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投资心得】大数据告诉你未来的十倍股在这里
【投资心得】大数据告诉你未来的十倍股在这里
最近将前些年关于十倍股的一些心得,进行了综合提炼,总结成此文。一、十倍股必须精研指数
我研究了2008年底至2010年11月这个期间出现的51只十倍股(期间最高价格是最低价格的十倍以上者),其中90%的十倍股的最低价格出现在2008年10月底至11月初,而2008年10月底这个时间正好是399101中小板综至2010年11月最大上涨309%的起点。
我研究了2011年至2015年的342只十倍股的最低价格的出现时间,其中54%的最低价格出现在2012年12月左右,20%的最低价格出现在2012年1月左右,11%的的最低价格出现在2012年3月至9月之间,10%的的最低价格出现在2013年6月25日。对于小指数来说,2012年12月,这正好是399102创业板综至2015年6月最大上涨673%的起点;2012年1月,这也是小指数过去5年中最重要的次低点(绝对的最低点是2012年12月4日);2012年3月至9月是小指数过去5年中见到最重要的次低点后,振荡寻找最低点的区间;2013年6月25日则是小指数产生绝对最低点之后的最后一个次低点。
非常明显,十倍股的最低价格的出现时间与指数的最低点高度密切相关。
因此,买到了十倍股,并不是因为你能干,而是因为你运气好,你只是在指数最低点或者次低点附近买到了与指数同步起飞的股票而已。
再强调一遍,买到了十倍股,并不是因为你能干,而是因为你运气好,同期指数都涨了七八倍,你买的个股涨十来倍,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
所以,精研指数是寻找和持有十倍股第一和最关键的一步,必须在指数的重要阶段低点开始买入股票。精研指数的意思是,你的指数分析系统必须在2008年11月初发出中期买入信号,必须在2012年1月发出中期买入信号,必须在2012年12月发出中期买入信号,必须在2015年6月中旬这样的中期大顶发出卖出信号。
买入十倍股必须精研指数,卖出十倍股也必须精研指数。买中十倍股之后,也要争取尽可能在指数疯狂的顶部要及时清仓兑现利润。2015年6月中旬到9月的指数 “闪电熊”告诉我,只是买对了,如果没有卖对,也是“然并卵”。
在2015年这轮创业板牛市结束之前,原来我的个股的最长持股时间是8个月,但最近这一轮牛市中,我有一只股票的持股时间达到18个月。300199翰宇药业,2013年11月买入,2015年6月15日清仓卖出(持有18个月,这个创了我个人的持股时间的历史纪录)。300199翰宇药业的最低价格出现在2012年12月4日,与创业板指数的最低点是同一天。到2015年6月创业板指数最高时,翰宇药业也到达最高价格,自2012年12月4日起的最大涨幅高达1840%。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如果没有在2015年6月15日清仓卖出翰宇药业,那就是即使买中了十股倍,也是“然并卵”。
一定意义上,不看指数而穿越牛熊的十倍极品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和美妙的幻想。不过,本人对于找到这样美丽的传说和实现这样美妙的幻想,尚有一定心得,详见下文。
二、十倍股必须喜新厌旧
十倍股必须喜新厌旧的第一个含义是上一轮牛市疯狂表现的大牛股,大概率在下一轮牛市难有出色表现,未来的大牛股,首先要淘汰上一轮牛市中的大牛股,必须在新的一批韭菜中去寻找。
1985年,泰勒和德邦特《股市是否反应过度》的论文,提出了行为金融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以3-5年为一个周期,一般而言,原来表现不佳的股票开始摆脱困境,而原来的赢家股票则开始走下坡路。这个现象在行为金融学中被称为反转效应。
2011年至2015年6月的342只十倍股中,相对前一轮最高点的最大跌幅超过70%的有78只(占22.8%),最大跌幅超过60%的有195只(占57%),最大跌幅超过50%的有268只(占78.4%)。
2008年底起来的51只十倍股中,在2012年至2015年创业板大牛市中,仅有3只(仅占6%)再度涨了十倍以上。
2011年至2015年的342只十倍股中,在未来的牛市中,再度上涨十倍以上的股票会有多少呢?臆测当在1成以下?留待未来验证。
十倍股必须喜新厌旧的第二个含义是十倍股大概率来自次新股。
2008年底至2010年11月的399101中小板综最大上涨309%的牛市中,对应的次新股是2006年6月至2008年9月发行上市的269只新股(那个时间段前后,新股发行暂停)。2008年底至2010年11月这个期间出现的51只十倍股,其中有21只次新股(占41%)。269只次新股中,出现了21只十倍股,比例为7.8%;同期整体市场1622只股票,出现了51只十倍股,比例仅为3.1%。次新股中出现十倍股的比例7.8%,非常明显高于同期整体市场的十倍股比例3.1%。
2012年至2015年6月的399102创业板综最大上涨673%的牛市中,对应的次新股是2009年7月至2012年10月发行上市的902只新股(那个时间段前后,新股发行暂停)。2011年至2015年的342只十倍股,其中有222只次新股(占65%)。902只次新股中,出现了222只十倍股,比例为25%;同期整体市场2472只股票,出现了342只十倍股,比例为13.8%。次新股中出现十倍股的比例25%,非常明显高于同期整体市场的十倍股比例13.8%。
