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怀远教情 有感华西行
心怀远教情
有感华西行
华西村!天下第一村!以前只是略有耳闻,这次有幸随市委组织部共同组织全市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一起实地参观学习了该村的先进理念、发展经验和各个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华西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在此已无必要一一例举,但却深感自己知识的匮乏,想不出那一切成就的背后,到底是怎样的一条道路?那条成功的道路,又是被怎样的一群人所开辟?又是什么支撑与鼓舞了这群人走在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前列?
一、结合自身素质学华西
现年83岁的华西村吴仁宝老书记有‚五句话‛对我影响至深:一是‚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熬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二是‚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是我最大的幸福‛;三是‚三不‛(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不住全村最好房子);四是‚生命不息,服务不止‛;五是‚夸奖不足喜,挫折不泄气‛。短短五句话却让我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了全新的认识,回想自己参加工作9年来,经历了人民教师、城市管理,现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自己的所闻、所见、所知,与吴仁宝老书记比起来,相差真是甚远,且不说换我于老书记的位臵,能否带领全体华西人致富,无论是社会经验、人生阅历、个人能力都需要全面提高。听了也看了许多华西的优秀成果,佩服、羡慕等词语已无法修饰我内心的激动,从华西身上,我看到了中国农村的希望,看到了 中国的希望,更让我感觉作为一名组工干部、一名远程教育工作者,要常怀为民之心、律己之心的同时,更要不断丰富自己空洞的头脑,力争做一名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三宽‛干部。时刻以‚三宽‛标准来衡量和审视自己在远教事业中所需要的各种能力,那么能力从哪里来?从学习中来。记得诸葛亮说过:‚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学习是固本之举,学习是源头活水。学习能力的高低,决定着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决定着说话与办事的功底和根基。因此,必须时刻保持一种孜孜不倦求学求知的态度,吸纳广泛的有利于搞好远教工作与提升个人素质的元素,努力做到善学、多学、深学,做到善思、多思、深思,锤炼能够抓住本质、抓住灵魂,剔除假象、提炼精髓的能力,不断完善任职知识结构,着实确立科学发展理念,自觉增强改革创新意识,以改革创新的思路解决远程教育道路上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
二、结合工作实际学华西
从华西回来,让我对工作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所谓‚工作‛,就是不单纯的提升个人能力水平,而是要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有大局观念,要时刻心系人民。吴仁宝老书记始终教育华西人要坚持‚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的理念。做远程教育工作更需要这样一种理念,想想60年代华西刚刚起步的时候,他们是县里有名的‚扶贫村‛,那时他们需要什么?需要的是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温饱解决后华西人又做了些什么?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了共同富裕。道理都是一样的,做远程教育工作也要找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在区内的温饱问题肯定是 解决了,那么需要做的很明显,就是如何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富庶、文明、和谐的新生活。这就需要我们远教工作者始终铭记本地实际,狠贴百姓生活,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大胆实践,善于把基层创造的经验及时上升为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政策措施,使决策建立在基层干部群众实践创造的基础上,切实做到听中央的不走样,听国外的不走神,听老百姓的不走偏,既立足当前,又着眼未来,在继承以往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从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的羁绊中解放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寻求新的方法,总结新鲜经验,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认真谋划好远程教育工作思路、规划和举措,这样才能突出重点、带动全盘,使远教工作具有全局性、预见性、条理性和持续性。以此来更好的教育党员干部,引导人民群众发家致富,为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创造有利条件,切实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一总体目标。
三、结合下步工作学华西
初到华西时有这样一个顺口溜让我感慨颇多,‚没有文件等文件,有了文件等经验,经验有了再看看,看看以后不敢干‛,这里不去追究这样的顺口溜是否在说我们。先看看华西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到华西视察时,对华西村和吴仁宝老书记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刘云山部长说:‚要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华西;要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华西;要看共产党员先进性到华西!华西的实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体现!‘三个代表’的成功体现,是我们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最高体现!‛他还 对老书记说:‚现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你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你作出了很好的表率;为我分管的这个精神文明工作,作出了很好的表率!我们都向你们学习!向华西村学习!向吴仁宝老书记学习!