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工作打算
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
工作打算
2006年全区第九次党代会召开以来,解放路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辖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办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抓经济、促发展,抓民生、促稳定,抓队伍、促提升,不断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辖区街容街貌有了新变化,街道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突破。2006年以来,街道先后获得省、市、区级多项荣誉。
一、过去五年的主要成绩
1、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06—2010年,街道财税收入从4085万元到1.1亿元,增长了269%;招商引资从20271万元到8.6亿元,增长了424%;固定资产投资从30993万元到6.6亿元,增长了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51919万元到29.3亿元,增长了564%,街道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项目建设快速推进。街道始终以项目建设为“一号工程”,不断优化项目服务环境,配齐配强了人员队伍,为重点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6年以来,街道先后引进了印象城、沃尔玛、金博大扩建、华润万象城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其中印象城和沃尔玛项目于2009年9
月开业运营;汇港新城项目已于2011年4月份竣工并通过验收,已正式交付使用;华润万象城项目2010年4月开工建设;百年德化二期、二七时代广场、金博大扩建项目正在紧张进行拆迁工作。
3、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转变计生工作思路,实现了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下移和计生工作常年抓的工作机制。街道在辖区北京华联商厦开展了全省第一家“人口文化商场”,在宣传内容上、宣传载体上、宣传形式上创下三新。此举得到了国家人口计生委宣教司副司长石海龙司长的大力赞扬,并邀请北京华联商厦计生工作负责人前往北京清华大学演讲“人口文化进商场”课题。民政工作:设立爱心捐助站,积极开展社区帮扶活动,加大对辖区困难家庭的救助力度,积极组织人员为汶川、玉树等地震灾区捐款捐物。社会保障工作:建立实施了企业社会保险稽核、扩面、征缴、清欠一体化机制,社会保险金的征缴率明显提高,全面完成区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退休人员管理覆盖率、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达到100%。
4、街容街貌明显改善。不断加大对重点区域的管理力度,定人定岗定责对所划分区域进行整治。围绕陆续开展的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街道开展了一系列的市容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动员各方力量,按网格
化管理工作原则,实行“早五晚十一”工作制,对辖区市容环境、五小门店、窗口单位、建筑工地、墙体绿化、违法建筑、二七广场等开展全面整治,确保卫生无死角、无疏漏。近年来,街道一直在全市市容环境整治工作排名中保持优秀,多次获得市“爱卫杯”红旗。
5、辖区大局和谐稳定。街道实行综治、信访、司法联合办公,实行联动、联防、联调、联治的“四联”机制,统一受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和矛盾纠纷,统一监督办事效率,统一归档资料、案卷,使综治工作中心成为便民工作站。街道先后成功处理了多起二七广场附近发生的突发性维稳事件,为全区的繁荣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突出强调“预防为主”,对辖区商场、建筑工地的安全状况进行预测,对安全事故进行预控。探索建立了齐抓共管的监管机制,层层签订安全监管责任书,不断强化消防安全执法力度,建立健全整改台账,及时落实复查效果。近年来,街道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6、基层党建不断强化。街道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理念,结合辖区地处商业中心和老城区的特点,深入开展社区“三级四方共建”活动,以“两增两找两促”、“科学发展观”、“四个一”、“创先争优”等活动为重点,不断深化党员队伍建设,狠抓“两新”党建工作。街道创建了“党建红色长廊”和“效能文化长廊”,通过加大职工的外出学习力度、开展明星党
员评比、竞争上岗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干事积极性和团队活力。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街道还组织党员成立了“党员义务装卸队”,受到拆迁区域居民的由衷称赞,收到锦旗6面,感谢信3封,《郑州日报》进行了报道。借助联合党工委这个沟通交流平台,街道精心主办了“企业家谈效能促发展”系列讲座活动,定期举办委员座谈会、联谊会,向他们通报项目推进、市容环境整治和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并广泛征集委员的意见和建议。目前,街道已基本形成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各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过去五年的基本经验
(一)攻坚克难加快发展,经济实力稳步增强。经济建设是始终街道发展的原动力,街道坚持“从变化中捕捉机遇、在逆境中创造条件”的原则,重点围绕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实行了“一个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法,推动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是全力以赴服务项目建设。一是创新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和分类管理。完善项目周报、月报制度,对项目进行定期调度,协调解决好服务重点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二是建立“1+1”沟通机制。成立项目建设协调推进组,每个项目明确一名企业联络员和跟进服务
员,明确责任部门主要职责和协调事项,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包括工作衔接制度、发展协调制度、情况交流制度和定期报告制度。三是优化服务模式,组建和谐拆迁先锋队。在二七时代广场动迁工作中,倡导党员干部“打头阵”,深入群众了解问题,将矛盾化解在萌芽。使该项目在办理拆迁许可证十天后,即完成了两座楼栋的拆迁,创造了二七拆迁史上的“五月速度”;在百年德化二期拆迁关键期,街道共产党员自发成立“共产党员义务装卸队”,为十八中家属院居民免费提供搬家服务,得到群众的支持与好评。
二是创新模式开展招商引资。着力构筑大开放、大招商格局,立足辖区自身区位优势,抢抓大中原经济圈崛起的良机,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和亲商文化建设,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发挥辖区现有资源影响力,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大力实施“亲情招商”、“以商招商”,对辖区以郑州市第二中医院、小楼清真寺为代表的待开发地块进行包装推介。
三是勤征细管确保财税入库。一是充实力量组建了协税护税队伍,进一步澄清了辖区税源底子,规范了房屋出租等税种的征收标准,使税收征管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的发展轨道。二是组建楼宇经济先锋队,建立了楼宇信息共享平台和楼宇联系人及班子领导对口联系重点税源制度,加强了重点税源的跟踪服务和中小企业的帮扶力度,确
保了辖区老企业的稳定发展和新增企业数量的有效增加。
(二)不拘一格锻造队伍,干部活力有效激发。干部作风是软环境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总要支撑性力量。街道坚持革旧立新,创新多种载体,极大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内生活力。
一是开展了企业家谈效能活动。由驻街联合党工委牵头,结合街道党工委、街道纪工委联合主办了“企业家谈效能”系列讲座活动,讲师团由街道驻街联合党工委委员、各大商场负责人组成。截止目前,该系列讲座已开展4期,《河南日报》、《郑州日报》对此均有专题报道。
二是打造了效能文化长廊。以“员工目标树”的形式公布各部门工作目标,定期以工作通报形式对各部门完成目标情况、表现突出个人进行通报,并将奖惩情况在“街道红黑旗奖惩公示栏”中予以公示,号召街道干部争做“三真三实”干部型,在工作中操真心、负全责、常加班、干满点、不畏苦、不言累、不退缩。
三是举办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活动。街道按照“五重五不简单”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的用人原则,对14名中层正职,实行竞争上岗,顺利完成了中层干部的新老交替。同时,对原有的27名中层副职,采用择优票决;对79名一般干部,采用了双向选择的方式,解决了部分科室职工队伍存在的年龄、文化、专业结构、后
备人才储备等方面断层问题。
(三)坚持不懈整治环境,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市容街貌是反映地区文明程度的一张名片,街道依托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和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市容环境集中整治年”等活动载体,加大环境整治和城市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为辖区居民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为投资者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是定岗定责,做到任务全覆盖。街道以“点、块、面”结合为原则,将辖区路段、“五小”门店、商户整治工作任务进行责任分解,实行“早五晚十一”工作制,建立了街道、社区、居民三级网络体系。通过设立五个整治小组,实现了“每日一督查、每周一整改”,真正做到整治一处,巩固一处,美化一处,环境美化不留死角。
