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投入和情感体验(最终版)

时间:2019-05-12 12:38: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投入和情感体验(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投入和情感体验(最终版)》。

第一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投入和情感体验(最终版)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投入和情感体验

一、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投入

在学生数学学习中我们提出三个问题:第一,学生是不是注重用联系和理解的方法学习数学?第二,学生是不是依赖于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数学?第三,学生在学习策略方面是否具有独立性?这可以体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投入。

在小学五年级的小学生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中的认知水平方面已有一些不同,这些不同往往和学生所采取的学习策略有联系。在小学五年级学生中,学习的方式已经初步形成。并且,这种学习的方式也是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形成的,这种方式将会影响到以后的学习,是重要的学习素质,具有深远的影响。学生的不同的认知投入类型往往和教师的教学有关,也与其在教学过程中情感体验有关。综合起来,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往往和认知水平有关。

1.浅层次策略

记忆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为背公式或方法。这些同学认为,记忆是学习数学的最有效的方法,背出基本的公式和方法是最重要的。

练习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为反复练习,在解题练习中学数学。学生的基本想法是,对于数学学习来说最重要的是练习,只有反复练习才能学好数学,没有练习就没有数学。这些同学通过反复和练习记忆概念公式以形成技能,他们认为数学成绩是练出来的。

测验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把学习数学的过程作为一个准备测验(或者考试),进行测验和事后订正的过程。在他们看来,没有测验,就记不住知识。这些学生的基本想法是,学习是通过一个又一个测验来形成的,准备测验,进行测验以及事后订正等过程可以使学生掌握数学,形成技能。

2.深层次策略

审题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把审题和分析作为学习数学的关键。这

类学生的基本想法是,在小学数学中,应用问题是最重要的,学好应用问题关键是看清问题(包括条件和问题),并把这些资料和学过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分析和综合是重要的。

归纳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归纳出数学单元知识的要点,在此基础上加以整理、理解和记忆。这类学生认为,在老师讲课或者自己看书的基础上,都要归纳出若干要点,对这些要点进行理解和记忆是重要的。

联系和理解的策略。这一类方法的基本的特点是把学过的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这类同学认为,学习数学要想一想这些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多大的用处,或者联想到以前学过的知识。这类同学学习比较活,思路一般比较广。

对学习方法进行总结的策略,其基本特点是经常对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一些反思。例如,这些学生如果用一种方法解题并无法求出答案时,会用另外的方法来尝试。在读数学课本时,经常思考其中有哪些是要切实掌握的要点,而不是简单地把课本看完。在学完数学章节时,总是回头看看哪些内容我掌握得不够。

3.依赖的策略

依赖家长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的特征是有问题找家长。学生的家长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陪读,由家长归纳出若干要点,并解答难题,学生一有问题,就找家长。离开家长的陪读,学生无可适从。

依赖老师。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完全听从老师的安排,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进度是学生的学习进度。这些学生认为,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是听从老师的安排,老师教什么,我学会什么;老师怎么教,我怎么学。

此外,还有自学的方法。这类学生认为,学习最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进度进行,自学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自学的方法可以是深层次的,也可以是浅层次的。

实际上,学生这三种策略表现体现了三种认知的特点,反映了学生认知投入的基本情况。浅层次的策略、深层次的策略和依赖教师(或者家长)的策略,实

际上表现了三种不同认知水平。浅层次的策略表现了死记硬背的和机械的认知水平,深层次的策略具有理解和反思性的认知水平。依赖的策略,依赖自学的方法既可以是深层次的,有时也可能是浅层次的。依赖教师或者家长策略,实际上,在课堂教学的情境下,主要体现为依赖教师,体现了学生认知策略仍不成熟,从而认知水平并不稳定。当教师使用较好的教学策略时,学生的学习策略就比较好,当教师使用不够好的教学策略时,学生的学习策略也不够好。研究发现,依赖的策略更多地与深层次的策略有关。

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情感体验

通常,学生在数学课上的情感感受,综合学生的具体反映有这样几种:第一,对学习内容和过程感到有趣;第二,虽然谈不上对学习有趣的感受,但完成学习任务或者取得好的成绩感觉到愉快和满足;第三,对考试和测验的焦虑,对考试成绩很担心;第四,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厌倦。具体来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有:

