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际交往“3A法则”有感
人际交往“3A法则”有感
再一次观看完中国人民大学金正昆教授人际交往礼仪讲座之3A法则,感触良多。人际交往原来也就这么简单,因为是有规可循的;然而人际交往也可以很复杂,那是因为规则总是会遇到失效的情况,或者说能够真正做到规则的要求和滔滔不绝阐述人际交往规则完全是两码事。
什么是3A法则呢?在英文字母中A排名老大,人们往往把A当做好的代名词,A在许多方面都是人们希望得到的最好结果,在人际交往中的3A法则,他囊括了在人际交往中受人欢迎的所有秘密。美国学者布吉林教授等人曾经提出了3A法则,其基本含义是:在人际交往中要成为受欢迎的人就必须善于向交往对象表达善良、尊重、友善之意。3A法则的具体内容是:一接受对方(accept),二重视对方(appreciate),三赞美对方(admire)。
具体的说来,在我们日常生活交往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接受容纳对方,不要自以为是。现在很多年青人都会过度重视自己的主观感受,尤其是包括本人在内的绝大多数90后,很少会在乎别人的感受,当然包括同学、朋友、老师、父母等在内。在交往的过程中,总认为自己说的才是真理的人是很难获得别人的认可,也很难在他的生活圈子里面受欢迎起来。在人格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独立的个体,没有所谓的高低贵贱之分。如果你总是把自己的地位抬高,我想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当你的所谓的下级。这也是影响一个人受欢迎程度的重要因素。不过当今的中国社会,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都是家庭里面的天之骄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习惯了自我为中心的交往,一时间也是很难改变的,所以要一步步慢慢来。在生活中,要量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接纳不同的意见,接受对方的观点,接受对方的风俗习惯,接受对方的交际礼仪。
再者,在与人交往时我们要重视别人,欣赏别人。要让对方感觉自己受到重视,不要让人家觉得受冷落。重视别人不是让人难堪尴尬,而是欣赏的重视。有些人专爱找缺点,挑毛病来满足自己的小虚荣心,搞得谈话不愉快,这是最不明智的做法。一个人无论他是多么的不完美,相信总会有闪光点。没有百分之一百的缺点,也没有百分之一百的优点。回想高中时的自己,懵懵懂懂,仗着学习成绩好,总是会不自觉取笑别人,以为自己是全世界最棒的。虽然好朋友们都包容我这一点,我想那些被我取笑的人心中肯定不好受。高考后,在哥哥的影响下,把金教授的礼仪视频一次过看了个遍,深知与人交往的重要性,也学到了许多人际交往技巧。上到大学,发现这里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自己以前的唯我独尊思想也到了很大的影响,慢慢地从大一就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慢慢地改变了许多以前的不好习惯。到如今,已经结交了许多优秀的朋友,使自己的人脉丰富了起来。学会欣赏别人可以让自己取长补短,可以让自己变得优秀的同时拥有宝贵的友谊。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学会赞美别人,要以欣赏的态度肯定对方,要实事求地赞美别人自以为的长处。这是人际交往中一个重要实用的技巧。人总是喜欢被称赞的,无论是六岁的孩子还是古稀的老人,一样喜欢称赞,尤其是喜欢将自己和别人比一比,将自己说的比别人好一点.称赞是欣赏和感谢,它给人的喜悦是无法比拟的,一张冷漠的面孔和一张缺乏热情的嘴是很令人失望的。同样的,这一技巧在营销过程 中也很实用。大二的时候,我做了一份销售的兼职。在面对不同的销售对象,我总能从他们身上挖掘到一些亮点,从不同的角度赞美他们。很多顾客最后都不由自主地被我的真诚言语打动,购买了我的产品。靠嘴皮子成功的喜悦感顿时充斥全身。学会赞美真是让我们备受欢迎啊!