二是加强培训,提高城管队伍素质。人员是决定各项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街道加强了对城管人员的培训,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切入点,通过总结工作经验,举一反三,认真查找工作中的漏洞和问题,扎扎实实地开展整改工作。
三是注重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确定每天下午5点以后为传统文化集中学习时间,由专人领读“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文化经典读物;组织开展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交流会,撰写心得体会80余篇;并利用二七时代广场项目、汇港新城施工围挡建立了500米长的传统文化学习长廊,吸引了广大过往群众纷纷驻足观看,新郑等兄弟县市还专门前来参观学习。另外,以每周五义务劳动为契机,联合龙都大酒店、北京华联商场等单位员工先后8次开展了以“街道是我家 美化靠大家”为主题的卫生大扫除活动,深入推进“背街小巷整治”和“五小门店”集中整治,辖区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过去五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二七商圈的内核,解放路街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受到前期设计、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等外围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的瓶颈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道路交通不畅。辖区正兴街、二七路、解放路等主要道路按照城市规划,均为单行道,且道路狭窄、路况破旧,整体交通通行能力较低。而二七广场附近人流、车流又过度集中,导致部分路段长年堵塞严重,目前进行中的地铁二七广场站建设对局部路段实行封闭施工,更是加剧了拥堵现象。
2、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地处老城区,受早期规划设计限制,辖区内基础设施陈旧落后,休闲服务设施不够完善,缺乏上档次的餐饮、酒店等娱乐设施,远远不能满足二七商圈的巨大消费力。
3、楼宇档次偏低。一是硬件设施老旧。辖区现有商场和楼宇多为90年代建造,受当时设计影响,普遍存在电梯容量不足、内部设施陈旧、物业管理混乱、停车位不足等问题。二是楼宇产出率较低。辖区内以金博大C座、金运大厦等为代表的部分楼宇因为产权纠纷等历史性原因,造成资源浪费,现有楼宇产业也多集中于小型商贸企业,缺乏具有支撑带动作用如广告策划、金融服务、咨询中介等的现代服务业,楼宇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
4、同质化竞争严重。大商新玛特金博大店、北京华联商场、正弘国际名店、印象城购物中心等辖区现有的几家大型商场经营范围均以百货为主,商品种类、品牌、档次比较雷同,存在同质化经营现象。而随着后期华润万象城、金博大二期项目、百年德化二期项目的建成投入使用,辖区同业态间竞争必将更加激烈。
四、今后五年的工作打算及创新性举措
今后五年,街道将紧紧围绕“新二七商圈提档升级”这一主线,实现“项目推进、二次招商”两大突破,把握“民生、稳定、党建”三个抓手,着力提升辖区经济总量和单位面积产出率,努力打造“财富商圈、兴业商圈、品质商圈”,全面实现街道经济社会工作新跃升。
1、坚持“项目强街”,推进商圈提档升级
一是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紧密围绕“项目带动战
略”,创新跟踪服务与培育引导的方式与渠道,对四大项目分门别类开展服务。对在建项目努力缩短见效周期;对已签约项目做好拆迁收尾工作,力争早日实现项目的落地开工。
二是大力实施二次招商。树立“招大引强、谋划在先”的理念,变“先建设、后招商”为“先招商、后建设”,实行“品牌招商、谋划招商”,重点引进知名品牌、独营店入住,积极筹划知名品牌发布会、时装秀、体验式购物卖场,打造品牌展示中心。组建“商圈企业家沙龙”,形成会议制度和沟通交流机制,共同研讨商圈发展方向,提高商圈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大力实施业态调整。倡导业态错位化、差异化经营,注重结构调整,积极引导辖区楼宇实施“立体式”发展,强化功能分区,引进现代服务业,形成一批品牌集聚的的特色楼宇。与辖区各大商场加强沟通,吸引国际一线高端品牌入驻,提升辖区品位和档次,培育一批国际名店。对在建项目,提前谋划发展新业态,着力引进商务中介、信息交通、餐饮休闲、文化娱乐等生产生活型服务项目,促进辖区业态分布由分散向集聚转变,提升单位面积产出率。
2、坚持“楼宇富街”,大力挖掘潜在财源
一是摸排掌控,建立统一台账。实行网格化、动态化、精细化管理,对辖区所有楼宇进行拉网式摸底排查,详细统计辖区各类企业经营、登记情况,建立完整的楼宇经济数据
库,对楼宇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信息整合,做到心中有数。完善楼宇联络人制度,实现每幢楼宇有专人负责,确保管理无疏漏、无交叉、无死角。
二是盘活整合,实施升级改造。积极介入,对辖区金博大B、D座、东方巨杰、金运大厦、华健商务楼等写字楼进行资源整合,实行产业链招商,积极引进企业总部、集团及其关联企业实施收购、兼并、重组,实现“腾笼换凤”。鼓励业主采取自筹、联营、入股等方式筹措资金,组建管理联盟,并依据楼宇定位和市场需求,对现有楼宇进行包装策划,淘汰产出率低的落后型企业,盘活存量,实现楼宇产业升级。
三是优化服务,提升工作水平。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坚持每月一次到楼宇走访调查,加强与楼宇入驻企业、楼宇物业的沟通联系,对新企业提供全程服务,对入驻楼宇的纳税大户进行重点管理和服务,加强对入驻楼宇单位的计划生育、卫生管理和周边的综合治理,为楼宇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3、坚持“平安保街”,保持辖区大局和谐稳定 一是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突出强调“预防为主”,对辖区商场、建筑工地的安全状况进行预测,对安全事故进行预控。探索建立齐抓共管的监管机制,层层签订安全监管责任书,完善细化规章制度,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
利用培训、例会、宣传彩页等多种形式,组织单位深入学习安全生产规程制度,营造“人人讲安全、处处抓安全”的浓厚氛围。强化消防安全执法力度,建立健全整改台账,及时落实复查效果,避免重检查、轻处理,重形式、轻效果现象的发生。
二是积极探索民调工作新途径。加大“五五”普法和全民公德教育宣传力度,加强与解放路派出所、区妇联、区工会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积极发动共青团、妇女、民兵等群众组织积极参与调解工作。依靠调解员、信息员、志愿者,深入一线走访调查,坚持每周定期排查、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前排查、拆迁区域的特殊问题排查,及时掌握辖区内纠纷动态和社情民意,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是全力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从维护稳定入手,深入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继续落实领导班子接访制度,抓好信访案件督导和落实。认真组织好西联合街等拆迁重点区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因地制宜加大民主路社区治安硬件配套设施建设和管理力度,落实防范措施。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大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做好对民族、宗教等敏感问题的处理和防范工作。
4、坚持“城管美街”,不断优化辖区人居环境 一是不断提高城区建设水平。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全面展开为契机,继续贯彻落实城市装修工程,抓好辖区主
要干道的环境综合改造。配合区有关部门,联合公共单位,重点对辖区外观陈旧的写字楼、解放路立交桥沿路的建筑进行外立面装修升级。
二是不断提高城区管理水平。坚持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街容街貌、卫生死角的治理力度,不断强化辖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和建筑工地的清扫保洁力度,尤其是要对建筑工地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管,从而提高保洁质量和市容环境的管控能力。
三是积极打造城区慢行系统。以建设城市休闲消费中心为目标,培育引导和筹划建立专业特色街区,打造特色环保示范街区。加快“慢行设施”规划步伐,通过建设空中连廊、文化墙、沿街雕塑、室外健身设施等,达到地下、地上、空中全方位覆盖,将购物、酒店、娱乐等各种消费设施进行有机连接,改善商圈交通微循环,使消费者在这里得到身心的放松,提升商圈魅力。
5、坚持“服务兴街”,推进大民生工程建设
一是全力推行一站式服务。以“便民快捷、廉洁规范”为目标,实行一站式便民服务,深化便民服务内容,畅通群众办事绿色通道。进一步公开办事程序,健全规章制度,规范便民服务操作规程、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职责,实行首问负责制、督查考核制、责任追究制、AB角分工责任制等制度,积极推行阳光政务、星级服务,确保便民服务规范有序
运转。
二是大力开展便民利民服务。积极开展“两店进社区”活动,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便民早餐店、蔬菜店,满足居民日常需求。做好待拆迁区域居民和回迁居民的保障工作,加大临时救助和专项救助力度,拓宽社会救助覆盖面。千方百计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积极支持鼓励创业,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就业指导、就业培训等有效措施,促进更多群众实现就业。
三是认真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伴随汇港新城居民的陆续回迁,组织人员进行摸底调查,进一步澄清常住人口的计划生育底数,建好台账并录入微机,信息力求做到及时、准确。针对辖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多、流动性大的特点,坚持完善管理、优质服务的原则,重点做好对辖区单位人员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做到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6、坚持“党建促街”,实现组织建设广覆盖、全跃升 一是探索创先争优活动新模式。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落脚点,积极围绕活动的中心目标,继续开展“一诺三评”活动,创新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等活动形式,创建共建型、节日型、主题型等载体,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继续向纵深开展,使创先争优活动真正成为“办民事、赢民心、促民富、得民意”的精品工程。