乐趣感。有乐趣感的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内容和数学课很有趣。如应用问题、巧妙算法和美丽的几何图形都吸引了他们。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好奇心,而好奇心又不断地得到满足。例如,有学生说,我觉得上课中有的数学问题很有趣;有的学生说,我很喜欢解决应用问题,解应用题可以把数学知识和自己平时生活联系起来;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总和我一起做数学思考游戏,我觉得很有趣;有的学生说,我比较擅长几何,所以一直对几何问题很感兴趣。有的学生说,在几门课中,我最喜欢数学课,觉得上数学课时间过得很快。有的学生在上课以后说,数学课老师今天讲课很有趣,所以我觉得很开心;数学课堂上有一些讨论,同学们在一起讨论很愉快。

成功感。许多学生认为,虽然数学对他们说来并不十分有趣,但是他们努力学习主要是为了取得好的成绩,这一类学生认为好的数学成绩总是给予他们愉快的体验。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对我学习数学要求比较高,我这一段数学成绩不错,我觉得很高兴。有的学生说,我的数学成绩有进步了,我很高兴。有的学生说,最近一次考试我的

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老师也表扬了我,我太高兴了。

焦虑感。有一些学生对数学考试和测验存在焦虑。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这些学生害怕数学测验和考试,在测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不同程度的紧张,这种情感体验也影响了学生平时的学习。特别是在不理解数学知识或做不出数学问题等等情况下。这些学生有的很希望能学好数学,有一定的上进心。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对我的要求很高,希望我的数学成绩好一些,我的成绩总是不理想,上课有的问题不会做,很着急。有的学生在上课以后说,我每次数学测验总是很紧张,以致影响测验的成绩,有一些本来能想出来的问题也想不出来了。有的学生说,我的数学成绩不好,我看到数学课很害怕,看到数学教师也不敢多说话。有的学生说,我每次测验很粗心,计算结果总是有错误,我对考试成绩很担心。

厌倦感。也有一些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感到厌倦。这一类学生表现为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无精打采,有的学生讨厌做数学题,有的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很疲劳,对学习新的知识厌倦。这些学生得过且过,并无很大的上进心。例如,有的学生在课后说,我觉得数学课上练习太多,内容很没劲。有的学生说,我觉得数学除了对付考试以外并无太大的用处,所以我一做数学题目就感觉到没有什么劲头。有的学生说,在几门课中,我最不喜欢数学,学习数学使我觉得有些疲劳。有的学生说,我学习数学是为了完成任务,我对学习数学没有什么兴趣。

进一步还会发现以下特点:1.情感体验为“有趣”的那些学生中,在学习中显示出一种兴奋,喜欢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2.对数学学习“厌倦”的学生中大多数是数学成绩不太好,从而产生对数学的恐惧。3.虽然对同一个学生来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体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而改变,但在一定时期,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学习基本的情感体现具有相对的稳定性。4.对数学学习而言,学生上述的情感体验并不是只有一种情感体验。如觉得数学

有趣的同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产生焦虑的感觉。5.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虽然可能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但是总是有一种主要的情感体验。

第二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投入和情感体验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投入和情感体验

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谌业锋

一、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投入

在学生数学学习中我们提出三个问题:第一,学生是不是注重用联系和理解的方法学习数学?第二,学生是不是依赖于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数学?第三,学生在学习策略方面是否具有独立性?这可以体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投入。

在小学五年级的小学生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中的认知水平方面已有一些不同,这些不同往往和学生所采取的学习策略有联系。在小学五年级学生中,学习的方式已经初步形成。并且,这种学习的方式也是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形成的,这种方式将会影响到以后的学习,是重要的学习素质,具有深远的影响。学生的不同的认知投入类型往往和教师的教学有关,也与其在教学过程中情感体验有关。综合起来,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往往和认知水平有关。

1.浅层次策略

记忆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为背公式或方法。这些同学认为,记忆是学习数学的最有效的方法,背出基本的公式和方法是最重要的。

练习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为反复练习,在解题练习中学数学。学生的基本想法是,对于数学学习来说最重要的是练习,只有反复练习才能学好数学,没有练习就没有数学。这些同学通过反复和练习记忆概念公式以形成技能,他们认为数学成绩是练出来的。

