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佛教文化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2 12:29: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中国佛教文化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中国佛教文化心得体会》。

第一篇:学习中国佛教文化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佛教文化心得体会

我觉得佛教是一种文化,而不是迷信。也可以说它是一门高深的哲学,其中蕴含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与生活哲理,今天在世界各地,都有许许多多的信众,有的法师学者更是将佛教在当今社会誉为佛陀教育。

经常会有人问道,你信佛吗?每当有人这么问我,我都会反问一句,何为佛呢?不错,何为佛呢?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深思的!既然我们学习佛,我想首先我们就要去了解所谓的“佛”。

佛教中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南无阿弥陀佛”,那么好了,我们就从这句大家都很熟悉的句子入手,来看一看“佛”到底是何意思呢。“南无”翻译过来是皈依,敬投的意思,“阿弥陀”是无量无边无穷的意思,那么“佛”则译为觉悟者的意思。连起来就是我们要皈依敬投无量无边的觉悟者。通俗一点来说,就是要像觉悟者,拥有很多智慧的觉悟者学习。那么“佛”究竟是不是由人变成的呢?所以经典上说。一切法由心想生,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若是一个人的内心清静,那么他也自然是慈悲的、平等的、无私的、自在的、一个字来表达,那就是所谓的“佛”。

那么在让我们来看看释迦牟尼的一生,他是如何悟道成佛的呢?释迦牟尼本来是一个贵族王子。然而他却放弃了世间的权利,财富。种种去追求世间的真理!他苦行过,经历了种种磨难的修行,然而却依然没有体悟到世间的真理。最后他来到了一棵树下盘坐。用心反思,体会,感悟。

最后他悟道成佛。他成佛之后说的第一句话也就是上面提过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由烦恼,执着而不能证得”大家可想而知道,佛主也并不是真理的创造者,他也是通过了自然生活的磨练,最后反观内心,去体会,感悟而发现了大自然的真理。所以他说我们本来都是佛,就是因为心中的颠倒

执着而障碍了我们的清净佛性。所以我们只要慢慢放下心中的迷惑 执着 心中清净了。我们就是佛!

有的人学佛很多年, 然而却迷信了。佛其实不是别人 你若是善良 慈悲 热爱帮助别人宽容 孝顺, 仁爱, 你即是佛.有的人整天满口佛言名理.试问有几个真正懂得真正的含义佛是来源于生活的,是在生活中感悟的.。只要我们一心向善,在生活中 磨难挫折中,只要用心体会 感悟,总有一天会觉悟的,什么是佛呢,说复杂很复杂 说简单很简单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在高深的境界,也是从生活中慢慢修行而达到的。所以说只要一心向善 不管是谁 总有一天会快乐。不管怎么样,我们每天都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没事经常笑一笑。正如不管你是考高级证书也好,考公务员也好,也许你努力了考上了,也许你努力了却没考上,但没有什么过不去的,把心放宽,什么事情用心尽力去争取了就不要太执着结果了。保持一颗平常心态去面对生活,遇到什么挫折烦恼不要去逃避,而是要坦然的去面对。活出你自己,随顺自然 万事随缘。

我在这里做个比喻,我们大家都知道跑步比赛。首先会有终点.在就是每个人参赛的运动员。有的人跑的快,有的人跑的慢,不管快与慢,只要坚持,不放弃,不管终点在艰难,在远,也会到达终点吧。所以说只要我们一心向善,不放弃,坚持着我们心中的向往,我想不管多久,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达到我们理想中的高度和境界。我们要明白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过程,慢慢来,放下烦恼,放下执着。即使现在做不到,总有一天也会慢慢做到, 就好比我们从小上学,从小学,初中,高中,„工人叔叔们盖楼房,我们上楼走台阶,都是有一个过程的,要循序渐进的。要相信自己。我们要有信心。还有最重要的要快乐

有的人会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是啊,不错,不过我们在想一想。如果我们不去做,那么哪怕是目标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我们不去迈出那一步,而是选择逃避,放弃。我想我们永远也不能到达吧!所以我想对大家说,不用去管他多简单多复杂,不用去想那么多,踏实的走好当下的每一步。好好的生活。虽然我们一下子做不到,但是我们可以慢慢的去做,去落实。这就是佛教中最为广布的思想,也可以说是大多数人学习佛教文化的心得体会。

现在社会风气很不好,人人都追求名利。金钱。道德的字眼早已经在多大数人们心里遗忘了,而却都是利益。那么在这个社会中生存,要怎么样才能做好自己呢。我想要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有些时候我们必须要灵活变通,圆融无滞。这样才能融入到社会当中,但融入社会,不等于被社会所染着,我们形式上变通但是内心依然要保持自己的本心。一定要铭记理事无碍 事事无碍。这也可以说是佛教在当今社会的生活观的体现。我们学习佛教文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生活中运用我们所感悟到的东西,要学以致用,这样才不枉费学习中国佛教文化。

最后学习佛教文化中一个最值得我们领悟的道理是放下才能得到,只是贯穿我们一生的哲理,学会了可以受益终生。正如生活中男女恋爱分手,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要忘记某某人?为什么要去忘记呢?我想不可能去忘了谁?因为你越是想要忘记,其实越是沉浸在其中。而应该是从心底慢慢的放下,不去执着这样才能轻松,快乐。正如六祖慧能所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就是我学习中国佛教文化的感悟与心得。

第二篇:中国佛教文化概要

中国佛教文化概要

第一章 历史演变

第一节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

印度佛教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原始佛教:公元前6、5世纪至前4世纪中叶,为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及其弟子承传结集时期,称原始佛教阶段。

二、部派佛教:公元前4世纪中叶至公元1世纪,由于对教义、戒律理解的不同,佛教内部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并从中演化出许多教团,后称十八部或二十部,是部派佛教阶段。

三、大乘佛教:从公元1世纪左右至7世纪为大乘佛教阶段。大乘佛教以普渡众生到彼岸世界为标榜,因而自称大乘。大乘佛教后来又分为两大派,即中观学派,也称空宗;瑜伽行学派,也称有宗。

四、密教:公元7世纪以后,大乘佛教部分派别与婆罗门神教混合而成密教。至13世纪初,因受外来侵略的冲击,佛教在印度趋于衰落。

第二节 佛教在中国的流播

一、汉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佛教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它起初只在皇室宫廷内获得信奉,到西晋时才开始走向民间。东晋及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佛经大量翻译,寺院广为建造,中国僧侣佛学论著纷纷问世,产生了“六家七宗”等般若学的不同学派,民间信仰也日益广 泛,是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

二、隋唐时期佛教:佛教在中国经过东汉以后四五百年的流传,到隋唐进入集大成时期,由南北朝时的学派进而形成若干新的宗派:天台宗、三论宗、律宗、法相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和密宗。隋唐时期佛教寺院经济十分发达,佛经翻译的规模和水平空前绝后,佛教信仰进一步普及,其影响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达到鼎盛阶段。

三、宋元明清时期佛教:宋元明清时代,佛教的各个宗派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变化并不平衡,主要是禅宗还在流传,其次是净土宗较有影响,但佛教各宗之间出现了明显融通趋势。佛教与儒学的调和倾向越来越鲜明,佛教对理学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此期佛教演变的一个重要特点。总的来看,宋元明清时期的佛教已转向衰落。