二是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探索实施“大工委”机制,扎实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着力构建辖区各类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继续充分发挥街道联合党工委平台优势,策划成立“二七商圈企业家沙龙”,广聚人力智力,将“企业家谈效能”系列讲座打造成交流沟通的有效平台,将“四必访”暖人心聚人心活动持续有效地做实做好,使联合党工委成为服务项目、改善民生、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坚强阵地。进一步整合楼宇党建资源,组建二七商圈楼宇联合党支部,广泛开展商圈党员先锋、楼宇党员精英、柜台党员标兵等争创活动,进一步加强非公党建规范化建设。
三是抓好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深入推进理论学习,完善学习制度,切实加强对中心组和党员学习的管理和指导。完善党内民主生活制度,探索党员发挥作用的新平台,推进党的整体建设。推进党务公开,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健全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探索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有效途径。精心组织“七一”庆祝活动、先进表彰等系列活动,继续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以及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使党的后备队伍不断扩大。
四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继续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层层签订责任书的方式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精心设计载体,利用黑板报、条
幅、文艺活动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营造声势,不断增强廉政文化的实效性。积极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继续实行红黑旗奖惩机制,进一步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五是推动各类组织发挥积极作用。依法支持人大、政协履行职能,坚持抓好统战工作,发挥好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好民主党派、工商联的作用,凝聚形成推动街道发展的强大合力。
五、对区委未来五年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结合当前形势,对二七商圈进行统一规划。结合火车站西出口建设工作,建议对火车站东西出站口区域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设计,实现火车站批发商圈与二七商圈的融合升级,从整体上提升二七商圈的竞争力。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购物环境。商业中心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交通。二七广场目前人流、车辆激增的状况,对二七商圈的发展形成了阻碍。建议加快地铁工程的施工进度,畅通路网工程,使辖区交通拥堵状况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缓解,为前来购物的市民提供快捷、畅达、安全的购物环境。
3、加强对外宣传,提升二七商圈知名度。加大对二七商圈的宣传推广力度,使二七商圈走出郑州,走向全国。应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优势,精心制作商圈宣传册和宣传片,举办大型公益及商业宣传活动,不断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上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形成立体式宣传格局,使二七商圈的知名度更加响亮,成为郑州的一张亮丽名片。
4、科学合理定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结合街道现有资源以及项目建设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税收任务,使街道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保持可续性发展。
二七区解放路街道办事处
2011年4月25日
第二篇:街道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工作打算
解放路街道
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
工作打算
2006年全区第九次党代会召开以来,解放路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辖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办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抓经济、促发展,抓民生、促稳定,抓队伍、促提升,不断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辖区街容街貌有了新变化,街道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突破。2006年以来,街道先后获得省、市、区级多项荣誉。
一、过去五年的主要成绩
1、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06—2010年,街道财税收入从4085万元到1.1亿元,增长了269%;招商引资从20271万元到8.6亿元,增长了424%;固定资产投资从30993万元到6.6亿元,增长了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51919万元到29.3亿元,增长了564%,街道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项目建设快速推进。街道始终以项目建设为“一号工程”,不断优化项目服务环境,配齐配强了人员队伍,为重点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6年以来,街道先后引进了印象城、沃尔玛、金博大扩建、华润万象城 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其中印象城和沃尔玛项目于2009年9月开业运营;汇港新城项目已于2011年4月份竣工并通过验收,已正式交付使用;华润万象城项目2010年4月开工建设;百年德化二期、二七时代广场、金博大扩建项目正在紧张进行拆迁工作。
3、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转变计生工作思路,实现了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下移和计生工作常年抓的工作机制。街道在辖区北京华联商厦开展了全省第一家“人口文化商场”,在宣传内容上、宣传载体上、宣传形式上创下三新。此举得到了国家人口计生委宣教司副司长石海龙司长的大力赞扬,并邀请北京华联商厦计生工作负责人前往北京清华大学演讲“人口文化进商场”课题。民政工作:设立爱心捐助站,积极开展社区帮扶活动,加大对辖区困难家庭的救助力度,积极组织人员为汶川、玉树等地震灾区捐款捐物。社会保障工作:建立实施了企业社会保险稽核、扩面、征缴、清欠一体化机制,社会保险金的征缴率明显提高,全面完成区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退休人员管理覆盖率、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达到100%。
4、街容街貌明显改善。不断加大对重点区域的管理力度,定人定岗定责对所划分区域进行整治。围绕陆续开展的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街道开展 了一系列的市容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动员各方力量,按网格化管理工作原则,实行“早五晚十一”工作制,对辖区市容环境、五小门店、窗口单位、建筑工地、墙体绿化、违法建筑、二七广场等开展全面整治,确保卫生无死角、无疏漏。近年来,街道一直在全市市容环境整治工作排名中保持优秀,多次获得市“爱卫杯”红旗。
5、辖区大局和谐稳定。街道实行综治、信访、司法联合办公,实行联动、联防、联调、联治的“四联”机制,统一受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和矛盾纠纷,统一监督办事效率,统一归档资料、案卷,使综治工作中心成为便民工作站。街道先后成功处理了多起二七广场附近发生的突发性维稳事件,为全区的繁荣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突出强调“预防为主”,对辖区商场、建筑工地的安全状况进行预测,对安全事故进行预控。探索建立了齐抓共管的监管机制,层层签订安全监管责任书,不断强化消防安全执法力度,建立健全整改台账,及时落实复查效果。近年来,街道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6、基层党建不断强化。街道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理念,结合辖区地处商业中心和老城区的特点,深入开展社区“三级四方共建”活动,以“两增两找两促”、“科学发展观”、“四个一”、“创先争优”等活动为重点,不断深化党员队伍建设,狠抓“两新”党建工作。街道创建了“党建红色长廊”和“效 能文化长廊”,通过加大职工的外出学习力度、开展明星党员评比、竞争上岗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干事积极性和团队活力。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街道还组织党员成立了“党员义务装卸队”,受到拆迁区域居民的由衷称赞,收到锦旗6面,感谢信3封,《郑州日报》进行了报道。借助联合党工委这个沟通交流平台,街道精心主办了“企业家谈效能促发展”系列讲座活动,定期举办委员座谈会、联谊会,向他们通报项目推进、市容环境整治和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并广泛征集委员的意见和建议。目前,街道已基本形成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各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过去五年的基本经验
