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创作与教学》的学习总结

时间:2019-05-12 13:40: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散文创作与教学》的学习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散文创作与教学》的学习总结》。

第一篇:《散文创作与教学》的学习总结

《散文创作与初中散文教学》学习总结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自古以来,散文就被历代文人所钟爱。如今在我们初中语文课本里就有很多散文。散文该教哪些内容,如何教,又怎样指导学生写好散文,一直以来是我困惑的问题。而这次培训中,《散文创作与初中散文教学》让我学得不少知识,现在就把这次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首先,我明白了散文根据内容和性质可分为四类:叙事性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在教学散文时要根据性质内容不同而有所侧重:叙事性散文偏重于些人叙事,教学时就要注重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和人物的性格特点;抒情散文注意教会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写景散文则是注重作者优美语言的品析;哲理性散文则是偏重于文章中蕴含的深刻的道理的探讨。

其次,在以前教学散文时,我没能注意散文的格式,在教学时只是带着同学们感知课文内容,品析文章语言,感悟作者情感等。在这次学习中我明白了散文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作者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语句章法以及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独特的情感认知等。而散文的教学策略应该是整体把握文章的意蕴和气脉,在这里首先要品析文章和寻找关键词;接着要入境,去体验那个有活气和生命的世界,只有学生进入了作者描绘的境界,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再次要还原,要学会领会作者微妙而独特的内心世界,深刻理解作者的情感,进入作品;最后要填入,也就是教师介绍与作者、作品有关的资料,引导学生从含蓄隽永的文字,直视作品的中心,把握作者内心的微妙世界,从而全面的了解作者、作品。

再次,在这次学习中有幸听到了周国平老师的“与中学生谈写作”,更是受益匪浅。一直以来,学生都不喜欢写作文,更不能把作文写出色,我也是束手无策。但现在我知道了学生要想写好作文首先是应该多读书,读好书。现在的学生不爱读书,特别是一些经典著作,这就需要老师的及时引导,可推荐学生多读一些名家作品,或是读者、意林、文摘这些优秀的杂志而且在读书时要激发自己的创造力,不能只读,还要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独特的体验,同时积累足够的语言;平时要注意观察,留心身边小事,并勤于动笔,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及时的记录下来,可以以日记的形式,这样就可以积累足够的素材。做好充分准备后,就进行实际写作,还要注意不要人云亦云,写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要做到语言质朴平实,不要刻意雕琢,更不要弄虚作假,同时文章语言要简洁,要养成惜墨如金的习惯。此外,教师也要积极写“习作例文”,下载范文也可以,给学生一个提示,让学生知道怎样盘点自己的生活经历,怎样组织材料,怎样去突出中心,怎样去运用语言。

总之,这次培训学习《散文创作与初中散文教学》,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知识,使我感到自己的教师修养有了深层次的提高。然而,仅把握了理论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去实践和应用,才能真正的领会专家的精神,最终转化为自身的东西。我一定会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完善自己,争取做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

第二篇:散文创作与初中散文教学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散文创作与初中散文教学

【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散文这一文体的学理性梳理,使得一线教师真正明白,占初中语文课文总篇目 40% 的散文,其教学内容应该如何确定,从而提高散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 1、关于散文这一文体的历史流变,系统的梳理了散文的历史发展和文体特点。2、散文读与教的要素。通过对现有散文教学的反思,提出了散文读与教的三大要素,即其一,作者个性化的言语表达、语句章法。其二,作者的所见所闻及其个人化的言说对象。其三,作者的所思所想,他独特的情感认知。3、散文教学的策略介绍。通过分析 4 个个案的详略得失得出散文教学的策略教学,即

一、遵路,整体把握文章的意蕴和气脉。

二、入境,体验“那个有活气和生命的世界”。

三、还原,领悟作者微妙而独特的内心世界。

【学习要求】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特对学习者提出如下要求:

1.在初中三年的全部语文教材中,至少找出 3 篇散文课文进行解读,要求找出本文本所表达的特有情感以及这一篇散文独有的教学价值。

2.在这三篇精读文本中,至少进行两篇文本的教学设计,且要用详案的形式呈现。其中要包含学情分析、与学生就该文本的访谈内容以及教学方法采取的理由等项目。

第三篇:关于散文创作的几点浅议

今天闲来无事,邀几位在中学教语文的老同学吃饭、喝酒、聊天,谈到了文学创作,就散文创作都发表了几点意见,我归纳后有以下几点浅议,望大家参考。

--题记

感谢文友们对我的支持,在平日的交流中也跟你们学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在散文创作方面,我受益匪浅,也使我的写作提高了很多,和你们交流是我一生难忘的事情。

关于散文的定义我想不用再给大家说了,至于散文的灵魂,写作模式,语言的把握更是我们这些写手们都已经掌握的最基础的知识,我只想和大家谈谈关于散文创作的几点建议。

第一、文风问题

所谓的文风,就是每个人的写作风格,我们每个写作者都有各自的文风,譬如,茅盾的粗犷豪放,鲁迅的深邃,冰心的细腻,余秋雨的厚重、大气磅礴,周国平的哲思,张小娴的婉约,他们的作品都是我们拍案叫绝的,可以说他们的作品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写作手法上都是无可替代的,都是令人无可挑剔的,都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就是他们的文风。我说的不仅是以上几位大师的作品,还有很多诸如钱钟书,季羡林,吴伯萧,林语堂等等老一辈作家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们的文风应该是各有特色并被广大读者接受的,要不然他们的作品也不会流传到至今,甚至是千古流芳。

