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器官的功能-医学生理学-讲义-09

时间:2019-05-12 14:06: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感觉器官的功能-医学生理学-讲义-09》,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感觉器官的功能-医学生理学-讲义-09》。

第一篇:感觉器官的功能-医学生理学-讲义-09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人体主要的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躯体感觉(包括皮肤感觉与深部感觉)和内脏感觉等。

第一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一般生理

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感受细胞连同它们的附属结构,构成各种复杂的感觉器官。感觉器官有眼、耳、前庭、嗅上皮、味蕾等器官,都分布在头部,称为特殊感觉器官。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一)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与特异敏感性

各种感受器只对一定性质的刺激高度敏感,这种特性称为特异敏感性。每种感受器都有一定的适宜刺激。适宜刺激必须具有一定的刺激强度才能引起感觉。引起某种感觉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感觉阈。

(二)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和感受器电位

各种感受器把作用于它们各种形式的刺激的能量转换为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这种能量转换过程称为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受刺激时,在感受器细胞或感觉神经末梢引起相应的电位变化,前者称为感受器电位,后者称为启动电位或发生器电位。

感受器电位和发生器电位是一种过渡性慢电位,具有局部兴奋的特征。当它引发传入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时,才标志着这一感受器或感觉器官功能的完成。

(三)感受器的编码功能

感受器把外界刺激转换成神经动作电位时,不仅仅是发生了能量形式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各种信息也转移到了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这就是感受器的编码功能。感觉的性质决定于传入冲动所到达的高级中枢的部位。

(四)感受器的适应

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虽然刺激继续存在,但由其所诱发的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冲动频率逐渐下降,这一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适应是所有感受器的一个功能特点,分为快适应感受器和慢适应感受器。

第二节 视觉器官

人脑所获得的关于周围环境的信息中,大约95%以上来自视觉。引起视觉的外周感觉器官是眼,它由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和作为附属结构的折光系统等部分组成。人眼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70-740nm的电磁波。

眼球壁分三层,由外向内为:①巩膜--角膜层;②脉络膜层;③视网膜层。眼球内充填了三种折光物质:房水、晶状体及玻璃体。眼内与视觉功能直接有关的结构,是位于眼球中线上的折光系统和位于眼球后部的感光系统,即视网膜。空气与角膜前表面的界面以及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界面,构成了眼内的折光系统。视网膜含有对光刺激高度敏感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能将外界光刺激所包含的视觉信息转变成电信号,并在视网膜内进行初步处理,最后以视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形式传向大脑。

一、眼的折光功能

(一)与眼的折光成像有关的光学原理

对于人眼和一般光学系统来说,来自6m以外物体的各光点的光线,都可以认为是近于平行的,因而可以在主焦点所在的面上形成物像。

(二)眼折光系统的光学特性

当正常成人的眼处于安静状态而不进行调节时,它的折光系统后主焦点的位置,恰好是视网膜所在的位置。如果来自某物体的光线过弱,或它们在空间和眼内传播时被散射或吸收,光线到达视网膜时其强度已减弱到不足以兴奋感光细胞的程度,就不可能被感知;另外,如果物体过小或离眼的距离过远,则在视网膜上成像小于视网膜的分辨能力的限度时,也不能被感知。

(三)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

简化眼模型由一个前后径为20mm的单球面折光体构成,折射率为1.333,外界光线只在由空气进入球形界面时折射一次,该球面的曲率半径为5mm,即节点在球形界面后方5mm的位置,后主焦点正相当于此折光体的后极。这个模型和正常安静时的人眼一样,使平行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上物像的大小不仅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也与物体和眼之间的距离有关。人眼所能看清的最小视网膜像的大小,大致相当于视网膜中央凹处一个视锥细胞的平均直径。

(四)眼折光功能的调节

看远物时,从物体上一点发出的所有进入眼内的光线可认为是平行光线,对正常眼来说,不需任何调节就能成像在视网膜上;看近物(6m以内)时,通过调节,使进入眼内的光线经过较强的折射,成像在视网膜上。

1.晶状体折光能力的调节 当眼看远物时,睫状肌处于松弛状态,这时悬韧带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晶状体受悬韧带的牵引,其形状相对扁平;当看近物时,可反射性地引起睫状肌收缩,导致连接于晶状体囊的悬韧带松弛,晶状体由于其自身的弹性而变凸,曲率半径增加,折光能力增大,从而使物像前移,成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晶状体自身的弹性下降,变形能力逐渐降低。晶状体曲率半径变化的最大能力可用眼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即近点来表示。近点越近,表明晶状体的弹性越好。

2.瞳孔的调节 看近物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双侧瞳孔缩小,称为瞳孔近反射或瞳孔调节反射。瞳孔缩小可减少入眼的光线量并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使视网膜成像更为清晰。

3.眼球会聚 当双眼注视近物时,发生两眼球内收及视轴向鼻侧聚拢的现象,称为眼球会聚,也称为辐辏反射。辐辏反射可使双眼看近物时物体成像于两眼视网膜的相称点上,从而产生清晰的视觉而避免复视。

(五)眼的折光能力和调节能力异常

正常眼的折光系统无需进行调节就可使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因而可以看清远物;经过调节的眼,只要物体离眼的距离不小于近点,也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称为正视眼。若眼的折光能力异常,或眼球的形态异常,使平行光线不能在安静未调节的眼的视网膜上成像,则称为非正视眼,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眼。有些人眼静息时折光能力正常,但由于年龄的增长,晶状体弹性减弱,看近物时调节能力减弱,称为老视。

1.近视 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轴性近视)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强(屈光性近视),故远物发出的平行光线被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而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图像。近视眼看近物时,由于近物发出的是辐散光线,故眼不需调节或只作较小程度的调节,就能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因此,近视眼的近点较正视眼的近。纠正近视可用凹透镜。

