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活动总结
第六小学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活动总结
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自由平等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各种能力得以提高,同时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开动脑筋,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真正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特开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发挥教学民主
民主是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保证,只有创设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让学生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才能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由此才能产生创新意识,只有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里,思维得以活跃,才干得以展示,才能给学生提供创造的保证。
在此种课堂教学设计中,我能创设师生平等、共同探讨的学习氛围,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言。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同时留给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找出自己学习中的差距,再辅以灵活有趣的赛一赛、比一比。充分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让学生彻底打消了课堂教学被动吸收的地位,充分展示了学生才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进步。
二、提倡教学自由
提倡教学自由要求教师要有鲜明的、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风格,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设计好适应所教班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的教学结构,并注意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同时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触发学生思维最敏感的神经。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让学生在相互启发、讨论争论中产生思维的火花。我还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问多答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或建议并阐述其道理。不管学生从哪个方面进行回答,我都能给予肯定,对回答正确的给予表扬,对回答错误的给予引导,调整学生思维,让学生明确思考方向,使之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心情愉快地学习,从而培养产生创造能力。并在不断实践中提高认识、巩固知识。
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我们必须承认每个人都有个性。素质教育,就必须注重对学生的差异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能认真分析自己所教学生的个性特征,能力差异,克服传统教学一刀切、一个标准,忽视学生个性差异的弊端,承认学生的差异,针对不同情况,适当要求、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我对每一个学生抱着真诚的希望,要求学生争当学习主人,积极参与学习,克服课堂教学中学生围着老师转的现象,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人格的尊重,并倡导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不怕挫折,让学生的天才、兴趣、爱好得到展示,在激发学生的内因的基础上,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第二篇:创新和实践中期报告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文章作者 :孙益智
发布时间:2013-10-2 16:56:59 阅读次数:1181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
课 题 中 期 研 究 报 告
建湖县上冈实验初级中学 课题组
一、课题概况: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课题是盐城市教育学会领导小组于 2011年6月20日 批准的盐城市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为A-273。本课题旨在通过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学科教学模式。在学科课程的教学中依托我校“三维助学体系”的教学模式,提倡个性化教学,努力激活教师的创新思维,唤醒教师的创新精神,为教师创设宽松的创新环境,大力提倡教师教学风格个性化,逐步形成多样的、开放的、学科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供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索,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使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强调主体意识,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创设一种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情境和途径,学生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探究性课题和实习作业等素材,通过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社会调查、实验操作等形式,探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指导学生搜集、处理和提取信息,指导学生运用有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表述研究成果,引导学生与他人正常的交流与合作;关注学生发展,建立鼓励创新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看学生利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应采用多维的动态的评价,实行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形式,以激励为主,逐步形成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机制。
