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姚待献在郑州市人才规划推进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2 11:12: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郑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姚待献在郑州市人才规划推进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郑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姚待献在郑州市人才规划推进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郑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姚待献在郑州市人才规划推进会上的讲话

郑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姚待献在郑州市人才规划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0-12-24 2010年12月17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才发展规划实施意见,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加快运作,确保人才规划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刚才,五个单位介绍了经验做法,会议表彰了全市第九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第五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凝聚共识,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

当前,人才工作面临难得的形势和机遇。今年5月下旬,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全部出席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重要讲话,习近平副主席作总结讲话,会议提出了加快人才优先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目标和任务。7月中旬,中组部在武汉召开了中部6省9市人才工作座谈会,李源潮部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赵建才市长代表郑州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9月中旬,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召开,省长郭庚茂出席会议并讲话。11月上旬,省委组织部召开了贯彻落实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才发展规划座谈会,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叶冬松在讲话中要求抓紧推进人才发展规划编制,年底前形成全省人才规划体系。12月2日,我们隆重召开了全市人才工作会议,连维良书记、赵建才市长分别讲话,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人才会议精神,这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和市直各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

做好人才工作需要理念创新。我们要认清人才发展的形势和任务,牢固确立科学的人才观,放开眼界,放开视野,放开胸襟,把人才发展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兴市之要,汇聚优秀人才,激发创业活力,打造比较优势,为郑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科学发展根本支撑在人才。加快跨越式发展,最根本的优势是人才集聚优势;最可持续的资源是人才创新资源。区域性竞争主要是城市之间的竞争,城市之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要破除“见物不见人”认识误区,积极吸纳人才、造就人才、使用人才,着力营造引才、育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把人才集聚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的强势,实现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化。

要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经济社会发展,最终是人的全面发展;城市的硬实力软实力最终是人才的实力。人才引领经济发展,人才支撑社会进步。当前,区域性竞争正从资源、项目的竞争,逐步转向科技、人才的竞争。要主动顺应新的形势,强化人才优先发展理念,把抓人才与抓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确立抓好科学发展是政绩,做好人才工作同样是政绩的理念。既要注重招商引资,更要强调招才引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政策体制,切实做到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制度优先创新。

要树立以用为本理念。用好用活人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要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社会实用人才。优化人才结构,盘活人才存量,扩大人才增量,提高人才质量。要强化业绩导向,从实战中选拔人才,在实践中锻造人才,营造靠贡献体现价值、凭实绩赢得地位的创业氛围。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政策保障人才,让各类人才干事有机会,创业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要树立“人人成才”理念。尊重人才个性,鼓励创业创造。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形成人人成才、人人发展的生动局面。要全方位、宽领域地识别人才、考察人才、选拔人才,让各类人才用当其时、用当其任、用当其才。

二、高效运作,抓实做优人才规划各项工作

要专题研究部署。各单位要专题学习讨论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梳理人才现状,探究运作思路,找准创新载体。要把研究编制人才规划作为当前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进度,加大力度,力争春节前完成编制任务,形成全市人才规划体系。要围绕全市跨越式发展大局编制规划,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相互结合,与全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互衔接,与党委政府当前中心工作相互配合。要结合人才工作实际编制规划,各县(市)区要加快编制本地区人才发展规划,市直有关部门要编制本系统、本行业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各单位要制定人才培养和使用计划。

要具体分解任务。围绕贯彻落实全市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市人才办对《实施意见》作了具体的任务分解,从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优化人才政策措施等方面对人才发展规划内容进行了细化分解,共56条,涉及30多个单位。下一步,要建立执行机制,明确主体,明确责任,明确时限,明确进度,把任务分解到单位,落实到人头,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衔接配套办法,确保重点人才工作、重大人才项目落到实处。要明确牵头单位、参与单位的职责分工,牵头单位要对任务落实负总责,会同参与单位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进度要求,做好协调分工。参与单位要积极配合、加强协作。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市人社局要协调配合,推动人才规划全面落实。

要精心设计工程。做好人才工作,人才工程是载体、是抓手。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研究设计人才工程,突出重点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培养实用人才。全市人才规划中提出的九大人才工程,包括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文化艺术名人名家工程、优质医疗倍增人才保障工程、优质教育倍增名师工程、企业急需人才培养工程等,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情制宜,做到具体化、项目化、政策化。要建立人才工作量化责任体系,做到可操作、可检测、可评估,使人才工程真正成为“品牌工程”、“效益工程”。要注重求实求效。检验人才政策制定、人才工程实施,不仅要看出台了多少条规定、设计了多少项政策,重要的是看人才工作质量效率,是否发挥了人才作用、破解了发展难题。人才规划要有专项、有专题、有特色,不面面俱到,千篇一律。要抓住人才工作瓶颈,突出重点,扬长补短。要注重人才政策的系统性、配套性,形成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使用、激励保障、流动配置体系。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发挥好考核评价的激励功能、导向作用。各单位要组织开好本地、本部门的人才工作会议,对贯彻落实全市人才会议精神和人才规划作出具体部署。

三、形成合力,营造人才工作浓厚氛围

要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健全完善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意识,要定期听取人才工作专题汇报,研究人才政策,加强工作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各级组织部门要切实履行牵头抓总职责,抓好人才问题研究、重大政策制定、总体规划布局、重点人才培养、典型人才宣传等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民政、科技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具体抓好人才规划实施;各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等要发挥各自优势;要努力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要健全督查落实机制。要建立人才工作台帐,完善监测指标体系,实行监测报告制度,对人才规划实施情况,跟踪检查,阶段评估,结果反馈。要创新人才工作考核方法,分清主体职责,完善政策支持,加强平台建设。既要注重过程考核,又要强化结果导向。要建设高素质工作队伍。各地各部门要选好配强人才工作力量,把那些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勇于创新、作风过硬的同志充实到人才工作队伍中来。要加强学习培训、实践锻炼,努力提高人才工作者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真正成为人才工作的行家里手。

