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65-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感想
由上海社保案说起 我国社保基金的法律基础不够稳固和完善 现行的社保基金需要一部专门的法律,对社保基金的法律地位和基本原则做出较高法律层级的规定,明确法律责任,确定监管主体,规范基金的征缴、管理、支付、运营等行为,并对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作出制度性规定 管理权与监督权的重叠造成了监管成本的居高不下和监管效率的低下 我国目前的社保基金其实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现收现付的统筹账户,这部分资金由单位和个人缴纳,由各级政府的社会保障部门管理这样,实际上将社保资金的管理与监督的双重责任,共系于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初创 1949――1957 发展 1957――1966 停滞 1966――1976 改革 1978年以后 问题: 1.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
2.企业负担沉重
3.覆盖面窄,保障功能弱化 解决方案: 1.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模式 2.减轻企业负担 合理确定保障水平3.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提高保障能力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失业保险制度改革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基本上是按照城乡有别、企业先行的原则分层次展开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起步较早,基本养老保险推出了全国统一制度,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正处于试点探索阶段;乡镇企业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在进行试点探索;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参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行了改革,但其余事业单位以及机关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基本上同传统制度没有多大区别。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从退休费用社会统筹起步的。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也出现了条块分割的问题, 这不仅使养老保险难以实现更大范围的风险共担,而且影响了统一的社会保险体系的建立。为了改变养老保险的条块分割局面, 1998年8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一举解决了过去长期存在的行业统筹与地方统筹条块分割的矛盾。一是实施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的政策 二是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三是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四是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 五是社会保障筹资渠道进一步拓宽 * 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感想 ――案例:上海社保案 一家神秘的民营投资公司福禧,一个管理着上海老百姓保命钱的社保局,一家优质的国企上海电气,一起陷入了上海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腐败案中。此次上海社保案违规操作的金额高达32亿元。在调查上海市社保资金案过程中,有关部门对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原党组书记、局长祝均一等9名涉案党员干部的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调查。上海社保案 迄今为止,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 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这是社会保障体制改 革的探索时期。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在有关的社会保障单项改革上分别进行了探索。2)第二阶段从党的“十四大”至今,这是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时期。解决方案一 1.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模式 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借鉴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总结近年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此原则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把公平与效率、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有机结合起来,既体现了政府的责任,又强调了企业和职工个人的责任,同时把待遇水平同职工个人贡献大小紧密地联系起来。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1997年7月,国务院作出了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这标志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框架最终确立起来。为适应我国现实国情,在医疗保险制度模式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以保障大病和大额医疗费用等风险较大的保障模式。与医疗保险制度类似,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也必须走一条适合国情的道路。解决方案二 2.减轻企业负担 合理确定保障水平目前我国个人缴费的比例还很低,基本上还是以企业负担为主,造成企业负担过重。在很多地区企业仅养老保险一项缴费比例就已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目前,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社会保险的工资替代率偏高,所以,降低保障水平,需要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需要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支出结构变化而逐步平滑转换。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各种政策配套、衔接工作,建立多层次的保险体系,从而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比较完善、有较高保障能力的社会保障。要减轻企业的社会保险方面的资金负担,除逐步降低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外,还要逐步改变以企业缴费为主的局面,逐步实现责任分担。确定合理的保障水平必须明确一个基本原则:基本养老保险只能满足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基本医疗保险只能满足职工的基本医疗需要。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今后,主要是要提高个人缴费的比例,并逐步降低企业的缴费比例。解决方案三 3.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提高保障能力 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在于保证全体劳动者都享有社会保障的平等权利,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需要。扩大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也是提高其保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愈大,其抵御风险的能力愈强。目前,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公有制企业,大多经济实力较强且社会保险负担相对较轻,尽快将其纳入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即可提高社会保险的保障能力,在一定时期内也可以分担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险负担。