首先,从语言上来讲,通俗易懂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更是广大读者所能接受的,然后,章法布局,条理性错落有致,不管叙述哪一件事情都是为文章的主题服务的,并按照主体的先后进行排列,这种写作的方法应该是在文章构思的过程中形成的,按照每一件事情的轻重进行排列,读来令人如入幽兰之景回味无穷。如有闲暇还希望写手们知悉品味一下老作家的精品,还有唐宋八大家的散文。

第二、语言的运用

不管你是写小说、散文也好,还是写诗歌也好,都应该是内心感情的自然流淌,这些流淌的感情寄托于文字把他表述出来,就形成了文学作品,因此,我们在创作散文、诗歌的同时一定要讲究语言的使用。

中国文学的改革从五四运动以后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很明显的改变,语言的运用已经彻底改变了那种八股式的晦涩难懂,现在讲究的是流畅易懂,也就是说现在的文章是我们抒发感情交流事情的一种方式,通俗易懂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写的文章很多人看不懂甚至说是一知半解,还有写作的必要吗,我经常进入一些比较有名的文学网站,也拜读了一些很有名的写手的作品,但有些作者的文章是很好的,语言流畅,简洁,凝练,作品有深意,这应该是主流,可是有些作者的作品不是写情就是写爱,并且语言晦涩难懂,更有甚者生搬硬套一些古诗词里的句子,把自己所要表达的感情强行加到作品里边去,艳词丽句罗列其中,本人根本就不知道古诗词里的句子所表达的内容,就把它搬到自己的作品里,搞的是不伦不类,让人感到有一种复古的感觉。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我们应该发扬和推广,但也要剔除糟泊,为什么我们不去运用古老的文言文,而改变成现代文,不就是图个通俗易懂吗,说实话,我有好多拙作就是借用的古诗词里面的意境而创作的,并且得到了几个文学网站的推荐,可是谁又能看出来其中的奥妙呢?因此,灵活掌握,运用古代的文学精髓是我们目前活跃在文坛上的写手们所深思的问题。

切记,晦涩难懂的语言是我们写作的障碍。艳词丽句,堆砌辞藻是写作的一大忌,再就是无病呻吟更是令人作呕。

本来一篇很精美散文,一两千字就能写的很好,为了追求篇幅的长短,无病呻吟,萝莉啰嗦,把一些很牵强附会的事情都罗列其中,使本来一篇很好的散文搞得像老太婆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让读者读起来愈来愈乏味,并诱发睡眠之意。不但浪费了读者的时间,还浪费了自己的笔墨。

我们不妨把作品中要表达的散文主题比喻成一棵花,这棵花需要浇水、施肥,你可以适量的浇水施肥,如果过量了不但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这些水和肥就相当于我们要表述主题的语言和过程。但这个度如何去把握就看作者自身的文学修养和知识的丰富与否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就是这个道理。

还有一些文学网站要求写作者的散文必须要在几千字以上,诗歌要在多少行以上,我更纳闷了,鲁迅先生的《雪》才多少字呀,余秋雨先生的《垂钓》难道不是精品吗,再看看汪国真的经典诗歌有几首超过二十行的,还有普希金,泰戈尔的,当然了他们的诗歌也有很长的,那也要看看是写的啥内容吧。

作为网站,不要去要求文章的字数和诗歌的行数,关键看看作品的内涵和写作的手法,这才是主要的。如果刻意要求那就变成无病呻吟了,作品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第三、写作的目的

我说的以上几位老作家,他们的作品无论是写人还是写景,还是写情都离不开一个大的环境,那就是写作的时代,和背景,无论你写什么都是为这个时代服务的,特别是我们这些写手们,都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精神的鼓舞下成长起来的,更应该为这个社会服务的,无论你叙事也好,抒情也好,都有一个大的写作环境,那就是要么针砭时弊,谩骂污秽,要吗提倡社会的正能量,为时代讴歌。不管你谩骂也好,讴歌也好,其目的都是为社会服务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正值春季,我浏览了好多文学网站,一些描写四月春天的文章无不带着爱的缠绵,情的牵绊,并且这些文章都大量的引用了古诗词里面的语言和词句,不管准确不准确,甚至有的连自己都看不懂,牵强附会的引用到自己的作品里面去,可是这些文章偏偏被一些似懂非懂的文友们极力推荐,这些文章通篇看不见一个写作的主题,没有写作的目的,仅凭平时背诵了几首唐诗、宋词,就像那些没有反刍功能的动物一样,毫不消化、不求甚解的拿来应用,为此感到了某些悲哀。

关于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我想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与大家商榷。

