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道家智慧的学习心得
中国哲学智慧学习心得:对道家的认识
吴奇
西哲课上我们就曾被“残酷”的告知:没有认真阅读过哲学的著作就不要说自己学过哲学,只能说暂且听过哲学课而已。扪心自问,哲学方面的书籍我确实涉猎得少,少到除了那本编得不算好的课本外就很难想到第二本了。所以,我这个听过中国哲学课的人也就只能浅谈一下认识了。我打算说一下道家。
过去,一说起道家,脑海里浮现出的就是青城山那帮会算命的道士,或者就是武当山上那一票靠教授慕名而来的外国人太极拳赚钱的“真人”。初尝中国哲学智慧之后才发现以上说的那一套其实和哲学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翻开之前上课的笔记,凌乱的字里行间里我发现一个大大的“道”字,看得出我当时写这个字的时候还是很有激情的,大概是被课堂氛围所感染了。道家说的道即是无,是宇宙万物的根本,之所以说道即是无,是因为再也找不到一个东西和宇宙相对立了,没有参照物的存在当然也就很难证明其本身为何物。这是我认为道家理论体系里面最难被人所了解的地方(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真正领会其中的深意)。
说到这里,我突然又想到另外一件事。记得当年理论物理学的泰斗霍金在其著作《时间简史》里面也曾有类似的表述。大概意思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准确地描述宇宙?为何我们无法精细的预测宇宙的走向而只能看到一个很混沌的状态?那是因为我们无法找到一组完整的公式来描述宇宙的初状态(宇宙的开端)。这好像很奇怪,怎么就不可以呢?那是因为宇宙的开端就是一个质量无限大的点,在此之前,没有时间的概念,因而今天我们所秉承的那一套经典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的东西就都不适用了,毕竟过去的一切公式定理都是建立在“时间”概念基础之上的。没有时间概念,自然科学体系也就土崩瓦解了。所以说:道即是无。这和道家的理论核心不谋而合。虽然说用自然科学的思想来揣度哲学的意境得出的结论就不纯粹了,会显得很低级,不过,对于一个理科生而言,这样总能找到一点儿心理慰藉。时常无聊的时候也可以借此聊以自慰道:原来我离哲学也挺近的嘛。
继续翻笔记„„道家的另一个主张是无为而治。因而不知从何时起,道家思想家在我眼中也就变成一群不思进取的人了,总觉得这种主张有些消极。而后课堂上的学习纠正了我这一看法。这里的无为而治其实是无先为,指的是不要干扰民众的生活,就像现在提倡政府应该做服务型政府一样。况且春秋时期的统治者大都是一些无能之辈,让他们有所作为必定就免不了百姓受罪,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来说,道家提倡无为而治就很有现实意义了。
接下来说一下这学期上中国哲学智慧课的感受。始终觉得中国哲学不像西方哲学那么纯粹,不是单纯的追求终极认知,其中的功利色彩多了些。在另一方面,这又正好印证了中国人的普遍特点—外圆内方。内心始终有自己的操守,但外在却能很好地适应这个社会。刚好回避了哲学是高贵的清醒的痛苦这一命题。所以,当个中国人其实挺幸福的。
好像还想说点儿什么,哎,还是不说了吧,毕竟道可道,非常道嘛。
(我的搜狗输入法完全没有哲学气味,很多哲学上的名词都找不到,短短的一篇文章打了半天,不过终于还是写完了。。。)篇二:从道家经典中感悟人生智慧
从道家经典中感悟人生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人生智慧的关注与思考。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儒、道思想对中国人的生存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提到儒家、道家,人们往往就会用积极与消极,入世与出世来进行抽象的评价,那其实是大大的误解,林语堂先生说得好,“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半是儒家主义者,一半是道家主义者。”
《老子》流传至今,版本甚多,传世本有81章,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共5000余字。虽然篇幅不长,文字简短,但却蕴含哲理,闪烁智慧。它用高度抽象概括的语言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一些永恒法则,其中心就是要说清一个“道”字,但老子自己也认为“道”是很难讲清楚的。所以《老子》一开篇便坦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可谓莫名其“妙”难道其“玄”。虽然如此,老子还是认为“道”确确实实存在。“道”是万物之母、宇宙本原,道生一(气),—生二(阴阳),二生三(既是完成的太极阴阳图,也是三爻所构成的八卦,统称为太极八卦),三生万物,“道”又是自然运动的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宇宙天地之大“道”,或许就是我们人生需要领悟与追求的最高境界(冯友兰先生有人生四境界之说: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下面是我读《老子》获得的几点肤浅的感悟:
一、如何为人:从“上善若水”到“人生若水”
水不仅是生命的摇篮,而且是文化的源泉。古今中外圣贤们往往从流水中获得了人生的感悟。管子在《水地篇》中提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的命题。孔子面对滔滔东去,奔流不息的流水顿生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西方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以水为喻,指出“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唐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蕴含着多少人生的况昧?印度诗人泰戈尔用优美的诗句表达出深刻的哲思。“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得鹅卵石臻于完美的”。
但是在水中真正深刻悟出为人之道的当首推老子。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尹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认为,有道德的上善之人,有像水一样的品格,为人要像给万物带来益处而不求回报的水一样。水总是往低处流,故绝无倾覆之患;水滋养万物而不求回报,显得那仁慈;水,表里如一,所以它诚信;水,公平如镜,一视同仁,所以它善治;水能荡涤污垢,载舟覆舟,降洒甘露,攻坚克强,功能无量,所以它善能;水,可因循四季,变为雨雪冰霜,保护万物生灵,所以它善时。“七善”是老子对理想人格的阐述。“不争”“处下”是老子的生存之道。的确,以水为镜,可鉴人生:
如水之静,淡定从容静若水;
如水之明,正直磊落明若水;
如水之谦,轻看名利淡如水;
如水之化,随机应变柔若水;
如水之韧,百折不挠韧若水。
二、如何做事:从“不救救人”到“扬长育人”
道家认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即是说差异性和多样性乃是世界的自然而应然的状态。物固然如此,人也不能例外。此所谓“以不救救人”。
《论语》中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教育中保持和发展多样性和差异性所体现的不仅是对于教育对象之个体性的尊重,同时也是为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从而有利于每一个个体去充分实现其独特的社会价值。
老子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老子倡导的“以不救救人”的理念启示我们:教育不仅要“因材施教”,更应当“因长施教”,实施扬长教育。
三、如何从政:从“无为而治”到“无为而为”
老子讲“人法地”。“地”何以值得效法?是因为地性喜静,无为自化。《易经》坤卦六二爻辞曰:“直方大,不习无不利”,直、方、大是地的形状,地的品格则是无为无不为(不习无不利)。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即法地之无为而治,守静贵柔。又曰“道法自然”,是说道常无为,应顺自然以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道永远是清静无为,却又是无所不为的。清静无为正是道家的核心主张。
但如果我们把“无为”望文生义理解为“无所作为”就大错而特错了。李约瑟在他的《道家与道家思想》中指出,对于老庄这样的“原始科学家”来说,“无为”的意思就是不做违反自然的活动。可见,“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与“有为”不同的另一种“为”。按道家的思想,“有为”即是强为,是造作,是自寻烦恼。道家认为,我们总是背着与天地万物相对立的自我在这个世上行走,所到之处总是要干与天地万物的根本“道”相违背的许多事情。殊不知人的本性与天道是相通的(天人合一),违背天道也即是违背人的本性。为政者若陷于“有为”不知自拔,就不免暗于一隅,囿于一事。
老子的“无为”,就是要我们从道的规律性出发,做事为政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我无为而民自化(教育),我好静而民自正(纯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庄子也指出“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道家的“无为而治”对后世为官治国者无疑会产生影响。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曾以老子的“无为”思想治理国家。到文景时代,国家空前繁荣昌盛,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唐朝开国皇帝高祖李渊,更是把老子供奉为自己的祖先,规定道教为众教之首,确立了唐朝尊崇道教的国策。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时代,他崇尚道家思想,出现了少有的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史称“贞观之治”。当年,美国的里根总统在第二次的就职演说中就引用过《老子》中“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话,看来他对老子的“无为而治”是有所理解的。当然,西方人也存在“无为”理念。法国大革命前夜,路易十六请教一个自然法则决定论者,“我要做什么才能让我的国家繁荣?”“laissez faire,laissez passer。”“自由放任。”有人这样翻译,作家柴静把它叫做“仁慈的忽视”,我以为,用老子的“无为”二字当是最为恰切的翻译。
道家智慧与英语学习
胡海龙
前 言
《道家智慧与英语学习》一书是我多年读书和教学经验的总结。本书以道家“无为”和“专一”的思想为主线,结合前代圣贤和当代学者的治学经验,试图多角度地、深入浅出地阐发英语学习方法。内容除涉及英语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的训练,对流行学习法、精读教材以及教学改革等也有论述。由于我本人工作性质的关系,书中某些章节是直接针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本书的深层宗旨,在于以谈英语学习方法为引子,呼唤公众对传统人
文教育的关注和支持。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我以为学好英语当然有方法可讲,却无捷径可循,那些急功近利、希求速成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学英语进入稍深层次,就不单是个学习语言的问题,也是个学习文化的问题。不仅要学习英美文化、西方文化,更要学习我们本国深邃厚重的传统文化。老子、孔子虽然没有直接论述语言的学习方法,但他们超凡的智慧能给今人学英语或其他外语以全方位的启发。在本民族语言的学习上,我国古人留下了高明而系统的见解和经验,完全可以借用来指导我们今天的外语学习。相形之下,近年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流行英语学习法,大多以“首创”、“独家”为标榜,而实质上并没有任何超越前人或当代学者的见地。有的学习法的创始人为了炫人耳目,每每故作诡激之语,肆意鼓吹简易速成,甚至提出诸如“听说就是一切”这样的奇谈怪论,对广大学习者形成严重误导。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又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学好英语本来并
非难事,能否抛弃功利思维轻松活泼、如理如法地学习,不求速成而终臻于大成,那就看学习者各人的选择了。最早在1992年,我关于英语学习方法的基本思路已经成形。近年来不断有朋友建议我将心得写成文章发表,但我自忖才疏学浅,见识未充,唯恐误己误人,迟迟没有动笔。南怀瑾先生说:“徒手杀人,罪不过抵死而已,如果以学问误人,便是戕人慧命,万死不足以辞其咎。此所以在我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中,学者有毕生不愿著书,或者穷一生学力,只肯极其严谨地写几篇足以传世的文章而已。这就是中国文化人的精诚,当然不如我们现代一样,著作等身、妄自称尊的作风。”(《孟子旁通·前言》)2000年8月,在两位大学时代的好友的鼓励和敦促下,我开始了《道家智慧与英语学习》一文的写作。经过五次以上的修改,于是年10月定稿。此文曾在朋友和学生间广泛传阅。2002年冬至2003年夏,我又撰写了八组《问答》,作为对这篇文章具体内容的深化和补充。正待封笔,恰逢忘年交何足道老先生差人送来他的近作——幽默杂文《流行英语学习法面面观》。捧读之际,莞尔者再。先生的写作风格与我不同,而其文中所论正好点出了我的一些意犹未尽之处。今蒙何先生俞允,将此文与我的两样稿子结集成书,而弁先生之文于卷首;书名就定为《道家智慧与英语学习》。
这是一本很小的册子,我断断续续写了三年才定稿,因而对书中定然存在的诸多阙漏,我不便以“时间仓促”为说辞,实是因为水平有限所致。而今英语学习市场的蛋糕,人皆思得而切之,我于此时代大匠执斧,写这样一本吃力不讨好的小书,并非是忘记了“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和“不为天下先”的古训,而是如韩愈所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英语学习方法也好,人文教育也好,即便是小文章也须要大手笔来做。我这本小书倘能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也就心满意足了。我诚恳地希忚英语界的权威专家们,能
够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面向大众的传统人文教育,更多地关心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以及社会上自学英语者的状况。对那些挂羊头卖狗肉、惑乱人心的流行英语学习法,专家们再也不能熟视无睹了。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始终得到师长、朋友和大学同窗的热情指导和关注,同事于立瓯先生审阅了部分章节,并就文字的通俗性和幽默语言的运用提出了宝贵意见。这里一并表示深挚的谢意。
道家智慧与英语学习
主要讲“无为”和“专一”两个方面。“无为”是道家的核心思想,贯穿着《道德经》
全书。“无为”,是不是什么事也不干呢?当然不是,否则人活着做什么。其实,老子在书中处处教人做事。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艺术家,各个时代、各行各业的人都向老子学到了做事的本领。老子的“无为”其实是大有作为、大有成功,他这个“无为”的“为”是谁也比不上的大为。比如《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似乎无所作为,却生养了万物;地球上欣欣向荣的生命现象,似乎并没有任何力量专门为它们运筹、布置,可是它们亘古以来就生生不息地存在着。再比如我们的身体,结构何其复杂、精密,我们主观上并没有去操什么心,其生理机能却能有条不紊地工作,使我们保持健康。这些都是“无为”。只有这种“无为”才能无所不为。《道德经》一书将“无为”的命旨阐述得相当透彻。如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第六十六章:“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八十一章:“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六十四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以上引文的涵义,大家一时不太明白可以找注解来看。从这些引文可以看出,老子的“无为”,是顺应天理而为,不刻意而为,随其自然而为,不当为不必为时不妄为,这样往往能达到最佳效果。道家的另外一种重要著作《阴符经》开篇的“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也是此意。
“无为”用之于生活例子很多。比如有失眠经历的人知道,我们很着急,想尽了办法,数数,深呼吸,听音乐,结果却是越想睡着越睡不着。最终能入睡,多半是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我要睡着”的意念的时候。练习静坐的人都有体验,一坐下来往往脑子里开运动会,妄念纷飞,越想静越静不下来。放松了,把“我要入静”的念头抛开,什么也不去管它,也
许就渐渐进入状态了。
再比如医生告诫我们,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养病的时候应平心静气,顺其自然,把想尽快痊愈的心思放下来,不着急倒有可能好了。越着急往往越好不了病。
东非的肯尼亚出了不少优秀的长跑选手,开奥运会拿了金牌。肯尼亚,去过的一位朋友说“穷得一塌胡涂”,照理说先进的体育学校他们办不起。那他们的运动员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呢?据说是在打猎时练出来的。野羊什么的跑得多快,腿脚功夫不好就撵不上,打不着猎物就没有饭吃。这些“乡下人”打猎是为了糊口,并没有想着练长跑参加奥运,却无意间成为田径高手。
再讲个笑话,前不久有个小姑娘到外地探忚她姐姐,在小铺里买东西,店主零钱不够,顺手找她一张彩票。结果拿去兑奖,一下子中了500万。这位小姐的运气人人羡慕,但她绝不是指忚兑大奖才让人家把彩票找给她的。这些都是“无为”的道理。无为,其为者大也矣!大家都想学好英语,为什么中学学六年,大学学两年乃至四年,许多人怎么也学不好呢?症结之一在于他们太“有为”,急功近利,希求“速成”,没有以从容的心态和理智的头脑来学习。这样学习是短视的,违背了学习的基本规律,不可能有根本性的、全面的提高,同时这样学习也缺乏乐趣。我有一个朋友,大学毕业的时候报考某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专业分数相当可观,但没有被录取,原因是英语差两分。
第二篇:中国哲学智慧学习心得:对道家的认识
中国哲学智慧学习心得:对道家的认识
吴奇
西哲课上我们就曾被“残酷”的告知:没有认真阅读过哲学的著作就不要说自己学过哲学,只能说暂且听过哲学课而已。扪心自问,哲学方面的书籍我确实涉猎得少,少到除了那本编得不算好的课本外就很难想到第二本了。所以,我这个听过中国哲学课的人也就只能浅谈一下认识了。我打算说一下道家。
