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松、静、匀、乐”的感悟
“松、静、匀、乐”的感悟
——聆听魏书生讲座有感
2011年暑期,学校组织培训,邀请了魏书生,虽然早已耳闻,但真人却是初识,第一眼的感觉,朴实的外表,中等身材,其貌不扬。而当他开始报告后,他的幽默诙谐,通俗的话语中透着睿智,平凡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整场报告魏老师使终站着,满面笑容,侃侃而谈,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让我第一次领略了大师的风采,更让我的心灵接受了一次洗礼,在报告中,印象最深的那就是魏老师提出的四个字:松、静、匀、乐。
记得在报告中,魏老师风趣的说:“石梅的老师以后见了面打招呼不要说:你吃饭了吗?以后直接问:“你松静匀乐了吗?”幽默的一句话,全场的老师不由鼓起掌来。
魏老师给我们讲了“一小点”、“两大点”: “两大点”则谓之“一靠民主,二靠科学”。“一小点”,拿魏老师的话来说谓之“注意力体操”,(以前称“练气功”,后因人们对“气功”一说有争议,才改成现在的说法)可概括成四个字,曰“松、静、匀、乐”,魏老师说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松”即身体放松,“静”乃心灵宁静,“匀”指呼吸匀称,“乐”是情绪快乐。其中的“静”和“乐”,这是魏老师要求师生坚守的“阵地”,并把它们“拓展拓展再拓展”。魏老师对“松静匀乐”这四个字讲得诙谐幽默,听者无不颔首点头,脸上洋溢着会心的微笑。走进教室,“松静匀乐”;走出教室,“松静匀乐”;处理同学吵架,“松静匀乐”;和后进学生谈心,“松静匀乐”;开口讲课,“松静匀乐”;回身板书,“松静匀乐”;一天工作,“松静匀乐”;下班回家,“松静匀乐”;市场买菜,“松静匀乐”;讨价还价,“松静匀乐”;回家洗菜炒菜,“松静匀乐”;那么一天下来,“松静匀乐”加“松静匀乐”等于什么?还是“松静匀乐”。(说这段话的时候,感觉魏老师说的像是快板,呵呵,透带劲)
松:是指身体的放松,我们细细品来世上的事99%我们都不能左右,只有我们的身体自己说的算。让自己身体的每一块骨头都放松下来,让自己的身体的每一条神经都放松下来,只有这样身体才能健康,才能做好自己要做的事。
静:面对生活平淡是真,宁静致远。守住心灵的宁静。魏老师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历史生命活力。人是发展的变化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算是全校倒数第一同学也要有自信不攀比,因为你就是一个充满力量的小宇宙。守住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善美,积极的、向上的、乐观的真谛,坚守、坚守、再坚守,拓展、拓展、再拓展,你就能找到了你自己发展的空间,能找到你尽到生存责任的阵地,你就活得有价值,也容易快乐起来。
匀:是指呼吸均匀,处理一些事情时,均匀呼吸五次,这样做是平和心态,不至于处理问题时出现过激的行为。
乐:就是观乐,看什么,做什么都要笑对,看到别人升迁、看到别人富有、看到别人漂亮----我们都要观乐。何谓乐观主义者,不是一个人一辈子一帆风顺、不断发财、经常升官,所以快乐。如果这样,谁不会快乐?真正的乐观主义者在面对人生的挫折、磨难、打击时,面对别人的误会、指责、毁谤时,还能够坚守住内心深处追真向美的阵地,坚定不移、乐观进取,那才是乐观主义者。
“松、静、匀、乐”在魏老师身上已经深化,正是因为魏老师对这四个字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在生活中才能做到如此平淡,如此的从容,不管东南西北风,魏老师都能守住自己内心的平静,都能够快的生活,乐观的面对一切。
让我们学会“松静匀乐”,领悟魏书生的人生真谛。每天、每时、每事都做到“松静匀乐”,在身心愉悦中做好我们的工作,走好我们的人生。
聆听了魏书生的演讲,颇有感触,那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第二篇:魏书生思想“松静匀乐”体会
魏书生思想“松静匀乐”体会
松静匀乐
有一种信念叫做快乐自己,这种信念在魏书生老师那里叫做松静匀乐。我们来看是怎样的松静匀乐。
松——让身体放松
静——让心情宁静
匀——让呼吸均匀
乐——让生活快乐
