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中历史教学行为的变化
如今,素质 教育 已成为全 社会 关注的热点 问题 之一。过去,“死读书,读死书”的状况正在日渐改变,全社会更加注重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孩子 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一、由重传授向重 发展 转变
传统教学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 历史 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我们知道,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一个有待灌输的“知识容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掌握知识,又要获得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教学过程既是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在教学中,对于著名的历史人物如司马迁、霍去病、班超、文成公主等,笔者不是只简单的介绍他们的事迹,而是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书籍,让他们整理相关的材料,然后在课堂上或小组中介绍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畅谈英雄身上的优良品质,及对他们当时社会做出贡献,对我们今天的为人处事有那些启发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学到历史知识,更主要的是能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激发出对优秀历史人物的崇敬,从而受到历史人物优秀品质的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进入21世纪,市场 经济 的发展和日益激烈的 科技 竞争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历史教育已不再是仅仅为了追求记住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记忆现成的结论,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山、和谐的发展;新的教学观关注学生的 学习动机、兴趣以及学习和认识历史的能力,关注学生学习历史后思想感情的变化。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提高学生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能力。回顾20世纪学校教育所走过的历程,大致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发展轨迹: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当代历史教学应致力于发展学生包括智力在内的个性特征和整体素质。
二、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同一规格平均发展。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讲述课文→提问巩固→布置作业),少有变更,这是现行教育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 方法、考试 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样做,只能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化的人。显而易见,“一刀切” 的统一规格教育既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也不符合 时代 对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为了避免一刀切、统一要求的弊病,笔者设计了各种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回答,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历史成语故事比赛、课堂辩论会、模拟历史情景表演、仿古小制作、考察古迹寻找历史等。总之,在教学形式上,综合运用集体授课与活动、分组讨论和交流、自学与辅导、收集资料与 研究 等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在教学流程上也尽可能灵活多变,每堂课都按教学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安排,以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需要,发展学生各种各样的能力。有人说,黄沙如海,却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粒沙子;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相同的一双叶片。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人海茫茫,教海无涯,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也不会有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 科学 依据。
三、由重教师“教” 向重学生“学”转变
一堂课究竟应该怎么上?传统教学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比如在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 影响 时,教师过多地讲解、分析和说明,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理解不了课文,于是就包办代替。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不出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来。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 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历史教学不能再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应更加注意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应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信息的交流,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 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学会学习。因此,上课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反应,而不能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而不管学生是否能接受。课后还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与他们进行个别交流,要把学生适应教帅转变为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研究如何“启发”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师教给他们的知识,更要研究如何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学习历史。
四、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结果轻过程”,这也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而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 规律 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 应用 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现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历史学习是一个认识历史的过程,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和理解历史知识,再到对历史现象进行思考(比较、分析、演绎、归纳等),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找到历史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从而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过程。历史教学如果只强调“学习的结果”,必然会走到死记硬背教科书知识的应试教育的死胡同里去。而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兴趣和思维能力,单靠教师的“传授”是绝对不行的,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这一过程。特别是历史思维方法的养成,是历史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如果强调学习的结果,只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共同的标准答案的方向,而没有什么历史思维可言。
