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来组织部为了什么,在组织部干了什么,离开组织部留下了什么”大讨论学习心得
“来组织部为了什么,在组织部干了什么,离开组织部留下了什么”大讨论学习心得
到组织部已经有三个多月的时间了,从一开始对组织部的工作和性质知之甚少,到现在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段过程对我来说既是新奇的同时也充满挑战的。回想当初我来来组织部的目的:一是为了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二是希望自己能为老百姓干点实事。
在我来到组织部之后,单位把我分配到了组织部办公室,我便开始了自己的组织部工作。一开始,我连基础工作都不会做,打印文件都会出错,但在科室主任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很快的学会了这些基本的日常工作,这也让我体会到:在组织部,任何一项工作如果要做好,都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工作,更不能应付差事,而是要全力以赴,更要对工作精益求精。我也慢慢理解了,为什么组织部要经常加班,其实除了工作多、任务重外,更多的是领导要求高,各科室的同志责任心强,想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在组织部,我感受到了这里工作的快节奏,也感受到了这里浓厚的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每个人都有我值得学习的地方。在领导和同事深深感染之下,我也暗暗地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要认真学习,虚心求教。在组织部,每一位同志都是自己的老师,要虚心向每一位同志学习他们的长处,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二不求回报,无私奉献。作为一名年轻的组工干部,我对组织部的重要作用可能还没有一个完全透彻的认识,但我知道,自己的工作不仅仅是本部门的工作,同时也对全县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我将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受得住辛苦,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从一进组织部的时候就要树立不求名利,踏实工作的工作作风,始终胸怀大局,无私奉献,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
在组织部工作就是要全力以赴,但我知道,这里不会是我长久工作的地方,因为组织部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还有大批的好同志需要到这个熔炉里提升自身能力,当我们有了一定的工作能力,可以为温宿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时,那将是我离开的时刻。我想起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那句话:“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我想,当我离开的时候,我应该不会后悔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岁月,因为无论做什么工作,我都尽力而为了,我相信,我的付出会让组织部这三个字更加有力量,也会让组织部的工作更加优秀。
第二篇:进组织部为了什么,进了组织部干了什么心得体会
在深入推进“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过程中,前段时间,县委组织部召开了“进组织部为了什么、到组织部干了什么、在组织部和人家比什么”专题大讨论,通过深入的讨论分析,我认为,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和岗位职责,深入进行个人党性分析,做党性做强干部。
进组织部为了什么,问一问自己的动机。当初调进组织部工作是什么动机?是为了享受“组织部下来要盛情款待,宣传部下来要热情接待,纪委下来要认真对待”的虚荣?还是为了“跟着组织部,天天有进步”的升迁?抑或是为了“组织部是最锻炼人的部门”的能力提升?我认为,动机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决定着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动机不纯,则不能解决好为谁服务、为谁发展、为谁创造政绩的问题,终日唯上不唯下,务虚不务实;动机纯净,则对党忠诚、心中有民、甘为人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为民办实事,谋福利。
到组织部干了什么,看一看自己的作为。要紧紧围绕“勤、实、公、廉”四个方面,对自己到组织部以来开展的工作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看一看自己是否勤勤恳恳,立足本职岗位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成一行;看一看自己是否求真务实,能够做到表里如
一、执行如
一、说做如
