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第5次班会(要做一个会学习的人)
高三第五次班会
-------要做一个会学习的人
高三的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不像原来的课程,可以凭借小聪明在考试前突击一下就把成绩提上去,对于难度更大、覆盖面更广、知识前后联系的内容来说,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笔记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但这样,还有一些习惯性的做法需要培养,高三学生应当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部就班地跟着课程进度学习。
1.认真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但有的同学不甚重视,认为老师以后会讲,看了也白看。预习的目的不是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学会了,上课不用听。而是预先知道学什么,这样上课有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很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忽视课前预习,有的同学根本没有预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没有认识到期预习的重要性。那么预习有什么样好处呢?课前预习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有针对性听课,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自己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在预习时,要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节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节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时间不要太长,以免妨碍做其他工作。
2.专心听课的习惯
听课是讲究方法的,听课方法上的差之毫厘,可能会导致学习成绩的差之千里。
a、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上课,希望在课上能向老师学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b、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讲,上课铃一响,就应立即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有意识地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各种因素。如果课前没有一个“必须当堂掌握”的决心,会直接影响到听讲的效果,如果在每节课前,学生都能自觉要求自己“必须当堂掌握”,那么上课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书,课下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心不在焉,必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结 果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这正是一部分学生成绩提高慢的重要原因。
c、听课要抬头,眼睛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专心致志聆听老师的每一句话。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切不可做掉队的孤雁。老师是内行,是专业。相信老师,老师最了解高考,对高考的考试大纲理解最透彻。按老师的思路会事半功倍,不要自己另搞一套。老师所讲的内容都是他多年的经验所得,从老师这获得的经验比自己冥思苦想获得的知识快得多,全面的多。
d、如果遇到某一个问题或某个问题的一个环节没有听懂,不要在课堂上“钻牛角尖”,而要先记下来,接着往下听。不懂的问题课后再去钻研或向老师请教,但要注意及时。
e、要努力当课堂的主人。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认真观察老师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3.及时复习的习惯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画出的曲线揭示出的遗忘规律是:遗忘在识记之后马上产生,而且是“先快后慢”,所以说学习需要及时复习,减慢遗忘速率,同时又能温故而知新。科学实验证明,在学习内容刚刚记住的时候,经过1小时再检查,发现只能记住学习材料的 44%左右,而 56%全被忘记了;经过一天后,再检查,只记住了33%的内容,而 67%被忘记了;六天后,再检查,只记住了学习内容的 25%左右。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的一条原则就值得遵守:“与其借助复习去恢复记忆,不如借助复习去防止遗忘”。他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告诉我们:在记忆活动中,应当去“巩固建筑物”,而不要去“修补已经倒塌的建筑物”。事实证明,及时复习,防止遗忘,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延缓复习,要恢复遗忘,就只有事倍功半了。所以说,以往盛行过的“车轮战”或“突击式”的复习方法是违背遗忘规律的。实际上,这两种方法都是在以往学习内容差不多完全遗忘的情况下进行复习的。所以这样的复习既不经济又无效率-往往背了几轮,仍然记不住内容。
复习指的是课后所有的工作,包括做作业、看书本、做课外练习等等,我认为在复习的时候不要急着先做作业,因为你课本的知识还没有充分消化好,就急着做效果 2 不好,而且这样会产生一种完全任务的想法,好像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了就可以了。先按照课程表的顺序把今天上课老师说的怎么领悟的,他(她)举了一个例子,提出什么原理等等方面在脑子里面过一遍,然后再把相关内容看一遍,最后才开始做作业,做作业的时候最好能够把书本合上做,做完了之后再对答案,看看有哪些错误或者有哪些做不出的,翻开书本把这些重点记忆一下,这样做就可以真正起到复习巩固、查漏补缺的途径。