扩大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同时也是深化企业改革和做好再就业工作的迫切要求。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到城镇所有国有、集体、私营、外资企业职工及个体劳动者,有利于转变劳动者就业观念,有利于拓宽就业领域,减少由于企业改制对下岗职工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大大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当然,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还需要提高保险的统筹层次,这也是提高社会保险保障能力的重要方面。所谓社会保障,是指社会成员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工作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或收入不能维持必要生活水平等状况时,获得由国家或社会提供的保障基金。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对社会保障性财富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社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并且,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任务是由社会经济发展、产权制度变迁的要求而决定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从80年代开始进行试点探索,试点工作主要由部门、地方或行业以及企业组织,试点内容包括职工个人少量负担医疗费、医疗费用随工资发给职工个人包干以及大病医疗费统筹和离退休职工医疗费统筹等。进入90年代,国务院出面组织改革试点工作。从1994年开始,国务院先后在江西省九江市、江苏省镇江市等40多个城市组织进行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改革试点。海南、深圳、上海、青岛等地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了不同方式的医疗保险办法。各地的改革试点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积累了经验。为了进一步推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1998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这项改革从1999年初开始启动,1999年底基本完成。这标志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同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既“破”又“立”相比,失业保险所面临的主要是“立”,即如何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在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方面共发布了3个文件,即1986年7月发布的《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1993年4月发布的《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和1999年1月发布的《失业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条例》的正式发布,标志着失业保险制度基本上趋于成熟: 一是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包括城镇企业和事业单位,从而为所有制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必然要求的劳动力结构调整,以及事业单位深化体制改革提供了社会保障;二是把失业保险和促进就业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突出了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作用;三是把失业保险与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相结合,在建立规范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失业保险的同时,处理好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期间国有单位大量冗员下岗的特殊问题。*
第二篇:上海社保案案例-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感想
由上海社保案说起 我国社保基金的法律基础不够稳固和完善现行的社保基金需要一部专门的法律,对社保基金的法律地位和基本原则做出较高法律层级的规定,明确法律责任,确定监管主体,规范基金的征缴、管理、支付、运营等行为,并对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作出制度性规定管理权与监督权的重叠造成了监管成本的居高不下和监管效率的低下我国目前的社保基金其实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现收现付的统筹账户,这部分资金由单位和个人缴纳,由各级政府的社会保障部门管理这样,实际上将社保资金的管理与监督的双重责任,共系于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初创 1949――1957 发展 1957――1966 停滞 1966――1976 改革 1978年以后 问题:1.与市场经济体制不
相适应2.企业负担沉重3.覆盖面窄,保障功能弱化解决方案:1.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模式2.减轻企业负担 合理确定保障水平3.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提高保障能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基本上是按照城乡有别、企业先行的原则分层次展开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起步较早,基本养老保险推出了全国统一制度,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正处于试点探索阶段;乡镇企业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在进行试点探索;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参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行了改革,但其余事业单位以及机关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基本上同传统制度没有多大区
别。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从退休费用社会
统筹起步的。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也出现了
条块分割的问题, 这不仅使养老保险难以实现更大范围的风险共担,而且影响了统一的社会保险体系的建立。为了改变养老保险的条块分
割局面,1998年8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实行企
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一举解决了过去长期存在的行业统筹与地方统筹条块分割的矛盾。一是实施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的政策
二是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三是社会保障制
度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四是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 五是社会保障
筹资渠道进一步拓宽* 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感想 ――案
例:上海社保案一家神秘的民营投资公司福禧,一个
管理着上海老百姓保命钱的社保局,一家优质的国企上海电气,一起
陷入了上海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腐败案中。此次上海社保案违规操
作的金额高达32亿元。在调查上海市社保资金案过程中,有关
部门对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原党组书记、局长祝均一等9名涉案
