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与小方用药总结

时间:2019-05-12 11:31: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舌诊与小方用药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舌诊与小方用药总结》。

第一篇:舌诊与小方用药总结

舌诊与小方用药总结

如舌根的舌苔很薄,传统医学认元气不足,气血不足。泻舌尖部能量至舌根---金生水。

假如舌尖也很厚,舌中也很厚,则更不可搬舌中,而应掏空舌尖引向大海,此谓:先搬至高点。

舌前半部中间高的——石菖蒲——冲破舌尖入海口。如果舌中间不太高,而是舌前边高——浙贝母。如果舌前边有楞楞,大便干燥——瓜蒌仁。舌后根低——杜仲。

舌前高舌后低——石菖蒲、杜仲。

舌前面这一片高,中间不突出,不明显——浙贝母、杜仲。舌前边有楞楞的——瓜蒌仁1克,大便很干,瓜蒌仁2克。舌两边高,前面不高——桔梗1克,一般可以。舌中间高的——石菖蒲7克,直达命门处 ——石菖蒲2克,才到舌尖

如舌尖红、紫、瘀的厉害——赤芍1克(但一切癌症不用血药,可用桂枝1克;或不动该处细胞,用冲击力冲开,则菖蒲7克、杜仲1克 如舌中心高,一定将舌的前方挖空,石菖蒲也治疗中心高,也可用大贝母或桔梗。

如舌后边高,一直高到中间,如大便次数多的、稀的、晨起大便的,可不中动间,用焦三鲜各3克(小孩)5克,把后边的物质就地消化。如大便干,则把后边的物质从肠部泻下去——焦四鲜各3克(一般量)。如果舌苔整个都高,且大便干燥或舌苔非常大,舌燥肠部不揉动的,只要不是癌症的——当归2克、桂枝1克,则能使肠部揉动。如果是癌症的——焦四鲜各3克、桂枝1克,照常使腹腔运动。

如果舌苔整个很厚,水湿舌苔,大便次数多——佩兰2克,桂枝1克。依此调整水分,舌苔自下。尽可能不用血药。舌苔高的地方,是最显症状的地方。

药物的运用,必须掌握起点和终点,如此才能做到能量搬家。柴胡——起于肝区周围——越膈膜至头部,故用1克效果超过2克3克。

佩兰——用于水分多;当归——用于水分少。无水不能行舟,故1克用量足矣。若水泻厉害,佩兰2克即可。若缺水,当归1克足够,大便干的厉害,当归2克、桂枝1克。不可用量多,因为同时也改变了其他细胞的水分。

川厚朴——能使腹腔的能量运到细胞内从而减少腹腔空间的压力。亦可使背部空间能量下降。舌根部高厚可用之,低洼者则不用。

黄芪——从会阴向上运动,归经入肺,故治大便多、子宫下垂、消化不良、前列腺病、治疗尾闾疼痛,可治疗会阴区至足的各种病变。人参——诸参起源于丹田向上运动。

桔梗——起于两肋至肺部,推动细胞运动,故言宣肺。

薄荷——把细胞内的热量转发到细胞外,能使肝脏细胞内的水分清亮,故传统医学认为薄荷辛凉解表。桂枝——能使细胞开合;加赤芍——进门;加葛根——出门;加麻黄——出门。

公英——肚脐以下病皆治。2克消散舌尖瘀滞及疏通背部。香附——中焦满而舌尖平坦无瘀用之,从中焦越膈膜而上。舌根比较薄,用前拉后推的方法——杜仲。桔梗——从两肋至肩胛,常用于舌前低舌两边高。焦三鲜——化解中焦瘀滞;

焦四鲜——针对中下焦的高厚舌苔,并且年纪小的。如是老年人要考虑用焦三鲜。

杜仲——能清亮命门至尾闾的空间。舌根部舌苔白腻,杜仲可清其浊度。

第二篇:《中医诊断学》舌诊的主要知识要点!