一、始终如一;看一看自己是否公道正派,一杆尺子到底、一个标准行事、一身正气做人;看一看自己是否清正廉洁,不为权所惑、不为利所动、不为名所累,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要从思想作风、素质能力、工作方式方法、制度建设等方面认真开展自查自省、互查互议,对于没有达到组织工作的要求的,深刻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在组织部和人家比什么,找一找自己的差距。以“远学王彦生、近学尹中强”活动为契机,在部机关内部开展以“比政治,看党性觉悟;比品德,看公道正派;比学习,看理论水平;比奉献,看敬业精神;比创新,看工作亮点;比业绩,看工作成效;比作风,看求真务实;比团结,看思想境界;比自律,看廉政纪律;比形象,看群众认可程度”为主要内容的“十比十看”活动。将十个方面的内容细化为50个小项,我们要逐一对照,认真查找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定期对组工干部十个方面的表现进行检查、评比,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第三篇:“进组织部为了什么,进了组织部干了什么”心得体会
“进组织部为了什么,进了组织部干了
什么”心得体会
“进组织部为了什么,进了组织部干了什么”心得体会
那一世范文网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http:///
“进组织部为了什么,进了组织部干了什么,到了组织部与人家比什么”的心得体会
在深入推进“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过程中,前段时间,县委组织部召开了“进组织部为了什么、到组织部干了什么、在组织部和人家比什么”专题大讨论,通过深入的讨论分析,我认为,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和岗位职责,深入进行个人党性分析,做党性做强干部。
进组织部为了什么,问一问自己的
动机。当初调进组织部工作是什么动机?是为了享受“组织部下来要盛情款待,宣传部下来要热情接待,纪委下来要认真对待”的虚荣?还是为了“跟着组织部,天天有进步”的升迁?抑或是为了“组织部是最锻炼人的部门”的能力提升?我认为,动机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决定着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动机不纯,则不能解决好为谁服务、为谁发展、为谁创造政绩的问题,终日唯上不唯下,务虚不务实;动机纯净,则对党忠诚、心中有民、甘为人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为民办实事,谋福利。
到组织部干了什么,看一看自己的作为。要紧紧围绕“勤、实、公、廉”四个方面,对自己到组织部以来开展的工作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看一看自己是否勤勤恳恳,立足本职岗位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成一行;看一看自己是否求真务实,能够做到表里如
一、执行如
一、说做如
一、始终如一;看一看自己是否公道正派,一杆尺子到底、一
个标准行事、一身正气做人;看一看自己是否清正廉洁,不为权所惑、不为利所动、不为名所累,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要从思想作风、素质能力、工作方式方法、制度建设等方面认真开展自查自省、互查互议,对于没有达到组织工作的要求的,深刻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在组织部和人家比什么,找一找自己的差距。以“远学王彦生、近学尹中强”活动为契机,在部机关内部开展以“比政治,看党性觉悟;比品德,看公道正派;比学习,看理论水平;比奉献,看敬业精神;比创新,看工作亮点;比业绩,看工作成效;比作风,看求真务实;比团结,看思想境界;比自律,看廉政纪律;比形象,看群众认可程度”为主要内容的“十比十看”活动。将十个方面的内容细化为50个小项,我们要逐一对照,认真查找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定期对组工干部十个方面的表现进行检查、评比,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第四篇:组织部跟班学习心得
根据市建设局党委的安排,我有幸到市委组织部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跟班学习,主要是熟悉机关工作规程、党报党刊订阅的整理、档案的编制以及各类组工知识的学习。学习时间虽短,但收获很大,感触颇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感言”:
感言一:必须将学习做为工作的一部分
在没有跟班学习的时候,我在单位除了每周五集中学习外,平时主要是根据需要进行一些与业务有关知识的学习,虽然学习没有间断,但缺乏计划性和深入性,对学习的认识也很片面,只是在需要用的时候,才想起来看书、查资料,特别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很欠缺。
