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书心得体会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书心得体会
黄土岭二中
张军义
新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三级管理,这意味着原来属于国家的课程开发的权利部分地下放给学校和教师,从而使课程开发不再仅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教师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这样教师不再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新课程还使教学内容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
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给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这些都意味着课堂就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而且也是进行教育教学实验的实验室。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课程的研究者。在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同时,教师更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有人评价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两强、两弱”,即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应试能力也比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比较弱。我们要努力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新课程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和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综合型教师。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缘于对分科教学的批判。长期以来,课程整合的理想和学科割裂的现实困扰着中小学教学。我们不可能囫囵吞枣的传授、学习或探索科学知识,对其进行分类和分析加以识别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各种分门别类的教育在一个学生身上最终应该发生整合的作用。就课程与教学而言,分析与综合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
总之,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教师要努力去适应这一变化,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博学悦教的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广泛的学习兴趣,经常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并善于把自己的学习与对学生的教学结合起来,善于将新知识吸收到教学中,用新的科学知识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第二篇:《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书心得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书心得
周家中学 李亚丽
读了《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教师应进行必要的角色调试以适应改革的大潮。
一、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当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当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教师除了参与、促进学生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指导,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
二、由“教书匠”转向科研型创新型教师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忠实的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教书匠”。新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三级管理,这意味着原来属于国家的课程开发的权利部分地下放给学校和教师,从而使课程开发不再仅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教师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这样教师不再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新课程还使教学内容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给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这些都意味着课堂就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而且也是进行教育教学实验的实验室。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课程的研究者。在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同时,教师更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有人评价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两强、两弱”,即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应试能力也比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比较弱。我们要努力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三、由单一型教师转向综合型教师
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新课程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
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和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综合型教师。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缘于对分科教学的批判。长期以来,课程整合的理想和学科割裂的现实困扰着中小学教学。我们不可能囫囵吞枣的传授、学习或探索科学知识,对其进行分类和分析加以识别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各种分门别类的教育在一个学生身上最终应该发生整合的作用。就课程与教学而言,分析与综合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总之,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教师要努力去
适应这一变化,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博学悦教的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广泛的学习兴趣,经常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并善于把自己的学习与对学生的教学结合起来,善于将新知识吸收到教学中,用新的科学知识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四、由传统教学方式转向现代教学方式
21世纪的信息社会所需的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信息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大力推进
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教学从观念、思想、理论到手段、方法、模式等的根本性变革。它需要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素质。随着信息网络的扩张和教育信息化发展,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本领,将学生培养成“信息化人”。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善于将信息网络上新的知识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以新的知识信息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同时教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储存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筛选利用信息,以及更新创造信息的能力。教育信息化的突出表现就是教学技术的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教师还要能正确的指导学生进入信息高速公路检索信息获取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日益在学校领域应用的局面,给教师的教学方式带来了新的变革。而教学方式的变革可能是这个时代教育将要发生的变化中最突出的特征。
五、由面向全体学生转为面向全体与面向个体相结合在班级授课的情况下,教师面对的是众多既有共同的身心特点,又有不同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智力水平、人格特性,而且儿童的身心发展又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中的学生。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向他们提出统一的要求,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又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采用多种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做到因材施教。
