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心得体会[范文模版]
学习《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心得体会
科学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有人曾说“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在人们享受科学成果的同时也要承担科学发展带来的弊端。”这样的说法我并不否认,科学发展是人类进步、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凡事都有两面性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所以人类要进步、人类文明要发展,就必然要承担进步与发展带来的结果。
学习《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这门课程后,对科学的继承与发展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一方面,科学的图景常常都是集猜想、反驳、经验、验证四位一体的“杂合体”,就像是Windows的ta的补丁们,不断纠错交结在一起;另一方面科学又像是一个“问题小孩”,其继承与发展都存在很多问题,好的坏的、简单的困难的、清晰的模糊的、肯定的纠结的?? 我们在继承科学前辈们留下的技术与经验时,会对其提出质疑和进行反复验证,直至其理论与实践都是客观存在贴合实际的。这就是科学的继承,是反复验证而不是盲目接受。同样的,科学的发展也是在科学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发展也需要反复提出质疑、进行验证、投入实践。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世界观都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跟当代始终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
就如《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中关于当代科学技术部分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科学和技术的讨论在当代得到了有效印证,科学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引发了技术革命,带动了产业革命,促使整个世
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紧抓当代发展主题“和平、稳定、发展”,深入分析与研究在科学继承与发展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走向,为当代的发展解疑答惑;二是要紧密结合实际国情,着重研究小康社会、新农村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走向;三是紧密结合执政标准与要求,紧抓两大主题——提升党执政能力、保持党先进性,结合当代党面临的考验与挑战,分析并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走向。
总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这门课程涵盖了很多理论与观点,除了与科学继承和发展方面紧密相连,跟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都有不可磨灭的联系,所以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以中国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始终坚持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与不断“当代化”提供研究动力与支撑。
第二篇:《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级博士一年级学生,本学期有幸能够学习《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这门课程,收获颇多。理论是科学的、理论的出发点是美好的,但如果理论无法解释实际情况或与实际情况的表现背离时,人们往往容易被表象所迷惑而遗忘了理论的科学指导性。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们更倾向于教会我们用一种批判、科学的眼光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当代所发挥的指导性作用。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其局限性,但正因为其局限性的存在,才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伴随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众多教授结合自己的科学研究和亲身实践,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所有讲座都很精彩,使我受益匪浅,下面就部分讲座内容谈下自己的心得体会。1.对北京东方生命文化研究所所长陆丽娜教授《导论》的体会
陆教授深入浅出的讲授了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全球规模社会主义大辩论的5个热点话题,详细介绍了生命文化的学科基石,生命文化的六个基本概念和六个价值观念。通过陆教授的讲解,使我认识到要做感兴趣而有意义的事情,做平凡而又快乐的人,实现人的自然生命和文化生命的二元统一。
2.对杨建立教授《我国转型期的医患关系及新医改的政策选择》的思考
杨教授报告主要内容:①我国转型期的特点和矛盾焦点②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③我国新医改的策略及其政策选择。通过听报告使我进一步理解了我国转型期间的医患关系特点,对自己今后在临床工作中如何避免和妥善处理医患关系,对了解未来医改政策的走向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3.对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陈新石教授《谈谈科技创新与科研论文》的思考
陈新石教授的演讲妙语连珠、引古博今、知识渊博、生动具体、所提出的问题发人深醒。通过陈教授的精彩演讲,使我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以及科研论文的写作技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我今后博士论文的撰写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完成都会产生很大的帮助。
4.对林文学教授的《医疗侵权责任》的思考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5.对《医学与军事》讲座的体会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所处的安全状况和面临的安全条件最复杂的战略主体。步入新世纪10年,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存在与发展使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出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的局面,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与此同时,周边安全环境在地缘方向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态势。在外部因素中,美国则成为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因素。军事和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医学可以为军事行动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
6.对《医生的人文素养》讲座的体会
医学教育应当将人文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医院管理要彰显人文特征,提高自身素质是医生的必然选择。医生要学会怎么跟病人、病人家属、上下级、护士沟通,这是基本人文素质。医生应该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一个科学家,一个知识分子。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发生了变化,由以前简单的“治好病”向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灵的宽慰等更高层次的方面转变。因此,无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人们自身需求提高的角度来说,培养新世纪合格的医学人才,必须加强以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7.对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室王一方教授《中医与西医---一个关于现代性的思想史命题》的思考
中西医学的百年流变,在中国近代史上算不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也构不成夺目耀眼的篇章。但作为一门关涉国计民生的应用技艺,医学却与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息息相关,且学术构架脚踏义理与实用两端,医学既有工具性浅层文化的特点,也包含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深层文化的内涵,诚如熊月之先生所言:“西医最得西方古典科学重具体、讲实证的精神,中医最得中国传统文化重整体、讲联系的神韵,如果在各种学科中,举出最能体现中西文化特征的一种,我以为医学最为合适。”可以说,中西医学的命运恰似一面巨大的文化透镜,聚敛着百年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民族主义情绪与科学思潮等各种冲突与张力。从这个意义着眼,医学无疑可为活生生的文化标本,而中西医学的扞格与汇通,实质上就是两种文明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这一特性决定了中西医学的论争极易跳出单纯的学理之争,跨出医学界而拓展到文化、社会甚至政治领域。因此,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来考察中西医论争问题,或许可以找到一个揭示中国传统文化命运的解剖标本。
众所周知,中医是中国传统科学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强的传统性。中医有着与其他传统科学不同的命运。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逐步深入,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数学、生物学等传统科学先后被近代科学所取代而成为历史,惟有中医一枝独秀,非但没有被西医淘汰,而且至今还保持着一定的生命力,这一特有的现象被称为“科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事实上,中医药界关于中医科学化的呼声和行动从未间断,但实际收效却未尽人意。我们注意到,在中医追求现代化过程中,由于受唯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所谓中医现代化基本形成了一种“以西解中”的研究方式,用西医学的方法和标准作为唯一的尺度来要求和衡量中医,造成了符合西医标准的便是“科学的”,否则就是“非科学的”。由于中医学的人文内容和人文方法不符合西医的标准,因此在中医现代化过程中,中医的人文文化被抛弃了,中医的人文精神被消解了,中医学成了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验证和改造的对象。脱离人文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中医现代化的结果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西医化。因此,在许多人看来,科学主义在中医现代化过程中是乏力的,提出科学主义应从这一领域退却。
