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体验,在思考中感悟

时间:2019-05-12 12:17: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生活中体验,在思考中感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生活中体验,在思考中感悟》。

第一篇:在生活中体验,在思考中感悟

在生活中体验,在思考中感悟

——体验式作文教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周村区第一中学课题组 执笔 韩吉生

2009年9月

“在生活中体验,在思考中感悟”是省级语文课题“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子课题。已立项实验研究三年多,我们课题组成员结合课堂教学改革,围绕本课题的研究积极开展工作,大胆实验,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实验研究报告如下:

一、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体验”的词条,是这样解释的:“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一主题,通过观察体验、阅读思考、交流讨论等形式,形成对自然、社会、人生、自我等的认识和感悟,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准确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以写作为重点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它要求学生要综合利用学习要素,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去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与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目标的阐述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体验式作文教学很好地贯彻了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它的实施有助于语文教学的与时俱进。

传统的作文教学,有许多不合理的因素制约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诸如片面强调书本学习、课内学习,让学生远离自然和社会,致使学生缺乏感性经验;过于强调学科本位,不注重与其它学科沟通,封闭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过于注重写作知识和技能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将听、说、读、写四项语文基本能力割裂开来,违背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特点和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和整体性的需要,致使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假话套话连篇,缺少真情实感而体验式作文教学主张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从文本和生活中获取写作的素材,注重学生的主体体验的激发,关注作文的思想交流的功用,这些对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病起到了修正作用。

因此,体验式作文教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适合语文教学实际,适合学生的写作实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体验式作文的理论依据 1.符合“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的普遍原理。生活是一切艺术的不竭源泉,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五彩斑斓的现实生活为人们带来无限丰富的生命体验的同时,也让作文田园有了真正的源泉活水。离开丰富的生活积累、体验,作文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符合“作文产生于生活的必需”的观点。教育心理学指出:“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人民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生活即教育”、“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人们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学作文”,作文教学要“学以致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表达内容来自生活的需要,作文内容即生活之内容,可避免无病呻吟。

3.符合“体验式学习”理论。在设定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学习者在真实或者模拟的环境中,进行切实的实践或体验,然后通过反思、感悟分享,实现自身知识、能力以及态度的提升与重构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体验和反思,强调体验和反思之间的平衡。

三、体验式作文教学研究的目标

1、通过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思考中感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通过对体验式作文教学的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促进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养。

3、改革传统作文教学模式,探索新课改形式下的作文教学的新思路、新策略。

四、体验式作文教学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来研究“体验式作文教学研究”这一课题的内涵、目标。搜集、整理和运用现今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体验式作文教学研究”的内涵、外延进行科学的界定,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2、调查问卷研究法。了解在学生口语交际、课外练笔和课内写作的基础情况,以提供相关背景资料。我们将主要运用调查研究法研究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思考中感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综合运用调查研究的各种方法、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查、了解、分析这些因素的共性及其特殊性,掌握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

3、案例研究法:我们将主要运用案例研究法,研究“体验式作文教学”的一般规律。对某些共性体验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剖析,揭示写作教学中的某些规律和本质。

4、经验总结法:我们将运用经验总结法,研究“体验式作文教学”实施的保障机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实际操作层面上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概括,全面、深入、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方法。

五、体验式作文教学研究的内容

1、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中体验,在思考中感悟。

2、研究“3+1小组合作”课堂模式下的体验式作文教学实践。

3、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指导和灵活多样的作文评改方式。

4、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六、体验式作文教学研究的进程

1、实验准备阶段

组建课题组,宣传动员,广泛征求意见,进行可行性论证,进行职责分工。组织教师进行体验式作文教学理论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写作方面的问卷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针对本校实际确立研究目标,收集资料调查相关问题材料,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方案,制定“体验式作文教学研究”课题实验方案并报批。

