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本书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2 14:40: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本书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本书心得体会》。

第一篇:四本书心得体会

态度决定一切

读完《关键在于落实》要有落实的意识。任何一项工作的推进和目标任务的完成,都要抓落实的结果。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狠抓落实是确保一项决策实施、工作推进和任务完成的根本保障。抓不好落实,工作安排部署得再怎么细致,也没有任何意义。要有落实的能力。抓好工作落实,不仅要有落实的意识,而且要有落实的能力。提高抓落实能力,是做好工作的关键。在日常工作中,要把工作实践当成锤炼自己、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过程。在学习中提高能力,在解决问题中增强能力,才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提高抓落实的能力。要有落实的方法。各项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关键是靠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作保证。要把握工作任务的科学性,合理安排工作计划,有清晰的工作思路,明确的工作步骤。

读完《黄金心态》让我感受卓越和幸福人生所必须具备的七大黄金心态:阳光心态、积极心态、执著心态、老板心态、共赢心态、感恩心态和空杯心态。书中运用了生活和工作中的大量案例,阐明了并且给出了具体明确的心态修炼方法和途径。确实令我耳目一新!“心态决定一切”,在很多时候,一个人选择工作岗位的自主性是有限的,然而你可以选择对待工作的心态,积极还是消极的心态对待工作,将决定着未来。做每一件事时不要去想“这是要我做的”,而是要告诉自己“这是我要做的”。一个人有了动力和对工作的热情,就会自发主动地去做好每一件事。生命的质量取决于你每天的心态,每天的心态取决于你每一片刻的心情,那些每天都快乐的人,并不是他很富有,而是他善于发现美好。如果我们认真思考就会发现,从根本上决定我们生命质量的不是金钱,不是权力,甚至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而是心态!读完之后,掩卷长思,对照自己,内心不仅有一种沸腾和跃跃欲试的冲动。人们常说:“看问题,做事情不要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应该把自己放在别人的角度去全面的考虑,这样才能考虑的更全面,工作才能做得更好,进步才能更快”。

读完《我在为谁工作》让我感受到在为公司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工作的深刻道理,帮我解除了困惑,调整了心态。为薪水工作还是为自己工作?工作不能计较于眼前的得与失,要看到这份工作对自我经验的积累与自身素质的提高的帮助。然后再从工作环境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分析,帮助我们调整心态,激发我内心的使命感,尊重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满怀热情地工作,乐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这样的人生也就是成功的人生,幸福的人生。如果我们把工作当做一种谋生的手段,当做混碗饭吃的一件差事,我们肯定不去重视、喜欢它。换位思考,如果我们将之视作深化、拓宽我们自身阅历的一种途径,工作在我们眼中就会成为最愉快的事情。

要把工作看成我们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去重视它,珍惜它。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轻易改变自己的方向。对现有的工作,我们要拿出高度的热情和忠诚去完成。

读完《卓越员工的12项修炼》让我感受到突破自己、超越自己,相信自己能行的。因此,我们要经常进行换位思考问题,改变自己的思想。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只有付出了才能得到收获,在工作中要激发自己的激情,改掉自身的一些坏习惯,不断追求更高的自我定位,做一个有进取心的人。要主动去做需要做的事,而不是被迫地去做。每位员工都要向卓越的员工看齐,把自己当做企业的主人翁,不轻视企业也不轻视自己的工作,不管任何时候都把企业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做到爱岗敬业、对企业忠诚。这样才能得到领导和企业的欢迎,才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功以及获得更大的发展。付出和收获一般情况下都是成正比的。关键在于我们本身是否努力过、奋斗过?“敬业是最卓越的工作态度”,我们应该用一种严肃恭敬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和角色,把敬业成为一种习惯。作为一名员工,做自己的事情要很认真、很细心,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一定要将“敬业”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勉励自己、要求自己,使自己在工作能力方面与工作的需要相适应,以无愧于领导的信任、同事的支持,无愧于自己的工作岗位。

用快乐的心情去面对每一天的工作。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工作机会来之不易,不珍惜工作机会,不努力工作而只知道抱怨的人,总是排在被遗忘的角落。不管学历是否很高,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基本的工作要求,只能如此而已。其次:只有在热爱自己工作的情况下,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一个人在工作时,如果能以精进不息的精神,火焰般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即使是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最精巧的员工。

