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跳绳绘画日记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模版)
论跳绳绘画日记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
摘 要:跳绳绘画日记,幼儿结合自身的“童心感语”,以一种再现的方式整合出自己跳绳活动的经历与感受。在绘画跳绳日记中,幼儿表达一种真实真切的内心运动愿望。这将有益于幼儿舒缓跳绳活动产生的内在情绪,绘画出内心的言语赋予自己的跳绳活动健康美。锻炼身体又愉悦内心,显示出绘画跳绳日记强健幼儿身心的作用。
关键词:跳绳 绘画日记 身心健康
跳绳活动作为一种促进幼儿肢体动作协调发展的运动,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们的特色跳绳活动的实践与研究中,幼儿通过绘画出自己的跳绳活动经历与感受,形成自身跳绳活动的日记图册,绘画系列的跳绳活动,不断的展现自己的跳绳感受,表达自己的跳绳活动愿望。幼儿不仅愿意参与到跳绳活动中来,而且我们也能通过幼儿跳绳日记作品及时的发现、觉察幼儿的跳绳运动状态,制定更加适宜幼儿跳绳运动的方案。在传统的直接观察幼儿运动给予回应的方式基础上,更广泛、深入的了解幼儿连续的跳绳运动心理状态,从而达到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1]
一、幼儿跳绳绘画日记的定义界定
1.跳绳绘画日记的定义
幼儿跳绳绘画日记,简而言之即幼儿通过一系列绘画作品表现自身跳绳活动经历与感受的日记。幼儿是跳绳绘画作品的创作者,教师用文字记录下幼儿跳绳日记表达内容,帮助编辑成册。
幼儿跳绳绘画日记是符合幼儿年龄阶段发展特征的活动记录方式。处于幼儿阶段的孩童,还无法效仿成人用丰富、恰当的言语表达自身跳绳活动的内心愿望,此阶段的幼儿喜爱涂鸦,喜爱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各种活动经历与感受。跳绳绘画日记,是能够满足幼儿兴趣发展需要,又能增添幼儿跳绳活动多重快乐感受的良好方式。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幼儿跳绳绘画日记可成为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桥梁,教师可以通过幼儿的跳绳绘画日记去发现、探索幼儿的跳绳活动意愿取向。幼儿的跳绳绘画作品作为幼儿丰富心理活动的载体,对于教师透过幼儿的视角去了解幼儿,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2.跳绳绘画日记的内容
幼儿整合自身的跳绳绘画作品,教师帮助记录幼儿口述内容,形成参与式的跳绳日记图册。幼儿通过跳绳绘画日记分享自身的跳绳成长过程,也可去观察自己与同伴的趣味跳绳时光。参与式的跳绳绘画日记制作让幼儿体验到整合绘画日记资源,编辑独具自我特色跳绳日记的美好,它们是难以忘怀的童年回忆――第一本跳绳日记。[2]
我们在研究中,收集了幼儿各具风格的跳绳绘画日记。幼儿不同的跳绳活动心理状态下,绘画出不一样的跳绳日记内容。幼儿跳绳绘画日记是对幼儿跳绳活动进步过程的最好记录。每个幼儿都有不一样的跳绳兴趣,反应在各自的跳绳绘画作品中。
二、幼儿跳绳绘画日记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
1.绘画跳绳日记促进幼儿身体健康的发展
当幼儿对某种跳绳动作感兴趣或对跳绳活动有个人特殊学习需求时,幼儿可以通过绘画跳绳日记来表达愿望,教师则可以通过幼儿绘画的跳绳日记内容,记录幼儿的口述日记内容,最后结合幼儿的愿望需要,给予幼儿适宜的跳绳活动帮助。
图(1)是幼儿绘画跳绳日记其中的一个画面,从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幼儿还未接触学习到的跳绳动作。通过与幼儿的细致沟通中,我们了解到幼儿观看过他人的跳绳表演,十分羡慕,也想和同伴一起练习学会这种跑跳绳动作。幼儿甲(画面中后面幼儿)的跳绳基本功很扎实,可以进行跳绳提升练习,发展自身特色,学习花样跳绳。于是我在研究中鼓励幼儿甲去寻找适合的伙伴,共同学习跑跳绳。因为是十分感兴趣的内容,幼儿甲勤于练习,进步很快。
2.绘画跳绳日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当幼儿开始进行跳绳活动时,幼儿会有不同的跳绳心理状态,跳绳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后,幼儿会随着每个人不同的发展状况,产生不同的跳绳心理需要。我们适时的了解幼儿这些运动心理,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参与到跳绳活动中来。在实践研究中,我们主要是借助幼儿自主完成的跳绳绘画日记作品,去深入了解幼儿的跳绳心理动态,从而调整或修改我们的跳绳活动方案,以便更加贴近幼儿的发展需要。[3]
图(2)是幼儿绘画的跳绳日记,通过幼儿的绘画作品,我们和幼儿有了沟通的桥梁。在研究中我们基于幼儿的绘画作品和幼儿谈话,交流中了解到幼儿的内心愿望。绘画此张跳绳日记的时候,我们班级中大部分幼儿都已经学会跳绳基本动作,因此幼儿乙(画面中间的幼?海┎?生了与同伴进行跳绳比赛的心理需要。我们及时调整跳绳活动方案,组织幼儿间的各种比赛,丰富幼儿的跳绳情感体验,满足幼儿的内心愿望,在跳绳比赛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结语
随着幼儿跳绳活动的开展,幼儿虽无法用文字记录自己的跳绳成长过程,但是很多幼儿都有向同伴、家人或老师表达自己内心跳绳活动想法的愿望。我们的课题研究是在大班进行,大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绘画能力,可以用图画和言语共同表达内心愿望,幼儿可以将自己不同阶段的跳绳经历与感受,绘画成不同的跳绳日记作品,配以简洁图画文字说明(主要由幼儿口述,教师记录)。幼儿的系列跳绳绘画日记可组编成册,成为幼儿跳绳活动的成长记录手册。
