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

时间:2019-05-13 23:09: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影子银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影子银行》。

第一篇: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所出现的一个重要金融学概念。它是通过银行贷款证券化进行信用无限扩张的一种方式,是正规银行体系之外运行的,包括实体和业务活动在内的信用中介体系,影子银行作为游离于传统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体系,用于期限或者流动性的转换,并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

专家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包含两部分,一部分主要包括银行业内不受监管的证券化活动,以银信合作为主要代表,还包括委托贷款、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进行的“储蓄转投资”业务;另一部分为不受监管的民间金融,主要包括地下钱庄、民间借贷、典当行等。

“影子银行”有几个基本特征:第一,资金来源受市场流动性影响较大;第二,由于其负债不是存款,不受针对存款货币机构的严格监管;第三,由于其受监管较少,杠杆率较高。它具有和商业银行类似的融资贷款中介功能,却游离于货币当局的传统货币政策监管之外。“目前仍有很多民生政策制度尚不完善、缺乏约束。我们应该帮助穷人,而不应该帮助懒人。”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

“很多人说把房地产作为支柱性行业,我查了一下文件,没有这句话,我们提出把建筑业作为支柱性产业,认为最重要的是保障好生存性需求与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房地产有无泡沫现象,很难用一句话回答。”

——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

“2003年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当时认为市场经济初步建立存在很多旧体制的遗存,要在一些重要方面进行改革。但回过头看,这个《决定》的基本部分没有得到执行,这是我觉得最遗憾的,最不满意的。”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

“中国的城镇化,至少还有20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长空间,涉及两亿多人。城镇常住人口中仍然有近20个百分点的非户籍人口,估计这部分人如果解决户籍以后,他们的消费将会增长30%左右,相当于6个百分点的农民进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

第二篇: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

简介:

影子银行,又称为影子金融体系或者影子银行系统(Shadow Banking system),是指房地产贷款被加工成有价证券,交易到资本市场,房地产业传统上由银行系统承担的融资功能逐渐被投资所替代,属于银行的证券化活动。该活动在2007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中渐渐被人们重视,此前一直游离于市场和政府的监管之外,当前也无十分有效的监管方式。影子银行,不受监管或仅受较少监管的,提供融资、股权资本融资、金融组合产品、金融交易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或金融行为。随着人们对于信贷的需求与日俱增,影子银行也相应地迅猛发展,并与商业银行一起成为金融体系中重要的参与主体。影子银行的发展壮大,使得美国和全球金融体系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银行体系的作用不断下降。影子银行比传统银行增长更加快速,并游离于现有的监管体系之外,同时也在最后贷款人的保护伞之外,累积了相当大的金融风险。

特点:

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SIV)等非银行金融机构通常从事放款,也接受抵押,是通过杠杆操作持有大量证券、债券和复杂金融工具的金融机构。

在带来金融市场繁荣的同时,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和高杠杆操作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脆弱性,并成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推手。

影子银行系统正在去杠杆化的过程中持续萎缩,然而作为金融市场上的重要一环,影子银行系统并不会就此消亡,而是逐步走出监管的真空地带,在新的、更加严格的监管环境下发展。未来对影子银行系统的信息披露和适度的资本要求将是金融监管改进的重要内容。美国已提出要求所有达到一定规模的对冲基金、私募机构和风险资本基金实行注册,并对投资者和交易对手披露部分信息

分类:

影子银行可以分为三类:

首先,就是影子银行本身,主要玩家有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SIV和货币市场基金等。

第二类是应用影子银行方法的传统银行。这些银行仍在监督管理下运行,同时可获得中央银行的支持,但它们也将影子银行的操作方法运用到了部分业务中。

第三类则涵盖了影子银行的工具,主要是一些能够让机构转移风险,提高杠杆率,并能逃脱监管的金融衍生品。

“影子银行”是信贷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和大宗商品交易、杠杆收购领域的主要参与者。

