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训释义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明体达用,兼善天下。的寓意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要求学生具有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如梁启超所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见义勇为,不避艰险。”
“厚德载物”要求学生具有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精神。如梁启超所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责己甚厚,责人甚轻。名高雍容,望之俨然,即之温然。”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体现了一种健全的人格,它集刚健和柔顺两种不同的特质于一身,标志着人格发展的一种全面性。
“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愤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这是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朴素唯物主义看法,也是中国人的宇宙观。明体达用,兼善天下
明体达用是出自北宋胡瑗创造的“苏湖教法”,是宋代影响较大的主流教育方法。其中“体”是指事物的形质,有本体、理体之意;“用”指事物的功用,含有应用、运用之意。如李颙所说“明道存心以为体,经世宰物以为用。”“明体”是根本,“达用”是目的;“明体”是认知,“达用”是践行。“按我们对它的理解,就是要识大体、明规律、懂规则,自觉按规律和规则行事,主动应用规律和规则造福于社会。” “体”的内涵十分丰富,“用”的范畴非常广泛。“体”有品德之体、智能之体、审美之体,“用”有于己之用、利人之用、济世之用。“兼善天下”源于《孟子.尽心上》篇中的句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不仅求自身之善,还要以天下为己任。“兼善天下”的思想可以概括为:“志存高远、完善自我、德才兼备、服务社会”。
第二篇:长江大学校训及校风释义
长江大学校训及校风释义
一、【校训释义】
“长”(cháng)的含义:一是时间概念,即长久、永恒之意。二是空间概念,指两端之间距离大,与短相对;指高,与矮相对;指远,与近相对,引申为宽阔、宏大和高远。三是指擅长、特长。在读作“长”(zhǎng)时,则有生长、增进和抚育、培育之含义,《诗•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还有重视、崇尚之意,《书•牧誓》:“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
“大”的含义:大与小相对,有品位、层次、程度之意,还有尊重、赞美、美好之意。在此指大学、大学生、大学者、大学问、大志向、大境界。蔡元培言:“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梅贻琦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学校要坚持不懈地培养大学生,造就大学者,追求大学问。大学生、大学者要做大学问,关键也在于他们要有大志向,有志者事竞成。大学问会使学生、学者们的精神升华到大境界,从而会促进学校的品位升华到大境界。
“新”,在此指创新、纳新、维新。《大学》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又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在大学要容纳新思想、新文化、新的科学技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不断创造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成果;并以其博大的胸怀与宽容来维护、呵护学者的成长、学术的发展;在学术上创新,在学者里扶持新,在学生中育新。大学要有纳新的胸襟,创新的追求和维新的智慧,才能经久弥新。
长大长新,其简明释义为“长江大学,经久弥新;培育大志,崇尚创新。”
二、【校风释义】
【求实】:实事求是,诚实守信。实就是指真实、实际、果实、诚实。办学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治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尊重科学,追求真理,不断取得成果;育人要诚实,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进取】:自强不息,开拓进取。进取是楚文化“和衷共济,发奋图强”精神的浓缩,是长江“奔腾不息、百折不回”精神的凝炼。意在倡导师生修身治学,在成长成才、追求真理、建功立业等方面百折不挠,超越自我,永远向前。
【创业】:学以致用,开创事业。创业既是一种精神,又是一种行动;既是学校走过的历史,也是学校发展的现实。用创业精神发展各项事业,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人才是学校的长期任务。
【报国】:献身事业,报效祖国。报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意在倡导师生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建功立业,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求实是基础,进取是动力,创业是途径,报国是追求。
主题词:校训校风通知
长江大学校长办公室(发布)
第三篇:“志存高远,责任为先”校训释义
“志存高远,责任为先”校训释义
