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蜡染感受文化

时间:2019-05-12 01:47: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品味蜡染感受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品味蜡染感受文化》。

第一篇:品味蜡染感受文化

品味蜡染

感受文化

蜡染在很久以前就已经被国家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懂得以及会做蜡染的只有贵州、湖南、广西、云南(国内),这几个省份。作为典型的一种非遗,值得并且应该被人们传承下去。

如果我们要传承它,我们应该懂得什么是蜡染,蜡染的原材料与制作步骤。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贵州、云南苗族、布依族等民族擅长蜡染。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蜡染需要蜂蜡、石蜡、蜡刀和染缸,而它的制作过程也是比较复杂的: 画蜡前的处理

先将自产的布用草灰漂白洗净,然后用煮熟的芋捏成糊状涂抹于布的反面,待晒干后用牛角磨平、磨光,石板即是天然的磨熨台。点蜡

把白布平帖在木板或桌面上,把蜂蜡放在陶瓷碗或金属罐里,用火盆里的木炭灰或糠壳火使蜡融化,便可以用铜刀蘸蜡,作画的第一步是经营位置。有的地区是照着纸剪的花样确定大轮廓,然后画出各种图案花纹。绘出大轮廓,便可以得心应手地画出各种美丽的图案。染色

浸染的方法,是把画好的蜡片放在蓝靛染缸里,一般每一件需浸泡五、六天。第一次浸泡后取出晾干,便得浅蓝色。再放入浸泡数次,便得深蓝色。如果需要在同一织物上出现深浅两色的图案,便在第一次浸泡后,在浅蓝色上再点绘蜡花浸染,染成以后即现出深浅两种花纹。当蜡片放进染缸浸染时,有些“蜡封”因折叠而损裂,于是便产生天然的裂纹,一般称为“冰纹”。有时也根据需要做出“冰纹”。这种“冰纹”往往会使蜡染图案更加层次丰富,具有自然别致的风味。去蜡

经过冲洗,然后用清水煮沸,煮去蜡质,经过漂洗后,布上就会显出兰、白分明的花纹来。(依据贵州安顺传统蜡染工艺流程)

作为一各中国人民,应该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

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与自然的长期交往活动中所积累和积淀下来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和。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文化,特别传统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在人类历史中,文化,文明正是通过教育这种社会遗传方式延续下去,又借助人们的不断创新而造成变化,由量变的积累和积淀,而导致质的飞跃、从而形成在质上明显不同的进化着的文化、文明的历史。

(一)传统文化的优秀性。

我们的先人为我们留下了难以计数的文化瑰宝,就是现在的人,也未见的能够达到那样的思想高度,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加以传承的精神财富。比如孟子说,当一个国家不仁义的时候,持有正义的一国就可以高举正义之旗,前去讨伐,这一论点同现在国际上那种“人权高于主权”的观点何其相似乃尔;再比如中华民族在抵御外来入侵时所积淀出的精忠报国精神,与现在提倡的荣辱观也有一脉相承之处。

(二)传统文化中也有糟粕。

由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特别是农耕文明和官僚文化,重农轻商,过分仰仗仕官阶层,没有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商业文化,缺乏产权意识和诚信意识。皇帝讲究的是分封诸侯,家庭讲究分家单过,因此中国人很难出现那种巨型的跨国超大型企业,靠股份这种形式把分散的资产联合起来在中国则变得更加艰难,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摈弃的。

因此,我们教育青少年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时,应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科学态度,并在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第二篇:品味文化感受魅力

品味文化感受魅力

——《胡同文化》教学反思

双流中学贺学玉

《胡同文化》是作家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言,但作家并未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落笔,而是从北京胡同的民居特点的角度揭示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即胡同文化的内涵,全文洋溢着浓烈的京腔京味儿,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一贯始终。这篇小品文是提升学生文化品位的典范,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力图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力求渲染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文化求知欲,让学生进行一次文化的洗礼。

一、妙设导语,创设文化情景。

精妙的导语设计,可以烘托气氛,创设一种与文本契合的情景,激发学生内在的阅读需要,《胡同文化》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当然需要与之协调的导语来切入。考虑到我的学生(身处西南地区)对北京的胡同了解不多,甚至是知之甚少,因此,如果让学生对北京的胡同有种直观的感知,就会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兴趣,自然的引出对文本的解读,继而层层推进,去领悟胡同文化的魅力。我在设计导语时,抛开了传统的语言文字的渲染,代之以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图片和韵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胡同京歌》,那发黄的黑白的胡同照片,那荡气回肠的胡同京歌,深深的吸引了学生们。歌曲一结束,他们回味着,惊叹着,感受着了北京文化那绵绵的艺术魅力,他们在教学的开始就能受到如此的文化冲击,我的教学初衷就达到了。随后,教师揭示课题《胡同文化》和作者汪曾祺,就顺理成章了。

二、简介作家,张显文化风格。

汪曾祺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代表作有《受戒》、《大淖纪事》等,也是著名的京剧《沙家浜》的主要执笔人之一。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抒写家乡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他的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师从于沈从文,有“短篇圣手”之美誉。在介绍作家时,适时的补充沈从文及其《边城》,让学生对我国著名的作家们初步的了解的同时,陡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慨叹,并激发学生传承我国优秀文化之责任感、自豪感。如此的教学,张显了作家的文化风格,也唤起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觉维护之意识,让学生在铺天盖地的快餐文化中,突出重围,找到自己阅读的最佳位置。

然后教师引出这一番话,自然的过渡到对胡同的解读,对胡同文化的解读:“汪曾祺是江苏人,但他长期生活在北京,生活在北京市民之中,加上他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所以他的小品文特别有京味儿。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胡同,感受胡同文化。”

三、解读文本,沐浴文化阳光。

胡同是北京市民特有的建筑风格,一位大师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石刻的历史。透过建筑,我们可以看到历史,走进人们的生活,解读建筑背后渗透的人们的文化习惯和文化心态。要领悟胡同文化的特色,首先是领略胡同的特点,因此设计了三个环节,层层剥笋般一步步揭开北京胡同文化即市民文化的面纱。

首先,带领学生从中心句入手,提纲挈领的梳理文脉,这也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即教会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阅读方法,授之以渔,使教学在追求人文性的同时,也兼顾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探究趣味。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各位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胡同文化’?请引用书上的一句话回答。

明确:第5段:“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反过来说,“胡同文化就是北京的市民文化。”

2、那作者为什么用“胡同”做定语,而不用诸如“草原”“水乡”之类的定语呢?请再引用本段的话回答。

明确:“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

3、那么北京的胡同到底有哪些特点呢?它怎么那么厉害,能够左右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呢?请大家引用1-5段中的关键句回答。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通过把握关键词或者关键句,来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比如主旨句、总括句、过渡句、含蓄的句子等。

明确: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胡同走向——方正);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名称来源——趣、俗);大小数量——很多;(胡同环境——安静);(居住形式——与四合院一体)