过去,一说起道家,脑海里浮现出的就是青城山那帮会算命的道士,或者就是武当山上那一票靠教授慕名而来的外国人太极拳赚钱的“真人”。初尝中国哲学智慧之后才发现以上说的那一套其实和哲学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翻开之前上课的笔记,凌乱的字里行间里我发现一个大大的“道”字,看得出我当时写这个字的时候还是很有激情的,大概是被课堂氛围所感染了。道家说的道即是无,是宇宙万物的根本,之所以说道即是无,是因为再也找不到一个东西和宇宙相对立了,没有参照物的存在当然也就很难证明其本身为何物。这是我认为道家理论体系里面最难被人所了解的地方(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真正领会其中的深意)。
说到这里,我突然又想到另外一件事。记得当年理论物理学的泰斗霍金在其著作《时间简史》里面也曾有类似的表述。大概意思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准确地描述宇宙?为何我们无法精细的预测宇宙的走向而只能看到一个很混沌的状态?那是因为我们无法找到一组完整的公式来描述宇宙的初状态(宇宙的开端)。这好像很奇怪,怎么就不可以呢?那是因为宇宙的开端就是一个质量无限大的点,在此之前,没有时间的概念,因而今天我们所秉承的那一套经典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的东西就都不适用了,毕竟过去的一切公式定理都是建立在“时间”概念基础之上的。没有时间概念,自然科学体系也就土崩瓦解了。所以说:道即是无。这和道家的理论核心不谋而合。虽然说用自然科学的思想来揣度哲学的意境得出的结论就不纯粹了,会显得很低级,不过,对于一个理科生而言,这样总能找到一点儿心理慰藉。时常无聊的时候也可以借此聊以自慰道:原来我离哲学也挺近的嘛。
继续翻笔记……道家的另一个主张是无为而治。因而不知从何时起,道家思想家在我眼中也就变成一群不思进取的人了,总觉得这种主张有些消极。而后课堂上的学习纠正了我这一看法。这里的无为而治其实是无先为,指的是不要干扰民众的生活,就像现在提倡政府应该做服务型政府一样。况且春秋时期的统治者大都是一些无能之辈,让他们有所作为必定就免不了百姓受罪,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来说,道家提倡无为而治就很有现实意义了。
接下来说一下这学期上中国哲学智慧课的感受。始终觉得中国哲学不像西方哲学那么纯粹,不是单纯的追求终极认知,其中的功利色彩多了些。在另一方面,这又正好印证了中国人的普遍特点—外圆内方。内心始终有自己的操守,但外在却能很好地适应这个社会。刚好回避了哲学是高贵的清醒的痛苦这一命题。所以,当个中国人其实挺幸福的。
好像还想说点儿什么,哎,还是不说了吧,毕竟道可道,非常道嘛。
(我的搜狗输入法完全没有哲学气味,很多哲学上的名词都找不到,短短的一篇文章打了半天,不过终于还是写完了。。。)
第三篇:传统国学——智慧道家的
道家的境界
非常荣幸,跟在座的朋友今天下午一块了解中国文化的三根支柱之一——道教的思想,我准备讲这么几个问题,第一个,我要跟大家说,什么是道家;第二个,道家的经典依据是什么;(如果拿西方当参照物的话,你会发现督教它有偶像——上帝,它有经典,就是《圣经》,那么,道家后来尤其出现了道教,你的经典是什么?你的偶像是什么,都有的。)第三个,我要讲一下道教,道教稍微了解一些。第四个,道教(道家)文化对我们今天生活有什么意义。这四个问题
第一个,什么是道家。
咱们经常说儒释道,耳熟能详了,什么是道家呢?大家看一看,在先秦的时候,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大家发现每一家里面的思想流派都有特点,都有它的核心词,你们有体会吧:儒家的核心词——“仁”、“义”都是它的核心词;象法家不要说了,道家(包括老子、庄子),他们做为道家的创始人,它的核心词就是一个字——道!大家以后从事中外文化比较交流的时候,你说这个“道”,英语怎么翻译呀,你们翻译翻译,你们翻译成“road”,恕我直言啊,有一个学外语的研究生,他们学外语的人呀,我客观的讲,他们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不客气的讲呢,就是不懂,实际上大家以后呀,中国文化象“道”这样的词翻译到西方去特别难,没法翻译,就像唐诗一样,再美好的唐诗一旦翻译成西方英语以后,听起来没味道了。李清照的词,“云中谁寄锦书来,燕子回时,月满西楼。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翻译翻译…)道也是这样,道的境界更高一些,他不好说。但是道家,恰恰它就讲道,这么不好说的概念,道家他就要讲,那么给道家下一个定义的是谁呀?是司马迁(包括他爸爸),司马迁在《史记》里边有一篇文章,叫“论六家(之)要旨”,就是论先秦时期六家——有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这几家到底他的宗旨是什么,用几句话把它概括出来,给它起个名,这是司马迁和他爸爸干的事情,其中就给道家做了概括了(你们有时间查一查),他的这个概括呀(我这个可能有点冒犯),他是从几个方面对道家做了概括,我个人觉得也不见得就概括的很好,比如说,他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说的不能说错,但是有点浅,下边他说道家讲“无为”,又讲“无不为”,道家所倡扬所推崇的办法是“以虚无为本,因循为用”等等,讲的很多话,我就不把它念出来了,我觉得概括的也很好,但是还不太够,后来大家知道,有道家的这些经典(老子、庄子的这些经典)。后来有的人以这样的经典当作纲领,并按照经典去做,就产生道教。我跟大家说,就象佛经一样,你读了佛经了,当作文化给人讲,你就是知识分子,如果你读了佛经了,切实去做,而且是说一分做一分,你就是大德,你就是圣贤,那境界就不一样了。所以道家也是,像老子、庄子的境界那不要去说了,能写出这些话的人,那都是圣人,还不是一般的圣人。但是后边的人,按照这个经典去做,他就形成一个宗教,我们说的道教。
第二个,道教的经典。
限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把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都学完,也不可能,反过来讲,你说我都能把老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完全理解了,我也做不到。但是我能把我理解的,限于这个时间范围内,咱们一块做个交流(今天下午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先看道家的两部经典之一,就是老子写的,叫《道德经》。这本书头一句话大家都知道,叫做“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还讲“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怎么来观察这个“道”呢,叫“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这是第一章讲的。还讲“常有欲以观其微(徼)”,有和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第一章,他就讲这个道。这里边我跟大家讲,《道德经》实际上反映了我们老子老人家什么状态呢,老人家的修证、老人家的境界和体悟,他感觉到对我们人生和宇宙有这么个东西,他到了这么一种境界,老人家到了这个境界了,就要说给大家,但是当他说给大家的时候,他发现怎么说都不行,所以大家以后体会中国儒家和道家经典的时候,你们注意到,你们学西方,包括维特根斯坦、罗素、摩尔等哲学家,有一派叫“语言哲学”,语言哲学特别强调一定要把话说明白,但是很奇怪,中国的圣人他恰恰说,有些事怎么说都不明白,像佛祖到晚年说法,49年涅槃的时候,老人家曾专门告诉他的学生,记好了,我49年一个字没说(他明明说了49年)——你能体会到中西方的差别吗?中西方的这种差别差在哪里呀?差就差在智慧和境界的不同。对有具体具象的东西,(这是唯识学的话)有具象的东西,语言把它说清楚是可以的,比如说,水—H2O,就能说清楚,理解吧。但是对于人生和宇宙的那个大道,那个只有极高妙的境界才能领悟到的东西,我告诉你,你是怎么说都不是“全”,怎么说都错,怎么说都不完美。所以孔子讲,我喜欢“述而不作,窃比于老彭”,就这个境界。所以老人家明明感觉到了,他感觉到了,他本来也不想说,我跟大家说,这里面反映一个问题,你会发现为什么中国的好多高僧大德在那里很清净的坐着,有人就说了,你看人家基督教多好呀,人家基督教拉住你讲呀,你要信基督教,上帝要爱你呀,你看你佛教嘛,整天坐在那里不动,这多消极呀——错了,那就太错了!压根都不是消极的事!是因为到了那个境界的人呀,领会了宇宙和人生大道的人呀,到了那个场合他必然呈现出那个状态。所以说到这里以后呢,老子老人家他觉悟出有这么一个状态,而且他本来什么也不想说,骑着青牛过函谷关(今河南省灵宝市区),函谷关关主尹喜,他没见老子之前有些功夫,能观天象(观天象,科学来讲这跟迷信一样,其实也不是,现在政府盖楼也讲风水,风水不迷信呀,涉及气候、地质呀等等这些),尹喜那两天一直觉得城东门那里紫气东来,感觉这几天要有个人物经过,他有这个本事。他就告诉守城门的,你给我看好了,(哪怕是一个蚂蚁经过,都得告诉我,我一定要看这是谁),结果就看到一个老人骑着牛过来,一个老人嘛,极普通不过,这就是老子,他曾经做过东周国家图书馆的馆长,比孔子大20多岁,孔子曾经两次亲见到老子,向老子学习。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个圣人见面了,你们可以想一想,两个人是什么状态,咱们现在有毛病,是文人相轻,对吧,张三看不起李四,李四对张三也不满意,现在这个状态是这样吧,都不服气,但是孔子见了老子以后,告诉学生,他说我经常告诉你神人,今天我们是真见到神人了。谁呀?老子就是“神人”。咱们中国的圣贤什么态度呀,互相欣赏,是这样吧。老子走到这里以后,尹喜当场就拦下他了,那就不放过了,你老人家不写都不行(不写我不让过),老子一看他很真诚,而且有功底,“紫气东来”这个成语大概也不是空讲的,这其实就是尹喜已经有功夫了,有底子了,老子愿意教他。就写了这五千字,就是留下来的《道德经》。我们要感谢尹喜呀,不然中华文化少了这五千字恐怕就不是中华民族了,而且西方人学习中国文化,最畅销、发行量最多的书,老子(的《道德经》)是其中一本(包括《孙子兵法》)。
德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叫海德格尔,他晚年的时候收了一个台湾的学生,性肖,这个博士生就给海德格尔带了个礼物,就带了五千字的《道德经》。海德格尔是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你们知道西方国家里边德国是思辨性最强的民族,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德国人挑起来的,爱因斯坦都是德国人。相当聪明。他看到《道德经》的时候,海德格尔的表现——仰着天,双掌合起来,说一句话,“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书”(这个人可能还没读过佛经)。台湾的这个学生他很自卑,他说老师呀,我们中国人说话没有逻辑,头上一句,脚上一句,一会儿扯东扯西,他说你别介意,他实际上是很自卑的,他说我们这书不像你们分析哲学那么有逻辑,你千万别介意。海德格尔当时严肃地跟他说,幸好你们没逻辑,如果你们中国人也有了西方所谓的逻辑,断不能出如此好的智慧和经典,听懂了吧。(海德格尔算是一个明白人)。我说到这里了,下边就要讲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东西。老子老人家达到了那个境界,想把那个境界向我们说出来,他是很难说的,我说明白了吗?我是没有境界的,那我就更没法说了。《道德经》就是讲了一个道,这个道和德呀,朋友们,一个人悟了道,心悟了道,而且按照这个道严格去行的时候,你这个人自然有“德”。它俩是一致的,反过来讲,只有一个有德的人才能得“道”,反过来讲,一个有道的人才有德性。听懂这话了吗?因为你不懂道的人,你就不可能“明明德”,你也不可能“亲民”,你也不可能“止于至善”。反过来讲,一个止于至善的人,他自然能和道融为一,他就有道,有德的人就有道,它俩是一致的,说清楚了吧。所以从这里大家听出来,儒家和道家能分家吗?也能分家,但是呢,也不能分家,大家体会体会。儒家不讲仁义吗?我刚才讲了,只有一个领会了道的人,才有真仁义。所以我这里顺便跟你说,什么叫一个得道的人才能真正懂仁义呢,实际上咱们今天的很多人讲仁义道德,就是嘴皮子上的功夫,“做人要讲诚信”嘛,会讲吧,一旦涉及到捡个钱包,涉及到比如你们跑营销的好多客户,万一人家写字十万多写了个“0”,签合同的时候,心里说“千万别让他发现”,那个时候嘴上讲的道德真正去做就不一样了,为什么,一个没有境界的人,嘴上说的道德他很难身体力行。得道的人才有德。我下边讲一些,把这个很难说的道,给大家说的时候呢,我结合大家实际的生活、你们的工作学习,看一看让海德格尔这样的思想家这么赞叹的一本书到底给我们有什么样的人生智慧,我要给大家适当的分析一下。
老人家讲了,“道可道,非常道”,老人家还说“玄而又玄,众妙之门”。我先给你说一说,老子有几章说“道”。在第四章说到道,老子怎么说的,我读一读:“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你听起来很抽象,文言文,我翻译这个话,就是这个道呀,如果讲的它来源的话,“吾不知谁之子”从哪里来的,他能说清楚吗?大家读佛经,曾经有人问释迦牟尼佛,宇宙从哪里来的,(看过佛经这一段吧)看《楞严经》,宇宙从哪里来的,包括晚年有一个外道找到释迦牟尼佛,他说如果我的问题你能回答了,我拜你为师,如果我的问题你回答不了,对不起,下边话不说了,能理解吗?你当祖师,恐怕这个外道有点不满意了,释迦牟尼佛多高的智慧呀,当场就斥责他,我从来也没说收你这学生,(类似的话)你也不用拿这话来要挟我,你知道为什么佛祖这么说吗?佛祖下面说了,你问的一些问题,都是对解脱和智慧没有什么帮助,老人家知道他要问什么,其实他要问的就包括这个,宇宙从哪里来?这个话题非常麻烦,基督教说了,世界从哪里来的?上帝造的,第一天造什么,第二天造什么„„第七天造什么,老子说了,“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在世界有形状的那个时候之前,就已经有道了,你琢磨这个话什么味道了吗?你知道这个话多厉害嘛。咱们这个世界有形状之前就有道。佛教讲世界的状态是成住坏空,实际上咱们这个世界、就今天这个宇宙的状态多少年了,霍金讲我们这个世界150亿年左右,在那之前,我们这个世界是没象的,那个世界是一个点(起点),是在那个起点爆炸形成今天,而且今天世界仍然不断在扩张,有人预测多少亿年以后宇宙还要合在一起,化归无有,然后重新再轮回,所以朋友们,老子都这么高明,他就告诉在宇宙还没有成象之前的那个时候就有,所以朋友们,可不要用凡人想圣人,假如有人说你这是牵强附会,那我反过来问你了,你怎么知道人家不知道呢,不那么简单。
第二十一章,又说道了,“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你发现没有,什么恍兮惚兮等等这些话,你会发现,老子还是想和你说道,但是还是没法把他说明白,知道吗,所以他会告诉你,哎呀,“其中有物、其中有象、其中有精”等等等,说这些东西,所以语言呀,具体的话,两千多年了,老人家放在那个时候说的话,到今天,我们语言环境发生变化了,但是老人家的努力我们看出来了,老人家就是想说道,所以我告诉诸位呀,像《心经》上讲诸法实相,那样几句话,只有佛经能说的出来,佛经怎么说的,“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老人家这么说的。别的学说你会发现,讲大道的时候,说到这个层次都说的不那么明白。
在第二十五章,他又开始讲道了,他又描述这个状态了,一描述挺难,我读读,“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人家老是想说,但是很难,你都感觉到了,很难,但是一直在说,这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怎么讲,我听到有些学者讲,说道法自然,自然而然。我一听,噢,等于没解释,你说对不对?是不是等于没解释呀,你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实际上老人家这个空间是逐渐往外推的,是吧,先是讲地,是我们人生活的空间,当然我们儒家也讲,叫天人合一,人和地是一体,哎呀,人法地这个事情,人和地是一体呀,我讲庄子时告诉你,你就会讲,我怎么一体呀,我是我,土是土,我是我,树是树呀,你大概想不到一体,庄子告诉你,所以我特别感恩呐,讲的非常好。人法地,人和地是一体的,我们生活的这个小空间,他这个道和人心里边的道是一致的,那我们人生活的这个小空间和天相比的话,也是一体的,“人法地,地法天”,那么,天、整个宇宙空间和这个大道是一体的,听懂了吧,那你又问了,说了那么多了,归到大道上,大道是什么呀,你要问了,他告诉你,“道法自然”,实际上这个“自然”是老子的话,这个话,老子想说,没说明白(我可能冒犯了),道法自然,到底我们生活的宇宙空间是什么规律呀,老人家想说,没说明白,有说明白的呀,谁呀,佛学呀,佛学怎么说的,我们生活的这个宇宙整个空间的大道是什么规律呀,两个字,叫什么?(你说“缘起”,可以)叫“因果”。因果就是缘起,理解吗朋友们,缘就是因,缘具备了,就要发生,那就是什么?结果。所以说朋友们,咱们说佛教是最高的智慧,在中国文化里边是最高的智慧,不是白说的。人家就说清楚了,这么一讲的话,你再看世间万物,他就不一样了。但是老子这本书里边,老是想说,努力地说,很努力的说,所以说老人家不容易。
我们再看,第十七章,他又开始讲,“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这话你听起来,开始啰嗦了,说的什么呀,说最高明的境界是什么呀,“不知有之”什么意思,统治者最高明的境界,是让老百姓都不知道统治者是谁,能懂这话的意思吗?你们单位里面有没有这样的领导,唯恐别人忽略他的存在,到处要显显自己的权利,证明自己的存在,这种人多不多?所以,朋友们,最高明的统治者,“太上,不知有之”,真正高明的统治者,有了这个道的境界,“不知有之”,自己按照大道的真理去做事、去行为,去管理国家,老百姓就跟鱼相忘于江湖,理解吗?鱼在大江大海里边,彼此快乐的游泳,都有充分生活的空间,根本不必要记住统治者是谁。所以,朋友们,人类的历史现在有多少年了,实际上几十万年有了吧,几万年,你再往前找,几千年以前的历史,几乎连传说都没有,到了尧舜禹黄帝才开始有传说,西方也是这样,可以理解,老人家已经讲了。我觉得今天的人浮躁就不一样了。一个大学生问我,他说郭老师呀,我在大学里没有存在感,我特别理解他,我说你想怎么存在呀,他说你比如说别人都关注我挺好,他说你比如说我卡拉OK,校园歌手大赛,我一卡拉OK,都关注我给我鼓掌,我觉得特有意思,我折腾我存在,说我不折腾我不存在,你听到了没有,真正懂得大道的人,不是这样的。其次是“亲而誉之”,其次的境界就差了点了,就开始觉得领导人特好了,而且一直是尊重他给他荣誉,听懂了吗?这个层次就相当于儒家讲的仁义道德的层次,我一定做个好人,大家都记住我是个好人,听懂了吗?这个层次是“其次”,再差一次,是“畏之”,让老百姓害怕统治者,一提公安局局长,好家伙后脖子发凉,如果是这样的统治者了,你让老百姓对你胆战心惊,当然,你让犯罪分子胆战心惊我给你鼓掌,对不对?因为你是干这个的,再次是“侮之”,侮辱,再次是老百姓已经不服从于你的统治了,开始推翻你、侮辱你,甚至把祖坟都刨了,这种情况历史上有(农民起义就把很多当官的祖坟刨了)。所以老子讲的这几个境界,朋友们你们看,老子讲我们应该怎么样呢,叫做“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他还是赞成最高的境 界应该是我按照大道的真理去做,叫做“自然而然”,我这么做,老百姓也这么做——这就是最好的境界。
说到这里呢,也不见得说清楚“道”是什么东西了,还没说清楚吧,那我告诉你,道家把那个“道”说清楚还真是很难,反正是(我现在总结一下)有这么一个境界,这么大的一个智慧,达到这个境界,想说给你。那么下边呢,想说给你呢,老子换一种说法,如果我说它是啥,不好说吧(你们听出来了吧)。
下边我说说,老子说它(道)有什么用,对你们的生活很有帮助。一个懂道的人,一个得道的人,他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他到底拥有了什么智慧呀?哎,我们看一看(能理解我的意思吧)。朋友们,他坐在那里是什么境界,我们看不出来,他的言行举止,他的做事行为,来推测他。我们看看,怎么用“道”(我说几条):
1.关于人生修养方面的,一个有道的人怎么懂得修身呢?