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发行上市的新股317只(这个时间段前后,新股发行暂停),在未来的牛市中,会出现多少只十倍股?因为发行制度的原因,这一批新股自上市首日起连续一字涨停,不少个股相对开盘价已经上涨十倍以上,但因为买不到,不具备操作意义,本文描述的“2011年至2015年6月的342只十倍股”并不包括这类十倍股。截至2015年9月2日,目前整体市场有2780只股票,未来会出现多少只十倍股?其中又会有多少次新股十倍股?师母已呆!未来的十倍股均以本轮下跌之后的最低点开始计算。
三、十倍股起点市值必须小于50亿元
十倍股的最低起点的总市值和当时的股票价格是很低的。
2008年底至2010年11月的51只十倍股的起点最低总市值没有超过50亿元的,起点最低总市值小于10亿元的,有25只(占50%)。这批股票起动点最低价(当时价,非复权价)没有超过30元的。
2011年至2015年6月的342只十倍股的起点最低总市值超过50亿元的,仅有20只(占5.8%),起点最低总市值小于10亿元的,有82只(占25%)。这342只十倍股的起动点最低价(当时价,非复权价)超过30元的,仅5只。四、十倍股可重点关注RPS大于90的股票
2011年至2015年的342只十倍股中,也有极少数的8只极品股(仅占2.3%)是2011年12月之前见到最低的。他们是300058蓝色光标、300182捷成股份、300202聚龙股份、002252上海莱士、300104乐视网、300072三聚环保、002400省广股份、002339积成电子。
2011年至2015年的342只十倍股中,20%的最低价格出现在2012年1月左右,这批股票中,有一些超级成长股,包括300024机器人、600446金证股份、300017网宿科技、300188美亚柏科、300020银江股份、300212易华录、300075数字政通、300273和佳股份、300244迪安诊断、300253卫宁软件、300168万达信息、002390信邦制药、300016北陆药业。
这样的超级成长股是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极品股呢?他们除了具备前述特征(次新+最低总市值小于50亿元)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特征是领先指数见底,即后来指数创了新低,这些股票的股价没有新低,由于这个因素,这些股票的欧奈尔定义的股价相对强度RPS在2012年就已经位于90以上。
五、未来的十倍股在哪里? 根据前文分析,对于未来的十倍股,个人提出一个重点关注方向: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发行上市的317只新股。这是下一轮牛市中的次新股。十倍股未来的起点的两个信号臆测:
第一,指数出现中期买入信号?我个人的指数分析系统中,目前的指数没有丝毫的中期买入信号的迹象。继续耐心等待。
第二,上述317只新股中至少15只以上个股的总市值跌破十亿元。目前刚刚出现跌破20亿元市值的(才只有几只),如果前面十倍股起点最低市值有大量十亿元以下市值的特征继续有效的话,对于很多次新股来说,还具有至少50%的下跌空间。
2008年底至2010年11月的21只十倍次新股中,其中13只的起点最低市值小于十亿元(占62%)。2006年6月至2008年9月发行上市的269只新股中,其中最低市值小于十亿元的13只(占4.8%),后来成为了十倍股。
2011年至2015年的222只十倍次新股中,其中58只的起点最低市值小于十亿元(占26.1%)。2009年7月至2012年10月发行上市的902只新股中,其中最低市值小于十亿元的58只(占6.4%),后来成为了十倍股。
参考上述数据,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发行上市的317只新股中,至少要5%(15只以上)的市值跌破十亿元,才考虑十倍股起点有可能到来。
(本文数据有点绕,呵呵,慢慢理解吧)
注:这仅仅是根据历史数据做出的臆测,与实盘操作无关,不妨碍熊市中参与中期反弹的操作。
(本文不代表节目观点)
第二篇:中长线股投资的一些心得
中长线股投资的一些心得
金枫股经:股票投资学习的平台
前言:对于一名投资者而言,15年赚1000倍应该是非常罕见的吧,1万元起步就是1000万元,10万元起步就是1亿元,听起来更像是天方夜谭。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目标进行分解,如果是每5年赚10倍呢?这就并非遥不可及了。
经济有周期,股市亦然,从中国和全球股市的历史来看,每5年往往是一个较大的牛熊周期,而这期间往往酝酿着10倍的机会。且不说2003年到2007年间,多少个股股价涨幅有几十倍,即使在2009年这样的小规模反弹中,也有中恒集团、四创电子、古井贡B等股价涨幅在10倍以上的公司,问题是很多人碰到了鱼身,却无法从鱼头吃到鱼尾。
查理·芒格说,对于一个高明的投资者而言,一生中即使只有20次投资机会,一样可以富可敌国。15年赚1000倍,也许我们只用3次足矣,问题是如何去寻找、识别并把握这样的机会。拥有这样的办法,恐怕比什么都强。
必须要提前进行一个听起来有点沮丧的插话:对于95%以上的个人投资者而言,不可能拥有执行5年10倍计划的技术和艺术。有资产实力的客户,可以寻找拥有这种理念和能力的资产管理者;而普通投资者不妨去寻找拥有10年10倍机会的基金(历史上大把10年10倍的封基,开基中也有华安宏利、嘉实增长、兴业社会这样的品种),20年100倍,也足以凭借投资而富裕。
但是如果您是一个在25岁拥有10万可支配资产的有志青年,希望在40岁实现财务自由而退休的话,并拥有强大的自信的话,那就来吧!逻辑:10倍从何而来?