我们认为,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截然对立起来是无益的,中医的现代化并不等于中医科学化,中医科学化的确需要高扬科学主义大旗,但中医现代化不仅仅是强调中医学能够科学化的部分的现代化,同时也包括有关人文内容部分的现代化。换句话说,中医现代化不仅是中医科学文化的现代化,同时也应该是中医人文文化的现代化。中医学具有深厚的人文传统和人文精神,“医乃仁术”便是这种精神的高度概括,所以中医现代化过程中应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中医现代化首先是中医科学文化的现代化,在中医现代化的尝试中,必须弘扬求实、求真、怀疑、批判、创新和奉献的科学精神。中医学研究对象是人,这是中医现代化过程中人文精神复归的一个重要前提。人除了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文化属性。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现代医学模式已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从更广阔的社会心理文化背景去认识人体健康和疾病。仁者爱人,人道主义的爱心和济世精神是仁的内核。在医学领域,“仁”是通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即“术”来具体体现的。发掘和弘扬“医乃仁术”的科学精神及人文精神,结合时代精神予以提高,是中医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同时对于克服当前医学技术主义和医学科学主义的弊端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8.对范履冰教授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持正常的医疗秩序,实现病有所医,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与医疗服务能力、医疗保障水平的矛盾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疾病的诊治期望与医学技术的客观局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医疗产生的医患纠纷呈频发态势,严重影响医疗秩序,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因医疗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贯彻“调解优先”原则,引入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功能,积极参与医疗纠纷的化解工作,对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人民调解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熟悉民情的特点和优势,坚持合理合法、平等自愿、不妨碍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及时妥善、公平公正地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与公安、保监、财政、民政等相关部门沟通,指导各地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化解医疗纠纷提供组织保障。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建立由党委、政府领导的,司法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公安、保监、财政、民政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相关部门在化解医疗纠纷、维护医疗机构秩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等方面的职责和任务,指导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
各地要积极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工作。司法行政部门要指导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加强与卫生行政部门、保险部门的沟通,建立信息共享、互动合作的长效工作机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公立医疗机构参加医疗责任保险,鼓励和支持其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加医疗责任保险。保监部门要鼓励、支持和引导保险公司积极依托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处理涉及医疗责任保险的有关保险赔案,在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是医疗责任保险理赔的依据。形成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和保险理赔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
要引导新闻单位坚持正面宣传报道为主,大力宣传医疗卫生工作者为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宣传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正面典型,弘扬正气,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感;客观宣传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的特殊性、高科技性和高风险性,引导群众理性对待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和医疗损害纠纷,优化医疗执业环境,增进社会各界对医学和医疗卫生工作的尊重、理解和支持。要加强对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借助有关媒体大力宣传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特点、优势、方法、程序以及调解协议的效力,引导纠纷当事人尽可能地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对于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应当予以大力表彰和宣传。
为了进一步健全完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制度,今后工作中应当加强的内容如下:①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②消除法律冲突与障碍,完善化解医疗纠纷的法律体系③加强各方联动,完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体制机制。
9.对王伟教授《关于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思考》讲座的心得体会
通过王伟教授对学科建设所作的报告,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基本思路、主要措施、评估指标体系、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等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更好的配合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为学科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中医药重点学科是整个中医药学科群的龙头。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是一项关乎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是统领中医药各项业务建设的基础和平台,也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名医的重要途径。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需求,遵循中医药学科建设与发展自身规律,增强中医药行业竞争力,提高中医药服务于经济与社会的能力,择优建设一批具有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在生命科学领域和临床医学领域居领先地位的中医药重点学科,推进中医药学术与事业的发展。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要以发展中医药基本理论为基础,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以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和继承创新为根本,丰富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完善中医药学科结构和体系,提高中医药的学术水平,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产生一批具有原始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提高中医药的社会服务能力。要通过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学科体系,突出特色与优势。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求,在中医药重点学科的设置与布局上发挥导向作用。突出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带动特色学科、弱势学科、新兴学科的建设与提升,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发展。逐步形成适合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中医药特色、兼具科学规范的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体系,促进中医药学科的整体优化。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要着力提高中医药继承、创新、发展水平。要围绕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凝炼学科发展方向,在本学科的核心理论、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方面有所贡献,取得标志性成果,形成若干个能立足中医药学术发展前沿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地,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对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贡献力。要通过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不断增强中医药学科竞争力和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一批在生命科学领域居领先地位的中医药重点学科,充分彰显中医药优势和特色,形成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医疗服务、产业发展、学术交流为一体的综合集成平台。