四、藏传佛教:主要传播于中国藏族、蒙古族聚居区。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佛教传入西藏,8世纪时印度僧人到西藏传播显、密两系佛教,9世纪时朗达玛禁止佛教流传,10世纪以后佛教在西藏得以复兴。藏传佛教在教义上大小乘兼容而以大乘为主,大乘中显密俱备,尤重密宗。主要教派有格鲁派、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等,清代以后格鲁派成为最大派系。

第二章 基本教义

第一节 四谛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法,“四谛”指“苦、集、灭、道”四个最基本的真理。“四谛”是佛教各派共同承认的基础教义。

一、苦谛:“苦”是说“人生皆苦”,包括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取蕴苦。

二、集谛:“集”是指造成“苦”的原因,包括“业”,即人们的身、口、意等活动及其结果;也包括“惑”,即由愚妄而引起的无边烦恼。“业”和“惑”集合招致了痛苦。

三、灭谛:“灭” 是指苦的消灭,即根绝一切“业”与“惑”,脱离生死苦海,达到“入灭”或“涅槃”。

四、道谛:“道” 即通向涅槃之路,指达到“涅槃”的一切理论教法和修行方法,理论教法包括“三藏”佛经,修行方法包括“戒、定、慧”三学,即“八正道”。

第二节 十二因缘—–四谛理论基础之一

一、缘起:佛教认为,“诸法由因缘而起”,即人生和宇宙事象都是多种原因和条件的和合而生起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这种因缘中,依一定的条件起变化。从缘起理论看,一切现象都是刹那变化、永远变化的,即“诸行无常”;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起的,没有永恒不变、自我主宰的实体,即“诸法无我”。二、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用“缘起”理论解释人生本质及其流 转过程,由十二个概念构成一个前后相续的因果链条,所以也叫作“十二支缘起”。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十二因缘是说明众生生死流转的因果联系的,任何一个有情识的生命体,在没有获得解脱前,都依此因果律。

第三节 业报轮回—–四谛理论基础之二

一、因果报应:即任何思想和行为,都导致相应的后果。“业因”未得“果报”之前,不会自行消失;“果报”未有业因之缘,不会自动产生。因果相应,毫厘不爽。这种业报使人在前世、现世、来世三世间轮回沉浮,因行善而上升,因作恶而沉沦;前世决定今生,今生又决定来世。二、六道轮回:按照业报法则,众生在“六道”中流转。“六道”是对世间“有情”种类的划分,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鬼、地狱。众生在六道中的轮回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自身行为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众生能够洞破事物缘起无常的本质,舍弃贪欲,断除烦恼,停止造业,就能最终跳出六道,得到彻底的解脱。

第三章 诸佛菩萨

第一节 佛陀

一、佛的含义:佛是佛陀(梵文Buddha)的略称。小乘佛教一般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佛教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认为其数甚众。二、八相成道:释迦牟尼的一生,按佛传所说可分为八个阶段:下天、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灭,即“八相成道”。

三、佛像:释迦牟尼佛像的三十二相与八十种好。所有的佛像基本上都按释迦牟尼像来塑造或描绘,区分这些佛像可依照各种佛像空手时的手势和持物时的姿势。其中,手势特称“手印”,如施无畏印、与愿印、触地印等。

第二节 菩萨

一、菩萨的含义:菩萨是菩提萨埵(梵文Bodhisattva)的略称。梵文意为“觉有情”、“道众生”、“道心众生”,指依据大乘教理修行,将来可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二、四大菩萨;八大菩萨;十二圆觉菩萨。

第三节 罗汉

一、罗汉的含义:罗汉是阿罗汉(梵文Arhat)的略称。在小乘佛教中是修行者最高的果位,在大乘佛教中则为第三位,低于佛、菩萨。二、四大罗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

第四节 诸天

一、诸天的含义:指护法众天神。佛经言欲界有六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有四天,其他尚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天神,总称之诸天。二、二十诸天;天龙八部;十大明王。

第四章 宗派及经典

第一节 主要宗派

汉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理论的学术化和汉化,僧人间对佛教理论的解释不一致,于是产生了汉化佛教中若干宗派的雏形。佛教发展到隋唐时代,除理论歧见因素外,因寺院经济十分发达,为了维护寺院财产,师徒传承仪式等制度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了具有组织性质的不同宗派。隋唐时期比较兴盛的八个宗派是:天台宗、三论宗、律宗、法相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和密宗。

天台宗,创立于隋朝。以 “一心三观” 即所谓“圆融三谛”为核心思想。还提出“一念三千”学说。

三论宗,创立者为隋朝吉藏。以主要研习印度佛教的中观学派“三论”而得名。又因着重阐扬诸法性空理论,也称“法性宗”。

法相宗,唐朝玄奘所创。用一系列佛教名相对一切物理现象和心理现 象进行概念的分析、解释,宣扬一切事物“唯识”所变的观点。

律宗,唐朝道宣所创。因以研习和传持戒律为主而得名。华严宗,依《华严经》立宗,着重阐明法界缘起的观点。

净土宗,由东晋慧远初创,至唐代正式建立。该宗以称名念佛为法门,专念“阿弥陀佛”名号,以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民间流传很广。

禅宗,完全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因以“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相传南朝梁时达摩从印度来到中国,将心法传给慧可,再下传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弘忍门下出神秀、慧能二大弟子。神秀一派主张渐修,弘传禅法于北方;慧能主张顿悟,嗣后回岭南传教。慧能、神秀形成了南顿、北渐两派,史称南北禅宗,后来南宗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惠能去世后被尊为六祖,弟子们把他平时言论编集成《坛经》。禅宗的宗旨是单刀直入,指示人人本来具有的心性,以彻见此心性而成佛。自唐以来,禅宗是中国佛教中流传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宗派。

密宗,渊源于古印度佛教中的密教。唐时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先后来华,翻译佛经,传播密教,形成宗派。

第二节 重要典籍

《阿含经》:早期佛教基本经典的汇集。基本内容是论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五蕴和善恶报应、六道轮回等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

《阿弥陀经》:是叙说阿弥陀佛净土功德庄严而劝导念佛往生的经典。《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主要说明般若的实际在于不著事相(无相),即情无所寄(无住)。中国禅宗南宗的重要典据。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般若类经典的核心和纲要。《法华经》:主要表达“诸法实相”的思想。天台宗的主要典籍。《华严经》:主要宣说“法界缘起”的思想。华严宗的主要典籍。《坛经》:是禅宗的基本著作,记录了慧能的行迹及语录。中心思想是主张净性,强调自悟,提倡顿教。

第五章 僧众及职位

第一节 僧众类别

佛教是有严密组织与纪律的宗教团体。其信徒依所受戒律约束之宽严不同,又加以男女之别,共分为七种类型。以汉化佛教为例,他们是:

一、比丘,是指出家后受过“具足戒”的男僧,俗称“和尚”;比丘尼,出家后受过“具足戒”的女僧(尼),俗称“尼姑”。比丘和比丘尼是真正的出家人,在佛教徒中属最高层次。