3A法则是我们向别人表达善意的重要技巧,对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成为受欢迎的人是有很大作用的。倘若你在人际交往中注意这样的有效沟通,将使你更好的被交往对象所接受,将使你成为更加受欢迎的人,将有助于你在人际交往中形成良好的形象。
第二篇:学习人际交往心理学有感
学习人际交往心理学有感
这个学期自己选择的选修课是人际交往心理学,虽说课堂上没有百分之百的集中精神听课,但也学得了不少,在老师的引导下,我逐步自我反思,在人际交往方面领悟了不少,我认为人际交往是一种社会学,是一种心理学。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人本身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那就必然会与社会、与人建立联系。人际交往那是一种人与人的交往,那也必将产生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碰撞,具有一定的心理互动。
大学生们四年生活中最棘手的问题就是人际关系问题了,从大一开始,大学生的孤独骄傲,独来独往,狭隘自私的缺陷开始在人际关系中暴露出来。宿舍问题,人际失调,交往自卑,社交恐惧等问题都表现出来;高傲,自卑,孤独,无聊,无望恐惧等心理或多或少都出现在每个同学心中。很多同学带着良好的人际关系期望与同学来往,但往往时间不长就失去了耐心和宽容,并抱怨,大学同学太自私,太难相处了。几乎每个人都在历数别人交往中的缺点与不是,几乎大家都感到大学的人际关系复杂。同时,同学们的交往范围大大延伸,他们积极主动与老师校外社会沟通交流,渴望从他们中间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交往体验。然而,宿舍里的人都难以相处,更何况走向社会呢?交往中语言艺术和技术技巧的缺乏,认知偏差等等,带给他们的是更多的打击和困惑。美国心理学家巴克说:“人离不开人—他要学习他们,伤害他们,支配他们。。总之,人需要与其他人在一起”。
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产生与他人的交流沟通,人际交往在当今社会成为我们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们发展、心理调适、信息沟通等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协调离不开人际交往我们都希望善于人际交往,希望通过人际交往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同学、同事关系,我知道在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可以使自己能在和谐轻松的环境中愉快的学习工作,但现在想来我的人际关系有着不尽人意之处,经过老师的讲课我也越发清晰的发现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足。
剖析自己缺点确实不是一件让自己乐意的事情,发现自己心里有着潜意识的回避,但还是发现了自己这些不足:1不善于言辞,不善于表现自我,在很多时候,很多场合,自己说话不恰当,不善于说话,该自己说话表达自己的时候却是沉默,这一直是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没有很大的突破。2不主动关心他人,不善于维系关系,很多的朋友同学因疏于联系、关心而越来越疏远,没有以前那种关系的和谐性了。3不能准确洞悉他人心里的需求,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人与人交往也是一种心理上的交往,在他人需要鼓舞、安慰或赞美时,我却不能做到位。4会有一点自私,不太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很少为了对方的立场而吃亏,小小牺牲一下自己,这样常常一件不合的矛盾给自己在处理人际交往上带来了阻碍。
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真的是很真诚的,尊重他人是我一直以来对人的原则,从来不会再别人背后说闲话,虽说自己能诚信待人,但是自己的人际关系处理还是不够的,分析自己,并加以改变自己的不足,使自己能有更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对自己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口才是很重要的,而自己确实很缺乏口才,我想自己应该通过努力让自己说起话来游刃有余。打开与人沟通的门户,人与人交流恰当的场合说恰当的话,在不同的人面前要视情况而说话,懂得一定的同流,拉近与他人只见的距离,这就是随境、随人见机行言,把话说到他人心坎里,给人带来满足,带来温暖。
现实社会中,由于个人的性格、禀赋、生活背景及行为目的等等不同而产生思想上的一定隔阂,这是正常的,我们每一个人依据自己的年龄、性别、所处环境等情况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行为规范,所以我发现在和不同的人相处应该有不同的需求,根据他人的不同特点,抓住他们的心理状态,了解他们,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对待,明白他们在交往过程中最大的需求是什么,最看重什么,最排斥什么,去肯定他人,满足他人的这种需求,不去触及他这种排斥学会这样和不同的人交往,处理和不同人的关系使自己在交往中如鱼得水。其实人际关系就是自己人生中的一种资源,我 学会去维系、管理好这种资源,时常联系,关心自己的朋友、家人、亲戚,让他们感觉到我的温暖,感觉到我带来的快乐。在人际交往中 发生矛盾,心存芥蒂产生隔阂时,应该学会宽容,学会一笑泯恩仇的豁达。能屈能伸,处事低调,不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吃点亏不必在意,设身处地的为他人思考,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真切的感受他人的问题为他人心灵留有空间。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给予他人印象是怎样的,以及让人怎样评价我们,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比较一下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异同,听取建议,将有助于我们好的认识自己。人际交往是思想、情感、态度、信息和学习的交往,交流思想,一个头脑有多种思想,分享快乐,快乐就会加倍,分担忧愁,忧愁就会减半,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生命体,因此善于从每个人身上学习所不会的东西,我们才能不断进步。
处理好人际关系使我们有更多的人脉,管理好自己的人脉网,那么我们未来的路才会更好走,我想我会根据自身的情况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去学习并投入生活中每一个细节的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增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加强自己的人际关系,冲破自己的阻碍,迎接自己想要的。Good,Better,Best!