老子在六十七章讲,“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这个境界是真正得道人的境界。一个真正得道的人,第一个是“慈”,朋友们,这个慈可不得了,当然你 你们读书读多了就会有体会,凡是有境界的人,大爱无疆,儒家它就能提出“仁者爱仁”,孟子就能一辈子推行仁政,基督教它一定讲“博爱”,佛教讲的就更大一些,叫“慈悲”,而且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 ”。所以“慈”呀,老人家有这个境界。你可能要问了,为什么得道的人他就懂得“慈”呢?我们一般人怎么不慈呀?一个人去闭关(佛法修行的一个阶段),闭关几年出来以后,放声大哭,(你可能要问,哭啥?)说了一句话,“我闭关出来方懂得一个道理,天下所有的男人都是我的父亲,天下所有的女人都是我的母亲。我不度众生,没有道理。”怎么样?慈心生出来了没有?如果他把天下所有的男人都当作父亲一样看,所有的女人都当作母亲一样看,这个时候什么汶川地震呀、什么谁家有痛苦呀,他真的和人家感同身受,而不是嘴上说。所以这个“慈”呀,真是得道有那个境界,你心里边才升起这么大的心量,你没有境界你生不起来,真正的慈是建立在境界和智慧上边,一个没有境界和智慧的人,很难!而且我再给你们话放在这里,你们将来,(咱别说这么大的心量了),你们在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跟你的同事去升起慈心,对自己的父母升起一个真正的孝顺的心,对同事懂得忍让懂得关爱,你就了不起。真是这样的。
第二个是“俭”,俭朴的俭,俭跟得道有什么关系?我见过这种人,有人跟我说,“人这辈子有钱了,不吃不喝活着干嘛?”你们听说过这种话吗?说有钱了,不吃不喝不去消费干嘛,这种话有吧,太多了这种话。我就给你讲一个事情,在我们家乡,一个老太太没饭吃,孩子们不孝顺,你知道她怎么吃饭,她每天在农村赶集结束之后,在地上捡人家甩掉的菜叶子,捡那个菜叶回去吃,谁给她买油呀,苦吧老太太,你说这个人活了多大,你们猜猜,97岁!很多人不明白,我回家,人家跟我说,他说奇了怪了,那么多人吃的好好的得了病,高血压什么的,老了都死了(五、六十岁),怎么她这个老太太捡这个东西怎么活了97?我跟你说,您这一辈子的福分,该着你喝上辈子积的福就积这一杯水,就积这一杯,你大口大口的喝,你三口喝完了,没水了,你就走人的时间到了,听懂了吗?人家老人家就这一杯水,没有人孝顺,一辈子省吃俭用,人家的福报哪怕还有一点点,整天捡白菜叶,人家得好好的活,听明白了吗?你还乱吃吗?一个真懂事的人,“俭”,生活越简单越好,越简单越聪明。这里我说一句话(女性朋友多一些),女性朋友们最容易执著,有的时候不仅执著吃点什么东西,就自身这一点东西那个执著啊,早晨六点起床,马上去工作——错!要这样子(描眉画眼),一下子折腾到七点半才出门,所以到一个场合参加活动了,人家很快进入状态了,她要不断地这样子(描眉画眼)——有人看我吗?(好好,您漂亮,多看你两眼)。实际上不是说自己很邋遢,我没有这个意思,我是说的“俭”啊,简单!是一个有境界人的表示。一个真有智慧的人他是真简单,一定的,生活简单,做事简单。我给你举例子,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身体好的北京赛跑前八名,心里做了心脏手术了到河里游泳,我被河水冲走了,人家照样没事。到南方江西去,喝水挺急,特别特别热,临时冲动,我说下去游个泳吧,我下去睁眼一看,20多米出去了,把我冲走了,人家心脏做过手术,人家在里面浪遏飞舟,没问题,我心里想这没做手术该是多么好的身体呀!很可惜朋友们,40多岁的时候,心脏做了手术,身体急卷直下,你知道为什么?其中一个,饮食不注意,(我这里没别的意思),很年轻的时候导致自己心脏血管大面积梗塞。实际上朋友们,你这一辈子该吃多少东西,你自己在年轻的时候过早的消耗了,大量的积累,如果你不这样,你不怎么吃,或很少的吃,可能你活到90岁的时候心脏还健康呢,听明白这道理了吧,所以朋友们,俭朴一点,你的福报如果还没享尽,你活的好好的,你的福报只要没有了,你想不走也不行,除了你有大愿,把你的命改了,否则的话你非走不可。
还有“不敢为天下先”,啥叫不敢为天下先——我这么讲不知道大家实际工作生活有没有受用啊?现在的小孩敢为天下先,好家伙,自我介绍起来总是那么生龙活虎,唯恐天底下不认识自己,现在年轻人自我表扬方面勇气真是让人“了不得”。有一次,有个小孩跟我讲,郭老师,你讲的这些,老是强调什么“不敢为天下先”,我们将来怎么工作呀?人家都是“我行”,给中国移动的广告词讲“我能”嘛,别人都强调我能,怎么到您这里都是我不怎么样呀,实际上我告诉诸位,不敢为天下先,又是一个极有智慧的人才能做到的。我怎么说呢,我告诉诸位,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尤其是中国,受了几千年文化熏陶的人,真正在这个文化圈里长大的人,从内心里喜欢的人是什么人呀,听说过一个故事吧,两个大学生和一个拖地的(办公室打扫卫生的),选一个先进,知道选的谁吧,人家这两个大学生都是敢为天下先,我能,先进非我莫属,拖地的排到八辈子也排不到他,是吧,那就投票吧,这个大学生讲了,对不起,我投谁也不投给你(另外一个大学生),另外一个人也这么想,最后,每个人得一票,只有拖地的人得票最多,最后,人家得个先进。这是个故事,说明什么?一个真正聪明一点的,生活在我们这个文化环境里,很谦和、很谦卑,真正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喜欢。这是一条。你们单位里边有没有很强势的人,特别强势的人有吧,大家是特别喜欢那种人呢,还是从内心里边,(我说的直白点)愿意离他远点?我见过那种人,开讨论会的时候,象我这种人一说话,直接打断,我都没法说话,一说话就打断,不让说话,我就很谦卑,好好好,您请讲,您请讲,人家在那里趾高气扬,哼,不表态,我祝福他。我告诉诸位,人呀,别到死到哪里都不知道,别糊涂到那个份上,懂得吧,朋友们,老老实实、谦谦卑卑的当个人,这个世界上,一动不如一静,真正有智慧的人,都体会体会,到处招摇、到处卖弄、到处炫耀世人,那是死路一条。一定是这样的,我不讲大道理,就讲你们生活中的小事。一个真有聪明的人,不敢为天下先。司马懿和蜀国交兵时候,司马懿就特别懂这个,他打仗的智慧不见得比诸葛亮强,他有一个智慧,那就是“不敢为天下先”,人家就是不打。后来诸葛亮给他送女人的衣服,他把女人的衣服穿在身上,让诸葛亮的使者看看,呵,特别合体,“你们家丞相做的很得体嘛,我很感恩嘛。”后来诸葛亮气的不行。其实不必要。
另外一个,再看看治国方面的,这个道是讲什么的。“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个你们都知道,不要乱折腾,理解吧。一个大锅炒那么长一条鱼,如果你拿着铲子来回炒炒炒,一看,没了,所以治理国家有一词叫“扰民”,听说过这词吧,实际上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看,我觉得一个高明的统治者,让老百姓发挥他的智力创造,只要在不违反规矩的情况下,老百姓自己发挥创造力,去谋取应该属于他的财富,你要支持他。现在有学经济学的朋友,他们理论是怎么讲的,我觉得老子讲这一条,是很聪明的。这个理论和亚当斯密的那个理论是有相同之处。亚当斯密他就告诉你,政府就要当“守夜人”,就是看门的保安,你只要屋里人别犯罪,也不要让人去捣乱,保护好里边的人,里边的人怎么发挥创造力、怎么创造财富,你不要管,这就是西方资本主义起家的一个理论,我觉得和我们道家里边讲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异曲同工)。借这个理论而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一个朝代就是汉朝,从刘邦一直到汉武帝,经过文景之治,七十年休养生息,不折腾老百姓,知道吧朋友们。其实改革开放这三十年,咱们共产党发展国家,其实也是在学这个,不要扰民,注意到了没有?原来的时候朋友们,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不是,广东有例子,养五只鸭子是社会主义,养八只鸭子那就是资本主义,这很搞笑,比如说你家里种的白菜,种十颗白菜是社会主义,多一颗白菜就叫资本主义尾巴给你割掉,(大队就给你拿走吃掉了)你都觉得很搞笑嘛。管的就那么死,穿衣服要管,买自行车要管,生孩子吃点红糖水都要管,是不是?结果老百姓饿的要命。改革开放了,邓小平告诉你,地是你的,你该怎么种怎么种,开始还管一管,后来不管了,你种什么都行,现在农业税也没有了,结果你看中国的经济一下就起来了,原因就是统治者管的少了,老百姓的活力释放出来了。所以,朋友们,当企业领导也应该是这样。像南方的企业,是不是非管的很死,才一定有创造力,有这样的企业,比如朝鲜的足球,有人评价朝鲜的足球(说它多有精神),他说的对不对?(如果)对,咱们中国早就过去了,在毛主席时代,中国的足球也跟朝鲜足球一样,我告诉你,那时候中国的生产力,连美国半个脚趾头都不是,中国就这么贫穷,但是对不起,有毛主席老人家在,中国人那叫斩天斗地,怕过谁呀!那个精神不得了,但是那种状态能持久吗?所以现在看足球的在网上评价,说朝鲜太有足球精神了,我告诉你,那种状态是畸形,那种状态如果对民族时间长了以后,把民族害坏了,理解吧朋友们。反过来讲,美国、阿根廷这样的国家,不可能出现那种状态,他就正常的。(你们好好琢磨琢磨这里面的味道)。
还有一句话,(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尚福之所倚。福尚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什么意思呢?为政者,越是无所作为,老百姓很淳朴,这话你可能不理解,统治者没怎么作为,怎么老百姓就很淳朴呢?你们有体会吗?你比如说,政府不搞政绩工程,你放心,下边的官员和一般的老百姓就没必要揣摩上级的意思去办事,这个时候老百姓反而天生淳朴,是不是这样朋友们。上边的官特别喜欢今天一出戏,明天一出戏,特别心里边有所作为,我告诉诸位,这个时候往往这个社会它就会有问题。有一句话,叫“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楚王喜欢细腰的女孩,好多女孩减肥都饿死了,这都是因为统治者自己而影响的。下边还有“无不为而无不治”、“无不无不为”,四十八章讲的东西朋友们,你可能要问了,这个“道”境界那么高,我怎么才能得道啊?第四十八章我原来可能讲过,老子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其实这里边有秘密,“为学日益”是指学知识每天都在增加,能理解吧,“为道日损”是修道的时候每天要减少,减少什么?学习知识是加法,学道是减法,减什么?减你心里边的贪欲,叫贪嗔痴慢疑,减里边的脏东西,减这个东西减到一定程度,以至于减的干净了,就“以至於无为”。所以,老子讲的“无为”,不是讲的什么事不做,是指的不要随着人的贪和妄去做,那么把贪和妄去掉了,留下的那个心是什么心?是真心!找到这样一个心了,无为了,到了这个状态了,他就是“无不为”。把所有的贪嗔痴慢疑,那个不干净的都去掉,达到那个“无为”,无为是指不要随着贪和妄(注意不要随着妄心)去作为,而是随着真心去做,你到了这个状态,你才能去“无不为”,所以,“取天下常以无事”,心中无事的状态才能取天下,能理解这意思吗?这个你们知道啊,蜀国和魏国打仗的时候(三国的时候),那个时候你们知道朋友们,在魏国这边打仗的几个人,比如曹真、曹休还有司马懿这几个人,当然最有本事的是司马懿,但是最给人(印象)立功心切,(想要)大有作为的是曹真和曹休,曹休最后被窝囊死,打东吴被陆逊打的折腾死,这边是被诸葛亮折腾死,只有谁没死呢?司马懿,司马懿之所以没死,他这个人真聪明,当他高筑自己的营寨不跟诸葛亮交战的时候,你们知道(这时候)诸葛亮他的身体不是很好,老人家一旦出世呀,仕为知己者死,为救一方百姓,但是他要背负好多,那个时代的好多事情他参与了,他的身体很累,身体不好,他急着要求战,能理解吗?他派魏延大将去骂司马懿,司马懿说一句话(你听听啊),他说诸葛亮这么急于求战,他说诸葛亮恐怕要出问题了,(司马懿聪明不聪明?),后来诸葛亮送女人的衣服过去,他就顺便问了几句话,“你们家丞相身体如何呀?”,兵卒答,“我们家丞相身体不错。”又问,“你们公务繁忙吗?”“我们公务很繁忙,凡是士武军官以上的事,丞相都亲自过问。”“丞相吃饭怎么样呀?”“饭量不是很大”。司马懿哈哈大笑,“告诉你们家丞相,他恐怕撑不长久了。”他厉害不厉害?所以那个时代的人呀都不是一般人呀,他看问题看到这一点,我说到这里以后呢,朋友们,“取天下常以无事”,两军对垒,这么一个尖锐的对立,司马懿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做到心中无事,所以,孔子讲的“猛虎断于后,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大概是禅宗的二祖,二祖后来修道接法以后传给三祖僧璨,最后,他去还自己宿世的一个因果,去还债,当时砍头的时候说过一句话,还记得吗?“四大本无我,五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尤似斩春风。”了不得!这种人到了这个层次心中无事,再大的事(心中无事)。所以朋友们你们观察这个真正的大人物,那真是再危急的关头,如入无人之境。能理解这意思吗?所以你们以后想做大事呀,先把心给调好了。一旦说要提科长了,估计着是自己,也可能不是自己,那心都跳到这里了(嗓子眼),咣咣咣,哼,我估计科长也难当上。反过来,什么科长,让你当主席又能如何?我坐在这里,来了就做好,缘份到了,对不起,做好好的,缘份不来,对不起,丝毫不在心上,你就了不起。理解吧朋友们,什么场合单位的请你发个言,做任何事情,心里边一潭清水,你就了不起。刘邦就很厉害,人家刘邦打仗——韩信去做,出主意——张良(你看怎么办呀?),定军心、运粮草——萧和,大人物一个!