要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人才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发展环境竞争。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要营造好的政策环境,建立人才创业扶持机制,解决人才创业启动瓶颈。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更加注重实践能力、业绩导向,完善人才社会化评价机制,细化人才评价标准。要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大力宣传各类人才重要贡献、先进事迹,做到动态信息及时报道,重大典型深度报道,创新举措重点报道。要营造优越的创业环境,建立人才创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配套功能,改善创业条件,激发人才活力,在全社会形成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生动局面。

第二篇:郑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姚待献在郑州市人才规划推进会上的讲话

郑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姚待献在郑州市人才规划推进会上的讲话2010-12-24 2010年12月17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才发展规划实施意见,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加快运作,确保人才规划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刚才,五个单位介绍了经验做法,会议表彰了全市第九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第五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凝聚共识,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

当前,人才工作面临难得的形势和机遇。今年5月下旬,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全部出席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重要讲话,习近平副主席作总结讲话,会议提出了加快人才优先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目标和任务。7月中旬,中组部在武汉召开了中部6省9市人才工作座谈会,李源潮部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赵建才市长代表郑州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9月中旬,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召开,省长郭庚茂出席会议并讲话。11月上旬,省委组织部召开了贯彻落实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才发展规划座谈会,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叶冬松在讲话中要求抓紧推进人才发展规划编制,年底前形成全省人才规划体系。12月2日,我们隆重召开了全市人才工作会议,连维良书记、赵建才市长分别讲话,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人才会议精神,这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和市直各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

做好人才工作需要理念创新。我们要认清人才发展的形势和任务,牢固确立科学的人才观,放开眼界,放开视野,放开胸襟,把人才发展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兴市之要,汇聚优秀人才,激发创业活力,打造比较优势,为郑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科学发展根本支撑在人才。加快跨越式发展,最根本的优势是人才集聚优势;最可持续的资源是人才创新资源。区域性竞争主要是城市之间的竞争,城市之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要破除“见物不见人”认识误区,积极吸纳人才、造就人才、使用人才,着力营造引才、育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把人才集聚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的强势,实现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化。

要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经济社会发展,最终是人的全面发展;城市的硬实力软实力最终是人才的实力。人才引领经济发展,人才支撑社会进步。当前,区域性竞争正从资源、项目的竞争,逐步转向科技、人才的竞争。要主动顺应新的形势,强化人才优先发展理念,把抓人才与抓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确立抓好科学发展是政绩,做好人才工作同样是政绩的理念。既要注重招商引资,更要强调招才引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政策体制,切

实做到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制度优先创新。

要树立以用为本理念。用好用活人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要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社会实用人才。优化人才结构,盘活人才存量,扩大人才增量,提高人才质量。要强化业绩导向,从实战中选拔人才,在实践中锻造人才,营造靠贡献体现价值、凭实绩赢得地位的创业氛围。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政策保障人才,让各类人才干事有机会,创业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要树立“人人成才”理念。尊重人才个性,鼓励创业创造。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形成人人成才、人人发展的生动局面。要全方位、宽领域地识别人才、考察人才、选拔人才,让各类人才用当其时、用当其任、用当其才。

二、高效运作,抓实做优人才规划各项工作

要专题研究部署。各单位要专题学习讨论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梳理人才现状,探究运作思路,找准创新载体。要把研究编制人才规划作为当前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进度,加大力度,力争春节前完成编制任务,形成全市人才规划体系。要围绕全市跨越式发展大局编制规划,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相互结合,与全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互衔接,与党委政府当前中心工作相互配合。要结合人才工作实际编制规划,各县(市)区要加快编制本地区人才发展规划,市直有关

部门要编制本系统、本行业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各单位要制定人才培养和使用计划。

要具体分解任务。围绕贯彻落实全市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市人才办对《实施意见》作了具体的任务分解,从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优化人才政策措施等方面对人才发展规划内容进行了细化分解,共56条,涉及30多个单位。下一步,要建立执行机制,明确主体,明确责任,明确时限,明确进度,把任务分解到单位,落实到人头,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衔接配套办法,确保重点人才工作、重大人才项目落到实处。要明确牵头单位、参与单位的职责分工,牵头单位要对任务落实负总责,会同参与单位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进度要求,做好协调分工。参与单位要积极配合、加强协作。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市人社局要协调配合,推动人才规划全面落实。

要精心设计工程。做好人才工作,人才工程是载体、是抓手。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研究设计人才工程,突出重点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培养实用人才。全市人才规划中提出的九大人才工程,包括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文化艺术名人名家工程、优质医疗倍增人才保障工程、优质教育倍增名师工程、企业急需人才培养工程等,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情制宜,做到具体化、项目化、政策化。要建立人才工作量化责任体系,做到可操作、可检测、可评估,使人才工程真正成为“品牌工程”、“效益工程”。