在和学生共同探究胡同的特点时,适当的穿插一些幽默的北京方言,增添课堂的京味儿氛围,这也是对教师课堂语言的一个考验。

其次,引导学生探究胡同文化的内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京胡同造就了特有的胡同文化。于是自然的引出问题:从北京胡同的特点可以看出它有怎样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个?自由发言,谈谈你的感受和理解。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章的第6——12段,运用同样的阅读方法,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找出体现胡同文化内涵的关键句,并思考其内涵的特点。

这一环节是最出彩的地方,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联系中国历史,谈到了胡同文化的封闭性;有点联系现实生活,谈到了胡同文化的精义“忍”,辩证的分析了“忍”的价值观的现实意义;有的联系自身,谈到了安土重迁并不是北京市民的特有的文化心态,而是中国人普遍的心理,还列举了三峡移民所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有的联系时代精神,谈到了知足常乐的利弊,有的甚至谈到了胡同连接的四合院与当今的高楼大厦之间的差异和折射出的百姓百态,所有的这些都让我为之自豪,因为开放性的问题设置,让学生们有了说话的权利和机会,也使课堂有了争鸣的学术氛围,有了创造性的课堂生成。这无一不是文化的再现,无一不是文化的张显。这样的课堂本身不是文化么?尤其是有一个学生谈到“忍”的现实意义时,最为精彩,兹摘录要点如下:

现在,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生活小事上应提倡‘忍’,这样人际(关系)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和睦,因为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但对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我们不该“忍”,不该袖手旁观,否则我们的社会就没有正气。

在学生激烈的争辩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文本本身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咀嚼玩味,那就是汪曾祺那独具魅力的京味儿语言。让学生或比较阅读原文和老师精心改写后的语言,或分角色朗读《八月骄阳》中的精彩对白,朗读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在琅琅读书声中,进行了文化的熏陶,进行了文化的比较,以更透彻的方式理解了胡同文化的内涵。

再次,汪老先生不愧为语言大师,通俗质朴的语言中,无不寄托着对胡同文化,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因此,在争鸣中以及争鸣后,始终贯穿着作者对胡同文化甚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情感的揣摩,当然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还是在文章的最后三段。有了对文本深入的解读,有了对胡同文化内涵的深刻的把握,理解作者的情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这一环节主要是运用了朗读和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区别了胡同文化和高楼文化的差异,认识到胡同的衰败必然导致胡同文化的没落。汪曾祺先生是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自然有一种怅惘,一种莫名的留恋和怀旧。但他又同时清醒的意识到胡同文化是一种小市民文化,是一种衰落的文化,一种无力抗争的文化,一种跟不上时代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楼大厦代替了红砖碧瓦,胡同文化终究要走向消亡,他只能表示无奈。但作者是达观的,他以一种豁达的胸襟面对胡同的衰落,以积极乐观超然的态度迎接新文化的到来。这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也是难点所在。

四、迁移拓展,引发文化反思。

这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感受到了汪老先生京味语言醇厚活泼的魅力,也体验到了北京市民散淡平和自足与作者怀旧感伤超脱理智的情怀。其实在生活中,除了胡同文化,还有很多文化现象日益被人们关注,比如茶文化,饮食文化,鞋文化,酒文化等。要求学生课后做一些研究和调查,写一篇随笔,反思中国的各种文化,感受中国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和魅力。

总之,本堂课努力遵循着从课本中来,到课本中去,再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走进北京文化,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文化的旅程,语文课堂,就该还它以文化的本色。原生态的文学课堂,是我一直的追求,不变的梦想。

第三篇:品味古都地名 感受南京文化

这是一个内容太过丰富与复杂的题目。所谓丰富,南京地名举不胜举,说不胜说,这容易理解;所谓复杂,南京的概念、文化的概念都难以说清。以南京来说,有11区2县的南京,有11区的南京,有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6城区的南京,还有明城墙内的南京。日常生活中,新闻报道中,乃至政府文件与各种统计中,南京的概念使用得很乱。其实不仅南京的概念,比如新街口、大行宫,到底指的是什么范围,也是说不清楚的。这在地名学上,叫做模糊地名。文化也是不容易说清的概念,现在什么都成了文化,前些时候,盐水鸭文化就很是热闹了一阵子,当然南京还有大萝卜文化,民国时讨论首都南京的城徽,久议不决之下,有位国民党元老提议:水波之上画只鸭子,鸭子嘴里含枝萝卜花,便可。南京人既爱吃鸭子,又淳朴实在得仿佛大萝卜。而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文化一般包含五个层面,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比如南京人的口头禅“多大事”、“烦不了”,就是南京人洒脱心态的写照。

如此丰富、复杂的南京地名、南京文化,当然不可能一一说到。我们下面的讨论,将围绕古都意义上的、城市意义上的南京来展开,而且主要关注的是南京老地名。

南京,2470多年的建城史,440多年的建都史,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第四大古都,南方第一的大古都,山水城林交融密合的现代都市——在这样一座城市中行走,真的仿佛漫游在地名的海洋里,穿行在地名的蛛网中。

现代生活离不开地名,没有地名,城市乃至乡村的生活将是一片混沌;然而地名又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它也映射着人类社会的过去与现在。地名是人们赋予各个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自古至今,那些曾经使用或正在使用的地名,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命名的、公认的;反过来,地名又成为人类社会各种信息的载体。从这层意义上说,地名是真实而且珍贵的文献资料,是鲜活而且广泛的文化符号。

作为文献资料与文化符号,老地名往往特别值得品味;对于有着悠久历史、复杂变迁、丰富文化的城市,老地名更是蕴涵着可以回味无穷的各样信息。南京老地名正是这样!那些形成于不同时代而当今还在使用的南京老地名,数量上既成千上万,类别上也是丰富多彩;如果我们把南京的地理、历史、文化、风俗等等比作一部厚重的百科全书的话,那南京老地名就是构成这部百科全书的长短不

一、层次各别的辞条。

下面就让我们浏览一下南京这部百科全书,而把目光稍久停留在那些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南京老地名辞条上……

何谓“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南京老地名辞条”?我们不妨回望2004年的头几个月。那几个月里,南京社会上掀起了一轮轮的地名评选热潮。

先是1月16日,历时半个月的“2002-2003南京十佳新地名评选”结果揭晓,充满现代气息、义美音响的十条地名当选:爱涛丽舍、翠岛花城、百里香舍、枫桥雅筑、会贤居、儒林雅居、桃花源居、西城映象花园、云锦美地花园、宏图大厦。

有意思的是,由南京市地名办公室与南京市行政区划地名学会主办、《南京日报》与南京市公证处协办、市民参与的这次“南京十佳新地名”评选活动,引发出的却是众多南京市民的老地名情结。随着南京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在新地名大量涌现的同时,是越来越多老地名的并合以至废弃。这些并合以至废弃的老地名,是那样地让人怀念!于是1月30日,南京主流媒体之一的《金陵晚报》顺应民意,发起了评选“南京十大遗憾消失老地名”活动。较之“南京十佳新地名”的评选,“南京十大遗憾消失老地名”评选活动,反响异乎寻常地热烈,讨论异乎寻常地深入。及2月11日,评选出了得票最多的“南京十大遗憾消失老地名”:唱经楼、安乐寺、邀笛步、百猫坊、杏花村、子午路、凤凰台、仁孝里、吉祥街、赤石矶。

