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泰国佛教文化和习俗
泰国佛教文化和习俗
导 读
泰国是佛教国度,素有“黄袍佛国”的称号,全国有90%以上的人口都信仰佛教。去泰国旅游,避不开的是寺庙,寺庙是一定是行程中的一部分。
佛教在泰国为何如此受尊崇?又有哪些文化特征?去寺庙参观,参观寺庙除了衣服不能暴露,还有哪些风俗和禁忌呢?下面小编带你了解泰国的佛教文化,让我们一起入乡随俗吧。佛教之都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两句耳熟能详的唐诗用夸张的手法说明了南朝寺庙之多。但是用在现今的泰国却是一点都不夸张。
目前泰国拥有三万多间佛教寺庙,僧侣数目多达五万余人。仅仅在首都曼谷,就有大小总共400多个佛教寺院,就连拥有32个成员国的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的总部便设在这儿,不愧是名副其实的“佛教之都”。
小乘佛教
与中国人信仰的大乘佛教不同,泰国人信仰的佛教属于小乘佛教,也是南传佛教的一种分支。南传佛教是由印度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并且不断发展形成的佛教派系。在教义上,南传佛教传承部派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生活。也即小乘佛教强调自度,出家修行,区别于大乘佛教的“”自度,还要度人,可在家修行“”。
早在公元七世纪,佛教信仰就已在泰国盛行,造佛建寺的风气也极普遍。13世纪时清迈与素可泰都建立了泰人的国家。14世纪,清迈从素可泰接受了巴利语佛教传统,并在16世纪成为南传佛教的学术中心。三界王时(1442~1487),玉佛成为国家主权的象征。
14世纪中,阿瑜陀崛起了另一泰人国家。它在1431年征服了吴哥的高棉人,并从后者接过了婆罗门教的宫廷仪式和神王观念。这一混合传统保持到拉玛一世(1782~1809)的曼谷王朝。1769年阿瑜陀被缅甸军攻陷,曼谷王国成为以泰族为主的国家。上座部佛教是它的统治思想。
泰国的佛教属于南传上座部(小乘佛教),泰国属于全民信仰佛教的国家,佛教也是国教,所以泰国的僧侣在泰国享有很高的地位,受世人的尊敬。出家为荣
由于泰国历代国王都护持佛教,僧侣备受敬重,在社会各阶层有很大的发言权。甚至王室仪式、国民教育及生活种种,都以佛教作为规范,而且规定男子年满二十岁时,至少需要出家三个月,出家的和尚大部分青年僧侣是学生。一般出家后就可以还俗。
一般上都在年届二十岁或要结婚之前,就作短期出家,表示已届成年和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情。而剃度为僧亦有启于其他的目的,如有的信徒是病愈后、或许愿后成功,为了还愿而剃度为僧。
有人则是遇上至亲如父母丧事期间剃度,据说可以把去世的父母从苦难中引渡至极乐世界。也有因看破红尘而长期真实皈依佛祖。
目前泰国拥有三万多间佛教寺庙,僧侣数目多达五万余人。对泰国人来说,剃度为僧是一种传统,包括皇室成员也不例外。现今曼谷王朝的拉玛四世就曾出家二十七年,还自创了法宗派。出家仪式
当每一个家庭有成员出家为僧,将会给这个家庭带来欢喜与幸福。尤其是身为父母者,大都深信儿子剃度为僧,将会带给父母莫大的福报。当今的剃度礼仪比以往要简单的多,首先得先向佛寺报名,同时须有担保人举荐,以确保此人不是逃犯或欠人钱债者,图进入佛门避难。而且此人必须是健全的人,即不是残障者,连缺少一根手指头也不行。
然后就择吉举行剃度礼。剃度时只穿一条沙笼,光着身体并排座在长椅上,双手合十接受诵祝福经后,僧人就会往众人身上洒圣水,驱走身上的不洁与罪过。至剃度仪式时,首先都是由父母剃度第一樶头发,然后再轮到亲戚长辈们,之后的就由僧人主理。剃完头发之后,眉毛也要剃光。
过后就安排洗刷一翻,家人就准备一条白色布条围住下身,身上再穿上一件白色沙利透明的礼袍,这就成为了削发为僧的候选人,泰语叫“Buat Na”,意思是“小龙子”。接着家人还可以接“小龙子”回家进行一些家庭的庆祝仪式。
隔天一早就是送行之日,村民男女老少人人盛装结队相随,手执香花和大花伞遮着“小龙子”座上小木轿,打鼓奏乐,村民们边走边唱,直护送至佛庙。在寺庙绕了三圈之后,就进内进行授戒仪式。
礼典正式开始时,首先要跪拜父母,表示忏悔以前的种种对父母不敬的行为,然后再接受父母所赠的袈裟与祝福。回到大殿众僧前,接受一些以巴利文的问答授戒师的肯定后,即由数位僧人帮助下穿上袈裟。即是开始,代表已正式加入僧侣的行列,经众僧赐于祝福经后,授戒仪式便正式结束。
入门的新僧人,首先要持二百二十七戒,属于大比丘的戒律。戒律虽多,仍以五戒为根本,一是不杀生、二不偷窃、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麻醉,必须坚定遵守所有戒规。
僧人必须控制自己的一切言行及态度,不能再像普通人一般走路大摇大摆,要斯文有礼的走路。
僧人行走时不可东张西望,说话的语气必须平和,更不可谈论是非及口出粗言。
出家生活非常简朴,和尚除了两套袈裟之外,僧人只能拥有一只法钵及一点日用品。僧侣每日只能用两餐,即一次在清晨,另一次在正午十二时之前,过午之后不能进食固体食物,只可以饮用一些流质的饮品。佛教化缘
泰国佛教徒和中国佛教还有一最大的区别,泰国佛教寺院是不做饭起火的。泰国寺庙都是不具炊、不为明日食,僧侣仍是托钵体化缘,只接受食物和药品。化缘时间为早上最迟不超过12点。
僧侣清晨化缘成泰国旅游一景,所有和尚每天清晨出外托钵、过午不食。所有佛教徒都早上去化缘,别人给什么就吃什么,不挑不减。每天最多吃两顿饭。布施的男女老少络绎不绝端着食物前来,或蹲着、或跪着等在路边恭敬地奉上饭菜及饮品。
泰国人认为僧侣临门化缘是吉祥的事,而信众布施食物于僧侣,是一种积德积福的好事,并不认为这是乞讨的行为。
泰国小乘的僧侣接受信众布施任何食物,包括肉食。泰国僧人荤素均食,很多人都觉得僧侣一日只吃两餐会很苦,临剃度前都很担心,可是当他们经过了授戒仪式,黄袍加身之后,就不会有顾虑饥饿的感觉,而以多饮清水,很快就可以适应过来了。
习俗和禁忌
俗话说,'入国问禁,入乡随俗'。去到泰国寺庙游览参观,必须注意遵守寺院的风俗礼节并了解禁忌,不然让人觉得不礼貌也很容易发生误会。
去寺庙衣服要整洁
