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的风控(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11:51: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影子银行”的风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影子银行”的风控》。

第一篇:“影子银行”的风控

“影子银行”的风控

2012-11-03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汪涛

“影子银行”为何疯狂生长

自2009~2010年信贷井喷后,中国的信贷条件开始收紧,“影子银行”随后迅速发展并引起了广泛关注。“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往往表现为一种或几种新型融资活动在短时间内激增。举例来说,截至2012年二季度,信托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在两年内几乎翻番,达到5.3万亿。虽然监管部门先后对银行用来规避贷款限额的银信合作的信托贷款和房地产信托产品进行整治,但由于银行和信托公司不断通过创新来绕过监管,其他种类的信托产品仍层出不穷。因此,截至2012年6月,虽然政府对信托活动进行了专门整治,信托资产仍在过去12个月里增长了47%。截至2012年9月份,企业债券融资(包括短期和中期债券)在过去12个月里增长了46%;2010年底以来,委托贷款(委托银行进行的企业间企业借贷)规模扩大了63%,并在截至2012年9月份的12个月中增长了24%;未贴现商业票据在过去12个月也增长近20%。

为什么近几年“影子银行”业务发展得如此之快呢?除了金融创新和监管套利等常规因素外,我们认为还存在着一些当前中国金融体系和货币政策模式下所特有的因素:

对银行来说,19.5%的存款准备金率是一种负担,这使得银行更愿意将存款转移到表外业务中(比如理财产品);贷款额度和贷存比上限制约了银行直接进行信贷扩张的空间,这促使银行将贷款证券化或者将其转移到表外;虽然过去两年政府控制了贷款额度,但实际利率一直较低,中央政府还不时敦促地方政府和公司保持投资增长,即便是在经济困难时期,这导致了较为旺盛的信贷需求,而影子银行的信贷活动则可以满足这些需求;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其他被认定为高风险行业的贷款受到了严格管控,但政府又经常催促银行增加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并鼓励它们购买这些借款人所发行的债券和其他证券化产品。

人为地将银行存款利率限制在较低水平促使居民和企业储户转而寻求高收益率产品。而同时,一方面,中国的银行存款保障是隐性的;另一方面,“影子银行”和正规银行、政府部门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样两者的风险差异可能被模糊。比如,人们可能认为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的风险并不比银行存款高多少,因为他们普遍认为银行或政府将负起所有责任。结果,社会压力可能真的迫使银行承担起这些风险以及所有损失。最后一点,监管改革,尤其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监管改革推动了企业类债券和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其中包括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的债券。

说到底,造成“影子银行”快速发展的关键原因之一是各项政策目标以及各种政策工具之间的错配和冲突。政府希望保持经济较快发展,这就要求银行提供足够信贷;但与此同时,政府又为了控制宏观风险而设定了贷款额度、为了控制信用风险而实施了各种银行业监管条例,这两者并存就为“影子银行”的发展开创了空间。央行在资本外流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可能是害怕释放出过于强烈的货币放松信号,而同时央行又持续向经济注入流动性并推动基础货币快速增长。我们应该感到担心吗?

表外的风险监管

毕竟,金融创新通常和整体经济同步发展。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承认,“影子银行”体系可以成为另一条融资渠道并为经济提供更广泛的服务。FSB建议政府部门仅仅加强对那些“增加或促进杠杆”以及“改变期限/流动性、造成有缺陷的信用风险转移、产生重大风险”的影子银行活动的监管和风险控制。

不过,全球金融危机和2011年中国发生的情况均显示,影子信贷活动和常规信贷活动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这可能导致一方出现问题后引发超预期的信贷紧缩。以中国为例,2011年夏季对银行表外活动的管制不仅缩小了这一类业务,也令民间借贷产生了严重的流动性问题,并在部分经济领域引发了连锁反应。这一类情况可能会再次出现。

另一个要点在于,由于一直以来政府都仅关注于控制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狭义人民币贷款,非常规信贷活动的发展可能会让传统评估信贷条件的方式变得越发不完善和不准确。比如,瑞银A股银行业研究团队估算,近期银行同业票据回购和同业代付活动已将约1万亿元贷款转移到了表外。虽然央行一直在关注并发布社会融资规模数据,但后者并未包括“影子银行”体系的一些重要组成部分,反而涵盖了通常不会发生什么问题的股票融资。此外,央行或政府始终没有为社会融资规模的适度增长设立明确的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

