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基础教育”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2001年8月,广州市先烈东小学非常幸运地成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国家级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理论与推广性、发展性研究”的试验学校。“新基础教育”理论提出的“三观十性”,以及“把课堂教学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发展的主动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的“四还”目标等为教师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一课题由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教授、著名教育学家叶澜主持。她认为教育活动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精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展学生上,而不是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回答看作是一种对教师的配合,而是看作对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和教学过程创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是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角色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将有可能变成散沙一团,教学也会失去它的意义。所以,“新基础教育”不是不关注教师作用的发挥,而是要求教师在新的水平上发挥教学过程“重组者”、动态生成“推进者”的重要角色。
教师是如何成为教学过程“重组者”和动态生成“推进者”,从而实现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呢?经过两年的探索,我们从教师身上看到如下可喜的变化:
一、更加全面地关注学生的发展
从实验教师上课过程的表现看,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如在数学课中,“数学问题生活化”和“研究性学习”被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将学生置于现实生活问题的情景之中,使教学活动步入“创造一种学生容易接受的气氛”的佳境。在这样的课堂中占主要地位的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和技能,而是教师组织指导下的学生活动。
——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叶澜教授在阐述新教育观念下的学生观时,认为新学生观就是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的学生观。这是教师在教育中努力探索的最大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逐渐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这一教育行为产生的观念性前提。作为教师要运用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聆听、练习、回答问题和记笔记,整个思路是跟着教师转,活动比较整齐划一且呈现集体化的特征;而在主动发展的学习方式中,学生是在探究中学习,其个性特点表现较为突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变得更为复杂和细微了。
——关注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学校和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一般来说是用学业成绩这把尺子去衡量和评价学生;“新基础教育”则更多的是使用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状态的变化。它吸收了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构建了多元的课程智力结构和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近几年,我校大力开展儿童智能开发实验,开设了音乐、体育、艺术、科技、奥林匹克等多类实验小组近42个,学生参加省市区多类比赛取得了上百项荣誉,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多元智能开发给自己发展带来的益处,表现得更加自信了。同时,多元智能实验反过来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普遍有了较大提高。这是一个非常生动有趣的现象,多元评价的推行,改变了那种“清一色”的学生智力观,一大批不同类型的学生脱颖而出。——关注学生所在班级的状态。“新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在学校生活的质量。教师要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学习心境和人际关系,就必须努力搞好班级的建设。在班级建设中,学校更多研究的是如何“把班级还给学生”,具体做法包括:增设班级岗位,使班级的每个同学在班中都有自己的岗,都成为班级的主人;建立班级岗位轮换制,使不同的学生感受不同岗位的不同职责及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同学们的承受变化、挫折能力和自信心,从而锻炼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生存发展所必备的品质和心理素质;丰富班内评价,把评价的权利还给每个学生,逐步引导学生建立多元评价方法,学会规范评价及动态评价,而且要求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如何正确地评价自己;建立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由学校心理健康研究室牵头,由各班班主任参与,全面研究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学生们对班级更加热爱了,他们在班级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能力也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这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群体的个性不是靠教师塑造,而是由他们自己用心和行动创造形成的。”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新基础教育”认为: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占有;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性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在新基础教育条件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助,共同发展,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教师要的是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
三、教师逐步向专业化发展
当教师仅仅是个“知识传授者”时,教师的职业是可以被同等学历的人所代替的;而只有当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时,教师的职业才具有了不可替代性。叶澜教授指出,教师的专业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观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支点。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从“新基础教育”的角度看,主要是在认识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其次,教师的专业教养在知识结构上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再次,当今社会赋予教师更多的责任和权利,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教师要具备三种基本的能力,即理解他人及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
