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清镇市扁坡小学肖胜科
——从窦桂梅老师的课《秋天的怀念》想到的我最喜欢窦桂梅老师的课——《秋天的怀念》、《清平乐·村居》、《晏子使楚》这些课我不止看过一遍,而每看一遍均有不同的收获。可以说,窦老师的每一节课都是极其精彩的,都能让人丛中体验到其教学的魅力。昨天闲着无事,再一次从网上温习了她《秋天的怀念》一课,给我的感觉仍然和以前一样,那就是感动,感动的让人热泪盈眶,只是这次和以往不一样的是在感动之余,多了一些思考——对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二字的一些思考,或者说感悟也可。把这种感悟写成文本,也算是对自己以后教学的一点启示吧。
这次看窦老师的课,说在“朗读”二字上有所感悟,是因为其在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教学中,窦老师送给学的朗读要求只有四个字——“读出韵味”。读出自己的韵味,这就是窦老师对有感情朗读这一教学目标的理解,而为了引导学生达到这一目标,读出韵味,老师先是根据朗读的三个等级(正确——流利——有感情)让学生直接面对面评价朗读读,在学生与学生评价的过程中,总结出朗读关键是要“读出韵味”这一主题,接着便利用课题“秋天的怀念”进行了精辟的引导。如果说前面部分是朗读教学的引子,那么“读出韵味”便是主题了。教师的智慧、激情的展现、知识的转化便在此处一一展现出来,而利用课题进行朗读,指导学生如何读出韵味,让学生有深刻的体验,这便是窦老师教学的独到之处了。在教学时,记得窦老师先是板书了“怀念、秋天”这个两个词语,然后再在两个词语中间加一个“的”字,让学生读出“秋天的怀念”这个词组,然后创设情境,引导不同的学生对这个课题进行朗读,以下便是我所摘录的这一课堂教学片断:
“师:怀念的“秋天”——你的眼前会是怎样的情景?
生1:怀念秋天里发生的一件事,一件刻骨铭心的事。
师:带着你的想象读课题。
生:“怀念的秋天”,让我踏着秋天的落叶,陶醉在小路上……
师:带着你的理解读出你的韵味。(读得陶醉)
生:我的眼前出现的画面是,一个人在怀念秋天的美景,那片片飘落的黄叶,那从北向南的雁阵……
师:好,带着你的体会读吧。
师:注意:把这两个词语调一下,再读。
生:秋天的怀念。
师:有什么变化?最后一个男孩,虽然你在最后,但是我注意到你了。生:词语位置变了,我觉得秋天的某个事件或者某个人物……变成了深深的怀念。
生:或者怀念秋天里的给自己留下感慨的一片叶子或者一片花瓣……生:我明白了,这秋天的景啊,人啊,事啊,沉淀成了一种感情就是怀念。
师:读出你的理解了哟,这题目的韵味儿就出来了!”
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窦老师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读出韵味,巧妙地把课题中的词序调换一下,让学生想象不同的场景,在想象中,推进一个又一个的场景,让学生带着不同的体验进行朗读,以此突破朗读的教学难点——什么是有感情地朗读。其实有感情的朗读是一个极其模糊的概念,而在窦老师课堂上,她将这个极其模糊的概念转换成了“读出韵味”,最后通过巧妙的引导,突破难点,达成了教学目标,这便是发人深思的地方。的确,语文课的教学关键
便在于一个“读”字,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都离不开一条,就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关键在读;课堂气氛呈现的关键也在读;学生语文基本功的体现关键也在读。一篇课文,如果一个学生连读都读不清楚,又谈何理解课文,因而教师的教学技术手段的高低关键也在引导学生的读上。教学中,学生读文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齐读、默读、开火车读等等,但这些都是浅层次的读,都是围绕“把课文读通顺”这一目标而读,其实要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并不是很难,难的是让学生读得有感情。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一次温习了窦桂梅老师《秋天的怀念》这一课,我首先想到是便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这句话,以前不理解什么是“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现在终于明白了,其实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的个性体验与文本朗读很好的结合起来,读出思考,再读出文章韵味的同时,也读出自己的韵味,这便是我们平时常说的——个性化朗读。的确如此,在以往的朗读教学中,我们总是忽略一点,就是注重了学生的“集体”朗读,忽视了学生的多元化朗读,而这忽略的恰恰是新课标所提到的朗读教学重点,对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我想这节课应给我的启示便是——尊重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朗读。
什么是个性化朗读。就其实质而言,其实就是学生的个性朗读体验,一篇课文,用十个学生来读,因为十个学生间的感受不一样,所以读出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学生个性的差异。就教师而言,就要善于接受学生的这种差异,要摒弃教师为主的观念,抛弃固定的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朗读,不能轻易用“你的语气不对”这句话否定学生的朗读,打消学生朗读热情。所以
尊重学生,关键是看教师的观念,教师一旦在朗读教学中注入了先入为主的观念,便会事先为学生设计出一种朗读模式,只要学生的朗读不符合自己的模式,便会加以否定,并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包围圈”,从而扼杀学生的情感体验。长期如此,学生的朗读便成了畸形的朗读,一切都在老师的操纵下完成,一旦离开老师,便无所适从了。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而这种引导不仅仅是对学生读通顺、读流利的引导,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多元化朗读的引导。曾经听过一节课《雪孩子》的教学,教学中,执教老师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同学们,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请大家自由读第八段,想一想,你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在一翻讨论之后,一个学生起来说:“老师,我要读出高兴的语气。因为雪孩子虽然已经变成了白云,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小白兔的平安,雪孩子觉得很高兴,所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另外一个学生却说:“我要读出伤心的语气。因为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小白兔觉得很伤心,所以要读出伤心的语气。”然后学生都根据自己所说的语气读了课文,两人所读的语气虽然不一样,但却是难能可贵的,因为这中间渗透着他们的情感。假如执教老师在一开始便根据自己的想法否定了其中一种语气,那么后果便是那个被否定的学生有可能从此以后便没有了自己的主见,当然也没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了。提倡个性化、多元化朗读,关键是要尊重学生,不能做“包围圈”把学生“包进来”,不能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第二篇: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
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
——七年级上册《爸爸的花儿落了》感悟 滦南县司各庄镇初级中学 宁玉红
(激情导入课文之后,学生自由放声有滋有味地朗读全文,也手捧课本,入情入境地诵读全文,营造师生同诵的读书氛围……)
师: 我们大家有感情地诵读了全文。读书要善于‚读到自己‛,‚读出问题‛。读到‚自己‛,就是我们常说的‚把自己摆进去‛;读出‚问题‛就是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乐于钻研问题。下面请同学忙畅所欲言,回答:
一、读了全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可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谈出切实的感受和体会。
二、读了全文,你还有哪些疑点要解开?