4.高效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作业不仅可以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把学过的知识加以运用,以形成技能技巧,从而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能力。作业必须做到:
a、先看书后作业,看书和作业相结合。只有先弄懂课本的基本原理和法则,才能顺利地完成作业,减少作业中的错误,也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b、注意审题。要搞清题目中所给予的条件,明确题目的要求,应用所学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c、态度要认真,推理要严谨,养成“言必有据”的习惯。准确运用所学过的定律、定理、公式、概念等。作业之后,认真检查验算,避免不应有的错误发生。
d、作业要独立完成。只有经过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才能促进自己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才能培养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是否准确,从而克服学习上的薄弱环节,逐步形成扎实的基础。
e、认真更正错误。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认真改正。要懂得,出错的地方,正是暴露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弱点的地方。经过更正,就可以及时弥补自己知识上的缺陷。
f、作业要规范。解题时不要轻易落笔,要在深思熟虑后一次写成,切忌写了又改,改了又擦,使作业涂改过多。书写要工整,解题步骤既要简明、有条理,又要完整无缺。作业时,各科都有各自的格式,要按照各学科的作业规范去做。
5.练后反思的习惯
在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过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1.怎样做出 3 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2.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3.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4.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5.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6.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们很多同学偏科,这非常危险。如果没有引起极大关注,及时弥补、,绝对会出大事的。而弱科的弥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学多问,经常与同学讨论。
记得清代郑板桥曾说过:“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清代桐城派著名作家刘开也曾就学与问之间的关系作过阐述,他在《问说》中有云:“学与问,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质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即使各科都不用问别人的,其他方面也会有求于人,我希望我们班同学能亲兄弟姐妹一样,互帮互助,精诚团结,给最后一年的高中生活留下最美的回忆。
7.总结归纳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导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使自己头脑负担过重和会将自己游离要点的东西统统抛掉。”这是他一生学习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复习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通过归纳整理使知识网络化,并且对知识的认识理解不断地细化、深化的过程。不论哪一科知识,都是学时一大片,用时一条线。
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第二篇:要做一个会积累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总结
要做一个会积累的班主任
学校整理档案,每个班主任发了一个档案盒,几十天以后上交,有的盒子装的满满的,有的只有三两页纸,这里面也不乏老班主任,也有新班主任。材料交的多的,恰恰是平时工作比较扎实的人。工作的扎实自然离不开平时的积累,做一个会积累的班主任,才更有助于自己的成长。
一是要积累自己的学习
学生是在不断变化的,每一级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倘若不能积累自己学习的班主任老是拿原来的观念看学生,就很难融入到学生里面,隔阂出现,工作将事倍功半。
可以学身边的班主任,看看有比较好的班风学风的班级是怎么做的,能不能效仿一下或者推陈出新。可以从网络上学习,这点针对性要强,自己碰到问题了,就上网搜一下,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在开展工作,达到效果了,不妨总结一下,再发到网上分享,看看志同道合的网友作何评价。还可以参考一些相关杂志,比如《班主任》、《班主任之友》等。
二是积累有用的资料
简易实物要有自己的资料本,可以手抄摘录,可以裁剪粘贴,分门别类,加以归纳。虚拟的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空间,或者利用自己的邮箱,把网络上好用的东东存起来,方便以后的随时查阅。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自己抱着学习的心态,多积累有用的资料,看似简单的工作之后必是加倍的赏赐。
三是积累平时的活动
理论是一方面,重要的是要通过实践去把理论落实。很多时候活动我们开展了,也就过去了,留不下什么痕迹。而积累平时的活动,就可以让自己在总结活动资料的时候就反思活动开展的得与失,不仅增强自己的管理能力,也为下一次活动的开展提供最真实的体验。
有一些年轻的班主任天天忙,但不出成果,尤其是管理方面的文章,更是鲜见发表,这都是不注意积累所导致的。尤其要引起重视。
四是积累和学生的点滴
和学生天天相处,每一天都是新故事的开始,把每一天的新故事演绎好,记录好,就是一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电视连续剧,即便一个小故事、小点滴,也是一部很有味道的微电影。这些和学生一起的点滴故事,积累起来,就会形成自己成长的一种源动力。