让身体放松,我们做老师的,很难有放松身体的时候,常常和黑板和作业和备课本结成团伙,难舍难分。所以肩周炎颈椎炎会常来做客。我们的身体没有得到完全的放松。那40分钟的课间操,学校说要老师们带好头做做操,这也是要求班主任老师的。是的,我们带好头做好操,无疑是一道风景,给学生给学校。可是我要说,更多的是为自己。课间操时,随着音乐的节拍我踏着步,我甩起手,不怕别人笑,利用公家的时间锻炼自己的身体,我让那些肩周炎们没有空子倾入我的身体。每一个体操舞蹈动作尽力完成,不为做给学生同事甚至来客们看,做给自己的身体和健康。早晨到校了,打打球跑跑步拍拍肩甩甩臂,出了些汗,精神就在汗水里闪光,我们会带着感恩的心感谢有了这么一个清纯的早晨,感谢有了今天坚持锻炼的自己,甚至会感谢有了这个美好的校园。回家了,饭后百步走,既不要超越自己走到老远的地方再折腾回来,也不留念饭后美丽的电视剧,就那样轻轻松松洋洋洒洒走几圈体育场,或许就是自家的阳台走上几分钟,远动的快乐,健康的幸福就会悄然而至。远动可以健康身体,这是不容置疑的。可是远动还可以快乐心情,不知大家有没有体会。阳光远动一小时,不止说给学生!当然,我们的阳光体育是既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又感化了校园风景。
让心静宁静,这话好说不好做。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平事,有很多的不习惯和看不惯,我们的心情常常会愤愤不平,所以有了怨言有了牢骚,而这些怨言和牢骚会增值,会不停地戳说你越来越往这样的方向发展,于是这世界上美好的东西越来越少,不平的东西越来越多,您的看不惯就越来越促使你的坏心情了。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不是耶稣不是上帝不是佛经中讲师,所以,有这样的心情这样的想法是一件太过于正常的事了,有时没在这样的想法也许反而不正常了呢。可是怨言归怨言,我们千万不能让它来主宰我们的心情,不是都说了我的心情我做主吗。我们的怨言和牢骚除了给我们带来坏心情外,没有其他的好处。假如我们多说一句话这些不平事就可以消失,多发出一声呐喊,这些看不惯的现象就会屏蔽,那么我们都来埋怨都来牢骚,我们干脆就开个牢骚吧吧。可是这不行,不能改变一切。<莲山 课件 >只会徒增我们内心的郁闷和逐渐把我们自己变成怨妇和长舌男。更为糟糕的是,常此以往,我们就会处于严重的亚健康状态,也许我们可以用远动的方式让自己的体肉健康,可是心灵的不健康远比身体的不健康难于医治。就把这些怨言发泄在日记里发泄在被窝里,等到天亮时,就甩开一切烦心事,好好过属于您的崭新的一天:您可以好好的穿一件衣服好好的笑好好的开玩笑的好好工作好好的生活,当然您也可以沉侵在那些纷纷扰扰的不平事中,不管那种方式来生活,时间依然会无声流逝,新的一天还会黑。这一天的生活的质量全凭您的意愿。所以让心情宁静吧。阳光面对每一天,健康与您永相伴。
匀,让呼吸均匀。这不好说。我们的生活时常处在不均匀的呼吸状态。上公开课了,会紧张,那么多老师,呼吸一紧一松;参加活动,想拿第一,老早就手心冒汗了,心儿砰砰乱跳,大气都不敢呼;要迟到了,赶紧跑,紧张加慌乱,呼吸急促了;做错了一件对不住朋友的事,胆怯加愧疚,呼吸无力了,心灵空虚了;学生不听话了,皱起眉头亮开嗓门抄起鞭子,您的呼吸会均匀吗……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我们又常会呼吸不匀。想想有什么大不了的,反正都是上课,上了这么多课还怕这一次?!我不是来拿第一的,我是来展示自己的,我的风格我独有,怕什么。要迟到了,把不该做的全刷新,漱口时可以不用牙膏,光牙刷刷几下,等再回家时重新来一遍,洗脸也只洗一圈就行了,该涂两种护肤霜只要一种了,放在脸上不用对着镜子抹了,出门了乱抹一通在单位让姐妹们检查一下,可以弥补,鞋子边走边登上,抄近路吧,把能节约的时间全节约起来,不让心儿砰砰乱跳,有条不紊胸有成竹地安排地完成,让呼吸均匀。做错了事,这什么了不起的,咋不是圣人,错了就说声对不起,不要生隔夜的气,解开了就愉快了,殊不知正是一次又一次的错误才让朋友间的感情越来越亲密,什么东西都是说明白了就一切迎刃而解了。不要让自己经常处在生气的状态,这样我们就会常常感觉气踹胸闷脑供血不足,我们的健康也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快乐生活,我们都做到这些了,自然就会快乐生活了。工作寻自己感觉快乐小事,孩子的一声亲切问候,作业上的一次公正书写,课间操的一次全身投入,同事间的一个小小帮助,校长的一句亲亲表扬,衣服真漂亮的赞美,精神好抖擞的夸奖,捡起一片垃圾,说了一句好话,帮助孩子解决了难题,帮助同事理清了心绪……生活中有太多的快乐,当您阳光地迎接她时,您的生活就处处充满了阳光。所有的乐和不乐全凭您自己的心境。
我们都加油,阳光地正视人生吧!