我们来继续做算术题:如果把10倍做进一步的拆解,可以拆解为4乘以2.5。
这代表着什么呢?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家公司的股价是10元,市盈率为10倍,业绩为1元;如果在5年后,这家的公司的市盈率变为25倍,业绩变为4元,股价就变为100元。
也就是说,如果在一个五年周期里,我们找到一家公司净利润增长3倍,估值增长1.5倍,就能够实现5年10倍的计划。所以,第一是要找到利润高速增长的公司,第二要在估值较低的时候买入。
5年增长3倍,只要求公司净利润保持年复合增长在33%,A股中还是有不少公司可以达到这个标准,难度在于估值的把握。看A股的历史,整体的动态市盈率可以高至超过100倍,而低至不到20倍,所以买入点很重要。
而净利润的增长率和估值又是相辅相成的,当一家企业在股本未扩张的情况下,净利润持续高增长,往往所享受的估值水平也会上升,出现股价连续飙升的“戴维斯双击”。作为价值投资者,我们就是要寻找并牢牢把握住“戴维斯双击”,而非相反。关键:如何找到伟大企业 5年10倍投资计划的核心在于,要求企业业绩连续高增长。首先从连续这点来看,在强周期行业中找这样的机会是事倍功半的,在消费股中寻找是王道(张裕、云南白药、古井贡、上海家化都是好的例子)。
以上企业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第一、企业所在行业处在一个快速成长期(例如10年前的地产业,5年前的家电连锁和如今的医药行业);
第二、销售收入稳步扩大。拥有竞争优势,企业在行业中拥有定价权,所占的份额是连续扩大而非缩小(例如万科、苏宁等);
第三、随着销售额的增加,公司毛利率可以保持并得以提升;净资产收益率稳步增长。我们允许企业圈钱,但是圈钱后的资产收益率不能下滑,否则对老股东就是一种伤害。
第四、企业管理者有企业家精神,并对股东权益敏感(实施了股权激励等措施)。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多看看公司在年报中的经营目标并看看之后的实践。一个伟大的企业家应该有足够的前瞻力和执行力,而不是朝三暮四。
第五、公司的盈利模式应该稳定且易于理解。就如巴菲特先生的“钻石搭档”查理·芒格所言,一家不易理解的公司不值得持有它。另外,易于被理解的公司更容易被后来的投资者追捧,而快速实现股价的上扬。
第六、公司要便宜。看估值也要看市值。银行股的估值是很便宜,但是一个10倍PE,3000亿市值的企业股价涨10倍;显然比一个20倍PE,30亿市值的企业股价涨10倍的几率小得多。
尽管这样去选择公司很难,但是相对于预测货币政策、资金动向、机构行为而言,也许是更容易的事。平时多和一些价值型的投资者朋友交流,也是一种互相启迪的模式。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我们可以向高手问股,但是不妨多问问或者自己研究下,所问到的公司是否符合以上6条法则呢?考验:人性的障碍
选股是技术,买卖却是艺术。前者固然不易,却可以凭时间来锤炼;后者却看性格和天赋。
人性的弱点,让我们在执行5年10倍的过程中会遇到三大考验:第一,如果买入后,公司股价不涨反跌,该怎么办?第二,如果又有一家“珍珠公司”出现该怎么办?第三,股价已经涨了3倍了,是不是该见好就收,或者做个波段? 这三大考验之所以会让我们对投资产生疑虑和动摇,其实都可以归结于一个主因:我们对自己所投资的公司及其成长模式和方向并非真正的理解,所以轻微的风吹草动或者说yh,都可能动摇我们的初衷。所以,对于“5年10倍”计划而言,必须只能投资自己熟悉并经过深度研究的行业和公司,同时研究的深度应该达到并超越市场平均水平才能获得超额收益。