幼儿跳绳绘画日记积聚幼儿的跳绳活动心理,可成为教师与幼儿密切交流的媒介。运动赠予幼儿健康的体魄,适合幼儿心理发展需要的运动,能让幼儿在快乐的运动体验中,获取有益身心发展的活动经验。这就是我们的快乐跳绳,健康美体运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第一版.[2]彭远志主编.《炫酷运动花样跳绳》,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第一版.[3]陈帼眉主编.《学前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二篇:跆拳道练习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跆拳道练习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跆拳道——起源于韩国,有“世界第一搏击运动”之称。跆拳道(TAEKWONDO)以干净的道服,象征权威的的腰带,犀利潇洒的腿法,刚劲有力的品势,积极有效的自卫术吸引着不同年龄的各类人群,使它成为全球最流行的体育运动之一。1973年在韩国汉城成立了象征跆拳道最高权威机关的世界跆拳道联盟(WTF)。2000年,跆拳道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现在,跆拳道成为风靡全球的搏击运动。许多家长认为跆拳道踢踢打打,对抗激烈,容易受伤,不适合少年儿童。担心孩子本身就好动、顽皮,学了跆拳道后会更难管。也有的家长认为跆拳道运动负荷强度太大,怕孩子吃不消。其实少儿通过练习跆拳道,不仅能提高基础体力,强健体魄,还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开发智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培养孩子吃苦耐劳、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养成谦逊、宽容、认真、上进、负责的优良品质,塑造优秀的人格魅力,提高自信。
一、跆拳道能有效的提高基础体力增强身体健康增强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是运动,运动的必要条件是基础体力。幼儿时期是人类最喜欢运动的时期。这时候要进行跆拳道训练对于开发运动感官神经有帮助的运动。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动作的难度系数,对少儿循序渐进的提高基础体力有很大的帮助。跆拳道动作中的各种踢腿,手臂动作可以使少儿的肌肉力量得到增强,肌腱、韧
带、肌肉的弹性得到提高,从而增强少儿的基础体力及柔韧性。因此跆拳道的健体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二、跆拳道能启智、育心跆拳道可给大脑许多良好刺激。练习过程不仅是骨骼肌肉的收缩,而是空间感知、经验、类型识别等右脑功能的综合发挥,因此非常有利于发展少儿的空间转换、形体感知等右脑功能,提高了形象思维和创造力。在育心跆拳道需要通过做变换方向的动作来明确方位,从而发展了少儿的空间知觉;此外,孩子们还要主动想办法克服困难,这锻炼了意志,培养了勇敢精神,学会了对人、事、物的正确态度。
三、跆拳道能规范日常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跆拳道练习虽然是以双方格斗的形式进行,但是不管它怎样激烈,由于双方都是以提高技艺和磨炼意志品质为目的,所以在双方各自内心深处都必须持有向对方表示敬意和学习的心理。因此在练习或比赛前后都一定要向对方敬礼,即跆拳道运动始终倡导的“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由于跆拳道是练习者精神和身体的综合修炼,使练习者在艰苦的磨炼中培养出理想的人格和体魄,并能够真正掌握防身自卫的本领,因而对练习者精神锻炼一环中就必须包括“礼仪”的教育和熏陶。“礼仪”是跆拳道运动必不可少而且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跆拳道对幼儿日常的礼仪规范教育是十分显著的。
四、跆拳道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现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一些儿童胆小、情绪消极、性格内向、易哭,甚至不会与同龄小朋友沟通。性格虽然是天生的,但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训练是可以改变的。跆拳道训练在团队中统一进行,且要求不断大声喊叫,还经常单独表演和进行实战比赛,通过这些方式能很好的激发人的信心、勇气与斗志,塑造勇敢、坚强的个性,使人变得乐观、自信、开朗。这对于一个儿童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跆拳道运动除了可以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外,对于培养青少年的礼仪修养和道德品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练习跆拳道使人获得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是对人心灵和身体的综合训练而不是简单的运动,练习跆拳道不仅仅是为了增强体质或者训练某种技巧,更多的是为了锻炼自己的精神和心理,以达到一种较高的人生境界。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证明,各项体育活动都需要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坚韧刚毅的意志、勇敢果断的性格等心理品质作为基础。因此,有针对地进行跆拳道训练,对培养健全人格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第三篇:浅谈体育游戏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
浅谈体育游戏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