党员干部的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调查。上海社保案 迄
今为止,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 两个阶段:1)第一阶段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这是社会
保障体制改 革的探索时期。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社会保障体
制改革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在有关的社会保障单项改革上
分别进行了探索。2)第二阶段从党的“十四大”至今,这是社会保
障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时期。解决方案一 1.确定适合我国国
情的社会保障模式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借鉴国外经
验,结合中国国情,总结近年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养老保险实
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此原则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把公平与效率、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有机结合起来,既体现了政府的责任,又强调了企业和职工个人的责任,同时把待遇水平同职工个人
贡献大小紧密地联系起来。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1997
年7月,国务院作出了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
定。这标志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框架最终确立起来。为适应我国现实国情,在医疗保险制度模式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以
保障大病和大额医疗费用等风险较大的保障模式。与医疗保险制度
类似,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也必须走一条适合国情的道路。解决方案二 2.减轻企业负担 合理确定保障水平目前我国个人缴费的比例还很低,基本上还是以企业负担为主,造成企业负
担过重。在很多地区企业仅养老保险一项缴费比例就已超过企业工资
总额的20%。目前,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
比,我国社会保险的工资替代率偏高,所以,降低保障水平,需要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需要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支出结构变化而逐步平
滑转换。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各种政策配套、衔接工作,建立多层
次的保险体系,从而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比较完善、有较高保障能力的社会保障。要减轻企业的社会保险方面的资金负担,除逐
步降低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外,还要逐步改变以企业缴费为主的局
面,逐步实现责任分担。确定合理的保障水平必须明确一个基本原
则:基本养老保险只能满足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基本医疗保
险只能满足职工的基本医疗需要。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今后,主要
是要提高个人缴费的比例,并逐步降低企业的缴费比例。解决方案三 3.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提高保障能力扩
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在于保证全体劳动者都享有社会保障的平等权利,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需要。扩大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也是提高其保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
愈大,其抵御风险的能力愈强。目前,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公有制
企业,大多经济实力较强且社会保险负担相对较轻,尽快将其纳入社
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即可提高社会保险的保障能力,在一定时期内也
可以分担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险负担。扩大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同时也是深化企业改革和做好再就业工作的迫切要求。将养老
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到城镇所有国有、集
体、私营、外资企业职工及个体劳动者,有利于转变劳动者就业观念,有利于拓宽就业领域,减少由于企业改制对下岗职工产生的负面影
响,从而大大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当然,在扩大覆
盖面的同时,还需要提高保险的统筹层次,这也是提高社会保险保障
能力的重要方面。所谓社会保障,是指社会成员在暂时
或永久丧失工作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或收入不能维持必要生活水平
等状况时,获得由国家或社会提供的保障基金。社会保障制度
作为对社会保障性财富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
分。因此,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社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并且,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任务是由社会经济发展、产权制度变迁的要求而决定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从80年代开始进行试点探索,试点工作主要由部门、地方或行业以及企业组织,试点内容包括职工个人少量负担医疗费、医疗费用随工资发给职工个人包干以及大病医疗费统筹和离退休职工医疗费统筹等。进入90年代,国务院出面组织改革试点工作。从1994年开始,国务院先后在江西省九江市、江苏省镇江市等40多个城市组织进行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改革试点。海南、深圳、上海、青岛等地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了不同方式的医疗保险办法。各地的改革试点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积累了经验。为了进一步推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1998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这项改革从1999年初开始启动,1999年底基本完成。这标志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同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既“破”又“立”相比,失业保险所面临的主要是“立”,即如何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在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方面共发布了3个文件,即1986年7月发布的《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1993年4月发布的《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和1999年1月发布的《失业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条例》的正式发布,标志着失业保险制度基本上趋于成熟:一是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包括城镇企业和事业单位,从而为所有制结构调整和产