然而事情并未到此结束,南京人被勾起的“老地名情结”愈发浓厚了起来。不少市民反映:“消失的老地名已经成了永远的遗憾,但南京还有更多没有消失的老地名,它们的故事、典故更多!”在广大市民的强烈要求下,《金陵晚报》与南京市行政区划地名学会联合,3月9日再度推出了“南京十佳老地名”评选活动。及4月17日,八位资深地名专家(侯学全、王军、胡阿祥、宋开芝、胡传胜、吴野、鲍昭恺、薛光)在众多市民投票的基础上,从得票最多的前20条地名中,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最终决出了“南京十佳老地名”:乌衣巷、朝天宫、桃叶渡、成贤街、龙蟠里、夫子庙、长干里、孝陵卫、莫愁路、虎踞关。

这“南京十佳老地名”,的确是“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南京老地名”,具有着广泛、形象、到位的象征意义与指示作用。所谓一叶知秋,窥斑见豹,我觉得,这十佳老地名至少从七个方面透露了南京的诸多消息,并能引起我们对南京地名以及老地名文化、新地名命名的诸多思考。以下我们就来逐一地进行分析。

一、历史沧桑的南京——乌衣巷

乌衣巷位居南京十佳老地名之首,这是意料之中、情理之中的事。

乌衣巷得名于孙吴时代。孙吴驻扎在这里的军队穿黑色制服,因称乌衣营;巷由此得名。今天的乌衣巷很短,在夫子庙文德桥附近;至于古代尤其是六朝隋唐时代的乌衣巷,则具体位置与规模大小,迄今都没有确切的说法。然而就是这样一条名称算不上优美、位置与规模一直存有争议的乌衣巷,却得到了市民和专家如此一致的认可,原因何在呢?我们可以从比较的角度来理解这一有趣的现象。

一座城市总有一座城市的味道,这种味道,往往凝聚在一些千古传颂的诗句中。以江苏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为例,提到扬州,人们立刻想到的诗句就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提到苏州,总会浮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象;而提到南京,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则是唐朝刘禹锡那首著名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由此可见,乌衣巷无论是在本地人还是外地人的心目中,都已经成为南京这座城市的代名词,《乌衣巷》诗,更是南京历史的画龙点睛之笔。

南京历史的最大特点,就是起伏兴衰十分明显。一般来说,统一时代南京地位下落,分裂时代南京地位上升。中国历史上多南北对峙,而南京为南方的首善之区,是南方最重要的都城。又中国历史长期以来,北胜过南,这就决定了南京的悲惨命运:建都南京者,多是最终灭亡的偏安王朝;南京是辉煌总遭遇北方毁抹的一个地位尴尬的都城。然则南京历史的这种沧桑感,在《乌衣巷》诗中得到了具象的体现:昔日居住着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世家大族的乌衣巷,昔日都城建康的交通要津朱雀桥,如今却别是一番情景:野草开花,点染出曾经的繁华之地朱雀桥畔的荒芜;夕阳斜晖,映衬着过去的富贵之乡乌衣巷里的寂寥。那正在就巢的无知飞燕,怎能晓得华堂易为民居的人世变迁!此诗之妙,在乎句句是景,而又借眼于燕,故托兴玄远,用笔极曲,感慨无穷!

要之,《乌衣巷》诗及其标志性地名乌衣巷,典型地折射出了南京历史的沧桑巨变,因而得到了身在古都、心总怀旧的南京市民与专家的强烈共鸣与特别认同。

二、地理形胜的南京——龙蟠里、虎踞关

龙蟠里,北起广州路,南至虎踞路;虎踞关,南起广州路,北接西康路。这两条地名的专名,都来源于相传是诸葛亮说过的一句话:“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真帝王之宅。”钟阜即今紫金山,紫金山逶迤似蟠龙,匍伏于南京城东;石头约当今清凉山,清凉山蹲踞若猛虎,雄立在南京城西。钟阜石头,龙蟠虎踞,南京所以成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正是凭依着优越的地理形胜。

在冷兵器时代,国都的选择往往非常看重地理形胜。拥有龙蟠虎踞之势的南京,可谓“山川形胜,气象雄伟”:其西、北有号为“天堑”的长江;西又有清凉山上的军事堡垒石头城,控扼着古秦淮入长江之口;北又有历来重兵把守的幕府山;南有宽深都远过现在的秦淮河;东有天然的屏障钟山。以这些山水为代表,南京诚为山环水抱、进可以战、退足以守的“帝王之宅”。一代伟人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也说:南京的“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而又恰居长江下游两岸最丰富区域之中心。”以此,南京建城史漫长,南京建都史悠久;而“龙蟠虎踞”也因此成为南京的习称、别名。南京各类地名中,龙蟠、虎踞被广泛运用;新的南京城市旅游形象标识,也是红底白质、似一方印章的“龙蟠虎踞”图案。

要之,相传出自半人半神的诸葛亮之口、又恰当描述了南京作为风水胜地的“龙蟠虎踞”(从风水四象观念来说,东青龙、西白虎,钟阜龙蟠、石头虎踞与此正合;又南朱雀、北玄武,朱雀桥、玄武湖正在古代南京的南北),长久以来极得南京人的珍爱,而龙蟠里、虎踞关两条一对小地名,也因此进入了“南京十佳老地名”行列,并共同象征着地理形胜的南京。

三、性情浪漫的南京——桃叶渡、长干里、莫愁路

南京是沧桑古都,南京是形胜之地;在这人文沧桑与地理形胜的城市里,一代代的人逝去了或迁走了,一代代的人又新生了或移来了。有人就有故事、就有感情。南京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城市,朱自清的美文《南京》说:“逛南京象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南京又是一个特重感情的城市,南京城市的旅游形象口号就是“博爱之都”;南京还是一个故事里饱含感情的城市,比如桃叶渡体现的浪漫、长干里体现的意象、莫愁路体现的心态……

桃叶渡,南京城南秦淮河边的一处古渡,位于今淮清桥南、贡院街东端。渡名得自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献之爱妾桃叶。相传王献之每每在此迎送桃叶,“缘于笃爱”,又为桃叶作有几首《桃叶歌》: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

风流才子王献之,婀娜佳人桃叶,加上淮水渡口歌送逸事、红花绿叶绝好景致,演至后来,不仅王献之与桃叶的浪漫故事千百年来被传为美谈,桃花桃叶也成为才子佳人、离愁别绪的象征符号。又东晋以后,吟咏桃叶渡的诗词频出,而桃叶之渡也连带着秦淮之水,共同营造出读书声与丝竹声相闻、才子与佳人相映的秦淮文化之特征,从而使得沉重沧桑的南京,增添了一笔浪漫、涂抹了一色亮丽。