2.远视 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轴性远视)或折光系统 的折光能力过弱(屈光性远视),故来自远物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后方。远视眼在看远物时,也需经过眼的调节才能使人眼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远视眼看近物时,需作更大程度的调节才能看清物体。故易发生疲劳。纠正远视可用凸透镜。

3.散光 是指眼的角膜表面不呈正球面,即角膜表面不同方位的曲率半径不相等,平行光线进人眼内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造成视物不清或物像变形。除角膜外,晶状体表面曲率异常也可引起散光。纠正散光可用柱面镜。

二、视网膜的感光功能

视网膜的基本功能是感受光刺激,并将其转换为神经纤维上的电活动。

(一)视网膜的结构特点

视网膜的结构可简化为四层:色素上皮层,具有多种复杂的生化功能及支持光感受器活动的色素屏障作用,并具有对视网膜外层传递来自脉络膜的营养及对光感受器细胞外段脱落的膜盘和代谢产物进行吞噬的作用。感光细胞层,感光细胞分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两种,含有特殊的视色素。视杆和视锥细胞在形态上都可分为四部分,由外向内依次为外段、内段、胞体和终足。外段是视色素集中的部位。两种感光细胞都通过终足与双极细胞发生突触联系,双极细胞再与神经节细胞层中的节细胞联系。盲点 视网膜由黄斑向鼻侧约3mm处有一直径约1.5mm、境界清楚的淡红色圆盘状结构,称为视乳头,这是视网膜上视觉神经纤维汇集穿出眼球的部位,该处无光感受细胞,故无视觉感受,在视野中形成生理盲点。但正常时两眼看物,一侧盲点可被对侧视觉补偿。

(二)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视网膜中存在着两种感光换能系统。一种由视杆细胞和与它们相联系的双极细胞以及神经节细胞等组成,对光的敏感度较高,能在昏暗的环境中感受弱光刺激,但无色觉,分辨率低,称为视杆系统或晚光觉系统;另一种由视锥细胞和与它们相联系的双极细胞及神经节细胞等组成,对光的敏感性较差,在强光下才被激活,有色觉和高分辨能力。这一系统称为视锥系统或昼光觉系统。

(三)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视紫红质的光化学作用可能是晚光觉的基础。

1.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其代谢 视紫红质是一种结合蛋白质,由一分子视蛋白和一分子视黄醛组成。视紫红质在光照时迅速分解为视蛋白和视黄醛,诱发视杆细胞出现感受器电位。在亮处分解的视紫红质,在暗处又可重新合成,这是一个可逆反应,其反应的平衡点决定于光照的强度。

在正常情况下,维生素 A可用于视紫红质的合成与补充。人在暗处视物时,既有视紫红质的分解,又有它的合成;光线愈暗,合成愈超过分解,视网膜中处于合成状态的视紫红质数量愈多,对弱光愈敏感。长期维生素A摄入不足,会影响人在暗光时的视力,引起夜盲症。

2.视杆细胞外段的超微结构和感受器电位的产生 感光细胞外段部分,膜内有大量视盘。视盘中镶嵌着视紫红质。

视杆细胞的静息电位只有-30~-40mV,这是由于外段膜在无光照时就有相当数量的Na + 通道处于开放状态并有持续的Na + 内流所造成的。而内段膜的Na + 泵将Na + 移出膜外,维持膜内外一定的Na + 离子浓度差。当视网膜受光照时,外段膜电位短暂地向超极化的方向变化。

光量子被视紫红质吸收后,视紫红质被分解,激活传递蛋白,进而激活磷酸二酯酶,导致外段部分胞浆中的cGMP分解,cGMP是膜上化学门控式Na + 通道开放的条件,随着膜上cGMP的减少,Na + 通道通透性下降,导致膜电位下降,出现了超极化型感受器电位。感受器电位以电紧张的形式扩播到细胞的终足部分,影响终足处的递质释放。

(四)视锥系统的换能和颇色视觉

大多数脊椎动物都具有三种不同的视锥色素,存在于三种不同的视锥细胞中。视锥细胞功能的重要特点是它具有辨别颜色的能力。三原色学说认为在视网膜上分布有三种不同的视锥细胞,分别含有对红、绿、蓝三种光敏感的视色素;当某一定波长的光线作用于视网膜时,以一定的比例使三种视锥细胞分别产生不同程度的兴奋,这样的信息传至中枢,就产生某一种颜色的感觉。

三、视网膜的信息处理

在视网膜中,只有神经节细胞及少数无长突细胞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当光线照射到感光细胞时,引起超极化型感受器电位,以电紧张性扩播到达突触前膜,引起末梢释放递质于突触间隙,从而引起下一级细胞产生慢电位变化。只有当这种慢电位变化传神经节细胞时,经过总和,使节细胞的静息膜电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才能产生动作电位。

视杆与视锥细胞以及双极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是由谷氨酸介导的。

发出视神经纤维的神经节细胞,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种节细胞的感受野较小,大致相当于一个或一小组双极细胞的感受野,能对视野中物体的形状和表面特征的信息进行编码;另一类节细胞有相当大范围的感受野,其大小相当于几百个双极细胞感受野的总和,这类节细胞携带的是对视野内物体定位的信息;第三种节细胞对移动的物体反应较强。

四、与视觉有关的其他现象

(一)暗适应和明适应

人从亮光处进入暗室时,最初看不清楚任何东西,经过一定时间,视觉敏感度才逐渐增高,恢复在暗处的视力,这种现象称为暗适应。从暗处突然进入亮光处时,最初感到一片耀眼的光亮,不能看清物体,稍待片刻后才能恢复视觉,这种现象称为明适应。

