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对端午节的感悟
我对端午节的感悟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第二篇:我的端午节感悟作文
我的端午节感悟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的端午节感悟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的端午节感悟作文1俗话说得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确,虽然有很多节日是国内统一的,但是各个地方过节的方式不同。在我们这里,一般在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吃粽子插艾叶。妈妈一早就插了艾叶,妈妈说艾叶除了“辟邪”,更重要的是有一定的防病作用。
端午节这天,妈妈早早的准备好了包粽子的材料,今年的端午节,我也打算露一手。开始包粽子了,妈妈帮我准备好了粽馅和叶,一步一步教我包粽子。妈妈说:“包粽子首先要把粽叶卷成你想要的粽子的大小。”妈妈一边说一边给我做示范。“接着在卷好的粽叶里放上糯米,还要把糯米压紧,这样包出的粽子才好吃,然后,在中间放一两个小枣,最后把粽叶包起来用绳子扎好。”这样,一个可爱的小粽子就包好了。
我迫不及待的拿起粽叶,把粽叶卷成了一个特别小的“窝”,然后按照妈妈教我的步骤包起了粽子。可在妈妈手里“听话”的粽叶,到我这里就不“听话”了,还没等着我用绳子扎好,馅就全露了,一连包了好几个,都是如此,我有些泄气。妈妈看出了我的变化,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做什么事都有困难,可不能在困难面前低头。”听了妈妈的话,我不好意思放弃,只好接着包。
我包的粽子终于“问世”了,和妈妈包的摆在一起,明显败下阵来。它虽然没有妈妈包的那么标准好看,但我还是很开心,因为我终于学会包粽子了。一个上午过去了,我包了好多的粽子,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我还是蛮开心的。
端午节就这么过去了,嘴里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我的端午节感悟作文2说起端午节,有谁不知道呢?据说端午节的由来是:爱国诗人屈原,在国家战败后,不愿苟且偷生,投江自尽。他的行为感动了许许多多的老百姓。那些善良的人们,担心屈原的肉体被鱼虾啃咬,就撒了一些菜肉在河里,让鱼虾只吃菜肉,不吃屈原的肉体。日子久了,人们为了方便,就把饭和肉包在一起。于是就有了今天的粽子。
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一个个鼓鼓的粽子,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使人闻了就垂涎三尺。在我的家乡,除了包粽子,还有一个习俗——赶集市。这集市,与普通的集市不同。它是在山林中的一大片草地上赶。这一天,人们非常高兴,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在山林中,有拍民族特色照的;有投球夺取小玩具的;有投篮球夺奖品的;有射飞镖赢礼物的;有用沙包打玩具小狗、小猫的……
在这片空地上,到处都洋溢着欢声笑语,集市高潮时,那可谓是人山人海。在专用的一片地盘上,青年们,老人们都上面唱山歌,一个对一个,相当激烈,遇到声音特别好的,观众的掌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
端午节这天,除了去赶集,还有一种迷信的说法,这一天上山去采的草药用了非常好。去年的端午节,奶奶让我陪她去,虽然我不迷信,但出于好奇也跟着去了。到山上后,那里的景色非常美丽壮观,绿油油的树木,宽阔的草地,让人心旷神怡,真想高歌一曲。草丛中,不时显现老人们采药的身影。
好不容易才熬过了找草药的时光,端午节又赶到了末端,但并不冷清,反而很热闹,小伙伴们捧着家里包的粽子,比较谁家的好吃,吵吵嚷嚷的声音打破了傍晚的寂静。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节日,特别是我们家乡的习俗。希望今年的端午节快点儿到来,我们都有点儿迫不及待了。
我的端午节感悟作文3“叮叮!”端午节的钟声打响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
我特别兴奋,因为又可以边吃粽子边看赛龙舟了。
我们吃的粽子是自己做的。我和外婆先去市场买糯米和包粽子的叶子;买回家后,我便把肉和蛋黄放进粽子里;接着把粽子包进叶子里,并包成三角形;最后再把生的粽子蒸熟。这样,香喷喷的粽子就出炉了。