比如,银行业表内信贷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百分比在2009年跳升25个百分点之后,近几年基本持平。不过,如果把社会融资规模所包含的表外信贷活动包括在内,银行业信贷总额占GDP的百分比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四年来占GDP比重累计上升了44个百分点。此外,如果考虑到非银行金融媒介,比如信托和非银行部门持有的企业债券,过去两年经济杠杆水平的增长幅度就更大。很多人只关注狭义的人民币贷款,因而仍相信货币和信贷条件目前依然偏紧。

虽然监管部门不断设法追踪各类非常规信贷活动,但“影子银行”活动不会减弱。我们认为解决“影子银行”问题并减少相关风险的关键应该是明确宏观经济目标和审慎监管目标的优先顺序、改革目前货币政策的管理方式、理顺时有矛盾的多重政策目标。举例来说,如果中央政府确实担心地方政府债务和银行资产质量,那就应该更多地通过财政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鼓励信贷扩张。如果政府仍希望依靠信贷扩张来促进增长,那就应该直接提高信贷额度,而不是迫使银行去规避监管。此外,央行应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并通过更多市场工具管理流动性,从而减少高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体系行为的扭曲。

短期内,鉴于大多数“影子银行”活动(比如信托和票据)仍在银监会的监管之下,再加上这类活动刚出现不久且规模不大,我们认为还不会出现重大的系统性问题。但如果上述基本面问题和扭曲得不到解决,同时金融监管继续放松、非银行金融媒介变得更加成熟,我们预计宏观风险将会上升。(作者系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第二篇:银行的风控

俗话说:到了哪个坡,就唱哪个歌。我的话题是:立足本职不负使命。

固然,强化管理和防范风险是商业银行管理的永恒主题。而且,作为商业银行的员工,我们在业务工作中,客观存在着道德和责任两类风险,我们务必注重规避。但我认为:只要我们思想健康,就能防范道德风险;只要我们按规操作,就能防范责任风险。

然而,我,作为个人客户经理,认为:如果不抓发展,不壮大银行存款,不做大有效市场份额,银行就等于建立在沙滩上。正如我们鲜行长所说:不发展,关了门,那就自然无风险。加快业务发展,做大有效市场份额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两手抓。

作为个人客户经理,必须充分认识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多,必然,个人业务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而且已经成为同业竞争的焦点。银行必定会牢固确立个人银行业务的战略地位。个人客户经理队伍必将成为个人银行业务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成为实施差别化服务和营销产品的有效渠道,成为开展客户关系管理的有力手段。正如总行行长指出的那样:大力发展个人银行业务,是建设银行立行之本和成败的关键。

作为个人客户经理,我的经验和体会是:只有贯彻落实“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怀着强烈的营销意识,不断加快市场反应速度,加大对高中端优质客户的服务力度,在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忠诚度和贡献度方面大做文章,就一定能够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作为客户经理,我们必须取信于他们,与他们真心实意交朋处友,并让他们感到如同春天般的温暖。我们的高中端优质客户,他们的需求各有不同,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他们的需求,去帮助他们理好财服好务。乃至于尽一切努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样,我们所换取的必然是他们对我们的满意度、忠诚度和贡献度的最高分,甚至我们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回报,比如他们还会给我们引来一些新的高中端优质客户,等等。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作为银行员工,连我们的家人也都最担心的是风险,最关心的是效益。的确,管理也是效益,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注重规避风险,决不能掉以轻心。但是,加快业务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我们的收入才会随之增多;做大市场有效份额,才能增强建行的实力,我们员工也才会有赖以生存的靠山!

总之,每个岗位有自身的属性,我们要有悟性。每个岗位都很重要,不需要就不会设置。爱岗敬业,就要对自己的岗位有爱心,对自己的工作有热心,在追求事业成功的路上必须付出艰辛,而且要有一颗持之以恒的执著心。如果每个个人银行客户经理,都能建立起、并不断扩充自己的高中端优质客户群;每个员工,都能立足本职,不负使命,把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全行上下能够以防范风险为前提,把各项工作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那么,势必增大我行在同业中的竞争优势,就能做大有效市场份额,从而促进我行业务飞跃发展!

谢谢!