要注重求实求效。检验人才政策制定、人才工程实施,不仅要看出台了多少条规定、设计了多少项政策,重要的是看人才工作质量效率,是否发挥了人才作用、破解了发展难题。人才规划要有专项、有专题、有特色,不面面俱到,千篇一律。要抓住人才工作瓶颈,突出重点,扬长补短。要注重人才政策的系统性、配套性,形成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使用、激励保障、流动配置体系。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发挥好考核评价的激励功能、导向作用。各单位要组织开好本地、本部门的人才工作会议,对贯彻落实全市人才会议精神和人才规划作出具体部署。

三、形成合力,营造人才工作浓厚氛围

要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健全完善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意识,要定期听取人才工作专题汇报,研究人才政策,加强工作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各级组织部门要切实履行牵头抓总职责,抓好人才问题研究、重大政策制定、总体规划布局、重点人才培养、典型人才宣传等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民政、科技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具体抓好人才规划实施;各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等要发挥各自优势;要努力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要健全督查落实机制。要建立人才工作台帐,完善监测指标体系,实行监测报告制度,对人才规划实施情况,跟踪检查,阶段评估,结果反馈。要创新人才工作考核方法,分清主体职责,完善政

策支持,加强平台建设。既要注重过程考核,又要强化结果导向。要建设高素质工作队伍。各地各部门要选好配强人才工作力量,把那些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勇于创新、作风过硬的同志充实到人才工作队伍中来。要加强学习培训、实践锻炼,努力提高人才工作者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真正成为人才工作的行家里手。

要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人才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发展环境竞争。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要营造好的政策环境,建立人才创业扶持机制,解决人才创业启动瓶颈。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更加注重实践能力、业绩导向,完善人才社会化评价机制,细化人才评价标准。要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大力宣传各类人才重要贡献、先进事迹,做到动态信息及时报道,重大典型深度报道,创新举措重点报道。要营造优越的创业环境,建立人才创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配套功能,改善创业条件,激发人才活力,在全社会形成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生动局面。

第三篇:姚 待 献在全市社区党建巡回观摩会上的讲话

围绕“六新”要求

全面提升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水平

——在全市社区党建巡回观摩会上的讲话

(2009年8月26日)

姚 待 献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经市委同意召开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全市社区党建工作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巡回观摩,考察交流,学习先进,查找不足,明确任务,创新载体,努力实现我市社区党建工作全覆盖、新跃升。刚才,我们共同观摩了二七区、中原区的几个社区党建示范点,六个区的组织部长分别作了经验介绍,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我市近年来社区党建工作的新变化、新亮点。希望大家互相学习借鉴。下午,我们还要继续巡回参观。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顺应新形势,正视新问题

社区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细胞”工程、和谐工程、强基工程。社区党建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形象,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要从长远、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强紧迫感、使命感,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为郑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稳固党的执政根基的内在要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区党组织作为党的最基层组织,其基本的功能就是延伸服务、辐射影响、拓展触角、凝心聚力,增强党在基层社会空间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只有加强社区基层基础建设,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新跃升,才能筑牢党的执政根基,提升党的执政形象。

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适应社会结构多元化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剧烈变革期。社会结构日益多元化,利益格局日趋多样化,社会组织生成从原来的“单位制”正在向“社区制”转化,社会个体身份正在从原来的“单位人”向“社会人”嬗变,街道社区已成为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集聚地。如何社区党建工作如何适应新的情况变化,表达诉求,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成为一个新课题。

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推动郑州“三化两型”城市建设的实际举措。当前,全市上下正在集中贯彻市委九届十七次全会精神,大干三季度,奋力保增长,全面推进跨越式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跨越发展、科学发展需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街道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多种问题集中爆发,社区已成为人们表达利益、实现诉求的经常化空间。党组织如何畅通渠道,跟近服务,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成为紧迫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为郑州加快“三化两型”城市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公共环境。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社区党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党委高度重视。各县(市)区委把社区党建摆上重要日程。书记亲自抓,常委共同抓,党群互动,部门联动,形成了工作合力。二是力量有效整合。采取公开选拔、机关下派、社会选聘等多种方式,打破身份、行业、地域界限,选拔了一大批优秀社区干部。特别是今年社区换届,通过“三推一选”、“公推直选”,选优配强了社区“两委”班子,社区干部队伍呈现出“文化程度高、党员比例高、整体素质高、年龄结构优”的新特点。三是典型引路带动。通过开展党建“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按照“一社区一特色”的要求,各县(市)区、各单位培育出了一批特色鲜明、有影响力的先进典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四是载体形式多样。社区党建“三级四方共建”活动在全省推广。金水区创造的“红色家园”得到各级领导肯定。中原区的“双扶双带”、管城区的“四联四共”、上街区“党建共建储蓄”等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都为深化提升社区党建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清醒看到社区党建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一是力度不够。党建工作力度仍显单薄,党建方面人、财、物投入明显不足,党建工作合力不够强大,党建氛围不够浓厚。二是办法不多。个别地方思想保守、观念陈旧,面对社区党建困难和问题,工作没思路,推进没办法,束手无策,裹步不前,社区党建工作停留于一般化。三是载体不活。一些地方在社区党建方面特色不鲜明,内容不丰富,缺乏创造力、影响力,社区党建任务得不到有效落实。四是机制不新。党建工作模式受传统体制机制约束,社区党组织以党建为龙头、统筹社区综合能力不够强,没有形成有效的党建运行态势,社区党建工作机制亟待改进和变革。下一步,要创新思路,明确任务,强力推进。