第三篇:由魏书生的“松静均乐”所想到的
由魏书生的“松静均乐”所想到的
新宁中学 伍菊锋 听了魏书生的讲座,我感受到强烈的震撼,震撼于他的聪明,震撼于他的执著,更震撼于他的思想、他的精神。聪明的人很多,但他能把聪明发挥到极致,执著的人很多,但他执著得让同行望尘莫及。魏书生更改变了我们这个教育大国的教育观念,他的思想,犹如黄钟大吕,给按部就班的中国教育以春雷,他的精神,犹如开路先锋,给忽左忽右的中国教育以春雨,时代造就了魏书生,使我们看到中国教育还有大师在。
“守住,守住,再守住”——对中国文化的继承精神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它具有传承性、连续性的特点。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时间的考验,经受了历史的洗礼,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魏书生的“守住”观是对中国国粹的肯定,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继承和发扬。他对孔子推崇之至,吃透用活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他说:“孔子被打倒三次(太平天国、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伟大的人是打不倒的。”两千多年来,孔子的教育思想一代一代地积淀下来,已经相当成熟,直到今天,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寓教于乐、教学相长这些古训,一点都不过时。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们先人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我们民族不朽的脊梁,是值得我们自豪的精神资源,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重要标志。我们应该将其输入我们的血液中,融入我们的生命中,应该“守住,守住,再守住”。
他的“一堆萝卜”趣谈,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肯定,对个别“专家”的所谓改革的嘲讽。魏书生有一段绝妙的譬喻:“有一些人专门负责把明白的事说糊涂了,把简单的事说复杂了。比如,说一堆萝卜,大家谁都明白。但是这就显得认识上太没深度,理论上太没高度,怎么办?就表述成„此乃若干萝卜的组合也‟。大家一下子全蒙了,什么是„此乃‟?什么是„若干‟?什么是„组合‟?于是,不明白就得培训,培训完了终于明白,还是一堆萝卜呀。”不必再评论什么,他是智者!
“坚持,坚持,再坚持”——对教育事业的执著精神
魏书生认为:认准了的东西就要坚持,不折腾,不动摇,不急功近利,不跟潮追风,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他最爱做的实地调查是了解听报告的人对教师职业的态度。入会者的两个3%让我汗颜——主动选择当教师的只有3%;当了教师,并热心教育的只有3%。他笑了,但这里面的深层含义恐怕只有这位教育家自己懂得。日本是最优秀的毕业生才能当教师,新加坡是最有学识的人才能当教师,而我们是“走投无路”时才当教师。这能不能解释目前中国教育的举步维艰?魏书生说:“我教书就像有人打麻将一样,一走进课堂精气神就来了。”他把人与工作分为五种境界:无心无意的境界;三心二意的境界;半心半意的境界;一心一意的境界;把工作看成是品尝人生工作的欢乐。魏书生认为他属于最后两种境界的人。如此境界的人,难怪把教育领悟得如此透彻!
“松、静、均、乐”——超凡脱俗的工作方法
他说对待工作要松静均乐,对待学生要松静均乐,走进教室要松静均乐,回家也要松静均乐。“守住心灵的那一片宁静”,是魏老师挂在嘴边的话,尽管有着众多的职务和繁忙的公务,但他仍然坚持上好每一节语文课。他拓展学生内心的潜能,唤起他们心底的真善美。育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改变人的苦乐观,教师的职业就是让自己和学生同时享受快乐。他特别强调处理好人际关系,不神话人,不丑化人。他对“人”的解释含有释家的哲理,一撇一捺,一长一短,一上坡一下坡,人生也是如此。他经历过文革,挨过批斗,所以能用平常心对待人事,这是一种豁达,一种境界。一份平常心,是对教育道德的最好诠释。
“善待自己,就应善待学生”——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
魏书生喜欢教书,他适宜教书,因为他有师者的才华,师者的气魄,师者的灵魂。人人都想把书教好,出人头地,但成功的不多。魏书生没有想到出名,但他的成功使他出了名。民主科学的教育观念,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民主是社会科学的关键词,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关键词。魏书生的教育理念还有其他,在他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或隐或显地能够让他的学生感知到,并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文教育不是人文学科知识简单的组合,而是以此为基础,揭示与塑造人文精神。因为人文精神体现人性的本质,带有内隐性,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讲求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的平等和友善,教学参与和教学管理的民主化,以及教学内容中民主意识的渗透和民主能力的训练。魏书生认为,要把学生当“主人”,就必须尊重学生,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同时把自己的心灵向学生开放。“可恶之人有其可爱之处,更何况是未成年的学生。”这是他对后进生的评价。他说,后进生教给他如何教书和做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向真向善向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肯定的。咱们就是去发现这些,然后帮着人家壮大和发展人性中最美好的那部分。”这可能是魏书生成功的全部内涵吧!