增强中医药学科的综合竞争力,并在中医药学科领域增强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是新一轮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计划的博士生必修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工作业已启动,并纳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感谢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的领导和老师为我们开设这门课程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这门课程采取一系列专家讲座的形式进行授课,内容新颖、实用,教学形式灵活,深受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这也使我从上课之前课表上“必修”二字所引发的淡淡抵触愁绪,到如今课程接近结束之时产生了发自内心隐约的不舍之情。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这个命题在理论上承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要求,而在实践上更生动地表现为发展中国、顺应时代、普惠大众这个大趋势。为了破解我国发展的种种难题,妥善应对关键时期可能遭遇的各种风险,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赋予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只有紧紧抓住和搞好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同时,我们也必须牢记,发展应该是又好又快的发展,也就是党的十七大强调的,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总体进入小康社会,但还不是全面小康并且小康水平也不高。“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论是规模还是复杂性,都是世界上所罕见的。我们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进而实现国家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科学发展内在地要求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无论是应对国内各种问题还是国际竞争的压力,只有依靠科学发展,落实科学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篇: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程论文
Research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姓名:崔孝强
学号:11314051
专业:环境修复与资源再生
指导教师:宇正香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
崔孝强 环境修复与资源再生 14
内容提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环境问题也接踵而至,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矛盾也愈演愈烈,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冲突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十二五”规划则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同时这一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核心内容,因此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于中国生态文明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这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生态文明
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党的领导人对文明的认识同样有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邓小平提出了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到江泽民在其基础上提出了政治文明的目标再到后来的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形势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理念的一次理论升华,同时将生态文明纳入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文明体系之中。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同时这一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核心内容,因此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于中国生态文明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这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的历程
人类社会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从人与自然关系看,原始文明是人类完全被动接受自然的阶段,历时百万年,对自然没有伤害;农业文明是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探索、初步开发的阶段,历时几千年,对自然造成了一些伤害,但由于伤害程度小,多数情况下自然可以自行修复;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阶段,历时几百年,对自然带来伤害、损害、破坏,许多方面已经难以修复。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动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
(二)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
文明的转型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而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从而使生态文明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恩格斯说:“人们会重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完全变革的必然结果就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两大和解”的生态文明社会。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原则,同时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与极端生态中心主义。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制造了严重的人类生存危机;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却过分强调人类社会必须停止改造自然的活动。生态文明则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另外,在可持续发展与公平公正方面,生态文明也与当代社会主义原则基本一致。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
马克思与恩格斯以人的视角为切入点,提出了丰富的生态思想。他们重视人类对自然的主体性和自然对人类的有用性,立足人类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弘扬人的主体地位,强调打上人的目的和意志印记的自然对人的意义。但反对人类绝对至上,强调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与和谐统一,主张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有机结合,并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逐利的固有逻辑是生态危机产生的社会根源,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只有通过社会制度的变迁,即共产主义的到来才能实现。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人类诞生之日就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正确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当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体现为生产力,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体现为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决定了现代生态文明的原则,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人与自然的和解要以人与人的和解为前提,马克思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认为人只是自然界中的客体在其发展过程当中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的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要认识并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把这种任务作为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最高价值目标。对于这个目标人类首先要认识到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认识到人在自然界中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然对人的制约性,二者是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任何一方的失衡都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所以,我们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首先就要了解自然规律认识到自然对人的影响,任何社会的发展也是一样的,也必须要遵守自然规律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再到共产主义社会这种社会制度的变更,正是遵从自然规律的表现。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承认人在自然中的主导地位,反对无视人类主体性的极端自然主义和非功利主义。(2)坚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反对人类绝对至上的人道主义和极端功利主义。(3)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想是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有机结合。