经2009年5月9日我校第四次教代会暨第九次工代会上审议并表决通过,正式确定“志存高远、责任为先”为我校校训。“志存高远,责任为先”校训是在集中了全校师生和校友智慧的基础上形成的。它高度概括了我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大力弘扬了我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传统,集中彰显了我校始终倡导并遵守的价值追求。
第一:
“志存高远、责任为先”八字校训,言简意赅、端庄大气、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志存高远”出自诸葛亮《勉侄书》中“夫志当存高远”之句,意寓江西理工学子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的抱负和卓越的精神,与“直挂云帆济沧海”异曲同工;“责任为先”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句,意寓江西理工学子时刻明白各自肩负的责任并勇于承担。“志存高远”是江西理工大学传统精神中最本色的东西,指大学不仅仅是传授专门知识与技能的场所,还应该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责任为先”则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凝练出的最核心的价值理念,表示学校始终把教书育人、服务社会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志存高远”与“责任为先”两句合为一体作为江西理工大学的校训,既各自独立成意、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浑然一体,涵盖了学校教育思想、科学精神、品格修养等各个方面,它引导全校师生为人、为学要有远大志向,要有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将个人奋斗的目标与国家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校训既反映了学校的优良传统与特色,又体现了学校办学的理想追求和实现途径,是对江西理工大学50多年历史中凝练出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的高度概括。
第二:
把“志存高远,责任为先”作为我校校训,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将“志存高远,责任为先”内化为广大师生的价值理念,并使之成为学校师生的行为规范,是建设“江西一流、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江西理工大学的迫切要求。学校今天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和“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谋发展”的办学思路,正是这一校训精神的具体体现。
第三:
把“志存高远、责任为先”作为我校校训,是对我校五十年办学过程的历史凝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50多年悠远而风雨兼程的岁月里,江西理工大学
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栋梁之才,江西理工大学也顺应时势的不断变革以日臻完善,但江西理工人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作为应尽之职;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将建设特色学科、培养特色人才、营造特色氛围作为学校的强校之路。在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教育教学质量稳固提高、学科建设成效显著、科学研究屡获突破、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招生就业形势良好、学生科技文体活动硕果累累、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亮点纷呈。
50多年春秋,大浪淘沙,岁月在变迁,江西理工大学也顺应时势的不断变革以日臻完善,但不变的是江西理工的精神、江西理工的风骨。这种精神已贯穿了学校的整个办学历史,渗入了每一个江西理工人的心中。“志存高远、责任为先”八字校训以凝练的语句层次鲜明地体现出了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严谨的治学特色。这八字校训是学校50多年来教书育人实践的经验积淀,浓缩了学校对莘莘学子的殷切嘱咐,突出反映了学校对高等教育过程的深刻认识:在知识传授与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不仅要依据时代要求和高校教育宗旨开展教学活动,更需要强化人文精神的感染与宏扬。
50多年来,江西理工大学之所以能不断取得辉煌成就,靠的就是这种胸怀宽阔、志存高远、开拓进取、敢于为先的精神和气概。校训的确定将勉励全校师生更加勤奋求学、勤于自勉、刻苦磨砺,更加注重知识的学习、素质的提升、品格的塑造、精神的超越、心灵的净化和思维的创新;将激励师生在实践中展现自己的知识与品格,在行动中勇于承担、勇于创新,把知和行、理论和实践、责任和义务结合起来,做一个真正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谋划新的发展道路。“志存高远、责任为先”八字校训,既继承和反映了江西理工大学50多年来办学的优良传统,又面向未来,体现了办学理念的新的更高的追求,同时还阐明了实现远大目标的途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学校“志存高远、责任为先”的校训的指引下,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定能弘扬优良传统,增强对学校的荣誉感、使命感,为建设“江西一流、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工科优势突出、矿冶特色鲜明的较高水平的教学研究性大学”继续奋发努力!
