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3 02:34: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本站推荐)》。

第一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本站推荐)

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国家学校:骆大章

我是一位十足的金庸迷,对于金庸大侠笔下所勾勒出的英雄豪杰,渲染的情短流长无不赞叹。刚记世便被一部《射雕英雄传》所吸引,之后的许多年,看了不少金庸作品的影视,也看了不少原著。有一种感觉,无论影视情节拍的如何好,画面如何逼真,动作设计如何惊险,都没有看书更让人回味无穷。高科技不如一本书?并不奇怪,那是因为影视往往束缚了人的思维,能够想像的空间不大,而书给了人以很大的想像空间。无论谁去阅读它,都会有自己的感受和想像,对于书中的情节自己会勾画一幅幅动人的场景,想像人物的形象。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在学习活动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阅读文本的主体。对于学生在阅读文本是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语文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因此,在语文教学,学生与文本对话中,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这几年,很多教师都下大力气对阅读教学进行探究,也上了不少课,从中也谈到了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突出情感体验,就此而言,我从中也有一些体会。

情感体验不是分析理解

阅读教学不是阅读理解,不是查查字词,画画段落这么简单,它是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时对文本有自己的情感体验,突出了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而不只是纯理性,甚至是机械地分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有不少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犯错。曾听一位教师上《揠苗助长》一文。这位教师首先让同学们自读课文,圈画字词(学生的积极很高);其次就带着学生逐词逐句地分析(学生学得也很认真);然后让学生总结寓意(由于教师带着学生能够进行一定的分析理解,学生也能说出一两点);最后,课堂延伸部分,教师提出拓展性话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揠苗助长’这种现象发生呢?”此时出现了冷场。

在本节课中,这位教师在文字符号的分析、理解上下了大功夫,学生对文中出现的字词的意思了如指掌,但为什么在尾声会出现如此的冷场?最后所提出的话题不是太难呀!事后作了一统计,本节课学生把文章整篇文章读完的次数只有可怜的三四次。学生虽对课文中的字词掌握了,理清了文章的思路,那只是对文章作了机械地分析而没有去真正感悟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内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的少了!这位教师所犯的错误就在于没有让学生多读书,他认为带着学生详细地去分析文本,理解文本就能给学生带来阅读感受和体验。殊不知他的这种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又回到了以文本为中心而非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观,又回到了理性化阅读分析的老路上去了。

情感体验要有价值取向

《课程标准》总目标讲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其中强调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否则情愿不读书。

在一次校内的公开课上,听了《狐假虎威》这一课。接近课堂尾声,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他出示了两个问题:

1、老虎,我想对你说„„

2、狐狸,我想对你说„„学生回答非常积极。对于老虎自不必说,而对于狐狸,学生的回答很多。

“狐狸,我想对你说,你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别以为了不起!” “狐狸,我想对你说,你太聪明了,把老虎都骗了,我要向你学习!” “狐狸,我想对你说,你真棒!” „„

学生的回答很多,可见读了课文,学了课文,都有不少的情感体验,教师对此作了一一肯定,可谓热闹非凡,课堂的气氛一下子提到了高潮。课后的评价认为是一堂好课,上课教师喜上眉梢。可静下心一想,似乎有不妥之处。《狐假虎威》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而上面有些回答明显与寓意不符。寓言就是要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向世人说明一个明显的道理。提示寓意,让学生去感悟寓意是教学的任务。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感受,但应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去感悟,而不是对于有一点奇特的想法就认为是教学的创新。在这篇课文中,狐狸是被当作反面来写的,对于狐狸的做法,我们应该唾弃,而不是去崇拜、学习。