纵观个人全程的发展,幼儿期是个体身体成熟、心智发展、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期的心理发展为其一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游戏是幼儿早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最基本、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幼儿认识世界与外界进行交流的一种活动方式,不同的心理学派对幼儿游戏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从不同方面阐述了游戏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深远影响。而体育游戏是与体育相联系的一种游戏,是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特殊的体育活动,是与幼儿动作和语言发展相适应的。
一、体育游戏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体育游戏作为游戏的一种特殊的方式,是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特殊的体育活动。它具有体育的基本特点,依靠身体的协调运动参与活动;也有其显著特点,是体育与游戏的结合,不是简单的走走、跑跑、跳跳,是要完成一些规定的情节与相互联系的动作,不是仅仅靠体力活动所能完成的,是靠体力活动与智力活动的紧密结合,因此体育游戏对幼儿体质和智能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体育游戏对幼儿体质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更能有效的促进幼儿体质的发展。体育游戏对幼儿的自我认识能力、运动能力、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均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体育游戏不仅仅是身体的活动,而且也是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有效方式,从而改变人们对于体育游戏的认识偏见。
幼儿身体健康是其全面和谐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智力素质、品德素质和审美素质发展的基础。健康教育与幼儿身心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教育应当遵循学龄前儿童的年龄和身心发展规律,保育和教育相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育于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在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中,身心健康教育是基础和前提。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就如何通过体育游戏活动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教育的有关问题,试作肤浅探讨。游戏具有丰富和复杂的内涵与外延。从游戏的本质来看,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类能动性活动可以归结为三种基本活动:劳动、学习和游戏。劳动作为人类基本的活动是以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为结果的。而学习则是给未来劳动活动做准备。劳动和学习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维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对劳动者和学习者而言,劳动和学习有着不可摆脱的自然性和必然性,往往还有来自外部的因素,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而游戏则是以人类自身的需要而引发的,是以人类自身为对象,满足人类自身活动需要,不产生物质产物的特殊活动。由此可给游戏定义为:游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由人类的身心需要引发的,是人们自由选择以人类自身为对象,不产生社会意义产物的娱乐、健身活动的总称。游戏是适合于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方法,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方式。首先,游戏的社会性是人类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模拟形式,反映了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儿童在与成人的交往过程中,渴望参与成人的一些活动,可是又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而游戏恰恰解决了这一矛盾。其次,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它不是社会生活的简单翻版。儿童在游戏中既能利用假想情境自由地从事自己向往的各种活动(如买东西、过家家等),又不受真实生活中许多条件的限制(如技术、工具、身体素质等);既可以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又能真实再现和体验成人生活中的感受及人际关系,认识周围的各种事物。此外,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它既不像劳动那样要求的创造财富,又不像学习那样具有强制的义务性,因而深受儿童喜爱。