业结构调整所必然要求的劳动力结构调整,以及事业单位深化体制改革提供了社会保障;二是把失业保险和促进就业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突出了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作用;三是把失业保险与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相结合,在建立规范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失业保险的同时,处理好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期间国有单位大量冗员下岗的特殊问题。根据社会保障的一般原理和我国产权改革的总体趋向(多种所有制合理分工、共同发展),并借鉴外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我们认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应确定以下基本目标:(1)全方位的保障功能。所谓全方位的保障功能,即根据人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不同保障需要设定保障对象。要将所有涉及人身这个“财产”的风险纳入保障范围,也要逐步做到“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全方位保障,并且要做好。(2)全社会的保障范围。所谓全 社会的保障范围,是指将社会每个成员都纳入保障体系。要创造条件,逐步打破身份、地域界限,对所有公民一视同仁。
(3)社会保障基金(税)专款专用,并与经济发展保持动态平衡。要以社会保障税的形式 统一征收保障基金,并将其纳入财政预算,明确专门机构,专款专用。*
第三篇:谈谈现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谈谈现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贝弗里奇报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学院:政法学院班级:社会工作班 学号:20101034024姓名:许正强
摘 要: 在20 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史上,《贝弗里奇报告》是一份较为完整的现代福利国家的蓝图。这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献,不仅使得英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福利国家”,同时也确立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轨迹。《贝弗里奇报告》中蕴含的福利思想和社会保障理念对于我们今天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贝弗里奇报告;福利思想;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正文:
一、《贝弗里奇报告》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中的福利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实施了30多年,虽然经过多次改革正逐步走向规范化与合理化,但其缺点与不足依然十分明显。显然,如何对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政党和政府部门开始制定改革计划。
1941年6月,英国政府宣布成立一个由各部门组成的关于社会保险合作问题的委员会,这就是“社会保险与相关服务委员会”,由贝弗里奇担任主席,这个委员会对英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调查,并提出战后改革的详细方案。1941年11月,贝弗里奇发表一分标题为《一项社会保障制度的要点》的备忘录,同时在1942年1月发表另一篇标题为《社会保险津贴的范围以及贫困问题》的备忘录。这两份备忘录为贝弗里奇委员会的工作确定了目标与方向,实际上是后来正式发表的《贝弗里奇报告的》的大纲。同年12月,著名的《社会保险与相关服务的报告》(又称《贝弗里奇报告》)由贝弗里奇签署后正式发表。《贝弗里奇报告》福利国家思想的诠释:
第一 基于需求构建福利国家社会保障框架。需求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动力,是有效提供社会保障的前提。贝弗里奇阐述了产生社会保障需求的8 种原因。第一是失业,这里的失业指的是一种非自愿性失业,劳动者具有劳动能力而得不到工作;第二是伤残;第三是失去生计;第四是退休,劳动者的年龄达到了无法承受
工作压力的时候需要离开工作岗位,此时劳动报酬将会终止;第五是婚姻,重点指的是妇女的保障需求,包括婚姻、生育、丈夫失业、寡妇、分居等情况下的保险需求;第六是丧葬需求;第七是儿童需求,主要是针对受全日制教育的16 岁以下少年儿童提供子女补贴;第八是身体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通过8 种需求原因的阐述,充分说明了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同时以此8 种需求原因为基础,构建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险及其相关服务制度的基本框架。报告提出了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应由社会保险、国民救助和自愿保险3 个层次构成,为人们勾画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思想和实施方案。
第二 实行普惠性和政府主导的福利国家基本思想。《贝弗里奇报告》是人类社会保障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创新和实践,其阐述的福利国家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社会保障制度的普遍性。报告把消除贫困作为战后的基本目标,并明确提出社会保障的目标是: 确保每个公民只要各尽其能,在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收入尽自己的抚养责任,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即社会保障制度应该普惠社会全体成员,而战后英国福利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则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其次,政府的主导作用。英国的国民保险强调政府的责任,政府为社会保险提供了一定的补贴,包括国民保健服务、社会服务及非缴费性收入支持保障项目的经费。再次,社会保障承担家庭赡养责任。英国国民保险在待遇设计上的指导原则不是工资丧失的补偿,不是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支付待遇,而是考虑到劳动者的家庭赡养情况。
第三 提出社会保障建设的基本原则。贝弗里奇认为,只有坚持3 条总体原则,才能使援助导向的社会保障体系有效运作。第一,在规划未来的时候既要充分利用过去积累的丰富经验,又不要被这些经验积累过程中形成的部门利益所限制。第二,应当把社会保险看成是促进社会进步的系列政策之一。第三,社会保障需要国家和个人的合作。3如报告对社会保障预算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社会保障费用由政府、雇主和参保人三方共同承担的方案。这三项基本原则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强调了国家在社会保障中的主体地位,深刻阐述了社会保障作为一项社会政策的重要性。对于社会保障体系中基础性的社会保险制度,贝弗里奇提出了6 点原则。第一,基本社会待遇标准统一;第二,缴费率统一;第三,行政管理统一;第四,待遇标准适当;第五,广泛保障;第六,分门别类,适合不同人群。这些基本原则为英国福利国家的建设和实践提供了原理性的指导。第四 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贝弗里奇认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行必须有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法律作为保障。原来纷繁芜杂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综合性社会保障制度,被批准的法定社会团体参与社会保障管理工作被取消,改为中央和地方职能部门统一管理。即社会保障管理工作应当由内阁部长领导下的社会保障部承担,同时形成组织网络,地方社会保障办公室负责管理现金待遇和救助及其他相关工作,联合委员会由社会保障部及有关医疗保险和福利的所有相关部门组成,确保社会保障行政统一管理;任命某个人或某机构准备必要的立法和方案制定工作,使社会保障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确保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转。
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现状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最初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也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逐步建立起了与市场
