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读《边城》有感(大全)
隐伏的悲痛, 谁解其中味
——重读沈从文《边城》有感
读罢《边城》,合卷掩眸,再次沿着这条响彻千年带着楚戈般古旧与悠远的沅水,溯源至从文先生笔下的凤凰古城,任思绪如袅袅炊烟般油然升起。看哪,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白塔之下,依稀有人家。吊脚楼旁,野渡无人舟自横。绕山岨流,茶峒城边,龙舟竞赛,河中捉鸭,鸟雀鸣竹篁,与人争欢喜。心中的边城,大抵如此!
记得高中语文课本节选过《边城》片段,当时老师说它是“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亦有评价说“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的《边城》被遴选进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使高中学生得以领略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的美。”当时的自己也仅是肤浅的流连忘返于沈先生为我们勾勒的世外桃源湘西的山水美、风情美和人性美之中,爱那种恬淡、质朴的诗意生活。可是进了大学,当自己再读之后,我的心中却隐约飘出了几许闲愁。试问闲愁都几许?沈先生写下此文,难道真只为让我们“领略笔下湘西世界的美”么?
我摇头。心中反复思考沈从文先生那句:“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视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视了。”是啊,“美丽总是令人忧愁”。沈从文先生在给我们展现这一幅人与自然相得相融,优美和谐图画的同时,却又流露出一副面对人生悲凉命运的无奈与困惑的面孔。翠翠那“隐伏的悲痛”,小说里爱情悲剧那“隐伏的悲痛”,物质文明、现代文明侵蚀下沈先生记忆中的湘西已成“乌托邦”那“隐伏的悲痛”……所有的所有,都已悄然浮出沅水之上,浮于边城之畔。一.翠翠及其爱情悲剧“隐伏的悲痛”
翠翠,湘西山水孕育出来的精灵,“她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着她,教育着她。”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边城的风日、山水,使她出落成一个眉清目秀、聪慧温柔,且带几分矜持、几分倔强的少女。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精灵,当她向我慢慢走近时,我感觉到的是越来越清晰的对爱情的渴望,却又有越来越模糊的对爱情的信心。梦想在一轮轮的破灭中升华,爱在脆弱中坚强,同时又在坚强中脆弱!
这样一个圣洁淳朴的世外桃源,本该能够圆满美好的家庭,可父母的爱情悲剧,爷爷的溘然长世,傩送的远走他乡,使她痛苦至极,她谢绝船总让她住进他家的好意,而是像爷爷那样守着摆渡的岗位,像母亲当年那样苦恋并等待着傩送归来,她孤寂地守在渡口与黄昏作伴,怀着希望与自己坎坷命运作持久的抗争,而傩送“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留下的仅是凄凉的余韵,是生死契阔、会合无缘的感伤······
《边城》是一幕爱情的悲剧,看似文字轻松酣畅的流淌,实则笔墨浓晕幽幽的凝重,它的感人正是爱情悲剧的美丽。小说的开篇对翠翠身世的描写就隐隐约约沁濡着“隐伏的悲伤”。《边城》以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故事作为主线,同时,小说中也暗含了翠翠母亲的爱情故事,两段故事都带有悲剧意味,如宿命中轮回的悲歌般一直纠结在心头,剪不断,理还乱!沈先生笔下的妙龄少女翠翠,细腻的再现了一个少女春情朦胧的心里变化,生动的刻画了少女羞涩的恍惚与冷漠。由于从未有过母爱和作为女性的涉世,心理孤独的翠翠面对痴心爱情不知所措,一次次含蓄埋没,躲避推脱,终于忧郁等待竟是一场悲剧。山崖上再也听不到天保和傩送兄弟月夜的山歌,天保在漩涡中溺水身亡,傩送悲痛之际又不愿接受家中“新碾坊”的催逼,去了遥远的“桃源”地方。在这令人心碎的时刻,爷爷在吃了掌水码头“一闷拳”的怨恨后,那个暴雨雷鸣的夜晚,碧溪岨的白塔终于倒塌,翠翠唯一的亲人,辛劳一生的老船夫在睡梦中带着忧虑和期待撒手西去。这一切的发生,犹如一个个巨石压抑着翠翠幼小的心灵。翠翠在杨马兵等人述说中,明白了一切,她痛哭了一个晚上,可是那如歌的岁月似白河流水滔滔而去,那“隐伏的悲痛”也如墨点般在白纸上释荡开来,挥之不去。