测验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把学习数学的过程作为一个准备测验(或者考试),进行测验和事后订正的过程。在他们看来,没有测验,就记不住知识。这些学生的基本想法是,学习是通过一个又一个测验来形成的,准备测验,进行测验以及事后订正等过程可以使学生掌握数学,形成技能。

2.深层次策略

审题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把审题和分析作为学习数学的关键。这类学生的基本想法是,在小学数学中,应用问题是最重要的,学好应用问题关键是看清问题(包括条件和问题),并把这些资料和学过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分析和综合是重要的。

归纳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归纳出数学单元知识的要点,在此基础上加以整理、理解和记忆。这类学生认为,在老师讲课或者自己看书的基础上,都要归纳出若干要点,对这些要点进行理解和记忆是重要的。

联系和理解的策略。这一类方法的基本的特点是把学过的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这类同学认为,学习数学要想一想这些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多大的用处,或者联想到以前学过的知识。这类同学学习比较活,思路一般比较广。

对学习方法进行总结的策略,其基本特点是经常对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一些反思。例如,这些学生如果用一种方法解题并无法求出答案时,会用另外的方法来尝试。在读数学课本时,经常思考其中有哪些是要切实掌握的要点,而不是简单地把课本看完。在学完数学章节时,总是回头看看哪些内容我掌握得不够。

3.依赖的策略 依赖家长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的特征是有问题找家长。学生的家长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陪读,由家长归纳出若干要点,并解答难题,学生一有问题,就找家长。离开家长的陪读,学生无可适从。

依赖老师。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完全听从老师的安排,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进度是学生的学习进度。这些学生认为,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是听从老师的安排,老师教什么,我学会什么;老师怎么教,我怎么学。

此外,还有自学的方法。这类学生认为,学习最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进度进行,自学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自学的方法可以是深层次的,也可以是浅层次的。

实际上,学生这三种策略表现体现了三种认知的特点,反映了学生认知投入的基本情况。浅层次的策略、深层次的策略和依赖教师(或者家长)的策略,实际上表现了三种不同认知水平。浅层次的策略表现了死记硬背的和机械的认知水平,深层次的策略具有理解和反思性的认知水平。依赖的策略,依赖自学的方法既可以是深层次的,有时也可能是浅层次的。依赖教师或者家长策略,实际上,在课堂教学的情境下,主要体现为依赖教师,体现了学生认知策略仍不成熟,从而认知水平并不稳定。当教师使用较好的教学策略时,学生的学习策略就比较好,当教师使用不够好的教学策略时,学生的学习策略也不够好。研究发现,依赖的策略更多地与深层次的策略有关。

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情感体验

通常,学生在数学课上的情感感受,综合学生的具体反映有这样几种:第一,对学习内容和过程感到有趣;第二,虽然谈不上对学习有趣的感受,但完成学习任务或者取得好的成绩感觉到愉快和满足;第三,对考试和测验的焦虑,对考试成绩很担心;第四,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厌倦。

具体来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有:

乐趣感。有乐趣感的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内容和数学课很有趣。如应用问题、巧妙算法和美丽的几何图形都吸引了他们。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好奇心,而好奇心又不断地得到满足。例如,有学生说,我觉得上课中有的数学问题很有趣;有的学生说,我很喜欢解决应用问题,解应用题可以把数学知识和自己平时生活联系起来;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总和我一起做数学思考游戏,我觉得很有趣;有的学生说,我比较擅长几何,所以一直对几何问题很感兴趣。有的学生说,在几门课中,我最喜欢数学课,觉得上数学课时间过得很快。有的学生在上课以后说,数学课老师今天讲课很有趣,所以我觉得很开心;数学课堂上有一些讨论,同学们在一起讨论很愉快。

成功感。许多学生认为,虽然数学对他们说来并不十分有趣,但是他们努力学习主要是为了取得好的成绩,这一类学生认为好的数学成绩总是给予他们愉快的体验。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对我学习数学要求比较高,我这一段数学成绩不错,我觉得很高兴。有的学生说,我的数学成绩有进步了,我很高兴。有的学生说,最近一次考试我的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老师也表扬了我,我太高兴了。

