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类毒素看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对药学的重要性

时间:2019-05-12 01:24: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由类毒素看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对药学的重要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由类毒素看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对药学的重要性》。

第一篇:由类毒素看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对药学的重要性

由类毒素看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对药学的重要性

摘要:生物制品越来越多,无法避免的,生物制品与“药”搭上关系。通过了解类毒素的作用机理,了解类毒素与微生物、免疫学之间的联系,同时分析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对药学的发展有何重要性。关键字:类毒素、生物制品、微生物学、免疫学、药学 第一章:关于类毒素

一些细菌在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毒性物质称为外毒素,细菌的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产生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的制剂,即类毒素。常用的甲醛溶液的浓度是0.3~0.4%。它可使细菌外毒素的电荷发生改变,封闭其自由氨基,产生甲烯化合物(CH2=N-)。其他基团(如吲哚异吡唑环)与侧链的关系亦可改变,成为类毒素。常用的类毒素有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类毒素在预防由外毒素引起的传染病中起重要作用,可用于人和动物的免疫接种,使其通过人工自动免疫获得抗病能力;还可用来免疫动物,再从动物血液中提取含抗毒素的血清,将此抗血清注入人体后,可使人体通过被动免疫的方式,立即获得相应的特异性免疫力。第二章: 关于免疫与类毒素

免疫:指机体对感染有抵抗能力,而不患疫病或传染病。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外界入侵的 “非己”性抗原物质、自身突变和损伤的细胞,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在类毒素的作用机理中,类毒素可用于人和动物的免疫接种,使其通过人工自动免疫获得抗病能力;还可用来免疫动物,再从动物血液中提取含抗毒素的血清,将此抗血清注入人体后,可使人体通过被动免疫的方式,立即获得相应的特异性免疫力。

在人工自动免疫中,使用的生物制品有疫苗和类毒素,这些药物(生物制品)都能够使人类获得一个相应的免疫能力,这也是药学要发展的其中一个目的——提高人类免疫力,免受病痛灾害。第三章:关于微生物与类毒素

细菌是微生物的一种,虽然外毒素到类毒素或许经历了一个质的变化,但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在适当环境中可生长繁殖,并发生遗传、变异的一类的微生物和存在于自然界或人体内的一小部分可引起人类与动植物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并不仅是细菌,也包括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因而也可以说类毒素由微生物发展而来。

第四章:关于微生物学、免疫学与药学

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斯通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包括: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免疫系统对自身和非己的识别及应答、免疫系统对非己的排异效应及其机制、免疫耐受的诱导、维持、破坏及其机制等。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抗原物质的种类特性以及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物质产生免疫应答的规律、免疫应答的生理和病理效应以及免疫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等内容的一门学科。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活动、遗传和变异、致病机理、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实验室诊断及特异性预防等。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目的,在于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认识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作用,感染与免疫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了解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预防原则。及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不可分割的两个学科。药学是以现代化学、医学为主要理论指导,研究、开发和生产用于治病防病药物的一门科学。而药物的来源无外乎化学合成、生物合成以及化学半合成。

微生物:是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在适当环境中可生长繁殖,并发生遗传、变异的一类微小生物的总称。病原微生物:是指存在于自然界或人体内的一小部分可引起人类与动植物疾病的微生物。在医药工业方面,许多抗生素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在生活中,也可利用微生物来制造一些维生素、辅酶、ATP等药物。可知微生物完全可以作为药物的资源,其种类繁多、生长快速、遗传简单的优势展现在人类面前。而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如各类细菌性食物中毒、霍乱、伤寒、气性坏疽、艾滋病、“非典型性肺炎”等疾病的病原体)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其内容包括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培养特性、抵抗力、遗传变异和致病物质、所致疾病、致病机制、免疫性以及传染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原则等内容。可看出,想要推动药学的发展,想要为世界带来一种新药,微生物作为研究对象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微生物制药利用微生物技术,通过高度工程化的新型综合技术,以利用微生物反应过程为基础,依赖于微生物机体在反应器内的生长繁殖及代谢过程来合成一定产物,通过分离纯化技术进行提取精制,并最终制剂成型来实现药物产品的生产。而希望利用微生物制药将微生物变成对人类有益的一种药物,自然避免不了要对微生物的种种特性进行研究,因而微生物学也是必须要熟知的,所以在微生物制药中,微生物学是药学的前提。药物对于免疫一般有两个方面的作用,提高作用或抑制作用,若药物由微生物研究而来,则需要研究病原微生物对生物体有何免疫作用,因而医学免疫学对于探知药物的免疫作用有重要意义。结束语:通过探讨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研究方向,可知最终在很大程度上是为药学做准备,所以,通过类毒素的作用机理,我们可知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对药学有重要作用。相关文献:《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主编:章育正

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出版

《药学概论》

主编:吴春福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主编:甘晓玲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姓名:姚应增

学号:2011190440 班级:药学班

第二篇:《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

[实验名称]:沉淀反应

[实验目的]:通过单向琼脂扩散测定待测血清Ig含量

[实验材料]:1%离子琼脂、白喉类毒素、白喉抗毒素、载玻片、毛细吸管

打孔器

[试验步骤]:(1)将溶解后的离子琼脂冷却到450C,加入适当浓度的抗原混合均匀,吸取3-4毫升加在载玻片上,使其均匀布满载玻片而又

不流失。

(2)琼脂凝固后制成凝胶板,然后隔适当距离打孔。

(3)在孔内滴加待测可溶性抗体。

(4)将凝胶平板放入带盖瓷盘中,下面垫一湿纱布以保持湿度,置于

370C恒温箱中24小时,观察沉淀环。

[实验结果]:(沉淀环直径)

测量沉淀环直径:。

[实验分析]单向琼脂扩散是一种定量试验,主要用来测定标本中各种免疫球蛋

白或补体成分的含量。

在孔中加入待测抗体使其向四周扩散,经一定时间后抗体与琼脂中

抗原相遇,在比例适宜处生成白色沉淀环。

沉淀环直径与抗体浓度成正比。根据测试样品沉淀环直径的大小,可从已知的标准曲线中查出样品中抗体的含量。

实验二

[实验名称]:间接凝集抑制试验(妊娠试验)

[实验目的]:测定待检尿液中是否含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诊断妊娠

[实验材料]:孕妇尿液、非孕妇尿液、HCG致敏乳胶抗原、抗HCG血清、载玻

片等

[试验步骤]:

(1)取一片载玻片,标记出左右。

(2)在载玻片左侧加一滴待检尿液,右侧加一滴非孕妇尿液。

(3)在两侧尿液中分别加一滴抗HCG血清,摇动混匀2-3分钟。

(4)在两侧液滴中分别再加一滴HCG致敏乳胶抗原,摇动混匀2-3分钟。(5)观察判定结果。

[实验结果]:(凝集和非凝集的描述)

左侧(待检尿液侧)呈现均匀的乳状液状态,无凝集颗粒。间接凝集抑制阳性。右测(非孕妇尿液侧)出现明显的凝集颗粒。间接凝集抑制阴性。

[实验分析]:(结合实验原理)

孕妇尿液中的HCG含量显著增高。尿液中的HCG与加入的抗HCG结合,抗HCG被消耗,使得加入的HCG乳胶抗原不能再与抗HCG结合,不出现乳胶抗原间接凝集反应(凝集被抑制),所以液滴呈现均匀乳状液,为乳胶间接凝集抑制阳性反应。

非孕妇尿液中HCG含量极少,不足以抑制抗HCG与HCG乳胶抗原发生间接凝集反应,所以出现乳胶颗粒的凝集,为乳胶间接凝集抑制阴性反应。

实验三

[实验名称]: 细菌形态、特殊结构观察及显微镜油镜头使用

[实验目的]: 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学会使用显微镜油镜头

[实验材料]: 显微镜、香柏油、二甲苯、镜头纸、球菌标本片、杆菌标本片、弧菌

标本片、荚膜标本片、芽孢标本片、鞭毛标本片

[试验步骤]:

(一)显微镜油镜头的使用

1、用油镜观察时光线宜强,可将聚光器升高,开大光圈。

2、在标本片上滴加一滴香柏油。

3、眼睛从镜筒侧面观察,同时缓慢将镜筒调至镜头浸入香柏油中(勿接触标本片)。4、眼睛移至目镜。先用粗调焦螺旋缓慢将油镜调离标本玻片直至观察到模糊物象,再用细调焦螺旋调至物象清晰。观察。

5、观察完毕后把油镜头擦拭干净,显微镜复位收好。

(二)细菌基本形态的观察

(三)细菌特殊结构的观察(示教)

[实验结果]:(绘图)根据观察结果绘制细菌基本形态、特殊结构图(不少于两幅)[实验分析]:(结合结构的功能)

1、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形、球杆形、杆形、弧形、螺旋形五种形态。

2、某些细菌在生长繁殖时,可分泌一些粘液性物质包绕在细胞壁外围,称为荚膜,用特殊染色法可将荚膜染成与菌体不同的颜色。荚膜具有抗原性,可以鉴别细菌或细菌分型;细菌的荚膜与其致病性有关。

3、某些细菌由细胞质伸出的细长弯曲的蛋白质丝状物,称为鞭毛。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鞭毛具有较强的抗原性,有些细菌的鞭毛与其致病性有关。

4、某些G-的菌体上有比鞭毛细、短而直、数量多的丝状物,称为菌毛,主要成分

是蛋白质。菌毛分普通菌毛(与细菌致病力有关)和性菌毛(传递遗传物质、使

受体菌获得某些相应性状)