较之桃叶渡少些风流而多些纯情的,是长干里。干,是南京古代地方话用字,意为山陇之间的长条形地貌。长干里在今南京中华门外长干桥南;古代的长干里则范围较广,秦淮河以南、雨花台以北都称长干里。长干里是南京古代著名的地名。南京城市史开始于公元前472年范蠡率领着越国士兵所筑的越城,越城在长干里的范围之内;今南京市区内最早的“繁华”居民区,亦即长干里;又孙吴时江南第一寺“建初寺”也在长干里。而使长干里闻名遐迩的,则是被称为“李白最柔情的诗句”的《长干行》,其中最动人的段落云:“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女主人公多么幸福的童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亲昵嬉戏,又呈现着多么纯洁无邪的美好意象!使得长干里的美好意象更加丰富的,还有唐人崔颢等描述长干船家生活的《长干曲》,以及南京旧时“长干折柳”的习俗。船家以舟为屋、以贩为业,易生漂泊之感、离别之恨;又古代人们送朋友南出城区,送到长干为止,再折一根柳枝相赠,表达依依不舍的离情。如此,长干船家、长干折柳以及乐府旧题“长干行”等等,反复出现在骚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强化着长干所代表的丰富意象。

莫愁路,北接汉中路,南至水西门广场。路开于1930年,因通向莫愁湖而取名莫愁路。莫愁湖名称来自莫愁女,而莫愁女的故事历来众说纷纭,有南朝刘宋的石城(今湖北钟祥市)莫愁:“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双桨,催送莫愁来”,有南朝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中的洛阳莫愁:“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能够肯定的是,北宋时莫愁故事已转到了南京,如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词中有“莫愁艇子曾系”句,这大概是因为南京古也有“石城”之称,所以彼莫愁(石城即今钟祥莫愁)成了此莫愁(石城即今南京莫愁),此莫愁又是“洛阳女儿”下嫁到江东(今南京)卢家的,于是矛盾被化解了。及至明清,莫愁湖不仅号为“金陵第一名胜”、“南京第一湖”,而且有了卢莫愁旧居郁金堂,围绕莫愁的故事也越发凄美了起来:莫愁身在富贵人家,心却在贫苦百姓,时时帮助穷人,丈夫戍边后因不堪卢家公婆的欺凌,投湖自尽,云云。然则无论莫愁的故事怎样演变,美丽勤劳的莫愁及其凄美传说、南京著名的菩萨皇帝梁武帝萧衍及其悲惨结局、南京城市的沉重历史及其秀美山水,种种因素的强烈对比与巧妙结合,终于使得莫愁女其人、莫愁湖其名在南京生根、成长,并深得南京人的珍爱,也许,“莫愁”所蕴含的有愁但不要愁、化愁为不愁,正是南京这座屡仆屡起的城市的文化写照,是古都新城中的南京人失落感与宽容心的微妙反映。

风流而浪漫的桃叶渡、纯洁又多情的长干里、化愁为不愁的莫愁路等等老地名,使南京成为了极具味道的城市,使南京保存了丰富的历史记忆与真实的文化写照!

四、市井百态的南京——夫子庙

芸芸众生,离不开衣食住行;士农工商,都需要吃喝玩乐。南京老地名中,贴近生活者比比皆是,综以观之,可以说老地名构成了一幅南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经济社会生活百业百态图。而最能集中体现南京之市井百态的地名,应该说就是由大雅而变成颇俗的夫子庙了。

论夫子庙之雅,全国各地的夫子庙本来皆是祭祀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文圣儒宗孔丘的地方,南京当然也不例外。孔丘在古代被人们尊称为孔夫子,祭庙也因之被俗称为夫子庙。南京夫子庙坐落在文德桥东、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上,从北宋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了;当然夫子庙建筑本身,因为历经毁建,现存者时间并不长。宋元时代,这里是建康府学和集庆路学的所在;明初为国子学;清代为江宁、上元县学。

言夫子庙之俗,则以夫子庙为中心的一大片区域,从六朝时起,就是豪门世家聚居地;而宋元以降,夫子庙区域之所以出名,乃因其地既为繁华闹市,又歌楼客栈众多,既为典型的声色犬马消费之地,又是颇富文化底蕴的风雅温柔之乡。当其时也,十里秦淮桨声灯影,烟花粉黛文士吏役,三教九流市井百姓,在江南贡院与一水秦淮之间,演绎着城市生活的富贵繁华,上演着人间社会的喜怒哀乐,美好与丑恶同在,真情与假义并存,这是最生活化、最雅俗化、最复杂化的南京。时至今日,夫子庙作为旅游景区,地域范围不断扩大,虽然读书声已为喧闹声取代,饮宴小吃、丝竹画舫、元宵灯节、民间商业、市民娱乐,夫子庙仍然是新时代老南京的真实缩影,老南京人喜欢这里的真实化与平民化,文人学士欣赏这里的诗赋楹联,中外游客流连这里蕴涵的历史文化、呈现的灯红酒绿…… 就地名文化来说,夫子庙也是南京老地名的难得标本。在夫子庙区域及其周边,老地名星罗棋布,贡院街、龙门街、文德桥、乌衣巷、利涉桥、桃叶渡、状元境、瞻园路、来燕路、槽坊园、四福街、教敷营、东牌楼、钞库街、长生祠、大石坝街、琵琶街、平江府路、大全福巷、白塔巷,如此等等,它们有历史,有故事,有歌谣,有风情。作为南京城南老地名的集中地之一,走进夫子庙区域,强烈的历史感觉与生动的文化体验,扑面而来。

夫子庙,“老南京”的代名词,闲适风雅的南京人的最爱,南京市井百态的地名象征!(待续)

(作者: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第四篇:感受蜡染中的美学

感受蜡染中的美学

贵阳市第十五中学 周霁

美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东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处处都表现出人类追求美的天性,体现着人们对生活的信念和热爱,比如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染织工艺就是一个例子。

我国的染织工艺历史悠久,从两万年前山顶洞人懂得缝制衣服起,先民们就一直在探索着扮靓生活。七千年前的仰韶人已经开始纺织麻布并且懂得染色了,三千多年前的商朝人不但会织会染,还能绘出图案来。两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染织工艺已有了较细的分工,还出现了以染织为生的人群,比如“缋工”和“筐人”就是专门为服装或旗帜绘画或染色的人。专业人群的出现促使民间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印染方式。蜡染便是其中的一种,它初始于秦、成熟于东汉、发展于西晋、兴盛于唐,两千多年来一直与夹缬、绞缬、碱印、拓印等民间印染方式并存着,以其粗犷、自然、古拙、质朴的风格在印染

产品中一支独秀,装点着我们的生活。

蜡染在我国分布很广,贵州属于蜡染工艺比较成熟的地区,丹寨、黄平、安顺、织金、六枝等地都是著名的蜡染之乡。对于贵州的青少年来说,学习蜡染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我选择了“蜡染”作为美术课的授课内容之一。

在周朝的工艺专著《考工记》中提出了朴素的工艺美学原则:“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时间、环境、材料、技术都是影响工艺品产生的重要因素。既然蜡染是一种工艺,自然要从这些方面来