二、研究过程
1、学科教学中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品质培养的研究
(1)观念创新。
思想观念决定人的行为,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方向。为此,我们首先彻底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要真正从思想上实现转变,以教育观念创新为突破口,做到“两个先行”。一是理论先行。组织本课题组教师系统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充电、富脑。二是组长先行。教育思想和观念是否转变,关键在于负责人。组长除了带头学习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理论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意识,大胆地实施课堂教学创新,依据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本校的校情、教情、学情,本着务实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开辟出一条质量内涵发展之路。
(2)评价创新
教育评价是由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决定的,它本身又是教学的指挥棒,是影响教育模式的关键因素。传统教育之所以是应试教育,就在于它以“仓储理论”为基础,以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现存问题的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因而在评估体制中采用应试指标,以客观化、规范化的试题来静态的检验学生掌握(实际上是记忆)知识内容的程度,评估的导向和结果只能是记忆优先,“高分低能”。因此,创新教育必须在原有教育教学评价体制方面大力革新,使教育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真正发挥出导向功能。在考试内容上,不仅要考属于知识记忆性和技能技巧性的内容,还应包括一定比例没有标准、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以表现学生自己创见的题目,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路,学生也会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培养自己的扩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创新思维能力。在考试形式上,要打破传统教育中形式单一化的特点,采取多种考试形式,如笔试、口试、开卷和实践能力考查等。在评价中,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上进和推动课程不断完善的评价体系,体现评价内容、主体和方法的多元化,既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评价形式,促使学生开放性个性和创新意识精神的形成。
(3)教法创新
教与学的方式是教育模式的核心。它是在教育评估体制指导下所采取的达到评估体系要求的最佳结果的方式。应试教育强调知识内容的传授,以规范化的试题来评估学习掌握知识内容的程度,教师是教学资源的拥有者,因而必然强调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传道(灌输)、(单向)授业、解惑(答疑)”,采取课堂集中面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对教师讲解内容主要是被动接受记忆,且为应付考试。创新教育更注意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和创新技能的养成,且以系统化、动态化、方式多样的评估体系予以全面评估。只有通过教师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创新,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遵守“趣、精、导、疑、活”五字方针,趣就是要求生动有趣;精就是要精讲多练;导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带着好奇心、求知欲自主走进课本,走进自然,走进社会;疑就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保护学生求异、创新的探索精神;活就是要求课堂气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灵活多样,能够灵动学生的思维。另外,教师除了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外,积极的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并使之切实有效地辅助教学,这也是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进入教学当中,通过声音、图象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能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切、更加形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4)内容创新
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超前性和新颖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内容,了解世界最新发展动态,使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结构与世界发展先进水平趋于同步,这样,才可能使学生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固有的教材多简化了知识和真理的探索过程,把现成的知识作为标准答案传授给学生,这有两个缺点:第一,学生会把书本知识当成真理,迷信书本;第二,长期灌输式教学使学生形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养成惰性,不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鼓励教师突破教材框框,充分挖掘教材所蕴藏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对现有答案提出有价值的质疑。
三、实践效果
1、促进教师观念的更新。