(学生静思,圈点勾画5分钟)
徐鹊:当我读到‚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这一片段时,我深有感触,才别离小学半年多,就学到这篇文章,无疑勾起我的回忆,想起了小学毕业时的情景——天,下着小雨,灰蒙蒙的,似乎老天也为我们哭泣,到了班里,静悄悄的,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喧嚣与杂乱,没有一个人说话,大家默默地对视着,希望能把自己最后一丝美丽留给这已同窗六年的同学,大家期待着老师说些什么——没有。临别时,所有人深情地望了一眼教室,带着一丝留恋离去,一阵酸楚涌上心头,恐怕以后只能靠照片回忆……我的眼睛莫名的湿润了……
王雪艳:“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文中的情形在我身上也曾发生过,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眼看一定会迟到,干脆赖在床上,明知是逃学,但不去上学的念头却无法打消。记得犯错时父亲对我的责罚,当时心中甚至有一丝恨。回想起来,父亲对我的严厉,都是希望我能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父爱和母爱一样伟大,它深沉、含蓄,表面的严厉中又有无限的关爱。
王逍:文中父亲对作者教育的几番话给我的感受最深——‚闯练,闯练‛。记得我第一次去取钱,那时感受至今难忘,去的时候,感到非常害怕,连字都写错了,但当我取到钱后,那种喜悦是无法形容的,人生处处都有第一次,只要把握第一次,就在自己的人生画卷上画出了美丽的一笔。闯练,闯练,事事都要有第一次的闯练,用自己的本事与勇气来取得成功!
马文鹏:文中有一句话让我读了以后与作者产生了共鸣——‚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这句话一点不错。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的确是有这种矛盾心理。我们多么渴望长大,因为长大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受家长、老师管束;长大了可以接触社会,接触许多新鲜事物;长大了可以把家长那没完没了的唠叨抛在脑后,也可以扔下沉重的书包。长大是多么美妙的事啊!可我们也怕长大。长大以后要承担各方面的责任义务,要赡养老人,抚养子女,为工作劳累,为生计奔波。哎!真是的,人毕竟要长大嘛!
姚艳钊:开学之初,浏览课本时我不经意间注意到这个文章。起初是它的名字吸引了我——‚爸爸的花儿落了‛。这是一个很含蓄,很有内涵的题目,我知道文章一定如题目一般精彩、一样美好。我看了起来,那一个个像音符般美妙的文字,无不敲动我的心弦,那一串串故事是那样亲切。那首骊歌的每一个字眼深刻在我的心头,想着和英子一样,于是毕业时的情景再现,像一缕阳光射进森林,红烛、老师、同学、我┅┅哦,一切都在四周环绕,这是我永远记住的时间,不变不忘。
王雪瑶:初读这篇课文后,回荡在心间的是那浓浓的父爱和那美丽的夹竹桃。父亲爱花,更爱自己的女儿——‚我‛。生活中的处处琐事,父亲都教育‚我‛要独立的去完成——毕业典礼致词,爸爸要‚我‛硬着头皮去做;去银行将钱交给小日本,爸爸要‚我‛闯练闯练┅┅父亲就像是大楼那坚固的地基,支撑起我坚强的意志;父亲就像是那高大的树,为‚我‛支起一片蓝天;父亲就像‚我‛人生的加油站,让我鼓足了劲,早早地走向成熟,撑起了这个家。整篇课文似乎都能使人触摸到父亲那颗火热的对生活充满热爱,情义浓浓的心。夹竹桃等花儿穿插其中,更使人感到美而温馨。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是啊,我们都会长大,都会支撑起自己的一片蓝天。…………
师:伴随着你们感情的流淌和思绪的飞扬,我也深深感动。大家通过阅读课文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进而与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这种生命体验是最宝贵的。意犹未尽的同学可将心得、感悟写在练笔本上。除了切实的感受外,请同学们深入课文的字里行间,你们还有哪些疑点?提问可从文章重点部分入手,品析妙词佳句是难点,那些语言美、含义深、感情浓的语句往往能引发我们的思考。
(学生仔细默读课文,思考质疑,在文中作标记)
项子轩:为什课文结尾把‚爸爸的花儿落了‛和‚我已不 是小孩子‛分作两段来写?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郭旭洁:文章的题目为何叫‚爸爸的花儿落了‛? 陈可心:本文插叙居多,为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 王欣然:文中伏笔很多,几乎都有照应,为什么?为什么多次重复‚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贾芮宁: 文章37段为什么说‚我们既喜欢长大又害怕长大‛?喜欢什么?害怕什么? …………
师:大家读书很认真,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将这些问题梳理归类,展开讨论。文章内容方面,根据孙璐等同学提出的问题,大家思考: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人?用‚一个_____的父亲‛句式说话,从文中找出依据。写作技巧方面,大家的问题最多,有人说,林海音的小说‚技巧完美‛,你能针对本文作一点美点欣赏与探究吗?可从题目、线索、结构、语言等角度探究。…………
教后感悟:新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学中要创造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机会,从而达到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理解课文的境界。问题也应该由学生自己提出,课堂设计关注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需要,力争达到‚文章由学生自己读懂,疑问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分析解决,知识由学生自己发现获取,规律由学生自己概括掌握‛的理想境界。
第三篇:阅读,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阅读,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体验”指的是什么?“体验”就是“体”和“验”。体:身体(大脑、肢体、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学习要重视身体参与以获得充分的感性知识――即“亲身体验”,才能进而升华出理性知识。其次,这一过程是个体性的,要让每个学生最佳投入,而不是“一刀切”追求标准化。验:经验(“既包括经验的过程又包括获得的结果”)。总之,“体验”是指学生经历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过程并获得经验(包括学习对象的知识和获得这些知识的方法)。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体验至关重要,学生阅读只有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思想的共鸣与心灵的火花,才能获得人格的熏染与精神的升华。但当今我们很多老师的阅读教学只注重了设计的完美与手段的巧妙,而忽视了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体验,产生了种种教学的误区,从而造成了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费时与低效,让我们的阅读课堂了无生气,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语文课堂索然无味。那么,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产生了哪些误区呢?主要表现如下:
一、?读,忽视学生的认知体验
我们不少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结果,不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出现了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活动,甚至以做题或做笔记的方式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如: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有的老师要求学生分析菲利普夫妇的形象,首先要求学生扫描一下课本,找出文中对菲利普夫妇的描写的片断,在学生只是粗略了解的情况下就给学生进行归纳,菲利普夫妇是六亲不认,惟利是图,自私势利的小市民的形象,最后要求学生做笔记背熟以便应付考试。试想,且不说当今的语文考试改革不会直接考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分析,单就学生获取对菲利普夫妇形象的感性认识来看,学生的认识就是模糊的,因为学生没有认知的体验,教师对菲利普夫妇形象的分析是强加给学生的。但笔者曾听到一位老师执教这一课时,他的处理手段就高明得多,要求学生从课文提取四个场景:“赶于勒”、“盼于勒”、“见于勒”、“躲于勒”,让学生加入台词编成课本剧,然后让四个小组分别派代表表演这四个场景,这样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就在课本剧表演中表现得活灵活现,这样学生在观看课本剧的表演时就获得了对菲利普夫妇形象的认知体验,有了这种体验,学生对菲利普夫妇的形象了解不需要老师的讲解与分析,就自然而然地在心中建构起来了。
再比如:执教朱自清的《春》,不能只在教室里讲朱自清笔下春天的美景:“春花图”“春草图”“春风图”“春雨图”“春人图”,这只是空头的说教,教师可借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美景,或春天来了,带学生到户外看一看春天的世界,这样学生学起朱自清的《春天》来就有了认知的体验,就会觉得有滋有味,情趣盎然了。
二、阅读,忽视学生的生活体验