‛这一切说明了什么?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又应向华西学习些什么呢?区域位臵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我们不能照搬、照抄,更应该向华西学习的是那种不等、不靠,抢抓机遇、抢抓经济,心系人民的时代精神。下步,我将充分结合本地特点和工作实际,在做好远教日常工作的基础上,潜心挖掘自身优势,不断创新远教工作新举措。运用自身在网络编程方面的特长,逐步开发出一套更加适合我区远教工作的辅助网站。一是开发学员档案模块,为我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建立网上档案库,全面收集掌握学员职业、所需远教知识等各方面信息,提高开展远教工作的针对性;二是开发学习讨论模块,依据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需求精心挑选优秀文字、图片和视频教材满足学员的不同需求,并提供在线讨论功能,安排有关专家对学员问题提供在线解答;三是开发时时排名激励模块,为每个远教终端站点开设积分功能,依据所在终端站点组织学习情况及学员在辅助网站内的活跃程度对各终端站点进行时时排名,以次鼓励先进,激励后进,促进我区远教工作均衡稳步推进。当然,远程教育工作仍然任重道远,我们还需不断学习先进经验、利用超前理念,争做一名敢抓、敢管、敢负责、敢试、敢闯、敢创新的‚六敢‛干部,争创华西式的新标兵。
第二篇:观摩《玄奘西行》有感
观摩《玄奘西行》中教师评价有感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方在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是否能愉快地享受课堂学习,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参与程度,所以教师的课堂即时性评价要起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情感的作用。
学生的课堂参与具有全面的特点,并不只是动作的外显行为参与,而是动作、思维、情感的全部参与,教师要通过即时性的评价,创设能使学生全身心参与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情感,如果没有情感的卷入,那么学生的课堂学习将只是一种被动的“参加”而不是积极的“参与”。教师的即时性评价可以产生“激励和期待”的效果。对学生课堂参与进行积极的评价,给予鼓励,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无论什么参与状况的学生,都可以从中感到自己被老师期待着,由此产生一种自我实现的满足感、课堂学习的归属感,由然而升的是不断地向前进动力,真正把参与课堂学习当做是一种享受。
学习《玄奘西行》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地图上自行查看周边的国家,同学边查找边交流,回答时侃侃而谈,教师即时评价“瞧他真了不起,找的多仔细啊。”这既是对被评价者的表扬与鼓励,激发他参与的情感,更主要的是这样的即时性评价实际上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学习方法的指导,所有的学生均能感受到其中暗示的内容:仔细查找,同学交流互动,交流后获得的答案全面合理,而且可以学到许多单独学习的时候找不到的知识。教师通过即时性的评价,对学生的课堂参与进行反馈,使学生(无论是被评价者或是其他学生)明确学习的要求、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参与能力。
而表现性学习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表现性评定有助于更直接、更真实地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特别是考查高级思维能力;它反映的是学习的真实面貌,有助于测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促进个性化的教学,使学生的潜力尽可能得到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终身学习打基础。
在《玄奘西行》这篇课文中教师一改传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培养学生探究、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层次多维度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由此所完成的表现性评价任务也是真实的。
第三篇:读《西行漫记》有感
读《西行漫记》有感
在家里书架的最上面,有一本封面早已泛黄的书,封面的颜色是已经褪色的橘黄色,一个吹军号的红军战士侧身像成为封面的主角,这本书就是《西行漫记》----一本我父亲小时候的书。当我得知这次作业的时候,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这个红军战士的侧影--尽管我还是在高一的时候读过它。也许,曾经读过的这本书,还藏在记忆深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刚读这本书,对它的名字感到很好奇,为什么叫《西行漫记》呢?难道不知道还有一本赫赫有名的《西游记》吗。后来上网查资料得知这本书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其实应该是《红星照耀中国》,尽管《西行漫记》这名字更诗意,我还是觉得前者更贴切些。
细读这本书,仿佛跟随作者的足迹,来到1936年的陕甘宁边区。年代的久远,让我们难免对有些文字感到生疏,可是这丝毫不妨害斯诺告诉我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好像就在昨天。这本书真实记录了斯诺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广大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
通过他的描述,我看到了一个此前虽有所了解却并不熟知的延安根据地。当面对误解和扭曲,红色中国的领导人敞开胸襟,热烈的欢迎这个远方而来的不速之客。无拘无束的告诉他他们所知道的一切。然后信任地通过这个青年,告诉全世界,在世界东方的战场上,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生的故事----在这里,西北的漫天黄沙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民主之风;滚滚的硝烟暂时退却,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的革命气象。斯诺仿佛是带着一张白纸来到中国,而他笔下的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直至毛泽东本人,都好像是在那白纸上画下的绚丽墨卷。这些此前国民党通缉令上的人物,突然之间活生生的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坚定、执着、深邃而不乏快乐和幽默,让人迷醉。这些红军领袖的个人魅力,也是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以各种形式去同情或追随共产党,并为之流血牺牲的原因之一吧!