2、实验实施阶段

深入学习提高认识,依据课题构想,开展内容丰富的学习研讨活动,明确实验目的,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收集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案例和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教学设计。对课题试验实施方案进行跟踪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采取措施,调整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意识和教科研技能。经过研究探索,构建“体验式作文教学研究”课题下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模式,不断完善教学策略。定期举办体验式作文教学公开教学研讨活动,收集汇报课题研究阶段性经验。定期召开课题经验研讨会,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交流、改进课题研究策略。做好实验过程记录、有关数据收集,积累课题相关材料。

3、总结阶段

整理收集的数据、资科,分析自评,对实验进行客观性总结,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总结各项研究成果,撰写研究结题报告,汇编成果经验文章。申报结题。制定实验成果推广计划,实施实验成果推广工作。

七、体验式作文教学课题研究的实施

(一)务实有序地实施课题管理

1、为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我们打造了一支师德纯、师风正、勤学习、善反思、肯钻研、有闯劲、观念相对较新、能力相对较强、业务相对较精、能吃苦耐劳且甘于寂寞的研究型教师队伍。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成员脚踏实地、扎扎实实的进行研究,同时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开展了许多创造性的工作。

2、为增强课题研究的计划性、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优化研究过程,课题组认真制定了较为缜密的总体“研究方案”,并务实地将课题实验总体目标细化为层次分明、切实可行的阶段目标,加强过程管理。

(二)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

1.加强评价激励制度,消除学生的畏文厌文心理,是推进课题研究的前提基础。我们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认真分析了学生畏文厌文心理产生的根源,慎之又慎地对“症”下“药”,努力给予每位学生实质性的激励、引导和帮助,切实消除其习作畏惧心理。

2.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思考中感悟。学生对生活阅历、情感体验的匮乏,是造成学生习作中出现“编”、“抄”、“套”、“假”、“大”、“空”现象的最主要根源。为此,我们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主积累的习惯。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积累。要求学生每天主动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做好记录,定期进行小组交流。这样,学生们不但占有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写作素材,而且切实感受到了时时处处有生活,事事有真情,自主观察、体验、思考、感悟、表达生活的意识、兴趣、能力、习惯得到了有效培养。(2)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丰富情感积累,我们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亲历体验机会。

体验家庭生活,感受浓浓的亲情。家庭生活是学生写作丰富的素材宝库,但是学生却常常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即便写了,语言也往往干干巴巴,缺乏感人的力量。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融入家庭生活,主动与父母交往,体会亲情,真情写作。

体验学校生活,感受浓浓的友情。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师生间的交往,班干部竞选演讲,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学生体验的机会。其中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教师通过角色互动、情景再现、编演课本剧等形式,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在观察、讨论、辩论、表演等等活动过程中形成作文材料,完成思维训练,产生情绪情感体验,完成口头或书面作文。

体验社会生活,感受世间的真情。社会是实践体验的大舞台,也是作文教学的大课堂。“新课标”提出,学生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但能锻炼学生的思想,增强他们的时代责任感,而且促使他们面对现实,在实践中学会善于观察,敏于应变,发现问题,揭示本质,从而写出能够探索生活真谛,把握时代脉搏的作文。

体验读书生活,感受他人的浓情。读书不仅是取得知识,更重要的是体验人生的智慧,是个人与书有缘有幸相遇时独特的体验,读书生活也是学生吸取文化营养,丰富个人阅历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学校积极配合周村区的“读书节”“书香校园”活动,积极开展读书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丰富多彩的语文体验活动,有力地拓宽了作文题材,使作文教学有了广度;丰富多彩语文体验活动,有力地挖掘了作文的主题,使作文教学有了深度。当然,在主动体验过程中,学生享受到无比的乐趣,作文兴趣油然而生,大大增强了作文教学的参与度,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在体验中提高,感受真感情,抒写真个性。(3)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丰富方法积累。坚持学以致用,结合阅读教学、日常观察、社会实践、写作教学等教给学生一些精要有用的方法技巧(如观察方法、调查方法、积累方法、写作方法及习作修改方法等),提高学生观察、积累、表述、修改的能力。

(4)引导学生加强人文修养,丰富人文积累。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将教作文和教做人结合起来。凭借教师言行和教学内容,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3、开展“3+1小组合作”模式下的语文体验式作文教学方式的实践探索。