阅读只有建立在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学生才能走入文本,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在文本生活中,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才能与文本中的人物同喜同忧,同苦同乐,才能与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从而产生心灵的振荡与情感的共鸣。然而,我们不少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无视学生的生活体验,由教知识到教知识,强行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如执教朱自清的《背影》,作者朱自清在文中多次流泪,但学生读这篇文章很少能受之感动的,更不用说流泪了,为什么?因为这篇文章所反映的生活情境离学生的距离较远,况且文中所叙述的父亲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事件太细小,通过作者平淡的叙述是很难激起在孩子心中激起情感涟漪的,究其原因,学生学习朱自清的《背影》缺少了生活体验,因此文中表现的作者的情感很难为学生所接纳。有的教师在执教时就强行让孩子接受文本中父亲对孩子的爱,并且能有所感动,这样的教学即使学生有感动那也是虚假作秀罢了。对于这样的文章教者就要善于挖掘文本资源,采取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如通过背景资料的介绍,朱自清的父亲是差使交卸,赋闲在家,家境惨淡,老境颓唐,在这种情况下还不顾自己因肥胖而行动不便,坚持艰难地爬过月台,为儿子买橘子,这样,平凡的买橘子的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就能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浓重的父爱就会在孩子的心中滋长、蔓延。另外,如果再巧妙设计一个教学的小细节,课前让孩子回顾自己生活中点滴的父爱,与同学们分享父爱故事,进而让学生换位思考,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朱自清笔下的父爱,让学生感受到朱自清父爱的深沉厚重。通过这样的教学的处理,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发现与捕捉与文本相勾连的父爱,这样学生对文本的体验与感悟就能水到渠成。
三、阅读,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对孩子进行情感熏染,培养孩子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对孩子的情感熏陶并非凭空头说教,而要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通过循循善诱,让文本情感的玉液琼浆自然地浸润到孩子的心田。但我们的教师在自己平时常态课教学中,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无条件地把课文中的一些结论直接强加给学生,如:有位老师在执教《湖心亭看雪》一文时,让学生疏通文字之后,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在学生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教师就在多媒体上提供了正确答案:本文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然后学生就快速做笔记,接着就匆匆进到了下一个教学环节。从这一教学细节看,教师阅读教学中,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忽视学生的存在,忽视学生的个性体验,只教一些结论性的知识,而忽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成长到底有何意义呢?毫不客气地说,这样的教学老师教了还不如不教。对于《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作者情感的解读,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对故国的眷恋之情可见一斑。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声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来。而作者偏偏选择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通过这样的引导,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就会汩汩地流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另外,还可以通过诵读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如诵读文中对雪景白描的一段文字:“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对这段文字应读出作者赏雪的惊喜,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通过进入情境的诵读,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句反复玩味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情感,学生就不知不觉进入到文本所展示的情境之中,就能与作者一起同喜同忧,快乐着作者的快乐,痛苦着作者的痛苦,幸福着作者的幸福,这样文中流淌的情感就在不知不觉中滋养着学生的心灵,就能让学生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情趣、有品味的人。
另外,一些现代的诗歌也可以通过吟诵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反复地咀嚼、品味来把握作者的情感,但我们有的老师的教学也陷入误区,以学案代替学生诗歌的学习,学案设计如下:
1.本诗四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然后小组合作讨论,结合文本,寻求答案,最后小组派代表把小组合作的成果进行展示,得出结论:
1.本诗第一节写了贫困落后的祖国;第二节写痛苦、追求的祖国;第三节写新生、希望的祖国;第四节写养育、献身的祖国。
2.本诗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的责任感。
最后进入诗句的品析与练习,从而完成这首诗歌的教学任务。
试想,这样的诗歌教学给予了学生什么?只能把学生变成做题的机器,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本真。语文中的诗歌充满灵气与灵性,学生在课堂应该是情意浓浓与激扬飞扬的,这就必须依赖于浓郁的情感体验,如果缺失了这一点就不是诗歌教学,就不是我们的语文课堂。如果我们以诵读来贯穿诗歌教学的过程,一读扫准字词,二读读清节奏,三读读懂诗意,四读悟出情感,通过诵读一线穿珠。比如“四读”悟出情感环节,可以进行这样的设计:第一节贫困落后祖国用深沉、悲痛的感情,用舒缓、低沉的语气读;第二节痛苦、追求的祖国用舒缓的语气读,第三节新生、希望的祖国用欣喜的情感,用高昂的语气读;第四节养育、献身的祖国用深情的语调、高昂的语气读。通过这样反复的诵读,学生不仅读懂了诗意,更悟透了感情,这样的诗歌教学才会有滋有味,有情有味。
四、阅读,忽视学生的审美体验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除了有较为复杂的情感体验以外,还伴随一些审美的感受,即审美的体验。审美体验是指人在对审美对象的感受中所达到的精神超越和生命感悟,是一种心灵的高峰体验。初中语文课本有不少文章具有审美的元素,如: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显现的是意境美,琦君《春酒》透射出风俗美、人情美以及情感美,余秋雨《信客》给人传递的是讲究诚信的人格之美……然而课本中的这些审美元素并不是直接外显的,而需要学生进入文本,用心去感悟,只有学生真正有了自己个性的审美体验,课本中这些美的元素才能真正让学生感觉出“美”来,如果学生内心感觉不出美,那么再美的东西也就变得“丑陋”了。笔者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叶圣陶的《苏州园林》,她的教学设计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发现美,让学生用敏锐的眼睛找出苏州园林的美;第二环节:品味美,要求学生品味文中美的片断与美的语言;第三环节:表达美,要求学生仿照《苏州园林》的写法,用简洁的语句,表现学生自己所在学校的校园之美。在实际的教学中,第一、二环节均没有问题,因为苏州园林本身就很美,要求学生发现苏州园林的美很容易,第二环节品味美也很简单,因为这篇文章中有不少如“没有修剪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这样美的?Z言让学生充分品味,但问题就出在第三环节,要求学生写出校园之美,学生所处的学校校舍陈旧,布局也较凌乱,也没有美的景致,这样的校园在学生的眼中真的不美,但老师要求学生写出校园之美就勉为其难了,因为学生没有对校园的审美体验,无法写出校园之美,如果真的要写出来也只能是“无病呻吟”了。
因此,我们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一定要遵循阅读的规律,教学设计应建立在学生真实体验的基础之上,以学生为本。通过设计课堂活动,凸现学生的认知体验;考虑学生的人生经历,凸现学生的生活体验;点燃学生的真实感情,凸现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主观感觉,凸现学生的审美体验。这样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真正达到感受生活、认识人物、亲近自然、启迪智慧、熏陶情感、提升人格的目的。
第四篇:阅读教学如何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阅读教学如何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现代阅读观认为它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只有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个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阅读教学中如何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呢?
