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5月新基础教育读后感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许麦芬
常听人说,学生的幸运是遇到一位好老师,而我想说:座位教师我的幸运是人生旅途中有花样的学生陪伴,倾听花儿尽情绽放,我们的生命才会饱满丰盈。这是我学习“新基础教育”的最大感悟。
初读此书,感悟肤浅,但一本好书的最大价值是耐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初读无味,继之有感,再读如佳酿。《新基础教育》以它独特的魅力,充满活力的脚步,在反复研读中让我顿悟,在不知不觉中迈出了课改的脚步……
通过学习,我对“新教育观念是新基础教育之魂”有了全新的认识,它包括三个层面:即基础教育的价值观,学生观,学校教育活动观。
感悟之一来自于第一层面:教育要“面向未来”。无论从社会的角度还是个体的角度看,基础教育永远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所以,在时间的价值取向上,增强未来意识是新基础教育的重要观念。而对“生命性”的理解是:在现实的基础教育中常常忽视了对象是“人”,是具有世界上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的生命,忽视了教育是面对处在人生最重要时期的、具有奠基意义的“发展中的人”——青少年,同时,还忽视教师同样是一个有多种需要和能力、具有发展可能的人。强调基础教育要有远虑,不可只求近利。要为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就是基础教育所要体现的“社会性”。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张桂芳
感悟之二是如何看待学生。在这一点上,根据以前的经验,总是把学生看作是接受教育的被动者,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或服从教师。而新基础教育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被动学习上升为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都发挥出来,使学生实现智慧和才能的发展。同时,在新基础教育过程中,承认差异,关注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机智,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各自的特长和个性能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
感悟之三就是学校教育活动观的更新,我的理解是“决战课堂”。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新教学理念,就要:1.为学生提供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包括时间和空间)2.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3.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要求教师学会“倾听”。4.加强“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5.丰富课堂师生的互动关系。6.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搭建展示他们才能的舞台,使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最关注的是生命的整体性和人的发展的能动性。可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是把学生当作一个生命体了吗?我以前始终都是把学生看作认知体,认为只要让他们在各式各样的考试中有一个好成绩就行了。从来不会考虑,教育对于学生和教师生命成长的意义是什么。叶教授的话让我真正开始认真思考:怎样的教育活动是最利于生命成长的。首先我认为要改变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关注学生的表现,倾听学生的意见,开放课堂,给学生创造一个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氛围,改变学生的发言方式,用“我有个建议”“我还想补充”……其次做好自我反思,就是针对课堂中出现的种种弊端进行思考,然后确定在以后的教学中该如何改进。
出了问题,我不能只是一味的寻找学生的问题,也要反思自己。例如课堂上学生思想注意力的不集中,纪律的涣散,不能仅仅从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这个方面去反思,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难道不应该从教学方法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直观性,教育理念的先进性上去反思考虑吗?再例如学生成绩考得不理想,就责怪这些孩子学习不努力,智力落后;学生课间吵闹,就批评他们不能遵守纪律,调皮捣蛋。如此一味地强调学生方面的原因,而忽视了自身的原因。以前我认为只要上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踊跃,看起来热热闹闹,这堂课基本上就算成功了,就可以说把课堂还给学生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想法。真正意义上的好课,不仅要看这种表面的活,更重要的是学生从思维深处真正活起来,学生表面的活是基于他们经过理解而来的,而不是为了纯粹的表现。看来“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真的不是一句简单的话说说就行。
真的希望作为太阳底下最灿烂的职业,人民教师中的一员,我的一言一行不会辱没教师的角色,不会辜负人民赋予我的神圣使命,别无选择,我惟有学习,学习,再学习,以全新的思想和行动用心去饯行叶澜教授的教育思想,在时间中去验证其理论。
我愿意成为太阳花丛中的一朵,虽不起眼,却能在阳光下灿烂开放,我更愿意与我的学生们一起在“新基础教育”这一片太阳花中,共享阳光雨露的滋润,尽情绽放!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张文玲
我们对《“新基础教育”论》这本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和熟悉。一种牵挂、欲罢不能的情绪随着新学期的来临,日益明显。在 随后的校本培训中,有幸聆听了李家成对本书的精彩导读,目睹了他充满激情与智慧的学者风范。精神振奋之余,信手翻读,有感于其中的一些描述:新时期基础教育观中强调重视“生命性”,认为身处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尽管他们拥有生命最宝贵的时候,却并不知道这一时期对于人生的独特重要价值;尽管拥有各种发展的可能,却不知道如何选择,如何学习,如何努力。最最懵懂少年期,正是成长烦恼时。即使让现在的我们回首看这段时光,我们依旧看不清,说不明是怎样度过的。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暑假,在等待中六年只晃了一晃就走远了。烦恼着作业,烦恼着考试,烦恼着大人的叱骂,这些烦恼也早已飘摇得无影无踪。我的少年时代,远远不像那时老师常挂在嘴上的那句话“你们像早晨 8-9 点钟的太阳,世界是属于你们的”。虽然这激动人心的话语,曾多少次激发年少的豪情。可仅此而已,我相信那时的世界从来就没属于过我们,相反世界老是悖离我们的意愿,不是吗?曾经眩目的也仅仅是那年龄,那青春的年龄。只有那年龄说明着我们曾经拥有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候啊!重视“生命性”这样的话,确实令我深有感触,如果我们致力于教育与学生的生命血脉沟通,如果可以表达出那天真快乐的真实生命形态,这是幸事!