经济体制相适应、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 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仍是不均衡的甚至在某些部分是相对落后的,人口、区域经济、收入差距及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对我国的社会保障改革和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1)发展层次不均衡, 农村地区发展落后。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广农村地区严重滞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这种发展一直是不平衡的发展。据统计,占我国人口30% 多的城镇居民占有我国社会保障的近89%, 而占全国人口近70% 的农村人口则仅占我国社会保障的11%。
(2)整体覆盖范围不广,部分保障水平较低。一些基本保障制度覆盖面比较窄, 保障水平不高。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其中养老保险是覆盖面最广、所占比例最大的一个项目,但是养老保险的主要参保人员仍然是城市居民,城镇参保人员较少,农村人口则基本没有。
(3)缺乏统一有效的法律及部门制度。缺乏统一的政策制定和管理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财政局等都和社会保障相关, 各部门间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降低了管理效率,增加了管理成本。特别是当出现问题时,难以找到直接负责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容易造成各部门间的相互扯皮、互相推诿。
(4)群众对社会保障缺乏信心,缺乏参与保障意识。群众缺乏社会保障意识, 对参与社会保障的权利与义务认识不清,不能积极参与社会保障。企业偷逃保险金,个人不愿为未来生活提前付费,认为最低保障是社会主义的义务等短视思想, 都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三、《贝弗里奇报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一,按照《贝弗里奇报告》有关社会保障普遍性与统一性的精神,社会保障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社会保障应该覆盖社会的每个成员。要对社会保障实行统一管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每一个公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陷入生活困境。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主要是企事业单位人员,城乡部分集体企业、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的员工和大部分农民,还没有真正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城乡缴费标准不一,基金管理和统筹凌乱,政出多门,阻碍了劳动人口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我们应努力建立缴费标准、待遇水平和行政监管统一的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二,一个国家的经济和财政困难,不能成为推迟全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理由。社会保障制度解决的是最困难的人的基本生活问题,以经济建设困难为借口而回避这个问题是不可行的。当年《贝弗里奇报告》出版以后,英国政府内部存在很大分歧,以丘吉尔为代表的保守党基于财政、伦理和再分配的理由拒绝贝弗里奇计划,结果导致毫不犹豫将其作为施政纲领的工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工党上台以后,先后颁布多种社会福利法案,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英国率先变成了福利国家。目前,我国社会的大趋势是集中全民力量,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掉以轻心,政府应该统筹兼顾,加大投入力度。
第三,社会保障需要政府责任和公民义务相结合。虽说社会保障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是基于国家和全民的利益,每个公民都有义务与政府共同承担。国家和企业承担着大部分的责任,个人也应该尽相应的缴费义务。
第四,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划需要一个跨部门的协调委员会来完成。《贝弗里奇报告》认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和社会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因此,要推进这项制度建设,没有一个跨部门的协调委员会是无法想像的。我国各级政府均设有社会保障部门,但是,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却没有仔细考虑到利益相关者,这就会导致有些政策的实施遭到利益相关者的抵触,很难在全国或者全省顺利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有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要有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
四、加快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1)规范社会保障制度, 增强参保人员的资料在全国各地的流动性,建立统一的社保账户, 保证参保人员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够取得社保金。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增加人们对社会保障的信心, 积极参与到社保之中,为社会保障筹集大量资金, 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流通,增加人们的消费欲望,刺激内需从而带动我国经济发展。在刚刚通过的社会保险法草案中,明确指出,社会保险参保情况应定期公布,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在本统筹地区基层设立服务网点,这样既有利于政府及群众及时了解社会保障的基本信息,同时也增加了群众的未来保障的信心,从而更多地参与到社会保障中来。
(2)建立统一的、规范的社会保障制度,制定相关法律,统一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和分工,同时增加会计、审计和监察等工作,确保我国社保及资金运营的规范化、透明化,树立人们对社保的信心。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正式通过的《社会保险法》,将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实行,而在提请决议的草案就明确提出要在发生社会保险争议时可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同时进一步加强工会在社会保险监督中的作用。
(3)多渠道筹集保险金,建立全国性社会保障基金,保障资金的正常发放、灵活分配制度,根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来决定其保险金的发放数额,保证社保的公平性。同时严格对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金的领取标准, 避免养闲人的状况出现, 筹建公益性职业教育,鼓励低收入者和失业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依靠自己的努力脱贫致富。正如社会保险法草案中所提,保证基本养老保险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这是一个实验性很强的举措,养老保险金是我国覆盖率最广的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的改革试点成功对于我国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4)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农村的教育、医疗等事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对中小城镇及农村的教师、医护人员等劳动力的培养和分配力度,从源头上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这样才能解决好三农问题,参考文献:
[1] 吴菲:简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改革;中国市场;2011年第1期