二、明确新任务,创造新载体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组织设置模式要有新变革。要突破单位建党的条框制约,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架构,进一步理顺基层管理体制。依据社区规模、管辖范围、党员数量的变化,及时调整党组织设臵;结合城中村改造、新建小区实际,同步设臵党组织;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理顺改制企业特别是破产、倒闭等困难企业的党组织隶属关系,确保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按照区域性大党建要求,各县(市)区要选择一至两个街道作为试点,探索设立驻街道党委,统辖区域内各类党组织,吸纳驻区单位、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进入驻街道党委,参与讨论、决定辖区内重大事务,实现党建资源效益最大化。积极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各县(市)区要在县级层面探索成立“两新”党工委,在街道层面成立综合经济党委,为规模以上企业派驻党建指导员,推动“两新”党建顺利开展。要构建系统规范的组织体系,推行街道建园(红色家园)、社区建站(党员服务站),有条件的“两新”组织建点(党员服务点),形成立体化、全覆盖的“园站点”组织网络。通过改革、完善组织设臵体系,最大程度地促进单位党建和区域党建联动发展,使区域内的行政资源、社会资源和党的组织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

(二)社区队伍建设要有新加强。一是加强教育培训。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采取集中办班、外出考察、轮训调训、挂职锻炼等形式,对街道社区基层干部进行经常化、系统化培训,坚持每年至少轮训一遍,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二是保障各项待遇。要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社区干部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工资补贴随经济发展逐步合理提高,切实解决由于待遇低而致使人才引进困难、工作热情不高等问题。尤其是要重视社区党务干部的工资保障问题,将党务干部与其他公职人员同等对待,一视同仁。要提高社区干部的政治待遇,对特别优秀的社区干部,创造条件推荐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可按照程序将符合条件的优秀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提拔为科级干部,进入街道领导班子,营造拴心留人、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三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针对社区党员队伍构成的多样化特点,区别对待,分类管理。构建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新机制,发挥“红色家园”作用,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对下岗职工党员进行“托管”,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再就业援助站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对与企业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党员“接管”;对行政关系留在企业的退休职工党员实行街道与企业“共管”;对在职党员进行“双管”,积极引导他们在八小时之外发挥作用。

(三)社区服务水平要有新提升。一是建立快捷完善的服务网络。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开通党建网站、服务热线、飞信系统,搭建现代化服务新平台;创办爱心超市、培训中心、服务站点,建立开放、共享、惠民的服务窗口;根据党员特长,采取注册登记、动态管理的方式,建立自发组织、政府引导、规范运作的党员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切实构建立体化、全方位、广覆盖的服务网络。二是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内容。要根据群众需求多元、要求多变的特点,设臵多样化、社会化、专业化的服务,确保服务一站式、零距离、真到位。要树立“大服务”的理念,围绕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善于找问题、查原因,剖根源、思对策,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围绕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多谋划、多投入,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系列文化活动;围绕弱势群体,想实招、办实事,切实做到困有所帮、老有所养、残有所助、孤有所靠、病有所医;围绕社区环境,操真心、重长效,确保辖区环境整洁、安全、有序。三是打造亮点纷呈的服务品牌。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注重创新服务载体,培育服务特色,打造服务品牌,发挥示范效应,真正形成各具特色、切合实际、群众欢迎的服务品牌。金水区经八路街道成立惠民服务公司,采取社会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等办法,主动把那些专业公司不愿管、单位无力管、群众无法管的无主管楼院,纳入到惠民公司管理,收到了良好经济社会效果。这种做法行之有效,值得学习借鉴。

(四)区域共驻共建要有新突破。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资源,调动社区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推进区域一体化党建格局。一是畅通协调沟通渠道。各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主动上门,与驻区单位常联络、多服务、交朋友,保持良好的密切联系;要在完善党建联席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协调沟通渠道的新途径、新举措。二是搭建合作共建平台。要使驻区单位由“局外人”变成“热心人”,大力开展组织联建、活动共办、资源共享为特征的党建活动。以“三级四方共建”活动为总抓手,强化共建、整合资源、凝聚合力;以楼院为单位编建活动小组,开展为民、助民、乐民活动;以设岗定责为纽带,开设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奉献周等,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奉献社区、共建社区的作用。三是落实共建责任。街道社区要与驻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建章立制,明确职责,定期召开会议,及时通报情况;积极开展双向评议,街道社区、驻区单位每年互评一次,及时通报评议结果,并作为创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五)社区党建保障要有新进展。一是加强党建阵地建设。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社区建设争创全国社区示范市的意见》和《郑州市城乡社区建设“双百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确保原有社区综合办公用房面积不低于400平方米,新建社区人数3000人以上的不低于1000平方米。市直有关部门特别是规划、房管、建委、市政管理、民政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发挥职能作用,督促落实有关政策规定。要依托社区综合办公用房,采取异地新建、就地扩建、购买臵换等方式,打造以“红色家园”为标识的党员服务中心,力争每个街道都建设一个高标准的“红色家园”。这是硬指标、硬任务,要作为年底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方面,登封的党员服务中心、金水区柳林镇的红色家园设施好、功能全、活动多、服务实,各县(市)区可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二是加大党建经费投入。各县(市)区要积极拓宽党建经费来源和渠道,采取“财政拨款、党费补助、社区自筹、单位捐助”等方式,为开展社区党建提供有力资金支持。目前,管城区、金水区每年将党建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为每个社区每年提供上万元的党务工作经费,起步早、作用大、效果好,带了个好头,其他县(市)区也要积极行动,加大投入,提供保障。