我们拿着几个粽子去江边,看见江畔站满了人,我们好不容易挤了进去,原来江面上横着五条“龙”,期待已久的赛龙舟马上就要开始了。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运动员们便卖力地划起来,鼓声震耳欲聋,但鼓手们还是表现得很淡定,仿佛他们已经完全习惯了这种声音。
我刚想拿起粽子开始吃时,却不小心手滑了,粽子便滚落到江里。我可惜得直跺脚,妈妈却表现出一副满不在意的样子,这让我有点奇怪,妈妈平常可是最节省的了。我问妈妈这次为什么不在意,妈妈说“粽子最初就是用来在端午节投入江中祭奠投江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人们之所以把糯米包在粽叶里,是因为不想让鱼虾把给屈原的祭品吃掉;之所以赛龙舟,是为了把鱼虾等赶跑,不让他们来吃屈原的尸体。”
我的心怦然一振,以前我虽然知道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听说他因不忍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而投江自尽,也知道《离骚》的大气磅礴。但我却不知道,人们竟然这么喜爱和敬重这位诗人,在他死后,还要赛龙舟、包粽子来纪念这位诗人。我想,正是因为屈原的才华和爱国情怀,才让他这么受大家爱戴,我们纪念的不就是这些吗?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我们一定要好好传承这些历史文化传统!
第三篇:端午节未来感悟
端午节•未来
端午节,门插蒿,香满堂,吃粽子,煮鸡蛋,饺子下水喜洋洋。这些,是我儿时端午节上家乡必过的民俗传统,而如今,习俗早已不在,其实过节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此刻我在哪里,心好像早已回归了家乡。吃粽子是自我记事起就有的伴随,老一辈用它寄托着相思,但无论结局如何,在灯火尽灭的另一头,也一定有一种思念在牵挂着我们,这也是让我永远也无法忘怀的乡愁味道...“刚刚我下去买早餐,店餐老板用独有的方式,对每一位顾客说了一声端午节快乐,让我们所有的人感觉到了一阵温暖!其实大家都晓得,这只不过是一种营销手段,但我们却乐此不疲的心甘情愿
“各位看官,端午节吉祥,您说一句,吉祥话,我送您一个粽子,您背诵一首屈原的词,我明日请您早餐”,再次也祝各位粽子节如意吉祥,愿望成真。
2014年5月15号,对我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辞掉了工作,开始了其实早已做了7年前的决定,人好像总是有所顾虑的,做了这个决定我用了2年的时间,此刻,我的内心依然难免忐忑,畏惧和焦虑依然游走于心头,但,就像电影里说的“somethings are so important that they force us to overcome our fears”
也许是心态变化的原因,现在的我看书的心情,和写段子的状态都大不同从前,也许吧,其实我也不知道,但好像我真的变了
在这我还是要再说一句,我大学毕业时,和离职工作时和我的同学、朋友说过的一句话 人们不会想到,在历经了执着的信仰,和现实的毁灭之后,能用怎么样的一种方式给予一个追求的完满。时光总是荏苒,因为只有它才能见证所有的结局。此刻,沧海桑田,那些曾经相信,信赖过的兄弟,如今好像也有了裂隙,却又在巨变来临之际一一归来,庆幸兄弟都还在,只要兄弟都还在,一切都有回环的转机,一切就都有希望,一切皆有可能
“望来日以富贵相见”。
第四篇:我对普通话的感悟(定稿)
我对普通话的感悟
普通话是我国的母语,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是我们所有炎黄子孙赖以交流、沟通思想感情的工具。一口字正腔圆的标准的普通话能给人一种美感,给人一种无穷的享受。但是现在,它已经被各地方言所取代,从人们口中渐趋疏远。普通话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没有它,我们的生活就会有诸多不便。
普通话使用不够广泛,会出现沟通障碍。在假期的一次旅行中,遇到了一件小事,风景区的饰品摊上,围了一些人,走近才知道,是个游客在买物品时,和老板发生了一些冲突,其实就是物品有小点残缺,想要卖主便宜点,结果,买者操着一口四川方言说了半天,老板听不明白,还一直鼓吹自己的货又好又便宜,这不,声音越来越大,引来了别人的关注。单单一件物品的买卖,本是小事,可是同在国内,本是同胞,怎么沟通却成了问题呢?原是一家人,却因语言渐疏渐远,这样的事如果摆在外国人的面前,是否会笑话中国人民的不和谐。地方的方言是一个地区的特色,而普通话却是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的特色,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理应学好普通话,怀揣民族的骄傲与自豪站立在世界之巅,展现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力量。