游览佛寺前,先检查一下衣着,袒胸露背者及穿短裤、背心的人是禁止入内的,甚至衬衣没塞进裤子、袖管翻卷在胳膊上的人也不准进佛寺的门。
礼让僧侣,入寺脱鞋脱帽遇见僧侣要礼让,游客在进入佛堂前还要脱鞋,否则会被视为玷污佛堂。对于在泰国各地的佛像,不论大小新旧,都要以示尊重。
不乱拍照,不乱摸乱碰
一些地方不可拍照,具体可以看提示牌;在寺庙里面不要乱摸佛像和其它法器(女性要特别注意);在寺庙里应谦卑,不得大声说话。
女士要特别注意避免碰触僧侣
僧侣对这种事是特别介意的,如果一个和尚在诵经时被女性不小心碰到,那他则前功尽弃,必须从头再来。女性若需奉献财物给和尚,可请男士代劳或直接放在桌上。
在公交车上,女士也不可与僧侣同排并坐。
佛历与佛教节日
泰国采用世界通行的公元历的同时,也采用佛历。泰国佛历计算的方法:即将佛降生于公元前623年减去佛寿80岁,即得543为佛涅盘年数(佛涅盘于公元前543年),再将543年加今年公元年份即得今年相对应的佛历年数。例如:公元2016 +543=佛历2559年。
佛教在泰国是国教,那么佛教节日在泰国也是非常重要的节日。泰国的重要的佛教节日有哪些呢? ① 万佛节
万佛节是在泰历的3月15日,在这天,泰国家庭一般是要打扫家庭卫生,装扮自己家里的供神台,一家人一起去做善事听佛经等等,在万佛节学习佛教教义对于信仰佛教的泰国家庭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② 佛诞节泰历六月十五日。它是泰国极具有意义的一个节日。在像征佛祖的出生加持和离世升天的这一天,举国的人民会在僧侣的带领下,手持蜡烛围在寺庙之外,那种虔诚庄严的宗教气氛,让这个以佛立国的国度,更添无限的光采。
③ 守夏节泰国的守夏节亦称坐守居节、入夏节、入雨节等,是泰国最重要的佛教传统节日,每年泰历八月十六日举行。守夏节在泰文中叫做“考攀萨”。该词来自梵巴文,“考”意为“进入”,“攀萨”意为“雨季”、“雨期”。守夏节源于古印度僧尼雨期禁足安居的习俗。认为在泰历八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三个月内外出易伤稻谷和草木小虫,应在寺内坐禅修学,接受供养。这段时间称为雨安居期,禁止僧尼外出。
泰国政府规定守夏节全国放假一天,以便人民参加守夏节活动。守夏节前,僧侣要清扫寺院和僧舍。守夏节之日,全寺僧人举行入夏安居仪式,礼佛诵经并诵念“贫道将在此寺守夏安居三个月”三遍。然后一般僧人向高僧忏悔过失。之后,各寺院和僧人互送鲜花、香烛互致敬意和忏悔。仪式后,僧人开始安居修学。
守夏节早晨,平民百姓普遍到寺院施斋,所施斋饭除新鲜饭食菜肴外,还有传统糕点蕉叶兹粑。同时奉献蜡烛丛及甘蔗水、糖、牙刷、牙膏、肥皂、浴巾等日用品。并且制作可燃三个月之久而不熄的巨大蜡烛,敲锣打鼓送到寺庙,供僧人在守夏节诵经时使用。傍晚,人们手持鲜花和点燃的蜡烛,在寺院举行隆重的巡烛仪式,守夏节活动达到高潮。在守夏节期间,许多善男信女将出家三个月,或天天聆听僧侣诵经,或在家中持守佛律八戒,示对佛教的虔诚。④ 解夏节每年泰历十一月十五日为泰国的解夏节,亦称出夏节、逾雨节、安居竞节等,是泰国重要的佛教传统节日之一。此时为期三个月的守夏安居期满,僧人可以恢复正常外出。这一天,平民百姓在寺院内进行隆重的施斋并听僧人诵讲佛经。人们将佛像从佛殿里搬出,安放在可以移动的小亭子内。佛像放着僧钵,众僧手捧僧钵相随佛像之后,列队而坐的信男善女将施舍的饭食放入僧钵内。此外,在解夏节时,人们还要进行奉施僧衣、守夏僧衣及施放黄布等布施活动。
最后,以泰国花环来结束本文。
泰式花环 'Rai',意即用针、线将花串成各式各样的花环和花圈,最多的就是混合茉莉、玫瑰以及其他花卉。几乎在每座寺庙外都有贩售的用来进香祭礼之用的花环。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页尾点赞哦
第二篇:泰国佛教文化
www.xiexiebang.com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泰国是一个典型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然而北传大乘佛教在泰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古代泰国曾传入过大乘佛教,到14世纪时湮没无闻。近现代大第六佛教主要来自中国、越南等国家。泰国与中、越等国家毗连,长期有着历史、经济、文化交往,到泰国定居或经商的侨民带去了自己的传统信仰,并使之在此扎根流传。许多大乘经典和仪礼、思想对主座部佛教产生过影响。中国佛教的菩萨信仰、净土信仰不同程度地渗到上座部佛教之中,尤其在民间广为流行。泰国的佛教对中国佛教也发生过影响,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来自同一族源,他们信仰泰国系上座部佛教,迄今已有几百年历史。
19世纪下半叶,中国南奥续行和尚到泰国弘法,化缘筹资修造了大乘寺院永福寺。随着来泰的华僧逐渐增多,另一所龙莲寺建成,此寺建设耗时8年,为当时泰国最大的中华寺院。拉玛五世亲自参加该寺的开光典礼,并赐寺以泰名。五世泰王执政期间首次颁布泰国《僧伽管理法》(1902年),为加强华僧的管理,僧伽内部特设“华僧尊长”,及左右副尊长。续行被首次敕封这一重职。果悟比丘则是第二位获此职位的华僧。此后逐渐形成了泰国华僧宗派--华宗,成为泰国佛教的一个重要不得组成部分。中国在大乘僧人和泰国上座部僧侣和睦相处,如法如礼。1935年中国僧人悲观、等慈、性教、圆觉等人发起组成“暹罗留学团”赴曼谷越特玛哈塔寺留学。他们受到泰国政府和僧伽的支持,也受到刚成立不久的大乘佛教徒组织中华佛学社的热心帮助。以后留学团人员转赴它国,但是等慈继续留在曼谷,潜心修学达5年之久,直至抗日战争爆发才回国。50年代初泰国曾经掀起排华反共的活动,但是在广大华侨中流行的大乘佛教信仰仍然没变。1056年中泰关系好转,泰国佛教僧侣代表团曾访问中国。以后由于泰国政府坚持反共立场,并阻挠在世佛联恢复中国佛教协会的唯一合法地位,遂断绝了中泰佛教的交流。但是在泰国的广大华侨仍然弘传大乘佛法,华侨子女到大乘佛寺出家,这一时期泰国内已有普仁寺、仙佛寺、甘露寺、龙福寺、弥陀精舍、文殊僧舍、灵鹫精舍和普门报恩寺等30余座寺院道场。1968年原藉广东潮州的普净法师被泰王敕封为第六代华僧尊长,兼任华宗僧务委员会主席。由于华僧对泰国佛教的贡献,普净法师先后7 次受到泰国国王的加封。1977年敕封普净为:“拍摩讷康那压真达摩三昧智越,佛陀波黎萨真毗特,威德达摩巴萨,那哇吉丕呖巴育潭律真巴差威实”(意译为“广大达摩三味智越,禅定弘度,绍隆圣教;加蓝加封、辅曼皇汉、精良善导、威德殊胜、辉煌总持大上座”),地位仅次于泰国僧王。1960年泰国最大的中华佛寺普门寺开始动土,1970处建成,泰王亲自主持落成大典,表示对中国佛教的尊重。泰国在家的华侨佛教徒也成立了不少佛学组织和团体,到60年代为止,除了历史长久的中华佛学研究社外,还出现了泰国华人佛教会、合艾莲花阁念佛会、大光佛教社、净德佛教社、万华佛教社、瑶宝亭佛教社、寿光念佛社等。这些佛社主要从事慈善事业,也组织念经、涌佛等佛事活动,经费主要由富有的华侨佛教徒提供。它们规模都不大,有的佛社只有几个平方米。