焦虑感。有一些学生对数学考试和测验存在焦虑。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这些学生害怕数学测验和考试,在测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不同程度的紧张,这种情感体验也影响了学生平时的学习。特别是在不理解数学知识或做不出数学问题等等情况下。这些学生有的很希望能学好数学,有一定的上进心。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对我的要求很高,希望我的数学成绩好一些,我的成绩总是不理想,上课有的问题不会做,很着急。有的学生在上课以后说,我每次数学测验总是很紧张,以致影响测验的成绩,有一些本来能想出来的问题也想不出来了。有的学生说,我的数学成绩不好,我看到数学课很害怕,看到数学教师也不敢多说话。有的学生说,我每次测验很粗心,计算结果总是有错误,我对考试成绩很担心。厌倦感。也有一些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感到厌倦。这一类学生表现为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无精打采,有的学生讨厌做数学题,有的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很疲劳,对学习新的知识厌倦。这些学生得过且过,并无很大的上进心。例如,有的学生在课后说,我觉得数学课上练习太多,内容很没劲。有的学生说,我觉得数学除了对付考试以外并无太大的用处,所以我一做数学题就感觉到没有什么劲头。有的学生说,在几门课中,我最不喜欢数学,学习数学使我觉得有些疲劳。有的学生说,我学习数学是为了完成任务,我对学习数学没有什么兴趣。

进一步还会发现以下特点:1.情感体验为“有趣”的那些学生中,在学习中显示出一种兴奋,喜欢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2.对数学学习“厌倦”的学生中大多数是数学成绩不太好,从而产生对数学的恐惧。3.虽然对同一个学生来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体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而改变,但在一定时期,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学习基本的情感体现具有相对的稳定性。4.对数学学习而言,学生上述的情感体验并不是只有一种情感体验。如觉得数学有趣的同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产生焦虑的感觉。5.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虽然可能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但是总是有一种主要的情感体验。

第三篇:摭谈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投入和情感体验

浅谈数学学习中的认知投入和情感体验

——高中数学教学实感

董生麟

(甘肃省陇西县文峰中学 748000)

一、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投入

在学生数学学习中我们提出四个问题:第一、学生是不是注重用联系和理解的方法学习数学?第二、学生是不是依赖于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数学?第三、学生在学习策略方面是否具有独立性?第四、学生是否只为了应试而搞题海战术?这可以体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投入。在农村的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才初步形成,这种方式将会影响到以后的学习,是重要的学习素质,具有深远的影响。学生的不同的认知投入类型往往和教师的教学有关,也与其在教学过程中情感体验有关,学生的数学学习中的认知水平已有明显的不同,这些不同往往和学生所采取的学习对策有联系。1.浅层次对策

记忆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为背公式或方法。这些同学认为,记忆是学习数学的最有效的方法,背出基本的公式和方法是最重要的。练习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为反复练习,在解题练习中学数学。学生的基本想法是,对于数学学习来说最重要的是练习,只有反复练习才能学好数学,没有练习就没有数学。这些同学通过反复和练习记忆概念公式以形成技能,他们认为数学成绩是练出来的。考试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把学习数学的过程作为一个准备考试,进行考试和事后订正的过程。在他们看来,没有考试,就记不住知识。这些学生的基本想法是,学习是通过一个又一个测验来形成的,准备测验,进行测验以及事后订正等过程可以使学生掌握数学,形成技能。2.深层次对策

审题。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把审题和分析作为学习数学的关键。这类学生的基本想法是,在小学数学中,应用问题是最重要的,学好应用问题关键是看清问题(包括条件和问题),并把这些资料和学过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分析和综合是重要的。归纳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归纳出数学单元知识的要点,在此基础上加以整理、理解和记忆。这类学生认为,在老师讲课或者自己看书的基础上,都要归纳出若干要点,对这些要点进行理解和记忆是重要的。

联系和理解。这一类方法的基本的特点是把学过的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这类同学认为,学习数学要想一想这些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多大的用处,或者联想到以前学过的知识。这类同学学习比较活,思路一般比较广。对学习方法进行总结,其基本特点是经常对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一些反思。例如,这些学生如果用一种方法解题并无法求出答案时,会用另外的方法来尝试。在读数学课本时,经常思考其中有哪些是要切实掌握的要点,而不是简单地把课本看完。在学完数学章节时,总是回头看看哪些内容我掌握得不够。2.依赖的对策