(六)学习实践活动要有新推进。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即将启动,这批参学单位点多、面广、情况复杂,特别是街道社区承担着尤为繁重艰巨的任务。各县(市)区务必高度重视,把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与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加强领导,精心实施。要抽调专门人员组成调研组,深入基层,搞好调研,对参加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各类型、各层次党组织和党员,进行排查摸底,吃透情况,及早做好充分准备。要按照分类指导的要求,精心设计每个阶段的活动,力争做到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高水平完成,实现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双推进、双提升、双丰收。

三、树立新理念,实现新跃升

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努力实现社区党建工作全覆盖、新跃升。

(一)增强使命意识,变“务虚”为“务实”。要明确责任,强化责任,落实责任。县(市)区委书记要负总责、亲自抓,组织部门要牵头抓总,经常深入社区,调研指导,多办实事。街道社区党组织负责同志作为具体责任人,要善思考,负全责,多创造,真正形成职责明晰、运转高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二)增强创优意识,变“被动”为“主动”。目前,全国范围内社区党建工作正处在总结、探索、发展的关键时期,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好态势。各级党组织要认清形势,把握先机,尤其要抓住中组部拟在河南召开社区党建工作会议这个契机,谋求新招,积极作为,高效推进。要带着感情,满怀深情,充满激情,孜孜以求地做好社区党建工作。要沉下去,实着干,细着做,见成效。

(三)增强鼎新意识,变“一般”为“一流”。创新是推进事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对做好社区党建工作尤为关键。我们要围绕新形势、新任务,明确着力点,把握关键点,选准结合点,立足实际抓创新,围绕创新抓党建。各县(市)区要按照“国内学标杆”的要求,多渠道探索,多方面实践,多角度总结,打造闪光点,实现新突破,走出一条体现郑州特色、全省示范、全国领先的社区党建工作新路子。

第四篇:在全市人才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关于印发《彭治安同志在全市人才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各县(市、区)党委组织部,市直有关单位、市管有关企事业单位组织人事部门:

现将《彭治安同志在全市人才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并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安阳市委组织部 2011年11月14日

在全市人才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1月9日)

彭治安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市十次党代会和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刚才,向周福有、吕安相两位同志颁发了省优秀专家证书和津贴,向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和安阳鑫盛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企业授予我市第一批‚企业‘人才高地’建设单位‛称号。在此,我代表市委,向受到表彰的同志和授牌的企业表示热烈祝贺!希望你们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希望我市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干部群众和企业家以他们为榜样,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扎实工作、勇于创新,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全市人才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市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始终把人才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

体布局,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去年底,全市人才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安阳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构建安阳豫北区域性人才高地的战略目标。近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积极贯彻实施《人才规划纲要》,全市人才工作呈现出加快发展、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一是《人才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后,各县(市、区)着眼于解决自身人才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了符合本地实际、操作性强的《人才规划纲要》。多数市直单位党组(党委)已初步完成所承担的专项人才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正在进一步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市人社局高度重视所承担的编制工作,把任务层层分解,明确到科室和具体责任人。市教育局、科技局和卫生局认真调研,负责牵头制定的三项《实施意见》已经出台并开始实施,全市《人才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整体进展顺利。同时,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积极宣传实施《人才规划纲要》的重要意义,宣传各县(市、区)、市直有关单位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在全市进一步营造了落实《人才规划纲要》、加快人才发展的浓厚氛围。

二是人才引进培养取得新突破。抓住省委选派博士服务团暨科技副县(区)长下基层挂职锻炼的有利契机,成功引进了5名博士服务团成员暨科技副县(区)长来安工作,其中河南科技学院机械制造专业教研室副主任马利杰博士到我市鑫盛机床公司任副总工程师,这是我市首次把高层次人才引进范围延伸到企业,实现了我市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新突破。积极引进海外专业人才,我市艾尔旺新能源环境有限公司聘请的单明焕博士,是德国霍恩海姆大学毕业的农业环境工程专家,目前已被推荐为全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考核人选。着力引进社

会事业人才,教育和卫生部门分别制定了‚212‛和‚525‛人才引进计划,今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共引进教育学硕士17名,卫生系统共引进博士6名、硕士113名,全市人才引进的数量和层次都有大幅提升。

三是重大人才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扎实推进‚名师名校长‛工程。先后对全市2300多名校长进行了培训,要评选出我市首批‚名校长‛和‚骨干校长‛,全市涌现出国家和省级教育专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500余人。市县优秀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积极实施‚金土地人才‛等多项人才工程,开展评选市(县)管专家、农村实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活动,全市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和技术支持。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市人才工作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人才总量规模不大,人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偏少,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人才引进培养不能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认真研究,尽快加以解决。

今年9月28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原经济区建设从提出到上升为国家战略,仅用了一年时间,充分彰显了省委立足省情、高瞻远瞩、科学运作,准确把握全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大智慧、大手笔、大文章,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干部群众不懈探索的重要成果。10月,省九次党代会以‚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为主题,对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面对这样一个重大机遇,安阳怎么办?怎样才能确保我市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并大有作为,顺利实现市十次党代会确定的‚一强四领先‛奋斗目标,奋力打造中原经济区综合实力领先城

市?这是我们目前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实践证明,区域竞争的最终本质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就是核心竞争力。建设一流城市,必须要集聚一流人才;成为经济强市,首先要成为人才强市。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抢占制高点,就必须把人才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大力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鼓励创业的时代精神,大力集聚能够引领发展的优秀人才,提高人才占有率,尤其是提高高端人才、稀缺人才的占有率。只有在人才上占据制高点,才能确保我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格局中占据主动、赢得先机。各级各部门要认清我市人才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构筑我市发展新优势的战略举措来抓,努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加快实现构建豫北区域性人才高地的战略目标