暗适应是人眼在暗处对光的敏感度逐渐提高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与视锥细胞色素的合成增加有关;第二阶段,与视杆细胞中视紫红质的合成增强有关。

明适应其机制是:在暗处,视杆细胞内积聚视紫红质,进入亮处时受到强光刺激,视紫红质迅速分解,因而产生耀眼的光感,视杆细胞色素迅速分解之后,对光较不敏感的视锥细胞色素才能在亮光环境中感光。

(二)瞳孔对光反射

瞳孔的大小可随光线的强弱而改变,弱光下瞳孔散大,强光下瞳孔缩小,称为瞳孔对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的效应是双侧性的,光照一个眼时,两眼瞳孔同时缩小,因此称为互感性对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在中脑。

(三)视野

当用眼固定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范围,称为视野。用单眼注视视野中某一点时,此点的像正好落在视网膜黄斑的中央凹处,连接这两点的假想线即称为视轴。在同一光照条件下,白色视野最大,其次为一黄蓝色,再次为红色,绿色视野最小。视野的大小可能与各类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中的分布范围有关。由于面部结构(鼻和额)阻挡视线,颞侧和下方视野较大,鼻侧与上方视野较小。

(四)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 人的双眼都在面部前方,两眼视野有很大一部分重叠,称为双眼视觉。双眼视物时,由于从物体同一部分来的光线成像于两眼视网膜的相称点上,可以弥补单眼视野中的盲区缺损,扩大视野,并可产生立体视觉。

第三节 听觉器官

听觉的外周感受器官是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的耳蜗组成。由声源振动引起空气产生的疏密波,通过外耳和中耳组成的传音系统传递到内耳,经内耳的换能作用将声波的机械能转变为听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后者传送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一、人耳的听阈和听域

人耳能感受的振动频率范围为20~20000Hz,对于每一种频率的声波,都有一个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称为听阈。当强度在听阈以上增加到某一限度时,还会引起鼓膜的疼痛感觉,这个限度称为最大可听阈。

二、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一)外耳的功能

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耳廓的形状有利于收集声波,有采音作用;耳廓还可帮助判断声源的方向。外耳道是声波传导的通路。

(二)中耳的功能

中耳由鼓膜、听骨链、鼓室和咽鼓管等结构组成,能将空气中的声波振动能量高效地传递到内耳淋巴液。

鼓膜具有较好的频率响应和较小的失真度。听骨链由锤骨、砧骨及蹬骨依次连接而成,形成固定角度的杠杆。声波由鼓膜经听骨链到达卵圆窗膜时,其振动的压强增大,而振幅稍减小,这就是中耳的增压作用。原因是:①鼓膜与卵圆窗膜的面积之比为 17.2:1。②听骨链杠杆的长臂与短臂之比为1.3:1。在整个中耳传递过程中的增压效应22.4倍。

(三)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导与骨传导两种途径传入内耳的。

1.气传导 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骨链和卵圆窗膜进入耳蜗,这一条途径称为气传导,是声波传导的主要途径。

2.骨传导 声波可引起颅骨的振动,再引起位于颞骨骨质中的耳蜗内淋巴的振动,这种传导途径称为骨传导。

三、内耳的功能

内耳又称迷路,由耳蜗和前庭器官组成。耳蜗的主要作用有:①传音功能;②感音功能,即将螺旋器受到的声能转化为蜗神经的冲动。前庭器官则与平衡感觉有关。

(一)耳蜗的结构

耳蜗内有两个分界膜,一为斜行的前庭膜,一为横行的基底膜,此二膜将管道分为三个腔,分别称为前庭阶、鼓阶和蜗管。前庭阶在耳蜗底部与卵圆窗膜相接,内允外淋巴;鼓阶在耳蜗底部与圆窗膜相接,也充满外淋巴,两者在耳蜗顶部相通。蜗管是一个充满内淋巴的盲管。基底膜上有声音感受器—螺旋器(也称柯蒂器)。蜗管近蜗轴有内毛细胞,其外侧有外毛细胞。毛细胞的顶部有上百条听毛,较长的一些纤毛埋植于盖膜中。盖膜在内侧连耳蜗轴,外侧则游离在内淋巴中。毛细胞的顶部与内淋巴接触,其底部则与外淋巴相接触。毛细胞的底部有丰富的听神经末梢。

(二)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理论

当声波振动通过听骨链到达卵圆窗膜,引起内淋巴的振动。内淋巴的振动从基底膜的底

部开始,按照行波原理传导耳蜗的顶部。声波频率愈高,行波传播愈近,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愈靠近卵圆窗处;声音频率愈低,行波传播的距离愈远,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愈靠近基底膜顶部。由于每一种振动频率在基底膜上都有一个特定的行波传播范围和最大振幅区,与该区域有关的毛细胞和听神经纤维就会受到最大的刺激,来自基底膜不同区域的听神经纤维的冲动传到听觉中枢的不同部位,就可引起不同音调的感觉,这就是耳蜗对声音频率初步分析的基本原理。外毛细胞顶端的听毛有些埋植于盖膜的胶状物中,有的则与盖膜的下面相接触;由于基底膜与盖膜的附着点不在同一个轴上,故当行波引起基底膜振动时,盖膜与基底膜便各自沿着不同的轴而上、下移动,于是两膜之间便发生交错的移行运动,使听毛受到一个剪切力的作用而弯曲,引起毛细胞兴奋,并将机械能转变为生物电变化。

