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通用能力学习心得(一)
公务员通用能力之学习心得
(一)当前,全省上下正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利用干部教育在线网络平台加强学习机关公务员通用能力的学习培训。
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统一部署下,我本人很好的把本职工作和街道中心工作以及上网站在线学习这三者统筹安排,合理的利用。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在线学习,和街道组织的座谈学习,感受颇深。几个月来,本人系统学习了《公务员通用能力教程》的理论和知识,通过和同事的沟通交流,对提高公务员公共服务水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下面就公务员的通用能力学习谈谈我本人的看法。
《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和《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大纲》将公务员通用能力概括为九种: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
在理解和运用这九种通用能力之前,需要观念转型。第一,由“全能型”向“有限型”的转变。政府从属于社会,由社会所决定,职责是维护社会秩序。在社会空间中,必然存在着政府无能为力或不应涉足的领域。这就决定了公务员应该正确看待政府的作用,摒弃政府“万能”观念,梳理“有限政府”、“小政府、大社会”的观念,树立“政府――中介组织――社会”的观念。第二,有“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当前,建立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政府创新的一个基本目标,这是在市场本位、社会本位的基础上提出的,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第三,由“人治型”向“法治型”的转变。我国是一个人治历史漫长的国家,人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拥有悠久的历史。大一统观念、人情至上、任人唯亲、家长制、特权现象、以权代法等仍在潜移默化地产生负面效应。党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使人们对法律作用的认识有所提高。坚持法律至上,依法行政,对各种行政权利明确界定,对权利运行依法监督,严格控制,应当是公务员遵守的原则。第四,由“效率型”向“效益型”转变。一些政府官员急功近利,“形象工程”思想严重,造成了政府管理成本太高,资源浪费以及效益低下等问题。因此,树立成本――效益意识是必须的,是构建和谐社会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关于公务员的心理健康
(一)、做一个合格的公务员必须有健康的心理。公务员在工作中代表国家利益与形象,不断要有公务员必须的综合能力,还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健康的心理,换言之,公务员工作成就就是公务员素质能力、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表现。健康的心理是这种表现的必要条件。
何为健康的心理,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其标准是:(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在现实工作、生活中要达到上述境界谈何容易,据权威人士调查测算,心理健康四个等级中达一等的不到10%,二等占人群70%,三等占15%,心理健康极差恶化能成为精神病患者要占5%.这是多么一个可怕的数据。又据我国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精神科对一年来心理咨询者进行分析显示:心理健康问题最多的人群是男性公务员且40岁左右居首,焦虑、抑郁、失眠、头痛是他们的常病。
(二)、公务员心理调适能力是公务员必须的能力
公务员心理健康不只是某个公务员自己的事。首先,是关系个人幸福生活的基础,作为基层公务员工作生活环境决定了每天要面向广大群众,肩负服务群众之责,如果你时常孤僻,怎能与群众打成一片,怎能联系和服务群众。如果你时常不安、焦虑和怨恨,又如何搞好工作,工作不顺,势必带来各种麻烦与矛盾,如此,你虽然作为一名让人羡慕的公务员,但是你的生活不可能谈的上幸福。其次,公务员心理健康是关系家庭和社会安全稳定的保障,在上面所述的一些案件中由于某些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直接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麻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国家的健康。有心理障碍的公务员比例不断上升,这将是多么可怕的现象,这个问题是社会不安宁的隐患。最后,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是国家素质的具体表现。公务员的形象直接反映国家的形象,形象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国家的声誉,公务员每一个行动,每一个表现在群众都有好坏反映,对社会起示范作用,因此,每个公务员的表现都与社会文明关系密切,是国家素质整体体现。
(三)、公务员应学会调适心理克服灰色心态。
公务员虽然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属于让人羡慕的职业,但是其个体也具备一般人的性格,不能将公务员神化而促使其固步自大、傲不可视,从而“弱不禁风”,通过学习《提高公务员心理调适能力的途径与方法》,本人从内心觉得如要尽量完善公务员心理,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公务员的人生观我个人理解就是公务员对自己生活的看法。公务员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首先要把每一天的时光都要看成美好的时光;要把每一天的生活看成美好的生活;把每一天的工作看成快乐的工作;纵然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些这样那样的不愉快,也要学会化不愉快为愉快的本领。在基层我们面对群众,帮助群众解决矛盾,解决群众疾苦,有时苦口婆心、三番五次,从而使群众满意,这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说到价值观,这是当前众多同志头脑糊涂的地方。我认为人生价值并不是一个人工资多少,而是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的认可度。
2、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沟通更要端正生活态度。
如何调节是我常想的一个问题,在解放战争年代那些先烈们在那种环境中都能奋发图强、牺牲自己,都不曾有什么郁闷、痛苦、头痛、精神病。解放初期,人们饿着肚子干革命,也精神焕发去争取胜利。而如今大好形势下还存在住着洋楼、坐着轿车----还心烦意乱、百事不爽。我认为公务员首先应该自己跟自己谈谈话,应该问问我是谁?我怎么了?我到底有多大本领?我该做什么?我不该做什么等等。
个人对话是一个方面,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玩世不恭,不能用辨证唯物主义来武装自的头脑,站在自私自利的观点上必然心理不平衡,这是根本原因。
总之,与时俱进、乐观生活、心平如镜,问心无愧,知足常乐,这是我们尽管公务员要具备的心理素质。
二,关于公共服务能力