这些机构通常从事放款,也接受抵押,是通过杠杆操作持有大量证券、债券和复杂金融工具的金融机构。在带来金融市场繁荣的同时,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和高杠杆操作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脆弱性,并成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推手。目前,影子银行系统正在去杠杆化的过程中持续萎缩,然而,作为金融市场上的重要一环,影子银行系统并不会就此消亡,而是逐步走出监管的真空地带,在新的、更加严格的监管环境下发展。未来,对影子银行系统的信息披露和适度的资本要求将是金融监管改进的重要内容。目前,美国已提出要求所有达到一定规模的对冲基金、私募机构和风险资本基金实行注册,并对投资者和交易对手披露部分信息。

操作:

其具体做法是将次级贷款包装为金融衍生品,例如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 tion担保债务权证)和SIV(Structured Investment Vehicle 结构性投资载体),往往被信评机构评为AAA级,这些载体是证券化资产的主要买家。

影子银行创造的衍生品在全球的范围内流通,使得全球信贷平民化,廉价的信贷更容易被大众得到而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影子银行平缓了因生产力进步和分工细化产生的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增长,使收入与利润增加。

2007年信贷危机的风暴中,这种将债务和其他资产捆绑打包成复合证券和载体以供出售的业务亦无法独善其身。

作用:

由于银行亟需改善自己满目疮痍的资产负债表,证券化市场的健康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因为它为企业和消费者的借款能力提供保障,还源于其在推动经济成长和资产定价方面的作用。

诸多因素导致证券化活动受损。投资者不再对穆迪和标准普尔等第三方的评级价值抱有信任。与此同时,始于美国次优抵押贷款市场的损失,或多或少地对SIV等表外工具产生冲击。

影子银行虽然是非银行机构,但是又确实在发挥着事实上的银行功能。它们为次级贷款者和市场富余资金搭建了桥梁,成为次级贷款者融资的主要中间媒介。影子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发行各种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大规模地扩张其负债和资产业务。所有影子银行相互作用,便形成了彼此之间具有信用和派生关系的影子银行系统。

现状: 协调全球金融监管政策的金融稳定委员会(FSB)2012年11月发布数据,称“影子银行”去年规模创下新高,达到了67万亿美元。“影子银行”的繁荣已成定势,而且将超出管控传统银行和银行活动的监管网络范围。FSB还呼吁对“影子银行”加强监管。

FSB在报告中表示:“FSB认为监管当局对„影子银行‟的监管需要有针对性,目的是确保„影子银行‟从属于合理监督和管理,以解决对金融稳定构成的和银行一样的风险。”FSB的研究显示,在2007年之前的五年,也即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全球“影子银行”规模不止翻倍,达到了62万亿美元。到2011年,整个系统规模达到了67万亿美元,超过调查覆盖的所有国家的经济收入总和。

FSB表示,美国拥有最大的“影子银行”系统,2011年资产达23万亿美元;其次是欧元区,22万亿美元;英国9万亿美元。不过美国在全球“影子银行”系统中的份额近年来在降低,而欧元区和英国则有所增加。FSB警告称,强迫银行增加资本储备以覆盖亏损的更严格条例将助长“影子银行”。该机构支持更好的控制,但是认为“影子银行”改革应当小心处理,因为这一领域也可以是企业和消费者的一个信用来源。

FSB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在2011年扩张了42%;受到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大幅扩张的推动,全球“影子银行”规模2012年增长5万亿美元,至71万亿美元。全球影子银行的规模为71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占26万亿,占比37%;欧元区、英国和日本分别占22万亿美元,9万亿和4万亿美元。影子银行占全球整体金融资产的1/4,相当于银行业资产的1/2。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影子银行的规模却仅占全球总规模的3%。

风险:

伴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信贷的需求与日俱增,美国的影子银行也相应地迅猛发展,并与商业银行一起成为金融体系中重要的参与主体。影子银行的发展壮大,使得美国和全球金融体系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银行体系的作用不断下降。影子银行比传统银行增长更加快速,并游离于现有的监管体系之外,同时也在最后贷款人的保护伞之外,累积了相当大的金融风险。