我们要准确把握市十次党代会和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抓好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在高端引领上狠下功夫,加快构建豫北区域性人才高地。

(一)高质量完成重点领域专项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我市重点领域专项人才规划编制任务涉及46家市直单位,其中15家单位需要牵头组织制定17个专项人才建设的编制工作,工作量非常大。今年七月召开的全省重点领域专项人才规划编制专题座谈会上,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邓凯明确要求,要加快进度、尽快完成。目前,我市17个专项人才建设编制工作,有4项已经完成并启动实施,还有13项已经拿出初稿,现正在征求方方面面意见,待市人才和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将一并出台。市直有关牵头单位要把重点领域专项人才规划编制的修改和完

善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好各个领域专项人才规划的衔接,努力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层次清晰的人才发展规划体系。牵头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部署,分管领导要全程参与、严格把关。各单位党组(党委)要专门听取汇报,专题进行研究,确保我市《人才规划纲要》各项编制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二)全面启动重大人才工程。重大人才工程是突破人才工作重点难点、有效开发人才第一资源的有力抓手和有效载体。今年初,市委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发展需求,设计了五项人才工程和五项人才发展计划,着重培养引进创新型科技人才,重点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推动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为我市重要产业、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提供人才保障,使人才工程不仅成为各类人才的聚集点、成长点,同时也成为经济的增长点、拉动点。目前,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全民技能振兴等四项工程已经启动,其余六项工程和计划经市人才和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后也即将启动。积极实施重大人才工程,需要强调三点:一要创新人才理念。牢固树立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理念,明确人才优先发展理念,强化以用为本理念,倡导人人成才理念。二要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研究制定吸引‚两高一低‛(高学历、高级职称、低年龄)人才为重点的人才引进工作优惠政策,重点围绕我市七大主导产业和低空经济发展,大力培养引进创新型科技人才、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三要积极实施柔性引进人才方略。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坚持长期引进与短期引进并重,柔性引进一批能够突破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引领高新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努力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承担牵头任务的市直单位,要会同参与单位,精心设计工程方案,切实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明确、措施明确,可操作、可监测、可评估。市人才和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指导,及时协

调牵头单位和相关参与单位,努力形成协调配合、步调一致的推进格局,确保各项重大人才工程尽快启动、顺利实施。

(三)加快推进企业‚人才高地‛ 建设工程。今天向三家企业授予‚企业‘人才高地’建设单位‛称号,标志着我市企业‚人才高地‛ 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实施。企业人才是我市人才工作的薄弱环节,加快推进企业‚人才高地‛建设工程,对于加强我市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企业创新发展能力,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要严格评选入围企业。企业‚人才高地‛工程是我市集聚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优秀企业管理人才、发展壮大行业龙头企业的重要载体,要严格选拔范围,严格入围条件,严格审批程序,确保入围的企业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足,发展空间大,使企业‚人才高地‛建设工程真正成为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平台。二要发挥入围企业的‚特区‛作用。首批入选我市‚人才高地‛建设的三家企业,都具有比较丰富的技术人才储备和较强的创新发展能力,在享受企业‚人才高地‛建设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要积极承担建设我市企业人才‚特区‛、发挥‚人才高地‛示范带动作用的使命。要发挥好集聚效应,以战略眼光和开放视野抢抓机遇,主动利用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大力引进海外、省外人才和智力,打造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群体,实现人才集聚和企业发展的‚双促进、双提高‛;要发挥好产出效应,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性作用,充分释放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实现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高回报的发展目标,推动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要发挥好带动效应,充分带动我市其他企业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积极引进人才,形成尊重人才、崇尚创造的良好氛围,不断壮大我市产业人才群体和优秀企业家群体,真正把企业‚人才高地‛建设工程打造成我市人才工作的品牌工程。三要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市委、市政府为入围‚人才高地‛建设工程的企业制定了一系列

优惠政策,在资金奖励、经费资助、津贴补助以及子女就学、配偶安置等多个方面都给予倾斜,力度很大,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快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文件的相关规定,及时、全面地把这些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掌握优惠政策落实情况,严格问责问效。入围‚人才高地‛建设工程企业所在地的县(市、区),要确保所负责的财政资金保障到位。市直各单位要做到相关事项优先办理,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市企业‚人才高地‛建设工程办公室要加强与入围企业的沟通和联系,积极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市人才工作新局面 做好新时期的人才工作,对于确保我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大有作为、实现市十次党代会确定的‚一强四领先‛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真正把党管人才原则体现到人才工作的各个方面,落实到人才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全市人才工作水平。

一要加强领导。人才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通力协作、齐抓共管。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人才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确把握人才工作发展方向,真正把人才工作抓到手上、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各级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职能作用,加强调查研究、规划指导、协调服务、督促检查,确保人才工作高效协调运转、有序稳步推进。要充分发挥财政、人社、科技、劳动、教育等市直单位的职能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好有关人才的各项政策,发挥好培养、吸引、使用人才的主体作用。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自身优势,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人才工作,真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

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二要优化环境。要切实做好人才服务的各项工作,努力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要优化政策环境,根据形势变化和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完善人才政策,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要优化工作环境,根据人才成长创业的规律和特点,推动人才管理职能向提供优质服务转变,鼓励创新,宽容失误,最大限度发挥优秀人才的聪明才智。要优化生活环境,真正关心和不断改善人才的生活条件,及时帮助解决学习培训、医疗保健、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安心工作、专心创业。要优化社会环境,及时总结推广人才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大力宣传表彰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要狠抓落实。探索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制定人才工作的科学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人才工作的专项考核的权重。要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要求,推进人才工作重心下移,把‚人才强市‛战略落实到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对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落实主体,明确完成时限,加强督导考核,确保各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同志们,赢得人才,就能赢得安阳科学发展的新优势,就能赢得安阳跨越发展的新机遇。让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扎实的措施,全面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开创我市人才工作新局面,为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第五篇:在全市人才基地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人才基地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戚锡生