进行筹备。

我在设计这一课题时,从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一是充分考虑到尽量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二是考虑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适应,有较强的亲和才更容易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三是通过课题的进行,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现行的人教版初级中学美术课本里,蜡染没有像陶艺那样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出现,也没有像剪纸、藏书票、立体构成、视觉传达等比较详细地在课程中安排出来,只在九年级下册《中国民间美术》单元的《体验与探索》活动中作为配角出现过一次,目的是为了讲解民间美术在商品包装设计方面的作用。如此看来,要完成《感受蜡染中的美学》这一课题还需要师生共同收集大量课本以外的资料。

为使课题能顺利进行,我简单地作了一个时间安排。第一阶段两周,进行理论知识与制作工具及示范作品的筹备。第二阶段九周,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与蜡染相关的内容,通过制作演示、作品欣赏、多媒体教学、学生讨论、合作学习、创作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其创作出富有个性的作品,以达到本次课题研究的预期目的。第三阶段一周,整理学生作品,举办习作展览,作出合理评价,总结实验心得。放下现在工业化机器生产的蜡染不谈,按照民间的制作方式,首先应该准备工具和耗材,工具有绘画用的蜡刀,盛蜡用的金属碗以及融蜡、煮蜡、清洗所用的一系列物品,耗材包括白布、蜂蜡、染料、固色剂、清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使用了部分代用品,如毛笔代替蜡刀、食盐代替固色剂,并使用酒精灯融蜡、电炉煮蜡。教具准备齐全

便可以开始教学了。

学习蜡染的制作,了解一些基本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民间制作方式通常是这样的:布匹最好采用白色土布,有时也使用机织白布、绵绸或麻布等天然纤维织物。防染剂采用蜂蜡,有时也掺和白蜡或用石灰加胶汁调浆。染料多用蓝靛,至于彩色染料,我国在汉代就有了着色的配方:茜草染深红、硫化汞染朱红、硫化铅染灰色、靛蓝染深蓝、栀子染黄色、碳素染黑色、蓝和棕色套染藏青。到西晋时,已可染出有十余种彩色的蜡染产品。艺人们使用铜制的蜡刀作为绘制工具,这种蜡刀是用两片或多片形状相同的薄铜片组成,一端夹在木柄或竹柄上缚紧,刀口微开,中间略空,易于蘸蓄蜂蜡,铜片有一定的保温能力,能将蜡的温度较长时间地保持在65℃左右。根据图案的要求和线条的粗细,画者配备有不同规格的蜡刀,有半圆形、三角形、斧形等。某些地区也使用一些特殊的绘制工具,如镇宁的布依族人就有一种特别的“笔”,将一根根铜线依图案需要排列,插在三角锥状的木块上,手持木块让铜线顶端蘸上蜡液直接点在布上,如同盖印章一般,点出排列整齐的纹样,这就是拓印与蜡染的结合。广西瑶族人则是用两块镂有细花的木板夹住布帛,然后将熔化的蜡液灌入镂空的部位,待蜡凝固后打开模板取出布匹,即“绘制”完毕,这又是夹缬和蜡染的综合运用。“蜡花”绘制好后,下一个步骤就是浸染了。在浸染之前,还须用手将“蜡花”搓一搓,由于蜂蜡是一种附着力强又容易龟裂的蜡,这时某些“蜡封”就会受损而产生天然的裂纹,而蜂蜡却不会从布上脱落。把画好的布放在蓝靛染缸里,一般需浸泡五、六天。第一次浸泡后取出晾干,便得浅蓝色。再放入浸泡数次,便得深蓝色。如果需要在同一织物上出现深浅两色的图案,便于第一次浸泡后,再在浅蓝色上点绘图案,再次浸染后即现出深浅两种花纹。但凡“蜡封”裂开的地方,染后会呈现网般的细纹,千变万化、绝无雷同,这便是蜡染的“冰纹”了。“冰纹”有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做出来,特意制作的“冰纹”更能使蜡染图案层次丰富、舒展别致。因为蓝靛属于还原性染料,布匹泡过染液后还需要在空气中暴露一定时间,才能使染料分子充分氧化,以达到最好的着色效果,所以布匹须凉干后再进行固色。当布匹在固色剂中浸泡10分钟后便可以脱蜡了。把布匹放在沸水中煮至化蜡,取出,放入清水中清洗,除去多余的染液与杂质,再次凉干即成。

为了避开一些过于复杂的程序,以便于学生操作,我在辅导学生具体制作时,作了简化的安排:先将已画好的图案用复写纸复制到白布上。取少许蜂蜡置于金属碗中,用酒精灯加热融化为液体,再将盛蜡的碗放入热水中以保持其液态。将白布展平,铺在画板上,用毛笔蘸蜡液在布上描绘,由于毛笔不像铜制的蜡刀那样能够保温,所以要特别注意控制蜂蜡的温度,蜡温高于70℃时作画,蜡汁会立即渗浸四周,造成线条化开,使花纹模糊不清,蜡温渐冷后又不易流动,造成线条断续不齐,而蜂蜡一旦蘸出碗中,从70℃降到20℃很快的,个中技巧就需要从实践中去慢慢体会了。学生们在布上描绘时还要边画边提一提布,以免蜂蜡将布黏在画板上。待布上的蜂蜡完全凝固时,用手轻轻揉捏布匹,使蜡产生自然裂纹。“蜡花”准备好后开始调配染液,在染料中配入少量食盐和明矾,溶化到热水中,待冷却后,放入布匹进行冷染,一般视情况浸泡一小时至六天。染色后取出凉干,放在沸水中煮至化蜡,将布放入清水中反复清洗,除去杂质然后再次

凉干。这样,一幅蜡染习作就完成了。

蜡染最精妙之处,就在于它有着韵味无穷的“冰纹”。冰纹是蜂蜡裂开后,染料在布上留下的天然花纹,象冰花、象龟纹、像蛛网,变化万千、妙不可言,人工难以描摹。相同图案的“蜡花”在浸染之后,冰纹也决不会相间,因此每一幅蜡染都是独一无一的。

学会较为完整的制作方式,只能说学会了蜡染的一部分,因为图案的创作才是蜡染的灵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个性是美最根本的特征。”所以我感到给学生们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让他们兴致勃勃地去创作十分重要。作为初中学生,他们对世界的体验是很有限的,但并不等于他们心中没有可以用来抒发的东西。

蜡染是一种染织工艺,而染织纹样的设计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装饰纹样总是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或时代特征。如:图腾形象能令人联想到氏族部落淳朴,饕餮纹能令人联想到商代威严的青铜质感,而四神纹令人联想到汉代凝重的画像砖古风,莲花表述着六朝的清淡,牡丹晖映出唐朝的富丽,松竹梅兰则体现出明清时代典雅的文人气质。广西、湖南等地的蜡染图案与贵州不尽相同,而贵州各市、县、州的蜡染图案又各有千秋„„,这些都是有待于我们去学习和体会的。