如果对所投资的企业的方向看得很清楚的话,我们再面临考验的时候就会从容很多:
第一,如果当时买入的理由没有变化,股价下跌我们应该高兴,因为我们可以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入;记住我们的操作周期是5年,而不是5天。
第二,如果中途出现可供替代者,我们同样要考虑其成长性、安全边际是否更为优异,如果答##__案为否,我们没有必要去增加自己的研究负担,因为我们要做的只是找到一颗珍珠,而非去寻找全部的珍珠。(实践证明,作为一名个人投资者,跟踪企业的能力的5到10家,否则是另外一种摊薄)
第三:当股价如期大幅上涨之后,突然遭遇了大幅下跌,该怎么办?当经济出现周期,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我们是否需要回避风险? 要战胜这个考验,我们必须要相信,好的公司是可以战胜周期的,优秀的管理层会利用经济的波动加速发展而非相反。例如沃尔玛在股价实现数千倍上涨的过程中,中间同样遇到过大幅下挫的情况,如果我们将时间拉长,这些波动其实都可以淡化。
记住巴菲特所说:股价的涨跌并不是我们做出投资决策的理由。
当然,如果我们的确通过实战拥有了波段操作能力,并在实践中证明可以战胜市场的话,我们也不排除波段操作。但这种波段,应该起码是以月为周期来计算。行动:找到你的圣杯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知易行难。
找到适合自己的圣杯(交易法则和纪律),并不断完善,是践行5年10倍计划的关键所在。路注定是布满荆棘的,我们希望做的是少走弯路。
投资实践显示,充分理解“安全边际”、“触发时机”、“长期跟踪”这些概念并灵活运用是必要的。安全边际和健全心态
芒格说过,如果你不敢满仓的股票,那就一股就不要买,如果不敢持有一年,那就一天就不要拿!且不谈论是否能赚钱,要让一个人把全副身家压在一项投资上,相信他最基本的要求是“不亏”。但能做到不亏的只有“现金”,股票这类风险资产,我们只能追求相对安全。
从经验中来看,人们说到安全边际,是指估值的安全。但我要说的,安全边际第一步是要资产的健康。
很多人总是喜欢说,“今天亏了一部车”、“昨天赚了一个洗手间”,这种观念和导向是非常错误的,要是巴菲特或者盖茨天天这么想,早就抽风了。一位成熟的投资者,必须做到把投资和生活有效隔离,这样才能不会被市值的波动影响了心情进而影响了投资决策。
举一个例子,一个家庭资产200万元,每年工资扣除支出结余20万元的投资人,拿出60万元投资,设立35%的止损线。如果严格执行止损,那最大的损失就是一年的收入,即使连续遭遇3个跌停板,也不会对生活造成什么冲击,完全可以泰然处之。反之,一个家庭资产60万元,年收入结余6万元的人,借款60万元炒股,一个跌停板可能就伤筋动骨了。
对于5年10倍计划来说,10万元的本金就可以再15年后创造亿元的财富,我们不必要铤而走险。李嘉诚说,“散户不要炒孖展”,也是金玉之言。
第二层意义上的安全,就是估值上的安全。物美,也要价廉。但是怎么样才算便宜,这就见仁见智了。不能说破净的钢铁股比100倍PE的百度便宜。对于成长股来说,多用PE和PEG,市销比等指标,参考历史估值、行业估值、海外比较等等。
价廉多出现在熊市的中后期,例如丽珠B这样主营连续20%以上增长的医药股,也出现过跌破净资产的情况,这就是明显的低估了。而产业资本的回购,也是低估的一种表征。买入时机和节奏
遇到了一家心仪又便宜的公司,在动手买入之前,应该先回答这么几个问题?
1、为什么好公司会有这么便宜的价格?是熊市导致的盲目,还是自己的判断可能会有误差?公司是否存在未知的重量级利空?
2、买入之后可以忍耐多久的不应期?买入后可以忍受多大幅度的亏损?
3、计划用多大仓位买入,一次性买入还是分批买入?