第四篇:柴静人生感悟
先说说为什么转这篇采访吧...因为,看到后面,突然觉得鼻子发酸,对,就是这样...当看到读库的六爷说到:“你说白岩松,他的书卖好卖坏无所谓,版税只是帮衬和点缀。但对柴静来说,版税很重要。她不阔,朋友们都希望这本书让她赚够版税,这样,就不用租房住了。”...看到这,我有些发愣,神经突兀,鼻子很酸,意外地被刺到了自己很敏感的那根神经...不说了,如果你有时间,就慢慢看吧
特别喜欢这张图片,这样的场景觉得很亲切,看到了各种熟悉的场景和表情...想起我的家(自觉还没离开,固执地不想用“家乡”)...柴静把新节目《看见》当做自己的作品,而不是作业。她变得宽厚了。
《看见》在播出药家鑫这一期节目时,柴静的一个举动又引发争议:节目二分十六秒,柴静正采访受害者张妙的父亲张平选时,隔壁忽然传来一阵嚎啕大哭,是张妙的母亲。“为什么不进去劝劝?”柴静问。“不劝,劝也没用。”柴静起身,对着镜头说:“我去看看,我去跟她说说……”
她示意摄像师留在原地,不要拍摄。采访戛然而止。
进屋后,柴静把手搭在张妙母亲的手臂上。那时,她忽然问自己:如果这是二十多岁的自己呢?不会做这个动作。也许手足无措,也许很“粗暴”地给对方擦去眼泪,嘴里不断说着:“不要悲伤,明天会更好”之类的安慰话。就像八年前《新闻调查》第二期节目《双城的创伤》所做的一样:握住孩子的手对他说:“不要哭了,去洗个脸。”
还有一种可能,二十出头的柴静会端着摄影机闯进去,拍下母亲崩溃的画面,或等女人停止哭声后,继续追问采访。可到了35岁这个年龄,她想了想,放弃了。
刚进央视时,柴静一心想着建功立业。镜头前:她短发,双手紧紧握着话筒,对采访对象发出连环式追问。那时,她喜欢短刀相接的新闻江湖。
有观众写信:“冷酷的《东方时空》,冷酷的柴静。”
在镜头前,柴静极富表现力:拎着高跟鞋去追一个孩子,或屈身近前握住当事人的手。
这一次,走进张妙房间后的柴静没有出现在镜头中;最终呈现的画面是张家门帘背后模糊映衬出的柴静拉着张妙母亲的剪影。再没有任何具象镜头,只听到女人断断续续的哭声。
“我不想„消费‟这件事。„进去‟只是私人举动。没必要在镜头前强调和夸张。”柴静说,“年轻时,总意识到镜头在盯着自己,必须夸张行为,取悦谁,来完成任务。到了我这个年龄,已经知道有些人承受的东西是他人无力改变也无法体会的。唯一能做的是在得到别人的允许后,陪伴于此。跟你一起,试图感受你的感受。„陪伴‟也在传达一种无能为力。对不起,没办法,只能感受。”
《看见》制片人李伦说:“央视十年,柴静的变化不是颠覆式的,是成长式的,以前她锋芒、灵动,强调现场的激烈感,在《看见》,她变得更宽厚了。”几年前,央视新闻评论部副主任陈虻说:“柴静离一个伟大记者的标准,还差一点„宽容‟。”“宽容是什么?”柴静问。“宽容的基础是理解。”
出走
刚进央视时,柴静有争议。2003年非典,她采访一个白衣天使,打开门,跟摄像招了一下手,微笑了一下,走进去。编导叶山看到这个画面,觉得“柴静的微笑很小资,„闪进去‟的动作像一片树叶,很飘”。
这种状态呈现在镜头前是一种倾诉者的姿态。《时空连线》编导包军昊回忆:“她总好像要去跟人谈一些情感方面的问题。我观察她更像一个夜间谈话节目主持人。”
进央视前,柴静在湖南主持一档名叫《夜色温柔》的本地夜间广播节目。大学本科,柴静在长沙铁道学院学会计,1996年毕业后,父母安排她回山西老家省铁十七局做会计。她不肯,执意留在湖南。每月300块钱,一半用来租房,骑车上下班,自己做饭。当年做主持,她不为赚钱也没想成名,只是喜欢这个行业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生命往来”。
她还记得有听众给她写信,一个湖南大学(微博)的女孩:说有一天自己去打水,边走边听柴静的节目,发现平时特别讨厌的一个女孩也在听。那一瞬,她忽然理解:原来每个人都有相似的部分。