1975 年中泰国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佛教界开始重新交往,80年代双方来往增加。1980年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到曼谷出席世界宗教和平会议常务理事会,受到泰国佛教界的热烈欢迎。越年,泰国佛教僧侣代表团访问中国,这是泰国佛教界第一次组团正式应邀访问新中国,受到**副委员长的友好接见,开创了两国佛教界友好交流的新时期。泰国佛教界和华侨捐资为中国佛教徒工铸造了几尊庄严的佛像,并在庆祝曼谷王朝开国建都200周年时,邀请中国佛协迎奉佛像代表团到泰国进行交接仪式。中国代表团受到期泰国朝野的热情欢迎,泰国僧王、长老会主席帕阿里耶翁沙卡塔然长老接见了全体代表,前总理杜尼.巴莫主持了岁送仪式。此后中泰两国佛教徒经常来往,先后有曼谷僧侣赴华献佛观光团(1984)、泰国佛教观光团(1984)、泰国华裔僧侣访问团(1984)、泰国佛教访问团(1986)、佛教访问团(1988),佛教友好访华团(1990)等来华访总裁交流。由泰国赠送的佛像也分别发奉在南京鸡呜寺、四川尼众佛学院、成都文殊院、汕头佛教协会、广州六榕寺、常州天宁寺、昆明圆通寺、无锡开源寺和拉萨的大昭寺。泰国来访的官员、王室人员也到中国佛寺参观瞻拜,布施钱物,表达对中国佛教的尊敬之心。与此同时,中国佛教代表团也不断访问泰国,广东和江苏佛教协会都组团访问泰国。1987的赵朴初会长率团到曼谷参加国
www.xiexiebang.com
际佛教学术交流会,并进行一周的访问,年届90高龄的泰国僧五亲切会见了代表团全体成员。泰国佛教协会、泰国青年佛教会和泰国中华佛教研究社等佛教团体也分别宴请中国代表,进行友好会谈。僧王曾务厅长师利拉特纳长老怀着深厚的情谊到机场为赵会长送行,嘱“毋忘泰国之子,情意拳拳”。中国云南傣族聚居区和泰国接壤,双方族源和宗教信仰都相同,历史上一直来往密切,居民相互过境礼佛斋僧。1989年3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云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刀述仁居士和云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苏米达法师专程前往曼谷参加泰国前僧王的荼毗仪式。为了加强中泰佛教文化交流,增加对泰国佛教文化的理解,中国佛教协会还于1990年6月派出云南上座部学僧10名赴泰国留学,这是继1983年以来汉语系佛教僧人、居士分别前往日本、斯里兰卡留学之后,派出人数最多的留学僧团、体现了中国佛协对泰国佛教的重视。他们将在泰国学习3年,主要学习巴利语及南传佛教的教义和历史等,并结合教理的学习,实行戒定慧的修持。经过10年的友好交往,两国佛教徒的关系已经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他们本着信仰一致的原则,求同弃异,共同开创现代中泰佛教次序的新路程
历史上泰国的佛教对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也发生过影响。老挝、柬埔寨 等国的僧伽制度与泰国相仿,流行的完全派也与泰国的宗派有联系。50年代以后,老、柬、越等到先后受到外国的帝国主义的侵略,泰国成为这些国家佛教徒的庇护外和避难所。老挝僧王曾流亡于此,柬埔寨 难民僧侣在此建立自己的僧伽,在泰国佛学院学习。泰国僧人还把佛教传播到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相继在那里建立了泰寺。在南亚的孟加拉、斯里兰卡、印度等国也经常出现泰国僧侣的足迹,捐资建造了一批寺院,泰国和日本佛教界的关系一直比较密切,二战期间泰国曾经是日本盟友,日本军国主义利用所谓共同的佛教信仰诱迫泰国政府参战。战后,泰日两国佛教界的来往也较频繁。1990年10月泰国佛教界在日本广岛建成一座泰寺,日本曹洞宗代表和泰国青年会会长参加了开光典礼。60年代后,随着泰国僧人在欧美各国建立了少寺院,一些僧人在国外颇有影响。1971年9月泰僧朝坤(Chao Khun)在英国萨里禅观中心发起了佛教改革运动,曾产生深远影响。他脱掉僧服穿西装西服,把名字改为维克托.拉特纳.蒂拉伐绿沙(Victor Ratna Dhiravamsa),调整对英国的现实社会态度,以利于传教。他还对传统的佛教教义做了“合理化”的解释,认为佛教不是教义,只是一种方法,佛陀只是指明了认识真理之路,但他本人并不是真理。所谓真理就是对人的“能动存在状态”的认识,把人从焦虑、骚动以及“我”的概念中解放出来,呈现出自由的状态,依靠禅定求得解脱。不难看出,朝坤的改革思想是针对欧美的西方文化提出的,自然易为欧美人士理解,故影响甚大。
第三篇:试论泰国文化特点及佛教文化对泰国文化的影响
试论泰国文化特点及佛教文化对泰国文化的影响
摘要:
一个国家的文化体系浩如烟海,简单的一篇论文无法说尽。因此,本篇论文从泰国的国教——佛教入手,试论述泰国的佛教文化,以及佛教为泰国的文化做了哪些奠定性工作和重大影响。希望通过本篇论能使您对泰国的佛教文化有一些了解。
关键词:泰国;佛教;文化;影响
绪论