三、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建设中国生态文明。
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即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将“产业结构”作为生态文明的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的调整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只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产业结构才能够发生根本的转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大力发展生态科技。生态科技的重点领域在于能源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三大技术,其中关键在于能源技术。人类所能够利用的能源是无限的,而人类取得能源的技术则是有限的。工业文明建立在石化能源的基础之上,生态文明则应是建立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基础之上。
同时,马克思主义的新陈代谢(物质变换)理论不仅有利于解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之间的和解,而且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循环经济不应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和经济开发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根据中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将循环经济思想扩展到整个中国的经济产业布局和社会结构调整——比如,尽量避免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从东南沿海低海拔地区向中西部高海拔地区转移,进一步缩减地区、城乡和行业之间的社会经济差距,逐渐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解。
生态革命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其影响远超过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是人类自身。中国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为指导,也要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大力发展以能源为基础的生态生产力,努力建设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陈代谢理论的生态生产关系,为人类的明天探索一条永续发展之路。参考文献
[1] 张天文.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12.[2] 崔建霞.七个怎么办,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29.[3] 潘 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N].学习时报, 2007-11-28.[4] 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z].编译参阅.[5] 张剑.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第四篇:《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学习心得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学习心得
通过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这门课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从根本上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引人类社会朝着更加繁荣、文明、先进的方向发展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总结探索出来的适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发展的的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我们党开创并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1978年,围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展开的大讨论,恢复了党的思想路线,破除了“两个凡是”的教条,为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和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抉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领导全国人民成功开创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回顾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清楚看到,什么时候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社会主义事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社会主义事业就遭受挫折和失败。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样,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须自觉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来实现。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格,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卓有成效地回应来自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挑战,继续引领时代潮流,就要实现自身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必须担负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的、富有生命力和不断向前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随着自然科学划时代的发展,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刻发展,随着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发展自己的内容,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通过自己的体系创新总结和巩固其理论内容的创新,并进一步推动理论内容的创新。
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分析,对层出不穷的问题的解决,无不凸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我们应该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品格,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回答时代的课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密不可分。我们要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入分析当代世界经济、当代国际政治、当代文化交往、当代科学技术、当代社会治理、当代社会思潮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入地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的关系。这既是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提出的历史任务,也是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对进一步坚持、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期待。
学号:201510798
焦其波
第五篇: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分析题答案
第一次上课分析与思考题:
1.马克思提出,要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联系起来,这一论述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请谈谈你对这个思想的理解。
首先,“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就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即天人关系,也就是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解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这种“和解”在本质上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互动过程。这种互动一方面表现为“自然界向人的生成”,即人通过物质生产活动,把自然界中人的生活资料和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另一方面,这种互动又表现为“人向自然界的融化”,即人通过实践活动广泛掌握和同化自然力,用各种自然物的属性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生命活动,使自己能力的提高和发挥根植于自然系统的演化之中。“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的实践基础是物质生产活动,实现这一“和解”,要求“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用“物质变换”的概念说明了人类与自然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的对立统一、和谐发展的辩证关系。