(2010年11月26日)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我们专题研究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工作。就人才基地建设召开专题会议、出台具体意见,这是我市人才工作的一个创新。上午,我们现场观摩了两种类型六家基地,刚才,四家基地的负责同志又交流了各自的经验做法和下一步工作思路。会议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同志们普遍感到很有收获,希望大家今后经常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借鉴。

加快建设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是新时期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去年,与省人才基地建设同步,我市在全省率先确立了10家市级人才基地,曹新平书记亲自为基地授牌。今年9月,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又命名了我市第二批10家人才基地。工程机械特色产业基地,入选全省首批人才基地,今年,我市有望再增加省级人才基地3到4家。各地各部门和各人才基地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把人才基地作为引进、培养和使用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载体,大胆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努力推进产业提档升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以人才发展引领“二次创业”,经济总量、产业层次大幅攀升,成功跻身国家级园区行列,在激烈的区域发展竞争中赢得了先机。徐工集团,坚持走人才强企之路,大力推进“五金”等人才工程,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为建设“世界级徐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他各个基地,也都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努力以人才集聚引领产业集聚、以人才基地建设促进产业高地建设,全市初步形成了“聚人才、建基地、强产业”互促共进的局面,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在充分肯定各人才基地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全市跨越发展的现实需要相比,人才基地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是总体实力不强,我市省级人才基地在全省排名靠前,市级人才基地起步较早,但各基地经济总量偏小、人才规模偏少,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不多,在本行业处于领军地位的人才还很少。二是开发投入不足,近几年我市对人才的财政投入和社会投入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与上级要求和苏南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部分县区和规模企业还缺少实实在在的人才项目和工作举措。三是制度机制不活,管理服务人才的方式方法还比较传统,在关键环节上没有实现根本性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对这些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下面,我就进一步加强人才基地建设强调几点意见。

一、着眼全市发展大局,充分认识加快建设人才基地的重要意义

服务科学发展,是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进一步加强人才基地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加快建设人才基地,是落实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中央和省、市先后召开了高规格的人才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人才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和实施意见,进一步强调了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第一资源”地位。我市人才大会提出,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大力落实 “四个优先”,到2015年,把我市建设成为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富集、创新创业环境优良、人才集聚服务能力突出的区域性人才强市。确定这个目标,市委、市政府综合考虑了我市人才工作的基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区域发展竞争的趋势。围绕这一目标,市委、市政府明确了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的“八大工程、六项机制”。其中,“加快建设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是重要工作之一。我们今天的会议,就是贯彻落实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抓好相关工作任务的落实,合力促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做大做强。

2、加快建设人才基地,是实现全市新一轮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11月22日,市委十届十次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共徐州市委关于制定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市将突出“推动跨越发展、建设美好徐州”主题,综合经济实力迈入全国发达地区行列,经济总量进入长三角城市前8名、大陆地级以上城市前30名。《建议》将“科教和人才强市战略”列为“十二五”发展的“六大战略”之首,强调 “坚持教育和人才优先发展,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加快科教资源向发展资源的转化,构筑徐州跨越发展的战略优势”。这些重大决策,是对全市人才工作新的更高要求,也为我们指明了努力方向。各地各部门要围绕我市发展的重点产业领域,依托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培育壮大高层次人才基地,加快建设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引领人才基地在跨越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3、加快建设人才基地,是带动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取得重大进展,主导产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规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3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2%以上,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我市人才基地包括了多家经济开发区和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一直是全市经济跨越发展的主力军,下一步,各基地要继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引进培养一批海内外一流的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培育壮大一批有较高国际国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当好全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排头兵”和“示范田”,在全市经济发展中不断提高贡献率和影响力。

二、认真落实各项任务,合力促进各类人才基地又好又快发展

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近日印发《关于促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意见》。《意见》围绕加快人才基地建设这一目标,明确了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人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发挥政策杠杆作用,从改革创新、人才引进、科技研发、资金投入、人才集聚、载体建设等方面,对各人才基地给予“六个支持”;另一方面,各类人才基地,特别是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两类人才基地,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保持经济增长、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保证人才发展投入、提高科技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努力完成“四项任务”。各地各部门各基地要深入领会文件精神,确保把所承担的任务落到实处。这里,我再强调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解放思想创新制度机制。李源潮同志多次强调,“建设人才基地,实际就是建设‘人才特区’”。要把我市各人才基地建设成为出人才、出机制、出成果的“人才特区”,当前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深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创新。各县(市)区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重点围绕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进行探索创新;各人才基地,重点围绕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内生动力进行探索创新。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积极构建“四个机制”。一是面向发展的培养开发机制,分层次、有重点地抓好现有人才的教育培训,面向国内外发现、引进和启用急需紧缺型人才,重点打造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和依靠核心技术自主创业的科技企业家。二是科学合理的评价使用机制,坚持在发展实践中考察和评价人才,不拘一格选贤任能,服务发展以用为本,努力提高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自由高效的流动配置机制,按照人才资源社会化、人才配置市场化、人才集聚产业化的要求,不求所需,但求所用,进一步完善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才机制。四是配套完善的激励保障机制,积极探索人才价值的市场实现途径,建立体现人才贡献度、具有竞争力的分配制度和奖励制度,真正使一流的人才得到一流的待遇,一流的贡献得到一流的报酬。