书中还有这样的一句话:差异的两端可能是白痴,也可能是天才!白痴往往很快被识别,引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而天才则有可能被看作怪癖、不守规矩等,遭到更多的批评或限制。强求一致,可能扼杀天才。谁能知道从事教育一辈子的老师,又有几人能有幸教到个把天才,却常常要背负扼杀天才的罪名!这是我原来的认识,原来我不懂,现在却明白了,只要我面对学生一天,就必须面对学生的差异。我们很可能由于对人的认识的“偏差”,会固执地让学生变成我们眼中的模样。如果以新的眼光看待学生,才能激发学生身上隐藏的巨大能量,从他们今天的行为中看到明日的辉煌!《“新基础教育”论》里不乏这样的话,这样的思想:尊重学生,生命的自觉成长。像是一个丢失了理想的人,在重新找寻理想,“新基础教育论”试图让教育者回归理想。就是像她所说:“教师从每一节课中都能得到生命的满足。”语言中有由衷的深情,洋溢的激情,让我不止一次叹服:新基础真的是春天的事业!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朱家吉
在空闲时间里,我每天都坚持读叶澜教授撰写的《新基础教育》,这本书的理论性很强,我觉得有的地方我还没有能力去真正地理解,但有的地方我觉得很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切实际,比如叶澜教授倡导的 “新基础教育 ”追求的学校效应概括为四句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留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这四句话,我觉得非常有针对性,形象生动地勾勒了转型前后学校日常实践的不同形态,呈现了“新基础教育”理念所追求的“生命活力”、“教师智慧”、“学生成长”和“主动发展”等主题词。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能够在工作之处就接触到叶澜教授的新基础理论,我觉得我很幸运,这本书我还需要一遍遍地拜读才能慢慢地透彻地领悟其精华和寓意,我的感受很深,其中,我对书中教师角色理想重建感悟较深。
书中指出,教师要主动从传统的角色定位中走出,形成新的角色理想,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实现自我更新。我认为,传统的教师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这是自古就有的真理,然而,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还想再加上几个词:创新,与时代接轨。
今天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完成传递人类文化、知识、技能上,停留在让学生只知学习与继承,不思也不会创造的水平上。把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点燃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让他们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发展的积极人生,树立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高远志向,才是当代中国教育特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价值。与此同时,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和作为教育专业人员的教师,其自身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问题,也以从未有过的鲜明方式突显出来了。因为,“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
所以,我会不断进行自我的创新,以造福于我的学生们。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朱家吉
无论是作为学生,还是作为教师,我们每一个人都亲身经历并参与书写过一段共和国的教育史,由于各自所处时代不同,这段教育给我们留下的精神印记和教育气质也不一样,叶澜教授文章读后感。
60后教师,生于国家浩劫却又是一个火红而单纯的岁月,高等教育尚属于精英教育,为理想和事业而献身——“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是这代人接受的最初的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双基”、强调基础是当时最重要的教育理念。70后教师,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春天里,比60后少了磨难,多了冲劲和活力。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建构是当时教育改革的重点,同时,应试教育的激烈竞争也拉开了大幕。80后教师成长在物质文化生活飞速发展时期,也是高等教育全面扩张走向大众教育的时期,教育改革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推进,却又是应试教育进入登峰造极的时期,这一代教师个性强、视野开阔、知识更新快,但在知识素养、责任心、进取精神等方面由于个体的差异显得参差不齐,优秀教师成长速度、崛起规模明显落后于前辈教师,读后感《叶澜教授文章读后感》。现如今,我们面临共同的教育背景与时代要求,三代教师都面临机遇和挑战:60后教师如何延长职业高峰期,涌现更多的名特级教师和避免少部分教师被边缘化;70后教师如何成为各级学科带头人,如何实现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转型;80后教师如何提升综合素养,成为令人放心的优秀后备教师群体。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
叶澜教授在文中告诉我们,一方面教育随时代在发展,不断提出需要我们解决的新问题。另一方面,教育也是有规律的,比如夸美纽斯、凯洛夫至今仍有研读的价值,“文化要传承发展、个体要成长发展,都不能没有基础”。同时,教育更应该具有生命本源价值,如“知识、技能的习得、运用和发展是人生一辈子不能没有,且是易见、易识和可变的。但教育,尤其是青少年时代所经受的教育,对个人心灵、精神、气质的孕育,却留在生命的深处,在需要的时候,它会唤醒内在的力量,以一生的积累和独特的姿态,去回应所面临的时代,去圆心中的梦。”这恰恰是应试教育所缺乏的。
所以,叶澜教授在这篇文章中用她对共和国六十年教育的亲身经历、体验与反思告诉我们,我们要为共和国六十年的教育成就欢呼,我们更要理性地对待教育六十年的发展历史,明确新时期的教育责任,我们要做“经师”,为学生传授知识、答疑解惑,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学业知识基础与方法基础,我们更要做“人师”,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唤醒学生内在的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在学生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播撒希望的种子,赋予学生征服前进道路上可知的和不可知的困难、挫折的勇气和力量。
我们需要好的分数,这是教育现实给我们的无可奈何的宿命。但是,除了分数,我们还能为学生做些什么?这是教师这个职业赋予我们的责任。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刘爱云
在空闲时间里,我每天都坚持读叶澜教授撰写的《新基础教育》,这本书的理论性很强,我觉得有的地方我还没有能力去真正地理解,但有的地方我觉得很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切实际,比如叶澜教授倡导的 “新基础教育 ”追求的学校效应概括为四句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留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这四句话,我觉得非常有针对性,形象生动地勾勒了转型前后学校日常实践的不同形态,呈现了“新基础教育”理念所追求的“生命活力”、“教师智慧”、“学生成长”和“主动发展”等主题词。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能够在工作之处就接触到叶澜教授的新基础理论,我觉得我很幸运,这本书我还需要一遍遍地拜读才能慢慢地透彻地领悟其精华和寓意,我的感受很深,其中,我对书中教师角色理想重建感悟较深。
书中指出,教师要主动从传统的角色定位中走出,形成新的角色理想,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实现自我更新。我认为,传统的教师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这是自古就有的真理,然而,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还想再加上几个词:创新,与时代接轨。
今天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完成传递人类文化、知识、技能上,停留在让学生只知学习与继承,不思也不会创造的水平上。把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点燃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让他们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发展的积极人生,树立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高远志向,才是当代中国教育特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价值。与此同时,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和作为教育专业人员的教师,其自身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问题,也以从未有过的鲜明方式突显出来了。因为,“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
所以,我会不断进行自我的创新,以造福于我的学生们。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王广厚
社会的发展、变革引起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而这些变化又势必影响到教育的改革。教育要革新,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更新。
在《新基础教育理论》书中就提有这样的论述:新教育观念系统是实施“新基础教育”的学校之魂,是变革传统学校的理论武器。
基础教育的观念更新,就是价值观、学生观和学校教育活动观的更新。
教育具有着未来性、社会性与生命性。这些新观点的提出,就是针对现在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学科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轻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发展价值的弊端。强调教育的“终身化”联系,体现了基础教育与个体生命关系上时间维度的变化。“教育不只是旧观念中个体生命里程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全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学生个体而言,教育须承担起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为其有可能创造有意义而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的责任。“人类最宝贵财富是生命的成长。”“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