第四篇: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校训释义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校训释义
1.引言
1.1背景
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的学府,能够给人们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教授专业知识,使人们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大学为社会源源不断地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与骨干,进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立了许许多多的大学,每个大学都以其独特的办学风格和学风校风在众多大学中显示出独有的气质。而校训作为一个大学的“灵魂”则将一所大学的所有特质都融入了几个字词之间,因此通过研究一所大学的校训我们可以从侧面对这所大学形成一个更深层面的认识与了解。
由于我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比较感兴趣,所以对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及其校训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1.2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简介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培养军事政治干部而创办的学校,其全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校址在延安。为了适应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中共中央于1936年6月1日,将创办于陕北的“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改称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1月,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随中共中央机关迁至延安,并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毛泽东任抗大的教育委员会主席兼政治委员,林彪任校长,刘伯承任副校长。抗大总校有十四个大队。此外抗大还有八所分校。1945年10月,抗大总校在副校长何长工带领下迁往东北,并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政大学”。各个分校则组建了华北、华东、西南等军政大学。抗大的学生来源最初是驻校轮训红军的各级部队干部,后来抗大开始大量招收培训从陕甘宁边区外奔向延安的抗日知识青年,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培养了大量军事骨干力量。
1.3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校训
严格管理学员,加强学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培训的优良传统,这一点同样体现在了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的校训中。抗大的教育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亲自为抗大规定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
2.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校训提出的历程
2.1抗大校训提出的历史背景
抗大的前身为1931年于江西瑞金创办的中国工农红军学校,1933年扩建为红军大学。当时正值国民党对红军的根据地进行围剿的时期,而日本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全境后加紧实施侵华计划,对我国华北地区虎视眈眈。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红大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与红军干部团和陕北红军学校合并,在陕北瓦窑堡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学校”,不久改称“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周昆任校长,袁国平任政治委员。当时日本加紧侵略中国的计划,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中共中央决定以中国工农红军学校为基础,创办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在保安县举行开学典礼,正式宣告成立。1937年1月20日,红大随中共中央机关迁至延安,改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2.2抗大校训的提出过程
抗大正式成立后,1937年1月20日开始公开招收学生,这一期一共设置了四个大队,招收了一千三百多名学员,加上甘肃庆阳的抗大步校一千四百多人,这一期的学员一共两千七百余人。抗大开学后,学员在敌人的封锁下的及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一边自己动手挖窑洞、开荒种地,一边学习着军事理论知识、技能训练以及政治课,师生一手拿锄,一手拿枪,一边学习,一边生产。有感于抗大师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鼓励战士们艰苦奋斗,毛泽东在1937年4月时为抗大题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大字,并贴在了抗大的校门上。1937年5月的中共中央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亲自为抗大规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并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正式确定为了抗大的校训。1938年3月和6月以及1939年5月,毛泽东三次重申题词内容,使之成为以后各时期,很多院校的教育方针和学校校训。自此,这非同寻常的八个字与抗日军政大学、八路军新四军一起在我国的抗日救亡的历史中熠熠生辉,至今为广大民众和熟知。
3.“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字校训的内涵与意义
3.1团结