①、明确任务,体验感悟。每次作文课,老师提前三天,将写作的话题或主题告诉给学生,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去观察体验感悟,努力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真切的感情体验。

②、小组交流,取长补短。首先,同学们将各自精心准备的写作素材在小组内交流展示,在交流展示中,小组内的其他同学互相学习借鉴,然后,每个小组推荐1-2名同学在全班展示,做到资源共享,互相启发。③、独立成文,及时评改。在充分交流酝酿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写作。改变过去延迟批改的做法,写作结束后,教师先快速浏览一遍了解学生本次作文的大体情况,然后每四人一组以跟帖的形式交流批改同学的作文,每组推荐一篇,在全班交流展示。

④、体验成功,经验共享。学生根据各自的写作情况,努力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自己满意为止。然后,将本次写作的优秀习作整理成册,随时供学生阅读。

八、体验式作文教学研究的收获 1.教师方面:

老师们明确了新课标的要求,把作文教学改革的实验重点转移到如何根据学生的作文心理,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上来。在实践中,老师们深感这一实验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所喜爱,有较好的实际效果,操作性强,具有推广价值。

借助课题研究,课题组老师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和教科研水平得到了切实的提高。一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5位教师参加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迅速成长,成为教学骨干,先后在各类各级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6位老师被评为市、区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在课题研究期间,实验教师实现了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科研能力明显提高。老师们在作文教学中敬业奉献,努力探索,认真开好实验研究课、公开课,实验教师围绕课题撰写的教学课例、论文。韩吉生老师撰写的教学课例《走过四季,感受自然》分获区级一等奖和市级二等奖;党东昉老师的论文《一节用新课改武装的课》发表在省级刊物《现代教育导报》;张爱华老师的论文《心灵的鸡汤》发表在省级刊物《现代教育导报》;刘凤云老师的论文《尊重——师生沟通的桥梁》发表在省级刊物《现代教育导报》;段新艳老师教学设计《珍珠鸟》,获得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全国级特等奖。

通过三年多的实验,课题组已基本完成了课题实验方案中所提出的各项研究任务。实验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有不少教师将该实验的理念,运用于平时的作文教学实际中,推动了作文教学改革。2.学生方面:

体验式作文注重学生从生活和积累入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和积极性,学生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学生在每一次作文课中都能有所收获,无论是作文水平还是鉴赏水平都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丰富学生的积累,全面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周围事物,勤于动笔,并建立一个属于自已的材料仓库。学生养成“时时写”、“日日记”、“常常作”的良好写作习惯,真正做到把课堂融入真实生活之中。去掉了束缚学生作文的许多框框,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生活中的事情,表达自己的切身感受,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表达欲。学生开始认识到作文可以像说话那样容易,认识到自己身边无时不处都有写作的材料。学生愿意表达、敢于表达,无论是在表达内容、表达的方式还是表达的表现形式上都力求丰富、有创意。

自由表达,形成良好的个性。实验班的学生已经基本上杜绝了抄作文选,说套话、假话等现象。无论是作前、作中、作后,都给他们充分的交流机会,尤其是生生之间的交流。改善了作后交流的方法,从体验、写作、交流评改,再写作、欣赏,形成一个有序地循环式教学模式。大家在作文中畅所欲言,一吐为快。改变作文终结性的评价方式,营造一种在互动交流基础上的形成性评价,减小了教师作后评改的压力。每个小组人人参与学习活动,人人去思考、去整理、去表达,锻炼了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合作精神,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品尝到作文成功的快乐。

实验班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三年的实验是一个学习、实践、反思、提高的过程,学校老师感到实验班学生性格活泼、发言踊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积累比较丰富,习作水平和能力得到发展。孙宇辰同学的习作《挥毫泼墨,尽展爱心》发表在《鲁中晨报》;韩涵同学的习作《谁来拍拍我的肩膀》发表在《语文学习报》;安琪同学的习作《抗日英雄李孔祥》发表在《语文学习报》。实验班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自由作文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的有50多篇;在近期周村区举办的感恩征文比赛中,我校的吕圣洁、李楠同学获得全区一等奖,袁瑞阳等十名同学获得全区二等奖。学生的作文,呈现如下的特点:

①感情真挚,体验真切。学生善于表达,乐于写作,能够说真话,抒真性,大胆表现自我,张扬个性,不管是写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读书生活,还是写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受与感悟,感情真挚,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社会、家庭、学校以及自己人生的真切体验。

②叙述具体,表达丰富。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想象等手段,多角度地把内容写具体,能够较好地运用自己广泛阅读而积累起来的有关历史、人文、自然、科学等知识,引用名言警句、诗词佳句、成语、谚语、歇后语,或证明自己的看法见解,或说明道理,或丰富表达内容。

③构思巧妙,感受独特。学生在习作中努力表达自己的新发现、新感觉、新想法,做到构思巧妙,想象独特。从内容、形式到语言,有自己的特点、有个性、有创意、有独特的感受和见解。

④形式多样,表达灵活。学生能够自如地运用记叙、议论、说明、抒情等表达形式;选用记叙文、散文、小说、童话寓言等文体;在语言表达上,能够正确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来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在习作中,尝试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学生对于表达方式和语言材料的感悟、积累、运用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九、体验式作文教学课题研究的反思

1、体验式作文教学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教作文就是教做人,学作文就是学做人。作文教学只有真正贯彻“以人为本” 的思想,让出发点和归宿点回归到“人”,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

2、体验式作文教学要坚持“与时俱进”。只有密切关注教育改革发展形势,不断批判地汲取和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研经验,课题研究才不会走入“死胡同”,体验式作文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

3、体验式作文教学要做到“持之以恒”。只有正确对待课题研究中的反复现象,付出不懈的努力,才会有所收获,今后我校一定坚持走体验式作文教学之路,着眼学生的生活实际,紧跟时代的脚步,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思考中感悟,在写作中升华。

第二篇:在思考中工作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有感

板浦高级中学 许自强

一直坚信巴尔扎克的一句话:“一个有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有力量的人!”。的确,生命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最终要面对死亡;思想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可以让生命永恒。苏格拉底也说:“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他有思想。”。思想是人的灵魂所在,是生命的精髓。教师,更应该成为思想的先行者,因为他是一个年轻人,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思想和灵魂的奠基着。

我始终认为:高素质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思想触觉十分敏锐的人。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独立思考、保持个性应该是每一个教育者坚定的人生信念。郭道胜在《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中也这样写道:“教育应该创生,这种创生是长期积淀、自然追求的结果,它具有洞察尘世万物的穿透力。”。所以,作为一个教育者,思想应当而且必须成为自身素养的第一要素。

世界上最远,又最近的距离就是人的思想;改变你的思想,就等于改变你的人生。《没有任何借口》给予我们的就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习惯,是我们每一位优秀教师和追求成功的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思想。因为没有思想,所以我们有些教师成了教参的“搬运工”、“代理人”,视教参为“金科玉律”。于是整天忙于应付出习题,编写资料和考试,使自己成为思想越来越狭窄的“教书匠”。孰不知在教育前行的征途中,需要的正是充满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没有任何借口的思想,积极地去面对每一项工作任务、每一件小事及遇到的困难,多花时间去寻找解决的方案,多做实事,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以顽强的毅力、必胜的信心,不断地、自觉地激发自己的内在价值和潜能。让工作中没有借口,人生中没有借口,失败没有借口,成功属于那些不寻找借口的人!