三年后,柴静当上了湖南文艺广播台综艺部副主任,有专栏,出过一本书,叫《用我一辈子去忘记》。前些年,有出版社找柴静再版这本书,被拒绝。柴静说:“看不惯那时的自己,太„矫情‟。”
“我22岁,刚开始学写字,大部分是模仿,拾人牙慧。多是青春期的孤独感。总体来说,价值不大。”柴静说,“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努力想摆脱在湖南的状态,觉得是一个障碍。这倒不是在否定过去,„否定‟过去多势力啊。„过去‟我用不着了,就把它否定了。人都是从„过去‟生根发芽来的。”
1999年,在湖南小有名气的柴静选择去北京读书。若干年前,高中老师曾告诉柴静的母亲:“这个女孩虽然不怎么讲话,但心里有自己的主意。”
1976年出生在山西的柴静,从小没见过蓝天,童年印象最深的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听闻某个相熟的大人在矿下又出事了。她沉默寡言,识字早,却没什么书看,手边读物是父亲的中医书和批判胡风的文件。写作文惯以“平地一声惊雷,„四人帮‟被粉碎了”开头。高中时,成绩平平。高考结束后,柴静报了长沙铁道学院,她回忆“走得很急,恨不得把过去都抛掉”。
大学读的是会计,她不喜欢,笔记本上一边是经济笔记,一边抄着亦舒的言情小说。在一篇文章中,她拿朋友罗永浩和冯唐出来说事:“我十七岁,还在读汪国真的书,老罗已经写了个挺魔幻的尿床故事,投给《收获》,冯唐投的是《少年文艺》。”
1999年,湖南广电的前同事拜托柴静为新电视节目《新青年》招募“一个性格激进的主持人”。久寻未果,柴静第一次走上电视。
第一期节目,她戴着假发套,穿着红西装,双手紧紧握着话筒,陪诗人沈浩波站在舞台上,大声朗诵“在通往牛逼的路上一路狂奔”。台下,一个同事悄悄提醒她:“要站成丁字步,(上镜)才好看。”
新闻的天灵盖
《看见》栏目的编导范铭是柴静十年的闺蜜。前些天,柴静跟她聊自己的采访状态:“我能感觉自己的天灵盖被打开了。比如今天两个摄像,还有编导,旁边很嘈杂,当机器一开,外界所有的信息,一点风吹草动,我都能感受。你还记得以前有一个男编导,喜欢玩打火机,开关噼啪噼啪的声音我能放大无数倍。周围人的走动,编导的皱眉都会影响我。这就像灵魂出窍的感觉。”
有一个现象佐证了柴静神乎其神的描述。《看见》栏目组的受访对象来自全国各地:广东梅县的老兵,四川自贡的小老板……编片子时,工作人员听同期声,常常没人能听懂采访对象说什么。看现场录播柴静却交流自如,于是让柴静帮忙听,她反而听不真切。范铭问:“当时你怎么能听懂?”
“反正就是能懂。”
“一开机,柴静就把所有的细胞打开,她理解力超强,能穿透语言的本身。”范铭说,“开句玩笑,哪怕是一个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她都可以直接交流。”
还有一次,她在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栏目做直播,主题是一个极为敏感的社会事件。作为连线记者,节目结尾,柴静要即兴评论两分钟,且一个字不能错。
“演播室消失了,摄像不见了,导播也不见了,坐在旁边的搭档也不见了,只能感觉空调的风,很轻,在耳边嗡嗡嗡响。”柴静回忆,“那一刻很奇妙,我心里一边想一边说,感觉头被打开了,所有神经都裸露在外,很美妙。”
当时,坐在演播室里的制片人李伦转身走了。柴静以为出了什么岔子。李伦说:“我太想听听你怎么说了。所以不想坐在导播室看。我家离得近,拔腿回家开电视,就想当一个观众。”
十年前,柴静刚做《新闻调查》时,央视评论部副主任陈虻看到电视上正播柴静的节目,立刻打电话:“有人说,这样的人还是陈虻招的啊?你可别让我丢脸。”挂了。
2000年,在央视梅地亚酒店一层。陈虻第一次见柴静,翘着腿问:“你感兴趣新闻的什么啊?”