依赖老师。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完全听从老师的安排,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进度是学生的学习进度。这些学生认为,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是听从老师的安排,老师教什么,我学会什么;老师怎么教,我怎么学。此外,还有自学的方法。这类学生认为,学习最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进度进行,自学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自学的方法可以是深层次的,也可以是浅层次的。实际上,学生这三种策略表现体现了三种认知的特点,反映了学生认知投入的基本情况。浅层次的、深层次的和依赖教师的策略,实际上表现了三种不同认知水平。浅层次的策略表现了死记硬背的和机械的认知水平,深层次的策略具有理解和反思性的认知水平。依赖的策略,依赖自学的方法既可以是深层次的,有时也可能是浅层次的。实际上,在课堂教学的情境下,主要体现为依赖教师,体现了学生认知策略仍不成熟,从而认知水平并不稳定。当教师使用较好的教学方法时,学生的学习方法就比较好,当教师使用不够好的教法时,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够好。

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情感体验

通常,学生在数学课上的情感感受,综合学生的具体反映有这样几种:第一,对学习内容和过程感到有趣;第二,虽然谈不上对学习有趣的感受,但完成学习任务或者取得好的成绩感觉到愉快和满足;第三,对考试和测验的焦虑,对考试成绩很担心;第四,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厌倦。具体来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有:乐趣感。有乐趣感的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内容和数学课很有趣。如应用问题、巧妙算法和美丽的几何图形都吸引了他们。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好奇心,而好奇心又不断地得到满足。例如,有学生说,我觉得上课中有的数学问题很有趣;有的学生说,我很喜欢解决应用问题,解应用题可以把数学知识和自己平时生活联系起来;有的学生在上课以后说,数学课老师今天讲课很有趣,所以我觉得很开心;数学课堂上有一些讨论,同学们在一起讨论很愉快。

成功感。许多学生认为,虽然数学对他们说来并不十分有趣,但是他们努力学习主要是为了取得好的成绩,这一类学生认为好的数学成绩总是给予他们愉快的体验。有的学生说,我的数学成绩有进步了,我很高兴。有的学生说,最近一次考试我的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老师也表扬了我,我太高兴了。

焦虑感。有一些学生对数学考试和测验存在焦虑。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这些学生害怕数学测验和考试,在测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不同程度的紧张,这种情感体验也影响了学生平时的学习。特别是在不理解数学知识或做不出数学问题等等情况下。这些学生有的很希望能学好数学,有一定的上进心。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对我的要求很高,希望我的数学成绩好一些,我的成绩总是不理想,上课有的问题不会做,很着急。有的学生说,我每次数学考试总是很紧张,以致影响考试的成绩,有一些本来能想出来的问题也想不出来了。有的学生说,我的数学成绩不好,我看到数学课很害怕,看到数学教师也不敢多说话。有的学生说,我每次测验很粗心,计算结果总是有错误,我对考试成绩很担心。

厌倦感。也有一些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感到厌倦。这一类学生表现为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无精打采,有的学生讨厌做数学题,有的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很疲劳,对学习新的知识厌倦。这些学生得过且过,并无很大的上进心。例如,有的学生说,我觉得数学除了对付考试以外并无太大的用处,所以我一做数学题就感觉到没有什么劲头。有的学生说,在几门课中,我最不喜欢数学,学习数学使我觉得有些疲劳。有的学生说,我学习数学是为了完成任务,我对学习数学没有什么兴趣。

进一步还会发现以下特点:1.情感体验为“有趣”的那些学生中,在学习中显示出一种兴奋,喜欢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2.对数学学习“厌倦”的学生中大多数是数学成绩不太好,从而产生对数学的恐惧。只因为厌倦,主要是由于一方面学生觉得数学学起来非常枯燥;另一方面,有些学生平时在学习数学上,的确花费了好多时间,确实也努力了,但成绩不见明显的好转。3.虽然对同一个学生来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体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而改变,但在一定时期,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学习基本的情感体现具有相对的稳定性。4.对数学学习而言,学生上述的情感体验并不是只有一种情感体验。如觉得数学有趣的同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产生焦虑的感觉。5.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虽然可能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但是总是有一种主要的情感体验。