二、式叉摩那,年满十八岁的受过“十戒”的出家女性,在受具足戒以前,要用两年左右时间受“六法戒”,此时称式叉摩那。

三、沙弥,七岁以上二十岁以下,受过“十戒”的出家男性;沙弥尼,七岁以上十八岁以下受过“十戒”的出家女性。

四、优婆塞,受“三皈”、“五戒”的在家男信徒;优婆夷,受“三皈”、“五戒”的在家女信徒。优婆塞和优婆夷属最低的一个层次,他们是在家的佛教信徒,常称“居士”。

第二节 寺院僧职

一、住持:寺院主持者,职能为住寺护持佛法。

二、执事:寺庙各类日常事务的负责人。八大执事:监院、知客、维那、僧值、殿座、寮元、衣钵、书记。

第六章 殿堂及器物

第一节 寺庙殿堂

殿堂是寺院重要房宇的总称,殿是供奉佛像以备瞻仰礼拜祈祷的处所,以所供奉的主要神佛而定名;堂是僧众说法行道和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以所发挥的用途而定名。禅宗的殿堂配置比较固定而有章法,因此成为佛寺建筑的范式。

一般寺院的殿堂按南北走向从南往北依次排列坐落。佛寺大门称山门,一般有三座门,至少中间一座盖成殿堂式,这座山门殿殿内塑有两大金刚力士像;由山门往北,第一重殿是天王殿;天王殿再往北是正殿,俗名大殿,正名大雄宝殿,殿中供奉主尊的佛。大雄宝殿前院两侧常有东西配殿。大雄宝殿后面的一进院落,正房为法堂即讲堂,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之处。法堂之后是佛寺的最后一进院落,正房多为两层阁楼,下层是 千佛阁,上层是藏经阁。有些佛寺还有一些较为独立的殿堂,如罗汉堂。佛寺的生活区多集中于寺院的东侧,有方丈、茶堂、斋堂。一般僧人住僧房,打坐参禅在禅房。佛寺的塔是独立建筑,建于寺内寺外皆可。

第二节 佛教器物

一、法器:寺院中用于各种佛事的器物,以及七众所用的修道用具,称为法器。

1、鸣器:钟、鼓、磬、木鱼,铃、铙等。

2、庄严具:龛、帐、幡、幢、盖等。

3、供具:三具足。

4、随身具:净瓶、戒刀、拂尘、禅杖、数珠、璎珞等。

二、僧服

1、法服:僧人的正规制服。三衣;五衣。

2、常服:僧人的日常服装。直裰,大袍,小褂、中褂、长褂。

第七章 仪轨及佛事

第一节 戒律条规

一、戒律:佛教为出家和在家的信徒制定的戒规,借以防非止恶。

二、在家居士受戒:五戒;八戒。

三、出家僧众受戒:十戒;具足戒。

四、大乘菩萨戒:六重戒;十重戒;四十八轻戒。

第二节 日常行事

一、课诵:每日僧众的共同宗教活动,就是“朝暮课诵”,俗称“早殿”和“晚殿”,即早晚一齐到大殿或法堂读诵经文并拜佛。

二、早殿:即早课。早殿上二堂课。诵《楞严经》、《大悲咒》、《心经》等。

三、晚殿:即晚课。晚殿上三堂课。诵《阿弥陀经》,作礼忏,放蒙山施食。

第三节 节日佛事

一、节日活动:佛诞日、佛成道日、佛涅槃日;观音菩萨生日、达摩祖师生日、僧自恣日等。节日内容,如佛诞日举行“浴佛法会”,自恣日举行“盂兰盆会”等。

二、重要佛事:放焰口,从为饿鬼施食演变而来;水陆法会,以供饮食为主,为超度水陆一切亡魂而设。

第八章 文化影响

第一节 佛教与古代哲学 佛教的传入,一方面极大丰富了中国哲学资料和思维方式;一方面又通过时空无限、心性染净、见性成佛等具体命题,极大拓宽了中国哲学的研究领域,加大了中国哲学的思维深度,促进哲学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给中国哲学巨大的启示和推动。从魏晋玄学直至宋明理学,中国哲学在思维模式、理论内涵等方面都深受佛教的影响。

第二节 佛教与古代文学

一、佛教与古代诗歌:魏晋南北朝以后,许多诗人崇信佛教,他们的人生观念、审美意识都深受佛教影响,其诗作境界渗透了浓厚的佛理禅意。佛教还深刻影响到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以禅喻诗”即是受佛教禅宗影响而出现的典型诗论。

二、佛教与古代小说:神异多彩的佛经故事增强了中国古代小说作家的文学想象力;佛教的广泛传播丰富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故事情节和题材内容;“苦”、“空”、“因果报应”等佛教观念影响到中国古代小说的主题立意和结构模式。

第三节 佛教与古代艺术

一、佛教与古代雕塑

兼有印度和希腊风格的犍陀罗佛教雕塑艺术传入中国,直接带动了中国佛教雕塑的发展,为后世留下了数以千万计的佛教造像;中国佛教造像在服饰、面相等方面形成了民族化的特征。

二、佛教与古代绘画

佛教对中国古代绘画影响最显著的是壁画。佛教壁画的流行,促使中国佛寺道观壁画迅速发展,也给中国绘画带来了新的技法。中国佛画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印度佛画的长处,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相结合,逐渐形成自己的佛画特点,第四节 佛教与汉语

佛教的传入,极大推动了汉语的语音、语法、词汇等各方面的的丰富和发展。我们日常使用的许多词语,如“世界”、“实际”、“平等”、“知识”等都来自佛教词汇。佛教词语还形成许多成语被吸收到汉语中,如“一尘不染”、“三生有幸”、“五体投地”、“现身说法”等。汉语中还有许多运用比喻的与佛教相关的生动话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渗透已抵达人们的深层意识,成语即是其突出的表现。

第五节 佛教与民俗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长期流传,一些佛教节日逐渐演变成了民间节日;佛教宣扬因果报应、轮回转世、佛国净土、饿鬼地狱,对民间信仰影响甚大,派生出拜佛、烧香、还愿、诵经、塑佛像、造佛塔、建佛寺、赶庙会等民俗活动,以行善积德、祈福禳灾。附:阅读参考书目

《中国佛教》(1-4册)中国佛教协会 知识出版社,1980年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汤用彤 中华书局,1983年 《汉化佛教参访录》 白化文 中华书局,2005年 《佛教史》 杜继文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南怀瑾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佛教哲学》 方立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方立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郭良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佛陀的智慧》 陈兵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释迦牟尼传》 王惕 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中国禅宗通史》 杜继文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中国禅宗》 刘长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禅外说禅》 张中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坛经的智慧》 贾题韬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方立天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佛教与中国文化》 汤一介 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佛学与中国文化》 张立文 人民出版社,2005年 《佛教与中国文化》 薛克翘 昆仑出版社,2006年