而体育游戏作为游戏的一个分支,也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幼儿体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幼儿体育的总目标是:以幼儿健康发展为中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当前,我国幼儿园的确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但归结起来,幼儿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幼儿体育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安全因素,幼儿运动负荷不足,对身体素质促进不够,不允许幼儿从事冒险的活动,不太重视对幼儿的全面培养,教育观念上科学性不足,没有更多适合幼儿从事的项目。幼儿是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群体,因此,在体育活动和幼儿的自由活动中容易出安全事故。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通常会采用压缩幼儿的体育活动时间方法规避风险。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体育活动价值无法正常发挥,制约了幼儿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
2、教学目标不明确
幼儿体育教学中,大多存在过分强调幼儿的兴趣,忽视基本运动能力的培养,表面上课堂气氛活泼生动,事实上幼儿的身体素质却未得到发展的现象,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个幼儿园并不是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的要求和需要来执行的。
3、教学内容枯燥单一
教学内容多以音乐、儿歌等教育为主,体育教育活动时有限,同时,在有限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又多以简单项目为主,基本的运动能力的发展方法也很枯燥单一,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4、专业幼儿体育师资不足
专业幼儿体育教师跟传统意义上的幼儿教师有明显不同,传统意义上的幼儿教师多要求多才多艺、亲和力强、耐心、细心等,体育方面知识相对匮乏。而专业幼儿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更要深入了解有关体育知识及幼儿体育教学应遵循的特殊规律,现阶段幼儿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够完善造成了幼儿体育教学不能与幼儿年龄及身心发展相适应。
三、幼儿体育教育发展的对策
1、转变观念,主动接受新的教学理念
要不断研究幼儿生活节奏和保育的关系;在体育运动后,及时观察测量幼儿生理活动反应,科学制定体育锻炼的密度、强度和运动时间;通过对幼儿体育活动的录像分析,研究体育锻炼对幼儿身体机能发育的影响,了解体育活动产生的积极效果,及时调整活动的安排。
2、丰富幼儿体育教学内容,创新体育教学方式方法
广大幼儿教师要充分挖掘各种运动项目的潜能,将适合成人的篮球、足球、排球改造成为适合幼儿使用的小型球类;同时,提供空间让幼儿主动设计运动项目,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另外,可适量增加户外活动,让幼儿在大自然中走、跑、跳、投,通过体育活动愉悦身心,可适量允许幼儿尝试一些看似危险又充满挑战的活动,通过在大自然中开展体育活动实现对幼儿的教育。
3、加强环境场地和设备建设
各级部门要加大幼儿园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同时注意利用幼儿园现有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建设适合幼儿开展活动的户外和室内场地。另外,积极利用幼儿园附近的社区、机关、公园、学校等可利用的场地资源,拓展活动空间,开展幼儿户外体育锻炼。
4、加强幼儿体育师资的培训
在当前专业幼儿体育教师不足的条件下,应加强对幼儿教师的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如对幼儿的运动强度、运动周期、运动量、运动规律、运动时间控制等知识培训,解决幼儿体育运动项目的科学制定和实施问题;同时,还可通过听课、教学交流、实地参观等方式促进幼儿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进而提高幼儿体育教学质量。
幼儿园开展体育游戏的途径主要有:晨间活动中的分散小型器械体育游戏,教师有组织的有针对性的体育游戏,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个个体育小游戏,户外活动时自由组合的小组体育游戏,体育区域游戏„„我园每学年开展快乐体育文化节,从形成园所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每年开展不同主题的快乐体育文化节,借以集中展示实施我们的园本课程。在多年的课题实践研究活动中,我们结合本园实际,发挥现有教育资源优势,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创设了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的好场所,制作了种类丰富的体育活动器具,创编了自制器械操。通过探索和实践,形成了适合本地区幼儿发展的体育园本教材。