因为没有思想,所以我们有些教师视学生为“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于是乎,学生一个调皮的眼神都会使他们心惊胆战,一个小小的失误更会让他们如临大敌。孰不知以激情感动激情,以理想鼓舞理想,以智慧点燃生命之光才是真正的教育之道。

因为没有思想,所以我们有些教师几十年如一日,教学方法死板老套,从来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甚至会武断地把教育困难的原因单方面归结在学生身上。孰不知反思是一个教育者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之一,是一个优秀教师的重要素质的体现。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中这样写道:“教育需要思想,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需要有思想的行政领导,需要有思想的校长,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刊物的编辑,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作为一名高中老师,面对学生的个体

差异及其特殊性,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思想去指引教育方向,用思想去陶冶学子的心灵,用思想去塑造学子的人格,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高中教育的特殊性,我认为:要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首先要树立新型的“人本观”。人本主义尊重人的自我中心和自我意识,重视发展人的内在潜能,坚信每个人都有发展潜能的欲望,坚信任何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坚持人类本质的完整和完善,强调通过意识体验达到自我肯定。而如何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迅速适应学习环境,以至将来能顺应快速变迁的社会,正确面对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竞争所产生的心理问题,是教育工作必须面对而又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所以教育者不仅要重视“知识本位”、“能力本位”,更要重视内在精神世界的“人本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情绪体验、社会适应性、自控能力以及自我意识等。

其次要确立正确的“人才观”。传统的“人才观”,通常是以一种静态的刻度去评价学生,幻想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这样一来必然会压制学生的天性,扼杀他们的创造力。学生是有差异的、独立的个体,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高中学生,他们个性活泼、思维活跃,如果教育不当,就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我们要有一种新的学生观,以平视的眼光看学生,即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生。我们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天性和行为表现,对每个学生的发展充满信心,哪怕是一时所谓的“差生”。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允许他们犯错误,不要因为学生犯了错误就大惊小怪,动辄以恨铁不成钢、急于为学生着想为理由惩戒学生。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知识、能力、经验、心理、品质等均不成熟,因此,教师不能简单地以自己的认识、想法、观念去看待学生,看不到学生的可塑性、发展性。教师在工作中要用变化的、发展的、进步的眼光去看待和研究学生,要看到学生的变化,看到学生的“未来”,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多种发展的可能性。

最后,要培养积极的“反思”观。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可见“一日三省吾身”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我们能时刻反思学生的成长过程,那我们看到的将不再是一群学生,而是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生命;反思教育事件与过程,每一次感动、每一个遗憾、每一个谜团„„都将让我们的心变得更加丰富;反思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们的教学艺术将不断改进、不断成熟。“思考着往前走”,是教师成长的写照,也是教师成长的必要途径。

“你有思想吗?”,这也许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者时时扪心自问的一个话题。在我们的教育世界中,应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应该让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应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有一天,我们终将年华老去,但我们的思想永远会在曾经的足迹中闪光,并一直照亮着前行的路!

一个人要干好自己的工作,不论做什么,都应该竭尽全力。这种精神的有无,可以决定一个人日后事业上的成功与失败,一个人在工作的时候,要以生生不熄的精神,火焰般的热情,去做好每一天的工作,这就是我们工作的内在动力责任,有了这种内在的动力,工作是主动的、积极的、认真的、发自内心的。那么,有效执行就会在我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做到炉火纯青。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但不管能力大小最重要的是有一颗强烈的责任心去干好工作。我认为,当我们在工作中出现错误时、当我们没有完成任务时,不要去埋怨工作、埋怨别人、埋怨其它部门,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挺身而出去捍卫自己的缺陷,不要总认为别人能完成任务是巧合、是偶然、是机遇。自己完不成任务却是必然、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是时运不好;要多去想想自己身上的问题,我认真学习了吗?我勤奋工作了吗?我的工作方法对吗?我积极付出了吗?我是不是敢于承担了责任、是不是遇到困难就畏缩不前、是不是充分发挥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竭尽全力去完成任务呢?从自身上找原因,这才是自我提升的根源。

这才是我们要思考的,这才是我们的行动所需要的行动指南。

作者:许自强性别:男年龄:34学校: 板浦高中

第三篇: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写作

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写作

作文问题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较为头疼的问题。学生写出的作文空洞没有情感,单调、僵硬,大话连篇。主要原因是学生生活经验不足,思想感情贫乏。作文的教学,虽是一种对语言理性的逻辑的教学,但它必须充满情感。情感的东西无论多复杂,它都存在于其实的生活之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求学生写作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从而培养学生的真实与诚信。如果找到一条通往学生作文兴趣的路,孩子会很愿意到这条道路上来描绘自己多彩的生活和抒发自己丰富的感情!