一、建设开放性课堂,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展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提供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民主、合作、和谐”的课堂,融洽的师生关系,必然为学生展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提供良好的条件。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敢想敢说、敢为,才能对阅读的内容作出个性化的反应。如果课堂沉闷,师生关系紧张,教师主宰课堂,“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学生的思维被禁锢,没有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又哪里来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呢?
因此,教师必须努力学习课标,关注教育动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在教学中提倡质疑问难,提倡争辩,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给予鼓励和肯定,创设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互相交流,互相鼓励,把微笑和赞誉作为联系的纽带。课堂活跃了,师生平等了,在这样的环境中,还有谁担心说错了会被别人笑话呢?还有谁不敢、不愿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展示出来呢?
二、打破传统的课堂格局,让学生充分展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传统的课堂格局是教师设计好的一套程序,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在学习。对教师设计的程序必须在规定的课堂上完成,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管学生有没有兴趣,能力是否达得到,都必须在教师引导下思考作出回答。这样的课堂格局,虽有时也能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感受、体验等,但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机会被剥夺,不可能充分展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鉴于此,我校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大胆打破课堂格局,建立了一套适合学生展示“独特感受和体验”的新格局。下面以《羚羊木雕》的教学为例,具体说一说这一格局对学生展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的促进作用。
课例:《羚羊木雕》教学设计(选入时将“教学策略”和“创意说明”删去,其他的内容也有删节)
教学过程:
(一)、内引铺垫,激情导入。
(二)、学生自主探究,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初读课文,注意圈点勾画。若有生字请查工具书注音、释义。
2、学生再读课文,记下自己的疑问、看法、发现、感受和体验。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畅谈自己感知课文后的体会和感受。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发现等。
(三)、学生合作探究,畅所欲言。
1、分组讨论:学生说说自己读了课课文后的心得、看法、疑问、评价、体验。通过交流、讨论,还有不懂的问题请记下来,便于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2、交流、生生交流,共同释疑解难。
(四)、教师引导探究,延伸拓展。
1、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你如果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会怎样处理?说出来大家听听。
2、女儿既然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妥当?
3、“可是,这能全怪我吗?”你认为究竟怪谁呢?
4、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你的看法是怎样的?
(五)、课堂总结。
从以上的教学设计来看,整个课堂格局可分三个部分: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引导探究。在各部分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生生互动,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和时间畅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与同学、老师交流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如在“教师引导探究”这一部分,问题的设置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有的学生在谈“你如果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会怎样处理?”这一问题时,不仅引起了对往事的回忆,谈得声情并茂,感受体验真实感人,并谈了自己处理类似事情的观点和看法。在这样的课堂格局中,学生对阅读内容中感兴趣的、有深刻感受经验的地方可作出个性化的反应,并有机会把这些反应展示出来,学生独特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师在整个课堂中,真正成了组织者、促进者和参与者,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不再是教师牵着鼻子走,而是自己主动地参与学习探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做到评价及时、灵活、客观,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展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以后,教师应采用恰当的形式及时、灵活、客观加以评价,保护和肯定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不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贻误时机,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学生互评。在评价过程中,学生的评价也是不可忽视的。学生互评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发生交锋,碰撞出新的火花,又可以大大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自己展示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引起同学的重视和争论,本身就使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如在学习《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时,有位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以后提出:“钱塘湖春行”可改为“钱塘湖春游”(他把“春行”改成了“春游”),理由是这是一篇写春天景色的诗。这是该同学“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值得肯定。可问题一经提出,立即引起学生评价和争执。有的同学认为,“春行”说明作者路过钱塘湖被其景色所吸引而写的,如果改为“春游”说明作者是专程来游钱塘湖的,这样一改就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了。有的同学又提出相反的意见。这样一来,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在评价和交锋过程中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也展示出来,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2、教师评价。教师评价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激发和保护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的评价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评价时不能“一刀切”。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反应是存在差异的,我们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评价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必须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客观、公平地加以“裁判”。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一文时,学生初读课文以后,我要求学生在“一个皇帝”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发表你对这位皇帝的评价。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很多:有的认为皇帝是一个愚蠢的皇帝;有的认为皇帝是一个聪明的皇帝;有的认为皇帝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有的认为皇帝是一个爱美的皇帝;有的认为皇帝是一个爱慕虚荣的皇帝„„对于这众多的感受和体验,只要学生能言之成理,教师就应该加以肯定,不能依照教师的“成见”,来个“一刀切”,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第二,教师对“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必须作积极的评价,多鼓励,多赞赏,不要轻易否定,即使是学生不成熟的,有时甚至是幼稚的看法,都要加以保护和引导,不要求全责备。如在学习《散步》一文时,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也常常感受到浓浓的亲情,能谈一件你感受最深的事情吗?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手中,你该怎么办?学生们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就有一个学生提出应该让自己先看,爸爸妈妈后看,爷爷奶奶最后看——因为自己第二天要上学,看完动画片以后好睡觉,免得影响学习;爸爸妈妈看了好睡觉,因为第二天要上班;爷爷奶奶退休在家,白天有的是时间看。这个同学说得很在理,教师要及时加以肯定,不要让“先要让长辈看,要尊老”的观念束缚了手脚,而否定学生的个性化的反应。再如学习《童趣》一文时,为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把蚊子想象成白鹤,使平常事物变得美丽又奇特。当你看到满天飞舞的蚊子时,你会想象到怎样的画面?说出来大家听听。有的同学回答说“满天飞舞的蚊子像宇宙中飞行的星球”很显然,这个想象是很不恰当的,但面对全班同学,教师不能简单地对这位同学的看法加以否定,当然也不能肯定,这时可以“你的想象很有趣,下课之后我们再一起探讨,好吗?”来结束和这个同学的讨论。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教师的评价要客观、公正,要有分寸。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并不是说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该肯定的要肯定,该否定的要否定,不能要求只要敢说、能说,就赞赏有加,不置可否。这样一来,不但教师的作用没有发挥,学生也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总之,新课标实施以来,正是我们大胆开放了课堂、和谐了师生关系、改造了课堂格局、改变了传统的评价方式,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得到重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高涨,以前的所谓“闷课”没有了,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也教得轻松、愉快。新课标的实施,给我校的阅读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杨志峰 二〇一〇年七月
第五篇:语文课让学生多一点情感体验
语文课让学生多一点情感体验
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会如此地远离学生个体的情感?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失落和教师对他们主观情感的冷落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还是当代教育急功近利的集中表现?