第三篇:佛教文化心得体会

佛教文化赏析

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当然毒害了人民的思想,消耗了社会的财富,从而阻碍了社会进步与历史发展,起了消极的作用,这是为历史所证明了的事实。正如列宁在《论工人政策对宗教的态度》中所说:“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马克思的这一名言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全部世界观的基石。”但是也必须看到,佛教的流传也影响了中国文化,它的哲学思想和艺术形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有别于印度佛教文化的中国佛教文化,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佛教对中国的哲学.中国文学.中国艺术和中国语言都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也是人所共知的历史事实。佛教对中国文化有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中国化的佛教已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近代以来,佛教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已不仅局限于古老的东方和中国,而且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也日益深刻。有人将佛教逐渐向西方文明渗透的现象称为佛法西渡。可以说,佛法西渡是佛教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也是东西方文明交流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佛教在当今世界的影响逐渐广泛,佛教的人文价值也逐渐引起了世界上不少有识之士的重视。那么,进一步研究和发掘佛教文化中所蕴藏的丰富的人文价值内涵,在建构当今与未来人类文明的体系上,应当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由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越来越有一种趋同、融合的趋势,对此,佛教文化的宽容性与开放性,不仅应当体现在尊重其它文化的合理成分上,也应当体现在容纳其它文化的合理成分,比如科技文化和其它宗教文化中的合理成分上。佛教确实应当发展成为一种“非宗教非哲学”的价值观念体系,在人类文明今后的发展中,起到一种引领潮流的作用。因为,正如众多有识之士所提出的,人类文明如果向穷究物质、征服自然的外向途径发展,则肯定是没有出路的,这也是当今西方文明面临诸多危机的根本原因之所在。人类文明的康庄大道,应当是由外求转向内求,以改善人类身心素质、挖掘人类生命自身的潜能为方向,由修心、修身而实现自身生命的变革,使人类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面貌焕然一新,进而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环境,并最终将现实人间变成佛国净土。

当然,话说回来,我们推崇佛教,并不是说应当迅速将佛教作为人类共同的普遍的信仰去推广开来。佛教的法缘是一个大因缘,佛教是否普及、普及到什么程度,乃是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而且,实际上,不管是从中国还是从世界范围来看,想要以某一种宗教信仰或意识形态来统御人类的思想行为,是很不现实的,有时侯也是有害无益的。我们需要提倡的,是重视并发掘人类一切文化遗产中的优秀成分。特别是那些对改善今日世界之普遍的信仰危机、道德危机有所裨益的文化遗产,我们更不能否定和丢失。无论如何,对于人来说,精神上、道德上的信仰,永远是人生的归宿与支柱,只是,这种信仰不应当是盲目迷信或者强迫灌输。

佛教对于我来说接触算多的,我身边的大多数人都是信佛教的,而我也是其中之一,佛学以及佛教文化对我还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无论是对人生的理解以及看法,以下就是我对佛教文化的个人理解以及看法。

人人都有一颗心。而佛学就就是教人眀心识性,轻物质,重精神。抛却一些历史的因素,我觉得佛学确是真科学。像人的意念从心中生,善恶由心中发。人之美丑,并不重要,追求 的该是心灵的真,善、美。真象征知识与理性,而善代表道德,因此真与善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真未必善,而善也未必真。我个人认为,善更重要些,康德说过:一个人可以没有知识,但不能没有道德,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道德。而美呢,我想那是一种纯粹主观的概念,美的标准因人而异。但我想,美应该是更高的层次,一个人只有拥有真与善,他才肯能被称作美。真善美,是人的理想追求。人类追求真善美,就是追求品味,追求觉悟,就是追求快乐的人生。有道是,结缘结上缘,向上求知最根本;人往高处走,无私奉爱人最美!

佛曰:死亡,只是此期生命形式的消失,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却离不开轮回不息的六道,离不开炙燃火宅般的三界。在出离生死之前,生命的洪流仍将延续,心所作的种种业力,仍将永远跟随并影响我们,在无穷的未来。笔动心想,随时随处,都是心境的反映,一种心境写一种文章,笔动心想,对禅的感觉自然就在纸上浮现。我似乎能明白为什么随缘给分确是很恰当的一种方式,一段文字,几个用词,无处不透出境界所在。然而真正到一定的境界,用什么样的言词却都是境界的反映了。动笔之前读了一点禅的文字,觉得字里行间有一种流动的感觉,是什么从心头流过,带着微微的湿润,却又不着痕迹?悟道是否是豁然开朗的大彻大悟?我想是的。但没有拍案而起,也没有行色喜乐,是一种空灵的悟,无的悟,但却是悟了。只是忽然想到,萌发的想法,就写在正文前面。可能有一点刻意地求那种心境,这又是执著了,但既然写了就这样放着吧。我就从这里开始。从上面那句话开始。生死轮回,流转不息。我想让自己用一种更客观的态度,用佛教的心和方法,却不执著于信奉佛教的观点来看佛教的生死观。

这样的解释是一种智慧。生而为人,对于为人的我们,是一场一次性的博弈游戏,这样的游戏中人们总是带着不计后果的心,在这样的世上肆意,肆意得痛快,却又肆意得痛苦,或许不该用这样激烈的言词,但我觉得十分恰当,这种不能刻意捕捉的感觉对我们的影响要比真正形于色的感觉大得多,潜移默化之中就改变着我们的行为。

我们总归是害怕,总归是心被世界带到这里那里,不得宁静。然而佛告诉我们,人生不是一只一次性的纸杯,用完就丢,可以任意的使用,佛说,这只纸杯我们要一直用下去,纵使杯子空了,并不代表我们要将它扔掉,只是会换上一种不同的饮料而已。佛把这一次的博弈变成了无穷次的博弈。一次性的博弈常常会有我们所称得囚徒困境的不够满意地结果,而无穷次博弈中,人们却在种种的约束下达到一种最合意的结果。(博弈论基本的内容,说的是警察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抓住了两个囚犯,并分别审讯,如果一人坦白,而另一人不坦白,则不坦白的人要坐十年牢,而坦白的人做一年牢,两人都坦白则两人各坐五年牢,都不坦白则均无罪释放。但无论对方选择招供与否,另一个囚犯的最优选择都是坦白,所以最终两人都坦白,两人情况都变差了而且两人不可能相互合作。但如果两人出狱后还要继续搭档,则一个人可以通过在下次被抓时坦白的策略威胁另一人,从而,两人都不坦白,结果最优)通过生命轮回,因果报应的生死观,佛给我们的心或者说道德观上加上了一个最宽广的界限,这样界限宽广,是因为某种程度上,这种约束是我们自己施加的,不仅仅是生死轮回对于现实道德的教化作用,佛教种种其他的方面都是对心的塑造,是一种规范的无形约束,这种约束对于在人世中沉浮不知上下地我们来说,就像是给一匹不知所从的野马套上了缰绳,这样的缰绳对这样的野马,是蓝天下无垠的充满自由与危险的草原抑或是安定的方向感和亲昵的对主人的依赖感更有魅力?我不知道,我说不清,但是我知道,人不是野马。人的祖先住在固定的树林里,但人的天性却是放弃了以天为盖地为庐的生活,为自己搭建了房屋,住进去。人希望为自己的心也找一所房子,能够遮风挡雨,能够安宁的生活。佛教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这样一种所在。佛教是为人心所展开的一个世界。也是人心为自己的心所展开的一个世界。

心是什么?心是最虚无,却又最实在的东西,我们真正能够感知的只有我们自己的心而已。能够感知它,并不等于能够控制它,甚至有时候我们不能正确的感知它;不能控制它,却不等于不可控制它,它时时刻刻都在被外界所迷惑着,佛教用它特殊的方式,让人们尝试着将心与外界分开,使得人们能够控制自己的内心,这就是佛教的“空”,空让我们否定错误的认识和执著,因为这正是我们的烦恼之源,世上存在的一切都是缘起、无自性空,一切都是因缘的假象,生活中的一切都不能伤害我们。可是为什么佛最后的答案是“空”,而不是我们现实中所能得到的所谓的快乐?不管那是不是真正的快乐,至少它能够让我们感到暂时的愉悦。为什么不能让这样的快乐一直保持下去?为什么它就是无常的?因为外在的世界是无常的,而那样的快乐却来自于这个无常的世界而非我们自身。这样的世界,这样的起落,注定了心要在世间上下颠簸。人不是野马,人是喜欢惯性的东西,所以人执著,却又因为执著在世间颠簸,唯一的办法,只有放弃执著,这就意味着放弃了世界所能带来的心情,我们宁可放弃这样的快乐,也不想要这样的悲伤,剩下的还有什么,宁静的安定感和归属感。归属于哪里?皈依三宝。