具有教育智慧,是未来教师专业教养达到成熟水平的况态。教师的教育智慧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即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根据对象实行和面临的情境,及时作出决策及选择,并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教师的教育智慧使他的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其独特的个性;教育对于他而言,不仅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享受。
“新基础教育”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提供了条件和机会,教师的工作将变得更加丰富,教师自身将变得更加自主、自信、自尊和自豪。
第二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第六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目的:了解和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以及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与途径。
教学重点: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与途径。教学难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课时安排:2课时
一、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
(一)教师的处境与台阶 1.教师的危机感:
2.教师的压力与动力:个人成长的台阶
教师成长获得荣誉性台阶的需要:成为学校的名师(骨干教师),国家级、省、市、县各级教学名师或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教师成长获得业务性台阶的需要 :新教师、适应型教师、经验型教师、科研型教师、专家型教师。
(二)新课程新环境——对教学的调查
1.调查样本反映的现实
■调查范围:北京、辽宁、江苏、广东、黑龙江、江西、广西、河北、山西、宁夏等10个省(市、区)
■样本数量: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样本14036名、教师样本1650名、校长样本158名 ■调查结果
(1)教师情况:离开教学参考书,80%教师写不好教案,上不好课;离开课堂同步练习,至少85%教师出不好练习题;离开标准化试题集,至少有90%的教师命不好考试题。
(2)学生情况:
学生每天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大约58.3%的学生每天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到0.5小时;22.1%的学生表示几乎没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只有15.5%的学生每天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
多于1小时。
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86.7%的学生表示喜欢动手实践、讨论交流、自学等主动学习的方式,只有12%的学生喜欢老师讲授。
关于作业类型的调查:学生的作业以练习记忆为主,实践性、探索性的作业占的比例极少。
2.新旧课程环境的比较 3.新旧教材观的比较
旧教材观
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必须是事实性知识,对师生和教学具有绝对的权威
新教材观
教材是引导学生发展的范例,是主客观的统一,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对话的话题 以课程标准间接指导、柔性控制 教学指导书提供参照
用大纲直接指导、硬性控制
教学参考书提供具体指导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变化
(一)从师生关系看:知识的传递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积极的旁观、平等中的首席,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包办者
帮助学生自我反思,明确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搜寻并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学习内容的意义;营造并维持积极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评价学习结果和过程;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
2.尊重、赞赏、倾听
特别要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业成绩不良的、被孤立的、有过错的、有严重缺点与缺陷的、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
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学生的独特性;赞赏学生的任何成绩;赞赏学生作出的努力和所表现的善意;赞赏学生对自己的质疑与超越。
倾听:学生的需要、欲望、情感、思想„„
(二)从课程运作看:课程的执行者——课程的建构者
1.作为课程建构者的教师: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评价者、设计者;
教师的课程能力: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
2.明确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目的: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程结构:注重共同基础,体现选择性
课程内容: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课程实施: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课程评价:更新评价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4.对教材功能和性质的认识
教材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指导;发展学生能力的工具;开拓学生视野的窗口;学生联系生活和社会的桥梁;教和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资源;教师再创造的基石,而不应是束缚教师的枷锁。
(三)从工作方式看:教师是教学的合作者、研究者、设计者
当教师被新技术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后,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育科研,教师的角色应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换。
由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中教师成为教学的合作者。由于教育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使课程和教学范例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教师应以建构主义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要突破教材的束缚,使教材由主导地位转变为辅助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学习和熟悉信息技术,通过网络采集最新的信息补充到教学中,成为课程的设计者。
(四)从职业发展看:教师是学习者、自主发展者、专业工作者
1.教师是学习者和自主发展者
(1)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
上课是与学生相互理解、相互启发、教学相长,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教学是一种学习的职业。
(2)现代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更应把工作重心导向智慧能力和理性心灵的发展,使学生终身受益;教师的学习应是一种认识、探究、体验、交往的学习过程。
2.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承载着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