好了,说到这里,用兵打仗方面,打仗方面得道的人是什么人呐?老子说过“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我给大家说一句话,我们如果一定要拿着佛教来解释道家,这样不好。不好在哪里呢,因为佛家和道家是有区别的。我曾经看过一个材料,咱们的十大元帅(之一)——刘伯承,刘伯承建国以后从来不谈自己打仗的事情,他儿子逼过他,他说我们的同学都在说自己的父亲多能打仗,你是元帅却从来不跟我们讲,我跟人家说我爸爸是元帅人家都说是假的,你从来不讲打仗的故事,他爸爸说,从淮海战役以后,我做梦梦到千千万万白发苍苍的妈妈跟我要儿子,他做这个梦,他梦的真真切切,千千万万、铺天盖地的妈妈跟他要儿子,铺天盖地的女性在那哭啊,年轻的女性跟他要丈夫,铺天盖地的小孩,男孩女孩哭着要爸爸妈妈,这是刘伯承讲的,一下子就惊醒(晚上),这是咱们共产党的大元帅说的,他说“你让我逞能,说我杀了多少人,可能吗?打仗是迫不得巳,如果有机会,一次仗都不要打。”听懂了吗朋友们,这才是真正有境界的人!我们统计国民党军队的战士死了803万,都被我们消灭了,其实都是什么人呀?中国人,所以刘伯承讲的有道理吧。(要懂这个道理)。
下面他还讲“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一个事情,领兵打仗,有的人雄纠纠气昂昂,有这种人吧,美国人你发现就这样,到处有他的(军队),今天伊拉克去折腾,明天阿富汗去折腾,什么人都是他的事。一个事物发展到顶端以后,一定是向它对立面转化,“物壮则老,是谓不道”,所以,为什么说不敢为天下先,你们也能理解吧,是吧朋友们。不敢为天下先,就是你懂得一个道理,一个事物发展到顶端以后,它要向它的对立面转化,所以不敢为天下先,始终守着谦卑、守慈、守俭,你才能保持生命力,它也有这个道理。所以,你看德国两次世界大战两次被打败,只有象瑞士这样的中立国,人家从来不挑头,人家的民族少了很多刀光剑影,是不是这样?所以这里边有大道理。你们在单位里也是这样,有的人特别喜欢出头,什么时候都有他的事,什么事都喜欢说两句,好好,你祝福他。
下边还讲一句话,在讲计谋方面的,你懂得道了,你得有计谋了,你就有办法了。老子讲“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能懂这意思吗?就是说要想去削弱谁,首先给他去逞强的机会,国家也是这样的,所以说想毁哪个国家,你 挑逗那个国家去打仗,去显摆它的军力,耀武扬威,它打上几仗以后,相当于你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几个百分点,所以有一句话,老百姓说什么呢,叫“上帝要让谁灭亡,首先让谁去疯狂。”所以一个人在单位里边,在生活中间耀武扬威,张狂的不得了,天底下就他有本事,就他能,哎,你祝福他。所以这里边,老子讲的非常好,老子讲的特别好,我给你先说一个,为什么老子(讲的)好,好在哪里,老子里边有这么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我跟大家说呀,讲这个大道的时候,老子讲在我们生活的空间有一个特点,就是相反相成,就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这是老子讲的,正是因为都有它的对立面,所以大家记住了,想得到这面,反面的东西往往从正面下手;或者想得到正面的东西,往往从反面下手,是这样吧。我就举个很简单的道理,哪怕这个男女孩谈恋爱,它也是这样,有的时候你驾着杆子去追人家,人家不理你这碴子,有的时候你晾一晾她,有两天不发短信,她难受的不行。她非得莫名其妙的跟你联系一下,你说人他就很奇怪,他不复杂,他背后的道理就是这样,“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想削弱它,想制服它,反而去纵容它,理解吧,朋友们。所以一个人,好朋友经常批评你,给你提建议,你感谢他;你做什么事他都说好,那就不好说了。你有把握做什么事都好吗?那就不好。你如果做了错事,别人还老是鼓励你,那其实就等待你完蛋的那一天,别人在旁边拍掌,所以非常危险。实际上中国历史上你会发现没有,实际上真正历史上灭亡,为什么灭亡——当一个朝代只有一个声音(比如指鹿为马的时代),只说统治者多高明多伟大,一片万岁的时候,那就是到了这个朝代快完蛋的时候了。我们生活中间也是这样。
其中还讲一些“上善若水,水能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说到这里呢,我们讲计谋,可不是让大家去学计谋,去怎么着,这和大道就太背离了,老子讲的很客观,只是讲道有这样一个特点,不是让它用在反面。那么我们懂这些道理,我们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什么呢?正确态度我的看法是,懂得这个道理,用在自己修身养性中去,用在自己去处理社会事物工作中去,让你的境界、让你的处事能力都得到提升,让你的智慧得到提升,从这个目的上出发。比如老子还讲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想走两步,一步并两步,你把腿弄伤了怎么办,你走不快,“跨者不行”都是这一个意思。他下边还讲,“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什么这样,因为大道它整个运行的过程、事物的发展,它就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懂得这个道理了,大家就安心了。现在都很浮躁,我说给大家,一个懂道理的人,你浮躁什么呢,你有什么浮躁的。达摩祖师在嵩山面壁十年(有书上说他九年的),在面壁十年的时候,得到了一个学生就是慧可,据历史记载,慧可当时讲法已经土涌金莲,土里边都生莲花,都这么高的境界了,但是他自己为了向达摩祖师求证,达摩祖师在那里禅定,他自己几天几夜站在面壁的洞口,天降大雪,没过膝盖,还在那儿站着,达摩祖师理都不理,神光师傅(慧可)说,我这么辛苦地站着,向你求法,你怎么不理我呀?达摩祖师怎么说呀,你要求取的是世界上宇宙空间无上的智慧,你以为你站了几晚上,挨了几场雪,你就能得到无上的智慧吗?你觉着可能吗?听懂了吗?神光师傅一看,哦,好,他是个将军,把戒刀拿出来,把胳膊砍掉,托着胳膊供养给达摩祖师,(有一个故事还说,达摩祖师说了除非天降红雪我才能讲法给你,故事不同版本)这个时候,达摩祖师才回过身来,哎呀,给他包扎,包扎完后,问他,你求佛法求什么呀?这个时候,你们好好听听这个话,神光师傅讲法已经讲的地涌金莲呀,就这么境界高的人,是当时中原地区非常知名的大学者,(慧可师傅)就这么一个人,见了达摩祖师问了一个问题,他说“师傅,请给我安心”,你哪天到旷野里去讲讲,背背佛经,地涌金莲,试试,就这么高的境界了,他还想给他自己“安心”,朋友们,咱们扪心自问,咱们这个心想想是多糟糕、多复杂、多乱,听懂了吗?人家那个层次还要安心呢,当然了,达摩祖师很厉害,说一句话,“你把心拿来我给你安”,神光回光返照,心在何处?(寻心了不可得)这时候,达摩笑笑,“我已经把心给你安好了。”说到这里以后,请大家记住,就是说你求取一些正法,得到智慧不容易,所以大家想一想,有人讲浮躁浮躁,我就奇了怪了,你浮躁什么?我就说过我想的一个状态,说咱们这普通人,朋友们,您这一辈子八九十岁、五六十岁、六七十岁,你垂垂老矣的时候,你有没有把握说,我这辈子活的还象个人,你有没有把握?你谁有把握这么说?不欺于暗室呀,你浮躁什么?哎呀,我抱怨呀,这机会没给我,那机会没给我,就你这种德性和人格?所以朋友们,每每想到这一点,人的心就会静下来了。老老实实的、一点一滴的、分分秒秒的把自己做好,什么将来如何如何,对不起,只看当下,把自己做好,是不是这样,朋友们,所以人要有自知。
所以老子讲了一些“道”,我总结一下,老人家在春秋时期讲了一些道,这个道是什么,是老人家到了那个境界觉悟到的一种智慧,想说,但是语言很难说清楚。是不是这样?我也尝试着给大家讲一讲。其中有一句话,就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还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两句话,大家尤其去琢磨琢磨,老人家说的一个境界,老子的这本书也成了后来道教的经典,很多人学神仙必然要读《道德经》,而且他被称为道教里边的太上老君,就是我们的老子。
第二人是庄子,庄子的时代是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他的时代和孟子差不多,但是两个人很奇怪,两个人写的书里边彼此不提对方,但是庄子经常拿颜回和孔子开涮,他经常在故事里边借孔子来说话,他表面上是开涮,实际上是推崇孔子宣扬孔子,他内心里边非常尊重孔子,这个你要注意啊。这个庄子呀,他的境界洸洋自恣,气象万千,是中国文学、诗词、绘画,包括道家的哲学,都是一个大师,所以你们学中文离不开他,学哲学离不开他,都是一个大师级的人物。庄子的文章33篇,内篇有7篇,杂篇有11篇,外篇有15篇,据说可靠的是,内篇是庄子做的,其他的有可能是,有可能不是。咱们不搞考据,我就给你说这33篇,庄子讲了一个什么境界呢?我告诉诸位,庄子的境界了不起!我讲到这里给你提一个醒,平常老百姓说道家消极,你们现在明白了,它一点都不消极,它讲的“无为”是指的人不要随着自己的妄心胡作非为,而是随着自己的真心去做事,他的境界在这里,听懂了吗,所以看道家千万不要误解它。
庄子的境界那真是了不得,我找其中一篇文章,我大致提一下,你们可以课下去看。第一篇文章《逍遥游》,西方有个词叫“自由”,咱们中国有个词叫“逍遥”——你们区别了吗?我自己主观的感受,我一听到自由这个词有点恐慌,我一听到逍遥,哎呀,感觉很美好,这就是不同民族文化境界呈现的不一样。《逍遥游》里边其中有两点(他的智慧很高),我只说两点,第一个他讲,一个人必须要“无所待”,比如大鹏鸟,在大海里边,有一种鱼叫鲲,这个鱼呀,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人生两百年——毛泽东),这么一个大鱼,展翅就可以变成大鹏,一飞九万里,有气象吧,往南飞,不到南极都不落下来,(好家伙,这个鸟,那是一般的鸟?)这时候,庄子说,这种鸟也没什么,因为这种鸟飞呀,离不开翅膀,如果这个鸟的翅膀你给它绞断了,两团肉,就飞不起来了,因为这种鸟有所待,必须依靠翅膀。列子御风而行,想到哪里就可以到哪里,(故宫,我们进不去,得买票了,中南海是真进不去,我有一次在长安街上走走,两个警察过来,你干嘛?我说我去找地铁口,他说那边有地铁口,为什么非往前边去,我说我在长安街上走走——很不信任我,我理解他的担心。)但是如果你会飞,那无所谓了,飞上去看看,无所谓了。都说了,列子多好呀,御风而行,你们以后可以省多少飞机票呀,对不对,哪天刮南风的时候,走咧,但是呢,庄子讲,这没什么,因为你这个状态,没风——列子正飞着呢,没风了,啪,掉下去了,这不成了交通事故了嘛,所以庄子讲,这都不行。真正的境界是“无所待”,讲那个处子,那个人的皮肤多好,哎呀,什么风呀,什么都不需要,在六和宇宙中间,随意空间、随意变化,那才叫真自由,叫“无所待”。哎呀,朋友们,有所待人就不逍遥,无所待才能逍遥,听懂了吗?这里边朋友们,极高的智慧,你们如果听明白以后,对你们的生活都是大有帮助。咱不讲高妙的道理,我也 不懂,我就讲实在的东西。什么叫“有所待”,什么叫“无所待”呢?杨仁山(谁知道杨仁山举举手),近代南京支那佛学院的创始人,这个人在清末,在老家与他夫人结婚以后,举案齐眉,互相尊重,但是没有感情,后来他与邻居家女孩感情非常好,清朝可以有妾,他就想把那个女孩娶过来,但是妾的地位很低,只能跟丫环一样,杨仁山觉得对不起这个女孩,他就想也把她当作妻子,(能理解他的意思吧)因为那个时候制度允许,这个时候他妈妈很厉害,大怒,告诉杨仁山,说现在你的妻子已经怀孕了,你娶两个妻子我不赞成,娶个妾可以,(那时候妈妈家长制很厉害)她说如果你的妻子生下男孩,你把念头给我取消,永不要给我提娶妻妾的事,如果你妻子生下女孩,你再娶一房妻子,我也许支持你。他妈妈做了这么一个表态,杨仁山就想好歹生个女孩吧,结果生下来是个男孩,她妈妈直接撂明了,说你永不要跟我提娶妻妾之事,好好地跟你的老婆过日子。他妈妈很好吧,关键是心里面的情魔生起来以后,杨仁山很难过,杨仁山非常痛苦,痛苦的以至于到了长江边上(你们不要多想啊,不要以为到江边上干嘛去了),老人家沉思去了,难受,特别难过,一个人陷入情网里边很难受,据说一天一言不发,“滚滚长江东逝水”在那看,看完了,哦,明白了一个道理,你想想朋友们,他痛苦的根在哪里呀?(爱情、执着,你们说的都没错)咱就说个老百姓简明易了的话,他痛苦在什么哪里?我说一个词好吧——没事找事,是不是这样?什么痛苦呀、挣扎呀、纠结呀、无奈呀、困境呀,纯粹是你找的,对不对?你心中无事,你看这个女性和芸芸众生的女性是一样的,象那个大和尚讲的,所有的女人都是你的母亲,你还有这种苦恼吗?所以朋友们,人就是犯贱,有时候人就是纯粹的没事找事,是不是这样,你仔细想想你自己的痛苦。有些人的痛苦老是哭天抢地,你哭什么?事找人的有,少!都是人找事!所以呀朋友们,你本来是无所待的,邻居女孩人家担水吃饭,人家嫁老公生孩子,跟你何干嘛,你自己非得“有所待”,非得把自己情感寄托在人家身上,只有得到她你才幸福,当你把你的情感寄托在这个女孩身上而得不到的时候,你的痛苦产生了,是这样吗?是不是你自己找的?反过来讲,你得到她了,你觉得就幸福了,大错特错!我告诉你,你以为得到幸福了吗?简单哈,那是一场苦难正上演呢。我看到我们政法大学有个女学生找心理老师去咨询,她谈了一个男朋友,她对这男孩特别好,给小男孩打饭,买小吃(上街看到凉皮也给男孩带回来一份,等在男生宿舍外边,寒风凛冽呀)、上图书馆占座(都知道占座位是一场剧烈的战斗),对这个男孩好吧。有一天,小男孩冷冷静静告诉她,“我找到了更合适的”,女孩这个痛苦呀,特别难受,见到我们心理学老师嚎啕大哭,“我不公平,凭什么呀,我对他那么好,他找到更合适的,凭什么呀!我不公平!”能理解这女孩的心吗?反正我不是心理咨询老师,我刚才那话如果心理咨询老师说出来恐怕都要气晕了,但是我要说真话,其实就是这个女孩纯粹的,你自己放弃了你自己的独立,是这样吗?你把你自己的幸福放在别人身上,你自己把你自己置于只有得到别人的肯定你才会幸福,你自己丧失了你的独立性,你自己“有所待”,你不苦谁苦?听懂了吗?有人在单位上,这次处长竞聘,我当不上处长我就得拚命我,我给领导送礼,我给同事拉选票,我一定当处长,他已经有所待了,听到了吗?他一旦处长当不上,哎呀,撕心裂肺的痛,送的礼恨不能要回去。朋友们,记住,有所待呀,如果你真是听了庄子这个话,什么处长呀、局长呀,什么这个、那个,对不起,本人就是逍遥,听懂了吗?我只是把我的事做好,给我当处长,我给你做的好好的,没问题;不让我当处长,我老老实实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兢兢业业,怎么样?处长与你何干呐?他怎么选,得到和失去,你都不痛苦,听懂了吧,这就是庄子讲的“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全世界的人都说我不对,我一点也不难过。)“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全世界的人说你漂亮,你一点也不自满;全世界都说你有能力,你一点也不骄傲。)说到这里以后呀,朋友们,这个《逍遥游》里面的“无所待”它是很厉害的。我建议在座的诸位,我别说很高的境界,我也没那么高的境界,我说给大家,你们在生活中间尽可能做到少的无所待,你就会幸福,你就会快乐,理解吗?比如说在北京,哎呀,没有150平米的房子我都没法过了——你就苦吧;没有三环以内的房子我都不叫北 京人——那你叫山顶洞人吧,所以朋友们,别这样,能理解吗?所以在生活上,在财这方面,无所待,给我一个月3000,谢谢谢谢,三万,谢谢谢谢,听懂了吗?给点钱,谢谢你,你尊重我;不给钱,没有关系,每天都快乐。所以大家以后,对官,什么局长处长,什么教授讲师,不要管这些,只做自己的事情,财色名食睡,都一样,少一点依赖,你就过得自然,就会过的潇洒,这个应该是很实际吧,没搞很玄的东西吧。我给大家说呀,尤其是现实中的一些情执,年轻人呀尤其要注意,人就容易把自己陷于苦难的深渊,本来是个独立的人,过的好好的,当哪一天和某个人相遇的时候,好家伙,有所待了,这都一次次的折磨和挣扎,好,朋友们,无所待,记住啊。