其次,“人类本身的和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关系问题。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恩格斯看穿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另一部分民族、国家和阶级不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这就加深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分裂和对抗,阻碍着世界性普遍交往的进一步发展,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建立起有利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制度,把人自身从自然和社会条件的束缚中、从资本主义悲惨的境遇中解放出来,最终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人类本身的和解”昭示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关系,其实践基础是物质交往活动,表现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或体制的建构与完善过程。一句话,就是用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是实现“人类本身的和解”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
最后,“两个和解”是内在统一的。“人类同自然的和解”是“人类本身的和解”的物质基础,“人类本身的和解”则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的社会前提。诚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言,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和解”将成为真正的现实,到那个时候,“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研究中,他们从来没有脱离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也从来没有脱离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他们对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中,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彼此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互为前提。人们正是在处理与自然关系的活动中才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而只有在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处理、调控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进行考察,改变了以往把人同自然界对立起来的自然观念,把对自然的理解融入对历史、对社会实践的理解之中。他们认为“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有自己的发展史和自己的科学”“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是历史的前提,历史是在自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历史不能脱离自然,自然史是人类历史的延伸。自然史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史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发生关系时,总是以社会的形式出现,只要存在着人类历史,就必然存在着人和自然的相互制约关系。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就明确告诫我们,人类社会的历史活动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不仅为人类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而且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永恒基础。
2.恩克斯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必须统筹兼顾,否则这两个问题都无法解决。请结合中国的发展实践,谈谈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
一、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必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在恩格斯看来,我们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同时,自然界也“报复”者我们人类,即人类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负面影响。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化学工业兴起和发展以及电子产品普遍使用,大量的自然资源破坏,使得坏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类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
二、人们争先恐后开发现在的自然,还肆无忌惮地预支未来的自然,这种剧烈“透支”效果打破了自然的平衡: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超过了它们的再生能力;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超过了发现其替代品的速度;环境的污染程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不可逆的环境退化速度超过了环境恢复的速度。这就势必造成生产消费能力的无限性和地球环境资源承载有限性的矛盾,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循环)过程,及至威胁到人类本身。在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有: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沙漠化严重、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等。
三、发展问题与环境问题不可或缺。联系是客观的,要承认联系的客观性,尊重事物固有的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发展与环境是紧密联系的:1.没有环境支持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2.为了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不仅要求促进发展,而且还必须获得发展所必需的资源份额。这要求我们必须明确:1.发展代价过于沉重必然导致发展的不可持续;2.人类不能在摆脱贫困和阻止环境退化两者之间进行单项选择,除非同时兼顾,否则两个目标都无法实现;3.人们必须对发展的行为有所限制,不能以造成环境不可逆破坏的方式来谋求发展;4.可持续的关键是“转变”,而不是走“转移”、“转嫁”的路线,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运行模式,克服由此产生的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弊端。因此,就必须将对有限环境资源的“透支”利用转变为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调整环境的适应与改造、利用与保护、索取与补偿的关系等等。
四、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基本条件。联系我国现状,中国解决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进行“可持续发展“。事物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能只观注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可持续性发展。①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资源环境。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和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以摈弃。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是国家在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④可持续发展原则:
1、公平性原则,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代际公平性,二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三是指人与自然,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公平性。的这是与传统发展的根本区别之一。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要求任何一代都不能处于支配地位,即各代人都有同样选择的机会空间
2、可持续性原则。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已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已的消耗标准。
3、和谐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我们能真诚地按和谐性原则行事,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也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4、需求性原则。人类需求是由社会和文化条件所确定的,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结果。与人的价值观和动机有关。可持续发展立足于人的需求而发展人,强调人的需求而不是市场商品,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活愿望的机会
5、高效性原则,高效性原则不仅是根据其经济生产率来衡量,更重要的是根据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来衡量。是人类整发展的综合和总体的高效。
6、阶跃性原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内容和层次将不断增加和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本身隐含着不断地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阶跃性过程。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应负的责任,并有与之相应的道德水准;2.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国策;3.实行计划生育,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4.加强资源和环境法规、资源和环境知识的教育,提高公民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
综上可知: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关键,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形势严峻,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3.从科学研究到政治谈判,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代环境问题的一个焦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应对责任分配上尖锐对立。请分析一下双方立场对立的原因?