在跟班学习的第一天,组织部的杨主任就对我们新来跟班学习的同志提出了要求,希望我们明确本次学习的目的,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将各类知识和各种方式的学习作为工作的一部分,这样的习惯不仅仅是在跟班学习的这几天,在今后工作中也要逐步养成和持续下去。杨主任给我们提供了党建知识、信息写作、公文写作等书籍,要求我们只要一有时间就要看书学习,并写出一定量的读书笔记。开始我以为这只是针对跟班学习的同志,在每天的接触中我发现组织部的同志每个人都有一个厚厚的学习笔记本,每天在阅读党建杂志和各类书籍时,都会有所记录,在工作闲暇时,就在看书、学习,通过耳濡目染,我们新来的同志也养成了有空就看理论书籍的习惯。这使得我在跟班学习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每天除了处理交予我们的工作外,其他时间就是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组织部的同志还教授了我们学习方法,要求在学习每篇文章时要从中找到掌握的重点,并对有疑问的地方及时请教,在写组工信息的时候学会加以运用和整理。两周下来,我系统地了解了党支部工作手册中的重点内容,从新时期党员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党员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到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意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想这应该是我在跟班学习中收获最多也是体会最深的一点。
感言二:必须树立正确的工作作风
在组织部办公室的办公桌上,立着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我是一名组工干部,请您监督我”,虽然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却体现了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结合跟班学习的两周,让我深刻的感觉到,组织部在处处树立一种优良的工作作风。在实际工作中,我了解到信息调研室是组织部的一个重要部门,它与各科室有着紧密地联系,经常深入基层做调研工作,是组织部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纽带,编写论文、调研报告和教案进行材料汇总、工作总结和宣传教育工作,工作繁杂,但在这里却能充分体会到一种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同事们积极配合,相互协调,部门有很强的凝聚力,不管是对待领导还是来访的群众都热情、诚恳,我想这对整个组织部规范、有序地运转,提高工作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今天的社会,大家都希望在一种良好的人文环境中工作、学习,既能在其中体会到工作给予个人的价值体现,也能体会到集体引导个人的思想追求,更能体会到社会给予个人的人文关怀。这种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发扬诚恳、热情、敬业的工作作风是我应该积极学习和长期保持的,我想这也是我需要积极追求的。
感言三:要认真严谨的对待文字工作
组织部门性质决定了从事组织工作的同志必须经常和文字打交道,必须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也必须以一贯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来对待。大量的文字工作任务都要用书面的形式来表达,一旦予以印发代表的就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形象,代表了组织部的形象、市委的形象。在跟班学习中,每天同事们都在撰写信息、编辑信息、下发上报信息,通过这项工作,我对严谨的对待文字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些组工信息凝聚了组工干部的大量心血,都是各地好的做法与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只有严谨的对待,才能完善地表达出来。每一篇组工信息印发前,通常都要有几道工序,内容编辑、文字校对、版面调整等等,经常是一篇信息要四五个同志经手,大家都很谨慎、认真,虽然自己是科班出生,但这样的态度让我很受触动,这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责任心的表现。
两周的跟班学习虽然很短,但我开阔了眼界、学到了不少的知识,更学到了好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我想这对我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也要努力的完善自己,使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第五篇:组织部来的年轻人
王蒙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在第9期《人民文 学》上发表。作品描写了某区委组织部新来了个年轻人林震,他 了解到组织部长刘世吾和工厂建党组长刘新对生活缺乏热情和敏 感,对工作不讲原则,对人民失去了责任感,使基层党组织在发 展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林震尖锐地批评了机关工作中的消极因 素。