(三)耳蜗的生物电现象

在耳蜗未受刺激时,如果以鼓阶外淋巴为参考零电位,那么蜗管内淋巴中的电位为+80mV左右,称为耳蜗内电位,又称内淋巴电位。在静息情况下,毛细胞膜内电位为-70~-80mV,由于毛细胞顶端的浸浴液为内淋巴,因此该处毛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可达160mV左右。而毛细胞周围的浸浴液为外淋巴,该处膜内外的电位差只有80mV左右。内淋巴中正电位的产生和维持,与蜗管外侧壁的血管纹Na +-K + 依赖性ATP酶有关。内淋巴中较高的K + 浓度与维持毛细胞对机械性刺激的敏感性有关。

当耳蜗受到声音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近结构可记录到频率和幅度与作用于耳蜗的声波振动完全一致的电变化,称为微音器电位。它是多个毛细胞在接受声音刺激时所产生的感受器电位的复合表现。

四、听神经动作电位

复合动作电位的振幅取决于声音强度、发生兴奋的纤维数目及各纤维放电的同步化程度。

单一听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它是一种“全或无”式的反应,安静时有自发放电,在有声音刺激时放电增加。单一听神经纤维对某一特定频率的纯音只需很小的刺激强度便可发生兴奋,这个频率称为特征频率或最佳频率。随着声音强度的增加,能引起单一听神经纤维放电的频率范围增大。每一根纤维最佳反应频率的高低,决定于该纤维末梢在基底膜上的分布位置,而这-位置正好是该频率的声音所引起的最大振幅行波的所在位置。

第四节前庭器官

正常姿势的维持,依赖于前庭器官、视觉器官和本体感觉感受器的协同活动。前庭器官由内耳中的三个半规管以及椭圆囊和球囊组成,是人体对自身运动状态和头部在空间位置的感受器,在保持身体的平衡中起重要的作用。

一、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

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称为毛细胞,有两种纤毛,其中有一根最长,位于细胞顶端的一侧边缘处,称为动纤毛;其余的纤毛较短,数量较多,称为静纤毛。当纤毛都处于自然状态时,细胞膜的静息电位约-80mV;同时,与毛细胞相连的神经纤维上有一定频率的持续放电。如果静纤毛朝向动纤毛的方向弯曲,细胞膜电位值就减小(去极化),达到一定阈值时,支配毛细胞的传入神经冲动发放的频率增加,表现为兴奋效应;当动纤毛朝向静纤毛的方向弯曲时,则毛细胞膜电位值增加(超极化),同时传入冲动减少,表现为抑制效应。在正常情况下,机体的运动状态和头部在空间位置的改变都能以特定的方式改变毛细胞纤毛弯曲的方向,使相应神经纤维的放电频率发生改变,这些信息传到中枢后,能引起特殊的运动觉和位置觉,并出现各种躯体和内脏功能的反射性变化。

人体两侧内耳各有三个相互垂直的半规管,分别代表空间的三个方向。当头向前倾30度时,外侧半规管与地面平行,其余两个半规管与地而垂直。每个半规管与椭圆囊连接处都有一个膨大的部分,称为壶腹,壶腹内有一块隆起壶腹嵴,其中有一排毛细胞,面对管腔。半规管壶腹嵴的适宜刺激是角加速度运动。

椭圆囊和球囊的适宜刺激是直线加速度运动。在这两个囊斑的平面上,每个毛细胞的排列方向都不完个相同。

二、前庭反应和眼震颤

来自前庭器官的传入冲动,除引起运动觉和位置觉外,还可引起各种姿势调节反射和自主性神经功能的改变。如果前庭器官受到过强或过长的刺激,或刺激未过量而前庭功能过敏时,常会引起恶心、呕吐、眩晕、皮肤苍白等现象,称为前庭自主神经反应。

前庭反应中最特殊的是当躯体作旋转运动时产生角加速度引起的眼球运动,称为眼震颤。眼震颤慢动相的方向与旋转加速度的方向相反,是由于对前庭器官的刺激而引起的;而快动相的运动方向与旋转加速度方向一致,是中枢矫正性运动。

第二篇:苏州大学生理学题库第九章感觉器官

生理学各章作业习题、讨论习题和思考题总汇

王国卿

第九章

感觉器官

一.名词解释:

感觉器官

感受器

简化眼瞳孔对光反射 瞳孔近反射

视力

视野

盲点明适应

暗适应 11 听域听阈 二. 填空题: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性)有————、————、————和——。2 眼的调节包括————、————和————。眼的折光异常(曲光不正)通常是指————、————和————,各自产生的原因是————、————和————,分别矫正的方法是————、————和————。4 视网膜含有的感光细胞是————和————,分别感受——光和——光。5 声波传导的途径有————和————,通常以————为主。6 咽鼓管的生理作用是——————————————。椭圆囊和球囊的适宜刺激是——————运动,半规管壶腹嵴的适宜刺激是——————————运动。根据行波理论,声波振动频率越高,最大振幅越靠近————,频率越低,最大振幅越靠近————。声波刺激先引起耳蜗产生————,再由它引起听神经兴奋产生———。10 人眼的主要功能是————和————。

三.单选题: 下列哪种感受器的传入冲动不会产生主观上的特定的感觉(E)。A.视觉器官

B.听觉器官

C.嗅觉器官

D.味觉器官

E.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下列结构中,哪个属于感觉器官(D)。

A.痛觉感受器 B.冷敏神经元 C.本体感受器 D.前庭器官 E.触觉感受器 3 下列感受器中,哪个属于快适应感受器(A)

A.环层小体

B.腱器官

C.肌梭

D.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E.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人脑获得信息,主要来自(A)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嗅觉

E.味觉 5 光线进入眼内发生折射的主要部位是(A)

A.角膜

B.房水

C.晶状体

D.玻璃体

E.视网膜 6 人眼视近物时的调节,主要与下列哪种改变有关(C)