第三篇: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

简介:

影子银行,又称为影子金融体系或者影子银行系统(Shadow Banking system),是指房地产贷款被加工成有价证券,交易到资本市场,房地产业传统上由银行系统承担的融资功能逐渐被投资所替代,属于银行的证券化活动。该活动在2007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中渐渐被人们重视,此前一直游离于市场和政府的监管之外,当前也无十分有效的监管方式。影子银行,不受监管或仅受较少监管的,提供融资、股权资本融资、金融组合产品、金融交易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或金融行为。随着人们对于信贷的需求与日俱增,影子银行也相应地迅猛发展,并与商业银行一起成为金融体系中重要的参与主体。影子银行的发展壮大,使得美国和全球金融体系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银行体系的作用不断下降。影子银行比传统银行增长更加快速,并游离于现有的监管体系之外,同时也在最后贷款人的保护伞之外,累积了相当大的金融风险。

特点:

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SIV)等非银行金融机构通常从事放款,也接受抵押,是通过杠杆操作持有大量证券、债券和复杂金融工具的金融机构。

在带来金融市场繁荣的同时,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和高杠杆操作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脆弱性,并成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推手。

影子银行系统正在去杠杆化的过程中持续萎缩,然而作为金融市场上的重要一环,影子银行系统并不会就此消亡,而是逐步走出监管的真空地带,在新的、更加严格的监管环境下发展。未来对影子银行系统的信息披露和适度的资本要求将是金融监管改进的重要内容。美国已提出要求所有达到一定规模的对冲基金、私募机构和风险资本基金实行注册,并对投资者和交易对手披露部分信息

分类:

影子银行可以分为三类:

首先,就是影子银行本身,主要玩家有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SIV和货币市场基金等。

第二类是应用影子银行方法的传统银行。这些银行仍在监督管理下运行,同时可获得中央银行的支持,但它们也将影子银行的操作方法运用到了部分业务中。

第三类则涵盖了影子银行的工具,主要是一些能够让机构转移风险,提高杠杆率,并能逃脱监管的金融衍生品。

“影子银行”是信贷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和大宗商品交易、杠杆收购领域的主要参与者。

这些机构通常从事放款,也接受抵押,是通过杠杆操作持有大量证券、债券和复杂金融工具的金融机构。在带来金融市场繁荣的同时,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和高杠杆操作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脆弱性,并成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推手。目前,影子银行系统正在去杠杆化的过程中持续萎缩,然而,作为金融市场上的重要一环,影子银行系统并不会就此消亡,而是逐步走出监管的真空地带,在新的、更加严格的监管环境下发展。未来,对影子银行系统的信息披露和适度的资本要求将是金融监管改进的重要内容。目前,美国已提出要求所有达到一定规模的对冲基金、私募机构和风险资本基金实行注册,并对投资者和交易对手披露部分信息。

操作:

其具体做法是将次级贷款包装为金融衍生品,例如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 tion担保债务权证)和SIV(Structured Investment Vehicle 结构性投资载体),往往被信评机构评为AAA级,这些载体是证券化资产的主要买家。

影子银行创造的衍生品在全球的范围内流通,使得全球信贷平民化,廉价的信贷更容易被大众得到而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影子银行平缓了因生产力进步和分工细化产生的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增长,使收入与利润增加。

2007年信贷危机的风暴中,这种将债务和其他资产捆绑打包成复合证券和载体以供出售的业务亦无法独善其身。

作用:

由于银行亟需改善自己满目疮痍的资产负债表,证券化市场的健康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因为它为企业和消费者的借款能力提供保障,还源于其在推动经济成长和资产定价方面的作用。

诸多因素导致证券化活动受损。投资者不再对穆迪和标准普尔等第三方的评级价值抱有信任。与此同时,始于美国次优抵押贷款市场的损失,或多或少地对SIV等表外工具产生冲击。

影子银行虽然是非银行机构,但是又确实在发挥着事实上的银行功能。它们为次级贷款者和市场富余资金搭建了桥梁,成为次级贷款者融资的主要中间媒介。影子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发行各种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大规模地扩张其负债和资产业务。所有影子银行相互作用,便形成了彼此之间具有信用和派生关系的影子银行系统。

现状: 协调全球金融监管政策的金融稳定委员会(FSB)2012年11月发布数据,称“影子银行”去年规模创下新高,达到了67万亿美元。“影子银行”的繁荣已成定势,而且将超出管控传统银行和银行活动的监管网络范围。FSB还呼吁对“影子银行”加强监管。