(一)攻坚克难加快发展,经济实力稳步增强。经济建设是始终街道发展的原动力,街道坚持“从变化中捕捉机遇、在逆境中创造条件”的原则,重点围绕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实行了“一个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法,推动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是全力以赴服务项目建设。一是创新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和分类管理。完善项目周报、月报制度,对项目进行定期调度,协调解决好服务重点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二是建立“1+1”沟通机制。成立项目 建设协调推进组,每个项目明确一名企业联络员和跟进服务员,明确责任部门主要职责和协调事项,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包括工作衔接制度、发展协调制度、情况交流制度和定期报告制度。三是优化服务模式,组建和谐拆迁先锋队。在二七时代广场动迁工作中,倡导党员干部“打头阵”,深入群众了解问题,将矛盾化解在萌芽。使该项目在办理拆迁许可证十天后,即完成了两座楼栋的拆迁,创造了二七拆迁史上的“五月速度”;在百年德化二期拆迁关键期,街道共产党员自发成立“共产党员义务装卸队”,为十八中家属院居民免费提供搬家服务,得到群众的支持与好评。
二是创新模式开展招商引资。着力构筑大开放、大招商格局,立足辖区自身区位优势,抢抓大中原经济圈崛起的良机,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和亲商文化建设,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发挥辖区现有资源影响力,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大力实施“亲情招商”、“以商招商”,对辖区以郑州市第二中医院、小楼清真寺为代表的待开发地块进行包装推介。
三是勤征细管确保财税入库。一是充实力量组建了协税护税队伍,进一步澄清了辖区税源底子,规范了房屋出租等税种的征收标准,使税收征管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的发展轨道。二是组建楼宇经济先锋队,建立了楼宇信息共享平台和楼宇联系人及班子领导对口联系重点税源制 度,加强了重点税源的跟踪服务和中小企业的帮扶力度,确保了辖区老企业的稳定发展和新增企业数量的有效增加。
(二)不拘一格锻造队伍,干部活力有效激发。干部作风是软环境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总要支撑性力量。街道坚持革旧立新,创新多种载体,极大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内生活力。
一是开展了企业家谈效能活动。由驻街联合党工委牵头,结合街道党工委、街道纪工委联合主办了“企业家谈效能”系列讲座活动,讲师团由街道驻街联合党工委委员、各大商场负责人组成。截止目前,该系列讲座已开展4期,《河南日报》、《郑州日报》对此均有专题报道。
二是打造了效能文化长廊。以“员工目标树”的形式公布各部门工作目标,定期以工作通报形式对各部门完成目标情况、表现突出个人进行通报,并将奖惩情况在“街道红黑旗奖惩公示栏”中予以公示,号召街道干部争做“三真三实”干部型,在工作中操真心、负全责、常加班、干满点、不畏苦、不言累、不退缩。
三是举办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活动。街道按照“五重五不简单”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的用人原则,对14名中层正职,实行竞争上岗,顺利完成了中层干部的新老交替。同时,对原有的27名中层副职,采用择优票决;对79名一般干部,采用了双向选择的方式,解决了部分科室职工队伍存在的年龄、文化、专业结构、后备人才储备等方面断层问题。
(三)坚持不懈整治环境,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市容街貌是反映地区文明程度的一张名片,街道依托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和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市容环境集中整治年”等活动载体,加大环境整治和城市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为辖区居民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为投资者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是定岗定责,做到任务全覆盖。街道以“点、块、面”结合为原则,将辖区路段、“五小”门店、商户整治工作任务进行责任分解,实行“早五晚十一”工作制,建立了街道、社区、居民三级网络体系。通过设立五个整治小组,实现了“每日一督查、每周一整改”,真正做到整治一处,巩固一处,美化一处,环境美化不留死角。
二是加强培训,提高城管队伍素质。人员是决定各项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街道加强了对城管人员的培训,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切入点,通过总结工作经验,举一反三,认真查找工作中的漏洞和问题,扎扎实实地开展整改工作。
三是注重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确定每天下午5点以后为传统文化集中学习时间,由专人领读“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文化经典读物;组织开展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交 流会,撰写心得体会80余篇;并利用二七时代广场项目、汇港新城施工围挡建立了500米长的传统文化学习长廊,吸引了广大过往群众纷纷驻足观看,新郑等兄弟县市还专门前来参观学习。另外,以每周五义务劳动为契机,联合龙都大酒店、北京华联商场等单位员工先后8次开展了以“街道是我家 美化靠大家”为主题的卫生大扫除活动,深入推进“背街小巷整治”和“五小门店”集中整治,辖区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过去五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二七商圈的内核,解放路街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受到前期设计、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等外围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的瓶颈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道路交通不畅。辖区正兴街、二七路、解放路等主要道路按照城市规划,均为单行道,且道路狭窄、路况破旧,整体交通通行能力较低。而二七广场附近人流、车流又过度集中,导致部分路段长年堵塞严重,目前进行中的地铁二七广场站建设对局部路段实行封闭施工,更是加剧了拥堵现象。
2、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地处老城区,受早期规划设计限制,辖区内基础设施陈旧落后,休闲服务设施不够完善,缺乏上档次的餐饮、酒店等娱乐设施,远远不能满足二七商 圈的巨大消费力。
3、楼宇档次偏低。一是硬件设施老旧。辖区现有商场和楼宇多为90年代建造,受当时设计影响,普遍存在电梯容量不足、内部设施陈旧、物业管理混乱、停车位不足等问题。二是楼宇产出率较低。辖区内以金博大C座、金运大厦等为代表的部分楼宇因为产权纠纷等历史性原因,造成资源浪费,现有楼宇产业也多集中于小型商贸企业,缺乏具有支撑带动作用如广告策划、金融服务、咨询中介等的现代服务业,楼宇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
4、同质化竞争严重。大商新玛特金博大店、北京华联商场、正弘国际名店、印象城购物中心等辖区现有的几家大型商场经营范围均以百货为主,商品种类、品牌、档次比较雷同,存在同质化经营现象。而随着后期华润万象城、金博大二期项目、百年德化二期项目的建成投入使用,辖区同业态间竞争必将更加激烈。
四、今后五年的工作打算及创新性举措
今后五年,街道将紧紧围绕“新二七商圈提档升级”这一主线,实现“项目推进、二次招商”两大突破,把握“民生、稳定、党建”三个抓手,着力提升辖区经济总量和单位面积产出率,努力打造“财富商圈、兴业商圈、品质商圈”,全面实现街道经济社会工作新跃升。
1、坚持“项目强街”,推进商圈提档升级 一是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紧密围绕“项目带动战略”,创新跟踪服务与培育引导的方式与渠道,对四大项目分门别类开展服务。对在建项目努力缩短见效周期;对已签约项目做好拆迁收尾工作,力争早日实现项目的落地开工。
二是大力实施二次招商。树立“招大引强、谋划在先”的理念,变“先建设、后招商”为“先招商、后建设”,实行“品牌招商、谋划招商”,重点引进知名品牌、独营店入住,积极筹划知名品牌发布会、时装秀、体验式购物卖场,打造品牌展示中心。组建“商圈企业家沙龙”,形成会议制度和沟通交流机制,共同研讨商圈发展方向,提高商圈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大力实施业态调整。倡导业态错位化、差异化经营,注重结构调整,积极引导辖区楼宇实施“立体式”发展,强化功能分区,引进现代服务业,形成一批品牌集聚的的特色楼宇。与辖区各大商场加强沟通,吸引国际一线高端品牌入驻,提升辖区品位和档次,培育一批国际名店。对在建项目,提前谋划发展新业态,着力引进商务中介、信息交通、餐饮休闲、文化娱乐等生产生活型服务项目,促进辖区业态分布由分散向集聚转变,提升单位面积产出率。
2、坚持“楼宇富街”,大力挖掘潜在财源
一是摸排掌控,建立统一台账。实行网格化、动态化、精细化管理,对辖区所有楼宇进行拉网式摸底排查,详细统 计辖区各类企业经营、登记情况,建立完整的楼宇经济数据库,对楼宇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信息整合,做到心中有数。完善楼宇联络人制度,实现每幢楼宇有专人负责,确保管理无疏漏、无交叉、无死角。
二是盘活整合,实施升级改造。积极介入,对辖区金博大B、D座、东方巨杰、金运大厦、华健商务楼等写字楼进行资源整合,实行产业链招商,积极引进企业总部、集团及其关联企业实施收购、兼并、重组,实现“腾笼换凤”。鼓励业主采取自筹、联营、入股等方式筹措资金,组建管理联盟,并依据楼宇定位和市场需求,对现有楼宇进行包装策划,淘汰产出率低的落后型企业,盘活存量,实现楼宇产业升级。
三是优化服务,提升工作水平。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坚持每月一次到楼宇走访调查,加强与楼宇入驻企业、楼宇物业的沟通联系,对新企业提供全程服务,对入驻楼宇的纳税大户进行重点管理和服务,加强对入驻楼宇单位的计划生育、卫生管理和周边的综合治理,为楼宇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3、坚持“平安保街”,保持辖区大局和谐稳定 一是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突出强调“预防为主”,对辖区商场、建筑工地的安全状况进行预测,对安全事故进行预控。探索建立齐抓共管的监管机制,层层签订安全监管责任书,完善细化规章 制度,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利用培训、例会、宣传彩页等多种形式,组织单位深入学习安全生产规程制度,营造“人人讲安全、处处抓安全”的浓厚氛围。强化消防安全执法力度,建立健全整改台账,及时落实复查效果,避免重检查、轻处理,重形式、轻效果现象的发生。