总之,体育对幼儿的教育功能不仅是增强体质,它在促进身体发育、智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及社会性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活动不但能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还能确立孩子的自尊、自信和感觉认知环境。增强幼儿的适应能力,使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中应付自如。把幼儿的体育游戏生活化,培养建立幼儿终身体育的习惯,并对孩子的各种能力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保证幼儿体育游戏性的基础上还要进行系统化的幼儿体育研究,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满足孩子好奇心,增加锻炼的自觉性,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吕伟丽.对新时期幼儿体育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8.[2]王玉珠.从素质教育的视角谈幼儿体育教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5(1):13一16.[3]胡祖祥.如何选择幼儿体育游戏[J].中国幼儿教育文粹[C].乌普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4]于军.试论体育游戏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价值[J].山东体育科技,1997(9).[5]韩旭.基本体操练习与幼儿心理发展关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3).[6]刑建辉.少年儿童的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J].国外体育科学,1996(3).[7]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10.[8]龚坚.体育游戏与健康[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第四篇:幼儿园环境布置图片:优化育人环境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导读: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自我意识、合作精神、集体观念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幼儿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使幼儿体验到参与装饰过程的快乐,是保证墙饰发挥作大教育功能的关键。在组织幼儿开展活动时,我们尽量组织幼儿参与墙饰内容的选择和制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我园注重通过室内外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利用环境进行教育已成为我园幼儿教育的重要特点。
一、注重室外环境的多样化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容易在看看、摸摸、说说、做做中受教育。
我们结合农村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充分利用每一处地方,积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室外环境,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大环境的扩张力。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美化室外环境,将幼儿园整体划分为花园式、乐园式、公园式三个绿化区域。
走入幼儿园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公园式绿化区,除了大片的草坪、盛开的鲜花、挺拔的树木外,还有形象可鞠的的小动物、形态各异的奇石等饰物,深受孩子们喜爱;幼儿第一娱乐活动区内设有十余种大型户外组合玩具,以及充分利用空间开辟出的玩沙、玩水区、钻爬区、攀登区等众多活动区域,每一种游乐设施下面铺有软细沙、草坪,显示出对孩子们的关爱顾护之情。幼儿第二户外活动区域总面积1000余平方米,铺有方砖地,为幼儿进行户外操表演、体育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活动场地。
2、充分利用环境,发挥区域环境的教育、娱乐作用。
园内的每一部分环境,我们都合理利用,让幼儿通过同伴或老师的帮助,在活动中充分体现教与学的功能,使之应景而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如: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在各自的种植园地里种植了芹菜、白菜、萝卜、番茄、丝瓜等,孩子们通过播种、浇水、施肥、收获来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体验耕作的辛劳与收获的喜悦,而且还可以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以土地、青草、绿树、鲜花、翠竹为主的自然风景活动区,让孩子充分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设有攀援区、转桥、晃桥等设施的身体锻炼活动区,不仅使幼儿游戏富有挑战性,而且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协作和幼儿互助能力。
二、注重室内环境的科学化
活动室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
因此,我们注重精心设计墙饰文化,美化幼儿园的活动室,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
1、墙饰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每个年龄段的幼儿由于身体和智力发展的状况不同,他们在理解能力、观赏接受能力、动手制作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在进行活动室墙饰设计时,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发挥墙饰的作用。如:我园小班教师在活动室布置了我喜欢的秋天的水果的墙饰,孩子们进行区角活动时,经常会进行区分颜色、为水果排队、数数等游戏。这样,墙饰内容不仅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而且孩子们兴趣性高,发挥了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2、墙饰内容应与本班当前的重点教育目标相结合。