普通话使用不能跨民族深入人心,会阻碍和谐。回顾过往,中国内部的发展也因沟通的不便带来了诸多的阻力。中国的修路队伍走进了西藏,因为不懂藏语而与当地的百姓出现了冲突。方言不通,习俗不明,修路本是好事,却给藏民带来不解,有了阻力。好在这只是发
展进程中的一段插曲,不是主旋律。这不仅让人深思,国家内部,如果没有统一的语言,就没有最好的沟通和最好的精神传播,这将是可怕的存在,会动摇民族团结,因此,普通话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语言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是不通,伤己又伤人。
普通话使用不能强化,会出现地区排外现象,阻碍社会发展。比如说上海,上海人有自己的方言,即便说普通话也有自己的语调,当地的百姓不管是否富有,工作情况如何,都会有身为本土人而自豪的情结。他们会在与别人的交流中,将本土语调进行到底。如有外来人进入这个语言圈子,一张嘴就能分辨出不是同乡,对外来人的态度也会稍有变化,甚至有些人扬起骄傲的下巴说着上海的繁华,偶尔的一句“小次老”,让外地务工者甚为伤感。或许哪一个地区都有自己区分外地人的方式,但我想不管是否是外地人,身在异乡都不容易,我们应给别人以温暖,不该因语调区分你我,毕竟说的都是普通话,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举出这个例子是想借此来窥探这背后存在的问题,因为语调的不同,划分出了地区的界限,可是当我们也在排外的时候,是否想过,我们排的“外”究竟是什么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是华夏民族最以骄傲的一家人啊,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自己在家中也有了划分,有了隔阂,这让我不由的担心,一旦出现外族的侵扰,我们是否还可以想起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全民族的统一是需要媒介的,而沟通恰恰是其中最为关键的。普通话不仅要会说,更要强化发音,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中国人的普通话不管在中国任何一个地区都应该是被尊重的,它和“外地”这个词无关,它代表的是一国人。
这是让中国人傲然于世界的砝码。
普通话的使用,对中国人的精神凝聚力至关重要。普通话的全国强化,应是迫在眉睫的事,但是有多少地方的课堂上,普通话的学习像英语一样成了一个没有语言环境,学生死记硬背的带着本地方言特色的语言。细去品味,多么悲哀!
这让我想起了千年以前的秦朝,秦灭六朝,统一全国,历史上有多少声音在指责秦始皇的暴政,但是当年他有一个统一语言的政策,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奴化百姓,实现语言上的统一。可是现在看来,这种语言的统一也不是坏事,反而是一种凝聚的力量。
语言的魅力在于叩击人的心灵,不管时间与空间的变换,这种力量一直存在于精神的世界里激励着、鼓舞着千百年来的后继之人。而只有一种普遍通用的语言才能将这种力量,跨时空、跨地域的传承下去,这就是普通话。
当年生于金宋乱世的辛弃疾,他不是武将之中名垂青史之人,那是腐朽的统治者剥夺了他奔走沙场,献身民族统一大业的权利,但是他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却留给了世人叩击心灵的震撼。他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了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他永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再去品味他的语言,仍然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那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是怎样的金戈之声。这是怎样的语言魅力,它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爱国志士,哪怕付出生命,依旧捍
卫山河。
这就是语言的精神震撼力,试想,如果我们今天用方言去朗读这首诗,是否还会将当年的那种悲伤与渴望展现出来,是否还可以感受到诗人梦里为国厮杀,耗尽身体极限,只为无悔的爱国深情呢?只有用普通话才能将这种爱国情怀在全国广泛地传递下去。
普通话一个民族的向心力,我们需要同样的精神滋养,我们需要统一和谐的民族,我们需要携手共撼祖国大好山河,我们需要深刻沟通心里的普通话!