第四篇:佛教文化

塔,起源于印度,中国古代据梵文和巴利文音译为‚ 堵波‛和‚塔婆‛,简称为塔,也称‚伟图‛、‚浮屠‛、‚浮图‛等。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释迦牟尼涅槃后,各地弟子筑塔藏他的舍利子以为纪念‚ 堵波‛遂成为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

由于塔造型精美,佛教僧徒又曾用金、银、琉璃、玛瑙加以装饰,里面还藏有舍利(佛骨)等宝物,所以也称为‚宝塔‛。塔这种建筑形式,随着佛教的传播而传入,并受到我国建筑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而演变成一种新的建筑类型。

中国塔一般由地宫、塔基、塔身组成,舍利安放在地宫中。塔身是塔的主体,塔级多为奇数,多为七级,所以有‚七级浮屠‛之说。塔在早期佛教徒心目中是崇拜的主体,建于佛寺的中心位置。我国古塔现存有3000多座。在塔的组合上有单塔、双塔、三塔、五塔和群塔。塔是我国古文化、古建筑中的一朵灿烂的齐葩。

根据塔的结构和建筑风格可分为单层塔、密擔式塔、楼阁式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傣族塔。我国单层塔大都建在隋唐时期,特别唐代较多,多为僧民墓塔,密擔式塔多为砖塔,实心建筑,一般不能登临。楼阁式塔是我国古塔中最庞大、艺术水平最高、最普通的一种造型。喇嘛塔是藏佛教的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源于我国元代,主要建筑在寺庙中。金刚宝座塔是密擔式塔的一个特殊形式,我国现仅存五座。傣族塔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十五世纪以后,便‚寺塔遍村落‛了。

塔是佛教建筑,但以它的历史久远性,建筑结构的多样性和孤峰突起的高耸性,成为重要旅游资源,并且后期冲出佛教范畴。在纪念地、风景区中建立起各种造型的塔,打破了周围单调、平淡气氛,勾画出生动的天际线,还起到引景、储景和鸟瞰观景的作用。

灵泉福园的主塔以楼阁式塔为结构标准,并把中国两千多年传统孝道文化和中国佛教经典以及古典建筑精髓,加上现代社会需求,使其从多方面完美结合。

地莲花

莲花为一种夏季开花的花。

在佛教的传说中,佛陀释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萨,下凡降生到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家。降生前,净饭王的宫廷里显现出八种祥瑞,百鸟群集在王宫顶上鸣声相和,四季花木一同盛开,尤其是池中突然开放出大如车盖的莲花。王后摩耶夫人得到预感退入后宫,凝神静思。这时,菩萨化做一头六牙白象来投胎……后来释迦牟尼得道,每当传教说法时,就以‚莲花‛为座,以‚莲花坐势‛为姿,双腿交叠,足心向上。这也是僧尼坐禅的姿势,莲花和佛教联系起来,成为佛教的象征,经典叫《妙法莲花经》。我国净土宗亦叫‚莲宗‛。在诸佛、菩萨的塑像中都是足踏莲花座,有时菩萨手持莲花枝。

佛教初创时以莲花为喻,一是为了迎合民俗的爱莲心理,以便形象地弘扬佛法,吸引信徒;二是因为佛教认为,现实世界一片秽土污泥,主张有志者努力修行,不受污染,超凡脱俗,达到清静无碍的境界。在佛教经典中,莲花频频的出现不仅是象征教义的纯洁高雅,也是常常被引喻为生命再生之依托,另外莲花亦代表着智慧,而法界生于智慧之中。

在忠烈陵祭拜大厅正中央的地板上(地莲花)是为地上涌起之莲花,她联系着地界与法界,代表生命不断再生和圣洁无暇。

地藏王菩萨

在忠烈陵祭拜厅里有一尊雕塑精致的地藏王菩萨,这位佛教中的菩萨是中国老百姓所熟知的。

相传,地藏王菩萨是‚愿‛的主持者。‚地藏‛是梵文‚乞叉底蘖婆‛的意译。他‚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故名。据佛经的故事中传说,他受释迦牟尼佛的嘱咐,在释迦已灭,而弥勒未生之前,发誓要在这一段时期尽渡六道众生,拯救诸苦,才升级成佛。因而,他的美名称号为‚人愿地藏‛。地藏曾发下大愿:孝敬和超荐父母;为众生担负一切艰难困苦;满足众生的生活需求;令大地五谷丰登、草木花果茂盛;祛除病痛,渡尽众生。在佛灭度1500年以后,地藏降迹为新罗国(今朝鲜)王子,俗称金,号乔觉。在唐永徽四年,他24岁时,剃发出家,带着白犬以及翻译,航海来到号称‚中国第一山‛的安徽九华山,一住就是数十年,在他99岁时跏跌坐化圆寂。据说其尸骸在石函中三年都未腐烂,于是众徒们在神光岭上建塔供养。九华山上的‚月(肉)身宝殿‛,即是地藏的成道处。

在主塔的祭拜大厅中有七十二尊地藏王,其所代表的正是化身在各方各地的‚地藏王菩萨‛,供奉七十二尊是因为七十二是地的满数,三十六为天的满数,所以分两侧供奉,一侧三十六尊。

地藏王菩萨在中国的知名度非常高,他和文殊、普贤、观世音齐名,合称为‚四大菩萨‛。

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是佛教王国里的神将,保护四方世界。天王像立在寺庙天王殿中两侧,塑像威武雄壮。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这四大金刚合称为‚四大天王‛。相传他们都是居住在须弥山腰的犍陀罗山上,各自率领八大神将守护东南西北四方天下。尤其具有摧邪辅正,护法安僧的作用,又称之为‚护世四天王‛。后来,随着佛教不断地传入中国,四大天王也因其所持的法器不相同,代表的吉祥之意不同,故四大天王又具有了掌管风、调、雨、顺之权。

南方增长天王,梵名‚毗流驮迦‛,守护南方净浮提洲(南赡部洲),又名护南金刚。面青色、穿青色甲胄,手持宝剑。‚增长‛意为令众生增长善根,保护佛法,不受侵犯。在中国传说中,因手持宝剑舞动,故称之为‚风‛。

东方持国天王,梵名‚提多罗吒‛,守护东方佛提婆洲(东胜神州),又名护东金刚。面白色,穿白色甲胄,手持琵琶。‚持国‛意为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用音乐感化众生,使之皈依佛教。在中国传说中,因手持琵琶弹奏,故称之为‚调‛。

北方多闻天王,梵名‚毗沙门‛,守护北方郁单越洲(北俱卢洲),又名护北金刚。面绿色,穿绿色甲胄,右手持宝伞,左手持银鼠(有时或宝塔)。‚多闻‛意为德福闻于四方,手持宝伞,以制服魔众,保护众生财富。在中国传说中,因手持宝伞挡雨,故称之为‚雨‛。