记得有一次参加班主任培训,一位很年轻的班主任做报告,他的成长就是利用了博客,把每天和学生的故事写下来,和学生分享。我们也一天天的陪着学生,也和学生发生了很多故事,为什么就没有也写下来呢?值得反思。
李镇西老师作报告的时候展示了自己很多积累的实物,再让我们敬佩的同时,也进一步的告诉我们学会积累和整理的重要性!做一个会积累的班主任,相信班级工作一定会上一个更高的境界。
第三篇: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
语言情境中的低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知道哪里是水草丰茂的地方,把他们领到那里。”这是一位优秀教师说过的一句话,我很受启发,同时也引起我的思考:以往的低年级语文教学,强调的是以机械识字为重点,把生字写在黑板上,组好了词,然后学生轮流去上前领着读,一遍遍,一节节,因此,教学中只重视识字率、忽视阅读、说话、写话的训练,搞游离于阅读,游离于语言文字情境之外的组词、造句,这种教法根本形不成字、词、句、篇的整体联系,其实质就是孤立地识字、识词、识句,因此,识字教学离开了“水草丰茂”的意境,使中年级的说话,习作大大塌陷,以至学过的字不会用,不知用,中高年级了依然用拼音代替字,为此,我按照新课标的精神,注重了低年级在语言情境中识字的尝试,效果不错。
一、充分利用教材,在读文中识字。在低年级的教材中,阅读内容多为诗歌和童话故事。这样的选材吸引了学生的兴趣阅读,学生可在阅读中依据语言环境中识字,并从阅读中了解字义,并由此来教学生学词语、学句子。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会念、会读、会朗诵,强调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因为不要求学生对所有生字都会用手写,孩子们很快就能做到会认、会读、会组词,可顺利朗读课文。比如教学秋天的“秋”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受秋意,那红如火的高粱,那红如火的辣椒,红如火的枫叶,让学生感受秋天就是植物成熟的季节,就是收获的站台,这个字从形到意学生了如指掌,随即组成“秋天”“秋色”等,再扩为句子,学生对这个字的意思,用途会牢固地掌握。中国的文字,每一个都有丰富的内涵,只要你细细的去品味,就一定会给想出一个个小故事来,这样就不至于把认字和阅读分开来学,同时更有助于生字的记忆和应用。
二、大胆利用实物,在生活中识字。我们的课堂,有时欠缺的就是一个切入口,一旦有了切入口,它会生成有效、扎实的教学;同样的,我们的孩子,有时欠缺的就是你给他提供一个通向成功的机会,一旦有了机会,他会闪现让你惊喜的智慧。比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二,这次识字主要是认识学校中的各室牌子,有一年一班,校长室,活动室等等,如果只是让学生枯躁的去记字,去学字,像年,长,队,等字都不是很好记的,但我找到了教学这一课的切入口,那就是这一节课我和学生不在教室中上,而是和学生在教学楼中走着上,看各班的门牌子,去看各室的牌子,让学生通过实物来认识这些字,再回班级,学生认这些字就简单多了,更重要的是对于汉字的用途有了更深的理解,相信比单一的识字要好的多。
三、大胆利用语言,在情境中识字。在识字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运用启发性的口头语言,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字词,总之,想方设法“用语言把孩子的心灵点亮”,打开学生的思维门户“,把字放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在各方面发展都缺乏持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常常受兴趣和情绪支配。如果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汉字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注意运用具体生动的教学策略,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和生动的教学语言,变枯燥为生动,创设良好的氛围。
1、低年级的学生对图画兴趣浓厚,而我们身边的文字本身就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抓住这一点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乐趣。在教一年级下册“门”这组形声字时,我先画一扇门,然后教学“人字进门把身闪”,让学生就此情境给“闪”组词,说话。再画一匹”马”,撞坏了小门,随即教学,“马字进门闯了祸”,教学“闯”字。把绘画和表情动作结合起来教学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吸引了儿童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牢固地记住了汉
字的形、音、义,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2、快乐游戏法
爱玩是所有孩子的天性。他们的学习最初便是从玩耍开始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它是满足的源泉。“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或十几个字,怎样才能让学生牢记所学的字呢?我想我们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识字2的巩固复习时,为了防止生字回生,可以把生字宝宝写在五颜六色的剪成花形状的卡片背后,然后贴在绿叶周围,让学生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那一朵,并把花背后的秘密告诉同学们,如果读对了,会得到同学们的表扬,老师也会把这朵花送给他;读错了,全班同学帮助纠正,同时老师也会送他一张绿叶,表示鼓励。这样看像有些误工,但对于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加深孩子的记忆,是非常有作用的。因为他们会因一时的错误而没有得到红花对自己感到后悔,这种后悔,会让他们记忆持久。
3、快乐生活识字法