第三篇:法辨有感
读 法 辩 有 感
读《法辩》有感
(部分内容有参考其他资料)
《法辩》堪称法学界的“词典”,这次有机会在法理学老师的课堂上了解到这么一本重量级的法学书籍的存在。下来后认真看了一遍,但是毕竟是经典吧,能够领略的也只是皮毛而已,也不得不承认法学世界的浩瀚和渊博啊。下面是我在读过之后的一些感想和收获,当然由于自身法学底蕴的欠缺,有很多观点都是有受启发于网上一些知名的评论和讲解,不过我也在努力之中。
《法辨》一书收录了梁治平先生1985年至1987年三年间发表的大部分文章。全书包括法与文化的比较,法与礼的关系,古代发到现在的发展与差距,然后谈到了中国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对文化进行一个深刻的检讨,辅之以西方文化中的法学渊源,全书逻辑非常清晰透彻,让我们对人类社会人治与法治两种经典的治理模式有了更深的见解,以及中西文化之间的对比更是全面了我们的认识。
这么近20年前的文字今天读来,其中蕴涵的许多思想观点已不复当初之锐利。但对于我这边没有什么法学功底的学生来讲,我仍然感受到一种震撼。这种震撼并非源于那种初接触新鲜思想的兴奋,而是在于梁治平先生在文字背后所体现出来的某种情绪,以及沿着这种情绪所提出的某些问题。借用小枫先生的比喻,如果说这些文字恰如若干年前秋天飘落的一片黄叶,那么文字背后隐含的这种情绪正如黄叶上清晰的脉络,直到今天,依然新鲜和湿润。
所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中西方之间的不同吧。在中国古代,法起源于先秦时代的刑,始终纠缠于制裁。法作为中国古代人治模式下统治者的一种统治手段,它强调了义务,却不保障权利。更不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有力武器。人治模式下,统治者的个人品性将直接决定着治理模式的效果如何,而作为其统治工具的法也随之具有了随意性,失去了法的至高无上的庄严。时至今日,在现代化的中国提到法,人们也不免会想到强制、规范,而不是公平、正义。这已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之中。梁老师在《法辨》开篇就提到,19世纪的历史法学派认为,一个民族的法乃是该民族以往历史和精神的产物,一如其语言和习惯。千百年来,中华人民生活在等级与服从的社会,已经慢慢忽略了作为一个自然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这无疑是这个泱泱大国最大的悲哀。与此相比,古代西方的法观念则要温和得多,内涵也更丰富。他们那里没有古代中国常见的氏族间的征战与压迫,却有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明争暗斗。只是为了社会利益的调整和重新分配,所以不可能激烈如中国古代的征战。为此,他们常常采用中间的方法,比如,制定某种契约,以妥协的方式解决。契约精神的贯彻使西方法实现了华丽转身。自此,法律成为西方社会系统的最高权威,成为凌驾于其他个人与组织之上的公共权力。
而产生这样的对比的原因是什么呢?梁老师告诉我们,是文化传统。因为法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浩瀚无垠的文化国度里的一部分。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文化作为整体,引导法的发展;法作为部分,推动文化的进步。一个国家的法只有根植于自己的文化中才能永垂不朽。
但是遗憾的是,在现阶段的中国,法与文化并不是齐头并进的。我们的古代法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终于在最近的一百年里消沉歇绝,为所谓“泰西”法制取代。我们现在的法律制度,包括宪法、民法、诉讼法等许多分类,它们是被设计来调整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构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基础。它们亦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法律信仰,应被世人尊敬。但现实与理想,总归是有差距的。中国老百姓的权利观念依然淡薄、公平意识依然缺乏,法在中国老百姓眼中还是压制、约束的代表。我国渊源久远的文化传习与现行的法律制度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脱节和断裂。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障碍之一。所以,改变是必须的。问题是怎么改。梁老师在《法律传统及其现代化》中给了我们答案,他说,两种或多种文明的融合往往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产生出新的文明。罗马文明和日耳曼文明之于欧洲,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之于日本,都是如此。或许,我们真的可以期待,终有一天,我们的法律和文化会相得益彰,既继承了我们的文化传统,又吸取了西方法治理念的精髓。但此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中国的法律人在社会变革的深刻脚印中,在洒下汗与泪的持续探索中,寻找答案。