从网站上看到了很多关于你是人间四月天诗歌和散文,虽然好多作者把这个题目赋予了新的时代气息,但这些文章和诗歌大部分是描写爱情的,据梁思成和儿子的一次谈话中得知,其实,林徽因的这首诗歌不是写给徐志摩的,而是写给刚刚出生的儿子梁从诫的,如果说此诗歌是悼念天国里的徐志摩的话,怎么从全诗中看不到林徽因一点伤感的痕迹来。大家看,诗中写道: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以上几句足以证明这首诗歌是写给一个初生生命的,根本就看不出有一点怀念伤感的气氛来。倒是林徽因喜得贵子的喜悦在这首诗歌里充分体现了出来,如果不求甚解的把这首诗歌当成爱情诗歌那就大错特错了。

第四、相互吹捧,跟风严重

曾经在一个网站上看到了一首怀念母亲的诗歌,好像是个女写手的作品,简直就是连小学生的作文都不如,生搬硬套、罗列了一些词汇,没有一点质感和意境,语言也不凝练,更没一点章法,整首诗歌错乱无致,可这样一首诗歌竟然被推荐了。我又一次感到了诗歌写作的悲哀。品读这样的文章还不如拿一本成语词典念呢!的确,不管那一个网站都有一些优秀的写手,作品相当有深意,思想性也很强,有的还富含哲理,语言也很流畅精炼,并且大气磅礴,不管是宣传亲情,爱情,友情,还是有关国家大义上都可以堪称精品,从开始到结尾,娓娓而谈,渐入佳境,读来如品一杯甜美之茗茶,如喝一杯甘醇之美酒,作品的厚重和丰富的内涵,令人回味无穷,如入美景。这样的作品不管你编辑推荐也好,加精也好都是当之无愧的;文章的质量不是现在的商品凭一时的广告宣传就能占领目前的市场,可是,一篇精美的散文不管你是否去吹嘘,去捧,他都有无限的生命力,即使你不用管它,它也像一朵山谷幽兰一样慢慢的散发她的芬芳的,早晚被路过的人们发现。

譬如,鲁迅先生的《雪》、《藤野先生》,《记念刘和珍君》还有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等等每篇文章读来令人如品百年老酒,回味无穷,那种浓烈的感觉令人荡气回肠,甚至百读不厌,感觉到不读是个遗憾,读了更是受益匪浅。

可是现在有些文学网站出现了跟风的坏习惯。

部分文学网站还是有伯乐的,好的作品就是有它的思想性和可读性,当然,语言是写作的最基本的功力,可是有些作品除了描写爱了,情了,就是无病呻吟的谈人生,谈回忆;无论你谈人生也好,谈回忆也好,谈着谈着就和爱了情了扯上关系了,难道你的人生就和爱了情了有关系,就没有其他可写的了;你的回忆就没有和父母、亲朋、老师、益友有关系的了,除了初恋就是晚恋,网恋,再就是婚外恋了,读起来令人回味无味,翻肠倒胃。

可是,不知道咋回事,偏偏就是这样的文章就能受到某些读者的青睐,不管作品的好坏,乱加评论,只褒不贬,每个评语几乎都是什么好啊,精美呀,推荐阅读呀,等等一些令人作呕的语言,还有一个作者,不管是谁的文章,写的好与坏,他的评论几乎都是推荐阅读。刚才我提到的那首怀念母亲的诗歌第一个推荐阅读的就是该朋友了。恐怕他连读都没有读一下就妄加评论,在他的空间里根本就没有看到他的杰作。

不分好坏,妄加评论,相互吹捧,是现在文学网站上一个令人堪忧的问题,如果这种现象长此以往,将会对文学尤其是散文文学的一个羞辱。

第五、结语

以上所谈可能看起来有些空洞无力,但是,碍于好多写手的面子没有具体到那个人或者那个作品,我也只不过是把自己对于散文创作的几点浅议写出来,和大家参考,也希望大家不要对号入座,有所心惊,但我只有一个愿望,希望大家端正自己的写作目的和态度,把自己的写作尽量贴近人民群众、贴近生活,歌颂时代的正能量,为我们这个社会服务,这才是一个文艺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第四篇:关于散文的创作

关于散文的写作

一、何谓散文

散文写的是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而这“一点”往往能让人深切难忘。

生活本真,生命要义

思想情趣,精神追求

人生理想,美好本质

道德深处,家园情怀

……

二、散文如何写作

1、写景状物

注意从景物形象(特点、意境)入手

辅以联想、想象和拟人等手法

将你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投射到景物上

今天之后,可以仔细思量你喜欢的景或物,为它们写下点什么。案例:《生若苔米》

我有时候也会想,选择这里是不是一种错误,若是错误为何要来到,若是错误为何在可以做出别的选择的时候却犹豫,甚至不舍?我不是一个生就优柔寡断的人,只不过明白自己极为普通罢了,这一层明白得益于一片苔丛的点悟。那是一次无意的漫步,在校园的无人问津的墙角发现了它们,更惊讶地发现了这一片绿上竟然开满了白花,像极了锦上添花的晨间露珠,玲珑而剔透。苔已不起眼,苔花更胜,看着它们的绽放,我的心中不免生出些敬意来,思绪也不自觉地弥散开去。

苔,藓类植物,属于这一纲的植物,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绿色,生长在阴湿的地方。它们像极了古代的隐士一般,用微小与不争藏于万花精彩之中,无尘土之争,无荣辱之忧,无得失之虑,却也会在夏花开到酴醾之时,秉着积蓄一个季节的精力挺举出倔强的蕾和淡雅的花。