毛泽东非常重视团结,他将团结融入了党的一切工作中,从他的名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可见一斑。人们常说,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进步,团结就是胜利。正所谓“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团结,才能成功。这一点在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以及后来的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正如一首军歌唱的:“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这是一种伟大的精神文明,是当时战士的一种信仰,在艰苦的年代里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大到国共两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小到战士们一次次地为了保全大家而牺牲自己,整个抗日战争处处都体现着这种精神的传承。
1936年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发动“兵谏”希望联合共产党抗日,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受到了共产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的号召。西安事变爆发后,抗大第一期学员200多人纷纷“下山”,担负起“巩固国内和平,争取民主政治,实现对日抗战”的新任务,抗大教育长罗瑞卿则作为中共处理西安事变工作组成员赴西安调解国共关系。在继续争取国内和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织对日抗战的关键时刻,抗大第一期学员发挥了重大作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延安成为全国人民的抗战中心,抗大也成为了人们心中抗战的精神堡垒。一批又一批的进步青年从全国各地涌向延安,从抗战全面开始到1938年底,有1.5万名爱国进步青年进入抗大学习,其中还包括东北军张学良部和西北军杨虎城部的进步军官和抗日志士。可见抗大所宣扬的团结精神具有非常大的凝聚力。
3.2紧张
这里的“紧张”意为雷厉风行的工作态度。毛泽东将“紧张”作为校训意在提醒抗大学员对待工作和学习要像雷一样迅猛、风一样快速,执行命令、完成任务不拖泥带水。“紧张”首先要求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今日事,今日毕,不把今天的事情留到明天来做。其次它时刻提醒着学生不把拖延的恶习带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尤其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如果养成了拖延的恶习,将来在分秒必争的战斗中就有可能贻误战机甚至丧命。再次,它还使学员保持紧张的状态从而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紧张”的影响深刻地体现在抗大的发展中。
为了适应抗战形势的发展,抗大没等二期同学毕业离校,第三期就于1937年8月1日正式开学了。三期开学以后,仍有不少新同学结队前来。抗大教育长罗瑞卿不仅埋头紧抓教育,对学员的政治路线,政治方向的教育也同样抓的很紧。由于第四期学员扩充太快,学员中的自由主义和极端民主化倾向有兴起的势头,罗瑞卿发现后立即给学员做了报告强化了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融洽了干部与学员之间的关系。正因为如此,抗大的学员在八个月的时间里就能完成学业奔赴前线,成为抗战前线的骨干力量。
3.3严肃
严肃是进行一切工作和学习的前提和必要保证,尤其是在战争年代,严肃的学习、工作态度不可或缺。毛泽东将“严肃”作为抗大校训合情合理。严肃是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做事态度,只有做事严肃认真,才能担负起挽救中华民族的重任。1937年10月,抗大第三期学员六队队长黄克功,因为爱上了他的同学刘茜而对方不接受他而枪杀了刘茜,这件事情引起了罗瑞卿的高度重视。黄克强出身贫寒,工作很有干劲又很能打仗,而且是长征的功臣,但是他杀害了从外地投奔延安的有志青年,产生了很坏的政治影响。罗瑞卿没有因为个人感情而放过黄克强,而是与其他领导严肃地处理了这起案件,将黄克强依法枪决。这件事情扩大了抗大在知识青年中的良好形象,使得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包括海外归来的有志之士如潮水般涌向抗大。同时,这件事情还为抗大的学员树立了榜样,强调了校训中“严肃”的重要性。严肃的工作作风有助于提高学员的纪律意识,从而避免其在以后的工作中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3.4活泼
最后这一点乍一看感觉与抗大校训的前三个部分有点儿格格不入,但仔细思考后我们可以体会到毛泽东的用意和其具有的内涵。活泼体现出了一个人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质,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一个活泼的人在工作、学习中散发出的蓬勃气息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感染身边的人;一个活泼的集体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因此活泼是进行长期斗争的必要心理保障。毛泽东经常以调侃的方式鼓励学员和干部。一次他来到学员中间,幽默地说:“你们是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学着当代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你们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天下大乱你们就下山了!”这不仅是对学员们的肯定与鼓励,更重要的是在学员中传播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为“活泼”这一校训做了良好的诠释。艰苦的年代里不丧失活泼的气质才能渡过难关,迎接胜利的曙光。
4.八字校训在当下时代的借鉴意义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字校训虽然早在1937年就被提出,但却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让人们淡忘。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对于如今乃至以后的人们仍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对于个人而言,能够完全领悟其内涵并真正地将其贯穿在自己的学习、工作中并不容易,但是我们要时刻有这个意识。一个有团结意识的人,才能在需要的时候团结各方力量来达成独自难以实现的目标,创造更大的价值;一个有紧张意识的人不会虚度光阴、蹉跎岁月,做任何事情都会保持很高的效率,这样就可以比其他人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一个办事严肃的人在进行重要的工作时不会出现不应该的错误;一个活泼的人具有的亲和力能够帮助其将他人团结起来,其散发出的精神气质能够感染身边与之共事的人,并且能够使其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对于一个团队或者一个企业而言,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只有具有紧张意识,团队才能高效率地工作,企业才能高效率地运转,才能在一个领域里屹立不倒,才不会被历史的潮流淹没;只有严谨严肃,才不会有违法违规的事情发生,才不会有虚假浮夸的风气产生;而只有拥有了宽松活泼的环境,营造和谐的氛围,才会使一个团队或企业充满活力。