(1)专业人员。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知识和学问,还要有与教师职业相应的品格和技能、有对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的深刻认识、有不断思考和改进教育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2)专业特性:教育学科是教师共同的专业。
三、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的三个层次
一流的教师教思想,至于“道”; 二流的教师教方法,止于“艺”; 三流的教师教知识,止于“技”。
(二)教师人生的三种境界
第一种: 谋生型:工作=挣钱第二种: 事业型:谋生+事业
第三种: 快乐型:谋生+事业+快乐(痛,并快乐着)
(三)教师教学的三个层次、三重境界
“懂”:以正确传授并且教会学生正确掌握的层次为“懂”。(我知道了!)“透”:以熟练掌握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心智发展的层次为“透”。(我理解了!)“化”:以沉浸其中热爱其中出神入化地与学生一起创造的层次为“化”。(我运用了!)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四个等式”: 教师的专业发展=学习+研究+实践
教师的专业发展=智慧+勤奋+培训+机遇 教师的专业发展=经验+反思 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我们
(五)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师范教育:学历教育
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专业发展的“降压阀”和“转换钮”
3、在职培训:专业发展的“加速器”和“永动机”
校本研修、远程培训、巡回流动培训、基地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等
4、自我教育:理性阅读、课题研究、教育博客、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听课评课、教学反思等。
思考与练习
1.简述新旧教材观的区别。2.简述新旧课程环境的区别。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是如何转换的? 4.简述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第三篇: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成长论文[范文模版]
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成长论文范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成长论文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内容摘要: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教学方面的成长,教师在自己专业化发展方面应在专业伦理、专业理念、专业精神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以此提升自身师德、更新自身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独特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关键词:专业化认识 专业化发展 专业化成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生一碗水,教师一桶水。”在现代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具有的应该不仅仅是一桶死水,而是源源不断的活水。作为一个教师,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发展好自己的专业化,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以广博的知识赢得学生。
一、教师专业化的认识
教师专业化是指由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自我专业意识等所构成的专业素质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标准:1.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服务意识。2.具有班级管理的智慧与艺术。3.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4.接受专业养成教育和专业训练,参加一定的专业团体。教师必须接受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和高级研修培训。这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1.专业精神。专业精神是教师在对本专业工作性质充分理解基础上形成的专业发展观念和专业追求,是教师依法办学和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与信念的基础。教师的专业精神包括教师的管理哲学、管理思想、专业理念、自制力、人格魅力和角色意识等。
2.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教师为胜任其职业的需要而必须具备的相关专业的知识,包括现代管理科学知识、一定的教育科学知识和一定的实践性知识。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系统掌握教师专业结构的知识和技能,以丰富的专业化知识作为支撑,这样才能做到视野开阔,认清教育发展的趋势。
3.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①突出的创新能力。即适应改革创新的要求,强化自我的反思研究能力,不断在创新状态下形成的创新能力;②良好的科研能力。③有效的协调能力。即具有表达说服能力、评价反馈能力、与他人沟通、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班能管理协调能力等。
4.专业伦理。教师的专业伦理包括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以及教师的专业态度和动机。教师的`专业态度和动机是他们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直接关系到教师专业稳定性和教师专业的投入程度。
5.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自我专业意识是保证教师自觉地促进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主观动力,是一种自我调整专业发展路径的意识。主要包括对过去专业发展过程的自己评价意识,对自己现在专业发展状态水平所处阶段的意识以及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过程的规划意识。
三、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教师应在专业伦理、专业理念、专业精神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提升自身师德、更新自身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独特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1.以高尚的专业伦理提升自身的师德。教师的专业伦理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行为规范层次。即:教师在对待同事、工作、家长、上级领导、方针政策法规等的行为规范,其核心就是依法治教,廉洁奉公。二是教师的专业精神。教师应具备的负责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服务精神。三是教师的个性品质修养。现代教育形势下的教师,必须带着爱心工作,必须带着激情工作。
2.以科学的专业理念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作为一名新型教师,教育思想和理念必须科学,要形成自己独特而又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规律及学生实际的`管理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改进教育教学行为。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拥有高超的技艺,你会成为一位名匠;拥有渊博的知识,你会成为一位名家!但就算你同时拥有了高超的技艺和渊博的知识,你也不一定能够成为一位名师,然而如果你想成为一位名师,那么高超的技艺及渊博的知识都是你的最低储备!”这就告诉我们,教师不但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提高专业技能在教学中的综合运用水平。