第四篇: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

纳雍县维新镇第二小学

蔡雪英

摘要:情感教学融入课堂中不但可以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和良好的智力培养环境,还可以缩小师生的距离,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教学

情感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情感教学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金钥匙。师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交流是创造和谐课堂气氛与良好智力培养环境的重要因素。情感教学就是建立师生相互爱护和尊敬的关系,制造轻松地课堂气氛来更好地完成任务。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内容抽象、枯燥、乏味而繁琐,且知识连续性较强,课堂气氛不易活跃,致使大部分学生不愿意上数学课,甚至“谈虎变色”。因此,在数学课堂上融入情感教学能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以情感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此,笔者把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情感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介绍如下:

一、课前交流时情感教学的应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关键。学生由于怕上数学课而不愿见数学老师,因此要充分利用微笑的作用,即使在十分疲惫或身体不适时,步入课堂时也要面带微笑。因为学生可以从老师的微笑中感受到关心爱护、友谊及理解,从而激发学生情感,以减轻或消除学生对数学课的畏惧感。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上课前的几分钟,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既沟通了师生感情,使学生对教师有好感而喜欢这门学科,又消除他们对数学学科的畏惧感。

二、课堂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应用

数学课连续性较强,一两个环节跟不上,常会导致学生整节课跟不上。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用和蔼可亲的目光主动捕捉课堂上每一位学生的视线,有计划地不漏过每一个学生的反应,这样做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第一,可使学生感到教师注意到了自己的存在,满足学生自尊心的需要。第二,可以及时发现上课不积极主动发言的学生动态,有意识地让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提问题,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以避免因一时的分心而导致一节课都不明白的情况。

第三,可以无形中缩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目光中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与信任,因而在课堂上更加认真听课,与教师密切配合。

第四,可以从学生表情的细微变化中直接获得教学中学生反馈的种种信息,以此来判定学生的认知状态及情感体验,从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第五,可以发现学生课堂上偷看小说、杂志、做小动作等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为纠正这些不良行为,此时可以运用无声的目光交流,即教师可以暂时停止讲课,用目光进行暗示。学生不由自主地抬头看,四目相对,谁都不说,但心领神会。

三、提问和课堂讨论时的情感教学的应用

在教师提问时,对被叫回答问题的学生,要以信任的目光和亲切的微笑面对,使他们消除心理压力,充满自信,大胆回答。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要给予肯定及简单的鼓励和表扬;对于课堂上一时不能答出或不熟练的同学,要给予适当的纠正和提示,而不要挖苦讽刺,以免伤害其自尊心和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

四、学生练习辅导时情感教学的用处

课堂上,学生做练习时,教师应该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这种空间距离的缩小,可以更好地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存在。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答疑解惑并检查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此阶段要注意以下几点:走动时要放轻脚步,即不要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能给学生造成压力,个别辅导时,要注意给予每一个学生以同样的热情,尤其是学习较差的学生,这是教师爱的流露。有时候这种爱可以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内部动力。

五、教学联系生活时情感教学的应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学习数学和体验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学的生动学得深刻,进而使他们在“学”的过程中,逐步感悟与领会: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问就在我们的身边。这样既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是美丽的,我们没有理由不爱它;数学就是生活,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乐事,从而在发展学生审美意识审美能力的同时,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信心与兴趣。

例如在教学《数一数》,教师先把数数活动引向学生身边,让学生数数身边的实物: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黑板上边贴了几个字?„„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接着,有意识地把“数数”活动引向校园里、引向校外。如请小朋友课后“数一数我们校园里的事物”,放学后“数一数路上看到的”或“家里的一些事物”,并让小朋友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学和老师,告诉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数学就在眼前。

这种课,由于把“身边的数学”予以充分的发掘和融合,有机地把学习与生活结合了起来,从而在“数数”活动中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进了生活。这样,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联系的同时,不断促使学生爱学校、爱老师和同学、爱家人、热爱生活的情感。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贯彻情感教学,要注意表情温和、平易近人,以沟通师生情感,从而大大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灵敏度。师生间爱护与尊重的相互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教师的技巧在于集中和维护学生的注意力。因而,在教学中合理有效地穿插情感教学,无疑给单调、抽象、繁琐的数学课堂带来了一片轻松、活跃的求知氛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篇:丰富情感体验 深化道德认知