说到泰国,首先让我想到的是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泰国民众也绝大多数信奉佛教,因此泰国也有“黄袍佛国”的美赞。所以,说到泰国,一定要提到佛教。佛教不仅是民众信仰,更是对泰国整体的引领。上到影响国家的政治,经济,下到影响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都让我们更深切的了解到佛教在泰国的重要地位。
一、泰国佛教文化的特点
(一)、信奉者多,奉为国教
在没了解泰国之前,我对这个国家的概念是“人妖”。但是看过资料后,我对这个国家多了几分喜爱。泰国算是全民信教的国家,绝大多数信奉佛教。这也是我对他偏爱几分的原因。
佛教奉为国教,已深入到民众的生活中。不仅是平民百姓家,就连同样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泰国皇室也是极其尊敬宗教(佛教)的。在国家的重要庆典也会请僧侣前来念经祝福。这是在其他宗教国家很难出现的情景。也是因为这样,国家对佛教团体,寺院提供大量的物力、财力支持,使佛教能更长远地发展。
(二)、佛教在泰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泰国的教育部还专门设立了宗教厅,主要是为了国家和宗教组织之间的联系和协调。政府同样每年会支付一大笔费用给宗教厅,用于佛教文化的推广。而更重要的是政府会把佛教教义中有利于政府管理的内容援引进政治活动当中,让它们为政策的合法性和延续性提供强有力地支持。在泰国,执政者的政治生命不仅仅主要取决于政绩,还必须要从传统的宗教势力中获得支持,从而保证其政治上的稳定。
二、佛教文化对泰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文化对泰国的影响之深,之广是很难论述完全的。因此,这里我只提到两个方面:一是,佛教文化对泰国民众道德教育的影响;二是,佛教文化对泰国旅游文化的推动作用。
(一)、佛教在泰国的旅游文化中起到推动作用 1.佛寺众多,为观光旅游增加人文资源。泰国的泰拳,人妖确实是一大特色,但是观光佛寺也是去泰国旅游的重中之重。当你来到泰国,不管信不信仰佛教,都一定会被他的宗教氛围所感染。想必那不仅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首诗给你带来的押韵之感,而是真真切切的心灵震撼。这也要除去那些只为获取世俗利益而求签拜佛的人。
2.朝拜圣地,朝圣者络绎不绝。就像是西亚阿拉伯世界的麦加圣地那一样,泰国也是作为世界三大佛教中心之一。因此,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佛教徒前来朝拜,参加学术活动。朝圣者在推动泰国旅游业发展的同时,旅游业又将佛教的哲学理念推向了世界各地,推动了泰国的佛教文化向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3.佛教节日,为游客带来异地风情的氛围。泰国的民俗节日也是旅游的一大看点。而在这些传统节日里必然会看到佛教的影子。多数节日的目的还是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拜佛精神,保佑生活美好。现在更多的是一种娱乐行为。也是为泰国的人文旅游增添了不少看点。
(二)佛教文化对泰国民众道德教育的影响
佛教自古以来就有其独特的政治地位,统治者希望通过麻痹百姓以达到稳定统治的目的。但是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哲学,文学艺术的发展。在我的认知里,佛教并不是麻痹人类心灵的一种方式,而是一种德行准则,是推动时代发展的一种哲学思想。就如同冯德麦登曾在他的著作中写过:“一些学者认为,佛教根本不是宗教,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世界某个最伟大的精神领袖的教导。”
泰国的宗教教育是深入到学校内部,开设课程,使学生了解佛教,了解宗教仪式和节日。这使孩子从小就接受佛学思想,在一种崇尚安宁,礼让平和,乐于助人的宗教教义中成长。佛教中的种种教义都在教育着泰国人要积德行善,乐善好施,宽以待人等等良好的品德。这种宗教力量带动着泰国的基础教育模式,使泰国国民整体上具有与人为善、互助友爱的国民特质,形成了良好的国家形象。
在这里,我想提到一个观点,记不清是从哪里看到的了,大概意思是:“中国目前出现太多的通过欺骗公众来获取利益的行为,这是因为没有信仰,心里没有准则。”很值得深思的一句话。我们无法说让每一个中国人都信仰宗教,那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真的需要加强自己国家的道德教育。一个有公民道德责任的民族一定会让全体国民有一种源自心灵的力量。一个有公民道德的民族一定会是经济发展稳定,社会安稳的国家。
结论
泰国的佛教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形成具有特色的泰国教育方式,影响着每一代泰国国民。望有机会,我们也能深切体会泰国的佛教文化带来的心灵感受。
泰国的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本片论文的论述只是冰山一角。望通过本片论文的论述使您对泰国的佛教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以及兴趣。
参考文献
[1]邱理财.论泰国佛教文化的特点[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 [2]高源.佛教文化对泰国教育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4): 85—88.[3]黎玮君.论泰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与互补[J].青年文学家,2015(3),71—74.[4]张志平.泰国佛教的政治化——从宗教礼仪、功能、习俗上分析[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 [5]段绍阳.浅析佛教对泰国旅游业的影响[J].剑南文学(经典教范),2011(12),208—210.