四本书让我感受很深,四本激励人向上的书,震撼我的内心深处,我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这本书通过多个真实的社会写照、成功人士对待工作的态度,向我们讲述了我们要为何努力工作以及如何去努力工作,让我明白了任何人在任何岗位、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都有是可以成功的。读完四本书后让我激动不已,我已经深刻体会到现在拥有的一切的重要性,从现在起认真工作,端正态度,积极向上开始每一天。

第二篇:读“四本书”的心得体会

读“四本书”的心得体会

回民小学

张军怀

读书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乐趣,特别是我读完《走在行知路上》、《不做教书匠》、《教育的力量》、《给教师的建议》后,我从书中汲取到许多的知识,获得了开心和快乐。

在拜读完管老师《不做教书匠》一书之后,感受颇深,书中八个篇章给我们指明了成功教师的八个目标:“做一个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个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个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亲和感的教师和做一个有智慧感的教师”。在这部书中将道理寓于故事,针对教育现状及教师的思想言行谈经论道。读了这本书我有很深的感受:随着阅读的深入,渐渐明了作者的观点是要求老师们用心做事,不做教书匠就是心中要有教育的终极目标。这部书中,管老师和我们谈人生、讲教育,他总是将道理寓于故事,他引述的故事经典,振聋发聩,令人警醒。他总能针对教育现状以及年轻教师的思想谈经论道。他对教育有限的忧患,对年轻教师给予的希望,让我越发觉得自己过去是多么地浅薄和无知,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教师的责任和方向。“浇树要浇根”“治病要治根”一切事物都有源头,只有抓住命脉才能把握一样事物、操纵一样事物。人的心就是根,心态决定一切,心是方向盘,把握好你的心,心中能常容纳别人,把心胸放宽,别只围着自己转,要有方向感。

读《走在行知路上》的总的感受是朴实的文字,没有跌宕起伏的 情节;平白的话语,没有故作深刻的说教;平常的生活,没有波澜壮阔的篇章;平凡的岗位,没有叱咤风云的气势。然而有一股无形的魅力征服了我,许多教育的故事感染了我。

很多人,常会由于某种原因,不得不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而我们,在踏入教师工作岗位后,要去喜欢它,要有一颗热爱教育的心,具备良好的责任感,使命感。回顾这段时间的教书生活,此时我才顿悟:什么是真正的教师。我们需要树立一个工作的目标,之后,责任感、约束感、积极感才会随之增强。只是,拿什么来实现目标呢?在文中,我找到了答案——多读书。

《教育的力量》是肖川先生的一本随笔集,读完之后我的心灵接受了涤荡。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随笔就在一个“随”字:随和,随意,随缘。但我却要说,肖川博士的随笔有别于一般人的随笔,他的随笔更具有思想性,思想在于他对教育教学的深刻思考中,思想在于他对新旧课程的透彻分析和诠释中,思想在于他对完美教育的无比坚定的信念中。他的随笔折射着一种灵性,时刻有灵感的火花在闪烁;他会让你头脑中那些深藏已久的言语一下子迸出来;“他的随笔体现着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趋从”,“或似淡雅的香茗,或胜陈年的烈酒。”的确,读肖川的随笔是一种享受,一种教育的享受。面对新课程日趋深入的今天,肖川博士比绝大多数人都思考得深,思考得早,从他的文字中渗透着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的思想和理念。他说的高考制度,是“‘全面的丰收’,导致全面的平庸。”说得真是精彩极了,“大考小考的排队分等,使学校成为造就败者的场所,进而导致厌学和恐学,导致内 心的畸变和人格的扭曲。”我们不得不思考,教育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教育呢?肖川博士又好的告诉我们“现代社会需要培养的是具有理性精神、具有广博深厚的基础文明的教养、具有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自由与责任的意识和能力。概括地说,就是有灵魂、有头脑、有专长,能够创造幸福生活和服务社群的人。”他希望我们的教学是一种完美的教学,并且阐述了新课改下的学习方式,在我们学习新课程的同时,完全有必要好好的研读一番,因为“有效的教学能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是“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是一本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拜读的教育名着。

书中共有100条,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苏霍姆林斯基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出发,针对教师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不解,把教育好孩子的建议向我们娓娓道来。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书籍,对我们工作在教育岗位第一线的老师来说,受益匪浅。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教育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师而言,丝毫不显过时。看过之后,带给我的是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为我指点迷津。我从中吸取了很多经验,也将许多方法和经验用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22条建议,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条的感受。书中第22条讲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能力、志向才能自愿地建立起来。作为老师,最希望的就是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才可能学好!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个教师都在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但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高尚的人格去感化学生,用积极的智慧去启发学生,而且还要有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在这里,他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说:“我希望你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我们常常希望学生有高昂的学习热情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常常把课堂效果不好的原因归结到学生身上。读了这本书后,我真正意识到,其实解决问题的根源应在教师自身,苏霍姆林斯基就说:“如果学校里没有一种各科教师都来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气氛,那么学许多学生的兴趣就永远得不到开发”