《逍遥游》还提了三句话,极高明,叫“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朋友们,这个话境界很高啊!我说给大家,我刚才那话,我觉得点了一个道理,我们说道家的境界要和某一个道家人物的境界区分开,因为象庄子这样的人,象老子这样的人,能说“至人无已”,你知道无已是什么?——没有我执啊!这个境界了不得啊。可不那么简单呐,“神人无功”这个功呀,功名利禄,外在的东西都不在意了。“圣人无名”,一个无已、无功、无名的人,我跟大家说,庄子讲过至人无梦,说一个人修到一定层次呀,连梦都没有了,下边给你讲个道教的人物,那是真人,你说那真人不做梦,他做梦吗?他做梦是干嘛去了?我待会说给你,好,《逍遥游》,说清楚了吧。这个道理大家体会一下,去读啊。
《齐物论》讲了个庄周梦蝶,啥叫“齐物论”呀,朋友们,我问大家,好和坏,是有区别的还是统一的?还有高和矮、美和丑、水和火等等,我告诉你,朋友们,你看起来有区别——人和动物、物质和精神,实际上朋友们,它是一体的——齐物论,听懂这话的含义了吗?我们看起来,书是书,桌子是桌子,话筒是话筒,杯子是杯子,人是人,都不一样吧,如果你能看到它们都是一样的,在这个层次上,(这是个什么层次?)——山河大地是如来。我不能简单的拿着佛教和道教去比,但是庄子这里边境界很高。庄子梦蝶里边,人和蝴蝶,是不是我们看到的不一样呀,人和动物怎么能一样呢,庄周变成蝴蝶了,翩翩齐飞,后来又成了庄周了,他就想,我到底现在是蝴蝶变成了庄周呢,还是我庄周刚才变成了蝴蝶呢?你说说朋友们,我读历史,有人讲,哦,庄子做了个梦,(庄周梦蝶的故事谁听说过?举举手,你们都听说过吧)你说它是个什么故事?听听啊,我给你读读:“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最后一句话,庄子讲,“此之为物化”,是做梦吗?老人家从这个状态进到那个状态,“物化”。你们看那个《地藏王菩萨本愿经》吗?看过这经吗?这经是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讲的,忉利天是二十八层天里的第二层天,它跟我们这个空间是不一样的,知道吧朋友们,老人家在那里讲的,你说释迦牟尼佛他怎么去的呢?庄周梦蝶告诉你“此之谓物化”,我没那么高的境界,我只是希望大家下面求教一些人,“物化”什么意思呀?难道庄周就做了梦成蝴蝶了吗?还是庄周真成了蝴蝶,变成了另外一个物质形态?翩翩然说回来就回来,好好想一下。
第三篇文章《养生主》,这篇文章里面最有名的故事叫“庖丁解牛”,讲的好,一个懂道的人,(当然我们不赞成杀生啊)庖丁解牛的时候怎么解呀,“目无全牛”,咱们一般人瞪着眼看牛,人家不用看,刀子到牛那里,什么地方是骨头节、什么地方该转弯,什么地方一别,咔吧,开了,刀子用了十多年,锋利无比,那些二百五宰牛呀,一把刀子一个牛就已经卷刃了,所以当时有人就赞叹,说“技近乎于道矣”,艺术精通到极致,就与道相应,其实这里边讲的东西,是“顺乎自然”,我们养生也是这样,养生喜欢自然,朋友们,你知道北京开始有“非典”是什么季节?春天吧,我当时带的一个学生,女学生,福建人,春天本来有非典,我特别紧张,因为我当班主任,(学生出了事我得跟着去),结果这小女孩春天为了爱美,在过早的季节穿了个 短裙,结果感冒了,我得送她去医院呀,我到昌平区医院一看,整个医院空无一人,每一个人都穿着“太空服”,(人家医生保护的很好),只有我一个农民工的服装,进去了,那个医生训的我都睁不开眼,他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你不怕死,我们都怕死呀,他说你这副装束这种时候就敢到医院来?他不说还好,他不说我摇摇摆摆就出来了,他一说当时吓的我激灵一下子,都要出不来了,我一下子恐怖起来了,但是因为那个女生在那里,后来证明她就是普通的感冒,我得感谢她——一星期没上班,我跟我们单位领导讲,我说我不能上班了,我到那个场合去了以后,万一有病菌传染给你们怎么办?他说好,你赶紧在家歇着,啊,我觉得皆大欢喜,但我的精神煎熬了我一星期呀,老是觉得别发烧,每天量一量,(我把那个女生也说了一顿)我讲这个故事本身呀,季节,什么叫顺其自然,养生也是这样,我不懂呀,我别装内行,我就说个简单道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在生活这个空间里,你的饮食,你的休息,你和大道,和这个宇宙,和生活的空间是相应的,比如春天,由于季节转换的时候,穿的厚一点,不要突然就暴露在自然下面,(包了一冬天了,理解吧朋友们,对你的身体好。)当然了,你说我为了爱美,为了美,这就是你的妄心,理解吧,为了那个妄心而违背了自然,你要付出代价,这是道家所不允许的,道家只是不讲随着妄心走,而让你无为,讲用这个真心去体会大道,随着大道走,叫顺其自然,也叫道法自然。
还有一篇文章,叫《人间世》,《人间世》记住一个词,朋友们,叫“心宅”,你回去仔细查,心宅的境界其实就是修行的境界,就是禅宗、佛教里边修行的境界。还有《大宗师》,大宗师讲的就是真人,送大家一句话,庄子讲的特别好,叫做“有真人才有真知”,听懂了吗?一个人只有你达到真人的这个层次,你才能是真知,所以象我这种人讲的课都不是真知,如果说有些话还有道理,都是借了圣贤的光,借了大德的光,说说一些东西,因为一个人只有自己是真人,才能有真知。什么是真人呢?你们好好读《大宗师》,咱们经常说真人,你们好好体会,它其中讲(我说几句话,你们体会体会),“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做梦吗你们?做梦那不是真人呐,说我不做梦了,祝贺你,也可能是真人,也可能是做梦忘掉了。“其觉无忧”睡醒了没有任何忧虑,直心是道场,平常心是道,自然而然,“泰山崩于前,猛虎断于后”,对不起,平平静静,听懂了吧,“其食不甘”,吃饭什么甜呀,香呀,没感觉,对境不生心,饥来睡觉困来眠,哎呀,这个境界可是不得了。咱们有分别,吃饭没有香味?咱们不是,你看现在朋友们,你买个衣服挑半天,好家伙,好好的分别一番,吃饭的时候这个饭店好好的分别一番,吃个冰淇淋,跟张家比跟李家比,吃着麦当劳想着肯德基,好好你厉害,实际上人家说“其食不甘”没有分别,就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已,厉害吧,养这个色身,理解吧朋友们。下面再讲,他说“其息深深”,呼吸很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真人呼吸从脚后跟,(脚后跟怎么呼吸呀,不是)是你那团真气呀一直从鼻腔贯穿到你脚后跟,咱们一般人呼吸的时候,用肺,道家练气的时候,用丹田(肚脐下面3寸),当大家用小腹部呼吸的时候,你不用故意,自然就是小腹部,我告诉你,你已经不是一般人了。所以你以后检验一个是不是一般人的时候,你就摸摸他小肚子,看他是不是用那儿呼吸,小腹部呼吸呀已经不是一般人了,当然了,你说全身毛孔都可以呼吸,一直到脚后跟,好家伙,“真人之息以踵”,而众生不行。老百姓呼吸很快,仿佛那个气只到这里(胸腔),这种人容易生气,容易着急,说几句话都已经跟你急。一个呼吸到小腹部的人,气定才能神闲,别人都快气死了,他在那里长出一口气,再说一句“你说啥?”所以朋友们,这都是境界。我说这话对你们很有实际的帮助,理解吧。平常做这个调呼吸呀,就可以往下拉,往小腹部那里拉你的肺,开始有意识的,如果没意识仍然能从这里呼吸,对你的修养都是有 好处的。
好了,讲真人还讲了很多,时间不够。在《大宗师》里面讲了一个“坐忘”,好好读读什么叫坐忘,讲的颜回的修养。庄子借颜回的话来表述他的境界,你们去查查。《应帝王》,就是懂得道家的境界,知道怎么做统治者。你们听说这个故事叫“浑沌”,知道吗?南帝和北帝,中间的一个人叫浑沌,浑沌的脸上跟烧饼一样,没七孔,就一团面。南帝、北帝和浑沌在一起玩,有一天吃饭,推杯换盏,南帝北帝一看,说老兄呀,你这多难受呀,我们在一起喝酒这么畅快,你看你这一层皮啥也没有,不行,给你凿凿,我吃你也得吃嘛。给他凿,结果七孔还没有凿完,浑沌流血而死。好心办了坏事,违背了天性,这其实还是讲人要顺道而为。他的道,他自己的本性就是不用吃,你非得以“我”——我有七孔,我吃你也得吃,这就不对了。就象我们山东鲁国的一个鲁侯养鸟,从大海边刮来一只鸟,他特喜欢这只鸟,他就养这只鸟,你知道怎么养?——给它喝酒,说要把这个鸟养好,那不得整天给它喝酒吃肉呀,每天都给鸟嘴里灌点酒喝,结果几天鸟就死了,他不是按照鸟的生活规律养鸟,而是拿着人的想当然去养鸟。所以朋友们,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痛苦都是拿着自己去看别人,这就叫“我执”。有这样的特点吧。你比如有的男孩和女孩逛街,一等等三小时不出来,气坏了,怎么能这样!那我告诉你,你不是女人哦,你要是女人,可能你五小时不出来哦。所以说,朋友们,一个人真正把“我执”放下来了,你说逛三小时出来了,说对不起,让你等时间太长了,——不介意,没关系,这就关系容易处,是不是?对方还很感恩。如果出来了,“啊,你怎么能这样?”,好,那我找个愿意等的,这爱情不就危机了吗?说到这里以后呀,不要拿着“我”去看别人。理解吧,朋友们,这个时候你处处生活里边很和谐。我一个导师,他有一个男孩,穿的裤子有70多个兜,(小布袋,当然没那么夸张啊),就那个裤子旁边呀一个一个小布袋,裤子都那么大一个裤筒,他就说他儿子,他说你这个裤子要多难看有多难看,他说这么多口袋你有用吗?他儿子说了三个字:“我喜欢”,他爸爸开始还说他,后来,好,你喜欢,再也不说话了。他爸爸没读过庄子,如果读过庄子呀,你不要拿着四五十岁人的心,那个“我”去看十七八岁,理解吗?两三岁、五六岁的小孩特别喜欢奥特曼,你说象我们这把年纪如果老是抱着奥特曼不放,这肯定是弱智儿童,没长大。说到这里以后,朋友们记住了,这里边《应帝王》讲浑沌的故事,听起来实际上我们不要说多高的境界,实际上故事你听懂了,你把这些智慧反映在你的生活里边,你就比别人聪明,你的心都变得心平气和,你的人际关系都会变得很和谐,是这样吧,这就是学哲学的好处。
下边再看《知北游》,这里边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其中,东郭问庄子,什么是道,庄子就说了,什么是道呀,道无处不在,哪里都有。“到底在哪里呀?”,庄子讲“在蚂蚁那里”。东郭一听,哎呀,你说的道怎么能在蚂蚁那里,庄子说 “在瓦土堆里”,东郭一听,好家伙,怎么又低了,“你怎么说的越来越低呀?”,庄子大喝一声,“在屎尿里”。东郭一句话不敢说了,不敢再问了。我给大家说一句话,道在哪里,实际上,道在哪里,哪里都是道啊。心中有道,哪里都有道,道不远人。所以庄子他说哪里都是道,处处皆道,举手抬足都是道,理解吧,他的境界。对东郭这种人,就是一个执著的人,又有各种执著,对“相”也执著,他以为那个道应该在庙堂之高,你说在屎尿里边,他不爱听,屎尿上到地里边,滋养了庄稼,咱们吃的庄稼才好吃呀,你吃的那个小麦、面、大米好吃,那就是有机肥呀,你听了以后很难过,其实没什么,话说开了,大道(就是这样)。
第三个问题,我们讲一下“道教”。
我简单说一下,道教是以道家的这些经典当作纲要或model,按照这个经典去做,形成一个有偶像(比如说老子是太上老君,庄子是南华真人),有了怎么去做,成立了组织,这就是形成一个宗教,我们称它为道教。道教从经典上来讲,就是老子和庄子,但是在老子和庄子之后,真正形成道教组织的,是东汉末年张道陵,据说是张良的第八十孙,(张良是“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的那个人)。张道陵他修到什么层次,修到了别人看着他在河里划船(在船上),但是分分明明他同时又在屋里和人喝茶聊天,你怎么解呀,比如在座的你们在这听着课,办公室里边还加着班呢,父母身边你陪他聊天呢,海南岛那儿旅游呢、嵩山那里拜佛呢,都是你,这怎么解呀?张道陵,历史记载呀(你可以当作故事,我话放在这里呀,我现在讲的那个庄子与蝴蝶,现在有点知道了吧,是做梦吗?)所以我告诉诸位,道家的这点和佛教比,我给大家说,不算什么,你就知道佛家的层次还更高妙。这是张道陵,他创立的是“天师道”。你们看过《水浒传》吧,水浒传的起因就是天师道的那些天师,把天罡地煞星的那一团气压在了龙虎山上,不要让人打开,一打开这团气,散到人间投胎以后就得闹事,就一个叫洪太尉的,他就好奇,我就非看看不可,打开一看,一团气出去,一百零八将,后来闹了一团事,这就讲天师道的一个天师。张道陵成立天师道以后,他后来每一代天师都是他的子孙往下传。张道陵的儿(孙)子叫张鲁,看三国演义知道张鲁吧,“五斗米教”知道吧,就是谁要加入道教,修道,都要交五斗米,(都如同你们要成为孔子的学生,在孔子时代,孔子讲,只要送点干肉,我就收。你送个大衣还更收了。老人家不是爱财,跟那一点关系都没有,老人家要的是你从心灵上懂得尊重老师,这是古代的一些做法。)也就是从张道陵那个时候,道家哲学就由文本走向了组织,就有组织了,这个时候真正意义的道教才开始形成,听懂了吧我说的意思。后来在晋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葛洪,道家有个特点,不仅强调修自己的心,还要修身,所以道家的大师都是医生,如孙思邈,药王呀,他们都是非常懂医学的。葛洪炼丹炼的好,医学也修的好,而且这种人都预知时至,临走的时候,什么时候走,都很清楚,走了以后空气里有异香,多少天尸体不腐烂,这都历史有记载的,我不乱说。从开始炼外丹,比较重自己的色身,后来到了苏玄朗的时候,在隋代的时候有个道士,他就特别强调内修,又重视内修,又重视外修,合起来一个词叫内外双修,(我们夸一个男孩女孩,尤其是女生,内外双修,说一个人不仅素质好,气象也美丽)在苏玄朗之前,比如葛洪呀,苟前之呀、魏伯阳呀,很多道士都是炼丹的,其中在东汉时期有一个道士叫魏伯阳,我给大家讲一下这个人,让你启发启发。他自己炼丹,炼了几年,终于炼成了。他带了三个学生,炼成以后呢,他给他三个学生讲,他说炼的这个丹呀,咱们先别吃,喂喂动物看看丹怎么样,先喂小狗,小狗吃了随后就死了,学生吓的不行,学生问老师你这几个丹粒打算怎么用呀?他说我既然炼了那么多年了,就是死我也得吃呀,我必须得付出这个代价,他拿起来就吃了,果不其然,躺在那里死了,这三个学生一看,你猜怎么样?有个学生特聪明,他说我们老师不是一般人呐,他死我都不相信,不那么简单,他跟那两个讲,老师吃我也吃,他也吃了,也口吐白沫,也躺那儿死了。那两个学生想,幸亏没吃,赶紧走了。你猜怎么样,隔了几天,有一个人专门找到这两个学生,说你老师和你师兄让我给你们捎一封信,老人家在冉冉升天的时候交给我,魏伯阳告诉他,这个仙丹就是仙丹,我只是看看你的心,你说这两个学生什么感觉呀?后悔死了!你们又当成听故事,这可不是故事,佛经里面《维摩诘经》,维摩诘拿着一碗米饭,告诉跟着释迦牟尼佛来的他的学生,说了一句话,说你的老师下地狱,你敢不敢下?如果你敢下,我给你这碗饭,如果不敢下,这碗饭…饿着(吃不上)。你懂这话的意思吗?我们都是普通人,如果说你们在生活中间遇到了真正的高僧大德,真正的明师,听好了,真心的跟着人家做,不要生疑心,好好做。当然我说的是真的(大德),如果不是个明师,你跟错了,那是你自己的事情。魏伯 阳就是,给学生一个惨痛的教训,想当神仙吗?跟我走。所以说有一个人,妙高禅师,在雪窦寺坐着闭关的时候,一下子从山峰上栽下悬崖,平时念佛不敢说,就在那个快要死的时候急念“阿弥陀佛”,就这一声过后,韦驮菩萨直接把他托上去,那一念是真的,一点都不是假的,平常叨叨叨叨,不知脑袋想什么。所以朋友们,人呀,真心太重要了!好了,朋友们,你们遇到了真正的大师、真理,一定要好好的学!那些话都是真的。