二是积极探索民调工作新途径。加大“五五”普法和全民公德教育宣传力度,加强与解放路派出所、区妇联、区工会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积极发动共青团、妇女、民兵等群众组织积极参与调解工作。依靠调解员、信息员、志愿者,深入一线走访调查,坚持每周定期排查、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前排查、拆迁区域的特殊问题排查,及时掌握辖区内纠纷动态和社情民意,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是全力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从维护稳定入手,深入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继续落实领导班子接访制度,抓好信访案件督导和落实。认真组织好西联合街等拆迁重点区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因地制宜加大民主路社区治安硬件配套设施建设和管理力度,落实防范措施。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大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做好对民族、宗教等敏感问题的处理和防范工作。
4、坚持“城管美街”,不断优化辖区人居环境 一是不断提高城区建设水平。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 全面展开为契机,继续贯彻落实城市装修工程,抓好辖区主要干道的环境综合改造。配合区有关部门,联合公共单位,重点对辖区外观陈旧的写字楼、解放路立交桥沿路的建筑进行外立面装修升级。
二是不断提高城区管理水平。坚持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街容街貌、卫生死角的治理力度,不断强化辖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和建筑工地的清扫保洁力度,尤其是要对建筑工地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管,从而提高保洁质量和市容环境的管控能力。
三是积极打造城区慢行系统。以建设城市休闲消费中心为目标,培育引导和筹划建立专业特色街区,打造特色环保示范街区。加快“慢行设施”规划步伐,通过建设空中连廊、文化墙、沿街雕塑、室外健身设施等,达到地下、地上、空中全方位覆盖,将购物、酒店、娱乐等各种消费设施进行有机连接,改善商圈交通微循环,使消费者在这里得到身心的放松,提升商圈魅力。
5、坚持“服务兴街”,推进大民生工程建设
一是全力推行一站式服务。以“便民快捷、廉洁规范”为目标,实行一站式便民服务,深化便民服务内容,畅通群众办事绿色通道。进一步公开办事程序,健全规章制度,规范便民服务操作规程、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职责,实行首问负责制、督查考核制、责任追究制、AB角分工责任制等制 度,积极推行阳光政务、星级服务,确保便民服务规范有序运转。
二是大力开展便民利民服务。积极开展“两店进社区”活动,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便民早餐店、蔬菜店,满足居民日常需求。做好待拆迁区域居民和回迁居民的保障工作,加大临时救助和专项救助力度,拓宽社会救助覆盖面。千方百计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积极支持鼓励创业,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就业指导、就业培训等有效措施,促进更多群众实现就业。
三是认真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伴随汇港新城居民的陆续回迁,组织人员进行摸底调查,进一步澄清常住人口的计划生育底数,建好台账并录入微机,信息力求做到及时、准确。针对辖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多、流动性大的特点,坚持完善管理、优质服务的原则,重点做好对辖区单位人员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做到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6、坚持“党建促街”,实现组织建设广覆盖、全跃升 一是探索创先争优活动新模式。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落脚点,积极围绕活动的中心目标,继续开展“一诺三评”活动,创新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等活动形式,创建共建型、节日型、主题型等载体,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继续向纵深开展,使创先争优活动真正成为“办民 事、赢民心、促民富、得民意”的精品工程。
二是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探索实施“大工委”机制,扎实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着力构建辖区各类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继续充分发挥街道联合党工委平台优势,策划成立“二七商圈企业家沙龙”,广聚人力智力,将“企业家谈效能”系列讲座打造成交流沟通的有效平台,将“四必访”暖人心聚人心活动持续有效地做实做好,使联合党工委成为服务项目、改善民生、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坚强阵地。进一步整合楼宇党建资源,组建二七商圈楼宇联合党支部,广泛开展商圈党员先锋、楼宇党员精英、柜台党员标兵等争创活动,进一步加强非公党建规范化建设。
三是抓好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深入推进理论学习,完善学习制度,切实加强对中心组和党员学习的管理和指导。完善党内民主生活制度,探索党员发挥作用的新平台,推进党的整体建设。推进党务公开,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健全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探索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有效途径。精心组织“七一”庆祝活动、先进表彰等系列活动,继续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以及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使党的后备队伍不断扩大。
四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继续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层层签订责任书的方式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加 强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精心设计载体,利用黑板报、条幅、文艺活动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营造声势,不断增强廉政文化的实效性。积极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继续实行红黑旗奖惩机制,进一步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五是推动各类组织发挥积极作用。依法支持人大、政协履行职能,坚持抓好统战工作,发挥好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好民主党派、工商联的作用,凝聚形成推动街道发展的强大合力。
五、对区委未来五年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结合当前形势,对二七商圈进行统一规划。结合火车站西出口建设工作,建议对火车站东西出站口区域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设计,实现火车站批发商圈与二七商圈的融合升级,从整体上提升二七商圈的竞争力。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购物环境。商业中心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交通。二七广场目前人流、车辆激增的状况,对二七商圈的发展形成了阻碍。建议加快地铁工程的施工进度,畅通路网工程,使辖区交通拥堵状况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缓解,为前来购物的市民提供快捷、畅达、安全的购物环境。
3、加强对外宣传,提升二七商圈知名度。加大对二七商圈的宣传推广力度,使二七商圈走出郑州,走向全国。应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优势,精心制作商圈宣传册和宣传片,举办大型公益及商业宣传活动,不断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上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形成立体式宣传格局,使二七商圈的知名度更加响亮,成为郑州的一张亮丽名片。
4、科学合理定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结合街道现有资源以及项目建设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税收任务,使街道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保持可续性发展。
二七区解放路街道办事处
2011年4月25日
第三篇:街道九次党代会以来五年工作总结
一马路街道九次党代会以来五年工作总结 区九次党代会以来,一马路街道按照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抓住发展这个主题,以“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精神为指导,敢为人先,敢于创新,超额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各项指标在全市名列前茅,创立了工作中众个“亮点”,多次得到省、市有关部门领导的肯定。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1、财政收入逐年攀升、各项指标飞速增长