第五篇:我对阅读教学的一点感悟
小学语文阅读感悟能力培养研究理论学习材料
我对阅读教学的一点感悟
—— 武进区九里小学吴建新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中强调:“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的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不仅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而且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赖于阅读教学来奠定基础。因此,可以说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有位老师提出“享受语文享受学习”,真该为这个观点鼓掌叫好!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及精神世界。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认识我们的主体——学生。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单只是在语文知识,更重要的还有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各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读书对训练语感的有效性。所以,阅读教学要“读为本”进行教学,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特级教师靳家彦老师的《珍珠鸟》一课比较成功的体现了这一点,他通过抓重点句,通过各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去感悟
“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吗?”„„有幸听特级 1
教师的阅读教学观摩课,发现他们对阅读教学有些共识:
首先,教师加强范读。教师通过范读把文中的神情理趣
韵味,通过声调的高低强弱缓急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对课文深入了解,另外加强对学生美读的指导,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读出激昂,委婉处读出
委婉,悲愤处读出悲愤,愉快处读出愉快。教师惟妙惟肖的范读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会纷纷模仿教师的朗读,甚
至读得非常陶醉,读得声情并茂。因此,在教学时善用范读,能让学生敏感地触摸到语言文字的旋律美,激发学生积极地
仿读和创造性朗读。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机会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
分析,朗读片段,借助表演等,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己的语感。
(二)强调阅读实践,注重阅读个性化
美国作家毛姆说过的一句话:“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
让阅读教学成为一种“悦读”教学,让各学段的孩子都能真的在教学中“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让孩子们真正感
受到“阅读是一种享受,学习是一种享受”,应该说这是阅读
教学改革所要追求的一种美好的境界。欲让孩子感受读之乐
趣,最重要的是放手让他们充分地阅读文本,与“语文亲密
接触”,在这种接触中触摸语言,感受形象,体验情感。要留
足充分的时间,指导他们自读感悟,不要过早地介入孩子的自由阅读,不要过多地采用诸如“齐读”等整齐划一的朗读
方式,以免影响他们的自在阅读,这样孩子才可能真的“沉”
入文中,享受到较为自在的自由阅读的乐趣。杭州市拱宸桥
小学的王菘舟老师,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让学生
充分地读,读出了情感和韵味。第一课时,他引读课题4次,营造“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自由朗读和默读全文3次,引领学生进入潜心会文动真情的课境;细读词句,把握形象;
品读文眼,把握主旨,指导部分同学诵读书中重点段共6次。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读7、8、9三段和篇末碑文3
次以上,还有其他形式的读,让学生拥有充裕的读的时间。
而且每次读都有具体的目标,要求逐步提高,最后读出对英
雄的崇敬之心、赞美之意、缅怀之情,也读出了独特的感受、体验,读出了学生的个性与自由。
所以,在课堂上让孩子们真正充分地、自由自在地阅读,这是展开教学、让他们获得乐趣的一个前提。阅读过程是阅
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
烈的个性特征。学生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
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别差异;
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中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
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
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过程中统一的要求、划一的指导压
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灵动与生气。阅读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要把阅读活动变
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研究性阅读和
创造性阅读中,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构建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使学生
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发展。