还记得小说中有一段写道翠翠“坐在悬崖上,很觉得悲伤”。有人说,“悬崖”这个意象,准确地揭示了翠翠濒临深渊、进退两难的困境:梦醒了却无路可走——这是所有非西方民族和文化面对西方现代性冲击的共同命运。二十岁的我,涉世不深,思考不够,因此对这个问题没有那么深入的探索。我只是在想,假如翠翠真的出走了,那么,翠翠走后会怎样呢?她会找到那份爱情获得幸福吗?感性思维期待如此,可是理性思维却告诉我,如鲁迅所说,“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沈从文先生很多小说如《一个女人》、《萧萧》、《三三》、《巧秀与冬生》、《丈夫》、《小砦》等可以看作是“翠翠系列”。在这些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翠翠的“出走”,以及她们在“堕落”与“回来”之间绝望挣扎的心路历程。就算勇敢地出走又如何呢?这种欲罢不能、欲语还休、无果而终的爱情迷雾,这种无可奈何、摆脱不了的女性宿命难道不也是一种“隐伏的悲痛”么?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自是《边城》的结尾。挥洒的十分悲壮幽深,意境深沉:“到了冬天,那个圯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先生诗歌般精妙的几笔点缀,给人留下了悠长的惋惜和无限的牵挂期盼。或许作者想通过二老“也许明天回来”来点燃翠翠心灵的一时希望。但“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又岂不是给她一种无尽的无限的无法自拔的困惑与迷茫?!一个从小就遭受人生悲惨命运的心灵,本想寻得一处关爱、拯救的归宿,却一直得不到实现。这难道不是许多人的写照?这难道不也是一种“隐伏的悲痛”?又或许每一位读者在掩卷之际,都会像我一样,内心为优美而感伤的希冀所充满,盼着二老傩送的归来,并盼着美丽的翠翠戴上红色头盖出嫁的日子。可是,这也仅是个柏拉图式的梦罢了!
关于《边城》,沈从文说:“将我某种受压抑的梦写在纸上。……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这一来,我的过去痛苦的挣扎,受压抑无可安排的乡下人对于爱情的憧憬,在这个不幸故事上,方得到了排泄与弥补”。这是沈从文通过《边城》寄托他的文化恋母情结的真实的说明,也点出了《边城》故事“田园牧歌式”的背后,“隐伏的悲痛”!
有人说,《边城》是一曲描写湘西人性美的“牧歌”,一部美丽得如此朴素,悲剧得如此恬淡的人性“牧歌”。而我却更愿意将《边城》解读为带着淡淡的忧伤的一幅刺绣,作者用细腻和婉转的针法,带着丝丝的痛,编织它,穿刺它,最终呈现给我们的是完整的美好画卷。而那“隐伏的悲痛”,谁解其中味?谁解其中味呢!
二.《边城》主旨寄托沈从文自身“隐伏的悲痛” 关于《边城》的主旨,用沈从文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事实上,这种宁静的生活若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相对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滚滚尘寰的“世外桃源”!在这块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本质的“爱”。沈从文正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纯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
有人说,你越难以得到什么,越是渴望、憧憬什么。这句话使我隐约猜测为什么沈从文先生要极力描写、极力回味湘西之美了。也许,作者是想要通过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翠翠与傩送这对互相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所谓的大城市的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没有所谓的大城市中离经叛道的惊世骇俗之举,更没有所谓的大城市中充满铜臭味的金钱和权势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自然的男女之情,这种情感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清新而健康。或许,沈从文先生对两个年轻人对待“爱”的方式热切的赞扬,对湘西美景极力的描写,是对它记忆中湘西人民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由衷的赞美和留恋吧!尽管那已是行走在岁月中、仅存在于记忆中的伤逝了!理想描绘得越美好,“隐伏的悲痛”隐藏得越深沉;现实运转得越复杂,“隐伏的悲痛”涌动得越激烈!沈从文先生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这“隐伏的悲痛”叫他如何不感慨万千呢!小说中的简单与生活中的复杂,这“隐伏的悲痛”叫我们怎么能没有共鸣呢? “你害怕明天的事实,或者说你厌恶一切事实,因之极力想法贴近过去,有时并且不能不贴近那个抽象的过去,使之成为你稳定生命的碇石”,沈从文先生如是说。从这句话中我隐约触摸到那种“隐伏的悲痛”了。“那个抽象的过去”指的是什么?是小说中沈从文先生以如椽巨笔,为我们绘就的如诗如画、如梦如烟、田园牧歌式的美丽的湘西世界么?“稳定生命的碇石”指的是什么?是沈从文先生毕生拱卫的人性之爱、原始之美么?