记得袁枚曾作《苔》诗一首:“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的诗或者含着他的一种谦虚的自喻,故而在末句用了一个“学”字。在我看来,同为自然的生命,绽放也应是它们同样的使命与骄傲,苔花与牡丹本是平等,不该是“学”。若真想做出比较,此时我更爱的该是苔花,她的生长与绽放无需依托充足的阳光和肥沃的泥土,只需要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水分,如若换了牡丹,怕是不行的。但无论如何,天地万物,绽放本就是一种生的使命,它不在花的大小与否,艳丽与否,光绽放本身就是一种最神圣的美。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不过是过客,人和苔一样注定了卑微,但卑微绝非猥琐,生命中总有一些东西容不得人去亵渎与轻视。

于是,我真的懂了,我们中的大多数,或许不能轰轰烈烈地显赫过一生,但什么是轰轰烈烈?在有限的生命里,绽放出生命中最美丽的花,就似那小小的苔米,在那份绽放的满足里听到内心最真实的感动与感悟,便也是我的轰轰烈烈。

2、乡情怀旧

通过对乡土乡情乡人的描写表达出你的情感

也可以通过今昔对比,写出你的留恋之情

郁达夫《故都的秋》——清、静、悲凉

又如:

季节(eg:故乡的九月)

景点(eg:古街、小河、小桥)

图片说明(略)

3、人生体验

A、以特定的人或物象表达对生活的某种体悟

Eg:父母、长辈、挚友、甚至陌生人

①感情化语言叙述,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

②以一件或几件事对该人的精神特质进行叙写

③重申特质,照应开头;深化感情关系。

B、以特定的一次经历作为叙写的对象

Eg:一次出游,大一的军训

4、文化哲理

通过某种文化现象表达对社会生活或人生的某种感悟

Eg: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

《霜冷长河》《千年一叹》

《行者无疆》《借我一生》

李敖《如果我是日本人》

/【李敖】

如果我是日本人,我也会去参拜靖国神社!

而我是中国人!

做为中国人,今天我想起在抗日战场和朝鲜战场上用血肉之躯抵抗了小日本和美帝机枪大炮的几千万中国先辈„„我欲哭无泪,我想跪下叩一万个响头„„却找不到他们的牌位!

日本人为什么要参拜靖国神社?因为对于大和民族来说,里面所供奉的:都是他们民族的英雄呀!

为了国家民族的荣誉,日本军人可以驾机冲向美国军舰,同归于尽!战败时可以集体剖腹!剖腹!

你知道怎样剖腹吗?把刀插进腹部往胸部用力一剖,再横着用力一刀!淋漓尽致!

为了祖国的尊严,你们谁敢!谁愿?!不敢就没有资格说日本人!张自忠,是谁?

邱少云,还记得吗?

朝鲜战场上的两位特级战斗英雄是谁?

回答的出来吗?你知道他们的事迹吗?你知道他们是怎样死的吗?今天我们已经把他们遗忘了差不多了吧?

我们已经蜕变了,我们已经没有了精神,我们不配做中国人,我们的时代罕有英雄,罕有男子汉!我们丢了祖宗的脸,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时代象今天一样窝囊!

当然这指的不是我们的政府,而是我们的这一代人。

我们的政府懂得强国之道,懂得什么叫忍辱负重,后发制人,我们的政府建立了丰功伟绩。

而我们的青年,除了象狗一样叫几声,骂几声,无所作为。

-我们的祖先在历史上领先了几千年,多少英雄豪杰,多少王朝强盛之极天

下之大,唯我独尊,侠客英雄,君子大家层出不穷,他们能够舍生取义,光明磊落,精忠报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而今天为了钱可以没有人格,更何况什么国家民族的尊严?!

没有想到,到了今天,中国已经找不到什么英雄!

即使有,也被官吏当作花瓶装饰一下政绩!被一些白痴当做傻瓜猴子嘲笑!今天是我们自己有人看不起中国传统的东西,它们是西洋的走狗!日本人有靖国神社可以参拜,我们没有!也没有人要去!

烈士尸骨还在,名字已经消失„„

我想找个给英雄下跪的地方!

我想请日本人告诉我当年是谁在中国的哪个地方和日军血战过!

不过日本人肯定不告诉我,我们的英雄已经战死几十年,日本人仍然害怕他们。

但今天我们比抗日时有钱,日本人却变本加厉地唾弃我们!

这不能怪他们,我们是活该的:

一面我们的尾巴翘得如此之高,欢迎日本的二流商品在中国称雄,陶醉于日本影片,崇拜日本明星,我宁愿他崇拜东条英机,将来成为中国的东条去灭了日本。

一方面我们的下一代很多被娇生惯养,严肃的东西不看,中国历史一问三不知,中国的未来是一大*软骨头的孬种。

当日本人在小学课本里彻底扭曲侵华历史时,我们的教育学家居然在讨论金庸武侠小说要不要入选中学教材!

更何况,我们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居然连英雄都唾弃。

这已不是悲哀那么简单了!

