,情感融洽,有助于形成师生的亲密感,便于教师因材施教。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达到师生情感上的沟通,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本着人格平等的原则,事事尊重学生,以真诚的态度关心、帮助学生,用真诚的情感打动学生,以取得他们的信任,发挥自己在体育教学中的情感导向作用。

教师良好的情感素质不仅是推动教师积极工作的动力,而且对学生起着直接的感染作用,影响着教育和教学过程。教师不仅要有热爱学生的情感,还要有善于控制、支配和调动自己的情感,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具体环境和学生状况决定情感表现的倾向、方式、分寸,以便有效地感染教育学生。善于控制支配自己情感,抑制无益的情感,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四篇: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探究论文

摘要: 拓展训练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它不是简单的体育加娱乐,其本质是一种以身体活动为载体,以心理体验为手段的教育模式,也是体育社会功能的体现和延伸。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课程,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达到了拓展训练的目的,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校体育;拓展训练;课程教学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21世纪人才素质包括完善的人格、顽强的毅力、合理的知识结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团队合作的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独特的创造思维等。但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以灌输式为主,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不注重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但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方式。不难看出,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同时开发以实践性的素质教育实施方式势在必行。因此,学校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设置完善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增设学校课程体系中普遍缺少的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实践课程,将拓展训练课程引入高校体育教学必将使高校课程设置更加合理。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的可行性

2.1 大学生追求个人全面发展是开展拓展训练的重要前提

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幻想,对那些娱乐性强、挑战性较强的体育活动尤为偏爱,但是传统体育教学组织方法单

一、枯燥,以及课程内容设置以教师为主体,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爱好,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

2.2 拓展训练自身的特点是其在高校开展的基础

拓展训练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它具有综合活动性、挑战极限、培养团体意识与个性、高峰体验和自我教育的显著特点。拓展训练是为实现特定目的而可以预先设计的活动,它内容充实,形式灵活多样,拓展训练所需的场地、器材和设施要求不高,训练项目可以根据学校的条件来设计,很多项目基本上不用器材,而且为达到一个目标可有多种设计可供选择。

2.3 拓展训练迎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各方面素养的教育。其基本要求有三点:一是全面发展;二是面向全体学生;三是发展个性。基本特征是:强调因势诱导地开发人的智能,优化完善人的个性。拓展训练不仅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还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2.4 高校体育资源能满足拓展训练的需求

师资力量和场地设施是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必备条件。高校拥有结构合理的体育师资队伍,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随着高等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教师队伍不断扩大,以适应快速变革的社会对体育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理论水平,这一优势为拓展训练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同时,高校具有比较完备的体育设施和相对广阔的校园空间。拓展训练项目所需场地比较简单,方式灵活多变,有利于在校园开展,一个篮球场地就可以进行训练,遇上恶劣天气可以选择在体育馆内进行。拓展训练所需的器材大致有各种锁具、模具、教学设备等,这些器材容易买到且便宜,有些可以自制。有些项目基本上不用器材,比如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增强大家相互信任的卧式传递项目,并且同一个培训目标有多个项目可选择。

拓展训练所用器械与其它体育器械相比较,不仅简洁,而且功能强大、节省空间,加上场地设施的适应性强,便于各种场地上快捷安装,将大大节省购买体育器材费用的开支。

2.5 学生家长的共鸣为高校开展拓展训练提供了动力支持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鸣。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在未来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们不仅希望子女学业成绩优秀,更重要的通过高等教育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做一名真正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当家长了解拓展训练这种体验式学习的目的后,必将予以大力的支持。这就要求学校拓展训练机构家加强宣传力度,在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搭起拓展训练交流平台,让三者充分了解开展拓展训练的意义。同时,学校拓展训练机构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训练项目,让家长亲身体验拓展训练的价值,引起家长的共鸣,从而更加主动地支持学校开展拓展训练。高校拓展训练教学内容、程序与学习方法

3.1 高校体育拓展训练课程的内容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大致可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种,同时进行一些相关的课外体育活动和比赛。这些教学内容都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开展的,所有的教学大纲和课堂时间安排与分配全部由教师主控,而且对于每一届不同的学生所运用的教学大纲却基本相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瞬息万变的社会需求。高校拓展训练课程作为体育课程的补充而言,其开展内容应以实践课为主,理论课为辅,同时以户外运动为基础进行一些相关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在项目的选择上应主要以室内项目和设施简单的场地项目为主,同时穿插适当的野外项目为辅,项目不拘一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学习专业﹑个性发展的具体情况具体设置。

3.2 拓展训练课程项目分类

随着近几年拓展训练在国内的飞速发展,许多拓展项目也应运而生,名称各不相同,分类更加细致,根据团队情况可分为3类:

①个人挑战类:本着心理挑战最大,体能冒险最小的原则设计,每项活动对受训者的心理承受力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真正的敌人是“自己”这一人生真谛,将使受训者刻骨铭心。

②分组挑战类:竞争积分制项目有助于增加学员的参与性,改善受训者的合作意识,促进小组内成员间的相互信任,理解,交流,配合,建立相互合作的友好人际关系。

③集体挑战类:以复杂性,艰巨性为特征。良好的团队气氛,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支持是集体活动成功的关键。集体项目对于受训集体的团队精神有很强的针对性。

3.3 高校体育教学拓展训练项目的筛选原则

3.3.1 筛选要有针对性

①针对大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筛选。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进行一些有利于发展和完善个人性格的项目,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提高信任能力的“信任背摔”﹑提高沟通能力的“变形虫寻宝”等。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适当安排进行一些高空挑战项目。

②针对大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筛选。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进行专门的项目筛选。如:管理方面专业的学生开展“孤岛求生”﹑“盲人方阵”等项目着重提高学生的管理﹑分工﹑组织﹑协调等能力。

③针对高校的特点进行筛选。各个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如:地质类院校应多选择户外项目开展以发展学生的野外生存能力;公安类院校应多选择挑战类项目以发展学生的勇敢﹑果断等能力。

④针对现有场地、器材设施,始终贯穿“安全第一”原则。针对各个高校的场地、设施、师资力量选择适合自己进行的项目。如:湖南大学坐落于岳麓山旁,对于“花样定向”则是其最好的训练项目选择,但是一定要对场地提前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

3.3.2 筛选应具备全面性

①拓展训练项目应适合每一个参训学生,使其都能达到积极参与﹑勇于拼搏﹑团结奋进﹑乐观果敢的目的,发扬“不抛弃不放弃”的团队精神,同时进步﹑全面发展。

②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应该是对每个参训学生的个人和团队能力的综合训练,不能顾此失彼。

③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应该着重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但也不能忽视了体育课程——身体锻炼的基本目的。

3.3.3 筛选要有适应性

①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应适合高校自身的设施﹑器材和师资情况,同时兼顾学生的自身特点。

②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应适应社会时事的发展,使每次课程都能保持与时俱进的特点和标新立异的风格。

③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应适合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如:现在的拓展训练课程应根据80后的特点进行设置和创新。

3.4 拓展训练课程的学习程序 引导——在思想上使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引导分成两个部分,近似于传统体育课程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在每个项目开始前,通过对项目的规则等的解释来引导学员进入特设的情景,让每个学生如身临其境;在每个项目结束后,通过对拓展训练以往的经验和项目进行时的观察,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联系实际,分享更多的内心感触并发现自己的盲点。

体验——在训练过程实践中感受项目的新奇与完成后的成功与喜悦。学生带着好奇和疑问投入到活动实践中,体验活动带来刺激的同时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优点和价值,帮助学员创造“奇迹”。

感悟——在训练过程中察觉事实背后的真相。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价值的同时更加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和团队力量的伟大。

总结——项目结束后的总体评价和想法。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培训师以提问和鼓励的方式帮助学员剖析自己,进而提升个人、熔炼团队。结语

总之,体育学理论在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的理论构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拓展训练进入高校是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延续;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尝试;是对体育课程的开发;也是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补充。通过理论分析、探究和逻辑推理得出:拓展训练课程开发是可行的;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必将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进一步拓展了体育课程的空间,增强了体育课程的实用性、趣味性,拓展了体育课程的功能,而且对大学生增强体质、培养健康的心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张小青.拓展训练在北京高校开展情况及其部分练习效果的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2]王文利.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的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3]钱俊伟.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4]王春生.高职院校体育课开展拓展训练教学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

第五篇:关于大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课程的一些看法

关于大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课程的一些看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5-000-01

摘 要 由于素质拓展课程是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重要课程,应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加以认真地实践。本文在阐述了素质拓展课程的基础上,概括了素质拓展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且提出了做好素质拓展课程的有效对策,希望能达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 大学体育教学 素质拓展课程

一、素质拓展课程

(一)素质拓展课程的内涵

素质拓展课程是大学体育的重要基础课程,在倡导自我、合作和适应的背景下,素质拓展课程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并成为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素质拓展课程以新颖的方式和灵活的项目吸引学生,使其自觉地参与到素质拓展活动之中,在活动和教学中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团队合作精神,提升沟通和协调能力,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素质拓展课程的类别