小说表现了强烈的反官僚主义、主观主义的思想主题,刘世 吾这个官僚主义者形象的塑造也具有典型意义。
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分类:学习快报
分析《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简析《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主题思想《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发表于1956年,是较早反映社会主义体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揭露官僚主义的作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揭露和描写了多种类型的官僚主义主义。北京市某区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李宗秦是个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官僚主义者。区委组织部第一副部长刘世吾是一个革命热情衰退,似乎看透了一切,对错误采取冷漠麻木态度的官僚主义主义者。区委组织部工厂建党组组长韩常新是个浅薄的官僚主义者。麻袋厂厂长兼党支部书记王清泉是个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作风简单粗暴的官僚主义者。以揭露共产党干部的官僚主义为主题的作品,建国后一段时间里几乎是空白。这篇作品是较早的,有突破“禁区”的意义。作品描写党中央所在地首都北京某区委的领导,这是较高层次的党的机构和干部。艺术描写也较成功,因而在文坛和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2.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中的刘世吾形象作品中的刘世吾是一个革命意志逐步衰退的领导干部形象,作品成功地表现了他从一个革命者蜕变为官僚主义者的真实面目。刘世吾有一句口头禅“就那么回事”,他似乎什么都了如指掌,也什么都看透了,对工作中的缺点、干部中的问题,不是看不见,而是无动于衷,失去了理想,随波逐流。他善于找出各种理由,诸如工作要分清轻重缓急啦,条件不够成熟啦,缺点是前进中的缺点啦等等,把自己的官僚主义作风和蜕变的灵魂掩盖起来。作者也写了他对昔日斗争生活的怀恋,自己对现状的不满,写出了一旦“条件成熟”后雷厉风行的果断行动,从而使这个人物更加真实可信。分析刘世吾形象及其意义刘世吾是一个颇有深度的官僚主义;他有一定的革命经历,工作能力很强,“一下决心,就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出色。”但是,他对损害党和人民得益的错误、缺点,却麻木不仁。他的口头禅“就么回事”,表现了他看透一切、极端冷漠、不思进取的人生态度。作品的深刻之处,还在于揭示了刘世吾的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论,刘世吾年轻时也曾充满革命热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涉世的深入,阅历、经验的丰富,如何永远保持年轻时的单纯、热情、朝气,这是刘世吾形象的另一方面的典型意义,也是作品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3.简析林震的性格特征及其在作品中的作用。林震是一个有理想、有朝气、富于原则性和正义感的青年党员干部。他满怀热情地踏入社会,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复杂现象,他感到困惑,并引发了他的思考和斗争。林震在作品中还有结构上的作用。作品是以林震到组织部后的所见所闻所经历所遭遇为结构线索的;是以他为视角,通过他的眼光,刻画了一系列官僚主义者,尤其是塑造了颇有深度的刘世吾的形象。4.分析《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塑造人物的对比手法小说塑造人物运用对比手法,在人物间形成多种对比。对比突出了各人的性格特征,显示了丰富多样的性格,加深和扩大了作品的主题意蕴。林震和刘世吾构成性格对比。林震、赵慧文、刘世吾构成连锁对比。刘世吾和韩常新、李宗秦及王清泉也构成对比。5.简析《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叙述结构特征叙述结构特点是:(1)从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林震的角度,通过他的眼光,他到组织部后的经历,描写了组织部的情况与问题,塑造了刘世吾等官僚主义者的形象。因此,林震这一个物,既有思想、性格上的意义,也有结构上的作用。(2)小说以组织部处理麻袋厂党支部的问题为中心情节展开叙述,线索单纯而清晰,结构严谨。
(二)、《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的青春情怀