第四篇:佛教文化
儒、道、释三教比较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时,中国本土文化已十分繁荣,儒、道等思想体系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并积淀为社会心理和民族心理。佛教与儒、道等本土文化,是宗教与非宗教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在理论思维上互有高下。一般说来,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以及两者的文化元素之间具有相通不相通、兼容不兼容、互补互斥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佛教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撞击、交涉过程中,与中国文化发生联系的机制主要是佛教思维,其内容和形式就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这是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发生交涉的重要根源,也是佛教渗透、转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
佛教价值观念的主要内容是人生解脱论。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多种原因和条件构成,并处于不断变化、流动的过程中。人生也是如此。人有生老病死的自然变化,有对自由、幸福、永恒的强烈追求,有从自我出发的无穷欲念。由于与不断变化的客观现实相矛盾、相冲突而不能得到满足,因此人生是痛苦的。中国僧人说,人的脸形就是“苦”字形,是一副苦相:眼眉是草字头,两眼和鼻子合成十字,嘴就是口字。佛教还认为,人要根据生前的行为、表现,死后转生为相应的生命体,这叫做“生死轮回”,轮回是无休止的。这样人就陷于不断的生死轮回的痛苦深渊中。佛教认为,人的理想、目标是解除痛苦、超脱生死轮回,就是解脱。解脱的境界称为“涅盘”,涅盘梵语原意为“火的熄灭”。涅盘作为佛教所追求的一种解脱境界,是通过佛教修持,熄灭、超越一切欲念、烦恼、痛苦和生死轮回而达到的理想境界。人生现实是痛苦的,这是现实性,人生理想是涅盘,这是超越性,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又要超越现实生活求得解脱,就是要由现实性转化为超越性,从而达到更高的主体性--理想人格。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价值观是重视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称人和天、地为“三才”,且有鲜明的人格意识,如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重视独立的意志、人格,提倡刚毅观念,强调自强不息。但是儒家又竭力主张等级制度,宣传浓厚的等级思想。儒家肯定人生是快乐的,主张“自乐其乐”、“乐天知命”。孟子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道家的价值观念和儒家不同,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对现实不满。与此相应,道家以个人的自由超脱为人生理想,个人不受约束,也不损害社会。庄子更提出“逍遥游”的观念,认为任何事物都不能超越自己本性和客观环境,主张人要各任其性,消解差别,超然物外,从而在精神上产生一种超越现实的逍遥自在境界,成为“神人”。佛教传入后产生的道教则主张经过修炼得道,使形神不灭,超越生死,变幻莫测,成为“神仙”。道教是乐生、重死、贵生的,认为人生活在世上是一件乐事,而死亡是痛苦的,人们应当争取长生不死,起码要竟其天年。
儒家是入世的,道家带有出世的倾向,道教是出世的,佛教也讲出世。在价值观念上,佛教与儒家是对立的,与道家则有相通之处,既同又异,主张超越现实是同,超越的途径、方式和目标不同是异。儒家更注重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而佛教认为生死事大,讲生也讲死,特别重视人的“来世”。生和死是人生的两个对立面,是一个十分严肃的整体人生观问题。儒家重视生,是一个方面,佛教重视死也是一个方面,两者可以互补。道教追求的长生不死,成神成仙,事实上不可能。佛教讲有生必有死,在理论上比道教圆满,更具有思想吸引力。
否定思维是佛教所特有的重要思维方式。佛教追求超越现实的人生理想境界,除了运用直觉思维外,还运用否定思维,以否定现实的真实,赞美肯定理想。这种否定思维是奠定在相对性的原理和以破为立的方法论的基础上的。佛教的基本哲学学说是缘起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因缘(条件、原因)和合而成,都是互为因果、互相依存的,都是相对的、变化的,并由这种相对性、变化性说明事物没有永恒实体,没有主宰,是空的。与缘起论相应,佛教还提倡以破为主,甚至是只破不立的思维方法,强调主观上对世界破除净尽是成佛的基本条件,甚至就是成佛的理想境界。佛教运用否定思维方式主要是否定两种真实,即主张主体和客体的空,这就是“人无我”和“法无我”的两个著名命题。“我”指实体、主宰。“法”,存在。人和一切存在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是不断变化的,是没有永恒的实体和主宰的,也就是说是空的。佛教还特别强调,人和事物都是“假名”,即假立的名言、名称、概念,并不是事物的本身,因此人们对外界不能执为实有。由此佛教又对主体提出一种思维规定,排除欲望、妄念、情感、意志、认识等精神活动,呈现“无心”状态,这种主观的思维等精神活动的寂灭,被禅宗视为是众生成佛的基本条件,甚至是成佛的理想境界。
在中国本土文化中,否定思维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和发展,儒家讲现实,不重玄想和否定。道家虽有批判意识,但它的顺应自然观念仍然是肯定思维的运用。道教多虚幻怪诞,但它肯定人的形神不灭,成仙得道。佛教的否定思维方式具有两重性,它在否定人和事物的客观真实存在的同时,也否定人和事物的主宰性、永恒性,并揭示了名称、概念和事物之间的差异、矛盾。佛教的否定思维方式受到儒家等本土文化的排拒,但却为具有强烈宗教意识和宗教需要的人们所接受,一些佛教学者并运用于哲学、道德、文学、艺术等领域,从而又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