[2] 丁建定 著:社会福利思想(第2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年
[3] 岑子彬: 《贝弗里奇报告》的社会保障理念及其启示;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5期
[4] 陈雷 王振:贝弗里奇福利国家思想的诠释与启示——兼论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战略陈;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
[5] 孙光德: 当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数学与研究; 1996年第5期
第四篇:上海社保案案例-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感想(写写帮推荐)
由上海社保案说起 我国社保基金的法律基础不够稳固和完善 现行的社保基金需要一部专门的法律,对社保基金的法律地位和基本原则做出较高法律层级的规定,明确法律责任,确定监管主体,规范基金的征缴、管理、支付、运营等行为,并对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作出制度性规定 管理权与监督权的重叠造成了监管成本的居高不下和监管效率的低下 我国目前的社保基金其实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现收现付的统筹账户,这部分资金由单位和个人缴纳,由各级政府的社会保障部门管理这样,实际上将社保资金的管理与监督的双重责任,共系于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初创 1949――1957 发展 1957――1966 停滞 1966――1976 改革 1978年以后 问题: 1.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
2.企业负担沉重
3.覆盖面窄,保障功能弱化 解决方案: 1.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模式 2.减轻企业负担 合理确定保障水平3.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提高保障能力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失业保险制度改革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基本上是按照城乡有别、企业先行的原则分层次展开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起步较早,基本养老保险推出了全国统一制度,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正处于试点探索阶段;乡镇企业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在进行试点探索;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参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行了改革,但其余事业单位以及机关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基本上同传统制度没有多大区别。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从退休费用社会统筹起步的。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也出现了条块分割的问题, 这不仅使养老保险难以实现更大范围的风险共担,而且影响了统一的社会保险体系的建立。为了改变养老保险的条块分割局面, 1998年8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一举解决了过去长期存在的行业统筹与地方统筹条块分割的矛盾。一是实施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的政策 二是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三是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四是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 五是社会保障筹资渠道进一步拓宽 * 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感想 ――案例:上海社保案 一家神秘的民营投资公司福禧,一个管理着上海老百姓保命钱的社保局,一家优质的国企上海电气,一起陷入了上海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腐败案中。此次上海社保案违规操作的金额高达32亿元。在调查上海市社保资金案过程中,有关部门对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原党组书记、局长祝均一等9名涉案党员干部的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调查。上海社保案 迄今为止,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 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这是社会保障体制改 革的探索时期。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在有关的社会保障单项改革上分别进行了探索。2)第二阶段从党的“十四大”至今,这是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时期。解决方案一 1.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模式 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借鉴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总结近年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此原则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把公平与效率、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有机结合起来,既体现了政府的责任,又强调了企业和职工个人的责任,同时把待遇水平同职工个人贡献大小紧密地联系起来。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1997年7月,国务院作出了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这标志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框架最终确立起来。为适应我国现实国情,在医疗保险制度模式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以保障大病和大额医疗费用等风险较大的保障模式。与医疗保险制度类似,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也必须走一条适合国情的道路。解决方案二 2.减轻企业负担 合理确定保障水平目前我国个人缴费的比例还很低,基本上还是以企业负担为主,造成企业负担过重。在很多地区企业仅养老保险一项缴费比例就已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目前,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社会保险的工资替代率偏高,所以,降低保障水平,需要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需要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支出结构变化而逐步平滑转换。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各种政策配套、衔接工作,建立多层次的保险体系,从而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比较完善、有较高保障能力的社会保障。要减轻企业的社会保险方面的资金负担,除逐步降低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外,还要逐步改变以企业缴费为主的局面,逐步实现责任分担。确定合理的保障水平必须明确一个基本原则:基本养老保险只能满足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基本医疗保险只能满足职工的基本医疗需要。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今后,主要是要提高个人缴费的比例,并逐步降低企业的缴费比例。解决方案三 3.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提高保障能力 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在于保证全体劳动者都享有社会保障的平等权利,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需要。