例如:中班当前的教育目标是认识春天,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们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植物、天气的变化、对孩子讲秋天的故事,同时,老师还在活动室墙上布置孩子们嬉戏、庆祝秋天的丰收等情景的画面。这样布置的墙饰不仅对孩子有吸引力,还使孩子们受到美的教育和感染。
3、把墙面装饰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
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自我意识、合作精神、集体观念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幼儿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使幼儿体验到参与装饰过程的快乐,是保证墙饰发挥作大教育功能的关键。在组织幼儿开展活动时,我们尽量组织幼儿参与墙饰内容的选择和制作。让幼儿在选择、制作装饰的过程中,充分讨论、发表意见,同时在活动中,发挥幼儿的想象创造力,促进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几年来,通过全园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努力,我园环境创设的优势已初见成效,以幼儿为本,集儿童化、艺术化、教育化、功能化为一体的浓郁文化氛围以逐步形成。全园教师在共同创建园舍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教育的影响力,促进我园不断获得生机和发展。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在环境创设的道路上,再僻蹊径,会培养出更多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第五篇:浅谈泥塑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促进
浅谈泥塑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促进
浅谈泥塑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促进
刘楠楠
泥对孩子来说,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喜欢玩泥是他们的天性,很少有孩子视而不见,是深受幼儿欢迎的手工材料之一。同时,泥塑是个体自我认知与创造性的表现途径,它是通过黏土为主要原料,用手和一些简单的工具捏塑成各种物体、动物、人物形象等。它有着较大的可塑性,幼儿喜欢捏捏、搓搓、拼拼,可以说,泥塑是他们的第二种语言。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尤其体现出泥塑活动是幼儿艺术活动中形象逼真、容易操作的活动之一,并且幼儿正处于快速生长阶段,他们的小肌肉发展不是很灵活,创作意识也不是很强,但对可塑性强、变化多的泥塑材料却十分感兴趣。更重要的是玩泥能带给孩子们快乐,他们在玩耍过程中不仅能手脑并用,使视觉、触觉和动觉之间配合协调,更能启发孩子的想象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思维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当你给幼儿一团泥时,他们会很高兴地反复捏弄着玩,在一双双稚嫩的手里,几经拿捏,活脱脱便跳跃出一个个可爱、童趣的造型来,宛若一群伶伶俐俐的小精灵,呼之欲出,好像随时会起来跟你热闹一番,是孩子们的小手和想象赋予了它们生命。如何在泥塑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在搓搓捏捏的玩耍中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和思维等能力呢?
一、泥塑活动能发展幼儿观察力,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
从小培养孩子观察的能力,犹如给予他们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让他们走进知识的宝库,这种能力是极其宝贵的,对幼儿的终身学习会有很大的益处。在泥塑活动中,观察是幼儿创作的基础,他们在活动中所能表现的是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对生活的感受,而相对于那些自己不了解、不感兴趣的事物,就难以操作了。因此在泥塑活动中,势必要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的观察,掌握观察的顺序,学会必要的观察技巧。在泥塑活动中我运用较多的是观察比较法,如:选择典型的形象让幼儿观察,比较不同物体形象的不同,掌握泥塑的要领。例如:圆球和圆桶进行观察比较,在比较过程中,掌握圆形和圆柱体,团、搓技巧的差别。在《小鸭子》活动设计中,我并不急于让幼儿塑造造型,而是向幼儿展示了许多不同造型的鸭子玩具和鸭子图片,让幼儿先看一看、玩一玩,接着在熟悉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进行讨论:比一比、看一看,飞的、跑的、游的小鸭子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由于观察的仔细,幼儿自然就捏得顺手。又如在捏《月季花》时,我课前准备了一盆真的月季花,引导幼儿首先从花的造型入手;接着再让幼儿观察花、茎、叶的形状如何以及大小的区别、花朵的形状和生长的位置。等到幼儿捏时,自然而然就捏出了盆花的主要特征。有的花瓣用圆形来捏,有的用半圆形、三角形,形象非常丰富。在幼儿的观察中,美的事物往往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兴趣,如鲜艳的颜色、优美的造型等。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欣赏,讲讲什么地方是美的,帮助幼儿挖掘美、发现美。例如通过欣赏鲜花、树叶、天空、小草的色彩、形态,了解大自然的美。在欣赏城市、房屋的造型后,感受人为创造的美。并且鼓励幼儿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积极地用捏泥和给泥塑作品上色来表现美。