重视过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揭示历史知识的发生过程,指导历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增才干。在教学中,凡涉及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笔者并不重点关注学生是否得出正确结论,而是关注学生怎样得出结论。他们怎样找材料?怎样整理材料?怎样从材料中得出结论?如果没有像这样的学习过程,得出的结论往往是瞎猜的或是抄来的,说明学生没有真正学到知识,能力没有真正提高。
第二篇: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
《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
傅道春 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新课堂的设想
㈠走进新课堂,感受新课程
1、新课堂,学生不再是接受的“容器”,而是可点燃的“火把”。
2、新课堂,学生评价的功能不是“筛子”,而是“泵”。
3、新课堂,不再只是一门课程的“独木”,而是学科知识之“林”。
4、新课堂,学生不再是“配角”,而是活动的“主体”。
5、新课堂,不再是机械训练,而是注重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6、新课堂,不是教师在表演,而是学生在交流与合作。
7、新课堂,不再过于注重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学会学习。
8、新课堂,不再过于重视书本,而是注重联系学生生活。
㈡进入实验区,走访新课程
1、新课堂,学生喜欢学习。
2、新课堂,最大的受益者是孩子。
3、新课堂,尊重学生的思维和想法。
4、新课堂,学生在教师面前轻松、自信。
㈢新课堂,教师的课堂专业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1、教师不是在“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
----运用教材编写属于自己的符合本校特点的自读课本,这是新课改形势下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大了。
----围绕学生的自身发展、主动发展,教师不能再拘泥于教学大纲的约定,而是多形式多手段多渠道多角色地引导学生既要学好本学科,又要知道如何学,而后者更为重要。
3、教师间建立了新的合作关系。
----众人拾柴火焰高,同事是教学信息和灵感的巨大源泉。
4、新课堂,教师是建设者。
----不要拘泥于一本教材,教师可集多版本教材之精华于一体,灵活地引导学生学习学科知识。
5、新课堂,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巧在如何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线路,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创造。
6、新课堂,教师也有压力和困惑。
----教师的压力来自变作战型教师为参谋型教师,立足点更高了,视角更广了,谋略更深了。困惑来自调兵遣将需要知己知彼,然而从长期的“自我作战”状态转变为“谋划作战”状态必然迷雾重重。(待续)
第三篇: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书心得体会
蔡山二中王巨敏
几个月来,在局领导倡导的读书活动中,作为一名专任信息技术教师,在本次活动中积极参与,将讲这段时间来个人的一些体会、一些拙见寥表数语于下。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当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当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教师除了参与、促进学生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指导,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忠实的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教书匠”。新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三级管理,这意味着原来属于国家的课程开发的权利部分地下放给学校和教师,从而使课程开发不再仅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教师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这样教师不再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新课程还使教学内容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给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这些都意味着课堂就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而且也是进行教育教学实验的实验室。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课程的研究者。在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同时,教师更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有人评价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两强、两弱”,即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应试能力也比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比较弱。我们要努力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知欲,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在我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几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新课程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和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综合型教师。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缘于对分科教学的批判。长期以来,课程整合的理想和学科割裂的现实困扰着中小学教学。我们不可能囫囵吞枣的传授、学习或探索科学知识,对其进行分类和分析加以识别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各种分门别类的教育在一个学生身上最终应该发生整合的作用。就课程与教学而言,分析与综合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总之,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教师要努力去适应这一变化,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博学悦教的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广泛的学习兴趣,经常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并善于把自己的学习与对学生的教学结合起来,善于将新知识吸收到教学中,用新的科学知识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世纪的信息社会所需的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信息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教学从观念、思想、理论到手段、方法、模式等的根本性变革。它需要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素质。随着信息网络的扩张和教育信息化发展,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本领,将学生培养成“信息化人”。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善于将信息网络上新的知识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以新的知识信息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同时教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储存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筛选利用信息,以及更新创造信息的能力。教育信息化的突出表现就是教学技术的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教师还要能正确的指导学生进入信息高速公路检索信息获取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日益在学校领域应用的局面,给教师的教学方式带来了新的变革。而教学方式的变革可能是这个时代教育将要发生的变化中最突出的特征。