丰富情感体验 深化道德认知

——让“情境教学”走进初一思品课堂

卞利丰

内容提要: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之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使教学学生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展开,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并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关键词:情境教学 体验 感悟 认知

以往的思想品德教材,通常是从教师“教”的角度编写,其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较强,影响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被称为“教本”。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下,思想品德课程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及教学理念上都有了崭新的变化。走进新的思想品德教材,就会发现新的教材更加实际、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加具有亲和力了,它从“学生”的角度编写,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淡化了知识性,留给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加大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帮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培养自学能力。

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教师通常是不能等待这种情况的自然出现,他必须自己去建立能够唤起学生的必要心理状态、观念、情感、动机,并激发他们的外部情境。”这就告诉我们要善于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将学生带入到饱含激情的情绪状态中,使其心灵深处形成强烈的共鸣与震撼,从而产生浓厚的教育兴趣。[1]通过这两年对新教材的使用,我发现每个学生与生俱来就有探究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被人认可和欣赏的需要以及承担责任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环境和适当的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创设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更深的道德认知,在初一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采就用了情境教学的方法。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之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使教学学生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展开,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并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2]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能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师生互动,其乐融融,从而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那么怎样创设教学情境呢?在教学实践中,我经过不断地探索,发现以下几种形式能够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一.创设语言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用故事来阐明道理,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指导道德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故事讲得如何,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上好思想品德课,就需要在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对故事加以精选、提炼、加工,探究人物思想和心理变化,创设合适的语言情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那么如何创设引人入胜的语言情境呢?除了教师运用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还可恰当地运用身体语言,如期待的目光、鼓励性的手势动作、丰富的脸部表情,都可以使教学更加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有声有色,妙趣横生。如在讲初一《思想品德》(上册)“发展自己的潜能”一课,我一上课就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丰富的脸部表情,惟妙惟肖的动作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在沙特阿拉伯,有位漂亮的“哑姑娘”,不明原因地哑了二十多年,多方医治无效,长大后由于受父亲逼迫,要把她嫁给一位丑老头,她听后一时情急,开口说出了二十年来的第一句话“我宁死也不嫁给他!”,哑症此后不治而愈。学生听后哈哈大笑,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我及时地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位姑娘会开口说话了呢?”通过我声情并茂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思考积极性,顺利地引出了学习主题。

二.创设实物情境 培养探究能力

运用实物来教学在美术课上非常普遍,直观形象、易于理解,其实这一方法我们不妨运用到思想品德的课堂上。如在讲初一《思想品德》(上册)“日新又新我常新”一课时,为使学生认识到一个人的美应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对外在美具有促进作用,我特意选了一个外表红艳艳其实果心已经烂的苹果给学生展示,在课堂上问学生们这只苹果漂不漂亮,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漂亮,我随后拿出一把水果刀,要求一位学生动手切开,其他学生注意观察,苹果切开的一刹那,爆发出一片惊呼声,在学生们惊讶的眼神中,我把对苹果的认识顺利地过渡到对人的认识,加强了课本内容和日常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眼有所观,心有所感。生动形象的实物情境,一般要求教师课前精心地准备,课上生动地演示,然而不妨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去参与,去实践,这样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主动探究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又如在讲 “人的生命的独特性”一课前,我提前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他们课后去采集相同的植物落叶标本,并且从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叶脉等方面观察、比较,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课下自我组合,互帮互助,课上相互比较、交流归纳,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创设现代教育技术情境 提高认知水平