5、某些G+在体内外营养物质缺乏的环境下,细胞浆发生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一个折光性强、通透性低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称为芽孢。用特殊染色法可将芽孢染成与菌体不同的颜色。芽孢的大小、形态和位置随菌种不同而有差异,有助于细菌的鉴别;芽孢对热、干燥、化学消毒剂和辐射都有较强的抵抗力。

实验四

[实验名称]: 细菌人工培养性状观察及革兰氏染色法

[实验目的]: 观察细菌菌落形态、溶血现象、色素;细菌标本的涂片和革兰氏染色

法检查

[实验材料]: 细菌人工培养性状观察示教片、大肠杆菌菌落、葡萄球菌菌落、载玻

片、生理盐水、接种环、酒精灯、结晶紫染液、卢戈氏碘液、95%酒

精、复红染液、显微镜等

[试验步骤]:

(一)细菌菌落形态、溶血现象、色素等观察(示教)

(二)细菌标本的涂片

1、取两张洁净的载玻片,分别滴加一滴生理盐水。

2、以无菌操作法,用接种环分别挑取少许大肠杆菌菌落和葡萄球菌菌落,分别涂

于两张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研成均匀混浊的菌膜(不可过厚)后自然干燥。3、将干燥后的标本片在酒精灯的火焰上方快速通过三次,予以固定。

(三)染色将制好的标本片按下列步骤进行染色

1、在两片标本片上分别滴加结晶紫染液初染1分钟,水洗。

2、滴加卢戈氏碘液媒染1分钟,水洗。

3、滴加95%酒精,摇动载片0.5-1分钟脱色至恰无紫色退下,水洗。4、滴加稀释复红染液,复染0.5-1分钟,水洗,干燥。

5、镜检。葡萄球菌(G+球菌)染成紫色,大肠杆菌(G-菌)染成红色。

[实验结果]:(描述不同细菌菌落的区别,绘图表示革兰氏染色的镜下结果)1、液体培养基中:葡萄球菌呈均匀混浊生长,链球菌呈沉淀生长,枯草杆菌形成菌

膜;在普通琼脂平板上: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脂溶性金黄色色素使菌落呈现金黄色但培养基颜色不变,绿脓杆菌产生水溶性色素使培养基呈现绿色;在血琼脂平

板上: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周围形成透明的溶血环,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形成狭窄的草绿色溶血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形成宽而透明的溶血环。2、绘图表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经革兰氏染色后的镜检结果

[实验分析]:(结合细菌细胞壁构造分析革兰氏染色法结果及意义)

结果:

G+菌的细胞壁由肽聚糖(三维空间结构)和磷壁酸组成,在酒精作用下通透性降低,而且G+菌的等电点较低,带负电荷多,结合碱性染料多,因此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不易被酒精脱除被染成紫色。

G-菌的细胞壁由肽聚糖(疏松薄弱的二维结构)、脂蛋白、外膜、脂多糖等成分组成,在酒精作用下通透性增高,而且G-菌的等电点较高,结合碱性染料较少,因此初染的结晶紫被酒精脱色而被复红复染成红色。

意义:

1、鉴定细菌2、指导临床选择药物3、研究和了解细菌的致病性

第三篇:高职药学专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药学专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胥振国蔡玉华 袁星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8000)

【摘要】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医学专业一门基础课程, 是药学专业学生学好专业课程的前提。为了使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的绪论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验教学等几个方面, 对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与实践,为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些经验。

【关键词】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药学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in Pharmacy Vocational

XU Zhen-GuoCAI Yu-HuaYu-Xing

(He Fei Ver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nhui, He fei,238000)

【Abstract】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is a medical specialty basic course.It is the premise for pharmaceutical students to learn other professional courses.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 for the pharmaceutical professionals.From teaching introduction,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ways,teaching practice and so on sides, discovered and practiced the teaching reform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course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reform of some related courses.【Key words】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Pharmacy;the reform of course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学科具有高理论、高技术、多边缘、多交叉的特点,广泛渗透到医学、药学、化学、及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面向第一线职业技术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技术教育,有别于本科教育[1-2]。为适应药学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发展趋势,理论知识强调“必需、够用”原则,强化技能培养,突出实用性,因此高等医药院校教育工作改革不断深化的要求,提高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创——————————

基金项目:安徽省省级特色专业(药学专业)建设项目基金资助[皖教高2010(28)号文件] 作者简介:胥振国(1977-),男,讲师/微生物检验师,研究生,主要从事微生物检验及分

子生物学研究。Email:xuzg0551@163.com

新与实践能力,根据专业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对奠定其专业基础课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结合笔者几年的教学体会,谈谈对药学类专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中教学的一些思考和建议,与同行切磋。

一、重视绪论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绪论是一门课的开端,也是一门课的缩影,是学生对药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这门课的初次接触。表面上看起来绪论课很容易讲,学生也看得懂,导致一些教师不重视,只是照本宣科简单的一下,甚至有的教师让学生课下自学。但是,在教学中笔者体会到讲好绪论课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绪论课讲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摸不着的微小生物,学生对微生物缺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所以教师在讲绪论时,提出符合学生此时心理状态的设问,如“饭菜放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馊?“伤口感染了为什么会化脓?“馒头是怎么发酵而来的?“2003年在中国爆发的SARS是什么呢?”等由此引出微生物的概念。在这基础上讲课,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接受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在讲到“为何给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开设微生物课程呢”? 首先 可以用小故事及临床相联系介绍药学与微生物的关系,如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培养皿中培养细菌时,发现从空气中偶然落在培养基上的青霉菌长出的菌落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他认为是青霉菌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分泌到培养基里抑制了细菌的生长。这种化学物质便是最先发现的抗生素--青霉素。在学生惊叹之时,可以刺激学生听课的兴奋性。其次 可以将药学与临床相联系,如近年来世界各地结核分枝杆菌的多耐菌株逐渐增多,甚至引起暴发流行;由于滥用抗生素,对变异细菌进行自然选择,从而产生了一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MRSA)的“超级细菌”,可引起皮肤、肺部、血液和关节的感染,在全球范围内目前被证实对MRSA还有效的只有万古霉素。有些微生物的感染至今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比如HIV病毒性疾病等等。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增加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让学生初步了解微生物与药学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他们对微生物学的浓厚兴趣。

由于免疫学理论的抽象,教师开始并不急于讲那些枯燥乏味的概念。而是从早在公元 11 世纪,我国医学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明了人痘苗,此举可视为人类认识机体免疫力的开端,到18世纪末英国乡村医生琴纳用比人痘安全可靠的牛痘苗预防天花提供了宝贵经[3]

验,从而开创了经验免疫的新纪元,再到今天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一个个故事中,学生顿觉得耳目一新、趣味横生,注意力自然集中。

二、精选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药学专业学习的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要有专业特色,要体现“药味浓”。针对药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时较少,教材内容较多,病原体越来越多的现象,教学时加强适用性教材的建设,在把握“三基”前提下,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反复精选,合理增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除了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要尽量突出与药学相关的一些章节,同时应尽量精简与药学工作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要体现“实用性”原则。笔者对课程顺序有效地进行整合调整,把教材整合成三个篇章,第一篇重点讲授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生长与繁殖、新陈代谢、分布、消毒灭菌、感染的等;病毒学和真菌学则主要介绍基本特性和生长繁殖的规律。第二篇重点讲授微生物与药学的关系,如微生物的药用资源,药物制剂的微生物学检查、微生物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制药工业中的微生物控制等。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微生物在药学专业的应用范围、问题和前景,从而获得较完整的微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第三篇重点讲授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及其组成,以及感染、抗感染等免疫调节功能及免疫技术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等,如免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免疫学与药学的联系日趋密切,免疫学技术已广泛用于药物疗效及作用机理的研究,免疫产品也成为一类重要的医药产品,已作为一类新药应用于临床。

三、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1、利用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融合传统的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手段主要是粉笔、板书和挂图,以教师一边讲授一边写板书这一模式为主,不能很好地将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运动以及繁殖等内容生动地展现出来,而且讲授的信息量较小;现代的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技术教学能将图像与文字, 特别是一些视频文件融合成一体, 使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动态直观的展现给学生,而且授课信息量较大。但是笔者在教学中体会到多媒体虽是现代化教学工具,能够方便教师的教学,但过分依赖这一教学工具,往往又重现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教师像朗诵员,有的教师甚至坐在电脑前朗诵,使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几节课下来昏昏欲睡,什么内容也没有记住,埋没了多媒体的优势,影响了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多媒体教学无法完全取代的。因为板书和挂图方便灵活、循序渐进、图文结合、重点突出、随讲随画、随画随讲,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讲到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免疫应答的过程等内容时,通过板图的方式讲解,学生会更易理解。所以教师既要加大教学投入,制作并不断完善多媒体课件以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又避免教学模式由“一支粉笔、一张嘴巴包打天下”向“一枚鼠标包打天下”的简单转型,而是把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融合。

2、利用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利用问题式教学(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并已成为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教学方法之一。PBL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以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心、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机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符合药学职业要求的目的。例如:教师给学生一个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病例,要求学生用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诊断出该疾病,并结合免疫微生物知识讨论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机体参与免疫的过程,可以用哪些免疫方法来检测该疾病,及引起该疾病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与免疫性,及防治原则。