在民族精神上,中国人不如日本人。

日本人说:从总体上看,支纳人是世界上最低劣的种族。在总体素质上,南方支纳人又要远远优于北方支纳人„„我们日本人(除了只会叩头的少数政客外)愿意称 你们国家为支纳,不愿称它为中国,但我们称宋代以前为中国。我们轻视支纳人的一个原因是„„我小的时候,父亲带我去日比谷公园,指着缴获北洋水师的战利品对我说,日本就是在打败支纳的北洋水师后,才成为世界上主要强国的。当我来到支纳的时候,我发现支纳人比我想象的还要低劣,他们对我这个毫无背景的日本学生点头哈腰,说什么都是日本的好„„当我问他们支纳一个在韩战中为了完成任务宁愿被火烧死的英雄时,他们居然说那种傻瓜再也不会有了。我们日本有靖国神社„„我们日本人将会永记为国殉死的英灵,他们在靖国神社里享受他们应得的敬意。每当我们唱起为国而逝的英魂啊,你要常常回到慈母的梦中,我们就会感慨万千,永志难忘。

三、关于一些散文名家名作

1、冰心——“母爱、童真、自然”、“爱的哲学”

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2、林清玄——那最美的花瓣是柔软的,那最绿的草原是柔软的,那最广大的海是柔软的,那无边的天空是柔软的,那在天空自在飞翔的云,最是柔软的!我们心的柔软,可以比花瓣更美,比草原更绿,比海洋更广,比天空更无边,比云还要自在。柔软是最有力量,也是最恒常的。

张晓风——被台湾地区的批评界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评论赞辞说她“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缨络敲冰”。

四、关于散文的感悟

生命不过珍惜二字

第五篇:1920年代散文创作

1920年代散文创作

一、概述

1、现代散文的出世,空前发达的原因

第一个十年里,散文创作数量大,范围广,名家多,文体丰富,风格、流派绚烂多彩。(1)中国散文自身悠久的历史传统(2)外国散文的艺术借鉴(3)散文样式自身的轻快便利(4)时代风云的影响。

2、“五四”时期的散文世界(1)“随感录”作家群与现代杂文

陈独秀,“随感录”文体的开创者,主要作品有:《偶像破坏论》等。李大钊(1889—1927),主要作品:《青春》、《新的!旧的》等。钱玄同(1887—1939)其“随感录”多是文化批判的文字。刘半农 杂文名篇有《“作揖主义”》、《奉答王敬轩先生》等。(2)《语丝》派(P58)

语丝社——是以1924年11月创刊于北京的《语丝》周刊而得名的,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以散文创作为主的文学刊物,由孙伏园(1894-1966)、周作人先后主编,倡导思想和言论自由。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代表的冲淡、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1930年3月停刊。

语丝社主要撰稿人有鲁迅、周作人、川岛、刘半农、章衣萍、林语堂、钱玄同等。语丝体——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

(3)文研会作家:冰心、朱自清散文

冰心的散文创作成就体现在《寄小读者》、《往事》等散文集中,而以前者影响最大。冰心散文的风格是:真纯和柔美。其题材而较窄,抒发的通常是母爱、童心、友谊和自然。

朱自清散文创作。三种文体:写景记游之作、写人抒情之作、参与现实,具有强烈社会现实意义之作。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1、品辨细微,体物察真,显示对人事、景致的独到观察。

2、描写细腻,注重创造自然和谐、诗画俱美的意境。

3、结构严谨而富于变化。

4、语言洗炼、质朴、清新,风格清秀隽永。(4)“现代评论派”的散文

徐志摩的散文集:《落叶集》、《自剖集》、《巴黎的鳞爪》、《秋》。特色:想象丰富,结构繁复,语言铺张,词藻华丽,感情强烈。(5)其他作家

*俞平伯 散文集《杂拌儿》、《燕知草》等。刻意模仿明人小品,显示出名士风度。《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朦胧、空灵的意境中,透露出玄妙的哲理与感伤的思绪。

*钟敬文 第一本诗文集《荔枝小品》。有隐逸思想,冲淡而轻松。

*废名 早先专写农村乡镇宁静的生活,对小人物寄予同情,后追求朦胧枯涩的风格。

*梁遇春(1904——1932)《春醪集》、《泪与笑》两本散文集。谈论知识,探索人生,语言机智而有文彩。善于在小题目里开掘微言大义,引用外国的经典、警句信手拈来,却又处处切题。折射出作者的孤傲气:懒散的绅士风度,不愿受约束的个性,享受人生的生活主张。从生活细节中发现某种哲理,又喜作反语,表面看似是标新立异,实质上是一种很成熟的愤世嫉俗。

*瞿秋白 《俄乡纪程》《赤都心史》,开中国报告文学之先声。

*许地山 以个性独特、空灵幽远的散文集《空山灵雨》(共44篇)奠定在现代散文史上的独特地位。宣扬了佛教“生本不乐”的思想,好寓理说教。既有讲人生之宿命的《再会》,又有主张以坚韧之志摇动生命之舟《海》。

*郁达夫 创造社最重要的散文作家,也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一位风格鲜明、最富才情的散文作家。主要成就体现在他二十年代创作的感伤散文和三十年代创作的游记散文,其最大特色就是以其率真坦诚的自剖文字,无所隐讳地暴露赤裸裸的自我。

二、周作人(1885—1967)