在我看来,语文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认知活动的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由此提出了“情感智力说”。充分认知自己的情感,控制调节自己的情感,感知他人的情感等,这些恰好是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培养的情感品质。这就要求通过对语言文字和语言情境的理性认知,借助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得到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要培养人的素质和情感,要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积极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文章如酒。酒,能深入人心的肌体和血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文中的真、文中的善、文中的美,文中奔涌着的作者那浓浓的情。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
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学作品载负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艺术的力量,不仅仅在于作品本身给予我们的审美愉悦,而且还在于它能教导人们如何正确对待现实生活本身,从而重新品味生活,加深爱憎,最终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语文教学,就是要在这样的意境中,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灵,完美的个性。
世纪之交的语文教学,呼唤学生主体情感的挥发,要积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与文章对话。叶圣陶说:“审慎的作家写作,往往斟酌又斟酌,修改又修改,一句一字都不肯随便。无非要找到一些语言文字,意义和情味同他的旨趣相贴,使他的作品能表达他的旨趣。”叶老说得是写作,而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所学的课本上的许多文学作品,无一不是作家情感的结晶,蕴蓄着他们丰盈的思想与情致。“荷塘月色”的静美淡雅;“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儿女情长;“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情怀;“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亡国之痛;“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气慨„„作品中那些“意义和情味”同作者的旨趣相同的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语文课,应当抓住这些语言材料,在认知的基础上,领略其中蕴含和传达的丰富情感,从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培养情感。
语文老师要有一种能够创设作品情境,唤起学生情感的能力。心理学表明:情感是对认知对象的态度的体验,它取决于认知对象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它总是在一定情境下产生的。教学中要着重训练学生的语感,借此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去体验作者通过情境传递的情感。这就必须重视情境的衔接,以满足学生主体的需要。情境的衔接是指教师创设一种与被感知对象相似的熟知的教学情境,以唤醒知觉表象,从而过渡到对认识对象的体验上。如在教学《故乡的榕树》时,先深情地说:“乡思是一曲古老的歌,背井离乡的游子们从古唱到今。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而舒兰则端着一杯‘乡色酒’叹道:‘你满,乡愁也满。’余光中则临海峡而呤:‘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而席慕容更是感叹:‘乡愁是一棵没有年龄的树。’同学们,你们有些也是远离故乡的人,有没有想起故乡那绿草如茵的山坡,苍翠欲滴的小树林,漫山遍野的蒲公英?„„今天,我们就去看一看《故乡的榕树》。”这样,学生对故乡的怀念被唤醒,带着相似的思绪走进了课文。这里,教师正是借助情境的衔接,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转移到对课文的体验上,从而生发出具有共鸣效应的情感波澜。对课文的学习,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因此,在我看来,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学,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精神世界中最深沉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以为这才是语文课的特殊意义所在。
让语文课多一些情感吧!要引导学生多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去解读、感悟那一篇篇充盈着作家丰富情感的文章。学生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感悟与理解。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将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强塞给学生呢?
己心之悟,最是至深。或许这才是培养学生具有真正自学能力之根本途径。在世纪之交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让语文课堂成为激荡、抒唱学生情感的海洋吧。语文教育,应该呼唤学生情感的回归!