再如《狐狸和乌鸦》一文,有续写《狐狸和乌鸦》这一教学环节,很多同学写了狐狸第二次看到乌鸦嘴里的肉,用同样的方法或其它的一些方法又把肉骗走了。可见学生在阅读本文时的价值取向出现了问题。学生不知是出于好奇,还是在学习课文时没有得到正确的价值取向。这则寓言就是要告诉大家,爱听奉承话就容易上当。所以在续写时,应使学生明白,狐狸的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不应该向它学习,对于它的这种行为,我们应该保持警惕。而学生续写时,出现的这种情况正说明学生没有领悟寓意,没有正确地感悟课文,竟然崇拜狐狸。对于像狐狸这样的人,应该得到惩罚,而不是让它继续行骗下去,显然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可见,在阅读文本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正确地感悟课文,要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否偏离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体验应注重过程

《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对感兴趣的人物事件有自己的感受想法”,读诗歌时“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提出“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三学段中提出“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情感体验,是个长期的培养过程,需要在平时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是各年段相互联系、按部就班、螺旋上升的,不能操之过急。

有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并没有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但在上公开课、评优课时,为了追求教学方法的创新,为了能让听课者、评课者耳目一新,刻意地去追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一次低年级的评优课上,教师在让学生初读课文时提出了“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这两个问题。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实质上却很抽象、空洞,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往往捉襟见肘。因为此时谈学生的情感体验应该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可以用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更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这位教师此时有些急。

诚然,急了点或可理解,但摆起花架子就不可取了。如上面所述,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重在平时。有些老师为了能够标新立异,能够在评优课上有好评,竟然在上课前进行润色。这样在上课时,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进行很好的答述。

我想学生的情感体验都应能真实地反应学生的内心世界,为教师打开学生的心扉进行良好的教育提供一把有力钥匙。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应注重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的情感体验。做到自然、真实。

第二篇:思想品德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思想品德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杨少英

玉溪师范学院 云南 玉溪 653100 摘要: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因此,思想品的教学不能只限于教授或讨论有关知识,而要落实到学生的道德实践,当然,所谓的道德实践一定是基于道德目的的,包括道德情感体验的指向道德提升和完善的践行。关键词:思想品德 情感 道德实践 教师

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因此,思想品德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讲授或讨论有关知识,而要落实到学生的道德实践。当然,所谓的道德实践一定是基于道德目的,包含道德情感体验,指向道德提升和完善的践行。如果让学生局限于教师的三尺讲台,缺乏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我们每一位政治课教师都要积极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培养综合能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那么,思想品德课该如何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呢?我认为应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内容与形式的选择

合适的内容,是实践活动是否有必要开展的先决条件;恰当的形式,决定了实践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因此,思想品德课开展实践活动必须选准实践内容和实践形式。

1.结合教材提出的行为锻炼要求。行为锻炼就是按所学课本知识的教育目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具体活动,以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它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结合教材要求进行行为锻炼可从以下两种形式人手:一是在校内开展活动。例如,与校团组织、学生会等密切配合,从纪律、卫生、礼仪等人手,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争当遵纪守法好学生”、“文明礼仪从我做起”、“我与雷锋同行”等主题创建活动,以此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利用学校的劳技基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种养殖和开展废旧物回收利用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等方面内容的教育。二是到校外开展活动,即组织学生走进社会,投身实践。例如,组织学生到工厂车间、田头地尾等生产劳动第一线,拜生产者为师,亲手参与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体验创造社会财富的艰辛,从而加深对“艰苦创业”、“劳动光荣”、“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要珍惜劳动成果”等理论知识的认识,进而把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等观念变成 自觉的行动。

2.围绕学生知、信、行的矛盾。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知与信、信与行的特殊矛盾。教师传授给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观点和其他社会知识,能否为学生所接受,并转化为动力,“信”是纽带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调查、访谈、讨论等活动方式,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向社会,通过疑问的消除来增强理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例如,现在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学生的印象中就是“单干“,各家搞各家的活,各人挣各人的钱,先富起来的人怎么会去带动后富的呢?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村庄访问几家先富起来的典型,比如烟叶种植专业大户。学生通过访问就会明白:该专业大户的成功使周围的人感觉到种烟有利可图,而且烟叶的栽培、管理、采摘、烘烤又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技术上没有问题,于是有条件的人也会去种植烟叶,进而从中获益。这样,种植烟叶就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个好项目。类似这样的项目多了,农民收入的渠道就宽了,经济来源就有了,生活也就逐步富裕起来了,从而使共同富裕逐步成为现实。