存在即合理。便宜一定有便宜的原因,对于公司的判断市场上总是有分歧存在,分歧从产生到消失,影响着股价的变化。投资不能盲从,也不能太自负,找到便宜的原因,和对公司价值的判断进行比较,如果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问题,那就放心去做。
股价的走势受估值影响大,但估值最终决定于业绩,对于一家正处在业绩释放期的公司,我们更要担心的是错失爆发机会而不是被小幅套牢。反之,如果买入半年之后,公司股价持续不涨,而业绩也没有如期兑现,那就必须做自我检讨了。我们可以用3个月来忍耐股价的下滑,但是不能用3天来忍耐没好友达到你预期的管理层。
我们不必苛责买在最低的位置,这是技术派的目标,但我们要避免一买就被严重套牢,对于明显下跌趋势的个股,采用分批买入的方式比一次性买入更为合适;而在底部盘桓很久,开始走出上升通道的,则相反。当然,实践上的经验会让我们更容易听到“扳机”的声音,减少等待的时机。例如,古井贡B,从2008年底2.4启动,2年涨了近15倍,一个关键的触发点就是换了股东,随后业绩爆发,股价也做火箭。在解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我们找到了低估的原因,而这一原因开始改变的时候,要抓家时间上车了。
再举一个例子,即使处在东部华侨城的旧厂房未重估,康佳B依然破净,市销比是同行的1/5,这是明显的不合理,但是从PE上看,又是合理的。这就是分歧所在,问题在于管理层没有释放业绩的动力,如果动力源出现了,纠偏就会开始。这样的情况,适合小仓位买入,保持持续的跟踪,等待机会。
在橄榄树下徘徊,期待遇见你,在你最美的那一刻。仓位管理和集中持仓
经常会听到有人兴高采烈地说,今天我有3个股票涨停了!敢问这位神仙,您一共买了几只股票?涨停股票仓位占比多少?整体盈利率多少?
好股不求多,一只足以!买了10只股票,3只涨停的收益也许还比不让满仓一只涨幅5%的股票。市场上有两种极端,因为研究不深入或者不自信,通过分散持仓来规避风险,要么不甚知之但孤注一掷。
但大部分个人投资者的误区是前者,为什么不敢重仓甚至满仓一只个股呢,因为有心理障碍:害怕判断有误净值快速蒸发,或者担心错失了其他机会。要意识到,分散持仓不能分散系统性风险(例如5·30),同时分散持仓在分散个股风险的同时,也在拉低收益率。对于重仓某只个股,可能失去的其他投资机会,正如前文所说,我们要找的的是最美的那颗珍珠,而不是找珍珠项链!如果喜欢分散投资的话,那就去买基金吧!
开始可以用操作纪律来解决这种心理障碍:一只有潜力的“珍珠”但“扳机”还没有响,上1成仓位;低估原因被解决,扳机叩响,加到3-4成;业绩陆续释放,上升通道形成,安全垫够厚加到5-7成。
5年10倍计划,是要找自己熟悉并经过深度研究的行业和公司,研究深度要达到并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真正好的公司,可以满仓买,甚至借钱买!这个机会只给眼光和胆量俱全的人。持续跟踪和卖出时机
不少人碰到过5年10倍的公司,但是没有走完全程,50%就下了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持续跟踪的能力,对于公司的成长和兴衰,心里没谱。要么割肉就跑了,要么大涨之后守不住之后再也没买回来。
如果公司董事长是自己的叔父或者铁哥们,长期跟踪是很便利的,但这有内幕交易的风险,也不适合绝大多数人。巴菲特和芒格都不喜欢调研,但他们依然对于公司的变化洞若观火。
如果是一个勤奋而又不笨的草根投资者,阳光下的利润,已经足够赚了。有以下方法可供借鉴:
1、定期浏览公司主页,关注领导讲话和媒体报道透漏的经营目标。
我们来看个例子,2010年9月9日,深圳特区报报道,《深圳市zf与中国医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提到,“昨晚,深圳市zf与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在五洲宾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医药研发、医药流通、医药生产、医药综合服务四个领域加强合作。深圳市长许勤、副市长袁宝成,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总经理佘鲁林等出席签约仪式。(红色字表示这是党报的通稿,”要经过审查或发表的,不是信口开河的股评)
“据悉,中国医药集团和深圳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首个大型合作项目——深圳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自2004年完成股权交割以来,经营实力和经营业绩得到了长足发展,年销售收入从当初的15.7亿元,到2009年突破100亿元,增长6倍多,今年计划将突破130亿元,并力争“十二五”末销售规模达到1000亿元。目前,该集团在深多个项目也即将开工建设或启动规划。”(5年后销售额翻8倍,这是远景规划,是个5年10倍的参考标的)
2、有机会尽量参加股东大会,目的不是为了听董事长说什么,而是结识一些长期持有并关注该公司的股友,通过交流加强对公司的理解。