第三篇:暑期四本书(范文)

暑期培训《读四本书》有感

会宁县平头川乡教育管理中心逯红伟

2011年7月18—24日,我参加了会宁县教育局一年一度组织的暑期培训。重点学习了《新基础教育论》、《教育的力量》、《不做教书匠》、《走在行知路上》和《会宁县教育教学制度汇编》。在教材培训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和领导、教师面对面互动交流活动。整个过程围绕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这一内容,结合我校实际认真分析。通过学习,使我对新的教育课程改革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对会宁县教育教学要求有了充分的了解。

7月18日上午8点至11点半,我们举行了开班典礼,由张勇校长主持,分别由刘校长和冯主任对培训工作作了安排与要求。

7月18日下午2点半培训工作开始,分别由校务会成员组织学习四本书和两个制度汇编,即《新基础教育论》、《教育的力量》、《不做教书匠》、《走在新行知路上》和《会宁县教育教学制度汇编》

(一)(二)。直到7月24日,我们进行了培训考试和心得撰写。

1、在培训中我认真地阅读了叶澜老师的《新基础教育论》,这本书是叶澜教授积十多年“新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交互研究撰写而成的,是一部关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全景式力作。全书有3大编共12章组成。第一编是“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社会基础论”,分别从“生存基础”、“世界变局”和“中国主题”三个层面作出阐述。第二编以“当代中国教育宏观变革论”为题,从宏观变革的反思和宏观变革的性质、人物、主体、策略等方面构建当代中国教育宏观变革的理论。第三编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重建论”,从中回溯了我国自1840年以来至改革开放前百年中国学校转型变革的历史,对当代中国学校转型性变革的内涵、学校教育日常实践和管理实践的重建作了系统论述。

叶澜教授数次强调着“教师工作直接面对的是生命,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教师的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人„„”

从导言中深深吸引我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不禁感触万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没有教师这个“重组

者”角色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将有可能变成散沙一团,教学也会失去它的意义。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对师生来讲,具有无限的可能

性。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不仅仅是在教和学,不仅仅是在认识世界,不仅仅是在利用

已有的文化资源,不仅仅是在围绕着书本转,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生命向着无限的可能性开放。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地在育人。这期间我有幸拜读了几本新基础理论

书籍,也聆听了许多优秀教师在新基础理念下的研讨课。不断地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实

践。从“认同、接纳”到“实践、反思、重构”,都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富足。

如果我们教师坚持在每节课留出三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学习,并且在小组讨论后安排大组交流。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在与同伴的思维碰撞中主动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教师在其中点拨、帮助,巧妙地进行资源的调配。

那么,才会有学生放松的心灵,才会有学生自觉地发展,这样的课堂一定会焕发生命的活力。

2、拜读完肖川的书《教育的力量》后,受益匪浅,感触颇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

以下几篇。在“给教师的建议”中。书中写到:许多知名不知名的教育家,都给教师许多建

议。这些建议,对于教师的成长,对于教师更好的胜任工作,都是有意义的。是的,我也读过好多这样的书籍,这些建议确实给我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很大的帮助。本书提的这些根本的建议又给了我新的启示。建议“让心灵变得丰富和深刻”再次提醒我作为一

名教师,一定要多读书,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己的内涵。建议“捕捉生命的每一次感动”使我感到在品味感动时,学生体验到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从中体会到了教育的幸福。“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它让我给生命一种向上的力量,用积极的心态对待

工作,对待生活。进而引导我的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去学习、去生活。

“情感教育之所以必要”一篇中。书中写到:情感教育是心灵的晤对与真情的沐

浴。培养学生敏感的心灵、丰富的体验、细腻的感受,是完整人的教育所需要的。是的,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情感完善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现代教学理论也指出,课堂教

学不仅是师生之间知识输出──输入的认识过程,而且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过程。情感

是每个学生普遍共有的。教学实践中我也体会到,丰富而健康的情感可以使学生生活得

充实,可以提高学生的活力。也可以驱动和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取得丰富的学习效果。

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思维、理解、记忆等认知机能,就会受到压抑阻碍。因此,情感教育,对学生动之以情,是我们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人的情感是极