教师们一致认识到创新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蕴涵在各科教育中,科学课更是责无旁贷,学科教学是引领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语文课,数学课还有其他课都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只要教师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理念,领会 叶圣陶 先生关于学生的论述和关于教学的论述。通过研究我课题组教师的上课时结合创新能力的培养明显增强。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全体课题组教师基本上转变了教学观念,掌握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近两年本课题组老师发表或获奖的论文有: 张永刚 老师《谈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发表于《新课程报》2012.3,《浅谈创新性语文课堂的构建》获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论文评选一等奖2012.05; 孙益智 老师《初中语文体验教育实施策略》发表于《现代教育科学》2012.4,《量身打造“小当家”,科学培养班干部》发表于《中国教师》2012.10,《结构松散作文的突破策略》发表于《作文指导报》2012.7,《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实施策略》发表于《新课程报》2012.3,《口语交际的谈话节目模式》发表于《中小学教育》2012.10,《让创新思维之花盛开在语文教学之中》发表于《教学与教育》2013.2,《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的品质》发表于《学习与研究》2013.5; 张荣芳 老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发表于《新课程报》2012年第14期,《让学生在改评中快乐作文》发表于《名校》2013.2; 于海云 老师《浅谈如何写好事件论说文》发表于《现代阅读》2012.12; 谷平老师《科学指导巧妙背诵》发表于《学苑教育》2012.7; 王占锦 老师《解析﹒吟诵﹒赏析》发表于《新语文学习》2013.1—2;孙益智 张永刚 老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自主探究策略》获盐教科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成果教研论文类二等奖; 周正梅 老师《小筷子 大文章》获盐教科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成果活动案例类二等奖。
课题组成员 谷平老师执教的《“差不多”先生》在盐城市农村初中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 孙益智 老师获县“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周登潮 老师获县中小学生环保征文比赛优秀指导老师。本课题组还定期出刊期《春蕾文学报》。
2、锻炼了学生的求异创新能力。
(1)学生个性得到了发展,现在己有90%以上的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学习,课堂上表现注意力集中,发言积极,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各种作业,在求知过程中能够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勇于提出各自的想法、观点、在解决问题时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等。
(2)学生的创新人格得到了培养。在学习观念上,学生由原来“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在课堂上学生己从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条件地服从式做作业转变到到以探究和主动学习为主,能从多方位、多角度提出问题,努力做到自己回答和解决问题。学生捷报频传,彭园园同学在县环保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 王 君华在江苏教育电视台主办的首届“未来杯”奇思妙想作品选中获得优秀奖;周威同学在县第二届初中双语师生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在第二十四届“国际科学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江苏赛区)金钥匙科技竞赛中李竞获特等奖,仇为鑫获二等奖,潘顾鑫、王鑫、颜文凯、姜栋、邵帅获三等奖。
四、探索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探索出如下途径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途径之一,在探索知识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途径有: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探究,组织合作研讨,充分挖掘教村中的创新因素,鼓励学生想象和猜想、质疑、求异、争论、创设问题情境等。
途径之二,在运用知识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运用知识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它是沟通知识与能力的桥梁。运用知识可分为两种:一是学生在深刻理解知识含义的基础上,自觉地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是在老师的精心设计安排下运用,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逆向思维训练、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等。
途径之三,开放课堂教学。开放课堂教学,是针对过去的“封闭式”教学而言的,是在师生平等的条件下,提倡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多角度、多方向的探求和运用知识,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培养。主要途径是:开放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时空、思维方式等。
五、总结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总结出如下比较简单、易操作的几种评价方法:
1、注重个体差异。这种方法是将评价对象一学生自身作为参照点的一种评价。
2、科学运用绝对评价法。即以预定教学目标作为客观参照点,在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评价每一个学生的达标程度。在操作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客观标准,使学生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
3、相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是指在某一集体(班级)中,以这个集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点,评价每一个学业生在这个集体中所处的位置。
4、激励性评价法。这种评价方法是捕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和成功之处进行导评,以便满足学生最佳心理需要,调动其创新积极性。
“创新决定未来”。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今天,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的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时代需要创新教育,创新是教育的希望所在。只有打破传统教育的禁锢 , 建立全新的教育创新体系 , 才能为创新教育的发展注人生机 和活力 , 大力实施创新教育又会进一步推动教育创新。从创新教育走向教育创新 ,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有理由相信 , 在各级教育行政业务部门指导下,我课题组的创新教育必将开出灿烂之花