除了共产党领袖的故事,斯诺还描写了许多形形色色的百姓。从斯诺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队员,还有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扎着辫子的农民,这些普通人的群像组成了红区真实鲜活的生活画卷。在斯诺笔下的那些小人物,反映出当时当时的社会情况,折射出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
对于那些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他们的言语和行为,他们的思想,也由这些小人物的环绕,获得了更加人性的衡量尺度。如此的叙述形态,恰好在某种角度上符合了历史的要求。它的意义,在于和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相互渗透、相互参照,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多维度、多方位的视角。
在书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由于有了一种思想武装,有一批坚决的青年,所以能够对国民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他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他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书中记载了斯诺与共产党领导人及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中,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热情。他发现了一个“活的中国”,他发现了隐藏在亿万劳动人民身上的力量,并断言中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中。
回想起《西行漫记》,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书中所体现的红军精神——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不应是静止的,而是历久弥新的;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
与同时期其他的同类作品比较,斯诺的《西行漫记》是第一本打破国民党新闻封锁,向世界报导中国革命真相的书。美国新闻记者白修德说:“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正是这种唯一性和特殊性,使得《西行漫记》的成功在必然性之外,还蒙上了一层偶然性的神秘色彩。“
今天,当年的战争硝烟已经散去,但和平发展的天空并非晴空万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新的长征与当年红军长征一样将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考验。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新时期新阶段,应当高举红军精神的火炬,让曾经推动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光荣传统在新的长征中焕发出时代光芒,照耀着我们像当年的长征红军那样去不断开创出新的局面。在我们的学习中要坚持 “努力学习、艰苦奋斗、不怕吃苦”,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丰富我们的内涵,成为对社会的栋梁之才。
第四篇:读《西行漫记》有感
翻开厚重历史
感受别样岁月
——读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第二版有感
久闻德加·斯诺和《西行漫记》的大名,今日有暇得以看到,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时,红色的略呈灰灰的书的色调,立即给人以“红色”的感觉,更兼有历史的厚重感,仿佛书面上一直有历史风沙在吹,显示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和对红色中国那份历史的把握。《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当时因为便于在“白色中国”发行才译成西行漫记的,坦率地讲,我更喜欢红星照耀中国这个名字,觉得更有中国革命的特色,更有力度,更有影响力和冲击力。
今年有幸去延安等西北地区参观学习,所以对书中提到的很多景物都有直观印象,那是一个什么地方呢,时过七十年了,依然属于欠发达的地区,同事们去一趟“面子上”都有反应,依然是一地干渴的黄土和太阳能晒开石头的缺水区。
翻开书本,心就平静下来了,作者平铺直叙、娓娓道来他的西部之行,而一个个鲜活人物跃然纸上,一幅红色苏区斗争图浮现在眼前。作者运用欧美作家善用的描写的手法,以平视的角度,朴实的笔触给我们讲述着那段历史。朴实的语句却将东西方文学的区别体现的淋离尽致,当时这样的文章应该算作新闻或通讯了,而在今天就是一部传记了。
朴实的语句却感觉别样而新鲜,外国人看中国的革命对每个读者和关心中国的人来说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们还是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别样情景和人物的吧。“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这是对周恩来同志的描述。