我先让学生们临摹现成的作品,在临摹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创作思路和制作技巧,一两次习作之后便有人要求画自己想画的东西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同学们喜爱的小宠物、卡通人、建筑物、花鸟鱼虫、甚至他们并不擅长的“仕女”等渐渐出现在课堂作业中。当然,这比起完全没有铺垫的空想创作就要稍微成熟一些,作品中体现出每一位同学在前期学习中的积累和在观察生活时得到的与众不同的体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依照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重,遵循审美教育的规律,利用蜡染制作演示、作品观摩、网络检索等形式,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接触蜡染作品的机会。在实践中采取教与学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试验,然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制作经验传授给学生,并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学互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其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学习,在创作过程中拓展思路、展开想象,以达到培养其

综合思维的目的。

教学结束后,师生一起整理全部作品,并布置了展览,为半年来的学习作了一个总结,也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到了蜡染中的美学。

荀子言:“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工艺不但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有所用途才有意义。蜡染可以制成壁挂、装饰画、服装、家居装饰、日常用品等物,是一门能够学以致用的课程,也是教学中一个很好的选题。多少年来,蜡染在贵州各民族中代代相传,曾经作为生活中的常用物品,顺应着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而长期存在着,随着社会的进步,工艺越做越精湛、染料越用越考究、色彩越绘越丰富,产品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虽然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机器印花的价格较低的仿蜡染产品,但效果毕竟略有逊色,与真正意义上的蜡染无论如何是难以比拟的。如今的蜡染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需要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去学习、去探究,才能使

其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第五篇:品味家乡文化

品味家乡文化

----太谷秧歌

教材分析:

太谷秧歌流行于晋中、吕梁、太原等地区,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内容大多是反映农村劳动人民生活,基本上是一戏一调,节奏明快,易于上口,深受城乡大众喜爱。

太谷秧歌是晋中盆地,以祁县、太谷为轴心,辐射周边10余县的乡土小戏,是民间自编自演的小曲、杂说、歌舞、戏曲的综合体艺术。它以农村生活故事、民间习俗、传闻轶事等为题材,以优美的曲调和表演形式,真实地反映人民生活。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它是我省戏曲花篮中一支绚丽多彩的奇葩,应该深入研究,很好继承发展,使它更加繁荣兴盛,积极为四化建设服务。

目标:

1.通过资料和图片,了解太谷秧歌的相关知识。2.了解太谷秧歌的过程中,品味家乡文化,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

3.热爱家乡,有为家乡贡献自己一份力的决心。

重点:了解太谷秧歌的相关知识,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难点:了解太谷秧歌,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过程:

一、起源初考

明代正统到崇祯年间,是小曲(亦称时曲或俗曲)广泛传播的时期。当时晋中一带,已流行着当地民间艺人传唱的小曲曲。太谷县文化馆曾搜集抄录了不少古代小曲曲,如:《编根罗》(夸耀长袍)、《并蒂莲》、《一块铜》、《小尿床》、《高老庄》、《小二姐拜媒》、《铜青蚂昨》等20余首曲词。它们大都是反映当时当地民间生活故事的,从中可以看出端倪。据明英宗朝廷禁唱‚妻上夫坟曲‛条令称:正统间,北京满城忽唱《妻上夫坟》曲……(亦称《小寡妇上坟》曲)祁太秧歌中亦有此曲。《顾曲杂言》云:嘉靖、隆庆年间,‚乃兴 《闹五更》、《哭皇天》、《粉红莲》……‛等曲,与太谷秧歌小曲不但同名,而且形式也大同小异。

明代万历刊本,《玉谷调簧》里,有咏私情的问答体小曲,同太谷秧歌小曲《娘问女》、《挑水》的题材和体裁极其相似。可见明代小曲盛行之时,晋中平原的小曲亦在广泛流行。

每逢元宵节闹红火时,各地大搞龙灯、旱船、背棍、高晓 以及鼓乐欢奏等活动,大大小小的舞队极其普遍。其中的扮演者,在舞蹈间歇唱支小曲,渲染气氛,载歌载舞,歌舞结合,这种形式就是太谷秧歌的起源。

二、发展简况

踩街秧歌的由来

据《祁县志》康熙四年版载:‚臵里镇臵市集奠民居而通民财也。‛‚县市奇曰各街轮开自辰至午。十五日为上元节祭天地,设鳖山,悬花灯,放烟火,聚欢弦歌,有太平景象。‛可见,当时太谷县经济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民间文艺也比较活跃,走村串乡的艺人来往不断。据清代《钦定吏部处分则例卷四十五刑杂犯》法令:‚民间如女中有一等秧歌脚惰民婆,及土妓流唱、女戏游唱之人,无论在京在外,该地方官务尽驱回籍……‛康熙 十年,禁唱秧歌妞女条:‚凡唱秧歌妇女及惰民婆,令五城司坊等官,尽行驱逐回籍,毋令潜住京城……‛当时太谷县一带经济优裕,交通畅达,卖艺求生的‚凤阳花鼓‛艺人,来到这里学唱流行的秧歌,以演唱为生计。这说明秧歌较早就见于文字记载了。

清康熙四十七年,孔尚任《平阳竹枝词》第一首‚踏歌词‛有:‚凤阳少女踏春阳,踏到平阳胜故乡。舞袖弓腰都未忘,街西勾断路人肠‛。从词中可以看出凤阳少女在平阳(今临汾)表演凤阳花鼓踏歌的情景。太谷秧歌歌舞节目《打花鼓》中亦有:‚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洪武,十年倒有九年荒。(锣鼓介:呛得隆咚呛)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花鼓夫妻没得卖,身背花鼓走四方(锣鼓介:呛得隆咚呛),南京收了走南京,北京收了到北京,南北二京全不收,黄河两岸度春秋。(锣鼓介:呛得隆咚呛呛!呛得隆咚呛!呛得隆咚呛呛呛!呛得隆咚呛!)又《缀白裘》中多处谈到凤阳花鼓,如:《闹灯》中有:‚凤阳女,花鼓敲,打锣的男人跟着跑‛之句。可见凤阳花鼓于清初就流行到了山西南部、中部一带。

《平阳竹技词》第二首中的。‚踏歌词‛‚蹴鞠场中不用球,轻轻对踢眼斜瞅,分明学得秦楼舞,五彩裙边露凤头。‛描绘了两个秀丽女子表演踢球游戏的情景。太谷秧歌中的《踢僦球》,又名《踢绣球》,也是姐妹二人表演踢球。唱词是:‚二月里来龙抬头,姐妹三人踢蹴球,大姐姐踢了个龙摆尾,二小妹妹来接球。走三走,扭一扭,踢了个狮子滚绣球,哎咳哎咳,踢得咱家姐妹二人,两鬃间儿、水汗珠儿,滴淋淋淋往下流,吼吼吼!‛两者对照,充分说明《踢蹬球》确是凤阳花鼓艺人所传播:又如《采花》、《采莲》、《珍珠倒卷帘》、《十二月对花》、《荣莉花》、《小放牛》等一批节目,也是当时流传到晋中一带的歌舞节目。