这篇小说写了一个名叫林震的年轻小伙子,是个教师,年轻共产党员,新调到一个区委组织部工作。组织部主要是管理党的建设,包括入党、整风等问题。这个年轻的共产党员就从一个小学校,一个很单纯的环境被派到了区委的组织部工作。他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希望,共产党对他而言是非常神圣的,而他现在要做党的工作了。他觉得神圣得不得了,他去时随身带了一本书,一本苏联小说,名叫《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这是那个时代非常走红的书。它写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即总农艺师,她参加了集体农庄之后,和拖拉机站长进行了一场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这女孩子非常勇敢,独身对官僚主义进行斗争,付出了代价。
这个女孩子叫娜斯佳,那位叫林震的小伙子就在书的扉页上写了“我要做娜斯佳那样的人,像娜斯佳那样生活”这样的话。他一心想投入到一场壮丽的事业中去,可他所面临的组织部,充斥着非常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当他下到基层去调查,去发展党组织时,他发觉下面的情况非常不如人意。最使他失望的是,他们组织部第一副部长,是一个很聪明、智慧、透彻的人,他把什么事情,党、党的组织都看得非常透彻。他是一个真正的老革命,一点不掺假的。当林震和这个副部长接触时,便非常奇怪一个搞党的工作的革命者会那么没有热情,面对那样一个令人不满意的局面,他却泰然处之。林震的疑惑非常强烈,更困难的还在于他所面对的官僚主义并不像小说里那么明确和清晰,他仅是感觉到一股非常平庸的空气,没有什么好,也没有什么不好,好和不好都不那么区别明确。
部里有一个女同志,年龄比他大,在组织部已经工作过一段时间了,她向林震描绘那些老资格的工作者:“他们的缺点散布在他们工作的成绩里面,就像灰尘散布在美好的空气中,你嗅得出来,但抓不住,这正是难办的地方。”这样子,他无法去过滤它,把好坏清楚地过滤出来。这时他发现有两个世界,都是他无法解释的,一个是小说的世界,那么清清楚楚的,好是好,坏是坏,前进是前进,退步是退步,而另一个生活的世界,却是那么含糊,他觉得这个世界实在不对劲,但他指不出来。他有时候站在局外,站在院子里,听见打字机哒哒响,开会的报告声和发言声,电话叮铃铃响,人们跑进跑出,不禁感受到组织部的沸腾的气氛,使他挺感动,但当他走进去,又抓不住了,到处是琐碎事物,平庸气息,每个人都抱着公事公办的态度在履行义务,仅此而已。就是这么一个很平庸的组织部,居然是在为党工作,并且产生成果,尽管成果不能使他满意。比如说他们解除了一个有问题的厂长的职务,对他进行了处理,且发展了党员,写出了很多报告,工作还在前进,速度虽不尽如人意吧,但毕竟没有退步,还是在进步。但整个气氛完全不是他所想象的。其中有一个场面写得非常好。
在经过多方面的努力之后,组织部开会,终于决定处分这个有问题的基层厂长。这天晚上,开完会后,组织部副部长刘世吾,老党员,和林震一起去吃了夜宵。这段写得非常感性,一种又亲切又疏离的感伤气氛,又复杂又单纯,触手可及,如同手能摸到一样,我们可以用“贴肤”二字来描绘这种感觉。他们俩在一个小铺子里,要了馄饨,老党员还要了白酒,他喝了口酒之后,说话了,说他这是第六次参加处理犯错误负责干部的问题了,头几次我的心很沉重,党的工作者是医生,他要给人治病,他自己却并不轻松。他开始叹苦经,说自己的经历,然后他问小伙子今天是几号,是5月20号,老党员说噢5月20号,9年前的今天,青年军208师打坏了他的腿。这时候林震忽然发现,他眼中的一个平庸世故的老党员,实际上有着壮丽的过去,流过鲜血。林震他还没有见过鲜血呢。当革命在局部进行时,那么烦琐,平常,可是壮丽的事业也就此发生。那天晚上的谈心,刘世吾很动感情,他说了些心里话:
据说炊事员的职业病是缺少良好的食欲,我们是党的工作者,我们创造了新生活,结果生活反倒不能激动我们。
这时候的林震,他所有的判断力都失去了,他陷入了真正的怀疑之中,他没有判断力了,他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一个他所激烈批评过的前辈说的这些话使他看到他的也是非常热情的过去,单纯的过去。那么他怎么解释今天呢?又如何判断今天的好坏?今天,你说他不对,他又明明在创造成绩。
正好这时,又发生了一件与爱情有关的事。
那个叫赵惠茹的女同志,比他年长,对他非常亲切,使他到了新单位感到温暖。他到她家去,就身心感到休息和安慰。这时候却有了传言。也就是在那一天晚上,这个副部长告诉他:你要注意些,她对你的感情有些不对劲了。
这对他又是一个很大的刺激。这时候他还不懂得爱情,他非常年轻,从来没有经历过男女之爱,他一下子面临了一个新问题。他回到宿舍里,坐到床上,衣服已经被雨淋湿了,他陷入一种忧伤的心境,他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他整个人都陷入一个迷宫似的情景中去了。这时候王蒙在文中表现出的一种少年人的心境是非常动人的。他不是成年人,辨别不了是非,可这些麻烦都围绕着他,使他无法脱身,他根本不懂得爱,可他碰到的第一件感情的事是这样的,他无法判断那女同志是对他好,还是别的什么,他自己对她怎么样,他也不知道。他什么都不知道。
我觉得处女作里表现的感情,根本不是我们后来所能表达的,后来爱情这个词已经被说滑了,随便就能出来,而且对爱情有很多解释,很多定义,写爱情可以写整整几本书,可以成篇成篇地去表达爱情,可是全都没有像处女作里面那种小心翼翼的心情,他简直不敢去触动那话题,他不敢碰它,一碰就难过,这种忧伤是不可名状的,因为理性还没有来临。一切事情似是而非,又似非而是,就这么混在一起,像灰尘里面的优点一样,这里面充斥的是一种温柔的怀疑。怀疑的尖锐性是掩埋在温柔底下的。这怀疑对他的折磨非常强大,因这怀疑是真实的感受,而不是理性的结论。每个少男少女初次面对社会时,都会有这类惶惑的心情。谁都没有错,可他就是受挫。就是在这种怀疑之中,产生了一个世界,这世界不那么完整,但却是真实可信的,具有原初的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