高中老师曾分析过,沈从文先生作为“京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他们专心耕作“自己的园地”,远离政治,安于书斋,渴望个性自由独立;同时,他们怀着“人生艺术化”的追求,渴望得体地活着。沈从文先生的抒情体叙事风格,多从乡土社会或抒情中构筑一种理想的完美社会,他持着“返璞归真”的独特文化观念,构建着属于自己的都市和乡下“两个世界”。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后,当都市道德的虚伪和雌性侵蚀着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世界,甚至那梦幻湘西已成乌托邦,沈从文先生以及我们还会笑得灿烂、美得沉醉么?
老师曾叫我们思考过一个问题,沈从文的文化观念是否有偏激之处?文化之根该如何寻觅?在我看来,我很欣赏他的文化观念。试想一下,当人生的荒谬、生命的悲剧本质、现代之美对自然之美的入侵都在困扰着你,你该如何守候心中那片净土呢?帕斯卡尔说过,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沈从文虽号为“文体作家”,他的作品却是承载了他的人生理想的。这理想是什么?我看就是想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射到老态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兴奋起来,年青起来,好在20世纪血腥残忍的舞台上呐喊着争取有尊严有个性活着的权利。不是么?只有民族之根紧紧扎根在几千年的地下沃土,只有保证生存问题,才有资格谈一切。不然,文化之根绝对只是可笑的奢谈罢了!可是,当记忆中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朴素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的人生观,怎么能没有那种“隐伏的悲痛”呢?当沈从文先生从乡下跑到大城市,所谓上层社会的奢靡腐烂生活,城里人那种“庸俗小气自私市侩”让他这个“乡下人”深恶痛绝,这怎能不引发他的乡愁?这怎能不使他怀念故乡湘西尚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所摧毁的淳朴民风?
可是,即便在湘西,这种古朴的民风也正在消失。沈从文得意门生汪曾祺有评价说,《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亦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这是“中国另一地方另外一种事情 ”。《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的很深的悲剧感。可以说《边城》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这就必然在恬淡美好背后涌动着“隐伏的悲痛”。
人心多虑,命运无情,矛盾之中深蕴悲凉!
人性向善,生命多爱,却彼此隔膜而心生忧伤!生活单调,环境闭塞,使人内心落寞而惆怅!
这是《边城》“隐伏的悲痛”。而沈从文对人生人性痛苦感悟后内心的忧伤正是《边城》一切忧伤之根源,《边城》的忧伤内蕴令人警醒和反思,《边城》同时也就有了深层而独特的美感。《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理想人生的缩影,是他远离“边城”而作于都市的梦。
《边城》,是一首哀婉的抒情诗。最后,回到小说作结吧。江河的浪花漂白了人世间最美丽的颜色,岁月的浊水消融了无数的人事与尘嚣,沅水河边,翠翠只有“此恨绵绵无绝期”地等待。
二老还不曾回茶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但是,这个上川东下桃源的二老沈从文能找到返回边城的路吗?