打印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研究
松江区上海市教研室 诸灵康 一、一个严峻而重要的课题
教育的目标旨在学生的发展。发展是教育的目的和结果,也是衡量教育水平和成效的主要标志。发展的观点是现代教学观的一个主要观点之一。全教会决定指出了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即实现学生发展的方法应当是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那末,在当前影响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怎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呢?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学生被动应付,失去主体意识,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症结。传统的教育观念总是把学生当作需要接受教育的被动者,教师主要是依靠重复、强化和外在诱惑甚至肉体的威胁来维持学习活动,产生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活动,没有学生的主动性,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这种教育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它不仅使学习质量和效益降低,更严重的是压抑了学生作为人所必须具备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积极性。由此可见,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前提。
据于以上这些原因,我们提出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以研究、探索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规律及其方法体系。
二、学生“主动发展”的心理特征
“主动发展”的内涵是,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体意识,有较高的成就动机;热爱学习,求知欲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会学习,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并能通过自我评价不断掌握学习策略;有较强的选择、评价、研究信息和问题的能力,实现素质的全面提高,通过调查和观测,我们发现“主动发展”的学生有以下六种主要的心理特征:
(一)较高的成就动机
“主动发展”的学生有较强的成就动机,这种成就动机源于“成就需要”,他们具有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的内心需求;渴望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掌握本领。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学习任务,把失败看作成功之母,把成功看作进步的起点,学习中高度投入,乐于接受挑战,不断进取,努力实现自我提高的需要。
(二)浓厚的学习兴趣
“主动发展”的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喜欢学习,上课能积极参与,精力集中,在学习过程中能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勤于请教;喜欢读课外读物,积极参加课外兴趣小组,设法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并且主动地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他们的学习目标不是为了分数,而是切切实实地掌握和运用。
(三)稳定的学习情绪
“主动发展”的学生学习情绪稳定,不受或很少受外界刺激如奖励、惩罚、成功、失败的影响,始终能保持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善于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治理。不因取得一点成绩、得到某种荣誉而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不因受到挫折、遇到某种不愉快的事而心灰意懒,垂头丧气;能孜孜以求地朝着目标不倦地进取。
(四)顽强的学习意志
“主动发展”的学生意志坚强。为了实现自己的成就动机,能自觉地、独立地按照计划认真学习,基本不需要老师,家长的督促和管理;有毅力,学习中不怕困难,能认真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常常表现出百折不挠的良好品质;自制力强,乐于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并迫使自己全力完成,同时又能抵御不良环境的诱惑,心定神聚,精力集中。
(五)较强的学习能力
“主动发展”的学生自学能力强,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科学、有效。他们爱好提问,善于思考,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独立地思考问题,并在思考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探究知识的规律,并形成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思维品质良好。有较强的批判思维能力,能对认知对象有严密、正确的分析、评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它是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元认知能力较强,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策略。
(六)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归因品质
“主动发展”的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能正确地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学习困难,能及时地总结经验,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并能制定新的努力目标。这些人有良好的归因品质,当学习成绩不佳时,能冷静分析,把它归之于努力程度不够,并对今后的学习持乐观态度,并坚持努力,取得学习主动权。他们最推崇自我努力感,强调努力会带来兴奋、自豪,而不努力会产生内疚感。不论学习成败,都会促使他们投入更多的精力,显示出更高的学习积极性。
以上六个因素分为情意领域和认知领域两大结构。前四种为情意领域,后两种为认知领域。可以用以下函数式表示:A =F(B,C)
其中A 为“主动发展”的水平,B表示成就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意志等情意水平,C表示学习能力、自我意识和归因品质、元认知能力等认知水平。也就是说,主动发展的水平主要取决于这六种心理水平,提高这六种心理品质,就能不断提高“主动发展”的水平,要提高这些水平,必须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致力于提高这六种心理品质,发挥它们的整合作用,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
为了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意志。良好的自我意识等心理品质和较强的自学能力、探究与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评价能力等“可持续发展”的心理能力,我们认为应当实施以下四种主要的教学策略:
(一)激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策略
非智力因素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称。如果说,智力因素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工作系统,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动力系统。在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把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放在首位,重点培养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顽强的学习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些非智力因素的激发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1、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价值。布鲁纳说:“要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他感到这个学科值得学习。”要逐步树立并不断提高为国为民,以实现国家和全人类的宏伟目标作为个人努力学习的目标为抱负的志向水平。
2、正确运用肯定和奖励的评价方法。奖励具有促进的力量,促进学生努力向前,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不断获得学习预期的满足。
3、采取适当的竞争方法,适度的竞争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竞赛可以采取自己和自己竞赛的方法,即争取今年的成绩要比去年好,不必和别人比,只求自己的进步;也可以暗中选某一同学为目标,在学习上同他比赛;还可以采取集体竞争的方法,组成班与班、组与组的竞争,在竞争中激发互帮互学的团结协作精神,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4、建立互尊互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见裴姊娜:《发展性教学论》)。因此,教师要真诚地爱每一个学生,更不能歧视差生,班级要形成关心理解的亲密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在班集体彼此尊重、共享快乐,从而真正满足主体的最大需要,激发起主动学习的强烈愿望。
德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必须以德育为灵魂,努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动机纯正、学习勤奋、进取心强、互帮互助的主动发展的人。
(二)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策略的教学策略
自从60年代提出“终身学习”的概念以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责任。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核心在于中小学生首要学习的是什么知识。正如笛卡尔所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权威人士指出,今天所教的百分之八九十应该放在科学方法论、教育方法、推理方法、搜集资料的方法、从事实中做出结论的方法以及分析综合事实的能力上面。学会学习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必须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策略。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重要方法:
1、在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一句名言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老师教的目的应当着眼于学生的学。整个教学过程其实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传授学法,使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2、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学。学习是学习主体的信息加工过程。学习越来越应当成为学习者主动和学习者推动的过程。根据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应当注重学生自学,在自学、讨论的基础上达到知识的掌握。这种能动式学习不但使学习过程有效,而且使学习者本身主动而自信。
3、指导学生学会自由学习。所谓自由学习,就是冲破教育框架的束缚,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地选择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21世纪,人类将面临信息化时代,当各种信息扑面而来时,我们必须学会选择、学会思考、学会广泛而有效地汲取。因此,我们的教学不能圃于仅有的几本教材,指导学生自由学习,广泛涉猎,学会找到正确的信息源,同时又能抵御各种错误信息,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4、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人对事物的看法是由自己来调节的,学生要学会学习,必须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自我调节和监控,通过对学习过程、方法和效果的分析,学会学习策略,并运用学习策略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确定发展方向、选择学习方法、培养并发展元认知。
以上四种措施既是逐层递进的,同时又是浑然一体的。通过不断地历练,达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策略的目的。
(三)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认知实践活动的活动性教学策略
许多教育理论家都反复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如皮亚杰、杜威、陶行知都是这样认为的。他们都强调了要让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建构形成他的智力的基本概念和思维形式,都强调从生活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的重要性。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活动教学”的思想再一次影响到课堂教学领域里来。我们把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认知和实践活动的活动性策略作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一条重要策略。
所谓活动性策略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教学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觉参与的课堂环境,开放的课外发展环境,使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达成认知、情感、行为目标的统一协调的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其核心是努力创设一种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其具体方法有:
1、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讨论、交流、辩论、竞赛等活动形式,完成教学目标。
2、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制作、动手操作,尝试错误和成功等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3、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学科兴趣活动,社会考察活动,各种内容的认知实践活动,培养并发展个性特长。
活动性策略是一个既古老(可追溯到人类开始有教育活动的远古时代)又新颖(一直到今天人们重新发现它的科学机理和应用价值,并正逐步被大家所接受)的策略,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必将发出更加绚烂夺目的光辉。
(四)注重培养以质疑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为标志的探究能力的教学策略
质疑是一种在认知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思维活动,而批判性思维则是在思维活动中对认知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思维方式。在学习中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在认知过程中敢于和善于评判,甚至提出不同的批判性的意见,对于促进学习主体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事实证明,那些善疑的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认知发展更快。而善于批判思维的人将获得更多令人喜欢的结果。批判思维是知识创新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大量培养“具有能进行批判思维、有效交流和解决问题的高级能力”的人才是美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见朱新坪《批判思维的教学与迁移》《教育研究与实验》99年第1期)。
教学论认为:有意义学习是唯一能够有意义地影响行为的学习。这种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调节的过程,它是通过个人真实的体验来调节学习,无法由他人传达。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知识,有机地融汇到学生的整个个性结构中,而质疑和批判思维正是这种“有意义学习”的极好方式。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以质疑和批判思维为标志的探究能力,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产生的问题常常能显示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转变程式化的内容,以学生的问题来组织教学过程。教学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教学模式”的主要代表者苏联的马赫穆托夫早就指出,教学活动的重心应当转移到学生的“学习棗认知”过程中来,教师应着重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评议
学生可以从教学内容的正确性、推理的逻辑性、结论的合理性、语言表达的严密性等方面对教材以及教师的讲课进行肯定或否定的分析、评议。运用批注、写笔记、札记的多种形式训练批判思维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评议是自古以来我国教学的优良传统。我们在教学中运用评议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批判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
3、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它对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需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形成一种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性学习的实质就是通过主动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认识和实践的各种能力。它不以取得现成的结论性知识为满足,而是在不断地研究中逐步掌握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积极的态度。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经常接触研究性质的作业,设计专题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让学生在处理信息、研究信息中发现真理、发展认知,培养和提高研究能力。
4.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和独创性的见解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必要的也是重要的方法。因为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义和独创性的见解,就是要求学生不是被动地掌握现成的知识,而是积极地开动自己的思维机器,主动地参与到对知识的内容与形式的构造中去,设法从个体水平上去改造、重组认识对象,努力赋于它一些独特的东西。简单地说,就是不能轻易地认可,而是要有效地去改造重构!