通过读《新基础教育理论》这本书,能使教师认识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己的心里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心人,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书中还强调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学生观的更新上,教师要认识和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在这样的认识上,开展学校的育人活动,是注重沟通教育理想“彼岸”与学生发展“彼岸”的具有转换功能之“桥”。教育活动最常见的形态是持续渗透,犹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新教育活动观的核心是激活师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生命活力,使教育活动真正成为朝着目标实现的方向而开展的师生积极互动。”
整本《新基础教育理论》从我国的人口、资源与生态到世界宏观变化、中国社会转型、古代中国的教育回溯与反思,侃侃而谈到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任务、策略,基础教育的重建论,甚至精细到日常教育实践(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详细地论述了教育的过去、现状以及面向未来的特殊意义,读来令人收获颇丰。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路中新
教育就是育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目标而存在。所以说,教育的核心,在于一个“人”字。
如果说教育理论是书写这个“人”字的一撇,那么具体的方式方法,则是构成“人”的一捺。在理论的依托与指引下,行使恰当的教育方法,最终能使书写出的“人”字完整且美观。
针对以上述,恰如书中所谈:当前我国学校教学实践中存在生命价值的缺失。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传递知识”上,其中有一些教师虽已关注到学生技能、技巧,甚至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但大多仅为点缀。至于认识范围以外的目标则更少涉及。然而,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他主张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来改造以书本作为出发点的旧教育。同样,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构成,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意义对于教师和学生的人生无疑是重大的。
为实现拓展现有学科的育人价值,“新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先认真分析、认识、把握本学科对于学生成长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对知识进行重组,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学生经验、发现发展以及历史的沟通等。正是通过对统一制定的确定性教学内容的深度开发、重新组合和多向激活,通过把弹性因素和不确定性引入教学过程的设计,使教学设计为师生课堂教学的实践留出了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创造生成的可能。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和引领者,但学生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一堂资源丰富、同时具有开放性与互动的课堂,再加上适当的拓展或实践活动,将对解放学生、活跃气氛起积极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的情感态度定会发生明显变化。而“活”起来的课堂,如果教师不能有良好的驾御能力,可能还是会回到习惯的老路上去。所以,书中又提出了更深一步的建议,我认为对当今教师是十分有用的。
一、加强课前“教学设计”的研究力度,使教师在设计中就有“结构”意识和形成“弹性化”方案。二,在上课时,要求教师学会倾听,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要提升及时做出合适应答,推进教学过程的能力。三,强调教师在教学角色中不仅是“呈现者”,“提问者”,“指导者”,“评价者”“管理者”等,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信息的“重组者”。然而,实际的教学往往并不会完全依照着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一个教师尽管教的是同一门课,面对同一批学生,但他在每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并不相同,每一堂课都是在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
所以,面对现代社会求新求变以及知识日新月异变化对人的能力提出的要求,《新基础教育理论》不仅强调了教师对变化的认识和行为的改变,而且还要从变化走向新的教学能力和习惯的养成。这也是体现了一个“人”字。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或者说是更加人性化的教育对育人的重要意义,也是这本书读来我最深刻的感受。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赵承阳
学习了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书中的只言片语触动着自己的内心深处。叶澜教授数次强调着“教师工作直接面对的是生命,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教师的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人……”从导言中深深吸引我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不禁感触万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角色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将有可能变成散沙一团,教学也会失去它的意义。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对师生来讲,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不仅仅是在教和学,不仅仅是在认识世界,不仅仅是在利用已有的文化资源,不仅仅是在围绕着书本转,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生命向着无限的可能性开放。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地在育人。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孟莎莎
从素质教育改革到现今的新课程的近乎十年里,我们已经接触阅读了不少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实践指导丛书,对改革的理念方向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但自从阅读了了《新基础教育》这本书后,我感到对教育又有了更深层的认识,或者之前的一些困惑有所解除、或者隐在骨子里的信念变得更加明晰了。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的,新基础教育不是只实用代引号的“新基础教育”,而是特殊的课题命题,包含普遍的因素。如反映当代的社会转型和当代人类社会发展对对中国基础教育学校现状提出的普遍挑张,关注世界和中国教育改革的趋势和特征在两者之间建立关联和进行比较增加了历史的维度,不是平时单纯的变革状态下的描述,是介入实践性研究的产物,它不满足于批判,更注重重建,本书框架结构明晰,我在阅览的过程中本书的新理念也逐渐显影在脑海里。
没有宏观和远见着实的教育理念,教育就必然如薄冰似散沙。或朝夕多变,人云亦云、劳民伤财、急功近利。本书最让我产生共鸣的是第一章节,即生存基础:人口资源于生态。时空上,它逆古至今的阐述或精要的点提了社会发展的一些重要环节,从经济、政治、历史、科技、人口、资源方方面面阐述很具社科人文性,恰恰教育就是方方面面的。它是一本高瞻远瞩洞悉力强的教育研究文献。通过学习阅读丰满了我们前线教师的教育资源库。国与国的的竞争、资源的合理利用,整个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少不了社科的研究和科学合理利用地球有限的资源,即要考虑现代又要考虑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所以教育小到家庭国家大到国与国之间,是密不可分。在因特网的世界,让我们有了更好的平台去了解和交流这一切了。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国与国的利益才会得到共享、权利才得到抗衡、世界的格局才会得到相对合理的重组,那么教育和人口素质尤为重要,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就重中之重了,只具有狭窄的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许艳玲
《新基础教育论》读后感近期,我认真地阅读了叶澜老师的《新基础教育论》,这本书是叶澜教授积十多年“新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交互研究撰写而成的,是一部关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全景式力作。新基础教育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这期间我有幸拜读了新基础理论书籍,也聆听了许多优秀教师在新基础理念下的研讨课。不断地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实践。从“认同、接纳”到“实践、反思、重构”,都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富足。学习了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书中的只言片语触动着自己的内心深处。叶澜教授数次强调着“教师工作直接面对的是生命,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教师的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人„„” 从导言中深深吸引我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不禁感触万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角色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将有可能变成散沙一团,教学也会失去它的意义。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对师生来讲,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不仅仅是在教和学,不仅仅是在认识世界,不仅仅是在利用已有的文化资源,不仅仅是在围绕着书本转,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生命向着无限的可能性开放。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地在育人。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张秀玲