3、利用角色转换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

在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知识的占有者处于中心地位,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而学生往往反应平淡,处于被动的听讲、记笔记,不能从根本上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选择简单的章节,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分组,查找相关资料,掌握此节理论知识的同时,自行制作幻灯片,然后讲授这一节的内容,并要回答其他学生的提问。[4]

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模式

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传授知识和技能,学生被动接受。实验步骤一般都是有教师设计好,学生只需按步骤操作就可以得出较满意的结果。这种模式易使学生对教师产生过度依赖,缺乏独立思考意识。实验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法,教师起引导作用。

例如,在做药物敏感实验时,教师给出临床病例:患者张某,男,39岁,咳嗽,胸痛,咯痰3天,临床诊断为肺炎,抗炎药物治疗5天后,病情无缓解。针对这样一个临床案例,教师提出问题:这个病人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为什么?在教师引导下,经过学生短暂的讨论交流后,确定做药物敏感实验。这时教师提出问题:细菌的药敏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呢?[5]

怎么样做细菌的药敏实验呢?有哪些方法呢?如何判读和分析结果呢?有哪些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呢?带着上面的问题,教师把学生分成5人一组,以组为单位在课余或者课堂查阅相关资料,小组讨论,制定实施方案,每组提交一份方案。不同的小组提交的方案各有不同,有的过于简单,有的可能不够完善,甚至也不排除有的方案是错误的,教师对提交的方案进行评价,选取有代表性方案进行点评,提出方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补充学生忽视的问题,重点强调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制定最终的实验方案,然后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病原菌标本进行实验。实验中,学生遇到问题请教教师。得出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等)。课后,教师根据实验报告,分析实验设计是否合理、结果是否准确,实验过程有无不当等,并进行点评。

以临床案例为中心开展实验教学,教师起指导作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摆脱了对教师的依赖,从而极大提高了学生对微生物学实验的兴趣。

五、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在药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和做法,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面对新问题的出现,及时调整了教学思路及方法,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为药学专业的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的改革提供一定依据。

【参考文献】

[1]王艳,杨静,冯承恩.药学专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教学初探[J].中华实用医药,2010,5(6): 273~274.

[2]李丹丹.高职教育中药学微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建议[J].微生物学报,2008,35(4):611~613

[3]尚智.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绪论课教学方法探讨[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1,23(3)93~94

[4]李睿 , 李莉, 张业霞,等.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6(5)400~402

[5]廖明生,蔡杏珍,李恩亮.提高高职高专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3),96~97

第四篇: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教案--网络资源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教案

课程说明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概况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规律、免疫应答产物,以及有关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生物科学。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和规律以及与人类、动植物、自然界相互关系等问题的一门科学。

2、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致病性与免疫性,了解微生物与其它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掌握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过程及其调节和产生的效应与抗原入侵机体后引起的生理性、病理性免疫应答;以及抗感染免疫、超敏反应、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肿瘤免疫、移植免疫等有关方面诸多知识;熟悉免疫学防治原则和检测方法。要求学生通过具体观察不同的材料,进行各项操作,分析实验结果,训练每个学生掌握研究微生物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及分析机体免疫功能与疾病发作、合理用药之间关系。

3、课程体系 医学免疫学可分为基础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两个部分。基础免疫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①抗原物质;②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③免疫应答过程及其调节和产生的效应;④免疫学防治原则和检测方法。临床免疫学是应用免疫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研究与人体健康或疾病密切相关的各种免疫现象的一个分支学科。内容主要包括:①抗感染免疫;②超敏反应;③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④免疫缺陷;⑤肿瘤免疫;⑥移植免疫等。本教材以基础免疫学为主,临床免疫学部分仅介绍超敏反应。

微生物学有许多分支,如普通微生物学、分子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工业微生物学、海洋微生物学、石油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兽医微生物学以及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遗传学等。

4、选修课及相关知识介绍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是药学、预防、护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以生物学、生物化学等有关课程的学习和开设为基础的。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电镜、色谱、免疫标记、分子生物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在微生物形态结构的研究方面已进入超微结构、分子水平的研究。并在分子水平上探讨基因结构功能、致病的物质基础以及诊断方法,使人类对微生物的活动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免疫标记技术、核酸杂交技术、聚合酶链反应、蛋白印迹技术的应用,使实验室检测方法向着快速、准确、微量、高度灵敏的方向发展。在预防传染病方面,已有了多种减毒或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人工自动免疫用生物制剂。

5、教学媒体

面授辅导为主,辅以IP课件、电子课件演示、网上辅导答疑、网上实践、实验教学等。

二、教学环节

1、课堂教学:面授辅导45学时

2、作业及其评改:每月一次,全批全改,有评语、有得分。

3、媒体辅导:IP课件或电子教案辅导,网上辅导,在线答疑,E-mail邮寄问题。

4、问题讨论:小组讨论、课堂讨论或网上交互式讨论。

三、考核说明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卷面分数:卷面分数为100分,占总成绩的80%即80分。

3、平时作业和阶段测试:

平时作业1次/月,每次满分25分,一学期共4次,共计100分,占总成绩的5%即5分。阶段测试安排在期中,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10%即10分。

4、实验操作:共4次,占总成绩的5%即5分。

5、本科试卷的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第一篇 医学免疫学 概 述 【学习建议】

这部分内容概括性地介绍了免疫的概念、免疫的功能、以及免疫系统的组成。它主要回答了什么是免疫?免疫有哪些功能?免疫功能异常时会出现什么病变?免疫系统有哪些物质组成?同时还简单介绍了免疫学与医学免疫学的研究范畴和免疫学的发展概况。

学习这部分内容,需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熟悉基础免疫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免疫系统的组成。了解免疫学的发展概况。

免疫 基本概念:

免疫防御 抗感染 免疫缺陷 超敏反应 免疫自稳

清除体内衰亡变性细胞

自身免疫病

免疫监视

清除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肿瘤、病毒持续感染

免疫器官―中枢:骨髓、胸腺、法氏囊

外周:淋巴结、脾、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医学免疫学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其它免疫细胞 抗原 免疫应答

免疫学应用 免疫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

【内容提要】

一、免疫

(一)基本概念

(二)功能

1.免疫防御

2.免疫自稳

3.免疫监视

二、免疫学与医学免疫学的概念及研究范畴

1.免疫学: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新兴学科。免疫学起始于微生物学的抗感染免疫,现已广泛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

2.医学免疫学: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规律、免疫应答对人体有利的和不利的效应和机制、以及利用免疫学原理和技术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3.医学免疫学研究范畴:

(1)基础免疫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方面:①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②抗原物质的种类和特点;③抗原物质和机体免疫系统作用发生免疫应答的过程、规律、调节及其效应;④免疫学技术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的应用。

(2)临床免疫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抗感染免疫、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肿瘤免疫、移植免疫等。

三、免疫学的发展概况

【概念简释】

1.免疫:指机体对感染有抵抗能力,而不患疫病或传染病。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外界入侵的 “非己”性抗原物质、自身突变和损伤的细胞,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2.免疫防御:机体识别和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入侵的免疫保护功能。正常情况下,可抵御外来致病菌的入侵,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异常情况下,免疫防御功能过强,会导致超敏反应;免疫防御功能过弱或缺如则为免疫缺陷,会导致反复发生感染。

3.免疫自稳:机体免疫系统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抗原-抗体复合物,而对自身正常细胞保持免疫耐受,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生理功能。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则导致自身免疫病。

4.免疫监视: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生理保护功能。若此功能失调,有可能导致发生肿瘤和病毒的持续感染。

【重点】

一、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三、基础免疫学的研究范畴。【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1.免疫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组成。2.免疫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免疫功能失调可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二、问答题

1.什么叫免疫?免疫功能正常和异常时各产生何种效应?

2.基础免疫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2.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3.免疫缺陷导致感染、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肿瘤

二、问答题

1.什么叫免疫?免疫功能正常和异常时各产生何种效应?

答:免疫指机体对感染有抵抗能力,而不患疫病或传染病。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外界入侵的 “非己”性抗原物质、自身突变和损伤的细胞,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免疫功能正常时可发挥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功能,表现出抗感染、维持内环境稳定、抗肿瘤的生物学效应。免疫功能异常可分为免疫应答过强、过弱或缺乏,表现为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导致感染或发生肿瘤等病理效应。

2.基础免疫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

答:基础免疫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抗原物质的种类和特点。

(3)免疫应答过程、规律、调控和效应。

(4)免疫学技术应用。学习辅导:第一讲 一.课程介绍

根据高等护理专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学制特点和国家教委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药学专业(专科)主要课程的基本要求,设置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这门课程。本课程分为两篇。第一篇为医学免疫学,主要讲授基础免疫学的内容;第二篇为医学微生物学,包括细菌学、病毒学和其它微生物三部分。医学免疫学是当今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它已广泛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领域,并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和交叉学科。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免疫应答的规律和效应、以及有关疾病的发生机理、诊断与防治的科学。医学微生物学则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遗传与变异、致病性与免疫性、实验诊断和防治原则。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分为两部分:在医学免疫学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免疫应答的生理功能及调节;引起超敏反应的基本机制及防治原则;了解免疫学与疾病的关系及免疫学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生物学特性,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及免疫性,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以及消毒、灭菌方法等内容。