3.根据学生兴趣要求。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积极追求愿望时,内心活动总是十分活跃的,这时候容易接受外界影响。因此,政治课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应结合生活实际,根据学生自愿的原则,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兴趣小组活动。开展活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师先在课堂上集中讲解,课后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分散实践。例如,同在一个村里生活,为什么有的同学家境较好,有的则家庭经济困难?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集中讲解人口数量、勤劳程度、科技水平、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然后指导学生从这几个方面去对自己较熟悉的同学、朋友或亲戚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分析,从而明白“计划生育”、“勤劳发家”、“科技致富”、“互相帮助”的重要意义,并进而扩大到对一个镇、一个县(市)、一个地区进行经济状况分析。另一种是由教师直接带领,集中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活动。例如,讲完违法犯罪方面的法律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访附近的派出所法院等执法部门,了解犯人(尤其是学生熟悉的)违法犯罪的原因、过程及受惩处情况,有条件的再组织学生到劳改场、监狱等地方了解犯人服刑情况,从而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遵纪守法意识。

二、课内和课外的协调

学科实践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成功既需要课堂上教师的精确讲解,也需要课堂外教师的精心指导。课内精讲是前提。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教学也是同理。开展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材知识,因此课堂授课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活动能否顺利地进行。教师把课本知识点讲解清楚了,学生开展起活动来才会得心应手,若有“疑”,这“疑”才是“真疑”,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实践活动才更具针对性,更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课外指导是关键。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导而不包”,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例如,每次活动开始前,教师都要指导学生制定好详细的活动计划,预想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拟定应对的对策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在活动中学生得到的体会和认识,有的是积极的、客观的、正确的,有的则是消极的、主观的、错误的,教师应及时给予点评,对的肯定,错的指出症结所在,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开展活动小结或总结,让学生把体会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实现思想的升华。有条件还可召开表彰会或举办成果展,这既能让学生看到和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也有利于增强他们下一次参加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应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生活中,科学合理地选取教育资源,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应有的教育价值;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时代性特点,紧密贯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真切的教学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我们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思维的能力,也要促进学生的语言、交际、空间、自省等多种能力的发展。如利用节假日休息的时间,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总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景,比单纯的言语教育更重要,能让学生拥有自信、拥有希望、拥有自己将来的发展空间。

第三篇: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体验性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学习时不仅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还要用自己的身体去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这不仅是学生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

一、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与他人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

现代社会的家庭的大多孩子,不管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学校生活中,“自我”意识表现得都很严重,做人处世等人际关系概念不明确,处于一种我行我素的状态中,不能与家人和同学和谐相处,在家里表现为不尊敬长辈等,为解决这个矛盾,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例如:我了解到班上有个男同学,因为是家里独苗,爸爸外出打工,爷爷、奶奶和妈妈的过分溺爱导致他目无长辈,开口要,闭口到,要求不能满足时,他就会对有病在身的妈妈拳脚相加,而且不听邻居劝阻,态度十分恶劣,我听到这个情况十分生气,如果这孩子不即时制止,后果是很难想象的,十一、二岁的孩子为什么会发展顾这个样子呢,我认真分析原因、找对策,我想对这样的孩子采用大声训斥,讲明道理的话,效果肯定只是一般,为此,我找了一此增大计生方面的VCD,给他播放了产妇生孩子的片断,并给他讲明了爸爸、爷爷、奶奶养他的艰辛,还带他到产房附近亲息听产妇生孩子的哪嘶声力竭的吼声。由此说明自己的生命和自己母亲的息息相关,而且母亲的爱是伟大的,如果失去了母爱,生活是非常艰难的,过了,几天,我们班的一个年龄较小的女孩的妈妈因心脏病突发而死,我觉得这又是一个教育那个男孩的时机,我组织班上的同学到女同学家,安慰她,看着那女孩因失去妈妈而痛苦时,那个男孩进一步认识到妈妈的健康生存的生要意义,我又适时地加以引导,至此,他在家城像变了个人似的,懂得孝敬爷爷、奶奶,关心妈妈了,由此可见亲身体验对学生做人处世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让学生承认自我与他人发展的关系,懂得尊敬他人,关注他人。