西方广目天王,梵名‚毗留博叉‛,守护西方瞿耶尼洲(西牛贺洲),又名护西金刚。面红色,穿红色甲胄,手中缠绕一条龙(有的是赤索)。‚广目‛意为能用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众生,对对佛教不敬的人用龙(赤索)抓来,使其皈依佛教。在中国传说中为龙群之首,使众生驯服、归顺,故称之为‚顺‛。

这‚风‛、‚调‛、‚雨‛、‚顺‛又寓意着‚五谷丰收‛、‚天下太平‛的崇高意境。

十八罗汉

‚罗汉‛是梵文佛经中‚阿罗汉‛的简称,它是小乘佛教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境界)。后来,将修行小乘佛教而达到此境界的出家人称之为‚罗汉‛。罗汉的任务是常住人间,护法和弘扬佛教。

清代以前,在各佛教庙宇中多塑有十八罗汉的塑像,一个个神态各异,惟妙惟肖,而今随着在宗教思想对生死体悟有其深远之义理,于是逐步被广泛地运用在各式宝塔的周围。这‚十八罗汉‛为佛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世的侍卫,他们经常成组出动,作为佛祖的先行者。这十八罗汉分别是:

舍利弗——智慧第一; 目犍连——神通第一; 摩诃迦叶——头陀第一; 须菩提——解空第一; 富楼那——说法第一; 摩诃迦旃延——议论第一; 阿那律——天眼第一; 优婆罗——持戒第一; 罗睺罗——密行第一; 阿难陀——多闻第一; 摩诃拘 罗——问答第一; 周利旃陀迦——义持第一; 梵波提——受天供养第一; 迦留陀夷——教化第一; 薄拘罗——寿命第一; 离波多——无例乱第一; 另:斯里兰卡和尚——庆友 中国和尚——玄奘

其中,罗睺罗是释迦牟尼的儿子,跟随其父出家做沙弥。其余均是佛祖 弟子,在佛祖涅槃后受佛的嘱咐,不入涅槃,常住世间,受众人的供养并为 众生做福业。

四大天王及十八罗汉乃聘请国内石雕艺术大师用高等石材——墨玉精心雕塑而成。将安放在主塔正门及神道两旁,守护着园内先德以求早日往生极乐。

忠烈陵彩绘

壁画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传统,其内容和题材大都起源于当时生产与生活的实践。而今因宗教思想对生死体悟有其深远之义意,于是逐渐被广泛地运用在各式宝塔陵园的选景设计中。

彩绘更是我国古建筑的一大特色。在塔园内绘有众多精美绝伦的彩绘作品,其内容皆取自源远流长的宗教经典故事,因此每一幅画除本身有观赏的艺术价值外,尚具有深奥的理念和意义,值得我们省思与借镜。

在忠烈陵普通塔位的慧光阁中,所供奉的地藏王两侧就绘有两幅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亲赴法会图。左侧骑狮的是文殊菩萨,文殊是梵文的音译略称,意译为‚妙吉祥‛、‚妙德‛。据说他在众多菩萨中以智慧和辩才居第一,美名尊号为‚大智文殊‛。文殊菩萨最典型的形象是头顶结发髻,手执宝剑,坐莲花宝座,身下骑一雄狮,象征着智慧、辩才、锐利和威猛,胁侍在释迦牟尼的左方。右侧骑白象的是普贤菩萨。‚普贤‛是梵文的意译,又称‚遍吉‛,以‚行愿‛著称。他主持一切佛的理德、行德,与文殊的智德、证德相对。‚德‛是指他所具有的延命之德;‚行‛,据说他曾发过十种广大行愿,要为佛教弘扬工作,故他的美名尊号为‚大行普贤‛。他最典型的形象是下身骑一头六牙白象,作为他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胁侍在释迦牟尼的右方。

文殊、释迦牟尼、普贤合称为‚华严三圣‛。

忠烈陵彩绘为普通型塔位的文化提升给予衬托,同时也使整体内涵得到融合和体现。

曼 陀 罗

曼陀罗是梵音。玄奘法师将其译为‚轮圆具足‛,指的是坛场,是密宗修行者在其精神世界交汇神灵的一种形式。曼陀罗所代表着放射与觉悟的过程,是宇宙的精神图书,用来作为禅定的助缘,行者往往都借着图绘曼陀罗,而在自己内心生起一个法界,以此来加强其冥想法界的心智。

曼陀罗也是宗教仪式的普遍表现形式,它充分体现了宗教仪式作为一种宇宙进程的本质。各种宗教仪式使用不同视觉感受和结构的曼陀罗。如用于冥思、治愈的曼陀罗;象征出生、成长、死亡这一生命进程的曼陀罗;抵制邪恶、疾病,渴望和平,用于祈祷的曼陀罗;传授高僧道德教义的曼陀罗;描述自然界各种变化的曼陀罗。

天花板上的曼陀罗乃表达一个精神宇宙的架构。

观 世 音

我国百姓妇孺皆知的观世音菩萨是‚悲‛的主持者。‚悲‛即恻怆他人之苦而生欲救济之心。‚观世音‛是梵文‚阿傅卢枳涅伐逻‛的意译,他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佛经中说,观世音原是印度一位国王的长子,名叫不。不 和他的父亲以及弟弟都随释迦牟尼出家修行,后来释迦牟尼给他父子改了法号,父亲称‚阿弥陀佛‛,两个儿子称‚观世音‛和‚大势至‛,父子三人合称为‚西方三圣‛。在唐代的时候,唐太宗的名字叫李世民,观世音同他重了一个‚世‛字,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讳而略称‚观音‛。

据了解在《法华经》中提到过的观世音曾说:‚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声音,皆得解脱,以是名‘观世音’‛。其意义是指能够普遍观察世界上的一切声音。所以信佛之人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或危险时,口中都会念念有词:‚观世音菩萨保佑‛。传说中,观世音菩萨为广化众生,经常根据情况显现各种形象,其化身特别多,所以有‚观音三十三应化身‛之说。相传,观音初为男性,大约在唐代时期才慢慢演化为慈爱、典雅、俊秀、飘逸的女性形象。观音还被称作‚千手观音‛或是‚千手千眼观世音‛、‚千眼千臂观世音‛。

‚千手观世音‛法相庄严、妙色超三界,具金色辉曜,头戴发髻,自观冠下垂绀发,住莲花台,放大光明。除两眼两手外,左右各有二十只手,手中各有一只慈眼,再各配二十五种众生生存环境,即千手千眼。千手千眼观音像,最重要的特征是四十二臂,如果手下伸,掌向上,叫施无畏手,能除一切众生之恐怖、畏惧;除锡杖手,慈悲维护一切众生;合掌生,令一切人和鬼神敬爱等等。

不管观世音菩萨能变化躲闪形象,最能深入信徒心灵深处的还是其大慈大悲的菩萨心,救苦救难的菩萨行,所以,菩萨之中,观音像前香火最盛。

菩萨来迎图

‚来迎‛是佛教中的术语。相传众生临终时,有阿弥陀如来或菩萨前来迎接,将众生带往极乐净土。‚菩萨来迎图‛所表达的是佛教济世排难,普渡众生的伟大精神。

在这幅‚菩萨来迎图‛中那象征西方极乐净土的‚福座纳骨宝塔‛高大雄伟;耸立画面正中央,而画面的主像——接引菩萨,面带微笑,呈现壮观、敬慕又蕴含温柔的亲切之情。这幅‚菩萨来迎‛正犹如连接生死,人间与天上的桥梁,而那众多慈悲热忱的来迎圣众更使人深深感念佛教所倡导济世,普渡众生的伟大精神。