3.以刻苦探究的专业精神激励自身学习热情。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在现代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具有的不仅仅是一桶死水,也不能是陈年浊水,而是源源不断的活水。这桶水只有日有所新,才能跟上知识日日更新的发展年代。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要“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应该“教学做合一”.因此,教师只有为断地学习研究精神,做一名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才不会退化。
4.以自我发展的专业意识引领自身专业持续发展。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自身教学技能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长期而反复苦练。因此,在工作中在注重提升自我追求、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要有竞争和成材意识,要有专业发展、自我发展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的主战场中驾驭好课堂,引导好学生,与学生互动好,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取得好的教学质量。简而言之,教师要想有自编自导自演的教学能力,必须有自我发展的专业意识,给自己定一个发展方向,并不断尝试和创新,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跟上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步伐。
总之,作为一名现代教师,要认识到自身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就是教师认识自我的过程。我们不仅要知道“教什么”,更要懂得“如何教”.陶行知先生对如何做一个现代人更有精辟的论述:“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受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的前进,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由此感知,只要你还做一天教师,就必须加强学习,学习新知识和新理念,在学习中成长、在互动中提升、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专业化。
第四篇:《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读后感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心得体会
泉水镇旧州小学 宋 莹
信息化、世界化、市场化、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的竞争,是全民素质的竞争。而人才资源主要取决于教育的水平、教师的水平。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已经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主流。社会的发展强烈地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对广大教师的专业结构、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们面临着新挑战。这是我读完傅道春主编的《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一书后最大的感受。
教师职业是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作为教师,我深深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人的一生,于是我时刻告诫自己要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优秀教师。结合此书,我对于新时期下想要成为一名优秀有内涵的教师有几点见解:
一、做学习型老师
我们教育工作本身具有的前瞻性决定了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进步。仅靠原来的教育是不可能支持个体顺利度过一生的。因此我们只有通过持续性、多元化的学习来适应社会变迁。怎样成为“学习型”教师呢?我认为就是“真学、善思、会用”。真学,就是真正学习,发奋学习。业精于勤,读书与学习需要的是心态和毅力,持之以恒的读书、学习、研究,将是我们所选择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理智选择。所以有人说生命是在学习中成长,是在付出中完成的。将学习当成一种精神境界、一种成长途径,你就会静下心来,抓住一切机会,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挤时间学。我们如果多学习一些新知识、多掌握一点真本领,很可能会使自己成为做好本职工作的行家。善思,就是善于思考,注重总结。
二、做反思型老师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需要自我引导、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书中的第三章谈到了教师成长的途径——教学反思,我认为这是种自我的反思,是自我管理中最有效的方式。书中说:“教学反思是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一种方式和途径。”这就给我以启示,要实现专业化发展,应在平时工作、研究时,要善于捕捉工作过程中的信息和问题,不要对已有的经验进行简单重复,要注意对自身素质特点进行反思,乃至对自己成长历程进行全面的反思,对所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及时诊断失误,调整方向和目标。书中介绍了几个具体的教学反思的方法,如反思日记、详细描述、“学习工程”、行动研究等,都让我对自身专业工作有了很多想法,比如撰写教学日志,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状况记录、描述,用于改善工作、引发思考等。
三、做实干型教师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不干事,无异于丢掉了立足之本,干不成事,就等于失去了成长和发展的支柱。那么,“实干”从何而来?首先要敬业。敬业,就是要敬重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工作,无论是好岗位,还是一般岗位,无论是大舞台,还是小舞台,作为一名教师,都要立足岗位干好事。其次要精业,就是精通业务,熟悉本职,对教学能熟练自如,对工作充满激情和渴望,是每一个教师对自身定位的理性态度。对自身准确定位的最基本要求是对自己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程度进行综合判断,合理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在对待名利得失上保持淡泊的心态。
四、以学生为本
对教师来说,就要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师生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教师要把爱心融入教育教学的各环节。“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这里的蹲下并非身体蹲下这种外在姿态,而是“心灵的蹲下”,可这并不容易做到。自古以来,中国有根深蒂固的潜意识——教师应高高在上,学生要尊敬老师,服从老师等。现实中有几个老师能真正与学生建立朋友般的平等关系呢?但如果老师能“放下架子”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内心,很多棘手问题会应刃而解,可能你体罚都解决不了的事情通过深入的谈心,师生彼此理解,不但问题解决了,师生间的交心还令师生关系更近一步。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带着三样宝贝走进教室,就是爱心、激情、与微笑。缺乏爱学生如自己亲生子女之情的教师,很难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缺乏激情的教师,不可能带来充满激情的、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缺乏微笑的教师,不会有让学生快乐的课堂生活。