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字校训在抗战时期曾是抗大学员的一种精神支柱,在当下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在将来也同样会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参考文献 李志民 《革命熔炉》 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86年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党中央在延安13年》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0年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延安时期大事记述》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0年
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陈列内容简介:中共中央在陕北大事年表》 出版者不详 1982年
第五篇:赞贤校训校风释义
南 康 市 赞 贤 小 学
校训:弘扬赞贤精神 培育时代英才
赞贤小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由著名革命烈士陈赞贤于1918年亲手创办,原名为“东山高等小学”,后更名为“东山中心小学”。学校历经沧桑,几经易名,1985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以陈赞贤烈士英名命名,改为“南康县赞贤小学”,校名由陈赞贤烈士生前战友、南康籍人士、原中顾委委员、山西省省长罗贵波题写。
赞贤小学传承着深厚的人文积淀,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赞贤小学被列为南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是要我们弘扬先烈精神,缅怀烈士伟绩,学习烈士品格。陈赞贤烈士追求真理、敢为人先的精神鼓舞着一代一代赞贤人。把“弘扬赞贤精神,培育时代英才”作为校训,确立了学校的办学目标,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学校培养目标准确定位。作为赞贤人,责无旁贷要让赞贤精神发扬光大,让赞贤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不断丰富和创新赞贤精神,走出一条依托“赞贤精神”,创办品牌学校、特色学校之路。我们要用赞贤精神教育学生,鼓舞学生,熏陶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用红色文化滋润学生的身心,在他们心里撒播真、善、美的种子。我们要精心培育一代一代赞贤学子,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英才。
校风:和谐文明 求真感恩
和谐:
“和谐”一词起源于古希腊的雅典。和谐强调身体和心灵、情感和知识、道德和智力、动手和动脑完善结合。孔子倡导“仁”、“义”、“和”,“和”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精髓写照,“家和万事兴”,“以和为贵”,“和气生财”。
在现代社会提倡的应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谐能克服内耗,步调一致,班子团结,构成领导学校走向辉煌的中坚力量;干群团结,才能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师生关系融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要以“和”育人,教人以“和”相处,做和谐人。
校风核心是和谐,全校师生一心,和谐默契,团结协作向上,凝心聚智地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这与我们当前社会建设的目标相统一,即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文明:
“文明”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释义,既指与蒙昧时代、野蛮时代相对立的文明时代,也指教化、开化的结果;还包括良好的生活方式与风尚。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其思想支配的。要想有文明的行为,必须首先有文明的思想。文明不只是一种习惯,一种理念,而且是一种素质,一种光荣。
文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秉承和发扬,是师生行为举止的规范,是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本要求。减少不文明现象,杜绝不文明行为,是每一个师生的责任。学校是一个育人的摇篮,是一方净土,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不断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师生的思想文明,促进行为文明。
求真:
教育是一项科学,其意义在于求真。求真就要纠正形式主义,坚持实践论,把握规律性;坚持执教为生,以人为本;坚持素质教育,既教书又育人;坚持讲真话、出实招、干实事、务实效的作风;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教育思路。教给学生学习的钥匙,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求真为成才之道,探索真理是学习的归宿,是一个学者永恒的追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他在举办育才学校是就把“创造真善美之人才”作为教育目标。陶行知先生还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校就是要培育“真人”。“求真”是坚持科学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探索,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没有这种状态,人的任何活动都不可能成功。将“求真”作为校风,意在要求广大师生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追求真理,学做真人;认真治学,一丝不苟;认真做事,精益求精。
感恩:
“感恩”意为感谢别人给予自己的恩惠。旧时人们用“结草衔环”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遇之恩永生不忘”。要心存感恩,对父母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予我生命,让我健康成长;对师长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教诲,让我抛却愚昧,懂得思考;对兄弟姐妹心存感恩,因为他们让我在尘世间不再孤单;对朋友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友爱,让我在孤寂无助时倾诉、依赖;对同学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用温暖的心灯让我发现生命是如此丰厚而富有。感恩太阳给了我们光明和温暖;感恩大地给了我们万物。
饮水思源,学会感恩,用感恩的心做人。不知感恩,不会感恩,只会善行望而却步,社会因之更加麻木、冷漠。我们应时时提醒学生知足惜福,在人生的道路上永远心存感恩,知道自己所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背后的支持和奉献,要永远记住那些人和事,承担一份感激,为回报社会而付出努力。
教风: 敬业爱岗 博才善教
敬业:
“敬业”语出《礼记.学记》:“敬业乐群。”宋朝朱熹说:“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将“敬业”引入教风,就是要求教师用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任劳任怨,精益求精;就是要求教师忠于职守,诲人不倦,以育人为乐;就是要求教师严谨治学,潜心施教,创优良绩效;就是要求教师热爱教育,关爱学生,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爱岗:
教育是一项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爱岗必须具备崇高的敬业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爱岗的心灵归宿,是爱岗的崇高境界。爱岗就是要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就是要情系学生,情倾教坛;就是要无怨无悔,矢志不改,耕耘不辍;就是要以学科育人,引导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好每个孩子,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的神圣使命;把心血和技艺全部献给孩子,是教师应尽的义务;让每一个孩子进步,获得成功,是教师的追求。岗位如生命,爱岗是爱国。博才:
“博”有“大”的意思,“广”的意思,“多”的意思,“通达”、“多闻”、“丰富”、“渊博”的意思。“博才”首先必须“博学”,要求教师要博览群书,采众家之长;要拓宽知识面,厚基础,像造房子一样,必须“阔开基,广开址”;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兴趣;要有宽厚的基础理论,扎实的基础知识,娴熟的基本技能。倡导教师努力学习,追求广博的知识和渊博的学问。只有博才多学,才能多才多艺,才能艺技精深。作为教师,要博学多闻,厚积薄发,视野超前,以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新时代的教师不再是“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应是“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游刃有余,驾轻就熟。
善教:
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全部工作无非是教导学生。但“教”与“导”的方法大有讲究,只有认真学习,深入实践,才能逐步掌握“教”、“导”的艺术,臻于善境。善教者“授人以渔”,最终达到不需要教;善导者“导而弗牵”,最终让受导者自己健步如飞。善教绝不仅限于传授知识有方,而应该与育人紧密结合,真正的良师总是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精心培育益世之材。这就是要求负有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不仅要有宽实的知识基础和开明的教学艺术,而且应树立高尚的思想境界和人格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在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中培育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善教善导”应该是教师永恒的追求。
学风:立志笃行 多能乐学 立志:
学习不能无目的,正确、远大的志向是成功人士不竭动力源泉:陈胜立鸿鹄之志名垂青史;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就了他伟大的人生和事业;马克思十七岁时把“为最大多数人的幸福而劳动”作为主要目标,至今听起来令人感佩不已。我赞贤学子应传承赞贤精神,心系祖国命运,志当存高远,要从小立大志,有远大理想,为中华之崛起,为祖国的富强而发愤读书。
笃行:
“笃行”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和《礼记.学记》“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意为学以致用,锲而不舍。“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意为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笃行”就是要矢志不移,扎扎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笃行”倡导学生“知行合一”,实事求是,不尚空谈,努力实践,身体力行,坚忍不拔,执着追求。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做到“笃行”。
多能:
“能”,即能力,才干。多能,就是多方面的能力、才干,也就是学生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多才多艺,才能出众,博学多能的人。现在提倡多元文化,多元智能,学生要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能力。博学博闻才能多知多能。因此,现代教育要以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为中心,培养出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会合作,会健体,会创造的新型学生,培养出视野广,基础牢,动手强,兴趣广,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乐于探究的能力型学生。
乐学:
“乐学”出自《论语.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为以学为乐,寓学于乐。要求学生乐学善思,乐中求知,乐中启智。要求学生把求知当作一种乐趣。真正爱好学习才会把满腔热情倾注其中,才会善学、乐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在学习中体验幸福和快乐。“乐学”是求知的理想境界,是使人终生受益的良好习惯,乐学善思,乐在其中,学必有成。“乐学”是构建学习型社会、提升个人素质、树立良好学风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