初中数学创新教学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作者:卢国娣 陈红 陈行军 来源: 时间:2009-9-3 12:05:02 阅读3118次 【大 中 小】
我们从2006年9月开始对本课题进行前期准备2007年2月正式立项以来,我们按照课题研究目标、方法、步骤,认真制订阶段实施计划,狠抓课堂教学,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结构方式和方法策略。力求从理论把握上,材料积累上有所发展,有些提高,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现该课题的研究已进入中期,现总结如下:
一.该课题的概况及具体事实规划
(一)课题研究目标
1、以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以“科学发现”的自主、创新、合作的教学方法,着重研究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使学生的创新素质得到提高。
2、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潜能。
3、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不守旧、想创新、追求创新的意识。
(二)主要理论依据
1、人的潜能开发理论:
追求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创新能力绝大部分是一种潜能,教育的作用就是开发这种潜能。这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最有价值的。事实上,创新能力是学生固有的一种能力,教育就是把他们揭示出来并加以培养和发展。我们要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品质,来发展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创新思维品质理论:
创新思维品质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是在“学生碰到了引发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获得的信息和已贮存的知识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思维形态或思维方式,克服思维定势,通过对各种信息知识的匹配,组织或者从中选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或者系统地加以综合,或者借助类比、直觉、灵感等创造出新办法、新概念、新形象、新观念,从而使认识或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活动。”
创新思维本质上具有创新性、变通性、开放性、综合性、灵活性等特征,是各种思维的有机结合,它是建立在脑科学、思维心理学、创造学等科学的基础之上,其成分包括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深刻性、跨越性、多元性和预见性思维等,是一种动态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空间结构。研究和运用创新思维,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展示学生思维个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而体现出教育以人为本的功能。
(三)课程研究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本课题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实践操作法、观察研究法等展开研究,通过收集了解国内外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崭新成果与发展动态,学习先进的手段和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调整思路,并请专家指导,不断完善实验观念和方案。
2.研究步骤和时间
①准备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2月)选择课题,组建课题组、设计方案、课题组成员培训、请专家指导、调查分析教学现状和国内外相关内容的成果与发展动态、设计有关表格。
② 实验阶段(2007年2月----2008年5月)开展各种研讨活动,收集积累实验资料,修改论证课题并不断完善
③
结题论证(2008年6月----2008年10月)汇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论文和教学心 得、完成实验报告 ④ 课题成果形式:实验方案、调查报告、经验总结、课堂实录、研究论文、教学案例等
⑤ 课题研究组织:课题负责人为卢国娣、陈红、陈行军,组员有孟波、杨金花、吴萍、陈科花、陈淑锋、丁敏。
二.课题有关研究活动
(一)提高课题组成员对本课题研究重要性的认识
初中数学怎么教?是采用形式化范式还是再创造范式,是“还数学本质”还是“还数学本来面目”,或是在初中有限时间内,教“演绎”还是教“试验”,要两种范式的得而兼之还是取其长补其短,这是长期以来争论的观点。数学教育活动中应充分重视数学发现、数学创造过程中具体化、经验化的一面,而后者对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数学教育显得更为重要。正如波利亚所倡导的那样,要“把处于发现过程中的数学照原样提供出来”,关于这一点,费赖登塔尔强调指出:“要组织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这是数学教学的第一原则”。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要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在此宗旨的指导下,必须改变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二)扎扎实实进行课题研究方案的实施
首先,我们召开了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了课题实施的目的要求,并请教育局领导和教研室主任等专家作理论指导,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和研究国内外相关课题的最终成果与发展动态,组织课题组成员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并要求在日常教学中严格按计划实施课题研究,在教学中我们注意资料的收集、积累,平时定期不定期地学习有关理论,进行摘记、随笔剪报。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得失,并对研究方案作适当微调,在实施课题以来,我们有多篇相关论文获奖:
《让学生生命亮丽起来》 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二等奖 《作业、试卷、兴趣》 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二等奖 《问题设计---学生思维发展的载体》 江苏省“师陶杯”论文评比三等奖 《设计数学作业也可形式多样》 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三等奖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初探》江苏省“师陶杯”论文评比三等奖