在隋朝的时候,苏玄朗这个道士已经提出内外双修,要侧重内修了,养自己的圣胎,你可能要问了,什么叫“养自己的圣胎”呀?你们以后找到一些有修行的人,告诉你什么叫圣胎。到了唐朝以后,是五代十国,出了一个高人,叫陈抟,陈抟这个道士我告诉你呀,从小就知道自以为要当皇帝的,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五代十国时中国很乱,老百姓陷于水火之中,但是当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知道吧,陈抟知道这事高兴的从驴子身上掉到地上,哈哈大笑,哎呀,我终于可以不当皇帝了,天下从此以后有几百年的太平了。有一次,他和赵匡胤、赵光交和赵普三人一起吃饭,那个赵普一屁股坐在主位上,陈抟拉着赵普坐在下席的位置上,说,你老老实实的在这呆着,你不过是紫微星座的一个小星座而已,他把赵匡胤扶到正座上,非你莫属,听懂了吗?后来,陈抟在战乱的时候,在赵匡胤小的时候,他妈妈带着哥俩去逃荒,两个筐,前面担着赵匡胤,后面担着赵光义,(他兄弟俩,其实是两个皇帝),当时陈抟看到了,就跟他妈妈讲,你好好的照顾这两个孩子,你可照顾好了把这两个孩子,在坐的你们不知有没有这个福气,也去担筐担两个皇帝。我讲这些事情本身呀,这都是道教里边的人物陈抟的(故事),陈抟曾经在五代(梁唐晋汉周),有一个叫唐明宗,亲自派诏,把陈抟诏到宫里,说你这人境界如何呀,就让一些美女呀晚上去陪着他,你想想,不能要呀,陈抟笑笑,没事,来吧,别人想,这怎么回事呀?第二天,唐明宗问这些个美女,昨天晚上发生什么事呀?美女讲陈先生喝完酒以后呀,倒头就睡,五更的时候才睡醒,醒了以后,陈先生告诉我们,说你们这几个女孩不容易,我送给你们一首诗,算做礼物,然后就走了,让我们把诗交给皇帝,这个诗是这样的,“雪为肌体玉为腮,多谢君王送得来。处士不兴巫峡梦,空烦神女下阳台”,其实人家修到这个层次呀,实际上整个色身都已经转了,对这些东西压根都没有什么。所以,说到这里呀,道家的境界,他们到这个层次你会发现,淫欲对他们来讲已经不是问题,咱们一般人,你送来以后,在那个场合里,哪怕一晚上什么没发生,心里面做了一晚上剧烈的斗争,事后可能还后悔,说我怎么那么傻,但是人家在哪里什么都没有,就象日本的谈山和尚过河(你们都知道这个公案,是吧),有一个女孩过河过不去了,大和尚啥也不说,抱起女孩就过河了,那你说夏天有肌肤之亲,人家大和尚没这感觉,但是小和尚是想抱,师兄在旁边不好意思抱,不抱吧,还后悔,难受,过去半天了,心里很疑惑问师兄,你告诉我们不近女色,你老人家见了女色可不客气呀,大和尚哈哈大笑,说我怀里的女人早就放下了,你心里的女人念念不忘,这就是境界,能理解吧朋友们。你看陈抟老祖有这个境界,不为所动。说到这里以后呢,赵匡胤去逝以后,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就是宋太宗,宋太宗当了二十年皇帝,谁来当皇太子呀,他不知道,这个时候,陈抟过来了,他问陈抟,我们下一代谁来当啊?陈抟笑笑,你有个儿子叫襄王,来往于襄王门前的都有将相之相(在你儿子襄王门口来往的人都将相的气相),听懂了吗?赵光义知道了吧,将来辅佐襄王的人都当将相,那这个儿子肯定当皇帝,这个时候他想修神仙,他想当神仙,觉得神仙很不错,因为陈抟老祖活了一百多岁,他觉得不错,陈抟说了一句话,你们听听(道教特别高明),他说,你这样的帝王应该守你帝王的本份,你做为人间的王,紫微星下凡,你应该守着你的位置,守你的本份,老老实实的把你的皇帝的位置经营好,勤政爱民,让老百姓纯朴,让社会 讲求公平正义,这个时候歌舞升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你做到这一点就是你皇帝应该做的,你如果不守你的本份,站着皇帝的位置还想成什么神仙,对不起,你路走错了,听懂这话了吧,道家它讲的是非常好。
下面一个人物我讲一下王重阳,他创立的全真教,他在道教的历史上提出一个口号叫“三教合一”,听懂了吧,你们以后要注意,在中国文化这几大家里边,王重阳提出三教合一,他提出道教读《道德经》、读《孝经》、还必须读《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所以你们知道道教层次之高,它吸取了谁的智慧呀,佛法的智慧。王重阳还讲,人人皆有智慧,只是你自己颠倒梦想把你的智慧丢掉了,所以每一个人只有把那个本性找出来,恢复你的法身,你才算修行成功了,这都是佛教的话,这都是王重阳讲的,关于怎么降伏其心、什么叫圣人之道、怎么才能超越三界、怎么养身,王重阳都有自己的说法,王重阳提出三教合一呀,我给大家说一句话,这个境界,实际上大家会看到,佛教的智慧,我早就跟大家说过,佛教是儒释道三家里边最高的智慧,无论儒家和道家都吸取了它的智慧,能理解吧。
最后一个人说一下邱处机,他是全真教王重阳的大弟子,你知道他起多大作用,(他是我们山东人,王重阳后来也在我们山东当地传教),邱处机不远万里去见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铁蹄下面因为邱处机少杀了多少人,道教的功劳是很大的,大家以后要升起一个非常尊敬道教的心。当时很奇怪,(成吉思汗)特别迷恋他,(都说别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迷恋邱处机是对的,称邱处机为“邱神仙”。有一次骑马的时候,成吉思汗摔伤了,邱处机不客气,他说你这个人太好杀,杀生呀,到处征伐,上天让你摔就是给你一个警告,如果你不听,恐怕有更大的灾难。一般的人可能把这个道士的头都砍了,但是成吉思汗非常信任,马上就忏悔,他说我做的不对,从那以后,他的政策里边,少杀了好多,其中邱处机给成吉思汗讲怎么当神仙,说我们人有这个肉身,早晚有一天,少不了一死,成住坏空,(这又是谁的话?佛教的话)你都丢不了。但是你当皇帝,只要守你的本份,老老实实,勤政爱民,把皇帝当好,对这个时代,对老百姓讲求仁爱,行仁政,你将来一样升天,你做神仙没有问题。他说你皇帝平常修自己的内修,练自己的心性,外边广做善事,身在宫门好修行,(能理解吧朋友们,比如你做最高人民法院的院长,你想想你可以给多少人求公平呀)只要你这样外修阴德,内修心性,将来升天做神仙没有问题,你不要在这个肉身上下功夫,这个东西早晚要丢,听明白这个道理了吧,道家到这里呀,吸收了很多佛学的智慧,已经是很高明了。
第四个问题,道家文化的意义
1、道家对我们的境界,(什么叫境界呀,朋友们)它让我们看淡一些东西。憨山大师讲“不读老庄不能忘世”,老是想着什么财色名食睡,想着什么金钱呀、荣誉呀、地位呀,我告诉你,道家你读读庄子,没意思,死了之后谁也带不走,确实是这样。读老庄有这个境界,懂得逍遥,懂得无所待,它让我们人格完善,一个人无所为,不随着妄心走,随着真心走,他就有人格,他就能达到“止于至善”,他就可以做到“亲民”;
2、它的医学和修身
他的医学方面,包括孙思邈等等,道家的很多道士都是医学的大师,对中华民族的医学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它的文学
你们读读唐诗宋词,道家的那些文学对中国人影响深远,有时候我们哪一天,夕阳西下,对酒当歌,也是一种很惬意的生活。人与人之间很多名名利利、熙熙攘攘、劳烦心神,读读道家的文化,不失为一种让心灵放松的很好的东西。说到这里,我们从什么是道家、道家的两本经典、道教的几个人物以及今天道家的意义,给大家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好,到此结束,谢谢诸位。
第四篇:道家哲学中的人生智慧
道家哲学中的人生智慧
2008年4月13日
李
霞
所谓人生,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和生死。一个人是否拥有人生智慧,决定了他将怎样度过一生。从前有一个人,胡里胡涂地度过了一生,死后到阎王爷那里报到。阎王爷查了好几遍,发现他一生几乎没做过什么值得称道的好事,坏事倒是做了不少,便说:“既然你的一生是这么度过的,我只好把你打发到痛苦的境界里去了。”这人不服,说“这很不公平!我活着的时候,没人告诉我应该怎样生活呀!”阎王爷说:“不对,我曾经三次派人给你传信,叫你珍惜生命,多做好事。”那个人说:“我没看见呀!”阎王爷说:“不会的!你应该看见一个人由年轻变成衰老的模样,这是我派往人间的第一个使者,他告诉你人会变老;第二个使者想必你也见过,他为病痛所折磨,痛苦不已,这个使者告诉你人会生病;第三个使者你也见过,他两眼紧闭,面如灰土,这个使者告诉你人会死去。”那人听后默然无语。是的,衰老、疾病、死亡就是阎王爷派往人间告诉我们生命普遍规律的使者。这个无情的事实时刻提醒着我们: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又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事实上,无论是思想家还是普通人都不可避免地要思考这个问题,只是人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广度、深度和高度不同而已。那么,作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道家是如何思考人生的呢?在道家主要典籍《老子》、《庄子》、《淮南子》等著作中,又为我们提供了那些人生智慧呢?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的问题。
一、立足天道、参透人生的思想智慧
道家的人生智慧首先表现在其观察问题的深度、高度和广度远远超出常人,拥有一种立足天道、参透人生的思想智慧。
茫茫宇宙,芸芸众生,我们的生命从何而来?我们应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人生问题,古代先哲进行了苦苦的探索。儒家认为,人的生死存亡以及富贵贫贱都是由命运决定的,所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与此不同,道家对人类生命以及宇宙万物的根源有着执着的追求,并以极其广博的视野将人的生命放在无限的时空中来思考。思考的结果是,道家认为人的生命是道生、德成、气化的结果。就是说,生命产生的终极根源是“道”,生命存在的现实根据是“德”,生命形成的内在机制是“气”。道家所说的“道”是宇宙间终极性的存在,他们认为宇宙万物包括生命现象均根源于此;道家所说的“德”不同于儒家所说的道德、品德之德,而是指人类从宇宙总根源“道”那里所获得的构成自身本质属性的内在特质;“气”被古代思想家看作是构成人和万物的基本元素,古人认为人的生命是阴阳二气变化的结果。对于生命的形成过程,《老子》的观点是:“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这是将生命的形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道”这一生命总根源发挥其生命力从而形成生命的潜能;第二阶段是“道”的生命力开始转化为具体生命体的内在特质即“德”; 第三阶段是生命内在特质“德”与物质因素相结合,形成形体;最后,生命体通过其所处的环境“势”来完成其生命的形成,成就具有社会内涵的现实生命。庄子同样将生命看作是道生、德成、气化的结果。《庄子·至乐》篇讲了一个“庄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的好朋友惠施前去吊唁。谁知当惠施见到庄子时,庄子却正在盘着腿、敲着盆、唱着歌。惠施十分生气,说“你妻子陪伴你几十年,为你生儿育女,现在她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还敲着盆,唱着歌,这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样的。妻子刚死的时候,我也很伤心。但考察人的由来,一开始并没有什么生命;不仅没有生命,而且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没有气息。宇宙万物都是由根源性的力量“道”产生的。当大道从无气息转化而为有气息、又从有气息转化为有形体、再从有形体转化为有生命的时候,人就出生了;而当大道从生命的形态转化为无生命、无形体、无气息的时候,人也就消亡了。人的生命从生到死的变化犹如春夏秋冬四时更替一样,都是大道循环往复的表现,有什么可悲伤的呢!为死而悲,那是不懂自然规律的表现,所以妻子死了,我不哭泣。”在这里,庄子将生命的形成放在宇宙万物产生的宏阔视野和全过程来考察,表现出了一种极其理性的态度。
道家这种立足天道、参透人生的思想智慧给我们一种启示:我们要学会站在高处看问题,学会跳出问题之外看问题。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深、看得透。历史上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认为道家重天道、轻人道,重自然、轻人生。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实际上,道家既重天道,也重人道,既重自然,也重人生;只是他们没有像儒家那样就人道论人道、就人生论人生,而是将人道、人生问题的研究引向了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将大自然作为参照系,从自然与人生、天道与人道的相互观照中去看待和思考社会人生问题。正因为道家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是站在宇宙本体论的高度,他们才能提出一套深遂的人生智慧,生存智慧、生活智慧、生死智慧和生命智慧,以下逐一介绍。
二、珍重生命、淡泊名利的生存智慧
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这是每个人来到人间以后都会遇到的一个现实问题。要解决如何对待生命这样一个实践问题,首先就必须解决如何看待生命的价值这样一个理论问题。只有珍重生命的价值,才能善待生命的存在,进而才能在遇到任何困难和挫折时都能好好地生存下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都高度重视人的生命价值,但两者思考问题的着眼点不同。儒家着重用道德尺度,从人与动物乃至自然万物的区别中来衡量人的生命价值;道家则着重从人与自然的联系中来确立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来衡量生命本身所固有的价值。道家从两个层次上高度肯定了人的生命价值:
第一,道家从抽象的意义上肯定了人类生命的价值。人作为万物中的一类,在宇宙万物中居于什么地位?其生命有什么价值?老子的回答是:“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是说,宇宙中有四种伟大的存在:道、天、地、人。就是说,“人”是万物中最伟大的存在之一,因此他的存在非常有价值。老子的“四大”学说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高扬了人类生命的价值。此后,庄子提出了“天人并生”的思想,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同根同源,都根源于“道”,来源于“道” 2 的每一种存在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
第二,道家从具体的意义上肯定了个体生命的价值。道家思想有一种强烈的“重身”、“贵生”倾向。《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在他看来,只有对“身”构成威胁的才是大患,对其它方面如功名利禄等构成威胁的均不足以称为大患,因为这些均是身外之物,得失与否,与生命本身无关。这反映出老子是以“身”即生命作为衡量得失的唯一尺度。庄子同样十分看重人的个体生命,当时普遍存在着重物轻身的人生追求,用庄子的话说,就是“天下尽殉也”:“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庄子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种以身殉物、为追求身外之物而不惜牺牲性命的价值取向是极不可取的,人若连生命都没有了,身外之物又有何用?《淮南子》继承了老庄重身贵生的思想,提出了“大己而小天下”的观点,认为只有生命本身才是最值得珍贵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得其得者”,即得到他最应该得到的东西。而所谓最应该得到的东西,不是指富贵权势,不是指生活享受,而是指守住生命之本,拥有和谐的生命状态。在“我身”(即我的生命)与天下万物的比较中,作者认为“我身”是第一位的,天下万物与我的关系取决于我能否拥有“我身”,只有拥有了“我身”,天下万物对“我”才有意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看重的往往是名利二字,人人都想追求功名利禄,但正如文人们所感叹的那样:“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们纵然拥有了功名利禄,至多也不过数十年而已,何况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需费尽心机、用尽心力,乃至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所得与所失之间,表面上看可能是前者大于后者,但实际上所得者为“末”,所失者为“本”,是本末倒置。道家对这个问题看得很透。《庄子•列御寇》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去拜见宋王,宋王赐给他十辆车子。他用这十辆车子向庄子炫耀。庄子说:“河边有户人家很穷,这家人的儿子潜入深渊,摸到一颗价值千金的珠子。父亲知道后,让儿子拿石头把它砸了。因为像这样珍贵的珠子,一定是长在九重深渊中黑龙的下巴底下。儿子能得到这颗珠子,肯定是碰上黑龙正在打瞌睡。倘若黑龙醒着,这个儿子还能剩下一根头发吗?”庄子借此发挥说:“政治的深不可测决非只是九重深渊,宋王的凶狠也不仅仅是一条黑龙。你能得到十辆车子,一定是碰上他正在打瞌睡;倘若宋王是醒着的,你早就粉身碎骨了!”这个故事意在说明,身外之物再珍贵,也不能与生命本身的价值相比。《淮南子》作者则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方来说明这个问题:高贵的地位和丰厚的利禄是一般人所贪求的,但假如让某人左手拿着代表最高权位的天下版图,而用右手刎颈自杀,会有人愿意吗?恐怕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不肯这么做。由此可见,生命比权位更重要。