1、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问题。发达国家一味强调保护环境,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贫穷就是最大的环境问题。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发展权的概念,意义在于破除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承认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和发展经济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新的建立在国家平等基础上的全球环境保护伙伴关系和国际经济秩序创造了条件。
2、主权问题。按国际法规定,各国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按照自己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自己的资源。然而,不少发达国家以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之名,提出环保责任国际化的观点,认为全球都有权干预监督一国内部的环保行为,全球各国都有责任和权利去监督别国的资源利用。这种论点被发展中国家看作是发达国家借环保问题来控制它们的自然资源,企图侵犯它们的主权。另外,一些西方学者还歪曲事实地认为全球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错误的发展政策造成的,因此,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应加以限制,即“主权限制”论。发展中国家反对发达国家借环境问题干涉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主权、资源主权。
3、责任问题。发展中国家据实指出,发达国家的“发达”是建立在对世界资源与环境严重破坏的基础上的,发达国家应对全球环境退化负主要责任。发达国家应该停止无休止地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材料及自身大肆地挥霍。现在发达国家保护自身环境的一个手段就是低价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并不破坏自身的自然资源。在温室气体的排放方面,尽管有不同的研究结果,但多数专家还是实事求是地认为,发达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里约宣言》提出“共同但区别的责任”,成为国际环境保护合作的基础之一。
4、环境融资和环保技术转让问题。既然发达国家被证明是世界主要的污染源,它们在受益的同时理应为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承担更多的义务。而且,从全球环保合作的角度来说,发达国家有合作的愿望,又有比发展中国家强得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应该能承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环境融资和环保技术转让的义务。但事与愿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拒绝承担这一义务。发达国家提供的环境基金如杯水车薪,且承诺不兑现,还往往用保护知识产权为理由拒绝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保技术。
5、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它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借口,实则是对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品设置障碍,限制其出口,以防止和抑制他国产品对本国的冲击,从而实现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经济和技术实力低下,产品往往达不到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成为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受害者。发达国家在几十年前就完成了工业化,走过了严重的污染期。现在反过来要求发展中国家也按发达国家现在的同等标准去做,的确是强人所难。
6、发达国家通过一些经济活动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污染问题。《里约宣言》原则第14条禁止污染活动和污染物质转移到他国。但事实上这样的例子已屡见不鲜。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标准低,环保手段落后,又缺乏必要的技术和信息,往往就成为发达国家向外转移污染的受害者。相反,发达国家基本上不可能成为该种行为的受害者。
7、建立合理的环境标准以及保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环境事务中的发言权的问题。《21世纪议程》关于国际环境法律文件和机制中提出了一项总目标、八项具体目标和四方面的活动,其中就明确提出:“查明和处理有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和执行国际环境法文件中的各种困难”;“促进和支持所有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有效参与国际协议和文件的谈判、执行、审查和管理,包括提供技术援助和酌情实施差别义务”;“通过制定经全球和多边协商的协议和文件促进各项考虑到各国不同情况和能力的国际环保标准”等。但至今为止,发展中国家仍是发言权上的“弱者”。
4.生态环境问题的恶化暴露了治理观念、制度、技术和合作等方面的障碍,也说明了个体、短期的偏好“透支”了整体、长远的环境利益,请联系身边的事例谈谈对这个判断的理解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关键要实施积极的生态调控,减少对生态的破坏,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治理方法。
一是要调思路。关键就是明确树立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新的形势下,需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目标,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环境自然资源。据有关预测,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在短期内很难逆转。况且植树、植被覆盖率提高并不能代表生态系统的恢复。水土保持、植被恢复、荒漠治理、海岸整治等生态调控则是需要持续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的千秋大业。有鉴于此,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重视今天发展的同时,为子孙后代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坚持以人为本,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并将人口政策重点逐步转移到提高人口素质上来;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切实保护环境,以环境友好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重视技术进步,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产业、产品和工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而实现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的良性循环,积极防御自然灾害,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是要调机制。就是要通过制度、机制的创新,调控、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综合决策和协调机制,把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切实纳入各国和政府的计划规划中,加强集成,防止追求部门利益最大化而使国家利益“次优化”;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纳入资源环境因素,避免单纯追求增长速度而使生态环境成为经济政绩比赛的牺牲者。调整各项政策中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对国家的产业政策和重大行动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估。按照市场规律,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投入发展经济,以最小的经济成本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利用价格杠杆,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应用适用技术,集中解决关系人民健康的污染源治理、农产品污染严重等问题。