“我开始有一点点懂得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这样长期地、这样毫不妥协地、这样不象中国人地进行战斗。”这是作者对中国革命的初步认识和认同(当然象中国人地战斗我们不知道是一个怎样的战斗)。
“在我看来,毛泽东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这是对伟人毛泽东的描写-----是一个喜欢憨笑的人。
从他的记叙中也让我们看到了极为难得看到的、很有点神秘色彩却极为悲壮的西路军的有关资料。西路军的很多故事、当然也包括很多女红军战士惨烈经过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在中国革命史上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当年的残酷是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而那种信念、意志也令我们不能望其项背的。如果你感受过西北的风沙,有幸、有缘你可能在宁夏、青海依然能听到当地百姓将一种树叫“红军杨”,折断树枝略呈红色的液体慢慢地渗出来,百姓们说那是当年红军的鲜血,每一节树枝中间有一个非常规则的、鲜红的五角星,百姓们说那是红军当年头上的红五星。这个故事是我听来的,我们无须去分辩真假,而那段悲壮、惨烈的历史却是真实的,至今放在档案里、在百姓中间口口相传,而经济仍欠发达或者说贫困的当地百姓对红军的那份感情言语间听来让你落泪,你是男人也会的。
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吧,珍惜今天所拥有的,跟一位美国人---斯诺一样深爱这片红色土地或者说更爱这片土地,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第五篇:读《西行漫记》有感
读《西行漫记》有感
《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作品。作者斯诺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书中作者描绘的苏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忍不拔、应用卓绝的伟大斗争精神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深深感动和震撼着我。
斯诺写道“毛泽东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他认为这要归因于他在少年时代在父亲的田里干过苦活,要归因于他在学校读书的刻苦时期。当时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组织斯巴达俱乐部一类的团体。他们常常饿着肚皮,到华南山林中作长途跋涉,在严寒的日子去游泳,在雨雪中光着脊梁——这一切都是为了要锻炼他们自己。他们凭直觉知道,中国的来日需要他们有忍受最大艰难困苦的能力。”朴实真诚的文字深刻展现了我们伟大领袖坚毅不拔、吃苦耐劳的高尚品质。在苏区,不仅伟大的领袖是这样,各级党人、百姓都英勇无畏、追随正义,许多知识分子和热血青年甚至抛弃原有的地位和财富,义无反顾地奔赴苏区。
“虽然几乎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也许是我所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种比较高一级的感情确实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一种自信的感觉。”斯诺说,“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至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这段话让我体会最深,最触动我。对于青年一代,在年龄层上,我们与那时的青年是一致的,但是他们所处的年代与我们是截然相反的。他们的时代国家面临重大考验,社会动荡不安,他们时常食不果腹,与亲人分离,但是他们似乎从来都不曾妥协过,不曾畏惧过,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坚定自己的意志,为党的事业而奋斗。身在国家强盛,社会和平的年代的我们,是否更应该传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答案是肯定的。我们青年一代,在这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自己的思想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人有否自己的思想,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正如那个年代的青年们,他们的思想就是为红色事业而奋斗,他们有目标,有理想并为之努力,这就启发我们要有自己的信仰,要有自己的理想。而身为党组织中的一员的我们,更应严格要求自己,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强大自己,为日后回报党组织、回报社会、回报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现在物质条件蒸蒸日上,但是我们始终要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品质,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西行漫记》带给我很多触动,同时又带给我很多思考,让我更加坚定了追随党组织的信念和信心,我会牢记历史,牢记前人的教诲,一步一步地努力。
中法广告
李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