二、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学习兴趣是学生为寻求学习,探索事物奥妙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和一定的情感体验相联系,学生一旦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精神力量,甚至达到乐此不彼,成为他们主动学习和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在自然科学课的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就是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好动的心理,通过亲自动手做,在做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卵石是怎样形成的》,课前引导学生具体观察卵石的形态和在自然界中分布的情况,组织学生到建筑工地去收集卵石,带学生到河滩、河谷去考察卵石的分布,岩石风化及河水对岩石的搬运情况,学生考察大自然,直按获取真实的自然知识,在考察的同时,教学引导学生对所观察到的事物进行认真分析卵石不是怎样形成的,并展开联想,调动学生的脑、眼、身、口、手,让学生在大自

然中探索大自然,兴趣盎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获得了岩石风化、流水搬运等自然现象的初步认识后,教师此导学生对自己获得的有关岩石方面的知识,加以归纳引伸,将课文内容拓展,课岳布置小论文,《明天的卵石》等想象丰富的作文。

三、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是实施绿色教育的重在途径。英国的绿色教育主张通过户外的实地探索,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观、价值观与态度,绿色教育强调“情感第一,认知第二”,而要实现情感目标,就要教师带领学生直接接触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其指导思想就是要使这种经历深刻影响学生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分析环境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森林茂密的小村庄,由于人民的滥砍滥伐最终被洪水淹没,小村庄毁灭的故事。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带领学生去考察一个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小村庄,同学们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该了当地的老人,询问他们三四十年前的小村庄是什么样子,现在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引导学生探讨小村庄被破坏的原因,以及改变小村庄生态环境的办法,通过这样的实地考察,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加,认识到如果人类不保护大自然,终将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纷纷表示从现在做起,争做环保小卫士,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与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了深刻的理解。

四、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体现了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从实践中学,可以通过让学生亲自参加各种活动,如游戏、操作、讨论等,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解决

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指导学生习作《记一次有意义的班队活动》时,恰逢学校要开展“六一”庆祝活动,我就把这次活动作为指导学生作文的好时机,我让他们在各项活动中去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参加全校性的跳绳大赛时特别留心,当时的真实感受,在学作文时,学生思维活跃,写出当时那种被淘汰出局的心情,非常真实感人,结尾还写出了经验之谈,不管参加什么样的比赛,平时都要多训练,来然临场心理素质不好,比赛得不到好成绩,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了培养,集体荣誉感、团体合作意识都导强了。

儿童具有内在的学习潜能,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和利用儿童的这种内在的学习动力,把儿童从传统的教育中解放出来,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协同参与,有所发现,从而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面,增长才干。

作者 邱 波

作者单位:四川省叙永县两河中心校 通讯地址:四川省叙永县黄坭信用社 作者电话:*** 4

第四篇:物理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

物理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

宜川县职业中学 薛转琴

联系电话:*** 【摘要】本文通过对学生物理学科消极情感成因的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物理学科情感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情感。

【关键词】自身修养 师生情感 体验成功

经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培养情感因素是物理教学中不可忽略的问题。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是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一、情感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因素。

二、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内驱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某门学科感兴趣,偏爱它,乐于接收它,那么他对这门学科的印象就会深刻。从而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去拼命地研究它。