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近日也曾表示,中国金融五年内最大的风险是中国式的影子银行体系。他认为,这个风险既和中国银行业的风险密切相连,也与现在资本市场的风险相关。据了解,中国式的影子银行体系主要包括信托、担保、小贷公司、典当行、地下钱庄等。事实上,自2011年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以来,各地民间金融的风险便已陆续暴露,并牵连

当地的银行系统。由此看来,如何保持中国金融体系的健康,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就显得格外重要。

当然,应当看到,监管层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也付出了努力。比如以各种方式切断银行系统与影子银行的联系,规范银信合作、将表外业务尽可能纳入表内、加强银行业与影子银行、民间金融之间的防火墙建设等。从银监会年报看,自2009年开始,“影子银行”字眼频现。在2010年年报中,“影子银行”提到了 16次;2011年年报则提到了14次,并特地开设了“影子银行”专栏。

不过,正如分析人士所言,监管层对影子银行的治理,以及对中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不能仅仅靠查漏补缺这一招,哪里有风险,就急匆匆地切断该处与银行业的联系。若以“一刀切”与“紧急灭火”的方式处理,势必将伤及实体经济的运行,反而引发更大风险。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正规渠道依然无法解决实体经济中所存在的金融需求,影子银行系统仍会在风声过后卷土重来,这些运动式的治理,更像是在抽刀断水,治标而不治本。

要解决中国金融风险必须推进改革:一是价格形成机制,特别是“两率”的市场化改革;二是放开金融市场的准入,让更多民间资本更加自由地进入市场从事金融业务;三是推动银行业改革,让商业银行能够为更多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四是打破配置金融资源过程中的垄断和不公平,完善金融组织机构,尤其需要改进对小微企业的服务。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如何让原处于地下的影子银行系统按照正规的方式运营,发展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平衡经济运行中的风险与收益。

第三篇: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

按照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定义,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类相关机构和业务活动。影子银行的概念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首次提出并被广泛使用,影子银行又被成为平行银行系统、准银行等等。在美国,它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与欧美国家因流动性泛滥而产生的影子银行不同,中国影子银行的出现在于金融抑制,正规融资体系无法满足投融资者的需求,影子银行是资金逐利特性的自然演化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融资体系的不足。

传统银行系统包括三个参与者:存款人、借款人和银行,影子银行系统也有三个参与者:存款人、借款人和专业化的非银行金融中介(即影子银行)。和传统银行系统不同,在影子银行系统中,存款人的资金不存入银行,而是投入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和其他类似基金。借款人同样得到贷款,但其来源不仅仅来自于存款机构,还来自于综合经营的金融公司等机构。影子银行系统同样也起到信用中介的作用,但其信用转化过程远比传统银行复杂得多。

按照资产性质和信用创造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大体上分为以下几类:一.银行——信托合作的银行理财产品,“银信合作”是中国商业银行突破现行金融监管体制,进行金融创新的典型代表。2.企业间过桥资金(企业间拆借),企业间过桥资金也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一个重要类别和组成部分,尽管目前中国的贷款通则里明确规定,禁止企业间的直接拆借行为,但是现实中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操作方式规避这一监管。3.委托贷款,因企业间借贷被禁止,有资金的委托人通过银行中介放贷。4.民间借贷,中国政府允许民间借贷利率最高上限为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5.人人贷,即通过网络中介提供信用贷款的个人间的信贷行为,主要是指使用信用贷款的方式将资金带给其他有贷款需求的人。6.海外贷款以及贸易融资,由于此类贷款方式也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因此也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组成部分。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1.中国民间借贷市场规模急剧膨胀并蕴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2.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的累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商业银行体系的稳定。3.影子银行体系的高利率融资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房地产企业违约的风险。4.影子银行融资的发展使得我国紧缩性的政策失效。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影子银行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明确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业务范围,实行分层监管。2.建立完善的征信体制。3.完善影子银行信息披露机制。3.加强金融市场的跨境监管。