五、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做一位成功教师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的观点统领教学,一切工作都要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全体学生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开展品德教育;为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认真批改、耐心辅导、全面检测和科学评价;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开展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为了学生的技能发展,安排各种实验操作、小制作、小发明等实践活动。总之,教师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而设计,为了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展开,出发点是全体学生的发展,落脚点也是全体学生的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各项工作。塌实做人,用心做事,当好教师。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当作自己的工作目标。社会要进步,事业要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新时
期工作的特点,加强自身修养,落实岗位职责,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并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成为优秀有内涵的教师。
第五篇:《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读后感
读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一书后我收获很大。教师职业是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作为教师,我深深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人的一生,于是我时刻告诫自己要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优秀教师。结合此书,我有一下见解:
一、做学习型老师
我们教育工作本身具有的前瞻性决定了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进步。仅靠原来的教育是不可能支持个体顺利度过一生的。因此我们只有通过持续性、多元化的学习来适应社会变迁。怎样成为“学习型”教师呢?我认为就是“真学、善思、会用”。真学,就是真正学习,发奋学习。业精于勤,读书与学习需要的是心态和毅力,持之以恒的读书、学习、研究,将是我们所选择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理智选择。所以有人说生命是在学习中成长,是在付出中完成的。将学习当成一种精神境界、一种成长途径,你就会静下心来,抓住一切机会,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挤时间学。我们如果多学习一些新知识、多掌握一点真本领,很可能会使自己成为做好本职工作的行家。善思,就是善于思考,注重总结。
二、做反思型老师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需要自我引导、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书中的第三章谈到了教师成长的途径——教学反思,我认为这是种自我的反思,是自我管理中最有效的方式。书中说:“教学反思是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一种方式和途径。”这就给我以启示,要实现专业化发展,应在平时工作、研究时,要善于捕捉工作过程中的信息和问题,不要对已有的经验进行简单重复,要注意对自身素质特点进行反思,乃至对自己成长历程进行全面的反思,对所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及时诊断失误,调整方向和目标。书中介绍了几个具体的教学反思的方法,如反思日记、详细描述、“学习工程”、行动研究等,都让我对自身专业工作有了很多想法,比如撰写教学日志,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状况记录、描述,用于改善工作、引发思考等。
三、做实干型教师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不干事,无异于丢掉了立足之本,干不成事,就等于失去了成长和发展的支柱。那么,“实干”从何而来?首先要敬业。敬业,就是要敬重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工作,无论是好岗位,还是一般岗位,无论是大舞台,还是小舞台,作为一名教师,都要立足岗位干好事。其次要精业,就是精通业务,熟悉本职,对教学能熟练自如,对工作充满激情和渴望,是每一个教师对自身定位的理性态度。对自身准确定位的最基本要求是对自己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程度进行综合判断,合理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在对待名利得失上保持淡泊的心态。
四、以学生为本
对教师来说,就要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师生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教师要把爱心融入教育教学的各环节。“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这里的蹲下并非身体蹲下这种外在姿态,而是“心灵的蹲下”,可这并不容易做到。自古以来,中国有根深蒂固的潜意识——教师应高高在上,学生要尊敬老师,服从老师等。现实中有几个老师能真正与学生建立朋友般的平等关系呢?但如果老师能“放下架子”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内心,很多棘手问题会应刃而解,可能你体罚都解决不了的事情通过深入的谈心,师生彼此理解,不但问题解决了,师生间的交心还令师生关系更近一步。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带着三样宝贝走进教室,就是爱心、激情、与微笑。缺乏爱学生如自己亲生子女之情的教师,很难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缺乏激情的教师,不可能带来充满激情的、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缺乏微笑的教师,不会有让学生快乐的课堂生活。
五、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做一位成功教师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的观点统领教学,一切工作都要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全体学生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开展品德教育;为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认真批改、耐心辅导、全面检测和科学评价;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开展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为了学生的技能发展,安排各种实验操作、小制作、小发明等实践活动。总之,教师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而设计,为了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展开,出发点是全体学生的发展,落脚点也是全体学生的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各项工作。塌实做人,用心做事,当好教师。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当作自己的工作目标。社会要进步,事业要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新时期工作的特点,加强自身修养,落实岗位职责,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并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成为优秀有内涵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