为复杂多变的,而青少年的情感又极为敏感,所以进行情感教育,我们教师必须具有真

挚而丰富的情感,必须真心实意地爱学生,仅仅为了“工作”而表现出来的情感,或是

为了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所表现出的“情感”,都是不足取的,也不会为学生所动的。

在“学贵有疑的精髓”中。书中提到:有效教学极其重要的特征就是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作为教学的目标追求。我们都知道提问题是人的天性,是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是创造的萌芽,它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创新能

力的形成。疑问在学生知识建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们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引

导学生产生疑问呢?面对全班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我们该如何教学呢?这就要求

我们不仅在备课时就必须知道:哪些东西要讲,而哪些东西则留着不要讲要留给学生,给学生的思维埋下一段“引火线”。我们还要从教材内部似乎没有矛盾的地方或学生认识

上有矛盾的地方或理论与实际似乎矛盾的地方,巧妙设疑,让学生产生怀疑或惊奇感,促使他们的情感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变怀疑为动力,化惊奇为探索。从而使学生体会

到: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学问,总会有无知的地方,而多疑、善疑、质疑、探疑,则

是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这本书中会还有许多值我学习的地方,如:"多一点学法的指导”、“微笑是一种

力量”、“成为有思想的教师”等等多篇文章,对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将有很大的帮助。

3、读了《不做教书匠》的第一章“做一个有方向感的教师”,沉淀在自己心底的那份久违了的激情激发了,一种新的活力注入体内。

帕瓦罗蒂的选择令我钦佩,“教育,从选定一把椅子开始”让我更加的清醒。流沙

河的《理想》诗是这样说的:“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目标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引导和

动力保障作用,不可不重视。要想做为一名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师,不能只顾低头拉车,更应该抬头看路。只有明确了自己的方向,有了切实的奋斗目标,我们的成长才会更加

速度起来。学校领导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别重视,为我们创造了许多提高自己、展示自

己的机会,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读书学习。通过读书学习,让自己成为一个业务、教学

都真正过硬的教师,让读书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需要、一种习惯、一种常态。

“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在著名作家左拉的这句

名言的指引和激励下,静下心来好好读上几本书,无限相信阅读的力量吧!

教书匠只管教书,不管学生的感受及环境的渲染作用,而作为教师,要知道自身的心境对学生心境的影响相当大,它可以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更何况,不好的心境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呀。我们何不调整自己的心态,做一名和谐教师呢。

做一名“和谐教师”,要在“公正”中平衡自我心理,享受生活。在当今时代,我们要认识什么是公正。社会对待教师应该说是公正的,部分教师对自己的收入不满意,其实大可不必。要善于在工作中找到职业的尊严和幸福,树立“工作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的生活观念。此外,我们还应把自己公正的态度辐射到自己的教育对象上,表现为不管是面对差生,还是优秀生;面对熟人的孩子还是陌生家庭的孩子都一视同仁。有了这样的心态,我相信心会越来越年轻、笑容会越来越灿烂!

做一名“和谐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郑杰老师说“思索是一件快乐的事。”是啊,“静坐常思自己过”、“宁静以致远”,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工作态度。教师应该学会不断地怀疑自己,对自己的教育设计、教育方法进行重新思考,不断推出适用于学生的、有选择余地的新计划、新内容、新方法和新评价方式。教师大多是善于反思、善于创新的“和谐教师”。年轻的特级教师贲有林,正因为每天坚持撰写教学心得,才编辑了62篇几十万字的教育随笔集。

做一名“和谐教师”,要甘于“有限作为”。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效工作,不能急功近利。学生的知识、能力、道德、心理等都是慢慢生长和发育的,教师应该给予持久的关注和等待,要悦纳潜滋暗长与潜移默化的过程,反对“立竿见影”。我们在学生身上取得的显性“成绩”是很有限的,不要指望用强力和果断在学生身上“打造”出什么,“催生”出什么。甚至有时候,我们的“不作为”就是最好的“作为”。

总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教书不再是我们唯一的标准,育人才是我们更高的追求。虽然我们不可能都成为教学专家,但是我们决不能仅仅做教书匠,无论今后会怎样,我都会善待我的教育,善待我的生命。“人生一世,草木一春”,行动永远不晚。让我们做一名真正合格的能体现新课改精神的小学教师吧。

4、“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在我看完《走在行知路上》后明白了:全心全意、一心一意、真心真意的走在行知路上,是我们爱的承诺。①、赏识与爱,让教育充满智慧