正如前面所说,梁老师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发现两者不同之处,相对于西人的法律至上,我们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是道德至上。更为可贵的是,全书将自然法演绎的淋漓尽致。西人的法律至上,是自然法至上,自然法高于实在法,由于自然法首先是同自然---理性相连,继而与上帝---理性相接,最后与人---理性相合,它始终高于实在法,被看做实在法的根据。自然法有以下的共同要素,第一是自然,第二是理性,第三是正义,第四是平等,第五是法。君王在法律之下。这样就注定了,自然法不断推进实在法理性的发展。为此,梁老师不无担忧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法的定义存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法的定义创造者并非马克思本人,而是在30年代肃反运动中极为活跃的苏联法学家,担任过苏继埃共和国总检察长的维辛斯基。该定义认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规范)的总合„„”。梁老师认为法不仅仅是意志的体现,它同时还受着理性的节制。法只是合理意志的体现,历史一再表明,一味强调法律中的意志因素,往往导致暴戾恣唯任意施为的专制统治,甚至那干脆就是暴政的标志。于是他借用阿奎那的观点:“法律是否有效,取决于它的正义性。„„,理性的第一法则就是自然法。由此可见,一切由人所制定的法律只要来自自然性,就都和理性相一致。如果一种人法在任何一点与自然法相矛盾,它就不再是合法,而宁可说是法律的一种污损了。”
由于天赋人权及正义等缺乏实证支持,自然法虽然经过格老秀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等自然法学派大师级人物推崇,到了19世纪下半叶,由于古曲自然法学说在已经完成了它的“三权分立”使命下,逐渐衰微。边沁批评道“所有这些关于自然、天斌人权、自然正义和非正义的话„„都是旧的偏执在假借新的名义泄愤;当你不同我的意见时,虽不再说你是异端,但叫你暴君”。“个人所拥有的一切权利,只能来自法律。”。
而回顾中国的历史,梁老师写道,朱元璋在世时就已痛心地发现,“我欲除贪赃官吏,奈何朝杀而暮犯”,征诸史实,明代法律固严,明代贪赃枉法之风都较前朝更烈。问题似不在于统治者决心不大,努力不够,而在于人治---吏治模式的内在机制只能如此。历来对明君贤相的歌颂,归根结蒂,都是对制度的否定,只有在制度无望的情况下,人们才拼命赞美个人的道德操守。于是他借用邓小平的观点“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并指出制度改革的之路---权力制衡。同时梁老师对法学研究也提出自己观点,探求法律的价值含义就是在寻找法律最真实的生命。禁绝这种探求,就是扼杀法律的生命;失却批评能力的法学家,即使不是暴政的帮凶(如纳粹时期的许多法学家),至少也将沦为僵死法律的殉葬品。
我尽力体味这种情绪,把它概括为“批判与理解”。例如书中不乏对中国法律传统的批判与反思。梁治平先生与很多学者一样,采用了比较法的思路。在本书的自序中,他即指明了这样的思路,在对照西方先进法治传统的基础上,对中国的法律传统进行反思。在《法辨》一文中,梁治平先生剖析了中西方对“法”的不同理解及应用,中国古代“法”字的含义一是禁止,另一含义是命令。保证这种功能实现的手段则是刑罚。而西方法的基本含义则是权利、公平、正义,中西比较,法字的含义相去甚远,由此形成了迥异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法即权利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中国传统法文化认为法是一种统治者专政的工具,主要表现为刑,中国古代的历朝法典,无一不是刑罚。又如在讨论人治法治的问题时,梁治平先生对人治作出了尖锐批判:“专横的权力,暴虐的法律,以及因权力腐蚀而沉沦的人性,这些都是“人治”下最常见到的现象”。在《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个文化的检讨》中,他通过探讨法与意志,法与权力,法与国家、社会等各个方面,对比中西方,对中国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如果梁治平先生的思路仅仅到此为止,这些文字也许只能算做又一次向中国法的宣战,开火,只是时间较早而已。事实上,在西学日进,东学式微的今天,这样的宣战我们已经听得太多,这样的开火我们已经看得太多。我们的过去是陈腐的,落后的,我们需要扔掉它,抛弃它,奔向新的未来。可实际上,是这样的么?脱掉看上去不合时宜的旧外衣是否就一定能穿上现代化的新马甲?这是我的疑问,也是梁治平先生在书中的思索。我带着我的疑问,在字里行间捕捉梁老师的这种情绪,那就是一种,除批判外,“理解”的情绪——在认识中国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后的理解。中国法“德主刑辅”、“礼法不分”,“重实体轻程序”,“人治”等等,我们在课堂上,书堆里,考试时已经耳熟能详。但很少问一句“为什么”。问一句“它们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我们批判它,因为它是落后的,但我们批判得太过快意以至没有发现自己也一直被其影响。