凤阳花鼓艺人的活动形式是:每到一地,由二人打鼓敲锣、引来了观众,先唱‚凤阳歌‛、‚广东调‛、‚满江红‛等小曲。接着表演歌舞节目‚踏歌‛等,有时也唱几段北方流行的秧歌曲调,以迎合当地观众的喜好。这种活动形式,被晋中民间艺人吸收、溶化,逐渐发展成了踩街秧歌队。

踩街秧歌队的表演形式,是由俊扮和丑扮两个公子相配,手持折扇领头,带领身背花鼓的女角色和拍小钗、敲小锣的男角色共二三十人,分两行沿街行进表演,炮声响处,走至迎接的户主门口,由领队公子咏颂,如:‚男人种地女织布,和和气气闹家务,指望今年收成好,儿孙满堂全家福。‛之类的即兴顺口 溜,朗诵完毕,两三个演员进入场地中央,边舞边唱小曲,表演歌舞

小戏。之后继续前进,直至踩遍各街为止。所表演的节目,如:《写十字》、《十把扇》、《游社社》、《看画儿》、《四保儿上工》等。其中,有第一人称的歌舞小戏,也有第三人称横排式的歌舞节目,他们唱见闻、数典故、叙景致、表古人,故事情节均较简单。歌舞时没有弦乐伴奏,只是轻敲鼓边轻击锣钗,掌握节奏。舞蹈动作也较简单,但却是歌中带舞,歌舞结合,这是太谷秧歌发展历程中的重大突破。踩街秧歌活动的时间较长,一直延到民国初年,才逐渐消失。

戏曲化的形式与演变

清乾隆六十年刊印的《霓裳续谱》云:‚[秧歌]凤阳鼓、凤阳锣,凤阳姐儿们唱秧歌。‛太鼓秧歌《打花鼓》中也有:‚夫妻双双出府门,海走天涯唱秧歌。‛唱凤阳花鼓艺人到了北方,也随着北方的风俗习惯唱秧歌了。虽然凤阳歌与秧歌的曲调,在调式、调性、音韵等方面不尽相同,但互相吸收、溶化,逐步成了一体,统称秧歌,而风阳歌的名称在北方也逐渐消失了。另外,还吸收了‚莲花落‛的格调,按《津门杂记》云:‚北方之唱‘莲花落’者,谓之‘落子’,即如南方之花鼓戏也。‛又云:‚后有人改名太平歌词云‛。‚莲花落‛是夹说夹唱的一种说唱艺术,用竹板打节拍,每段常以‚莲花落、落莲花‛一类 的句子做衬腔或尾声。太谷秧歌《烙碗计》剧中,丑角学唱 ‚莲花落‛词:‚呱哒儿呱,呱哒儿呱,花鼓汉子把话明,再把妻儿叫一声。‛这是以‚莲花落‛形式唱《打花鼓》中的唱句。又如《小放牛》

唱词:‚打个什么锣?打个太平锣;打个什么鼓?打个凤阳鼓。‛念白中有:‚口儿里唱的都是莲花落吆降呀咳。‛又唱,‚一喷一朵莲花,花开一朵美。‛又《打花鼓》中唱,‚转过这条臭胡同,咱们再唱莲花落。‛这说明凤阳花鼓艺人流串到北方后也唱‚莲花落‛。这都对太谷秧歌的丰富、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从此,太谷秧歌曲调增多了,剧目也丰富了,并且增加了数板与念白和唱完有说,说完再唱的节目。当地艺人也编出不少剧本,如:《割田》、《大挑菜》等,还有另一种形式,丑角上场先说一段与剧情无关的杂说,如:《双唤妹》、《碾糕面》等。这种有歌有舞有说的三结合节目出现后,对太谷秧歌又是一个大的发展,而且孕育了戏曲化的胚胎。

清嘉庆、道光年间,太谷、平遥、祁县等县的商业蓬勃兴起,商人四处经商,外地商人也频繁来这里通商。商业的发达也促进了文化的广泛交流传播。当时人们对时兴小曲,流行珍戏倍感兴趣。如:《走西口》、《金全卖妻》、《小上坟》(是水秀的故事)、《放风筝》等剧目,都是这一时期由外地传来的。在这些剧目的影响下,启发了民间艺人编唱反映当地农村生活的口头剧目,如《割田》、《回家》、《柚筒记》、《当板箱》等。这说明秧歌戏曲中的条件,已经具备了。

道光年间,晋中平原农村,成立了许多‚自乐班‛组织;据晋剧票社活动家郭少仙(已故)讲,他在太谷韩村时曾看到该村‚自乐班‛的一只衣箱,上写:‚道光十九年立‛等字祥。又据

老艺人大四儿旦[已古]谈:‚自乐班的组织,最迟是在清朝中叶,即太谷商业发达时就有了‛、当时农村一般是踩街秧歌活动,后即登上台子演出。台后设一卯桌,上插‚同乐班‛、‚喜乐社‛等产类的慢帘。节目有小曲曲、歌舞小戏、杂说、秧歌等。不过秧歌戏是占主导地位的,并有武场配合,如《埋儿》、《巫神》、《劝女》、《缝袍子》、《骂鸡》、《卖豆腐》等。从此,秧歌戏的胎儿产生了,这也是太谷秧歌的发展,由渐变到突变的重要标志。秧歌艺人登台演出后,起初在本村演出,后出村出县演出。据晋中地方志办刘俊礼同志从清徐县尧城村见到舞台墙壁上记录有光绪二十二年的演出剧目:‚五月初七日,太谷德胜社,首日《吃油漠》、《采茶》。午《换碗》、《求妻》、《哭五更》。晚《翠屏山》、《火算命》、《卖豆腐》。‛太谷德胜社,据说是由太谷县名艺人‚老双龙‛、‚四杆旗‛两师傅组织的半职业性班社。这类班社的出现,说明太谷秧歌的发展又前进了一步。

民国15年前后,太谷秧歌艺人,根据当地真人真事编出了一批揭露当时社会黑暗生活的秧歌戏,并创作出一些新曲调,一直流传至今。如:《唤小姨儿》、《做小衫衫》、《十家排》、《送樱桃》、《跟大嫂顶工》等曲调。但其中的一些剧目,有淫荡低级下流的内容和表演动作。如‚钻幌帐‛、‚脱裤子‛等,这是太谷秧歌发展中出现的一股逆流,它败坏了太谷秧歌的声誉。

在这一时期,有些晋剧艺人,曾与秧歌艺人合作,改编和创作过不少优秀秧歌戏。最早创办太谷秧歌剧团的是贾堡人高保昌

他对太谷秧歌情有独钟。常常和喜爱太谷秧歌的人们聚会,邀请晋剧名旦‚二蛮旦‛创办了‚武秧歌‛采用老西调演出《杀嫂》等剧目在当时很有名。涌现出了一大批秧歌爱好者,在音乐和唱腔方面,也大有改进,戏曲韵味也浓,是太谷秧歌中的优秀节目。现在除《恶家庭》外,其余节目,仍流行演出。晋剧和秧歌,这两种姐妹艺术的艺人,还一起组织‚风搅雪‛班子,同台演戏,既演晋剧,也演秧歌。