(一)生平及创作

周作人(1885.1.16~1967.5.6),浙江绍兴人。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五四运动”之后,与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与鲁迅、林语堂、孙伏园等创办《语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

幼入私塾三味书屋,1901入水师学堂轮机专业,专业科目读了六年,全是英文。1906官费留学,先读法政,后攻文学。修希腊文,与鲁迅译域外小说(文言)。师从章太炎学习《说文》。1908年结识羽太信子,09年结婚,11年回到中国。12年到浙江教书。1917年迁居北京,担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教授欧洲文学、佛教文学,创语言系任系主任。入《新青年》,倡白话文,写作《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启蒙主义影响深远。创文研会,入语丝社,散文继承晚明小品,平淡如水,自然如风,多爱少憎,温和睿智。1923兄弟失和。1925女师大风潮,与兄鲁迅一起支持学生。成为京派代表作家,与鲁迅所代表的海派竞争。

1937,抗战爆发,北大撤离,他却留守。以家累搪塞谢绝胡适郭沫若郑振铎等人的敦促。1939手枪杀周,毛衣纽扣躲过一劫,出任北大馆长、文学院长、教育督办等伪职。增建校舍,保管图书,帮李大钊子女就职,办良民证助延安行;帮地下党提前出狱。

抗战结束被捕,押解南京。朋友开脱说情,最终判处十年徒刑。

1949国共和谈,被释放。先居上海,后回北京。搞翻译领取稿费,每月两百;从事写作回忆研究鲁迅。1966文革爆发,稿费停发遭受毒打,孤苦伶仃独自在家,服安眠药。1967生病卧床,倒地而亡。

主要作品:《苦茶随笔》、《苦竹杂记》《风雨谈》《知堂文集》《欧洲文学史》(北京大学授课教材)、《近代欧洲文学史》(遗稿)、《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儿童文学小论》。

译作:希腊语:《希腊神话》《伊索寓言》《欧里庇得斯悲剧集》(与罗念生合作,古希腊悲剧)。日语:《古事记》《狂言选》《枕草子》。英语:《域外小说集》(与鲁迅合作)《红星佚史》《现代小说译丛》(与鲁迅合作)

(二)周作人与语丝社

(三)散文创作

周作人的创作成就集中在散文上,从五四到1945年,成集的作品有二十二集,加上未成集的,总计三千余篇,多数为小品散文,有“小品散文之王”的美称。

1、倡导美文

1921年6月,周作人发表了《美文》:“外国文学里有一种所谓论文,其中大约可以分作两类。一批评的,是学术性的。二记述的,是艺术性的,又称作美文,这里面又可以分出叙事与抒情,但也很多两者夹杂的。这种美文似乎在英语国家里最为发达……中国古文里的序,记与说等,也可以说是美文的一类。”周作人说的英文里的Essay,可翻译为随笔、小品文、絮语散文、家常散文、随笔散文等。

2、创作分期

周作人的全部复杂性在于他受到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而又不能调和起来,结果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他既在矛盾中踟躇前行,又在矛盾中消沉、倒退。他的散文创作历程清晰地记录了他的这种内在矛盾及思想演变轨迹。(由叛徒和隐士并存到隐士完全占据主导地位)

早期:五四前后到1928年底。作品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等。本时期内心矛盾最为突出。作品可分两类:

一是注重议论批评的杂感,有金刚怒目的的小品,如《前门遇马队记》、《碰伤》、《吃烈士》等。比如《看云集》中的《草木虫鱼小引》,名为“草木虫鱼”,应该是很闲适平淡 的了,可仔细一看却不是,几乎通篇都是在说反话,讥讽当时的言论没有自由。最后一句“万一讲草木虫鱼还有不行的时候,那么这也不是没有办法,我们可以讲讲天气嘛”。

《天足》:“我最喜见女人的天足。--这句话我知道有点语病,要挨性急的人的骂。评头品足,本是中国恶少的恶习,只有帮闲文人像李笠翁那样的入,才将买女人时怎样看脚的法门,写到《闲情偶寄》里去。但这实在是我说颠倒了。我的意思是说,我最嫌恶缠足!”

二是悠悠南山,叙事抒情的小品文,如《故乡的野菜》《乌篷船》《苦雨》《北京的茶食》《谈酒》《鸟声》《苍蝇》《初恋》。

“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物色,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柏,河边的红寥和白殇,渔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乌篷船》)

“喝酒的趣味在什么地方?”“酒的趣味只是在饮的时候,我想悦乐大抵在做的这一刹那,倘若说是陶然那也当是杯在口的一刻罢。”“或者在中国什么运动都未必彻底成功,青年的反拨力也未必怎么强盛,那么杞天终于只是杞天,仍旧能够让我们喝一口非耽溺的酒也未可知。倘若如此,那时喝酒又一定另外觉得很有意思了罢?”(《谈酒》)

“那时我十四岁,她大约是十三岁罢。我跟着祖父的妾宋姨太太寄寓在杭州的花牌楼,间壁住着一家姚姓,她便是那家的女儿。她本姓杨,住在清波门头,大约因为行三,人家都称她作三姑娘。”

“杨家的三姑娘患霍乱死了。”

“我那时也很觉得不快,想象她的悲惨的死相,但同时却又似乎很是安静,仿佛心里有一块大石头已经放下了。”(《初恋》)