心理学和脑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外界获得信息,80%要通过人的视觉从图像中得到,同一件事如果用单纯的符号或文字的认识需10秒钟,而用逼真的图像只需1/3的时间。在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集图形、图像、声音、动画、文字多种功能,能使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如在上初一《思想品德》(上册)“身边的诱惑”一课时,我用幻灯片展出了一系列吸读者,法轮功练习者自焚前后的图片,播放了一段吸毒者吸毒时、法轮功练习者自焚时的视频,看到吸读者因吸毒骨瘦如柴、弱不禁风,法轮功练习者自毁容貌,家破人亡的凄惨情景,学生的视觉上受到了很大冲击,心灵上受到很大震撼,情感上产生了很大共鸣,促进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自然形成,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了吸毒,法轮功的严重危害性,从而思想上远离这种诱惑,行动上抵制这种诱惑。又如在讲“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课时,我给学生展示了许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学生看到图片中如此和睦温馨的场面,激动不已,纷纷自觉地站起来表达了在现实生活中要学会去关爱和呵护周围的生命,与动物做朋友的美好愿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促使学生的道德认知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理性认识指导下内化为自身的行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四.创设表演情境 丰富情感体验

学生道德情感的建立,往往与年龄的差异,理解能力的强弱有关,这就使学生道德认识形成具有一定的难度。要突破这一难关,可以采取让学生自身表演,通过做一做、想一想,慢慢体会,从中悟出道理,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表演形式主要有小品、哑剧、相声、角色扮演等。通过学生的自身表演进入情境,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新教材的有些内容,它的“剧本性”是较强的,教师可指导学生体会课本中角色的形象,从而来恰如其分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在表演过程中小演员和小观众都会受到启发和教育,这种作用常常是教师语言阐述所起不到的。如在讲初一《思想品德》(上册)“丰富多彩的情绪”一课时,我让学生扮演以下情境中的角色,要求表现出当时的情绪,其他同学思考他产生该情绪的原因,情境如下:(1)得到自己喜欢的礼物;老师说明天带大家去春游;考试得了100分(2)上体育课时,被同学有意绊了下,摔了一跤;看电视正入迷,爸爸走过来关掉了;听见别人在自己背后说自己的怪话(3)长的不漂亮,受到同学的冷嘲热讽;小组活动时,任何一个都排斥我;考试发挥不好,学习成绩明显退步(4)作业没做好,老师说明天要请家长来,考试没考好,担心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批评;看到一辆汽车朝自己直冲过来,通过学生生动活泼的表演,学生很快地进入了情境,明白了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不同的事情,处于不同的情境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大体有喜、怒、哀、惧等,丰富多彩的情绪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表演情境的创设,不仅仅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体验,增强了他们勇于表演的自信,认识到自身的潜能,感受到成功的欢乐。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与良好的行为习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想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教师只有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运用多种合理的形式,去不断地创设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自然地“生成”知识,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快乐地成长,发展。但不可忽视的是教材是课程内容的载体,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学本。新教材的多样化设计体现了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始终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备课时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应建立在掌握大纲要点和教材重点的基础上;二是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应从学生现有生活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指导学生行为,培养学生习惯;三是所创设的情境要适度,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不能冲击正常的课堂教学结构。只有如此,才能让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得到主动、和谐发展,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堂更加充满生机,更加光彩亮丽。参考文献: [1]程俊英:《利用资源 激发兴趣 互动学习》,《中学政治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2005年第10期 [2]韩金坪:《浅谈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学政治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2005年第9期

下载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投入和情感体验(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投入和情感体验(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注学生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范文合集

    关注学生阅读中的情感体验 含山小学丁苗苗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人们往往只重视知识的讲解与传授......

    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本站推荐)

    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国家学校:骆大章 我是一位十足的金庸迷,对于金庸大侠笔下所勾勒出的英雄豪杰,渲染的情短流长无不赞叹。刚记世便被一部《射雕英雄传》所吸引,之后......

    初探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投入

    初探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投入 谭朝霞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以情感为基础的教学,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一旦把老师当作......

    论文——思想教育中的情感投入

    浅谈德育中的情感投入 内容摘要: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德育工作者的情感投入是非常重要的,主要作法有:对学生要宽松和谐,不能高高在上,平等对待学生,消除学生压抑感,使被教育者不知不......

    略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与认知效果

    略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与认知效果 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西方兴起了一股新的心理学思潮,即认知心理学。他们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动精神,为学生营造参与的氛围和机会是使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环节。让学生......

    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用关爱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去激发学生喜爱数学。让学生在......

    语文教学中如何认定学生的情感体验

    体验教学中学生情感真伪初探 淄博市周村区市南路小学 刘 峰 (语文) 中文摘要:我们的教学要站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因此,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语文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