道家对生命的看重,并不仅仅是对肉体生命的看重,更包括对精神生命的看重,这就是强调要维护人性尊严和人格独立,当外在名利与人的尊严发生突出时,应舍弃前者而保全后者。《庄子》一书中讲了 很多讽刺性的故事,用来讽刺那些为求荣华富贵而丧失人格的人,其中有一个故事是用来讽刺他的老同学曹商的。庄子有个同学叫曹商,这个人非常贪婪、势利,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择手段,经常用自己通过卑下的手段而得到的东西去嘲讽庄子,结果却被庄子讽刺得无地自容。曹商很善于巴结秦王,一次,宋王给了他几辆车子作报酬,派他出使秦国。到了秦国后,他又千方百计地讨得秦王的喜心,秦王赐给了他一百辆车子。曹商非常得意,跑到庄子那里挖苦说;“住在偏僻的小巷里,靠打 3 草鞋维持生存,饿得面黄肌瘦,这是我做不到的事;与万乘大国的君主见上一面,就能得到一百辆车子,这才是我的本事。”庄子说;“我听说秦王有病请医生,替他破脓穿疖的可以得到一辆车,替他舔干痔疮的可以得到五辆车。治的病越是肮脏卑下的地方,得到的车子就越多。你难得是帮他治疗好了痔疮吗?不然怎么会得到这么多车子呢?”说得曹商面红耳赤。这个故事意在说明,人作为一种有人格、有尊严的生命,应该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荣华富贵固然好,但人格、尊严更重要;物质享乐固然好,但精神高洁更重要。人对荣华富贵的贪图如果到了不择手段、不讲人格、不顾尊严的程度,那他同行尸走肉也就没有什么两样了。
三、顺应自然、恬淡无累的生活智慧
(一)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道家力图从宇宙的根源处来寻找人类安身立命的基础,老子提出了“法自然”的生活态度。所谓法自然,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顺应自然。道家所谓“顺应自然”并非指随心所欲、按照人的本能生活,而是主张在日常行事中保持一颗本然率真之心、从容平常之心和遇事随缘之心。
所谓“本然率真之心”,就是指没有矫揉与做作、亦无伪装与欺诈的自然真心,类似于我们所说的“童心”。人来到人世,原本都有一颗童心,言行举止都表现出天真之情和率直之性。但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们一点一滴地接受着社会环境和成人意识的熏陶,其孩童之心被漫漫裹上一层层外衣,渐渐变得隐蔽、曲折、虚伪和世故。其实,天真比世故更可爱,儿童的可爱首先就在于其天真烂漫、心灵透明。同样,率直较虚伪更难得,人间的真诚与率直密不可分,与虚伪则是两相对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一个人要变得成熟世故并非难事,而要保持一颗率真之心则非易事。惟其不易,老子才万分留恋人类的“赤子之心”,庄子才提倡“率性自然”。
所谓“从容平常之心”,就是在遇到任何情况和境遇时都能保持一种从容平常的心态。人生在世,不管是达官权贵还是平民百姓,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许多的人和事,都或多或少地要经历一些人生变故。人总是有喜怒哀乐之情,喜得而恶失、喜宠而恶辱、喜誉而恶毁,乃是人之常情;得意便忘形、失意便沮丧,遇宠则骄、遇辱则怒,亦是心之常态。但正如老子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人生总是祸福相依、得失相伴、苦乐相随,纯粹的“得”与纯粹的“失”、永恒的“福”与永恒的“祸”、绝对的“乐”与绝对的“苦”都是不存在的。明白了这一道理之后,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人和事、不管遇到何种的境遇,都应保持一种从容平常的心态。保持从容平常之心,就是要像道家所提倡的那样,做到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做到宠辱不惊、毁誉置外。一个人只有时时保持一颗从容平常之心,方能以不变应万变,做自己的主人而非世事的奴隶。
所谓“遇事随缘之心”,这里的“缘”是指因缘、机缘,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缘”则是三者俱含,既代表天时(时机、机遇),亦代表地利和人和(环境、境遇)。遇事随缘并非指随波逐流或消极应世,而是指理性地对待外在境遇,根据客观机缘采取相应的态度,能行则行,该止则止;可进则进,需退则退;该担当时则能两肩挑重任,该放下时亦可无事一 4 身轻。每个人来到人间,都会拥有一些东西,或是财富、或是职位、或是荣誉、或是情感,并且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东西都或多或少地同时拥有。但我们要清楚,自己之所以能拥有这些东西,是因为自己遇到了特定的“缘”。然而,世间的因缘并非一成不变,人世间的法则并非象自然界的规律那样客观永恒。当我们于此时此地遇到某种因缘时,我们就能成就某些事、就能拥有某些东西;而当我们于彼时彼地失去这些因缘时,就会失去这些东西。所以,对于已经拥有者,我们应倍加珍惜;对于已经失去者,我们则应轻松放开。人的一生,遇事上千,行程过万,既要学会“拿得起”,更要学会“放得下”; 人生百年,若只“拿”不“放”,岂不要被活活累死?参透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患得患失,就能减少生活的沉重,增加人生的乐趣。道家这种生活态度对我们确有诸多启发。
(二)恬淡无累的生活方式
很多年以来,一直听到人们说着同一句话:“我活得很累”。是的,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与“累”字结下了不解之缘。年轻人累于爱情、累于事业;中年人累于家庭、累于责任;即使是孩童,也都无法幸免于累,他们累于沉甸甸的书包,累于家长加在他们身上的种种所谓“业余爱好”;而年过花甲、本该安度晚年的老人也并不轻松,他们在放下自己的种种负累之后,仍要累于儿孙之事。更何况,人们还要累于人际间的纷争、累于职场中的竞争、累于种种烦恼的困扰。人生在世,几乎一切内容都与“累”字相关联,一个“累”字道出了人生的多少酸甜苦辣!庄子对此体悟得很深,他无比感叹地说:“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这是说,人的形体、生命一旦形成,就只有毫不躲避、顺其自然地等到终结。人们整天与外物相互摩擦斗争,像快马一样飞奔而无法停止,这不是很可悲的吗?人们一辈子忙忙碌碌而而不见得有所成功,终日疲劳困顿却不知道最后的归宿,这不是太可怜了吗?这种人即使说他没有死,又有什么用呢?他的形体天天在发生着变化,慢慢走向衰老,他的精神也跟着发生变化,这不是莫大的悲哀吗?人的一生都该这样糊里糊涂地度过吗?难道只有我一个人糊涂,另外还有不糊涂的人吗?我想,庄子在说这段话时,他的心情一定是非常沉重的。
那么在道家看来,这种状况是不是就是人类生活的宿命呢?并非如此。在道家看来,人生的许多负累都是自己造成的,很多包袱都是自己背上的。只要我们能正确地对待内在的欲望,能理智地看待外在的得失,我们就可以免除很多人生负累。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道家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列方法,在此仅说两点:
首先,要想活得不累,就要恬静少思。老子说“静为躁君”,意即虚静是躁动的主宰,主张人的生命应经常保持虚静状态。庄子进一步发挥说,人生的虚静并非指形体,而是指精神,万物不足以扰乱内心才是真正的虚静。当然,人是一种有意识的高级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会有思想意识,有心念活动。但若心念太多,整天挖空心思,不是谋划自己,就是算计他人,人便会活得很累。心念太多的人容易以己度人,对他人缺乏信任,整天陷于猜忌之中,会使人精神疲惫。心念太多的人往往是小事聪明,大事糊涂。所谓小事聪明,就是凡事斤斤计较,总想便宜占尽;所谓大事糊涂,就 5 是不懂得为人处世的根本道理,不懂得人生的辩证法,最终会因小失大,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正是这个意思。人要想活得不累,就必须减少心念,尤其是要超越不良心念,时时保持一种平和宁静的心态。心念一旦放下,一切的痛苦和烦恼都会随之放下。
其次,要想活得不累,就要少私寡欲。人生而有欲,适度与合理的欲望,大而言之会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杠杆,小而言之会成为个体自强不息的动力。但若欲望太多,反而会成为前进的包袱,造成人生的负累。财欲过盛会为财所累,权欲过盛会为权所累,情欲过盛会为情所累。因为人的本性往往是欲壑难填,一个欲望实现了,马上又会产生更大的欲望,如此便会永远处于烦恼痛苦之中,亦会永远处于奔波劳累之中。老子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提出了三条生存原则:“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他认为一个人只有无所欲,才能无所求,从而保持宁静的心态。庄子认为“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人只有天机深厚,其生命力才能强盛;而一旦嗜欲充盈,天机就会浅陋,生命就会受到损害。《淮南子》也认为,如果一味追求感官享乐,人的精力、体力和心志就会日益消耗,所危害的决不仅仅是感官本身,而且会影响到人的血气、五脏和精神,会对整个生命造成危害。所以道家一再告诫人们,要过一种恬静淡泊的生活,只有恬静淡泊,才能轻松愉快。
四、乐观通达、顺应自然的生死智慧
人生的最大问题莫过于生死问题,道家非常重视对生死问题的思考,他们的生死观非常理性,非常深刻,对我们很有启迪意义。
(一)生死辨证观
老子对生死问题作了认真的思考,他认为除万物的总根源“道”而外,宇宙万物包括人都是有生必有死,说“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万物及人类是生是死,取决于其与“道”的关系。只有按照“道”的规律生存,其生命才能存在和持续;如果违反了“道”的规律,就会走向死亡。老子认为,对于死亡,没有人愿意接受,但在现实生活中,本来可以继续生存下去而结果却走向死亡的却大有人在。《老子》第67章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也,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这是说,生命现象从一开始就是生死相伴的,在出世而生的时候就向着入地而死的方向发展。人的一生,属于生的方面的,占十分之三;属于死的方面的,也占十分之三;原本是属于生的方面,因自身把握不当,结果却走向死亡的,也占十分之三。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人们将生看得太重,违背生命发展的固有规律而过度养生的缘故。老子的生死观最深刻之处在于,他看到了生死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转化。生与死虽是生命的两极,但两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渗透的。事实上,生命现象在“生”出现的同时,就已经包含了“死”的潜在因素。生命体每生长一天,同时也就意味着向死亡走近一步,只是在生命极盛期到来之前,生的因素占据了生死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明显状态;而死的因素则居于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隐伏状态。等到生命发展到极盛期以后,则生死矛盾关系开始发生转化,生的因素逐渐退居矛盾的次要方面,死的因素渐居矛盾的主要方面。等到死亡来临之际,则死的因素压倒了生的因素,生死矛盾严重失衡。但当死亡 6 真正发生时,也并非只有死而无生,而是在死的同时也向新的生命形态转化。生死矛盾双方就这样始终处于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中,两者的矛盾统一就构成了生命的存在方式。庄子将生与死之间的这种矛盾关系概括为“死生为徒”。《庄子•知北游》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所谓生死为徒也就是生死相转,生转化为死,死又转化为生,生死总是相互转化、互为邻徒的。老庄这一论断看到了生死矛盾的辨证性,提示人们对生死问题要有一种理性的认识,告诫人们要遵循生命的自然之道和固有规律,使自己的生命沿着正常的轨迹发展下去。
(二)生死物化观
道家立足于宇宙看人生,将人的生命现象看作是宇宙自然中的一种物质现象,生命现象中的生死之变也被视作一种物质之变。庄子认为,生命形态从生到死或从死到生,在本质上都不过是物质形态的转化而已。《庄子•天道》篇说:“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庄子在《大宗师》中讲了一个寓言故事:孟孙才的母亲死了,他哭泣时没有眼泪,居丧时不悲哀,颜渊对此难以理解,便请教于孔子。孔子说:这是因为孟孙才不知道什么是生、什么是死。在他看来,由生到死好比由一物化为另一物,都是事物形态的变化而已。事实上,孟孙才不因母亲的死去而哭泣,正说明他是一个最清醒的人。庄子借此寓言说明,生死皆物化,生死变化的主体好象是生命体本身,但就其本质来说,却是“道”在化,是“气”在化。“道”一化而为人之生,再化而为人之死;气聚而为人之生,气散而为人之死。所以,生死之变实际上是生命根源在变化,是生命质料在变化,是一种物质变化。
(三)生死顺化观
庄子认为,既然生死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事,既然生必然要转化为死,死也要转化为生,那么人们对生死的态度就应该是坦然地面对它,安然地顺从它。人只有能够坦然地随顺生死之化,才算是真正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在《养生主》中,庄子讲了一个“秦失吊丧”的寓言:老子去世了,秦失去吊丧,哭了三声就跑出来了。弟子不解地问:“你不是先生的朋友吗?”秦失说:“是的”。弟子又问:“既然是朋友,像这样吊丧可以吗?”秦失说:“可以。刚才我进去吊唁的时候,有老人在哭,像可自己的儿子;有年轻人在哭,像哭自己的母亲。事实上,这是逃避自然,违背真情,忘掉了我们所受的禀赋,古时候称这种行为叫逃避自然的惩罚。自然的规律是,该来的时候,老子应时而生;该去的时候,老子顺时而死。明白了生死之变乃是自然规律,也就没有什么好哭泣的了。这实际上是上天在解除人的倒悬之苦啊!在这则寓言中,庄子借秦失之口,将人的出生看作是应时而来,将人的死亡看作是顺时而去,认为能安于时运,随顺物化,顺应生死之变,哀乐就不能进入心中,这是解除生死苦恼的根本途径。