公共服务意识是指服务者与一切服务对象的交往中所体现的为其提供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的欲望和意识。即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和愿望,它发自服务人员的内心。有了强烈展现个人才华、体现人生价值的观念,就会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是服务人员的一种本能和习惯;它是可以通过培养、教育训练形成的。服务意识必须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思想认识中,只有大家提高了对服务的认识,增强了服务的意识,激发起人在服务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搞好服务才有思想基础。
公共精神的缺失在公务员系统中也有体现。在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热衷于财富的积累,一些公务员把获取权力、财富、声望作为自身最高追求,而不在乎是否利用权力为公众服务。在争取晋升的的过程中,公务员争取领导的认可和提拔,但这种认可和提拔,有时候并不以业绩为主要参考因素。同时,一些公务员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利益,而无视群众的需求,无视公共服务的质量。
几个月来,本人系统学习了《公务员通用能力教程》的理论和知识,通过和同事的沟通交流,对提高公务员公共服务水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现将本人的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当前,建立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政府创新的一个基本目标,这是在市场本位、社会本位的基础上提出的,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政府四大职能,其中之一就是公共服务。国家人事部颁布的《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 框架(试行)》也把公共服务能力列人公务员九大能力之一。2006年1月1日实施的公务员法,就是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健全公务员制度,规范公务员的管理。
公务员还要有一心为公、积极向上的公共精神,要热爱祖国、忠于人民,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要顾全大局、团结协作,要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公务员的素质及价值取向直接关系到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对政府政策及制度的认可和拥护,更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所在。
国家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是整体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是贯彻落实公务员法的重要目标。目前,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制、机制的障碍。因此,通过严格执行公务员法来强化公务员管理,并加强以公共服务机制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公务员能力建设,是提高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主要途径。
做一名优秀的公务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学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在今后工作中我一要加强学习,坚持谦虚谨慎的作风。不断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和行政管理等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二要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增强廉政意识,严格自律,努力成为符合人民不断提高的要求的国家公务员,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完------
第二篇:公务员通用能力学习心得
公务员通用能力学习心得
——提高心理调试能力树立健康思维理念之我见
进入税务部门近二十年,经历了引起思想波动的两次重大变革,一次是1994年7月的国地税机构分设,另一次是2002年9月的机构改革。至于参加工作以来,我个人所经历的其他波折,就数不胜数了。其实我们每个人在求学、工作和生活中都会遇到种种困惑,这是一种正常的过程。面对人生的种种困惑,如果我们用健康的思维去体会、认识、引导,我们的身心就能够真正得到愉悦,忧虑、压抑,都会得到释放。反之,则会不断埋怨、消沉下去,给个人的事业和人生带来难以预料的损失,而这样的结果,问题还是出在个人思维方式上。近期,通过研读《公务员通用能力教程》,对提高公务员心理调试能力,树立健康思维理念,有了粗浅的体会。
思维的重要性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运用它。比如:“你好好想一想”、“你考虑考虑”、“你动动脑筋”等,这些话的含义指的都是思维活动。在心理学上则给思维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人的行为是思维的结果,思维就是这样的奇妙,它从来都没有离开我们,但是它需要你去体会它,体会到它的真谛以后,它就是认知的回归、人性的回归。
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是否会面临健康或疾病、成功或失败、昌盛或衰微;也影响着他寿命的长短、过得快乐还是忧伤。不良的思维习惯好比田地里的杂草,不用任何自然条件就会繁衍;而健康的思维习惯好比庄稼,需要人的精心培养和浇灌。成功人士大多拥有着健康的思维方式。而且,健康的心思意念并非先天遗传所决定,而是通过长期坚持良好的思想习惯后逐渐养成的。
在日常征管工作中,我们每个岗位每个人几乎天天面对新的工作分工、计划和目标,就工作内容和要求而言,有些是自己喜欢的熟悉的、有些是有难度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后者往往产生一些矛盾和畏难抵触情绪。调整不好,轻者工作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影响到领导和同事对自己的评价,重者给团队形象受到损害。
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健康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的。
我们的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们的失败:
?1.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
?2.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们。
?3.我们在一项工作刚开始时的态度决定了最后有多大的成功。
?4.人们在任何组织中地位越高,就越能找到最佳的态度。
有了健康的思维虽然不能保证事事成功,保证他凡事心想事成,但肯定会改善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可是,相反的态度则必败无疑,实行消极思维的人必不能成功。因为我们从来没见过对工作报消极态度的人能取得持续的成功的。
面对困难怎么办?