“新闻背后的人。”柴静也翘着腿。
进央视后,柴静对主流新闻话语非常陌生,评论不会写,瞪着眼坐在桌旁。白岩松递给她一张纸,是他写的串场词。这张纸,柴静一直留着。她用功,每一个选题把所有国内外采访都打印下来。每一个嘉宾,她提前打很久电话准备。
2003年,柴静被调去《新闻调查》做记者的第三天,北京公布非典疫情。制片人张洁电话问:“想不想做一期非典的节目?”柴静答应。挂断电话,又不放心,发去短信“请战”,张洁未回。又追去电话:“我什么时候参加?”制片人说:“在开会。”柴静从家一路跑到会议室。
《新闻调查》六年,柴静从一个夜间谈话栏目主持人转变为新闻记者。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调整。在湖南卫视(微博),她的风格被定义为柔软、华丽。在央视做新闻后,她喜欢带有攻击色彩的采访。
有人评论《新闻调查》中的柴静:“这个记者语带嘲讽,步步为营。”她茫然:“我哪里嘲讽了,我是很善良的人啊!”一次采访因污染而被查处的工厂负责人,被访者面对证据死不承认。柴静问:“你是说这个工厂没有违规超标吗?”
“绝对没有。”
“那我们坐在这里闻到的是什么味道?”
“没有啊,我闻不到。”
“你是说你闻不到吗?”
“我的鼻子没有你灵敏。”
柴静笑了一下,节目结束。后来,她回看节目:当年的自己身体向后靠在椅背,面带嘲讽的笑容。
陈虻教育柴静:“当你知道现实的复杂性时,你不会轻易的褒贬。”“你二十多岁,还早着呢。三十多岁,你才知道,什么叫平实。”“文如其人,为什么不从做人开始?”“你认识问题的方法太单一,没逻辑。”
二十多岁的小姑娘觉得从头到尾都被挑剔:每天高兴不行,说没思考;不高兴也不行,说不成熟。她和陈虻吵,急了摔电话。“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陈虻也急了。
“因为这是我的生活。”
“可是你要成为一名伟大的记者。”
“我不要伟大!”
2008年汶川地震,柴静被派往前线,偶然碰到一家人,决定跟他们回家。没有通讯,放弃直播,主编在电话里问:“你想要做什么?”她第一次答:“不知道。”
山中几日,有什么拍什么,没有就不拍。拿回来的素材没有连续的情节,只是每天的日常琐事。《杨柳坪七日》播出后,观众写信:看一遍哭一遍,平实的叙述和人文的关怀打动人心。
央视的一个老人看过《杨柳坪七日》后说:“以前柴静是一个漂亮姑娘。她自己也忘不了这点。但这个节目,她忘了。她跨入成年了。”
柴静说:“从这期节目,我开始转变。以前会害怕发生什么,但现在却很踏实这种„不知道‟的状态,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敬畏。那年,我三十二岁,经历过亲人去世,了解死亡,知道人都是怎么活过来的。经验告诉我:生活就像水,自己会长出来。你能做的是没有任何预设地放下,看着水流迎岸拍上。我更这种喜欢春雨绵绵的感觉,像人生一样,说服和解释,很累。”
2008年下半年,柴静报道奥运会,很忙。有一天堵在路上,出租车司机急得按喇叭。柴静说:“别着急。”说完,心里纳闷:“平时最急躁的是我,这可是我这辈子第一次劝别人别着急。
教师节,柴静给陈虻发短信:“好吧,老陈,我承认,你是我的导师,行了吧?节日快乐!”此时,陈虻胃癌晚期,在住院。
在陈虻生命的最后时刻,柴静握住他的手,这是八年来,她第一次与他如此亲近。她一直记得陈虻在她刚进《新闻调查》时叮嘱:“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她在博客里写:“写字不是义务,写本身就是写的报酬。”
柴静说:“陈虻就像一支网球拍,我是网球,不管弹多高,他永远比我高出一公分。”
2008年底做工作总结,一个同事问柴静:“今年你为什么这么感性?”
“难道我原来不感性吗?”
“你今年的状态和往年不同。”
“我的成人礼吧!”