三、学习方法指导

学员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法,但最好能参加学校组织的面授辅导课,并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若实在没有充裕的时间听完全课程,可利用媒体自学、参加网上答疑、网上辅导。同时,认真完成作业并按时参加实验教学活动;此外,学员还应在每月的作业完成及教师讲评后,结合自身学习情况重新复习所学知识,并对尚不十分清楚的内容整理后,通过网络或电话等通讯方式向老师询问清楚。第一篇 医学免疫学 概述

一、免疫:指机体识别和清除“异物”,维持自身生理功能稳定的机能。

正常--保护机体;异常--破坏机体

二、功能:

(一)免疫防御

1、生理性作用: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如:完整皮肤可以阻止任何细菌的入侵。

2、病理性作用:破坏机体细胞正常功能。如:机体对花粉清除中引起的过敏反应。

(二)免疫稳定

1、生理性作用:维持机体自身细胞数量及功能的稳定。例:衰老的红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体外。

2、病理性作用:自身免疫性疾病。

例:由于自身白细胞发生变异,被吞噬细胞清除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

(三)免疫监视

1、生理性作用:监视癌变细胞的繁殖、增生。换句话讲:癌细胞常有而癌症不常有。

2、病理性作用:癌细胞大量繁殖。例:机体免疫力下降时肿瘤即会出现。第一章 免疫器官

一、免疫系统:是执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物质基础,具有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机体稳定和生理平衡的功能集合体。

二、免疫系统组成: §1 中枢免疫器官

一、定义:免疫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二、组成: §2 外周免疫器官

一、定义:免疫细胞定居和繁殖的场所

二、组成:脾、淋巴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三、功能:

若细菌、毒素等有害物质进入机体,淋巴结可滤过并清除这些有害物质,具体可表现为防御性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如有害物质超出淋巴结防御功能,病原菌可沿淋巴管向全身蔓延。

第二章 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如T、B细胞。§1 淋巴细胞

一、T淋巴细胞(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

(一)T细胞在胸腺内的分化发育

(二)T细胞的表面标志

1、T细胞的表面抗原

⑴ HLA抗原:即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对T细胞的激活和产生免疫效应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⑵ 白细胞分化抗原:即利用分化群抗体所鉴定的抗原。如:CD2、CD3、CD4、CD8等

2、T细胞的表面受体 ⑴ 抗原受体:TCR ⑵ 绵羊红细胞受体--E受体,可形成玫瑰花环,用于T细胞鉴别。

⑶ 有丝分裂原受体

①有丝分裂原:一些能非特异性刺激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的物质。

②举例:植物血凝素、刀豆蛋白和美洲商陆素。⑷ 白细胞介素受体

①白细胞介素:是由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组能够介导白细胞和其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②白细胞介素受体举例:IL-1R,IL-2R,IL-3R等。

3、T细胞亚群 ⑴ CD4+T细胞:

①TH细胞(辅助型):辅助抗原传递给B细胞。②TD细胞(迟发型):参与迟发型超敏反应。⑵ CD8+T细胞:

①TC细胞(细胞毒型):分泌细胞毒素分解靶细胞。②TS细胞(抑制型):避免出现过激的应答反应。

二、B淋巴细胞

(一)B细胞在骨髓内的分化发育

(二)B细胞的表面标志

1、B细胞表面抗原

⑴ HLA抗原: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⑵ 白细胞分化抗原(CD抗原):CD19、CD20、CD80等

2、B细胞表面受体 ⑴ 抗原受体:BCR或SmIg ⑵ 抗体IgG FC段受体:可引起ADCC效应。

ADCC效应:即抗体依赖性细胞毒素作用,K细胞表面有抗体IgG FC段受体,当带有抗原的IgG FC与K细胞结合后触发其发挥杀伤靶细胞的功能称ADCC效应。⑶ 补体受体:有补体C3b的受体,趋化作用。

⑷ 有丝分裂原受体:如细菌脂多糖、葡萄球菌A蛋白和美洲商陆素。

⑸ 白细胞介素受体:如,IL-1,IL-2,IL-4等。

三、第三群淋巴细胞:是一大类无典型T、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和特征的淋巴细胞。

(一)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其表面没有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杀伤靶细胞不需抗原预先致敏,也不受MHC限制。可以非特异性杀伤某些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需在IL-2诱导作用下,才能发挥杀伤作用的淋巴细胞;具有广谱抗肿瘤作用。

§3 单核吞噬细胞

一、组成:

前单核细胞(骨髓)、单核细胞(外周血)和巨噬细胞(组织)。

二、单核吞噬细胞表面标志

(一)表面抗原:MHC-I类及MHC-II类抗原分子

(二)表面受体:多为非特异性,即不管抗原是什么。如补体C3b受体,IgG的FC 受体

三、单核吞噬细胞的主要免疫学功能

(一)吞噬杀伤作用:如细菌、机体衰老细胞等。

(二)递呈抗原信息:启动免疫应答作用(见图一)。

(三)抗肿瘤作用:被激活后能有效杀伤肿瘤等靶细胞。

(四)分泌生物活性介质:如IL-1促进体液免疫的进行。§4 其它免疫细胞

一、中性粒细胞:主要发挥吞噬作用的细胞。

二、嗜酸性粒细胞:阻止I型超敏反应的持续发生。

三、嗜碱性粒细胞与肥大细胞:引起I型超敏反应。

四、红细胞:携带和运输氧分子;发挥免疫粘附作用(C3b受体)。

图一 吞噬细胞对抗原信息递呈过程

第二讲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

§1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概念

一、定义:

(一)免疫球蛋白(Ig):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二)抗体(Ab):指机体免疫细胞被抗原激活后,由B细胞合成与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二、区别:

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并不都是抗体。如:骨髓瘤蛋白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但无抗体活性。§2 免疫球蛋白结构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及功能区

二、免疫球蛋白的酶解片段

§3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一、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二、可以激活补体

三、可与许多细胞表面Fc受体发生结合

(一)调理促吞噬作用:如IgG促进吞噬细胞发挥吞噬功能

(二)介导过敏反应:如IgE与肥大细胞结合介导Ⅰ型过敏反应

(三)ADCC效应:IgGFc段与NK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上Fc段受体结合,使其发挥ADCC效应

四、穿过胎盘:IgG是唯一可穿过胎盘的抗体

五、免疫调节作用:负反馈性调节等 §4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

一、同种型:

(一)定义:指同一种属所有正常个体Ig分子共同具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其决定簇在Ig分子恒定区,具种属特异性。

(二)举例:IgM、IgG、IgA、IgD、IgE

二、同种异型:

(一)定义: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所产生的同一类型Ig,由于重链或轻链恒定区内一个或数个氨基酸不同而表现的抗原性差异。其决定簇在Ig分子恒定区。

(二)举例:人类ABO血型抗原。

三、独特型:指不同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分子V区所具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其决定簇在Ig分子可变区。§5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及功能

一、IgG

(一)特性

1、存在形式:单体,占血清Ig总量的3/4。

2、合成时期:婴儿出生后三个月开始合成。

3、半衰期:23天,是所有抗体中半衰期最长的。

(二)生物活性

1、是主要的抗感染抗体:如抗细菌、抗病毒、中和毒素等。

2、是补体经典激活途径参与者。

3、是唯一可以穿过胎盘的抗体,是新生儿抗感染重要因素。

4、具有调理吞噬作用和介导ADCC效应的功能。

二、IgM

(一)特性

1、存在形式:五聚体,占血清Ig总量的10%,是分子量最大抗体。

2、合成时期:胎儿晚期已能合成。

3、半衰期:5天,所以若血清中特异性IgM类抗体含量增加,表明有近期感染。

(三)生物活性

1、是高效能的抗菌抗体,是B细胞SmIg成分之一。

2、激活补体传统途径,只需一个IgM分子。

3、中和毒素或病毒,但不能介导ADCC效应。

4、ABO血型天然抗体。

三、IgA

(一)特性:

1、存在形式:单聚体(血清型)和双聚体(分泌型);其中分泌型主要分布于呼吸道、消化道及初乳等分泌液中。

2、合成时期:婴儿在出生4~6个月才能合成IgA。

(二)生物活性

1、是机体局部粘膜防御感染的重要因素(分泌型IgA)。

2、具有中和毒素作用(血清型IgA)。

3、辅助婴儿抵抗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初乳中含分泌型IgA)。

四、IgD

(一)特性

1、存在形式:单聚体,仅占血清Ig总量的1%。

2、合成时期:较晚。

(二)生物活性

1、成熟B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

2、血清中IgD的功能尚不清楚。

五、IgE

(一)特性

1、存在形式:单聚体,仅占血清Ig总量的0.002%。

2、合成时期:最晚合成的抗体。

(三)生物活性

1、引发Ⅰ型过敏反应。

2、抗寄生虫的主要抗体。§6 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

一、多克隆抗体

用抗原免疫动物后获得的免疫血清(抗血清)为多克隆抗体。

二、单克隆抗体(McAb)

(一)定义:指由一株B淋巴细胞杂交瘤增生而成的单一克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高度均

一、高度专一性的抗体。

(二)应用:

1、克服交叉反应,提高免疫学试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2、用于亲和层析,可分离、纯化含量极低的可溶性抗原。

3、用作生物导弹,携带抗肿瘤药物抵达靶器官发挥作用。第四章 补体系统

(学习本章内容请参阅教材中P38~45图示)§1 概述

一、补体系统

(一)定义:由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可溶性蛋白及存在于血细胞与其他细胞表面的一组膜结合蛋白和补体受体所组成。