梁治平先生在书的开篇同样提出了这样的看法,“对于传统,无论我们所采取的态度是批判的还是创新的,弄清传统及其由来总是必要的前提,而这需要我们以冷静的做学问的态度去看待历史和现实。”并且敏锐地指出:“在一班先进青年的眼中,传统不但是旧的,而且是恶的。揭露与批判传统,竟成为”五四“以来知识分子的一种‘传统’,这种情形不能不引起我们极大的忧虑。”在后记中,梁老师也说:“当我尽可能祛除主观的好恶,用客观公允的态度去研究中国古代法律与文化及其相互关系时,我对于传统的法律和文化,渐渐产生出一种新的理解,那即是人们所说的‘同情的理解’。” 梁老师这种“同情的理解”浸染在书中,让人感到对待中国法不仅仅只应该是批判,而是以更为客观地态度去认识它,因为毕竟它曾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植根于这片土壤上。而其基本精神即使今天仍然顽固地存在于我们的社会意识和个人意识中。
最后我们应该怎样去认识中国法?梁治平先生的基本立场是:用法律去阐释文化,用文化去阐明法律。书中的大部分文章皆采用了这一思路,即把法律放到人类文化的大环境中进行考察,把其作为文化现象的一种,而非孤立存在。采用这种思路的结果,必然是把法律现象与政治制度,民族性格,宗教信仰,道德风俗,生活习惯乃至地理位置等因素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考量,“„„因为,用部分说明部分,只能在互为因果的圈子里面打转,却不能深刻地把握部分。只有把部分放到整体的背景中考察,才可能跃上一个层次,一下子抓住本质的东西。”
古代中国之所以没有形成西方的法律制度,而形成能够自足的法律体系。与其说是单纯的法律现象,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存在即合理”虽然片面,但不可否认,事物的存在总有其合理性,中国法历史源远流长,是因为这里有适合其生长的土壤。我们的传统是“和谐”,所以我们看中“礼”而非法,法仅代表着惩戒,甚至耻辱。我们认定个人能够通过修身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境地,所以我们选择了接受一人之治而非法治。我们的传统文化决定了我们选择了这样的法律制度,虽然从20世纪初开始,这样的法律制度逐渐隐没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正因为从文化的角度看待中国法,我们才会发现虽然中国法的具体制度也许是落后的,在现代社会中注定消亡。但它作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却具有持久和强大的生命力。
于是,在这里,出现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说一个国家的法律植根和生长于其文化传统之中,那么引入的国外的法律制度在另外的文化传统中是否会有不适应性甚至被排斥?“问题在于,这恰好不是我们的传统。这里不但没有融入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经验,反倒常常与我们‘固有的’文化价值相悖。于是,当我们最后不得不接受这套法律制度的时候,立即就陷入到无可解脱的精神困境里面。一种本质上是西方文化产物的原则、制度,如何能够唤起我们对于终极目的和神圣事物的意识,又如何能够激发我们乐之为之献身的信仰与激情?我们并不是渐渐失去了对于法律的信任,而是一开始就不能信任这法律„„”梁治平先生在《死亡与再生》中抒写的这一段话无疑是振聋发聩的。实际上,中国至清末变法以来,引进众多西方法律制度,法学研究也日益深入。但民众的法律意识是否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法律制度在我们的激烈批判中得以变革和再生。但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的社会精神却不能在简单的否定中得到涅磐。改变传统是不易的,因为它由几千年积淀而来。但不变同样是不可能的,这个民族曾有的辉煌,和太多的屈辱与苦难要求我们变革图强。怎么办?书中并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这个题目本身也太过宏大。但无疑,我们不能期望他人的救赎,我们必须自救。我们有我们的文化传统,它并不是耶酥基督,也不是启蒙运动。我们需要的是理解我们的传统,在更为诚实的批判与借鉴的基础上,超越我们的过去,创造出我们自己新的传统,我们自己的法律。
看完全书,我禁不住再一次对梁治平先生无比的敬仰。在目前“的中国法学界,有这样一名有良知的学者,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感性的事情,不管是对于法学界的人来说,还是我们这样的非法学的人来讲。
第四篇:学电子商务法有感
“电子商务法”学习心得
这学期终于有幸能够选修吕西萍老师的电子商务法课,从最初对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法的完全不了解到如今对电子商务法初步的认知,非常的感谢吕西萍老师通过讲解分析各种案例,激起我对电子商务法浓厚的兴趣。