叶澜教授所说的,要用生命的动态生成观念来审视课堂教学。因为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生命意义的有机构成部分,是有个体生命价值。如何促进师生生命多方向的发展,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把人的发展置于中心位置,让教学设计脱下僵硬的外衣,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完全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预定安排,教学进程有时需要灵活改变,同时针对课堂教学中许多生成性的资源,许多闪光点,教师应该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这样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由此,对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我们必须更新改变教育教学观念,不能墨守成规,继续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配合老师完成教学设计这一“剧本”的角色,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增强互动性,让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呈现多元互动。
其次在关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纠正自己在教学设计中不切合实际的目标。同时对此过程中呈现的新目标实现“生成”。显然没有新过程的“生成”就难有最终体现学生成长上的目标实现“生成”。
由此可见,只有完成教学活动的动态生存性,课堂教学模式才有真正的变革,才能突出教育过程本身的生命性。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对师生来讲是有无限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不仅仅是教和学,而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的生命向着无限的可能性开放,这样的课堂教学是真正地在育人。
教师是学生生命发展的激活者,是学生人生的对话者,只有师生全身心地投入,那么他们的生命才能在课堂上涌动和成长。可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是把学生当作一个生命体了吗?我以前始终都是把学生看作认知体,从来不会考虑,教育对于学生和教师生命成长的意义是什么。叶教授的话让我真正开始认真思考:怎样的教育活动是最利于生命成长的。首先我认为要改变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关注学生的表现,倾听学生的意见,开放课堂,给学生创造一个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氛围,改变学生的发言方式,用“我有个建议”“我还想补充”,其次做好自我反思,就是针对课堂中出现的种种弊端进行思考,然后确定在以后的教学中该如何改进。出了问题,我不能只是一味的寻找学生的问题,也要反思自己。例如课堂上学生思想注意力的不集中,纪律的涣散,不能仅仅从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这个方面去反思,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难道不应该从教学方法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直观性,教育理念的先进性上去反思考虑吗?一味地强调学生方面的原因,而忽视了自身的原因。以前我认为只要上课课堂气氛活跃,看起来热热闹闹,这堂课基本上就算成功了,就可以说把课堂还给学生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想法。真正意义上的好课,不仅要看这种表面的活,更重要的是学生从思维深处真正活起来,学生表面的活是基于他们经过理解而来的,而不是为了纯粹的表现。看来“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真的不是一句简单的话。在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探索,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悟化新基础教育的真正内涵。
第二篇:新基础教育读后感
《新基础教育论》读后感
近期,我认真地阅读了叶澜老师的《新基础教育论》,这本书是叶澜教授积十多年“新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交互研究撰写而成的,是一部关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全景式力作。
新基础教育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这期间我有幸拜读了新基础理论书籍,也聆听了许多优秀教师在新基础理念下的研讨课。不断地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实践。从“认同、接纳”到“实践、反思、重构”,都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富足。
学习了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书中的只言片语触动着自己的内心深处。叶澜教授数次强调着“教师工作直接面对的是生命,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教师的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人„„”
从导言中深深吸引我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不禁感触万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角色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将有可能变成散沙一团,教学也会失去它的意义。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对师生来讲,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不仅仅是在教和学,不仅仅是在认识世界,不仅仅是在利用已有的文化资源,不仅仅是在围绕着书本转,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生命向着无限的可能性开放。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地在育人。
第三篇:新基础教育读后感
《新基础教育》读后感
唐丽君
在这个寒假里,我每天都坚持读叶澜教授撰写的《新基础教育》,这已经是第二次读了,这本书的理论性很强,我觉得有的地方我还没有能力去真正地理解,但有的地方我觉得很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切实际,比如叶澜教授倡导的 “新基础教育 ”追求的学校效应概括为四句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留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这四句话,我觉得非常有针对性,形象生动地勾勒了转型前后学校日常实践的不同形态,呈现了“新基础教育”理念所追求的“生命活力”、“教师智慧”、“学生成长”和“主动发展”等主题词。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尤其是一名新教师,我能够在工作之处就接触到叶澜教授的新基础理论,我觉得我很幸运,这本书我还需要一遍遍地拜读才能慢慢地透彻地领悟其精华和寓意,已经读过两遍这本书,我的感受很深,其中,我对书中教师角色理想重建感悟较深。书中指出,教师要主动从传统的角色定位中走出,形成新的角色理想,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实现自我更新。我认为,传统的教师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这是自古就有的真理,然而,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还想再加上几个词:创新,与时代接轨。因为我是一名英语老师,所以我总是在教完书上的内容后,会补充一些相关的国外知识,比如在教到Walkman这个单词时,我会向同学们讲述这个词开头字母要大写的原由演变,就如 Nokia, LG等,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在圣诞节时,我给他们讲圣诞老人的故事,虽然从烟囱里爬进屋里,然后在床头的袜子里放礼物,大部分小朋友觉得是假的,但他们还是愿意听我这样绘声绘色的讲着,我认为教师应该做的是努力在扩充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激起他们对这一学科的兴趣。
今天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完成传递人类文化、知识、技能上,停留在让学生只知学习与继承,不思也不会创造的水平上。把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点燃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让他们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发展的积极人生,树立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高远志向,才是当代中国教育特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价值。与此同时,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和作为教育专业人员的教师,其自身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问题,也以从未有过的鲜明方式突显出来了。因为,“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
所以,我会不断进行自我的创新,以造福于我的学生们。
第四篇:新基础教育论读后感
《新基础教育论》读后感
梁柳飞
九月四日,阴。
我的心情也和云一样阴沉。因为,今天要交读后感,而且要交《新基础教育论》的读后感。
不幸的是,那本书我连书皮都没有摸过。
步入学校,在三三两两的教师群中,有一个风姿绰约的美女亭亭玉立,傍在雀二小的桂花树下。她不怒自威,嘴角挂着浅浅的笑容。
她便是“铁面校长” :王――伶!