影子银行的发展可以丰富金融市场,但由于其运行机制的脆弱性,使其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啊,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已经存在和潜在的风险,防微杜渐。

第四篇: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应加快利率市场化,推动“影子”阳光化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传统银行的一些功能正在被“影子银行”吞噬,而其所带来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加也伴随着风险的上升。

“影子银行”往往披着四件外衣:一是具有监管套利性质的业务。二是监管相对较少的非银行机构。三是建立在金融创新基础上的新业务。四是以私募股权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投融资机构。“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及其隐含风险已引起监管层注意。前任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明确将“影子银行”风险列为银行业当下三大主要风险之一。专家认为,“影子银行”趋于活跃正是缘于市场多元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金融监管和准入门槛过高。除了加强监管、设立风险防火墙,更重要的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拓宽社会融资渠道,推动“影子银行”阳光化。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认为,“影子银行”在不改变货币存量的情况下,增加了社会的信用供给。虽然它超出了传统的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的视野,但如果禁止其发展,会付出丧失金融效率的巨大代价,甚至会逼迫更多资金转入地下。当务之急,是加快发展银行之外的多元化金融机构,加强金融创新,尽量搞报备,不要搞审批,增强金融体系活力,满足市场多元需求。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地下金融等“影子银行”体系蓬勃发展,缘于我国对利率的行政管制,官方利率价格信号失灵,民间利率就会自动修正。我国应加快利率市场化和正常化步伐。

第五篇: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

按照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定义,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类相关机构和业务活动)。影子银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期限错配、流动性转换、信用转换和高杠杆。

目前国内的“影子银行”,并非是有多少单独的机构,更多的是阐释一种规避监管的功能。如人人贷,不受监管,资金流向隐蔽,是“影子银行”。几乎受监管最严厉的银行,其不计入信贷业务的银信理财产品,也是“影子银行”。目前“影子银行”有三种最主要存在形式:银行理财产品、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产品和民间借贷。中国银监会发布2012年报 首次明确影子银行的业务范围:“银监会所监管的六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业务、商业银行理财等表外业务不属于影子银行。”

按照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定义,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影子银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期限错配、流动性转换、信用转换和高杠杆。银监会高度关注影子银行问题,积极采取措施防范银行体系外风险向体系内传导。年报强调,从实践看,我国绝大部分的信用中介机构都已纳入监管体系,并受到严格监管,银监会所监管的六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业务(包括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理财等表外业务不属于影子银行。

一、影子银行对美国金融结构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变化促进了影子银行体系的迅速发展。然而,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也加速了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变。从本质上看,影子银行体系是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一个庞大的二级市场。该市场的交易成本越低、定价机制越完善、流动性越高,商业银行越有激励将其发放的信贷资产出售,从而在获得价差收益的同时回收流动性。在此情况下,美国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目的逐渐由传统的获取存贷利差收益转变为获取低买高卖的价差收益,即商业银行逐渐转变为“生产”贷款的金融企业,其目的是通过出售而并非持有其产品获利。商业银行作为连接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枢纽,其经营模式的这一转变无疑将对美国的实体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对美国金融体系的演进和金融市场的结构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可以通过影子银行体系的信贷中介最终由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投资者融资,因此传统的间接融资方式与直接融资方式之间的界限日益变得模糊,商业银行体系与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换言之,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加速了美国金融体系向“市场型金融体系”(market-basedfinancialsystem)的演进。在这一新型金融体系下,银行业与资本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变得如此紧密,以至于金融因素的变化将对美国的实体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从金融市场的角度来看,由影子银行进行的资产证券化与金融衍生交易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另一方面也使衍生金融产品的交易量和名义价值迅速增长。然而,历史经验表明,过度金融创新导致的虚拟价值飙升非但无法真实反映实体经济的运行情况,还会加剧美国经济的金融化。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对美国乃至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了复杂的影响。