一、“真交际”体验生活,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学生才有写作的兴趣,才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感受家乡勃勃的生机;写以人间真情为题材的文章,就让学生走访孤寡老人、烈属军属,从中搜集信息。这样,在丰富了学生的习作素材,培养了学生的爱心的同时,又让学生得到调查的快乐。如,要写《我的爸爸》,我就提前一个星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每个同学都做一次小记者,回家去采访你要写的人物接触的对象。去采访你的妈妈,问问妈妈心目中的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妈妈最爱爸爸什么?问问奶奶爷爷,他们心目中的儿子是什么样子的?看看爸爸的童年是怎么度过的?还可以去采访爸爸的同事,看看爸爸是怎么对待工作和同事的?还可以去接触你的姑姑叔叔,问问他们爸爸是什么样子的?等等。这样一来,孩子写作的热情大大提高了,有的同学还打电话给远方的爷爷奶奶,询问爸爸童年的故事!还有的孩子回家问妈妈:“妈妈,你当时为什么嫁给爸爸?他就那么优秀吗?”妈妈告诉他:“爸爸很孝敬老人,这样的人过日子可靠……”奶奶告诉他:“爸爸小的时候虽然很调皮,但是很懂事,经常帮助爷爷奶奶干农活……”孩子从各个方面去了解了爸爸,这样不但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对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和说话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孩子的表达就是不一样,有的孩子洋洋洒洒写了四、五张纸,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爸爸的尊敬和自豪!这样,不仅提高了孩子的写作技巧,增强了父子或父女之间的感情,同时还提高了孩子的交际能力和参加社会实践生活的机会!这些能力的获得和提高不是教师在课堂上传授所能获得的,更不是从课本中读来的。

二、创设情景进行体验,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

学生之所以觉得作文难写,没有东西可写,主要是没有信息来源。教师要刻意为学生制造一种场合、一种氛围,引起学生情感波动,使它成为一种强化的刺激信息,从而产生表达的愿望和作文灵感。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不管是课堂活动还是课外活动,采用各种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让学生“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而产生写作的欲望。

去年冬天我们这里非常的寒冷,伴随着寒冷而来的是一场难得一见的大雪。外面漫天飞舞的洁白晶莹的雪花已经把正在上课的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住了。一双双小眼睛流露出惊喜,小脸上满是兴奋!甚至有的孩子开始了窃窃私语!看得出,孩子们是多么的喜欢这场雪!我得抓住这个时机!于是,我停止了上课,把孩子们带到了操场上,让孩子们随意地去外面看看、走走,感受感受。孩子们兴奋极了!拉着手,欣赏着雪的轻盈和飘逸。有的伸出手去,抓一片小雪花,看着它在自己的手心慢慢地融化,享受着雪花的凉爽;更有的孩子,摘下自己的帽子来接飘洒的雪花,抬着头,让雪花在小脸上飘落……孩子们三个一簇,五个一堆,在欢笑着、嘻闹着……

孩子们看完雪,我把他们带回到教室,先让他们表达一下对“雪”的感受。你一言、我一语,争着举着小手!接着,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写“雪”的文章。孩子们情趣昂然,富有诗情画意的《美丽的雪花》,表达快乐的《我在操场上打雪仗》……“下雪了,我不顾一切地跑到操场上,把雪花紧紧地抓在手心,还没等我松开,调皮的雪儿就不见了……”、“……我抬起头,和雪花亲吻,我想,小雪花一定很快乐,因为有这么多的孩子在欢迎她们的到来……”。不管哪一篇,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远远地超出了我的想象。

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设置,引起了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调动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写作,这才是写作的根本。