FSB在报告中表示:“FSB认为监管当局对„影子银行‟的监管需要有针对性,目的是确保„影子银行‟从属于合理监督和管理,以解决对金融稳定构成的和银行一样的风险。”FSB的研究显示,在2007年之前的五年,也即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全球“影子银行”规模不止翻倍,达到了62万亿美元。到2011年,整个系统规模达到了67万亿美元,超过调查覆盖的所有国家的经济收入总和。

FSB表示,美国拥有最大的“影子银行”系统,2011年资产达23万亿美元;其次是欧元区,22万亿美元;英国9万亿美元。不过美国在全球“影子银行”系统中的份额近年来在降低,而欧元区和英国则有所增加。FSB警告称,强迫银行增加资本储备以覆盖亏损的更严格条例将助长“影子银行”。该机构支持更好的控制,但是认为“影子银行”改革应当小心处理,因为这一领域也可以是企业和消费者的一个信用来源。

FSB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在2011年扩张了42%;受到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大幅扩张的推动,全球“影子银行”规模2012年增长5万亿美元,至71万亿美元。全球影子银行的规模为71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占26万亿,占比37%;欧元区、英国和日本分别占22万亿美元,9万亿和4万亿美元。影子银行占全球整体金融资产的1/4,相当于银行业资产的1/2。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影子银行的规模却仅占全球总规模的3%。

风险:

伴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信贷的需求与日俱增,美国的影子银行也相应地迅猛发展,并与商业银行一起成为金融体系中重要的参与主体。影子银行的发展壮大,使得美国和全球金融体系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银行体系的作用不断下降。影子银行比传统银行增长更加快速,并游离于现有的监管体系之外,同时也在最后贷款人的保护伞之外,累积了相当大的金融风险。

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近日也曾表示,中国金融五年内最大的风险是中国式的影子银行体系。他认为,这个风险既和中国银行业的风险密切相连,也与现在资本市场的风险相关。据了解,中国式的影子银行体系主要包括信托、担保、小贷公司、典当行、地下钱庄等。事实上,自2011年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以来,各地民间金融的风险便已陆续暴露,并牵连

当地的银行系统。由此看来,如何保持中国金融体系的健康,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就显得格外重要。

当然,应当看到,监管层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也付出了努力。比如以各种方式切断银行系统与影子银行的联系,规范银信合作、将表外业务尽可能纳入表内、加强银行业与影子银行、民间金融之间的防火墙建设等。从银监会年报看,自2009年开始,“影子银行”字眼频现。在2010年年报中,“影子银行”提到了 16次;2011年年报则提到了14次,并特地开设了“影子银行”专栏。

不过,正如分析人士所言,监管层对影子银行的治理,以及对中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不能仅仅靠查漏补缺这一招,哪里有风险,就急匆匆地切断该处与银行业的联系。若以“一刀切”与“紧急灭火”的方式处理,势必将伤及实体经济的运行,反而引发更大风险。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正规渠道依然无法解决实体经济中所存在的金融需求,影子银行系统仍会在风声过后卷土重来,这些运动式的治理,更像是在抽刀断水,治标而不治本。

要解决中国金融风险必须推进改革:一是价格形成机制,特别是“两率”的市场化改革;二是放开金融市场的准入,让更多民间资本更加自由地进入市场从事金融业务;三是推动银行业改革,让商业银行能够为更多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四是打破配置金融资源过程中的垄断和不公平,完善金融组织机构,尤其需要改进对小微企业的服务。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如何让原处于地下的影子银行系统按照正规的方式运营,发展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平衡经济运行中的风险与收益。

第四篇: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

按照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定义,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类相关机构和业务活动。影子银行的概念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首次提出并被广泛使用,影子银行又被成为平行银行系统、准银行等等。在美国,它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与欧美国家因流动性泛滥而产生的影子银行不同,中国影子银行的出现在于金融抑制,正规融资体系无法满足投融资者的需求,影子银行是资金逐利特性的自然演化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融资体系的不足。

传统银行系统包括三个参与者:存款人、借款人和银行,影子银行系统也有三个参与者:存款人、借款人和专业化的非银行金融中介(即影子银行)。和传统银行系统不同,在影子银行系统中,存款人的资金不存入银行,而是投入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和其他类似基金。借款人同样得到贷款,但其来源不仅仅来自于存款机构,还来自于综合经营的金融公司等机构。影子银行系统同样也起到信用中介的作用,但其信用转化过程远比传统银行复杂得多。