3、多泡下55168相关个股的帖子,抛砖引玉。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一般人有选择性吸收信息的特点,听不进不同意见,善意的批评会帮助我们避免“看上去很美”的陷阱。
4、找到对“珍珠公司”长期跟踪的行业研究员,除了看新财富排名,还要看他过往分析的前瞻性和同公司交流的频度,多找找他的报告来看。
5、尽量寻找关系了解公司的运营:销售人员、上游、下游,侧面了解。
6、有渠道的人,去了解机构投资者在公司进出的节奏和原因。
7、有能力的人,去做一名有担当的股东,利用机会为公司的成长献计献策,这是顶级的投资之道。巴菲特和江作良做到了,距离很远,我们有目标要努力。
如果公司的业绩成长符合预期并超过预期(30%),而估值和市值也在合理范围之内,那坚定持有是唯一的选择。系统性原因导致的下跌,带来的是买入机会,因为好公司终究会起来,而且会走的更远。例子太多,无须举证。
5年10倍的买入持有计划,绝不意味着“鸵鸟战术”,而是通过专注和勤奋,跟踪公司的成长,进而获取超额的收益。而这种专注,也意味着必要的放弃:放弃部分娱乐和休闲,放弃其他投资机会,有勇气、有耐心去应对路途上的波折,迎接财富巨大增值的喜悦。
同路的人,让我们相携而行!(相关参考书籍:《大钱》、《战胜华尔街》、《股市真规则》)当你读完文章觉得不错,请分享到朋友圈给你的朋友们金枫股经兼顾原创与好文精选,仅作为股票投资学习的平台,并不持有任何观点。部分文章分享前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去。“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金枫股经(ID:stock800)
第三篇:合伙中国告诉你投资理财的必要性
合伙中国告诉你投资理财的必要性
合伙中国是互联网金融领域众筹模式服务品牌,总部位于石家庄。包括众筹网站、创业孵化等服务内容,为项目发起者提供募资、投资、孵化、运营、投后管理等一站式综合创业孵化服务,为大众投资者提供多样化项目及创意的投资平台。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收入是不同的,也许你的收入较低,只能维持日常的开支,没有积蓄、没有存款,更谈不上进行个人理财投资,不需要个人理财服务。其实,你的这种理解是不对的,不管你是谁,你的收入是多、是少,有无存款,都需要仔细地打理你的钱财,合理地使用每一分钱,多有多的打算、少有少的安排,让每一分钱发挥出最佳的效益,来为您服务。不要因为没有钱或钱少,而忽略了合理的安排,这就好比“粗茶淡饭,也要讲究营养搭配问题” 一样。巧妙地安排好自己的钱财,即使很少的收入,也能得到一个让人惊喜的结果。
个人投资理财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个人投资理财可以使个人以及家庭的财务状况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高生活品质。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如能科学地投资理财,就能事半功倍,轻松享受人生。大多数人处于工薪阶层,资金不富余,财产不殷实,实际上我们比富人更需要投资理财,因为资金的减少对富人来说影响不大,而对穷人则关系重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倘若在急切需要用钱财时,捉襟见肘,岂不是更加困窘吗?
顺利的学业、美满的婚姻、悠闲的晚年,这一个个生活目标构筑着完美的人生旅程。在实现这些生活目标的时候,金钱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有效地利用每一分钱,如何及时地把握每一个投资机会,便是投资理财所要解决的。投资理财的诀窍是开源、节流,争取资金收入。所谓节流,便是计划消费、预算开支。投资理财不只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丰富生活内涵。成功的投资理财可以增加收入,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可以改善个人或家庭的生活水平,享有宽裕的经济能力,可以储备未来的养老所需。
(二)个人的投资行为是保证社会资金循环,实现社会再生产的关键环节。
社会资金以工资等收入形式由企业部门流向居民部门,而居民部门通过购买产品与消费的行为,消费了产品,同理又使资金回流到企业部门用于再生产。当居民部门的收入大于消费时,必然产生居民部门剩余资金如何回流到企业部门的问题,个人的投资行为则成为保证社会资金循环,实现社会再生产的关键环节。因而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既是消费者,又可能成为投资者。每个人都有一个投资理财问题。
追求个人利益的投资理财活动,不仅使自己得到物质与精神上的满足,而且个人投资理财的结果是使社会财富结构不断优化,效率不断提高,从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显然,个人投资理财活动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第四篇:大数据告诉你:2018年该学习什么技术——牛耳教育
大数据告诉你:2018年该学习什么技术——牛耳教育