三、在想象中体验,活跃学生思维、张扬独特个性

写作离不开想象,有了想象,就可以把世间万物联系起来,从而使思维更活跃,文章的内容更充实,语言更生动。小学生正处在开发思维、发展思维的最佳时期,有着开发不尽的思路潜能。小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可跨越时间限制,冲破空间的阻隔。他们喜欢想象中的事物,想象是学生内心真实的反应,表达了他们的童真童趣。如,有的学生把弯弯的月亮想象成黄豆荚,而星星就是蹦出来的小豆豆;还有的把月亮想象成星星的摇篮;还有的想象成妈妈的笑脸……这些富有诗情画意的想象多么让人对世界充满眷恋!这样的作文有血有肉,情感细腻,反映了孩子独特的个性。

此外,让学生坚持写日记,记录每天的生活、学习、衣食住行。锻炼学生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的能力。对提高孩子的写作技巧和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改变了学生怕写作文的局面,激发了学生说写的情趣。一位智者说,作文是一扇门,推开门,应当满是灿烂的阳光和芬芳的鲜花,它能给孩子带来的是自信、快乐和真实。

第四篇:在学习和思考中前行

在学习和思考中前行

————“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心得体会

彭原初中

付瑛娜

2014年4月19日到4月20日,在西峰区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迎来了杜郎口中学的名师,举行了“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的活动,我有幸近距离观摩了杜郎口中学杨伟丽老师的语文课,聆听了刘桂喜老师对我校课堂的诊断指导以及张代英校长的专题报告,还近距离地和杨老师进行了交流,让我受益匪浅,恍然大悟,下面就几点感受,在此一叙。

首先,语文课要注重对学生书写能力的培训,最起码要使每个人达到书写仔细、认真、规范。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字写得好看的学生,往往学习成绩好,阅读能力强,他们在练习写字时还能总结美的规律,训练自己对美的欣赏能力,从而,提高了对汉字美的欣赏水平。因此,我们要转变“字只要写对就可以”的错误思想,通过写字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在老师的指导和示范下书写规范,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另外,书写好了,学生的行为习惯,自信心也能得到提高。

其次,语文课要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古人云:“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说话也要经常练,尤其是在高效课堂上,学生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就要善于调动全部的语言资源,马上找到恰当的词,立刻脱口而出,而这一点就需要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另外,在中学阶段,随着知识视野的开阔,学生身心发育都很快,他们迫切 希望运用丰富的词汇、完整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这个阶段往往又出现一些不良现象,如病句多起来、说话不连贯;爱用名言警句、成语,却又用之失当;有时好说长句,造成句子成份残缺;等等。这些现象不足为怪。我们应及时抓住他们“想说”的强烈愿望,因势利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加强指导,加强训练。

再次,要对学生多点耐心,要善于鼓励学生,给学生展示的机会,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讨论交流时间。可以适当创设点小游戏,鼓励学生全员参与,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发言的自信,这对学生在整节课上的学习状态,表现十分重要,这一点尤为重要。

最后,要注重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我们要用积极的眼光、多角度、多层面地看学生,给学生一个恰当的评价,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成功的体验能让学生保持足够的探究热情,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

在后半学期,我决定在课堂上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做:

一、注重对学生书写能力的培训。让学生课前在黑板上听写词语、默写古诗词、文学常识、优美的语段等,由组长督促,每个小组每次两名同学,一周下来,每个学生至少能很好地练习一次,既写好了字,也巩固了基础知识。另外,继续抓学生平时作业等书写。

二、注重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除过每天课前一名学生的演讲外,让每小组的组 长以及其他上课积极发言的学生,对本组缺少自信、不爱发言的学生进行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出机会,使他们先敢说,敢大声说,那么,口头表达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参与度也提高了。同时,我也会做好评价机制,用一切办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快乐学习。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以及杨老师对我的指导,我明白了很多,也会全部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争取有丰硕的成果。

2014年5月6日

第五篇:在生活中体验 在学习中成长

在生活中体验 在学习中成长

襄州区天润小学 马利

生活化的课堂就是充分利用生活中鲜活,立体的事例,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资源,用风趣,生动的语言让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对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一个回归本真的生活化课堂。“在生活中体验,在学习中成长”是我上了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后最大的感受。现代社会非常注重合作和交流,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合作和交往意识很差。所以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应尽快地让他们适应新的校园生活。小学一年级学生年少幼稚,从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说,他们正处于学习与游戏分化的最初阶段,对生活的了解和道理的认识都是蒙胧的。所以,思想品德课要让一年级学生理解观点、明白道理,教师就要讲究教学方法,就要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接受人生道理、良好品德的环境,努力构建一个回归本真的生活化课堂。