形象思维也是佛教的重要思维方式,这是与佛教的宗教特质直接相关的。佛教既是人们受自然力和社会关系的压抑的表现,也是对这种压抑的超越。它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彼岸世界是排除卑俗的欲求、污浊的功利的。与之相应,它所描绘的人类应当超脱的地狱、饿鬼等是充满罪恶和痛苦的。这两种带有强烈反差的世界,极易使信徒或引生美感,或引生恐怖感,或抒发虔诚的情感,或抒发畏惧的情感。佛教用丰富、奇特、浪漫神异的意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去描绘佛国境界和地狱苦难,描绘佛、菩萨的法术威力,高僧大德的灵异事迹,这就要充分运用形象思维。佛教的形象思维既是具象思维,又是意象思维。具象思维是一种对特定的具体形象的反复、专一的思维活动,意向思维是一种内心的意想活动,在意想中形成各种形象,这两种思维是相联相通的。
佛教的形象思维具有自由无羁的联想、想象的性质,也是自身丰富的审美潜在力的艺术展现,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为文学艺术提供了大量的想象、意象。中国儒学、道学文化也都具有丰富的形象思维,在审美情感和表现方法等方面与佛教都有惊人的一致之处,但是它们的浪漫性、想象力远远不如佛教,也没有人类最高潜在力的神化,没有出世、超世的宗教审美价值。佛教对于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丰富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第五篇:佛教文化
塔
塔,起源于印度,中国古代据梵文和巴利文音译为‚ 堵波‛和‚塔婆‛,简称为塔,也称‚伟图‛、‚浮屠‛、‚浮图‛等。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释迦牟尼涅槃后,各地弟子筑塔藏他的舍利子以为纪念‚ 堵波‛遂成为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
由于塔造型精美,佛教僧徒又曾用金、银、琉璃、玛瑙加以装饰,里面还藏有舍利(佛骨)等宝物,所以也称为‚宝塔‛。塔这种建筑形式,随着佛教的传播而传入,并受到我国建筑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而演变成一种新的建筑类型。
中国塔一般由地宫、塔基、塔身组成,舍利安放在地宫中。塔身是塔的主体,塔级多为奇数,多为七级,所以有‚七级浮屠‛之说。塔在早期佛教徒心目中是崇拜的主体,建于佛寺的中心位置。我国古塔现存有3000多座。在塔的组合上有单塔、双塔、三塔、五塔和群塔。塔是我国古文化、古建筑中的一朵灿烂的齐葩。
根据塔的结构和建筑风格可分为单层塔、密擔式塔、楼阁式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傣族塔。我国单层塔大都建在隋唐时期,特别唐代较多,多为僧民墓塔,密擔式塔多为砖塔,实心建筑,一般不能登临。楼阁式塔是我国古塔中最庞大、艺术水平最高、最普通的一种造型。喇嘛塔是藏佛教的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源于我国元代,主要建筑在寺庙中。金刚宝座塔是密擔式塔的一个特殊形式,我国现仅存五座。傣族塔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十五世纪以后,便‚寺塔遍村落‛了。
塔是佛教建筑,但以它的历史久远性,建筑结构的多样性和孤峰突起的高耸性,成为重要旅游资源,并且后期冲出佛教范畴。在纪念地、风景区中建立起各种造型的塔,打破了周围单调、平淡气氛,勾画出生动的天际线,还起到引景、储景和鸟瞰观景的作用。
灵泉福园的主塔以楼阁式塔为结构标准,并把中国两千多年传统孝道文化和中国佛教经典以及古典建筑精髓,加上现代社会需求,使其从多方面完美结合。
地莲花
莲花为一种夏季开花的花。
在佛教的传说中,佛陀释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萨,下凡降生到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家。降生前,净饭王的宫廷里显现出八种祥瑞,百鸟群集在王宫顶上鸣声相和,四季花木一同盛开,尤其是池中突然开放出大如车盖的莲花。王后摩耶夫人得到预感退入后宫,凝神静思。这时,菩萨化做一头六牙白象来投胎……后来释迦牟尼得道,每当传教说法时,就以‚莲花‛为座,以‚莲花坐势‛为姿,双腿交叠,足心向上。这也是僧尼坐禅的姿势,莲花和佛教联系起来,成为佛教的象征,经典叫《妙法莲花经》。我国净土宗亦叫‚莲宗‛。在诸佛、菩萨的塑像中都是足踏莲花座,有时菩萨手持莲花枝。
佛教初创时以莲花为喻,一是为了迎合民俗的爱莲心理,以便形象地弘扬佛法,吸引信徒;二是因为佛教认为,现实世界一片秽土污泥,主张有志者努力修行,不受污染,超凡脱俗,达到清静无碍的境界。在佛教经典中,莲花频频的出现不仅是象征教义的纯洁高雅,也是常常被引喻为生命再生之依托,另外莲花亦代表着智慧,而法界生于智慧之中。
在忠烈陵祭拜大厅正中央的地板上(地莲花)是为地上涌起之莲花,她联系着地界与法界,代表生命不断再生和圣洁无暇。
地藏王菩萨
在忠烈陵祭拜厅里有一尊雕塑精致的地藏王菩萨,这位佛教中的菩萨是中国老百姓所熟知的。
相传,地藏王菩萨是‚愿‛的主持者。‚地藏‛是梵文‚乞叉底蘖婆‛的意译。他‚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故名。据佛经的故事中传说,他受释迦牟尼佛的嘱咐,在释迦已灭,而弥勒未生之前,发誓要在这一段时期尽渡六道众生,拯救诸苦,才升级成佛。因而,他的美名称号为‚人愿地藏‛。地藏曾发下大愿:孝敬和超荐父母;为众生担负一切艰难困苦;满足众生的生活需求;令大地五谷丰登、草木花果茂盛;祛除病痛,渡尽众生。在佛灭度1500年以后,地藏降迹为新罗国(今朝鲜)王子,俗称金,号乔觉。在唐永徽四年,他24岁时,剃发出家,带着白犬以及翻译,航海来到号称‚中国第一山‛的安徽九华山,一住就是数十年,在他99岁时跏跌坐化圆寂。据说其尸骸在石函中三年都未腐烂,于是众徒们在神光岭上建塔供养。九华山上的‚月(肉)身宝殿‛,即是地藏的成道处。
在主塔的祭拜大厅中有七十二尊地藏王,其所代表的正是化身在各方各地的‚地藏王菩萨‛,供奉七十二尊是因为七十二是地的满数,三十六为天的满数,所以分两侧供奉,一侧三十六尊。
地藏王菩萨在中国的知名度非常高,他和文殊、普贤、观世音齐名,合称为‚四大菩萨‛。