1、引导学生尊重阅读体验,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交流。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同一性”,注重类的教育,忽视了学
生群体中常态分布的差异现象。表现在课堂中要求班级所有
学生按照教师自己的意愿进行交流,并主观地期望达到同一
目标。是提问的,便用口述方式回答,是练习的,便用答案的形式表达。而且学生的答案要符合教师的答案,不符合的便被无情地否定,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教师自己的语言
思维陷阱,这严重钝化了学生的个性。个性化阅读尤其强调
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创造。
法国思想家狭镇罗普说过:“想象,这是一种特质,没有
了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机智的人,有理性的生动、也就不能成其为人。”有了丰富的想象
力,在阅读中,对课文的情景就能具体理解,并能浮想联翩,且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学习生动活泼。在阅读活动中,教
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体验,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
生的阅读实践,不能把教师个人的理解和体验强加给学生,要引导学生尊重阅读体验,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交流。否则,个性化阅读无从谈起。
2、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个性化对话,探究性、创造性地
解读文本。
“接受美学”的理论观点认为,面对文本,读者也是作
品创造的积极参与者。与作者的地位和作用相当,读者对文
本的接受过程实质上是对作品的一种再创造过程。任何阅读
都不能是“清白的阅读”,都必然加进读者自己的“前理解”,因此,任何读者理解到的意义都不完全等同于作品原来的意
义,而且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所理解到的意义都不可能完
全一样。朗读感悟是一个立体感受、多元发展的过程。学生
在这样的朗读过程中,经历了一个语言转化、情感体验、语
感积累、多元智能发展的过程。所谓“有一千个读者便有一
千个哈姆雷特”。而人们又常有这样的体验:当读到一篇感人的文章或一个动人的情节时,往往会热泪盈眶或黯然神伤。
为什么?那是因为阅读者带着强烈的阅读主体的个性特征,阅读时融进了自己独特情感、理解和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个性化
对话,重视学生情感的融入,让学生愉悦地读,快乐地读,从中感悟作者的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心灵交汇,产生共鸣,让学生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三)扩大课内阅读量,拓展阅读教学时空人类社会已面临着21世纪的挑战,首先是信息化的挑战。
反映新知识的印刷物以空前未有的速率递增。因特网信息技
术更是以目不暇接的态势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要求人们的阅读必须是快速、高效和广泛的。然而,作为21世纪的新一
代,目前在小学6年中合计的阅读课文才300来篇,仅几十
万字而已。这怎么能培养学生与时代相适应的阅读能力呢?
随着新大纲,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贯彻,随着二期课改的实施,充分运用课外信息,将目光兼及到课堂之外的无限
领域,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自能读书的能力,已
经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通过学习新大纲,我们清醒地认识
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光靠课文的学习这一条腿走路显
然是不行的。因为课内阅读指导与课外信息相比较,也有它的不足之处。让学生接受大量的课外信息,扩大阅读面,应
该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阶梯。
课外阅读能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孩子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有位老师执教《九寨沟》一课之前,让学生运用“预习法”,引导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在预习时,要求学生做好收集和课文相关的一些信息。有些学生收集的相关的信息,是我们老师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甚至是老师也不知道的。要向拓展阅读教学时空,还有许多方法:如“扩大法”,扩大的课外阅读内容应该是和课文密切相关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的阅读十分有助于加深理解课文。扩大阅读量往往是连接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纽带和桥梁。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学生对课外阅读尚未形成习惯的现实,由课内到课外的“过渡”还是必不可少的。又如“捆绑法”,就是根据课文的某一方面的特点,选相似的课外读物来看,采用“读一篇,带一篇”的办法,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如教《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时,选另一篇《寒门立雪》。
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只是死死盯住几篇课文不放,不能只是烦琐分析、烦琐提问、烦琐练习,把课外阅读的时间都挤掉。课内的阅读只是一条腿,要有课外阅读这另一条腿与之配合,这样才能走得稳走得快。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为提高学生的自能读书能力,积极探索,这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