晋剧艺人在表演、化妆、服装等方面,给秧歌以重大影响,对提高秧歌艺术,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晋剧和秧歌艺人,互相配合,共同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太谷秧歌剧种,很快推广到了晋中10多个县,它在群众中的声誉,也越来越高。

三、建国后发展状况

新中国成立初期,太谷县共有业余秧歌剧一百多个[几乎是村村有剧团],艺人12000余人。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秧歌,精华与糟粕并存。在表演上既有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精华艺术,也有摄取的生活中丑恶淫秽的渣滓。1951年 5月 9日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戏曲改革工代的指示》后,各级领导和文化工作者,明确了既要继承遗产,又要改革创新,反对保守思想,反对乱加干涉和如何使秧歌艺力发展前进的方向。于是,便着手开展搜集整理工作,教育团结艺人,提高自身素质,为改革创新创造条件。

同年11月间,榆次专署文教局,组织太谷、文水、交城、祁县4县的名老艺人和文艺工作者,在演出改革方面,做了大量‚推

陈出新‛的工作。从而,剔除了不健康的东西,整理改编了《新打花鼓》、《缉草帽》、《五秃嫂逃婚》、《下山》、《三十劝劝》等一批传统秧歌剧目,移植上演了《挑女婿》、《送嫁妆》等现代功,并在声腔、音乐方面,加强了节奏性,丰富了锣鼓点。有的剧目,还配以弦乐伴奏。从此,太谷秧歌逐步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太谷秧歌剧种名称的诞生,是继晋中秧歌之后的又一次改革。民国20年前后,太谷县的秧歌艺人,创作演出的剧目与曲调,曾轰动一时,传布甚广。因此,太谷秧歌名称的诞生是符合上述实际情况的。另从地域上看,晋中范围内,除有太谷秧歌外,还有介休的干板秧歌,汾孝地秧歌,晋源秧歌(太原南郊区),祁县温曲武秧歌等。如果将太谷秧歌仍称晋中秧歌,就不切合上述实际情况了。因而,改革为太谷秧歌,是比较恰当的科学的称谓。再次,从沿革上看,太谷秧歌自清康熙十年至抗战时期,由秧歌改称晋中秧歌,直到解放后的1951年改称太谷秧歌,而流传至今,再别无他名。

1955年,榆次县成立了第一个专业剧团:‚榆次县秧歌剧团‛。演出了很多移植现代戏。如《朝阳沟》、《李双双》、《李二嫂改嫁》、《三换肩》等。也改编了不少传统戏,如《偷南瓜》、《当板箱》、《卖高底》、《卖豆腐》、《绣花灯》等,均受到观众的赞扬,以邱金兰为代表的第一代优秀女演员,出现在舞台上,这是太谷秧歌的新发展,尤其是出现了男演男、女演女的情

况,男演女的历史开始改变。同时,全部剧目增加了弦乐伴奏,丰富和发展了击乐锣鼓点;改一剧一曲为一剧多曲。在表演、导演、舞台美术等方面,也有了很大改进。从此,太谷秧歌走上了一条完善而又不失泥土气息、改革而又不变其特色的新型戏曲化道路,这是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个飞跃。

1964年‚四清运动‛中,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文水工作队的某些人,写出《必须使太谷秧歌获得新生》的文章,其基本精神是全盘否定,把秧歌说得一无是处。这对各县秧歌的演出,大受影响。有的只演出移植的现代戏,形成了一条腿走路。

十年**中,太谷秧歌横遭祸害,全部被扼杀。榆次县秧歌剧切被解散;农村业余剧切也销声匿迹了。直到1978年,党中央提出了拨乱反正,太谷县成立了‚太谷秧歌剧切‛。在名演员王效端(香忙旦)培训下,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演出节目有:《逼婚记》《西厢记》《王老虎抢亲》等。1982年,晋中地区戏剧会演时,青年演员刘丁英、籍红玉获优秀演员称号。此后,太谷秧歌开始恢复上演。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体制改革,农民经济收入逐年增长,生活越来越好。农民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渴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这就为发展太谷秧歌,提供了有利条件。太谷秧歌艺人,为适应这一大好形势,努力地进行改革前进,如在体制方面,变官办为自愿组合,10余个业余班、社,自负盈亏,进行演出。在训练演员方面,采用自办、自育和师带徒的办法,几

年来已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新秀和拔尖演员,活跃于舞台上。不少班、社,演出效益很好,收入颇丰,观众反映热烈。

四、小结

太谷秧歌有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历史上,太谷秧歌曾多次被政府禁演,很多剧本被毁,影响和制约了太谷秧歌的发展。许多民间艺人也都已垂垂老矣。现在太谷秧歌正努力发展,以延续往日的繁荣。就让我们也为家乡文化----太谷秧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下载品味蜡染感受文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品味蜡染感受文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品味习语文化

    品味习语文化 摘要:解读英汉习语,体味中西文化风格。习语就英文的解释包括成语、熟语、谚语等。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表达式,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幽默典雅, 历史悠......

    感受蜡染中的美学(五篇范文)

    美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东西, 自然 界和人类 社会 处处都表现出人类追求美的天性,体现着人们对生活的信念和热爱,比如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染织工艺就是一个例子。 我国的染织工艺......

    感受四季,品味人生

    感受四季,品味人生 不必感叹时光的来去匆匆,让我们一起融入四季,品味人生。 春之望 是谁留下了一时的灿烂和一时的希望?又是谁抛洒了一地的紫花和一地的翠绿? 春雨过后,如穹弓一般......

    感受四季 品味人生

    不用提生命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过四季,品味生活。春天看 谁留下了一段辉煌和一个时间的希望,谁喝了紫色的地方和绿色的荒野。春雨后,如弓一般的天空挂彩虹。春天神无论你走从这......

    蜡染教案

    7、蜡染与扎染 1、知识技能:让学生感受和初步了解蜡染工艺;了解蜡笔水彩有不相融合的特性,懂得在制作蜡染作品时,深浅色要合理搭配,上蜡时要用力均匀,色彩的渲染可丰富多彩。 2、......

    蜡染教案

    2016年教师考核教案 艺术领域------《蜡染画》 单 位:欢乐童年蒙特梭利幼儿园 观察教师:授课班级:大班 时 间:2017年1月3日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赏视屏、短片让幼儿初步了......

    品味法国文化5篇

    品味法国文化,置身浪漫之都 文章摘要: 浪漫的法国给人印象最深刻,而现在法国人通过一系列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活动和展览,呈现法国在多个领域的创造力。旨在改变法国在人们心目......

    品味警营文化1

    品味警营文化  警营文化就是公安建设的根和灵魂,是公安机关凝聚力、向心力和智力支持。政工干部作为警营文化的组织者和谋划者,树立“文化润其内,养德以固本”的理念,必须要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