A.角膜形状

B.房水多少

C.晶状体形状

D.眼球位置

E.瞳孔大小 7 对眼调节方面的叙述,错误的是(E)

A.眼的调节能力大小可用近点的长短表示

B.近点的长短主要与晶状体弹性有关

C.眼的折光能力越大,表示调节能力越强

D.眼的调节能力除用近点长短表示外,还可用屈光度表示

E.屈光度与主焦距呈正变关系 正视眼看6 m以外物体时,将出现下列哪项变化(D)

A.瞳孔缩小

B.两眼球内聚

C.晶状体变凸

D.不进行任何调节

E.支配睫状肌的副交感神经兴奋 对瞳孔近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E)

A.该反射的意义是使看近物清楚

B.看近物时,可反射性引起瞳孔缩小

C.瞳孔缩小可减少球面像差

D.瞳孔缩小可减少色像差

E.该反射的效应是单侧性的

10对瞳孔对光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E)

A.弱光下瞳孔散大,强光下瞳孔缩小

B.该反射与动眼神经活动有关

C.反射效应为双侧性

D.用阿托品可使该反射减弱或消失

E.反射中枢在延髓 夜盲症产生的原因是(A)

A.视紫红质缺乏

B.维生素D缺乏

C.全反型视黄醛过多

D.11-顺型视黄醛过多

E.视蛋白合成障碍 12 对视杆细胞叙述,错误的是(D)

A.感受弱光刺激

B.只分辨明暗,不能分辨色泽

C.在视网膜周边部分布较中心部多

D.与双极、神经节细胞呈辐散式联系

E.夜间活动的动物只有该细胞 13对视锥细胞叙述,错误的是(E)

A.视敏度差,但分辨力高

B.可分辨颜色

C.中央凹处只有该细胞

D.中央凹处该细胞与双极、神经节细胞呈“单线联系”

E.含有的视色素为视紫红质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全是视锥细胞的区域在(C)

A.黄斑

B.视盘

C.中央凹

D.视盘周边部

E.视网膜周边部 15 下列颜色视野中,范围最小的为(C)

A.黄色

B.白色

C.绿色

D.红色

E.蓝色 16近视眼与正常眼相比,前者的(D)

A.近点长,远点短

B.近点和远点都长

C.近点短,远点长

D.近点和远点都短

E.近点长,远点不变 17 声波传向内耳的主要途径是(A)

A.外耳→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内耳

B.外耳→鼓膜→听骨链→圆窗→内耳

C.外耳→鼓膜→鼓室空气→卵圆窗→内耳

D.外耳→鼓膜→鼓室空气→圆窗→内耳

E.颅骨→颞骨骨质→耳蜗内淋巴 飞机骤升或骤降时,旅客口食糖果有助于调节何处的压力平衡(E)

A.基底膜两侧

B.中耳与内耳之间

C.前庭膜两侧

D.圆窗膜内外

E.鼓室与大气之间 对耳蜗微音器电位(CMP)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E)

A.该电位变化的频率和幅度与耳蜗的声波振动完全一致

B.潜伏期小于0.1 ms,没有不应期

C.它是多个毛细胞受声音刺激时产生的感受器电位的复合表现

D.在一定范围内,该电位的振幅随声压的增强而增大

E.缺氧和深麻醉时该电位将消失 20 声波感受器是指(D)

A.球囊囊斑毛细胞

B.半规管壶腹嵴毛细胞

C.椭圆囊囊斑毛细胞

D.耳蜗基底膜毛细胞

E.耳石 四.回答题:

1.试述眼视近物时,是如何进行调节的? 2.

试述视觉的二元学说是什么?

3.试述行波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

气传导通路,及其感受声音的机制?

第三篇:感觉器官的功能考试题目

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称为 A 受体 B 感受器 C 分析器 D 感觉器官 E 特殊器官 下列哪种感受器属于快适应感受器 A 肌梭 B 痛觉感受器 C 皮肤触觉感受器 D 视网膜感光细胞 E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各种感受器均各有其最敏感、最容易接受的刺激形式,称为感受器的 A 阈值 B 阈刺激 C 感觉阈值 * D 适宜刺激 E 适宜强度 在眼的折光系统中,折光力可被调节的结构是 A 角膜 B 房水 C 晶状体 D 玻璃体 E 巩膜 在眼的折光系统中,折射能力最大的界面是 A 空气-角膜前表面 B 角膜后表面-房水 C 房水-晶状体前表面 D 晶状体后表面-玻璃体 E 玻璃体-视网膜 睫状肌收缩使悬韧带放松,可引起 A 角膜曲度增加 B 角膜曲度减小 C 晶状体曲度增加 D 晶状体曲度减小 E 玻璃体曲度增加 以下关于眼的调节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是神经反射 B 使晶状体变凸

C 使瞳孔缩小

D 使两眼视轴向鼻侧会聚

E 增加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眼经过充分发挥调节作用能够看清眼前物体的最近点,称为 A 主点 B 节点 C近点 D 远点 E 焦点 发生老视的主要原因是 A 角膜曲率变小 B 角膜透明度减小 C 房水循环受阻 D 晶状体弹性减弱 E 晶状体厚度增加 以下关于瞳孔对光反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感受器在视网膜 B 传入纤维在视神经中 C 中枢在中脑