成为柴静
李阳家暴事件后,《看见》采访了李阳和他的妻子。重播时,柴静窝在家里的沙发,以观众的角度重看,突然觉得不舒服。节目中,李阳问她:“你一定是一个成功的女人,你也不可能兼顾家庭吧?”柴静答:“家庭应该有很重要的价值。”
回答当然没问题,观众也不觉得唐突。但柴静嗅到了“攻守”的气息。她觉得自己在那一瞬间“水花四溅”。
柴静说:“李阳的节目我唯一不满的是自己不够宁静。我完全可以呈现我的生命,而不用带着一两分的激动。我不满自己有道德优越感,天然觉得„爱‟是好的,„同情‟是好的。可是,„善‟不能强加于人的。强加的结果是普遍虚伪。”
范铭说:“以前柴静„锐‟,节目目的性很强。这些年,柴静不评价任何人,不做简单的逻辑判断,她学会感受,试图呈现事物本真的状态。”
前天,柴静碰到话剧人牟森。他说:“《看见》不是新闻节目,是文学节目。”
“《看见》是柴静的节目,它的总和是柴静的精神世界,是柴静的专栏。”制片人李伦说,“柴静是我们的发动机,她百分百有热情的选题一定要让她做,她未必可以阐述,甚至采访前,也没办法认识清楚,但这种冲动和欲望可以给节目带来好的东西。这话说得很任性,但我相信她。”
问柴静为什么不离开央视,她答:“只有中央电视台能把根扎在中国最深层的土壤,能触及普通人的生活。”
11月的某周,柴静周一半夜下飞机,周二清晨5点起床,乘坐早9点的飞机去四川自贡采访,周三中午回北京。周四去上海拍新一期节目。周六,张立宪《读库》的年终读者会,柴静早早答应参加。周日下午,金融街雕刻时光,她约许久未见的科学松鼠会姬十三喝下午茶。
中途,柴静给范铭发短信:累得要虚脱了。范铭回:“看你传回来的带子,完全感受不到疲惫啊。”
她是真心喜欢这行。一年365天有200天在出差。去乡下,她闻见雨点子溅在土里的味道,冬天采访车陷在泥里,人冻得哆哆嗦嗦的,一抬头,她高兴:“满天星斗,亮得吓人啊。”
柴静说:“现在是我最轻松舒服的状态。年轻时,觉得节目是作业,要做得漂亮。现在,《看见》是作品,工作对我也不重要,我不是以央视记者的身份与人交往,是以一个人的状态去跟人交往。有时想,自己真幸运。我怎么能这么幸福呢。然后又带着点傻乎乎的天真,觉得其他部分少给我点吧,这样我可以抱有这种幸福。不能奢求一个人可以匹配太多幸福。”
有天夜深,范铭和柴静在MSN上讨论完工作后问:“谁知道我们在深夜里都干些什么啊?”柴静回:“眼睛热了一下,为渺茫而认真的理想吧!”
柴静
柴静的新书大概在2011年年底出版。柴静写书,是因为陈虻。他弥留之际曾说:“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没有了记忆,或者没有人来印证你的记忆,那等于死亡。”
陈虻走后,柴静回望,觉得自己做过很多重要的事情,报道过奥运、非典。地震。但最大挑战竟然是从来没有报道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这是一本讲述“柴静是如何由错误构成”的书,第一章写柴静泡在错误中,以至于无法呼吸。
《读库》主编张立宪5月拿到了柴静的新书,认真帮着看了一遍:“你说白岩松,他的书卖好卖坏无所谓,版税只是帮衬和点缀。但对柴静来说,版税很重要。她不阔,朋友们都希望这本书让她赚够版税,这样,就不用租房住了。”
她的朋友们简单三个字概括:行动者。每年,她帮张立宪做《读库》读者年终活动,崔永元《我的抗战》现场,她主持;休息时,和周云蓬对谈诗歌和音乐……
张立宪说:“男人们坐在一起,出现一个女孩,女孩肯定希望被哄着夸她,但柴静基本没有这方面的需求。”老男人吹牛,喝多了,吐得一片狼藉,她在一旁拿着扫把墩布默默收场。
上出租车,司机师傅想抽烟。柴静讨厌烟味。但看师傅实在难受,于是伸手:给我一根吧。她以这样的方式去理解人,春风化雨。柴静的母亲前几天说:“小心以后有了孩子,溺爱孩子。”
一次饭局,张立宪念诗:转过一条肮脏的小路或突然出现的山顶,你的童年就显示在眼前。柴姑娘马上对出下句。她极爱读书,饭局上谈书,老男人只得装作记忆衰退的样子,支支吾吾应和。张立宪说:“很多人到了这个年龄,心智属于半死亡状态,完全吃老本。柴静一直在升级刷新。这也是我们成为朋友的基础。”
有时,男人们谈起“烟视媚行”,逗柴静,你怎么就跟这个词绝缘呢?她抗议。“其实她是„风霜之美‟。”张立宪说,“她冲在一线,耳闻目睹的人间故事。体力情感精神的多重付出,都在外在有所表现。„风霜‟这个词很多女孩不喜欢,但这是另一种美,带着对生活的思考。”
柴静的朋友都曾接到邀请柴静出面的饭局、晚会、活动。大家知趣,从不跟柴静提,在电话里推了。作为公众人物,柴静有机会成为有钱人,但至少到现在为止,朋友没看到她接过任何这类活动。
“她对金钱没有概念?”范铭说,“这个解释也很肤浅。我理解她是太爱惜自己的羽毛。她每天事情那么多,要读书、看电影、旅游。但生命时间又那么短,她要合理分配。我理解,她只做自己内心深处认可的事,这是基于一种价值观的判断。”
11月的那个周末,柴静和姬十三在喝下午茶时争论起美国电影《永无止境》:片中有一种神奇的药丸可以让人无所不能。姬十三认为一旦研制出这种药,人类将受益匪浅。柴静坚决反对:“这违背了人类的生存规律,人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