我已笑不出了。我以前没见过王伶,但也知道她的故事。王伶是全柳州最出名的核查官,她十八岁出道,至今已查出了八万六千四百一十二本复制作弊的作业。她才不过二十九岁。
最近三年,教师界十大复制作弊电脑高手,就有八个死在她手上,死得很难看。
三楼。课件制作中心。
“李临,读后感用百度搜索,然后复制一篇行不?”我问。李临摇了摇头。
“那怎么办呢?”我们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我忽然道:“我倒有个法子!” 李临立刻问:“什么法子?” 我站起来,看着大楼外的圆水泥柱,深深吸一口气:“大家都在这里一头撞死。”
风轻吹。
我当然没有撞死。我找到了一个稳妥的办法――自己写。办公室光泽柔润古铜镇纸下,放着一本厚书,形式高雅的教师桌旁坐着一个人。那个人是我。
我忧国忧民的坐在那里,两眼放着红光―――正在无所事事的等着吃午餐。就象美女们很讨厌吃白白肥肥的猪肥肉一样,我很讨厌看那种毫无趣味性、异常枯燥的书。但校长说了,不写的全部不给吃鸡翅膀。
我很喜欢吃鸡翅膀。
叶澜、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四人并称“江南四大才子”。这句话是错的。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叶澜的江湖地位。书中说:“没有知识,构不成教育;只有知识,不能称其为当代的教育。”“过去的教知识,是就事论事;现在要挖掘知识内涵的育人价值。”这些话都出自叶澜教授。话不煽情,但很精辟。简单的说就是:对于那些有问题的学生,以前我们是特意把他们挑了出来,给了他们一个光荣的任务——罚站。
具体实行方法是,这几个人不用上课,就靠边站在这里,站满一节课后休息。起止日期:自即日起一天内有效。
附注:成功罚站完可领取惊喜纪念品——抄课文一百遍。
现在叶教授告诉我们应该多表扬,多一点人文。对于一些其他的肤色、体形较特殊的学生,黑炭、竹竿这样的词要少说。老师应该这样对他说:你别看我黑,我满脸放光辉!你别看我瘦,我浑身是肌肉!(叶教授没说放光辉,是本人友情提供的)这样教育效果会更好。
哗啦啦的继续往下翻看,“新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在学校生活的质量。教师要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学习心境和人际关系,就必须努力搞好班级的建设。这点对班主任很有用。
我认为在班级建设中,学校更多研究的是如何“把班级还给学生”,具体做法包括:增设班级岗位,使班级的每个同学在班中都有自己的岗,都成为班级的主人;建立班级岗位轮换制,使不同的学生感受不同岗位的不同职责及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同学们的承受变化、挫折能力和自信心,从而锻炼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生存发展所必备的品质和心理素质;丰富班内评价,把评价的权利还给每个学生,逐步引导学生建立多元评价方法,学会规范评价及动态评价,而且要求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如何正确地评价自己;建立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由学校心理健康研究室牵头,由各班班主任参与,全面研究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学生们对班级更加热爱了,他们在班级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能力也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这就是叶澜教授所说的经典台词:“群体的个性不是靠教师塑造,而是由他们自己用心和行动创造形成的。”
文章最后,叶教授还说了一句很精辟的话:不是你学习了多少使你成功的,而是你采取行动的多少使你成功。这话说得真不错!
看完后,我突然感觉:
大海啊!都是水!骏马啊!四条腿!叶澜啊!书真美!