所有健康思维的人,都能得到很好的成果,理由有很多。这样的人遇到困难时,不会恐惧、慌张。他们有实际而健康的人生观,懂得在任何困难的问题中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也就是说,没有困难的地方就无需动脑筋思索,所以前进的脚步反而会迟缓下来。健康思考的人,他的心灵和头脑都生机勃勃。人生旅途上遇到的一切问题,自己都能去面对和解决。
能这样面对人生的困难,才是精神健全的人。要了解某人精神是否健康,方法之一是调查那个人在突然遇到命运的残酷打击时是如何应对的。
相反,工作上突然遭遇困难,也能保持坚定明智的态度,相信自己可以解决任何问题,毫不畏惧地面对困难,这才证明你是一个精神健全的人。
换句话说,能够做到健康思维的人,因为精神健全,不论面对怎样困难的问题,都必然会有最佳的结果。
感悟的方法
?儒家的经典《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意思是说,一个人应当歇下奔腾不息的心,使之心无旁骛、逐渐稳定;心稳定了就会渐渐趋于少欲寡求的宁静状态;心宁静了,杂念少了,人就会感到安乐;心在宁静和安乐的状态下,就能对自心和外境进行正确的观察和体悟;有了正确的观察和体悟之后,才能对心灵的运动规律以及外境的真相达到正确的认知和掌握。
当你遇到困难,心烦意乱的的时候,那么请暂且停下手头的一切,歇下所有的妄念,仔细观察这个最最重要的道理:“你就是你的心!世界就是你的所思所想!”只有领悟了这个道理,才真正睁开了智慧的取舍之眼!
态度决定一切
?我们多数人最早听到
这句话,是前国足主教练米卢蒂诺维奇教给大家的。不管是不是所有人都承认这句话,但是至少每个人都承认米卢是一位成功的足球教练,他带领四支不同的鱼腩球队打进了世界杯决赛圈。
一个人可以隐瞒自己得年龄、收入、学历、信用,但是没有人可以隐瞒自己的态度。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立即感觉出一个人对待别人的态度如何,周围的人受他的态度的影响并立即做出回应。如果他表现得健康、自信、容易接近,别人也会同样表现出健康、自信、容易接近的样子。
可以设想两位税收管理员先后去领导那里汇报月度工作。如果其中一个人表情拘束,缺乏自信,言语木讷,而另外一个人面带微笑,条理清晰,神态坦然,那么哪一个能得到赏识呢?是态度健康的那个还是消极的那个?结果不言自明!是的,每个人都喜欢态度健康的人,领导也是一样。让大家喜欢是非常重要的。人们越喜欢一个人,就越容易受他的影响,越愿意帮助他实现他的目标。
人都是感性动物,总是先靠感性来做决定,然后再用理智来从理论上证明它的正确性。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几乎完全受感情的左右,尤其是在与别人的交往过程中。在理智与情感的较量中,感情无一例外总是战胜理智。因此最受人们欢迎的人往往也是各个领域内最有影响的人。无论一个人做什么事情,健康的态度和成功都是密不可分的。“决定你成就如何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态度。”当一个人成为一个健康而乐观的人以后,人们就会向他打开那些对其他人关闭的机会之门。
几乎所有的消极思维都与人们曾经经历过的某段不愉快有关。而当一个人考虑到自己的目标时,他就会以健康的方式来思考问题。也可以强迫自己去畅想未来而不是沉湎于过去,去想未来的生活方向而不是过去的所作所为。
另外一个方法是让自己忙于自己的目标和任务,以至于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别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惟一令人担心的就是没完没了的工作。像有的诗句所说:“我必须令自己忙于工作,以免迷失自我。”忙于工作的时候,所有忧虑和担心就会不翼而飞。
学会友好相处
?孟子曰: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意思就是上下不能相互友好的合作,草芥就是看不起不重视,随意的处置,那下级也肯定不会对这种上级以心想对了,当然当做敌人了。与这句话相反的是: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
在工作过程中,我们与领导、同事以及纳税人和谐相处是一种必备的、不可缺少的素质。实践证明,大多数合作者是因为相处不和睦而分裂的,这一原因超过其他任何一种原因。健康开朗的人在几年之内取得的成就比消极的人在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的成就还要大。人们都喜欢与乐观的人共事,因为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才会感觉非常愉快,言谈举止会很自如。把握自己的言行和举止,确保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对自己有帮助。一个人希望别人怎么看待他,他就应该以什么方式与别人交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用在什么时候都合适。
近年来的的干部管理制度改革,职工岗位调整频次增加,有的从外勤变为内勤,有的从机关下派到基层,还有的是从市区交流到郊区。一些同志思想较为活跃,在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上出现波动、摇摆,在认知上存在一定偏差。少数职工没有及时调整好心态,缺乏理性、健康的思维,由此产生失落感,思想颓废,行为偏激,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不思进取,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个别职工甚至陷入自暴自弃的消极境界。
当前,地税事业正处于一个关键阶段,我们要一方面引导职工树立健康思维观,树立“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工作理念,在组织定位的基础上,鼓励职工个人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克服惰性,常思干什么?怎么干?为谁干?如何展示自己的才能?找准和摆正位置,培养独立面对矛盾、解决矛盾能力,立足本职岗位,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能力,健康的工作和生活,为群众、组织接受,回归自然感觉。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积极研究思想沟通交流的新方法新思路,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引领职工大家齐心努力,正确对待职务的升降、工作岗位轮换。制定个人远景规划,拓宽思维定式的渠道,拓展到职工的社交场合、团队协作、家庭生活之中,树立科学发展观、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职工的三种健康定位能力,创新工作,理性思维,提高语言文字表达水平,增强沟通协调能力,理顺生活、工作关系。协调好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职工之间的关系。创新管理理念,做到干部队伍思想稳定,纪律严明,团结向上,推进地税局的各项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财力支持。
第三篇:公务员通用能力学习心得
公务员通用能力学习心得
近几天,我对公务员通用能力教程的理论和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通过沟通交流,对提高公务员公共服务水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现将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国家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是国家行政公务的执行者。公务员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履行职责的效率和效果,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否很好地得到维护、实现和发展。