第二篇:重读“老三篇”有感范文
重读“老三篇”重有感
读“老三篇”,思想重又被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默默无闻、不怕牺牲、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精神所感动。《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每文章都语言朴实,通俗易懂,但每篇都一再向我们诠释了一个道理,都就是:我们共产党人之所以有不竭的精神动力,是因为我们党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人民,我们党革命的靠山是人民,我取得革命胜利有根本原因是切实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历史已然过去,进入新时期,我们党仍然凭借着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领导着人民群众战胜了无数的困难险阻,朝着习总书记提出的伟大“中国梦”奋勇前进。“中国梦”就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毋庸置疑,要实现“中国梦”,我依然须抓住我实现事业的最主要的依靠力量和最根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我们来自群众,我们依靠群众,我们服务群众,“群众”观点始终是我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思想观点,最朴实的人生观。这也是我们在新时期做好工作,完成好任务,实现“梦想”的最根本的思想基础。作为安吉人,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幸福安吉”的梦,而实现这个梦想,同样必须确保这种“群众”观点牢不可破。
“幸福安吉”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目的就是方向,方向正确,才有前进的动力。把服务群众作为我们事业方向,不仅正确而且崇高,更赋于我们不竭的动力。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安吉,就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建成美丽的生活家园,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富裕、美丽、幸福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群众满意。富裕、美丽是物质方面的要求,幸福则是满意度的考量,是精神方面的评价。体现了我们在服务群众标准上的更高追求。这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警醒自律,从方方面面加强认识,提高要求。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服务的能力。要不断改进作风,提高服务的水平。不仅要在工作中杜绝“庸、懒、散、奢”的情况,更要切实把服务群众内化为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外化为工作作风和具体行动。
实现“幸福安吉”依靠的是人民群众。有了梦想,还需要践行。“幸福梦想”关键在于奋斗创业,而奋斗创业需要全县人民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只有积极动员群众,紧密依靠群众,使群众理解我们所思、所想、所做,理解我们追求的目标和工作的意义,真正得到群众的支持,我们的工作才能不断的突破,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最美丽乡村”的目标之所以能成为现实,就是因为它的成果是群众所需求的,措施是群众所支持的,过程是群众所参与的。在美丽乡村基础上要实现“幸福梦”,同样需要依靠群众做好我们每一阶段的工作。当前我县“三个安吉” 建设、“三改一拆”等很多工作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但只要我们的出发点是为群众,我们紧紧的依靠群众,做好群众工作,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幸福安吉”的发民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是我们目标的最终体现。“三个安吉”建设最终是为了满足群众需求,让群众安居乐业。“美丽乡村”创建就是将发展成果向乡村转移,并取得成功的有效方式。不仅如此,我们还要着力改善民生,要进一步健全养老、医疗、求学、就业、福利等社会保障体系,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成果,享受幸福。
重读“老三篇”,想到的是人民群众是我们奋斗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我们事业的基石。任何时期的共产党人,都应当深悟我们党理论的精髓,找准定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推动我们事业的发展,工作的进步。
第三篇:重读道德经有感
《道德经》,传说是春秋时期老子所写,为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为韵文哲理诗体。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二章讲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在老子看来,生活腐败有害身体健康!他认为,过分追求色彩的艳丽,使人眼花缭乱,最后必定视力变差;过分追求声音的美妙,最后必定使人听觉失灵;过分追求味道的鲜美,经常吃丰盛的食物,使人食不知味;过分纵情玩乐,使人心神放荡,魂不守舍;过分追求金银珠宝,最后使人行为不轨,身败名裂。因此,圣人善于取舍,务实不务虚,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视野声色之娱,摒弃物欲的诱惑,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老子在这段论述中强调欲望对人的危害,告诫人们那不是真正的享受,而是在糟蹋自己的身心健康!宁取质朴宁静,不求奢侈豪华。他提倡崇俭节欲,主张清心寡欲。告诉人们要修炼自己的心境,丰富自己的学识,放弃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为充满诱惑的外界事物所左右。提醒大家要明白自己身上的神圣使命是什么,做到有思想、有理想、有志向,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不能迷失自己的方向。