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是佛教王国里的神将,保护四方世界。天王像立在寺庙天王殿中两侧,塑像威武雄壮。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这四大金刚合称为‚四大天王‛。相传他们都是居住在须弥山腰的犍陀罗山上,各自率领八大神将守护东南西北四方天下。尤其具有摧邪辅正,护法安僧的作用,又称之为‚护世四天王‛。后来,随着佛教不断地传入中国,四大天王也因其所持的法器不相同,代表的吉祥之意不同,故四大天王又具有了掌管风、调、雨、顺之权。
南方增长天王,梵名‚毗流驮迦‛,守护南方净浮提洲(南赡部洲),又名护南金刚。面青色、穿青色甲胄,手持宝剑。‚增长‛意为令众生增长善根,保护佛法,不受侵犯。在中国传说中,因手持宝剑舞动,故称之为‚风‛。
东方持国天王,梵名‚提多罗吒‛,守护东方佛提婆洲(东胜神州),又名护东金刚。面白色,穿白色甲胄,手持琵琶。‚持国‛意为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用音乐感化众生,使之皈依佛教。在中国传说中,因手持琵琶弹奏,故称之为‚调‛。
北方多闻天王,梵名‚毗沙门‛,守护北方郁单越洲(北俱卢洲),又名护北金刚。面绿色,穿绿色甲胄,右手持宝伞,左手持银鼠(有时或宝塔)。‚多闻‛意为德福闻于四方,手持宝伞,以制服魔众,保护众生财富。在中国传说中,因手持宝伞挡雨,故称之为‚雨‛。
西方广目天王,梵名‚毗留博叉‛,守护西方瞿耶尼洲(西牛贺洲),又名护西金刚。面红色,穿红色甲胄,手中缠绕一条龙(有的是赤索)。‚广目‛意为能用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众生,对对佛教不敬的人用龙(赤索)抓来,使其皈依佛教。在中国传说中为龙群之首,使众生驯服、归顺,故称之为‚顺‛。
这‚风‛、‚调‛、‚雨‛、‚顺‛又寓意着‚五谷丰收‛、‚天下太平‛的崇高意境。
十八罗汉
‚罗汉‛是梵文佛经中‚阿罗汉‛的简称,它是小乘佛教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境界)。后来,将修行小乘佛教而达到此境界的出家人称之为‚罗汉‛。罗汉的任务是常住人间,护法和弘扬佛教。
清代以前,在各佛教庙宇中多塑有十八罗汉的塑像,一个个神态各异,惟妙惟肖,而今随着在宗教思想对生死体悟有其深远之义理,于是逐步被广泛地运用在各式宝塔的周围。这‚十八罗汉‛为佛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世的侍卫,他们经常成组出动,作为佛祖的先行者。这十八罗汉分别是:
舍利弗——智慧第一; 目犍连——神通第一; 摩诃迦叶——头陀第一; 须菩提——解空第一; 富楼那——说法第一; 摩诃迦旃延——议论第一; 阿那律——天眼第一; 优婆罗——持戒第一; 罗睺罗——密行第一; 阿难陀——多闻第一; 摩诃拘 罗——问答第一; 周利旃陀迦——义持第一; 梵波提——受天供养第一; 迦留陀夷——教化第一; 薄拘罗——寿命第一; 离波多——无例乱第一; 另:斯里兰卡和尚——庆友 中国和尚——玄奘
其中,罗睺罗是释迦牟尼的儿子,跟随其父出家做沙弥。其余均是佛祖 弟子,在佛祖涅槃后受佛的嘱咐,不入涅槃,常住世间,受众人的供养并为 众生做福业。
四大天王及十八罗汉乃聘请国内石雕艺术大师用高等石材——墨玉精心雕塑而成。将安放在主塔正门及神道两旁,守护着园内先德以求早日往生极乐。
忠烈陵彩绘
壁画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传统,其内容和题材大都起源于当时生产与生活的实践。而今因宗教思想对生死体悟有其深远之义意,于是逐渐被广泛地运用在各式宝塔陵园的选景设计中。
彩绘更是我国古建筑的一大特色。在塔园内绘有众多精美绝伦的彩绘作品,其内容皆取自源远流长的宗教经典故事,因此每一幅画除本身有观赏的艺术价值外,尚具有深奥的理念和意义,值得我们省思与借镜。
在忠烈陵普通塔位的慧光阁中,所供奉的地藏王两侧就绘有两幅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亲赴法会图。左侧骑狮的是文殊菩萨,文殊是梵文的音译略称,意译为‚妙吉祥‛、‚妙德‛。据说他在众多菩萨中以智慧和辩才居第一,美名尊号为‚大智文殊‛。文殊菩萨最典型的形象是头顶结发髻,手执宝剑,坐莲花宝座,身下骑一雄狮,象征着智慧、辩才、锐利和威猛,胁侍在释迦牟尼的左方。右侧骑白象的是普贤菩萨。‚普贤‛是梵文的意译,又称‚遍吉‛,以‚行愿‛著称。他主持一切佛的理德、行德,与文殊的智德、证德相对。‚德‛是指他所具有的延命之德;‚行‛,据说他曾发过十种广大行愿,要为佛教弘扬工作,故他的美名尊号为‚大行普贤‛。他最典型的形象是下身骑一头六牙白象,作为他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胁侍在释迦牟尼的右方。
文殊、释迦牟尼、普贤合称为‚华严三圣‛。
忠烈陵彩绘为普通型塔位的文化提升给予衬托,同时也使整体内涵得到融合和体现。
曼 陀 罗
曼陀罗是梵音。玄奘法师将其译为‚轮圆具足‛,指的是坛场,是密宗修行者在其精神世界交汇神灵的一种形式。曼陀罗所代表着放射与觉悟的过程,是宇宙的精神图书,用来作为禅定的助缘,行者往往都借着图绘曼陀罗,而在自己内心生起一个法界,以此来加强其冥想法界的心智。
曼陀罗也是宗教仪式的普遍表现形式,它充分体现了宗教仪式作为一种宇宙进程的本质。各种宗教仪式使用不同视觉感受和结构的曼陀罗。如用于冥思、治愈的曼陀罗;象征出生、成长、死亡这一生命进程的曼陀罗;抵制邪恶、疾病,渴望和平,用于祈祷的曼陀罗;传授高僧道德教义的曼陀罗;描述自然界各种变化的曼陀罗。
天花板上的曼陀罗乃表达一个精神宇宙的架构。
观 世 音
我国百姓妇孺皆知的观世音菩萨是‚悲‛的主持者。‚悲‛即恻怆他人之苦而生欲救济之心。‚观世音‛是梵文‚阿傅卢枳涅伐逻‛的意译,他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佛经中说,观世音原是印度一位国王的长子,名叫不。不 和他的父亲以及弟弟都随释迦牟尼出家修行,后来释迦牟尼给他父子改了法号,父亲称‚阿弥陀佛‛,两个儿子称‚观世音‛和‚大势至‛,父子三人合称为‚西方三圣‛。在唐代的时候,唐太宗的名字叫李世民,观世音同他重了一个‚世‛字,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讳而略称‚观音‛。