素质拓展课程种类众多,如果不能科学划分,会造成素质拓展课程的盲目性。因此,根据经验和课程目标,我们将素质拓展课程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个人挑战类素质拓展课程。这类项目集中发掘大学生个人潜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将一些高难度的任务给大学生,通过他们自身的发掘和提高,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使大学生明确自身潜在能力的可开发性,为其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提供思想上和能力上的基础。

2.人际沟通类素质拓展课程。素质拓展课程一类重要的活动就是人际沟通和协调类项目,这种项目是以学生有效沟通为主要要素,只有在活动中积极贡献想法、倾听他人建议,才能实现素质拓展课程的目标。

3.团队协作类素质拓展课程。这类项目主要是通过团队活动让学生明确团队的概念,使学生领悟团队的重要价值,对团队协作和团队分工给予充分体会,树立学生全面的团队意识。

二、素质拓展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自信

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说好像不存在对于自信的疑问,其实不然。根据有关调查表明:人际关系恶化、抑郁、焦虑等症状是目前大学生常见心理症状。这些症状产生的原因是多源性的,但其中一个共同原因就是缺乏自信。在素质拓展课上,我们不仅仅是让同学们变得自信,更是在更大范围内让同学们对自我的觉醒。

(二)沟通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人与人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的沟通方面的训练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在集体项目的配合中,学生习惯填鸭式的教学,强调教师的指挥作用,缺乏交流和内部协调。通过素质拓展我们可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同学们提高人与人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

(三)合作

现代社会中,团队合作的精神日益为人们所接受和推崇。合作是在人际互动的基础上共同完成目标的过程。在素质拓展课程中,我们设计一些团队合作项目,这些项目都是需要在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的相互沟通、交流和合作中进行和完成的。

(四)创新

创新是指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独立分析、综合形成新的联系,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过程。而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学模式处于“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从而心违”状态,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未能很好地激发。素质拓展课程通过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做好素质拓展课程的有效对策

(一)顺应教学改革要求

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观念比较滞后和死板,已不能适应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也缺乏灵活性和趣味性,忽视了学生的示范性和创新性的特点。而素质拓展训练正是让大学学生在团队和挑战中体验快乐,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创新意识。素质拓展训练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使大学生与社会和大自然紧密联系,符合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二)素质拓展训练要因校制宜

素质拓展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它可以充分结合大学学校现有的实际体育资源开展活动,首先要开展一些简单易行,危险性低,不需借助太多设施的项目,不断积累活动经验,继而进行改造完善。关键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现有体育资源设计项目内容和活动场景,充分发挥学校现有资源的综合优势,然后进一步开发校内和周边环境资源,让大学生在自然环境中体验到素质拓展训练的独特兴趣,从而使素质拓展训练更好地融入大学体育课程体系。

(三)培养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大学体育教师对于素质拓展训练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环节设计等方面还处于初步的理论阶段,具体实践和项目创新能力严重缺乏。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课程之前必须对师资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教师首先应该掌握素质拓展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通过有关资料的学习,了解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和内涵,然后到社会上的拓展训练俱乐部进行实地学习和考察,了解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训练过程和组织方法。更重要的是大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大胆创新,与学生在探索和创新中共同获取丰富的户外活动经验。

四、结语

总之,我们应该把素质拓展训练方法应用于体育课堂中,并紧密联系大学学生在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再设计,有针对性地对这些能力素质进行有效培养,并使其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我们的大学素质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许德顺,刘永光.新体育课程标准与学生个性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4.11(5):117-118.[2] 张剑峰,高绪秀.高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必要性、可行性[J].体育科学研究.2010(2):91-94.

下载体育课程改革拓展对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探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体育课程改革拓展对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探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实训课程改革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实训课程改革探究 作者:王洪海 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8期 [摘要]本文从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实训课程现状入手,利用该专业岗位技......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论文

    摘要:体育是高校专业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背景下,推动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是必然选择。以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较为陈旧,难......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刘思洋 吴斌 指导老师:熊莹 (南昌航空大学,江西 南昌 330063)摘要: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

    论就业需要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素质拓展.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就业需要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素质拓展 作者:胡 毅 李 阳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22期 [摘要]文章对当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素质状况、......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管见(精)

    体育教学论文: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管见 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是学校体育界论及的热点问题之一,不少学者就如何改革中小学体育课程发表 了意见。特别是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研究文献综述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研究文献综述 杨 敏 05级体教5班200512011504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 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研究文献......

    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排球意识培养的探究(精选5篇)

    吉林体育学院本科生 毕 业 论 文 题 目: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排球意识培养的探究 系 届 班: 体育系2008届 9班 专 业: 体育教育专业专 项: 排 球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问题的反思

    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问题的反思 自2001年9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以来, 《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内容得到了实验区广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