在班级授课的情况下,教师面对的是众多既有共同的身心特点,又有不同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智力水平、人格特性,而且儿童的身心发展又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中的学生。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向他们提出统一的要求,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又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采用多种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做到因材施教。
作为专任信息教师教师岁仅仅只有三年,但是之前就长期担任本校的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应该注意到,实施个性化的课程和教学的条件正在逐渐形成。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中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给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带来了新的机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尤其是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教育网络中的教学,可以将个别化教学与整体性教学结合起来。课程个性化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利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能和机遇,为各种不同特色的学校和不同程度的学生,开发和提供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因材施教。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必要途径,是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不仅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途径,而且对促进课程教学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平台,更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农村学校也配制了多媒体教室,这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提供了有利条件,很多学校的公开课开展得如火如荼。通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过程中老师们不但出现了整合认识上的误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课改的步伐。本文将针对农村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普遍存在的三大现状作出一些思考,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与各位同仁共勉之。
现状一:
许多教师认为:既然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那么只要在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就是整合,或者觉得在教学中用的信息技术越多,课越好;教学中运用的信息技术越先进,课越灵光。结果出现滥用技术,从原来的“人灌”变成了“机灌”。这显然背离了课程整合的初衷,干扰和影响了学生对课程的正常学习。
上述现状发生的原因是老师们缺乏正确的整合理念,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呢?根据笔者对科学方法论的系统学习,以及对整合的方法论的研究,可以清楚地知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等和课程有关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既作为一种意识,又作为内容、工具、方法和手段,融于课程教学之中,而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也不是让信息技术喧宾夺主唱主角,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真正“融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高境界就是“融合”。
现状二:
有些教师表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搞花架子,表面热闹好看,课堂上却没有多大的实际作用和实际效果;另一种观点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虽好,但它利用太形象、太直观的东西,代替了学生本应该通过思维和想象等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得学生动脑思考的机会减少,降低了学生思维的难度,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利;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好是好,可就是一般的普通教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搞课件制作。
以上这些现状,都是老师们思想上认识不够充分,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方式接触得太少,实践得更少造成的。持这些观点的老师还有另一层心思:担心传统的东西丢了,新型的课程教学方式又掌握得不好,到头来两头误事。因此,还是放不下他们的传统教育观念。要改变他们的看法,必须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方式的兴趣。可以组织他们多观摩、多参观,让他们通过现代技术教育和传统教育效果的对比,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现代技术教育的长处和优越性。他们一旦对现代技术教育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和较正确的认识,就会对之产生极大的热情,逐步从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向现代技术教育。而对于那种认为开展现代技术教育费神费时的教师,则可以多鼓励他们加强实践,让他们慢慢学习,熟能生巧。他们通过实践,提高了运用现代技术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当他们尝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好处和甜头,他们就会感
到现代技术教育不仅不费神费时,恰恰相反,现代技术教育能够较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效益和质量。这样他们也就会对现代技术教育情有独钟,更不会出现只有公开课才使用多媒体的普遍现状了。
现状三:
有些教师费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方式不知如何上,教学方法有哪些;课堂上如何去体现新课改理念;更有一些教师把信息技术神化、把整合看作“时尚”,每堂课都要与信息技术搭边。没能意识到整合的客观必要,只是将整合形式化和表面化,纯粹是为了整合而整合,反映在教学上的不良后果就是,让课堂学习停留在了感官和直观学习水平上,重视演示现象、传授知识,忽视了揭示过程、培养能力,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内在质量,达不到整合课应有的教学效果。
上述现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老师们没有把握住新课改的精神,不清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作用和最终目的是什么。信息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视野、动画”等多种传播媒介一体,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的信息环境。但是信息技术无论多么优越,都应该为了教学服务,即一堂课中学生应永远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者,信息技术只能起辅助教学的作用。教无定法只要得法,更何况是整合课。所教学科不同,上课的老师不同,听课的学生也不尽相同,如果大家都按一种模式来上,哪来教育的创新与发展?针对上述现状,老师们必须搞清楚以下三个问题,方可解决心中疑问:
一、新课改的精神是什么?