公务员政治能力是公务员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体现,提高公务员的各项能力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意义重大。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应具备良好政治鉴别能力,即有相应的政治理论功底,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非分明;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科学判断形势;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务员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完整准确地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提高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的辨别能力。
作为党和政府具体事务的执行者,还要有相应的依法行政能
力和出众的公共服务能力,即要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规则意识、法规观念;忠实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执行公务;准确运用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依法办事,准确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不以权代法;敢于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维护宪法、法律尊严。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诚实为民,守信立政;责任心强,对工作认真负责,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有较强的行政成本意识,善于运用现代公共行政方法和技能,注重提高工作效益;乐于接受群众监督,积极采纳群众正确建议,勇于接受群众批评。
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广大人民的基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党一贯坚持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更加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
当前,建立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政府创新的一个基本目标,这是是顺应发展的。作为国家公务员,要有一心为公、积极向上的公共精神,公务员的服务意识直接决定了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发展。公务员服务意识的提高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和改善行政环境的迫切需要。公务员的素质及价值取向直接关系到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对政府政策及制度的认可和拥护,更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所在。国家公务
员公共服务能力是整体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是贯彻落实公务员法的重要目标。目前,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制、机制的障碍。因此,通过严格执行公务员法来强化公务员管理,并加强以公共服务机制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公务员能力建设,是提高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主要途径。
建立服务型政府,需要视公务员为普通职业,视官员为人民公仆,官员时刻以为民服务为导向。人民至上,要求重大社会问题的决策、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公共权力的运用,都必须以人民福祉的最大限度的获得与满足为目标。这就必然要求政府增强和改进服务意识,以公民为导向,以公共利益为诉求,不断改善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及服务的质量,提高行政效率,并把公众满意作为衡量行政工作好坏的标准。有了观念的改变,结合制度的改革,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必能迅速推进并取得积极成效。公共服务意识是指服务者与一切服务对象的交往中所体现的为其提供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的欲望和意识。即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和愿望,它发自服务人员的内心。有了强烈展现个人才华、体现人生价值的观念,就会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服务意识是服务人员的一种本能和习惯;它是可以通过培养、教育训练形成的。服务意识必须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思想认识中,只有大家提高了对服务的认识,增强了服务的意识,激发起人在服务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搞好服务才有思想基础。
做一名优秀的公务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必须坚持谦虚谨慎的作风。不断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和行政管理等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二要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增强廉政意识,严格自律,努力成为符合人民不断提高的要求的国家公务员,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公务员通用能力学习心得1
公务员通用能力学习心得
近来,通过对公务员通用能力教程的理论和知识的学习,通过和同事的沟通交流,对提高公务员公共服务水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当前,建立学习型政府已经成为政府创新的一个基本目标,这是顺应社会发展的。为更好处理今后工作中将遇到的各种问题,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自身的学习。学然后知不足,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更加感到了自己学识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加强与工作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实践的能力。要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素质、一种觉悟、一种修养和一种生活方式,当作提高工作能力的现实需要,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