三、消极学科情感的成因

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刚进入初二的学生,他们对物理课的学习是很感兴趣的,因为通过初二物理课本引言部分的学习,他们已经意识到了物理知识在科技、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所以他们非常想学好这门学科,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一部分学生对物理课的学习逐渐从主动变为被动,甚至还有不少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因素,二主要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中积极的情感因素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建立起积极的学科情感,失去了对物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类消极情感的影响:

1、教师的消极情感的影响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是乐意还是厌倦,这体现了物理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情感。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而在当前的物理课堂教学中不少的教师或因缺乏足够的专业思想和教学热情,或因片面认为物理教师讲授的是科学知识,只要用复合逻辑和科学的语言去说明事理就可以了,致使在课堂教学中表性麻木冷漠,讲授平淡无奇,只顾自己讲、从来不过问学生是否能听懂,不要说发表意见,就连动也不敢动,久而久之,造成课堂气氛压抑、沉闷,学生则易不专心听讲,不愿回答老师的问题,对老师布置的任务马虎敷衍,慢慢地形成了对物理学科的消极情感。

2、缺乏成功的情感体验

苏霍姆斯基说:“人在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期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中学生的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成功和失败在学生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加之物理本来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对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要求较高,在一些学生不能将老师所讲的知识掌握、作业频繁出错、提问问题回答不对、测验得不到好成绩时,又被老师批评一顿,从而使他们感到自己比别人差,产生自卑感,特别是物理学习中接连出现失败时,便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加之部分老师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望生成龙”心切,教学中一味追求提高教学要求,更增加学生的失败的情感体验,其后果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害怕、厌恶等不正常情感。致使一些学生产生“反正学不会,干脆不学了”的想法。

3、师生高关系的影响

教师和学生构成了中学物理教学两个重要的方面。学生的学科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好。尤其是学生的自制能力差,喜欢哪个老师,就拼命的学习纳那门课,不喜欢哪个老师不但不学,还专门和教师作对,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教师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积极地期待和希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赖和爱戴。由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从而愉快的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化为行动,从而实现教师的期望。反之,如果学生受教师的漠不关心、过多地指责等,都可能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变坏,从而对教师产生讨厌,对抗的不良情感。

四、培养学生的积极学科情感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积极的学科情感呢?

1、热爱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言为心声,情动于意而形于色”,如果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哪会有讲课时津津乐道的热情和笑容可掬的神情呢?有哪会获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呢?再说初中物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包括教学技术手段、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准综合表现出来的美的教学魅力吸引着学生的注意,从而启发并促进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敬业为先,满腔热忱地投入到物理教学工作中去,不断完善自我,以饱满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纪的奥秘,这样就会对学生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

2、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从权威的接授转向师生平等地知识交往。教师帮助讲解问题时,允许学生插嘴。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哪怕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说一句“你回答的真不错”。都是对学生莫大的鼓舞,老师的评价能增强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勤于解决问题的信心。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更容易形成师生间的教学合作、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的互动关系。

3、让学生体验成功

人类有一种强烈需要认同的欲望。当一个学生得到别人和社会的认可时,会非常快乐。由此学生也会对能够认同他们的老师充满信任和好感。每个学生都是优缺点并存的,如果老师寻找学生的优点,也一定会看到学生的优点;如果老师寻找学生的缺点,也一定会发现学生的缺点,所以称职的教师都会看到学生的优点,并且加以承认,当老师承认学生的成绩时,学生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得到鼓励,也有了自信心而更加努力学习。

4、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联系

因为许多物理知识只要与现实生活一联系,不仅变得通俗易懂,而且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求知欲望,使学生具有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比在讲《光的直线传播》时,月食现象可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可是同学们说:“奶奶说这是天狗吃月亮”,从而使学生具有了纠正奶奶错误观点的本领,产生一种自豪感,从而对学习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苏霍姆林斯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籽,他说:“只关心中籽儿忘了耕地等于洒下种籽喂麻雀,在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情感因素的研究,应该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五篇:阅读教学如何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阅读教学如何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现代阅读观认为它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只有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个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阅读教学中如何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呢?