新课改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服务对象是学生,而学生的能力、认知风格、生活经验存在个别差异,发展需求也是多样化的。所以我们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要采用综合化、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为不同认知水平、不同认知风格、不同发展需要的学生创设个别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工具和切合需要的交流合作工具。同时为学生、教师及信息技术之间产生多种多样的良性互动,使学生获得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富有个性的发展。这样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相互协作的关系,不能相互代替。课堂教学应该在教师的主导下,各种教学方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才能真正发挥作用。通过笔者的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作用非常之多,在众多作用中,以下三个作用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据调查发现,初中学生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好奇,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情景,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其次,“人机互动”不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因而形成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运用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创设多种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的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已经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逐渐发展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标志着课程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化时代,给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的能力开辟了广阔前景: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课程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了条件;现代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学生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探索工具,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媒介获取信息,帮助思考,从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开阔学生探索的视野,让他们在更多的机会中动手、动脑,使之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发现式学习的能力,真正促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情并茂的特点。所以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专家研究发现,初中学生记忆的半衰期一般为24小时。因此,教学信息反馈的及时与否,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传统教学虽然可通过提问或课堂练习,收到一定的及时的教学信息反馈,但由于人数限制等其它原因,其所得到的教学信息反馈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可能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全面有效的纠正。教师往往要等到批改作业甚至考试以后才能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性特点,学生的大量练习和作业都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操作完成,并得到及时反馈,这样既可满足学生急于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迫切心理愿望,又可使学生正确的结果得以强化,错误之处得以及时矫正,在无形中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双赢”结果。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这是叶圣陶先生在几十年前就非常强调的教育追求。老先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思想为我们今天的新课改指明了方向:“学会”的目的是为了“会学”,即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也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最终目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不仅仅存在于上述三大方面,可是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清楚的发现:我们的新课改的确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如何更好地在农村初中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重大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是任何人也无法阻挡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运用与发展过程中受到一些阻碍是很正常的,我们应该正视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及其策略来建全这种新型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教育工作者才能真正跟上新课改的步伐,素质教育和教育信息化才能早日实现,我国新世纪的教育也才能迈向明天的辉煌!
第四篇: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作者:李胜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在积极投身教改实践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变革自己的教学行为。本人结合自己在初中化学中教学实践,谈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要实现“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
传统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必须以“学生学为中心”,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和对话的教学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促使学生把从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中建立的主体意识迁移到知识世界中来;相信学生,在教学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如学习《二氧化碳气体制取的研究》一节,在前面《氧气》和《氢气》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完全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只须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学生进行“怎样学的”,“学了什么”的检测。从此学习方式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后的满足,学习化学的信心大增。对于开放性、探究性的课题和复习课,可由学生走上讲台,教师回到学生中去,谦虚地聆听“小教师”讲课。从中教师既可发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又感觉到自己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意识从心灵中建立起来。
二:要实现“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提高素质为主”
传统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随着现代科学知识发展,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各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让学生留心周边不良环保倾向,关心当今社会主要环保问题,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实践,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张纸,不随意丢弃塑料包装袋和废旧电池,保护环境,植树造林;帮助父母和身边的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为周边的环保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政府和环保部门处理已污染的小河等;这种教与学的行为,不但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在实践中发展了能力,而且激发了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培养了学生求实的科学态度与宽容的人生态度。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
三:要实现“以知识结果为主”转向“以探究过程为主”