赏识与爱是会让教育充满智慧的,孩子们在愉快的学习情境中快乐学习,积极反应,可说是让教者舒心,学者欢欣。行知小学的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关系,让我看到老师总是悉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更精心把握每一个教育契机。学习是快乐的一件事,也是幸福的,老师们要积极创设一个和谐、温馨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勇于发言、表达个人见

解,真正见证到赏识教育落实于教学活动中。赏识教育的拓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启发了孩子们做自己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②、生活既教育,社会既学校,教学三合一

关爱教育、普及教育、民主教育、创造教育,尤其推崇教育要跟生活实际相联系,要跟大自然联系,要跟实践相联系;这就是所谓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三合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质就是:只有社会实践生活,才是认识的源泉,才是最基本、最广泛、最持久、最主要的教育。因而在实践生活与教育,与书本传授的关系方面,也就一定要承认社会实践的主导地位。“青春不能没有理想支撑,事业不能没有激情相伴。”就是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和激情,杨瑞清走上了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之路,并由此度过了20年的乡村教育生活,开创了“村级大教育”的教学模式,并在农村扎根,奉献着,耕耘着„„

探寻杨瑞清教师的成长经历,我深刻地感觉到,他的成功之路,很大的原因还在于他吃透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不是片言只语地学,而是在实践中真学、真干、真发扬光大。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信念的力量。正是陶行知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正是他对陶行知思想的执着,才会让他选择到偏僻农村,几十年如一日地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其实我们每个人初走上讲台,都曾怀抱着美好的教育理想,但可能随着时间推移、岁月流转,这份理想已是慢慢变淡,甚至不复存在,于是我们每天所从事的便成了工作,不再是一份事业,而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教育,只能出现职业的倦怠。所谓信念决定成功,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实力决定魅力,杨瑞清的成功,离不开对行知思想的坚定信仰,离不开对行知思想的再发展。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坚持的力量。在行知小学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他承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与磨难,但他始终坚持,不曾放弃,他也曾遇到行知小学办不下去的窘境,那时的他,充满了自卑,充满了失落,但他恁是坚持谋发展、求出路,在中国乡村教育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扛起了乡村教育的大旗在猎猎飞奔。是啊,教育难免碰到这样那样的困惑和迷茫,在问题前面,是选择迎难而上,还是止步不前,需要的是一种勇气,一种对教育的坚持。

5、“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认真阅读完《会宁县教育教学制度汇编》后,我才深深地感到制度的约束与作用。它就是纪律、是我们成功的保证。当然是会宁教育走在全国前列的保证。我们应该严格按照会变的各项要求去做,不断完善自我,做一名合格的会宁教师。

总之,通过本次培训我有了一下启发:

1、教师工作直接面对的是生命,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

业。„„教师的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人„„ 2、在工作中认真体会"多一点学法的指导”、“微笑是一种力量”、“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这对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将有很大的帮助。

3、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教书不再是我们唯一的标准,育人才是我们更高的追求。虽然我们不可能都成为教学专家,但是我们决不能仅仅做教书匠,无论今后会怎样,我都会善待我的教育,善待我的生命。4、“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心全意、一心一意、真心真意的走在行知路上,是我们爱的承诺。、在今后的工作中兢兢业业,沿革严格要求自己,做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

第四篇:读四本书的心得体会

读四本书的心得体会

利用课余时间,仔细阅读四本书,给我的教育教学和生活都有很大的作用和启发。人生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心时常荡漾起一股轻柔充盈的暖流,有了这股暖流,不管是阳光灿烂或是阴霾满天,我们始终能荡起微笑;有了这股暖流,走在任何一个物欲横流的地方,我们始终能荡漾起微笑:有了这股暖流,我们都不卑不亢,保持内心的祥和与平静:有了这股暖流,我们便能抵抗一切寒冷与饥饿,风再大,浪再猛,我们腰不弯,齿不乱,目光穿越喧嚣与浮躁,清澈依旧。是啊,这就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幸福。我们整天面对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孩子,天长日久,和他们之间已经产生了纯洁深厚的情感!他们带给我们的感受,大大超出了的付出。

大教育家陶行知你我早就知道,坚定不移地追随着陶行知,从乡村小学行知实验班,到行知实验学校、行知小学的乡村教育家杨瑞清,我想中国老师也不陌生。知道他不是从他发表的文章中看到的,因为到目前为止他正式发表的文章很少很少;知道他不是从报刊杂志、电视媒体的广告中看到的,因为他没有找过媒体来做广告……但他真正地做着乡村教育,放弃一切功利在做乡村教育,用着陶行知的理论做乡村教育,擎着理想的火把点燃着乡村教育,成为了大家爱读的童话。读《走在行知路上》,你会更全面地了解乡村小学的一切:贫困、落后、无奈、困惑、幸福、快乐、感激……