一、舌诊的方法

1.诊舌的体位和伸舌姿势 1)体位:坐位或仰卧位。

2)伸舌姿势:自然地将舌伸出口外,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尽量张口使舌体充分暴露。

2.诊舌的方法:观察的一般顺序是先看舌尖,再舌中、舌侧,最后看舌根部;先看舌体的色质,再看舌苔。

二、正常舌象

1.特征:淡红舌、薄白苔。具体地说: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干湿适中。

2.意义:脏腑机能正常,气血津液充盈,胃气旺盛。望舌体:

一、舌色 1.淡红舌:

特征--舌体淡红而润泽。

意义--正常人气血调和的征象;外感病初起,病情较轻浅,尚未伤及气血、脏腑。2.淡、白舌:

特征--舌色比正常浅淡,白多红少,称为淡舌; 舌色白,全无血色,称为枯白舌。意义--主气血两虚,主阳虚。

3.红、绛舌:

特征——舌色较正常红,呈鲜红色者,称为红舌; 较红舌更深或略带暗红色者,称为绛舌。意义——主热证。舌色愈红,热势愈甚。绛舌比红舌热深。成因--邪热亢盛;热入营血;阴虚火旺。

主病规律——(1)红绛有苔--实热证。(2)红绛无苔或少苔--虚热证。4.青、紫舌:

特征—— 全舌呈均匀青色或紫色,或在舌色中泛现青紫色,称为青紫舌。舌淡而泛现青紫色,称为淡青紫舌; 红绛舌泛现青紫色,称为紫红或绛紫舌;

舌面局部见青紫色斑点,不高于舌面,称为“瘀斑舌”或“瘀点舌”。意义——主气血运行不畅。

成因——阴寒阳虚;热入营血;气滞或气虚;暴力外伤。主病规律:

(1)舌色淡紫或紫暗而湿润——阳虚阴盛或气虚气滞。(2)舌紫绛苔少而干——营血热甚。(3)青紫肿大——中毒。(4)舌色青 —— 寒凝血瘀

二、舌体的形质

1.荣、枯:是估计疾病的轻重和预后的依据。荣舌——舌质滋润,红活鲜明。为有神,主病吉。

枯舌——舌质干枯,色泽晦暗,缺少血色。属无神,主病凶。2.老、嫩:是判断虚实的标志之一。

老舌——舌体坚敛苍老,纹理粗糙或皱缩,舌色较暗。主实证。嫩舌——舌体浮胖娇嫩,纹理细腻,舌色浅淡。主虚证。3.胖、瘦: 胖舌

特征——舌体比正常人大而厚,伸舌满口,称为胖大舌; 意义——多属水湿停滞。主病规律:

(1)舌胖色淡白——气虚、阳虚。(2)舌胖色红—— 里热。(3)舌胖色紫暗 ——中毒。瘦舌

特征——舌体比正常舌瘦小而薄,称为瘦薄舌。意义——舌失濡养。主病规律:(1)舌瘦色淡白——气血两虚。

(2)舌瘦色红绛,舌干少苔或无苔 ——阴虚火旺。齿痕舌

胖大舌常伴有齿痕。若舌质嫩而不胖,有齿痕者,多属气血亏虚。4.点、刺

特征——点是指蕈状乳头增大,数目增多,乳头内充血水肿; 刺是指蕈状乳头增大、高突,并形成尖锋,形如芒刺。

意义——脏腑阳热亢盛,血分热甚。结合点刺的部位还可推测热在何脏。5.裂纹

特征——舌面上出现各种形状的裂纹、裂沟,深浅不一,多少不等,统称为裂纹舌。性裂纹舌沟裂中无舌苔覆盖;先天性裂纹舌沟裂中有舌苔覆盖。意义——由舌体失养所致,是全身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主病规律:舌色浅淡而裂——血虚; 舌色红绛而裂 ——阴津耗损

三、舌的动态 1.痿软

特征——舌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伸缩回旋。意义——伤阴;气血俱虚。主病规律

(l)舌痿软而红绛少——外感热病后期,邪热伤阴; 内伤久病,阴虚火旺。(2)舌痿软而枯白无华——久病气血虚衰。2.强硬

特征——舌体失其柔和,卷伸不利,或板硬强直,不能转动。意义——主热入心包;或高热伤津;或风痰阻络。3.歪斜

特征——伸舌时舌体偏向一侧。意义——肝风夹痰,或痰瘀阻滞经络。4.颤动

特征——舌体不自主地颤动,动摇不宁。意义——动风的表现之一。主病规律

病理(1)舌色淡白而颤动--气血两虚。(2)舌红少苔而颤动--阴虚。(3)舌绛紫而颤动--热盛动风; 5.吐弄

特征——舌伸于口外,不即回缩者,称为吐舌; 伸舌即回缩如蛇舐,或反复舐口唇四周者,称为弄舌。

意义——心脾有热。主病规律:

(1)病危而吐舌,多为心气已绝。

(2)弄舌多为热甚动风先兆或先天愚型患儿。6.短缩

特征——舌体卷缩、紧缩,不能伸长、严重者舌不抵齿。意义——多为病情危重的征象。主病规律:

(1)舌短缩,色淡或青紫而湿润--寒凝筋脉或气血虚衰。(2)舌短缩,色红绛而干-一热病伤津。(3)舌短缩而舌体胖大--风痰阻络。

(4)绊舌--指先天性舌系带过短,无辩证意义。

四、舌下络脉

1.分布、形色:位于舌系带两侧纵行的大络脉,管径小于2.7mm,长度不超过舌下肉阜至舌尖的五分之三,颜色为淡紫色。2.意义:

舌下络脉细而短,色淡红,周围小络脉不明显,舌色和舌下粘膜色偏淡 ——气血不足。舌下络脉粗胀;或呈青紫、紫红、绛紫、紫黑色;或舌下细小络脉呈暗红色或紫色网状;或舌下络脉曲张如紫色珠子状大小不等的瘀血结节——血瘀。望舌苔:

一、苔质

1.薄、厚苔:主要反映邪正的盛衰。

薄苔——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的苔,又称见底苔。见于正常人或表证。厚苔——透过舌苔见不到舌体的苔,又称不见底苔。见于里证。2.润、燥苔:主要反映津液盈亏和输布情况。

润苔:舌苔干湿适中,不滑不燥。见于正常舌苔;或疾病过程中津液未伤。滑苔: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扪之湿而滑。主寒、主湿。

燥苔:舌苔干燥,扪之无津,甚则舌苔干裂。津液耗损;湿浊内阻,津液不能上承。糙苔:苔质粗糙。热盛伤津之重症(干结粗糙)。秽浊之邪盘踞中焦(粗糙而不干)。3.腻、腐苔

特征

1)腻苔:苔质颗粒细腻致密,融合成片,中间厚边周薄,紧贴舌面,揩之不去,刮之不易脱落。

(1)垢腻苔--苔腻而垢浊。(2)滑腻苔--苔腻而湿润滑利。(3)燥腻苔--苔腻而干燥少津。

(4)粘腻苔--腻苔上罩一层白色或透明的稠厚粘液。

2)腐苔:苔质颗粒粗大而根底松浮,如豆腐渣堆铺于舌面,边中皆厚,揩之易脱,舌底光滑.(l)松苔--苔质疏松,颗粒明显。常见于腻苔、厚苔的欲化阶段。(2)脓腐苔--腐苔上粘厚一层,有如疮脓。

(3)霉苔(霉腐苔)--舌上有糜点如凝乳或饭粒,揩之即去,旋即复生,揩去处舌面光剥无苔。意义

(1)腻苔--主湿浊、痰饮、食积。(2)腐苔--主胃气衰败,湿浊上泛。(3)松苔--湿浊之邪欲解。

(4)霉苔--气阴两虚,湿热秽浊之邪泛滥。4.剥苔、类剥苔

特征

剥苔:指舌苔部分或全部剥落,剥落处舌面光滑无苔。根据剥落的部位和范围不同,剥苔又分为前剥苔、中剥苦、根剥苔、花剥苔和镜面舌。

类剥苔:是指舌苔剥落处舌面不光滑,仍有新生苔质颗粒或乳头可见。地图舌:指舌苔大片剥落,边缘突起,界限清楚,剥落部位时时移动者。意义

主胃气匾乏,胃阴枯涸或气血两虚。(剥脱的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剥脱部位有时与舌面脏腑分部有关。先天性剥苔常见于舌面中央人字沟之前,呈菱形)主病规律:

(1)舌红苔剥——阴虚。

(2)舌淡苔剥或类剥苔——血虚,或气血两虚。(3)镜面舌,舌色红——胃阴干涸。

(4)舌色白光白如镜——营血大亏,阳气将绝。(5)花剥苔,苔腻滑 ——正气已虚,湿浊未化

二、苔色 1.白苔

特征——苔色白,透过舌苔可以见到舌体者为薄白苔;苔色白,透过舌苔不能见到舌体者为厚白苔。

意义——主表证、寒证。须结合苔质、舌质等情况综合分析。主病规律:

(1)舌苔薄白而润——正常舌象;表证初起;里证轻证;阳虚内寒。(2)舌苔薄白而干——风热表证。

(3)舌苔薄白而滑——外感寒湿,或水湿内停。(4)舌苔白厚腻 ——湿浊、痰饮、食积内停。(5)舌苔白厚腻而干 ——湿浊中阻,津不上承。(6)苔白如积粉,扪之不燥——温病秽浊湿邪与热毒相结。(7)苔白而燥裂,扪之粗糙——燥热伤津。2.黄苔

特征

淡黄苔(微黄苔):在薄白苔上出现均匀的浅黄色; 深黄苔(正黄苔):苔色黄而略深厚;

焦黄苔(老黄苔):正黄色中夹有灰褐色苔,如烧焦的锅巴。糙苔:苔黄干燥糙硬。

黄瓣苔:苔黄干涩中有裂纹如花瓣形。黄滑苔:苔黄润滑。意义

主热证、里征。淡黄苔为热轻;深黄苔为热重;焦黄苔为热极。主病规律:

(1)薄黄苔 ——风热表证,或风寒化热入里。

(2)黄白相兼苔 ——表证处于化热入里、表里相兼阶段。(3)黄腻苔 ——湿热蕴结、痰饮化热,或食积热腐。

(4)黄糙苔、黄瓣苔、焦黄苔——均主邪热伤津,燥结腑实之证。(5)黄滑苔 ——阳虚寒湿之体,痰饮聚久化热;阳虚之体感受湿热之邪。3.灰黑苔

特征——灰苔与黑苔同类,灰苔即浅黑苔。

意义——主里热或里寒的重证。(苔质的润燥是判断灰黑苔寒热属性的关键。)主病规律:

(1)灰黑苔,舌面湿润,舌质淡白胖嫩,——阳虚寒湿、痰饮内停。(2)黄腻灰黑苔 ——湿热内蕴,日久不化。(3)苔焦黑干燥,舌质干裂起刺——热极津枯。

(4)霉酱苔(苔黄赤兼黑)——宿食湿浊久积化热上熏;血瘀气滞;湿热夹痰。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意义

一、舌象分析的要点

1.察舌的神气:主要反映在舌色和舌体运动方面。有神气——舌色红活鲜明,舌质滋润,舌体活动自如。无神气 ——舌色晦暗枯涩,活动不灵便。

2.胃气盛衰在舌象上主要表现为舌苔的生长情况。有根苔 ——有胃气的征象

①舌苔中厚边薄,紧贴于舌面,苔底牢着; ②舌苔松厚,刮之舌面仍有苔迹; ③厚苔脱落,有苔能逐生之象。无根苔--无胃气的征象

①舌苔似有似无,甚则光剥如镜;

②苔苔松腐,刮之即去,舌面光滑,舌苔不易复生。3.舌体与舌苔的综合分析 疾病是邪正斗争的综合反映,舌体与舌苔是从不同角度反映病理变化。舌体与舌苔必须进行综合分析。

二、舌诊的临床意义

1.判断邪正盛衰。2.区别病邪性质。3.分析病位与病势。4.估计病情预后。诊舌的注意事项

1.光线的影响。2.饮食或药物的影响。

染苔:饮服某些食物或药物,可使舌苔着色,称为染苔。特征——短暂出现;不均匀分布;可经揩舌除去;与病情不相符。3.口腔情况的影响。

4.伸舌姿势、伸舌时间的影响。

二、舌象的生理变异:

1.年龄因素:儿童舌质多淡嫩,舌苔少或剥;老年人舌色较暗红或紫暗。

2.体质、禀赋因素:正常生理变异的舌象可以有先天性裂纹舌、齿痕舌、地图舌等,多见于禀赋不足、体质较弱者。

3.性别因素:女性月经期可见舌质偏红,或舌尖边有红刺。

4.气候、环境因素:如夏季暑湿盛,舌苔多厚,或有淡黄色;秋季燥气当令,苔多薄而干;冬季严寒,舌常湿润。属于生理变异的舌象,往往长期不变,且无其他临床症状,与病变前期的病态舌象不同。

三、舌体与舌苔综合分析的原则:

1.舌苔与舌体变化一致,提示病机相同,主病为两者意义之综合。如:

(1)舌质红,舌苔黄而干燥--主实热证。(2)舌体淡嫩,舌苔白润--主虚寒证。

(3)舌体红绛而有裂纹,舌苔焦黄干燥--热极津伤。(4)青紫舌,白腻苔--气血瘀阻,痰湿内阻。

2.舌苔与舌体变化不一致,则应综合分析二者的病因病机及其相互关系。如:

(1)淡白舌黄腻苔--虚寒之体感受湿热之邪。(2)红绛舌白滑腻苔--外感热病营分有热,气分有湿;或素体阴虚火旺,复感寒湿之邪或饮食积滞。

四、舌苔厚薄变化的临床意义: 反映邪正相争的过程,以逐渐转变为佳。1.舌苔由薄变厚--邪气渐盛,为病进。

2.舌苔由厚渐化,舌上复生薄白新苔--正气胜邪,为病退。3.薄苔突然增厚--邪气极盛,迅速入里。

4.厚苔骤然消退,舌上无新生薄苔--正不胜邪,或胃气暴绝。

五、舌苔润燥转化的临床意义:

1.舌苦由润变燥--热重津伤;律失输市。

2.舌首由燥转润--热退津复;饮邪始化;热入营血。

六、舌苔有无、消长及剥落情况的临床意义:

能测知胃气、胃阴的存亡 反映邪正盛衰的变化,判断疾病的预后。正气渐衰。舌苔剥落后,复生薄白之苔-邪去正胜,胃气渐复。

如:舌苔从全到剥——

第三篇:中诊总结

中诊总结

一、舌诊

(1)舌诊的内容①望舌质(舌体);望舌神、舌色、舌形、舌态②望舌苔;望苔质、苔色。

(2)正常舌象:舌淡红,苔薄白,舌体柔软,活动自如,位置正中,台揩之不去,其下有根。

(3)望舌质(体)

1舌神:主要表现在舌质的荣枯和灵动方面。

①有神:舌色鲜明,舌质滋润,舌体活动自如-主病轻,预后良好。

②失神:舌色晦暗,舌质柘涩,舌体活动欠灵-主病理,预后较差。

2舌色:①淡白舌:虚证、寒证、气血两亏。

②红舌:热证。

③绛舌:外感温病热入营血,内伤阴虚火旺,血瘀。

④紫舌:热盛伤津,气血壅滞,寒凝血瘀。

⑤青舌:主寒凝阳郁,瘀血。

3、舌形:

老舌:实证

嫩舌:虚证。

胖大舌:因水淡痰饮,阻滞所致,舌淡白,胖嫩,苔水滑:脾胃湿盛虚浊相搏上渍。脾肾阳虚,舌质红,胖大,苔黄腻。

肿胀:a、心脾有热,气血上壅引起的-舌鲜红,伴疼痛,肿胀 b、邪热夹酒毒上壅-舌紫 c、中毒致血液凝滞-毒紫晦暗。

瘦薄: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

点舌:均为热毒炽盛,深入血点

a、红点-主温毒、热毒、湿热。

b、白点:主脾胃气虚而热毒入冲,将糜烂。

c、黑点:主血热而气血壅滞。

芒刺:热邪内结,邪热亢盛。

痰斑:外感热入营血,内伤引起血瘀。

裂纹:主热盛伤阴,血虚不润,脾虚湿侵。

光滑:胃气将绝之候,胃阴枯竭,胃气大伤。

齿痕:主脾虚、气虚、湿盛。

舌下络脉:将舌尖翘起,舌底脉细可见,舌系带两侧,当金津,玉液穴处,隐隐可见两条较粗的青紫色脉络。

正常:脉络不粗,不分枝、瘀点。

舌下紫或紫黑小疱:肝郁失疏,痰血阻络。

络脉青紫且粗张:寒凝血瘀or痰热内阻(意义与青紫舌相似)。

4、舌态:

①强硬:内伤痰吐内阻,中风先兆。

②颤动:虚损、动风。气血两虚、热极动风。

③歪斜:中风or中风先兆。风邪中络or风痰阻络。

④痿软:气血俱虚,热灼津伤,阴亏己极。

⑤吐舌:疫毒攻心或or正气己绝。

⑥弄舌:动风先兆或小儿智力障碍。

(4)望舌苔:

1、苔色:

白苔:表证、寒证。

黄苔:里证、热证

灰苔:里热证、寒湿证。

黑苔:里证,热极,寒盛。

2、苔质:

厚苔:邪盛入里,痰饮食湿积滞

薄苔:正常或主外感表证、内伤轻病。

润苔:正常,痰中津液未伤。

燥苔:热盛伤津或阴液亏耗,阳虚气不化津致燥气伤肺。

滑苔:寒,湿。

腐苔:食积,痰浊,内痈,湿热如糜。

腻苔:湿浊,痰饮,食积,湿热,顽痰。

①黄厚腻:痰热、湿热、暑湿、湿温、食滞、湿痰内、腑气不利。

②白滑腻:寒湿、湿浊。

③白腻:脾虚湿重。

④厚腻不滑:时邪夹湿。

⑤白腻不燥:自觉胸闷,脾虚湿重。

⑥白厚粘腻:口中发甜,脾虚湿热,所取上泛。

剥苔:①光剥苔:胃气将绝之候。

②地图舌:气阴不足,过敏体质

③花剥苔:胃之气阴两伤。

二、脉诊

1、诊脉方法

①诊脉之前,先让病人休息片刻,室诊也要保持安静。

②体位:让患者取坐位或正卧位,手臂放平和心脏近于同一水平,直脘(手腕伸直)手心向上,在脘关节下面垫与布棕。松软的脉枕。

③指法:医生和病人应侧向坐,用左手按诊病人的右手,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

关脉部位,接着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应呈弓形,以指腹按触脉体,用指腹感觉灵敏。

(1)举按寻:①诊脉时运用指力的轻重,挪移,以探索脉象一种手法。

②轻手循之日举,阳、腑,心肺之应,重手取之曰按阴、脏、肝肾之应,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脾胃之候。

③医生呼吸自然。

④拳:用轻指力按在皮肤上又叫浮取,轻取。按:用轻指力按在筋骨间,沉取,重取。

寻:指力不轻不重,亦轻亦重,以委曲求。(寻者寻找之意,不是中耳之义)。

(2)五十动:每次诊脉,必满五十动。

每次按脉时间,每侧脉搏跳动不应少于五十次。诊脉时间,每次候脉2-3min宜。

意义:①防止漏诊(促、结、代脉),了解五脏,全部情况。②说明诊脉草率从事,辨清目的。if第一个五十辨不清,延至第二,三个五十动。

三、按诊:临床上以按肌肤,按手足,按胸膜等为常用。其外有按俞穴。

手法:触:了解浅部凉热,润燥情况。

摸:探明局部的感觉情况及肿物形态大小等。

按:了解深部有无压痛,肿块的形态、质地、肿胀的程度、性质。

1、按肌肤:为了探明全身肌表的寒热,润燥以及肿胀等情况。

①阳气盛-身多热

阳气衰-身多寒。

②软硬:肌肤濡软异喜按-虚证;

患处硬痛拒按-实证;

轻按即痛-病在表浅;

重按方痛-病在深部;

③润燥:皮肤湿润者-身己汗出;

皮肤干燥者-身未汗出;

皮肤甲错者-伤阴或内有瘀血;

皮肤干瘪者-津液不足。

④肿胀:按之凹陷,不能即起-水肿;

按之凹陷,举手即起-气肿。

2、按胸腹(按虚里/按胸胁/按腹部)

按虚里:虚里位于左乳下心搏动处为“诸脉所宗”,按索虚里搏动的情况可以了解宗气的强弱,病在虚实,预后之吉凶。

①正常:虚里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

(宗气充盛)。

②虚里动微而不显为“不及”-宗气内虚。③动而应衣为“太过”-宗气外泄。

④按之弹手,洪大而搏-危重证候(注意:孕妇胎前产后,劳瘵病者)。

⑤动欲绝而无死候的-痰饮等证。

按腹部:

1)辨凉热①腹壁冷,喜暖,手按之抚者-虚寒证

②腹壁灼热,喜冷,勿按放者-实热证。

2)辨疼痛①腹痛喜按者-虚证

②腹痛拒按者-实证

③按之局部灼热,痛不可思-内痈。

3)辨腹胀①腹胀满,按充实,有压痛,叩之重浊-实满。

②腹膨满,按之不实,无压痛,叩之作空声-气胀,属虚满。

③腹部高度胀大,如鼓之状-膨胀。

4)辨痞满:(自觉心下或胃脘部痞寒不适,胀满症状)