下前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总结我学习电子商务法的心得。首先是我对电子商务法总体的了解。电子商务法是指调整电子商务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电子商务法是一新兴的综合法律领域。如:《计算机记录法律价值的报告》、《电子资金传输示范法》、《电子商务示范法》、《电子商务示范法实施指南》等。电子商务法是调整以数据电文为交易手段面形成的商事关系的规范体系。电子商务法性质:1.电子商务法具有和相结合的性质,它是调和自由和安全两种价值冲突的产物。2.有关电子商务的法律规范既有强制性的,又有任意性的。3.电子商务法的表现形式是制定法。4.电子商务法具有国际性。电子商务的发展是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等各类主体协同努力的结果,不能缺少任何一方的参与和支持。电子商务法具有国际性、技术性、安全性、开放性、协作性、程序性等特征。1电子商务法有交易自治原则、证据平等原则、中立原则、保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安全性原则等五大基本原则。
其次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电子商务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知识。近年来,我国网商群体从400万迅速增长到2000万的规模,采用电子商务手段开拓交易市场,成为一股迅猛的潮流,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十分可观。然而伴随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的是:网络购物成为在消费者投诉的重点,其中对B2C和C2C交易中的投诉占大部分。根据中消协发布的数据,2005年,涉及互联网的投诉达7189起,与上一年相比,增长幅度达到96.3%,增幅居各类投诉的首位。事实上,网络销售坑骗消费者事件的实际发生数要远远高于这一数量,因涉及金额不多或不法商家无迹可寻等各种因素,多数消费者最终选择放弃投诉。如此众多的网络欺诈对电子商务是不利的,可能导致消费者对电子商务失去信任与信心,这不利于电子商务在我国的普及与发展。对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单从加强行政监管、实行行业自律、建立信誉评价机制、完善社会信用体制等方面入手是远远不够的,任何制度的完善都需要立法作为基础与指导。《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基础,现阶段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其在电子商务中适格主体的界定。这是《消法》在电子商务环境是否适用与解决电子商务消费纠纷的依据,也是建立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法理基础。
然后是电子商务中的管辖权与法律适用。熟悉电子商务中管辖权的概念、法律特点及程序、制度规定;了解电子商务带来的法律适用方面的新问题。根据电子商务中的管辖权、法律适用的规定,能够完全了解和掌握解决电子商务纠纷的途径、方法与技巧。具有根据电子商务实体法和程序法,掌握和选择适用法律,解决电子商务纠纷的实际能力。对完善我国网络涉外民事司法管辖权制度之构(1)网络管辖权应尽量避免对电子商务的不合理限制。(2)主要以约定管辖(或称协议管辖)的方式决定诉讼管辖权的归属。(3)在坚持维护国家主权,保护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如未作约定或约定被确认无效,应考虑采用最密切联系原则在已有的管辖根据中做出选择。(4)积极参与全球司法合作,与国际接轨。
最后是电子合同法律制度。了解电子合同的概念、成立与生效,电子合同的履行、违约责任,解决电子合同争议的具体规定;掌握电子合同与一般合同的区别与联系。能够在缔结电子合同时,注意根据电子合同有效成立的各种条件,基本掌握电子合同应用的相关技巧。具有按照各国电子合同法的不同规定缔结电子合同,对电子合同变化所发生的法律后果有准确的把握并能做出处理。
通过这次对电子商务法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感受良多。也相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会更加的注意电子商务这一块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并随时警醒身边的朋友注意网上受骗。
第五篇:【DOC】人际交往范文
现在,人际交往、恋爱、就业并称为困扰当代研究生的三大问题。通过我们的调查显示,部分研究生确实在这几方面存在困惑。
在问题阐述之前,先对研究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进行分析,作为研究生,与本科生不同之处就在于不再是单纯的学习,要做更多研究性的和开拓性的工作,相比较而言,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要细致和专一,而要想取得成果,就要更为专注,就要在研究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加上原本袭来的一些学纠气息,使得研究生较少或者不愿关注人际交往,交往的范围比较狭窄,有些人则表现的相对自闭。对于这样一个期望发展不停充电,且相对忙的群体来说,人际交往有没有作用、有多大作用,现阶段的恋爱有没有结果以及迫在眉睫的就业就成了研究生们关心的问题。
那么我们该怎样解决研究生方方面面存在的问题呢?