谁说乡村小学没有成就?谁说乡村小学教师没有出息?谁说乡村小学不能创造世界一流?杨瑞清二十多年的努力史,会让你感受到坚持、感激、成长,全让你感受到大乡村世界照样是块美丽的事业园;杨瑞清二十多年的奋斗史,全让你感受到人生价值原来可以用“人生价值=奉献量÷获取量”来诠释;杨瑞清二十多年的行知史,会让你找到世界上最具魅力的宁静、温馨、和谐、伟大……

乡村小学也能够成为世界一流!杨瑞清的行知实验小学虽然考试成绩与城市学校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但这个差距不会阻挡他的行知小学成为世界一流。这么多国家的官员、专家学者、学生主动到中国这所乡村学校来,并且带着智慧、带着希望走出中国,掐指数数中国有几所这样的学校?这么多的城市学校愿意到他创办的行知园中居住,寻找,中国这样的学校有几所?城市学校这么多,条件比行知小学不知强多少倍,但真正超越行知小学的城市中小学又有几所?因为杨瑞清在用“上千农家子弟健康成长的现代校园;上万社区农民终身学习的精神家园;众多城市学生尽情体验的乡村田园;无数有识之士热情共建的文化乐园”四句话办着新型的农村小学。

作为老师,我们脸上的微笑有多少,孩子们心中的阳光就有多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如果说微笑是一缕春风,那么它会吹散淤积在心头的阴霾;如果说微笑是一抹阳光,那么它能温暖因受伤而苦闷的心;如果说微笑是一剂良药,那么它能让孩子在心底写下一份自信。莎士比亚说过:如果你一天中没有笑一笑,那你这一天就算是白活了。所以说,微笑会给你一种友好、安全的感觉,它会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人心的距离,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快乐的、拥有友谊和财富的人,你就把智者的微笑写在脸上,把愚者的冰冷的面孔摔到一边去吧!

考试,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不能不认真面对的问题,我们无法选择考试,我们只能积极应对。不从考试的角度积极组织教学,我们会觉得对不起学生的眼前利益,但如果仅仅满足于从考试的角度组织实施教学,则对不起终生为业的教育。只从考试的角度组织教学,是无法让学生终生喜欢自己所教得学科的,学生离开学校,教师毕其一生,至多只能算是一个优秀的教书匠。好的教师,应该喜欢捕捉生活中的点滴,与学生一起探讨交流,与学生一起涉及欣赏。这样的教师,不仅令学生日益积累起雄厚的知识基础,增强学生的考试能力,更能令学生日益迷恋上学习,令学生在提高自己的素养。这样的教师,才能告别教书匠这一头衔。但是我总是被考试这两个字限制着我的教育,令我自觉不自觉地围绕考试进行我的教学活动。有时候想想真是对不起学生啊!

教书匠是不管什么新课改的,只要能把书上的内容讲完,指导学生将课后练习做对就行,是顾不了其它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会感到做教师真累。但我们真正参与课改,不要认为课程改革仅仅是专家们研究的课题、仅仅是学校领导的事。如果我们都能切实领会新课改的精神,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心情,我想我们的教学就不会这么累,学生学的也不会那么苦。

然而,从我们的现实情况来看,似乎有点儿本末倒置,大部分教师都是以让学生获取知识为首要的目标,其次才是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至于能否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那是另外一回事。其实,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在激情中体验教学,在宁静中思考教学,更能使学生体会到教学的本质美,才更能使学生学到有用的东西,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教学效果。

做一名“和谐教师”,要在“公正”中平衡自我心理,享受生活。在当今时代,我们要认识什么是公正。社会对待教师应该说是公正的,部分教师对自己的收入不满意,其实大可不必。要善于在工作中找到职业的尊严和幸福,树立“工作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的生活观念。此外,我们还应把自己公正的态度辐射到自己的教育对象上,表现为不管是面对差生,还是优秀生;面对熟人的孩子还是陌生家庭的孩子都一视同仁。有了这样的心态,我相信心会越来越年轻、笑容会越来越灿烂!