据了解在《法华经》中提到过的观世音曾说:‚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声音,皆得解脱,以是名‘观世音’‛。其意义是指能够普遍观察世界上的一切声音。所以信佛之人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或危险时,口中都会念念有词:‚观世音菩萨保佑‛。传说中,观世音菩萨为广化众生,经常根据情况显现各种形象,其化身特别多,所以有‚观音三十三应化身‛之说。相传,观音初为男性,大约在唐代时期才慢慢演化为慈爱、典雅、俊秀、飘逸的女性形象。观音还被称作‚千手观音‛或是‚千手千眼观世音‛、‚千眼千臂观世音‛。
‚千手观世音‛法相庄严、妙色超三界,具金色辉曜,头戴发髻,自观冠下垂绀发,住莲花台,放大光明。除两眼两手外,左右各有二十只手,手中各有一只慈眼,再各配二十五种众生生存环境,即千手千眼。千手千眼观音像,最重要的特征是四十二臂,如果手下伸,掌向上,叫施无畏手,能除一切众生之恐怖、畏惧;除锡杖手,慈悲维护一切众生;合掌生,令一切人和鬼神敬爱等等。
不管观世音菩萨能变化躲闪形象,最能深入信徒心灵深处的还是其大慈大悲的菩萨心,救苦救难的菩萨行,所以,菩萨之中,观音像前香火最盛。
菩萨来迎图
‚来迎‛是佛教中的术语。相传众生临终时,有阿弥陀如来或菩萨前来迎接,将众生带往极乐净土。‚菩萨来迎图‛所表达的是佛教济世排难,普渡众生的伟大精神。
在这幅‚菩萨来迎图‛中那象征西方极乐净土的‚福座纳骨宝塔‛高大雄伟;耸立画面正中央,而画面的主像——接引菩萨,面带微笑,呈现壮观、敬慕又蕴含温柔的亲切之情。这幅‚菩萨来迎‛正犹如连接生死,人间与天上的桥梁,而那众多慈悲热忱的来迎圣众更使人深深感念佛教所倡导济世,普渡众生的伟大精神。
十 二 神 将
‚十二神将‛壁画题材的由来,是综合了中国佛教所说的‚十二神将‛以及印度佛教‚十二药叉大将‛和中国传统六壬勘中的‚十二神‛理念,因此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在一般的佛寺中,十二神将往往在头盔上作出十二等奖生肖动物像,其实十二神将与十二生肖是两种理念相融于同一形象的极好证明。并且依据佛教经典中所记载着:这十二神在昼夜十二时辰以及四季十二个月份里,轮流率领眷属守护一切生命灵魂,因此当先人仙逝,根据其往生的时辰,暂厝于各侧殿内,直待满期前都是由这十二神将来守卫着。
这十二神将壁画的造型都是吸取了隋唐人物造型的气魄特点,采用富有装饰性的时代盔甲服饰,使各神将呈现气势磅礴、拔山盖世、凌越凡世的特征。画面中神将或刚猛暴烈,或狡狯机变,或慈善忠厚……,其神格气质与所属生肖相融一体,极具中国传统艺术中‚形‛与‚神‛的特质。
阿 弥 陀 佛
矗立在山顶的一尊大佛就是西方接引佛——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在我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据传说阿弥陀佛是月上转轮圣王和殊胜颜夫人的儿子,他在修行之前,乃是个国王,因受本国世自在王佛的影响,弃王位而出家修行,法名为‚法藏‛。修行时他曾立过重誓:成佛后愿显现出一个清静、快乐的世界——西方极乐世界,让十方(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方、下方叫做十方)里一切愿往我土的众生称念我的名号往生到此,享受种种快乐。后来信仰者们都称阿弥陀佛为西方‚接引佛‛。
阿弥陀的意译是‚无量光‛、‚无量寿‛,也就是光明寿命无穷无尽,难以计量。而且据佛教宣称,所有的佛身体都有光明。这种光明有两种:一种是常光,即每时每刻都发出的光;另一种是放光,此光因某种缘故才特地从身上各处放出。阿弥陀佛之光在十方世界中堪称第一,任何佛之光都无他的光照得远。其光可以无遮、无隔地普照十方世界,只照一个世界的日光、月光都与之无法相提并论。这不仅因为光照的范围相距甚远,而且因为阿弥陀佛之光不会刺伤眼睛,不会让人觉得烦躁闷热,不管照多久,人都会觉得清爽舒服。除此之外,这种光关还特别关爱念佛之人,像慈母一样照顾、保护他们。阿弥陀佛之所以有如此光能,都是因为其大慈大悲之心和所发之大心愿。
据说,阿弥陀佛在修行时曾发四十八个愿,其中有一个愿即为:我将来成了佛,如我之光有限,不能照遍无边世界,就不愿成佛。他成佛后,果然如愿以偿。
西游记人物来历趣闻
孙悟空
孙悟空在出世前,一日王母娘娘过生日,邀遍上界三十六位天神,凡界七十二位洞仙及四海龙王到昆仑山瑶池台参加蟠桃盛会,当天所用御酒是天上甘露酿制而成,十分香甜可口。观音菩萨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
酒席散后,东海龙王看观音菩萨面目泛红,兴致很高,就乘兴邀她到东海一游,顺便欣赏一下海底宝藏,说罢,二人乘祥云向东海飘去。
来到花果山的上空,观音口渴,落到山崖上,花果山的土地见观音与龙王驾到,忙从果园摘来一篮子鲜桃,献与他们,观音见桃鲜红可爱,便咬了一口,咬得过快,‚咯‛一声,桃核折断了观音半颗牙。观音见东海龙王与土地在场,不好声张,就将口中桃肉连同半颗牙,悄悄往身后轻轻一吐,牙顺势滚入石缝中。
这半个嵌在石缝里的牙齿,一是自身有灵气,二是受日月精华之孕育,终于慢慢变成了一个大石卵。一天,日月精华汇聚、电闪雷鸣,石卵突然爆烈出来,当中蹦出了一只大石猴,这便是后来的孙悟空。
沙和尚 沙和尚早在唐代就有原形出现,‚西游记‛杂剧中的沙和尚因‚带酒思凡‛被罚在流沙河‚推沙受罪‛。他自称是不服天地管辖的水妖,为怪伤人,并把取经人的头骨做成项链挂于颈上,以示凶残。后经菩萨路过说服规劝,一改往日风格,由涤沙神转为苦行僧,一起加入取经的队伍。
猪八戒
来自于印度佛经中的金色为者,自称‚摩利支天部干御车将军‛,是摩利菩萨的坐骑,因为盗了金铃,顿开金锁而潜藏在黑风洞中。
在小说中,他是天河里的天蓬元帅,因带酒戏嫦娥,激怒玉帝,被贬于凡尘,入坠于伏伶山,云栈洞。
猪八戒是食、色的象征,是人的伦理道德中最坏的一面。
唐僧
在小说中,他是如来佛身边的金蝉长老转生,十世修行,成为大唐名僧唐三藏,赴西天取真经‚大成经‛,能超渡亡者升天;能渡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形是状元郎陈子春与殷温娇所生其子之一,据传说,他得名师指点,去往西方取经。他的三个兄弟,修行成仙,掌管天宫、地宫、水宫这三元宫。
白龙马
菩萨为猪悟能摸顶受戒后,驾腾云雾离去。突然,听见空中有一条玉龙叫唤,菩萨近前问曰:‚你是何龙,在此受罪?‛那龙道:‚我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我父王表奏天庭,告我忤逆,玉帝把我吊在空中,打了三百杖,并不日遭诛,望菩萨搭救。‛菩萨闻言,遂带它上天庭面见玉帝道:‚饶它性命,赐与贫僧吧,让它与取经人做个脚力。‛玉帝闻言,即传旨赦它无罪,送与菩萨。小白龙当即叩头谢恩,听从众菩萨使唤,菩萨把它放入深涧中,只等取经人来,变做白马,上西方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