《浅谈练习设计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三等奖
《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活化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之谈》 江苏省“师陶杯”论文评比三等奖
《课堂教学片段的几点思考》 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二等奖 《论问题设计与学生能力的培育》 溧阳市“师陶杯”论文评比一等奖 《初中数学教学应加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溧阳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代数式求值化解早恋倾向》 溧阳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让课堂富有生活气息》 溧阳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促进自主发展,弘扬学生个性》 溧阳市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反例教学的重要性》 溧阳市数学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反思》 溧阳市数学年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浅谈对学生个性差异的思想教育》 溧阳市德育论文论文评比三等奖 《如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究》 溧阳市数学年会论文评比三等奖 《新课改数学合作学习的体验和反思》 溧阳市论文评比三等奖 《点击信息技术,刷新数学课堂》 溧阳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 《让信息技术走进数学课堂》 溧阳市年会论文评比三等奖
另外卢国娣、陈红、陈行军、孟波、杨金花老师围绕课题开设了市级公开课,陈科花开设的片级公开课,卢国娣老师开设过学区级讲座,也都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评;孟波、杨金花两位老师被评为溧阳市第六批学科带头人,卢国娣、陈行军两位老师被评为溧阳市第六批教学能手,吴萍老师被评为溧阳市第六批教坛新秀和常州市第三批教坛新秀。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制作了一些课件,撰写了一些教案,并指导和修正教学实践,我们除了课题组的老师进行课题研究外,在利用课题组的成员带动其他老师一起进行研究,使教学研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研究,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并在学练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亲历数学构建过程,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个性、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并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需解决的研究问题
虽然我们的课题研究有了一定的收获,也有了一定的实施经验,但在自我总结中仍感到有些问题尚需要彻底解决或突破。
1、在创新教学课堂模式的构建上,我们还未能有稳定、科学的模式,还有待探讨。
2、在实践操作和理论的吻合上清晰度还不够。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思考的意识不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个性、创新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
3在某些方面课题组成员的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类等工作滞后于研究活动的进展等。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4专家指导及教师的理论学习还须加强。三.今后的工作思路
《初中数学创新教学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这项课题结题还有一段时间,任务重,我们需清醒地认识到创新教学对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的重要作用,要多学理论,多进行实践的碰撞,不断寻找新的并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多请专家作讲座,在领导和专家的帮助、指导下,高质量地完成该课题的研究,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对我校的数学学科教学带来实际上的意义。
【返回
第三篇:关于研究生创新和奉献精神培养的几点体会
关于研究生创新和奉献精神培养的几点体会
创新开启未来 忠诚铸就辉煌
——关于研究生创新和奉献精神培养的几点体会
李 鸣
我于1978年考入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之后相继在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完成了硕士生和博士生阶段的教育。本科毕业后我到海军装备部门工作,参与了'飞豹'、'飞鲨'等海军航空兵主战装备的研制工作及海军多项重大演习的装备保障任务,逐步成长为海军航空装备监造、采购和航母舰载机装备建设领域的专家,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9项,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被授予'全军优秀共产党员'、'海军学习成才标兵'等荣誉称号。回顾我本人从一名地方大学生到共和国将军的成长历程,我认为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创新与奉献。以下是我的五点体会。
一、严格自律
航空母舰是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武器装备平台,要求每一位在上面工作的人员都要做到一丝不苟、严格自律。尤其是甲板上,随时都有舰载机起降,一不留神就会出现安全事故,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由于空间的限制,即使是世界上最大的核动力航母,其飞行甲板的长度也不及陆地普通机场跑道的十分之一,舰载机必须在空中看起来只有火柴盒大小的甲板上起降,尤其在甲板着陆时,要把重达25吨以上、时速超过200公里的舰载机在20秒钟内精确降落在移动的、狭窄的航母甲板的阻拦索之间,对飞行员、着舰指挥员及保障人员都有极高的要求。研究表明,舰载机飞行员的风险系数极高,是航天员的5倍、普通飞行员的20倍,被形容为'刀尖上的舞者'.公开资料显示,从1965年至1985年的20年间,美国海军共摔了354架舰载机,1000多名舰载机飞行员殉职,其中多半是在飞机着舰过程中失事的。舰载机在降落过程中,需要飞行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严格的守纪意识,否则稍有偏差就可能机毁人亡。