总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教书不再是我们唯一的标准,育人才是我们更高的追求。虽然我们不可能都成为教学专家,但是我们决不能仅仅做教书匠,无论今后会怎样,我都会善待我的教育,善待我的生命。

第五篇:读四本书有感

读《不做教书匠》、《走在行知路上》、《教育的力量》、《新基础教育理论》有感

会宁县会师镇南咀学校

刘克仁

今年教育局要求教育系统要开展学习《不做教书匠》、《走在行知路上等四本书以来,我工作的同时,我先后读完了这几本书,但《不做教书匠》这本书,读完以后确实像书中的序言所说,“你很幸运,发现了这本书”。它对我感触颇深。

通过读我明白对待学生要真诚,要爱每一个学生,去尊重他们,考虑问题的时候要从多方面,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从善的角度去想你的学生,为学生创造属于他自己的成功的机会,并帮助他成功。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能教书育人,而且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改变一些陈旧迂腐的观念,树立新的发展的眼光,完善自己的人格素质,能不断的锻炼自己,培养出属于自己的,富有个人特色的教育风格。一个老师要是用心灵去感受它所面对的一个个纯真、可爱生命的话,得到爱的情感的回报是无法用功利去衡量的,我想古人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等来形容我们就是最好的回报。就像管老师所说“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不要埋怨班级的好坏,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发现他们的优点,表扬他们,不是说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吗,放宽心,耐心教吧,找借口只能给自己,别人带来更多的烦恼,因为事情总得做下去。是啊,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请让我们记住管老师的一段话作为今后激励我们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的动力吧:工作的乐趣往往蕴藏在你做事的态度里,而非工作本身。课堂上和学生亲切平等的学习生活,学生学习中闪现的智慧火花,以及你灵动生成的一个成效极佳的教学场景,都将给你带来极大的乐趣。教育的乐趣来自思考,当你把思考变成文字,当你的文字得到他人的阅读和支持,你将获得乐趣,并且将乐此不疲,充满自信与自豪,这些文字将提升你的生命和生活的质量。

我要反思自己:我把教师当成了自己谋生的职业,还是当作一件事业来做?为了谋生,为了这份职业,自己也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但也就是“职业”和“事业”这一字之差,也就使得自己的心态,态度不同,从而使得自己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结果也就不同了!我的工作到底该怎样来做,我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教师?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一书给了我们一个响亮的回答!我真正感悟到了“师,并非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教学生怎样做人,教师应该对学生负责。”“一个教师一生要教成百上千的学生,遇到一个没有责任感的教师,那真是学生莫大的不幸”这些话的分量。那不做“教书匠”,我们应该做什么呢?智慧型教师,或许该成为不愿做教书匠的老师们的一种追求。我们应该对学术和专业有专门的研究,不但有学问,而且具有教育智慧。我们不能单单将知识塞给学生就了事,还应该思考如何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悦,学得扎实,并且使学生习得学习的方法,启迪他们的智慧。而教育智慧火花的闪现应该表现在吃透教学内容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方面。管建刚老师说现在的教师有三种状态;第一种状态,把教育的事当作学校的事来做。将学校布置的工作视为包袱,视为学校不让我过安宁日子,总想着早点卸了这包袱才好、才自在。第二种状态,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家的事来做。作为现代的教育家,行知先生融古通今,学贯中西,不但汲取了古代孔子儒家学说的精华,还吸收了国外特别是美国杜威的学说,又紧密结合了中国的国情,创造性地提出生活教育理论。他不仅仅创立了理论,还躬于实践。为了民主共和的伟大理想,他毅然放弃大学教授的优裕待遇,脱下西装革履,穿上布衣草鞋,投身南京崂山脚下,创办农村的晓庄师范。他不仅身体力行,还致力于“筹募100万元基金,征集100万位同志,提倡100万所学校,改造100万个乡村”,大力推进大众教育、军民教育以提高民族素质。更为可贵的是,他边实践,边立说;边著书,边更新。他终于创立了全新的系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后人留下六百万字的巨著。但是由于时代急剧动荡,而且先生只活了55个岁月,他不可能也来不及将他的思想和理论都系统地课程化,甚至连他的大作直到八十年代才得以整理出版。

接下来又读了《走在行知路上》,收到的感受是:在今天看来,尽管生活教育的理论带着当时环境和斗争任务的印记,但其实质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与当前党中央号召实施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其基本原理和根本观点仍然充满着时代的气息;他所倡导的“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主张,至今仍显前卫,可以有效地用于证明和指导当前的教育改革。