二是要加快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新产业的开拓者。建设人才基地,要把培养造就创新创业型人

才作为重中之重,健全有利于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评价、使用、激励机制,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面向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引进高层次人才,努力造就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适应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全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总量要达到2000人以上,其中大部分要集中在各个人才基地。各基地要适应国际人才流动以智力流动为主的新特点,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机制,为高层次人才来徐工作或服务徐州提供便利。在紧盯高层次人才的同时,也要关注潜力型人才,目前,许多有眼光的地区和企业都在争抢名牌高校的大学生、研究生,各基地在这方面也要有长远眼光。市人保局最近将组织一系列定点定向的招聘活动,各基地要积极参与,为可持续发展积蓄“人才后劲”。

三是要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人才基地的特征,不但是人才的高端化和规模化,更主要的是人才的产业化。市委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深入实施“四大行动计划”,以规划建设沿东陇海线工业走廊和徐贾工业走廊为重点,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为支撑,形成区域集中、企业集群、产业集聚的新型工业化布局。各基地要把自身的建设发展纳入全市大局,依据全市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依据全市总体目标找准主攻方向。开发区类人才基地,要把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紧密结合,有重点地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打造一批高端产业技术平台,集聚一批带资金、带技术的科技创业人才,为基地发展培育产业新生力量。同时,要加强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扶持,建立完善的企业孵化机制和产业培育机制,通过提供专业的孵化服务,扶持初创企业快速成长,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高新技术企业类基地,要立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结合重点关键技术突破的需要,紧盯本行业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想方设法引人才,千方百计用人才,在较短时间内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促进企业提档升级,努力形成“依托企业聚人才、依靠人才兴企业”的良性循环。

四是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市委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努力使创新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人才基地,在探索实施高效的科技研发机制、优化高层次人才施展才能的综合环境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要依托主导产业、重点项目和研发平台,大力加强基础研究、项目开发、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带动作用。要积极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联盟,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设各类科技创新载体、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引进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的科技项目,加快开发一批技术前沿、市场前景广阔的科研成果。要积极探索建立科技金融体系,培育壮大创业风险投资,改善对中小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信贷服务,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自主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五是要不断增加人才发展投入。人才投入是赢得未来的战略性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在人才工作上要舍得花钱。市委、市政府多次强调,要不断增加人才开发投入,保证人才发展重大项目和工程的实施。从明年起,我省将在全国率先开展市县两级人才投入考核。考核采用百分制,包括财政人才支出增长率、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人才支出在一般预算收入的比例、全社会人力资本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企业人才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等5项指标。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全国和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的重要依据,并与人才项目申报、经费资助等相挂钩。各地对此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增加人才发展投入的有关规定,逐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投入结构,迅速建立健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人才投入体系。各人才基地要把握投入重点、发挥导向作用,把资金集中到关键人才工程和重大科研项目上,集聚到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带团队的高层次领军人才上,努力放大人才投入的实际成效。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人才基地建设工作健康有序推进

各人才基地规模基础互不相同,产业领域各有侧重,要在三年管理期内,达到预期发

展目标,必须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形成“统分结合、各方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工作运行机制。

第一,要明确责任、加强调度。领导小组《意见》明确,人才基地建设工作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各成员单位根据部门职责做好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牵头组织协调日常工作。各县(市)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辖区内人才基地的服务及管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是党委政府抓好人才工作的职能部门,人才工作成效如何,关键要看这些单位的工作思路和工作力度。市县两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都要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认识到位、职责明确、措施扎实、成效明显。人才办要经常调度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向各成员单位通报,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

第二,要落实政策、优化环境。优惠政策,写到纸上不易,落到实处更难。在《意见》起草过程中,人才办多次征求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人才基地的意见,各项举措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各种政策要用好用活用足,特别是“六个支持”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在此基础上,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跟踪调整优惠政策,不断加大对人才基地建设的政策配套和集成支持。优化环境不仅要重视硬件环境,也要重视软件建设,要大力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自由发展、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促进人才基地更好发挥作用、产生更大效益。

第三,要经常联络、定期考核。对各人才基地的发展情况,不能等到管理期满,一次考核定进退,要把工作落实到三年管理期的全过程,落实到定期的指标分析和工作测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定期深入各基地,及时掌握工作情况,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各人才基地也要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反映情况,争取支持。各地各部门要建立抓人才工作的目标责任制,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联系专家、联系基地,深入研究人才基地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用战略眼光、开放视野、发展观点来谋划和推动人才基地的建设,促进各项工作不断上台阶、上水平。

第四,要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宣传、评先评优等多种方式,积极做好人才基地建设的舆论引导工作。各人才基地也要抓好内部宣传引导工作,激励干部职工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他们投身人才基地建设的热情。要大力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及时报道人才基地建设的有效举措和突出成绩,营造尊重科学、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在全市上下形成见贤思齐、开拓进取、创先争优的良好风尚。

同志们,加快建设人才基地,是关系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需要各类人才共同为之努力,也为广大人才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舞台。希望各地各部门、各人才基地以学习贯彻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为新的动力,带头创新创业,奋力开拓进取,合力谱写“推动跨越发展、建设美好徐州”的新篇章。

下载郑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姚待献在郑州市人才规划推进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郑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姚待献在郑州市人才规划推进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