语文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生活本身又蕴藏着丰富的语文知识。生活与课堂密不可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生活,识字和认识事物相结合,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在生活中认字,以大街上的店牌、电视上动画片中的说话字幕,教室中的揭示栏,《小学生守则》等为教材,让学生自己去认识生字,在每周的说话课中说说自己新认识了那些字。然后小组互相讨论评价,选出每周的“识字大王”。同学们在互评的同时也学会了不少字。同时老师应告诉学生识字的重要性,在生活中我们看书、看报、玩电脑等都离不开字;要理解课外书里的内容的含义,就要先认识字。课外书向同学们展示了生活的精彩,作为老师应引领学生走进这无声而多彩的世界。让他们热爱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识字。当学生从阅读中尝到识字的乐趣时,他才更加自主动地识字,从而为阅读和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充分利用读物,在阅读中识字。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不但能汲取书中的精神营养,而且能多多识字,一举两得。但是课外阅读不能放任自流,除了必要的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材料,如《小雪花》,童话故事等,还要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进行一些阅读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和积极性,一方面起到监督作用,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检测他们阅读的效果。
识字是学习知识的起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小学生只有拥有足够的识字量,才能进行阅读、写作等一系列活动。因此,识字教学成为了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相信在我们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在原有的语言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第四篇:我要做一个身心健康的好孩子_写人作文
我要做一个身心健康的好孩子_写人作文
我要做一个身心健康的好孩子 又要到上学的时间了,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读后感还没写呢,怎么办呢?我想让爸爸帮我写,但爸爸没时间,我想让妈妈帮我写,但妈妈不会写。爸爸说自己的作业自己完成,妈妈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该怎么办呢? 爸爸让我不要急,先把课外书读完再说。我按爸爸的要求一篇一篇的读,每读一课就讲给他们听。爸爸每次读问我课文讲的什么意思,讲了什么道理,我该怎么做。我告诉他们,从课文中,我知道了小朋友要养成好的习惯,要懂得尊重别人,要学会关心他人,要养成诚实的习惯,要遵守纪律等等。爸爸夸我是个好孩子。爸爸告诉我,其实每个人生下来都一个没有贫富之分,没有高低之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个人成长的环境还有自己的心态变化,才会有以后的变化。就像三字经说的人性本善,但如果自己的追求不一样,心态就不一样,自己看事物的思想不一样,做出的选择就不一样。就像上课发言要举手一样,如果我们先想到课堂纪律就不会不等老师同意就直接发言,如果我们乘车不只想到自己有没有座位就不会不排队往车上挤,更不会看到老爷爷老奶奶不让座。不管家里来了客人还是我们去做客,都要懂礼貌,小朋友大家一起玩,也不能影响大人说话做事。想要的东西要先跟爸爸妈妈讲好为什么要,不能自己想要就要。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还要帮爸爸妈妈做一点家务。我们是小朋友,主要任务是学习,如果把学习做好了,是对爸爸妈妈最大的回报。每次考试爸爸妈妈都问我考的怎样,都要求我把错的订正,不能下次再错。每天放学先做完作业再玩,才能让他们放心。和爸爸妈妈一起读完课外书,懂了不少道理,但也有的不是很明白。爸爸叫我不要急,慢慢就会懂了。不管怎样,做任何事都要先想想对于错,错了要勇于改正,对了要继续保持。慢慢养成好的习惯,对自己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我要做一个身心健康的好孩子,不仅身体棒棒的,学习也要棒棒的,还要学会关心他人,学会爱动脑筋,学会…… 同学们,我们一起加油吧!
不错
第五篇: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要做一名诚实守信的人
诚信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人无信则不立,只有你诚实的对待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诚心对待。我作为小学生如何做到诚信呢? 第一、要做到真诚友爱,同学之间要平等对待,相互尊重,做到热情、诚恳。用你的真诚去爱别人,必然会得到别人真诚的回报。
第二、要做到借物换物,同学们经常在一起,难免相互之间借东西。但必须谨记要有借必还,即使随便用一下别人的物品,也应事先打招呼,征得他人同意。
第三、要保守同学之间的秘密,不许诺自己办不到的事情,许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第四、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情,不对老师、父母、亲人撒谎,因为他们是我最亲的人。
这学期刚开学,我却做了一件不诚实的事情。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我的入学考试考差了,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和伤心,所以我就蒙骗了自己的父母,编了一个让父母满意的成绩。骗取了跟邓朝阳玩儿的机会。但是,谎言迟早是要被揭穿的。所以,爸爸知道我骗了他后,非常生气,就严厉的骂了我一顿。还让我不能看电视,玩电脑,连跟邓朝阳玩也要经过他的批准,我下次再也不说谎了。虽然我说了谎,但是我相信我会遵守诺言的。
无数的典故会告诉我们诚实讲信用的益处,例如“立木为信”的故事: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来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终使秦国渐渐强大。
也有很多的事例证明了没有诚信的坏处,例如,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军信”。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家兴旺;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我更要呼吁我的小伙伴们,让我们一起做诚实守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