(二)组成

1、补体的固有成分:C1~C9及B、D、P因子等

2、补体的调控成分:C1抑制剂、H因子、I因子等

3、补体的各种受体:C1q、C3a、C4a、C4b等受体

(三)激活方式

1、经典途径(C.P)

2、旁路途径(A.P)§2 补体固有成分和补体系统的激活

一、补体固有成分的组成及理化特性

(一)组成

(二)理化特性

1、对热不稳定:通常56℃作用30min即被灭活。

2、对理化因素敏感:如UV、酒精等均能破坏补体。

二、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请参照P43图4-9)

(一)经典激活途径

1、激活前提:AgAb复合物的形成。

2、激活过程:

⑴识别阶段:在激活物及Ca2+参与下C1被活化成具有酯酶活性的C1,其次,在Mg2+参与下酶解C4、C2产生C4b、C4a和C2b、C2a。

⑵活化阶段:被酶解的C4b、C2b结合成C4b2b--C3转化酶,C3转化酶将C3分解为C3a、C3b与C4b2b结合成C4b2b3b--C5转化酶。

⑶膜攻击阶段:在C5转化酶作用下,C5被裂解为C5a和C5b,C5b依次与C6、C7、C8、C9结合成C5b6789--膜攻击复合体(MAC)。细胞膜发生严重损伤,胞浆内容物外漏,导致细胞最终溶解、破坏。

(二)旁路激活途径

1、激活前提:细菌脂多糖、酵母多糖、葡聚糖等。

2、激活过程:

⑴识别阶段:体液中某些蛋白水解酶能有限的微弱裂解C3,产生少量C3a和C3b片段。当激活物出现后,在Mg2+参与下C3b与B因子(C3激活剂前体)结合形成C3bB复合物。⑵活化阶段:D因子(B因子转化酶原)在激活物作用下转化为有活性的D因子,可使C3bB中的B裂解为Ba和Bb,而形成C3bBb--C3转化酶。C3bBb极不稳定,与P因子(备解素)结合成C3bBb(P)稳定性提高,使C3大量分解为C3b,产生的C3b一方面与B因子构成更多的C3转化酶,另一方面可进一步与C3bBb结合形成C3bnBb复合物--C5转化酶。

⑶膜攻击阶段:C3bnBb也不稳定与P因子结合成稳定的C5转化酶C3bnBb(P),其后与C.P途径一致最终形成C5b6789--膜攻击复合体(MAC),细胞完全裂解。§3 补体激活过程的调节

一、补体自身衰变的调节作用:C4b2b中的C2b、C3bBb中的Bb及C5b等性质都不稳定,极易衰变,导致C3转化酶、C5转化酶失活,从而影响膜攻击复合体的形成。

二、体液中可溶性调节分子的作用

(一)C1INH:C1酯酶抑制物使C1酯酶失活,从而抑制C4、C2活化。

(二)I因子:C3b 灭活因子,使C3b、C4b被裂解、灭活。

(三)H因子:C3b灭活促进因子,加速I因子对C3b的灭活。

(四)S蛋白:MAC抑制因子,阻止C5b6789的生成。§4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一、溶菌和细胞溶解作用

(一)溶菌作用:细菌进入体内后,若产生抗体则激活C.P途径;如没产生抗体(G-菌)则刺激A.P途径溶菌。

(二)溶解细胞:若自身细胞发生变异,激活补体则细胞将被溶解。

二、促进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

(一)促进中和:抗体与病毒的复合物中加入补体可阻止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和进入,增强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

(二)溶解病毒:某些病毒可直接激活补体。

三、调理和免疫粘附作用

(一)调理作用:吞噬细胞上有C3b、C4b的受体,所以相当一座桥梁把细菌或免疫复合物与吞噬细胞连在一起,称补体的调理作用。

(二)免疫粘附作用:红细胞和血小板上也有C3b、C4b的受体,当它携带细菌或免疫复合物与红细胞和血小板连在一起,就会形成更大的免疫复合物,易被游走的吞噬细胞所捕捉到。

四、炎症介质作用

(一)激肽样作用:C2a能使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引起炎症性充血和水肿,称其为补体激肽。

(二)过敏毒素作用:C3a、C4a、C5a可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脱颗粒,引起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等现象。

(三)趋化作用:C3a、C5a能吸引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向补体激活的区域移动,增强炎症反应。第三讲 第六章 抗 原 §1 概述

一、定义

凡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或效应T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统称为抗原。

二、特性

(一)免疫原性: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性质。

(二)反应原性:指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或效应 T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性质。

三、分类

(一)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抗原称 为完全抗原。

(二)半抗原: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仅有免疫反应性的抗 原称为半抗原。也就是说半抗原单独存在时不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但与大分子蛋白质(也称为载体)结合在一起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此时的半抗原相当于完全抗原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半抗原的抗体,半抗原可单独与其相应的抗体结合,不依赖载体的存在。

§2 决定免疫原性的因素

一、分子大小

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分子量通常在 10000以上,一般说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这是因为大分子有机物结构较稳定,在机体内不易被破坏与清除,在体内存留时间较长,使淋巴细胞得到持久的刺激,有利于免疫应答的发生。但不能绝对化,比如明胶分子量为100,000dal(10万道尔顿),却没有抗原性。

二、化学组成与结构

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还需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化学组成中以含有大量芳香族氨基酸尤其是酪氨酸,免疫原性才较强;如以非芳香族氨基酸为主的蛋白质,其分子量无论多大,而免疫原性却很弱。这是因为具有一定化学组成和结构复杂的物质,其稳定性好,在体内存留时间长,故免疫原性就较强。

三、异物性

(一)异物:非己的物质。(二)分类

1、异种物质:如细菌、病毒、异种血清等。

2、同种异体物质:如组织相容性抗原、血型抗原等。

3、改变和隐藏的自身物质:主要包括在外伤、感染、电离辐射或药物作用下,组织结构发生改变的“自身”物质和释放入血的隐藏的自身抗原,如甲状腺球蛋白、眼晶体蛋白等。(三)特性

1、机体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宿主自身物质和非己异物。

2、凡在胚胎期未与相应淋巴细胞克隆接触过的物质,均可被免疫细胞视为异物,并对其产生免疫应答。

3、异物性越大其免疫原性越强,如种系关系越远,其化学组成和组织结构差异性越大,免疫原性也就越强。

四、其他因素

(一)遗传因素:包括机体的年龄、生理状态以及个体发育等与抗原的免疫原性有关因素。

(二)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剂量、次数和间隔时间以及免疫佐剂的使用等因素都可影响抗原的免疫原性。

一般非消化道途径抗原性较口服为大。§3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一、抗原决定簇

(一)抗原决定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集团称为抗原决定簇。

(二)抗原结合价:指一个抗原分子上能与相应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决定簇的总数。

(三)作用:是抗原分子与相应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相应抗体或效应 T细胞特异性结合的部位。

(四)分类(因其位置不同)

功能性抗原决定簇与隐蔽性抗原决定簇。

(五)特性:抗原决定簇的化学组成、排列及空间结构决定着抗原的特异性。

二、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

(一)共同抗原:在不同抗原分子上出现的同一抗原决定簇称为共同抗原决定簇;带有共同抗原决定簇的抗原互称共同抗原。

(二)交叉反应:由共同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以和两种抗原(共同抗原)结合发生的免疫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4 抗原的分类

一、根据抗原的来源及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

(一)异种抗原:指来自另一物种的抗原物质。如微生物或异种血清。

(二)同种异体抗原:指来自同种生物而基因型不同的个 体的抗原物质。如HLA抗原。

(三)自身抗原:指能引起自身免疫应答的自身组织结构 成分。如自身变异细胞。

二、根据抗原激活B细胞是否依赖T细胞辅助分

(一)胸腺依赖性抗原:必须在T细胞辅助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因T细胞是在胸腺成熟,故称此类抗原为胸腺依赖性抗原或T细胞依赖性抗原。

(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不需要T细胞辅助,能直接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称为胸腺非依赖性抗原。第四讲

一、复习上次课内容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抗体、补体和抗原三章,这三章内容是医学免疫学部分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内容。下面做一简单回顾: 抗体(Ab)定义:指机体免疫细胞被抗原激活后,由B细胞合成与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功能:特异性结合抗原;激活补体;结合细胞;穿过胎盘和粘膜。抗原(Ag)

定义:凡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或效应T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统称为抗原。

抗原决定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抗原分子和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部位,又称表位。补体系统

定义:由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可溶性蛋白及存在于血细胞与其他细胞表面的一组膜结合蛋白和补体受体所组成。

功能:溶菌和溶解细胞;促进中和及溶解病毒;调理和免疫黏附;炎症介质作用。

二、本次课内容 第五章 细胞因子

(掌握细胞因子概念及分类名称)

(一)概念:

细胞因子(CK):是一类重要的分泌型免疫分子,是由活化免疫细胞或其它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的统称。

(二)细胞因子的分类和名称

1、根据来源分类

分淋巴因子(淋巴细胞分泌)和单核因子(单核吞噬细胞分泌)

2、根据功能分类:(1)、白细胞介素(IL)

是一组由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和其他非免疫细胞产生的、能介导白细胞和其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其主要作用是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参与免疫应答和介导炎症反应。

(2)、干扰素(IFN)

干扰素诱生剂刺激宿主细胞产生的干扰病毒复制、阻断病毒感染的物质。分3种其中IFN-α、β以抗病毒、抗肿瘤作用为主,也称I型干扰素。IFN-γ以免疫调节作用为主,也称为II型干扰素。