中期的抄书体:1928—1937年。有《苦茶随笔》、《看云集》、《风雨谈》等。本时期,叛徒的一面已然退隐,隐士的一面已占据主导地位。文章由少谈时事到不谈时事,几乎完全把注意力放在草木虫鱼、风花雪月和趣闻逸事方面,艺术炉火纯青,却少了进取之心。

晚期的笔记体:1937—1945年。如《书房一角》、《秉烛谈》、《药味集》,文章越发追求空灵苦涩,超世脱俗,几无讽世微词。其中《谈笔记》、《读禁书》、《五老小简》等,一般只有三五百字,都是极好的文章。

3、周作人散文的特点

一是征引宏富,知识渊博。他的散文总是古今中外,无所不谈,上至宇宙之大,小至苍蝇之微,都可取作题材,融和自己的所感所思写出;而且是信手拈来,贴切自然,化得开,收得拢,既给人以丰富的知识,又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故乡的野菜》,娓娓动听地描述荠 菜、黄花麦果、紫云英三种野草和民情风俗,确有一种“清新的野趣”,而其间又不时引入《西湖游览志》、《清嘉录》、日本《徘句大辞典》等中外典籍,插入孩子们唱的民歌民谣,以丰富的学识拓展了文章的内容,同样能给人以多种艺术享受。

二是平淡自然,舒徐自如。融入散文的大多是平凡细小之物,作者叙写时又仿佛漫不经心,徐徐道来,文字质朴无华,笔调清闲淡泊,读来别有一种趣味。如《喝茶》,从徐志摩讲“吃茶”起笔,写到日本茶道;喝茶时用茶食,再写到绍兴乡下的茶豆腐干、日本的茶泡饭等。材料平平常常,叙述自然流畅,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情调。文章把喝茶称“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在这片刻逍遥中,的确别有一种“苦涩”味在。周作人散文受晚明名士派小品文影响很大,其中“公安派”影响最大。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袁宏道肯定对世俗生活的追求,把“目极世间之色、耳极世间之声、身极世间之鲜、口极世间之谭”,视为人生之乐事。他公开承认自己好色。因此,周作人散文取材广泛,真率亲切,简素质朴,大谈草木虫鱼,追求闲适趣味。

三是庄谐并出,幽默风趣。周作人的散文也喜用幽默,但不同于鲁迅的幽默“辛辣干脆”,周作人的幽默却是“湛然和蔼,出诸反语”(郁达夫语)。这也是同他的“绅士风度”有关,然而此种幽默在平淡笔墨中出之,毕竟也别有风味。《碰伤》揭露反动军阀镇压徒手请愿的爱国学生和教员。这本是充满血腥味的题材,但作者行文不作激烈状,只以“碰伤”一词正语反用,以此贯通全文。把反动军阀打伤学生而又捏造为学生自行碰伤的丑恶、卑劣行径作了揶揄和嘲笑。

四是信马由缰,挥洒自如。周作人在散文结构上无视古代散文的起承转合以及晚清桐城派所鼓吹的“义理”,创作以个人情绪为本,该怎样起笔就怎样起笔,既无“法度”又无“规矩”。《乌篷船》是作者最欣赏的一篇散文,在结构艺术上就典型体现这一特点。这篇旨在指导友人作绍兴之行的作品、笔墨集中在写乌篷船,提到白篷船只一笔带过;写乌篷船,紧紧扣住“适用”宕开笔墨。写乌篷船的构造,写乘船的“妙处”;由“妙处”又引出犬吠鸡鸣的乡间胜景,点出乌篷船实在是“理想的行乐法”,题旨不点自明。全文用书信方式写的,既没有铺垫,也没有着意渲染,更没有人为的安排,首尾可以不呼应,卒章可以不显志,就是把乌篷船上的体验写完即止,随物赋形,该行即行,该止即止。由于艺术积累的深厚,周作人的小品散文的确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四)如何评价周作人的汉奸行为?

散文创作和汉奸行为应一分为二。知识分子应具有民族承担意识。个人的享受不能违背民族大义。文学成就与人生经历不可分割。古代叛逆知识分子评价不高。

补充:周作人散文中下列几组“单位观念(意象)” *首先是“爱智者”与“常识”。周作人常自称“爱智者”(或“知礼者”)。所谓“爱智”、“知礼”,除了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冷静的人生态度,反狂热、狂信之外,还包含有“思想的通达”,能节制自己,能宽容别人的意思,也即奉行“中庸”之道--这正是周作人思想、艺术的核心,既是他的哲学观、道德观、人生观、文化观,也是他的审美观。反映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即是对论述对象与读者的双重“宽容”。对论述对象,不仅“兼收并蓄”,包容各家,以“朋友”而非“信徒”的态度待之,由此而形成了散文内容的“宽”而“杂”,看彻一切而达于“平实”;而且怀有深深的理解与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能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对他人、万事万物都施以“爱智者”的悲悯,由此而形成周作人散文所特有的亲切、温润的氛围。