二、泥塑活动能发展幼儿动手能力,促进手脑并用。
从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来看,大多数幼儿都是大肌肉发展明显,小肌肉动作不灵活。由幼儿动手操作的泥塑活动,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在泥塑活动中,幼儿动手操作可以充分发展其手指、手掌、手腕和手臂的小肌肉及手部动作的灵活性。科学家证明:手和脑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手指动作越复杂,越精巧,就越促进脑神经的发展。可以说训练手就是训练大脑。幼儿园的泥塑活动需要幼儿用双手进行来进行操作,再者幼儿时期有较强的动手操作的心理需要,特别喜欢搓搓捏捏,因此泥塑活动中,我除了为幼儿提供泥巴材料以外,还适当准备了一些辅助材料,如:垫在奶油蛋糕下的镂空雕花底盘、一次性盘子、牙签、吸管等,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泥塑。如在开设《一盘点心》课程时,鼓励幼儿自己制作各种各样的小点心,学习使用各种辅助材料。在制作的过程中,幼儿不光要回忆各种吃过的、见过的点心,还要选择不同的材料来进行制作,从而发展了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在泥塑活动中,一开始幼儿手眼动作不协调,加上小肌肉动作的不精确性,很难做出满意的作品。于是,我就由易到难,从简单的小圆形、饼干入手,慢慢提高要求,捏出具体形象的物体,促进幼儿手的控制能力以及与眼睛的协调能力的发展,从而达到训练大脑的目的。
三、泥塑活动能发展幼儿创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对幼儿来说,表达情感,发挥创造更为重要。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如《基本形塑-我们捏泥巴》的课程上,用一根线条或一些图形,让幼儿说说像什么,启发幼儿的多种回答。如一根泥条,在孩子眼里会变成一条小爬虫、河里的波浪、妈 妈的卷发、方便面条等。这种训练,有助于幼儿开拓思路,发挥想象力。用一个图形,让幼儿添上一些东西,变成不同的事物,也是一种发展幼儿创造力的好方法。我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将两种不同形态的物品进行有机组合,成为另一种具有超能量的物体。活动中幼儿的已有经验被充分调动起来,想象出了许多异质同构的组合。如:人与老鹰的身体和翅膀组合,可以使人不用坐飞机就能自由地在天空中翱翔。虎头与龙身的组合能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人与奔马的组合能让人像马一样快速地奔跑。蝴蝶与青蛙的组合使它既能飞又可以在水里游等等。这种活动,没有“对”与“错”、“象”与“不像”的局限,从而能使幼儿更大胆地表现,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创造力。
四、泥塑活动能让幼儿体验无穷的乐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有一种先天性的行为趋倾向--趋向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回避消极的情感体验。幼儿尤其如此,对于能带给他们快感并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的活动,幼儿总是乐此不疲,并能表现出不凡的创造性。”泥塑这种工艺创造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它更多的是一种游戏。比如,在幼儿刚开始接触泥塑活动时,我并不急于教幼儿完成作品,而是以游戏的口吻启发幼儿:“这些泥团会变......,你们变变看,它可以变成什么?”这时孩子们欢快、有序的动起手来,有的搓,有的团,有的捏。一会儿的功夫,泥团就变成了一个个生动的形象。孩子们欢呼雀跃着:“我的泥变成了小圆子!”、“我的泥变成了胡萝卜!”、“我的泥变成了小蛇!”。看着孩子们那惊喜的神情,我不禁赞叹道:“你们真能干!”初次泥塑活动的成功,大大提高了幼儿对泥塑活动的兴趣。以后的活动,幼儿始终兴致很高,常常是还没到泥塑活动的时间,他们就来问我:“刘老师,你什么时候再带我们去捏泥呀?”于是我抓住机会向他们进一步教授了捏泥的技巧,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并对泥塑活动有了初步的概念。慢慢地我再引导他们将泥巴用捏、搓、盘出人物、动物、植物等形象,不断引发幼儿对泥塑活动的兴趣并引导幼儿尝试创作。我深深感到:当泥塑活动像游戏一样对幼儿充满诱惑时,幼儿的泥塑灵感就将被激发起来了。
一块小小的泥块,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小孩子的手中能变成丰富多彩的小世界。他们把想象融入小泥块中,用灵巧的双手塑造智慧的闪光,可见泥塑活动不仅能充分解放幼儿的双手,同时对培养幼儿技能技巧,开发幼儿智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泥塑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开发幼儿的潜质,并能够潜移默化地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格,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