在传统信贷流中,资金盈余者通过金融中介直接将资金传递给资金需求方,然而随着资产证券化的飞速发展,金融中介越来越多地将各种贷款证券化,在证券市场上销售,不再持有贷款到期,这些贷款证券化之后也不在其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可见资产证券化的广泛应用大大改变了传统的信贷资金流,而危机之后,银行业经营结构的转变将促使信贷资金流更多地沿用传统渠道,美国的银行业将通过调整经营结构实现传统银行模式的回归,但这不是简单地回归传统,而是一种全新的传统经营结构的理性回归。过去20年银行业的表外业务高速发展,在银行体系之外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影子银行或平行银行系统。Geithner(2008)指出,金融体系结构在大繁荣时期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非银行金融系统变得非常庞大,尤其是货币市场和基金市场。保罗•克鲁格曼(2009)则指出影子银行系统已经逐渐成长为传统银行的竞争对手,重要性甚至超过了传统银行,它们正重新创造着一种可能引起大萧条的金融脆弱性,影子银行体系中的挤兑是引起危机发生的核心。在这一金融系统里,一种自我强化的资产抛售循环很容易发生,这一循环会进一步加剧市场动荡,而投资者对影子银行系统信任的丧失又导致了一轮“去杠杆化”的恶性循环。

传统银行受到监管机构的监督,从属于联邦储备体系,运作较为公开、透明,并通过存款保险和最后贷款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躲避挤兑风险。而影子银行系统的经营活动则更为隐蔽,其中多数机构并形成可以预防挤兑的防火墙。资产泡沫破裂后出现的去杠杆化导致投资者无法判断哪些机构具备偿付能力,从而使影子银行普遍遭到挤兑,这样最终导致整个结构投资工具和渠道体系的崩溃。膨胀的对冲基金业在未来两年可能会进行大规模淘汰,拍卖利率证券、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利差交易等产品已经不复存在,影子银行系统仍将不断缩减。影子银行系统中各机构的自我监管意识将进一步加强,这些机构将接受越来越多的系统监管,最后贷款人支持和存款保险将扩展到该体系的更多成员。随着影子银行的崩溃,银行业不得不加速资产清理进程,将结构性投资工具、对冲基金等机构予以撤销,将不透明的资产纳入资产负债表。未来银行业高风险、高杠杆的表外业务将会大大减少,经营策略将更加稳健、保守,更加注重基础资产的经营。

二、影子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形式

中国影子银行的表现形式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有很大区别,不仅规模小,而且形式也比较简单。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并不是体现在衍生品等高杠杆市场和业务中,而是产生于民间金融、银行表外业务、非正规的资产证券化、私募投资等监管灰色地带。一块是商业银行销售得如火如荼的理财产品,以及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销售的类信贷类产品,比如信托公司销售的信托产品,另一块则是以民间高利贷为代表的民间金融体系。在中国,规模较大的“影子银行”是银信合作,这一块规模大,涉及面广,银行通过银信合作的创新方式释放出了大量的资金。我们就以此为例来说明“影子银行”的具体运作方式,实际上与美国的“影子银行”相比,这类运作方式还比较“菜鸟”。而诸如地下钱庄、典当行等则是“影子银行”的更低级形式。银信合作模式:某房地产商开发房产项目资金短缺,但却从银行借不到款———银行因监管等政策原因贷款额受限———信托公司以中间人角色出现———信托公司以房产商待开发项目为抵押,设计基于该项目现金流的理财产品,周期一般为1年到1年半,并委托银行代销———投资者购买,房产商获得项目资金———项目开发完毕并销售,房产商人支付给银行托管费,信托公司服务费以及投资者收益。

三、对我国影子银行风险预防的建议及对策

对影子银行体系进行监管,改进影子银行体系是伴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浪潮出现的,这些金融创新本身就是为了逃避金融监管的,因此在相应的监管改进上就要弥补以前监管上的漏洞,而且还要根据影子银行体系本身的特点来设计相应的监管措施。