(3)、肿瘤坏死因子(TNF)

是一类可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分为TNF-α和TNF-β两种。两者均有抗肿瘤、引起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作用。

(4)、集落刺激因子(CSF)

是指可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根据作用不同,集落刺激因子又分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干细胞生成因子(SCF)、多能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等。(5)、生长因子(GF)

一类可刺激细胞生长的细胞因子。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神经生长因子(N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第七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掌握MHC概念)

(一)概念

1、组织相容性抗原或移植抗原

在人或同种不同品系动物个体间进行组织器官移植时,可因二者组织细胞表面同种异型抗原存在差异而发生排斥反应。这种代表个体特异性的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的同种异型抗原称为组织相容性抗原或移植抗原。

2、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

能引起强烈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系统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简称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

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群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人类的称为HLA复合体。

(二)MHC的主要功能

1、引起移植排斥反应:器官或细胞移植时,同种异体内MHC-I类和Ⅱ类抗原可作为非己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强烈的移植排斥反应。

2、抗原提呈作用:在巨噬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内,MHC-I类和Ⅱ类分子可与非己抗原结合,形成抗原肽-MHC-I类或Ⅱ类分子复合体,表达于巨噬细胞或其它抗原提呈细胞表面,递呈给淋巴细胞,启动免疫应答。

3、MHC限制性:CD8+Tc淋巴细胞与靶细胞的互相作用受MHC-I类分子限制。CD4+Th细胞的激活受MHC-II类分子限制。

第八章 免疫应答

(掌握免疫应答、免疫耐受概念;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过程;抗体产生规律)

(一)概 述

1、基本概念

(1)免疫应答:指机体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体内免疫细胞发生一系列反应以排除抗原性异物的生理过程。(2)免疫耐受: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某种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

2、免疫应答过程

(1)感应阶段: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及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启动活化。

(2)反应阶段: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T、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在细胞因子参与下,活化、增殖、分化为致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或发挥特异性细胞杀伤作用,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应的过程。

3、免疫应答分类

体液免疫(B细胞介导);细胞免疫(T细胞介导)

(二)胸腺依赖性抗原引起B细胞应答的过程

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在感应阶段,抗原提呈细胞或B细胞必须将吞噬的抗原加工处理成抗原肽并和MHC-II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才能由CD4+Th细胞识别,激活Th细胞。活化的Th细胞又可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反过来作用于巨噬细胞和B细胞,使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如IL-

1、IL-12,进一步促进T、B淋巴细胞的活化。活化B细胞表面也可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受体,接受来自Th细胞、巨噬细胞的细胞因子的辅助作用,进入分化、增殖阶段,即反应阶段。在反应阶段,CD4+Th细胞在细胞因子IL-4的作用下分化为CD4+Th2细胞,产生大量IL-4、5、6、10,作用于B细胞,使B细胞分化成熟为浆细胞,合成分泌各种特异性抗体,发挥各种体液免疫效应,即效应阶段。(教科书中有关于免疫应答过程的图例,学生可参考学习。在这个应答过程中最主要是记住几个关键性的细胞或分子,如吞噬细胞、MHC-II类分子、Th细胞、细胞因子、B淋巴细胞、抗体等,记住他们就等于记住了应答过程。)

(三)抗体产生的规律

1、初次应答:潜伏期长;抗体含量低;持续时间短;血清抗体以IgM分子为主,IgG出现较晚。

2、再次应答: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则抗体产生的潜伏期短;抗体含量高;维持时间长。IgM产生的数量和在体内持续的时间与初次应答时大致相同,IgG类抗体则出现相对较快,且含量较初次应答时显著升高。

(四)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1、TH1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

在感应阶段活化的CD4+Th细胞可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并在细胞表面表达IL-

2、4受体。巨噬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及活化CD4+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可分泌IL-

1、IL-12。活化CD4+Th细胞接受以IL-12为主的细胞因子作用后分化为CD4+Th1细胞,又称炎性T细胞,可产生大量IL-2和IFN-γ等细胞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引起局部以淋巴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反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

2、Tc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

(1)、杀伤T细胞(Tc,或CTL)的激活: CTL前体细胞通过其表面TCR识别APC或靶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表面与MHC-I类分子结合的抗原肽,获得活化的第一信号。在Th细胞辅助作用下被激活。激活的CTL可表达IL-12受体,在IL-12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致敏Tc细胞,即效应细胞毒T细胞。

(2)、Tc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 激活的CTL可释放一系列细胞毒素,引起靶细胞的损伤。这种细胞毒作用具有抗原特异性,并且受MHC-I类分子限制。CTL还可迅速诱导靶细胞发生细胞凋亡。第九章 超敏反应

(掌握超敏反应概念、分类及各型机制)

(一)概念 超敏反应:是指已被某种抗原致敏的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的或病理性免疫应答。其表现为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

(二)分类

I型超敏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II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超敏反应)III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IV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

(三)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Ⅰ型机制:是由结合在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与再次接触的变应原结合后导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一系列生物活性物质,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通常无组织细胞损伤。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胃肠炎、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Ⅱ型机制:自身组织细胞表面抗原与相应抗体(IgG、IgM)结合后,在补体、巨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引起细胞溶解和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如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等。

Ⅲ型机制: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主要IgG、IgM)结合形成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系统,吸引白细胞和血小板聚集,引起以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组织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如血清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Ⅳ型机制:(1)T细胞致敏:抗原经APC加工处理后,以抗原肽-MHC-II类或I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提呈给具有相应抗原识别受体的Th细胞和Tc细胞,使之活化、增殖、分化、成熟为效应T细胞,即炎性T细胞(Th1细胞)和致敏Tc细胞。(2)致敏T细胞产生效应: 当致敏T细胞再次遇到相应抗原刺激后,炎性T细胞可通过释放TNF-β、IFN-γ和IL-2等细胞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和NK细胞,引起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致敏Tc细胞则通过释放穿孔素和蛋白酶,直接破坏抗原特异性的靶细胞,引起组织坏死。如某些病毒、寄生虫、染料、油漆、农药、化妆品、磺胺、青霉素等引起的接触性皮炎、传染性过敏反应等。

三、课后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人类同种异体抗原主要包括()和()。

2、免疫应答分为B细胞介导的()和T细胞介导的()。

3、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细胞是();细胞免疫应答的效应细胞是()和()。

4、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分为()、()和()三个阶段。

5、抗原提呈细胞和Th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受()限制。

6、超敏反应分为IV型。根据其特点,I型超敏反应又称为();II型又称为();III型又称为();IV型又称为()。

二、填空题

1、再次应答时抗体产生的特点是()

A.IgM抗体显著升高 B.产生快,维持时间长 C.潜伏期长

D.浓度低 E.亲和力低

2、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免疫应答的部位是()A.胸腺 B.骨髓 C.腔上囊 D.淋巴结 E.血液

3、具有免疫记忆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NK细胞 C.肥大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淋巴细胞

4、初次应答时抗体产生的特点是()

A.潜伏期短 B.抗体亲和力高 C.抗体维持时间短 D.抗体含量高 E.以IgG为主

三、简答题

1、简述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和类型。

2、超敏反应的类型和临床常见疾病。第五讲

一、复习上次课内容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MHC、免疫应答和超敏反应三章,这三章内容是前几章所学内容的综合应用,也是医学免疫学部分最终要阐述的问题。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定义: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群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人类的称为HLA复合体。功能:引起移植排斥反应、抗原提呈作用、MHC限制性。

免疫应答

定义:指机体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体内免疫细胞发生一系列反应以排除抗原性异物的生理过程。过程: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分类:体液免疫(B细胞介导);细胞免疫(T细胞介导)

抗体产生的规律:

1、初次应答:潜伏期长;抗体含量低;持续时间短;抗体以IgM为主,IgG出现较晚。

2、再次应答:潜伏期短;抗体含量高;维持时间长。IgG含量显著升高,IgM与初次应答时大致相同。

超敏反应

定义:是指已被某种抗原致敏的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超常的或病理性免疫应答。其表现为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

分类:I型超敏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II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超敏反应)III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IV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

二、本次课内容 第十章 免疫学应用

(掌握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概念及其区别)

(一)、概念:

人工自动免疫:是指给机体接种疫苗、类毒素等抗原性物质,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从而获得对某种病原的特异性抵抗力。

人工被动免疫:是直接给机体注入免疫应答产物如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主要用于紧急预防和免疫治疗。

(二)、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区别及常用制剂 区别点 人工自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接种物 抗原:疫苗、类毒素 免疫效应物质:抗体、细胞因子等

免疫出现时间 慢,1~4周后产生 快,立即发挥效应 免疫力维持时间 长,数月~数年 短,2~3周 用途 主要用于预防 治疗或紧急预防

常用制剂 卡介苗(活)、麻疹疫苗(活)、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活)、乙型肝炎疫苗(亚单位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死)、狂犬疫苗(死)、白百破三联疫苗(类毒素)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肉毒抗毒素、气性坏疽多价抗毒素、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 第二篇 医学微生物学 细菌学部分 概念:

微生物:是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在适当环境中可生长繁殖,并发生遗传、变异的一类微小生物的总称。

病原微生物:是指存在于自然界或人体内的一小部分可引起人类与动植物疾病的微生物。

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致病微生物或条件致病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免疫性、实验室诊断和防治原则的一门科学。第十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基本形态、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构造的区别及其医学意义、细菌的特殊构造及其医学意义)