2006年我街道完成税收3200万元,2007年完成4571万元,2008年完成4555 万元,2009年完成8320万元,2009年完成6778万元(未达到正常进度是因去年地一大道一次性税收3800万和年中追加指标1550万导致税收基数过高<全区增加3000万>),2010年预计将顺利完成目标任务8452万元,财政征收总体发展呈快速上升趋势。2006年到2010年,招商引资从1亿元跃升到7.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从5亿元跃升到3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从2亿元跃升到5.8亿元,各项指标都有大幅跨越,显示了街道经济发展的强劲实力。
2、围绕产业升级改造、辖区项目稳步推进
2006年以来,辖区内先后完成世贸商城三期四期升级改
第四篇:药监局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思路(模版)
江油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工作总结及
未来五年工作思路的报告
2006年以来,在江油市委、市政府和绵阳市局的坚强领导下,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局干部职工,战胜和克服了“5.12”特大地震带来的巨大困难和影响,紧密结合监管实际,积极创新监管理念,破解监管难题,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努力促进医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食品药品监管成果惠及广大民众,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好转。2006年到2010年,牵头组织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100余次,出动执法人上万人次,检查食品药品生产经营消费单位近5万家次,共查处违法行为1000余件,取缔无证无照生产经营单位400余家,罚款近200万元,有效防止了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牵头查处了“糖脂宁胶囊”、“珍芪降糖胶囊”等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假药案。全市现有药品生产企业9家、药品批发企业4家、特殊药品经营企业4家、药品零售企业445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31家、医疗机构660家,全市医药产值从2006年末的3.8亿元增加至2010年末的7.8亿元,产业规模和质量持续稳居绵阳市前列;有力、有序、有效地完成抗震救灾全市药械供应、保障及机关灾后重建任务;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得到巩固,食品药品监管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三级政府、四级网络”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全市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取得长足进步。2006年来,特别是“5.12”特大地震发生以
来,我局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效有:
一、抓基础固根本,党的建设工作扎实开展
一是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始终坚持把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三力”建设和“三型”机关建设持续深入进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和领导干部作风整顿等主题实践活动取得重要进展,争创“三好党支书”、“四好党员”、“五好党支部”等活动有序进行,营造了“比、学、赶、帮”的浓郁气氛,全局共有13人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在职教育取得学历,本科率超过72%,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科学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机关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卓有成效,先后有30余篇食品药品监管理论文章在市级以上媒体登载。
二是大力推行党建工作目标管理。把党建工作作为机关管理的“牛鼻子”工程,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把党建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建立健全了《机关党建工作制度》、《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党组中心学习组理论学习制度》、《党组廉政建设十二项承诺制度》等制度,有力推进了机关党建工作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围绕权力配臵、权力运行和权力监控等关键环节,完善了人、财、物管理制度,健全了首问责任制、行政执法监督制、重大案件合议和听证制、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行政许可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推行了《行政执法“一事三卡”监督制度》,将廉洁从政要
求融入操作程序;开展了行风测评,完善了干部谏言献策和领导干部定期述职述廉制度;开通了行风热线,公布了举报电话;与市检察院建立了共同预防职务犯罪制度,与市纪委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定期联席制度,逐步形成了内部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部门监督、政府监督、舆论监督的“六位一体”监督体系,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管,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行风,通过对权力的科学合理配臵,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先后有4人通过公开竞职走上领导岗位。
二、抓监管强保障,科学监管能力显著提升
坚持以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为目标,坚持以提高食品药品科学监管能力为主线,准确把握食品药品监管形势,科学处理监管与发展的关系,勇于在工作中大胆探索,敢于在监管中锐意创新,在监管理念、监管思路、监管方式、工作作风等方面发生了根本转变,科学监管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抓手”作用明显。6年来,我局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责,认真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成为政府管理食品安全的“抓手”。在食品安全责任环节,建立完善了食品安全工作制度,健全了食品安全信息通报网络,形成了政府负责、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体制得到建立和完善。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强调“源头”监管,大力推进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严格市场准入,重点打击食品生产加工源头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犯罪活动,健全食品加工环节质量安全检测预警机制,初步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控。在食品流通环节,把好经营主体准入关,落实分类分级监管,建立索证索票制
度和台账制度,深入开展对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各类食品批发市场等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在食品消费环节,深入开展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规范食堂和餐饮单位食品采购索票索证行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地区集体聚餐监管。5年来,我局建立和完善了科学、规范的食品安全评估和“食品放心工程”评价制度,建立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受到国家、省和绵阳市局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在小溪坝、九岭、方水等3个乡镇开展了“四级联创”食品安全示范乡(村)创建工作,并于2008年被确定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其经验和做法在全省推广;完善了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建立了食品安全信息网;全面落实食品安全重大事件预警预案,组织开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建立食品安全重大事件预警机制和应急救援体系,全面提高了处理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和事故的能力,多次牵头完成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每年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月、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等活动,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普遍提高;提前主动介入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确保机构改革期间监管不缺位;纵深推进问题乳粉、地沟油、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60余次,食品违法案件得到及时查处,食品生产经营秩序逐渐好转,各类食品监督抽验合格率稳步上升。
二是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可控。我局把集中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拉网式检查与交叉检查相结合、快检与抽样相结合、行政监督与技术监督相结合、整顿与规范相结合、监督检查与建章立制相结合,突出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建立健全联合长效打假机制,构建“大稽查”格局,确保监管全覆盖。在药品安