第一,在解决场外交易带来种种监管问题时,首先,要将游离在现有监管体系之外的场外交易的金融衍生品纳入到政府的监管框架中来,让那些曾经躲在暗处的衍生品交易被公之于众,使标准化的衍生品在受到监管的交易平台上被买进卖出,交易商的行为应当受到监督,从而使投机与操纵行为得到有效抑制,让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趋于理性,更多地是由供需所决定;其次,影子银行体系所产生的产品涉及的广泛性造成了以单一机构为基础的监管方法无能为力,同时,由于是全球性市场,使得单一国家来监管也变得十分困难,因此,需要建立起各个国家之间的监管协调与信息共享机制,使得场外交易能够在整体上获得监管,防止监管套利的现象出现。

第二,针对影子银行体系的销售模式导致很难进行精确的风险评估的问题,由于衍生产品的复杂性日益增加,使得金融衍生品市场缺乏普遍接受的定价方法,从而使风险的度量与控制更加难以掌握,产品的特定目的所造成的灵活性与特定性也使得传统的以通用交易工具评价市场的监管方法实际上处于失灵状态,交易对手之间甚至也相互不了解。因此,要对证券经纪和交易商制定一致连贯的信托责任标准,并使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共享其持有仓位的保密信息,并定期按照要求制定报告,设计出相应的信息披露机制,使得对所有场外衍生品进行审计时可以有迹可循。另外,要对高杠杆的金融机构进行流动性监管,防止其陷入流动性危机。

第三,要解决高杠杆引发的高风险问题。首先,就要限制杠杆率在经济高峰期的过快增长;其次,衍生品交易要提前提留一部分准备金以应对风险,必要时要建立类似于“最后贷款人”的救助机构,以为暂时陷入流动性危机的机构提供短期帮助;再次,用资本充足率的标准来限制一些特定结构的衍生品业务规模以控制系统性风险最后,一旦高杠杆引发出了风险,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不能一下收紧这些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因为高杠杆的金融机构出现问题时会很快陷入流动性枯竭的境地,而出现问题的很可能是一小部分资产,这时收紧流动性无疑是雪上加霜,监管更应该着眼于帮助这些金融机构剥离或注销这些资产。

下载影子银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影子银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影子银行”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所出现的一个重要金融学概念。它是通过银行贷款证券化进行信用无限扩张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核心是把传统的银行信贷关系演变......

    影子银行(合集5篇)

    影子银行“基本法”出炉 强调防范四类业务风险 2014年01月07日 15:37 中国广播网 我有话说(1人参与) 【导读】银监会召开监管工作会议,特别提出要对四种业务进行风险防范。......

    中国式影子银行浅析

    中国式“影子银行”浅析 “影子银行”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所出现的一个重要金融学概念。影子银行,又称为影子金融体系或者影子银行系统,在中国,随着紧缩性宏观经济调控措施......

    如何防范影子银行

    防控影子银行风险不能仅靠监管层施压 据报道,当前国内有一半以上的资金通过“影子银行”体系流动。鉴于“影子银行”潜在的巨大风险性,目前“影子银行”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今......

    浅谈中国影子银行

    浅谈中国影子银行 一、影子银行的背景及概念 2007年发生的美国次债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事件。本次事件当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就是“影子......

    影子银行研讨

    附件3: 研讨议题简介 一、“八号文”的出台对理财市场的影响 2013年3月27日,银监会下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年8号,简称“8号文”),规......

    影子银行计划书

    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与监管研究 团队成员 课题成员:杨芳 白杨 范翰文 张文东 史晓霞 王得成 张宇涵 一、 项目摘要 本文在对中外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影子银行产生的三种原因,即金......

    影子银行资料

    1030 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又称为影子金融体系或者影子银行系统(Shadow Banking system),2011年4月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对“影子银行”作了严格的界定,“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