对于读者,也绝不以“教主”(“教师爷”)自居,不仅保持着人格与心理的平等,由此而形成了委婉、平和的“谈话风”,而且有意追求“君子之交淡如水”式的距离,一切话题都是点到即是,并不企望(更不用说强制)读者定要接受,任其自行思考与选择,由此而形成了自己行文与读者接受上的轻松与从容。“爱智者”(“知礼者”)风貌的另一重要方面是他对“中和之美”的倾心,不仅是艺术的节制、含蓄,更在艺术表现上追求表现自己与隐蔽自己,放与收之间微妙的平衡,达到不放不收,亦放亦收,不平不奇,亦平亦奇,不庄不谐,亦庄亦谐,不俗不雅,亦俗亦雅的境地,由此形成了周作人散文审美底蕴上的丰厚。

他对“常识”的内涵也作了这样的明确界说:“常识,分开来说,不外人情和物理,前者可以说是健全的道德,后者是正确的智识,合起来就可以称之曰智慧。”而对普通“常识”的关注则首先表现了周作人在思想、文化上以至知识分子价值实现上的独特选择。周作人恰恰是要将赋有某种历史使命、因而带有英雄主义与神秘主义色彩的知识分子还原为一个现实的平凡的人,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与“美善”,即所谓“凡人的信仰”,“就这平凡的境地中,寻得些须的安闲悦乐,即是无上幸福”,这也就是周作人最爱说的“生活的艺术”。周作人将“常识”归结为“人情”与“物理”两个方面,则是表现了他的“人性观”的:在他看来,“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物”,“人情”与“物理”,在根本上是相通的,他以为“物我无间”的冥合,即所谓“入神”、“忘我”,是人生的,宗教的,以及艺术的最高境界。而周作人强调“常识”中的“人情、物理”,正是召唤人们将注意力转向对“人”自身的关怀与研究。

周作人散文思想的内核

“人道主义的理知精神”贯串于周作人的全部散文之中,成为散文的“魂”。

“凡人的悲哀”(“东洋人的悲哀”),渗透于周作人全部散文之中,并且成为周作人散文的一个基本情调,形成了周作人散文特有的“气味”。其情感的内涵,首先是忧郁的苦味,这是周作人一再向读者提示的,论者固此经常提到周作人自署“苦雨翁”、“苦住斋”,并以“苦竹杂记”、“苦茶随笔”、“药堂语录”、“苦口甘口”为书名等等。而这 种“忧郁的苦味”,对于周作人,主要是一种“寂寞”之苦,而且是“在人群中”所感到的“不可堪的寂寞”,周作人说,“有如在庙会时挤在潮水般的人丛里,特别像是一片树叶,与一切绝缘而孤立着。”这是一种“智者”的寂寞,淡而且深,自有一种特殊的“韵味”。

“凡人的悲哀”的另一个侧面,即周作人所说:“别是一样淡淡的喜悦,可以说是寂寞的不寂寞之感”,这“苦中作乐”,“忧患时的闲适”,才是周作人的人生及其外化物(文章)的“真味”。在周作人看来,这正是普通人的真实人生:无论现世怎样不完全,如何充满苦难,人(平凡的人)总得活着,“在不完全的生活里享乐一点美与和谐、欢乐,一味地苦下去,那是神,是想象的英雄,而非现实的人”。周作人因此把“东洋人的悲哀” 称为“生之悲哀”、“凡人的悲哀”,这是含有一种深刻性的。

下载《散文创作与教学》的学习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散文创作与教学》的学习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散文创作浅谈(精选多篇)

    怎样欣赏散文?我在漫天雪论坛也遇到一些网友也经常提出这样的疑问,即怎么样欣赏现代散文?笔者结合网络散文写作和欣赏实践,谈点体会,仅供参考。 看到一篇散文,写篇读后感还可以,如......

    论张爱玲的散文创作(汇编)

    1、 论张爱玲的散文创作 张爱玲的散文创作时间跨度很长。最早的《迟暮》创作于1933年,最晚的《忆西风》创作于1994年,60余年间,其散文创作的美学风格也一直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三十年代的散文创作(精选五篇)

    三十年代的散文创作 一、散文创作的丰收期1.二十年代的散文: 现代散文的产生——散文文体的自觉——杂文、美文的成熟 2.三十年代的散文: 杂文繁荣——抒情散文艺术创新——报告......

    浅论冰心散文的创作风格

    论文摘要:冰心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散文作品,都十分具有开拓性。她在文学创作中的鲜明特色以及她对新文学运动的贡......

    论朱自清的散文创作

    论朱自清的散文创作 朱自清(1898-1948),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族,自幼便在私塾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后进入北京大学学习,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

    第八讲 冰心、朱自清散文创作

    幻灯片1 第六章 冰心、朱自清的散文 幻灯片2 冰心和朱自清,同属文学研究会成员,都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先行者。他们用白话创作的叙事抒情散文,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

    关于散文创作的几点看法(老师版)

    关于散文创作的几点看法 一、散文艺术现在所处的位置 1、第一个阶段:是礼崩乐坏之后的百家争鸣阶段。代表作家孟子、荀子、庄子、墨子、韩非子、李斯、左丘明、公羊高等人。......

    脐橙文化节诗歌、散文创作方案

    2016年珠兰示范学校脐橙文化节 主题诗歌、散文创作大赛方案 根据《2016年珠兰示范学校校园脐橙文化节策划方案》,我校职高部决定11月10日——11月25日开展脐橙文化节主题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