传统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只注重知识结果的做法导致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思维断层,降低了教学的质量。如有的教师喜欢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并要求学生马上应用,甚至让学生一开始就做“变式题”,出现严重“消化不良”,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节,两种物质均为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为何二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差异如此之大?两者性质上的差异与现实生活有什么联系?要引导学生针对不同问题选择具有个性特点的解决策略,让学生从多角度考虑,尽可能的“多法求解”,鼓励他们能“吸收”别人富有个性的解决策略,从中拓展自己的思维;引导学生写“探究性日记”,把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日后有了新的思索和发现,再逐条跟踪记录,这样日积月累,就可以把平日所得研究积累,形成探索的脚步,循着这样的脚步,学生也就一步步走上了成功的阶梯,并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
四:要实现“以统一教学模式为主”转向“以个性化教学为主”
传统初中化学教学中,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种“加工厂”般的学生生产模式不符合学生实际,且压抑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导致现行课堂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和矛盾的产生,正如世界上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对树叶一样,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会找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个性化教学的科学依据。如可以就同一问题情境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问题,以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学习《空气》一节中,就空气用途和污染,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探讨。还可提供一定的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如学生最感兴趣的假酒、假盐、煤矿爆炸等事件素材,学生通过素材的阅读,不但能使知识学以致用,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课后习题的选择与编排应突出层次性,可以设臵巩固练习、拓展练习、探究性问题等多种层次。拓展和探究性习题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对于后进生只要积极参与其中,有所感悟,就是进步。在设计课题学习时,所选择的课题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立意不能太高,在全体学生获得必要发展的前提下,不同的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的体验。总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应确立新的课程观,并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力争实现一系列教学行为的转变
第五篇:新课程中教师创新行为的变化
《新课程中教师创新行为的变化》心得体会
任桥小学 马国珍
(一)注重营造教学的创新环境
教师在教学时,态度必须和蔼可亲,保持幽默,这样学生上课如沫春风,必然勇于表达,相互激动,必可开出创新的花朵。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那种不民主的、压抑的教学气氛是窒息创新火花的主要因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行为,教师要做到三点:一是爱护和保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所有潜藏的积极因素,并加以热心的爱护和保护,包括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品质。二是帮助和培养。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已知1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教学时,可以设计几个问题帮助学生自学:怎样画线段图?把谁看作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设谁为“x”?等给学生创设环境,让学生思考、探索,使教育水到渠成。三是开发和扶持。当学生在对一项数学活动感兴趣并非常高兴时,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活动,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不反对猜测。教师要把记忆性教学变为思考性教学,在教学中不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使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探索转变。
(二)充分挖掘教材并合理灵活运用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又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忠实于教材”严格按照教材的程序组织教学。在这种思想下,教师很少对教材加以合理的处理加工,更谈不上创新了。其实,教材是教学的基本材料,尊重教材并非意味唯教材,提倡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发掘教材中所蕴涵的创新原理,精心构建教学中实施创新的体系,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主题,把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作为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如,在对“两位数除法笔算”的新授课时可以对教材作如下处理:“整十数笔算,接近整十数,中间数试商,商中间和末尾有零”,各一课时其中穿插适当的练习课加以巩固,这样为学生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获得充裕的时间。对教材的加工处理一般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结合学生现有生活实际和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合理运用教材;结合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处理教材;深挖教材中孕伏的数学思想方法加工教材;着眼于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空间调整教材。
(三)积极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的创新行为在教学中以发散性问题为出发点,恰到好处地激发创新思维和提出创新思维的要求。课堂上,让学生动脑思索,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例如:有一教师在六年级复习近平面知识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练习:给学生一根长31.4厘米的绳子,把它围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圆,你认为它们的周长相等吗?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学生对此问题非常感兴趣在猜测过程中,许多学生通过计算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圆的面积最大,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是敢于和善于揭示自己认知上的矛盾冲突,积极探索未知的心理需求的具激发学生质疑,促使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展开多向思维,鼓励创新,如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举一反
三、以一贯
十、逆向解题”等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发散与收敛、变式与求异等思维习惯。
(四)开展独立尝试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学习数学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通过学生自生主动参与探究才能有效实现建构。即使就同一数学内容的学习而言,不同的个体也完全可能由于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在创新行为中充分注意到每个学生的个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独立探索,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化”。在独立探索基础上展开合作交流,既可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又拓宽了信息交流面。学生通过了解彼此的见解和反思,丰富自我,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在运用该策略时需注意运作的顺序和时间两个问题,合作交流有利于对问题思考的互补,使探究解决问题更全面。一般的当问题的思维力度不太大的按先独立后合作的流程进行;对于思维力度大的问题,可采用先合作后独立的方式进行。强调主体的自主学习就要努力构建良好的课堂学习方式,把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交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较充裕的时间去思考、探索。
总之,创新行为,要求教师充分调动自身的因素,以创新精神对待教学,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其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因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等不同而是千姿百态,并随教师的素质的提高而发展,有待我们教师去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