这种习惯、这种意识科技工作者应该具备,广大研究生也应具备。研究生要自觉养成严谨务实、勤奋刻苦、任劳任怨的治学态度,认认真真做学问,扎扎实实搞积累,把每门课学习好,把每个课题研究透,把每篇论文写成精品,而不是应付了事,以致最后小事不愿做,大事干不了。同时,研究生还应培育诚实守信、严格自律、求真务实的良好学风,严格学术纪律,遵循学术规范,自觉抵制学术造假和学术失范行为,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研究生既不能闭门造车、东拼西凑和粗制滥造文章,更不可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
二、无私奉献
舰载机在航母上起降,历来被认为是航母形成战斗力的标志。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辽宁舰交接入列后,外界对中国航母何时能够形成战斗力众说纷纭。俄罗斯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副主任马基延科认为:'中国虽然目前已经具备了独立自主建造航母的能力,但在甲板起飞等特定技术方面还存在不足。中国航母除了要借鉴俄航空技术外,飞行员>培训也需要俄罗斯帮忙。'面对一无技术积累、二无经验借鉴、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任务空前艰巨的巨大压力,担任航母舰载机试验试飞现场总指挥的海军原副司令员张永义中将把工作地点从海军司令部搬到试航试飞第一线,亲自指挥每一次试飞和训练飞行。每完成一次训练,他就和飞行团队一起比对数据,细抠每一个空中动作。他率领团队相继攻克了各道难关,连续突破滑跃起飞、阻拦着陆等上舰飞行关键技术,一步一步向着舰飞行靠近。即使在明知退休命令马上要来的时候,他仍一心扑在海上试验试飞第一线,直到所有试飞员全部顺利拿到航母舰载机驾驶资格证书。我国航母事业能够大踏步向前发展,主要归功于一大批像张永义中将那样抛弃个人名利、甘于默默奉献的海军将士和科研人员们。
读研是一个研究生接受高强度、全方位科研训练和意志磨炼的过程,研究生要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内完成繁重的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任务,尤其是在进入课题研究阶段后,从选题,到设计试验、完成试验、获得数据,再到分析、总结数据,写成学术论文并发表,最后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答辩,其间充满了曲折和艰辛,需要研究生以'勇于担当、敢于超越'的使命意识,把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提升'乐于奉献、甘于寂寞'的品德修养,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科研中去,在'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中获得成就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精益求精
要做到精益求精,一是要注重细节,努力与偏差作斗争;二是要追求一流,始终坚持高标准。细节决定成败,标准决定质量。工作中坚持精益求精,不仅是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风格、一种执着追求的精神,更是一个人有所作为、取得成功的内在要求和优秀品格。无论是干大事还是做小事,都要在求细求准求精上下工夫,决不能满足于一事之成、一时之效,而是要努力争创一流。
我长期在装备部门工作,对细节的重要性感受非常深。我们常说,'军工产品,质量第一',细节决定成败,丝毫马虎不得,潦草凑合的想法是万万不能的。我在某军代表室工作期间,有一次某型战机的关键系统软件设计取得了重大成功,准备进行动态试验,全军及科研单位的400多名领导和专家都来到研究所。这时我们军代室的一位年轻军代表指出软件的两个偶发故障,因而不同意进行试验。所领导急了,找到我向我保证,先做试验,日后保证解决故障。我坚持必须先查清问题再做试验。经过70多小时排查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就是一个小细节,这个问题解决了,才确保了试验圆满成功。还有一次我到车间例行巡查,发现同一型飞机的两架飞机上的同一位置紧固螺钉固定角度不同。按说这点问题算不了什么,但现代化飞机是由科学严格的规范化流程生产出来的,不是手工作坊生产的水壶水桶,不能再凭老师傅的经验生产,必须在军品生产线上引入国际航空制造业先进的指令生产模式。车间最终接受了我的建议。后来我到海军机关从事舰载机装备建设工作,提出了'三个关键细节问题不放过',一是装备质量细节不放过,二是试验试飞考核细节不放过,三是装备的保障性细节不放过。对装备出现的任何质量问题要一抓到底,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装备质量好坏的关键在军方是否真正重视,是否能真正为部队的战斗力负责、为战友的生命负责。
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科学实践,一定要严肃、严谨、严格,精细、精确、精致。研究生读研期间无论对待课程学习还是科学研究,切忌得过且过、应付了事,而应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在点滴积累中培养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和工作态度。具体地讲,就是要认真学好每一门课,做好每一次实验,写好每一篇论文;而不是学习知识不求甚解,靠搜索整理拼凑论文,研究的推理过程和结论经不起考验和深究。科学研究中会时常碰到偏差的问题,尤其在做实验的时候,肯定会遇到数据误差情况,一定要严肃对待,及时查找原因,然后认真研究加以解决,切实做到精、细、实,确保结果真实可信。
四、勇于创新
回顾我国航母装备建设发展历程,无数次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发展装备既不能幻想外援,也不能指望引进,唯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实现不断超越。
走自主创新之路,意味着我们科技人员要时刻把目光瞄准在新技术制高点上,敢于大胆设问。记得有一次陪同首长参观某型飞机,看着长长的机翼我突发奇想:如果能在机翼上多增加导弹挂架,飞机的作战能力岂不成倍提高?回到当时所在的军代表室后,我立即召集相关专业军代表成立课题组,并请某工业大学的专家加盟攻关。由于当时配置这型飞机的导弹仍处于研制阶段,有人劝我先放一放,等这型导弹研制成功再启动。而我当时的想法则是'要让最美丽的花朵,在最美好的季节盛开!'提前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当试验靶场传来新型空舰导弹研制成功的消息时,某型战机加挂新型导弹的设想也最终变成了现实。
创新过程中必然要面对诸多的竞争、挑战、困难和失败,需要我们具有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某型战机外形设计流畅,线型优美,航空兵部队送给它'空中美人'的名称。但美中不足的是,部分机载设备作战效能不佳。为了使'空中美人'成为'云中猎豹',我大胆提出了应用最新控制技术对机载雷达、电子、导航、通讯等关键设备进行更新换代的方案。然而,这个一步跨越近10年的全新方案在提出之初却备受质疑。我在方案论证会上力陈信息控制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并提出:'如果我国不在这一技术领域有所突破,不敢冒风险,就会永远被别国甩在后面!'上级机关和专家组很快批准了这一方案,决定由我代表军方负责整体方案设计,担任工程实施现场指挥。经过4年多的努力,最终经改装后的'空中美人'机群,长途奔袭3000公里到达某次演习指挥指定的攻击战位时,达到时间、方位、距离三个零误差,导弹攻击首发命中目标,创下海军航空兵同类机种4项第一!