D 效应器主要是睫状肌 E 有双侧互感反应 视网膜上只有视锥细胞而没有视杆细胞分布的部位是 A 黄斑中央凹 B 视神经乳头 C 视网膜中心 D 视网膜周边 E 视网膜颞侧 视杆细胞中的感光色素是 A 视蛋白 B 视黄醛 C 视紫红质 D 视紫蓝质 E 视色素 产生夜盲症的原因是 A 视蛋白合成障碍 B 视黄醛合成过多 C 视紫红质缺乏 D 视紫蓝质缺乏 E 维生素E供应不足 暗适应的产生机制主要与视网膜哪种细胞中的视紫红质的合成增强有关 A 视锥细胞 B 视杆细胞 C 双极细胞 D 水平细胞 E 无长突细胞 视黄醛被消耗后需要哪种维生素来补充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E 维生素E 16 三原色学说设想在视网膜中存在对三种色光特别敏感的三种视锥细胞 A 蓝、绿、白 B 红、绿、白 C 红、绿、黄 D 蓝、绿、红 E 蓝、绿、黄 耳蜗内淋巴所在的部位是 A 蜗管 B 鼓阶 C 鼓室 D 前庭阶 E 咽鼓管 18 微音器电位是 A 感受器电位 B 静息电位 C 锋电位 D 后电位 E 突触后电位 声波振动最终在耳蜗中由机械能转为电变化的关键步骤是螺旋器部位 A 盖膜振动 B 内淋巴振动 C 外淋巴振动 D 毛细胞变形 E 毛细胞听纤毛弯曲 20 前庭器官指 A 球囊 B 椭圆囊

C 半规管 D 半规管和壶腹

E 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 能感受人体以身体长轴为轴所作的旋转变速运动的装置是 A 垂直半规管 * B 水平半规管 C 椭圆囊 D 球囊 E 囊斑 位于椭圆囊和球囊的囊斑结构中的毛细胞的适宜刺激是 A 角匀速运动 B 负角加速运动 C 正角加速运动

D 人体各种方向的直线匀速运动 E 人体各种方向的直线变速运动 在下列人类能分辨的味道中,哪一项不属于基本味觉 A 甜 B 酸 C 苦 D 辣 E 咸 下列哪种感觉不属于皮肤感觉 A 触觉 B 痛觉 C 位置觉 D 冷觉 E 温觉 半规管内毛细胞的适宜刺激是 A 内淋巴位移 B 外淋巴位移 C 直线加速运动 D 旋转加速运动 E 旋转变速运动 当刺激感受器时,刺激虽仍持续,但传入纤维上的冲动频率却已开始下降。这种现象称为感受器的 A 疲劳 B 抑制 C 适应

D 阻滞 E 衰减 安静状态下,眼的折光系统正好把6米以外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后。来自近于6米的物体的光线经折射后将成像在视网膜上。但正常眼在看近物时也很清楚。这是由于眼在看近物时发生了 A 适应 B 调节反射 C 瞳孔缩小 D 悬韧带放松 E 晶状体弹性变化 视网膜接受光刺激,由感光细胞产生的电信号经过复杂的细胞网络传递,最后在哪种细胞产生动作电位传向中枢 A 水平细胞 B 双极细胞 C 无长突细胞 D 神经节细胞 E 节后神经原 单眼固定的注视前方不动,此时该眼所能看到的范围称为视野。在同一光照条件下,下列哪种颜色的视野最大 A 红色 B 黄色 C 蓝色 D 绿色 E 白色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骨链、听小肌和咽鼓管等结构,当声波经过鼓膜和中耳听骨链的传递时,产生了 A 共振作用 B 增压效应 C 能量消耗 D 减压效应 E 增幅效应

飞机下降时,若感到鼓膜疼痛,应作吞咽动作,通过咽鼓管使鼓室内压与下列哪项结构的压力之间取得平衡 A 内耳 B 鼻咽部 C 蜗管 D 前庭阶 E 鼓阶

声波振动通过听骨链到达卵圆窗膜,压力变化传给耳蜗内液体,引起基底膜振动,基底膜振动以行波方式传播。当耳蜗顶部受损时主要影响

A 低频听力 B 中频听力 C 高频听力 D 低强度听力 E 高强度听力

某儿童在游乐园坐旋转椅游玩时,突然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皮肤苍白等现象,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产生了 A 低血压 B 低血糖 C 脑缺血 D 低血钙

E 前庭自主神经性反应 答案

1、B

2、C

3、D

4、C

5、A

6、C D

11、A

12、C

13、C

14、B

15、B E

20、E

21、B

22、E

23、D

24、C D

29、E

30、B

31、B

32、A

33、E

7、E

8、C

16、D

17、A

25、E

26、C

9、D10、18、A 19、27、B

28、

第四篇:功能医学检测

一:健康检测,包括常规的医学项目检测和功能医学检测;

常规的体检主要针对疾病的检查,主要是来了解我们目前是否有病,起到疾病的早期发现。武警河南总队医院体检中心拥有一支优秀的专家团队,和世界先进的高科技检测仪器例如pet-ct、四维彩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罗氏生化仪等。优必健客户在体检中发现的专科问题及疾病,我们会开设绿色通道,无需挂号排队可直接到武警医院相应科室由专家进行进一步诊治。但是体检是以疾病标准来制定相应的检查,所以结果只有有病或没病。我们很多人每年都做体检,往往体检结果都正常,但是身体还是有很多不舒服如:疲劳、记忆力下降、过敏、便秘、腹泻、肥胖等等,所以体检欠缺对不舒服的检查。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亚健康检查。还有就是我们往往去年体检正常、前年体检正常、但是今年体检发现有病了甚至是上半年体检正常,下半年体检发现有病了比如血糖高了、血压高了、脂肪肝或癌症等等。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些疾病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累计过程,在达到疾病诊断标准前身体已经有不舒服了,而且体内的指标也已经在改变,如果我们提前发现这些指标,了解疾病发生之前的身体微小变化,就可以做到针对性的预防了。所以总结下来常规体检有两个不足:1:只有疾病的检测标准;没有疾病前(未病)的检测项目;2:没有亚健康的检测标准; 优必健引进了国际最先进的功能医学检测。