十 二 神 将

‚十二神将‛壁画题材的由来,是综合了中国佛教所说的‚十二神将‛以及印度佛教‚十二药叉大将‛和中国传统六壬勘中的‚十二神‛理念,因此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在一般的佛寺中,十二神将往往在头盔上作出十二等奖生肖动物像,其实十二神将与十二生肖是两种理念相融于同一形象的极好证明。并且依据佛教经典中所记载着:这十二神在昼夜十二时辰以及四季十二个月份里,轮流率领眷属守护一切生命灵魂,因此当先人仙逝,根据其往生的时辰,暂厝于各侧殿内,直待满期前都是由这十二神将来守卫着。

这十二神将壁画的造型都是吸取了隋唐人物造型的气魄特点,采用富有装饰性的时代盔甲服饰,使各神将呈现气势磅礴、拔山盖世、凌越凡世的特征。画面中神将或刚猛暴烈,或狡狯机变,或慈善忠厚……,其神格气质与所属生肖相融一体,极具中国传统艺术中‚形‛与‚神‛的特质。

阿 弥 陀 佛

矗立在山顶的一尊大佛就是西方接引佛——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在我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据传说阿弥陀佛是月上转轮圣王和殊胜颜夫人的儿子,他在修行之前,乃是个国王,因受本国世自在王佛的影响,弃王位而出家修行,法名为‚法藏‛。修行时他曾立过重誓:成佛后愿显现出一个清静、快乐的世界——西方极乐世界,让十方(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方、下方叫做十方)里一切愿往我土的众生称念我的名号往生到此,享受种种快乐。后来信仰者们都称阿弥陀佛为西方‚接引佛‛。

阿弥陀的意译是‚无量光‛、‚无量寿‛,也就是光明寿命无穷无尽,难以计量。而且据佛教宣称,所有的佛身体都有光明。这种光明有两种:一种是常光,即每时每刻都发出的光;另一种是放光,此光因某种缘故才特地从身上各处放出。阿弥陀佛之光在十方世界中堪称第一,任何佛之光都无他的光照得远。其光可以无遮、无隔地普照十方世界,只照一个世界的日光、月光都与之无法相提并论。这不仅因为光照的范围相距甚远,而且因为阿弥陀佛之光不会刺伤眼睛,不会让人觉得烦躁闷热,不管照多久,人都会觉得清爽舒服。除此之外,这种光关还特别关爱念佛之人,像慈母一样照顾、保护他们。阿弥陀佛之所以有如此光能,都是因为其大慈大悲之心和所发之大心愿。

据说,阿弥陀佛在修行时曾发四十八个愿,其中有一个愿即为:我将来成了佛,如我之光有限,不能照遍无边世界,就不愿成佛。他成佛后,果然如愿以偿。

西游记人物来历趣闻

孙悟空

孙悟空在出世前,一日王母娘娘过生日,邀遍上界三十六位天神,凡界七十二位洞仙及四海龙王到昆仑山瑶池台参加蟠桃盛会,当天所用御酒是天上甘露酿制而成,十分香甜可口。观音菩萨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

酒席散后,东海龙王看观音菩萨面目泛红,兴致很高,就乘兴邀她到东海一游,顺便欣赏一下海底宝藏,说罢,二人乘祥云向东海飘去。

来到花果山的上空,观音口渴,落到山崖上,花果山的土地见观音与龙王驾到,忙从果园摘来一篮子鲜桃,献与他们,观音见桃鲜红可爱,便咬了一口,咬得过快,‚咯‛一声,桃核折断了观音半颗牙。观音见东海龙王与土地在场,不好声张,就将口中桃肉连同半颗牙,悄悄往身后轻轻一吐,牙顺势滚入石缝中。

这半个嵌在石缝里的牙齿,一是自身有灵气,二是受日月精华之孕育,终于慢慢变成了一个大石卵。一天,日月精华汇聚、电闪雷鸣,石卵突然爆烈出来,当中蹦出了一只大石猴,这便是后来的孙悟空。

沙和尚 沙和尚早在唐代就有原形出现,‚西游记‛杂剧中的沙和尚因‚带酒思凡‛被罚在流沙河‚推沙受罪‛。他自称是不服天地管辖的水妖,为怪伤人,并把取经人的头骨做成项链挂于颈上,以示凶残。后经菩萨路过说服规劝,一改往日风格,由涤沙神转为苦行僧,一起加入取经的队伍。

猪八戒

来自于印度佛经中的金色为者,自称‚摩利支天部干御车将军‛,是摩利菩萨的坐骑,因为盗了金铃,顿开金锁而潜藏在黑风洞中。

在小说中,他是天河里的天蓬元帅,因带酒戏嫦娥,激怒玉帝,被贬于凡尘,入坠于伏伶山,云栈洞。

猪八戒是食、色的象征,是人的伦理道德中最坏的一面。

唐僧

在小说中,他是如来佛身边的金蝉长老转生,十世修行,成为大唐名僧唐三藏,赴西天取真经‚大成经‛,能超渡亡者升天;能渡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形是状元郎陈子春与殷温娇所生其子之一,据传说,他得名师指点,去往西方取经。他的三个兄弟,修行成仙,掌管天宫、地宫、水宫这三元宫。

白龙马

菩萨为猪悟能摸顶受戒后,驾腾云雾离去。突然,听见空中有一条玉龙叫唤,菩萨近前问曰:‚你是何龙,在此受罪?‛那龙道:‚我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我父王表奏天庭,告我忤逆,玉帝把我吊在空中,打了三百杖,并不日遭诛,望菩萨搭救。‛菩萨闻言,遂带它上天庭面见玉帝道:‚饶它性命,赐与贫僧吧,让它与取经人做个脚力。‛玉帝闻言,即传旨赦它无罪,送与菩萨。小白龙当即叩头谢恩,听从众菩萨使唤,菩萨把它放入深涧中,只等取经人来,变做白马,上西方立功。

第五篇:佛教文化

儒、道、释三教比较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时,中国本土文化已十分繁荣,儒、道等思想体系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并积淀为社会心理和民族心理。佛教与儒、道等本土文化,是宗教与非宗教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在理论思维上互有高下。一般说来,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以及两者的文化元素之间具有相通不相通、兼容不兼容、互补互斥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佛教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撞击、交涉过程中,与中国文化发生联系的机制主要是佛教思维,其内容和形式就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这是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发生交涉的重要根源,也是佛教渗透、转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