①按之柔软,无压痛-虚证

②按之较硬,抵抗感、压痛-实证

③脘部按之有形胀痛,推之漉漉有声-冒中有水饮。

5)辨积聚(腹内结块)

①痛有定处,按之有形而不移者-积、属血分

②痛无定处,按之无形而聚散不定-聚,属气分。

6)辨结胸①胃脘胀闷,按之则痛-小结胸

②胸骨腹硬满疼痛且拒按者-大结胸。

7)①左少腹作痛,按之累累有硬块者-肠中有宿类

②右少腹作痛,按之疼痛,有包块应手者-肠痈。

3、按手足

1)①手足俱冷-阳虚阴盛,属寒;手足俱热-阳盛或阴虚,属热

(注意:内热炽盛,而阳郁于里不能外达的四肢厥冷,却是寒热实证)。

②手足的背部较热-外感发热;手足较热-内伤发热

③额上热手心热-表热;手心热额上热-里

热。

2)儿科:①小儿指尖冷-惊厥

②中指独热-外感风寒

③中指指尖独冷-麻痘将发之象。

3)阳虚之证,四肢犹温-阳气尚存,尚可治疗,若四肢厥冷-亡阳之证。

四、望小儿指纹(3岁以内小儿,代替脉诊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1、指纹:即食指内侧络脉-手太阴之脉分支而来。

2、诊察:医生以食中两指夹住小儿指端从命关向风关轻轻推按,指纹容易显露。

3、风关:食指第一节。

气关:食指第二节。

命关:食指第三节。

4、正常:色泽浅红,红黄粗兼,隐隐可见。

5、病理:①浮沉分表里②红紫辨寒热③淡滞定虚实④三关测轻重。

舌诊总结

色:淡红常表白虚寒,红绛热证青紫瘀。

形:舌形荣枯吉凶辨,老嫩虚实胖瘦证。点剌热证脏腑候,裂纹血虚与伤津。

态:痿软阴虚气血虚,强硬热盛痰动风,歪斜肝风颤动风,吐弄内风短缩危。

质:厚薄进退润燥津,腐腻湿积剥脱虚。真假胃气偏全证。

小儿舌:白主表证黄里实,灰黑里实危重候。脉诊:

指力:轻举重按委求寻,动静结合候五十,正常脉:三部缓浮大疾除,不长不短应中各

和,鉴别:一比类脉:

1、脉位相似:1)脉位浅:洪、浮、濡、散、芤、革

2)脉位浮:沉、伏、牢、弱。

2、脉数相似:1)脉率快:数、疾2)脉率慢:迟、缓

3)律不齐:促、结、代、涩。

3、脉形相似:1)脉宽大:大、洪、芤。2)脉细小:细、微、濡、弱3)脉体长:长、弦

4)脉体短:短、动。5)脉紧张:弦、革、紧、牢。

4、脉势相似:1)脉动:濡、弱、软。2)脉有力:实、洪。

二、对举脉:

1、脉位:浮、沉。

2、脉数:迟、数。

3、脉形:滑涩、洪细、紧缓、长短。

4、脉势对举:虚实、微伏。

脉象主病:浮主表证洪热盛,濡虚湿证散脏绝。芤主失血与伤阴,革为亡血失精漏。沉里伏厥邪痛闭,弱虚牢疝寒积癥。迟寒缓脉脾虚湿。涩瘀气滞结痰淤。数热疾竭元气脱,促热淤积动痛惊,虚虚细湿劳损虚,微主暴脱阴阳虚,代痛损伤脏气衰,短与气郁与气损,实实滑实痰实热,弦痛痰饮肝胆病,紧寒痛证与宿食,长主热证阳有余,大脉健康与病进。

第四篇:脉诊总结

伏脉:邪厥痛(谐音:谢绝痛)牢脉:牢寒疝癥积(老和尚真急)

涩脉:痰食滞瘀,精血少(谈十只鱼,精血少:和十只鱼谈恋爱,必然精血虚少)结脉:结气血(虚衰),阴盛气结寒痰(瘀)血(这样记比较押韵)代脉:动脉病症加脏衰

促脉:痰脏痈,阳瘀食(贪赃用,养鱼食)弦脉:痰弦疼(弹弦疼:弹弦的手指很疼)紧脉:紧积(食积)寒痛(紧急喊痛)

主痛证的脉:紧伏代动弦(警服带动弦:取警服时带动了琴弦)主湿证的脉:细缓濡滑(喜欢如花)主宿食的脉:滑涩紧促(花色紧簇)