三是要调措施。即通过认真贯彻法律法规,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意识。如解放以来,我国已制定了6部环境保护法规、8部资源保护法,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法规。但是由于执法不严,群众法制观念淡漠,资源环境破坏屡屡发生。因此,必须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对执法的监督,以便坚决制止毁林开荒、陡坡开垦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同时要通过加大宣传,切实提高公众参与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
四是要调路径。防治自然灾害,保护自然环境,就是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实行工程性措施与生态性措施相结合,救灾与避灾相结合,变“灾害”为“无害”,在路径选择上要打破常规,寻求跨越式发展。主要是“调、植、蓄、治、用”五个字,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出一条生态调控、综合减灾之路,在创新中改善生态环境。
1、“调”。即调整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完善环境保护的制度框架。我们要以可持续发展的原理为指导,把自然灾害治理、生态调控作为一个整体的大系统,从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综合考虑,打破部门割据,统筹安排,进行总体规划、综合治理、宏观调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形成生产过程中物料的反馈和循环利用;控制污染排放的总量,实现环境保护从点上治理到面上建设,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清洁生产和废物减量化的转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依靠技术进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步伐。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的手段,取消扭曲资源价格的补贴,减少资源利用上的浪费;严格执行排污收费标准,促进企业自觉治理污染,纠正竭泽而渔、片面追求产值而不顾可持续发展的倾向。
2、“植”。即大力植树造林、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退耕还湖。森林有巨大的涵养水源、调节径流、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还是大自然的清洁工,一亩森林每天产生氧气能满足一个人一天的需要,森林能够吸收有害物质;缺少森林植被会使土壤侵蚀加剧。为此,要改变长期以木材生产为中心,重采轻育、重取轻予,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的做法。要加强天然林的管育,禁止进行任何形式的采伐;要大力开展封山育林和次生林改造,加快山区绿化,尽快发挥防护效益;要开展群众性的造林绿化,通过人工造林保证植被的恢复;还要大力发展种草养畜,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蓄”。即深挖塘、广积水,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调节河川径流,以减轻水旱灾害。主要是通过修建水库堤防,加固病险水库,修复水毁工程、改造灌区等,在限度范围内开发和改造河流,保证人与河流和谐发展,建立起足够的城市湖泊、河流等湿地,并能维系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的系统。此外,还要加强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尽快查清湿地退化的现状与趋势,调整和恢复河缘、河漫滩湿地和湖泊及沼泽湿地,合理配置湿地,增设不同类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寻求湿地资源持续利用优化模式,以充分发挥湿地所应有的削减洪峰、蓄纳洪水、调节径流的功能。
4、“治”。即严格治理各类工业污染。无论是全球还是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还将增加,环境质量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局面仍将存在。今后,无论是全球经济规模的扩大,还是经济的高速增长,都要以自然资源投入为基础,同时也要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弃物,这势必对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更大的压力。为此,我们要发挥科技进步在环境保护中的支撑作用。应将环境保护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带有全局性、方向性和基础性的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如加强与人体健康有直接关系的问题研究;开发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减少污染对人民健康的损害;推广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加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温室气体和二氧化硫等的排放等等。
5、“用”。即广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循环经济是围绕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所进行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馈过程,以尽可能少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增长。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减量、再用、循环的3R原则。我们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一是要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在全球经济发展整个过程中,合理进行经济布局,减少资源配置对交通运输和生态环境的压力,最大限度地共享全球经济区内的基础设施,使其效用最大化;将这一理念贯穿在产品生产中,开展产品生态设计,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减少有毒有害物质使用,做到容易拆解回收利用,使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影响最小。