佛教价值观念的主要内容是人生解脱论。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多种原因和条件构成,并处于不断变化、流动的过程中。人生也是如此。人有生老病死的自然变化,有对自由、幸福、永恒的强烈追求,有从自我出发的无穷欲念。由于与不断变化的客观现实相矛盾、相冲突而不能得到满足,因此人生是痛苦的。中国僧人说,人的脸形就是“苦”字形,是一副苦相:眼眉是草字头,两眼和鼻子合成十字,嘴就是口字。佛教还认为,人要根据生前的行为、表现,死后转生为相应的生命体,这叫做“生死轮回”,轮回是无休止的。这样人就陷于不断的生死轮回的痛苦深渊中。佛教认为,人的理想、目标是解除痛苦、超脱生死轮回,就是解脱。解脱的境界称为“涅盘”,涅盘梵语原意为“火的熄灭”。涅盘作为佛教所追求的一种解脱境界,是通过佛教修持,熄灭、超越一切欲念、烦恼、痛苦和生死轮回而达到的理想境界。人生现实是痛苦的,这是现实性,人生理想是涅盘,这是超越性,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又要超越现实生活求得解脱,就是要由现实性转化为超越性,从而达到更高的主体性--理想人格。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价值观是重视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称人和天、地为“三才”,且有鲜明的人格意识,如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重视独立的意志、人格,提倡刚毅观念,强调自强不息。但是儒家又竭力主张等级制度,宣传浓厚的等级思想。儒家肯定人生是快乐的,主张“自乐其乐”、“乐天知命”。孟子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道家的价值观念和儒家不同,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对现实不满。与此相应,道家以个人的自由超脱为人生理想,个人不受约束,也不损害社会。庄子更提出“逍遥游”的观念,认为任何事物都不能超越自己本性和客观环境,主张人要各任其性,消解差别,超然物外,从而在精神上产生一种超越现实的逍遥自在境界,成为“神人”。佛教传入后产生的道教则主张经过修炼得道,使形神不灭,超越生死,变幻莫测,成为“神仙”。道教是乐生、重死、贵生的,认为人生活在世上是一件乐事,而死亡是痛苦的,人们应当争取长生不死,起码要竟其天年。

儒家是入世的,道家带有出世的倾向,道教是出世的,佛教也讲出世。在价值观念上,佛教与儒家是对立的,与道家则有相通之处,既同又异,主张超越现实是同,超越的途径、方式和目标不同是异。儒家更注重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而佛教认为生死事大,讲生也讲死,特别重视人的“来世”。生和死是人生的两个对立面,是一个十分严肃的整体人生观问题。儒家重视生,是一个方面,佛教重视死也是一个方面,两者可以互补。道教追求的长生不死,成神成仙,事实上不可能。佛教讲有生必有死,在理论上比道教圆满,更具有思想吸引力。

否定思维是佛教所特有的重要思维方式。佛教追求超越现实的人生理想境界,除了运用直觉思维外,还运用否定思维,以否定现实的真实,赞美肯定理想。这种否定思维是奠定在相对性的原理和以破为立的方法论的基础上的。佛教的基本哲学学说是缘起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因缘(条件、原因)和合而成,都是互为因果、互相依存的,都是相对的、变化的,并由这种相对性、变化性说明事物没有永恒实体,没有主宰,是空的。与缘起论相应,佛教还提倡以破为主,甚至是只破不立的思维方法,强调主观上对世界破除净尽是成佛的基本条件,甚至就是成佛的理想境界。佛教运用否定思维方式主要是否定两种真实,即主张主体和客体的空,这就是“人无我”和“法无我”的两个著名命题。“我”指实体、主宰。“法”,存在。人和一切存在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是不断变化的,是没有永恒的实体和主宰的,也就是说是空的。佛教还特别强调,人和事物都是“假名”,即假立的名言、名称、概念,并不是事物的本身,因此人们对外界不能执为实有。由此佛教又对主体提出一种思维规定,排除欲望、妄念、情感、意志、认识等精神活动,呈现“无心”状态,这种主观的思维等精神活动的寂灭,被禅宗视为是众生成佛的基本条件,甚至是成佛的理想境界。

在中国本土文化中,否定思维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和发展,儒家讲现实,不重玄想和否定。道家虽有批判意识,但它的顺应自然观念仍然是肯定思维的运用。道教多虚幻怪诞,但它肯定人的形神不灭,成仙得道。佛教的否定思维方式具有两重性,它在否定人和事物的客观真实存在的同时,也否定人和事物的主宰性、永恒性,并揭示了名称、概念和事物之间的差异、矛盾。佛教的否定思维方式受到儒家等本土文化的排拒,但却为具有强烈宗教意识和宗教需要的人们所接受,一些佛教学者并运用于哲学、道德、文学、艺术等领域,从而又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

形象思维也是佛教的重要思维方式,这是与佛教的宗教特质直接相关的。佛教既是人们受自然力和社会关系的压抑的表现,也是对这种压抑的超越。它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彼岸世界是排除卑俗的欲求、污浊的功利的。与之相应,它所描绘的人类应当超脱的地狱、饿鬼等是充满罪恶和痛苦的。这两种带有强烈反差的世界,极易使信徒或引生美感,或引生恐怖感,或抒发虔诚的情感,或抒发畏惧的情感。佛教用丰富、奇特、浪漫神异的意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去描绘佛国境界和地狱苦难,描绘佛、菩萨的法术威力,高僧大德的灵异事迹,这就要充分运用形象思维。佛教的形象思维既是具象思维,又是意象思维。具象思维是一种对特定的具体形象的反复、专一的思维活动,意向思维是一种内心的意想活动,在意想中形成各种形象,这两种思维是相联相通的。

佛教的形象思维具有自由无羁的联想、想象的性质,也是自身丰富的审美潜在力的艺术展现,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为文学艺术提供了大量的想象、意象。中国儒学、道学文化也都具有丰富的形象思维,在审美情感和表现方法等方面与佛教都有惊人的一致之处,但是它们的浪漫性、想象力远远不如佛教,也没有人类最高潜在力的神化,没有出世、超世的宗教审美价值。佛教对于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丰富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下载学习中国佛教文化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中国佛教文化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竹文化与佛教文化5篇

    广西大学 中国竹文化与佛教文化 摘要:佛教是中国古代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竹子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象征。在佛典里“青青翠竹,总是法身”。“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

    泰国佛教文化

    WWW.SLL.CN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泰国是一个典型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然而北传大乘佛教在泰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古代泰国曾传入过大乘佛教,到14世纪时湮没无闻。近现代大第六佛教......

    佛教文化概论

    佛教文化概论 学习心得体会 时光荏苒,短短一个学期的佛教文化概论课程即将结束,在梁红老师详细地 讲解下,我们对佛教有了基本的了解与认识。最后一节课上还有幸听了纯祥法师的......

    佛教文化 发言稿(五篇模版)

    What is Buddhism?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全世界约有5亿信众。”佛”这个词源于“budhi”,意思是”觉悟“。佛教起源于大约2500年前,当乔达摩悉达多,也就是佛35岁觉悟得道......

    佛教文化课程论文

    对佛教文化的小感想经济与管理学院 谢菁宁 200730040001从小到大去过的寺庙有不少,近的有武汉的归元寺,远的有洛阳的白马寺,厦门的南普陀寺,杭州的灵隐寺,还有很多已经记不起来名......

    泰国佛教文化和习俗

    泰国佛教文化和习俗 导 读 泰国是佛教国度,素有“黄袍佛国”的称号,全国有90%以上的人口都信仰佛教。去泰国旅游,避不开的是寺庙,寺庙是一定是行程中的一部分。 佛教在泰国为何......

    峨眉山佛教文化(含5篇)

    峨眉山佛教文化 峨眉山佛教历史悠久。公元一世纪,印度佛教随南方丝绸之路传入峨眉山;西晋和南北朝时期,为峨眉山佛教奠基阶段;唐朝,峨眉山佛教初具规模,为佛教名山的形成创造了条......

    丝绸之路与佛教文化

    丝绸之路上龟兹与佛教文化 ——课堂所学之总结与随想 一、丝绸之路与佛教的起源 丝绸之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和洛阳为东起点(一说以洛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