(四)生游死归观
在庄子看来,生命好比一次旅游,旅程虽有长短之分,但总是有限度的,同永恒的大道相比,同无穷的时间相比,生命之旅总是有限的,人生之游总是短暂的。生是“游”,就决定了生的短暂性,只有死亡才是生命真正的归宿,庄子由此而产生了生游死归的观念。他指出,在大千世界之中,人类的生命是十分短暂的,物质忽然化为生命,生命转瞬之间又归于死亡,这对于有情感的人类来说是莫大的悲哀。但如果站在永恒的宇宙大道的角度来看,人生原本就如白驹过隙,死亡才是归于永恒。因 7 为死亡不是复归于虚无,而是回归大道,而大道是永恒的。明白了这一道理,我们对于死亡的到来也就不必过多地悲哀。庄子感叹地说:“我怎么知道恋生不是迷惑呢?我怎么知道怕死不是像自幼沦落他乡而老来不知回归故里那样呢?”《淮南子》也指出,死亡就是返归生命之本,也就是融入到宇宙大化之中,并在这一过程中又获得新的生命。生为游世,死为归道,道家这种生死观对后世影响很大,它既能滋生视死如归的壮烈,也能滋生生寄死归的悲哀,这两种生死观在中国思想史上都是相当普遍的。
(五)生死俱善观
道家生死观的突出价值在于,它不仅看到了生的价值,也看到了死的价值。这在《庄子》和《淮南子》那里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庄子看来,对每一个体生命来说,生有生的价值,死有死的意义。尽管乐生恶死是人之常情,但从一定意义上说,死比生更轻松。他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大宗师》)这是说,人生天地间,大地赋予形体使我有所寄托,赋予生命使我操劳,赋予暮年使我安逸,赋予死亡使我安息。所以,以我活着为乐事,也就应该以我死去为乐事。这种观点一反传统的乐生恶死的生命观,从生存是一种负累,而死亡是一种安息的角度凸显了死亡在生命过程中的意义。不仅如此,庄子还进一步提升了死亡的价值,认为死亡不仅仅是一种安息,它还因对种种人生负累、束缚和压力的解除而使人获得一种安乐。庄子由此提出了一种与一般人的观念截然相反的快乐观,就是视死亡为快乐。他写了一篇《至乐》的文章,其中讲了这样一个寓言:庄子在去楚国的路上,看见一具骷髅,便问他为何而死:“先生是因为贪生怕死而违背情理以致于死的呢,还是因为国家灭亡、遭到战乱而死的呢?是因为做了坏事、愧对父母妻儿而自杀的呢,还是因为挨饿受冻而死的呢?或是因为上了年纪而自然老死的呢?”问完之后便枕着骷髅而睡。半夜入睡后,庄子梦见骷髅对他说:“你所说的都是人生的拖累和灾祸,死了就没有这些拖累和灾祸了。你想不想听听死后的情形呢?”庄子说:“想听。”骷髅说;“人死了,上面没有君主,下面没有臣仆,也没有一年四季的冷暖变化,自然随意地与天地共存,即使是做君王,也比不上这种快乐呢!”庄子不相信,便说:“我让掌管生命的神恢复你本来的形体,还给你骨肉肌肤,把你送到你的父母、妻子、故乡、朋友那里去,你愿意吗?”骷髅听了,顿时皱起眉头,忧愁地说;“我怎么能放弃国王般的快乐而再去遭受人间的痛苦呢?”通过这一寓言,庄子表达了这样的生死观:生为负累,死为安乐,死亡并非仅仅意味着生命的消失,同时也意味着对人生负累的解除,死亡因此而具有了生命的价值。《淮南子》具有类似的思想,作者将人的生命放到宇宙中去考察,认为人只是宇宙万物中的一物,活着时在宇宙中占有一定位置,死去后在宇宙中也占有一定空间,故不必悦生恶死。这的确是一种别具特色的生死观。儒家也赋予死亡以价值,并认为在特定情况下,死的价值甚至超过了生的价值。当生命与仁义道德不能两全时,当牺牲生命可以保全仁义道德时,死的价值便超过了生的价值,故儒家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是从道德层面肯定死亡的价值。与此不同,道家是从生命本身的意义上肯定死亡的价值,认为死亡可以解除人生的负累和重压,可以使人获得自由,可以使人悠哉游哉地在另一种状态下存在,生命体在生存状态下得不到的东西,在死亡状态中都可以实现,这就是死亡的意义和价值。
(六)生死通达观
基于生死俱善的生死观,庄子提出了“达生”的主张,他写了一篇《达生》的文章,解释“达生”说:“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意即真正通达生命之情的人,不会去做那些做不到的事。“达生”不仅仅是指通达人生之理,也包括通达生死之理,对生死能持一种超然的态度,将其置之度外,追求一种安于自然造化的精神境界。用庄子的话说,这种境界就是“外死生”、“生而不悦,死而不祸”,即不让生死之变干扰自己的情绪,扰乱自己的心境。要达到通达生死的境界,就必须超越个体生命的生死现象本身,站在宇宙大化的高度来观照生死,将个体的生死之变纳入到宇宙的大化流行之中去。庄子自己是做到了,他不仅能坦然面对亲人的离去,而且当死亡即将降落到自己头上时,也能平静而又快乐地接受它。《庄子•列御寇》记载:庄子快要死了,弟子们打算隆重安葬他。庄子说:“我把天地当成棺椁,把日月当成璧玉,把星辰当成珠玑,把万物当成陪葬品。我的葬具难道还不齐备吗?还有什么能超过它们呢?”弟子们说:“我们担心乌鸦老鹰来吃先生。”庄子说:“在地面上被乌鸦老鹰吃,在地底下被蝼蛄蚂蚁吃,你们要夺去乌鸦老鹰的食物去喂蝼蛄蚂蚁,怎么如此偏心呢!”死后连葬具都不要,而愿面对青天,背靠黄泉,非对生死有大彻大悟者,决不可能有这样的通脱。庄子之所以能超脱常情,就是因为他能站在宇宙之变的高度来审视人的生死,参透了生死的本质。
五、放飞心灵、逍遥自由的生命智慧
人生观的落脚点是人生境界问题,每一个人、每一种哲学乃至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中国哲学尤其注重人生境界的建构,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将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按照这种划分,道家追求的境界被排在最高的等级——天地境界。那么,道家所追求的天地境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这可以概括为两个字:自由。庄子》写过一篇文章叫《逍遥游》,是专门论述自由境界的不同层次的,文章列举了三组对比关系,说明自由境界的三个不同层次。
第一组对比是小雀与鲲鹏的对比。文章说:北海有一种鱼,名字叫鲲鹏。它的脊背像高大的山,它的翅膀像垂天的云,它搏击长空,盘旋而上,高达九万里,然后驾着云气,背负青天,向南飞去,它要飞到南海去。小雀见了讥笑说:“它是要飞到哪里去才需要这么费劲呢?我腾地一下就飞起来了,大不了飞到几丈高就下来,在杂草之间飞来飞去,这也是飞翔的极限了。而它要冲上九万里高空才飞翔,这是要飞到哪里去呢?”这组对比意在说明,人的眼界不同,心界不同,所达到的境界也就不同。只有目光远大,志存高远,才能活出高远的境界。就好比小雀,它的目光是那么狭小,它的能力是那么低下,它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鲲鹏的眼光和志向。可悲的是,它却自以为是,将自己的飞翔看作是最好的飞翔,反而认为鲲鹏高飞九万里是一种愚蠢之举,这就决定了它们所达到的境界根本不同。事实上不仅小雀是这样,天下很多人也是这样。很多人总是自以为是,不以自己的小聪明为耻,反以别人的大智慧为蠢,庄子认为这是最可悲的了,于是发出感叹:“不亦悲乎!”
第二组对比是俗人与高士的对比。庄子说,有一些人,其才智可为一方长官,其品行可统一乡之 9 众,其德性可为一郡之主,其能力可做一国之君,这种人看待自己,就像小雀一样,自认为达到极限了,但宋荣子却会嘲笑他们。宋荣子是一位超凡脱俗、境界高远的人,“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即天下的人都颂扬他,他也不会得意;天下的人都非议他,他也不会沮丧。他明白身内之物与身外之物的分别,善辨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他已经达到了只着眼大处、不经意小事的境界,表现出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博大胸怀,他因此也就比一般人多一份自由。这组对比意在说明,人生要想活得自在、得到自由,就必须超脱世俗的是非纷扰,不为物喜、不以己悲,拥有一颗超越的心灵。人生能否获得自由,关键不在外在的环境,而在于自己对环境的态度,在于自己的心态。
第三组对比是列子“御风而行”与“无待者”的对比。传说列子善于飞行,他能腾云驾雾,一飞就是十五天,什么福呀祸呀、大呀小呀,世俗的一切分别,他全不放在心上,这种人已经达到了行不用足、一切都置止度外的境界了。但在庄子看来,他仍有不足之处,仍是“有待”,因为他还要依靠自己本性之外的东西,这就是云气,并且他一次也只能连续飞十五天,就要返回来。而真正达到“无待逍遥”境界的人却不是这样:“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意思是说,只有合于天地之道,顺乎自然之变,超越时空局限,游于无限的时空,这才是真正“无待”的自由,即无需凭借任何外在条件的自由。这组对比意在说明,一个人只有最大限度地超越一切物质条件与现实环境的束缚、最大限度地超越世俗观念和荣辱得失的纠葛、最到限度地超越生命形体和主观精神的局限,才能达到与天地之道相融合、与自然之变相和谐的绝对自由境界。一句话,在庄子看来,只有超脱物质的束缚,摆脱心灵的枷锁,放飞心灵,志存高远,才能获得人生的自由和幸福。换言之,只有拥有一颗超脱的心灵,才能拥有一种洒脱的人生,这是道家人生哲学给我们提供的最大启示。
第五篇:《老子》《庄子》与道家智慧导论
中国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我国思想史上影响最大的,有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那就是: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和宋明理学。这四大思想传统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的学问都是生命的哲学,他们的智慧都是人生的智慧。这就是说,中国哲学的智慧是从伟大精神人格中、从哲学家的实践行为中流露或显现出来的。中国哲学家是先知、诗人
和圣贤的综合人格。他们透视现在,玄想未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把高尚的理想拿到现实世界来实现。原始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文约义丰,《庄子》诙诡谲奇。《老》《庄》不独表达了特殊的生存体验、宇宙观念、人生智慧,而且代表了特殊的中国艺术精神,是各类艺术的灵魂和源头活水,堪称世界文化的奇葩。读《老》、《庄》既要用理智,又要用感情,要有自己对生活的体悟,甚至要投射全幅的生命。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老子所著。其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是轴心文明时代最著名的思想家,道家著名代表,又被奉为道教的鼻祖。
《庄子》一书(庄子著,其名周,先秦著名思想家,道家著名代表。)是道家与道教的经典,主要强调的是整体的和谐与物我的相通,是我国文学史上不朽的源泉。包含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语言风格接近,思想连贯,自成一体,乃庄子自著,是全书之核心。庄子的精神,也正是中国艺术精神和中国美学精神。
《老子》第一章既说
“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恍恍惚惚的东西,无形无状,混而有一。它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母”,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是一种不受局限的、无终止的、一切事物的源泉与原始浑朴的总体。“道”不是一静止不变的实体,而是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一个过程。道是整体与过程的统一。道具有否定性和潜在性,它创造和维持了每一肯定的和实在的事物。在这一历程中,潜在变为现实,否定变为肯定,空无变为实有,一变为多。同时,又伴随着相反的历程。在这里,相反相成的辩证公式决定了变迁的过程。“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动态统合。在人生论上,老子强调“无为而无不为”;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认为,真正的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一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宇宙真相与奥秘,是在层层偏见剥落之后才能一步步见到的,最后豁然贯通在我们人内在的精神生命中。
其实道家与儒家殊途同归,最终都是强调个人与无限的宇宙契合无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道家通过否定的方法,否定知识、名教,甚至一切外在形式的束缚,包括儒家仁义的束缚,化解人生之忧;追求的自由是精神的超脱解放,人与天地的合一。所以庄子要化解物形,才能作逍遥无待之游,达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道家之“道”本体虽具有“自然而然”的特性,但在深层上仍具有价值、意义本体的含义。“道”成为最高准则和最后目的,“为道”即展开了道家人生价值的各种内容。庄子所主张的精神自由即以对最高本体“道”的冥悟契会为前提。
道家认为,个人应当追求永恒的逍遥与解脱。庄学讨论了人的生存处境。此身有限,吾生有涯。以有形有限之生投入天下,人要面对无限的时空、知识、意义、价值,这一“无限”令他不安。在熙熙攘攘的人世和各色人等的不同欲望之追逐竞争中,人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痛苦,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如何化解这些痛苦、困惑?庄子的人生哲学启迪我们由现实到理想,由有限到无限,这一自由观的背景是反对唯我独尊,主张宽容。承认自己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必须以承认别人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为先导。这种平等的价值观肯定、容忍各种相对的价值系统的意义,决不抹杀其他人的利益、追求,或其它的学派、思潮的存在空间。这样,每一个生命就可以从紧张、偏执中超脱出来,去寻求自我超拔的途径。人们从超时空的境界中还要再回到现实中来。到最高境界时,道家又以道为出发点地向下流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道家理想也要贯注到现实人生之中。
“大道废,有仁义。”仁义礼法正是在大道荒废、国家混乱、家庭不和的时代,才成为社会的急需。老子在这里主要不是批评儒家,而是讲述道德仁义出现的背景。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老子采取了追问的方式解释了从“公天下”到“私天下”的蜕变过程中,由于人们普遍信仰和具有原始宗教意味的“道”的旁落,而后才需要强调人之内在的“德”;内在德性的削弱,才勉力保留起码的怜悯心、同情心与推己及人之“仁”;总体的道德原则──“仁”的沦丧,才需要强调部分的道德原则和合宜、适宜的行为──“义”;义行的丧失,则只有靠外在的秩序、规范之礼乐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并维系社会,包括
使财产与权力的分配秩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