主寒证的脉:结迟牢紧(劫持牢警:劫持了牢狱里的警察)主痰证的脉:结涩弦滑促(劫色嫌话粗)既主虚又主湿的脉:缓濡细

第五篇:药物政策与合理用药总结

药物政策与合理用药培训班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药物政策和药事管理,提高药学专业技术服务水平,根据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广东省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卫办〔2015〕31号)安排,2017年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广东省(清远、韶关片区)药物政策与合理用药培训班”于9月21日在我市举办,现总结如下:

9月21日-9月22日在省卫生计生委药政处副处长罗震旻的带领下,2017年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广东省(清远、韶关片区)药物政策与合理用药培训班”在我市顺利举办,来自清远、韶关地区各级医疗机构的170多名医务工作者参加了此次学习,其中不乏乡镇卫生院医务工作者。本次培训班内容丰富,课程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来自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药师陈吉生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管药师陈攀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主任药师王勇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主任药师刘春霞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中药师唐洪梅、省医药采购中心主任杨远锋教授、万达信息公司工程师王嘉明教授、省卫生计生委药政处副主任科员林江教授等多位专家,分别从“基层药事工作规范与帮扶”、“医联体上下级医疗机构慢病用药衔接”、“医疗机构辅助用药管理经验介绍”、“家庭药师及用药注意事项”、“基层用药处方点评指导”、“解读《广东省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内部管理工作指引(试行)》”、“医疗卫生机构阳光用药直报系统2.0版本操作培训”、“基本药物制度最新政策解读”等专题为学员进行了精彩的学术讲座,并现场回答了与会人员的提问,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在提问过程中反映出部分医务工作者在基本药物、药物政策及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掌握还不足; 基本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禁忌等的熟悉程度不够; 基本药物使用的重视程度不够。希望在往后的工作中,各医务工作者 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加强药物知识学习。提高学习意识,提高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意识。

通过此次系统培训,提高了全市医务人员对药物政策与合理用药等工作的兴趣和责任心,对进一步加强了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药物政策和药事管理,提高药学专业技术服务水平,为今后的基本药物制度、药物政策和药事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培训班开班动员讲话

学员们在认真听课

培训班结束小结及现场答疑

下载舌诊与小方用药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舌诊与小方用药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配伍用药总结

    配伍用药 •麻黄配桂枝: 风寒表实无汗证•麻黄配杏仁: 风寒束肺喘咳气逆 •麻黄配石膏: 肺热咳喘 •桂枝配白芍: 风寒表虚有汗证 •柴胡配黄芩: 少阳寒热往来•生葛配黄芩、黄连......

    胃肠病用药总结

    总结胃肠病用药 一、按发病原理指导用药 首先应该从胃肠病及其有关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因病机来考虑用药规律。 1. 胃纳脾运,胃气为本。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为水谷之海,并有......

    用药咨询总结(★)

    用药咨询总结 为更好做好药事咨询,为病人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我们定期总结咨询个案,向全体药师介绍经验。 此次总结对药事咨询作一较为系统的描述,花的时间多些,占用大家下班时间......

    心内科用药总结

    心内科总结药物剂量用法 参松养心胶囊 800mg Tid 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 据说效果不错 快慢兼治 ; 美托洛尔片 12.5mg Bid 美托洛尔缓释片 23.75mg Qd 无敌常用 药抗心律失......

    泌尿外科用药总结

    一 抗感染药 常用抗感染药物作用机制及分类: 1. 阻断细胞壁合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2. 阻止核糖体蛋白的合成:氨基糖甙类(阿米卡星)、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克拉霉素) 3. 损伤......

    急诊科用药总结

    急诊总结 发热病人:问诊:发热几天,最高多少度,是否咳嗽、咳痰,白/黄痰,有无咽痛,有无流涕,是否外院就诊,有无检查,有无口服药物治疗。有无胸痛、腹痛,大小便? 查体:一定要看扁桃体,是否有......

    泌尿外科用药总结

    一 抗感染药 常用抗感染药物作用机制及分类: 1. 阻断细胞壁合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2. 阻止核糖体蛋白的合成:氨基糖甙类(阿米卡星)、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克拉霉素) 3. 损伤......

    高血压用药总结

    抗高血压药临床应用总结 2014级中医学(五年制)1班 黎咏麟 20140121062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