首先,要运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武装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头脑,以指导我们的改革实践。为此,作为陶行知思想理论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我们应当尽快将陶先生的论述系统地整理成一本有关生活教育实用性的教材。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运用这本教材引导教育战线上的同仁吃透先生的教育思想,领悟其中的“生活教育”这一核心理论,把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三大辨证统一的核心理念。不读陶行知,怎么做老师?就能让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扎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头脑中。

1、整合教育资源,拓宽孩子的视野。现在孩子的学习,常常就是“面朝书本,背朝天花”,整天在读书、做题目,很少有机会了解外面的真实世界,知识面极其狭窄,身心极其疲惫,头脑极其呆板。我们应当运用生活教育的理论,明确社会是所大学校,突破“课本中心主义”,把家庭的、学校的、社区的、自然的、现实的及与网络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将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呈现给孩子。这样,孩子的眼界就会变得开阔,身心变得健康,头脑变得灵活。

2、打破封闭的、单一的教育形式,建构开放的、多样的生存状态。眼下很多有识之士对我们的教育工作很不满意:现在不少人整天让孩子听着老师的课,做着老师和家长布置的题,甚至连孩子的休息时间和节假日也会被大肆侵占;教育形式非常僵化,孩子的头脑基本禁锢起来,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不敢越出大人的雷池一步,他们的灵性在逐渐丧失。我们应该运用生活教育的理论作指导,创立开放的教育形式,改变孩子的生存状态。我们应该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带其走向美好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激励、引导并帮助他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天下朋友”。这样的教育教学便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师生共学,长幼互动,教学相长,我们的社会便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社会,我们的孩子便会真正成为积累丰富、体验真切、富有灵性的智慧之人。

3、放开手脚,干出才干。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来自于他的勤奋读书,更来自于他的持之以恒的、踏踏实实的实践。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两者紧密结合,是天生的双胞胎。我们应当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孩子们学习方法的改进,强调“教学做合一”。在做中教乃是真教,在做中学乃是真学。“教学做合一”关键在于做,做就是行动,行动就靠自主。我们要彻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解放他们的眼睛、头脑、双手、嘴巴、时间和空间,引导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激发他们对自己未知的领域进行探索,生成和构建自己的真知,渐渐形成自己的创新能力。促使孩子在“干”中成长为素质高、能力强、有创新的人才。

生活是不断变化的,教育也必须相应的变化。按照陶行知的说法,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与大众的生活相适应。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依托特色教材为载体,依托实验学校为基地,并认真审视教育环境的变化、孩子智慧的提升、考试格局、内容及方式方法的改进,新型的课程体系必将出现,素质教育一定也会走出一条新路!

2011年11月10日

下载四本书心得体会(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本书心得体会(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四本书有感

    读《四本书》有感 张平 最近,我习读了肖川先生的著作《教育的力量》,管建刚先生的《不做教书匠读后感》,杨瑞清的《走在行知路上》和叶澜先生的《新基础教育论》四本书,让我领......

    读《四本书》及《会宁县教育规章制度》心得体会

    读《四本书》及《会宁县教育规章制度汇编》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普通会宁县人民,一名人民教师,为了会宁县的更好发展从我做起,完善自身,我也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读了《四本书》及《......

    四年级必读书目练习(四本书)

    《浪漫鼠德佩罗》阅读练习 1、《浪漫鼠德佩罗》是(美)国作家(凯特·迪卡米洛)所著,这本书获得了(纽伯瑞)儿 童文学金奖。 2、德佩罗是一个(勇敢、自信、善良、积极向上、乐观)的小老......

    余世维四本书简介

    目录 赢在执行前言 第一章 执行力决定企业生死存亡一、员工缺乏执行力,企业丧失竞争力战略虽好,也要有人执行有标准,有制度,更需要执行到位二、缺乏执行力的四种表现“差不多”......

    10本书的心得体会

    阅读感受、心得体会 1、《水边的安全》 游泳时注意,小心在岸边和水边滑到 不要随便玩水 小孩游泳要有大人陪伴 小朋友一定要带游泳圈游泳 玩水很欢乐,可是有时候玩水也是有危......

    学习三本书心得体会(10.9.3)

    学习《关键在于落实》、《细节决定成败》 及《没有任何借口》的心得体会今年8月至9月,公司要求我们全体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关键在于落实》、《细节决定成败》和《没有任......

    读好三本书心得体会

    《精神的力量》让我们对岗位建功充满着决心。伟大的党培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滋养伟大的党。在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党的伟大精神激烈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前赴......

    学习三本书的心得体会

    学习三本书后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新员工,学习企业文化、认同企业理念对今后日常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企业文化三本书的学习就需要非常用心和认真的学习。 工作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