一、建设开放性课堂,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展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提供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民主、合作、和谐”的课堂,融洽的师生关系,必然为学生展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提供良好的条件。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敢想敢说、敢为,才能对阅读的内容作出个性化的反应。如果课堂沉闷,师生关系紧张,教师主宰课堂,“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学生的思维被禁锢,没有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又哪里来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呢?

因此,教师必须努力学习课标,关注教育动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在教学中提倡质疑问难,提倡争辩,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给予鼓励和肯定,创设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互相交流,互相鼓励,把微笑和赞誉作为联系的纽带。课堂活跃了,师生平等了,在这样的环境中,还有谁担心说错了会被别人笑话呢?还有谁不敢、不愿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展示出来呢?

二、打破传统的课堂格局,让学生充分展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传统的课堂格局是教师设计好的一套程序,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在学习。对教师设计的程序必须在规定的课堂上完成,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管学生有没有兴趣,能力是否达得到,都必须在教师引导下思考作出回答。这样的课堂格局,虽有时也能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感受、体验等,但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机会被剥夺,不可能充分展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鉴于此,我校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大胆打破课堂格局,建立了一套适合学生展示“独特感受和体验”的新格局。下面以《羚羊木雕》的教学为例,具体说一说这一格局对学生展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的促进作用。

课例:《羚羊木雕》教学设计(选入时将“教学策略”和“创意说明”删去,其他的内容也有删节)

教学过程:

(一)、内引铺垫,激情导入。

(二)、学生自主探究,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初读课文,注意圈点勾画。若有生字请查工具书注音、释义。

2、学生再读课文,记下自己的疑问、看法、发现、感受和体验。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畅谈自己感知课文后的体会和感受。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发现等。

(三)、学生合作探究,畅所欲言。

1、分组讨论:学生说说自己读了课课文后的心得、看法、疑问、评价、体验。通过交流、讨论,还有不懂的问题请记下来,便于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2、交流、生生交流,共同释疑解难。

(四)、教师引导探究,延伸拓展。

1、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你如果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会怎样处理?说出来大家听听。

2、女儿既然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妥当?

3、“可是,这能全怪我吗?”你认为究竟怪谁呢?

4、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你的看法是怎样的?