思想决定行动。要想有创新的行为,首先要有创新的思维和意识,要勇于探索未知的领域,不怕一时的失败,最终才能取得创新的成果。研究生毕业后很多都会继续从事与科学研究有关的工作,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只有具备创新精神,才能为解决难题创造新条件、开拓新思路、找到新办法。因此,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应努力学习掌握思维科学知识,熟悉运用和开发创新思维的规律,破除思维定势,提高思维层次,努力实现思维方式由单一型向系统型、现实型向超越型、经验型向理论型、封闭型向开放型、守常型向创造型的转变。
五、团结协作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多学科专业交叉群集、多领域技术融合集成的特征日益凸显,靠单打独斗很难有大的作为,必须紧紧依靠团队力量集智攻关。'小成功靠个人,大成就靠团队',这也是我在科技创新实践中积累的一条宝贵经验。
在海军某航空军代表室担任总代表期间,面对代表室承担的多种型号、数十架战机研制生产全过程质量把关任务,我深感责任重大。我认为,在一个有上万名职工的飞机制造工厂,仅靠几十个军代表进行质量把关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工厂质量保证部门和全厂职工发动起来,与军代表一起把好质量关。于是我组织代表室在工厂开展评选'海军用户信得过检验员'活动,对军品检验中有突出贡献的检验员实施奖励。几年下来,检验员的检验水平和产品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大家团结协作,把住了200多道装备生产质量关。
同样,航母研制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有很多,没有团队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在舰载机试验试飞工作中,我们采取了军地结合、舰机结合的全新管理模式,海军与工业部门联合领导管理试验试飞和试飞员培训工作,与工业部门采取捆绑式工作方式,对现场培训工作实施面对面的检查、指导和协调。实践证明,这套组织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了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优势,对完成技术攻关和试飞员上舰培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科研团队先后完成了舰载机飞行关键技术、系统功能优化改进及故障分析研究等重大技术攻关30余项,解决了一系列飞机着舰飞行技术中的关键问题,掌握了飞机着舰核心技术,固化了舰载机操纵方法技术与标准规范,成功建立了我国自主培养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训练体系。
当今的科技是大协同的科技,当今的研究是大合作的研究。重大科研项目攻关不是只凭一个人或几个人就能完成的,要靠一个团结协作的团队来共同完成。因此,打造有协作精神的团队是非常必要的,这个团队在思想品质上要正派、积极向上,在科研上要互相切磋、互相交流、互相质疑、互相讨论、互相鼓励,在生活上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杨振宁曾经说过:回顾自己的学习历史,从同学身上学到的东西最多,同学间的互相学习、竞争、启发、挑战,要占到知识获取量的一半以上。研究生应主动与导师交流思想,积极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尽早融入科研团队中,要学会使个人利益服从团队利益,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年第5期)
第四篇: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总结
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总结
我校作为高职类院校,主要是在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哎哟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在毕业后可以更好的、更快的进入工作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时穿插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青年教师,由于大学期间系统的学习过程,对于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但是在企业一线工作时间较短甚至是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导致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中,仍有欠缺,所以需要对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