功能医学检测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检测,在美国已经有了30年历史,在美国是可以在医保报销的。功能医学检测是通过采检我们的血液、尿液、头发等,送到专业的实验室检验,通过检验能够准确了解我们的肠胃道的消化和吸收、营养缺不缺和毒素多不多、肝脏解毒功能好不好,内分泌是否平衡及代谢和免疫功能好不好等,来了解身体亚健康状态及这些亚健康产生的原因、目前的身体健康状态如何、未来3-10年会发生什么疾病,原因是什么,我们该如何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所以功能医学检测刚好弥补了体检的不足,就是疾病前(未病)的检测和亚健康的检测;

第五篇:第十章感觉器官的功能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感觉: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将刺激能量转变为生物电信号,以神经冲动的形式沿传入神经到达不同的感觉中枢,经中枢整合后,形成对刺激的察觉。

2、感受器: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能感受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特殊结构。

3、感觉器官:由感受器和与感受功能密切相关的非神经附属结构共同构成的结构和功能高度分化的器官。

4、适宜刺激: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变化最敏感,这种形式的刺激就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5、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感受器能把作用于它们的刺激能量转变成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这种作用称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6、感受器电位:感受器细胞产生的局部电位。

7、发生器电位:感觉神经未梢上产生的局部电位。

8、感受器的编码作用:感受器在把外界刺激转换成电信号的同时,把刺激所包涵的环境变化的信息,也转移到了新的电信号系统即动作电位的排列组合之中,称为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9、.感受器的适应现象:用固定强度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传入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逐渐减少的现象。

10、眼的调节:通过眼球的折光系统将不同远近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11、近点:眼作最大调节时能看清的最近物体的距离。是判断晶状体调节能力大小的指标。

12、瞳孔近反射:视近物时反射性引起双侧瞳孔缩小的反射。

13、瞳孔对光反射:指瞳孔大小随光照强度而变化的一种神经反射。

14、视敏度(视力):视觉器官对物体形态的精细辨别能力,通常用所能看清物体的最小视网膜像的大小来表示。

15、视杆系统:由视杆细胞及其相连的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等成分构成的在昏暗环境中感受光刺激形成视觉的系统。

16、视锥系统:由视锥细胞及其相连的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等成分构成的在白昼强光环境中感受光刺激形成视觉的系统。

17、视野:单眼固定地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范围。

18、听阈:人耳能感受的每种振动频率对应的一个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振动幅度,此为听阈。

19、最大可听阈:每种振动频率的振动幅度达某一限度时,在引起听觉的同时还会引起鼓膜的疼痛感,此限度即为最大听阈。

20、听域:听阈曲线和最大听阈曲线所包围的面积。

二、单选题

1、半规管中壶腹嵴毛细胞的适宜刺激是(A)

A.旋转加速度或减速运动 B.直线匀速运动 C.旋转匀速运动 D.直线变速运动 2、椭圆囊与球囊的囊斑的适宜刺激是(C)

A.角变速度 B.各个方向的直线匀速运动

C.头部和躯体,各个方向直线正负加速度运动 D.角匀速运动 3、使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前方的眼,称为(C)

A.远视眼 B.散光眼 C.近视眼 D.老光眼 E.正视眼 4、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指(D)

A.达到一定强度的刺激 B.达到一定作用时间的刺激 C.达到一定频率的刺激 D.就某种感受器而言,引起某种感觉的阈值最低的一种刺激类型 5、当睫状体收缩时,可使(D)

A.晶状体曲度减小 B.角膜曲度增大 C.角膜曲度减小 D.晶状体曲度增大 6、人眼看近物时(C)A.晶状体变扁平,折光力增加 B.晶状体变凸,折光力下降 C.晶状体变凸,折光力增加 D.晶状体变扁平,折光力下降

7、视近物时使之聚焦成像在视网膜上的主要调节活动是(D)A.眼球前后径增大 B.房水折光指数增大

C.角膜曲率半径变大 D.晶状体向前方和后方凸出

8、瞳孔对光反射中枢位于(C)A.延髓 B.脑桥 C.中脑 D.丘脑外侧膝状体

9、视网膜中央凹的视敏度最高,其原因是(D)A.视杆细胞多而集中,单线联系 B.视杆细胞多而集中,聚合式联系 C.视锥细胞多,聚合式联系 D.视锥细胞多,单线联系

10、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的本质不同在于(A)A.外段 B.内段 C.胞体 D.终足

11、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D)A.视紫红质过多 B.视紫红质缺乏 C.顺视黄醛过多 D.视蛋白合成障碍

12、听觉的行波频率越高,基底膜振动幅度的最大部位越靠近(A)A 基底膜底部 B 基底膜顶部 C 基底膜中间部 D 耳蜗顶部

13、视黄醛由下列哪种物质转变而来(A)A.维生素A B.维生素B2 C.维生素E D.维生素B12

14、根据视觉的三原色学说,三种视锥细胞特别敏感的颜色是(C)A.红、黄、蓝 B.红、黑、白 C.红、绿、蓝 D.红、蓝、紫

15、听觉感受器位于(D)A.前庭器官 B.前庭阶 C.鼓阶 D.基底膜螺旋器

16、声音传向内耳的主要途径是(B)A.颅骨→耳蜗内淋巴 B.外耳→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内耳

C.外耳→鼓膜→听骨链→圆窗→内耳 D.外耳→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圆窗→内耳

17、飞机上升和下降时,服务员向乘客递送糖果,使乘客作吞咽动作,其生理意义在于调 节(D)A.基底膜两侧的压力平衡 B.前庭膜两侧的压力平衡 C.中耳与内耳之间的压力平衡 D.鼓室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平衡

18、耳蜗的主要功能是(B)

A.集音作用 B.感音换能作用 C.判断音源作用 D.传导动作电位

三、问答题

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有哪些?有何生理意义?