首先研究生必须从自身角度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研究生需要意识到他们问题所在,只有发现了问题的存在,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其次,学院作为学生的管理者以及学习、生活等服务的提供者。可以从学习、情感、就业、生活四个角度上来帮助研究生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
学习
研究生不会或很少主动和别人交流一下自己学习的心得和一些想法,小到从选择学习参考资料,大到研究问题的探讨,都缺乏必要的学习(学术)交流。主张独立钻研是对的,但适当的沟通和交流同样重要,它有时可以给自己化解迷津,有时可以起到柳暗花明的作用。主动和长于自己、和自己同行的人交流,可以发现有些困难并不是为己所有,不至于浑噩不清;发掘别人好的研究习惯和思维方式,为己所用;借采纳好的主张和想法,为自己在下面的学习工作中指清方向。现在的社会是信息高速的时代,把握自己的学习研究方向靠单枪匹马,靠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单个的能力毕竟单薄,而适合的交流则会为自己添翼,少走些弯路。对于学院我们给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1、合理设置专业课,适当增加专业课的比重。以同学们在学校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专业素质,了解学术研究前沿动态的需要。此次调查中的大部分同学都对现在就读的专业感兴趣。无论读那个专业,总得扎实学习好自己的基础知识,但是要注意的是,理论知识学得再好,没有与实践相结合也是毫无益处。这需要学院提供全方位的学习途径,比如加强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会1
导师交流、论坛讨论、专业书籍阅读、与社会上相关专家的直接交流等学习方法结合起来,以培养好扎实的专业功底的,而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在未来才会真正地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好工作,来获取领导的信任与关心。
2、完善选导师的程序。在这一过程中,学院应该尽量公开导师和选择导师的信息,便于同学做更合理的选择。使其成为一个更公开公正公平的程序,也让同学们在透明的程序中进行更为公平的竞争。
3、增加实践性课程。虽然研究生的学习侧重于学术研究,但是适当地增加一些实践性是课程,不仅可以使同学们更深入透彻地理解和接受理论学习中所得到的理论知识,而且对于研究生毕业以后所面临的就业也有很大的帮助。
4、补充更丰富的关于世界学术新发展及交叉学科的课程。现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科技的日新月异,都要求研究生不能做井底之蛙,应随时保持与世界学术前沿的接轨。所以,建议学院能多增加这些课程为选修课程,做为研究生学习的补充。
5、学院平时应该多举办一些学术讲座,邀请知名学者、教授来讲演。不仅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很好的提高整个学院的学习氛围。
6、培养同学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根据第对第五题“您觉得研究生应该主要培养什么能力?”的回答,我们认为有必要注意培养同学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学院有必要提供给同学们一些交流的平台,提高对学生活动的关注度,反对学生活动的表面化、庸俗化,多举办真正贴近同学、对学生培养各种能力有帮助的活动。
7、培养同学们的持续学习能力, 端正对证书的态度。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但是如何让自己成为学习型人才,保持持续学习能力,除了有清晰的长中短期目标之外,还应学会如何学习,如何积累,如何利用知识,如何结合实践与未来目标,这些都会使对时间的利用更有效,有利于保持较强的持续学习能力。
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已经大批的涌入了研究生这个群体中,使得这一阶段的研究生又具有新的一些特性。因为大部分人从小在家里养尊处优,心理上保持着一些优越感,再加上较强的渴望成功的心态,使得我们更关注自身的发展,而较少顾及到他人,独立性的意识不强。虽然天天和人打交道,但和人之间可以聊的话题相对贫乏,生活过的平淡无奇,不懂得与人为善,不会发现与人相处的乐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像隔着层薄雾,若有若无。没有将快乐共同分享,找不到或很难找到宣泄的途径。也许是发展或自乐的方式关注的过多了,而对生活本身思考的少了,也许是脚步过于匆忙,而没有发现生活原本的面貌。加上现在研究生大都处于20-30岁的年龄层面,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给予他们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在恋爱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下很多的研究生都或或或少的有一些心理焦虑。而且很多人是从本科直接读研的,应该说这是发展历程的一个转折,如果说本科对自己的发展有着更多的未知的话,研究生就开始要意识到自己的今后,并逐步培养自己的一个事业的概念,其做事的目的会更明确。同时,压力也自然接踵而至,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多,从近的论文毕业,到今后社会立足、成家立业等等,需要从本科的踩着云的方式下软着陆下来,从理想到现实,从单纯到成熟,这样的一个心理的变更无疑是痛苦的。很多人因为看不到明天或是不愿面对现实而感到苦不堪言,更多人选择了沉默,而这样的方式使心中的积郁有增无减,而不愿寻找合适的途径疏导,这样反过来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针对这些研究生出现的情感问题,我们向学院提出以下建议:
1、基于以上调查研究结果分析,建议研究生会可举办一些针对同学情感方面问题的讲座和活动,正确引导同学的婚恋观和人生观。
2、常设一个心理健康辅导室,针对研究生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未雨绸缪地进行心理辅导和开解。心理问题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如今研究生所面临的一个巨大的且具体的问题。而这些,在研究生面临个人情感问题时更容易表现出来。因此,学院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关注,应使研究生学会使用正确的方式来排解压力和焦虑等负面情绪,从而能更好地投入学习生活之中。
3、加强班级指导员的工作。因为他们毕竟是最接近学生群体的人,也最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状况。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人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及时而有效的关心和帮助。