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应该注意到,实施个性化的课程和教学的条件正在逐渐形成。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中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给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带来了新的机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尤其是基于Interne
t的多媒体教育网络中的教学,可以将个别化教学与整体性教学结合起来。课程个性化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利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能和机遇,为各种不同特色的学校和不同程度的学生,开发和提供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因材施教
第三篇:《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书心得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书心得
暑假期间,我认真拜读了傅道春编著的《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一书,书中没有太多太深的教育理论,以一篇篇鲜活生动的教育教学的案例诠释了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使我受益匪浅。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现代教育开辟了一片天空,给现代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大部分在课堂里度过,课堂生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生命质量。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的语文课堂让更多的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我的语文课堂成了学生自主遨游的领域,我的语文课堂成了真情流淌、平等对话、自由开放、体验感悟的新课堂。
一、真情流淌的课堂
1、教师真情投入
许多感人至深的文章往往是作家用真情实感写成的,同样,要把一篇感人的文章教得让学生感动,教师也一定要“先感动过”,先“进入角色”。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寓情于文、寓情于声、寓情于态,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才能在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我会把我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我的语言、动作、眼神传递给学生。记得我在上《美丽的丹顶鹤》这一公开课时,我边放录像资料,边伴着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一位女大学生为救受伤的丹顶鹤而光荣献身的事迹。感人的故事,激荡的音乐,使得我满怀深情,眼含热泪,学生们也个个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2、学生真情流露
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如果教师能用多种手段激起学生本能的、积极的情感,与课文所流淌着的情感交汇、碰撞、升华,就能滋
润学生的心田,学生的真情也就会自然地流露在字里行间。例如我在教《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时,我创设了以下情境——观看台湾蝴蝶谷里蝴蝶聚会的录像资料,做蝴蝶头饰,戴上头饰想象自己仿佛就是一只美丽的蝴蝶欢迎客人的情景。让学生在完整连续的情境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快乐。学生在“看蝴蝶”——“画蝴蝶”——“想蝴蝶”——“演蝴蝶”的过程中,始终沉醉于老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激情之语喷涌而出。
二、平等对话的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我认为平等对话的精神实质就是:教师放下架子,构建民主平等、互敬互爱、互教互学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享有平等对话的自由,使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的发展。
1、善于倾听。教师要给学生敞开心扉说想法的空间,以极大的热忱和耐心去倾听不同的声音,敏锐地把握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鲜活的“学情”,使其及时转化为随机生成的教学环节。
2、善于赏识。教师要以一种赏识的心态,给学生以人文关怀,要蹲下来看学生,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孩子的世界,用孩子的心灵去体验孩子的情感。
3、善于评价。《新课程标准标》重要理念之一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经常性地给学生以肯定激励性的评价,不仅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更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比如学生提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我说:“你真会提问题!简直是个小小思想家!”再如一个学生读书读得很棒,我会说:“太好听了!你将来可以当播音员!”
三、自由开放的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心灵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在广阔的天地中自由驰骋,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
1、课堂向自由提问开放
以往,课堂交流的主动权和课堂发展的主动权都牢牢地掌握在教师的手中。长期以往,学生已经没有了提问的习惯。当教师询问“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时,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没有!”问题没有了,表明知识的堆积成功了,也表明思索的脚步停滞了,思维的活力退化了、萎缩了。新课程的课堂中开放自由提问的空间,最大可能让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自由地口头发表出来。课堂的流程不要以教师的预设为主,而要以学生的发现问题为主。不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在教师看来多么幼稚、多么奇怪、多么荒唐,也不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多么地离经叛道,教师都应能理性地、心平气和地正确对待,并能视为重要的教育契机。
2、课堂向自由辩论开放
课堂上,老师应该允许学生之间的思想充分地碰撞、交锋,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都允许存在,都可以设想。那些不同的答案、不同的看法都可能引发学生之间的辩论,学生在自由辩论的过程中才能明确是非、寻求真理。如我在教《狐狸和乌鸦》一课时,学生对文中的狐狸到底是“狡猾”还是“聪明”持不同看法,于是我把持不同看法的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展开辩论,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学生各抒己见,气氛异常活跃。最后持“狡猾”态度这一方联系课文和实际以充分的理由获胜,使学生懂得狐狸用故意奉承别人使人受骗上当的计策去获取利益,这种近乎欺骗的手段是不道德的,是违背公民诚信原则的。这种辩论起到了帮助学生明辨是非,确立善恶观的巨大作用。
3、课堂向自主探索开放
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是教师鼓励创新、推崇自主探索的地方。课堂上应提倡合作探究,提倡研究性学习,激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评价时也应坚持“无错”原则,允许学生“自圆其说”。这样对学生个体而言,每份知识与能力的积累,都是他们自主探索的结果。如我在教《美丽的丹顶鹤》一课时,让学生紧扣“美丽”一词组成小组合作探究丹顶鹤到底美在哪儿,每个小组成员通过课前查资料,课中品读感悟,总结出了“羽毛美”、“体形美”、“姿态美”、“传说美”和“生活美”这五“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味到了学习的快乐,成功的愉悦。
4、课堂向实践活动开放
有句话叫做“实践出真知”。语文学习同样如此:组织诗词诵读,孩子们会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组织小记者团外出采访,孩子们学到的不仅是采访写作的技巧,还有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学完《秋游》后,我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名为《走进秋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找秋天——画秋天——赞秋天——写秋天为学生提供了一次观察自然、发现自然、感悟自然的机会,学生非常喜欢。
四、体验感悟的课堂
感悟是个体凭借语言及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不是分析,不是告诉,是刺激,是唤起,是体验。感悟是体验与对语言认识理解结合的结果,学生初读语言文字有了初步感知后,要坚持不懈地读下去,自然就能融会贯通,这样就有了认识理解。在此基础上,如能及时让学生参与体验,那么感悟便水到渠成。
在教学《梅兰芳学艺》第二自然段中“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这句话的朗读时,先让学生读通句子,注意句中停顿,以及“紧盯”“注视”这对近义词的意思,接着,让学生紧盯老师举在空中“飞翔”的纸鸽子,注视金鱼缸中游动的鱼儿,以此来体验“紧盯”和“注视”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说说此时的眼睛有什么感
受,从而体会梅兰芳练功的刻苦。学生再次朗读时,因为有了认识理解,又有了亲身体验,就自然加深了对该句语言的感悟。尽管我们不能指望课堂上的几次体验能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但参与体验在提高学生感悟能力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总之这种“真情流淌的课堂”、“平等对话课堂”、“自由开放的课堂”、“体验感悟的课堂”,已经超越了传统观念中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尊重、善待、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真正的促进者和引领者。