答: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包括:①感受器具有其适宜的刺激,即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变化最敏感;②感受器的换能作用,能把作用于他们的刺激能量转变为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③感受器的编码功能,感受器在完成换能作用的同时,能将外界刺激所含 的信息转移到感觉传入神经动作电位的排列和组合中,实现特异性的编码作用,传递感觉信息;④感受器具适应现象,当用固定强度的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器,其传入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逐渐减少。

2.近视、远视、散光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矫正?

答:近视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眼球的折光能力过强,因而远处物体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物象,可通过在眼的前方增加一个凹透镜片进行矫正。

远视则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眼球的折光能力太弱,来自远处物体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后方,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物象,可通过在眼的前方增加一个凸透镜片进行矫正。

散光是由于角膜表面不同方位的曲率半径不等,通过角膜不同方位的光线在眼内不能聚焦,因而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物象发生变形或模糊,可以采用适当的柱面镜进行矫正。3.试述视网膜的细胞构筑及信息处理过程。

答:视网膜由10层细胞构成,细胞之间通过突触相互联系。从功能上可将视网膜简化为4层,即色素细胞层、感光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和神经节细胞层。色素细胞层含有黑色素颗粒和维生素A,对感光细胞其营养、支持和保护的作用。感光细胞分为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是视觉的感受器细胞,具感光换能的作用。其中视杆细胞对光的敏感度,但分辨率差,在昏暗的环境中感受光刺激和形成视觉。视锥细胞对光的敏感性较视杆细胞差,但分辨率高,且能分辨颜色,在类似白昼的强光条件下感受光刺激和形成精细的视觉。双极细胞层接收光感受器的信号输入,整合后传递至无长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神经节细胞位于视网膜的最内层,由多极的节细胞组成,其树突主要与双极细胞联系,也可通过无足细胞横向联系;其轴突延伸至视神经乳头处,穿过筛板,形成视神经。

视网膜的信息处理过程如下:光线刺激视网膜的感光细胞,感光细胞发生换能作用,将光线刺激信号转化为生物电信号。在黑暗的条件下,视杆细胞发挥作用,在白昼条件下,视锥细胞发挥作用,视锥细胞分为红色视锥细胞、蓝色视锥细胞和绿色视锥细胞,分别对红光、蓝光和绿光对应波长的光线刺激敏感,由于三种视锥细胞在不同颜色光线刺激时兴奋程度的比例不同,因而在白昼条件下可形成清晰的颜色视觉。感光细胞与双极细胞形成突触联系,双极细胞与神经节细胞间形成突触联系,感光细胞的兴奋产生感受器电位,通过与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间的突触联系,最终在视神经纤维上产生动作电位,并使兴奋通过视神经传至大脑皮质的视中枢,产生视觉。4.中耳的增压效应是如何形成的?

答:声波刺激通过中耳的鼓膜→听骨链→内耳的卵圆窗传至内耳,引起内耳蜗管中内淋巴的振动。其中声波传导过程中由于鼓膜的面积是卵园窗面积的17倍,因而声波经鼓膜至卵圆窗其强度可增加17倍。其次听骨链中杠杆长臂(锤骨柄)与短臂(砧骨长突)之比为1.3:1,声波经听骨链强度可增加1.3倍。综上所述,声波经中耳其强度可增加17×1.3=22倍。

下载感觉器官的功能-医学生理学-讲义-09word格式文档
下载感觉器官的功能-医学生理学-讲义-09.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病理生理学讲义--水中毒讲稿(五篇材料)

    第四章 水、电解质 代谢紊乱 二、水中毒 当水的摄入过多,超过神经 - 内分泌系统调节和肾脏的排水能力时,使大量水分在体内潴留,导致细胞内、外液容量扩大,并出现包括稀释性低钠......

    医学生理学教学的现状及思考

    医学生理学教学的现状及思考 摘 要:随着国家教育免学费政策的落实,医学专业也是唯一一个可以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专业。然而,学生的质量大不如前,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给教师的......

    医学基础知识重要考点:神经-生理学

    生理学属于医学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内容,中公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梳理知识-神经。 何谓神经的营养性作用?有哪些方面的表现? 其可能机制如何? 神经对所支配的组织除能......

    感觉器官的功能之感受器的特性课件_(共5篇)

    感觉阈值 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波形 适应现象 光刺激 → 眼 → 视觉 谢 谢! 《小鬼当家3》片断 刺激性质的编码: 不同频率的声波引起的听觉 以声音刺激为例: 刺激属性的编码: 不同......

    生理学教案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范文模版)

    生理学教案 课题: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课时:1学时 授课人: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中的易化扩散、主动转运机制。 2.熟悉:单纯扩散、继发性主动......

    医学功能学科试验教学大纲

    医学功能学科实验教案 实验一 实验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功能学实验的性质、目的和要求。 2.了解根据实验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与操作方法。 3.了解机能学学实验设计的......

    最全的皮肤生理学知识(讲义)教案

    优萱团队 最全的皮肤生理学知识 ■表皮之构造 皮肤的表皮层,从外侧起依序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基底层。 □角质层 1. 主要成份为角蛋白(为一种蛋白质),角蛋白的......

    医学基础知识重要考点:神经(24)-生理学

    生理学属于医学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内容,中公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梳理知识-神经。 何谓脑诱发电位?脑诱发电位具有哪些临床意义呢? 诱发电位是指感觉传入系统受刺激时,......