前几天,数据科学家Julia Silge在Stack Overflow官方博客上分享了一组分析数据,他在文中揭示了快速增长的技术,快速衰落的技术,稳步增长的技术。我们从中可以看到,2018年你学习什么技术最值钱!文中数据来源于Stack Overflow 的提问标签,且相同的标签提问次数都不少于10000次。
快速增长的技术
很明显的看出Swift 和 Angular式增长最快的语言,背后原因是因为Swift背后亲爹Apple大力加持,和苹果独有的生态体系,作为Objective C的替代者,它的增长毋庸置疑。Angular则代表了前端框架的流行趋势,面对快速发展的时代,适应需求才能活得长一些。Android Studio 是谷歌推出的开发 IDE,增长势头也很快。在 人工智能概念大行其道的今天,TensorFlow 几乎成为了机器学习和深度神经网络的工业标准,涨势喜人。
走向灭亡的技术
哪些技术有明显的下降呢?Java 框架 Backbone.js 差不多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用于 iPhone 开发的游戏引擎 Cocos2d 也渐渐淡出开发者的视野。Silverlight 和 Flex 技术因为浏览器的背离,基本上已经属于历史遗产,这说明即使有大厂(Adobe 和 微软)背书,如果脱离了主战场,也是说完就完,不带走一片云彩。ORM 技术变得沉寂还是挺让人奇怪的,不过就我近几年在的互联网公司里技术应用,ORM 使用的确实很少了,也可能是技术成熟导致没什么人问问题了吧。
稳步增长的技术
有哪些稳步增长的技术呢?当然是前端大丰收了,Angular 居首,Java 的生态系统成员 Type 和 Meteor 紧随其后。Pandas 是 Python 的一个开源数据分析库,它提供的数据结构DataFrame 极大的简化了数据分析过程中一些繁琐操作,由于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的风生水起,Pandas 同样水涨船高。其他一些技术则在行业内有广泛的应用,比如搜索引擎 Elasticsearch,游戏引擎 Unity,亚马逊的 Web Service 服务,机器学习框架等等。那么在2018年学习什么更符合趋势呢?
1、希望就业的同学来说,学习Java还是首选。它的需求还很庞大,企业服务端和安卓手机的不断增长让Java保持巨大增量。除了Java外,还有python,swift,Go,Java,c++也很值得关注。Python和Java目前风头正劲,无需多言。随着Go的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正是尝试Go,来构建项目。C++在硬件和科研方面还是主流。Swift正在全面取代Objective C,成为Apple的当家语言。
2、随着技术的成熟,物联网在2018年会有大的发展。万物互联不再是梦想,这里面包含的技术有蓝牙技术,WiFi技术,自动控制......将万物数字化连在一起的时候,这里面的想象力很大很大!
3、人工智能方面,在2018年会更加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多的企业会应用这项技术来推动自己的业务增长。
看了以上这些,对于新的一年该学习什么技术,各位是不是也初步有了一个规划。如果你想跟随大数据提供的方向,学习Java或者IT相关的各类技术,那么长沙牛耳软件学院是不错的选择,17年专业做IT教育,数万名学子成功在IT、互联网相关行业就业,绝对靠谱!
文章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MIT博士分析690万条视频大数据告诉你
MIT博士分析690万条视频大数据告诉你:什么样的微课视频最受欢迎?
2015-01-11MOOC
利用微课、慕课等方式让学生能接触优秀教师的教学,自然是一件好事,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流失率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怎样的微课、慕课更能吸引学生的关注,让学生更投入地开展学习呢?最近,来自美国的两篇论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论文《How Video Production Affects Student Engagement:An Empirical Studyof MOOC Videos》由MIT的博士生、博士后,及edX工程副总裁共同撰写,发表于应MOOC兴起而新设立、专注于教育与计算机科学交叉学科的会议——ACM Learning @ Scale。它分析了edX上690万条视频观看记录,统计得出怎样的视频更吸引人。其得出的相关结论如下:
最受欢迎的特点一:短于6分钟的视频最吸引人
基于edX数据的统计,无论视频多长,用户实际观看时长的中位数都不超过6分钟。而且6-9分钟长的视频是个拐点,更长的视频实际观看中位数反倒会下降。比如长度超过12分钟的视频,实际观看中位数只有3分钟。所以,“短视频到底多短最合适”这个问题有了标准答案了:6分钟。
最受欢迎的特点二:语速快,很关键