全责任环节,积极推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与公安、工商等部门建立了长期的打击药品犯罪行为的联合机制,有3件制售假药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在药品生产环节,强调严格执行GMP,强调规范的检验检测,强调生产全过程严格监管,全面加强药品生产企业、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的日常监管,每年监督检查覆盖面均达100%,对不能严格执行GMP要求的,做到依法严厉查处。在药品流通环节,强化GSP监督检查,创新监管方式,严防GSP回潮,完成了新一轮GSP换证工作,依法淘汰了一批经营滑坡、管理失范、屡查屡犯的药品经营企业;强化日常监管,多次举行“拉网式”检查和交叉检查,做到了“村村进、店店查”,做到了监管无盲区,重点打击了挂靠经营、超方式超范围经营等行为,对出售假劣药品的企业进行了依法严厉查处;积极开展“无假劣药社区”、创先争优党员示范店等活动,在绵阳市率先启动药品经营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和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违规广告的曝光和对公众的警示力度,加强违法广告移送;深入开展农村药品、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疫苗、特殊药品、药包材等专项整治和专项监督检查活动,重点对“齐二药”、“欣弗”和“双黄连注射液”等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进行了严肃查处。在药品使用环节,加大了对医疗机构药房的监管,督促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制度的落实,在绵阳市率先启动了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加大了对学校医务室和宗教场所用药的监管;落实专人负责药品不良反映监测和特殊药品监控,不断提高药品安全事故预警和应急能力。近年来,我局持续保持了打击制售假劣药械的高压态势,特别是2009年,成功查处了假药“糖脂宁胶囊”等重特大案件,分别受到国家、省和绵阳市局的通报表扬,该案被评为绵阳药监系统2009优秀案件,1名同志荣立三等功,1名同志被嘉奖。2010年又发现和查处了类似“糖脂宁胶囊”案件的“珍芪降糖胶囊”假药案,历时3个月跨4个省区协作,查清了案情,打掉了“黑窝点”,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受到国家、省和绵阳局的通报表扬。
三是依法行政稳步推进。认真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强了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细化执法责任,落实到各执法岗位,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和评议考核制度、执法公示制度。按照“权责一致、依法有序、民主公开、客观公正”的原则,全面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过错责任追究等办法,切实做到了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5年来无一起行政问责事件发生,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创造了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良好环境。
四是医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四川立生医贸、四川知仁为龙头的产供销产业体系。立生医贸有限公司通过资产重组,斥资近5000万收购的停业多年的四川省天誉制药股份公司(原一康制药)已顺利恢复生产。内引外联成功引进的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在我市投资1亿元建立的附子及毒性饮片生产建设项目投产在即。力促四川知仁药业投资建设的应急药品储备库、药品销售中心及膏药生产线项目落户江油工业园区。恒源药业公司、神农药业等正通过技术改造和品种优化,经济效益不断攀升。目前,有相当一批生物制药项目在建或扩容,所有项目投产达能后,全市医药产业产值可望达10亿元以上。
五是抗震救灾药械保障有力。在“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我们承担了组织药械、接收捐赠和配发药械的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动、逐级配送的医疗物质供配体系,共向灾区组织、调配药品10万盒(瓶、支)、医疗器械4万余件(台、支)、消杀药品2000余吨,调配量超过2007年全市总用量,有效保证了全市医疗救治的用药用械需求,全面检验和提升了机关的应急处臵能力。加强了捐赠药品、灾民救治点和医院等人口聚集区和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药品质量检查,有效防止了假劣食品、药械流入市场、坑害灾民。2008年6月10日《中国医药报》头版刊登了题为“共克时艰显身手——记奋战在抗震救灾前线的绵阳市江油食品药品监管局”一文。
六是基础设施设备条件明显改善。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购臵办公用房面积达553平方米,解决了多年租房办公的问题,实现网络自动化办公、电子远程监管。不断加大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建设投入。2006年以来,已累计固定资产增加投入达187万元,全局执法装备得到全面改善,监管能力全面提高。2009年,我局分别通过了创建“江油市级卫生单位”和“绵阳市级文明单位”验收。
三、抓龙头强核心,班子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聚集体智慧,树科学监管。坚持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做到了年初有安排,半年有检查,年终有总结,做到了时间、人员、内容、效果四落实,做到中心组成员每月集中学习一次,并适时调整学习计划,增加学习内容。目前班子平均年龄39岁,均取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取得研究生文凭1人。班子年龄、知识结构合理,性格搭配
互补性强。5年来,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作思维得以扩展,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领导科学监管的水平和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升。班子进一步理清和树立了“一心抓监管,全力谋发展”的科学监管理念和思路,科学回答了“为谁监管”、“怎样监管”等问题,正确处理了加强监管、保证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与促进企业发展的关系。
二是聚班子合力,创民主氛围。重点以健全民主集中制、发挥班子核心力量为主要内容,扎实推进“四好班子”创建工作,2008年被江油市委命名为“四好班子”。完善了民主生活会制度、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建立了定期通报工作制度,每半年由局党组主要领导向干部职工、退休人员通报工作情况。对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始终坚持集体领导、民主决策、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集体讨论重大决策、人事任免、重大工程和大额资金使用。高度重视和加强自身建设,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班子成员相互尊重,团结共事,超常努力,充满激情,事不避难,认真抓好分管工作,切实维护集体领导,班子活力进一步增强。
三是聚清风正气,葆廉政本色。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创造性的开展了“三看、三听、三想”等活动,创新了行政执法的“一事三卡”监督制度,建立健全了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自觉远离“高压线”、主动设臵“警戒线”的拒腐防变意识明显增强,全机关呈现“三增、三减、零发生”的良好局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明显。
我局连续9年获绵阳市食品药监系统目标考核一等奖,连续5年获江油市委市政府目标考核一等奖;连年获得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称号、获得江油市委“四好”班子等称号,单位集体和个人获得各级各部门表彰奖励100多项;一名同志被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四部(局)表彰为“抗震救灾医药卫生先进个人”;2010年,涌现出了全省药监系统唯一一名省六届劳模。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回顾过去5年来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在总结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受宏观经济形势和食品药品安全的深层次矛盾等影响,食品药品安全仍处于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食品药品安全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食品监管体制不够完善,执法监管手段和技术检测手段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食品药品企业诚信自律意识还不高,行业产业化程度低,食品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三是农村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能力还不强,边远山区还存在一些盲点和死角,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四是农村群众消费水平偏低,安全意识不高,自我保护能力较弱,食品药品宣传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继续肩负着市委政府的重托和全市人民的期待,振奋精神,认真对待,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为加快建设“李白故里,特钢新城”作出超常贡献。
五、未来五年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加强食品药品