第四篇: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书心得体会
蔡山二中王巨敏
几个月来,在局领导倡导的读书活动中,作为一名专任信息技术教师,在本次活动中积极参与,将讲这段时间来个人的一些体会、一些拙见寥表数语于下。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当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当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教师除了参与、促进学生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指导,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忠实的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教书匠”。新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三级管理,这意味着原来属于国家的课程开发的权利部分地下放给学校和教师,从而使课程开发不再仅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教师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这样教师不再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新课程还使教学内容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给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这些都意味着课堂就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而且也是进行教育教学实验的实验室。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课程的研究者。在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同时,教师更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有人评价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两强、两弱”,即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应试能力也比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比较弱。我们要努力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知欲,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在我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几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新课程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和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综合型教师。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缘于对分科教学的批判。长期以来,课程整合的理想和学科割裂的现实困扰着中小学教学。我们不可能囫囵吞枣的传授、学习或探索科学知识,对其进行分类和分析加以识别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各种分门别类的教育在一个学生身上最终应该发生整合的作用。就课程与教学而言,分析与综合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总之,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教师要努力去适应这一变化,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博学悦教的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广泛的学习兴趣,经常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并善于把自己的学习与对学生的教学结合起来,善于将新知识吸收到教学中,用新的科学知识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世纪的信息社会所需的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信息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教学从观念、思想、理论到手段、方法、模式等的根本性变革。它需要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素质。随着信息网络的扩张和教育信息化发展,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本领,将学生培养成“信息化人”。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善于将信息网络上新的知识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以新的知识信息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同时教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储存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筛选利用信息,以及更新创造信息的能力。教育信息化的突出表现就是教学技术的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教师还要能正确的指导学生进入信息高速公路检索信息获取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日益在学校领域应用的局面,给教师的教学方式带来了新的变革。而教学方式的变革可能是这个时代教育将要发生的变化中最突出的特征。
在班级授课的情况下,教师面对的是众多既有共同的身心特点,又有不同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智力水平、人格特性,而且儿童的身心发展又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中的学生。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向他们提出统一的要求,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又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采用多种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做到因材施教。
作为专任信息教师教师岁仅仅只有三年,但是之前就长期担任本校的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应该注意到,实施个性化的课程和教学的条件正在逐渐形成。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中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给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带来了新的机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尤其是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教育网络中的教学,可以将个别化教学与整体性教学结合起来。课程个性化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利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能和机遇,为各种不同特色的学校和不同程度的学生,开发和提供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因材施教。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必要途径,是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不仅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途径,而且对促进课程教学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平台,更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农村学校也配制了多媒体教室,这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提供了有利条件,很多学校的公开课开展得如火如荼。通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过程中老师们不但出现了整合认识上的误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课改的步伐。本文将针对农村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普遍存在的三大现状作出一些思考,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与各位同仁共勉之。
现状一:
许多教师认为:既然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那么只要在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就是整合,或者觉得在教学中用的信息技术越多,课越好;教学中运用的信息技术越先进,课越灵光。结果出现滥用技术,从原来的“人灌”变成了“机灌”。这显然背离了课程整合的初衷,干扰和影响了学生对课程的正常学习。
上述现状发生的原因是老师们缺乏正确的整合理念,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呢?根据笔者对科学方法论的系统学习,以及对整合的方法论的研究,可以清楚地知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等和课程有关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既作为一种意识,又作为内容、工具、方法和手段,融于课程教学之中,而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也不是让信息技术喧宾夺主唱主角,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真正“融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高境界就是“融合”。