虽然统计数字表明语速和视频吸引力并不完全成正比,但当语速达到每分钟185-254个单词(对应中文大约为300个字左右)时,无论视频多长,都比低语速能获得更多注意力。原因很好理解,快语速常常伴随着激情,激情富有感染力,感染力可以让学生更专注。所以,教师越热情,甚至是激情,越能吸引学生。
最受欢迎的特点三:教师头像绝非可有可无
对于大于6分钟的视频,有教师讲课头像的和纯ppt、软件操作等录屏相比,前者收获的关注更多。前提是ppt把那一角特意留出来,头像不会遮挡该看到的课件内容。可汗学院不提倡视频中出现教师的头像,但中国的学生更注重教师的作用,教师的头像在某种教学情景下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
最受欢迎的特点四:制造一对一的感觉
教师都习惯教室气氛,黑板、大屏幕,站在讲台上,走来走去,甚至安排一些学生假装听众来提起讲课的性质。但数据分析表明,这种在教室/演播室,配置昂贵设备录制的视频,在吸引力上其实不如更低成本的私人录制方式。教师坐着,面对镜头,背景就是办公室,像做单独辅导一样地讲课,效果是最好的。这样很容易产生一种亲切感,而且和坐在电脑前的学生所处学习环境最契合。
这里的关键点,就是让学生有一对一的感觉。
最受欢迎的特点五:手写屏/笔是最值得购买的设备
可汗学院的视频是典型的手写笔应用,所以论文干脆将这种视频称为“可汗风格”。统计表明,与录屏风格相比,学生愿意在可汗风格的视频中投入1.5-2倍的时间。老师边讲边画,确实很像一对一给我讲题的感觉。或者在一片白板/黑板上用板书讲课,或者在ppt上勾画要强调的内容,手写让学生很清楚地知道该看哪里,并忠实地跟着老师的思路。
论文《Engaging with Massive Online Courses》由斯坦福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博士生、教授合作,发表于计算机应用领域世界最顶级的学术会议之一——WWW,并且获得了最佳论文亚军,非常强大。论文通过挖coursera上Machine Learning(以下简称ML)和Probabilistic Graphical Models(以下简称PGM)两门课各三次开课的数据记录,分析了最终成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怎样的差异,以及如何提升课程论坛活跃度。
最受欢迎的特点六:课程开始前后选课的用户质量最高
在课程正式开始前半个月,到课程第一次作业截止这段时间里选课的学生,其中的活跃者比例远高于其它时间选课的。所以,MOOC课程宣传的最佳时机,就是开课前后这个时间窗口,能获取更优质的学员。
早选课的活跃度低,可能是因为学习热情在等待中消散,或者时间发生了冲突。
最受欢迎的特点七:学生越活跃,成绩越高
基本上,学生的最终成绩和他在看视频、做测验、交作业和读论坛的次数是成正比的。也应了那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老话。但“读论坛”这项活动有个独特现象,在80-100分这个区间会变成反比,也就是分数越高,论坛看得越少。这说明学霸对论坛的依赖不高。论坛主要服务于非学霸。
但不要以为学霸对论坛就没贡献,事实上他们很重要。统计数据表明,占据论坛沙发的学生论坛活跃度都很高(侧面说明人数少),而且他们的平均成绩也在80分之上。
最受欢迎的特点八:最大的杀手,是做题
统计表明,并没有任何视频成为明显的学习终结者,但确实有些作业题目成为障碍,大量的学生被挂在上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说明学习中止的很大原因是遇到困难,而非单纯的懒惰。如果能在解题过程多提供一些帮助,可以帮学生走得更远。
最受欢迎的特点九:学霸和学渣的帖子有显著区别
只需要对讨论区做简单的词频统计,就能得出一个结论:交作业多的学生帖子包含更多术语,交作业少的则刷的只是存在感(hello、me、I’m、interested是学渣高频词)。如此说来,假如要对学生论坛表现评分的话,那么词频统计的方法也是有一定可行性的。
另一个区别是帖子的位置。前面说了,学霸喜沙发。那学渣喜什么呢?喜欢提问„„其实说提问的是学渣,是不对的。虽然统计表明提问者的平均成绩较低,但还没低到学渣的地步。真正的学渣是连问都不会问的。
最受欢迎的特点十:虚荣心是可利用的
ML的第三次授课在论坛里引入了游戏中常用的勋章系统,结果论坛活跃度提升了不少。而且,勋章的展现越显著(比如紧贴着用户姓名显示),越能刺激活跃度。当然,负面作用也有,就是恶意投票的增加了。
总结:教师先洗脑,才能做好在线课程
两篇论文的分析虽然还谈不上全面、严密,他们自己也坦诚有漏洞。但瑕不掩瑜,这些结论还是很有指导性,并引人思考的。它们坚定了一个观点:一定不要照搬课堂讲课的习惯与模式到在线课程。授课是一项以对象和目标为导向的活动,在线课程的授课对象构成要更复杂(年龄、基础、地域、作息习惯,国际课程还有文化背景差异),学习目的也多样(拿证、深入学习、大体了解、解决手头问题等),再加上学习工具与环境的剧烈变化,可想而知照搬课堂授课的效果会多差。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涉足在线教育。先放下自己赖以成名的教学习惯与观念,用小白的心态重新学习如何在线授课,是扎实的第一步。
来源微信公号:中国远程教育杂志、MO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