监管设施建设,大力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创新监管机制,规范监管行为,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二)基本原则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大局,服务大局。必须把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作为关注民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相 适应、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适应。
二是坚持科学监管。必须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完善技术支撑体系,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创新监管 制度,建立起适应食品药品监管新形势要求的监管新机制。
三是坚持全程监管三是坚持全程监管,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必须依法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格执法,规范监管行为,实现食品药品各环节的全程动 态、规范有效地监管。
四是坚持技术支撑,强化基础。必须立足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组织动员足够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充实基层监管队伍,促使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基层建设和基础工作明显加强。
(三)发展目标发展目标
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完善;监管队伍素质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技术装备进一步改善,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和检验检测技术水平显著提高;食品药品生产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防控。
1、到五年末期,餐饮环节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餐饮环节监督覆盖面达到 100%。——食品安全信息监测覆盖面达到 100%;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率达到 100%。
2、到五年末期,药品及医疗器械监管水平明显提高。——城乡药品监督覆盖率达到100%,药品供应网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
——药品监督抽验覆盖面达到20% ——创建国家级药品安全示范县试点县。
3、到五年末期,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覆盖面达到 100%; ——重大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事故处理率达到100%。
4、到五年末期,医药产业成为江油支柱产业之一。——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
(四)主要工作思路
1、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一是强化许可管理;二是突出重点整治;三是落实索证索票制度;四是加大监督抽验;五是创建示范工程;六是健全应急处臵机制;七是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八是完善监管信息网络;九是大力加强教育培训。
2、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以创建国家级药品安全示范县试点县为契机,全面加强药械监管,一是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监管,重点强化基本药物生产的动态监管;二是完善药品监管体系;三是完善药品检验体系建设;四是规范医疗器械安全监管;强化药品、医疗器械市场监管;五是继续整顿和规范药品广告;六是推进药品推进药品、医疗器械诚信体系建设;六是深入推进农村药品监督网和供应网建设;七是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应急能力建设;
八是推进药品、医疗器械监管信息化进程;九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3、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一是掌握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鉴别和检测检验技能;二是强化保健食品、化妆品市场监管;三是大力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市场整顿。
4、产业发展。搭建招商引资平台,促医药产业健康发展。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利用信息资源优势,引进在国内领先、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的医药研发生产企业落户江油;坚持按照 “抓龙头、固基础、促整合、成体系”的发展思路,积极打造江油医药产业“航母”企业,力争实现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翻一番;打造川西北医药物流中心;按照 “公司+农户”模式,发挥江油资源优势,培育壮大江油附子等地道中药材产业。
第五篇:乡镇过去五年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打算
中共XX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乡党委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按照县委“工业强县、农业固县、三产活县、开放兴县”的总体取向,着力实施“农业立乡、特色富乡、工业强乡”的发展思路,确保了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将我乡在县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情况和未来五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及基本经验
一、国民经济稳步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到2011年底,预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512万元,比2006年增加15808万元,年均增长率为23%;预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6000万元,比2006年增加5140万元,年均增长率为47.5%;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72万元,比2006年增加4442万元,年均增长率为22.5%;预计实现财政收入129万元,比2006年增加87万元,年均增长率为25%;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20元,比2006年增加4060元,年均增长率为25%。全乡个体私营经济、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工农业生产都实现了卓有成效的突破,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计划的主要目标,并为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夯实了基础。
二、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稳步推进,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
5.12地震发生后,乡党委立即组织全体机关干部深入村社,调查灾情,对因灾受损的房屋等做好统计、上报工作,全力组织全乡干部群众开展灾后自救、恢复生产。同时,严格按照上级有关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的政策,做到加速不违规,提速不越轨,认真完成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完成农村永久性住房重建1229户,城镇居民住房重建3户;完成农村危房加固2973户,城镇危房加固130户,共发放维修加固资金666.20万元;完成龙颈村、芦茅沟村、六里班村6公里的村道公路建设;完成25口塘堰整治;新建集中供水站三处,解决松山村、龙颈村、春雷村26个组3480人用水难题;新建沼气池470口,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完成全乡10个行政村场所新建和维修工程,完成政府机关综合楼重建、机关办公楼维修工程;协助完成乡中心校重建和派出所新建工程;完成“一村两卫一院”建设工程。截止2010年底,我乡63个扩大内需灾后重建项目,已开工的63个,已完工58个,竣工48个;我乡作为业主的30个项目中,开工的30个,完工的26个,竣工的18个,实现了三年重建两年基本完成目标。
三、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共计投入建设资金480余万元,改造中低产田600余亩,建蓄水池8口,整治山平塘26座,维修、改造渠道3600米,解决了全乡旱弯死角村社农业生产用水历年较为困难的问题,确保了水稻满栽满插,保证了大小春农业生产用水。同时,牢固树立“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确保总产,大力推广适用、高产、高效的新品种及实用新技术,完成跨季节早玉米播栽800亩,比2006年增加600亩;玉米覆盖栽培5600亩,比2006年增加900亩;抛秧旱育秧4600亩,比2006年增加1600亩;认真抓好植保工作,搞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特别是在小麦条锈病和水稻螟虫的防治上,我们积极组织干部、群众进行培训,让他们牢固掌握了病虫害防治知识及操作技能,确保了粮食丰收,到2011年底,预计实现粮食产量18395吨,比2006年增加138吨,年均增长率为1.5%;预计实现油料1564吨,比2006年增加14吨,年均增长率为1.8%。大力发展生猪、小家禽畜养殖,做好疫情、疫病的防控工作,积极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兴建生猪规模化养殖场3个,兴建小家禽养殖示范小区1个。到2011年底,预计出栏生猪28560头,比2006年增加1254头;预计出栏小家禽畜165.73万只,比2006年增加40.73万只;预计出栏肉牛、肉羊分别为741头、1470头,比2006年分别增加139头、109头。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为群众增收拓宽渠道。2010年,引进白羽王鸽在龙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