第二、树立法制观念,依法行政。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方略。作为一名公务员,必须要时刻牢记依法行政,在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依法办事,明确权限,不滥用职权,不推卸责任,树立责任意识。
第三、增强廉政意识,加强自我约束。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增强廉政意识,严格自律。要做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信念教育;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现代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教育;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反腐倡廉教育。要充分认识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断总结廉政文化的深刻内涵和规律,从文化的高度广度来研究和解决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运用廉政文化作强有力的正面引导,使广大党员干部注重文化修养,自觉做到不义之事不为、不正之风不染、不法之行不干,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是要做到慎初,二要慎独,在与别人独处时,一定要把握住自己。
第四、社会精神创新。社会舆论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心理力量,正确的社会舆论会使个体产生创新的积极性,良好的风尚习惯会形成强大的心理暗示,引导社会主体积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精神是人的创新本质的精神表现,是人在创新活动中反映的精神素质。培养创新的社会精神对推动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新精神是一种怀疑精神。不迷信理论,不迷信权威,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创新精神是一种批判精神。批判就是研究,批判就是讨论,批判就是思想的交锋、互补和互动,通过交换达到思想的完整和提升。创新精神是一种科学精神。要求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把主观能动性和现实可能性统一起来。其次,社会心态创新。心态就是性格加态度。性格就是一个人独特而稳定的个性特征。态度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心理反应,即一个人在思想观念支配下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心理状态的总和。良好的心态是创新的基础条件,应该包括健康的心理机制、健全的性格、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宽广的胸怀。首先,应该充满激情,保持求知、求新、求变、求奇、求胜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人们克服困难,看到希望,保持旺盛的斗志,发挥聪明才智,能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适应客观实际变化的要求。要使自己养成精益求精的习惯,并且以爱心和热情发挥这种习惯。积极的激情能够调动起全身心的巨大潜力,推动创新。其次,做到百折不挠,必须确立坚持的心态,调适自控,增加自己的耐性,以开阔的心胸包容所有事物,世界上没有人可以一步登天,一而再的挫折正是成功路上的指路牌,愈挫愈勇是所有成功者的共同历程,务尽一切努力去赢得胜利,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坚持不懈。最后,科学理论创新。理论来源与实践、高于实践同时又能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理论创新是在原基础上的提高和发展。创新理论更适应于客观规律,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强。理论创新能够推动实践活动的层次、质量不断提高和更新,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成果,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理论的创新、与时俱进也能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所谓理论创新是人们通过创造性的活动而赋予理论以新的内涵,它是在扬弃原有的思想、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提出新思想、新学说、新理论的过程。从理论创新的角度看,要敢于否定自己,超越自我,古人云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因此,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以最广大人民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为动力和源泉,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必须要坚持谦虚谨慎的作风,不断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和行政管理等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还要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廉政意识,严格自律,努力成为符合人民不断提高的要求的国家公务员,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公务员通用能力在线学习心得
学习公务员通用能力学习心得体会
(二)通过学习,我系统地学习了公务员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公务员规范及基本技能知识。了解了---的发展形势。我要做到以下五点:
第一、加强学习。学然后知不足,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我们更加感到了自己学识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加强与工作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实践的能力。要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素质、一种觉悟、一种修养和一种生活方式,当作提高工作能力的现实需要,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
第二、树立法制观念,依法行政。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方略。作为一名公务员,必须要时刻牢记依法行政,在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依法办事,明确权限,不滥用职权,不推卸责任,树立责任意识。