四、实践和初步成效
对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研究已经开展将近一年。认真构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使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必然途径。我们构建的模式有“主动发展”语文教学模式。“自学交流”数学教学模式。“交际英语”教学模式、“操练-探究”物理教学模式。“精制-掌握”化学教学模式等20多种模式,这些模式力图贯彻以上四种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主动发展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这里以中学语文为例试加阐述:
中学语文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为依据,构建了“主动发展”语文教学模式,在松江六中建立试验点,并由区语文中心组的青年骨干教师带头实践,取得经验,然后通过一系列区研究课向全区语文教师展示汇报,在全区形成了一个研究、探索、实践“主动发展”语文教学模式的热潮。
“主动发展”语文教学模式构建了四种课型:
1、讲读课。以自读质疑、自行评价反馈为主要方法,把时间还给学生。其教学结构为:(1)激活情趣,自读质疑;(2)提示重点,自悟深思;(3)选点精读,自冶情性;(4)引导总结,自行反馈;(5)延伸课外,自求提高。
2、课外阅读课。开展课外自读是提高语文素质、促进主动发展的必经之道。每周至少开设1-2节阅读课,程序如下:(1)出示主题,自选读物;(2)指点读法,自读评点;(3)组织交流,自结自评。
3、语文活动课。老师指导学生开展演讲,办报、采风与多种形式的语文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增强与外界交往的能力,发展认知能力。其程序为:(1)提出要求,自定内容;(2)自编自练,相互合作;(3)交流展示,自行评价。
4、写作指导课。运用研究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呈现的材料自行研究作文规律,老师不是简单地讲授写作知识,而是让学生自行归纳。其教学过程为:(1)呈现材料,自读深思;(2)寻求规律,自行探究;(3)交流讨论,自行训练。
经过试验点老师和区骨干教师的积极实践,班级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气勃勃的喜人景像,课上学生或自读,或质疑,或讨论,或评点,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则以辅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自学。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为浓厚,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大为增强。教师只要尝试运用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他们的班级就呈现蓬勃向上的主动发展的崭新风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明显高于平行班。
华阳中学胡伟勇老师根据“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教学重心放在对读物的评论批点上,然后以小组形式交流、反馈,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在实践这四条教学策略中走出了可贵的一步。这一模式不仅把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析、自评放在突出的地位,而且在备教学活动中,更多地考虑“学生活动”,创造了一种备课教案的新形式。教学时,胡老师总是注重让学生自己去诵读、领会,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在不长的一段训练之后,学生自学能力明显提高。
李塔汇学校的董青运用活动性教学策略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策略进行写作指导,学生的探究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松江六中马联明老师教学效果原来一直不甚理想,尝试运用“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后,学生都爱上马老师的课,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在区作文竞赛中获得的成绩远优于平行班。
通过近一年的实践,我们坚信,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路走对了。我们将继续深入地开展研究,根据四种教学策略成立四个子课题组,深入实验基地,运用实验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方法,圆满完成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的研究,并在研究和实践中,全面推进我区的素质教育,为我区教育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作贡献。
利用新教材蕴含的人文因素,加强语文阅读的人文性和创新性
桂林市第十八中学语文组 杨进红
曾在两省一市试用的高中语文教科书(试验本)和周正逵先生主编的高中语文实验课本,已在今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中推广使用。新修订的大纲,新修订的教材,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新世纪语文教育的曙光。面对高中语文的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相信会很快唤起广大语文教师对语文教育的重新审视,思考并理清语文教学的一些实质问题,从而推动并深化新世纪的语文教育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建设21世纪的新语文教育观。新一轮的语文教材改革,不但构成了一个比较科学、比较严整、比较新颖而又切实可行的语文训练体系,而且特别注重发挥教材的综合效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研读文化著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化经典名篇的积累和文化底蕴,重视学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渗透。对此,笔者试图通过对新教材中人文精神的思考,给语文教学一个全新的定位,使之在素质教育中承担起与它的学科性质、学科特点相适应的任务。
(一)新教材蕴含的人文因素,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
新修订的教学大纲指出:“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新教材改革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强调语文教育所具有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通过经典文学作品了解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这就意味着我们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所具有的教育价值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定位。为引导学生领悟中国语言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感情和民族道德关怀,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开掘中国语言的人文价值,新教材编选了过去教材中所未曾选、未能选的篇目,令人耳目一新。比如《诗经》,以往教材长期只选《伐檀》、《硕鼠》两章注重思想意识的名篇,给人以单调及政治痕迹浓的感觉,新教材有意淡化了这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选文意识,注重作品本身所包含的感情因素和文化内涵,因而《关雎》、《氓》等歌咏人世至爱真情的篇什得以入选,其他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如《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祭十二郎文》、《宝玉挨打》、《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罗密欧与朱丽叶》、《再别康桥》等也都得以进入高中语文教材,一改过去语文教材面目陈旧、索然寡味的状况,注入了新的教学内容。