作为一名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师,对于汽车维修这个行业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保证我们输入社会的人才既可以很快就在企业中直接工作,为企业创造利润,又可以根据自身坚实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从而可以进行高技术含量的工作。
在本专业课程中,我主要教授的专业课为汽车电器检测与维修。在汽车行业中,汽车电器的故障率占到了汽车所有故障的80%左右,所以,汽车电器是整个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所以在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需要可以对简单的汽车电器故障进行排查。
在这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我的实践指导教师周亚庚老师主要安排了,汽车电源系统、汽车点火系统,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的检测和检修。很大程度上将我原有的知识和汽车本身联系了起来。不仅提高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加深了原有知识的认识。让我受益非浅。
教师本身能力的提高可以很好的提高教学水平。通过这次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已经掌握的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了起来,不仅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而且,将已经掌握的知识更好的融会贯通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
培养人:XXX
第五篇:竞争、创新和企业文化
竞争、创新和企业文化 2004-08-16 10:57:39 中国人力资源网
简而言之,企业竞争是企业短期成功的关键,而不断地创新,则是企业长期成功的关键。对于那些期望在未来的全球化经济中不断取得成功的企业来说,他们必须通过生产比竞争对手更加创新的产品,或者提供在质量上、形象上或价格上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以达到打败竞争对手的目的。竞争是一项异常实验性和指导性的工具。但是在没有增加盈利潜力的情况下,竞争增加了参与者的数量。由于参与分享利润的公司增加了,每个竞争者所得到的利润就相应的少了。不过,积极的竞争,能够导致企业的创新,而被动的竞争则不但不能产生领先的地位,反而使得企业落后于他人。我们以企业对于机会的所作出的不同反应来区分创新者和竞争者的。创新者创造和开发机会,然而竞争者却使出现在面前的机会资本化。创新者将不断地占据最佳的位置来利用机会,因为从某种程度来讲,他们总在不停地创造机会。从好的方面来讲,竞争者为了争取时间、节省开支、尽可能地学习更多的知识,会非常强势地上市自己的新产品,以不断地为未来投资。但是,从坏的方面来讲,当市场出现领先者时,他们只能成为随从。无论从那种角度来讲,他们将处于危险的安全境地。危险是因为除非竞争者有一个长期的战略规划,最终成为创新者,不然他们将慢慢地控制不了自己的命运。从短期来讲,他们是安全的,因为他们并没有为将来投资。创新者和竞争者可以通过两个定义企业标准的元素来进行进一步的区分:企业文化和创造性。文化是一种在人力资本,以及人力资源之间相互作用上的有形投资。创造性是一种在人力资本发展上的智力投资。一个企业的文化始于招聘、并延伸至培训、留用员工,以及团队建设。它也包含其他的影响因素:公平的机会、内部分化、福利、工作环境、公司建筑、内部装潢、办公室政治、衣着规范、社会规范等。企业的创造性开始于彻底地检验现有的思维能力模型,并且延伸至如何实施这些模型。很多公司是被外界驱使去创新,而并不是出于他们发展初始阶段的需要。因此,这些公司通常并没有意识到创新的模式是需要不断发展和改进的,因为他们的初始阶段是非常无序的。在初始阶段,通常还没有弄明白事情是如何发生,事情为何发生,事情就已经发生了,所以,模型并没有被有意识地去使用。接下来,当企业文化建立起来后,并且企业在所有部门同步作用下正常地运作,任何试图引进创新的因素到企业文化的想法,就会被抑制住。这种抑制往往来源于害怕变化,害怕变化是负面的而不是正面的,从而影响整个公司的运作。不幸的是,以上提到的这种模式变成了很多企业抗拒创新的借口。一个建议箱解决不了问题,一种促进创新的企业文化才是真正的解决办法。要实施从竞争者到创新者的真正转变,企业必须培育一种创新性的企业文化,以使得他们具有使新涌现出的机会资本化的能力,并且开始创造和利用全球市场的机会。总而言之,新的想法是一种通用的语言。为了帮助这种目标的实施,有一系列增进绩效的措施,它们可以评估和表达特殊的需求以保持持续地改进:信息管理生产率/效率产品质量/寿命研发/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公众认知度要想建立一种能激发员工创新精神的创新的企业文化,最基本的突破是从文化各组成元素中分离出那些与创新直接相关的因素,这些因素一旦得到改进,会直接改进公司的财务业绩。第二步,就是得到管理层一致支持,在这些因素上进行更多的投资,而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