按照资产性质和信用创造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大体上分为以下几类:一.银行——信托合作的银行理财产品,“银信合作”是中国商业银行突破现行金融监管体制,进行金融创新的典型代表。2.企业间过桥资金(企业间拆借),企业间过桥资金也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一个重要类别和组成部分,尽管目前中国的贷款通则里明确规定,禁止企业间的直接拆借行为,但是现实中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操作方式规避这一监管。3.委托贷款,因企业间借贷被禁止,有资金的委托人通过银行中介放贷。4.民间借贷,中国政府允许民间借贷利率最高上限为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5.人人贷,即通过网络中介提供信用贷款的个人间的信贷行为,主要是指使用信用贷款的方式将资金带给其他有贷款需求的人。6.海外贷款以及贸易融资,由于此类贷款方式也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因此也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组成部分。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1.中国民间借贷市场规模急剧膨胀并蕴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2.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的累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商业银行体系的稳定。3.影子银行体系的高利率融资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房地产企业违约的风险。4.影子银行融资的发展使得我国紧缩性的政策失效。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影子银行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明确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业务范围,实行分层监管。2.建立完善的征信体制。3.完善影子银行信息披露机制。3.加强金融市场的跨境监管。

影子银行的发展可以丰富金融市场,但由于其运行机制的脆弱性,使其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啊,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已经存在和潜在的风险,防微杜渐。

第五篇: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应加快利率市场化,推动“影子”阳光化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传统银行的一些功能正在被“影子银行”吞噬,而其所带来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加也伴随着风险的上升。

“影子银行”往往披着四件外衣:一是具有监管套利性质的业务。二是监管相对较少的非银行机构。三是建立在金融创新基础上的新业务。四是以私募股权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投融资机构。“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及其隐含风险已引起监管层注意。前任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明确将“影子银行”风险列为银行业当下三大主要风险之一。专家认为,“影子银行”趋于活跃正是缘于市场多元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金融监管和准入门槛过高。除了加强监管、设立风险防火墙,更重要的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拓宽社会融资渠道,推动“影子银行”阳光化。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认为,“影子银行”在不改变货币存量的情况下,增加了社会的信用供给。虽然它超出了传统的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的视野,但如果禁止其发展,会付出丧失金融效率的巨大代价,甚至会逼迫更多资金转入地下。当务之急,是加快发展银行之外的多元化金融机构,加强金融创新,尽量搞报备,不要搞审批,增强金融体系活力,满足市场多元需求。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地下金融等“影子银行”体系蓬勃发展,缘于我国对利率的行政管制,官方利率价格信号失灵,民间利率就会自动修正。我国应加快利率市场化和正常化步伐。

下载“影子银行”的风控(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影子银行”的风控(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 按照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定义,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类相关机构和业务活动)。影子银行引发系......

    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影子银行”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所出现的一个重要金融学概念。它是通过银行贷款证券化进行信用无限扩张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核心是把传统的银行信贷关系演变......

    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所出现的一个重要金融学概念。它是通过银行贷款证券化进行信用无限扩张的一种方式,是正规银行体系之外运行的,包括实体和业务活......

    影子银行(合集5篇)

    影子银行“基本法”出炉 强调防范四类业务风险 2014年01月07日 15:37 中国广播网 我有话说(1人参与) 【导读】银监会召开监管工作会议,特别提出要对四种业务进行风险防范。......

    中国式影子银行浅析

    中国式“影子银行”浅析 “影子银行”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所出现的一个重要金融学概念。影子银行,又称为影子金融体系或者影子银行系统,在中国,随着紧缩性宏观经济调控措施......

    如何防范影子银行

    防控影子银行风险不能仅靠监管层施压 据报道,当前国内有一半以上的资金通过“影子银行”体系流动。鉴于“影子银行”潜在的巨大风险性,目前“影子银行”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今......

    浅谈中国影子银行

    浅谈中国影子银行 一、影子银行的背景及概念 2007年发生的美国次债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事件。本次事件当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就是“影子......

    影子银行研讨

    附件3: 研讨议题简介 一、“八号文”的出台对理财市场的影响 2013年3月27日,银监会下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年8号,简称“8号文”),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