现状二:
有些教师表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搞花架子,表面热闹好看,课堂上却没有多大的实际作用和实际效果;另一种观点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虽好,但它利用太形象、太直观的东西,代替了学生本应该通过思维和想象等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得学生动脑思考的机会减少,降低了学生思维的难度,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利;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好是好,可就是一般的普通教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搞课件制作。
以上这些现状,都是老师们思想上认识不够充分,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方式接触得太少,实践得更少造成的。持这些观点的老师还有另一层心思:担心传统的东西丢了,新型的课程教学方式又掌握得不好,到头来两头误事。因此,还是放不下他们的传统教育观念。要改变他们的看法,必须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方式的兴趣。可以组织他们多观摩、多参观,让他们通过现代技术教育和传统教育效果的对比,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现代技术教育的长处和优越性。他们一旦对现代技术教育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和较正确的认识,就会对之产生极大的热情,逐步从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向现代技术教育。而对于那种认为开展现代技术教育费神费时的教师,则可以多鼓励他们加强实践,让他们慢慢学习,熟能生巧。他们通过实践,提高了运用现代技术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当他们尝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好处和甜头,他们就会感
到现代技术教育不仅不费神费时,恰恰相反,现代技术教育能够较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效益和质量。这样他们也就会对现代技术教育情有独钟,更不会出现只有公开课才使用多媒体的普遍现状了。
现状三:
有些教师费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方式不知如何上,教学方法有哪些;课堂上如何去体现新课改理念;更有一些教师把信息技术神化、把整合看作“时尚”,每堂课都要与信息技术搭边。没能意识到整合的客观必要,只是将整合形式化和表面化,纯粹是为了整合而整合,反映在教学上的不良后果就是,让课堂学习停留在了感官和直观学习水平上,重视演示现象、传授知识,忽视了揭示过程、培养能力,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内在质量,达不到整合课应有的教学效果。
上述现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老师们没有把握住新课改的精神,不清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作用和最终目的是什么。信息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视野、动画”等多种传播媒介一体,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的信息环境。但是信息技术无论多么优越,都应该为了教学服务,即一堂课中学生应永远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者,信息技术只能起辅助教学的作用。教无定法只要得法,更何况是整合课。所教学科不同,上课的老师不同,听课的学生也不尽相同,如果大家都按一种模式来上,哪来教育的创新与发展?针对上述现状,老师们必须搞清楚以下三个问题,方可解决心中疑问:
一、新课改的精神是什么?
新课改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服务对象是学生,而学生的能力、认知风格、生活经验存在个别差异,发展需求也是多样化的。所以我们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要采用综合化、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为不同认知水平、不同认知风格、不同发展需要的学生创设个别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工具和切合需要的交流合作工具。同时为学生、教师及信息技术之间产生多种多样的良性互动,使学生获得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富有个性的发展。这样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相互协作的关系,不能相互代替。课堂教学应该在教师的主导下,各种教学方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才能真正发挥作用。通过笔者的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作用非常之多,在众多作用中,以下三个作用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据调查发现,初中学生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好奇,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情景,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其次,“人机互动”不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因而形成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运用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创设多种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的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已经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逐渐发展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标志着课程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化时代,给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的能力开辟了广阔前景: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课程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了条件;现代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学生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探索工具,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媒介获取信息,帮助思考,从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开阔学生探索的视野,让他们在更多的机会中动手、动脑,使之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发现式学习的能力,真正促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情并茂的特点。所以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专家研究发现,初中学生记忆的半衰期一般为24小时。因此,教学信息反馈的及时与否,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传统教学虽然可通过提问或课堂练习,收到一定的及时的教学信息反馈,但由于人数限制等其它原因,其所得到的教学信息反馈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可能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全面有效的纠正。教师往往要等到批改作业甚至考试以后才能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性特点,学生的大量练习和作业都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操作完成,并得到及时反馈,这样既可满足学生急于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迫切心理愿望,又可使学生正确的结果得以强化,错误之处得以及时矫正,在无形中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双赢”结果。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这是叶圣陶先生在几十年前就非常强调的教育追求。老先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思想为我们今天的新课改指明了方向:“学会”的目的是为了“会学”,即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也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最终目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不仅仅存在于上述三大方面,可是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清楚的发现:我们的新课改的确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如何更好地在农村初中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重大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是任何人也无法阻挡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运用与发展过程中受到一些阻碍是很正常的,我们应该正视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及其策略来建全这种新型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教育工作者才能真正跟上新课改的步伐,素质教育和教育信息化才能早日实现,我国新世纪的教育也才能迈向明天的辉煌!