第五篇:新基础教育读后感(通用)
新基础教育读后感(通用6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基础教育读后感(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基础教育读后感1在领悟社会转型与学校教育转型的背景下,“新基础教育”呼唤着一种富有生命活力的、健康的个体的出现。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出于每个人生命深处的呼唤与需要。正是由于回到了任何人都具有的“生命”这一原点上,“新基础教育”理论及其实践所面对的就不仅仅是少数人,而是拥有生命、向往生命发展的所有的人。“新基础教育”的召唤力正来自于此。它追求一种健康向上、积极达观的生命态度与精神状态,追求一种坚实的探究性的生命成长过程,追求一种自我寻求发展资源、积极实践、综合互动的复杂的思维方式,追求一种主动的生存方式。
“新基础教育”是相信生命的力量的,是相信学校教育的力量的。生命有着内在的力量,无论在何种情境下,有生命活力的人不会缺少希望、不会缺少信心、不会缺少力量。而学校教育,能够给生命以力量、给生命以阳光。
“新基础教育”追求着学生的生命成长。一个个新生的、充满绿意的生命,在全面的、全程性的学校教育改革过程中获得成长,这是“新基础教育”的一贯追求。
“新基础教育”关注着教师的生命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这句话,已经成为打动众多教师的一句名言。也许,这句话的亲和力与感召力,正来自于它对教师生命质量的深切关注。
随着时代的变化,教学的观点与理论、方法与手段也在不断更新,教师也要学习。教育不是把现成的东西像商品一样,放在你手里,你接过来,就学会了。知识的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传递的过程,它需要发生一个主体的转换。两个主体之间通过互动实现知识的一种转换,由外在的转化成内在的,成为构成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做教育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探索,不断地重新认识。教育事业对喜欢挑战的人不会满足,当然光喜欢挑战还不够,还要热爱人、喜欢人。如果你对人没有兴趣,对别人不愿付出,你就别当教师。
传统的文化不把孩子当做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存在,而总是把孩子看做管的对象、哄的对象。其实孩子也有很多可以让成人深思的东西。成人没有孩子的心态,他不会去理解孩子,去尊重孩子。他总是用他的眼光、他的标准去看待孩子、去要求孩子。正因为这样去看待孩子,所以会把跟孩子打交道的人也看成是最卑微的。因为孩子卑微,所以你也卑微。这样一种社会的认识、文化的积淀折射到教育中来,逐渐变成许多教师自认的一种角色定位。有些教师教完了一次、两次、三次,以后他就认为我是老教师了,就把自己定位在是一个讲课的人,他也做得没味道。教师这个职业就这样去魅了。所以,要使教师职业呈现出她原本就有的魅力和丰富性,在我看来,重要的是要重建教师角色的形象,重新认识教育的真谛及当代教育的使命和特征。惟有如此,才会看到当今教师的生活充满着挑战,教育是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事业。谁说教师的生活就是不断地重复了?恰恰相反,其实每天每节课都是师生在课堂中。共同创生的。教师要有不断自我更新的意识和能力。惟有如此,才能胜任在变化着的社会中当一个称职的教师,才能在促使学生发展的同时,使教师自己的职业生命也在发展。只有一个不但对社会有价值,而且让从事该职业的人也能感受到工作中创造的欢乐和自我发展价值的职业,才会成为最有内在魅力的职业。
新基础教育读后感2从素质教育改革到现今的新课程的近乎十年里,我们已经接触阅读了不少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实践指导丛书,对改革的理念方向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但自从阅读了了《新基础教育》这本书后,我感到对教育又有了更深层的认识,或者之前的一些困惑有所解除、或者隐在骨子里的信念变得更加明晰了。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的,新基础教育不是只实用代引号的新基础教育,而是特殊的课题命题,包含普遍的因素。如反映当代的社会转型和当代人类社会发展对对中国基础教育学校现状提出的普遍挑张,关注世界和中国教育改革的趋势和特征在两者之间建立关联和进行比较增加了历史的维度,不是平时单纯的变革状态下的描述,是介入实践性研究的产物,它不满足于批判,更注重重建,本书框架结构明晰,我在阅览的过程中本书的新理念也逐渐显影在脑海里。
没有宏观和远见着实的教育理念,教育就必然如薄冰似散沙。或朝夕多变,人云亦云、劳民伤财、急功近利。本书最让我产生共鸣的是第一章节,即生存基础:人口资源于生态。时空上,它逆古至今的阐述或精要的点提了社会发展的一些重要环节,从经济、政治、历史、科技、人口、资源方方面面阐述很具社科人文性,恰恰教育就是方方面面的。它是一本高瞻远瞩洞悉力强的教育研究文献。通过学习阅读丰满了我们前线教师的教育资源库。国与国的的竞争、资源的合理利用,整个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少不了社科的研究和科学合理利用地球有限的资源,即要考虑现代又要考虑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所以教育小到家庭国家大到国与国之间,是密不可分。在因特网的世界,让我们有了更好的平台去了解和交流这一切了。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国与国的利益才会得到共享、权利才得到抗衡、世界的格局才会得到相对合理的重组,那么教育和人口素质尤为重要,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就重中之重了,只具有狭窄的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美术教师,我从来不因为自己有了一些技能而沾沾自喜,因为在我的理解里,美术除包含其本题艺术形式美以外,还需要各种丰富的土壤去孕育的,同时美术也包含着为社会服务,促进人类社会的心志发展,我们应该记得人类的文明创造始于使用工具和图形文字表达,而现今美术教育课标中强调的培养学生动手创造能力和绘画表现力,不就是同出一辙吗?在比如社会的腐化环境的恶化不久是出现在恰恰物资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吗,人们视金钱如命的年代,许多具有高知识和技能的人高素质人才也为之动容,这是道德缺失的产物,所以从小培养树立学生高尚道德的人生观将更深远的影响着未来国家的命运。人生观从道德审美中来。又如一个具有很高审美和创造能力和远见性的市长,他在建设城市规划环境时,一定会综合方方方面面,不是为了仿效某个大城市获得暂时的业绩去劳命伤财,看到柳州街道今非昔比,大街上树阴婆娑,建筑高低错落,掩露得体,自然与人工植物建筑形色和谐相得益彰,碧水蓝天工程的成效,处处散发出鸟语花香人文关怀的气息,不再是建筑整齐划一单调平板,或杂乱无序,乌烟瘴气、尘爱满天飞的景象。设想如果我们走在城市间极少见到人们撑阳伞、戴口罩,晚上很难听到轰隆的空调机喘鸣声,也许国家支付的医疗费也节省不少,环境美了、生活好工作效率也搞了,这一切假如没有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和高素质高审美能力的领导班子这一切成了空话。
美术的内函是人类心理真实的体验,美术外在作用是社会进步的推进器,而美育又将依附社会科学各方面日趋丰富。所以美术学科及其学科的扩展延伸尤为重要。当然这一切合乎人性有了美感才会让人珍惜,大到国家之间才能构建和平的世界。有一句话说得好,富有艺术气质的民族是聪明理智伟大爱和平的民族,至少是一贯性的。
这些年,有了太多感触,对于美术教师而言,要时刻不忘做到与时俱进,把学科与现实相互联系,不断构建具有丰富人文底蕴的美术课堂。
新基础教育读后感3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丛书》一书中提出要重建学科教学价值观,拓展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指出“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地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而不是首先把握这节课教学的知识重点与难点”。“每个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价值,除了一个领域的知识以外,从更深的层次看,至少还可以为学生认识、阐述、感受、体悟、改变这个自己生活在其中并与其不断互动着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和形成、实现自己的意愿,提供不同的路径和独特的视角,发现的方法和思维的策略,特有的运算符号和逻辑;提供一种惟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提升独特的学科美的发现、欣赏和表达能力。惟有如此,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发展才能从不同的学科教学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在发展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体验、认识、欣赏、改变、创造能力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世界,体验丰富的学习人生,满足生命的成长需要。”