第三、增强廉政意识。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增强廉政意识,严格自律。要做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信念教育;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现代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教育;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反腐倡廉教育。要充分认识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断总结廉政文化的深刻内涵和规律,从文化的高度广度来研究和解决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运用廉政文化作强有力的正面引导,使广大党员干部注重文化修养,自觉做到不义之事不为、不正之风不染、不法之行不干,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是要做到慎初,二要慎独,在与别人独处时,一定要把握住自己。
第四、社会精神创新。社会舆论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心理力量,正确的社会舆论会使个体产生创新的积极性,良好的风尚习惯会形成强大的心理暗示,引导社会主体积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精神是人的创新本质的精神表现,是人在创新活动中反映的精神素质。培养创新的社会精神对推动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新精神是一种怀疑精神。不迷信理论,不迷信权威,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创新精神是一种批判精神。批判就是研究,批判就是讨论,批判就是思想的交锋、互补和互动,通过交换达到思想的完整和提升。创新精神是一种科学精神。要求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把主观能动性和现实可能性统一起来。创新精神是一种自由精神。
其次,社会心态创新。心态就是性格加态度。性格就是一个人独特而稳定的个性特征。态度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心理反应,即一个人在思想观念支配下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心理状态的总和。良好的心态是创新的基础条件,应该包括健康的心理机制、健全的性格、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宽广的胸怀。首先,应该充满激情,保持求知、求新、求变、求奇、求胜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人们克服困难,看到希望,保持旺盛的斗志,发挥聪明才智,能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适应客观实际变化的要求。要使自己养成精益求精的习惯,并且以爱心和热情发挥这种习惯。积极的激情能够调动起全身心的巨大潜力,推动创新。其次,做到百折不挠,必须确立坚持的心态,调适自控,增加自己的耐性,以开阔的心胸包容所有事物,世界上没有人可以一步登天,一而再的挫折正是成功路上的指路牌,愈挫愈勇是所有成功者的共同历程,务尽一切努力去赢得胜利,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坚持不懈。
最后、科学理论创新。理论来源与实践、高于实践同时又能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
理论创新是在原基础上的提高和发展。创新理论更适应于客观规律,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强。理论创新能够推动实践活动的层次、质量不断提高和更新,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成果,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理论的创新、与时俱进也能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所谓理论创新是人们通过创造性的活动而赋予理论以新的内涵,它是在扬弃原有的思想、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提出新思想、新学说、新理论的过程。从理论创新的角度看,要敢于否定自己,超越自我,古人云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因此,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以最广大人民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为动力和源泉,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创新是政府机关工作活力的源泉。这就要求公务员在工作实践中,能超越原有的观念,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要做到创新,必须首先具有创新工作的意识和勇气。要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和主观偏见的约束,敢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以胡锦涛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立足我国实际,提出了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科学发展观,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把执政理想由追求经济增长转到关注人自身,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作为价值目标,提升了认识的新境界。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社会的发展永无止境,人的全面发展也要不断开辟广阔的空间。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全球化,已经把整个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人类不仅要在共同制定的规则下进行交往与合作,还要共同面对威胁人类生存的生态恶化、环境污染、恐怖主义、战争阴影。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是人的自由实现程度和解放程度,人的全面发展本质上是人的素质全面提升,具体包括人的认识能力、审美能力、道德情操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理论创新需要创新者具有很高的理论素养,还要遵循理论创新的内在规律和原则。做到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辩正统一,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时刻牢记群众的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任何理论创新都是全面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结晶,要乐于并且敢于参加各种创新的实践,善于在实践中总结和提高,与时俱进,永无止境。
总之,作为一名公务员,必须坚持执政为民,服务大众的理念,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为建设一个科学、文明的南陵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