二是转变发展模式,用集约型的发展替代粗放型的发展,用依赖自然资源和再生资源投入的经济增长替代依赖自然资源投入的经济增长,用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替代资源的低效利用,形成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和消费体系。三是形成新的产业形态,通过培育相应的产业、产品体系:包括节约型产业、产品体系;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体系、废旧物资再生产品体系等,形成新的增长潜力。5.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该尽快拿出诚意弥补欠债,发展中国家必须审时度势减少环境损害;但落实这个原则,从观念到行动,仍然困难重重。你对这个困境如何理解。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含义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基于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性、全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以及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世界各国乃至全人类均应当共同承担起保护和改善环境以最终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责任另一方面是在责任的领域、大小、方式、手段以及承担责任的时间先后等方面应当结合各国的基本国情而予以区别对待。它指的由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各国对保护全球环境负有共同但是又有区别的责任。它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内容即共同的责任和区别的责任。1共同责任。共同责任反映于国际法上是“人类共同的利益”和“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的理念。由于地球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各国无论大小、贫富均需担负起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其内容有如下两点其一各国须采取措施来保护本国管辖范围内的环境。其二各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给予彼此以支持和援助。在环境保护方面有能力的国家须帮助能力欠缺的国家解决环境问题。2区别责任。区别责任是指虽然各国需要担负起保护全球环境的共同责任但在不同国家之间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由于各自对全球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和压力以及治理能力等因素它们在责任的大小多少时限等方面所承担的责任是有差别的。这既符合国际法的公平制度又有助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切实解决。3共同责任和区别责任的关系。为了追求人类共同利益习惯国际法赋予每个国家以共同责任来保护全球环境。带有公平理念的区别责任是国际社会为吸引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国际环境保护中而设定的一种制度。区别责任虽然很重要但应当同共同责任原则区别开来。对该原则的正确诠释应是发展中国家履行公约义务、参与国际环境保护的能力取决于其得到受惠于发达国家的程度。如果没有得到援助就不履行公约义务。因为发展中国家既要承担具体的公约义务又要承担不损害他国环境和国际区域的习惯国际法的义务。如何更好地实施“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展中国家以发展为先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民还在为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而挣扎他们根本无暇顾及臭氧层消耗、、物种灭绝等问题。贫困的社会是无法为后代人享受其环境权益而保存足够的选择、良好的环境质量和充分的接触和使用渠道的。只有发展才能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后代人的权益。而这种发展不仅使当代的大多数人口受益而且有益于未来的人口。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发展是首要任务只有具备一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才能顾及到环保问题也才能承担起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使贫困国家处于恶性循环的境地一方面要过度地开采自然资源以偿还巨额债务满足发达国家的金融需要另一方面过度滥用资源使自然资源枯竭贫困进一步加剧。可以说正是这种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把人类推到了环境危机的边缘。
所以解决环境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新的全球伙伴关系实现一种“代内的公平”。这就要求发达国家的财富和技术以非商业性的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次它要求发达国家改变其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减轻地球的负担。最后发展中国家应选择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避免重蹈发达国家的老路对环境造成更加巨大的损害。加强国家合作合理分担责任,推进国家合作关键在于发达国家。鉴于地球环境所承受的压力大部分仍来自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应该在承担比发展中国家更大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基于这一点发达国家应该率先行动起来。率先削减其污染物的排放量率先在生产和消费方式上做出实质性的改革这对于扭转地球环境恶化趋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不附加商业性条件的资金和技术以帮助它们提高环境保护的能力。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有区别的责任并不意味着它们可以对自己在保护全球环境中的责任和义务掉以轻心。恰恰相反发展中国家首先应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环境保护的能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但其间必须努力进行改革改革生产方式尤其是少数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目前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也需要尽快改变否则它们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将成为破坏地球环境的一股新的、巨大的力量。同时各国尤其是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推行适当的人口政策以降低人口增长速度减轻地球的人口负担。总之要保护地球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世界各国的通力配合精诚合作合理地分担责任。“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确保发展中国家最广泛地参与全球环境保护提供了一个必要条件也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提供了一个公平的契机。同时也希望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使该原则更具有可操作性并能够逐渐上升为一种国际习惯法使其对国际社会更具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