叶澜教授这些观点,有助于我们认识人文地理的教学价值,人文地理教学的价值就在于让学生用地理的独特视角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类活动有更丰富的认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很多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传授知识”上,学生并未对人文地理中所描述的人类活动及社会现象形成深刻而丰富的认识。上学期听了“城市化”一节课就存在这样的问题。这节课主要内容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及城市问题。为了说明问题,有必要对这节课主要教学过程作简单的描述。
在“郊区化和逆城市化”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先用示意图的方式让学生理解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的含义,接着提问:“为什么中心城区的人口会迁移到郊区去?”“因为中心城区空气环境较差,交通拥挤,房价太高等造成的”“还因为郊区环境好”,教师肯定了两位学生的回答后,再次强调郊区化的表现。然后又以同样的教学方式进行“逆城市化”教学。
在“城市问题”部分的教学中,教师用景观图片的方式罗列出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交通问题、住房问题、就业问题等城市问题,然后让学生讨论:“为身边的城市问题献计献策”,学生提出一些诸如“少扔垃圾多种树”“多乘坐公共交通”等对策。
这样的教学场景在人文地理教学还是比较常见的,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作一些简单的交流,“植树造林”这样的答案可能在小学时就已经耳熟能详了。
那么如何让学生用地理的独特视角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类活动产生更丰富的认识呢?
首先,在人文教学中要结合案例进行教学。这节课的主题与城市有关,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性的大城市,应该以上海为案例,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开展教学,比如,对于郊区化的问题,教师可以呈现近几年上海城市人口分布的数据变化表,让分析上海城市化已进入哪一阶段,并进一步分析为什么出现郊区化,郊区化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对于城市问题,教师也可以聚集一些上海出现的主要问题如交通、环境等,深究其原因,然后再让学生提出合理措施。
其次,人文地理中的一些人类活动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教师要将其视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加以利用,培养学生以多维视角分析问题。比如对于为什么中心城区的人口迁到郊区这一问题,就涉及了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大、城市市政建设、郊区交通条件、环境条件改善等多方面的因素。当学生的回答出现同质化时,教师要从思路上予以引导。再如,郊区化对于促进上海这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这些都需要教师进一步去挖掘。
这节课的价值决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郊区化、什么是逆城市化,城市问题有哪些,而是将这些知识融在“如何让我们所居住的城市——上海进一步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这才是叶澜教授所倡导的对学科丰富育人价值的拓展。
新基础教育读后感4社会的发展、变革引起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而这些变化又势必影响到教育的改革。教育要革新,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更新。
在《新基础教育理论》书中就提有这样的论述:新教育观念系统是实施“新基础教育”的学校之魂,是变革传统学校的理论武器。
基础教育的观念更新,就是价值观、学生观和学校教育活动观的更新。
教育具有着未来性、社会性与生命性。这些新观点的提出,就是针对现在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学科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轻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发展价值的弊端。强调教育的“终身化”联系,体现了基础教育与个体生命关系上时间维度的变化。“教育不只是旧观念中个体生命里程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全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学生个体而言,教育须承担起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为其有可能创造有意义而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的责任。“人类最宝贵财富是生命的成长。”“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
通过读《新基础教育理论》这本书,能使教师认识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己的心里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心人,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书中还强调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学生观的更新上,教师要认识和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在这样的认识上,开展学校的育人活动,是注重沟通教育理想“彼岸”与学生发展“彼岸”的具有转换功能之“桥”。教育活动最常见的形态是持续渗透,犹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新教育活动观的核心是激活师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生命活力,使教育活动真正成为朝着目标实现的方向而开展的师生积极互动。”
整本《新基础教育理论》从我国的人口、资源与生态到世界宏观变化、中国社会转型、古代中国的教育回溯与反思,侃侃而谈到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任务、策略,基础教育的重建论,甚至精细到日常教育实践(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详细地论述了教育的过去、现状以及面向未来的特殊意义,读来令人收获颇丰。
教育就是育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目标而存在。所以说,教育的核心,在于一个“人”字。
如果说教育理论是书写这个“人”字的一撇,那么具体的方式方法,则是构成“人”的一捺。在理论的依托与指引下,行使恰当的教育方法,最终能使书写出的“人”字完整且美观。
针对以上述,恰如书中所谈:当前我国学校教学实践中存在生命价值的缺失。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传递知识”上,其中有一些教师虽已关注到学生技能、技巧,甚至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但大多仅为点缀。至于认识范围以外的目标则更少涉及。然而,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他主张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来改造以书本作为出发点的旧教育。同样,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构成,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意义对于教师和学生的人生无疑是重大的。
为实现拓展现有学科的育人价值,“新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先认真分析、认识、把握本学科对于学生成长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对知识进行重组,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学生经验、发现发展以及历史的沟通等。正是通过对统一制定的确定性教学内容的深度开发、重新组合和多向激活,通过把弹性因素和不确定性引入教学过程的设计,使教学设计为师生课堂教学的实践留出了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创造生成的可能。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和引领者,但学生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一堂资源丰富、同时具有开放性与互动的课堂,再加上适当的拓展或实践活动,将对解放学生、活跃气氛起积极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的情感态度定会发生明显变化。而“活”起来的课堂,如果教师不能有良好的驾御能力,可能还是会回到习惯的老路上去。所以,书中又提出了更深一步的建议,我认为对当今教师是十分有用的。一、加强课前“教学设计”的研究力度,使教师在设计中就有“结构”意识和形成“弹性化”方案。二,在上课时,要求教师学会倾听,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要提升及时做出合适应答,推进教学过程的能力。三,强调教师在教学角色中不仅是“呈现者”,“提问者”,“指导者”,“评价者”“管理者”等,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信息的“重组者”。然而,实际的教学往往并不会完全依照着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一个教师尽管教的是同一门课,面对同一批学生,但他在每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并不相同,每一堂课都是在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