第五篇:新课程中教师创新行为的变化
《新课程中教师创新行为的变化》心得体会
任桥小学 马国珍
(一)注重营造教学的创新环境
教师在教学时,态度必须和蔼可亲,保持幽默,这样学生上课如沫春风,必然勇于表达,相互激动,必可开出创新的花朵。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那种不民主的、压抑的教学气氛是窒息创新火花的主要因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行为,教师要做到三点:一是爱护和保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所有潜藏的积极因素,并加以热心的爱护和保护,包括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品质。二是帮助和培养。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已知1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教学时,可以设计几个问题帮助学生自学:怎样画线段图?把谁看作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设谁为“x”?等给学生创设环境,让学生思考、探索,使教育水到渠成。三是开发和扶持。当学生在对一项数学活动感兴趣并非常高兴时,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活动,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不反对猜测。教师要把记忆性教学变为思考性教学,在教学中不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使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探索转变。
(二)充分挖掘教材并合理灵活运用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又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忠实于教材”严格按照教材的程序组织教学。在这种思想下,教师很少对教材加以合理的处理加工,更谈不上创新了。其实,教材是教学的基本材料,尊重教材并非意味唯教材,提倡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发掘教材中所蕴涵的创新原理,精心构建教学中实施创新的体系,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主题,把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作为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如,在对“两位数除法笔算”的新授课时可以对教材作如下处理:“整十数笔算,接近整十数,中间数试商,商中间和末尾有零”,各一课时其中穿插适当的练习课加以巩固,这样为学生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获得充裕的时间。对教材的加工处理一般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结合学生现有生活实际和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合理运用教材;结合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处理教材;深挖教材中孕伏的数学思想方法加工教材;着眼于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空间调整教材。
(三)积极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的创新行为在教学中以发散性问题为出发点,恰到好处地激发创新思维和提出创新思维的要求。课堂上,让学生动脑思索,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例如:有一教师在六年级复习近平面知识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练习:给学生一根长31.4厘米的绳子,把它围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圆,你认为它们的周长相等吗?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学生对此问题非常感兴趣在猜测过程中,许多学生通过计算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圆的面积最大,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是敢于和善于揭示自己认知上的矛盾冲突,积极探索未知的心理需求的具激发学生质疑,促使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展开多向思维,鼓励创新,如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举一反
三、以一贯
十、逆向解题”等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发散与收敛、变式与求异等思维习惯。
(四)开展独立尝试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学习数学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通过学生自生主动参与探究才能有效实现建构。即使就同一数学内容的学习而言,不同的个体也完全可能由于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在创新行为中充分注意到每个学生的个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独立探索,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化”。在独立探索基础上展开合作交流,既可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又拓宽了信息交流面。学生通过了解彼此的见解和反思,丰富自我,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在运用该策略时需注意运作的顺序和时间两个问题,合作交流有利于对问题思考的互补,使探究解决问题更全面。一般的当问题的思维力度不太大的按先独立后合作的流程进行;对于思维力度大的问题,可采用先合作后独立的方式进行。强调主体的自主学习就要努力构建良好的课堂学习方式,把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交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较充裕的时间去思考、探索。
总之,创新行为,要求教师充分调动自身的因素,以创新精神对待教学,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其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因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等不同而是千姿百态,并随教师的素质的提高而发展,有待我们教师去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