对于这一章,人们普遍认为老子是针对奴隶主、贵族贪欲奢侈、纵情声色而写的,是揭露和劝诫,也是严正警告。老子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新旧制度交替、社会动荡不安之际,奴隶主、贵族生活日趋腐朽。他目睹了上层社会的生活状况,因而认为社会的正常生活应当是为“腹”而不为“目”,务内而不逐外,但求安饱,不求纵情声色之娱。在此,老子所反对的腐朽生活,并不是普通劳动民众的,因为“五色”、“五味”、“五声”、打猎游戏、珍贵物品并不是一般劳动者可以拥有的,而是贵族生活的组成部分。他希望人们能够丰衣足食,建立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方式。
当然,人非圣贤,总不免会有一些占有欲和私念,但有得必有失,只有当我们正确处理好得与失的关系,方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人的喜好、生活习惯、价值取向,会决定人们行为的结果,决定人们的健康状态和精神风貌。老子在此只是列举了几个乱人心智的行为,其实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过分崇尚纸醉金迷,过度追求灯红酒绿,容易令人贪婪成性、丧失理性、行为失常,那不是享受,是在毒害自己。权力也好,金钱也罢,问题的关键是要能够控制住欲望,不要为外界的诱惑所动。老子的这段论述众所周知,人们总是用这段话来警示自己、告诫他人。
第四篇:重读“老三篇”有感
重读“老三篇”感
“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凝结着上一代人抹不去的情怀,成为那一代人的精神支柱。今天,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老三篇”中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思想焕发的无穷活力。重读“老三篇”,掩卷深思,无论是张思德、白求恩,还是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沈浩、钱学森、杨善洲……,他们都有着共产党员的本色特质: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正因为如此,在炮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他们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创造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征程上,他们夙兴夜寐、开拓进取,创造了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以及汶川抗灾救灾精神和重建奇迹。平凡创造伟大,这里面无处不闪现着一个又一个平凡而普通共产党员的身影,他们正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那种“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在当前倡导弘扬“红色文化”的同时,再读“老三篇”,从中使我感悟共产党员应具有的平凡而伟大的精神,使之转化为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品格。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切实担当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历史重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敢于同错误思想作不疲倦的斗争,不管形势任务怎么变化,始终保持头脑的清醒,用实际行动书写对党对人民的忠诚,展现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时时以一名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勤政为民的责任意识,以奋力拼搏、奋勇争先、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率先垂范,尽职尽责,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以服务群众为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基层党员来自基层、工作在最前沿、直接面对群众的优势,处处维护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努力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使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温暖。
“十二五”规划刚刚开始,已从新的战略高度、新的历史起点明确了新一轮发展目标。在向新的奋斗目标进军中,面对国际环境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面对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交织,面对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困难阻力,广大党员带头发扬新时代的“愚公精神”,化压力为动力,转危机为契机,埋头苦干、锲而不舍,排除万难、不懈奋斗,争创新的业绩,夺取新的胜利。
第五篇:重读《鱼鳞》有感
重读《鱼鳞》有感
技艺高超的吉他手需要一个完美的拨片,对他倾慕已久的金鱼将自己的鳞片一一献出,自己却在疼痛中死去,为的仅仅就是一曲曲无与伦比的歌声与他那满足的笑容„„
其实认真想想,生活中的我们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或像痴傻的金鱼,在乎这明明不在乎自己的人,殊不知越是自己在乎的人,越会让自己狼狈不堪、遍体鳞伤,尤其是自以为在乎自己的人。其实生活中只要多一些无所谓的心态,便大可不必如此。
我们或像贪婪的吉他手,伤害着明明很在乎的自己的人。用别人的伤痛来满足自己像海水一样无止境的欲望,最后弄得自己满脑愁思。其实只要知足就不会活得这么累,毕竟,退一步,海阔天空。
扪心自问,我觉得自己既有金鱼的痴傻,又有吉他手的贪婪。
我痴傻,曾纵容着一直犯错的姐姐与弟弟,由着他们“丧尽天良”、“没心没肺”,甚至还帮衬着干错事。不久东窗事发,才发现自己多么愚蠢,许久都活在自责之中„„
我贪婪,曾学着叛逆的姐姐以种种理由威逼父母来满足私欲,静下心来才发现父母的青春不在,而自己何异于一只没有人性的吸血鬼„„
以前的我,老以为自己就是别人的中心,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痴傻、贪婪,有太强的存在感。而现在,才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天真,才为以前的事追悔莫及„„这一切的一切,皆是因为未将自己融入这大千世界,而做了个井底之蛙而已。
现实是骨感的,我不能像哈利波特那样玩转自己的生活,所以从今天起,我将努力地去改变自己,去改变那个痴傻而又有些贪婪的自己,让骨感的现实变得丰满!相信自己,昂起自己的头颅,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