一、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生活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形式。生活作为人的生命世界,不同于观念世界。培养“热爱生活”的学生,实质上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让他们从小懂得珍爱生命,积极愉快地生活,有应付挑战的勇气,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如:《我上学了》一课中的“我将在这可爱的学校里学习、活动”一句,成人看来简单,但对不到七岁的一年级学生来讲,上学是生活的转折点,是一件大事。他们头脑中会产生各种想法,有新奇,有高兴,有自豪,也有害怕,甚至带有疑问。我们要紧紧抓住学生的不同想法,充分利用挂图、幻灯、课本中的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回忆开学第一天,校门口“欢迎新同学”的横标,老师、大哥哥、大姐姐在校门口迎接他们,并把他们领到教室等情景,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温暖,集体生活的和谐友爱。

二、引导学生学会生活

“生命根植于生活,生活因拥有无数的生命而精彩。”在《参加升旗仪式》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师生共同经历的生活,探索的本身就是在过有意义的生活。

真实的生活经历、经验就是最好的课程资源,也是课程的基础。在课中我采用“模拟升旗仪式”的活动不仅仅是让学生在体验中表达对国旗的爱,对祖**亲的爱,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体验到美好的生活,体验到了集体活动的快乐。这种教育不是通过“ 说”完成,而是孩子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的。

并且从学生们丰富的图片、实物、文字等展示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在课前认真的进行了准备,他们在收集、观察的过程中对国旗、国徽已有了初步了解,其活动空间延伸到校外,活动时间延伸到课外,在活动中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课上,师生、生生多向互动,在小组交流展示的基础上,学生走进了自己的生活,并不断进行着自我更新,不仅推动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学习,不同方法的交流也使孩子们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得到了提升,生活观点也得到了感悟与发展。

三、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

课堂教学要回归儿童的生活,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教学中用心去体验、感受。

在《说说我的爱》一课的教学中,无论是交流家庭情况,还是观察调查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爱好,都重视关注学生的体验,从学生生活中来,引导学生更好的面对生活。例如在“家庭对对碰”中,学生所表演的剪发动作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就是她长期观察父母理发,基于生活中对父母的了解,有真切的生活体验,其他学生也看得津津有味,联系自己父母的职业,也调动了他们生活的储备,这就是把生活素材转为课堂教材,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留心观察,体验每个生活细节,并学习有价值的生活。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加强“三生课堂”教学研究,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既要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通过教学,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现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下载在生活中体验,在思考中感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生活中体验,在思考中感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维修中思考,在思考中维修

    在维修中思考,在思考中维修九厂报修无锡外圆磨床由于静压主轴润滑不畅,导致其频繁抱死,多次对主轴进行抛光维修,给九厂经营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众骋公司机械工程师汪里征到现......

    在实践与思考中前行

    在实践与思考中前行 ―― 实施“先学后教 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工作汇报 2010年伊始,遵照建瓯市教育局的工作部署及瓯教(2010)7 号文《建瓯市教育局关于推行川石中学“先......

    在思考中成长杂文随笔

    刚刚夜跑回来,又洗了热水澡,很舒服。可能是立秋的原因吧,晚上的天气不在前几天那样闷热,如果只是散步,应该都不会出汗。我没有什么运动细胞,更谈不上特长,但跑步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

    思品教学在生活中的感悟[大全五篇]

    七年级思品教学心得为人师已有19年之久了,在这不长不短的十九年里让我深深的感受到要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思品老师不是件容易的事。下面是我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与各位......

    浅谈在生活中感悟思想品德

    浅谈在生活中感悟思想品德 深圳市新秀小学 陈子芳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思想品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处理与自身、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而逐......

    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是一个非常美......

    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即生活,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让......

    在生活中体验数学价值

    在生活中体验数学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问题,不断激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