扩大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也是提高其保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愈大,其抵御风险的能力愈强。目前,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公有制企业,大多经济实力较强且社会保险负担相对较轻,尽快将其纳入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即可提高社会保险的保障能力,在一定时期内也可以分担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险负担。扩大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同时也是深化企业改革和做好再就业工作的迫切要求。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到城镇所有国有、集体、私营、外资企业职工及个体劳动者,有利于转变劳动者就业观念,有利于拓宽就业领域,减少由于企业改制对下岗职工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大大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当然,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还需要提高保险的统筹层次,这也是提高社会保险保障能力的重要方面。所谓社会保障,是指社会成员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工作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或收入不能维持必要生活水平等状况时,获得由国家或社会提供的保障基金。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对社会保障性财富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社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并且,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任务是由社会经济发展、产权制度变迁的要求而决定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从80年代开始进行试点探索,试点工作主要由部门、地方或行业以及企业组织,试点内容包括职工个人少量负担医疗费、医疗费用随工资发给职工个人包干以及大病医疗费统筹和离退休职工医疗费统筹等。进入90年代,国务院出面组织改革试点工作。从1994年开始,国务院先后在江西省九江市、江苏省镇江市等40多个城市组织进行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改革试点。海南、深圳、上海、青岛等地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了不同方式的医疗保险办法。各地的改革试点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积累了经验。为了进一步推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1998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这项改革从1999年初开始启动,1999年底基本完成。这标志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同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既“破”又“立”相比,失业保险所面临的主要是“立”,即如何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在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方面共发布了3个文件,即1986年7月发布的《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1993年4月发布的《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和1999年1月发布的《失业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条例》的正式发布,标志着失业保险制度基本上趋于成熟: 一是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包括城镇企业和事业单位,从而为所有制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必然要求的劳动力结构调整,以及事业单位深化体制改革提供了社会保障;二是把失业保险和促进就业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突出了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作用;三是把失业保险与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相结合,在建立规范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失业保险的同时,处理好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期间国有单位大量冗员下岗的特殊问题。根据社会保障的一般原理和我国产权改革的总体趋向(多种所有制合理分工、共同发展),并借鉴外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我们认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应确定以下基本目标:(1)全方位的保障功能。所谓全方位的保障功能,即根据人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不同保障需要设定保障对象。要将所有涉及人身这个“财产”的风险纳入保障范围,也要逐步做到“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全方位保障,并且要做好。(2)全社会的保障范围。所谓全 社会的保障范围,是指将社会每个成员都纳入保障体系。要创造条件,逐步打破身份、地域界限,对所有公民一视同仁。(3)社会保障基金(税)专款专用,并与经济发展保持动态平衡。要以社会保障税的形式 统一征收保障基金,并将其纳入财政预算,明确专门机构,专款专用。*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内容提要】公平与效率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在社会保障当中,为了平抑立法滞后、区域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克服社会保障制度公......
对中国美学史的感想
儒道佛和生活心态 2010级哲社思政1班 201011022921 何艳冲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从奴隶社会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了,它的内容丰富多样,历时长远,从最初表现出来的巫文化到诸子时代的自......
对中国军事的一点感想(大全)
对中国军事的一点感想 我小时候对军事还是很感兴趣的,也观看了不少军事节目。在我的印象中,中国的军事力量还是很强大的。而大学无聊的时光让我有了充足的时间转慢研读军事方......
对近现代中国的感想(本站推荐)
对近现代中国的感想 做了这次关于国情国史的竞赛试题后,我对中国从近代以来的发展有了新的感悟。 昔日盛大辉煌的中国是如何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工具,俯首称臣,使广大人民群......
对中国哲学史的感想[精选合集]
利用寒假闲暇时间读了哲学史,阅后感触颇深。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信仰神,信仰的唯一性创造了上帝。世界上还有一些民族敬畏神,敬畏的多元性泛化了宗教。古希腊神话中有许多的神,而......
对中国合伙人的一点感想
对《中国合伙人》的一点感想成冬青新梦想的成功是被逼出来的结果。被发现私自补课革职,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女学生问他能更不能帮她补习英语,他不能拒绝,如果他拒绝,他就只能回......
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XX年12月14日,世界银行经济学家Louise Fox 女士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做了题为“养老金制度创新:世界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实施 ,未来中国的老年人口将变得越来越多,加上城市化、家庭小型化的快速发展趋势,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