(一)、基本形态:球形、杆形、螺形。

(二)、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

(三)、G+与G-菌的细胞壁结构及特点: 区别点 革兰氏阳性(G+)革兰氏阴性(G-)

组成 肽聚糖和磷壁酸

肽聚糖和脂蛋白、外膜、脂多糖 四肽链的连接方式 五肽桥 肽键 肽聚糖的含量 50层左右 1-2层

敏感物质 溶菌酶、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EDTA+溶菌酶 致病性 膜磷壁酸(表面抗原)内毒素(脂多糖LPS)革兰氏染色 紫色 红色

(四)、细菌的特殊构造和生物学意义

(1)芽胞:是某些革兰阳性菌在外界不利环境中所形成的菌体内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医学意义①灭菌指标②鉴别细菌③传染源,如破伤风。

(2)菌毛:某些细菌菌体表面由蛋白质构成的极其纤细且短直而多的丝状物。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普通菌毛是细菌的黏附结构,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如痢疾杆菌。性菌毛是细菌传递遗传物质的结构。

(3)荚膜:某些细菌在营养状况好时分泌的包绕在细胞表面的粘液状物质。医学意义①增强抵抗力②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③用于细菌鉴定。

(4)鞭毛:某些弧菌、螺菌、和部分杆菌细胞壁表面的细长弯曲的蛋白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医学意义①构成细菌的H抗原②用于细菌的鉴定③某些细菌鞭毛可帮助细菌黏附,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第十二章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

(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方式与速度,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的种类及其意义)

(一)、人工培养细菌需提供的条件

1、营养物质:水、碳源(糖)、氮源(氨基酸)、无机盐类等。

2、合适的酸碱度:多数病原菌生长的最适pH值为pH7.2~7.6。

3、合适的温度:多数病原菌一般最适生长温度为37℃。

4、气体环境: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根据细菌对氧气需求的不同分为:

(1)专性需氧菌:必须在有氧条件下生存,如结核杆菌、霍乱弧菌等。

(2)专性厌氧菌:只能在无氧条件下生存,如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等。

(3)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中都能生长。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

(4)微需氧菌: 只能在含低氧压的条件下可以生长,如空肠弯曲菌。

(二)、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和速度

1、细菌的繁殖方式:无性二分分裂法。

2、繁殖速度:细菌由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所需时间称为代时。多数细菌如大肠杆菌在最合适的条件下生长时,代时仅需20~30分钟。单个细菌经人工培养18~24h可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落称为菌落。

(三)、细菌群体生长繁殖的规律--细菌生长曲线

1、迟缓期:细菌接种到培养基内1~4h内,细菌的数量不增加,但代谢旺盛。

2、对数生长期:细菌数量呈指数上升,形态均一,是研究细菌的最佳时期。这段时间一般可持续10小时左右。

3、稳定期:细菌的生长速度逐渐下降,部分细菌开始死亡。细菌总数虽然稍有增加,但活菌数开始下降。是收获细菌各种代谢产物的最佳时期。

4、衰亡期:细菌大量死亡,活菌数迅速减少。细菌的形态显著改变,甚至有些细菌发生自溶。

(四)、细菌合成代谢产物与医学意义

1、与致病性有关的代谢产物:毒素、侵袭性酶、热原质。

2、与细菌鉴定有关的代谢产物:细菌素、色素。

3、可供人体利用的代谢产物:抗生素、维生素。

三、课后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和()。

2、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和()。

3、细菌的特殊构造包括()、()、()和()。

4、细菌的生长曲线分为()、()、()和()四期。

(二)单项选择题

1.可成为某些外源性感染传染源的细菌特殊构造是()

A.菌毛 B.荚膜 C.芽胞 D.鞭毛 E.质粒

2.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特殊构造是()A.菌毛 B.荚膜 C.芽胞 D.鞭毛 E.性菌毛

3.可黏附细胞的细菌结构是()A.菌毛 B.荚膜 C.芽胞 D.鞭毛 E.中介体

4.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有的物质是()

A.肽聚糖 B.磷壁酸 C.四肽侧链 D.脂多糖 E.五肽桥 5.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的物质是()

A.肽聚糖 B.磷壁酸 C.四肽侧链 D.脂多糖 E.外膜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

1、人工自动免疫:

2、人工被动免疫:

3、类毒素:

4、芽胞:

(四)简答题

1、简述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区别。

2、简述G+和G-菌细胞壁差异及其致病性成分。第六讲

一、复习上次课内容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免疫学应用、细菌形态与结构和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三章,这几章内容是细菌学部分基础知识,也是重点章节。免疫学应用

人工自动免疫:是指给机体接种疫苗、类毒素等抗原性物质,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从而获得对某种病原的特异性抵抗力。

人工被动免疫:是直接给机体注入免疫应答产物如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主要用于紧急预防和免疫治疗。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基本形态:球形、杆形、螺形 G+与G-菌的细胞壁结构及特点:

区别点 革兰氏阳性(G+)革兰氏阴性(G-)组成 肽聚糖和磷壁酸 肽聚糖和脂蛋白、外膜、脂多糖 四肽链的连接方式 五肽桥 肽键 肽聚糖的含量 50层左右 1-2层

敏感物质 溶菌酶、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EDTA+溶菌酶 致病性 膜磷壁酸(表面抗原)内毒素(脂多糖LPS)革兰氏染色 紫色 红色

细菌的特殊构造:芽胞、菌毛、鞭毛、荚膜。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

人工培养细菌需提供的条件:营养物质、合适的酸碱度、合适的温度、适当的气体环境:

细菌群体生长繁殖的规律--生长曲线(迟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

二、本次课内容

第十三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掌握参与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种类、噬菌体和质粒的概念)

(一)概念:

1、遗传: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称为遗传。

2、变异:子代较亲代某些性状发生改变的现象称变异。

3、噬菌体:一类寄生在细菌、真菌、螺旋体等微生物细胞中的病毒。

4、质粒:是独立于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由双股环状DNA组成。质粒控制细菌非生命必需的遗传性状,并可自行复制、传代、通过转换、接合和转导方式在细菌间转移。

5、毒性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可在宿主菌细胞 内增殖并造成宿主菌裂解的 噬菌体。

6、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不在宿主菌细胞内增殖,而是将自身DNA与宿主菌DNA整合,使宿主菌遗传性状发生改变的噬菌体。

图1.毒性噬菌体裂解细菌

7、前噬菌体:整合在宿主菌DNA上的温和噬菌体DNA称前噬菌体。

(二)参与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

1、细菌的核质:由裸露的双股DNA盘绕组成,编码细菌生命必须的遗传性状。

2、细菌的质粒:根据功能分致育性质粒(F质粒),可编码性菌毛;耐药性质粒(R质粒),可编码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3、噬菌体:根据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后是否立即裂解宿主菌分为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

(三)、常见细菌变异现象及实际意义

1、形态结构变异:L型变异(细胞壁缺陷型细菌)、H-O变异(鞭毛有无)、荚膜变异、芽胞变异等。

2、菌落变异:S-R变异(细菌的菌落由光滑型(S型)变为粗糙型(R型))

3、毒力变异:

1)、毒力减低:人工诱导细菌发生毒力减低变异可用于制备减毒活疫苗。如卡介苗。

2)、毒力增强:细菌增强致病性,如溶原性白喉杆菌产生白喉毒素

4、耐药性变异:临床治疗应选择敏感抗生素。

图1.细菌接合 第十四章 细菌的致病性

(掌握细菌毒力的概念,构成细菌侵袭力的因素,细菌内外毒素的特性及区别,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带菌状态、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概念。)

(一)概念:

侵袭力:指病原菌突破机体的防御机能,在机体内生长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细菌毒力:是表示细菌致病性强弱的概念。细菌毒力由细菌的侵袭力和毒素构成。

隐性感染:虽感染了病原菌,但由于入侵的细菌数量少、毒力弱、而机体抵抗力强,因此感染未对机体造成明显损害,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称为隐性感染。隐性感染后机体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白喉杆菌、脑膜炎球菌等都可引起隐性感染。

显性感染:感染了较多数量和毒力较强的病原菌而机体抵抗力又较弱时,机体组织细胞受到较严重损害,导致生理功能的紊乱,并出现临床症状,称为显性感染。

毒血症:细菌在入侵局部生长繁殖,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到达并作用于易感的组织细胞,引起特定的中毒表现。如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菌血症:病原菌由入侵局部生长后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液中繁殖,只是一过性或间断性地通过血流播散到体内合适的组织器官中进一步繁殖而致病。如伤寒杆菌感染早期可引起菌血症。

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血液中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肝脾肿大、中毒性休克等。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产气荚膜杆菌、炭疽杆菌等。

第五篇:《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概况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是由医学免疫学和医学微生物学两门独立的学科合成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是医科类各专业各层次学生必修的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也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高等医学专科护理专业统设必修的一门基础课。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抗原物质的种类、特性;以及机体免疫系统与抗原物质作用产生免疫应答的规律、免疫应答的生理和病理效应、免疫学技术应用等内容的一门学科。医学免疫学从早期微生物学的抗感染免疫开始,现已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其研究领域也早已超出抗感染免疫范畴,而涉及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各个领域,如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移植免疫、肿瘤免疫等。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只涉及基础免疫学理论;临床免疫学部分只涉及超敏反应有关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并力争用所学知识去理解、联系临床问题。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其内容包括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抗原物质、抵抗力、遗传变异和培养条件、致病物质、所致疾病、致病机制和免疫性,以及传染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原则等内容。本课程按系统可分为细菌学、病毒学和其他微生物学三部分。而细菌学和病毒学又分为总论和各论。总论部分介绍微生物的共性,属于基本知识,即重点内容。各论内容介绍各种微生物的个性。由于微生物的种类非常繁多,所以会感到微生物学的知识比较庞杂和零散,难以记忆。学生在学习时要注意按系统掌握重点内容,以总论部分内容为纲,将各论知识有机地串在总论知识的纲上,便于记忆。教师在辅导时也应注意联系临床病例帮助理解和记忆。