湖北省教研室副主任、特级教师史绍典,是新教材(实验课本)第一轮试教的执教老师,他深有体会地说:“80年代初,考风正盛,应试教育正炽,正是在这样一种氛围里,《实验课本》立足于‘人’——学生、民族,以人为本,以提高民族素质为计,就更具有前瞻性的开创意义。”很显然,新一轮教材改革的最终指向是把“人”作为教育的对象,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笃定了任何教育都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人文背景,由此亦规范了21世纪的语文教育不能离开了中国人所处的传统和文化去构建中国语文体系。新教材在选文上树立和强化的“精品”意识,其目的便是要让中学生同古今中外的大师级人物对话,以提高其审美眼光和文化品位。同时也让广大教师们惊喜的是,一大批文化内涵丰富、深厚的文章或文学作品,如钱钟书、朱光潜、王力、吕叔湘、梁思成、杨振宁、宗白华、汪曾祺、余秋雨等著名学者的文章也在新教材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学者们厚重的作品、深邃的思想及其独具魅力的人文情怀,尤其适合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更利于教师利用范例致力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语文教育,实际就是一种精神培植,就是个体精神经验的丰富、个性生命的成长、生命本体的活跃及文化涵养的加深,因此,中国和世界的文学界、哲学界、美学界、艺术界乃至自然科学界的顶尖人物,他们的语文杰作理应成为我们广大中学生心灵沟通的读物。广大教师应积极以新教材为凭借,更新教学观念,发挥教材选文的综合效应,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使语文新教材的改革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新教材蕴含的人文因素,利于加强语文阅读的人文性。汉语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心理的烙印,是一种从形式到表达都充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的语言。所以,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掘汉语所渗透、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因素,不要把教育变成非常枯燥的、单纯的知识传授,不要把学母语、爱祖国的审美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排斥在教育过程的过程之外。语文教学,说到底,实际就是人的精神培植,就是丰富人的精神经验,丰富发展人的生命个性的教育,是一种本民族文化的教化。汉语阅读作为一种通过文字符号深入心灵境界的情智活动,灌注着鲜明的民族人文精神,表现在一是作品本身蕴藏着汉文字、汉文章、汉文学的丰富的人文内涵;二是汉文阅读渗透着中华读者和作者的价值取向、时空情绪、思维方式和民族情结;三是语文教育要尊重和发展阅读主体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健全的人格。基于以上因素的考虑,新教材在选文上更倾向于人文因素的渗透,因而,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渗透人文精神,充分发掘作品中的人文情趣和人文品格,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创造能力。
新世纪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就是追求阅读的社会化、民族化、人格化、个性化,使阅读课堂不仅成为学生获得阅读知识的、习得阅读能力的场所,而且成为学生开发智力、体验人生、陶冶情操的地方。换句话说,阅读课不能用冷漠的知性分析取代动情的文体感受,不能用教师既定的阅读教案框限学生多样的阅读心得,必须引导大家一起挖掘课文的思想意蕴和文化内涵,实现阅读认知教学、智能训练、人格教育的三统一。例如,第一册教材中的《归去来兮辞》一文,如果仅从获取知识这个角度来解读,我们得到的只是:“通过陶渊明娱情诗酒、崇尚自然的描写,反映作者厌恶官场、鄙弃功名的超脱态度。”这仅是阅读过程中的第一层印象——表征印象,还远未触及这篇文章的内核。作品中,那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包含着陶渊明强烈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意识的思维特征,这是一种圣洁、飘逸、浪漫、悠游的隐士遗风,这又和传说中的许由、先秦时代的接舆、庄周及到清代的随园主人袁枚等人的人生态度有着直接的、明显的承继关系,把中华民族传统中隐士文化所追求的一种精神和心态推向一个新的认识维度。试想,倘若没有这人文思想底蕴深层次探索,不能把作品置于广阔的人类文化背景下给以历史的透视,又怎能引领学生去探索作品中所包含的人生意义和美学价值呢? 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能力,理解能力得益于丰富的人文品格,而理解的关键在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所以曾祥芹教授就把阅读运思的四维空间概括为八个字“解文、知人、论世、察己”,即通过阅读作品,使自身的知识经验得以扩充,观点认识得以改变,思想情感得以升华,方法技术得以迁移:实现自我在量度上的增加,在本质上的提高,在价值上的飞跃,在能力上的练达。阅读思考的四维空间构成了阅读活动的内宇宙。所谓开发阅读的智力潜能,就是要在作品(文),作者(人),社会(世),读者(己)四者之间往返,自由驰骋,发挥读者的聪明才智。语文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对学生渗透和熏陶这种人文品格、人文精神的丰富因素,因而学生在生动具体的形象感受中所培养起来的正确人生态度,将会比耳提面命的思想教育和道德灌输所树立起来的抽象认识要更加深入、也更加扎实,在他们今后长期人生经历中发挥的作用,也将会更加持久更加内在。
(三)新教材蕴含的人文因素,利于强化学生人文精神的自我扩充。新修订的教学大纲指出:“(对学生)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一个富有创新意识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人格完善的人,语文教师必须担当传播真善美的使命,像重视智育一样重视人格的培养,促使学生在真善美的追求中形成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一旦学生具备了完美的人格。他们就有了丰富的情感去爱国、爱人和自爱,他们也就有了高尚的追求,有了探索创新的热情,有了奋进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有了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人文情怀。而这又是他们进取的内动力和创造的催生力。语文新教材有着人格培养的最佳素材,对新教材语文教学的处理也应成为品格激励的最佳契机。如读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等就会得到高尚的人生价值观、道德观教育;读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韦应物的“神欢体自轻、意欲乘风翔”等,就会得到科学的方法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在我们解析这些范例,训练学生阅读的时候,还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努力把模范人物的品格移植到自己身上,借助教材中这些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优化学生的人格结构。
马克思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文学科不能只讲工具性忽略人文性,语文教育不能只教文不育人,只有真正做到既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又塑造健康人格,才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真正得到提高,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目的,语文教育的价值。这既是时代的要求和语文教学的未来,又是新一轮教学改革中最具价值取向的教育观念。
参考文献:
1、《人文艺术》“人文艺术编委会”编 贵州人民出版社99年1月第1版
2、《加强阅读的科学性和人文性》曾祥芹 载《中学语文教学与参考》2000、1-2
3、《教育环境优化与学生个性发展》 康健主编 广西师大出版社99年9月
摘自:语文网络教育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