所以,面对现代社会求新求变以及知识日新月异变化对人的能力提出的要求,《新基础教育理论》不仅强调了教师对变化的认识和行为的改变,而且还要从变化走向新的教学能力和习惯的养成。这也是体现了一个“人”字。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或者说是更加人性化的教育对育人的重要意义,也是这本书读来我最深刻的感受。
新基础教育读后感5近期,我认真地阅读了叶澜老师的《新基础教育论》,这本书是叶澜教授积十多年“新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交互研究撰写而成的,是一部关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全景式力作。
新基础教育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这期间我有幸拜读了新基础理论书籍,也聆听了许多优秀教师在新基础理念下的`研讨课。不断地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实践。从“认同、接纳”到“实践、反思、重构”,都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富足。
学习了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书中的只言片语触动着自己的内心深处。叶澜教授数次强调着“教师工作直接面对的是生命,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教师的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人……”
从导言中深深吸引我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不禁感触万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角色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将有可能变成散沙一团,教学也会失去它的意义。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对师生来讲,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不仅仅是在教和学,不仅仅是在认识世界,不仅仅是在利用已有的文化资源,不仅仅是在围绕着书本转,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生命向着无限的可能性开放。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地在育人。
新基础教育读后感6今天我又一次学习了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书中的语言深深触动着我的心灵。叶澜教授数次强调着“教师工作直接面对的是生命,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教师的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人……”这和苏霍姆林斯基的“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具有个体差异和独立人格、思想的人”的见解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最关注的是生命的整体性和人的发展的能动性。教育对于学生和教师生命成长的意义是什么?究竟怎样的教育活动是最利于生命成长呢?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又一次让我我明白了改变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关注学生的表现,倾听学生的意见,开放课堂,给学生创造一个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被动学习上升为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都发挥出来,使学生实现智慧和才能的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前我认为只要上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踊跃,看起来热热闹闹,这堂课基本上就算成功了,就可以说把课堂还给学生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想法。真正意义上的好课,不仅要看这种表面的活,更重要的是学生从思维深处真正活起来,学生表面的活是基于他们经过理解而来的,而不是为了纯粹的表现。正如《为思维而教》一书中提到的我们的教育,老师的教学必须建立在转表教育观念,真正去触动被教育者的灵魂,使教育的本质回归到真正调动学生的思维细胞上去。
在叶澜教授的教育理念中,追求“动态生成”成为新课标下课堂的终极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一个个活跃的生命体,他们往往会脱离你为他们精心布置的轨道。有时他们独特甚至离奇的想法会打乱你的教学思路,这时如果你一味死板地将学生拉回你所设置的固定轨道,那么你很有可能失去这些无法预约的精彩片段而使你的课堂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如何做到课堂的动态“生成”呢?如果你能顺应童心,把握好这样的契机并及时将它转化成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并带着期望分享他们的童趣,那么你就能和学生一起感受无法预约的精彩,充分感受课堂生成给课堂带来的缤纷。
书中提到现代型学校的特质首先是:价值的提升。可见现代型学校的存在价值不再停留和满足于传递,继承人类已有的知识,实现文化的“待际遗传”和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复制式再生,而是追求为更新性发展,为个人终身发展服务的存在价值,使教育成为人类社会更新性的再生系统。对于近代学校中,受教育者被视为知识的承受者,而在现代型学校中,受教育者被视为自我发展的承担者。因而,这一特质体现了学校教育将传递知识转向培养人的各方面素质能力为本,这是改革的核心部分。教育价值观念的改变,让我感受颇深,现在的教育理念和我自己小时候接触的教育理念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的老师完全以教授书本知识为主,课外内容很少,学生也大多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多,但是现在的教育理念不单单是要求教师传授学生书本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我认为这很好,其实知识应该是自己学来的,教师只是启蒙者,是传递知识大门钥匙的人,而学生自己才是打开知识大门的人,基础教育则更强调了教师的“关键性启蒙”。
书中还提到现代型学校的又一特质是:重心下移。分三个方面下移:其中一点我尤为认可,这便是对教育关注的群体的重心下移,近代教育经常关注的是社会金字塔阶层顶端的人,学校常以第一名,状元生为荣,过多的关注“尖子”生,而忽视了对其他普通孩子的关注,但是现代型学校开始致力于关注每一个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不仅是教育由精英向大众的转变,而且体现了教育观念中“具体个人”意识的确立,对每个人的幸福人生与生命价值的关爱,也许就这点而言,教师的任务会变得很重,因为他要关心的不仅仅是几个人了,而是每一个同学,但是正因为如此,教师这一职业才如此受人尊重,让人敬佩。这一点在今年暑假河南省校长于我校举办的假期培训中,好几位知名校长的经典发言中在一次得到的证明和确认。特别是洋思中学蔡林森校长、山东安丘四中韩中玉校长的发言无不系统阐述了关注生命的整体性和人的发展的能动性、价值的提升、重心下移等。
通过胡校长牵线参加的暑期培训,让我的教育思维随着诸位名校长的精彩发言而自由飞翔,再读叶澜教授的教育理论更是收获颇丰,感触深刻。
或许我的悟性不够高,也或许我的能力不够强,但我相信勤能补拙,笨鸟只要懂得先飞的道理并付诸实践,相信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也一定会有所发展,进步,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双语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我想这应该是读者对作者做好的感谢,也应是作者的守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