我问柴静:这些年,你一直住在租的房子,也不买车,是甘于清贫吗?她不知道怎么答,想很久,把手里的餐巾纸撕成一片片:“我很怕这沦为一个符号化的东西。其实我并不高尚,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和财富并不能给我带来安全感。有时想想,这里面是空的,是不可依靠的。大部分时候,我更看重生命本身,它才是真的,它饱满像果实。而有些东西是空的,我从里面体会不到任何幸福。”
“你没有功利心吗?”“我没有„攻‟的心,只有„守‟的心。”
生活中,柴静柔软,没有方向感,极爱丢东西:手机。钱包。本。纸。和姬十三喝咖啡时,她抢着买单,一掏兜,发现忘带钱包了。范铭说:“她生活和工作是两个状态,上节目她头脑清楚,算账特别快,每次讨论选题,能以环环相扣的强大理性说服他人。可一到生活,她自理能力差。所以大家喜欢保护她,宠着她。”
柴静说:“我工作很忘我,到了生活,反而有点漫不经心。”
《看见》栏目组年轻的编导葛西厢第一次和柴静出差,打电话问范铭:“要不要给柴老师单独订房间?她一般是什么规格?”范铭说;“不用,她跟你们一样。”
早年,她喜欢带藏饰,这些年,没了。录节目,制片人看她脖子太空,勒令带一条项链。她选“小小”的那条。有节目需要,她才化妆,生活中,素面朝天。
和范铭逛街,柴静经常指着一件衣服问“要不,我去试试?”“这件衣服你不是有过三百件吗?”她的衣柜里,棉麻、灰黑、藏蓝、浅灰白的衣服层层叠叠。
前些天,范铭拿到柴静对新一期节目解说词的修改意见:讨厌拔腿——(批注)这样的词,拿去,太恶劣了;怒不可遏——删掉,不要滥用形容词;我们纷纷……——我受够了这些小学生惯用语句。“好的文字,是要用来听的。说到底,是不装。写文章用副词、连词是想吓唬人。告诉别人,我成年人了,你们要重视我,其实是虚弱。我也是花了好多年才学会平常说话。”柴静说。
记不清哪年哪月哪天,柴静给范铭发去一条短信:幸好,我们没老,没腐朽,没对生命就范。
第五篇:感悟王乐义
一个年过花甲,得过癌症、做过大手术的人,每年有8个月奔波在外,不辞辛苦推广大棚蔬菜技术,这是一种怎样的毅力?一个农村基层支部书记,带富了本村群众,又不计报酬向各地农民传授技术,担当起富裕万家百姓的责任,这是怎样的胸怀?
王乐义,山东省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一个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担任支部书记28年来,他
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不断创新,发明了冬暖式大棚,引发我国蔬菜种植的一场革命,又无私地向全省乃至全国农民传授技术。
党和人民给予王乐义很多荣誉。面对这些,他真挚地说,荣誉再多,我还是农民的儿子;只要是党员,就有义务为百姓办事。我最大的心愿、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到天下农民都富起来。
王乐义的先进事迹,催人深思,给人启迪。
从王乐义身上,我们悟到:一个优秀共产党员首先是具有高尚情操与人格魅力的人。王乐义胸襟宽广,充满情义。对村中所有老人,每年过节,他都自掏腰包买礼物,尽“孝心”。在村中,从不搞“一言堂”;当书记28年,始终不当“一支笔”。
从王乐义身上,我们还悟到: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应该心装全局,严于律己;讲党性,守原则,乐奉献,有觉悟。28年来,利党利民的事,他都义无反顾。党的恩情铭记在他的脑海里,群众的忧乐装在他的心里。
他没占过集体一分钱便宜,却拿自己的奖金为公家办事;十几家企业的个人股份,他庄重宣布,全部给集体,一点不留。
在王乐义身上,鲜明的党性和高尚的人格融合在一起:党性融合在人格里,人格又丰富充实着党性内涵。如一撇一捺,支撑起大写的“人”。
从王乐义身上,我们还悟到:新时期的共产党员,仅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追求还不够,更要开拓创新,不断增强为民谋利、为国分忧的本领。这是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体现,也是每个共产党员应该自觉肩负的责任。
只有小学文化的王乐义大胆创新,对蔬菜大棚技术进行科学改造,创造了蔬菜生产、管理的实用技术,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民走上富裕之路,而且造福于全国的农民兄弟。他将农业科技的星星之火播撒在祖国广阔的土地上,照亮了千千万万农民的致富之路。
既要讲党性,守原则,乐奉献,有觉悟,也要勤于学习,不断增强创新本领,在各自岗位、各行各业争做创新的排头兵、领头雁、主力军———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品格、精神和境界?读一读王乐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