(五)、课堂总结。

从以上的教学设计来看,整个课堂格局可分三个部分: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引导探究。在各部分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生生互动,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和时间畅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与同学、老师交流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如在“教师引导探究”这一部分,问题的设置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有的学生在谈“你如果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会怎样处理?”这一问题时,不仅引起了对往事的回忆,谈得声情并茂,感受体验真实感人,并谈了自己处理类似事情的观点和看法。在这样的课堂格局中,学生对阅读内容中感兴趣的、有深刻感受经验的地方可作出个性化的反应,并有机会把这些反应展示出来,学生独特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师在整个课堂中,真正成了组织者、促进者和参与者,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不再是教师牵着鼻子走,而是自己主动地参与学习探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做到评价及时、灵活、客观,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展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以后,教师应采用恰当的形式及时、灵活、客观加以评价,保护和肯定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不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贻误时机,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学生互评。在评价过程中,学生的评价也是不可忽视的。学生互评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发生交锋,碰撞出新的火花,又可以大大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自己展示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引起同学的重视和争论,本身就使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如在学习《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时,有位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以后提出:“钱塘湖春行”可改为“钱塘湖春游”(他把“春行”改成了“春游”),理由是这是一篇写春天景色的诗。这是该同学“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值得肯定。可问题一经提出,立即引起学生评价和争执。有的同学认为,“春行”说明作者路过钱塘湖被其景色所吸引而写的,如果改为“春游”说明作者是专程来游钱塘湖的,这样一改就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了。有的同学又提出相反的意见。这样一来,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在评价和交锋过程中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也展示出来,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2、教师评价。教师评价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激发和保护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的评价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评价时不能“一刀切”。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反应是存在差异的,我们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评价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必须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客观、公平地加以“裁判”。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一文时,学生初读课文以后,我要求学生在“一个皇帝”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发表你对这位皇帝的评价。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很多:有的认为皇帝是一个愚蠢的皇帝;有的认为皇帝是一个聪明的皇帝;有的认为皇帝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有的认为皇帝是一个爱美的皇帝;有的认为皇帝是一个爱慕虚荣的皇帝„„对于这众多的感受和体验,只要学生能言之成理,教师就应该加以肯定,不能依照教师的“成见”,来个“一刀切”,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第二,教师对“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必须作积极的评价,多鼓励,多赞赏,不要轻易否定,即使是学生不成熟的,有时甚至是幼稚的看法,都要加以保护和引导,不要求全责备。如在学习《散步》一文时,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也常常感受到浓浓的亲情,能谈一件你感受最深的事情吗?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手中,你该怎么办?学生们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就有一个学生提出应该让自己先看,爸爸妈妈后看,爷爷奶奶最后看——因为自己第二天要上学,看完动画片以后好睡觉,免得影响学习;爸爸妈妈看了好睡觉,因为第二天要上班;爷爷奶奶退休在家,白天有的是时间看。这个同学说得很在理,教师要及时加以肯定,不要让“先要让长辈看,要尊老”的观念束缚了手脚,而否定学生的个性化的反应。再如学习《童趣》一文时,为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把蚊子想象成白鹤,使平常事物变得美丽又奇特。当你看到满天飞舞的蚊子时,你会想象到怎样的画面?说出来大家听听。有的同学回答说“满天飞舞的蚊子像宇宙中飞行的星球”很显然,这个想象是很不恰当的,但面对全班同学,教师不能简单地对这位同学的看法加以否定,当然也不能肯定,这时可以“你的想象很有趣,下课之后我们再一起探讨,好吗?”来结束和这个同学的讨论。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教师的评价要客观、公正,要有分寸。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并不是说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该肯定的要肯定,该否定的要否定,不能要求只要敢说、能说,就赞赏有加,不置可否。这样一来,不但教师的作用没有发挥,学生也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总之,新课标实施以来,正是我们大胆开放了课堂、和谐了师生关系、改造了课堂格局、改变了传统的评价方式,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得到重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高涨,以前的所谓“闷课”没有了,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也教得轻松、愉快。新课标的实施,给我校的阅读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杨志峰 二〇一〇年七月

下载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情感活动 注重情感体验范文大全

    加强情感活动注重情感体验 ——我对阅读教学中情感活动的再思考 广东省东莞松山湖实验小学张新元 【摘要】 《语文课课程标准》特别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

    语文教学如何注重情感体验1

    语文教学如何注重情感体验 嵩县明德学校孙红飞 内容提要:本篇论文从钻研教材、注重挖掘情感体验因素;改革教法、注重选取情感体验突破口;创新学法、注重调动情感体验积极性三个......

    语文教学应注重情感教育

    语 文 教 学 应 注 重 情 感 教 育 清丰县双庙乡第一初级中学 张清 1539381828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之间知识的输出输入的认识过程,而且也是师生之间情感交......

    语文教学中如何认定学生的情感体验

    体验教学中学生情感真伪初探 淄博市周村区市南路小学 刘 峰 (语文) 中文摘要:我们的教学要站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因此,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语文学习方式......

    注重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优秀范文五篇)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忘掉之后,剩下的就是教育。当学生毕业多年,回想自己思想品德课堂,他能剩下些什么呢?那么,反思,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能够交给学生......

    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模版)

    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常宁六中 刘志新 观察是指人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察看,按照事物或现象的本来面目,研究和确定它们的性质和关系的一种心理现象......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摘 要: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而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学生的心。“情”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所以音乐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

    关注学生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范文合集

    关注学生阅读中的情感体验 含山小学丁苗苗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人们往往只重视知识的讲解与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