4、对于一部分打算结婚和已经结婚的研究生,学院应该尊重他们的个人意愿,并且给予相应的指导,使其明白自己的行为所代表的含义和法律意义。同时也应秉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配合研究生的选择,在结婚、住房、生育等问题上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措施。
随着研究生扩招,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研究生应该学会自我调整,改变自己的心态。避免主观就业观念思想没有适时转变,放不下高层次人才和精英的架子,定位太高,缺乏在择业过程中的开阔的视野及自主择业、自谋职业、积极创业的观念。客观上,研究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其教育投入成本较高,有的甚至在读研究生以前放弃过比较好的就业机会,有的年龄较大拖家带口希望通过读研究生来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所以对自身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期望值偏高,这很容易造成理想与现实之间错位,从某种程度制约了研究生就业的选择。就业观念的内在调整,应该先从自我开始,首先重新认识自我,尊重自我,接受自我,能够正视和包容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从现实的层面为自己设计一个切实可行的就业规划。
1、希望学院通过各种办法帮助还没有做出自己的就业规划的同学设计自己的就业规划。同时帮助已经做出就业规划的同学建立起中远期相结合的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与学习计划,通过组织开展各方面的活动,满足同学们对提升自己能力素质的要求,帮助同学们把自己的规划变成现实。
2、学院应建立切实可行的研究生就业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学院在指导我校研究生就业问题上的职责,落实校院两级研究生就业指导的组织、制度和人员,规范对研究生就业工作的指导,做到研究生就业从学生、导师到学院、学校多方位的信息与管理互动,有效的促进我校研究生就业工作取得实效。
3、学院应加强对于研究生就业信息的宣传,使每个研究生都能够得到足够的就业信息。
4、关注研究生的就业思想并及时地给予指导和纠正。使他们在就业时能够用正确的就业观念及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就业压力。
5、学院可以经常邀请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及以往毕业的师兄师姐来学校报告讲演。使同学们更切身地体会和了解现在的市场需求,细节方面的面试技巧及求职者自身应培养的素质。以便更好地做出既符合自身又符合市场需求的就业规划。
首先,研究生这个群体,同一个班级可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因为彼此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差别,给人际交往带来一些麻烦。其次,同一个班级中的同学,年龄可以有2位数以上的差距,有些人是本科毕业就接着读研,而另外一些也许是工作几年再回到学校继续学业,年龄在很多研究生的人际交往中成为不可忽视的代沟。同样,由于有些人已经经历过社会的洗礼,有些人却一直呆在象牙塔之中,看待事物的方式由或多或少的差异。
除开这些客观原因,在研究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对于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最缺少的,是一种愿意打开自己内心坦陈诚待人,并愿意关心他人的交往方式。研究生这个群体,基本的年龄层次都在20-30岁。在这个年龄阶段,人的心理都已基本成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不再像中学生那么可以轻易嘻嘻哈哈打成一片。大多数人都在每天忙着自己的事情,半个学期过去,还有不少人互相不知道对方的名字。思其原因,主要是研究生的价值观也与本科学生有很大差异,已经有了较成熟的世界观,选择朋友非常慎重。而且很多人一直都处于学校之中,很少与陌生人打交道,与陌生人交往的能力比较缺乏。并且由于存在本科校友,同寝室,老乡等各种关系,以及有各种年龄层次,很容易形成相对紧密的小圈子,从而有意无意的把其他人排斥在了外面。很多研究生都只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生活,却无意中错过了很大的人际资源。
鉴于此,结合以上调查研究结果分析,我们向学院提出以下建议:
1、组织一些参观实习和社会实践,多给同学们一些对外接触的机会。也可以使同学们扩展自己的交际圈,不再被动地封闭在学院这个象牙塔里。
2、多举行一些文娱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同学们枯燥的研究生学习生活,锻炼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同时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内给同学们更多的相处和沟通的机会。如各类体育比赛、各项赛事或实体活动,例如市场营销大赛、演讲比赛等等
3、可以经常举办如寝室文化大赛、各种学术沙龙等集体活动。帮助研究生从日常生活上与寝室同学相互帮助相互关爱,交流沟通。
4、经常性地邀请其他学院的同学、高年级或已毕业的同学来举办讲座或交流会。让研究生在同学和前辈身上学习和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并由此建立自己更为广阔的人际交往圈。
5、学院应加强对贫困研究生的关注。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助学贷款等支助,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的机会。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主动地向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
上述所有的问题,除了研究生自身观念的改变,来自外界的帮助也可以很好的改善研究生这个群体所面临的这些问题。例如每一次院系,班级所组织的活动,特别是集体活动,都是一个很好的打开人际交往的机会。学校对研究生的培养,不仅要培养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也要有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要注重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也要注重研究生的就业现实。不仅要关注研究生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这样的具备复合性才能,身心健康的研究生,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