根据高等教育专科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要求,本门课程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介绍,同时也适当增加了学科进展方面的知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医学免疫学和医学微生物学都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既重视理论,又重视实践。地方电大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教学条件开设全部或选开部分实验课程,使学员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标本,实际操作细菌标本的涂片染色以及基本的免疫学检测,加深对微生物的感性认识和对免疫学理论的理解,为学习后期临床医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高等医学护理专业教学计划规定,《医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课程为5学分,在第二学期开设。课内总学时为90学时,其中电视讲课18学时,实验27学时。学生应切实抓住时间,保证自学的学时数,做好电视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练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习的效果和良好的考试成绩。

和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同期开设的课程有人体生理学、医用生物化学。这些课程均为本课程的基础。第三、四学期开设的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和医学遗传学与本学科内容也有联系。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某些概念及疾病的理解涉及上述相关课程的内容,可参考有关学科的教科书。

二、教学资源

(一)文字材料

1.《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

由白惠卿、陈育民、安云庆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出版,第二版。

第一篇免疫学共10章。其中1-5章为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按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的顺序排列。6-7章介绍抗原系统。8-9章介绍免疫系统识别抗原物质后产生免疫应答的过程、规律及生理和病理效应。第10章介绍免疫学应用,主要包括免疫学防治和免疫学诊断的原理和方法。

第二篇医学微生物学共27章(章节序号与免疫学章节序号连续排列),按学科内容又分为细菌学、病毒学和其他微生物学三部分。其中11-17章为细菌学总论,介绍细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免疫性、消毒灭菌、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等有关细菌学的基本知识。18-23章是细菌学各论内容。24-27章是病毒学总论,介绍病毒学的基本知识,包括病毒的形态结构、感染与免疫、感染的防治和实验室诊断等内容。28-32章介绍病毒学各论的内容。其他微生物的内容自33-37章,分别介绍了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真菌的基本知识。

2.《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学习指导》

该书是与主教材《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配套使用的辅导用书。全书37章与主教材编排相同,每章(“其他微生物学部分”测试题集中排在第37章后)均由重点难点内容、测试题和参考答案三部分组成。学生可在学习教材的同时学习辅导教材相应章节,以便更好地抓住重点,理解难点,并通过课后练习和自测,加深理解,巩固大纲要求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二)音像教材

教学录象:共18讲。其中免疫学7讲,由首都医科大学免疫学系安云庆教授主讲;微生物学11讲,由首都医科大学免疫学系陈海伦副教授主讲。每讲50分钟。录象内容是主讲教师讲授的本门学科重点内容。微生物学部分还包括一些形态学的图片和照片,以增强感性认识。学生在看录象教材之前,应先预习、自学教科书和学习指导中相关章节内容,课后应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三)网上教学

网上有与文字教材相对应的各章节辅导。每章主要包括学习建议、知识结构图、概念简释、重点难点内容介绍、思考练习和参考答案等内容,分8次播出。第一次介绍概述、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1-2章)。第二次介绍免疫球蛋白(3章)。第三次抗原与HLA(6-7章)。

第四次介绍免疫应答、超敏反应及免疫学应用(8-10章)。第五次医学微生物概述(11-17章)。

第六次介绍微生物各论(18-23章,28-32章)。第七次介绍病毒学各论(24-27章)第八次介绍其他微生物(33-37章)。

三、教学安排

本课程课内总学时为90。电视讲课18学时,每周播出一讲。电视复习课2学时。教学内容按照一学期18周,每周5学时进行安排。学生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自学时间。下表所列安排可供参考。

教学内容周电视课

次(文字教

材)

第1-2章

免疫学概述、免疫

网上

课后练习辅导 网上

免疫学实验

辅导

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 补体系统 细胞因子

(1)沉淀反应:单扩散测免疫球蛋白含量(试剂盒)

医学免疫学第3章 3 第4章 4 第5章 第6-7

5章 6

第8-9章

与微生物学

网上作业

1(2)凝集试验: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辅导测妊娠尿HCG(试剂盒)

网上

抗原、主要组织相

辅导容性抗原系统医学免疫学(3)ELISA试验:测血清乙肝表面抗

与微生物学原(试剂盒)注:免疫应答、超敏反

网上作业2 或次日看结果 应

辅导第10章 免疫学应用

医学微生物学(概述)微生物学概述 细菌学实验 网上医学免疫学

细菌的形态与结辅导与微生物学第11章(1)显微镜油镜头使用 5 作业3 构 10

第12-13章

细菌的生长、繁殖、代谢、遗传与

(2)细菌基本形态观察(3)细菌特殊结构观察

变异第14章 细菌的致病性 12 第15章 抗菌免疫 13 1

4第16-17章 第18-23章

消毒与灭菌 细菌学各论

网上辅导6 网上辅导7

医学免疫学

病毒学各论

网上辅导

教材第17 33-37

四、教学媒体播出及使用信息

8其他微生物

与微生物学作业

4(2)革兰染色法

(4)细菌培养性状观察:菌落类型、色素、溶血

第24-1

527章

病毒学总论 16

第28-32章

中央电大开放教育网页()将提供网上辅导内容及教学研讨会时间。农医部电子邮箱是:lyx@crtvu.edu.cn Tel:010-66490526 主持教师电子邮箱是:tangyt@crtvu.edu.cn Tel:010-66490526

五、教学环节

1.自学为主:本课程以自学为主。学员通过自学文字教材、收看电视课程或录象、参加网上辅导、完成作业、参加实验和小组讨论等多种途径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进度可参考教学安排表,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安排。

2.辅导:网上辅导分8次。同学们平时也可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进行答疑。教学点的面授辅导可以集中在实验课时个别辅导或酌情安排集中辅导。

3.作业:本课程安排作业4次。免疫学作业两次,微生物学作业两次。以作业本形式下发给每位学员。作业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12%。中央电大将不定期地抽查学生作业,检查作业的完成及批改情况。

4.实验:各教学点可根据当地实际条件选做4-5个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成绩低于5分者不得参加本课程的期末考试。实验指导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医科统设课程实验指导汇编》。

5.教学研讨:本学期暂定一次网上教学研讨,具体时间届时在网上发布。

六、教学组织建议

(一)自学

远程教育的学生以自学文字教材为主要学习形式。要学会读书,书要反复读,用心读,才能理解、掌握。

(二)电视课

1.受电视课程学时的限制,电视录象课程每一讲内容都高度凝练,信息量集中在最重要的内容上,不能涵盖全部考核内容,也不像在课堂上讲课会反复强调、重复所讲内容。2.免疫学内容理论性较强,各种名词、概念层出不穷,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极为陌生的。因此期望听一讲电视课程即能听懂记住大部分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

3.由于本门课程的相关基础课程如生理学、生物化学与本门课程同期开设,而关系密切的病理课程在后期开设,所以在学习中会遇到一些概念或疾病不易理解。看电视课主要是解决读书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印象。

(三)辅导

教学点的辅导答疑可以在实验课时进行个别辅导或酌情安排集中辅导。可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答疑式的教学,注意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集中辅导的时间不宜超过总学时的1/3。

本课程辅导教学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1.《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虽是两门学科,但免疫学是由研究病原微生物及抗传染免疫发展起来并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免疫学的新理论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而日益更新,但本专业学生应着重基础理论学习,并应注意联系微生物学内容,将有助于理解免疫学理论。

2.微生物学是兼有形态学和机能学的课程,研究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等生物学性状是为了解其致病机制,而最终目的是为临床传染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服务。因此,学习微生物学应以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为核心,将形态和机能有机联系,有助理解和记忆种类庞杂的各种病原微生物。

3.免疫学和微生物学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并和临床有密切联系。因此学习中应注意联系临床病例,学会用所学的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知识解决临床的实践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学习中应注意归纳综合和系统化。讲课时是纵向的按各章节分述,但考核时常是横向的各章节内容混在一起。因为引起一种传染病的有可能是多种不同病原微生物,而一种病

原微生物又可引起多种临床疾病。因此必须通过归纳的方法,建立整体观念,从整体认识疾病的角度去归纳可能的各种病原微生物。

5.在掌握病原微生物共性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病原微生物的特性。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而每种微生物都有其形态、培养、抗原性、抵抗力、致病性、免疫性、诊断、预防、治疗等诸多方面的特点,令人难以记忆。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分门别类地按系统去掌握共性。在此基础上,再去记忆个别重点微生物的特殊之处。要注意抓纲举目。纲目即共性,属于总论部分的内容,可用其为线索将各论不同细菌的特点即个性串联在一起,万不可杂乱无章地、零散地记忆。

电视课应以学生在家里或在教学点收看为主,在辅导课上可以结合电视课中的内容组织教学和答疑活动。

下载由类毒素看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对药学的重要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由类毒素看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对药学的重要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